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付盛阳[1](2021)在《劳动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的劳动者必须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既要掌握专业劳动技能,又要有着崇高劳动品质。但经济、科技的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可喜的社会发展,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也开始大行其道,好逸恶劳、奢侈浪费、蔑视劳动等错误观念随之滋生蔓延。党和政府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现象,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应对这一局面,高中历史学科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响应《意见》号召,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使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劳动精神即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的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劳动面貌和精神素质,劳动精神培养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在全社会倡导培养劳动精神,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关注正在成长中的未来劳动者们,使劳动精神培养深入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课程,其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开展劳动精神培养,高中阶段正是不二选择,而在高中课程中,历史科目有着培养劳动精神的独特优势,劳动精神培养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探索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洽地开展劳动精神培养的合理路径,笔者首先本着科学求真的态度,对本人所在实习学校的部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在整理调查数据之后分析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劳动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据笔者分析,从教材、学校、教师、学情等诸多方面来看,在高中阶段开展劳动精神培养阻碍颇多,但只要坚持导向性、主体性、科学性与理论联系实践的培养原则,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劳动精神,打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使学生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继而,笔者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劳动精神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去,国家、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各层面都有着劳动精神培养的努力,笔者亦在历史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积极主动地开展着劳动精神培养活动,实践成果颇丰。但目前高中阶段的劳动精神培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而学科融合、统筹规划、劳动体验则是劳动精神培养的前进方向。
韩文娜[2](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李卓为[3](2020)在《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始于疑难,疑难始于现实困境。中小学体育教师是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小学校体育在实践层面取得成功的命脉所系。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成长方向,也关系到中小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因此,关注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逐渐成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中小学校不可忽视且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对策与建议。第一部分为前言。围绕改善中小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以及研究者的兴趣与关注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其次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对文章所涉及的重要定义进行了界定;最后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汇总与综述。第二部分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阐述。本文主要以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为研究对象,并从湖南省各中小学校随机抽取168名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胜任力的构建模型以及教学胜任力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第三部分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现状调查。主要从调查目的、调查工具、样本选择、调查实施、人口学特征等方面对调查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发展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综合指数均值为3.56,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但存在不足。从不同性别和不同学历看,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各维度之间虽有所差异但差异性不显着。从不同年龄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逐步提高。从不同教龄和不同职称看,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部分维度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第四部分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合理推进的事实困境。在深刻剖析其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所存在的现实困境问题,主要包括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的缺乏和不平衡、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实效性不容乐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与观摩交流活动偏少、体育教师自我学习提升的动机不强、体育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不够明确等。第五部分为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外界客观和自身内部两个层面对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外界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关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相对偏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模式落后、体育教研活动与教学研究支持力度不够、中小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且不足;自身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与动机、体育教师教学反思意识和能力不强、体育教师自我学习意识有待加强、部分体育教师职业理念相对落后、体育教师典型性的人格特点。第六部分是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对策建议。基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现状考察及困境原因分析,主要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层面主要包括增加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教育主管部门层面主要包括强化专业与通识并重的职前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体系、为中小学校搭建优质体育教育资源互补与共享平台、打造中小学搭建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学校层面主要包括构建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促进机制、完善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培养制度、适当缓解或减轻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引导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成长;个体层面主要包括科学制定教学胜任力提升规划、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教学技能水平、转变和更新职业理念、重视自身人格发展和积极人格特质的养成等。
许睿[4](2020)在《安源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更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基础教育领域,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自身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区域为视角,对安源区2014年—2018年52所小学教师队伍从生师比、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身份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安源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新增教师城乡分配不均衡,城市新增教师人数偏多;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男教师严重不足;青年教师比重过大,教师年龄结构失衡;高学历教师少,学历结构优化空间大;教师身份结构不合理,代课教师数量多;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不平衡,未定职称教师人数多;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比例大,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平衡,严重缺乏技能型科目的教师等。导致安源区教师队伍结构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教育分层导致城乡教师数量不均衡,城市资源优先配置,农村小学缺乏话语权;传统观念和职业特性造成男性从业数偏低,女性入行热情高;大量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和中老年教师的流失、退休造成教师队伍年轻化现象突出;教师薪资待遇低难以吸引高学历毕业生从教、教师职后学历提升的意愿低、教师职后教育流于形式导致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不高;开放与多元的职前教师培养模式和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改革、非师范生入行门槛低导致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从教人数增加,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下降;安源区小学“产假式”缺编和代课教师劳动力低廉造成教师队伍身份结构不佳;农村和老年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处于劣势、职称评定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评定职称的要求高和新入职教师比例大造成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失衡;教师招聘只注重主科教师、全科教师培养制度滞后导致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严重失衡等。针对该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鼓励男性从教,改善教师性别结构;加快教师专业培养,扭转教师年龄结构失衡;提高教师学历要求,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与高校密切合作,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规范在编教师要求,严格代课教师管理;调整教师评职标准,优化教师职称结构;改进教师招聘和培养,平衡教师学科结构。
黄瑶[5](2020)在《江西省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是影响高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中教师在教学上应具备哪些胜任特征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高中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江西省11个设区市共计1996名高中教师。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总体处于良好水平(M=4.88)。4个一级指标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教学能力(M=5.04)>知识素养(M=4.88)>职业品格(M=4.81)>个人特质(M=4.80)。(2)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在地区、年龄、教龄、编制、学历、职称、周课时量以及获表彰情况方面有显着差异。不同地区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由高到低为:抚州、吉安、新余、景德镇、宜春、九江、赣州、萍乡、上饶、南昌和鹰潭;高中教师年龄越大、教龄越长、职称越高,其教学胜任力水平越高;获国家编制的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高于未获国家编制的高中教师;本科学历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高于大专和硕士学历高中教师;第一学历为师范类的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优于第一学历为非师范类的高中教师;获表彰的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高于未获表彰的高中教师;周课时量在11-15节的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最好。(3)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会受到教研组织、教师培训、文献阅读、教学借鉴和教学研究的影响。高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频率越高,对教研活动评价越高,参与教师培训频率越高,对教师培训评价越高,阅读文献、书籍、报刊越多,观摩教学频率越高,主动请教他人次数越多,发表(含出版)教学研究成果越多,其教学胜任力水平也越高。针对江西省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笔者就如何提升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水平提出以下建议: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改善高中教师的培训方式;激发高中教师的学习意识;增强高中教师待遇认同感;关注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
许杨[6](2020)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015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对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中小学劳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持续的学习过程,旨在使中小学学生尽早接触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中小学学生劳动的知情意行等劳动素养的教育活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包括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两个方面。本体价值是指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可以提升中小学学生的幸福感。工具价值是指劳动教育可以为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做准备;可以为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分工服务;可以更新社会观念,营造热爱劳动的社会风气。为了深入了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选取江西省南昌县9所中小学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对象,从中小学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教育的实施、教师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实际调查。调查发现,该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乡中小学学生的劳动素养差距较大、城乡学校劳动课程的开设和重视程度差异明显、部分学校未按规定开设劳动课程、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劳动教育未建立共同的责任意识等。导致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有:应试教育的影响;城镇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城镇学校劳动教育条件有限;教师和家长缺乏共同的劳动教育合作意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建议:科学厘定劳动教育的目标;积极创设劳动教育的条件;合理选择劳动教育的内容;妥善安排劳动教育的路径。
刘杰[7](2020)在《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公平”,党和政府提出“关心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等方针政策,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而言,其身体缺陷补偿和身体康复的重要环节就在于要严格落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落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培养特殊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公平(特殊教育事业)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指标。近年,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稳步发展中略显不足,主要源于缺少特殊学校体育工作自身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受到阻碍,导致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因此,构建一个符合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性的体育工作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工作展开评价及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还有利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系统科学的开展,继而进一步促进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相关资料深入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征询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目前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体系的缺失,为进一步加强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发挥评价的激励督导作用,切实提高特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国家政策指导和相关评价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借鉴普通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次征询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制定出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在对相关专家调查和咨询的基础上,构建了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和学生体质健康4个一级指标,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文件、体育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与竞赛、体育师资、体育经费、体育教学设施、学生发展状况和学生体质监测11个二级指标以及46个三级指标。在专家问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层次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权重总排序法获得最终权重,最终形成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客观和准确指标体系的建立,旨在进一步提高今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水平。
陈晓雪[8](2020)在《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六安市为例》文中提出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自身职业价值观念、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充分展示,自身与学生共同发展不断提升,获得了他人的认可以及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后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即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表现为成功体验与自我效能两个方面,受到其自身内部职业价值观念以及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以六安市中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差异性情况与影响因素。现状分析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成功体验、自我效能、总体职业成就感进行数据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教师职业成就感水平;另一方面,从性别、教龄、学历、任教年级、职称、荣誉称号这几个方面对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进行差异性分析。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对问卷维度进行降维,得到影响因子并进行命名与分类,再对影响因素与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之间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对策部分主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提出。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六安市有16.1%的体育教师存在职业成就感较差、14.3%的体育教师成功体验较差、17.1%的教师自我效能较差的现状。(2)不同性别、教龄、学历、职称的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均有差异,不同任教年级与获得不同等级荣誉称号的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没有差异性。(3)内部影响因素:职业认知、情感、信念、行为;外部影响因素:职业发展、人际、社会、学校环境因素。(4)内部因素中职业认知对成功体验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最大,外部因素中职业发展对成功体验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最大。(5)从体育教师自身、学校、社会三个大的方向提出提升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对策。
聂毓含[9](2020)在《胜任力视角下小学教师幸福感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对“幸福感”愈发的重视,在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承载者,其自身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也会影响到学生与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小学教师能否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能否通过自身胜任力影响自身幸福感,对教师能否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法、问卷法及访谈法,以天津市326名小学教师为研究样本,调查其幸福感和胜任力的总体状况。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从教师胜任力的角度,分析教师幸福感问题,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教师幸福感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并帮助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幸福感。本研究发现:(1)天津市小学教师的教师胜任力以及各维度的得分最大值在4.8-5分之间,最小值在1-2.16分之间,得分平均值在3.567-3.708之间,说明教师胜任力的平均水平介于中上的水平;教师幸福感以及各维度得分的最大值在6.22-7分之间,最小值在1-2.16之间,得分平均值都是介于4-5之间,说明教师幸福感处以一般幸福的水平。其中教师胜任力维度中建立关系(3.708分)、人际沟通(3.679分)、理解他人(3.654分)、专业素养(3.636分)、尊重他人(3.614分)、信息搜集(3.618分)的得分较高,均为3.6分以上。教师幸福感中生命活力(4.902)、人格成长(4.894)的得分较高。教师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胜任力水平以及教师幸福感。(2)天津市小学教师的幸福感和教师胜任力在性别、年龄、教龄、是否是班主任等因素显着性相关。小学男性教师的教师胜任力高于女性教师;小学女性教师的教师幸福感高于男性教师。随着年龄增长,其教师胜任力也就越高,但是年龄越高,其教师幸福感也就越低。教龄越高,其教师胜任力也就越高,但是其教师幸福感也就越低。当教师是班主任时,教师幸福感和教师胜任力的得分显着高于不是班主任的得分。(3)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养、建立关系、人际沟通、信息搜集、职业偏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等教师胜任力的各个维度与教师幸福感整体是有显着关系;同时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养、建立关系、人际沟通、信息搜集、职业偏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与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都是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专业素养、建立关系和人际沟通与负性情感的相关系数具有相关性;信息搜集、职业偏好与健康活力具有相关性;人际沟通与健康关注具有相关性。(4)教师胜任力与教师幸福感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教师胜任力可解释教师幸福感的49.1%,即为教师胜任力对教师幸福感预测作用显着,教师胜任力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个人特质、专业素养、建立关系、人际沟通、信息搜集、理解和尊重他人这七个胜任特征都对教师幸福感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5)从胜任力视角来提高小学教师幸福感,要求教师培养自身优秀的个人特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发展与建立良好关系、形成信息搜集的习惯和能力,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并且理解和尊重他人。
王珊[10](2020)在《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研究 ——基于S市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时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教师的工作时间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初中教师肩负着承上启下的教育重任,向前承接小学阶段的教育,向后过渡到高中阶段的教育,但却面临着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太忙以及工作时间不够用等时间管理困境。无论是初中教师自身的诉求还是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都迫切需要打破初中教师所面临的工作时间困境,让初中教师成为具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的职业。凸显出研究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创新性地从更富有教育性和更为宏观的角度,研究身处教育系统和社会大环境下的初中教师时间管理情况。并以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度、工作时间分配以及工作时间密度作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如下问题:其一,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现状及其间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其二,导致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其三,如何应对和改善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问题?围绕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S市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其间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发现和实践经验,从教师职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校外部层面深入立体地分析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问题的成因。进而根据问题成因,有针对性地探讨优化教师时间管理的策略。研究发现,初中教师时间管理存在工作时间过长、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以及工作时间密度密过大等问题。具体而言:在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度方面,初中教师的超时工作情况普遍且严重,并且存在工作时间长度界限模糊的情况,而且不同背景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初中教师的时间分配方面,教学工作时间占比最大,事务性工作时间侵占教学工作时间和教师专业发展时间,且教师专业发展时间浪费严重。在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密度方面,教师的工作时间密度过大使得教师忙碌不堪并降低了教师的工作时间深度和时间管理的灵活性。研究发现,初中教师面临的职业困境、学校层面的约束以及学校外部层面的干扰等因素共同导致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问题。在教师职业层面,初中教师职业责任泛化、职业标准模糊、职业主体的差异以及职业对象的特殊使得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在学校层面,各级各类学校中较为严重的时间效率取向、不够合理的分工安排以及不够完善的支持和保障体系也使得初中教师的时间管理出现相关问题。在学校外部层面,家长的过度干预、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扰以及社会的过度期望和舆论压力也使得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管理出现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可从突破教师职业困境、完善学校的理念和安排以及减少外部干扰等方面改善教师的时间管理。在突破教师职业困境方面,学校在内的教育系统需要规避初中教师责任泛化的现象,并明晰初中教师的职业标准,同时需要初中教师充分调节自身的职业态度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和能力。在完善学校的理念和安排方面,学校需要改变过度追求教育效率的状态、改善教师的分工与学校的工作安排并为初中教师提供足够的相关支持和保障。在减少外部干扰方面,需要调整和干预家长的过度参与,减少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扰,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使初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尽量少地受到外界干扰。
二、关于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劳动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劳动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劳动精神的必要性 |
1.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 |
2.高考评价体系创新转变的需要 |
3.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劳动精神的可行性 |
1.劳动精神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体现——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 |
2.劳动精神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3.地方历史资源中的劳动精神 |
4.学习实践中的劳动精神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劳动精神培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劳动精神培养现状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2.一线历史教师对开展劳动精神培养的看法——访谈摘录 |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劳动精神的原则与方法 |
(一)劳动精神的培养原则 |
1.导向性原则 |
2.主体性原则 |
3.科学性原则 |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二)劳动精神的培养方法 |
1.深挖教材内容,拓宽知识视野 |
2.模拟情景课堂,广泛联系实践 |
3.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打造第二课堂 |
4.构建评价体系,强化榜样教育 |
四、高中历史教学中劳动精神培养的具体实践 |
(一)国家层面的劳动精神培养实践 |
1.政策方针 |
2.高考导向 |
(二)学校教学中的劳动精神培养实践 |
1.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劳动精神培养案例 |
2.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劳动精神培养 |
3.校园活动中的劳动精神培养 |
(三)家庭与社会的劳动精神培养实践 |
(四)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间体育游戏 |
(二)儿童 |
(三)课程表达 |
四、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课程组织理论 |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工具 |
(三)分析工具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改善中小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
1.1.2 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 |
1.1.3 研究者的兴趣与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中小学校 |
1.3.2 胜任力 |
1.3.3 教学胜任力 |
1.3.4 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教育领域中的胜任力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基本内涵 |
3.1.2 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
3.1.3 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构成维度分析 |
3.1.4 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的价值意蕴 |
3.2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现状调查 |
3.2.1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3.2.2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总体水平 |
3.2.3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差异比较 |
3.3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的的现实困境 |
3.3.1 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的缺乏和不平衡 |
3.3.2 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实效性不容乐观 |
3.3.3 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与观摩交流活动偏少 |
3.3.4 体育教师自我学习提升的动机不强 |
3.3.5 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不够扎实 |
3.3.6 体育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不够明确 |
3.4 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因素分析 |
3.4.1 外界客观因素 |
3.4.2 自身内部因素 |
3.5 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对策建议 |
3.5.1 政府层面 |
3.5.2 教育主管部门层面 |
3.5.3 学校层面 |
3.5.4 个体层面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4)安源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 |
1.3.2 国内的研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理论分析 |
2.1 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 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内涵 |
2.2.1 教师队伍结构的界定 |
2.2.2 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界定 |
2.3 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主要体现 |
2.3.1 生师比 |
2.3.2 性别结构 |
2.3.3 年龄结构 |
2.3.4 学历结构 |
2.3.5 专业结构 |
2.3.6 身份结构 |
2.3.7 职称结构 |
2.3.8 学科结构 |
2.4 影响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因素 |
2.4.1 政治因素对教师队伍结构的影响 |
2.4.2 经济因素对教师队伍结构的影响 |
2.4.3 人口因素对教师队伍结构的影响 |
2.4.4 文化因素对教师队伍结构的影响 |
2.4.5 教育自身发展对教师队伍结构的影响 |
2.4.6 教师个体因素对教师队伍结构的影响 |
2.5 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的基本特征 |
2.5.1 生师比结构合理化的特征 |
2.5.2 教师性别结构合理化的特征 |
2.5.3 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化的特征 |
2.5.4 教师学历结构合理化的特征 |
2.5.5 教师专业结构合理化的特征 |
2.5.6 教师身份结构合理化的特征 |
2.5.7 教师职称结构合理化的特征 |
2.5.8 教师学科结构合理化的特征 |
第3章 安源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内容 |
3.1.4 调查方法 |
3.1.5 调查实施 |
3.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2.1 安源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总体情况 |
3.2.2 安源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问题及原因 |
3.2.3 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4章 优化安源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对策思考 |
4.1 鼓励男性从教,改善教师性别结构 |
4.1.1 提高小学教师地位和待遇 |
4.1.2 加强对男性师范生的培养 |
4.1.3 定向培养男性教师 |
4.1.4 教师招聘对男性适当倾斜 |
4.2 加快教师专业培养,弥补教师年龄结构失衡 |
4.2.1 发挥名师效应,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
4.2.2 加强教学技能培训,更新中老年教师教育理念 |
4.3 提高教师学历要求,提升教师学历水平 |
4.3.1 提高教师学历准入门槛 |
4.3.2 鼓励教师职后提升学历 |
4.4 与高校密切合作,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
4.4.1 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
4.4.2 完善非师范生培养模式 |
4.5 规范在编教师要求,严格代课教师管理 |
4.5.1 规范在编教师要求 |
4.5.2 严格代课教师管理 |
4.6 调整教师评职标准,优化教师职称结构 |
4.6.1 适当放宽农村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要求 |
4.6.2 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主体多元化 |
4.6.3 全方位考察教师的评职资格 |
4.7 改进教师招聘和培养,平衡教师学科结构 |
4.7.1 增加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招聘比例 |
4.7.2 开展全科教师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江西省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胜任力 |
1.2.2 教学胜任力 |
1.2.3 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 |
1.3.2 国内的研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的调查与分析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工具 |
2.2 调查对象 |
2.3 调查结果 |
2.3.1 指标得分 |
2.3.2 分类得分 |
第3章 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影响因素 |
3.1 教研组织 |
3.1.1 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
3.1.2 教研活动参与情况 |
3.1.3 对教研活动的评价 |
3.2 教师培训 |
3.2.1 教师培训开展情况 |
3.2.2 教师培训参与情况 |
3.2.3 对教师培训的评价 |
3.3 文献阅读 |
3.3.1 教育教学类书刊阅读情况 |
3.3.2 自然科学类书刊阅读情况 |
3.3.3 人文社科类书刊阅读情况 |
3.3.4 藏书量 |
3.3.5 报刊订阅情况 |
3.4 教学借鉴 |
3.4.1 教学观摩 |
3.4.2 教学请教 |
3.5 教学研究 |
3.5.1 课题级别 |
3.5.2 研究成果 |
3.6 教学压力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基本结论 |
4.1.1 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但有不足 |
4.1.2 不同的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之间有差异 |
4.1.3 多种因素影响高中教师的教学胜任力 |
4.2 主要建议 |
4.2.1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
4.2.2 改善高中教师的培训方式 |
4.2.3 激发高中教师的学习意识 |
4.2.4 增强高中教师待遇认同感 |
4.2.5 关注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的研究 |
1.3.2 国外的研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
2.1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界定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劳动素养 |
2.1.4 中小学劳动教育 |
2.2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 |
2.2.1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 |
2.2.2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工具价值 |
第3章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以南昌县为例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内容 |
3.3 调查对象 |
3.4 调查方法 |
3.5 调查结果 |
3.5.1 中小学学生的劳动素养状况 |
3.5.2 中小学劳动课程的开设及实施情况 |
3.5.3 中小学教师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态度 |
3.5.4 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5 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
第4章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对策思考 |
4.1 科学厘定劳动教育的目标 |
4.1.1 引领劳动教育方向 |
4.1.2 确立劳动教育目标 |
4.1.3 设定劳动教育要求 |
4.2 积极创设劳动教育的条件 |
4.2.1 创设劳动教育的客观条件 |
4.2.2 改善劳动教育的主观条件 |
4.3 不断改进劳动教育的内容 |
4.3.1 优化劳动知识教育 |
4.3.2 渗透劳动情感教育 |
4.3.3 改进劳动技能教育 |
4.4 努力健全劳动教育的路径 |
4.4.1 重视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 |
4.4.2 建立“家校社”劳动教育合作机制 |
4.4.3 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落实国家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
1.1.2 特殊体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部分 |
1.1.3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特殊教育 |
2.1.2 特殊教育学校 |
2.1.3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 |
2.1.4 评价与评估 |
2.1.5 评价指标体系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
2.2.2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
2.2.3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研究 |
2.2.4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研究 |
2.3 国外相关研究 |
2.3.1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
2.3.2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
2.3.3 关于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研究 |
2.3.4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层次分析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现状与分析 |
4.1.1 评价的基本状况 |
4.1.2 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
4.2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和量化分析 |
4.2.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与确定 |
4.2.5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3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等级标准的制定 |
4.3.1 评价标准的概念 |
4.3.2 评价标准选取的原则 |
4.3.3 评价标准的确立 |
4.4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基本流程 |
4.4.1 评价准备 |
4.4.2 评价实施 |
4.4.3 评价工作总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发挥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
5.2.2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加强特殊学生体质培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A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B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C 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硏成果目录 |
(8)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六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
1.1.2 中学体育教师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
1.1.3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是促进教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 |
1.3.2 成功体验 |
1.3.3 自我效能 |
1.4 理论基础 |
1.4.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1.4.2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1.4.3 赫茨伯格的激励“双因素”理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5.3 研究述评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六安市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3.1.1 性别 |
3.1.2 任教年级 |
3.1.3 年龄与教龄 |
3.1.4 学历 |
3.1.5 体育教师专业背景 |
3.1.6 职称 |
3.1.7 荣誉称号 |
3.1.8 小结 |
3.2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现状分析 |
3.2.1 成功体验现状 |
3.2.2 自我效能现状 |
3.2.3 总体职业成就感现状 |
3.2.4 小结 |
3.3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3.3.1 不同性别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 |
3.3.2 不同任教年级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 |
3.3.3 不同教龄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 |
3.3.4 不同学历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 |
3.3.5 不同职称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 |
3.3.6 获不同荣誉称号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 |
3.3.7 小结 |
3.4 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因素分析 |
3.4.1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3.4.2 职业成就感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 |
3.4.3 小结 |
3.5 促进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发展的对策 |
3.5.1 重视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个人努力 |
3.5.2 搭建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专业发展平台 |
3.5.3 营造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学校环境 |
3.5.4 创建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社会环境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
4.1.2 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均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有影响 |
4.1.3 从不同层面提出提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对策 |
4.2 建议 |
4.2.1 促进男性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提升 |
4.2.2 重视平静与保守时期体育教师的职业教育 |
4.2.3 体育教师自身应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
4.2.4 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胜任力视角下小学教师幸福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人们对教师幸福感的积极关注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挑战 |
(三)小学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教育素养的要求 |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教师胜任力的相关研究 |
(二)教师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三)教师胜任力与教师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教师胜任力 |
(二)教师幸福感 |
(三)小学教育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小学教师胜任力与幸福感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一)教师胜任力问卷 |
(二)教师幸福感问卷 |
四、数据处理 |
五、统计分析 |
(一)小学教师群体基本情况分析 |
(二)小学教师胜任力与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
(三)小学教师胜任力与幸福感的比较分析 |
(四)小学教师胜任力与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五)小学教师胜任力与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三章 小学教师胜任力与幸福感的访谈调查 |
一、访谈对象与方法 |
二、访谈内容与分析 |
(一)小学教师对教师胜任力的态度与认知 |
(二)小学教师对教师幸福感的态度与认知 |
第四章 小学教师胜任力与幸福感研究的讨论与分析 |
一、小学教师胜任力与教师幸福感现状及讨论 |
(一)小学教师胜任力现状及讨论 |
(二)小学教师幸福感现状及讨论 |
二、小学教师胜任力与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方面的差异分析讨论 |
(一)小学教师胜任力与教师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讨论 |
(二)小学教师胜任力与教师幸福感在年龄和教龄上的差异分析讨论 |
(三)小学教师胜任力与教师幸福感在是否是班主任上的差异分析讨论 |
三、小学教师胜任力与教师幸福感相关及回归分析讨论 |
第五章 小学教师胜任力与幸福感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一)培养优秀的个人特质 |
(二)深化教师的专业素养 |
(三)建立良好的关系 |
(四)形成信息搜集的习惯 |
(五)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研究 ——基于S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
二、初中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改善教师的时间管理 |
三、研究者个人对于教师时间管理研究的浓厚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时间管理的相关研究 |
二、教师时间管理的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及对象 |
五、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初中教师工作时间过长 |
一、初中教师超时工作情况普遍且严重 |
二、初中教师超时工作的差异情况 |
三、初中教师工作时间长度界限模糊 |
第二节 初中教师工作时间分配不当 |
一、初中教师的时间分配概貌 |
二、事务性工作时间侵占其它工作时间 |
三、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时间浪费严重 |
第三节 初中教师工作时间密度过大 |
一、工作时间密度过大使教师忙碌不堪 |
二、工作时间密度过大降低了教师的时间深度 |
三、工作时间密度过大降低了时间管理的灵活性 |
第三章 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职业层面的困境 |
一、初中教师职业责任泛化 |
二、初中教师职业标准模糊 |
三、初中教师职业主体差异 |
四、初中教师职业对象特殊 |
第二节 学校机构层面的问题 |
一、学校的时间效率取向严重 |
二、学校的分工安排不够妥当 |
三、学校提供的相关支持和保障不足 |
第三节 学校外部层面的干扰 |
一、家长的过度干预 |
二、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扰 |
三、社会上的诸多干扰 |
第四章 初中教师时间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
第一节 突破教师职业层面的困境 |
一、规避初中教师职业责任泛化 |
二、明晰初中教师职业标准 |
三、充分调节教师自身 |
四、全面了解职业对象 |
第二节 完善学校的理念和安排 |
一、改变学校过度追求教育效率的状态 |
二、改善学校的教师分工与工作安排 |
三、为初中教师提供足够的相关支持和保障 |
第三节 减少外部干扰 |
一、减少家长的过度干扰 |
二、减少教育行政部门的过度干扰 |
三、减少社会的过度干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关于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劳动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研究[D]. 付盛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研究[D]. 李卓为.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安源区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查与思考[D]. 许睿.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江西省高中教师教学胜任力的调查与思考[D]. 黄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6]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 许杨.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7]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刘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8]中学体育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六安市为例[D]. 陈晓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胜任力视角下小学教师幸福感研究[D]. 聂毓含.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10]初中教师时间管理研究 ——基于S市的调查[D]. 王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