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低温长期保存血管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1](2021)在《附子多糖对深低温冻存血管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附子多糖(Fuzi-polysaccharides,FPS)对深低温冻存血管的作用效果,初步探讨FPS对深低温冻存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无菌操作取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腹主动脉,将72根腹主动脉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研究组和实验对照组,实验研究组包括FPS 0.1mg/m L组、FPS1mg/m L组、FPS 10mg/m L组、FPS 20mg/m L组,实验对照组包括灭菌注射用水组、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每组12根血管节段,经程序降温后,放入液氮内保存1周后快速复温,进行脱水、石蜡包埋并制片,运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织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 T-mediated d 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检测血管凋亡细胞。结果:1.HE染色结果:实验对照组(灭菌注射用水组)见内壁脱失,血管平滑肌肌纤维大量断裂,排列紊乱,间隙增宽显着,可见空泡样变性,平滑肌细胞核碎裂明显,短棒状细胞核数量增加,长梭形数目明显减少;实验对照组(10%DMSO组)内壁部分凹陷,血管平滑肌纤维层数减少,间隙稍有增宽,细胞核长梭形数目稍多于短棒状;实验研究组(FPS 0.1mg/m L组)见内壁部分凹陷明显,血管平滑肌纤维间隙增宽,细胞核总数目减少,其中长梭形数目少于短棒状;实验研究组(FPS 1mg/m L组)见内壁欠光滑,稍有部分凹陷,肌纤维间隙稍增宽,层数减少,细胞核长梭形数目减少,短棒状增多。实验研究组(FPS 10mg/m L组)见内壁平滑、连续性好,偶见凹陷,平滑肌纤维紧密,界限清,细胞核长梭形数目多于短棒状;实验研究组(FPS 20mg/m L组)见内壁较光滑,无明显凹陷,平滑肌纤维排列紧密,偶见断裂及空隙,结构较好,细胞核长梭形数目多,偶见短棒状。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显示:各组间总体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与灭菌注射用水组相比,FPS 0.1mg/m L组及FPS 1mg/m L组血管VEGF平均光密度值增加(P=0.415)(P=0.268),10%DMSO组、FPS 10mg/m L组及FPS 20mg/m L组血管VEGF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02)(P<0.001)(P<0.001);与10%DMSO组相比,FPS 10mg/m L组血管VEGF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47),FPS 20mg/m L组血管VEGF平均光密度值增加(P=0.523);与FPS 0.1mg/m L组相比,FPS 1mg/m L组血管VEGF平均光密度值增加(P=0.762),10%DMSO组、FPS 10mg/m L组及FPS20mg/m L组血管VEGF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17)(P<0.001)(P<0.001);与FPS 1mg/m L组相比,10%DMSO组、FPS 10mg/m L组及FPS 20mg/m L组血管VEGF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34)(P<0.001)(P=0.007);与FPS 20mg/m L组相比,FPS 10mg/m L组血管VEGF平均光密度值增加(P=0.172)。3.TUNEL法血管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各组间总体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与灭菌注射用水组对比,10%DMSO组、FPS 1mg/m L组、FPS 10mg/m L组及FPS20mg/m L组血管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P<0.001)(P<0.001)(P<0.001),FPS 0.1mg/m L组血管细胞凋亡率降低(P=0.142);与10%DMSO组对比,FPS 10mg/m L组及FPS 20mg/m L组血管细胞凋亡率降低(P=0.105)(P=0.225);与FPS 0.1mg/m L组对比,10%DMSO组、FPS 1mg/m L组、FPS 10mg/m L组及FPS20mg/m L组血管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1)(P=0.004)(P<0.001)(P<0.001);与FPS 1mg/m L组相比,FPS 10mg/m L组、FPS 20mg/m L组血管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08)(P=0.023),10%DMSO组血管细胞凋亡率降低(P=0.273);与FPS 20mg/m L组相比,FPS 10mg/m L组血管细胞凋亡率降低(P=0.679)结论:附子多糖对深低温冻存腹主动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高浓度附子多糖组较低浓度附子多糖组保护效果好,当附子多糖浓度为10mg/m L时可能保存效果更好。
曲亚平[2](2021)在《不同年龄、部位和吸脂方法获取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深低温保存是目前长期储存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的唯一方法,解冻复苏后仍具备良好性能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是建立ASCs干细胞库和临床应用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应用于临床还是基础研究,均要求提供的储存干细胞的质量是优化的、稳定的和均一的。但目前ASCs干细胞库的细胞来源缺乏统一的标准,细胞质量非常不稳定,生物学活性差异很大。要获得质量最佳、生物学特性稳定一致的深低温保存ASCs,就必须在细胞来源方面对相关因素加以严格控制。目前,影响脂肪来源干细胞性能的关键因素包含供体年龄、部位和吸脂方法。由于缺乏针对深低温保存的ASCs细胞来源的系统优化研究和数据,尚无法对上述因素进行控制和优化。因此,需要明确供体因素和采集方法对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了解不同年龄、不同部位和不同采集方法获取的脂肪来源干细胞在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有何差异,为优化脂肪干细胞采集指标提供基本数据,为建立人ASCs干细胞库标准提供依据。研究目的明确年龄因素对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明确不同供区部位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比较水动力辅助吸脂技术和常规负压吸脂技术对冷冻脂肪来源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不同年龄、供体部位、吸脂技术来源的冷冻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的效果。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不同年龄供体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1)冷冻ASCs生物学特性检测:健康女性腹部脂肪抽吸术中获取的颗粒脂肪组织。按供体年龄分为:A组18~29岁,B组30~49岁,C组50~65岁,每组20例。采用胶原酶分离获得SVF(stromal vascular straction,SVF),应用Muse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脂肪中SVF的产量和活力;体外培养获得P2代ASCs,深低温保存4周,流式细胞仪检测冷冻ASCs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体外成脂诱导各组冷冻ASCs成脂分化,RT-PCR检测成脂关键基因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水平,分析其成脂分化潜能。(2)冷冻ASCs辅助脂肪移植动物实验: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将3个不同年龄组的1 × 106个冷冻ASCs分别与0.3 ml的脂肪颗粒混合后,注射于裸鼠背部脊柱两侧皮下;空白对照组:注射10 μl PBS与脂肪颗粒混合物。比较各组脂肪移植物的重量和体积,HE染色评估脂肪细胞的完整性和坏死组织所占比例,Perilipin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移植物内脂肪细胞的存活情况,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脂肪移植后新生血管密度。第二部分:不同供区部位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1)冷冻ASCs生物学特性检测:行吸脂术的健康志愿者,分别从上肢、腹部、髂腰部和大腿四个部位抽取吸脂肪组织20ml,采用胶原酶分离获得SVF,应用Muse细胞分析仪检测各部位的脂肪组织内SVF的产量和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部位SVF中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占比;ASCs体外培养,深低温保存4周。比较四个供区部位的ASCs冷冻后的生物学特性:MSC表面标记物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体外成脂、成骨和成软骨诱导评估各吸脂部位ASCs深低温保存后的分化潜能,通过RT-PCR检测成脂关键基因PPAR-γ和CEBP-α,成骨关键基因ALP和OPN,成软骨关键基因COL2A1和COMP的表达水平。(2)冷冻ASCs辅助脂肪移植动物实验:将脂肪移植物与4个不同供区部位的冷冻ASCs共移植,皮下注射到裸鼠体内,4个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n=10),移植3个月后取材,比较各组脂肪移植物的重量和剩余体积,HE染色及组织学评价,分析各组移植物的脂肪细胞完整性、囊肿/空泡、炎性组织、纤维化程度;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物的新生血管情况。第三部分:水动力技术和常规吸脂技术获取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1)冷冻ASCs生物学特性检测:同一术者随机应用水动力辅助吸脂技术和常规负压吸脂技术分别在相对应的吸脂区域各抽取50ml脂肪组织,共20例。从脂肪组织中分离SVF,应用Muse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SVF的产量和活力,体外培养扩增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4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冷冻ASCs的免疫表型,活/死细胞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增殖能力,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体外成脂诱导比较两组冷冻ASCs成脂分化潜能,通过RT-PCR检测成脂关键基因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水平。(2)冷冻ASCs辅助脂肪移植动物实验:将脂肪移植物分别与两种吸脂技术的冷冻ASCs共移植于裸鼠背部,共2个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n=10)。移植3个月后取材,比较3组移植物的重量和体积;石蜡切片经HE染色,Perilipin和Masson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各组移植物内脂肪组织和纤维化组织的分布,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物的新生血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物内膜联蛋白Annexin V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各年龄组单位体积脂肪SVF的含量无显着性差异,SVF细胞活力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各组冷冻ASCs的来源干细胞阳性表面标志物水平无差异。ASCs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体外成脂分化诱导结果显示油红O染色各年龄组的吸光度值无差异,并且成脂相关基因PPAR-γ和CEBP-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2)ASCs辅助脂肪移植于裸鼠皮下后3个月,不同年龄组间移植物重量和剩余体积相比较,脂肪存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各年龄组ASCs辅助移植脂肪可见脂肪细胞分布均匀,纤维结缔组织及坏死组织较少,各组间脂肪细胞完整性和坏死组织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移植物内的脂肪细胞完整性和坏死组织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各年龄组ASCs辅助脂肪移植组均可观察到较多的Perilipin阳性脂肪细胞,分布均匀。各年龄组新生血管密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1)大腿的脂肪组织分离的SVF计数和活力以及脂肪来源干细胞占比最高,其次是腹部;大腿部位的ASCs深低温保存后复苏率最高;供体部位不影响冷冻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细胞表型和形态;大腿部位深低温保存后脂肪来源干细胞深具有较高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次是腹部;上肢、腹部、髂腰部和大腿部的冷冻脂肪来源干细胞体外成脂诱导分化潜能相近;腹部和大腿部位的冷冻ASCs具有更好的成骨分化潜能;大腿部位冷冻ASCs的体外成软骨分化潜能优于其他部位。(2)腹部组和大腿组脂肪移植物存活率高于上肢组和髂腰组;腹部和大腿组的脂肪完整性显着高于上肢和髂腰组;腹部和大腿组的囊肿/空泡、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纤维化程度显着低于上肢组和髂腰组;脂肪移植物CD31免疫组化染色,共移植组间新生血管计数无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1)水动力技术采集的脂肪组织分离的SVF产量和细胞活力大于常规负压技术。两组ASCs深低温保存后的细胞形态及MSC标记物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水动力组冷冻ASCs的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高于常规组;水动力组冷冻ASCs具有更好的体外成脂诱导分化能力。(2)水动力组脂肪移植物存活率高于常规组,脂肪细胞完整性高于常规组,纤维化比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动力组移植物内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水动力组脂肪移植物凋亡水平低于常规组。研究结论(1)人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但年龄因素不影响冷冻ASCs的成脂分化潜能。不同年龄的人冷冻脂肪来源干细胞均有效地提高了裸鼠移植脂肪的存活率,年轻人群冷冻ASCs辅助脂肪移植的效果优于老年人群。(2)与上肢和腰部相比,大腿和腹部的冷冻ASCs具有更显着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大腿和腹部的脂肪来源干细胞经低温保存后仍保持了较好的生物学特性。大腿和腹部的冷冻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可获得更好的存活。(3)水动力辅助吸脂技术获取的脂肪来源干细胞经深低温保存后具有更好的生物学特性。其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体外成脂诱导分化能力、辅助脂肪移植的存活率均优于常规组。
朱锡德[3](2020)在《颅骨修补材料比较的系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单中心数据及META分析方法比较自体颅骨与不同人工修补材料的安全性,并调查一定区域内颅骨修补材料的应用情况,对颅骨修补材料的选择提出建议。内容:1.分析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失败的病例,对颅骨修补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应用不同修补材料出现手术失败的特点予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分析单中心采用不同修补材料的颅骨修补手术例数及变化趋势,比较自体颅骨与人工材料行颅骨缺损修补的安全性,指导颅骨修补材料的选择。3.通过调查了解山东省主要神经外科中心颅骨修补材料使用的现状,分析不同修补材料的地位,并对其变化趋势做出分析,对自体颅骨的保存及修补材料的选择提出建议。4.系统回顾文献,比较目前最常应用的自体颅骨、钛网和聚醚醚酮应用后的并发症和修补失败率,进一步比较自体颅骨与人工修补材料的安全性。方法:1.回顾性及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失败病例,对颅骨修补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应用不同修补材料出现手术失败的特点予以分析。2.通过数据库调取单中心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患者资料,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以随访过程中出现的修补失败和再次手术作为疗效比较指标,对比自体颅骨与人工材料的安全性。3.调查山东省16地市的22家三级甲等医院,分析2013年至2018年各单位应用不同修补材料的颅骨修补手术量并用统计图表显示不同修补材料的变化趋势。4.通过检索数据库,纳入最常用颅骨修补材料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回顾性对照研究。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对不同修补材料的并发症及手术失败进行分析,比较自体颅骨与人工修补材料的安全性。结果:1.50例颅骨修补失败患者中包括自体颅骨28例,人工颅骨22例。感染是导致颅骨修补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早期(3月内)自体颅骨修补感染取出者多于人工颅骨取出者(P<0.05)。自体颅骨感染培养阳性率(80%)高于人工材料(33.33%),(P<0.05)。出血性并发症在钛网修补组占比高于自体颅骨组(P<0.05)。2.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单中心共行创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1116例。随访过程中共出现修补失败38例(3.41%)。三种修补材料失败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颅骨修补感染率与钛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血发生率低于钛网,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颅骨修补感染多出现在术后早期,人工材料修补感染多出现在术后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目前山东省在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包括:钛网、自体骨、骨水泥复合材料及聚醚醚酮四种,接受调查的22家单位中,仅提供钛网修补的有11家,提供两种修补材料的有6家,提供三种修补材料的有5家。目前有5家单位仍使用自体颅骨,10家行早期颅骨修补。调查期间,自体颅骨使用比率由2013年的22.52%下降到2018年的14.28%,钛网的使用比率由2013年的74.59%上升到2018年的81.19%。骨水泥复合材料使用率一直较低。PEEK材料自2017年开始推广应用,应用例数增长较为迅速,占比逐渐上升。4.Meta分析共纳入13项研究和2204名患者。自体颅骨和人工材料修补失败占比最高的原因均是感染。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体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及修补失败率与人工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颅骨与人工材料在术后感染、积液、出血、癫痫等主要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为人工颅骨修补材料的钛网和PEEK,在总的并发症和修补失败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感染率差异的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颅骨修补手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自体颅骨感染出现在术后早期为主,人工颅骨感染多在术后晚期出现。2.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自体颅骨与人工材料安全性相近,故自体颅骨仍可作为颅骨修补的选择材料。自体颅骨使用中需关注早期感染的防控,并需要加强对骨吸收的随访,而钛网使用更需关注出血并发症和晚期感染的防治。3.钛网及自体颅骨是目前山东省主要医院最常用的两种颅骨修补材料,骨水泥复合材料应用逐渐减少,PEEK应用相对较少但增长较快。近年来自体颅骨使用率呈下降趋势,人工颅骨使用占比逐年升高。4.在目前使用的自体颅骨和人工修补材料中,手术失败占比最高的原因是手术部位感染。人工材料与自体颅骨相比较,在总的并发症和修补失败方面并未显现出明显优势。
乐文军[4](2020)在《深低温冷冻技术对皮肤组织中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快速冷冻方法与慢速冷冻方法对皮肤组织中VEGF、TGF-β1表达,探讨深低温技术中比较不同冷冻方法对皮肤组织活性的影响。方法:2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术后第1天、第3天慢速冷冻复温组、术后第1天、3天快速冷冻复温组。空白对照组直接取兔背皮肤组织;快速冷冻复温组:皮肤组织二甲基亚枫溶液中浸泡后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将皮片装入无菌双层密封袋内,直接投入液氮中保存;慢速冷冻复温组:兔背皮肤组织二甲基亚枫溶液中浸泡后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将皮片装入无菌双层密封袋内,经4℃冷冻1 h后,再经-20℃冷冻1h,又经过-80℃冷冻的1 h,程序性冷冻降温后再投入到液氮中;慢速冷冻复温组、快速冷冻复温组这两个组都经过慢速复温后均行皮肤打包回植,回植皮肤术后第1天、第3天,分别在术后第1天、第三天取兔背皮肤组织。5组兔背皮肤软组织均取兔背皮肤组织观察离体皮肤的的耗氧量及采用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皮肤的病理变化。结果:1.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空白对照组与术后第1天、3天慢速冷冻复温组、术后第1天、3天快速冷冻复温组比较,P<0.001,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皮肤组织形态结构均比对照组欠规整,术后1天、3天的慢速冷冻复温组与术后1天、3天快速冷冻复温组之间有显着差异(t值为13.515,P<0.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各组经冷冻保存后,说明慢速冷冻方法的皮肤组织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逐渐减轻。2.离体皮肤氧耗量测定指标结果:相对于(新鲜皮肤)空白对照组,术后第1天、3天慢速冷冻复温组与术后第1天、3天的快速冷冻复温组比较,慢速冷冻复温组的皮肤耗氧量高于快速冷冻复温组,慢速冷冻复温组的皮肤的活性高于快速冷冻复温组,t值为5.134,P<0.001,并有统计学差异。3.皮肤组织免疫组化的指标结果:2种不同的冷冻方法皮肤真皮层中均可见VEGF呈斑片状的表达,空白对照组与其他四组比较,VEGF因子表达量均高于其他四组,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天、3天慢速冷冻复温组与术后第1天、3天的快速冷冻复温组比较,慢速冷冻复温组的VEGF因子表达高于快速冷冻复温组,t值为12.890,P<0.001,VEGF因子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2种不同的冷冻方法皮肤真皮层中均可见TGF-β1因子呈斑片状的表达,空白对照组与其他四组比较,TGF-β1因子表达量均高于其他四组,P<0.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天、3天慢速冷冻复温组与术后第1天、3天的快速冷冻复温组比较,慢速冷冻复温组的TGF-β1因子表达高于快速冷冻复温组,t值为7.307,P<0.001,TGF-β1因子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皮肤组织经过冷冻复温后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活性不同程度降低;2.慢速冷冻复温组较快速冷冻复温组对皮肤组织影响小,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对VEGF、TGF-β1的活性影响较轻。
李梓菲[5](2020)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深低温保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的深低温保存对于开展hADSCs细胞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仍缺乏针对hADSCs深低温保存的研究。研究目的明确深低温保存前hADSCs分离纯化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明确hADSCs的低温生物学参数;明确hADSCs冷冻流程主要环节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索纳米氧化石墨烯对hADSCs深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深低温保存前hADSCs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一)消化液体积与容器容积之比对酶学法获取基质血管成分(SVF)/hADSCs产量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人皮下脂肪抽吸物与酶消化液按0.2、0.4、0.6及0.8消化液体积与容器容积之比进行SVF提取并分析细胞产量及活细胞率、免疫表型、增殖能力及成脂、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能力。(二)氯化铵(NH4C1)裂解法分离纯化hADSCs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人皮下脂肪组织抽吸物提取的SVF,应用NH4C1红细胞裂解液进行处理,非裂解法作为对照。分析SVF细胞产量及活细胞率;分析hADSCs活细胞率、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表型、增殖能力、成脂及成骨分化能力。(三)深低温保存NH4C1裂解法分离纯化hADSCs的生物学特性用如上所述裂解法处理SVF并培养hADSCs,液氮深低温保存2周后复苏,非裂解法为对照。比较深低温保存前后的hADSCs的活细胞率、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表型、细胞增殖能力。第二部分:hADSCs低温生物学参数探索:跨膜水传输与胞内冰形成的研究利用低温显微镜平台采集hADSCs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细胞图像。通过数学模型拟合水传输参数:细胞膜对水的渗透系数(Lpg)和水传输的活化能(ELp);以及胞内冰形成参数:动力学参数(ΩOSCN)和热力学参数(kOSCN),并推算无低温保护剂条件下最佳降温速率。第三部分:hADSCs冷冻流程的研究(一)降温速率对h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hADSCs 按 0.5℃/min、1℃/min、1C℃/min、25℃/min、50℃/min、80℃/min和100℃/min的降温速率冷冻并液氮深低温保存3个月,细胞复苏后分析其活细胞率、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表型、细胞增殖能力、成脂、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能力及活性氧(ROS)水平。(二)细胞浓度对深低温保存hADSCs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hADSCs 按 0.5 × 106/mL、1×106/mL>2×106/mL、5×106/mL 和 10×106/mL细胞浓度于液氮深低温保存2周。复苏后分析其活细胞率、免疫表型、细胞增殖能力、成脂、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能力。第四部分:纳米氧化石墨烯(GO)在hADSCs深低温保存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体外实验部分:对照组(CPA-C)使用常规90%胎牛血清(FBS)+10%DMSO作为低温保护剂,GO组(CPA-GO)在常规低温保护剂基础上增加5 μg/mL GO。hADSCs加入以上两组低温保护剂后深低温保存2周。分析深低温保存前后hADSCs的活细胞率、免疫表型、细胞增殖能力、成脂、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能力、细胞凋亡水平,评估GO对hADSCs的毒性及GO残留情况。体内实验部分:深低温保存后hADSCs行活细胞率、免疫表型、细胞增殖能力、成脂、成骨及成软骨分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检测。采用GO组(CPA-GO)、常规低温保护剂对照组(CPA-C)及单纯PBS空白对照组进行hADSCs辅助脂肪移植;各组hADSCs与脂肪组织混合物移植于裸鼠颈部,3个月后取材。评估移植物重量,脂肪细胞成活情况及来源,移植物内血管数量及来源;组织内成脂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评估移植物内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深低温保存前hADSCs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一)消化液体积与容器容积之比对酶学法获取SVF/hADSCs产量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0.4组细胞产量最高,为2.65±0.98X 105个细胞;0.2组活细胞率最高,为76.20±4.91%,0.4组活细胞率次之,为72.96±4.64%。各消化液体积与容器容积之比组hADSCs其余生物学特性无显着差异。(二)氯化铵(NH4Cl)裂解法分离纯化hADSCs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裂解组SVF活细胞数、活细胞率显着低于非裂解组;NH4Cl裂解诱导hADSCs凋亡并降低hADSCs增殖能力;余生物学特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三)深低温保存NH4Cl裂解法分离纯化hADSCs的生物学特性深低温保存与裂解具有协同促hASCs凋亡的作用;深低温保存前后裂解组细胞增殖能力较非裂解组差。第二部分:hADSCs低温生物学参数探索:跨膜水传输与胞内冰形成的研究联合拟合得到相应的水传输参数为:Lpg=3.79 X 10-14 m/s/Pa(0.23 μm/min/atm),ELp=154.94 kJ/mol(37.01 kcal/mol)。根据 Generic Optimal Cooling Rate Equation(GOCRE)最佳降温速度推测公式推测的最佳降温速度为4.30℃/min。平均动力学参数ΩOSCN为7.79 X 108 m-2 s-1平均热力学参数kOSCN 为 2.93×109K5。第三部分:hADSCs冷冻流程的研究(一)降温速率对h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随着降温速率从50℃/min降低到0.5℃/min,深低温保存后活细胞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0.5℃/min组活细胞率为93.17±2.29%;细胞ROS水平随降温速率的变化趋势近似倒U型,峰值对应的降温速率为25℃/min;80℃/min组保持较强的成软骨能力。(二)细胞浓度对深低温保存hADSCs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活细胞率随细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至5×106/mL组活细胞率为91.28±2.57%,10×106/mL组活细胞率为93.87±1.80%。各细胞浓度组间生物学特性无显着差异。第四部分:纳米GO在hADSCs深低温保存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体外实验部分:0.01-100 μ g/mL GO与hADSCs共培养未见细胞毒性,透射电镜未见明显胞内GO残留。低温保护剂内添加5 μg/mL GO有助于提高活细胞率及复苏率,减少细胞凋亡水平。体内实验部分:与对照组相比,CPA-GO组脂肪移植物内成活脂肪细胞数及血管数更多;CPA-GO组移植物内鼠源VEGF水平有增高的趋势,炎症因子MCP-1有降低的趋势。研究结论第一部分:深低温保存前hADSCs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0.4可能是酶学消化法分离hADSCs的最佳消化液体积与容器容积之比;hADSCs提取过程中应避免NH4Cl红细胞裂解处理。第二部分:hADSCs低温生物学参数探索:跨膜水传输与胞内冰形成的研究hADSCs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较低,且在相对较高的温度范围内易出现胞内冰,降温速率应足够慢以减少胞内冰的形成。第三部分:hADSCs冷冻流程的研究以0.5℃/min降温速率冷冻hADSCs可以保持较高的活细胞率及较佳的生物学特性;5×106/mL至10×106/mL可作为大批量深低温保存hADSCs的适宜细胞浓度。第四部分:纳米GO在hADSCs深低温保存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纳米GO在hADSCs的深低温保存中发挥保护作用。
黄磊,匡锋,赖轶权,郭宏伟,陈取[6](2018)在《玻璃化深低温法与去细胞光氧化技术制备同种异体小动脉体内性能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兔异体颈动脉旁路移植模型,对玻璃化深低温及去细胞光氧化交联处理的兔颈动脉进行体内性能比较,评价两种血管作为临床异体小血管替代物的可行性。方法:将36只SPF级纯种兔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以玻璃化深低温处理的兔颈动脉及去细胞光氧化处理的兔颈动脉行异体颈动脉移植。实验动物分别饲养观察1周、2周和4周后,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情况及内膜增生情况。结果:超声检查发现术后4周去细胞光氧化组的累计通畅率显着高于玻璃化深低温组(P<0.05)。HE染色显示玻璃化深低温组术后免疫反应表现比较严重。去细胞光氧化组术后内皮细胞则生长良好,炎性细胞浸润少。Ⅷ因子染色显示,术后4周玻璃化深低温处理组内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去细胞结合光氧化组内皮生长良好。通过图像分析发现,移植后1周两组血管内/中膜比差异无统计秀而意义(P>0.05),术后2周及4周内膜两组血管内/中膜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性能方面,去细胞光氧化技术制备同种异体小动脉生物稳定性、抗血栓性及内膜增生情况均要优于玻璃化深低温处理的异体兔颈动脉,但同样也存在瘤样扩张,内膜增生等不足。
黄昱[7](2018)在《被动传热的降温速率控制方法及其在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生物样品低温保存的降温过程中,降温速率是影响细胞经过冷冻的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生物样品的低温保存通常采用“两步法”,即第一步先将生物样品采用某个较慢的降温速率降温到-80℃并维持一段时间,然后第二步,再将已经处于-80℃状态的生物样品直接投入液氮罐里(-196℃)进行深低温的长期保存。目前将生物样品降温到-80℃过程普遍使用液氮程序降温仪进行。这种方式存在着造价昂贵、操作繁琐、使用和维护成本高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价格便宜、操作简单、使用和维护成本低的低温保存降温方式。本文通过建立生物样品被动降温过程中的传热学模型,设计制作出盒控降温仪,并研究了多种细胞冷冻保存的效果。首先,本文对脐静脉内表皮细胞(HUVEC)冷冻过程水的跨膜传输和胞内冰形成机理研究,建立HUVEC冷冻过程水的跨膜传输和胞内冰形成规律的数学模型,然后在低温冷台上对HUVEC按照1℃/min、10℃/min和20℃/min降温速率进行降温过程的体积变化和冰晶形成规律进行统计。统计了相应这3种降温速率的HUVEC 508个、370个和331个,并通过计算和拟合,获得HUVEC在冷冻保存过程中水的跨膜传输和胞内冰形成机理。接着,本文通过建立用冻存袋保存的HUVEC在被动降温过程中的传热学模型,设计和开发了一种盒控降温仪来对生物样品进行慢速降温。设计过程中建立了被动降温过程中样品相变和传热的热力学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和仿真获得盒控降温仪外壳和隔热材料的尺寸,再通过工业化的设计,制作出盒控降温仪的样机。本文选用8组独立的HUVEC样品分别用盒控降温仪和液氮程序降温仪进行验证对比。具体是采用荧光染色检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方式分别对比细胞存活率后发现,2种降温方式保存的HUVEC细胞存活率无显着差异。随后,考虑到目前生物样品在低温保存时常采用冻存管保存,本文对冻存管装的生物样品用盒控降温仪降温的方式建立热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冻存管在降温过程中的热分布和降温曲线,确定冻存管在本文设计的盒控降温仪中的使用方法。本文分别用10组细胞治疗中常用的Natural Killer T cells(NKT)分别使用盒控降温仪和液氮程序降温仪方式进行对比测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活率、NKT的肿瘤杀伤性测试、以及观察NKT细胞具有和3个以上绵羊红细胞结合能力的E花环实验,结果显示:2种方式保存的NKT的细胞存活率存在显着差异,盒控降温仪保存的NKT的细胞存活率更好;2种方式保存的NKT具有无显着差异的肿瘤杀伤能力;并且2种方式保存的NKT均具有和3个以上绵羊红细胞结合的能力。最后,本文通过和河北省干细胞库合作进一步验证盒控降温仪的性能。本文用盒控降温仪分别保存和新生儿的脐带血相关的9组造血干细胞(HSC)和10组间充质干细胞(MSC),并和液氮程序降温仪分别保存的相同数量样本进行对比。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方法保存的HSC和MSC细胞均具有无显着差异的细胞存活率。本文还测试了 HSC的集落形成检测(Colony-Forming Units、简称CFU检测)和MSC细胞的干细胞分化实验。结果显示2种方式保存的HSC在CFU检测中均观测到CFU-GM和CFU-E菌群;2种方式保存的MSC都具有成脂、软骨和成骨分化能力。此外,本文还对用盒控降温仪保存的HSC样品在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以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存活率和CFU检测,结果均观测到相近的细胞存活率,并且在CFU检测中均观测到CFU-GM和CFU-E菌群。
冯玉庆,王政禄[8](2017)在《血管移植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增长及老龄化,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近20年来,血管移植在治疗血管源性疾病及器官移植的循环重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肢体损伤常伴有血管损伤,重建血供需要血管移植[2]。按照来源血管替代物可分为3类:自体血管、人工血管和同种异体血管。1自体血管1906年,Carrel试验性应用自体静脉进行血管
潘冰,吕少诚,贺强[9](2017)在《异体血管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几年血管组织各种再联结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联合血管切除、再次联结已成为可能。目前血管保存技术是影响该类手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主流的血管保存技术有深低温冻存、玻璃化冷冻保存、低温冷保存等。本文就异体血管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选择和治疗。
李波,何建平,张树明,朱泽兴,乔林,乔雅楠[10](2014)在《不同方法深低温保存兔肢体再植后血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文中指出背景:虽然对于单一组织的冷冻保存获得了空前的成果,并且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但是对于复合组织的冷冻保存及应用还鲜有研究。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深低温冷冻不同复温方法下兔肢体再植后血管形态学变化,找出一种对复合组织中血管损伤最小的复温方法,从而为深低温处理后断肢再植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慢速冷冻-快速复温组,均给予大白兔右后肢自膝上1 cm处离断。慢速冷冻两组复温后均行断肢再植,再植肢体成活6 h后给予再次离断右后下肢。3组兔断肢均取股血管组织采用染色光镜及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大体观察,光镜病理计分结果用显着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慢速冷冻-快速复温组兔肢体再植6 h后的病理变化(大体标本、光镜、电镜)均较对照组差,但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与慢速冷冻-快速复温组相比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较好,细胞器破坏较少。证实,经过深低温冷冻-复温处理后兔断肢再植6 h,离断肢体血管组织能保持一定的结构完整性,再植后6 h兔肢体获得成活,且慢速冷冻-慢速复温组更为适合离断肢体的保存,为深低温处理后离断肢体行断肢再植远期成活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二、深低温长期保存血管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低温长期保存血管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1)附子多糖对深低温冻存血管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附子多糖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不同年龄、部位和吸脂方法获取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不同年龄供体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
第一章 不同年龄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体外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年龄的冷冻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的体内存活研究 |
第一部分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同吸脂部位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
第一章 不同吸脂部位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体外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吸脂部位的冷冻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的体内存活研究 |
第二部分 小结 |
第三部分 水动力技术和常规吸脂技术获取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
第一章 水动力技术和常规负压吸脂技术对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
第二章 水动力技术和常规负压吸脂技术对冷冻脂肪来源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体内存活的比较研究 |
第三部分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低温保存的人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文章发表 |
(3)颅骨修补材料比较的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颅骨缺损成形手术失败的临床特点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 |
1.1.3 颅骨成形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 |
1.1.4 术后随访 |
1.1.5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颅骨修补失败出现的时间及处理 |
1.2.2 颅骨修补失败原因 |
1.2.3 不同修补材料颅骨修补失败特点的比较 |
1.2.4 随访结果 |
1.3 讨论 |
1.3.1 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的特点 |
1.3.2 颅骨修补术后出血性并发症的特点 |
1.3.3 自体颅骨修补术后骨吸收 |
1.3.4 其他颅骨修补材料的应用 |
1.4 小结 |
二、自体颅骨与人工材料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探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1.3 颅骨修补材料选用原则 |
2.1.4 颅骨修补时间窗 |
2.1.5 自体颅骨处理流程及手术方法 |
2.1.6 术后随访 |
2.1.7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2011年-2018年单中心颅骨修补材料使用统计 |
2.2.2 不同修补材料手术失败的比较 |
2.2.3 自体颅骨与人工颅骨感染及出血的比较 |
2.2.4 随访结果 |
2.3 讨论 |
2.3.1 单中心颅骨修补材料的演变 |
2.3.2 单中心颅骨修补材料的应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
2.3.3 不同颅骨修补材料手术部位感染的比较 |
2.3.4 不同颅骨修补材料出血性并发症的比较 |
2.3.5 自体颅骨回植后活性恢复和骨吸收的分析 |
2.4 小结 |
三、山东省颅骨修补材料应用的调查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调查方法及内容 |
3.1.4 质量控制 |
3.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各调查单位神经外科基本情况 |
3.2.2 各单位颅骨修补材料的应用情况 |
3.2.3 二期行颅骨缺损成形术的时间窗选择 |
3.2.4 自体颅骨保存和处理方法 |
3.2.5 修补材料的种类及应用变化趋势 |
3.3 讨论 |
3.3.1 数据采集中遇到的问题 |
3.3.2 目前山东省常用的颅骨修补材料 |
3.3.3 颅骨修补时间窗选择 |
3.3.4 山东省自体颅骨的保存和使用 |
3.3.5 不同年度颅骨成形材料的使用及变化趋势预测 |
3.3.6 对颅骨修补材料选择的建议 |
3.4 小结 |
四、自体颅骨与人工材料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
4.1 资料和方法 |
4.1.1 检索策略 |
4.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4.1.3 文献质量评价 |
4.1.4 资料提取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文献检索结果 |
4.2.2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及OCEBM等级 |
4.2.3 不同颅骨修补材料临床疗效Meta分析结果 |
4.2.4 不同修补材料常见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
4.2.5 嵌入修补与覆盖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 |
4.2.6 发表偏倚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不同颅骨修补材料所处的地位 |
4.3.2 颅骨修补术后面临的并发症 |
4.3.3 不同颅骨修补材料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失败的比较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自体颅骨的保存及其活性改变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深低温冷冻技术对皮肤组织中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的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5)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深低温保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深低温保存前hADSCs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 |
(一) 消化液体积与容器容积之比对酶学法获取SVF/hADSCs产量、活细胞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小结 |
(二) 氯化铵(NH_4Cl)裂解法分离纯化hADSCs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小结 |
(三) 深低温保存NH_4Cl裂解法分离纯化hADSCs的生物学特性 |
1.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小结 |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hADSCs低温生物学参数探索:跨膜水传输与胞内冰形成的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研究结果与讨论 |
3.讨论 |
第二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hADSCs冷冻流程的研究 |
(一) 降温速率对hADSCs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小结 |
(二) 细胞浓度对深低温保存hADSCs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小结 |
第四部分 纳米氧化石墨烯在脂肪干细胞深低温保存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
(一) 体外实验 |
1.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二) 体内实验 |
1.材料与方法 |
2.统计学分析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第四部分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脂肪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及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发表文章及学术交流 |
(6)玻璃化深低温法与去细胞光氧化技术制备同种异体小动脉体内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材料 |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1.2血管预处理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3.1 多普勒血管彩超检查 |
1.3.2 大体观 |
1.3.3 光镜观察 |
1.3.4 Ⅷ因子染色 |
1.3.5 图像分析系统观察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手术及动物存活情况 |
2.2 超声检查 |
2.3 各组大体观察及HE染色光镜观察 |
2.4 Ⅷ因子染色 |
2.5 增生程度图象分析 |
3 讨论 |
(7)被动传热的降温速率控制方法及其在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温生物医学学科的应用与发展 |
1.1.2 低温保存的方式 |
1.1.3 低温保存的冷冻过程对细胞的损伤 |
1.1.4 低温保存的复温过程对细胞的损伤 |
1.1.5 低温生物医学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
1.2 低温保存研究现状 |
1.2.1 慢速降温的研究现状 |
1.2.2 慢速降温设备的现状 |
1.2.3 被动降温方式的简介 |
1.2.4 HUVEC的简介 |
1.3 干细胞保存库的介绍 |
1.3.1 国内外干细胞库发展状况 |
1.3.2 我国干细胞库的通用标准 |
1.3.3 干细胞库的常保存的细胞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各章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HUVEC冷冻过程水跨膜传输和胞内冰形成机理的研究 |
2.1 HUVEC冷冻过程水的跨膜传输和胞内冰形成 |
2.2 HUVEC冷冻过程机理实验的过程 |
2.2.1 HUVEC培养 |
2.2.2 低温显微镜系统 |
2.2.3 HUVEC测试 |
2.3 HUVEC冷冻过程机理实验的结果 |
2.3.1 HUVEC的跨膜水传输实验结果 |
2.3.2 HUVEC的胞内冰形成的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盒控降温仪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
3.1 盒控降温仪的传热学理论研究 |
3.1.1 降温速率的重要性 |
3.1.2 盒控降温仪的传热学设计 |
3.1.3 盒控降温仪的传热学理论研究 |
3.1.4 盒控降温仪置入到-80℃后的边界条件数学模型 |
3.1.5 盒控降温仪参数尺寸的确定和仿真的结果 |
3.2 盒控降温仪的工程设计 |
3.2.1 盒控降温仪的机械外壳设计 |
3.2.2 盒控降温仪的使用方法 |
3.2.3 盒控降温仪样机的热力学功能验证 |
3.2.4 盒控降温仪的实时温度记录部件的设计和选择 |
3.3 盒控降温仪保存HUVEC实验 |
3.3.1 实验材料目的 |
3.3.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3.3.3 HUVEC冷冻实验结果 |
3.3.4 实验的结果 |
3.3.5 实验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盒控降温仪用于冻存管保存的生物样品研究和实验 |
4.1 盒控降温仪对用冻存管保存的生物样品的降温 |
4.1.1 常见的生物样品保存容器 |
4.1.2 盒控降温仪保存使用冻存管储存的细胞样品的热力学数学模型 |
4.1.3 盒控降温仪热力学模型的仿真和验证 |
4.2 盒控降温仪对冻存管里的NKT免疫细胞的降温保存实验 |
4.2.1 NKT免疫细胞 |
4.2.2 实验的材料和方法 |
4.2.3 实验的结果 |
4.2.4 实验的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盒控降温仪用于干细胞库常见干细胞保存的应用 |
5.1 干细胞的简介 |
5.2 盒控降温仪用于MSC的保存 |
5.2.1 MSC的简介 |
5.2.2 MSC保存实验的简介 |
5.2.3 实验的材料和方法 |
5.2.4 实验的结果和讨论 |
5.2.5 实验的总结 |
5.3 盒控降温仪用于HSC的保存 |
5.3.1 HSC的保存实验的简介 |
5.3.2 实验的材料和方法 |
5.3.3 实验的结果和讨论 |
5.3.4 HSC的长期保存测试 |
5.3.5 盒控降温仪用于HSC低温保存实验的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未来展望 |
6.1 本文的总结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本文后续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读期间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血管移植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体血管 |
2 人工血管 |
2.1 人工合成血管: |
2.2 生物材料合成血管: |
3 同种异体血管 |
3.1 常温保存: |
3.2 低温保存: |
3.3 深低温保存: |
3.4 降温和复温: |
3.5 组织活力鉴定: |
4 总结 |
(9)异体血管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同种异体血管保存技术 |
1.1 深低温冻存 |
1.2 玻璃化冷冻保存 |
1.3 低温冷保存 |
1.4戊二醛保存 |
2 异体血管在临床中的应用 |
(10)不同方法深低温保存兔肢体再植后血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
0 引言Introduction |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设计 |
时间及地点 |
材料: |
实验动物 |
方法: |
动物分组及干预 |
冷冻复温的过程 |
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切片的制作 |
透射电镜切片制作 |
观察指标及标准 |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
2.2大体观察 |
2.3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切片组织学变化 (表1) |
2.4电镜切片组织学变化 |
3 讨论Discussion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伦理要求 |
学术术语: |
作者声明 |
四、深低温长期保存血管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 [1]附子多糖对深低温冻存血管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D]. 刘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不同年龄、部位和吸脂方法获取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D]. 曲亚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颅骨修补材料比较的系列研究[D]. 朱锡德.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深低温冷冻技术对皮肤组织中生长因子活性的影响[D]. 乐文军. 南华大学, 2020(01)
- [5]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深低温保存的研究[D]. 李梓菲.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玻璃化深低温法与去细胞光氧化技术制备同种异体小动脉体内性能比较[J]. 黄磊,匡锋,赖轶权,郭宏伟,陈取. 中外医学研究, 2018(24)
- [7]被动传热的降温速率控制方法及其在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D]. 黄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1)
- [8]血管移植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冯玉庆,王政禄.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06)
- [9]异体血管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综述[J]. 潘冰,吕少诚,贺强.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7(11)
- [10]不同方法深低温保存兔肢体再植后血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J]. 李波,何建平,张树明,朱泽兴,乔林,乔雅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