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先常[1](2021)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推进专项化教学的实施尤为迫切。针对当前存在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涵仍需明晰、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还需丰富、教学改革理论需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专项化教学的内涵特征,为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体系的各指标进行赋值。在此基础上,对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操作化定义,创新专项化教学效果评测的新手段;最后应用于专项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基于指标体系上海专项化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改善建议,研究发现: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在: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方面。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相比较,专项化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以“运动专项学习”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式和注重长效性机制的教学评价。2.遴选具有(1)职称为教授或副教授且具有博导资格的;(2)从事学校体育及相关领域,且具有较高热情的;(3)熟悉或参与到专项化教学改革的;(4)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配合度良好的四种标准的人员,组成13人的征询专家群,对初建的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修正。通过三轮专家意见征询,最终确定了由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品德5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19项三级指标构成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其一级指标体育意识、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体育道德对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1204、0.1032、0.3329、0.3343和0.1092,其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见论文中表5-19。3.依据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初量表的设计与制作、测试变量的选取、量表的修正、量表的验证几个步骤,研制了包含28个题项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4.参照相关研究对评价对象评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方法,其中,0.8分以上为高,0.6到0.79分为中,低于0.6分为低。本研究借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得分为0.716,总体处于中等等级。一级指标体育意识的得分为0.775、体育知识的得分为0.688、运动能力的得分为0.713、运动参与的得分为0.697,体育品德的得分为0.810。(2)不同年级的学生在5个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得分上看专项化教学效果的纵向效果较好;男性学生在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好于女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男女生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5.通过对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1)虽然专项化教学总体效果较好,但总体水平不高;(2)学生的专项运动体育知识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项运动技能性知识水平不高;(3)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方面。应对措施:(1)多角度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专项化教学效果;(2)默会知识促进运动技能知识的获得;(3)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水平。本研究结论,如下:1.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程序规范、方法合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得分符合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初衷,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研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测量工具。3.通过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符合当前专项化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有效性。4.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专项化教学效果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褚昕宇[2](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王磊[3](2021)在《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锻炼坚持状况,对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锻炼坚持是指个体持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规律锻炼并长期保持的行为,是个体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健康生活、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必要条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要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不但肩负体育教育职能,更兼具促进锻炼坚持、增强学生体质、建设校园体育、建树正确体育观的育人责任。但至今为止,大学生身体活动不足、锻炼坚持困难,依旧是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体育领域学者对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时发现,相关研究历经探索与奠基、起步与发展、成熟与融合三个阶段,形成了以健康信念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但缺乏对决策过程的关注;且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赋能大学生锻炼行为虚拟化,虚拟体育社交与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享等,改变了传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场域,相关适应性研究稀缺。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的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挖掘、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研究历程梳理入手,结合虚拟锻炼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访谈资料的交互验证,识别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因素,理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决策过程、建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并细化锻炼坚持行为分类、制定促进策略,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受生活方式自评、健康认知自评、运动认知自评、个人投入、社会支持、锻炼氛围、场地器材、锻炼获益感知、锻炼风险感知、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锻炼坚持时间、锻炼坚持质量等13个因素的影响。这13个因素构成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的五大因素即健康自我评价、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坚持行为。(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五大因素之间存在“感知输入-决策-驱动-行为输出”的四层决策逻辑,形成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可归纳为具有五因素四层次的“SCeiP”行为模型。该模型是以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和优化锻炼坚持相关因素及决策过程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锻炼坚持行为相关因素作用及协同,促进大学生持续做出锻炼坚持决策的行为模型。(3)锻炼内驱力是锻炼坚持行为的动力来源,是“SCeiP”模型中的核心中介变量,且根据个体所处行为阶段不同,影响不同。模型内部两条促进路径和外部两条反馈路径,均遵循“客观-主观-客观”的作用逻辑,说明锻炼坚持是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能动作用的结果,研究既要关注客观影响因素,更要关注主观作用机制。(4)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单次锻炼的效果感知与经验总结,会影响后续决策。锻炼坚持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变化、螺旋发展的系统,是个体针对“是否进行锻炼”做出理性决策的过程。在一段时期内,每次决策及行为输出结果均会反馈至输入层,影响新一轮决策。在虚拟锻炼社区调研中发现锻炼者偏好对锻炼效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只有锻炼获益大于锻炼风险时,个体才会产生足够的锻炼内驱力,选择坚持锻炼。(5)虚拟锻炼社区汇集大学生锻炼坚持及衍生的锻炼知识共享与社交行为,锻炼坚持行为理论在虚拟化锻炼场域中具有一定适应性,但仍需不断拓展。大学生信息化锻炼虚拟社区与平台是新时代锻炼坚持行为叙述规则和价值逻辑建立的主战场,需要着力设计与打造。基于“SCeiP”模型形成了高校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线上线下双循环促进的总体思路。根据巴纳姆效应理论,利用信息化平台知识共享塑造科学体育观导向,在尊重学生个体行为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学生体育锻炼坚持价值认同的聚合效应,以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6)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预测与导向内容推荐,实现分类促进策略,本研究选用PCA-GS-SVM算法训练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数据分类器,训练效率高且正确率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均高于87%,能够满足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平台分类促进策略的应用要求,有效支撑“SCeiP”模型实践应用。将锻炼坚持行为分为八类,针对不同类别行为特点,制定具体分类促进策略。(7)设计实现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锻炼坚持促进提供平台策略及保障策略。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平台功能,将“SCeiP”行为模型中涉及的理论概念具象化,融合反馈机制、激励体系、粘性强化等,设计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促进方法,为“SCeiP”行为模型的应用落地打造良好基础。并针对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从组织保障策略、制度保障策略、监管反馈策略等三个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本研究创新性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研究引入管理学理论拓展锻炼坚持研究理论架构,拓宽现有锻炼行为研究的应用场景;第二,集成大数据研究方法,拓展虚拟锻炼社区用户分类和用户生成内容分析研究路径,丰富了锻炼坚持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三,自行发展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问卷,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量化研究提供有效量具及实证基础。
马瑞林[4](2020)在《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就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健康现状来看,他们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力量服务社会,为建设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大学生在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知行不一,自我为中心,贪图安逸等问题。2019年10月,国务院在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体育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能培养积极的人格、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品质,体育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而早些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深刻的阐述了体育、知识、道德之间的关系。当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已被多数学者证实。而体育锻炼与道德的研究还在探索中,且体育锻炼与道德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但是两者的关系以定量研究也仅限于研究生,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研究较为薄弱。所以本研究从大学本科生的体育锻炼行为、道德健康着笔,探究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预测关系。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设计了《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采用韦耀阳编制的《大学生道德健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及其人格健康、社会适应、道德适应、积极信仰四个维度的预测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比为29.2%,大学生道德健康水平总分为215,平均得分为144.77。(2)控制变量与道德健康相关性方面,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与道德健康的相关系数r=0.304,P<0.05;职位是学生干部与道德健康的相关系数为r=0.339,P<0.05。(3)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及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锻炼坚持行为三个维度与道德健康总体上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与人格健康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坚持行为与人格健康无显着性相关(P>0.05);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锻炼坚持行为与社会适应、道德适应之间都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选择行为、锻炼投入行为与积极信仰相关性显着(P<0.01),锻炼坚持行为与积极信仰相关性显着(P<0.05)。(4)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回归系数B=0.415(Beta=0.202),P=0.000。体育锻炼行为对人格健康回归系数B=0.140(Beta=0.100),P=0.000。体育锻炼行为对社会适应的回归系数B=0.094(Beta=0.167),P=0.000。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适应的回归系数B=-0.103(Beta=-0.26),P=0.034。体育锻炼行为对积极信仰的回归系数B=-0.077(Beta=-0.063),P=0.167。主要研究结论:(1)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在整体上不容乐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占比不足三成;大学生道德健康水平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中共党员和是学生干部,这两个控制变量与道德健康相关性显着,其虚拟化后可以作为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3)除了锻炼坚持行为与人格健康无显着性相关外,体育锻炼行为及各维度与道德健康及其它维度均相关性显着。(4)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人格健康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社会适应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适应有显着负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对积极信仰有显着正向影响。主要建议:(1)建议高校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投入,引导学生建立小团体健身组织。(2)建议高校以校园体育文化为突破口,多开展群体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3)建议学生增加体育投入,培养体育兴趣,把参加体育锻炼生活化。
李立娜[5](2020)在《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大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生活是决定个体健康成长、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家和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水平及影响因素,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也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促进个体学校适应能力提升的宝贵建议。当前,研究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等对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较多,而涉及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因此本研究以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和学校适应能力为研究对象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邱达明的《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量表》初始问卷和方晓义的《中国大学生适应性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平均值是36.268,题项平均值为2.790,低于中等水平值3。(2)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平均值是171.97,题项平均值为2.867,低于中等水平值3。(3)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及其分维度锻炼动机、锻炼方法与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性均达到了0.001的显着性,分维度锻炼时间与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性达到了0.05的显着性。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的相关性均达到了0.001的显着性。(4)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学校适应能力回归系数为0.426,标准化系数为0.329,P<0.001。分维度锻炼动机、锻炼方法对学校适应能力回归系数分别为1.109、0.321,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279、0.145,P值均小于0.001;锻炼时间对学校适应能力回归系数为0.168,标准化系数为0.064,P值小于0.05。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学校适应能力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回归系数分别为0.071、0.072、0.071、0.049、0.064、0.043、0.056。研究结论:(1)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维度锻炼动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锻炼方法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锻炼时间达到了中等水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水平不容乐观。(2)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均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择业适应达到了中等水平。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总体水平有待提高。(3)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分维度锻炼动机、锻炼时间、锻炼方法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锻炼动机、锻炼时间、锻炼方法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锻炼动机>锻炼方法>锻炼时间。(4)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分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郭雨婷[6](2020)在《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对大一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作为衔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场所,新生对学校良好的适应能力密切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一年级学生(以下简称为“大一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学校适应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了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体育锻炼作为影响大一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未受到学校、家庭的重视,学生无法自觉的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得体育锻炼未能发挥对学校适应的积极作用。因此,提高大一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可以从挖掘大一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角度进行考虑,通过引导大一学生自觉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学校适应能力。意向性自我调节重在从主观能动性上激发青少年发展潜能,对提高大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主性,进而提高大一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以及学校适应三个指标,分析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与学校适应的基本现状,正确认识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量表、体育锻炼行为量表与学校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山东省11所高校的大一学生为研究被试,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1094份,经过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059份,运用Excel 2010、SPSS 22.0及AMOS 24.0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及其各维度、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各维度、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均处于中等水平。2.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学校适应受性别、年龄、生源类别和专业类别的影响。3.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和学校适应之间两两相关,且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可以正向预测学校适应,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可以正向预测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行为可以正向预测学校适应。4.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对大一学生学校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体育锻炼行为在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与大一学生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家长与学校方面加强培养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引导学生利用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策略调整自身状态,提高大一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同时,大一学生要树立正确体育价值观念,培养自主锻炼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学校适应水平。
周鑫[7](2020)在《兰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是现阶段人才资源中的宝贵资源。同时,大学这一时期也是培养人终身体育行为的关键期。在我国,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家喻户晓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近年来,羽毛球运动已成为高校日常体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与我国发达城市的高校相比,无论是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的参与行为还是运动氛围,兰州市都不容乐观。承上所述,为了掌握兰州市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体育态度,提高运动能力与健康行为,促进兰州市高校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本文以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特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从行为学的角度对爱好者行为的时间、空间、动机、组织形式、运动方式、体育消费及运动效果等七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特尔菲法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时间方面来看,爱好者闲暇时间较为充足,但参与羽毛球运动的频次和坚持性方面还不够合理,尤其体现在女生这一人群中;在空间方面,他们以校内活动为主,高峰期时会出现场地紧缺的现象,男生更倾向于在馆内打球。2.在组织形式方面,体现出集群性特征,以同学结伴为主,网络报名为辅,女生的组织形式更为保守;在运动方式方面则体现出竞技性特征,以打比赛为主。比赛内容较为单一,双打是他们最主要的方式。女生与男生的运动方式相比更为随意。3.消费水平整体呈现出合理性特征,不同生源学生在羽毛球项目上的消费水平差异不显着,月支出总金额与羽毛球项目支出金额呈正相关。消费结构以基础性消费为主,这与当前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4.动机与行为效果均呈现出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特征,爱好者的内部动机较为匮乏,不同性别爱好者的动机呈现出显着性差异;运动心率范围基本符合最佳运动心率控制范围,行为效果显着,但还是有少部分人出现不良的行为效果。5.影响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个体因素是首要因素,而学校因素是关键因素。
高昌慧[8](2020)在《信阳市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4年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高校中学生“体测”挂科竟成了常态。为此,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体测”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可见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本文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对四所高校的体育社团和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研究。制作了并发放了《信阳市普通高校参加体育社团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和《信阳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分别收到有效问卷1971份和2007份。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信阳市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建设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社团指导老师配备和监管不严,社团经费来源单一、学校支持力度有待提高等,影响体育社团的有效运营和社团作用的有效发挥。(2)信阳市普通高校学生健康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有58.1%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满意。社团学生整体对健康认识和健康满意度水平比非社团学生要高。(3)信阳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方式单一,88.6%的学生以自己锻炼为主。体育锻炼时间偏短,每次锻炼时长在30分钟以上的占26.2%。体育锻炼频率不高,一周锻炼3次以上的只有50.6%。(4)社团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好于非体育社团学生。社团学生中,能够坚持经常性锻炼的约占85.4%。非社团学生中,能够坚持经常性锻炼的约占56.78%。(5)体育消费类型以购买体育运动服饰为主,体育消费水平大多处于500元以下。男生的体育消费水平稍高于女生,社团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略高于非社团学生。(6)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团学生的锻炼频率在每周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学生比例远高于非社团学生,而且锻炼频率和时间随着加入社团时间的增加而逐年增加。并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建议:一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二是完善体育社团制度建设,提高体育社团的管理水平;三是拓宽体育社团的经费来源,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四是打造体育社团文化特色,弘扬体育精神文化。
陶成武[9](2020)在《广场舞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象是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广场舞的盛行作为当代中国的普遍现象,彰显的不仅有本体结构的特质与历史发展的积淀,亦有主体与社会发展的自我超越。因而通过广场舞盛行的存在样态还原其内在结构与发展规律,从事实本身的角度把握其客观存在,对深度挖掘其内涵属性与社会文化价值,以及针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治理,促进其规范与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本研究以广场舞的认知与盛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自组织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现象学理论与戏剧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理论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广场舞现象的内涵属性、发展历程、实践过程、生成机制与逻辑展望等理论与现实问题,试图归纳与总结广场舞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广场舞现象是集运动属性、舞蹈属性与休闲属性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内涵既有本体结构追求的健体健心与艺术审美,又超越了本体结构特质,融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是具有多维结构与文化意蕴的身体语言与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内容是以特定形式的身体姿态展示为主,以主客体同一为存在方式,具有健身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特征,实现了健康身体与健康生活相统一。2.广场舞现象的起源有“舞蹈起源论”与“社会文化起源论”两种观点。“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表现了其本体外显动作结构与内在审美意蕴的延续与传承。“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表征的是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它是新秧歌运动、忠字舞与禁舞解除的继续与传承,是个体历史记忆与主体性表达的重构与再现,亦是民众情感需求、基层自治促动与官方适时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3.广场舞现象是个体在自组织结构中通过身体表演追求自我的实践过程。身体表演内蕴有个体从感知到构想的空间延伸,从现实到理想的情感表达,从满足到超越的生命建构,不仅追寻着身体的愉悦,而且饱含着情感的需求。表演组织呈现有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集权式的组织结构、自律式的组织规约、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等特征。表演价值来源于个体与广场舞本体的“自我”追求与建构,促进了其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社会文化与广场舞项目化发展。4.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是社会环境发展变迁促进个体内在需求转变与广场舞自身结构调整的适应过程。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促动生活观念转变,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公共体育服务改善提供的基础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引导推动的规范有序发展。其促动的内生需求与结构适应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个体需求升级,活动结构调整与个体需要的契合。使广场舞的发展历经了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从民间自发倒逼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5.广场舞现象彰显了其作用于个体生活方式、社会文化活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存在样态。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的广场舞需由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转向为关注个体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探求,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广场舞应使其成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到自强的实践典范与表达方式,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广场舞要通过专项与审美发展创新其内容与形式。总之,从舞台到街角、从民俗仪式到健身活动,从身体表演到美好生活实践,广场舞不仅要有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亦要有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表达,也要有运动项目的深化与创新发展。
汲良晟[10](2019)在《基于阶段转变模型的哈尔滨市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阶段是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成长的重要阶段,现如今,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一起到来的社会压力,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在充满挑战的社会背景下,人的身体素质显得更加重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对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及阶段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实验两个递进的研究。首先运用《行为阶段分类量表》《锻炼态度量表》对6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经筛选后有效问卷为566份,研究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阶段分布情况与体育锻炼态度特征;其次,在准备阶段挑选60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态度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1)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保持五个阶段的人数分布情况看处于准备阶段的人数最多,整体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特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意识较低。(2)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五个阶段中的人数分布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大于女生。(3)干预手段对准备阶段大学生的影响是有效的。对照组干预前后准备阶段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干预前后准备阶段变化明显,行动阶段呈正向上升趋势。(4)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的锻炼态度整体情况不乐观。其中行为意向、行为习惯得分最低,而行为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以及主观体验得分逐渐增加。(5)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锻炼态度有所提升。特别是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意向、情感体验与主观标准等6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提高,但在行为习惯和行为控制感两个维度上提升效果不显着。(6)干预对男生和女生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意向、情感体验、主观标准等5个维度以及女生行为认知维度的影响都是显着的;不同性别相比,干预对于男生组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意向、情感体验、情感体验、行为控制、主观标准方面的影响好于女生组。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爱好兴趣,加强教学的创新性,培养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积极的态度;(2)学校应大力支持、鼓励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网站、广播和体育锻炼理论课等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锻炼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益处;(3)学校应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降低或取消学校室内场馆收费标准;(4)学校应组织冬季在校园内浇灌大型室外冰场,解决了因冬天室内场馆不足所带来的烦恼。
二、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2.4 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政策梳理 |
4.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探寻 |
4.3 本章小结 |
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5.2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对象、原则和流程 |
5.3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5.4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修正与优化 |
5.5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意义与说明 |
5.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7 本章小结 |
6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证 |
6.1 量表的研制 |
6.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7.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7.2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评分结果分析 |
7.3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
7.4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局限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2 研究局限 |
8.3 展望 |
9 致谢 |
10 主要参考文献 |
11 附录 |
12 个人简历 |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习惯 |
2.1.1 习惯的定义 |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
2.2 体育锻炼习惯 |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相关理论基础 |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
3.1.2 跨理论模型 |
3.1.3 自我决定理论 |
3.1.4 社会认知理论 |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
4.2.3 问卷发放情况 |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
4.3.2 身体活动量 |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
4.4.1 访谈对象简介 |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
4.6 本章小结 |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
5.2.4 层次聚类分析 |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
10 致谢 |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
(3)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2 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3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理论 |
2.1.4 文献述评 |
2.2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管理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2.2.2 健康自我管理与行为决策 |
2.2.3 综合集成思想与TEI@I方法论 |
2.3 大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2.3.1 大数据支持体育行为记录与干预 |
2.3.2 用户生成内容的自然语言处理与主题发现 |
2.3.3 行为特征的聚类 |
2.3.4 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的行为特征分类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与结构 |
3.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研究设计 |
3.1.1 因素筛选方法 |
3.1.2 研究过程 |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3.1.4 资料初步分析结果 |
3.2 因素界定 |
3.2.1 基于文献的相关关键词界定 |
3.2.2 基于UGC内容的因素提取 |
3.3 模型因素一致性检验 |
3.3.1 回访专家过程及数据选择 |
3.3.2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3.4 因素结构分析 |
3.4.1 锻炼坚持行为五因素 |
3.4.2 锻炼效果感知双向作用拆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假设与验证 |
4.1 锻炼坚持行为分析框架 |
4.2 研究假设 |
4.2.1 健康行为自评、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2 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3 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行为 |
4.2.4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链式中介 |
4.2.5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调节变量 |
4.3 问卷设计原则与题目类型 |
4.3.1 问卷题目类型 |
4.3.2 问卷设计原则 |
4.3.3 问卷题目设计 |
4.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验证 |
4.4.1 预调研 |
4.4.2 正式调研 |
4.4.3 结果分析 |
4.5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SCeiP”模型 |
4.5.1 “SCeiP”模型逻辑与特征 |
4.5.2 “SCeiP”模型内部促进双路径 |
4.5.3 “SCeiP”模型外部反馈双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策略 |
5.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思路、指导原则与目标 |
5.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总体思路 |
5.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指导原则 |
5.1.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目标 |
5.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与结果 |
5.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需求分析及过程 |
5.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结果 |
5.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特点 |
5.3.1 锻炼行为数据分类偏差分析 |
5.3.2 不同类别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
5.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因材施教”策略 |
5.4.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方式 |
5.4.2 不同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类别促进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及保障策略 |
6.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设计与实现 |
6.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设计 |
6.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实现 |
6.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保障策略 |
6.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组织保障策略 |
6.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制度保障策略 |
6.2.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监督反馈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管理因素构成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权重专家调查表 |
附录3 预调研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汇总 |
附录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5 移动应用爬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6 用户生成内容话题识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7 Mplus程序部分展示(部分) |
附录8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与应用关键代码(部分)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 |
2.1.1 体育锻炼行为概念 |
2.1.2 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 |
2.2 道德健康研究综述 |
2.2.1 道德健康的概念 |
2.2.2 道德健康的研究现状 |
2.3 体育领域与道德健康研究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设计 |
4.1 理论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2.1 锻炼选择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
4.2.2 锻炼投入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
4.2.3 锻炼坚持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
4.2.4 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关系的假设 |
4.3 研究被试 |
4.4 测量工具的选用 |
4.4.1 体育锻炼行为问卷 |
4.4.2 道德健康问卷 |
4.5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4.5.1 信度检验 |
4.5.2 效度检验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及其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1.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分析 |
5.1.2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2 大学生道德健康总体特征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2.1 道德健康总体特征的分析 |
5.2.2 大学生道德健康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
5.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的相关分析 |
5.3.1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道德健康的相关分析 |
5.3.2 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的相关分析 |
5.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的回归分析 |
5.4.1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人格健康的回归分析 |
5.4.2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3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道德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4 体育锻炼行为分维度对积极信仰的回归分析 |
5.4.5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人格健康的回归分析 |
5.4.6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社会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7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8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积极信仰的回归分析 |
5.4.9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健康总体的回归分析 |
5.5 研究假设的检验 |
6 讨论 |
6.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及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
6.1.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特征的讨论 |
6.1.2 大学生体育锻炼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
6.2 大学生道德健康总体特征及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
6.2.1 大学生道德健康总体特征的讨论 |
6.2.2 大学生道德健康人口统计学差异的讨论 |
6.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道德健康回归的讨论 |
6.3.1 锻炼选择行为对道德健康分维度回归的讨论 |
6.3.2 锻炼投入行为对道德健康分维度回归的讨论 |
6.3.3 锻炼坚持行为对道德健康分维度回归的讨论 |
6.3.4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人格健康回归的讨论 |
6.3.5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社会适应回归的讨论 |
6.3.6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适应回归的讨论 |
6.3.7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积极信仰回归的讨论 |
6.3.8 体育锻炼行为总体对道德健康总体回归的讨论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研究综述 |
2.1.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概述 |
2.1.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现状研究 |
2.2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研究综述 |
2.2.1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概述 |
2.2.2 学校适应能力的现状研究 |
2.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设计 |
4.1 理论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被试 |
4.4 测量工具的选用 |
4.4.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量表 |
4.4.2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
4.5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4.5.1 信度检验 |
4.5.2 效度检验 |
5.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
5.1.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 |
5.1.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人口统计学差异 |
5.2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
5.2.1 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 |
5.2.2 学校适应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 |
5.3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
5.3.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
5.3.2 控制变量与学校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
5.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的回归分析 |
5.4.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的回归分析 |
5.4.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4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校园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5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择业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6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情绪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7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自我适应的回归分析 |
5.4.8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5.4.9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分维度与学校适应能力的回归分析 |
5.5 研究假设的检验 |
6.讨论 |
6.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
6.1.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总体特点 |
6.1.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人口统计学差异 |
6.2 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与人口统计学差异 |
6.2.1 学校适应能力总体特点 |
6.2.2 学校适应能力人口统计学差异 |
6.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讨论 |
6.3.1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整体讨论 |
6.3.2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3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学习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4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校园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5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择业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6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情绪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7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自我适应关系的讨论 |
6.3.8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与满意度关系的讨论 |
6.3.9 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分维度与学校适应能力关系的讨论 |
7.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参考文献 |
9.附录 |
10.致谢 |
(6)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对大一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适应 |
1.3.2 学校适应 |
1.3.3 体育锻炼行为 |
1.3.4 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2.1 学校适应研究综述 |
2.1.1 学校适应研究指标 |
2.1.2 学校适应研究现状 |
2.2 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 |
2.3 意向性自我调节研究综述 |
2.3.1 意向性自我调节理论基础 |
2.3.2 意向性自我调节的测量 |
2.3.3 意向性自我调节研究现状 |
2.4 研究假设 |
2.5 研究模型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被试 |
4.2 测量工具 |
4.3 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5 研究结果 |
5.1 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与学校适应的现状 |
5.1.1 学校适应现状与各变量差异分析 |
5.1.2 体育锻炼行为现状与各变量差异分析 |
5.1.3 意向性自我调节现状与各变量差异分析 |
5.2 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关系 |
5.2.1 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关系 |
5.2.2 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关系 |
5.2.3 体育锻炼行为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关系 |
5.3 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与学校适应的回归关系 |
5.3.1 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回归关系 |
5.3.2 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与学校适应的回归关系 |
5.3.3 体育锻炼行为与学校适应的回归关系 |
5.4 体育锻炼行为的中介效应检验 |
6 分析与讨论 |
6.1 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及学校适应的现状 |
6.1.1 学校适应的基本情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 |
6.1.2 体育锻炼行为的基本情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 |
6.1.3 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方面的基本情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 |
6.2 大一学生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体育锻炼行为及学校适应的关系 |
6.2.1 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与体育锻炼行为 |
6.2.2 体育锻炼行为与学校适应 |
6.2.3 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与学校适应 |
6.3 大一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体育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局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兰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特尔菲法 |
2.2.4 实地观察法 |
2.2.5 访谈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样本的基本情况 |
3.1.1 爱好者的性别、生源和年级 |
3.1.2 爱好者对羽毛球运动的了解 |
3.2 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的行为特征 |
3.2.1 爱好者行为的时间特征 |
3.2.2 爱好者行为的空间特征 |
3.2.3 爱好者行为的动机特征 |
3.2.4 爱好者的组织形式特征 |
3.2.5 爱好者的运动方式特征 |
3.2.6 爱好者的消费行为特征 |
3.2.7 爱好者行为的效果特征 |
3.3 影响兰州市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的因素分析 |
3.3.1 指标初选 |
3.3.2 指标筛选 |
3.3.3 指标权重确定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信阳市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信阳市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 |
3.1.1 学生选择体育项目分布情况 |
3.1.2 体育社团人员组成 |
3.1.3 社团建设情况 |
3.1.4 学生加入体育社团的动机 |
3.1.5 社团学生的体验 |
3.2 信阳市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
3.2.1 健康认知 |
3.2.2 体育锻炼态度 |
3.2.3 体育消费情况 |
3.2.4 体育锻炼频率、时长、强度 |
3.2.5 体育活动方式 |
3.3 社团学生和非社团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的比较 |
3.3.1 健康认知 |
3.3.2 体育锻炼态度 |
3.3.3 体育锻炼频率、时间和锻炼强度 |
3.3.4 体育消费 |
3.4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分析 |
3.4.1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 |
3.4.2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影响 |
3.4.3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的影响 |
3.4.4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
4.2.2 完善体育社团制度建设,提高体育社团的管理水平 |
4.2.3.拓宽体育社团的经费来源,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
4.2.4 打造体育社团文化特色,弘扬体育精神文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广场舞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文献综述 |
1.2 视角聚焦与理论基础 |
1.2.1 视角聚焦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广场舞的基本理论探讨 |
2.1 广场舞的内涵与外延 |
2.1.1 广场舞的内涵属性 |
2.1.2 广场舞的外延构成 |
2.2 广场舞的内容与分类 |
2.2.1 广场舞的内容 |
2.2.2 广场舞的分类 |
2.3 广场舞的特征与形式 |
2.3.1 广场舞的基本特征 |
2.3.2 广场舞的活动形式 |
2.4 小结 |
3.广场舞现象的发展回眸 |
3.1 广场舞现象的历史溯源 |
3.1.1 “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 |
3.1.2 “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 |
3.2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演变 |
3.2.1 广场舞现象的主体孕育阶段(约1942-1989年) |
3.2.2 广场舞现象的自主发展阶段(约1990-2014年) |
3.2.3 广场舞现象的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
3.3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特征 |
3.3.1 动力结构的大众需求性 |
3.3.2 活动组织的基层自治性 |
3.3.3 规范普及的政府引导性 |
3.4 小结 |
4.广场舞现象的现实考察 |
4.1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对象 |
4.1.1 调查的组织实施 |
4.1.2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4.1.3 实地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 广场舞表演中的自我呈现 |
4.2.1 表演的空间:从感知空间到构想空间的互动延伸 |
4.2.2 表演的诉求:从健康需求到追求自我的情感表达 |
4.2.3 表演的维持:从体验满足到自我超越的生命建构 |
4.3 广场舞表演组织的特征 |
4.3.1 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是组织发展的基础 |
4.3.2 直线制的组织结构与自律式的组织规约 |
4.3.3 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 |
4.3.4 自主规约与直线制组织结构带来的张力 |
4.4 广场舞表演呈现的价值效应 |
4.4.1 表露真实的自我,健康个体身心 |
4.4.2 建构可能的自我,和睦家庭关系 |
4.4.3 延展社会的自我,丰富社会文化 |
4.4.4 拓深本体的自我,挖掘项目属性 |
4.5 小结 |
5.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机制 |
5.1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外生机制 |
5.1.1 社会经济发展促动观念转变 |
5.1.2 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 |
5.1.3 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基础保障 |
5.1.4 政策支持引导推动规范有序 |
5.2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内生机制 |
5.2.1 美好生活促动的多层次需求 |
5.2.2 自组织结构蕴育的身份认同 |
5.2.3 活动形式与个体需求的契合 |
5.3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基本规律 |
5.3.1 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 |
5.3.2 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 |
5.3.3 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 |
5.3.4 从民间自发到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 |
5.4 小结 |
6.广场舞现象的逻辑展望 |
6.1 本源回归:作为个体生活方式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
6.1.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价值升级 |
6.1.2 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导向的消费转型 |
6.1.3 协同共治导向活动行为的多元规约 |
6.2 价值拓展: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
6.2.1 文化自觉:广场舞参与主体的使命与担当 |
6.2.2 文化自信:广场舞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超越 |
6.2.3 文化自强:广场舞文化发展的内立与外输 |
6.3 审美创新: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
6.3.1 属性结构导向活动形式的多元并存 |
6.3.2 竞赛促动导向动力与张力实时并存 |
6.3.3 项目化发展导向专业与审美的并进 |
6.4 小结 |
7.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后续展望 |
8.参考文献 |
9.附录 |
10.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1.致谢 |
(10)基于阶段转变模型的哈尔滨市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阶段转变模型的相关理论 |
1.3.3 相关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特征调查研究 |
3.1.1 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阶段分布的特征研究 |
3.1.2 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阶段分布性别差异的特征研究 |
3.2 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实验研究 |
3.2.1 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实验前后各阶段转变中人数的变化研究 |
3.2.2 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锻炼态度的特征研究 |
3.2.3 锻炼态度综合干预手段对哈尔滨市高校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 |
3.2.4 锻炼态度综合干预手段对不同性别高校大学生锻炼态度影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
四、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郑先常.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21(10)
- [4]山东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道德健康的影响研究[D]. 马瑞林.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D]. 李立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锻炼意向性自我调节对大一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D]. 郭雨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兰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信阳市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研究[D]. 高昌慧.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9]广场舞现象研究[D]. 陶成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阶段转变模型的哈尔滨市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研究[D]. 汲良晟. 沈阳体育学院,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