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东部山区强风化花岗岩的工程地质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越[1](2021)在《典型边坡滑坡地球物理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边坡是指由于建筑工程和采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建设工程和采矿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之一。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建设工程和采矿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形成深大采坑和斜坡,边坡稳定性成为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边坡失稳问题主要借助传统勘察手段,采用地质调绘、遥感测绘和钻孔、挖掘等常规手段来获取有限的地质信息,借助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来完成失稳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但传统勘察手段获得的地质资料有限,缺乏地下连续三维空间信息,且失稳地质体本身地质构造特别复杂,势必造成数值模拟地质条件与实际地质条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边坡失稳状态的评价不会准确。基于此,本文以失稳边坡岩土体地球物理性质为基础,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研究,与边坡失稳演化机理结合,构筑边坡岩土体地球物理特性与工程力学参数的关联机制,建立一套基于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场特征识别和描述滑坡体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来丰富失稳边坡地质信息,提高稳定性评价精度。完成研究内容和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前人针对失稳边坡工程地质特征、演化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成果,对三种典型边坡类型: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及岩土复合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形成条件、主导因素及表现形式等进行总结,并对影响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2.通过研究岩土体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岩土体属性特征如孔隙率、含水性、饱和度等之间关系,进而建立与工程力学参数的关联性,实现地球物理勘探的量化解释。在参数量化基础之上,构建了土质边坡、土石复合边坡和岩质边坡地球物理模型。3.以白云鄂博铁矿和高速公路边坡的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了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综合地质调绘和工程勘察资料,确定了失稳边坡滑坡体的形态、规模、结构等特征,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对失稳边坡演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岩土体土工试验获得的工程力学参数,构建了岩体工程力学参数与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将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和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失稳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准确的地质数据。4.以合成孔径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滑坡灾害进行早期识别、预警。在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上,应用离散单元法来构建边坡数值分析模型,对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和演化机理进行分析。依据刚体极限平衡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分析边坡失稳原因。通过对比,基于地球物理勘探数据而建立的失稳边坡数值模型稳定性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准确。通过本文的研究,在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中发挥地球物理作用,可提高评价与监测精度,为边坡的灾害预警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张垚[2](2021)在《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坡面流水侵蚀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主要为粗晶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区,地表风化强烈,管沟回填土为花岗岩风化残积砂土,管道作业边坡坡面侵蚀十分严重。又因为花岗岩全风化后的残积层,岩土体结构松散,并伴随有大量的节理和裂隙发育,力学特性不稳定,极易被流水冲刷;管道上部基本为就地取材的风化层碎屑土,回填土土质更疏松,其与自然坡面原状土体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表层易被流水冲刷。因此,需要对对全风化花岗岩地区坡面流水侵蚀灾害的机理进行研究。本实验以龙陵县油气管道通过的全风化花岗岩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规格的土槽(3m×1m×0.5m,3m×0.5m×0.5m)进行四个坡度(10°、20°、30°和40°)下的220mm/h降雨强度的侵蚀模拟实验,对全风化花岗岩地区残积砂土的侵蚀发育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侵蚀机理与坡度的关系坡体在降雨过程中,坡度对于降雨的入渗具有很强的影响,随着坡度的增大,降雨入渗所需的时间越少,入渗速率越高。因此,对于低缓斜坡,降雨侵蚀作用明显低于高度斜坡,且当坡度处于20°至30°之间时,侵蚀冲刷量会明显升高。(2)侵蚀机理与冲刷位置的关系坡体在降雨过程中,坡脚位置总是比坡顶位置下渗所需的时间要多,在同等降雨条件按下,因雨水沿坡面向下运动,所以坡脚位置的入渗速率会高于坡顶位置。这一点由坡体表面的含水率监测数据可以明显得出,坡顶的土体在10cm深度处达到饱和的时间都比坡脚要晚,大致为1-1.5小时。且坡面形成浅沟的位置往往在坡脚处,开始形成侵蚀沟的位置往往在坡体中段。(3)侵蚀机理与坡面流速的关系坡体在降雨过程中,坡度对于坡面上径流的流速具有很强的影响,随着坡度的增大,流速会增大,冲蚀作用增强。对于同一坡度的坡,降雨雨强越大,坡面流流速越大,越容易发生侵蚀作用。对于不同的坡度,坡面流速基本与坡度呈正相关,坡度越小,坡面流流速越小,但入渗量会增大,因此在10°以内侵蚀作用的变化并不明显,但坡度超过10°后,流速对侵蚀作用的影响会明显增大。
何例春[3](2021)在《云南滇滩大理岩边坡离散元与有限差分模拟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值方法逐渐取代传统定性判断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中发挥巨大作用,其中有限差分法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在研究岩质边坡的力学问题时,由于岩体中存在许多微裂隙、节理等不连续面,使用有限差分法分析时,无法真实地描述岩体的不连续特征,因此对岩质边坡的模拟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离散元法由于其能较好的描述岩体情况,在解决岩体力学问题中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本文以云南滇滩铁矿南采坑西帮大理岩边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离散元法模拟时的参数变化对岩体强度的影响;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和离散元法分析矿区西帮大理岩边坡的稳定性,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模拟结果的差异;并将稳定性分析结果与边坡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离散元法与有限差分法在工程运用中的准确性以及所产生的误差。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离散元模拟中单结构面岩体强度并不完全遵循单弱面理论,当结构面倾角小于结构面内摩擦角时,结构面强度不会对岩体强度造成影响,岩体强度受岩块强度控制,并且强度与岩块强度相一致;当结构面倾角大于结构面内摩擦角时,岩体强度受结构面强度控制,并且在45°时岩体强度最低,最容易出现破坏。2.通过离散元法和有限差分法模拟,该大理岩边坡自然条件下和暴雨条件下稳定系数均能满足矿山安全规范要求。3.有限差分法模拟边坡稳定性仅表现出了典型推移式滑坡或牵引式滑坡的特点,并没有反映出岩体崩塌具有的突发、快速的脆性破坏特征。4.离散元法模拟边坡稳定性的过程更加类似于逐级倾覆式的岩坡崩塌,有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要比有限差分法模拟更有效的反映岩质边坡的位移变形特征。5.在工程运用中,离散元法比有限差分法计算的稳定系数相对更小;且离散元的基本理论更加契合岩质边坡特征,使用离散元法模拟所产生的理论误差更小,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于成龙[4](2021)在《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和龙市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县级市,是长白山地区的一座边境旅游城市,坐落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地处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市内90%以上面积被山地覆盖,山高谷深,水系发育,降水集中,加之构造活动与火山地震活动强烈,使得区内地质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随着和龙市旅游开发、工矿业开采、工程活动的频繁进行,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高。逐年增加的地质灾害与日趋脆弱的地质环境,使和龙市人类经济社会与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和龙市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对指导区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以及协调区内人类生产生活与地质环境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和龙市为研究区域,在考虑特殊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的基础上,对区内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展开研究,然后综合利用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区内地质、生态、社会环境因子,利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和山地工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查明了和龙市内已发生地质灾害点173处,均未稳定,潜在地质灾害点63处,均为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已发生的、未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二是潜在地质灾害点。因此,可以确定研究区内分布有23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崩塌80处、泥石流72处、不稳定斜坡63处、滑坡16处、地面塌陷3处、地裂缝2处。对各类隐患点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内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多受控于斜坡结构与人类工程活动,泥石流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均因地下采煤活动而产生。(2)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形状多处于正三角形与圆形之间、面积更为均匀、内部坡向与坡度变化较小的斜坡单元为制图单元;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相关性、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相关文献建立了包含岩土体类、地质构造类、地形地貌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人类活动类、诱发因素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8大类共计13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研究区特殊地质环境条件——长白山火山活动因子进行重点研究;接着对评价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与J、坡度区间为18~24°与24~30°、SE与S坡向、高程区间为255~860 m、起伏度为103~180 m、252~339 m、339~595 m、凸形坡、距离断层、河流、道路越近、裸地和人工植被与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最高;然后选取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随机森林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建模,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区划结果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中、高、极高崩滑危险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40.28%、27.75%、19.09%和12.88%,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0、2、31和126个,分别占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个数的0.00%、1.26%、19.50%和79.24%,且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内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较为集中的各城镇周边,一旦发生崩滑地质灾害,将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大崩滑灾害监测力度,实现对崩滑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3)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适用于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的流域单元作为制图单元;接着建立包含岩土体类、地形地貌类、地质构造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流域发育阶段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7大类共计11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K与J、坡度区间为6~11°、E、S与SW坡向、面积区间为2.55~7.77 km2、相对高差为0~206 m、圆度区间0.14~0.52、裸地、人工植被、地貌信息熵区间0.349~1.357、距离道路、河流、断层越近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较高;然后选取频数比法、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对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建模,并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泥石流低危险性、中危险性、高危险性和极高危险性等级分别占总面积的32.92%、39.07%、18.72%、9.29%,低、中、高、极高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泥石流灾害点2、11、20和39个,分别占已知泥石流灾害点数的2.78%、15.28%、27.78%和54.16%,且研究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龙城镇东北部、八家子镇、头道镇中部和东城镇北部地区,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研究。(4)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风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以下五个评价指标:道路密度、房屋密度、人口密度、农民人均收入和耕地密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崩滑地质灾害易损性与泥石流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易损性等级以低易损性为主。基于易损性与危险性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地质灾害极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龙城镇东北~东城镇一带和边防公路大部分沿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03%,主要危胁对象为省道S206、居民房屋、农田和边防公路等,建议在这一区域内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地质灾害中风险区面积占比34.22%,应适当开展地质灾害的治理、监测工作。地质灾害低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广,面积占比为37.75%。(5)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GIS技术,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特征,采用地质环境类:高差、坡度、地貌类型、断层距离、地震、岩土体类型、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社会环境类:建筑物密度、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生态环境类: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河流距离、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矿产资源等3个大类,共计18个评价指标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组合赋权法,对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为(前五):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地层岩性、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地震、人口密度;然后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建模研究,结果显示低承载力等级面积为471.38 km2,中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097.24 km2,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416.67 km2,极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2,083.34 km2,这四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30%、21.65%、27.95%、41.10%。建议在地质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区域,控制新资源开发、大型人类工程的建设等,使其不遭受更严重的破坏,转变现有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开采方式和利用强度,逐步改善这一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
牟希言[5](2021)在《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投资建设的日益增加,公路工程病害呈现出一种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大多数的公路工程病害主要是源于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对于各项工程地质条件的判断不足。所以进行良好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判断是减小公路工程病害,降低工程建设费用,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的一个主要途径。很显然,传统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手段并不能达到相对满意的勘察效果。传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钻探、坑探、井探了解的是局部点位的地质情况,无法把握整体的地质情况,且存在成本高,工期长的缺点。故需要一种新的勘察方法对传统勘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制约植物生存、生长、分布的影响因素、影响机理。总结了植物景观与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含水率、土层厚度之间的联系。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提炼了一些野外常见的酸性土指示植物、钙质土指示植物、盐渍土指示植物、不同土壤含水率指示植物、深根与浅根系植物。建立了利用植物自然景观进行土壤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含水率、土层厚度的公路工程地质判别方法。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植物自然景观与地层岩性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归纳、对九个国内外不同地点实际调查案例分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综合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在一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利用植物自然景观判译地层岩性是一种可行、高效且经济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辅助方法。在气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在具体的区域可以利用植物自然景观指示地层岩性,这打破传统认为只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稀少的地区才适用的观点。通过研究发现并总结了利用植物自然景观判译地层岩性方法的四种模式:(1)植被的一般生态外貌性质的差异模式,(2)植物种属之间的差异模式,(3)同种属植物生活强度的差异模式,(4)同种植物发育节奏的差异模式。本文总结提炼研究了植物自然景观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之间的联系。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归纳、对岩溶地区和红砂岩地区实地调查案例分析,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气候环境相同的具体区域,利用植物自然景观指示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是一种可行、高效经济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辅助方法。作为一种定性判别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的辅助方法和思路,配合传统的勘察方法综合分析,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是非常有效的。本文通过对植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表现进行理论研究、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建立了基于植物自然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这是一种简易、快捷且经济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可以对传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从而可以“点、线、面”相结合,综合分析判别公路工程地质条件。同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植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表现,并考虑各种不同的公路环境及运行条件后,建立了基于植物生活习性和公路环境及运行要求的植物绿化品种选择方法。研究总结了24种不同特性的植物类型,完善了公路绿化设计选种时的一些不足。
李丽香[6](2021)在《云南腾冲滇滩铁矿复杂岩体结构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露天采矿工程形成了许多高、陡边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及矿山生产的正常运行。在与大自然不断协调的过程中,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边坡稳定性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成熟。然而岩体参数是边坡稳定性问题研究的基础,直接影响边坡稳定性的计算结果。目前,虽然岩体参数的获取方法多样,但对于不同类型边坡的岩体参数获取方法适宜性的研究甚少。在边坡稳定性研究时,选取岩体参数获取方法的随意性,导致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滇西腾冲滇滩铁矿复杂岩体结构边坡稳定性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地质填图与节理裂隙调查,查明了研究区地质情况、工程地质问题。同时对研究区进行了钻孔编录、现场孔内直接剪切试验、点荷载试验及样品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岩体质量分级及参数反演,得到研究区边坡岩体及断层碎裂带的物理力学参数。运用钻孔资料、边坡结构面特征及赤平投影综合确定研究区潜在滑动面(带),并建立符合实际的滑坡与边坡地质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模拟情况对比参数取值方法的可靠性。选取了研究区的三条典型剖面,利用不同的极限平衡方法对研究区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将验算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到更加适用的计算方法。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得到的认识如下:1、通过野外实际测量获取了大量的裂隙数据,结合裂隙等密度图得到优势裂隙发育情况,通过边坡赤平投影得到研究区优势节理裂隙切割的不稳定楔形体,在此基础上,结合钻孔揭露的破碎带、软弱结构面发育情况综合确定了研究区边坡存在的潜在滑动面(带)。2、在室内试验,点荷载试验,孔内直剪试验及野外节理裂隙调查等勘察的基础上,结合岩体质量分级及参数反演方法,得到三种岩体力学参数。通过对参数进行对比得到,不同岩体参数的大小按其获取方法表示为:岩体质量分级>孔内直剪试验>参数反演。3、选取研究区已发生的H1滑坡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两种参数对该三维模型进行实例拟合,得到利用参数反演获取的岩体参数进行模拟的拟合效果好于直剪参数,由此得出,对于风化层边坡适合采用参数反演来获取岩体参数,同时证明了用该三维模拟方法模拟本研究区边坡的可行性。4、对研究区边坡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三种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利用孔内直剪试验法获取的岩体参数进行模拟的效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由此可得,对于岩体较为复杂的岩质边坡,孔内直剪试验是一种有效地获取岩体力学参数的方法。5、选取研究区三条剖面,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Bishop法、Janbu法分别对三条剖面进行降雨工况与降雨加地震工况的二维稳定性计算,将降雨工况计算结果与三维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Morgenstern-Price法对复杂岩质边坡的计算准确性更高,分析降雨加地震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得到边坡在该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张晓波[7](2020)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是应对城市发展规模上限约束、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及城市交通拥堵等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相结合,建立具有科学性、可对比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方法体系,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本文以潼湖新区为案例,开展地下空间的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及承载状态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及开发适宜性,以期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论文主要成果包括:(1)解析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解析了案例区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空间分布、含水层水力联系、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等特征,分析了不良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及水土污染等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性问题,其中,不良工程地质为软弱层欠压实、软硬接触带承载力不均以及破碎带稳定性差等;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主要发生在4~9月强降雨期的残丘区及平原区;以水体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已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2)初步建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实现集成应用。从环境地质条件、水土地球化学、地质灾害、敏感地质体等方面进行单要素评价,根据综合资源环境承载本底及状态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原理,纳入城市预期发展规模及人口规模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关系,集成评价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3)定量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利用地表和地下两大系统中地质环境、水土环境、敏感地质体、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五个子系统中23个指标进行定量测度,评价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双向等级,揭示研究区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较高,承载状态总体盈余的综合承载特征。案例研究表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主要体现在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之间、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与地下建筑以及地表建筑之间的三种耦合形态。
温泳心[8](2021)在《广西浦北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及降雨阈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滑坡灾害是广西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会威胁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更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发展。其中广西浦北县是典型的滑坡灾害多发地区,因此,研究浦北县滑坡的诱发因素,划分滑坡的易发性区域,统计滑坡的降雨信息,探究地区降雨阈值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在收集滑坡灾害数据、调查研究浦北县滑坡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坡向、地貌类型、距水系距离、距构造距离、工程地质岩组、人类工程活动以及年平均降雨量8个因子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计算各指标权重。(2)用信息量模型结合Arcgis软件计算各指标分级信息量值,利用加权信息量对浦北县滑坡易发程度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易发区,5个分区面积占比依次为13.8%、39.6%、24.2%、18.5%、3.9%。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值为71%表明评价模型符合精确性检验要求,本次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合理。(3)为研究浦北县滑坡灾害与降雨的关系,从浦北县历史滑坡灾害中筛选出59个降雨型滑坡,利用地面雨量站点数据对TRMM卫星降雨数据进行校正然后插值以提取降雨数据,计算导致滑坡灾害发生的有效降雨量,建立降雨阈值模型,并依据滑坡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分别绘制极高、高、中三个易发区的诱发滑坡灾害的降雨阈值曲线,分别为I(28)72.523D-0.907、I(28).93274D-0.934、I(28)44.767D-0.959,从而计算出导致各易发分区的滑坡灾害发生的降雨阈值,其中极高易发区的诱发滑坡灾害的有效降雨量最低。
张路正[9](2020)在《渣土场边坡三维地质建模及空间效应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 ——以田心石场渣土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基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了渣土。这些渣土若堆放不合理,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深入研究渣土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大规模基础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渣土场边坡因三维空间效应而导致稳定性评价可靠性低,导致可能存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等诸多安全隐患或造成工程浪费的问题,以“渣土场边坡三维地质建模及空间效应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以田心石场渣土场为例”为题,基于Kriging插值法使用C++开发建立渣土场三维地质模型,基于强度折减法和改进三维Spencer法模型,综合分析评价了渣土场边坡稳定性的空间效应,得到主要成果及结论如下。(1)查明了典型渣土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渣土场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为评价渣土场边坡稳定性的空间效应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2)基于Kriging插值法,使用C++语言及VTK图形库、GSTL(the Geostatistics Template Library)、opencv、opencv-viz进行开发,构建了渣土场三维地质模型的程序,建立了典型渣土场边坡的精细化三维地质模型,为提升三维空间效应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前提。建立精细化三维地质模型的流程为:获取地形数据→构建地表模型→分析钻孔数据→生成地层模型→模型装配,基于以上方法流程,建立了田心石场渣土场南侧边坡的三维地质模型。(3)基于强度折减法对比分析了渣土场边坡二维及三维条件下的边坡变形情况,获得了渣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三维空间效应。渣土场边坡的空间效应表现为:(1)变形量值及变形区域存在差别:二维情况下变形集中于坡项,而三维情况下边坡土体因约束作用,变形集中于中部;(2)最大剪应变增量所反映的滑面形态和部位存在差别:二维情况下滑面为圆柱面,三维情况下滑面靠近边缘,且呈绘图弧形;(3)边坡的稳定性定量评价结果存在差别:三维相较于二维获得更大的稳定性评价结果。(4)基于二维Spencer的极限平衡法,结合渣土场工程地质特性,推导得到了三维模型条件下Spencer极限平衡计算理论,并进行三维极限平衡法程序设计和开发,构建了渣土场最危险滑面搜索方法。利用该程序分析评价了渣土场边坡的三维稳定性,分析了稳定性评价存在的坡面形态效应和端部效应。(5)对比分析二维和三维条件下的堆渣体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二维稳定性系数偏于安全。原因在于二维情况下边坡假定为并没有侧向的约束条件,而在三维情况下每一个微岩土体不仅受到平行于坡向的方面与垂向上的约束条件,还受到垂直于坡向的方向岩土体的作用。揭示了堆渣体边坡的三维空间效应。
张建伟[10](2020)在《青岛地区典型高陡危岩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复绿技术》文中提出高陡危岩边坡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现有治理工程在设计上差异较大,为促进施工技术的规范化,基于典型高陡危岩边坡的治理工程实践,结合已完成的百余个相似工程实例,创新凝练一套因地制宜、适于推广、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方法,以利于指导地质环境治理。选取青岛崂山余脉典型高陡边坡,开展了地质环境调查和工程勘察,评价了边坡稳定性。充分考虑投资、耗能、稳定性等因素,实施了土石方工程(危岩体清除、削坡整形、清理坡面等)、边坡支护工程(注浆加固、锚喷支护、格构梁支护等)、绿化工程(挂网喷播绿化、宾格网绿化等),以及抗滑挡土(石)墙、截(排)水系统、蓄水池、三维激光扫描等辅助工程和地质环境监测措施。分析各工程技术环节,集成为一套效果优良、经济合理、社会认可、条件适宜的高陡危岩边坡治理技术,在学术上和实践中为同类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对比参考依据,避免不合理的设计、施工而留下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效率和治理效果,对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类似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吉林东部山区强风化花岗岩的工程地质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东部山区强风化花岗岩的工程地质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边坡滑坡地球物理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动态及发展现状 |
1.2.1 滑坡理论发展过程 |
1.2.2 滑坡理论研究现状 |
1.2.3 滑坡体地球物理勘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失稳边坡滑坡演化机理与稳定性分析理论 |
2.1 岩质边坡失稳演化机理 |
2.1.1 岩质边坡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
2.1.2 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模式 |
2.2 土质边坡失稳演化机理 |
2.2.1 土质边坡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
2.2.2 土质边坡破坏模式 |
2.3 岩土复合边失稳演化机理 |
2.3.1 岩土复合边坡失稳破坏模式 |
2.3.2 岩土复合边坡失稳破坏影响因素 |
2.4 边坡失稳演化过程 |
2.5 边坡稳定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2.5.1 自身内部条件因素 |
2.5.2 外部条件因素 |
2.6 边坡稳定性主要分析方法 |
2.6.1 定性评价方法 |
2.6.2 定量评价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失稳边坡岩土地球物理性质及地球物理模型 |
3.1 失稳边坡岩土体地球物理性质 |
3.1.1 电阻率特征 |
3.1.2 弹性波速特征 |
3.1.3 探地雷达特征 |
3.2 岩土体工程力学性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关系 |
3.3 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
3.3.1 岩质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
3.3.2 土质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
3.3.3 岩土复合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失稳边坡地球物理方法模拟研究 |
4.1 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演模拟 |
4.1.1 电阻率法正演方法理论 |
4.1.2 边坡失稳地电模型 |
4.1.3 边坡失稳模型正演模拟及装置选择 |
4.1.4 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 |
4.2 探地雷达正演模拟 |
4.2.1 探地雷达正演方法理论 |
4.2.2 探地雷达正演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分析 |
5.1 白云鄂博主矿南帮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分析 |
5.1.1 工程概况 |
5.1.2 研究区地质条件 |
5.1.3 野外数据采集 |
5.1.4 探测成果分析 |
5.1.5 滑坡体三维工程地质模型建立 |
5.2 张榆线公路勘察中滑坡体的地球物理特征与分析 |
5.2.1 工程概况 |
5.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
5.2.3 野外数据采集 |
5.2.4 探测成果分析 |
5.2.5 滑坡体演化机理分析 |
5.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第6章 典型边坡失稳演化机理及稳定性评价 |
6.1 滑坡灾害识别和预警 |
6.1.1 滑坡体的识别 |
6.1.2 滑坡体的预警 |
6.2 滑坡演化过程和机理分析 |
6.2.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
6.2.2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
6.2.3 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分析 |
6.2.4 边坡失稳演化机理分析 |
6.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6.3.1 岩土体工程力学参数的确定 |
6.3.2 边坡稳定性评价 |
6.4 边坡失稳原因分析 |
6.5 典型边坡滑坡探测与预警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坡面流水侵蚀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油气管道的发展及分布 |
1.1.2 管道区流水侵蚀的危害及研究意义 |
1.2 坡面流水侵蚀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目前待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方法与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侵蚀状况调查 |
2.1 研究区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状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2 区域调查概述 |
2.3 坡面侵蚀的影响因素 |
2.4 全风化花岗岩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风化花岗岩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3.1 室外实验 |
3.2 室内试验 |
第四章 边坡侵蚀破坏的降雨模拟试验 |
4.1 侵蚀破坏模拟试验平台搭建 |
4.1.1 试验步骤 |
4.1.2 雨量设计 |
4.1.3 数据监测 |
4.2 侵蚀破坏模拟试验参数选取 |
4.3 侵蚀破坏模拟试验过程 |
4.3.1 试验一10°斜坡 |
4.3.2 试验二20°斜坡 |
4.3.3 试验三30°斜坡 |
4.3.4 试验四40°斜坡 |
4.4 降雨冲刷侵蚀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全风化花岗岩回填土侵蚀的典型特征 |
4.5.2 地面冲刷实验主要结论 |
第五章 坡面侵蚀冲刷过程分析 |
5.1 坡体侵蚀冲刷结果 |
5.2 坡面流速与侵蚀冲刷的关系 |
5.3 不同坡度下坡体土壤抗冲刷系数 |
5.4 不同坡度下坡体土壤分离速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3)云南滇滩大理岩边坡离散元与有限差分模拟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离散元法研究现状 |
1.2.2 边坡稳定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自然地理 |
2.2 气象水文 |
2.3 区域地质条件 |
2.3.1 地层 |
2.3.2 地质构造 |
2.3.3 岩浆岩 |
2.4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层富水性 |
2.4.2 水文地质单元 |
2.5 南采坑西帮工程地质概况 |
2.5.1 地层岩性 |
2.5.2 断层 |
2.5.3 风化特征 |
2.5.4 西帮边坡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单结构面离散元模型参数影响研究 |
3.1 影响岩体强度的因素 |
3.2 3DEC软件介绍 |
3.3 计算模型 |
3.4 单结构面倾角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3.5 单结构面模型物理参数影响分析 |
第四章 离散元法参数取值 |
4.1 岩块相关参数确定 |
4.1.1 点荷载试验 |
4.1.2 孔内直剪试验 |
4.1.3 岩体质量分级 |
4.1.4 地质强度指标法 |
4.1.5 岩块参数取值 |
4.2 赤平投影分析 |
4.3 结构面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 |
4.3.1 JCS确定方法 |
4.3.2 JRC确定方法 |
4.3.3 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的选取 |
4.3.4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选取 |
第五章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犀牛外部建模 |
5.2 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 |
5.2.1 结构面网络构建 |
5.2.2 离散元分析 |
5.3 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分析 |
第六章 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6.1 离散元法与有限差分法对比分析 |
6.2 离散元、有限差分与边坡监测对比分析 |
6.3 误差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不足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项目研究 |
(4)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
1.2.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
1.2.3 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4 现存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象水文 |
2.3 植被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2.5 地形地貌 |
2.6 地层岩性 |
2.7 地质构造 |
2.8 地下水类型 |
2.9 工程岩土体类型 |
2.10 地震活动 |
2.11 火山活动 |
2.12 人类工程活动 |
2.13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
3.1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
3.1.1 遥感数据获取 |
3.1.2 DEM数据获取 |
3.1.3 遥感影像处理 |
3.1.4 解译标志 |
3.1.5 遥感解译结果 |
3.2 地质灾害总体特征 |
3.2.1 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
3.2.2 地质灾害总体分布规律 |
3.3 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1 崩塌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2 泥石流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3 滑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4 地面塌陷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5 地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 |
3.3.6 不稳定斜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流程 |
4.2 崩滑地质灾害编录数据 |
4.3 崩滑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
4.4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4.1 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
4.4.2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统计 |
4.4.3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4.4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
4.5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与优选 |
4.5.1 信息量模型 |
4.5.2 层次分析模型 |
4.5.3 随机森林模型 |
4.5.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
4.5.5 崩滑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
4.5.6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
4.6 崩滑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
5.1 泥石流编录数据 |
5.2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
5.3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5.3.1 地质环境特征与泥石流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
5.3.2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5.3.3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
5.4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 |
5.4.1 频数比模型 |
5.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5.4.3 支持向量机模型 |
5.4.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
5.4.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
5.4.6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
5.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
6.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 |
6.1.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
6.1.2 评价指标选取 |
6.1.3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模型 |
6.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
6.3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7.1 评价单元选取 |
7.2 评价指标选取 |
7.2.1 地质环境 |
7.2.2 社会环境 |
7.2.3 生态环境 |
7.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3.1 评价指标分值确定 |
7.3.2 组合赋权法 |
7.3.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4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 |
7.5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结果分析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土壤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关系研究 |
2.1 制约植物景观的机理 |
2.2 基于气候的植被宏观分布 |
2.3 植物与土壤化学性质的联系 |
2.4 植物与土壤物理性质的联系 |
2.5 植物与土壤含水率的联系 |
2.6 植物与土层厚度的联系 |
2.7 植物指示土壤的理论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地层岩性的关系研究 |
3.1 岩石-土壤-植物自然景观的理论联系 |
3.2 植物景观指示地层岩性上的应用 |
3.3 利用植物景观指示地层岩性的理论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 |
4.1 植物景观与构造、地下水的理论联系 |
4.2 植物景观在指示地质构造上的应用研究 |
4.3 崩塌灾害发生的机理及植物景观类型 |
4.4 滑坡灾害发生的机理及景观类型 |
4.5 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
4.6 通过植物景观判别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应注意的事项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物自然景观与气候(大风、光照)的关系研究 |
5.1 植物与大风的关系 |
5.2 植物与光照的联系 |
第六章 基于植物自然景观及生活习性的公路勘察、绿化设计的理论研究 |
6.1 基于植物自然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理论研究 |
6.2 基于植物生活习性和公路环境及运行要求的品种选择研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6)云南腾冲滇滩铁矿复杂岩体结构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结构研究现状 |
1.2.2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 |
2.2.1 地层 |
2.2.2 岩浆活动 |
2.2.3 变质作用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3 矿区地质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 |
2.3.3 水文地质 |
2.4 矿区工程地质岩组 |
2.5 研究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第三章 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取值 |
3.1 室内试验 |
3.2 点荷载试验 |
3.3 孔内直剪试验 |
3.4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
3.5 参数反演 |
第四章 H1 滑坡(风化层)实例拟合 |
4.1 H1 滑坡的基本特征 |
4.2 FLAC~(3D)软件简介 |
4.2.1 FLAC~(3D)基本原理 |
4.2.2 本构模型的确定 |
4.3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4.4 H1 滑坡(风化层)三维模拟 |
4.4.1 孔内直剪试验参数模拟 |
4.4.2 参数反演参数模拟 |
4.4.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边坡(岩质)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5.1 潜在滑动面分析 |
5.1.1 钻孔揭露破碎带 |
5.1.2 结构面特征 |
5.1.3 边坡极射赤平投影分析 |
5.1.4 潜在滑动面(带) |
5.2 三维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5.2.2 模型参数与边界条件 |
5.3 各类方法抗剪强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 |
5.3.1 岩体质量分级参数数值模拟 |
5.3.2 直剪试验参数数值模拟 |
5.3.3 参数反演数值模拟 |
第六章 极限平衡法二维对比分析 |
6.1 极限平衡法计算原理 |
6.1.1 Morgenstern-Price法 |
6.1.2 Bishop法 |
6.1.3 Janbu法 |
6.2 典型剖面稳定性计算 |
6.2.1 剖面位置与安全系数 |
6.2.2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项目目录 |
附录 C 软弱结构面产状统计 |
附录 D 节理裂隙产状统计 |
(7)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与意义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多要素城市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格局与特征 |
2.1.2 区位分析 |
2.1.3 产业经济分析 |
2.2 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 |
2.2.1 水文地质 |
2.2.2 工程地质 |
2.2.3 环境地质 |
2.2.4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与“双评价”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 |
3.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3.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
3.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
3.4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选取 |
3.5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3.6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评价”方法在潼湖新区的应用 |
4.1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
4.1.1 地质环境评价 |
4.1.2 水土环境评价 |
4.1.3 敏感地质体评价 |
4.1.4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
4.1.5 城市发展预期规模及地下空间需求 |
4.2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
4.2.1 指标数据归一化 |
4.2.2 指标重要性排序 |
4.2.3 评价结果修正 |
4.2.4 结果分析 |
4.3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
4.3.1 评价过程 |
4.3.2 评价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惠州市潼湖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策 |
5.1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特点 |
5.1.1 开发利用现状 |
5.1.2 开发利用特点 |
5.2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需求评估与开发要求 |
5.2.1 资源潜力与需求评估 |
5.2.2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理念解析 |
5.2.3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探索 |
5.3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
5.3.1 地下空间资源确权 |
5.3.2 支撑主体功能区划 |
5.3.3 指导地下空间分层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广西浦北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及降雨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2 降雨阈值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1 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 |
2.1.1 层次分析法 |
2.1.2 信息量法 |
2.2 有效降雨量模型 |
2.3 经验性降雨阈值模型 |
2.4 数据来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气象水文概况 |
3.2 地质环境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层岩性 |
3.2.3 地质构造 |
3.2.4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3.3 人类工程活动 |
3.3.1 人类工程活动的主要方式 |
3.3.2 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滑坡灾害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区滑坡灾害分布特征 |
4.1.1 滑坡灾害分布空间特征 |
4.1.2 滑坡灾害分布时间特征 |
4.2 研究区滑坡灾害发育特征 |
4.2.1 现今处于蠕变阶段滑坡 |
4.2.2 现今处于破坏或休止阶段滑坡 |
4.3 滑坡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地形地貌因素 |
4.3.2 水文地质因素 |
4.3.3 诱发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滑坡易发性评价区划的实现 |
5.1 评价因子选取及AHP法确定因子权重 |
5.2 评价单元划分 |
5.3 各评价指标信息量值计算 |
5.4 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区划 |
5.5 评价结果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浦北县降雨阈值模型的构建 |
6.1 滑坡与降雨数据的准备 |
6.2 有效降雨量模型的建立 |
6.3 I-D降雨阈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6.4 基于易发性区划的滑坡降雨阈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渣土场边坡三维地质建模及空间效应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 ——以田心石场渣土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坡面形态效应 |
1.2.2. 端部效应 |
1.2.3. 三维极限平衡法 |
1.2.4. 三维最危险滑面搜索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1.2. 气象条件 |
2.2. 工程地质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水文地质 |
2.2.5.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渣土场边坡基本特征 |
3.1. 研究区渣土场概况 |
3.1.1. 受纳场分布 |
3.1.2. 受纳场排水设施情况 |
3.1.3. 受纳场影响范围及实物指标统计 |
3.2. 渣土场边坡基本特征 |
3.2.1. 几何形态特征 |
3.2.2.边界特征 |
3.2.3. 坡体结构特征 |
3.3. 边坡变形破坏情况 |
3.3.1. 裂缝 |
3.3.2. 冲沟 |
3.3.3. 局部塌陷 |
3.3.4. 局部滑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kriging插值的三维地质建模 |
4.1. 建模流程简介 |
4.2. 边坡地层序列关系 |
4.3. 边坡地表面的生成 |
4.3.1. 原始数据数据处理 |
4.3.2. 地形模型的生成 |
4.4. 地层面生成 |
4.4.1. 钻孔资料 |
4.4.2. 插值生成地层面 |
4.5. 模型装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变形理论的边坡稳定性空间效应分析 |
5.1. 变形稳定性分析法 |
5.2. 数值模型构建与边界条件选取 |
5.3. 岩土力学参数选取 |
5.4. 典型剖面的稳定性分析 |
5.4.1. 初始应力状态 |
5.4.2. 折减后的应变状态 |
5.4.3. 最危险滑面搜索 |
5.5. 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
5.5.1. 初始应力应变状态 |
5.5.2. 折减后的应变状态 |
5.5.3. 最危险滑面搜索 |
5.6. 边坡稳定性空间效应分析 |
5.7. 空间效应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Spencer法的三维理论模型改进及边坡稳定性空间效应分析 |
6.1. 三维spencer法模型改进 |
6.1.1. 基本假定 |
6.1.2. 三维滑体的平衡方程组 |
6.1.3. 最危险滑面搜索 |
6.2. 三维极限平衡法程序设计 |
6.2.1. 开发环境 |
6.2.2. 模型存储 |
6.2.3. 程序设计 |
6.2.4. 计算过程及结果 |
6.2.5. 基于三维Spencer极限平衡的边坡稳定性空间效应分析 |
6.2.6. 二维spencer法下的边坡稳定性系数 |
6.2.7. 坡面形态效应 |
6.2.8. 端部效应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青岛地区典型高陡危岩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复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灾害现状与研究意义 |
1.1.1 灾害发育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危岩边坡失稳灾害 |
1.2.2 治理技术发展历程 |
1.2.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1.2.4 边坡治理工程技术 |
1.2.5 边坡稳定性监测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的问题 |
2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位置 |
2.1.1 青岛交通区位 |
2.1.2 典型研究区交通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3.1 青岛地形地貌 |
2.3.2 研究区微地貌 |
2.4 社会经济 |
2.5 地质构造 |
2.6 工程地质 |
3 典型高陡边坡致灾因素及稳定性评价 |
3.1 边坡发育现状 |
3.1.1 危险性分析 |
3.1.2 环境破坏 |
3.2 致灾因素分析 |
3.2.1 岩性构造 |
3.2.2 地形坡度 |
3.2.3 坡体物质组成 |
3.2.4 强降雨 |
3.2.5 人类活动 |
3.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3.3.1 稳定性辨识 |
3.3.2 稳定性评价 |
4 地质环境治理技术应用 |
4.1 治理原则 |
4.2 坡面处理工程 |
4.2.1 危岩体清除 |
4.2.2 削坡整形 |
4.2.3 爆破施工 |
4.2.4 人工清坡 |
4.3 边坡支护工程 |
4.3.1 注浆加固 |
4.3.2 锚喷支护 |
4.3.3 格构梁支护 |
4.4 其它辅助工程 |
4.4.1 抗滑挡土(石)墙 |
4.4.2 截(排)水系统 |
4.4.3 蓄水池 |
4.5 地质环境监测 |
4.5.1 监测要求 |
4.5.2 三维激光扫描 |
5 生态复绿技术应用 |
5.1 生态复绿 |
5.2 挂网喷播绿化 |
5.2.1 坡面挂网 |
5.2.2 覆土喷播 |
5.2.3 养护管理 |
5.3 格宾网法绿化 |
5.3.1 坡面施工 |
5.3.2 覆土栽植 |
5.3.3 养护管理 |
6 高陡危岩边坡治理技术 |
6.1 效益分析 |
6.1.1 社会效益 |
6.1.2 经济效益 |
6.1.3 环境效益 |
6.2 边坡治理技术 |
6.2.1 未治理现状 |
6.2.2 问题和需求 |
6.2.3 技术集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吉林东部山区强风化花岗岩的工程地质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边坡滑坡地球物理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D]. 周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缅油气管道龙陵段坡面流水侵蚀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张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云南滇滩大理岩边坡离散元与有限差分模拟对比研究[D]. 何例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 于成龙. 吉林大学, 2021
- [5]基于植物景观的公路工程地质因素判译及绿化设计研究[D]. 牟希言.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云南腾冲滇滩铁矿复杂岩体结构边坡稳定性研究[D]. 李丽香.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D]. 张晓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8]广西浦北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及降雨阈值研究[D]. 温泳心. 广西大学, 2021(12)
- [9]渣土场边坡三维地质建模及空间效应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 ——以田心石场渣土场为例[D]. 张路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青岛地区典型高陡危岩边坡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复绿技术[D]. 张建伟.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地质;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工程地质; 边坡绿化; 边坡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