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杭锦旗加快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张益忻[1](2020)在《政府治理视角下内蒙古杭锦旗乡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的“先手棋”,需要政府的引导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对于少数民族农牧业旗县来说,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就要以当地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着眼点,以农牧民增收、乡村经济发展为归宿。具体来说,要在坚持市场导向前提下,更新思想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做好重点领域改革,鼓励社会参与,充分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和各类经营主体,加强旗县、苏木镇、嘎查村协调配合,高效、有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程。本文立足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对地方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内容与方法,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乡村产业、乡村产业发展、政府治理的概念,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第三部分介绍了内蒙古杭锦旗乡村产业现状,总结了政府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做法;第四部分分析了内蒙古杭锦旗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了内蒙古杭锦旗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对杭锦旗政府如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出的建议,有助于当地政府更好地落实国家政策和发挥职能作用,同时丰富了地方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张哲[2](2020)在《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鄂尔多斯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为限制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17年为基准年,设立2025年、2030年分别为近期、中期研究水平年,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等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采用定额法对研究区域不同研究水平年需水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合理性分析。以此为依据统一调配鄂尔多斯市各种水源,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水资源的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确保鄂尔多斯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有序发展。2017年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总量为21.42×108m3,地表水资源量为4.31×108m3,地下水资源量为17.11×108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03 5m3,低于全国和自治区平均水平(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069m3,自治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226m3)。受自然条件限制,鄂尔多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次之。由于鄂尔多斯市用水需求不断提升,以及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地下水超采严重等问题,导致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依据鄂尔多斯市2025年、2030年国民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不同供水保证率下的供需平衡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市在2025年、2030年两个规划年均处于缺水状态,采用多目标规划原理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鄂尔多斯市研究水平年2025年和2030年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2025年鄂尔多斯市规划用水量如下: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68亿m3,农业用水量11.07亿m3,工业用水量4.18亿m3,第三产业用水量0.2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1.02亿m3时,该用水量配置可以实现符合实际的水资源效益最大化;2030年鄂尔多斯市规划用水量为:居民生活用水量2.06亿m3,农业用水量10.46亿m3,工业用水量4.63亿m3,第三产业用水量0.29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1.21亿m3时,该用水量配置可以实现符合实际的水资源效益最大化。通过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提高污水处理率,提升利用量,在地下水有潜力的区域适当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可以在一定程度内提高鄂尔多斯市2025年、2030年两个规划年供水能力,缓解常规水源的供水压力,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
马慧[3](2019)在《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研究 ——以亿利资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推动生态建设经济化和经济建设生态化。论文采用调查研究法、案列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库布齐推广应用微创气流造林技术、螺旋钻孔造林技术、生态光伏技术、平茬复壮技术等技术支撑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显着,存在明显劣势,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但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通过甘草产业、光伏产业、饲草料种植加工产业等措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为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市场化参与荒漠化治理,实现脱贫增收,社会效益显着。(2)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工程区流动沙地面积4619.59km2,固定和半固定沙地面积9066.94km2,甘草种植和封育围栏治理方式效果均优于人工造林和飞播种植。2006年至2016年高植被覆盖区受降水影响较明显,并且降水时间分布均匀年份高植被覆盖区较大,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区域呈逐年增大趋势;7月高植被覆盖区域在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的年份均在30%以下,在23℃以下年份与月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8、9月高植被覆盖区域与月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库布齐沙漠沙尘天气总体呈减少趋势。(3)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经济效益以灌木饲草料种植加工产业为案列分析可税后投资回报期(T)12.22年,总投资收益率(ROI)为14.1%,盈亏平衡点(BEP)70.61%,受销售收入影响大。
宋永永[4](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佟长福,李和平,刘海全,樊文彪,冷艳杰,苏志雄[5](2019)在《水资源高效利用实践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以鄂尔多斯杭锦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杭锦旗在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着力推进牧区高效节水、黄灌区水权转换和农业水价实施;开展工业节水、城镇生活用水、生态环境治理和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安全保障等实践工作;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工程建设;构建水权交易市场体系。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水资源高效利用战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水资源的科技支撑等,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维拉[6](2019)在《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水资源供水潜力及载畜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迅速变化和当地不合理的草原管理措施,鄂托克旗草地牲畜超载严重,导致当地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威胁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针对这些问题尽管鄂托克旗实施了草畜平衡等草地保护政策,但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牧区牲畜量居高不下,草地资源的有限导致草产量与牲畜量极大的不匹配。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问题,就必须提高牧区的草产量,为此水草畜平衡方案应运而生。水草畜平衡方案需要对当地水资源,载畜量,草地资源进行详细的统计规划,制定合理细致的规划,才能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满足巨大的草产量需求。近年来尽管鄂托克旗的水利基础建设有较大改善,但在水资源利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工业企业工艺水平较落后,使用水总体效率不高、水资源缺乏统一的规划。现有牧区供水能力小于“水-草-畜”平衡需水量,发展草地灌溉供水能力不能满足草地灌溉需水量。为此本研究深入研究分析了该地区草原水资源供水潜力以及草畜平衡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资料以及分析计算等方法充分分析该区现有的草畜平衡模式及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在完善草畜平衡的条件下,把对水资源的研究加入到其中,以期建立更加完善的“水草畜”平衡模式。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减轻草畜之间的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草原退化程度以及为牧民增收,同时为该区“水草畜”平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鄂托克旗草地面积广阔,但是单位面积草产量较低,大部分地区不到400kg/hm2,地区自给草产量严重不足(2)全旗超载严重,实际载畜量为99.34万羊单位,理论载畜量为83.74万羊单位,牲畜总超载量为15.60万羊单位。(3)当地地表水资源及降水利用率较低,灌溉设备落后,节水灌溉面积不足,没有实现水草畜平衡。(4)经过分析规划,我们构建了新的水草畜平衡框架。当地水资源多年平均可利用总量为2.63亿m3。现状年全旗总用水量1.8755亿m3,主要用于第一产业,其用水量为12241万m3,剩余可开发利用水量为0.7545亿m3。我们发现如果进行天然草地灌溉,要想解决当前超载牲畜的采食需求,需水量至少需要3.14374万m3,远大于当地盈余水量。而建立以青贮玉米为主的膜下滴灌人工草地,则仅需水469.62万m3;建立以紫花苜蓿为主的时针式喷灌人工草地,需水2912.10万m3。当地盈余水量完全可以满足。且鄂托克旗西部是黄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适于发展大型喷灌机灌溉。本文在鄂托克旗温性荒漠草原传统的“草-畜”平衡中加入水资源的分析;为鄂托克旗温性荒漠草原“水-草-畜”平衡奠定理论基础;旨在为其他地区“水草畜”平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减缓牧区草地退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伊热鼓[7](2017)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是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运行效果及模式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改革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绩效。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有助于衡量改革绩效与目标的一致性,查找改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我国农业用水现状出发,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调查总结、案例分析等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分析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确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评估理论和方法。根据相关理论和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节水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构建了包括4大类共12项指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以内蒙古杭锦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为案例,运用上述指标体系,综合评估杭锦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得出评判结果。结果表明,杭锦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经济绩效最为明显,由较差发展为较好,增加了两个等级,说明改革在改善灌溉条件,节省人工,增加产量方面成效显着。节水绩效和社会绩效评估结果各增加了一个等级,其中节水绩效增幅明显,一方面显示杭锦旗节水灌溉基础薄弱发展空间较大;另一方面,说明改革节水措施发挥了功效,农业用水效率得到提高;社会绩效增幅不大,但所隶属的等级最高,说明改革在改善工程质量,提升灌区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绩效基本达到改革的目标。生态绩效等级不变,综合考虑其他干扰因素,表明改革在生态方面的绩效很小。综上所述,本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本达到改革目标,促进了节水灌溉发展,节省了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区管护运行,在经济、节水、社会方面产生的较好的绩效,为下一步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建议,包括健全农业水价机制,加强资金扶持,深化水权改革,保障管护服务和建设利水型社会。论文有一定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王羽强[8](2013)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视阈,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文章在分析我国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的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术界“城乡统筹发展”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界定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及其特征。特别是阐明了本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根本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对本项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能的创新、后续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对本项研究的基本内容进行框定之后,文章考察并梳理了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及分析范式选择,以“县域经济”作为分析范式对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和深入分析。具体而言,将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内容细化为经济统筹、社会统筹和空间环境统筹三个方面,同时还对鄂尔多斯市全市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心都市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4个区域的划分,分别对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等8个区旗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运用二元对比系数进行测算和分析,概括和总结鄂尔多斯市及其所属8个区旗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经验。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认识视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则,从区域城乡统筹的具体内容——城乡经济统筹、城乡社会统筹和城乡环境空间统筹等三个方面重点分析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系统探寻制约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因素。这是本项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寻求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之道、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的前提。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趋势。同时,国内发达地区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完成或正在完成相同、相近的任务。因此,从了解和解析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实践入手,分析、探讨并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对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能为鄂尔多斯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最后,文章从空问利用的统筹布局、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保障、产业发展的经济带动三个方面对鄂尔多斯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这既是本项研究的宗旨和归宿,也是其难点与创新所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展道路的特殊多样性”原理,为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鄂尔多斯市的城乡统筹要在正视自然规律和限制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即针对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首先从空间利用上实现统筹布局,将城乡空间统筹的各项限制性因素综合考虑,以此来优化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政府职能建设,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并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统筹。
韩永光[9](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马强[10](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二、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杭锦旗加快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杭锦旗加快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治理视角下内蒙古杭锦旗乡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一)概念界定 |
1.乡村产业 |
2.乡村产业发展 |
3.政府治理 |
(二)理论依据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政府职能理论 |
3.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二、内蒙古杭锦旗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 |
(一)内蒙古杭锦旗乡村产业现状 |
1.杭锦旗乡村概况 |
2.杭锦旗乡村产业分布及规模 |
(二)内蒙古杭锦旗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做法 |
1.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
2.完善乡村产业基础设施 |
3.培育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
4.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发展 |
5.推进多元主体参与规模经营 |
三、内蒙古杭锦旗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内蒙古杭锦旗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1.农牧业产业化推动不足 |
2.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滞后 |
3.特色品牌建设缓慢 |
4.乡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
(二)内蒙古杭锦旗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思想理念存在偏差 |
2.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
3.职能定位模糊不清 |
4.机制建设不够健全 |
5.人才激励保障不足 |
6.多元融资不顺畅 |
四、国内外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一)国外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1.法国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
2.英国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
3.韩国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
4.国外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
(二)国内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
1.克什克腾旗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 |
2.延安市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 |
3.成都市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 |
4.国内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
五、内蒙古杭锦旗政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更新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 |
1.确立乡村产业多样化发展思路 |
2.树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理念 |
(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制度机制建设 |
1.推动乡村产业制度建设 |
2 建立部门沟通协作机制 |
3.建立政策宣传—推进—跟踪反馈机制 |
4.建立考核监督机制 |
(三)促进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主体培育 |
1.促进农牧产业转型升级 |
2.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业 |
3.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体系 |
(四)加强政府对乡村产业的服务保障 |
1.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3.引导多元主体投资 |
4.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法治建设 |
(五)推动乡村产业重点领域改革 |
1.推进农牧区土地制度改革 |
2.推进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3.深化农牧区“放管服”改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经济 |
2.2.4 农业 |
2.2.5 工业 |
2.2.6 畜牧业 |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
4.1.1 降雨 |
4.1.2 径流 |
4.1.3 水资源分配与分布 |
4.1.4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
4.2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
4.2.1 人口增长预测 |
4.2.2 国民经济产业发展预测 |
4.2.3 生态发展预测 |
4.3 各行业需水量预测 |
4.3.1 生活需水量预测 |
4.3.2 农业需水量预测 |
4.3.3 工业需水量预测 |
4.3.4 第三产业需水量预测 |
4.3.5 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 |
4.3.6 各行业需水量汇总 |
4.3.7 需水量结果分析 |
4.4 区域可供水量预测 |
4.4.1 地表水可供水量 |
4.4.2 地下水可供水量 |
4.4.3 再生水可供水量 |
4.4.4 可供水量结果分析 |
4.5 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 |
4.5.1 多水源调配策略 |
4.5.2 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 |
4.5.3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 |
4.5.4 供需平衡结果分析 |
4.6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
4.6.1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4.6.2 水资源多目标决策规划 |
4.6.3 用水效益目标函数 |
4.6.4 决策变量 |
4.6.5 约束条件 |
4.6.6 效益函数 |
4.6.7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4.6.8 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
4.6.9 鄂尔多斯市各旗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比较 |
5.1.2 水资源优化配置应用 |
5.1.3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配置研究展望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研究 ——以亿利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内涵 |
1.2.2 国外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实践 |
1.2.3 国内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实践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势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与植被 |
2.5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数据资料说明 |
3.3 技术路线 |
4 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类型及其产业现状 |
4.1 种植技术 |
4.1.1 微创气流种植技术 |
4.1.2 节水容器种植技术 |
4.1.3 风向数据造林技术 |
4.2 甘草平移改土技术 |
4.3 生态光伏技术 |
4.4 平茬复壮技术 |
4.5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现状 |
4.5.1 甘草产业 |
4.5.2 灌木饲草料产业 |
4.5.3 生态光伏产业 |
5 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 |
5.1 优势 |
5.2 劣势 |
5.3 机遇 |
5.4 挑战 |
5.5 构建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发展SWOT矩阵 |
6 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效益分析 |
6.1 生态效益分析 |
6.1.1 固沙阻流成效分析 |
6.1.2 植被资源分析 |
6.1.3 气候因子评价 |
6.2 经济效益分析 |
6.2.1 项目介绍 |
6.2.2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6.2.3 不确定性分析 |
6.2.4 敏感性分析 |
6.3 社会效益分析 |
6.3.1 完善基础设施 |
6.3.2 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扶贫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
2.4.1 研究评述 |
2.4.2 主要启示 |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
3.2.2 人口迁移理论 |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
3.5.1 理论渊源 |
3.5.2 理论基础 |
3.5.3 理论涵义 |
3.5.4 供需规律 |
3.5.5 数学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
4.2 自然地理基础 |
4.2.1 地形地貌 |
4.2.2 气候特征 |
4.2.3 土壤植被 |
4.3 自然资源基础 |
4.3.1 水资源 |
4.3.2 土地资源 |
4.3.3 矿产资源 |
4.3.4 农产品资源 |
4.4 生态环境状况 |
4.4.1 生态环境特征 |
4.4.2 生态环境问题 |
4.5 社会经济基础 |
4.5.1 人口分布特征 |
4.5.2 经济发展水平 |
4.5.3 社会事业概况 |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水资源高效利用实践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以鄂尔多斯杭锦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水资源高效利用实践探索 |
1.1 现代农牧业迅速发展 |
(1)梁外牧区水利建设。 |
(2)黄河南岸灌区水权转换工程。 |
(3)黄河南岸灌区农业水价改革。 |
(4)农牧业节水效果分析。 |
1.2 工业节水实施 |
1.3 强力推进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安全保障 |
1.4 生态环境治理 |
(1)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 |
(2)城镇生态环境用水量。 |
1.5 加强非常规水利用工程建设 |
1.6 构建水权交易市场体系 |
1.7 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 |
2 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问题和保障需求分析 |
2.1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
2.2 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配置体系尚不完善 |
2.3 水生态环境状况 |
2.4 保障需求分析 |
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3.1 加快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 |
3.2 加强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
3.3 夯实水资源安全保障科技支撑 |
(6)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水资源供水潜力及载畜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实地调研 |
1.5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5.1 草原、草原水资源、草原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
1.5.2 地区农牧业、水利统计资料 |
1.5.3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农牧业、水利规划 |
1.5.4 地区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调查统计数据 |
1.5.5 地区水文、气象资料 |
1.5.6 数据处理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温性荒漠草原 |
2.1.1 温性荒漠草原 |
2.1.2 温性荒漠草原的分布 |
2.1.3 温性荒漠草原的退化问题 |
2.1.4 温性荒漠草原牧区畜牧业 |
2.2 草畜平衡制度 |
2.2.1 载畜量 |
2.2.2 草畜平衡 |
2.2.3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
2.3 草原水资源及“水-草-畜”平衡研究 |
2.3.1 草原水资源 |
2.3.2 “水-草-畜”平衡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区位及地形地貌 |
3.1.2 气象水文 |
3.1.3 土壤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4 草地资源与载畜量分析 |
4.1 草地资源类型与分布 |
4.1.1 鄂托克旗主要草地资源类型 |
4.1.2 鄂托克旗草地资源分布 |
4.2 鄂托克旗草地生产力分析 |
4.2.1 不同类型草原产草量 |
4.2.2 不同类型草原产草量的区域分布特征 |
4.3 草地载畜量分析 |
4.3.1 鄂托克旗草原载畜量的制约因素 |
4.3.2 草原退化对载畜量的影响 |
4.3.3 鄂托克旗草原载畜量 |
5 草原水资源状况及供水潜力分析 |
5.1 鄂托克旗水资源状况 |
5.1.1 降水资源 |
5.1.2 地表水资源 |
5.1.3 地下水资源 |
5.1.4 水功能区划及地表河流水质状况 |
5.2 鄂托克旗供水现状 |
5.2.1 供水工程现状 |
5.2.2 供水量现状 |
5.2.3 各乡镇用水情况 |
5.3 鄂托克旗草原灌溉供水潜力 |
5.3.1 鄂托克旗水资源控制指标 |
5.3.2 鄂托克旗供水平衡分析 |
5.3.3 鄂托克旗现状水草畜平衡分析 |
5.3.4 鄂托克旗水草畜平衡规划分析 |
5.3.5 鄂托克旗草地灌溉供水方案 |
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 |
1.1.2 两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发展对比 |
1.1.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成效 |
1.1.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存在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基本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1.4.1 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农业水价改革绩效 |
1.4.2 建立一套全面的农业水价改革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农业水价作用机理 |
2.1.1 水价 |
2.1.2 农业水价 |
2.1.3 农业水价理论机制 |
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理论基础 |
2.2.1 水资源产权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合作经济理论 |
2.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研究进展 |
2.3.1 国内研究进展 |
2.3.2 国外研究进展 |
2.3.3 分析与展望 |
第三章 评估方法 |
3.1 评估方法 |
3.2 评估步骤 |
3.3 评估指标体系 |
3.3.1 构建原则 |
3.3.2 指标选择 |
3.3.3 指标说明 |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确定层次 |
3.4.2 判断矩阵 |
3.4.3 权重确定 |
3.5 指标标准 |
第四章 内蒙古杭锦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估案例研究 |
4.1 杭锦旗基本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农业发展现状 |
4.1.3 水资源利用现状 |
4.2 杭锦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概况 |
4.3 杭锦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综合评估 |
4.3.1 数据来源 |
4.3.2 评估指标的标准 |
4.3.3 评估模型的构建 |
4.3.4 指标数值的计算 |
4.3.5 评估结果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2.1 健全水价机制 |
5.2.2 拓宽融资渠道 |
5.2.3 促进水权交易 |
5.2.4 重视管护保障 |
5.2.5 构建利水型社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城乡统筹”的经典理论 |
二、国内“城乡统筹”的研究现状 |
三、关于“城乡统筹”的研究述评及个案选择的理由 |
四、“城乡统筹”概念小结 |
第三节 本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 |
一、对“社会发展”内涵的审视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基本内容 |
三、国内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路径 |
四、本项研究的技术路径 |
第四节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指导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当代价值 |
一、马克思关于城乡统筹的主要思想 |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化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下的城乡统筹价值体系 |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指导下的城乡统筹价值实现 |
第五节 本项研究的创新与后续研究的设想 |
一、本项研究的创新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第一章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及分析范式选择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缘起 |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起步阶段 |
三、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全面推进阶段 |
第二节 城乡统筹发展分析的范式考察 |
一、区域分析范式的转变:“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二、鄂尔多斯市辖区城乡统筹分析的基础:县域经济 |
三、区域城乡统筹具体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觉选择过程 |
二、区域分析范式的转变要求以县域经济为基础分析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 |
第二章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现状总体及分区分析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概况 |
一、鄂尔多斯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概况 |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 |
第二节 鄂尔多斯市中心都市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
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乡统筹现状 |
二、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城乡统筹现状 |
第三节 鄂尔多斯市东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
一、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
二、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
第四节 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
一、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
二、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
三、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
第五节 鄂尔多斯市南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
一、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分析 |
二、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分析 |
第六节 小结 |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同期全国水平 |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统筹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统筹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二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社会统筹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社会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社会统筹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三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环境空间统筹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环境空间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环境空间统筹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一、发展不平衡是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空间统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
二、制约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空间统筹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 |
第四章 可资借鉴的经验: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实践的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二、法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三、英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四、日本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二节 成渝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的经验与启示 |
一、成渝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概况 |
二、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
三、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
四、成都市和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苏州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一、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化概况 |
二、苏州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做法 |
三、苏州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四节 小结 |
一、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城乡统筹是一个有着客观规律的过程 |
二、“走自己的路”是推进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五章 推进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从空间利用上实现统筹布局 |
一、加强规划引导,统筹城乡土地资源利用 |
二、培育合理的城镇体系 |
三、重视城镇主导产业选择,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四、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
五、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统筹 |
六、积极推进城乡卫生清洁工作 |
第二节 以政府职能转变保障城乡统筹 |
一、积极进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
二、从组织领导上保证城乡统筹 |
三、从社会管理上保证城乡统筹 |
四、从公共服务上推进城乡统筹 |
五、以加强市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 |
第三节 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统筹 |
一、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 |
三、加大对农牧业的财政投入 |
四、发挥重点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
五、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 |
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积极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
第四节 小结 |
一、尊重自然规律,以科学统筹环境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基础 |
二、转变政府职能,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保障城乡统筹发展 |
三、科学规划产业,以加快农村牧区产业的发展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
2.1.7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
4.1.2 光热资源优势 |
4.1.3 水资源优势 |
4.1.4 土地资源优势 |
4.1.5 植被资源优势 |
4.1.6 农业基础优势 |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
4.2.1 风沙灾害 |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
4.2.4 自然灾害频繁 |
4.2.5 人口压力过大 |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
4.2.7 科技相对落后 |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
6.7.1 法律支持 |
6.7.2 资金支持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特色农业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
2.3.1 共同特征 |
2.3.2 主要区别 |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
3.1.1 比较优势理论 |
3.1.2 “钻石”模型 |
3.1.3 创新理论 |
3.1.4 垄断、竞争理论 |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3.2.2 制度创新理论 |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
5.2.1 数量发展阶段 |
5.2.2 优化农业阶段 |
5.2.3 现代农业阶段 |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全文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杭锦旗加快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治理视角下内蒙古杭锦旗乡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 张益忻.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D]. 张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研究 ——以亿利资源为例[D]. 马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4]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5]水资源高效利用实践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以鄂尔多斯杭锦旗为例[J]. 佟长福,李和平,刘海全,樊文彪,冷艳杰,苏志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10)
- [6]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水资源供水潜力及载畜量研究[D]. 维拉.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研究[D]. 伊热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4)
- [8]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为例[D]. 王羽强. 内蒙古大学, 2013(11)
- [9]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10]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