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树林将新增6万公顷

我国红树林将新增6万公顷

一、我国红树林将新增六万公顷(论文文献综述)

吴灵,俞娟,彭祥捷,黄锦勇[1](2020)在《推进珠海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生态资源保护》文中认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要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珠海作为珠三角城市中海域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海洋城市,海洋资源丰富,但在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围填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全面了解近岸海域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现状,更好地解决珠海海洋生态保护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借鉴省内外有关城市和地区生态资源保护经验,提出六大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宋洋[2](2019)在《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化与日益强烈的人类活动使海岸带生态、景观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海岸线位于陆海相互作用最为剧烈的位置,其时空变化研究对制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保障沿海居民生活环境、有效开发海岸带资源、协调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轻海洋灾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岸带发展更是备受世界瞩目,对海上丝绸之路岸线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可以为评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岸带发展状况提供科学支撑。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与研究组对中国大陆岸线的实地考察及研究成果,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分类体系,利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2000和2015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大陆岸线数据,且两期大陆岸线数据的位置与分类精度均较优。在此基础上,从岸线长度与结构、岸线分形、岸线位置和陆海进退格局等方面分析和揭示2000-2015年间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变化的基本特征,从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两个角度对岸线变化进行驱动特征分析。具体包括:(1)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各类型岸线类型长度与结构;(2)参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概念,构建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对岸线开发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3)利用网格法计算岸线分形维数,通过其变化探究岸线形态是否变得更加复杂;(4)利用DSAS系统计算剖面端点速率,对岸线位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5)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计算陆海进退面积,识别陆海进退热点区域,揭示陆海格局变化特征;(6)选取多种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指标对岸线变化进行驱动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显着。岸线总长度由2000年的81490.18 km增至2015年的83005.18 km,但自然岸线长度降低1897.52 km,比例由2000年的85.27%降至2015年的73.25%,而人工岸线长度增加显着,长度增加达3415.52 km。西亚岸线人工化强度最高,东南亚岸线人工化强度次之,两个地区人工岸线长度分别剧增1368.98 km和897.89 km。南亚人工岸线开发强度弱于西亚和东南亚地区,长度增加487.02 km,但仍高于东北非和南欧的岸线人工化强度,东北非和南欧的人工岸线分别只增加374.92 km和283.70 km。`2)在洲际和国家尺度,岸线开发方式和强度差异显着。西亚地区丁坝突堤、港口码头和城镇建设最为迅速,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以及伊朗等国家增加尤为明显;东南亚岸线人工化主要集中在越南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以港口码头、城镇和养殖建设为主;南亚地区养殖用地增加明显,主要集中在印度,港口码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整个南亚地区城镇化进程最为缓慢,城镇用地增加最少;东北非和南欧地区以城镇和港口码头建设为主,城镇用地在埃及增加比较显着,港口用地在西班牙增加比较显着。3)岸线形态总体变得复杂。近15年间,离岸式港口、城镇和围堤等建设不断推动岸线向海扩张,使原本平直的岸线变得异常曲折和破碎,海上丝绸之路岸线分形维数由1.085增至1.087,各洲际尺度岸线分形维数变化趋势与整体变化趋势相同,皆呈增大趋势,岸线形态也均变复杂。随着研究尺度的减小,岸线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愈加敏感,许多岸线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和港口城市地区,岸线分形维数增加明显,岸线形态明显变得复杂,但在少数岸线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和港口城市地区,许多曲折岸段因设港造桥和建设围堤的缘故,裁弯取直效应使其岸线分形维数降低,岸线形态反而变得简单。4)岸线摆动强度在洲际尺度差异明显。东南亚和南亚岸线自然摆动比较强烈,并且高强度的人工开发也促使岸线不断向海摆动,因此两个大洲岸线总体摆动长度和比例明显高于西亚、东北非和南欧地区,岸线摆动长度分别高达5528.50km和3162.31 km,摆动长度的比例分别高达26.61%和30.12%。西亚虽然岸线人工化程度较高,但由于岸线自然摆动强度较低,因此岸线总体摆动强度仍不及东南亚和南亚,岸线摆动长度和比例分别为1793.89 km和8.37%。东北非和南欧岸线自然摆动与人工摆动强度都较弱,岸线摆动长度分别仅为800.78 km和556.68 km,岸线摆动比例分别仅为4.67%和3.28%。5)陆海进退在部分国家空间集聚明显,且有许多陆海进退热点区域存在。缅甸、印度、孟加拉国、越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国陆地扩张显着,分别向海扩张625.71 km2、285.34 km2、281.57 km2、278.70 km2、189.48 km2、83.11 km2和72.52 km2,在莫塔马湾、恒河口、北若开邦、红河三角洲、肯帕德湾、阿联酋东中岸段和卡其沼泽地区陆地扩张尤为明显,扩张面积分别高达356.93 km2、260.71 km2、201.31 km2、158.48 km2、121.90 km2、120.32 km2和99.81km2。除陆地迅猛扩张外,缅甸、印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陆地后退同样比较显着,此外,巴基斯坦陆地后退也比较剧烈,四个国家陆地后退面积分别为380.97km2、246.46 km2、116.44 km2和161.38 km2,在莫塔马湾、卡其沼泽地区和恒河口陆地后退尤为明显,后退面积分别高达289.93 km2、263.28 km2和101.88 km2。6)部分重要节点港口城市岸线开发强度较高。传统大型港口城市中,迪拜、多哈等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和城镇建设都比较剧烈,陆地分别扩张67.92km2和32.47 km2,孟买、吉达和巴塞罗那等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用地有一定的扩张强度,而其他多数大型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建设发展缓慢,陆地增长几乎停滞;中等发达城市中,港口码头和养殖围堤建设使海防及周边地区陆地扩张明显,港口和城镇建设使阿巴斯及周边地区陆地扩张明显,两个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陆地分别扩张64.90 km2和15.42 km2;新兴港口城市中,只有关丹、瓜达尔、吉布提和苏丹港及周边地区的港口用地有一定的新建和扩张,但陆地扩张量仍普遍不足。7)自然因素仍是长时间、宏观尺度下岸线变化的基本因素。泥沙沉积是自然状态下岸线向海扩张的基本动力,虽然近年来许多河流泥沙沉积量呈减少趋势,但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以及两河流域三角洲的陆地增长仍比较明显,而许多其他河流三角洲在泥沙携带量减少、人类活动和地面下沉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陆地增长缓慢或已停止增长,甚至某些河流三角洲已经出现陆地萎缩现象。除泥沙沉积外,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频发以及地形因素都使许多地势平坦低洼的地区岸线发生后移,在印度洋海域的印度半岛、恒河口、缅甸以及安达曼海等沿岸地区陆地后退尤为明显。8)人文因素是短期内、局部尺度下岸线剧烈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口增长与城镇化使东南亚和西亚地区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显着,特别是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的局部地区,人口增长和城镇化都对城镇建设具有显着驱动作用,同时,城镇化在越南和伊朗的局部地区对城镇用地建设也具有显着驱动作用。相比之下,虽然南亚和东北非人口增长较快,但南亚和东北非城镇化发展仍然缓慢,城镇用地没有明显增加,此外,南欧人口增长与城镇化进程都已大大放缓,城镇用地增长更是微乎其微。除人口增长与城镇化外,港口经济、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也是陆地向海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港口经济发展使部分大型传统港口城市和中等港口城市港口用地向海扩张迅猛,此外,由于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中国企业的投资,许多新型和小型港口城市的港口用地也得以一定程度的新建和扩张。围海种田和养殖等人类活动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缅甸的伊洛瓦底三角洲、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等地区开发比较剧烈,使岸线向海明显扩张。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3](2019)在《2018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文中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8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19年6月一、综述2018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董章龙[4](2018)在《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半岛。其北、东、南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2552千米,有着丰富的滨海湿地资源。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山东半岛也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由于对土地和各种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加之山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无论对于山东半岛还是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对现存的主要的不足之处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使得山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既保护“绿水青山”,又使其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金山银山”。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绪论列出关于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滨海湿地保护相关问题的现状。第二部分对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山东半岛滨海湿地所具有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并着重分析了山东半岛几个重要滨海湿地如黄河三角洲湿地、胶州湾湿地等地近年来的变化和目前受到的人为的影响。通过对山东半岛主要滨海湿地的分析。以重点来带动整个山东半岛滨海湿地的保护。第三个部分分析了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和山东省内的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司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和执法方面的不足以及在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则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对于滨海湿地保护的相关经验,主要包括美国的旧金山湾滨海湿地和韩国的顺天湾湿地以及国内的盐城滨海湿地和杭州湾滨海湿地,以期能用体现到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对策上来。第五部分则通过对前四个部分的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的对策,主要是完善国家层面的立法和《山东省滨海湿地保护办法》,逐渐使得司法和执法体系趋于完整,并通过完善各种制度使得山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希望本文所做的努力能够对保护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唐俐[5](2017)在《我国填海造地物权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填海造地在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空间、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将填海造地作为海域使用权的一种类型加以规制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制度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我国填海造地涉及的物权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填海造地中海域所有权、海域使用权、海域转变为土地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利消灭和产生等问题为研究中心,通过大量的数据、案例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实证考察,总结出我国填海造地及其物权法律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现有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反思,设计出全新的填海造地权作为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并对填海造地中的相关物权的消灭、产生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通过对国家海洋局每年发布的《海域使用管理公报》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国从2002-2015年填海造地确权总面积达144942.85公顷,所征收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数额达628.6亿元,占海域使用权出让金总额的比例年均约77%左右,填海造地的地价构成主要包括海域使用金和填海工程成本,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虽然远比其他用海方式的征收标准高,但填海形成土地的成本远比相同位置的地价水平低,助长了填海造地之风。总体上看,填海造地在增加土地供给、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维护国家主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会造成海岸陆地地貌发生改变、海洋生物多样性退化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社会矛盾激化、社会资源浪费等诸多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在理论基础方面,我国现行海域物权制度以国家海域所有权为基础,通过设立海域使用权达到海域分散利用的目的,而填海造地是作为海域使用权的一种类型纳入用益物权的范畴,并受到更多的限制,其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国家所有权理论、用益物权理论和物权生态化理论。这些理论虽然为我国填海造地提供了依据,但也还存在重大缺陷:一是海域使用权作为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使得作为用益物权性质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包含了将他人所有的海域进行事实上处分的权能,违背了用益物权的基本原理;二是将填海造地仅局限在海域权利范围内,无法合理解释将海域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源的真正权利来源;三是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转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存在问题。这些理论上的缺陷会导致实践中产生诸多问题。在立法上,通过对现行全国性和地方法律文件的全面梳理、总结,发现目前我国海域所有权、海域使用权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对填海造地中新增土地的所有权归属、海域使用权转化为土地使用权、填海造地新增土地使用权、填海造地中的征收补偿与权利损害赔偿等有了总体规定,而地方性法规也做了很多细化规定。但以海域使用权作为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存在根本性缺陷,并且相关立法体系也不完整,在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取得、海域使用权与土地使用权的衔接、“换证”是否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及填海引起的征收补偿和损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都还存在缺漏和矛盾。在司法实践上,通过对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无讼案例网以及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中筛选出的40个案例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因填海造地引发的纠纷主要集中在因对滩涂属于土地还是属于海域的不同认识导致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与海域国家所有权权属争议、因填海造地引起的收回(征收)补偿争议、填海造地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的财产损害及赔偿争议、没有取得海域使用权或超越海域使用权的范围违法填海造地的纠纷等方面。填海造地涉及到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法院裁判适用的实体法规范当然也涉及到海域、土地和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主要适用《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规定。由于许多问题法律层面并无具体规定,填海造地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就成为了法院裁判的主要依据,凸显了我国现行填海造地法律制度供给不足。针对现有理论的不足,提出应创设全新的填海造地权来替代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填海造地的本质在于将海域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源,涉及海域和土地两种资源,只有国家基于国家海域所有权人和国家土地所有权人的双重身份才能实施,国家海域所有权和国家土地所有权成为填海造地的“母权”,填海造地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具体实施。填海造地人通过许可获得填海造地权,其内容主要包括取得对待填海域的使用权、可以实施民事性质填海造地行为、在海域变成土地后取得新增土地的使用权。填海造地权在权利基础、权利内容和权利客体方面都具有复合型,将其定性为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能合理解释填海造地的权利来源、解决填海造地实践中的各种难题,应通过修改《物权法》、《海域管理法》等建立填海造地权制度,并在未来民法典中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构建以填海造地权为中心的填海造地权利制度和完善以行政许可为中心的填海造地管理制度,为填海造地提供系统、完善的制度保障。在用填海造地权取代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后,还要完善填海造地过程中原有权利的消灭、补偿和新权利的产生制度。在海域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方面,要详细区分不同类型采取国有海域所有权消灭、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产生、集体土地所有权消灭与补偿等不同的措施,特别是要注意特殊情形下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具体措施。在海域使用权利方面,需要完善既有海域使用权的征收、补偿制度,确立公物性质海域上的习惯性利用权利,并创建海域习惯性利用权利的消灭与补偿制度。在生态利益保护方面,需要建立填海造地中海域生态价值的维持与转移制度并创建填海造地生态价值补偿制度。本文可预期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理论上通过用全新的填海造地权取代现有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将国家海域所有权和国家土地所有权共同作为填海造地的“母权”,将填海造地权界定为在权利基础、权利内容和权利客体方面都具有复合性的新型用益物权,从而克服现有理论在解释填海造地的“母权”、“基础权利”等方面的不足;其次,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论证了填海造地权的取得、行使、消灭等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详细地提出了完善填海造地中海域所有权、海域使用权、海域习惯性利用权等原有权利的消灭、补偿制度以及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新权利的产生的具体措施,为填海造提供了系统、完备的制度保障;最后,研究方法上,通过实地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现有立法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实证分析的方法,使研究变得切实、可靠。

冯俊达[6](2017)在《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营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鸟类的数量多少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建设以水鸟栖息地为主的湿地公园,能够科学地解决多样性保护与景观之间的矛盾,促进了湿地公园往生态化与自然化发展,为地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物质基础,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本文研究区域位于珠海市淇澳岛,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围绕水鸟栖息地营造设计这一目的,采取外业调查、内业分析和资料收集相结合,运用样线调查法、遥感调查法、景观格局分析法和档案查阅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主要通过样线法调查公园及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鸟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然后通过两者的水鸟资源特征对比,结合档案查阅所得历史上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鸟资源数据,确定栖息地营造的目标水鸟物种,并分析目标物种生态习性与对栖息地的需求;通过样线调查法及遥感调查法对湿地公园及淇澳岛整体进行栖息地调查,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法,了解二者的栖息地景观特征并作对比分析,结合目标水鸟对栖息地的需求,确定栖息地营造的目标生境。结果表明,目标水鸟物种中,共有五大类群——鹭类、鸻鹬类、雁鸭类、秧鸡类和鸥类,其中鹭类有1目1科5种,鸻鹬类有1目3科8种,雁鸭类有1目1科5种,秧鸡类有1目1科3种,鸥类1目1科2种,共计4目5科23种,留鸟6种,冬候鸟17种;属于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0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13种;涉禽共16种,游禽7种。根据物种对栖息地的需求和现状栖息地的分析,确定目标栖息地有林地、滩涂、红树林湿地、养殖塘、疏林灌丛、水域、沙滩地共7种。前6种类型为淇澳岛区域所有,沙滩地为区域内所缺失的栖息地类型,却是涉禽所喜好的栖息地。最后,综合考虑湿地公园及周边水鸟的空间分布、活动规律以及具体的对栖息地的需求,通过从目标水鸟适生生境的营造入手,结合目标水鸟的需求和目标栖息地特征,对湿地公园提出合理的布局方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水鸟的生存需求,把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分为鹭类区、鸻鹬区、秧鸡区、雁鸭区、觅食区和鸥类区,并从植物配置、水位、坡度等方面对各个水鸟招引分区提供合理的、具体的营造要点。

刘铮[7](2017)在《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一般认为,绿道是线形绿色开敞空间,是经过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多功能网络状用地,是以环境廊道中生态、景观与人文等资源共现现象为基础的一种可持续空间管治模式。自2010年广东省探索性地引介国际绿道理念并将其运用于区域管治政策以来,珠江三角洲绿道不仅超量完成了“一年基本建成,两年投入使用,三年成熟完善”的紧凑行动框架,还在随后数年内继续对快速建设的成果进行补充、完善与提升。珠三角绿道表现为以城市绿化与区域绿地为景观本底,以已有交通道路或开敞空间为依托的为人类慢行活动服务的网络状慢行空间,具有环境、社会与经济等多重效益。更重要的是,绿道代表了“为增长而规划”的发展模式中“反”传统都市主义理念的广泛兴起与都市主义转型发展趋势。在全国范围内,以珠三角为学习对象所编制的绿道规划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管治工具与设计实践。2016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标志着这场源起于珠三角的绿道运动在城乡规划编制与人民日常生活中走向常态化。本论文以珠江三角洲绿道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文献整理综述与访谈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与使用者的方式回溯珠三角绿道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则采用现场调研、使用体验与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跟踪分析珠三角绿道的实施结果。主要研究目标是在完整论述珠三角绿道的理念引介、概念生成、规划编制、实施方式与空间结果后,解析绿道与珠三角乃至中国语境的耦合结果,并根据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提升策略。在理清国外绿道实践与理论脉络的基础上,研究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从类型学的角度,通过建构绿道的空间类型体系与效益作用体系对珠三角绿道进行整体总结。第二,从整体观的角度,对广州市增城区与深圳市范围内绿道的主导形式与主导功能进行实证案例研究。其中,为了解析城市或区域范围内数百或数千公里绿道的慢行活动质量与生态廊道效益的整体水平,本研究分别提出慢行条件与绿廊宽度作为两个核心评价因子,并运用在增城与深圳案例研究中。第三,从制度建设与规划设计的角度,结合国际绿道发展的经验及珠三角绿道在自然景观本底、社会经济水平与区域管治挑战等方面的特殊性给出提升策略。理论与实证研究显示,珠三角绿道的规划理念与规划方法受到了以荒野游径与环境廊道为主体的美国绿道经验影响。在具体实施中,珠三角绿道探索性地在已有农林用地、城市道路交通用地、公园绿地与防护绿地中,叠加并系统整合而成一个特殊的绿道空间类型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但不局限于山林绿道、田园绿道、交通绿道、公园绿道与防护绿道,具有差异化的景观本底,承载多样化的社会活动。重点案例整体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珠三角绿道已呈现网络系统常态化,但由于交通功能单一化与权利责任基层化的趋势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城市建成区已实现较高的绿道网密度,而常见的绿道以交通出行为主要功能,绿道的权属责任主要由基层政府与相关基层职能部门(环境卫生、城市管理、水利与交通等政府部门)承担。虽然由于环境资源、时间安排以及管治效力的局限性,位于道路交通用地中的交通绿道成为珠三角绿道的主要形式,但绿道仍然表现出在游憩、生态与文化方面的巨大潜力。研究分别从制度设计与空间设计两个层面给出转型提升策略。在制度层面,研究建议加大社会资本引入,为转向社会组织协作甚至主导绿道发展的模式提供扁平化制度结构并扩大资金支持。在空间层面,研究提出由“可达”、“生态”、“连续”、“安全”、“舒适”与“趣味”构成的六元原则(ACCESS),并结合绿道图谱阐述分类绿道的设计策略。论文共由九章构成,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九章为理论延展。主体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八章,共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第二章至第三章、第四章至第五章、第六章至第八章。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方法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与第三章,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绿道实践,以及在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绿道规划理论。第一部分的重点是美国绿道产生的特殊文化、制度与实践积累,环境廊道资源共现现象作为绿道规划的必要前提条件,以及国际绿道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与第五章,在回顾珠三角绿道的规划背景、概念产生、规划方法与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珠三角绿道规划实施在国际绿道运动中的特殊性。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与第八章。其中,第六章在30个典型绿道案例基础上,提出了由山林绿道、田园绿道、交通绿道、公园绿道与防护绿道构成的绿道类型体系。第七章首先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维度提出了绿道的效益作用体系,并结合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的实证研究进行验证。第八章从慢行条件与绿廊宽度两个主要评价指标的角度,以广州市增城区与深圳市作为重点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了解现实绿道的主导形式与主要功能。第九章是研究的理论延展部分,首先阐述了珠三角绿道在国际绿道运动中的特殊地位、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意义以及管治效力的边际空间问题,随后分别从制度建设与规划设计的角度提出转型提升策略,最后结合六元原则(ACCESS)与绿道图谱提出分类绿道的设计策略。

梁颖瑜[8](2015)在《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对湿地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而第一个以水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则是1997年建成的成都活水公园。随着中国崛起,城市高速发展与扩张,导致湿地不断退化,引起各界关注。2005年以后,随着法规完善,各地地方政府都把湿地公园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日程中。未来3年,广东省将新增建设168个湿地公园,而位于出海口、河网密布、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将迎来湿地公园的建设高峰期。审视现在,目前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建设中也浮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没有整体考虑湿地公园的特性,盲目开挖人工池塘,“湿地公园”实际上只是水景公园;开发周期短,公园设计比较单一,缺乏地域特色;过度重视公园的娱乐性忽略对于湿地生态保护等等。本文希望可通过探索一些合理的设计方法来解决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首先对湿地公园相关文献进行资料阅读与搜集,特别是对国内外关于湿地生态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领域的现有成果进行汇总归纳。接着,把研究范围收窄到珠江三角洲,对区域内所有湿地公园的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与归纳,包括其建园时间、园区用地面积、园区内主要湿地类型等,用以对珠江三角洲现有湿地公园进行数据量化统计,以及作为下文典型案例的选择依据。然后,通过对典型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与研究,围绕论述“如何营建符合珠三角地区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特点的湿地公园”,尝试总结适合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湿地公园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工程实例——江门新会小鸟天堂景区规划设计案例进行探讨,从而检验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的设计策略,并得出结论。在我国重视环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本论文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典型案例,就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同时由于湿地的复杂性,篇幅所限,本文未能详尽透切地研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所有方面,仅希望能够在方案设计阶段提供一些合理且有特色的设计方法与经验之谈,并能把结论应用在将来的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恢复建设中,以期为改善人居环境与提升珠三角城市形象贡献力量。

张焕波,周京[9](2013)在《第一章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严峻挑战》文中研究说明第一节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一、从"环境保护"到"绿色发展"(一)环境保护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50年代,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的出版,第一次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概念,人们才开始真正关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问题。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标志着人类首次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同时也唤起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工

包洪福[10](2013)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丹江口库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最为敏感的地区,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华北地区的用水安全,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和评价标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对丹江口库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丹江口库区维管束植物共有189科1005属2574种(包括部分栽培种和外来种);陆生脊椎动物共有4纲28目96科306种;浮游植物共有8门53属88种;浮游动物共计43种;底栖动物4门59种;鱼类共有8目59属81种;水生维管束生植物31科66属111种。本论文通过对近60多年来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并应用遥感技术,首次总结出丹江口库区植物、动物、水生生物的变化规律,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研究选取丹江口库区蓄水后1976年、1983年、1993年、2003年和2013年的遥感卫星影像,并对其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类型解译。结果表明,近四十年来,库区耕地面积减少了约一半,目前仅占到库区总面积的31.59%:而林地面积增长了近四倍,现已占到库区总面积的32.99%,成为库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阔叶林和灌丛的面积增长速度较快,而针叶林的变化较为平稳。当蓄水位从157m升高到170m以后,预测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和农作物将分别淹没927.21hm2、1905.36hm2、11735.4hm2、289.33hm2和21136.08hm2,其中淹没最多的为农业植被,其次为阔叶林和灌草丛。随着库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陆生动物的生境也发生变化,从而对陆生动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各类群和生态类型的动物数量变化各异,但总体上动物的多样性和数量明显增加。通过对丹江口库区蓄水前后水生生物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随着时间变迁而不断改变,种类组成呈现湖泊型,库区蓄水后的现存量明显高于蓄水前。浮游动物经历了从以肉足虫为主、轮虫和甲壳动物稀少的组成结构到以纤毛虫为主、敞水性的轮虫种类和营浮游性生活的甲壳类大量出现的发展过程;浮游动物数量不断增加,以原生动物数量增加较快;浮游动物生物量从90年代开始有大幅度的升高,特别是枝角类和桡足类上升幅度较大。丹江口库区常见底栖动物有苏氏尾鳃蚓、颤蚓、霍普水丝蚓等,主要优势种为霍普水丝蚓、正颤蚓等;丹江口水库蓄水至今,底栖动物经过长达40年的演替,其群落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年际变化较小。从丹江口水库建成到20世纪90年代,库区内急流性鱼类有所减少,静水生态型鱼类有所增加但仍未形成渔业优势。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规模放养等人类活动的干扰,水库鱼类资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鲢、鳙等经济鱼类和银鱼等外来种明显增加对库区内的天然鱼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是近年来,由于春季禁渔库区内的天然鱼类资源有所恢复。根据不同生物类群的分布和习性,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实施的方式和规模,重点预测和评价了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丹江口库区高程157-170m的植被因淹没导致植被面积减少,部分常见种类被淹没,但受影响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在库区内分布广泛,因此水库淹没不会造成植物区系组成的明显变化和物种资源的损失,但会改变库区的植物分布格局。(2)工程的实施占用和改变了动物的生境以及人为活动的扰动对库区的陆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但随着工程的结束,动物迁徙到附近相似生境中,这种影响将逐渐减小;另一方面,水库面积的扩大,为静水型两栖爬行类、游禽的栖息和觅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工程的实施会一定程度上改变陆生动物的分布格局。(3)工程实施后,水库水流变缓,新淹没区营养物质的渗出会造成短时间的富营养化,对库区水质有一定威胁。库区蓄水将进一步淹没鱼类的产卵场,导致鱼类资源量的变化;水库面积的增大和水库营养物质的增加有利于浮游动植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并为鱼类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工程影响提出了合理的保护措施,为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尽管工程对库区生物多样性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通过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以及施工结束后的恢复措施可以将工程对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至最小,从而更好地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

二、我国红树林将新增六万公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红树林将新增六万公顷(论文提纲范文)

(2)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海岸线定义与指示岸线
        1.2.2 海岸线分类研究现状
        1.2.3 海岸线提取研究现状
        1.2.3.1 基于传统地理数据源的海岸线提取
        1.2.3.2 基于遥感影像的海岸线提取
        1.2.3.3 基于新兴数据源的海岸线提取
        1.2.4 海岸线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上丝绸之路
        2.1.2 东南亚
        2.1.3 南亚
        2.1.4 西亚
        2.1.5 东北非
        2.1.6 南欧
    2.2 岸线提取数据源与处理
    2.3 辅助数据集
        2.3.1 行政区划数据
        2.3.2 Google Earth影像
        2.3.3 红树林数据
        2.3.4 地形地貌数据
        2.3.5 人口数据
        2.3.6 夜间灯光数据
    2.4 大陆岸线信息提取方法
        2.4.1 岸线定义与分类
        2.4.2 岸线目视解译方法
        2.4.2.1 自然岸线目视解译标准
        2.4.2.2 人工岸线目视解译标准
        2.4.3 岸线提取技术过程
    2.5 大陆岸线信息精度评估
        2.5.1 岸线位置精度评估方法
        2.5.2 岸线分类精度评估方法
        2.5.3 岸线位置与分类精度分析结果
    2.6 大陆岸线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2.6.1 空间单元划分
        2.6.1.1 岸线时空变化分析单元
        2.6.1.2 岸线变化人工驱动特征分析单元
        2.6.2 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2.6.3 岸线分形维数
        2.6.4 基于剖面的岸线变化速率
        2.6.5 陆海格局变化
        2.6.6 人口驱动指数
        2.6.7 岸线变化热点分析
第3章 大陆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1 洲际尺度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 国家尺度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1 东南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2 南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3 西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4 东北非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5 南欧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3 热点区域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4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陆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1 洲际尺度岸线分形维数变化特征
    4.2 国家尺度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1 东南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2 南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3 西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4 东北非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5 南欧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3 热点区域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4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陆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1 洲际尺度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 国家和热点区域尺度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1 东南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2 南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3 西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4 东北非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5 南欧岸线位置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3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陆海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6.1 洲际尺度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 国家尺度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1 东南亚陆退格局变化特征
        6.2.2 南亚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3 西亚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4 东北非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5 南欧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3 热点区域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4 重点港口城市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陆岸线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7.1 自然影响因素
        7.1.1 泥沙沉积
        7.1.2 气候变化
        7.1.3 地形地貌
    7.2 人工驱动因素
        7.2.1 人口增长
        7.2.2 港口经济
        7.2.3 农业生产
        7.2.4 城镇化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图

(3)2018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述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蓝天保卫战
        2、碧水保卫战
        3、净土保卫战
        4、声污染防治
    (二)全力保护生态环境
        1、生态环境保护
        2、农村环境保护
    (三)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四)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1、环境准入
        2、排污许可
        3、固体废物管理
        4、环境污染事件
    (五)环境执法与投诉处理
        1、环境执法情况
        2、投诉处理
    (六)推进环境信息公开
    (七)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二、生态环境质量
    (一)大气
        1、城市(镇)环境空气
        2、大气降水
    (二)淡水
        1、地表水
        2、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3、地下水
    (三)海洋
        1、近岸海域
        2、海洋生态状况
        3、入海河流
        4、直排海污染源
    (四)声
        1、区域声环境
        2、道路交通声环境
        3、功能区声环境
    (五)土地
        1、土地资源
        2、土壤环境
    (六)辐射
        1、环境电离辐射
        2、电磁辐射
    (七)自然生态
        1、生态环境状况
        2、生物多样性
        3、自然保护地
    (八)重点区域环境质量
        1、重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
        2、重点工业园区环境质量
        3、昌江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
        4、农业面源及渔业水域环境
    (九)气候与自然灾害
    (十)基础设施与能源
三、展望
专栏1
中央环保督察整改
专栏2
海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专栏3
海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出台
专栏4
海南省槟榔加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实施
专栏5
重点区域大气联合交叉执法行动
专栏6
博鳌亚洲论坛会议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监测预报预警
专栏7
海南省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水质自动站建设

(4)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2 山东半岛滨海湿地现状概述
    2.1 山东半岛滨海湿地的重要价值
        2.1.1 自然资源
        2.1.2 生态价值
        2.1.3 经济、文化价值
    2.2 山东半岛主要滨海湿地现状
        2.2.1 黄河三角洲湿地
        2.2.2 莱州湾湿地
        2.2.3 烟威地区湿地
        2.2.4 胶州湾湿地
    2.3 山东半岛滨海湿地环境破坏严重
        2.3.1 围海及填海造地现象突出
        2.3.2 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
        2.3.3 石化工业污染严重
        2.3.4 陆地水污染造成危害
        2.3.5 养殖业造成不良影响
        2.3.6 山东半岛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2.4 本章小节
3 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1 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 高位阶湿地保护法律缺失
        3.1.2 《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湿地保护范围不明确
        3.1.3 《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湿地类型分类管理缺失
        3.1.4 《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的处罚力度不足
    3.2 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司法中存在的问题
        3.2.1 环境公益诉讼适用性差
        3.2.2 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数量不足
        3.2.3 环境执法司法监督不足
    3.3 环境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环境执法队伍人数不足
        3.3.2 环境执法单位权责不明确
    3.4 滨海湿地保护制度的不足
        3.4.1 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
        3.4.2 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制度不完善
        3.4.3 湿地占补平衡制度的不足
        3.4.4 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手段不完善
    3.5 本章小节
4 国内外滨海湿地保护经验借鉴
    4.1 国外滨海湿地保护经验
        4.1.1 美国旧金山湾湿地的经验借鉴
        4.1.2 韩国顺天湾滨海湿地保护经验
    4.2 国内滨海湿地保护经验借鉴
        4.2.1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保护经验
        4.2.2 浙江杭州湾湿地的经验借鉴
    4.3 国内外滨海湿地保护对山东半岛滨海湿地的启示
        4.3.1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4.3.2 注重公众参与的重要作用
        4.3.3 发挥滨海湿地自身优势
        4.3.4 发挥政府的力量
        4.3.5 利用多种手段进行保护
    4.4 本章小节
5 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的对策
    5.1 滨海湿地法律体系的完善
        5.1.1 设立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法
        5.1.2 明确《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湿地保护范围
        5.1.3 对滨海湿地与内陆湿地进行分类管理
        5.1.4 加大《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处罚力度
    5.2 对司法监管的完善
        5.2.1 提高环境公益诉讼适用性
        5.2.2 合理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
        5.2.3 增强司法监督的有效性
    5.3 完善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5.3.1 建立专业的执法队伍
        5.3.2 明确相关机构管理权责
    5.4 完善滨海湿地保护相关制度
        5.4.1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5.4.2 完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5.4.3 完善滨海湿地占补平衡制度
        5.4.4 完善滨海湿地保护方式方法
    5.5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我国填海造地物权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填海造地的界定及我国填海造地的现状分析
    一、填海造地的界定
        (一)填海造地的概念
        (二)与填海造地范围相关的概念解析
    二、我国填海造地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填海造地确权面积与海域使用金征收现状分析
        (二)我国填海造地的效应现状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填海造地物权制度的理论基础解析
    一、国家所有权理论与我国海域物权制度的总体构建
        (一)物权客体理论的发展与海域国家所有权制度的确立
        (二)海域国家所有权是海域物权制度的基础
        (三)对国家海域所有权性质的争论
        (四)从公产视角对海域国家所有权理论的反思
    二、用益物权理论与我国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的生成
        (一)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制度的生成
        (二)对海域使用权的性质与权能的反思
    三、物权生态化理论与填海造地物权的限制
        (一)物权生态化理论的兴起
        (二)物权生态化视角下对海域使用权限制的反思
    四、目前填海造地引发的主要物权争论
        (一)海域使用权能否作为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
        (二)海域国家所有权能否作为填海造地的“母权”
        (三)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转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争论
第三章 我国填海造地物权法律规制的现状分析
    一、填海造地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总体梳理
        (一)全国性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二)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二、填海造地中海域所有权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
        (一)海域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规定
        (二)对海域所有权规定的评析
    三、填海造地中海域使用权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
        (一)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取得的规定及评析
        (二)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效力方面的规定及评析
        (三)违法使用海域填海造地法律责任承担的规定及评析
    四、填海造地中权利转化与承接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
        (一)填海造地新增土地的所有权归属
        (二)海域使用权转化为土地使用权的规定及评析
        (三)填海造地物权承接登记制度的规定及评析
    五、填海造地中的征收补偿与权利损害赔偿制度现状分析
        (一)填海造地导致的征收及其补偿方面的规定及评析
        (二)填海造地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相关权利损害及赔偿的规定及评析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填海造地导致纠纷的司法案例实证考察
    一、司法案例样本概览
        (一)案例样本筛选及分布情况分析
        (二)案例样本争议当事人、争议事由和法院裁判适用的实体法规范分析
    二、各类纠纷的典型案例引证
        (一)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设立的权属纠纷
        (二)因填海造地引起的征收(收回)补偿纠纷
        (三)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衔接纠纷
        (四)填海造地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相关权利损害及赔偿纠纷
        (五)违法填海造地的纠纷
        (六)不服填海造地规划导致的纠纷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填海造地物权的理论创新及总体制度架构
    一、填海造地权的证成
        (一)设立填海造地权的必要性
        (二)填海造地权的界定
        (三)创设填海造地权的作用
    二、填海造地权的构建
        (一)创设填海造地权的立法措施
        (二)填海造地权的设立
        (三)填海造地权的转让与消灭
        (四)填海造地权的内容及与相关物权的区别
    三、填海造地权视角下填海造地的总体制度构架
        (一)构建以填海造地权为中心的填海造地权利制度
        (二)完善以行政许可为中心的填海造地管理制度
        (三)填海造地权视角下填海造地的重新分类
        (四)填海造地权视角下相关物权消灭与产生的总体分析
第六章 我国填海造地物权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一、填海造地中海域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
        (一)海域所有权消灭与土地所有权产生的类型
        (二)完善海域所有权消灭与土地所有权产生制度的具体措施
    二、填海造地中“海域使用”权利消灭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一)既有海域使用权消灭与补偿制度的完善
        (二)创建海域习惯性利用权利的消灭与补偿制度
    三、建立填海造地中生态价值的转移与补偿制度
        (一)建立填海造地中海域生态价值的维持与转移制度
        (二)创建填海造地生态价值补偿制度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6)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营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建设的需求
        1.1.2 技术手段的发展
        1.1.3 思想与政策的进步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
        1.2.2 鸟类与栖息地的关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理论基础及概念解释
        1.5.1 理论基础
        1.5.2 概念解释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植物资源概况
        2.1.3 动物资源概况
        2.1.4 社会与经济状况
    2.2 研究地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范围
        2.3.2 调查方法
        2.3.3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鸟资源特征
        3.1.1 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
        3.1.2 淇澳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3.2 对比分析
    3.3 目标物种
        3.3.1 组成与习性
        3.3.2 对栖息地的需求
    3.4 栖息地的景观特征
        3.4.1 栖息地组成及基本特征
        3.4.2 目标栖息地
4 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水鸟栖息地营造设计
    4.1 设计原则
        4.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2 整体性原则
        4.1.3 主体性原则
        4.1.4 多样性原则
    4.2 生态功能分区
    4.3 生态布局
    4.4 分区设计
        4.4.1 鹭类区
        4.4.2 鸻鹬区
        4.4.3 雁鸭区
        4.4.4 秧鸡区
        4.4.5 觅食区
        4.4.6 鸥类区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目标物种与目标栖息地
        5.1.2 设计程序与内容
    5.2 讨论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诞生于美国的国际绿道运动
        1.1.2 珠三角先行实践的中国绿道运动
        1.1.3 都市主义的“反都市”国际发展趋势
        1.1.4 我国“为增长而规划”的主导特征
    1.2 研究对象
        1.2.1 基于实践的绿道理论
        1.2.2 珠江三角洲绿道与提升策略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我国绿道的历史形式
        1.3.2 理想绿道的理论引介
        1.3.3 珠三角模式形成
        1.3.4 珠三角绿道中的“误区”警示
        1.3.5 运动式实践激发的地方知识
    1.4 国内外绿道研究比较
        1.4.1 比较方法
        1.4.2 分析结果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理论意义
        1.5.3 实践意义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实践先行的国际绿道运动
    2.1 引言
    2.2 美国绿道运动的本土文化基因
        2.2.1 国家独立后文化民族主义兴起
        2.2.2 具有美国特色的荒野文化
        2.2.3 快速城市化中的荒野记忆
    2.3 美国绿道运动的长期实践基础
        2.3.1 规划与设计早期探索
        2.3.2 环境保护运动与景观生态科学的兴起
        2.3.3 户外运动团体与政策推动
    2.4 绿道运动整合多样现实实践
        2.4.1 国家游径系统
        2.4.2 铁路变游径运动
        2.4.3 绿廊规划
        2.4.4 绿道规划
    2.5 国际绿道运动的多元发展趋势
        2.5.1 西班牙绿道:从废弃基础设施走向自然游径网络
        2.5.2 英国伦敦绿道:从开发空间体系走向慢行交通网络
        2.5.3 新加坡绿道:从慢行交通路径走向复合功能网络
        2.5.4 亚特兰大公园链:从废弃铁路变为城市健康廊道
    2.6 小结
第三章 全球实践中形成的绿道理论
    3.1 引言
    3.2 绿道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前提条件
        3.2.1 绿道作为普通景观的基础功能
        3.2.2 绿道作为廊道景观的主要特性
        3.2.3 绿道在生态系统中的廊道功能
    3.3 绿道的多元语境与复杂形式
        3.3.1 北美、欧洲与亚洲的不同语境
        3.3.2 主要形式:带形廊道与线性路径
        3.3.3 广义绿道的基本特性
        3.3.4 广义绿道的多元功能
        3.3.5 绿道理念的整体优势
    3.4 广义绿道的规划方法
        3.4.1 规划情景决定规划目标
        3.4.2“调查—分析—规划”规划方法
        3.4.3 景观生态视角下的规划策略
    3.5 绿道发展的现实挑战
        3.5.1 进入权获取仍然困难
        3.5.2 社会组织能力普遍不足
        3.5.3 绿道内在功能存在一定矛盾
        3.5.4 机动交通严重影响绿道活动体验
    3.6 小结
第四章 珠三角绿道的发展背景
    4.1 引言
    4.2 珠三角绿道的发展背景
        4.2.1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
        4.2.2 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
        4.2.3 珠三角非均衡发展趋势
    4.3 珠三角绿道网的历史探索
        4.3.1 区域环境管治
        4.3.2 地方开发管治
        4.3.3 林业与绿化
    4.4 小结
第五章 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
    5.1 引言
    5.2 绿道概念形成
        5.2.1 自上而下的战略构想
        5.2.2 自下而上的实践触媒
    5.3 绿道规划编制
        5.3.1 绿道规划体系
        5.3.2 意象与愿景
        5.3.3 规划空间布局
        5.3.4 生态廊道管治:绿道控制区
        5.3.5 慢行条件管治:绿道连接线
    5.4 绿道实施框架与动力
        5.4.1 基本动力:行政命令
        5.4.2 增长动力:竞争氛围
        5.4.3 现实动力:基于地方知识的资源整合
        5.4.4 持续动力:规划执行、评估优化与属地管理
        5.4.5 机会动力:社会关注、公共评价与市场参与
    5.5 实施总体结果
    5.6 绿道概念的延展
        5.6.1 登山步道建设
        5.6.2 慢行交通建设
    5.7 小结
第六章 绿道空间类型体系
    6.1 引言
    6.2 基于用地属性的图景概述
    6.3 田园绿道
        6.3.1 旅游产业型
        6.3.2 休闲体验型
    6.4 山林绿道
        6.4.1 郊野公园型
        6.4.2 徒步登山型
        6.4.3 盘山骑行型
        6.4.4 环湖骑行型
    6.5 公园绿道
        6.5.1 带状廊道型
        6.5.2 环形景区型
        6.5.3 科技园区型
    6.6 防护绿道
        6.6.1 水务工程型
        6.6.2 交通缓冲型
    6.7 交通绿道
        6.7.1 快速运输型
        6.7.2 城市干道型
        6.7.3 中心商圈型
        6.7.4 社区生活型
        6.7.5 郊区联系型
    6.8 小结
第七章 转型视角下绿道的效益功能绿道体系
    7.1 引言
    7.2 绿道的效益功能体系
        7.2.1 社会效益
        7.2.2 环境效益
    7.3 具体案例调查
        7.3.1 具体案例情况概述
        7.3.2 数据采集
        7.3.3 问卷调查结果
    7.4 广义绿道的公众认知调查
        7.4.1 数据来源
        7.4.2 分析方法
        7.4.3 调查结果
        7.4.4 “重要性-满意度”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绿道主导特征的案例实证
    8.1 引言
    8.2 分析方法
        8.2.1 分析对象二:慢行条件
        8.2.2 分析对象二:绿廊宽度
    8.3 广州市增城区案例实证
        8.3.1 绿道发展
        8.3.2 数据采集
        8.3.3 分析内容
        8.3.4 分析结果
    8.4 深圳市案例实证
        8.4.1 绿道发展情况
        8.4.2 数据采集与分析
        8.4.3 分析结果一:绿道集聚在城市建成区中
        8.4.4 分析结果二:以位于道路用地中的交通绿道为主
        8.4.5 分析结果三:绿道依托人行道空间与市政绿化
        8.4.6“窄绿廊-人行道”与“宽绿廊-人车混行”之间的矛盾
    8.5 绿道总体特征
        8.5.1 网络体系常态化
        8.5.2 交通功能单一化
        8.5.3 权利责任基层化
    8.6 理念落实的制约因素
        8.6.1 资源危机:紧缺破碎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
        8.6.2 实施妥协:绿道连接线与绿道控制区
        8.6.3 功能简化:内涵与目标的变换
第九章 绿道的都市主义转型策略
    9.1 珠三角绿道的都市主义特殊性
        9.1.1 基于国外经验的都市主义理念
        9.1.2 引导中国都市主义发展转型
        9.1.3 政府主导下的运动式建设
        9.1.4 属地管理的挑战与社会资本的机遇
    9.2 绿道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策略
        9.2.1 制度策略:从政府主导走向社会主导
        9.2.2 规划策略:从标准模式走向多元价值
    9.3 从绿道走向绿蔓都市主义
        9.3.1 交通绿道提供绿色交通网络
        9.3.2 公园绿道构建城市公园绿链
        9.3.3 防护绿道治理城市环境廊道
        9.3.4 山林绿道面向国家步道体系
        9.3.5 田园绿道接入美丽乡村小镇
        9.3.6 生态廊道培育物种多样环境
    9.4 愿景:基于绿蔓都市主义的湾区健康生态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8)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背景
        1.1.2. 上层规划系统及湿地保护趋势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珠江三角洲
        1.2.2. 关于湿地的定义与分类
        1.2.3. 湿地公园定义
        1.2.4. 湿地公园的分类
        1.2.5. 人工湿地系统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湿地公园设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2.1. 湿地公园相关设计理论与研究现状
        2.1.1. 湿地研究与保护发展简述
        2.1.2. 湿地公园设计研究简述
    2.2. 国内外湿地公园发展历程简述
        2.2.1. 国外湿地公园营建模式研究
        2.2.2. 国内湿地公园建设发展历程
    2.3. 典型案例分析
        2.3.1. 国内外着名湿地公园横向对比
        2.3.2. 典型案例分析——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自然公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总体分布与案例对比
    3.1. 珠江三角洲概况介绍
        3.1.1. 珠江三角洲的水文与地域特征分析
        3.1.2. 珠江三角洲气候特征与候鸟迁徙
    3.2. 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总体分布规律
        3.2.1. 珠江三角洲各个湿地公园分布位置与区位分析
        3.2.2. 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数据统计归纳与横向对比
        3.2.3. 珠三角区域湿地公园案例选择
    3.3. 深圳湾湿地圈的启示
        3.3.1. 深圳湾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变迁
        3.3.2. 案例区位
        3.3.3. 几种分区模式研究
        3.3.4. 设计方法
        3.3.5. 地域特色
        3.3.6. 运营与管理
    3.4. 围垦与再生——广州南沙湿地公园
        3.4.1. 气候分析
        3.4.2. 场地自然地理分析
        3.4.3. 公园建设机遇
        3.4.4. 设计方法
        3.4.5. 岭南传统生产性景观与湿地的融合
        3.4.6. 问卷调查
        3.4.7. 小结与建议
    3.5. 地域性思考——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与西溪湿地公园
        3.5.1. 场地历史
        3.5.2. 各项因子横向对比
        3.5.3. 设计方法对比
        3.5.4. 地域文化的体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4.1. 选址与区位
        4.1.1. 选址原则
        4.1.2. 区位与交通
        4.1.3. 结合基地自然条件的设计理念
    4.2.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与分区设计要点
        4.2.1. 总体营建原则
        4.2.2. 总体规划
        4.2.3. 访客活动区
        4.2.4. 湿地保护区及缓冲带
    4.3. 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地域特色营建
        4.3.1. 湿地与珠江三角洲人工湿地系统-果基鱼塘系统
        4.3.2. 珠江三角洲湿地水文特色营建
        4.3.3. 结合地形土壤的设计方法
        4.3.4. 湿地恢复与湿生植物区种植设计
        4.3.5. 候鸟迁徙
        4.3.6. 人文与建筑风格特色
        4.3.7. 本地材料运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策略运用——江门新会小鸟天堂景区案例实践
    5.1. 基地现状与发展
        5.1.1. 区位特征
        5.1.2. 项目背景
        5.1.3. 上层土地利用
        5.1.4. 项目发展与介绍
    5.2. 项目设计内容
        5.2.1. 规划设计理念
        5.2.2. 水网变化
        5.2.3. 半径保护与线性隔离
        5.2.4. 总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
        5.2.5. 游线组织
        5.2.6. 净水系统
    5.3. 基于地域性的湿地公园设计方法实践
        5.3.1. 果基鱼塘与农田湿地改造
        5.3.2. 水位处理
        5.3.3. 种植设计
        5.3.4. 设计后景观重构
    5.4. 设计后优缺点分析
        5.4.1. 可取之处
        5.4.2. 不足之处
    5.5. 本章小结
结语
    结论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广东南沙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附录2 香港湿地公园调研苗木表
    附录3 华侨城湿地公园调研苗木表
    附录4 南沙湿地公园调研苗木表
    附录5 海珠湿地公园调研苗木表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前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跨流域调水工程概况
    1.3 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3.1 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丹江口库区概况
    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2.1.1 水源工程总体布局
        2.1.2 水源工程占地、淹没与移民安置
    2.2 丹江口库区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特点
        2.2.3 水文气候
    2.3 丹江口库区研究进展
        2.3.1 丹江口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2.3.2 丹江口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陆生生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3.1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3.1.1 调查范围和时段
        3.1.2 调查技术和方法
        3.1.3 陆生植物现状
        3.1.4 陆生植物变化趋势
        3.1.5 蓄水工程对丹江口库区陆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预测分析
        3.1.6 移民安置对丹江口库区陆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2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2.1 调查范围
        3.2.2 调查时段
        3.2.3 调查技术和方法
        3.2.4 陆生动物现状
        3.2.5 陆生动物的变化趋势
        3.2.6 调水工程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2.7 移民安置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1 调查范围
    4.2 调查技术和方法
        4.2.1 浮游生物
        4.2.2 底栖动物
        4.2.3 鱼类资源
    4.3 对水环境的影响
    4.4 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4.4.1 浮游植物现状
        4.4.2 浮游植物的变化趋势
        4.4.3 南水北调工程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5 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4.5.1 浮游动物现状
        4.5.2 浮游动物的变化趋势
        4.5.3 南水北调工程对浮游动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6 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4.6.1 底栖动物现状
        4.6.2 底栖动物变化趋势
        4.6.3 南水北调工程对底栖动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7 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4.7.1 鱼类资源现状
        4.7.2 鱼类资源的变化趋势
        4.7.3 南水北调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分析
    4.8 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4.8.1 水生植物现状
        4.8.2 南水北调工程对水生植物的影响预测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和措施
    5.1 保护原则
        5.1.1 保护库区生态系统的原则
        5.1.2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5.2 保护对策和措施
        5.2.1 陆生植物保护
        5.2.2 陆生动物保护
        5.2.3 水生生物保护
6 结论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本文的创新点
    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我国红树林将新增六万公顷(论文参考文献)

  • [1]推进珠海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生态资源保护[A]. 吴灵,俞娟,彭祥捷,黄锦勇. 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2020
  • [2]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宋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9(01)
  • [3]2018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N].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海南日报, 2019
  • [4]山东半岛滨海湿地保护对策研究[D]. 董章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5]我国填海造地物权法律问题研究[D]. 唐俐. 吉林大学, 2017(01)
  • [6]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营造设计研究[D]. 冯俊达.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D]. 刘铮.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8)
  • [8]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设计研究[D]. 梁颖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9]第一章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严峻挑战[A]. 张焕波,周京.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2013
  •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D]. 包洪福.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我国红树林将新增6万公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