用自己的名字登录ADSL

用自己的名字登录ADSL

一、用自己的名字登录ADSL(论文文献综述)

熊洋[1](2021)在《基于区块链的隐私数据云存储与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传统的云存储设计通常将用户上传的文件以明文的形式存储,通过提取码和公开的下载链接实现与他人的分享,同时由中心服务器对文件标识符、索引信息等文件元数据做集中统一管理,提供文件路由服务。这种设计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明文存储的用户文件可能被恶意读取、复制;二是下载地址加提取码的共享方式很容易造成文件数据被泄漏;三是存储在中心服务器的文件元数据很容易因单点故障或恶意入侵被损坏或篡改。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用户的数据隐私以及文件所有权,而且可能导致用户存储在系统中的文件无法正常访问。为了解决传统云存储的以上三点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隐私数据云存储与共享方案,在该方案中:针对文件数据的隐私保护,本方案在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加密机制,并将用户的文件及文件密钥加密存储到云中,以避免数据内容被他人恶意窃取的可能,保护数据的隐私安全。针对文件共享存在的数据泄露风险,设计了基于代理重加密的文件共享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在共享过程中可能被泄漏的问题,以确保云环境下数据的共享过程是安全可靠的。针对云存储中文件元数据损坏、篡改的问题,本方案则利用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特性,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数据存储模型以及数据恢复机制,实现对文件元数据、共享信息这类系统关键数据的可靠存储,同时保证这些数据在损坏或篡改后可以被有效恢复。最后本文通过实验对方案所实现的系统进行验证,同时以实验的方式确定分布式文件存储模块所使用的文件分片大小,并基于实验数据分析区块链的引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中各组件运行状态和流程设计正确无误,文件、文件密钥在云中被有效加密,数据的共享过程不存在泄露风险。此外,区块链数据存储在加强对文件数据保护的同时,对链上数据的访问性能也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刘言武[2](2020)在《一战华工史研究的拓展:纪录片资料的挖掘和应用》文中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百余年,这场战争虽然主要发生在欧洲,但却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华工作为中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力军,帮助协约国集团取得“文明之战”的胜利。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的沙俄政府也招募了约20万一战华工。在这场战争中,数量众多的一战华工代表中国,用特殊的方式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学界对一战华工的贡献和影响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一战华工这段历史的影像资料的运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在向民众传播和宣传华工历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缺陷。本文以相关的华工纪录片和当时一战时期留下的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学、传媒学的理论研究方法,阐述纪录片解读华工历史的优势,并总结纪录片的历史叙事形式和历史社会功能,为解读历史提供更好的借鉴和经验。论文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指出华工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梳理国内外学界对华工问题已有的研究,发现其中有待提升的研究空间和论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纪录片对历史真实的建构。本章通过历史纪录片对历史真实的构建、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以及一战华工纪录片的发展,来阐明为什么通过纪录片来研究一战华工史。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一种历史认知型叙事,其中既包含对客观史实、史料的成效,也包含对历史的认知——即阐明观点。本章通过介绍华工纪录片的资料,来阐述一战华工的历史纪录片如何用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表达形式记录历史事件、书写历史进程,找到历史观念与历史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共通之处。华工纪录片同时也代表着纪录片制作人和其所在的国家对历史的政治立场、对社会发展的认知与看法。目前的学者研究中大多使用官方文件、政府资料、统计数据等一般性档案,但该问题的研究对象是华工这一特殊群体,是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和感情色彩的“人”,共情能力十分重要,应该更多要重视口述史料、私人日记、影音视频的史料价值。影像传播的优势在于其叙事性和表现手法更大众化,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段不同于传统的文献史、档案史,它大大降低了历史叙事的门槛。对华工史进行普及和研究方面,现代传媒手段体现出巨大的优势。通过充分利用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让一战华工问题可以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第二章是纪录片中华工的生活经历。本章将结合历史学视角与社会学方法,研究主要国家(英、法、俄)的招募方式、一战华工作为外来群体与当地社会的互动等问题,其中既包括协约国集团对一战华工的管理和监督,也包括一战华工对当局政策的反应,以更微观的角度分析一战华工的处境、一战华工与当地社会的互相认知。第三章剖析了纪录片视角下的华工问题阐释。本章将利用纪录片中对一战华工形象的描述,结合历史文献,通过历史学视角和传媒学的方法,对一战华工作为外来群体与当地社会的互动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协约国各国对一战华工的态度,特别是各国对于中国劳工的“标签化”认知,以及一战华工对当局政策的反应。这些研究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处境以及一战华工身上所包含的多元文化属性——既有东方人的传统特质,也有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回应,为研究20世纪初海外华人社会形态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素材。第四章分析了华工在接受教育后的改变以及民族觉醒。华工所受的教育给这个特殊的群体带来了本质上的改变,也对他们日后回到中国,推动社会改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中国第一批勤工俭学的学生奠定了基础。一战华工军团成为跨文化交流的载体,正是受他们的影响法国才制定了对华友好的移民政策,也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未来中国的领袖到法国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战华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动地卷入到这场欧洲列强间的战争,但在客观上接受了一场民族主义、民主观念与阶级斗争思想的洗礼,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先锋。一战华工群体在海外成为进步思想的试验场,为国内的思想运动与革命运动提供了间接经验,其中多人也成为革命的参与者。第五章探讨了华工纪录片的价值与功能。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型的解读历史的形式,不但是历史的解读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作为纪录片的制作者,他们将文献历史转述成鲜活的历史影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阅读历史的新的形式,是历史记忆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传播者。通过华工纪录片解读历史的实例分析纪录片的历史叙事特点和历史社会功能。通过分析一战华工纪录片的影像叙事,我们发现,它以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切入点,以现代历史学家的视角,对华工对一战和中国的影响进行重新解读。同时华工纪录片运用的一战时期拍摄的影像资料来佐证历史,把战争的亲历者与历史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可靠的心态史内容。用华工的回忆录和他们后代的采访来作为研究资料,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引起共鸣。第三部分为结论。纪录片作为“记忆消费”极具影响力的形式之一,为人们解读历史提供了一种影像传播的思路。华工纪录片重组影像史料、建构历史叙事的媒介尝试,以传媒记忆的方式让人们更加了解一战华工的历史。同时,华工纪录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尘封的历史记忆,强调普通民众对历史的作用,实现了提升国家荣誉感、民族凝聚力的传播效果。

苏日那[3](2020)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据此分析该地区人文社会环境、日常生活领域、教育领域中的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和相关语言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蒙古贞的历史变迁(历史背景、人口变化)、文化传承与变迁(语言文化、媒体接触)、蒙古族教育概况(起步期、探索期、调整期)等几个方面,介绍、分析蒙古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和语言生活环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第二章审视和研究语言政策问题。首先,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有关定义和目标着手,通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相关性,阐明了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如何影响语言实践;其次,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民族语文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民族文化工作、民族干部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贞地区民族政策落实情况;最后,针对语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三章为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领域部分。在蒙古族聚居区和蒙汉杂居区选择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试,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方面对语言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语言价值观和语言实践的相互影响。其后,对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章为教育领域部分,在了解教学概况的基础上,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包括对教师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专项调查;对学生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学习态度等专项调查。在此之后,综合教育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五章系结语部分,以“正常情况下,语言与生活的万千变化没有偶然性,都是必然发生”为题,在调查分析、综合研究基础上分总结、结论、余论三个部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总结部分,概括了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结论部分,对蒙古语使用现状、语言态度、语言流失概况等进行研究反思,并对其语言文化发展提出几点重要启示。余论部分,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林美彤[5](2020)在《基于可信环境的新型蜜罐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网络的衍生品,网络攻击就是其中之一。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网络空间俨然成为了继海洋、陆地、天空、太空后的第五维战场。现如今,网络安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对网络安全问题十分重视。蜜罐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在攻击面前一贯的无助,一改只能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等待攻击的被动局面。然而,尽管蜜罐能够通过利用攻击者的目的和手段来延缓甚至捕获攻击,但蜜罐本身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一旦部署在真实业务场景前的蜜罐被攻陷,则有可能成为攻击者进入真实系统的跳板。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蜜罐的可信机制,设计了基于可信机制的蜜罐系统方案。从应用、身份、数据三个方位切入,分别制定可信策略,最终形成了基于可信环境的新型蜜罐。面向蜜罐的可信机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基于完整性度量的应用程序可信、基于Kerberos协议的蜜罐身份鉴别机制和基于自定义协议的数据可信。使得后方的真实业务场景,在蜜罐的全生命周期获得最大的安全保护。同时,本论文针对上文提出来的可信机制方案,基于SpringBoot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可信环境的蜜罐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3个子系统,分别是用户管理子系统、可信机制应用子系统和蜜罐子系统。最后,搭建测试环境,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可信机制在蜜罐应用中的可行性,通过将系统上线并运行,证实了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李慧琴[6](2020)在《基于动态令牌的网关服务访问认证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流行,面临着如何隔离内部服务与外部服务,如何保障后台服务安全的问题。人们提出API网关(API gateway)的概念,封装系统内部结构,为客户端提供定制的REST/HTTP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用来处理所有的业务功能。在微服务架构和API网关的实际应用中,所有的客户端和服务端都通过API网关接入微服务,需要做到在开放自身服务的同时,又能做到有控制的开放服务权限;需要开放某些想共享的服务给特定的用户使用;需要控制开放服务权限的时间;需要在接收到服务请求时对服务发送方身份的验证以及对服务请求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验证。为了满足以上需求,本文对API网关服务访问认证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动态令牌的API网关服务访问认证策略。其次,对API网关服务访问认证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以及详细设计。最后,完成访问认证系统的开发工作。本文做出的研究与工作内容如下:(1)服务访问认证策略提出一种适用于API网关的服务访问认证策略,在用户级别上,通过授权机制和动态令牌,对服务请求方的身份进行双重的认证,包括身份的认证和服务调用权限的认证。改进传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采用用户元素替换原有的角色元素,对用户的身份授权以及对用户所能访问的服务权限授权。此外,在用户不需要服务权限时,及时回收服务权限。(2)密钥和动态令牌生成方案通过Snowflake雪花算法生成随机ID,作为用户访问服务的密钥,保证密钥的独一无二性。通过给每个密钥分配不同的服务权限的方式,进行用户的授权和服务的授权,建立用户和服务之间的联系。基于MD5算法,针对于HTTP请求的属性值,利用改进后的MD5算法加密流程进行加密得到动态令牌,供服务请求者在发送HTTP请求时携带以及接收方在接收到该请求时对动态令牌蕴含的相关参数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验证。(3)基于动态令牌的服务访问认证系统基于提出的服务访问认证策略,在实验室项目的实际应用中,对访问认证系统进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从系统总体的需求出发,划分系统的功能模块,得到系统的架构图和功能模块图,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需求,最后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概念设计,逻辑设计以及结构设计,实现了用户的动态授权和访问认证。该系统满足实际项目的需求,解决了出入参数名称类型不统一的问题,减少了开发人员之间很多无效的沟通,同时也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微服务架构下API网关中服务的安全问题,在用户级别上有控制的开放共享自己的服务,更好的控制共享服务的权限,保障了服务的安全性。

陈闪闪[7](2020)在《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象。吴勇是全国着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名师,他提出的“童化”作文教学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其作文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探索作文教学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也为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其中包括“童化”作文教学提出的现实和理论依据以及预期效果;“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与实施策略;“童化”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局限之处以及其对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本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专着和研读“童化”作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书面材料,分析与论述“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通过有目的地观察“童化”作文教学视频,总结吴勇老师“童化作文”教学实践经验;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基于访谈提纲与吴勇老师进行面对面交谈,整理与分析访谈内容,为本论文相关内容提供论证素材。通过研究,本文归纳出吴勇“童化”作文教学以下基本特征:习作教材适合学生写作训练;习作目标指向学生现实交往;习作内容定位“中国童年故事”;习作方法强调“精准性知识”;习作评价立足交流评改。在此基础上,“童化”作文教学将儿童游戏、阅读、想象、生活实践与文化体验等融于习作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与精神成长。与此同时,上述研究成果也给予现实中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五点启示:突显学生习作主体地位;活用习作教材内容;彰显习作交往功能;挖掘习作“故事”属性;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樊瓅[8](2011)在《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加密技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中型连锁企业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基于ADSL互联网络接入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该类型企业的重要管理方式。为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已经是一个重点,并成为影响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不可信网络的数据安全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Internet是构建在TCP/IP协议上的,但TCP/IP协议没有对安全的保护机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产生了很多的解决方案。SSL协议是安全协议中最着名的一个。SSL协议属于会话层协议,在Internet应用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本论文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分析了基于ADSL接入的中型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在这一部分,我们讨论了建立在ADSL接入的分布式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然后分析了需要进行传输的三类数据即“结构数据”“记录数据”“流数据”,的同步模式。第二部分,我们分析了ADSL接入网的特点及可能遇到的几种攻击形式“嗅探攻击”“中间人攻击”“口令猜测攻击”等。本节最后,我们讨论了保证安全性的身份认证的相关概念。在第三部分,从SSL如何保证“保密性”“完整性”“可信性”“不可否认性”的角度,讨论了SSL握手协议的细节,同时提供了目前一些针对SSL协议的攻击手段。第四部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一个SSL安全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式,使用的开发工具是Windows环境下的OpenSSL、Microsoft VC++和DELPHI。在这里我们讨论的客户端模块和服务端模块,分析了SSL握手协议和数据传输的实现。最后提出了以后可以改进的工作。

王惠如[9](2009)在《厦门电信全球眼业务的实现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末,伴随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化视频监控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并逐渐成为行业管理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中国电信的“全球眼”业务就是这种基于电信广布的宽带网络为用户实现远程图像、声音和各种报警信号的采集、传输、储存、处理的一种全新的电信增值业务。该项业务的重点是通过应用广泛的远程网络监控中心服务平台,以集中式分区化的运营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远程监控整体解决方案。让用户通过远程实时的图像服务,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所管辖各个现场的情况,提高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及时处理现场的突发事件,真正实现运筹帷握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信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监控系统相比的优势,全面地分析了电信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业务需求,然后重点阐述实施厦门电信全球眼业务的规划设计和方案选型,对全球眼业务系统从中心平台、前端设备、客户端软件及传输网络进行了详细说明,电信全球眼结合行业用户的现状及需求介绍了全球眼业务在部分行业中的组网及应用情况,进一步介绍了全球眼业务系统的功能特性,最后提出了对电信全球眼业务的展望和建议。

周峰[10](2009)在《基于ASP.NET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实验仿真教学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建立网络实验仿真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网络教育中实验教学的难题。本论文首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仿真系统的现今状况作了分析,主要是介绍关于计算机网络实验仿真系统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从而进一步把握并探讨计算机网络实验仿真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方向问题。针对现有的网络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研究并设计实现基于ASP.NET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仿真系统不失为一个良策。在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点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实验仿真教学的研究和ASP.NET技术的应用分析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ASP.NET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所研发系统的相关教学模式的探讨、系统结构的分析和系统功能模块的介绍等内容。本文主要具体分析并陈述了包括基于ASP.NET计算机网络实验仿真系统的开发环境、开发语言和平台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模型、功能模块和关键问题解决等系统的技术实现问题。在对系统的应用情况加以简单的短周期测试后,笔者根据测试数据给出了系统的测试效果分析。总而言之通过本系统,使用者(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师生)均可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地通过互联网方便地操作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大纲涉及的大多实验,大体实现远程网络实验教学的要求。

二、用自己的名字登录ADS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自己的名字登录ADSL(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区块链的隐私数据云存储与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工作
    1.4 本文内容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
    2.1 分布式文件系统
        2.1.1 概念与特性
        2.1.2 FastDFS
    2.2 加密与散列算法
        2.2.1 RSA算法
        2.2.2 AES算法
        2.2.3 SHA-2 算法
        2.2.4 代理重加密
    2.3 区块链技术
        2.3.1 区块链的概念
        2.3.2 区块链的分类
        2.3.3 共识机制
        2.3.4 智能合约
        2.3.5 以太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区块链的隐私数据云储存与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3.1 方案总体设计
        3.1.1 方案的结构组成
        3.1.2 密钥生成与管理
        3.1.3 数据的加密设计
        3.1.4 文件与元数据的存储设计
        3.1.5 数据的共享设计
        3.1.6 系统的分层架构设计
    3.2 分布式文件存储模块
        3.2.1 模块的架构设计
        3.2.2 文件的冗余与同步机制
        3.2.3 文件存储流程
        3.2.4 HTTP文件访问支持
        3.2.5 文件下载方式与流程
    3.3 区块链数据存储模块
        3.3.1 区块链的选择及构建
        3.3.2 模块的账户与交易模式设计
        3.3.3 链上数据的存储结构设计
        3.3.4 链上数据的读写机制
        3.3.5 数据追溯与恢复算法
    3.4 区块链读写的负载均衡机制
        3.4.1 节点发现与更新
        3.4.2 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3.5 文件助手的实现与启动机制
        3.5.1 文件助手的引出
        3.5.2 文件助手的启动机制
    3.6 数据加密与存储
        3.6.1 文件加密与存储方法
        3.6.2 文件加密流程
        3.6.3 文件的上传与存储过程
    3.7 文件的共享机制与流程
    3.8 文件的下载与解密流程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4.1 实验环境
        4.1.1 实验软硬件配置
        4.1.2 实验环境初始化
    4.2 系统功能验证实验
        4.2.1 实验目标
        4.2.2 实验过程
        4.2.3 实验结论
    4.3 文件分片与存储速度的关系实验
        4.3.1 实验目标
        4.3.2 实验过程
        4.3.3 实验结论
    4.4 区块链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实验
        4.4.1 实验目标
        4.4.2 实验过程
        4.4.3 实验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一战华工史研究的拓展:纪录片资料的挖掘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一战华工研究的总体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纪录片对“历史真实”的建构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及其文献价值
        一、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二、纪录片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
    第二节 纪录片与一战历史呈现
    第三节 纪录片与一战华工史呈现
第二章 纪录片视角下的一战华工生活经历
    第一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招募
        一、英国的“霸王条款”
        二、法国的“相对公平”
        三、俄国的“灵活多样”
    第二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管理
        一、英国:军事化管理
        二、美国:管理者良莠不齐
        三、法国:相对怀柔
        四、中国:协助管理
    第三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生活
        一、漫长旅程——纪录片中的赴欧之旅
        二、勤劳务实——纪录片中华工的工作态度
        三、血色浪漫——纪录片中华工的跨国婚姻
第三章 纪录片视角下的华工问题阐释
    第一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遭遇问题
        一、“货物运输”:赴欧途中的遭遇
        二、危险境地:工作中的遭遇
    第二节 纪录片呈现的歧视华工问题
        一、“和中国佬在一起”:华工在欧洲受到的歧视
        二、“苦力“”与“香肠机器”:西方对华工的歧视性“标签”
    第三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形象问题
        一、刻板印象与华工形象的多样性
        二、赢得认可与沦为“替罪羊”:华工形象的历时转变
        三、欢迎华工:华工与他国劳工的形象比较
第四章 纪录片视角下的华工影响
    第一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教育的影响
        一、劳工神圣:华工教育影响劳工观念
        二、平民教育:华工教育影响教育思想
    第二节 纪录片呈现华工转变的影响
        一、行为举止转变
        二、思想意识的转变
    第三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觉醒的影响
        一、国家意识的觉醒
        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 一战华工纪录片的特征、价值与功能
    第一节 一战华工纪录片的特征
        一、历史阐释的专业视角
        二、历史解读的现代视角
        三、历史建构的心态史视角
    第二节 一战华工纪录片的价值
        一、弥补了文献解读的缺陷
        二、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三、提升了历史知识的传播效果
        四、满足了公众的接受需求
    第三节 一战华工纪录片的功能
        一、塑造和提升集体记忆
        二、描绘和展现国民性格
        三、发掘和书写尘封历史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3)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选点原因
        0.1.2 选题原因
        0.1.3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蒙古族语言生活概况
        0.2.2 蒙古贞语言生活概况
        0.2.3 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1 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0.3.2 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文社会环境
    1.1 历史变迁
        1.1.1 历史背景
        1.1.2 人口变化
    1.2 文化传承与变迁
        1.2.1 语言文化
        1.2.2 媒体情况
    1.3 蒙古族教育概况
        1.3.1 起步期
        1.3.2 探索期
        1.3.3 调整期
    1.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对策建议
    小结
第二章 语言政策
    2.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2.1.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相关定义
        2.1.2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目标
        2.1.3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2.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2.2.1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综述
        2.2.2 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
        2.2.3 政策落实情况
    2.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3.1 存在的问题
        2.3.2 对策建议
    小结
第三章 日常生活领域语言使用现状
    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3.1.1 语言习得和习得环境
        3.1.2 语言能力
        3.1.3 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和动机
    3.2 语言使用状况
        3.2.1 家庭语言使用
        3.2.2 社区语言使用
        3.2.3 行政司法语言接触
        3.2.4 媒体接触
    3.3 语言态度
        3.3.1 语言的社会地位评价
        3.3.2 语言文字发展前景期望度
        3.3.3 行为倾向和双语教育态度
    3.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4.1 存在的问题
        3.4.2 因素分析
        3.4.3 对策建议
    小结
第四章 教育领域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4.1 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4.1.1 教育现状
        4.1.2 学校概述
    4.2 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4.2.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4.2.2 语言使用状况
        4.2.3 语言文字学习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
        4.2.4 教学及科研
    4.3 蒙古语文学习现状
        4.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4.3.2 语言使用状况
        4.3.3 学习态度
    4.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4.1 存在的问题
        4.4.2 对策建议
    小结
总结与思考
    一、总结
    二、结论
    三、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田野采撷
    附录三 数据资料
致谢

(5)基于可信环境的新型蜜罐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2.1 蜜罐与蜜网技术
        2.1.1 蜜罐技术
        2.1.2 蜜网技术
        2.1.3 蜜罐的优势和不足
    2.2 可信平台模块
        2.2.1 可信平台简介
        2.2.2 TPM的结构规范
        2.2.3 TPM安全芯片的功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蜜罐的可信机制
    3.1 面向蜜罐的可信机制
    3.2 基于可信度量的应用可信机制
        3.2.1 可信度量
        3.2.2 完整性度量
    3.3 基于Kerberos协议的身份可信机制
        3.3.1 Kerberos工作流程
        3.3.2 攻击者身份认证状态转换
    3.4 基于自定义协议的数据可信机制
        3.4.1 DTT协议设计
        3.4.2 远程日志设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可信机制的蜜罐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总体设计
    4.2 用户管理子系统
        4.2.1 用户管理模块
        4.2.2 权限管理模块
    4.3 可信机制应用子系统
        4.3.1 应用程序管理模块
        4.3.2 身份鉴别管理模块
        4.3.3 远程数据传输模块
    4.4 蜜罐管理子系统
        4.4.1 入侵检测模块
        4.4.2 蜜罐部署模块
        4.4.3 管控服务模块
        4.4.4 系统管理服务
    4.5 数据库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可信环境的新型蜜罐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环境搭建
    5.2 全链路系统测试
    5.3 可信机制验证测试
        5.3.1 入侵检测实验
        5.3.2 重定向实验
        5.3.3 应用程序管理验证
        5.3.4 身份鉴别管理验证
        5.3.5 远程数据传输验证
    5.4 实验总结与分析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基于动态令牌的网关服务访问认证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PI网关研究现状
        1.2.2 动态令牌研究现状
        1.2.3 授权与认证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组织及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技术
    2.1 Soul网关
        2.1.1 Soul架构图
        2.1.2 Soul网关流程图
        2.1.3 选择器规则设计
    2.2 责任链模式
    2.3 前后端分离架构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动态令牌的服务访问认证策略的研究
    3.1 基于授权和认证的服务访问认证策略
        3.1.1 服务访问认证策略设计思路
        3.1.2 授权策略核心思想
        3.1.3 认证策略核心思想
        3.1.4 授权与认证的调用结构
    3.2 用户密钥的生成方案及约束
        3.2.1 用户密钥生成方案
        3.2.2 用户密钥状态与生效约束
    3.3 基于MD5 算法对HTTP请求加密的应用
    3.4 动态令牌Token的生成方案
    3.5 服务访问控制和授权方案
        3.5.1 访问控制模型的改进与应用
        3.5.2 用户和服务的授权方案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服务访问认证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4.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1.1 授权访问插件模块
        4.1.2 密钥Key加密Jar包模块
        4.1.3 用户管理模块
        4.1.4 密钥Key管理模块
        4.1.5 服务管理模块
    4.2 系统概要设计
        4.2.1 系统架构图
        4.2.2 系统功能模块图
    4.3 数据库总体设计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4.3.3 数据库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服务访问认证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系统启动部署
        5.2.1 Zookeeper启动部署
        5.2.2 Node.js启动部署
    5.3 系统功能实现及展示
        5.3.1 授权访问插件模块
        5.3.2 密钥Key加密Jar包模块
        5.3.3 用户管理模块
        5.3.4 密钥Key管理模块
        5.3.5 服务管理模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访问认证功能测试
        6.1.1 测试工具
        6.1.2 测试结果
    6.2 其他模块功能测试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1.1.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不足
        1.1.3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具有研究价值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1.5.2 吴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1.5.3 总结与述评
    1.6 概念界定
        1.6.1 作文
        1.6.2 “童化”作文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方法
        1.8.1 文献法
        1.8.2 观察法
        1.8.3 案例分析法
        1.8.4 访谈法
第2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
    2.1 “童化”作文的现实依据
        2.1.1 学生写作无内容
        2.1.2 学生写作无动力
        2.1.3 学生写作无方法
    2.2 “童化”作文的理论依据
        2.2.1 学生观:尊重学生
        2.2.2 写作教学观:教学写作知识
    2.3 “童化”作文的预期效果
        2.3.1 教师:“教有所为”
        2.3.2 学生:“学有所得”
第3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
    3.1 习作教材:适合训练
        3.1.1 辩证看待习作教材
        3.1.2 将习作教材与学生对接
        3.1.3 开发习作教材
    3.2 习作目的:实现交往
        3.2.1 树立交往意识
        3.2.2 创设交往情境
        3.2.3 具备“语用”知识
        3.2.4 搭建对话平台
    3.3 习作内容:书写“童年故事”
        3.3.1 留心学生的“故事”
        3.3.2 打开学生的“故事”
        3.3.3 包容学生的“故事”
    3.4 习作方法:运用“精准性知识”
        3.4.1 明确“精准性知识”的定位
        3.4.2 优化“精准性知识”的呈现
        3.4.3 完善“精准性知识”的环节
    3.5 习作评价:在标准中交流
        3.5.1 交流评改,教评结合
        3.5.2 构建标准,精细评价
第4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及实施策略
    4.1 “童化”作文实践过程
        4.1.1 激发兴趣,主动习作
        4.1.2 巧用范文,获取知识
        4.1.3 激活言语,现场表达
        4.1.4 运用知识,精准训练
        4.1.5 指导评改,交流文化
    4.2 “童化”作文实施策略
        4.2.1 用游戏激发兴趣
        4.2.2 用例文搭建阶梯
        4.2.3 用想象丰富内容
        4.2.4 用实践加深体验
        4.2.5 用文化拓展题材
第5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评价与启示
    5.1 “童化”作文教学评价
        5.1.1 创新之处
        5.1.2 局限之处
    5.2 “童化”作文教学启示
        5.2.1 突显学生习作主体
        5.2.2 活用习作教材内容
        5.2.3 彰显习作交往功能
        5.2.4 挖掘习作“故事”属性
        5.2.5 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加密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ADSL网络的安全危险
        1.2.2 认证机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总体设计
    2.1 项目总体结构
    2.2 项目系统结构
        2.2.1 系统数据结构
        2.2.2 系统同步机制
第三章 SSL协议研究和分析
    3.1 信息安全相关技术
        3.1.1 加密算法
        3.1.2 数字签名
        3.1.3 证书
    3.2 SSL加密的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
        3.2.1 SSL简介
        3.2.2 SSL认证的基本流程
第四章 系统实现和部署
    4.1 门店与结算中心身份认证流程
    4.2 通信模块的设计
        4.2.1 客户端模块
        4.2.2 服务器端程序
    4.3 实现环境
    4.4 技术线路
        4.4.1 动态连接库PH×SSL.DLL的创建
        4.4.2 MYSQL存储过程的实现
        4.4.3 门店客户端模块
        4.4.4 结算中心服务端
        4.4.5 具体实现及运行测试
    4.5 流程安全性分析
第五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缩写词列表

(9)厦门电信全球眼业务的实现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中国电信全球眼推出背景
    1.2 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1.3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历程
        1.3.1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1.3.2 基于PC的多媒体监控系统
        1.3.3 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
    1.4 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业务简介
        1.4.1 "视频监控"业务定义
        1.4.2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发展方向
        1.4.3 全球眼视频监控优势
第2章 全球眼业务综述
    2.1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
        2.1.1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简介
        2.1.2 第一阶段模拟视颇监控系统
        2.1.3 第二阶段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2.1.4 第三阶段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2.2 全球眼业务需求
        2.2.1 市场需求
        2.2.2 技术需求
        2.2.3 内部需求
    2.3 电信全球眼业务综述
        2.3.1 业务市场范围
        2.3.2 业务种类
        2.3.3 业务功能概述
        2.3.4 业务功能构成
第3章 实施全球眼业务的规划设计、方案选型
    3.1 规划设计
        3.1.1 网络邃设方案和工程建设规模
        3.1.2 总体技术要求
        3.1.3 设备性能、技术及配置要求
第4章 电信全球眼技术解决方案及行业应用
    4.1 电信全球眼系统中心平台
        4.1.1 总体设计规模和结构
        4.1.2 中心监控平台设计方案
    4.2 电信全球眼系统前端子系统
        4.2.1 视频服务器
        4.2.2 外围监控设备
        4.2.3 前端设备配置
    4.3 电信全球眼客户端部分
        4.3.1 企业客户端
        4.3.2 基于浏览器的监控客户端
        4.3.3 电信客户端
        4.3.4 数字显示墙
    4.4 电信全球眼传输网络
        4.4.1 ADSL接入方式
        4.4.2 VDSL接入方式
        4.4.3 LAN接入方式
        4.4.4 光纤接入方式
        4.4.5 EPON接入方式
    4.5 电信全球眼系统安全
        4.5.1 平台网络安全
        4.5.2 系统自身安全
    4.6 电信全球眼的行业应用
        4.6.1 行业应用
        4.6.2 行业解决方案
第5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10)基于ASP.NET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
    1.5 关于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1.6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方向
    1.7 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的分类
    2.2 计算机网络实验虚拟教学的研究
    2.3 ASP.NET 技术的应用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ASP.NET 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
    3.1 教学模式的探讨
    3.2 系统结构分析
    3.3 系统结构功能模块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ASP.NET 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技术实现
    4.1 基于ASP.NET 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概述
    4.2 系统开发工具
        4.2.1 基于ASP.NET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环境
        4.2.2 基于ASP.NET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语言和平台设计
    4.3 系统实现说明
        4.3.1 数据库设计
        4.3.2 系统模型
        4.3.3 功能模块
    4.4 系统实现关键问题的解决
    4.5 需求分析内容与设计目标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ASP.NET 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应用测试
    5.1 测试概况
        5.1.1 测试目标
    5.2 测试效果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系统总结
        6.1.1 系统定位
        6.1.2 本研究的特色
        6.1.3 本研究中的不足
        6.1.4 本研究的发展方向
    6.2 工作收获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用自己的名字登录ADSL(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区块链的隐私数据云存储与共享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 熊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一战华工史研究的拓展:纪录片资料的挖掘和应用[D]. 刘言武. 吉林大学, 2020(03)
  • [3]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苏日那.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基于可信环境的新型蜜罐设计与实现[D]. 林美彤.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基于动态令牌的网关服务访问认证的研究与实现[D]. 李慧琴. 河南大学, 2020(02)
  • [7]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D]. 陈闪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加密技术的设计与实现[D]. 樊瓅.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 [9]厦门电信全球眼业务的实现及应用[D]. 王惠如. 北京邮电大学, 2009(S2)
  • [10]基于ASP.NET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周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标签:;  

用自己的名字登录ADSL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