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广告语录及其中文译文

美国广告语录及其中文译文

一、美国广告佳句及其汉译(论文文献综述)

陈妍宏[1](2017)在《模因论视角下俄语商业广告语的汉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纷纷开始走海外发展路线,积极开拓新市场,各国经贸往来愈加频繁。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广告宣传作为产品或服务推广的重要手段,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此时,广告翻译作为跨国贸易及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中俄贸易快速发展,不少俄罗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俄语广告汉译的研究迫在眉睫。模因论作为一个解释文化复制与传承的新兴理论,为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其中也包括商业广告的翻译领域。本文以俄语商业广告为研究对象,以模因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论述,认为以模因论为出发点对俄语广告语汉译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模因论视角下,广告翻译的实质是译者解码、编码,消费者再解码的过程,其立足点在于译者如何利用目标语打造强势译语广告语模因。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了模因论视角下俄语广告语汉译的原则、策略和方法,以及译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并用实例进行验证。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为俄语广告语汉译找寻到了新的指导理论,同时通过实践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增强了其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往来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

黄霏[2](2016)在《标记性在广告中的刷新作用》文中指出该文以大量汉语广告为语料,从韵律、词法、句法和修辞角度来分析广告语言中的标记现象。得出使用标记性的广告更加生动、形象,有感染力,能刷新人们的审美疲劳,唤起人们的购买欲。

宋达[3](2016)在《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与翻译关系紧密。英国文学汉译总量巨大,不仅在现代中国审美观念形成中扮演了突出角色,更重要的是建构了“统一英国”的知识,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完整的英国文学概念。然而,1707年合并为大不列颠一部分的苏格兰,其文学始终保持着苏格兰民族诉求,却被英格兰所建构的统一英国文学压抑着,罗伯特·彭斯、司各特、拜伦等重要文学家,其苏格兰性皆被消解、限制,还有更多的苏格兰文学家则被排除在英国文学经典之外。中国根据英国主流文学史观理解和译介英国文学经典,由此汉译英国百年历史呈现的苏格兰文学,或折损苏格兰作家的苏格兰身份,或不关注没有纳入英国文学史的苏格兰重要作家。本文探讨汉译英国文学中苏格兰文学未被呈现的问题,具体包括:重新考察百余年来在大英帝国或联合王国框架下的英国文学汉译史,揭示苏格兰文学流失的情况,汉译“英国文学”中苏格兰文学隐形的历程、近20年微显的情况,对比英国的“英国文学”处理“苏格兰文学”问题,说明苏格兰文学匿迹于汉译英国文学的诸多后果;查考彭斯汉译史,还原他被销蚀了苏格兰性的情况,对比英国主流学术界和苏格兰学术界塑造的不同彭斯形象,说明汉译彭斯损失苏格兰性的客观原因,为未来汉译彭斯的苏格兰性提供思路;重新梳理司各特和拜伦作品汉译史、对比英国主流学术界和苏格兰学术界所建构的不同司各特和拜伦形象、未来司各特和拜伦的苏格兰性再现难题。该研究旨在面对未来苏格兰文学的汉译问题,包括重译英国文学经典中的苏格兰作家作品、译介“英国文学”遮蔽忽视的苏格兰经典文学以及还原再现英国文学中的苏格兰因素。

谢雪斐[4](2015)在《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两个汉译本话语特征及翻译策略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篇论文以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稿为语料,分别从话语特征及翻译策略两大方面,对两不同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国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原被称作“年度咨文”,是美国总统在一年一度的联席会议上向国会所发表的年度报告。国内外国情分析、本国正面临或即将遇到的问题、年度立法议程及国家优先事项等,已成为现任美国总统国情咨文报告的主要内容,也代表了美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缩影。从文体角度而言,“年度咨文”报告即国情咨文报告属于演讲词。在社会生活中,演讲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文体,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能使用演讲词来阐述个人见解,宣传政治主张,从而实现交流彼此思想的目的。本文所用语料,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于美东时间1月28日晚10:20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发表,复苏美国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减少赤字、吸引投资,重振“美国梦”等成为了奥巴马总统讲话的主要内容。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说,不仅受到众多来自英语国家听众的关注,同样也受到广大中文听众的瞩目。本篇论文中选择的两个中译本,一篇是来自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TheU.S. Department of State’s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Programs),另一篇是来自”中国日报网”(China Daily Online),其中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中译本仅提供对外政策部分。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提供的中译本几近完美,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原文的内容、语言风格甚至文章结构都得到了精确、自然的转换,值得学习与鉴赏。《中国日报》网版的译者大多为在读研究生,其翻译经验、知识水平有限,加之限于时效性,对原文的深层含义和构思都无法进行仔细斟酌,因此在语言表达,甚至对原文理解等方面无法传达原作的意思,无法体现原文的精巧构思。然而,纵观全文,从客观角度而言,该译本也有其值得借鉴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两中译本之话语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总结适合其文本特征语篇的翻译策略。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前言,该部分由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这几方面组成,同时在本章结尾,简要介绍了本文的框架结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从中西方演讲与演讲修辞学,历史与发展的角度,详述了演讲词之概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本人对其他学者,在公共演说及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研究领域的具体现状有了正确认识。第三、四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三章主要通过对语料中的词汇、句法、修辞这三方面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归纳出美国总统奥巴马国情咨文演说词的话语特征。第四章主要介绍两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翻译技巧,并结合实例对两不同译本的通顺性及可读性进行对比分析。第五章为结论部分,主要总结本人对该研究所得到的一些翻译心得。通过对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稿,话语特征的分析及两译文所用翻译策略的对比,探讨在翻译过程中,两不同中译本翻译策略的应用。最后,指出文中的研究局限并对未来相关文体的翻译和研究提出建议。

朱迎迎[5](2013)在《广告中的互文性及翻译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很多学者们的研究都已经证明了互文性在翻译过程的作用和价值,在商业化时代,广告翻译越来越重要。基于这种时代背景,本文旨在讨论商业广告中的互文性,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广告翻译中对互文性问题的处理策略和方法。通过对印刷广告的分析,作者阐述了互文性在广告中的作用,互文性能有效增加广告的记忆价值,注意价值和联想价值,并帮助受众确理解原文,调高广告的宣传效果。之后作者分析了常见的互文类型,包括体裁互文性,文化互文性,具体互文性和媒介互文性。紧接着分析了常用的互文手法--引用,仿拟,暗指并证明了它们对实现广告的功能有很大帮助。通过对典型广告文本及其译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充足的互文知识可以帮助译者正确解读原广告并使翻译的版本符合目标消费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另外读者的互文知识对广告译文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广告文本一般都包含着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内涵,读者需要借助于互文知识进行联想和想象来理解广告。因此,译者在广告翻译中不仅应该理解原广告中的互文性信息,而且应该充分考虑目的读者,或受众的互文知识。总之,互文性对广告翻译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得出了互文性对广告翻译的启示。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让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文化背景,译者可以充分利用源语和目的语的优势,关注流行文化元素,并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语境,译者可以重写或者模仿源文本的互文语境,也可以经过一些调整弥补源文本的互文语境。可以说,让译文的互文语境符合目的语文化的需要是广告翻译中相对较难的一部分,因为广告文本通常是简短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最后作者以互文性为指导提出了对应的翻译策略,通过一些具体的广告实例指出译者根据具体的广告文本可以选择直译,音译,改译,拆译,仿译,创造性翻译和基于常见的互文性技巧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对广告翻译者有一些帮助。

李凌坤[6](2013)在《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英译汉:人民网版与“官方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上许多名人演说,在重要时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后世广为流传。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就属于这类精品。由于其措辞优美,结构精巧,布局巧妙,外加绝妙的修辞,堪称佳作,因此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说的受众不仅面向英文受众,也被翻译成中文面向全世界中文受众。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所提供的中译本可谓佳作,原文内容和风格都得到了传神的转换,值得人们借鉴。人民网版由于限于时效性,无法仔细推敲其内在含义和构思,就得“出炉”,因此在众多方面无法传达原文意思,无法体现原文的精巧构思,留下了众多遗憾。本文通过对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英译汉人民网版译本和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所提供的“官方版”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译本在翻译原文时翻译技巧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本研究的背景、方法、目的和意义,接着对前人对公众演说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说所作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然后分别从词语、句子、修辞方面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的文体特征进行描述,最后就两译本在翻译原文时翻译技巧的应用,结合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结语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对于笔译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有实际参考价值。

叶歆[7](2012)在《试析英语食品广告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及汉译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属性,模糊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广告语借助于模糊性来树立产品形象,唤起人们的消费欲望。文章在讨论实例的基础上,试从语音模糊、语义模糊、修辞格模糊和句法模糊四个方面分析模糊语言在英语食品广告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汉译方法。广告商应该尽量巧妙地在英语广告中运用模糊语言,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彭珊珊[8](2012)在《等效翻译理论下广告英语汉译的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广告是具有美学价值、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特殊文体,有效的广告翻译需要正确的翻译理论作指导。文章以美国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为原则,从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出发,探讨广告英语汉译的策略。

曾必好[9](2012)在《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告,作为传播商业信息的有效手段,已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广告的重要作用,语言学家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语言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西方一些语言学家们从文体学、符号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学等角度对广告语言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国内的广告语言研究起步较晚,跟西方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对广告语言背后的理论探讨相对薄弱,深度不够。由于预设同实际应用中的广告语言在表意方面具备一些相同特点,即通过隐晦或不直接的方式,向听话者传递隐含的信息,因此它就逐渐成为人们构建和解读广告语篇可资依赖的理论框架之一。我们认为广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与广告商和受众对预设的分析和理解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研究首先致力于提供一个分析广告语篇的预设理论背景和分析方法,其次利用预设理论对汉英广告文本进行话语分析,目的在于考察广告语篇如何通过使用预设来实现其目的和功能。本研究根据广告语言特征和预设理论的前期研究成果将蕴涵于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现象分为语义预设、语用预设、文化预设和认知预设四个层次分别加以讨论。语义预设所表达的是语言体系中句子构成成分之间或两个语义命题之间的关系,是预设研究的基础。语用预设指言语交际中话语与语境的关系。文化预设指那些由一定的民族或社会文化决定的“社会意识”或“群体意识”,即思维定型和行为模式。它是预设在文化视域中的延伸,表现为文化现实与语句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而认知预设则表现为言语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的信息处理方式,是对话语的动态反应。几种层次的预设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使得人们对于广告这自然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本论文在对广告语言和预设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过去研究存在的不足,确立了本研究的立足点。然后对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义预设、语用预社、文化预设和认知预设进行细致分析,目的在于充分揭示预设在广告语言表义和理解中的作用和功能对两种广告语言中的预设使用进行对比以便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针对汉语广告语篇中的预设有效利用进行分析和归纳,包括对汉语广告语篇中不恰当预设的批判性思考,汉语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功能分析和预设确立原则,以及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互译等。本研究的启示包括分析范式及层次的更新,尤其是对汉英广告语篇中文化预设的系统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广告语言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知预设的创新研究为广告语篇创作和理解打开了一扇崭新窗口。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对比则有利于人们对跨语言广告的准确理解和翻译。因此,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受众正确理解汉英广告语篇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并从语言层面为提升中文广告的质量及其宣传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祝道建[10](2012)在《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文中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经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创立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她认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互文性旨在强调: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个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新织体,它们彼此参照,相互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文本网络,以此构成文本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体系。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不仅为文本理论注入了新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同时也为翻译理论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研究视角,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广告受众的注意,激发他们对商品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购买欲望,并进而付诸商品购买的行动。广告作为一种具有商业特征的实用文体,具有信息传播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广告文本常与其他文本形成一种互文性关系,作者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二个方面探讨如何将互文性理论与广告创意、广告翻译相结合,以期证明互文性理论对于广告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借鉴意义。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企业竞相抢占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融合,在这种大背景下,广告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本文主要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即: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贯穿全文;二、词长统计方法,作者使用计算机文本处理软件Concordance 3.0,从词汇层面进行词长分布统计,使研究更具说服力;三、案例分析方法,作者选取中外典型广告案例,阐述了在广告翻译中既要选择适当的语篇,又要注意目的语读者所处的文化,成功的广告翻译是语篇互文和文化顺应的完美结合。本文共分六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的互文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第二章阐述了互文性与翻译的关系,指出翻译过程是一种互文性活动,并简述互文性对翻译研究的价值。第三章从互文性角度出发,阐述广告创意中的互文性,包括广告的概念、语言特点,作者分别从文化、语篇和媒介三个角度阐述广告创意既要选取适当语篇,又要注意目的语读者所处文化,还应恰当地运用现代声像媒介元素。第四章论述了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进行广告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作者从互文性的联想效用、注意效用和记忆效用三方面,论述了互文性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作者同时指出,应用互文性理论进行广告翻译应该加以注意的几个要点,如重视译者主体性、注意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关注目的语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等。最后为结论部分。作者指出,广告翻译者既要正确识别、阐释蕴涵于源语中的互文性信息,又要注意目的语消费者所处的文化,然后恰到好处地将其翻译成目的语。应用互文性理论进行广告翻译有利于译者从原先封闭的文本结构中解放出来,发挥译者主体性作用,有效实现“突破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目标。因此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广告翻译,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方法论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广告翻译的学理指导。互文性理论拓宽了传统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美国广告佳句及其汉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广告佳句及其汉译(论文提纲范文)

(1)模因论视角下俄语商业广告语的汉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研究对象、方法与资料来源
    3. 论文结构
1. 模因论与翻译的模因论阐释
    1.1 模因论
        1.1.1 模因的由来与定义
        1.1.2 模因与基因的异同
        1.1.3 模因的生命周期
    1.2 翻译的模因论阐释
        1.2.1 翻译模因论的提出
        1.2.2 翻译的模因论阐释
    本章小结
2. 广告语言模因
    2.1 语言模因
        2.1.1 语言与模因的关系
        2.1.2 语言模因的分类
    2.2 广告语言模因
        2.2.1 广告的定义
        2.2.2 广告的重要性
        2.2.3 广告语言模因
    2.3 俄汉广告语言模因
        2.3.1 俄语广告语言模因
        2.3.2 汉语广告语言模因
    本章小结
3. 模因论视角下俄语商业广告语的汉译
    3.1 俄语广告语汉译的必要性
    3.2 模因论视角下俄语商业广告语的汉译
        3.2.1 翻译标准的确定
        3.2.2 模因由弱至强的转化策略
        3.2.3 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译原则
        3.2.4 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译策略
        3.2.5 模因论视角下的汉译方法
    3.3 模因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对译者的要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2)标记性在广告中的刷新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2 广告中的标记现象
3 标记性在广告中的刷新作用
    3.1 韵律标记
    3.2 词法标记
        3.2.1 形容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
        3.2.2 反义词
        3.2.3 新造词
    3.3 句法标记
    3.4 修辞标记
        3.4.1 比喻
        3.4.2 拟人
        3.4.3 反复
        3.4.4 排比
        3.4.5 夸张
        3.4.6 双关
        3.4.7 仿拟
        3.4.8 通感
        3.4.9 反语
4 结束语

(3)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史和学术史
    二 认识苏格兰文学:汉译及其问题
第一章 英国文学百年汉译史:苏格兰文学何在
    第一节 “英国文学”汉译:苏格兰文学从隐形到微显
    第二节 英国的苏格兰文学研究:“英国文学史”与苏格兰学界
    第二节 英国文学汉译的疑惑:缺失苏格兰文学概念
第二章 彭斯译介:苏格兰性被模糊的农民诗人
    第一节 彭斯作品译介史:苏格兰性模糊
    第二节 “两个”彭斯:英国文学史的彭斯和苏格兰文学史的彭斯
    第三节 汉译彭斯之困境:苏格兰知识和苏格兰性再现问题
第三章 司各特译介:苏格兰身份模糊的英国历史小说家
    第一节 司各特译介史:苏格兰身份被模糊
    第二节 不一样的司各特:苏格兰的司各特和英国的司各特
    第三节 译介司各特之疑惑:文学史定位和翻译的双重困难
第四章 拜伦译介:苏格兰身份被遮蔽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第一节 拜伦译介史:苏格兰性从未显现
    第二节 苏格兰性微弱闪现的拜伦:英国拜伦史研究的另一条路径
    第三节 汉译拜伦之难题:再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苏格兰性
第五章 未来苏格兰文学汉译之路:超越英国文学框架
    第一节 补缺苏格兰经典作家:翻译英国文学经典之外的力作
    第二节 翻译“英国文学”埋没的苏格兰经典:汉译苏格兰文学的新任务
    第三节 建构”苏格兰文学”概念:苏格兰文学汉译
结语
参考文献

(4)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两个汉译本话语特征及翻译策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演讲词的定义
    2.2 公共演说研究现状
    2.3 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内容简介
    2.4 美国总统国情咨文演说研究现状
第三章 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的话语特征
    3.1 词汇特征
        3.1.1 人称代词
        3.1.2 情态动词
    3.2 句法特征
        3.2.1 句子结构
        3.2.2 句子时态
    3.3 修辞特征
        3.3.1 消极修辞
        3.3.2 积极修辞
第四章 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两译本翻译策略对比
    4.1 翻译技法之策略对比
        4.1.1 分切译法
        4.1.2 增补译法
        4.1.3 遣词译法
        4.1.4 转换译法
        4.1.5 重构译法
    4.2 翻译策略对比之修辞手法的翻译运用
        4.2.1 并列结构
        4.2.2 对比
        4.2.3 层进
        4.2.4 比喻
        4.2.5 对偶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5)广告中的互文性及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1.3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1 Literature review of intertextualit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2.1.1 A review of intertextuality study at abroad
        2.1.2 A review of intertextuality research in China
    2.2 Definition of Intertextuality
    2.3 Intertextuality and Translation
        2.3.1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textual theory in translation study
        2.3.2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as an intertextual transformation
        2.3.3 Intertextuality in translating process
Chapter 3 Intertextuality in Ads
    3.1 Intertextuality and ads-translation
        3.1.1 A general study of ads
        3.1.2 An introduction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3.1.3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and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3.1.4 Functions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s translation
    3.2 Functions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ements
        3.2.1 Intertextuality and memory value
        3.2.2 Intertextuality and attention value
        3.2.3 Intertextuality and association value
    3.3 The common types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3.3.1 Generic intertextuality
        3.3.2 Cultural intertextuality
        3.3.3 Specific intertextuality
        3.3.4 Media intertextuality
    3.4 The common types of intertextual techniques in ads
        3.4.1 Citations
        3.4.2 Parody
        3.4.3 Allusion
Chapter 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Intertexutality
    4.1 Methods to improve ads translation with the enlightenment of intertextuality
        4.1.1 Employ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urce and target language
        4.1.2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preset in original ads
        4.1.3 Close attention on pop and fashion culture
        4.1.4 Close attention on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4.1.5 Emphasis on translators' creativity and subjectivity
        4.1.6 Emphasis on linguistic differences
        4.1.7 Empha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4.1.8 Emphasis on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target audience
    4.2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 intertexual contexts
        4.2.1 Rewriting the intertextual context of the source text
        4.2.2 Imitating the intertextual contexts of the original ads
        4.2.3 Making up the intertextual context with cultural compensation
    4.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ith the guidance of intertextuality
        4.3.1 Transliteration
        4.3.2 Literal translation
        4.3.3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common intertextual techniques
        4.3.4 Adaptation-based translation
        4.3.5 Creative translation
        4.3.6 Distribution translation
        4.3.7 Imitation translat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Research achievements
    5.2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5.3 Advice for future study
Bibliography

(6)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英译汉:人民网版与“官方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众演说研究现状
    2.2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研究现状
第三章 英文公众演说
    3.1 公众演讲
    3.2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文体特征
        3.2.1 词汇特征
        3.2.1.1 代词的使用
        3.2.1.2 大词长词的使用
        3.2.2 句法结构
        3.2.3 修辞
        3.2.3.1 平行结构
        3.2.3.2 比喻
        3.2.3.3 对比
第四章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翻译技巧
    4.1 翻译技巧
        4.1.1 四字格的使用
        4.1.2 遣词译法
        4.1.3 转换译法
        4.1.4 增词译法
    4.2 修辞的翻译
        4.2.1 平行结构
        4.2.2 比喻
        4.2.3 对比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试析英语食品广告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及汉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模糊语言与广告英语
    1.1 模糊语言的定义
    1.2 广告英语的特点
2 广告英语的翻译策略
    2.1 直译法
    2.2 意译法
    2.3 弥补法
3 模糊语言在英语食品广告中之美与汉译之妙
    3.1 语音模糊—音韵美
    3.2 语义模糊—意境美
    3.3 修辞格模糊—生动美
    3.4 句式模糊—感召美

(8)等效翻译理论下广告英语汉译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等效翻译理论
二、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一) 广告英语的词汇特征
    (二) 广告英语的句法特征
    (三)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征
三、广告英语汉译的策略
    (一) 广告英语词汇的汉译策略
        1. 音译是按照源语商标名称的发音, 找到与其发音相近的译名。
        2. 意译是根据原商标的含义, 译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译语。
        3. 音意混译是最能被接受的翻译方法, 音意统一达到“言传”兼“意会”的效果。
    (二) 广告英语语句的汉译策略
        1. 直译是形式和内容等都保留原文特征的译法。
        2. 意译指保留内容舍弃形式的译法。
        3. 套译就是套用名言佳句, 制造似曾相识的亲切感的译法。
        4. 转译指按照译语的习惯, 对原文从视角、虚实和形象等方面进行转换的译法[3]236。
    (三) 广告英语修辞格的汉译策略
        1. 再现法:既传达了广告的原意, 还能保持原文的修辞格的译法, 例如:
        2. 活译法:为了使译文更符合译语的习惯, 转换其它修辞格或不使用任何修辞格的译法。[4]
四、结语

(9)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广告语言研究
        2.1.1 国外广告语言研究
        2.1.2 国内广告语言研究
    2.2 预设研究
        2.2.1 “预设”概念的渊源
        2.2.2 语言学界的预设研究
        2.2.3 几个预设相关概念
    2.3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
        2.3.1 广告语篇概念
        2.3.2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回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义预设分析
    3.1 语义预设概念
    3.2 语义预设的特点
        3.2.1 语义预设的稳定性
        3.2.2 语义预设的可变性
        3.2.3 语义预设的可传递性
    3.3 语义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3.3.1 广告语篇中的存在预设
        3.3.2 广告语篇中的事实预设
        3.3.3 广告语篇中的词汇预设
        3.3.4 广告语篇中的结构预设
        3.3.5 广告语篇中的反事实预设
        3.3.6 广告语篇中的语音预设
    3.4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义预设对比
        3.4.1 汉英语义预设触发语对比
        3.4.2 汉英广告语篇中语义预设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用预设分析
    4.1 语用预设概念
    4.2 语用预设的理解特征
    4.3 语用预设的使用特征
        4.3.1 语用预设的单向性
        4.3.2 语用预设的主观性
        4.3.3 语用预设的隐蔽性
    4.4 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4.4.1 广告语篇中的信念预设
        4.4.2 广告语篇中的状态预设
        4.4.3 广告语篇中的行为预设
        4.4.4 广告语篇中的情感预设
        4.4.5 广告语篇中的效果预设
    4.5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语用预设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文化预设分析
    5.1 文化预设概念
    5.2 文化预设的性质
    5.3 文化预设的特征
        5.3.1 文化预设的合适性
        5.3.2 文化预设的共知性
        5.3.3 文化预设的传承性
    5.4 文化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5.4.1 广告语篇中的词汇文化预设
        5.4.2 广告语篇中的修辞文化预设
        5.4.3 广告语篇中的心理文化预设
        5.4.4 广告语篇中的习俗文化预设
        5.4.5 广告语篇中的委婉文化预设
        5.4.6 广告语篇中的常识文化预设
    5.5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文化预设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认知预设分析
    6.1 认知预设概念
    6.2 认知预设的特征
        6.2.1 认知预设的主观性
        6.2.2 认知预设的顺序性
        6.2.3 认知预设的可撤消性
        6.2.4 认知预设的多维性
    6.3 认知预设在广告语篇中的应用
        6.3.1 广告语篇中的原型预设
        6.3.2 广告语篇中的模糊预设
        6.3.3 广告语篇中的省略预设
        6.3.4 广告语篇中的移情预设
    6.4 汉英广告语篇中的认知预设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语广告语篇中预设的有效利用
    7.1 汉语广告语篇中预设运用的批判性思考
        7.1.1 汉语广告语篇中的预设不足
        7.1.2 汉语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失误
        7.1.3 汉语广告语篇中的虚假预设
    7.2 汉语广告语篇中预设的功能分析
        7.2.1 语言选择功能
        7.2.2 信息传递功能
        7.2.3 话语交际功能
        7.2.4 语篇构建功能
    7.3 汉语广告语篇中预设的确立原则
        7.3.1 真实性原则
        7.3.2 经济性原则
        7.3.3 礼貌性原则
        7.3.4 顺应性原则
        7.3.5 艺术性原则
    7.4 预设与汉英广告语篇互译
        7.4.1 直译法
        7.4.2 意译法
        7.4.3 套译法
        7.4.4 创译法
        7.4.5 增减法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10)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1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Intertextuality Abroad
    1.2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Intertextuality in China
    1.3 Typology of Intertextuality
Chapter 2 Intertextuality in Translation
    2.1 Studies on Intertextuality and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as an Intertextual Process
    2.3 Contribution of Intertextuality to Translation
Chapter 3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ement Texts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dvertisement
    3.2 Three Intertextual Forms in Advertisement
    3.3 Enlightenments on Ad-creation Based on Intertextuality
Chapter 4 Approaches to Ad-translation from the Intertextual Perspective
    4.1 Intertextual Availability in Ad-translation
    4.2 Ad-translation Methods Based on Intertextuality
    4.3 Considerations in Ad-Translat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四、美国广告佳句及其汉译(论文参考文献)

  • [1]模因论视角下俄语商业广告语的汉译[D]. 陈妍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2)
  • [2]标记性在广告中的刷新作用[J]. 黄霏. 海外英语, 2016(17)
  • [3]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问题研究[D]. 宋达.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4]奥巴马《2014年国情咨文演讲》两个汉译本话语特征及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 谢雪斐.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5]广告中的互文性及翻译策略[D]. 朱迎迎.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英译汉:人民网版与“官方版”比较研究[D]. 李凌坤.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7]试析英语食品广告中模糊语言的应用及汉译方法[J]. 叶歆.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3)
  • [8]等效翻译理论下广告英语汉译的策略[J]. 彭珊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04)
  • [9]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D]. 曾必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10]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D]. 祝道建. 浙江财经学院, 2012(06)

标签:;  ;  ;  ;  ;  

美国广告语录及其中文译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