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在奶牛营养中的应用

胆碱在奶牛营养中的应用

一、胆碱在奶牛营养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1](2021)在《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理指标及胎盘蛋白组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是一种牛场广泛应用的评估体脂储存的工具,对荷斯坦奶牛的生产、健康和繁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理解BCS对奶牛影响是科学辅助管理奶牛营养和生产项目的基础。为了探究BCS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浆代谢及胎盘的影响,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试验一体况对奶牛产犊性能及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试验共选取1154头奶牛,根据BCS分为5组(0~5分制),分别为BL组(BCS≤3.0,n=52)、B3.25组(BCS=3.25,n=115)、B3.5组(BCS=3.5,n=371)、B3.75组(BCS=3.75,n=224)、BH组(BCS≥4,n=392)。结果发现:随着BCS的增加,305 d产奶量、乳脂产量和乳蛋白产量先增加后降低(P<0.01),并在B3.25组均达到高峰。此外,BCS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B3.25、B3.5和B3.75组相比,BH组的犊牛初生重极显着降低(P<0.01)。同时,随着BCS增加,难产(P=0.082)和酮病(P=0.063)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结果表明,奶牛产前过胖会降低犊牛初生重,增加围产期发生代谢病的风险,降低后续产奶性能。试验二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具有相近年龄、妊娠时长、305d泌乳量和胎次的经产奶牛。分别在奶牛干奶后期和产犊时评价BCS。根据BCS分为两个处理组:正常BCS组(NBCS,3.25≤BCS≤3.5,n=10)和高BCS组(HBCS,BCS≥4,n=10),在产前14天、产后0、3、7及14天采集血浆。结果发现:HBCS组奶牛血浆NEFA和BHB浓度均显着高于NBCS组奶牛(P<0.01),且两者浓度在分娩后均高于产前。HBCS组血浆瘦素水平显着高于NBCS组(P=0.03),脂联素(P=0.78)和胰岛素浓度(P=0.66)不随BCS变化而改变。HBCS奶牛血浆中MDA含量显着高于NBCS奶牛(P=0.03),而BCS对GSH-Px(P=0.96)、T-AOC(P=0.24)和SOD(P=0.31)活性无影响。此外,与NBCS组相比,HBCS组奶牛血浆IL-6(P=0.04)和IL-1β(P=0.04)浓度显着升高,TNF-α有降低的趋势(P=0.07)。结果表明HBCS奶牛产后高脂动员风险增加,氧化损伤更高,炎症反应程度更强烈。试验三基于LC-MS代谢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经产奶牛,根据BCS分为处理两组:NBCS(n=8)和HBCS(n=8)。采集产犊当天的血浆样品,采用非靶向LC-MS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23个差异代谢物。在这些代谢物中,6种不同的溶血磷脂酰胆碱和1个磷脂酰乙醇胺浓度均在HBCS组奶牛血浆中降低(P<0.01)。此外,这7个代谢产物参与四种KEGG途径:甘油磷脂代谢、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转导、自噬和GPI锚定生物合成(P<0.05)。通过Spearman’s相关性分析发现,这7个差异代谢物与脂质代谢(NEFA和BHB)、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和瘦素浓度呈负相关,但与脂联素浓度呈正相关,表明这7个代谢物与奶牛脂质代谢、炎症和过度肥胖密切相关。试验四基于TMT蛋白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胎盘蛋白的影响试验选取16头经产奶牛,根据BCS分为NBCS和HBCS组,在母牛产犊后采集胎盘组织,利用TMT技术分析不同BCS对奶牛胎盘组织差异蛋白的影响。与NBCS组相比,HBCS组胎盘甘油三酯含量显着升高(P=0.03),且游离脂肪酸浓度有升高趋势(P=0.06)。此外,本试验共筛选出576个差异蛋白,其中309个上调,267个下调。利用GO和KEGG对差异蛋白分析后发现,主要富集于防御应答、免疫应答、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PPAR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和铁死亡通路。结果表明奶牛过肥胎盘发生脂沉积,且过肥奶牛胎盘蛋白组发生改变,主要与脂质营养代谢、炎症和代谢功能障碍有关。

梁树林[2](2021)在《奶牛泌乳性能对过瘤胃蛋氨酸响应的个体差异及其成因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精准营养的目标是实现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改善动物的生产效率和福利,而了解个体间的营养代谢异质性及其机制是实现精准营养的前提。蛋氨酸是泌乳奶牛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补充过瘤胃蛋氨酸(RPM)可改善奶牛生产性能,但其效果差异较大。造成效果差异的原因,大多研究在群体层面上进行简单分析,而未见从个体层面去关注这种差异并进行成因探究。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剂量效应试验探究RPM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确定最佳剂量(Part 1);进而对泌乳奶牛补充最佳剂量RPM,观察其泌乳性能响应的个体差异(Part 2),然后筛选出响应差异较大的两组牛,分别比较其补充RPM前后的瘤胃发酵与微生物差异(Part 3)和乳腺代谢(Part 4)差异,系统探究响应个体差异的成因。1.补充RPM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代谢的影响(Part 1)选取60头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奶产量=34.0±5.77 kg/d,泌乳天数=168±12.7 d,胎次=2.87±0.96),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在基础日粮上分别补充0(对照组)、15、30、60 g/d的RPM(Met有效含量77.6%)。正试期12周,每周连续两天记录奶产量、采集奶样,每两周连续两天测定采食量,第6和第12周采集血液和瘤胃液样品进行后续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补充RPM各组奶牛的奶产量、乳成分和采食量均无显着差异(P>0.10),但从数值上看,补充30 g/d组奶牛的能量矫正乳(ECM)产量最高,且显着高于60 g/d组(P<0.05)。个体层面分析发现,与对照牛相比,有19头奶牛的奶产量提高,而26头奶牛的奶产量降低。没有发现补充RPM对瘤胃发酵参数的显着影响(P>0.10)。血液参数上,发现补充30 g/d RPM显着提高血浆Met、脯氨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浓度(P<0.05),显着降低血尿氮浓度(P<0.05);补充60 g/d RPM显着降低了血浆丙二醛浓度(P<0.05)。以上结果表明,补充不同剂量RPM对奶牛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各组内个体差异较大;补充30 g/d RPM可改善奶牛氨基酸代谢,补充60 g/d可降低奶牛氧化应激;根据奶产量与RPM补充剂量建立回归方程,得出最佳补充量约为22.7 g/d。2.泌乳奶牛对RPM响应个体差异的研究(Part 2)选取120头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奶产量=33.6±6.50 kg/d,泌乳天数=111±11.9 d,胎次=1.6±0.70),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试验共持续13周,前5周为适应期,后8周为正试期。正试期每头奶牛补充最佳剂量的RPM(20g/d,Met有效含量80%),每天记录奶产量,每周采集奶样,每两周连续两天测定采食量,在第0、8周采集血液、粪便和尿液样品进行后续分析。结果发现,补充RPM后奶牛泌乳性能响应个体差异较大,其ECM、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乳糖率的变化范围(变异系数)分别为-6.08~9.08 kg/d(231%)、-0.46~0.62%(3343%)、-1.06~1.45%(218%)和-0.34~0.49%(1036%)。根据统计功效分析,选择积极响应(Positive response,PR)与有限响应奶牛(Limited response,LR)各10头,进行后续分析。PR奶牛泌乳性能显着提高(P<0.05),而LR奶牛保持下降(P<0.05);PR奶牛干物质(P=0.10)和粗蛋白(P<0.01)的消化率有增加的趋势或显着增加,而LR奶牛养分消化率无明显变化(P>0.10)。氮代谢上,PR奶牛的牛奶氮产量显着提高(P<0.01);LR奶牛的尿氮浓度(P=0.02)和尿氮产量(P=0.03)显着提高,而牛奶氮产量显着降低(P=0.01)。PR奶牛的血浆葡萄糖(P<0.01)、血尿氮浓度(P=0.02)显着降低,β-羟基丁酸浓度(P=0.05)显着提高;LR奶牛的血浆球蛋白(P=0.05)、肌酐(P<0.01)显着提高,总抗氧化状态显着降低(P<0.01)。以上结果表明,补充RPM后奶牛泌乳性能的响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不同响应奶牛的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血浆参数变化不尽一致,这可能是生产性能响应差异的原因,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3.不同响应奶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差异的研究(Part 3)利用Part 2中选出的20头奶牛,在第0、8周采集其瘤胃液,分析瘤胃发酵参数,估算微生物蛋白产量,并利用16S r RNA测序分析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结果发现,PR奶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P=0.03)、乙酸(P<0.01)、丙酸(P=0.05)的浓度和微生物蛋白产量(P=0.01)均显着提高,异丁酸(P=0.10)、戊酸(P<0.01)、异戊酸(P=0.06)占总酸的比例显着降低或有降低趋势;而LR奶牛瘤胃戊酸浓度(P=0.03)显着降低,丁酸(P=0.04)、戊酸(P<0.01)和异戊酸(P=0.01)占总酸的比例均显着降低。微生物测序结果显示,PR奶牛从门水平到属水平共有40个细菌类群相对丰度显着提高(LDA>2),有27个细菌类群相对丰度显着降低(LDA>2),属水平上发现几种产乙、丙酸的微生物如Lachnospiraceae NK3A20 group(P=0.01)、Acetitomaculum(P=0.05)、Ruminococcus gauvreauii group(P=0.01)、unclassified(f)Lachnospiraceae(P=0.01)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而LR奶牛从门水平到属水平共有34个细菌类群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LDA>2),有24个细菌类群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LDA>2),属水平上发现几种产乙、丙酸的微生物如Prevotellaceae UCG-003(P=0.03)、unclassified(f)Prevotellaceae(P=0.02)、Lachnospiraceae XPB1014 group(P=0.01)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响应奶牛的瘤胃发酵状态变化不一致,可能是由几种产乙、丙酸微生物的丰度变化差异所致,这可能也是生产性能响应差异的原因之一。4.不同响应奶牛乳腺代谢差异的研究(Part 4)本部分聚焦PR奶牛和LR奶牛补充RPM前后乳腺代谢的差异,在第0周、8周采集其牛奶、尾动脉和乳静脉血液,分析三者的氨基酸(AA)指标以反映乳腺对AA的摄取利用,分析牛奶代谢组反映乳腺的整体代谢情况。结果发现,PR奶牛乳腺血流量显着提高(P=0.05),大部分AA的动脉供给量、乳腺摄取量、清除率、乳腺摄取量与牛奶排出量之比显着增加或有增加趋势(P<0.10),说明其乳腺AA利用得到显着改善;LR奶牛乳腺血流量变化不显着(P=0.38),大部分AA的动脉供给量、乳腺摄取量、清除率、乳腺摄取量与牛奶排出量之比的变化无显着差异(P>0.10),其中半胱氨酸的这些指标显着降低或有降低趋势(P<0.10),说明Met可能参与到乳腺半胱氨酸的合成代谢中。牛奶代谢组结果显示,PR奶牛中第8周生物素相对浓度显着升高(VIP>1,FC>2),差异代谢物富集到与乳腺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嘌呤和嘧啶代谢通路,说明乳腺AA利用的改善可能与乳腺细胞的增殖有关;而LR奶牛中第8周L-Met相对浓度显着降低(VIP>1,FC<0.5),差异代谢物富集到癌症中心碳代谢和赖氨酸降解等代谢通路,说明Met可能更多被非泌乳相关的代谢利用导致其存量减少,因而泌乳性能响应低。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响应奶牛的乳腺Met代谢和利用途径有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乳腺AA摄取利用差异并影响泌乳性能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奶牛泌乳性能对RPM的响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并主要从瘤胃发酵和乳腺代谢等角度探究了响应差异的成因。发现不同响应奶牛之间其瘤胃内几种产乙、丙酸微生物丰度变化存在显着差异,导致瘤胃发酵参数也出现差异;同时发现不同响应奶牛乳腺在AA摄取利用、Met代谢利用上存在差异。结果提示,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乳腺氨基酸代谢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奶牛泌乳性能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些结果可为深入了解Met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未来实现精准饲养提供重要知识。

谭子璇,吴兵,严欣茹,万宇[3](2020)在《过瘤胃胆碱在围产奶牛日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胆碱主要参与反刍动物的肝脏脂肪代谢过程,对奶牛生长性能、产乳量、乳成分、能量代谢等具有改善作用。文章旨在综述过瘤胃胆碱(Rumen Protected Choline,RPC)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的应用,为RPC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综合数据分析,为科学合理的使用RPC提供支撑。

崔浩然[4](2021)在《两种过瘤胃胆碱产品在围产期荷斯坦牛上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胆碱作为甲基供体在动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许多研究发现胆碱在改善围产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提高生产性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试验的目的是评定两种过瘤胃胆碱产品的过瘤胃效果,比较其对围产期荷斯坦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本课题分为两个试验:试验一使用雷氏盐分光光度法对两种过瘤胃产品进行氯化胆碱含量测定,并用尼龙袋法在奶山羊上对过瘤胃胆碱的过瘤胃效果和小肠释放效果进行测定。结果显示A产品的氯化胆碱含量为29%,B产品的氯化胆碱含量为24.4%。A产品使用尼龙袋法测定48小时后的瘤胃保护率在80%以上,B产品在50%以上,A产品的瘤胃保护效果优于B产品。过瘤胃胆碱经胃蛋白酶法和胰酶法处理后,A产品4小时后释放率在90%以上,B产品4小时后释放率在70%以上。由结果可知,A产品在小肠的释放效果优于B产品。试验二选取了80头围产期奶牛,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头。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两个产品比较组根据推荐添加量分别添加相当于12.2克/天/头胆碱的A或B产品(A组和B组),另设一个高添加量组(P组),用A产品添加相当于15.2克/天/头的胆碱,以评估企业推荐添加量是否适宜。试验期六周,预饲期为产前21天到14天,正试期为产前14天到产后21天。试验期间采集奶样(产后10天和20天)和血浆(按照产犊时间分别为-14d、-7d、1d、7d、14d和21d)。试验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添加过瘤胃胆碱后结果显示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着影响(P>0.05)。2.肝功能指标试验组的血液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时间增加显着性增加。在血液谷丙转氨酶含量较高时能显着降低谷丙转氨酶的含量(P<0.05),对谷草转氨酶的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P组处理在产后血液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降低时可以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含量(P<0.05)。在产后第七天C组白蛋白水平显着降低(P=0.0017),A、B、P组与C组相比显着提高了血液中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5),3.其他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组的血液甘油三脂和β-羟丁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奶牛产后第七天血液葡萄糖水平降低时添加胆碱奶牛的血液葡萄糖含量显着增加(P<0.05),产后第七天的A、P组血液总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C组(P<0.05),产后第14天的A、B、C组血液总胆固醇含量显着低于P组(P<0.05),产后第7天的A、B、P组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C组(P<0.05),A、P组在产后第7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C组(P<0.05),P组在产后第14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A、B、C组(P<0.05)。血液指标表明添加过瘤胃胆碱可以对奶牛的脂肪代谢过程产生积极影响,改善肝脏的合成功能。主要结论1.A产品的过瘤胃效果和小肠释放效果优于B产品。2.日粮中添加42克/天/头A产品在部分血液指标上能够起到优于添加50克/天/头B产品的效果,添加52.5克/天/头A产品在部分血液指标上能够起到优于添加42克/天/头A产品的效果。3.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够明显改善奶牛的产后应激,有助于缓解奶牛的肝功能受损和能量负平衡状态。

张晓峰[5](2019)在《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围产期是奶牛一个泌乳周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奶牛能量代谢病高发的阶段。围产期奶牛因干物质采食量(DMI)减少,胎儿后期生长和开始泌乳对能量的需求增多,导致过度的体脂动员产生的非酯化脂肪酸(NEFA)在肝脏中难以全部氧化供能,再酯化为甘油三酯(TG)而沉积,最终引发脂肪肝,损坏肝功能,影响机体健康而降低生产性能,给奶牛养殖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选取96头2~4胎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据胎次、体况、年龄、预产期和上一胎次产奶量相近原则分成4组(每组24头):对照组(Control)、低剂量组(LDG)、中剂量组(MDG)和高剂量组(HDG)。各组依次在TMR日粮基础中分别添加含硒和胆碱的预混料(护肝宝)为0、40、80和120g/头·d,预混料拌于晨饲TMR前1/3中,预试期从预产前21d至15d,正试期从预产前14d至产后28d。研究其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疾病发生率,血液、肝组织和乳中硒含量、机体抗氧化能力、肝组织中关键抗氧化蛋白和脂质代谢蛋白的基因或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各组奶牛DMI、体重(BW)、体况评分(BCS)和分娩评分(CC)差异均不显着(P>0.05);奶牛产乳量、4%乳脂校正乳(FCM)、乳脂肪、乳蛋白、乳糖、乳中固形物、乳中尿素氮含量影响均不显着(P>0.05),但MDG和HDG组产奶量分别比Control组高1.8和1.6kg/d。添加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提高产奶量有促进作用。2、日粮中添加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血液中血糖(Glu)、游离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总胆固醇(TC)、血肌酐(Cre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磷(P)影响均不显着(P>0.05)。日粮中添加80和120 g/头·d的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奶牛的血液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尿素氮(BUN)水平显着低于Control和LDG组(P<0.05),且血液总蛋白(TP)水平显着高于Control和LDG组(P<0.05)。日粮中添加富硒和胆碱预混料能有效降低肝损伤,有效添加量为80g/头·d。3、日粮中添加80和120 g/头·d富硒和胆碱预混料(MDG和HDG)的奶牛,其血液、肝组织和乳中的硒显着高于Control和LDG组(P<0.05),MDG和HDG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日粮中添加富硒和胆碱预混料能提高血液、肝组织和牛奶中的硒含量。4、与Control相比,日粮中添加40、80和120 g/头·d富硒和胆碱预混料(LDG、MDG和HDG)能显着降低肝组织中TG含量(P<0.05);与LDG组相比,MDG和HDG组奶牛肝组织中的TG也显着下降(P<0.05),但MDG和HDG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MDG和HDG组奶牛肝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显着高于Control和LDG组(P<0.05),而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显着低于Control和LDG组(P<0.05),MDG和HDG组间抗氧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日粮添加80 g/头·d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可有效提高奶牛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清除奶牛肝组织中的TG。5、日粮中添加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肝脏GPx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相对表达量逐步增加,但各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着性影响(P>0.05)。显着提高MTTP 和 ApoB100 的 mRNA 相对表达量(P<0.05),MDG 和 HDG 组的 MTTP 和 ApoB100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Control和LDG组奶牛(P<0.05),但MDG和HDG组间异不显着(P<0.05)。结论: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80 g/头·d的富硒和胆碱预混料有一定的提高奶产量作用,能提高奶牛血液、肝组织和牛奶中的硒含量,促进肝组织中GPx1、MTTP和ApoB100的mRNA表达量,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奶牛机体健康。

刘燕[6](2018)在《过瘤胃氯化胆碱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奶牛围产期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氯化胆碱(RPC),对其产奶量﹑奶成分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RPC对奶牛相应血液指标的影响,为RPC在奶牛生产实践中提供实验基础。本试验选取奶产量﹑年龄﹑胎次以及预产期相近,体况健康,并处于围产期前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2头,按照二因素随机分组分为7组,每组6头。试验从预产期前21天结束。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任何产品;试验组从产后开始添加RPC,添加量分别为10g/(d·头),20g/(d·头),30g/(d·头);试验Ⅰ﹑Ⅱ﹑Ⅲ从产前21天开始在基础日粮中添加RPC,一直到试验结束,其RPC添加量分别按照Ⅰ﹑Ⅱ﹑Ⅲ组的添加方式。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内,各组奶牛产奶量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然而,在DIM15天时,整个围产期添加RPC为10g/d﹑20g/d和30g/d组奶牛平均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6kg/头﹑1.74kg/头﹑2.71kg/头。而围产后期添加RPC组产奶量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性。并且整个围产期添加RPC量为30g/d时,奶牛平均产奶量最高。对各组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奶牛牛奶中的乳脂量﹑蛋白含量以及乳糖及非固形物之间差异不显着。本实验中,各组奶牛其血浆葡萄糖含量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而添加RPC组奶牛其血浆葡萄糖水平较对照组下降速度较慢,并且整个围产期添加RPC为20g/d和30g/d的两组葡萄糖水平下降最慢。在产后两周和产后三周,整个围产期添加RPC为20g/d和30g/d的两组奶牛血浆葡萄糖水平显着高于其它组。整个围产期添加RPC为20g/d和30g/d的奶牛血浆BHBA含量有下降趋势。在产后2周,整个围产期添加RPC各组奶牛血浆BHB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而血浆甘油三酯水平结果显示,在产后2周,围产后期添加RPC为30g/d奶牛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显着低于整个围产期添加RPC为20g/d和30g/d这两组。本研究中,添加RPC可以改善奶牛围产期的肝功能,其ALT和AST指标显示,在产后1周,添加RPC各组AST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并且整个围产期添加RPC为20g/d和30g/d组,奶牛围产期内这ALT和AST两个指标都保持相对较低水平,在产后两周和产后三周,这两组奶牛ALT和AS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并且对奶牛在围产前期饲喂20g/d和30g/d RPC,相比于其他试验组,其有效提高了围产期奶牛的血糖水平,并显着降低BHBA以及甘油三酯的含量,改善奶牛的肝功能,从而有效缓解奶牛的能量负平衡状态,从而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提高了乳中的各营养成分。

李胜开,刘雨琪,叶添梅,张勤,杨膺白[7](2015)在《过瘤胃胆碱在围产期奶牛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奶牛养殖过程中,围产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该时期奶牛从干奶状态转为泌乳状态,生理上所受的应激造成奶牛泌乳早期采食量降低,易发生能量负平衡。此外,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也会降低,并常常伴有一些围产期疾病的发生,如脂肪肝、酮症、乳房炎等。胆碱能影响奶牛的生产与繁殖性能,参与奶牛的脂肪代谢,可降低脂肪肝发生率,提高免疫性能。对围产期奶牛饲喂过瘤胃保护胆碱(rumen protected choline,RPC),可改善奶牛机体代谢,增加小肠胆碱供应,进而提高奶产量、改善乳成分、缓解脂肪肝、减少围产期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RPC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乳成分以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旨在为围产期奶牛的养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龚龑,张彬,张翼[8](2015)在《过瘤胃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过瘤胃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降低营养物质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率,促进其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本文综述了对胆碱、脂肪、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进行过瘤胃保护处理后,在改善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方面的应用,并对过瘤胃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田兴舟[9](2015)在《贵州省肉羊健康养殖营养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贵州山羊存栏量明显增加,黔北麻羊最具地方特色;但总体来说,饲养技术水平较低,尤其缺乏营养调控的技术研究。本文以贵州省独有的黔北麻羊为试验动物,从营养调控的角度,围绕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两个方面,开展过瘤胃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营养强化剂(代乳粉)、白酒糟对黔北麻羊饲养效果的研究,为贵州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提供理论参考。第一部分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饲喂效果的研究试验一: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非配对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黔北麻羊羔羊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g/d的RPC。试验期40 d,其中预饲期10 d,正试期30d。检测指标包括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平均净增重(average net gain,ANG)、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料重比(ratio of feed to gain,F/G)、常规养分表观消化率、氮利用率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葡萄糖(glucose,Glu)、尿素氮(urea nitrogen,UN)、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肌酐(creatinine,Cr)、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及球蛋白(globulin,Glo)。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RPC可显着提高(P<0.05)DMI、显着降低F/G(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2)RPC对干物质(dry matter,DM)、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不大(P>0.05),但可显着提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粗灰分(Ash)消化率与氮的吸收率、沉积率。(3)RPC对血浆生化指标SOD、MDA、Glu、UN、VLDL、TG、TC、Cr、TP、Alb、Glo影响有限,差异不显着(P>0.05)。由此可见,补饲RPC 10 g/d可提高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对血浆生化指标没有显着影响。试验二: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年龄、体重一致的成年黔北麻羊羯羊6只,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2×3交叉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10 g/d的RPC。试验分2期,持续30 d,每期15 d,包括14 d预饲期和1 d正试期。每期采集瘤胃液,测定p H、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icrobial protein,MCP)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乙酸;丙酸;丁酸),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活性及部分血浆生化指标(Glu、UN、TP、Alb、TC、TG、Cr)。结果显示:(1)在山羊饲粮中补饲RPC对瘤胃液p H、NH3-N浓度、MCP产量、4种纤维素酶活性及VFA数值影响较小,2组间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2)相应地,RPC对山羊血浆生化指标影响较小,各数据间也没有表现出差异显着水平(P>0.05)。由此可见,补饲10 g/d的RPC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浆生化指标不会产生负面效应。第二部分代乳粉对黔北麻羊饲喂效果的研究试验一:代乳粉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黔北麻羊羔羊4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代乳粉水平为0%;试验1组、2组、3组分别在对照组中添加2%、4%及6%的代乳粉。检测指标包括DMI、ANG、ADG、F/G、常规养分表观消化率、氮利用率及血浆总抗氧化应激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MDA、Glu、UN、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溶菌酶(lysozyme,LZM)。结果表明:(1)补饲代乳粉可显着提高(P<0.05)羔羊DMI及饲粮DM、CP、NDF、ADF、Ash表观消化率及氮平衡状态与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BV),对EE消化率影响不大(P>0.05)。(2)饲料中添加4%、6%的代乳粉可显着提高(P<0.05)羔羊ADG、降低F/G。(3)全期来看,4%水平代乳粉可显着提高(P<0.05)羔羊血浆T-AOC、CAT、LZM水平,显着降低(P<0.05)MDA、UN水平,对SOD、GSH-Px、Glu、AKP未产生显着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补饲适宜水平代乳粉可提高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增强血浆抗氧化应激能力、蛋白利用率和免疫力。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黔北麻羊羔羊代乳粉添加水平以4%效果最佳。试验二:代乳粉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无病、体重、年龄一致的黔北麻羊羯羊6只,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2.5%、5%代乳粉。试验持续3期、45 d,每期15 d,包括14 d预饲期和1 d正试期。每期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 H、NH3-N、MCP、VFA、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活性及部分血浆生化指标(Glu、UN、TP、Alb、TC、TG、Cr)。结果显示:(1)在山羊饲粮中补饲代乳粉对瘤胃液p H、MCP产量的影响有限,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NH3-N浓度以试验1组最低,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间微晶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及木聚糖酶数值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组羧甲基纤维素酶数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1组、2组乙酸、丙酸、丁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TVFA)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乙酸/丙酸(acetic acid/propionate,A/P)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4)除血浆Glu、TG有差异显着水平外(P<0.05),剩余血浆指标均未表现出差异显着水平(P>0.05)。由此可见,在黔北麻羊饲粮中补饲5%以内的代乳粉可改善瘤胃发酵参数、纤维素酶活性及VFA水平。第三部分白酒糟对黔北麻羊饲喂效果的研究试验一: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32只羔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1组、2组、3组白酒糟水平分别为7%、14%与21%。测定指标包括DMI、ANG、ADG、F/G、常规养分表观消化率、氮利用率,血浆Glu、UN、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尿酸(uric acid,UA)、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TG、Cr,SOD、GSH-Px、MDA及TP、Alb、Glo、白蛋白/球蛋白(albumin/globulin,A/G)。结果显示:(1)4组羔羊DMI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2组ANG、ADG显着高于(P<0.05)对照组、试验3组;相应地,F/G以试验2组最低,显着低于试验3组(P<0.05)。(2)试验1组、2组表现出较好的DM、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NDF、ADF、Ash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P<0.05)对照组、试验3组,对EE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P>0.05)。(3)4组间食入氮、粪氮、氮的消化率差异不显着(P>0.05),但均以试验2组数值最佳;试验2组尿氮水平显着低于(P<0.05)其余3组,沉积氮、吸收氮、净蛋白质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及BV则显着高于(P<0.05)其他组。(4)白酒糟水平(<21%)对羔羊血浆生化代谢产物浓度与血浆抗氧化应激能力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血浆TP、Glo以试验1组最高,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Alb以对照组最低,且与试验2组表现出差异显着水平(P<0.05),4组间A/G数值差异均不显着(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14%水平白酒糟可有效提高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对血浆生化代谢产物浓度及抗氧化应激能力影响较小,有改善血浆免疫性能指标的趋势。试验二: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年龄一致的黔北麻羊羯羊6只,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0%、20%白酒糟。试验持续3期、45 d,每期15 d,包括14 d预饲期和1 d正试期。每期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 H、NH3-N、MCP、VFA、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活性及部分血浆生化指标(Glu、UN、TP、Alb、TC、TG、Cr)。结果显示:(1)各组间瘤胃液p H、NH3-N浓度、MCP产量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2)各组间4种纤维素酶活性差异均不显着(P>0.05)。(3)各组间丁酸、A/P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1组、2组乙酸、TVFA及试验1组丙酸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1组血浆TP水平显着高于试验2组(P<0.05),血浆TG、Cr数值则分别显着低于试验2组与对照组(P<0.05);各组血浆Glu、UN、Alb及TC差异不显着(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在黔北麻羊羯羊饲粮中补饲20%以内的白酒糟不会对机体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浆生化指标产生不利影响;同时10%的添加水平有优化VFA数值及血浆免疫、脂质代谢指标的作用。综上所述,在黔北麻羊饲粮中补饲10 g/d的RPC、4%以内的代乳粉及14%以内的白酒糟有提升黔北麻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优化血浆生化指标及改善瘤胃发酵参数的趋势。

孔平[10](2015)在《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单头饲喂从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产奶量和乳成分、饲料转化效率、繁殖状况、产后疾病发生率等方面来研究过瘤胃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的影响,为围产期奶牛添加剂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根据年龄、胎次(2-4)、上一胎次产奶量及预产期接近的原则,选取2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试验从产前21d到分娩,预饲期7天。分别饲喂基础日粮(I组);基础日粮+200g过瘤胃阴离子盐+10g过瘤胃胆碱(Ⅱ组);基础日粮+200g过瘤胃阴离子盐+20g过瘤胃胆碱(Ⅲ组);基础日粮+200g过瘤胃阴离子盐+30g过瘤胃胆碱(Ⅳ组)。结果表明:①各试验组产前21 d大部分时间点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普遍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20、30g/(d·头)RPC能显着提高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P<0.05),各试验组钙(Ca)的表观消化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30 g/(d·头)RPC能显着提高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P<0.05)。②各试验组产后90 d内的泌乳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0.01);添加20、30 g/(d·头)RPC能显着提高初乳中的干物质,乳蛋白和乳脂含量(P<0.05)。③各试验组血清Ca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20、30 g/(d·头)RPC能显着提高部分时间点血浆甘油三脂(TG)含量(P<0.05),显着降低部分时间点血浆总胆固醇(TCH)、β-羟丁酸(BHB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P<0.05)。④添加20、30 g/(d·头)RPC能显着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⑤添加阴离子盐和RPC能提高IFN-r、IL-1、IL-2、IL-4、Ig G的水平,其中添加20、30g/(d?头)的RPC在围产期部分时间点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⑥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产后第一次发情间隔显着或极显着缩短(P<0.05或P<0.01),其中添加30g/(d?头)的RPC能提高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受胎率。⑦添加阴离子盐和RPC能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病率。综上所述,围产前期添加阴离子盐和PRC能提高奶牛产前干物质采食量和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围产期血钙和血脂代谢,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提高奶牛围产期免疫细胞因子的水平,缩短产后第一次发情间隔,改善产后第一次配种受胎率,减少产后代谢病的发病,围产期奶牛日粮在添加200 g糊化阴离子盐的基础上,PRC的最适添加量为30 g/(d·头)。

二、胆碱在奶牛营养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胆碱在奶牛营养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理指标及胎盘蛋白组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体况与体况评分
    1.2 BCS与奶牛生产
        1.2.1 BCS与生产性能
        1.2.2 BCS与代谢
        1.2.3 BCS与繁殖
        1.2.4 BCS与后代
    1.3 BCS与奶牛福利
        1.3.1 BCS、性能与福利
        1.3.2 BCS、情感与福利
        1.3.3 BCS、行为与福利
    1.4 组学技术在体况评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4.1 代谢组学与体况评分
        1.4.2 蛋白组学与体况评分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体况对奶牛产犊性能及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奶牛饲养管理
    2.2 数据采集
        2.2.1 奶牛产奶性能
        2.2.2 产犊性能和疾病发生率
    2.3 数据分析
    2.4 试验结果
        2.4.1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2.4.2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随后产犊性能的影响
        2.4.3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2.5 讨论
        2.5.1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2.5.2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随后产犊性能的影响
        2.5.3 体况对荷斯坦奶牛下一泌乳期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2.6 小结
第三章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及奶牛饲养管理
        3.1.2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3.2 数据分析
    3.3 试验结果
        3.3.1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脂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3.3.2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细胞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 讨论
        3.4.1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能量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3.4.2 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细胞因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LC-MS代谢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血浆代谢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4.1.2 试验主要仪器
        4.1.3 试验主要试剂
    4.2 血浆代谢组学测定
        4.2.1 样品前处理
        4.2.2 LC-MS检测
    4.3 数据分析
        4.3.1 原始数据预处理
        4.3.2 多元统计分析
    4.4 试验结果
        4.4.1 代谢组质控及总离子色谱图
        4.4.2 多元统计分析
        4.4.3 表观参数与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TMT蛋白组学研究不同体况对奶牛胎盘蛋白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5.1.2 胎盘常规指标测定
    5.2 胎盘组织蛋白组学测定
        5.2.1 胎盘组织蛋白质提取
        5.2.2 胎盘组织蛋白质还原烷基化、酶解和TMT标记
        5.2.3 胎盘组织多肽分离和质谱分析
        5.2.4 数据搜索
        5.2.5 PRM验证
    5.3 数据分析
    5.4 试验结果
        5.4.1 胎盘表观指标
        5.4.2 质控结果
        5.4.3 全蛋白功能注释
        5.4.4 差异蛋白分析、功能注释及富集
        5.4.5 差异蛋白功能富集
        5.4.6 PRM验证
        5.4.7 表观参数与差异蛋白相关性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本论文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作者简历

(2)奶牛泌乳性能对过瘤胃蛋氨酸响应的个体差异及其成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与符号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氨基酸与奶牛营养
        1.1 氨基酸的营养代谢
        1.2 必需氨基酸的功能
        1.3 必需氨基酸与奶牛生产性能
    2.蛋氨酸与奶牛营养
        2.1 蛋氨酸特性
        2.2 过瘤胃蛋氨酸与泌乳性能
        2.3 过瘤胃蛋氨酸与奶牛健康
    3.个体差异与精准营养
        3.1 精准营养的概念
        3.2 精准营养研究进展
        3.3 奶牛精准营养
    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补充过瘤胃蛋氨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代谢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和设计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试验结果
        2.1 生产性能
        2.2 瘤胃发酵参数
        2.3 血浆生理生化参数和游离氨基酸浓度
    3.讨论
        3.1 RPM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RPM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3 RPM对奶牛血浆生理生化参数和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4.小结
第三章 泌乳奶牛对补充过瘤胃蛋氨酸响应的个体差异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和设计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1.3 奶牛对RPM响应的评估及差异牛的选择
        1.4 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生产性能响应的个体差异
        2.2 不同响应奶牛的选择
        2.3 不同响应奶牛生产性能的差异
        2.4 不同响应奶牛表观消化率的差异
        2.5 不同响应奶牛氮代谢的差异
        2.6 不同响应奶牛血浆生理生化参数的差异
    3.讨论
        3.1 奶牛生产性能响应的个体差异
        3.2 奶牛响应差异的潜在消化机制
        3.3 奶牛响应差异的潜在血浆代谢机制
    4.小结
第四章 不同响应奶牛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差异的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和设计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瘤胃发酵参数的差异
        2.2 瘤胃细菌多样性差异
        2.3 瘤胃细菌组成的差异
    3.讨论
        3.1 奶牛响应差异的瘤胃发酵机制
        3.2 奶牛响应差异的微生物机制
    4.小结
第五章 不同响应奶牛乳腺代谢差异的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和设计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1.3 乳腺血流量的估测和氨基酸利用指标计算
        1.4 牛奶代谢组分析
        1.5 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氨基酸动静脉浓度差异
        2.2 氨基酸动静脉浓度差和动脉供给量差异
        2.3 乳腺对氨基酸的摄取利用差异
        2.4 牛奶代谢组差异
    3.讨论
        3.1 不同响应奶牛动脉氨基酸浓度的差异
        3.2 不同响应奶牛氨基酸动静脉浓度差和血流量的差异
        3.3 不同响应奶牛氨基酸清除率和乳腺摄入/牛奶排出比的差异
        3.4 不同响应奶牛牛奶代谢组的差异
    4.小结
提示、创新点及后续展望
    一、提示
    二、创新点
    三、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过瘤胃胆碱在围产奶牛日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围产奶牛代谢特点
2 胆碱在奶牛体内的消化吸收
    2.1 胆碱的消化
    2.2 胆碱的吸收和转运
3 过瘤胃胆碱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的应用
    3.1 采食量
    3.2 泌乳性能
    3.3 能量代谢
    3.4 其他健康指标
4 结论

(4)两种过瘤胃胆碱产品在围产期荷斯坦牛上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
    1.2 胆碱
    1.3 过瘤胃保护的制作技术
    1.4 过瘤胃胆碱在奶牛上的应用
    1.5 试验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过瘤胃胆碱的过瘤胃效果测定
        2.1.1 氯化胆碱含量测定
        2.1.2 半体内法测定过瘤胃胆碱在瘤胃中的降解率
        2.1.3 过瘤胃胆碱在小肠中的释放率测定
    2.2 过瘤胃胆碱在围产期荷斯坦奶牛中的应用效果
        2.2.1 试验动物
        2.2.2 日粮与管理
        2.2.3 样品采集及测定项目
        2.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过瘤胃胆碱的过瘤胃效果测定
        3.1.1 过瘤胃胆碱中氯化胆碱的含量测定
        3.1.2 尼龙袋法测定过瘤胃胆碱的瘤胃保护率
        3.1.3 过瘤胃胆碱的小肠释放率
    3.2 添加过瘤胃胆碱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3 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3.4 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过瘤胃胆碱的过瘤胃效果测定
    4.2 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的影响
        4.2.1 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4.2.2 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其他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2.3 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语
1 文献综述
    1.1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病的研究进展
        1.1.1 围产期的定义
        1.1.2 围产期的能量代谢
        1.1.3 围产期酮病和脂肪肝
        1.1.4 其他方面
    1.2 胆碱的研究进展
        1.2.1 胆碱的生理作用
        1.2.2 胆碱对产乳性能的影响
        1.2.3 胆碱在其他动物方面的研究
    1.3 硒的研究进展
        1.3.1 硒的抗氧化性
        1.3.2 硒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1.3.3 其他作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设备
    2.3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2.3.1 试验时间地点
        2.3.2 试验动物
        2.3.3 饲养管理
    2.4 试验设计
    2.5 样品采集与处理
        2.5.1 基础TMR日粮的采集和处理
        2.5.2 试验奶牛体重和体况
        2.5.3 奶样的采集和处理
        2.5.4 血液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5.5 肝脏活组织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6 相关指标的检测
        2.6.1 TMR饲料检测
        2.6.2 乳成分检测
        2.6.3 生化分析
        2.6.4 硒水平测定
        2.6.5 肝组织中TG检测
        2.6.6 肝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检测
        2.6.7 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中GPx1、GPx4、MTTP和ApoB100的mRNA相对表达量
    2.7 分析统计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奶牛的生产性能变化
        3.1.1 试验奶牛DMI、BW、BCS和CC的变化
        3.1.2 试验奶牛产乳量和乳品质的变化
    3.2 试验奶牛的血生化指标变化
        3.2.1 试验奶牛血液中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
        3.2.2 试验奶牛血液中非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
    3.3 试验奶牛血液、肝组织和乳中硒水平的变化
    3.4 试验奶牛肝组织中TG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3.4.1 试验奶牛肝组织中TG水平的变化
        3.4.2 试验奶牛肝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3.5 试验奶牛肝中关键抗氧化蛋白和脂质转运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4 讨论
    4.1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的生产性能的影响
        4.1.1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DMI、BW、BCS、CC的影响
        4.1.2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4.2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的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4.2.1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的血液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
        4.2.2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的血液非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
    4.3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血液、肝组织和乳中硒水平的影响
    4.4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机体肝组织中TG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1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肝组织中TG水平的影响
        4.4.2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肝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5 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奶牛肝中关键抗氧化蛋白和脂质转运蛋白mNR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全文总结
本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性论文及着作
致谢

(6)过瘤胃氯化胆碱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 胆碱的简介
    2.2 饲料原料中的胆碱
    2.3 胆碱生物学
        2.3.1 胆碱的生理功能
        2.3.2 胆碱的体内代谢
    2.4 胆碱在畜禽上的应用
        2.4.1 家禽
        2.4.2 猪
        2.4.3 水产动物
        2.4.4 奶牛
    2.5 研究目的与意义
3.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 试验动物与设计
    3.3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3.4 样品采集与处理
        3.4.1 奶样的采集与分析
        3.4.2 血样的采集与分析
    3.5 数据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 过瘤胃氯化胆碱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4.1.1 对产奶量的影响
        4.1.2 对奶成分的影响
    4.2 瘤胃保护氯化胆碱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2.1 对血浆葡萄糖的影响
        4.2.2 对β-羟基丁酸的影响
        4.2.3 对甘油三脂的影响
        4.2.4 对谷丙转氨酶(ALT)的影响
        4.2.5 对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
5.讨论
    5.1 过瘤胃氯化胆碱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5.2 过瘤胃氯化胆碱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过瘤胃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过瘤胃保护技术
    1.1物理方法
        1.1.1.加压加热处理
        1.1.2.颗粒技术
        1.1.3.包被技术
    1.2化学方法
        1.2.1.化学试剂处理
        1.2.2.氨基酸类似物、衍生物
        1.2.3.氨基酸的螯合
2过瘤胃营养物质在奶牛上的应用
    2.1过瘤胃胆碱在奶牛上的应用
    2.2过瘤胃脂肪在奶牛上的应用
    2.3过瘤胃氨基酸在奶牛上的应用
    2.4过瘤胃维生素在奶牛上的应用
    2.5过瘤胃葡萄糖在奶牛上的应用
3过瘤胃技术的应用前景

(9)贵州省肉羊健康养殖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贵州省山羊养殖概况
        1.1 黔北麻羊
        1.2 黑山羊
        1.3 白山羊
    2 过瘤胃胆碱
        2.1 胆碱的生物学特征
        2.2 过瘤胃胆碱的由来
        2.3 过瘤胃胆碱在反刍动物的饲喂效果
    3 代乳粉
        3.1 应用代乳粉的意义
        3.2 代乳粉对动物的作用机理
        3.3 代乳粉在犊牛和羔羊中的饲喂效果
    4 白酒糟
        4.1 白酒糟的营养价值
        4.2 白酒糟在动物中的饲喂效果
    5 瘤胃发酵
        5.1 瘤胃发酵的目的及意义
        5.2 瘤胃发酵调控的措施
    6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
        6.1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饲喂效果的研究
    试验一 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检测指标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
        2.2 血浆生化指标
        3 讨论
        3.1 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羔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试验二 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检测指标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瘤胃发酵参数
        2.2 挥发性脂肪酸
        2.3 血浆生化指标
        3 讨论
        3.1 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2 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3.3 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羯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代乳粉对黔北麻羊饲喂效果的研究
    试验一 代乳粉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指标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参数
        2.2 生长性能
        2.3 血浆生化指标
        3 讨论
        3.1 代乳粉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代乳粉对黔北麻羊羔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试验二 代乳粉对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检测指标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瘤胃发酵参数
        2.2 挥发性脂肪酸
        2.3 血浆生化指标
        3 讨论
        3.1 代乳粉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2 代乳粉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3.3 代乳粉对黔北麻羊羯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饲喂效果的研究
    试验一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检测指标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参数
        2.2 生长性能
        2.3 血浆生化代谢指标
        3 讨论
        3.1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试验二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检测指标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瘤胃发酵参数
        2.2 挥发性脂肪酸
        2.3 血浆生化指标
        3 讨论
        3.1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3.2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羯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3.3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羯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第五章 论文创新点与后续研究展望
    1 论文创新点
    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缩略语与符号一览表
附录
图版

(10)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论文立论依据
    3.论文总体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围产期奶牛特点
        1.1 奶牛围产期简介
        1.2 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特点
        1.3 奶牛围产期钙代谢特点
        1.4 奶牛围产期易发疾病
    2 过瘤胃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影响的研究进展
        2.1 产后低血钙的发生机理和预防
        2.2 阴离子盐对产后低血钙的预防机理
        2.3 DCAD的概念和计算
        2.4 过瘤胃阴离子盐在奶牛上的应用
    3 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影响的研究进展
        3.1 胆碱的理化性质和营养作用
        3.2 胆碱的过瘤胃保护技术概况
        3.3 胆碱在奶牛研究上的应用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内容
    试验 1: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DMI、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饲粮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1.3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1.4 检测指标和方法
        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3.2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前期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3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产后90天生产性能的影响
        3.4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整个围产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 讨论
        4.1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前期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4.2 糊化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前期部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3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4.4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离子代谢指标的影响
        4.5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5 小结
    试验 2: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产后免疫状况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2.2 糊化阴离子盐和RPC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2.3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产后疾病的影响
        3 讨论
        3.1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3.2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围产期繁殖性能的影响
        3.3 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奶牛产后疾病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论文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四、胆碱在奶牛营养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体况与奶牛生产性能、血浆生理指标及胎盘蛋白组的关联分析[D]. 王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奶牛泌乳性能对过瘤胃蛋氨酸响应的个体差异及其成因探究[D]. 梁树林. 浙江大学, 2021
  • [3]过瘤胃胆碱在围产奶牛日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谭子璇,吴兵,严欣茹,万宇. 饲料博览, 2020(09)
  • [4]两种过瘤胃胆碱产品在围产期荷斯坦牛上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D]. 崔浩然.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富硒和胆碱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D]. 张晓峰. 扬州大学, 2019(02)
  • [6]过瘤胃氯化胆碱对围产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D]. 刘燕.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7]过瘤胃胆碱在围产期奶牛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李胜开,刘雨琪,叶添梅,张勤,杨膺白.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06)
  • [8]过瘤胃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龚龑,张彬,张翼. 中国奶牛, 2015(17)
  • [9]贵州省肉羊健康养殖营养调控技术研究[D]. 田兴舟. 贵州大学, 2015(01)
  • [10]复合阴离子盐预混料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D]. 孔平. 石河子大学, 2015(01)

标签:;  ;  

胆碱在奶牛营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