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球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启示

非全球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启示

一、非全球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程睿[1](2021)在《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70年代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实现资本增殖,资本主义国家依靠资本输出不断地提高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迁,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此历史背景下,西方理论界开启了对于帝国主义特征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伴随帝国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宣告诞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由帝国主义理论析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基础概念、合理内核与最终目的。广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是帝国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涵盖自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全部帝国主义理论中经济范畴的阐释,包括20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包括中国对于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狭义的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则包含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后出现的西方帝国主义理论中对于不同时期帝国主义经济控制方式的理论批判,即“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球霸权的手段。在经济帝国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均作为助推经济帝国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从属于经济帝国主义而非与经济帝国主义并列。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在全球化中体现地愈加明显。20世纪是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萌芽时期,由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共同组成。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提供思想来源,是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列宁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在对前列宁时期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利用与帝国主义寄生性的补充中,对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的基本继承中,对卢森堡积累规律论的批判性借鉴中,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提出了列宁帝国主义论。列宁用案例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特征论与阶段论的视角对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经济特征进行梳理、提炼、概括。其中,特征论是阶段论的基础内核,阶段论是特征论的合理命题。列宁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社会特征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过渡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给帝国主义作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定义,揭示出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得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前夜的结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新路径,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也标志着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及研究帝国主义的理论有了新的大发展,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旧殖民地纷纷走向独立,然而政治上的独立却没能使得新兴民族国家在经济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多数民族国家的经济仍然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与经济腾飞。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命运与未来,重点针对落后国家为何落后、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落后等问题展开探讨,生成了以“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为代表的“二战后帝国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由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向更新的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论转变。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也宣告进入了“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时期,以保罗·巴兰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萨米尔·阿明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为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奠基性、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以“经济剩余”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垄断资本控制下落后国家经济结构形态的分析,以案例分析和历史性回顾的方式对于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进行理论透视,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早期侵略和殖民统治是落后国家的“欠发达”根源,致使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基础被破坏、发展道路被扭曲、经济剩余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向流动。提出落后国家想要突破“欠发达”根源,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最好出路是社会主义革命。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奠基理论。“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相关学说的基础上,以巴兰“经济剩余”和资本积累的观点为出发点,在对当代帝国主义理论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批判性借鉴的基础上,以经济过程为论证核心,对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的资本主义形态、经济结构、南北不平等交换的具体形式及原因、垄断资本剥夺下生成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进行剖析。揭示出处于“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处于“外围”的落后国家由于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积累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垄断资本控制下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结构与分配格局。该理论是当代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理论成果。进入21世纪,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苏联解体、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促使西方左翼理论家将研究的重点重新聚焦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21世纪“新帝国主义理论”应运而生,21世纪“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实现了同步发展。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资本积累、生产方式、民族国家地位等的变革展开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大卫·哈维关于资本积累逻辑的批判理论、迈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生产方式变革理论、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资本积累逻辑批判理论,力图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创造出一个以资本积累逻辑批判、资本积累空间修复批判、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批判为基础的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框架,展开对于新经济帝国主义形成、发展、演变的全新阐释,开创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批判范式的新维度。其中,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是理论分析的主线,空间修复是资本积累新的转移方式也是分析空间地理的工具,剥夺性积累是资本积累的主导形式与驱动力。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以帝国为核心概念对帝国的本质、帝国的统治形式、帝国的生产方式展开论述。生产方式变革理论揭示帝国的本质是资本帝国、帝国的统治形式是生命政治统治、帝国的生产方式是生命政治劳动,指出反抗帝国的主体在生命政治劳动中产生,探讨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形态及存在的可能。民族国家理论,以资本帝国主义作为对新经济帝国主义的表述方式,在将资本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战后帝国主义形态的比较中,概括出资本帝国主义的特殊性,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与资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指出经济与政治的剥离是资本帝国主义与以往帝国主义的根本区别、全球化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扩张与帝国霸权、全球化中资本帝国主义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霸权统治、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与全球无产阶级革命的能量场。根据经济帝国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资本积累、对抗主体等内容,可知经济帝国主义在全球化中依然不会停止其向更深层次演进的脚步,全球化中经济帝国主义的诉求依然是构筑资本的帝国。经济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帝国主义也在演进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生产、积累、扩张、修复形式。研究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找寻跳脱经济帝国主义资本逻辑的路径,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平等发展。民族国家在全球化中的持续在场使之成为反抗经济帝国主义的重要主体,民族国家的领土逻辑与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辅助全球化中与经济帝国主义交锋的关键要素,新的反抗主体指向民族国家、新的发展路径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已经开启了全球化中的新一轮权力布展,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下的发展道路与实践经验为世界经济治理、世界各国的政治与文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与参考方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以经济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反思中国在经济帝国主义过程中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应对策略,生发出关于历史的总结与未来的展望,能够为促进实现反经济帝国主义扩张提供新的论据支撑。

李娜[2](2020)在《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盛行以及拉丁美洲土着人民生态斗争实践的原因,生态社会主义的杰出人物之一迈克尔·洛威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而研究生态社会主义。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进步观的解读,洛威系统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资本主义制度“非生态”本质、生态社会主义建构路径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激进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洛威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构想未来社会——生态社会主义文明范式的问题域中展开的。他指出全球性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危机在当代的显现,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进而从四个层面论证了资本主义的“非生态性”:基于“开放的辩证法”立场,深入批判了资本主义“破坏性进步”的理性逻辑;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非伦理”性;阐明了广告作为全球生态危机的驱动力,是资本主义宗教化的外在媒介和“虚假需求”的制造者,加重了资本主义对人的控制和生态危机的严峻性;通过分类梳理资本主义执政精英们及所提出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替代方案,证明了资本主义既定改革方案的无效性。因此,克服生态危机的出路只有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洛威从理论层面上构想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批判性反思,一种融合性斗争和一种新的文明范式。而把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变成现实,则需在遵循渐进式对抗与激进化革命相结合,以人为本、以地球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调节相关矛盾关系之间动态平衡的原则上,推动民主经济政策的改革,生产系统的民主管理和重组,代议制民主政体的确立以及民众生态意识的觉醒。但历史的结局是开放的,生态社会主义并不是未来发展的唯一方案,只是“理想和可能的革命”。洛威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丰富发展了当代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然而,洛威缺乏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整体把握,用生态危机批判代替资本主义主义经济危机的批判,没有看到全球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源,也忽视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且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杂糅着浪漫主义元素。洛威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建构是不成熟的,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张锋[3](2019)在《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是影响中国和平发展和周边安全的重要外部因素和战略存在。中日两国携手走过了千年的友好,历经了百年的战争,在文化、情感和地缘上有着难以“解理”的牵绊。现今,中日两国在领土、历史、安全与地位等方面仍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矛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持续变化与两国力量深度调整,中日关系摩擦不断,更是陷入不可用“冷暖”言状的状态。2018年的中日首脑互访暂时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但中日关系仍处于合作与竞争并存、敏感而又多歧的状态。日本智库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曾经在亚洲智库中独领风骚,现今在世界和亚洲智库中仍拥有重要的影响力。随着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的外交决策机制正在逐步瓦解,决策主体呈现出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日本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角色分量可以估量。日本智库研究,尤其是日本主要安保、外交等对外政策类智库研究,是深入了解和研究日本外交决策、战略走向和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语组成,核心章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系统介绍了日本智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以日本政治经济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参照,对日本智库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日本智库的国际评价、现今状况及存在类型、管理运作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目的是通过点与面的结合详细介绍日本智库的各个维度,以期对日本智库的全貌有所了解和把握,在日本智库群像中穿插安保、外交等对外政策类智库等个体像,为进一步开展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第二章尝试建构了以“外交决策分析理论——智库参与决策模式——日本外交决策机制——日本智库对外交决策功能”为链条的分析框架。尝试联通西方主要外交决策分析理论、日本外交决策分析的主要理论与智库参与外交决策的主要理论,为日本对外政策类智库参与外交决策的实践寻找理论根据。在阐释主要外交决策分析理论的同时,将日本智库置于外交决策分析理论的视野和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之中,对一般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冷战后外交决策机制变化、特别是冷战后外交决策机制的特点与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其在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之中的作用。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日本智库与外交政策形成的典型案例。通过博士学习期间数年对日本主要智库网站的持续跟踪与相关访谈,第一二节选取了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防卫研究所这两个不同组织形态的智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两者基本情况、组织运行和在日本海洋政策形成、安全保障政策出台中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避开外交决策研究都需要面对的“黑箱”问题,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日本特定的专业型智库在日本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对日本特有的“临时型”日本智库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以恳谈会为首的“临时型”日本智库是传统智库功能难以发挥参与外交决策功能的异化现象,以及恳谈会政策建言与最终外交、安保等对外政策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第四章从日本视角围绕日中关系阐述了日本智库对日中关系的研究情况。以日本智库网站上公开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言和研讨会内容等为主要研究文本,掌握日本智库对“中国威胁”、“中国崛起”等日中关系重要敏感领域的观点和态度。以PHP总研、防卫研究所等日本知名对华研究智库为研究案例,对近些年来它们所发布的对日本社会舆论乃至政府等具有一定影响的文本进行了梳理归纳,得出他们对中国“遏制与合作并存”以及日中关系“防范与接触并存”的认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日本智库发展过程和参与外交决策中形成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智库建设的法制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等优点。第二,日本智库的调整期短期内不会结束,所面临的人力财力、决策参与能力弱等困扰日本智库整体发展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第三,日本智库的发展与对外交决策的作用受到日本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国内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特别是日本官僚主导决策体制的影响。第四,日本对智库的认知有了普遍的提升,日本智库在日本国内“政治主导”呼声日隆的背景下对外交决策等领域的作用较之过去将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智库对日本政府的决策影响能力不容忽视。第五,日本对外政策类智库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特定的“共谋”效应,对待中日关系有明显的“二重构造”特征。日本追求“自主性政治”大国的战略诉求短期内不会改变,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的国家保守化趋势不会改变,对中国采取遏制防范与合作接触的“实用主义”策略不会改变。我们要警惕日本智库尤其是对外政策类智库与日本保守化政治集团形成“共谋”效应,对中国外交决策过程中形成某种特殊的情绪化的决策偏好。探讨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的关系,能够从新的视角推知日本未来外交政策的走向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避免智库等日本国内因素对长期而又稳定的中日关系发展造成干扰。

姜述弢[4](2019)在《社会权的宪法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权是现代宪法中一类重要的基本权利,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对社会权的宪法保障一直存在着争论和不同的模式。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社会权宪法保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明确了社会权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认为应将“人的尊严”理论作为包括社会权在内的基本权利的理论基础,社会权是一种具有可诉性的完整权利。梳理总结了社会权宪法保障思想的历史变迁和世界各国及中国宪法中社会权确立的演进过程,并对世界和区域人权公约中的社会权规定进行了梳理。在对美国、德国、南非、印度四国社会权的宪法保障模式进行比较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的现状及其不足,结合美国等四个典型国家社会权宪法保障对中国的启示,提出应采用体系化重构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的方案实现中国社会权的宪法保障。首先,以修改宪法的方式重构82宪法的社会权规范体系:在《总纲》中增加“人的尊严”条款作为权利的基础、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增加社会权的内容并重新规范构造社会权条款、修改公民基本义务,明确企事业单位、社会公共组织和第三人的社会权宪法保障义务;其次,重构中国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法院组成的社会权宪法保障体系,法院应在社会权宪法保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国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公共组织和个人等“非国家行为体”也要在社会权宪法保障体系中承担社会权宪法保障的尊重和帮助义务。

何家华[5](2019)在《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选择及其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典型国家养老金制度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发展期,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面临制度内外的压力。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改变使得既有制度存续的环境发生改变,典型国家对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政策共识,并逐步付诸政策实践。另一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成为典型国家政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了三个阶段改革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成为典型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主要选择。本研究在梳理和分析典型国家养老金制度的内容和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人口老龄化对典型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政策范式选择的影响,总结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机制。论文首先分析典型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通过总结各国养老金制度体系框架的完善,总结各国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并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范围和方式的演变,提出在政党政治决定养老金政策取向的表象下,工会政治影响力的减弱,代际矛盾影响力提升,基于老龄人群诉求表达的利益集团成为影响政策选择的重要因素,并在结合不同国家政治传统和社会体制的差异下,各自发挥着影响。其次,分析人口老龄化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养老金政策改革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内容的演变。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非典型国家改革的优先选择,从政策共识进入政策实践的过程在各国的政策演变中各有不同的原因和影响。立足于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本研究着重通过在养老金政策变迁中梳理养老金缴费率、收益替代率和缴费年限三个基本要素的调整,分析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典型国家不同改革阶段的目标。在前述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分析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机制。一方面虽然不同阶段的改革目标不同,但都是在应对逐渐深化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展开,各个阶段之间存在内容逻辑上的延续性。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没有造成实质性压力前,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目标是激发劳动力市场的活力;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养老金体系产生压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作为养老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进入典型国家政策实践;进入21世纪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全方位压力,政策应对不再仅仅局限在具体领域,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成为不同领域政策调整结合的通道。另一方面,典型国家不同阶段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革的区别不仅在于内容,还在于政策选择及其功能。虽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最初是作为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控的辅助工具之一出现,政策功能相对单一;但是随着养老金制度在社会政策领域重要性日渐提升,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也获得相应的重视,其政策发展与养老金制度的内部改革紧密相关,政策内容得到了拓展,功能较之前更为完善;而当典型国家人口老龄化对整体社会经济运行造成压力,养老金制度不足以化解老龄社会风险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成为将养老金制度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结合的通道,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发展开始侧重于从功能上促进老龄化社会治理框架下的制度整合,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选择强调了对于社会治理结构的指向性作用。中国同样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而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现实决定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势必更大,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势在必行的情况下,不仅要丰富政策内容,更需要考虑到不同阶段政策功能选择的合理性,从内容和功能选择两个层面完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本研究认为,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构建和完善需要以制度规范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责权关系分配,确立工龄、缴费资格年限、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替代率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退休制度,明确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在制度整合的基础上扩大经济活动人口。

武青[6](2018)在《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解析》文中认为作为继承历史上卢德主义而闻名的新卢德主义,在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中,学者们仅停留于分析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的思想内容,将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简单地定义为一种技术批判思想,忽略了新卢德主义技术批判背后的文化旨趣和文化追求,缺乏对新卢德主义思想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从文化批判的视角重新解读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将新卢德主义技术批判思想理解为技术文化批判思想。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就是从文化批判的视域反思技术异己的文化力量,本文总结概括出其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四个特征:经验层面的文化批判、适度的技术悲观主义、怀念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立场和抵抗控制与诉求自由的文化追求。本文从三个主题对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展开解读:(1)技术化文化批判,(2)技术理性批判和(3)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主题一:技术化文化批判。新卢德主义考察了技术化文化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所造成的消极后果,而其技术化文化批判的基本预设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扞卫,在新卢德主义者看来,传统文化和技术化文化是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和对当代的技术化文化的不满,促使新卢德主义立足于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诗意的家园关系,批判技术化文化所造成的人的生活方式的技术化、单一化和去经验化。此外,新卢德主义还考察了传统文化被迫向技术化文化转变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符号的意义被技术所重构,人的自主性逐渐让位于服从性和控制性。主题二:技术理性批判。新卢德主义批判了作为认识形式和思维方式的技术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消费主义、数学思维和效率思维在当代的过度张扬。技术理性思维方式在当代的膨胀,使得人存在的目的指向外在的消费、可计算或者效率的目标而非人本身。解析新卢德主义揭露技术理性得以实现其控制旨趣的具体机制,即技术理性对自然的控制、唯科学主义剥夺人的自主性和消费主义定义人生活的目的。挖掘新卢德主义对技术理性批判是立足于人文主义的价值诉求:倡导人的自由、推崇非理性因素的蓬勃生命力以及强调人类经验的重要作用。主题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基于伊格尔顿关于意识形态是“话语和权力的连接”的内涵理解基础上,解读新卢德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理论,指出其文化意识形态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对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术话语进行去蔽,具体表现为解构技术进步观、去魅信息崇拜神话和揭露工业主义世界观的破坏性。通过解析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具有内在的政治属性和工人阶级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缺失的思想,澄清新卢德主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运行机制的思考理路。新卢德主义对技术话语进行解蔽,是立足于技术民主化的政治诉求和文学自然主义的文化诉求的社会理想对现实观照的结果。新卢德主义的技术文化批判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和逻辑困境。新卢德主义批判技术化文化、留恋传统文化,实际上是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立场上拒斥新兴文化,具有文化精英主义倾向,同时也过度强调技术对文化的负面作用,夸大技术的可能影响,表现出技术决定论的特质。在对技术理性批判的过程中,相对于法兰克福学派哲学思辨层面的批判,二者共同点是致力于揭露技术理性的控制旨趣,不同点在于新卢德主义着眼于经验层面的实践批判。新卢德主义对技术理性思维方式的批判和对人文主义价值的呼吁,表现出对更深层次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追求,这种内在立场的合理性值得推敲。本文提出对待技术理性应持一种承认技术理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警惕技术理性所导致的异化问题的适度立场。在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主题上,法兰克福学派曾作过影响颇大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的论述,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批判意识形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功能,都是对发达工业社会出现问题的思考,但相对于霍克海默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马尔库塞作为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技术和哈贝马斯作为新意识形态的技术理性等论点,新卢德主义开辟出新的研究对象—技术话语。新卢德主义过度强调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政治属性而忽略技术自身的生产力功能,这是其又一个局限。此外,新卢德主义批判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政治立足点在于技术民主化诉求,这本身也存在问题,因为技术民主化不等于社会民主化,寄希望于通过技术民主化实现社会民主化是不现实的。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虽然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与文化冲突现象的反思,但对解决当前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面临的技术与文化冲突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孙喜香[7](2018)在《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同时,我们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壮大我国综合国力,充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①我们要坚持批判的态度研究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思潮,对其进行研究既要看到其合理性和建设性,又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我们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批判性的思考和借鉴其合理之处,使之助力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民主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是围绕如何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这一总问题展开的,在对这个总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社会民主主义者必然要对实现其社会理想的历史主体问题进行思考。在社会民主主义者看来,只有那些认同和追求平等自由,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并对资本主义秩序展开批判的公民才能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论文将这种具有社会正义感的历史主体界定为民主批判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就是围绕民主批判公民教育展开的。本文主要围绕民主批判公民及其教育观这个中心问题展开研究。社会民主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影响深远的左翼社会思潮。百余年来,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愤怒和对那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们(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妇女、酷儿、少数族裔和有色人种等)的同情,社会民主主义者致力于通过民主的方式建立一个彻底实现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理想社会。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先验固定的历史图式,也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人们对自由、平等和团结等价值理想的追求过程。与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不同,社会民主主义将自由、平等和团结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制约并且相辅相成。自由意味着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我实现,自由是其价值体系的起点,平等是自由的前提,团结是实现平等自由的条件。简而言之,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社会是在团结互助基础上形成的每个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民主批判公民是在资本主义民主框架下追求社会正义的公民。社会正义感(认同和追求平等自由)、团结互助精神、民主信念和社会批判能力是民主批判公民的核心品质,上述品质只能在人们积极参与民主批判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社会民主主义者所指的民主批判实践主要是指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框架下,通过集体力量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改良活动,包括工会运动、非政府组织运动和政党活动等多种类型,参与者在这种民主批判活动中接受教育。社会民主主义者非常重视工会运动和政党活动这两种活动的教育意义。民主批判实践一般包括建立工会和政党组织、确立民主批判目标、开展集体行动和产生广泛教育影响这四个基本环节。民主批判公民在民主批判实践中接受价值观、民主参与能力和批判能力教育。人们分别在工会运动和政党领导的政治实践中接受了团体正义感和社会正义感教育;在经济行动和政治行动过程中产生了民主自决意识;在组织工会和政党的实践中积累了团结组织的经验;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分配制度和政治制度等社会制度的变革中,加深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认识。社会民主主义者认为,理论家、政治家和诸众在民主批判实践中对自己和他者产生了积极的教育影响,因此他们都是民主批判公民教育的主体。由于他们的价值观、理论修养和能力不同,他们在民主批判实践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教育作用不尽相同。诸众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具有经验性,其教育作用具体表现为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增强人们对不平等的敏感性、提供集体行动的组织经验和变革社会秩序的初级方案;理论家的教育作用主要是提高人们对平等自由的合法性、民主的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政治家的组织和领导将诸众和理论家联合在了一起,政治家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社会包容并提高人们立足现实对社会开展变革的能力。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启示,这其中既有启示,也有应对。从理论上讲,“民主批判公民”弥补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消极公民”资格的不足,民主批判公民强调的社会正义感和积极参与民主等思想品质对促进社会正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民主实践教育丰富了公民教育方式。从实践上讲,民主批判公民思想对社会党(国际社会对英国工党、法国社会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等中左翼政党的统称)的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党提倡的团结互助精神以及新工党在20世纪90年代提倡的社会责任和民主参与精神等都体现了社会民主主义公民教育观的价值底色。民主批判公民教育强调培养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并主张在民主参与实践中培养公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体意识,上述教育理念对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诸多原因,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仍存在内在理论局限和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民主批判公民资格夸大了公民在资本主义框架下的民主变革能力。在民主实践教育过程中,民主批判公民教育思想忽视了公民的独立、竞争、勤奋和创新等劳动美德教育。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公民道德方面,应加强公民的敬业爱岗和创新等劳动美德,这也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当前应批判性审视社会民主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得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以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来剪裁中国现实,应立足中国当下的社会发展现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也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工作亟需面对的时代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王峥[8](2017)在《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外交学理论以及政治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建构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环境”分析框架,即从双边关系的整体来看(第一层次),双边关系中领土争端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构成了关系的内环境因素,双边关系行为体的权力条件和指标性关系条件构成了关系的外环境因素;从双边关系行为体自身的角度来看(第二层次),关系行为体内部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了行为体自身的内环境条件,行为体与外部国家的关系情况构成了行为体的外环境条件。以争端水平为标志的内环境条件决定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密切度高低,以情境结构为特征的外环境因素影响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稳定与否,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正是在双重环境的制约与作用下,在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演变出不同的关系样式和状态。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具有同种领土争端的双边关系会存在关系状态差异性?影响关系状态差异性的因素是什么?研究对象是海洋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本研究的案例是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运用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状态差异性的原因,是本文的基本思路。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知识、文献回顾以及理论视角和方法论等。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部分,主要分析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双环境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海洋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重环境条件及其对双边关系状态的影响机制。第二章是论文的历史回顾部分,主要介绍了冷战后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三对双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历史演变进程。第三章主要分析冷战后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状态以及特征,是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差异性的描述性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影响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中越关系和中马关系的主要因素,从多重纬度解析双边关系发展的影响机制。第五章是论文的理论验证部分,也是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差异性的解释性分析,分别从南海争端产生时间的先后差别以及关系双方围绕南海争端进行博弈的程度来分析南海问题对双边关系的影响,然后从关系双方的内部性权力条件和外部性关系条件分析外环境对关系的作用。第六章主要对影响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单元因素和系统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三对双边关系未来演变的基本路径。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分析过程进行总结,回答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学识性的理论再思考和政策性建议。

邹芳莲[9](2017)在《论中国道路的文化自觉》文中指出中国道路的文化自觉意味着对中国道路的自我意识。中国人在自身的历史性实践中开辟了一条把握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未来走向的现实道路。今天,中国道路已初步呈现出普遍的世界历史意义并越来越清晰地展露了其对于人类文明的建构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国道路必定要为人们所关注并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期待。第一,“现代性的诊断”。既然中国道路是一条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那么中国道路就和现代性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众所周知,人类的现代化运动滥觞于西方。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必要和西方现代化范式这一他者进行对话才能获得理解。在这里,我们把黑格尔、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无论是黑格尔的理性还是马克思的资本,或是海德格尔的技术,无不向人们昭示了资本这一西方现代性之核心范畴对于现代文明的意义和局限性。作为现代文明的基本历史建制,资本由以展现的是人的发展的状态。既然人处在资本的抽象统治中,那么人的自我异化无疑是现代文明中的经验存在。然而,人的自我异化注定要被扬弃。于是,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国道路毋庸置疑地是对现代文明的超越,因而显现为向着未来筹划的历史意义。第二,“感受现代性”。作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必定分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由此可见,要获得对中国道路的理解,我们有必要对与现代化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阐释。虽然现代化总是先行地和西方文明联系在一起,但是这种联系并不表明西方化就是现代化。当资本占据整个地球时,现代文明并不必然地获得最后胜利从而成为人类历史进程的终点。一旦剩余价值普遍化,资本作为西方文明的保护层势必要被破坏。这样,现代文明通过资本的作用领会到自身的界限。因此,在西方文明之外,其它类型的文明是可能的。历史是人类无数单个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的文明之和谐共处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的前提。在人类文明的意义上,中国道路的在场表明了一种新的历史理性的可能。凭借中国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国道路积极参与并进入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第三,“中国道路的历史境遇”。向现实寻求思想,道说中国现代化的真相,注定要成为我们把握中国道路的当然选择。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中国道路唯有在社会现实中才能得到的理解和领会。毫无疑问,中国要在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健康而不竭的因素并为其现代化提供可靠支持。由此表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必然要成为开启中国现代化之既与的前提。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不可避免地和西方文明共属一体。由于生产力尚未达到现代文明所要求的水平,所以中国现代化道路必然部分地从属于西方文明。因此,中国的发展还有赖于资本的帮助。然而,资本只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一个必要的因素,一旦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超越了现代文明所需要的水准时,资本必然要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在此基础上,中国道路注定要不可遏制地反作用于现代文明并展现开创人类历史的积极意义。第四,“新型文明的可能”。人类历史表现为自我运动的生成过程。作为一种可能性的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在打破理性之霸权的同时,亦重新思考感性活动对于人类的真理,意在保持一种意义的敞开,以期走出绝对主义的藩篱。资本的强制逻辑对差异性的取缔亦导致了对差异性的重新理解。在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揭示中,历史唯物主义开拓了人类通往未来的可能性空间。于是,在超越现代文明的诉求中,中国道路以建构性的方式告别资本并和西方文明批判性地脱离,从而呈现为一种创造未来的可能性。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开辟了一条真正切中社会现实的道路。在这样的理解中,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把握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这些国家正从中国道路体会到有别于西方文明的思想创制。民族复兴、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相遇表明,中国道路注定要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与之相应,中国话语的当代建构便是现实所揭示出来的思想任务。中国道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此,中国话语体系才具有真正的实体性内容。当然,中国话语的当代建构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正行走在守护思想的途中。

鲁宁[10](2017)在《西方发达国家新社会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新社会运动。在对新社会运动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西方发达国家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历程,在性质方面从社会学与政治学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提炼出新社会运动的特征,重点分析了新社会运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视角。第一章辨析了社会运动、传统工人运动、新社会运动等相关概念,梳理了新社会运动在美国和欧洲各自发起之后如何走向合流,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和政治学两个角度分析了新社会运动的性质,最后总结提炼出新社会运动的特征,包括社会基础广泛化、意识形态多元化、运动形式非常规化、组织形式分散化、动员形式网络化。第二章重点从理论层面介绍了新社会运动的分析工具,包括资源动员理论、集体行为理论、社会变迁理论、政治过程理论等。第二部分旨在深入分析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动因。第三章在原因方面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社会变迁方面包括现代化进程的失范、现代性危机的结果以及社会转型升级的冲突;国家社会结构方面受国家结构的复杂影响以及社会结构的主导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方面是意识形态的新构建、大众文化的新发展以及认同意识的再形成。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新社会运动的影响、对策、困境。新社会运动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政党政治、社会关注焦点及其民主理念三方面;西方国家应对新社会运动的策略,主要包括增强社会认同感、维护当前政治制度、调整政党策略、发挥国家利益调整作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完善政治体制结构等;新社会运动遭遇的困境,主要包括理论支撑较混乱、发展路径不清晰、主导力量不明确等。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新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五章分析了新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包括制度化、组织化、全球化三大趋势;第六章在对比新社会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基础上,提出新社会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之间既存在差异和挑战,又有趋同相近之处,二者存在着矛盾、疏离与合作三种关系。二、主要观点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新社会运动的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新社会运动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体现。新社会运动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总体特征和最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社会运动替代了传统工人运动成为发达国家中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社会抗议力量,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生高度变化,包括信息化、风险化、扩张化、全球化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发达资本主义阶段也有了新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未变,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未变。第二,新社会运动的发展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多样性的表现。新社会运动是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一股反抗资本主义的重要力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社会主义因素的重要表现。虽然与传统工人运动存在诸多差异和不同,但它仍然带着多样性的价值诉求向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提出了异议和挑战,对资本主义的体制和秩序构成了威胁,在性质上是持中性偏左的政治立场。其很多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来源于社会主义,且在诸多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相通之处,其价值诉求在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总的看来,新社会运动在发展方向上具有较为明显的走近社会主义的趋势。

二、非全球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全球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内涵与相关概述
    2.1 经济帝国主义的概念界定
        2.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广义概念
        2.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狭义概念
    2.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涵盖
        2.2.1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2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2.3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
    2.3 经济帝国主义的特质
        2.3.1 用经济帝国主义手段实现全球霸权
        2.3.2 用政治文化手段助推经济扩张
第3章 20 世纪初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初探
    3.1 前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理论萌芽
        3.1.1 霍布森资本扩张本质论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垄断论
        3.1.3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
        3.1.4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3.2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理论奠基
        3.2.1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时代背景
        3.2.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3.2.3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第4章 20 世纪中期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4.1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理论
        4.1.1 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形态的理论分析
        4.1.2 落后国家“欠发达”根源的理论透视
    4.2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中心”与“外围”经济结构理论
        4.2.1 垄断资本构建的“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
        4.2.2 垄断资本掌控下的南北不平等交换形式
        4.2.3 垄断资本剥夺下的“中心积累”与“外围停滞”分配格局
第5章 21 世纪西方左翼新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5.1 全球化中资本积累逻辑的理论批判
        5.1.1 资本积累的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
        5.1.2 资本积累的空间修复理论批判
        5.1.3 资本积累的剥夺性积累理论批判
    5.2 全球化中生产方式变革的理论创新
        5.2.1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统治
        5.2.2 生产方式变革的生命政治劳动
    5.3 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理论及其新视野
        5.3.1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帝国主义
        5.3.2 对抗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第6章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评析与启示
    6.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综合评述
        6.1.1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探索成就
        6.1.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的偏颇之处
    6.2 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内容启示
        6.2.1 资本逻辑跳脱与发展路径选择
        6.2.2 民族国家在场与民族意识觉醒
    6.3 经济帝国主义进程中的中国发展之反思
        6.3.1 全球化中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构
        6.3.2 全球化中政治文化实践空间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迈克尔·洛威其人其说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缘起
    2.1 时代背景
        2.1.1 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
        2.1.2 土着人民的生态斗争运动
    2.2 理论基础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2.2.2 瓦尔特·本雅明的革命哲学理论
        2.2.3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
3 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分析
        3.1.1 资本主义“破坏性进步”的理性逻辑
        3.1.2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非伦理”本质
        3.1.3 资本主义的需求悖论——“广告利维坦”
        3.1.4 资本主义既定改良措施的无效性
    3.2 全球生态危机的替代方案:生态社会主义
        3.2.1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批判性反思
        3.2.2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融合性斗争行动
        3.2.3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的文明范式
    3.3 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原则
        3.3.1 渐进式对抗与激进化革命相结合
        3.3.2 坚持以人为本、以地球为中心的战略
        3.3.3 调节不同矛盾关系之间的动态平衡
    3.4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
        3.4.1 基于非货币和超经济标准的民主经济政策
        3.4.2 生产系统的民主管理和重组
        3.4.3 代议制民主政体的确立
        3.4.4 民众生态意识的觉醒
4 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评析
    4.1 理论贡献
        4.1.1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1.2 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延展和深化
    4.2 理论缺失
        4.2.1 缺乏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整体性理解
        4.2.2 忽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4.2.3 杂糅一定的浪漫主义元素
    4.3 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4.3.1 参与和引领新型国际生态治理秩序的构建
        4.3.2 加强对公民的生态文明培育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理论
    五、创新之处及难点不足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日本智库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日本智库的发展历程和阶段
        一、日本智库雏形形成期(20世纪初—1945年二战结束)
        二、日本智库的蓄力期(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末)
        三、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一高潮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前半期)
        四、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二高潮期(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90代初)
        五、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智库深度调整期(20世纪90中期—至今)
    第二节 日本智库的评价、现状及类型
        一、日本智库的全球评价
        二、日本智库的现今状况
        三、日本智库的主要类型
        四、日本大学中的智库
    第三节 日本智库的管理运作模式与机制
        一、日本智库的组织管理机制
        二、日本智库的人才管理机制
        三、日本智库的资金筹措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后日本外交决策体制与智库作用
    第一节 分析日本外交决策的基本理论
        一、外交决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式
        二、日本外交决策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式
        三、智库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理论模式
    第二节 日本外交决策形成机制
        一、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
        二、冷战后日本外交的决策机制变化
        三、冷战后决策机制的特点与变化原因
    第三节 日本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功能与体现
        一、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主要功能
        二、日本智库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途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智库影响外交决策过程典型案例剖析
    第一节 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与日本海洋战略形成
        一、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的基本概况
        二、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发挥智库功能的情况
        三、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和日本海洋战略的成型与发展
    第二节 日本防卫研究所与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形成
        一、日本防卫研究所的基本概况
        二、日本防卫研究所发挥智库功能的情况
        三、日本防卫研究所和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决策
    第三节 “临时型”日本智库与外交安保政策形成
        一、“临时型”日本智库的特点
        二、“临时型”日本智库发挥功能情况
        三、“临时型”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防卫政策制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智库的日中关系研究
    第一节 日本智库的日中关系研究总体情况
        一、日本智库的中国研究机构及特点
        二、国际论坛对日中关系的研究案例
    第二节 日本智库关于“中国崛起”的研究
        一、日本智库对“中国崛起”的总体认识
        二、PHP总研对“中国崛起”的研究案例
    第三节 日本智库关于“中国威胁论”的研究
        一、日本智库对“中国威胁论”的总体认识
        二、防卫研究所对“中国威胁论”的研究案例
        三、东亚战略概观的中国研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社会权的宪法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权宪法保障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权的概念
        一、国内外学界关于社会权的不同称谓
        二、社会权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社会权的具体内容
        一、以社会权概念的内涵来厘定社会权的具体内容
        二、宪法文本中社会权的内容
        三、国际人权宪章文本中社会权的内容
        四、开放式结构的社会权的内容
    第三节 社会权的理论基础
        一、权利的理论基础观之演变
        二、作为权利哲学基础的“人的尊严”理论
        三、以“人的尊严”作为权利基础的优越性
    第四节 社会权的可诉性
        一、何为基本权利的可诉性
        二、社会权不具可诉性的传统理论依据
        三、对社会权不具可诉性的质疑
        四、社会权可诉性的证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权宪法保障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国外社会权宪法保障的历史演进
        一、社会权宪法保障的思想变迁
        二、世界各国宪法确认社会权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的演进
        一、清末立宪运动时期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三、新中国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第三节 国际公约中的社会权及其保障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人权宣言和公约中的社会权及其保障
        二、区域性人权宣言和公约中的社会权及其保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国家社会权宪法保障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美国模式
        一、制定具有社会权内容的立法
        二、美国法院的社会权宪法保障方式
    第二节 德国模式
        一、“人的尊严”与社会国原则结合推导出社会权
        二、德国宪法法院社会权保障的核心地位
    第三节 南非模式
        一、南非宪法中的社会权
        二、南非宪法法院的社会权保障
    第四节 印度模式
        一、印度宪法及社会权规定简介
        二、作为“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的印度社会权
        三、印度最高法院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宪法的社会权规范体系及其重构
    第一节 中国社会权的宪法规定及不足
        一、82宪法中关于社会权的规定
        二、82宪法中社会权规定的不足
    第二节 典型国家宪法中社会权规定对中国的启示
        一、应在宪法中确立“人的尊严”作为基本权利的基础
        二、整合宪法纲领性条款和“国家义务”条款形成社会权规范体系
    第三节 修改宪法以重构宪法社会权规范体系
        一、应采用修改宪法的方式重构社会权规范体系
        二、宪法总纲中确立“人的尊严”条款
        三、修改总纲中社会权的纲领性条款
        四、修改“82宪法”中公民的社会权规范体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模式的体系化重构
    第一节 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模式及反思
        一、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的现状和效果
        二、中国社会权宪法保障模式及不足
    第二节 典型国家宪法社会权保障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一、法院应在社会权宪法保障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非国家行为体”在社会权宪法保障中发挥补充作用
    第三节 重构中国的社会权宪法保障体系
        一、体系化的含义
        二、立法机关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三、行政机关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四、法院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五、“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actor)的社会权宪法保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选择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现有文献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2 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度基础
    2.1 英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2.2 德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2.3 法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2.4 美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2.5 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3 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社会背景
    3.1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影响
    3.2 养老金制度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3.3 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理论共识
4 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选择
    4.1 英国:从养老金私营化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4.2 德国:从动态缴费率到缴费年限的改革
    4.3 法国:从养老金的多样化到提高缴费资格年限
    4.4 美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与个人账户的争议
    4.5 日本:从提高缴费率到构建养老金收支平衡机制
5 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功能分析
    5.1 作为劳动力市场政策改革的配套政策
    5.2 朝向养老保险制度领域的政策延伸与扩展
    5.3 成为跨制度领域政策改革的结合点
    5.4 面向老龄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切入点
6 研究结论及其反思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思考
    6.3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6)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界对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1.2.2 国内外学界对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研究
        1.2.3 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主题与特征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技术的概念界定
        2.1.2 文化的内涵理解
        2.1.3 技术文化批判的涵义
    2.2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主题
        2.2.1 新卢德主义运动
        2.2.2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主题
    2.3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特征
        2.3.1 经验层面的文化批判
        2.3.2 适度的技术悲观主义
        2.3.3 怀念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立场
        2.3.4 抵抗控制与诉求自由的文化追求
第3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化文化批判
    3.1 批判技术化文化对人生活方式的框定
        3.1.1 虚拟文化消除人交往方式的多样性
        3.1.2 虚拟文化导致人的去经验化
    3.2 扞卫传统文化
        3.2.1 扞卫一:浪漫主义立场对逝去的家园的憧憬
        3.2.2 扞卫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方式的怀念
        3.2.3 扞卫三:对诗意的向往
    3.3 厘清文化的技术化的机制
        3.3.1 技术消解传统文化
        3.3.2 技术重构文化符号的意义
        3.3.3 技术系统的自主性取代人的自由意志
第4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理性批判
    4.1 批判技术理性思维方式的过度张扬
        4.1.1 技术理性的内涵理解
        4.1.2 批判技术理性“造物”目的的极端化:人沉迷于消费主义陷阱
        4.1.3 拷问数学思维的过度流行及其危害
        4.1.4 揭露效率思维的扩张:从机械领域进入社会领域
    4.2 宣扬人文主义的价值诉求
        4.2.1 人文主义的内涵理解
        4.2.2 价值诉求一:倡导人的自由
        4.2.3 价值诉求二:推崇人的非理性因素
        4.2.4 价值诉求三:强调人类经验的重要作用
    4.3 揭露技术理性的控制机制
        4.3.1 技术理性对自然的控制
        4.3.2 唯科学主义剥夺人的自主性
        4.3.3 消费与控制的逻辑
第5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
    5.1 去蔽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术话语
        5.1.1 文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
        5.1.2 解构技术进步观是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出发点
        5.1.3 祛魅信息崇拜神话是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现实观照
        5.1.4 揭露工业主义世界观的破坏性是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最终归宿
    5.2 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立足点
        5.2.1 政治立足点:技术民主化
        5.2.2 文化立足点:文学自然主义
    5.3 澄清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机制
        5.3.1 技术具有内在的政治属性
        5.3.2 工人阶级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缺失
第6章 对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评价
    6.1 对技术化文化批判的再批判
        6.1.1 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反对进步主义的文明观
        6.1.2 片面强调技术对文化的破坏性作用
        6.1.3 陷入技术决定论的逻辑困境
    6.2 对新卢德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的再思考
        6.2.1 技术理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新卢德主义的比较
        6.2.2 技术理性批判:是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追求
        6.2.3 对待技术理性的适度立场
    6.3 对新卢德主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再审视
        6.3.1 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新卢德主义的比较
        6.3.2 技术编码的具体机制:超越新卢德主义的技术意识形态批判
        6.3.3 技术民主化不等于社会民主化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创新之处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第一章 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理想
    第一节 社会民主主义的厘定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立场和实践旨趣
        二、社会民主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学理区分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价值理想的历史演进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谋求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追求价值社会主义
        三、20世纪末至当代:价值理想的丰富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
        一、自由
        二、平等
        三、团结
第二章 价值理想的实现主体——民主批判公民
    第一节 民主批判公民的提出
        一、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需要培育新的历史主体
        二、重新思考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历史主体
    第二节 民主批判公民的界定
        一、积极参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公民
        二、改良资本主义的公民
        三、追求社会正义的公民
    第三节 民主批判公民的品质
        一、社会正义感
        二、团结互助精神
        三、积极参与民主
        四、社会批判能力
第三章 民主批判公民的教育形式——民主批判实践教育
    第一节 民主批判实践教育的内涵和形式
        一、资本主义民主框架下的社会批判实践
        二、政党政治活动与工会运动相结合
    第二节 民主批判实践教育的基本环节
        一、建立工会和政党组织
        二、提出民主批判的目标
        三、开展集体行动
        四、产生广泛教育影响
第四章 民主批判公民的价值观教育
    第一节 重塑公民社会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开展资本主义批判的价值前提
        二、凝聚社会批判力量的思想基础
        三、评判美好社会秩序的正义性标准
    第二节 社会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
        一、团体正义感教育
        二、社会正义感教育
    第三节 民主批判能力教育
        一、民主参与意识教育
        二、团结组织能力教育
        三、社会批判能力教育
第五章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的主体
    第一节 社会民主主义的教育主体观
        一、参与者即教育主体
        二、多元教育主体
    第二节 民主批判公民的教育主体构成
        一、从工人阶级到诸众
        二、政治家和理论家
    第三节 多元教育主体的教育作用
        一、诸众的经验教育
        二、理论家的学理表达和宣传
        三、政治家的组织和领导
第六章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评析
    第一节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提出了新的公民资格理论
        二、丰富了民主实践教育方法
        三、影响了西方社会的公民教育实践
    第二节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的理论局限和现实困境
        一、夸大了“民主批判公民”的社会变革能力
        二、重“政治品质”轻“生产劳动”美德
        三、忽视公民社会组织和新社会运动对公民的教育
        四、民主信念的政治和思想基础日益受到冲击
    第三节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的理论得失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加强民主教育
        三、培育公民的生产劳动美德
        四、培养公民的批判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成果
致谢

(8)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境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案设计
        (一)理论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与困难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第一章 海洋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一、双边关系的内涵与特征
        二、双边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一、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一般特征
        二、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影响因素
        三、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环境结构
    第三节 海洋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一、海洋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特点
        二、宏观因素与海洋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三、微观因素与海洋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冷战后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与南海问题
    第一节 三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现状及特征
        一、南海情况概述
        二、南海的主权声索与争端现状
        三、南海争端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三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历史与发展
        一、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菲、中越和中马的南海争端史
        三、中菲、中越和中马南海争端差异性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菲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二、中越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三、中马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四、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史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差异性
    第一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政策差异
        一、对华政策的差异
        二、南海政策的差异
    第二节 三对双边关系定位的差异
        一、关系定位的差异
        二、争端定位的差异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差异性特征
        一、负向性中菲关系
        二、钟摆性中越关系
        三、正向性中马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同盟国家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领导人特征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民族矛盾
        四、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因素:海洋国家
    第二节 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同志国家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党内派系斗争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越南民族主义
        四、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因素:陆地国家
    第三节 南海争端下中马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不结盟国家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领导人特征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多民族互动与融合
        四、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战略:海陆国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第一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争端水平差异
        一、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的争端水平
        二、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的争端水平
        三、南海争端下中马关系的争端水平
    第二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情境结构差异
        一、宏观因素与南海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二、微观机制与南海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密切度和稳定性差异
        一、三对双边关系的密切度比较
        二、三对双边关系的稳定性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未来趋势
    第一节 影响三对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单元因素
        一、域内因素
        二、域外因素
    第二节 影响三对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系统因素
        一、南海问题行为体结构变迁
        二、南海地区权力结构重构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及中国应对
        一、中菲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二、中越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三、中马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论中国道路的文化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国道路的内涵
        二、中国道路的价值
        三、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四、社会发展与文化的关系
第一章 现代性的诊断
    第一节 理性的乐观
        一、自我的确证
        二、主体的自由
        三、理性的和解
    第二节 抽象的统治
        一、商品的秘密与人的存在
        二、资本的逻辑与现代的建制
        三、异化的现实与解放的道路
    第三节 存在的遗忘
        一、现代性的根源
        二、现代性的本质
        三、现代性的拯救
第二章 感受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的先行澄明
        一、现代之一般
        二、现代化的棱镜
        三、现代性的张力
    第二节 现代化的分化
        一、现代化与西方化
        二、现代文明的界限
    第三节 多样化的可能
        一、否定的潜能
        二、“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三、新论域的开启
第三章 中国道路的历史境遇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奠基
        一、传统与现代化
        二、他者的意象
        三、既与的前提
    第二节 资本的环节
        一、全球化与现代化
        二、两极的相联
        三、现代性的问题
    第三节 现代性的话语
        一、话语的终结
        二、多元的话语
        三、自身的根据
第四章 新型文明的可能
    第一节 可能性的思想
        一、必然性的承诺
        二、可能性的空间
        三、连接与断裂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世界历史意义的澄明
        二、多元文明的共存
        三、积极的示范效应
    第三节 中国话语的当代建构
        一、揭示中国话语的本质
        二、叙述中国道路的方法论原则
        三、塑造新时代的中国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西方发达国家新社会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创新之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社会运动概览
    第一节 新社会运动相关概念辨析
        一、社会运动
        二、传统工人运动
        三、新社会运动
    第二节 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历程
        二、西欧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历程
        三、欧美运动一体化时期
    第三节 新社会运动的基本性质
        一、社会学分析
        二、政治学分析
    第四节 新社会运动的特征
        一、社会基础广泛化
        二、意识形态多元化
        三、运动形式非常规化
        四、组织形式分散化
        五、动员形式网络化
第二章 新社会运动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集体行为理论
        一、集体心智理论
        二、循环反映理论
        三、加值理论
        四、大众社会理论
    第二节 社会变迁理论
        一、社会失范论
        二、相对剥夺感理论
        三、国家崩溃理论
        四、阶级革命理论
    第三节 资源动员和政治过程理论
        一、搭便车理论
        二、资源动员理论
        三、政治过程理论
        四、政治机会结构理论
    第四节 新社会运动理论
        一、信息社会理论
        二、程控社会理论
        三、框架建构理论
        四、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
第三章 新社会运动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现代化进程的失范
        二、现代性危机的结果
        三、社会转型升级的冲突
    第二节 国家社会结构
        一、国家结构的复杂影响
        二、社会结构的主导影响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话语
        一、意识形态的新构建
        二、大众文化的新发展
        三、认同意识的再形成
第四章 新社会运动的影响及困境
    第一节 新社会运动的影响
        一、政党执政方式的转型
        二、社会关注焦点的转换
        三、西方民主理念的转变
    第二节 西方国家应对新社会运动的策略
        一、维护主流意识形态
        二、调整政党发展策略
        三、加大利益调整力度
        四、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第三节 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困境
        一、理论基础庞杂
        二、主导力量不明确
        三、发展路径不清晰
第五章 新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制度化趋势
        一、制度化的发展阶段
        二、制度化的演变过程
        三、制度化的深远影响
    第二节 组织化趋势
        一、组织形式创新
        二、认同意识增强
        三、议题共识增加
        四、非暴力趋势明显
    第三节 全球化趋势
        一、全球化趋势的现实展现
        二、全球化趋势的深层原因
        三、全球化中的反全球化趋势
第六章 新社会运动与社会主义未来
    第一节 新社会运动对传统社会主义运动的挑战
        一、走出传统左派的理念与路径
        二、形成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新视角
        三、挑战传统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新社会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相近之处
        一、运动主体部分重合
        二、目标方向大致相同
        三、运动方式走向同一
    第三节 新社会运动的未来与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一、社会主义运动应与新社会运动结合
        二、新社会运动与社会主义的多种可能关系
        三、新社会运动的社会主义因素
结束语: 新社会运动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非全球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 程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2]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李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3]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D]. 张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4]社会权的宪法保障研究[D]. 姜述弢.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5]典型国家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选择及其功能研究[D]. 何家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解析[D]. 武青. 东北大学, 2018(12)
  • [7]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研究[D]. 孙喜香.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8]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D]. 王峥. 外交学院, 2017(09)
  • [9]论中国道路的文化自觉[D]. 邹芳莲.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西方发达国家新社会运动研究[D]. 鲁宁.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标签:;  ;  ;  ;  ;  

非全球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