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科”与化学教学策略

“综合学科”与化学教学策略

一、“综合科”与化学教学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刘苗苗[1](2020)在《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研究 ——以犹他州为例》文中提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检验考生是否拥有教师所具备的教育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试。制定完善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有助于严把教师入职关口,提升师资质量。2017年我国开始实行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发展起步晚。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起步较早,考试程序发展完善。本文以美国犹他州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为研究对象,力图为我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本研究对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的组织与管理、考试资格标准、考试目标、考试内容、考试实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组织管理方面主要从考试组织机构、考试程序、报名要求方面分析阐述;考试内容方面从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及结构、考试题型及题目特点展开分析;考试实施方面主要从考试评分、考试评估程序、考试评估内容、考试评估结果展开分析。从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解美国考试特点和具体操作实施。通过分析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特点,最后分析得出: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有完整的考试程序、注重专业团体参与、考试目标明确、考试内容全面丰富、建立了对教师候选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前、考中、考后全方位考察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的特点分析,并与我国进行比较,进而为我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提出了四点意见:建立我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拓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服务主体、注重对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技能考察、提高我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的效用性。

田静茹[2](2020)在《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及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知识的认知也依托时代更迭发生着改变。学校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学校所传授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知识发展的速度。在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合理引入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科学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以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作为研究内容,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教育部2017年版课标,明确了以“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五个一级分析维度,以内容分析法为基础,重点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生物科学史,将其中的科学思维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并根据所属科学思维维度类型进行科学归类。第二,通过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生物科学史的教学现状,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方式,针对教学史教学中培养科学思维方面的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应用于教学设计。第三,选取人教版必修三中《生长素的发现》的历史,探索运用生物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并进行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对比《生长素的发现》常规教学设计,总结通过生物教学培养科学思维的优势及不足。第四,通过SPSS分析软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不同教学方式下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将测试题目对应的科学思维按照维度细分,并进行多维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在高中生物日常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生物科学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验班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更新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显着提升。本研究还针对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出了改进教学策略建议,即教师要始终贯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教学策略的同时,注重对科学史材料的内容挖掘,从而做到在日常生物教学中融入生物科学史教学,并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沈素帆[3](2019)在《高中生解答化工流程题的思维障碍及突破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实际生产与生活相结合在化学中的体现日益显着。从近些年各地高考试题的分析来看,“化工流程题”这类将化工生产与实际紧密关联的题目已经成为高考化学中的热点。从题目的含量来看,这类题型包含的内容非常全面。它不仅是一个实验问题,一个图像问题,一个计算问题,更是一个演绎分析问题。这不仅要求学生熟悉课本相关知识,学会对陌生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同时还要求学生关注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态的和谐。所以大多数学生面对该种题型是望而生畏,无从下手,导致得分率很低。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学生在处理化工流程题时遇到的思维障碍,研究和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那么学生学习化学的恐惧感会被降低,学生在考场上的得分率将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进而学习兴趣和化学水平也将得到有效的提高。本研究以“什么是化工流程题”、“学生解决化工流程题存在哪些思维障碍”、“突破化工流程题思维障碍的策略有哪些”为核心,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调查法来展开研究。本研究论文共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此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着重阐述了研究的内容、思路,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总结学者们对化工流程题的分析和理解,阐述化工流程题的结构、类型、特点以及功能,并对近五年各地高考中出现的化工流程题进行分析、总结。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对高中生思维特点、思维障碍的分类进行了归纳,对问题解决理论、认知诊断理论、SOLO分类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为对高中生解答此类题目思维障碍的调查分析,描述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并从整体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归纳,由此得出信息。第四章为策略研究,结合调查中反应的问题,提出突破化工流程题的相关策略。第五章为此次研究得出的结论,介绍研究的结果,并反思此次研究对教学工作的相关启示与存在的不足。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在处理化工流程题时遇到的思维障碍主要是没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或者是知识零散不成体系;处理陌生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弱;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思维迁移能力较差;另外心理上对此类题目有阴影,易产生抗拒和恐慌情绪。突破学生在化工流程题中思维障碍的策略主要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通过借助实验或利用生活实例展示化学的神奇与美妙,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建立完善知识结构,将高中所学知识系统化;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加强对化工流程题的训练,提高做题的速度和能力;一题多用,多题一用,层层迁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卜丽君[4](2019)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建构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的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公民未来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满足职业发展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需求,近年来多个国家和组织都进行了旨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的“核心素养”的研究。近年来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生物学科也在开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体系重要组成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社会责任的达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四个维度: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生物学有自身的独特性:研究的对象是生命,与人类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并且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最独特的素养,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迫切又紧急。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分析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与建构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并且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建构生命观念的教学案例,旨在丰富建构“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与案例,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采用文献研究法在理清生命观念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生命观念的内涵有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平衡与稳态观、进化与适应观、系统观、信息观、生命伦理观与生态观,并且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上找到依托。并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40位一线生物教师对建构生命观念现状,结果表明:100%教师认为在生物课堂中建构生命观念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目前大部分的高中生物教师没有理清生命观念的内涵,50%以上的教师认为构建学生生命观念的最大的困难是生命观念的小目标达成难以与教学内容衔接,并且18%的教师认为现行高考评价模式下,对生命观念的考核不多,从而没有在教学中实施相应的教学措施。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以高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根据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内容,精心设计“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等4个教学案例,并且在经过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践后,利用学生问卷与访谈的方式,从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态度、动机以及生命观念水平的4个维度等方面评价教学效果,并且后测数据表明具有显着性地增强,针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建构策略是有效的。这些策略分别是梳理与生命观念相对应的事实锚定点、设置真实情景、聚焦学生活动、进行概念教学、巧用科学史与布置建模任务等,并且灵活运用,生命观念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是需要每一位生物教师长时间坚持,将生物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2点:一是笔者基于自己的理解,深入分析了生命观念的内涵,为一线教师建构学生生命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二,结合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提出了建构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设计了典型的教学案例,使建构生命观念的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次仁嘎姆[5](2018)在《西藏那曲市小学综合课程实施现状研究》文中提出基础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初始阶段。基础教育按照教育部的课程标准开设了多门学科,其中综合课程是把以前的“自然学科改称科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英语”这三门科目融合起来叫称为小学综合科目。科学课程的内容包含的知识有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领域;道德与法治和品德与社会主要是以国情和历史相结合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英语就是简单的日常用语及单词和语法。在全国尤其是西藏地区的综合课程,在师资配备、教具配备、课时结构等方面都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的立项就是基于这样的现状而来。研究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一线的任课教师,面对这样的现状,想通过自己的调研和实验总结出关于西藏那曲市小学综合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和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方法和措施,以便为当地的教育管理机构或者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数据和建议。本文在进行基本的现状调查总结后,总结分析了目前综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措施和想法。从教师方面、教学方面、学校管理方面、分析了问题、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在教师方面,积极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开展“青蓝工程”,实施校内名师制。在教学方面,加大对综合学科师资队伍的人力补充和科学切实有效的实验器材资金的投入,适当增加综合学科的课时,尤其是一些实验室器材、材料、实验室等的配置和配备。在学校管理方面,校长应该正确评价综合学科教师的工作,在工作量、评职晋级等方面,给综合科教师一定的重视,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综上所述,为综合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潘秀云[6](2018)在《上海市新任教师书写技能现状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教师的书写技能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生书写技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上海市入职第一年的新任教师的书写技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对了解目前新任教师的书写技能水平、按阶段提高教师的书写技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统计分析法,基于2016年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对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155名见习教师的三笔字考核成绩,使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先对新任教师的钢笔字和粉笔字从整体上进行了分析,再依据“文科、理科、综合”、“中学和小学”、“师范与非师范”的维度对他们的书写成绩分别进行了分组比较,较全面地了解了目前上海市新任教师的书写技能现状。其次,本文还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对见习培训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的写字培养现状作了具体的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针对上海市新任教师的书写技能水平:目前上海市新任教师的书写技能整体偏低;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来源的新任教师书写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个层面针对不同的培养阶段对教师书写技能的影响:见习培养阶段的书写培训没有完全得到落实;高校不同专业在书写技能培养上重视程度不一致,书写理论与书写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中小学写字教学课程没有有效的衔接,相应的教师资源匮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主要为提高上海市新任教师的书写技能提供四条建议。第一,入职第一年的见习培训明确增加书写技能的培训内容并落实。第二,在师范生选拔的时候适当增加三笔字考核的比重。第三,高等院校中师范专业开设与书法有关的必修课程,包含书法理论课程和书法实训课程;非师范专业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或者允许学生选修师范专业的相关课程。第四,在见习培训结束后,中小学应有书写方面的校本研修。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用具体的数据分析了新任教师的三笔字书写技能现状。已有的文献大多是对不同阶段的教师的书写技能作主观描述。此外,对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来源的教师的书写技能的差异的分析,鲜有文章研究。本文在对三个主要培养阶段的书写教育的分析,尤其是对入职第一年见习培训阶段的分析,为探究影响教师书写技能的原因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是对已有研究的补充。

陈传俊(TRAN TRUYEN TUAN)[7](2016)在《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文中认为越南汉语教学历史源远流长,教学形式丰富多样,然而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发未能满足全国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越南相关部门曾经意识到本土汉语教材问题的重要性,并且积极针对越南学习者研发了汉语教材,最有代表性的是普通教育用的《汉语》教材系列。此外,民间汉语学者也针对不同领域编写了一些本土汉语教材,但由于前期基础性研究不足和相关理论研究匮乏,使得多数编写出的本土汉语教材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教材无法发挥本土效果。因此,大多汉语教学单位都使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汉语教材作为正式教材,其中大多引用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面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严重缺乏的现状,目前越南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研发针对越南国情及文化、面向越南学习者的实用本土汉语教材。本文把越南人编写的本土汉语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现有本土汉语教材从编写组织方面来看可分为统编和自编教材两类。统编教材是由越南教育与培训部、胡志明市教育厅组织研发的教材,自编教材是越南学者个人根据社会需求自编的汉语教材。笔者将该两类教材建成越南本土汉语教材语料库作为研究资料,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以及计量对比研究、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的语言要素、课文、语法与课后练习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找出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优点和局限并提出对越南本土化汉语教材研发和建设方面的建议。希望这些数据和启示能为研发越南本土化汉语教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方法以数据库研究法和全球视野比较法为主,以宏观系统分析法及文献研究法为辅。首先,使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越南本土汉语教材数据库”、“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数据库”、“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数据库”等,之后提取相关数据,再通过SPSS统计软件将教材的各种要素如词汇、音节、汉字等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考察。另外,按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对全部教材语法项目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内容分析信度的方法和人工干预对该套教材的课文内容和练习形式进行全面分析。在数据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两类教材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其次,基于吴应辉教授提出的本土化汉语教材特征的观点之上,探讨越南现有本土汉语教材特点并提出越南本土汉语教材革新和建设的建议:(1)自主编写教材成熟前,越中合作是必走之路;(2)与各院校汉语培养课程接轨研发实用本土教材;(3)整顿目前教材编写放任自行现象;(4)加强语言文化对比,突出教材针对性。随后,本文通过运用全球视野比较法和宏观系统分析法探讨国际汉语本土化汉语教材研究成果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国际本土汉语教材研究成果值得借鉴的有缅甸、泰国和美国本土化汉语教材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越南今后的教材研发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参考意义,具体是:(1)优先研发专门领域的汉语教材;(2)教材研发过程中注意“优势借入”,提高编写效率;(3)教材研发过程中接受“全方位帮扶”;(4)汉语教材编写本土视角论;(5)重视名校效应对教材的影响力。通过本文研究成果以及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本人提出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者必备理论,包括(1)第二语言教学理论;(2)教材编写其他相关理论。最后,本文提炼出越南汉语本土汉语教材编写的“国家外语战略主导论”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同时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的研发模式。本人希望通过该研究成果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发及汉语教学活动产生实际有效的应用价值。

汪淼[8](2014)在《西部农村高中区域性化学教学策略——县域高考成绩分析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四川高考将理科综合三科成绩首次分开公布,本文拟以化学为观察点,分析其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情况以及男、女生的差异。探寻农村高中教学中的一些特征,实施农村高中区域化学科的教学策略,以期增强有效教学行为。

陈爱香[9](2014)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个公民要想生活的更好,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掌握一些科学方法,发展自身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教育的改革发展,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下的教育立足于公民的未来发展,以培养具有探究意识、创新能力的栋梁之才。当前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传统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已逐渐不能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的,能解决问题的人才。2003年我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习探究过程中的方法技能。以“实验”为载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以实验为特点的化学学科是高中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化学课程强调实验的主体地位。呈现通过实验学化学的趋势,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又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但是在传统的化学教育中化学实验一直被忽视;“黑板”实验替代了学生实验。实验探究学习中缺少学生的参与,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不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实验探究全过程,学习探究活动中的方法、技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本研究在分析学习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教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建议,希望能提供给一线中学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有效的方法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建构主义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为基础,以高中化学实验为切入点,分析了高中生的化学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及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涵义和探究功能。归纳了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中有关科学探究的内容及新课程理念下高考化学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和考核动向。调查了高一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从问题提出、猜想假说、实验计划、收集证据、证据分析、表达沟通、反思评价等从构成科学探究能力要素的8个方面分别作了比较和评价。根据学生现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探讨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策略,对构成科学探究能力的8个方面在实验探究学习中的发展策略作了归纳。研究表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采用灵活机动的探究教学方式,实验过程以“问题”为先导,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实验”为手段,,以“交流合作”为途径,以“反思评价”为保障,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进一步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通过高中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实验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为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提供有利的帮助;改进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为学生创设适宜探究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实验设计能力。

田爽[10](2012)在《化学专业《科学》教师与非化学专业《科学》教师的化学学科知识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科学》(7-9年级)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重点建设的综合课程之一,内容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自然地理等领域。由于初中《科学》横跨学科最多,因此在学科知识、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等方面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教师问题是制约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瓶颈,而教师的学科知识又是制约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现阶段有关于教师学科知识的实证性研究匮乏,缺少一定的说服力。本研究以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学科知识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本文采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温州市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教师。论文的撰写以笔者对实验区学校科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辅助于教师访谈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论文由以下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明确了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对有关综合科学课程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部分具体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介绍了问卷的编制过程、调查对象以及数据的处理;第五部分为论文的核心部分,笔者利用统计软件,对回收问卷的数据进行录入分析;第六部分针对本研究给出结论,即化学专业的科学教师在化学学科知识水平上要好于非化学专业的科学教师,对此并提出建议以供一线教师、培训专家参考。

二、“综合科”与化学教学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科”与化学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研究 ——以犹他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 教师行业标准提高
        (二) 教师资格考试具体内容是教师资格考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我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历程短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五、创新之处
        (一) 研究视角之创新
        (二) 研究内容之创新
第一章 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理性思考
    一、相关核心概念厘定
        (一) 教师资格
        (二) 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三) 教师资格考试内容
        (四) 小学全科教师
    二、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理论依据
        (一)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 教师知识结构理论
    三、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章 美国教师资格考试的历史沿革
    一、美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萌芽时期(17世纪-18世纪末)
    二、美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正式确立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一) 公立师范学校建立
        (二) 教师资格制度确立
    三、美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全面发展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80年代)
        (一) 教师资格申请制
        (二) 提高教师行业标准
    四、美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深化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一) 师范学院改革
        (二) 教师资格考试重新回归
第三章 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研究
    一、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组织与管理
        (一) 考试组织机构
        (二) 考试报名要求
        (三) 考试程序
    二、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一) 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内容
        (二) 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特点
    三、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目标
        (一) 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目标内容
        (二) 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目标特点
    四、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内容
        (一) 考试科目
        (二) 考试时间及结构
        (三) 考试题型及题目特点分析
    五、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的实施
        (一) 考试评分
        (二) 考试评估程序
        (三) 评估内容
        (四) 评估结果
第四章 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特点及对我国启示
    一、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特点分析
        (一) 严格和操作性强的考试体系
        (二) 科学和完善的教师评估体系
        (三) 注重专业团体作用及考试实践性
        (四) 考试试题注重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考察
    二、中美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比较
        (一) 中美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组织与管理比较
        (二) 中美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比较
        (三) 中美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目标比较
        (四) 中美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比较
    三、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对我国的启示
        (一) 拓宽教师资格考试服务主体
        (二) 提高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门槛
        (三) 注重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技能考察
        (四) 提高我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的效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外文参考文献
    二、中文参考文献
    三、中文参考学位论文
    四、中文参考着作
    五、其他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实证研究法
        四、内容分析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学者对科学思维培养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史培养研究综述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思维
        二、科学思维
        三、科学史
        四、生物科学史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二、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章 高中生物教材生物科学史中科学思维方法挖掘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生物科学史中科学思维方法挖掘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生物科学史中科学思维方法挖掘
    第三节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生物科学史中科学思维方法挖掘
第三章 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教学的访谈及策略
    第一节 访谈目的
    第二节 访谈对象
    第三节 访谈提纲
    第四节 访谈结果
        一、对生物科学史内容重视程度调查
        二、对科学思维内容理解程度调查
        三、生物科学史对科学思维培养的可行程度调查
    第五节 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生物科学史的情境创设
        二、基于生物科学史过程分析
        三、基于生物科学史对观点的归纳总结
第四章 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科学思维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实验班教学设计
    第二节 对照班教学设计
第五章 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教育测验工具的编制
        一、科学思维的水平划分
        二、前后测试题中科学思维题型及分数
    第三节 研究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二、授课阶段
        三、评价阶段
    第四节 考试试题以及成绩分析
        一、第一次后测分析
        二、第二次后测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显着提升
        二、生物科学史教学方式的更新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建议
        一、教师要始终贯彻通过生物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理念
        二、教师要注重对生物科学史材料的深入挖掘
        三、教师对教学策略灵活掌握
    第三节 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不足
    第五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前测
附件二 后测1
附录三 后测2
致谢
作者简介

(3)高中生解答化工流程题的思维障碍及突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化工流程题的研究综述
        1.2.1 化工流程题的结构和特点
        1.2.2 化工流程题的类型
        1.2.3 化工流程题的功能
        1.2.4 对近五年高考中化工流程题的分析和统计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的目标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思路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2.1.1 思维
        2.1.2 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2.1.3 解决化学问题过程中的思维障碍
        2.1.4 解决化学问题过程中思维障碍的分类
    2.2 理论基础
        2.2.1 问题解决理论
        2.2.2 认知诊断理论
        2.2.3 SOLO分类理论
3 高中生解答化工流程题思维障碍的调查与分析
    3.1 高中生解答化工流程题思维障碍的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问卷调查设计
        3.1.4 访谈调查设计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典例一分析
        3.2.2 典例二分析
        3.2.3 典例三分析
        3.2.4 典例四分析
        3.2.5 典例五分析
    3.3 调查结论
4 突破化工流程题思维障碍的策略
    4.1 夯实基础,建立完善知识结构
    4.2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3 注重细节,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4.3.1 规范化学术语的使用
        4.3.2 善于挖掘题目关键词
        4.3.3 提升化学计算能力
    4.4 总结策略,提高学生实战技术
    4.5 层层迁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高中生物教学中建构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验研究法
        1.4.4 访谈法
    1.5 研究思路与具体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1.3 有意义学习理论
        2.1.4 STSE教育理论
    2.2 生命观念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2.3 研究生命观念的内涵
        2.3.1 物质与能量观
        2.3.2 结构与功能观
        2.3.3 平衡与稳态观
        2.3.4 进化与适应观
        2.3.5 系统观
        2.3.6 信息观
        2.3.7 生命伦理观
        2.3.8 生态观
    2.4 生命哲学
第三章 高中生物教学建构生命观念的现状调查分析
    3.1 教师调查问卷的实施
        3.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3.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4 教师访谈
    3.2 小结分析
第四章 建构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
    4.1 梳理与生命观念相对应的概念与事实锚定点
    4.2 设置真实情境,建构生命观念
    4.3 聚焦学生活动,建构生命观念
    4.4 进行概念教学,建构生命观念
    4.5 布置建模任务,建构生命观念
    4.6 巧用科学史实,建构生命观念
第五章 建构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
    5.1 实验研究前准备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对象
        5.1.3 研究过程与方法
        5.1.4 实验前调查
    5.2 研究实施的过程
        5.2.1 案例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5.2.2 案例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5.3 结果与分析讨论
        5.3.1 学生情感态度分析后测
        5.3.2 学生生命观念的后测分析
        5.3.3 实验后学生访谈记录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1.1 通过生命观念内涵的深入剖析,加深对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6.1.2 通过建构生命观念策略的教学初探,实现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
    6.2 不足与展望
    6.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物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生物学学习情感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生生命观念测量表(前测)
附录四 学生生命观念测量表(后测)
附录五 访谈提纲
附录六 案例《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附录七 教学片段《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西藏那曲市小学综合课程实施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1.1.2 当前西藏那曲市综合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
        1.4.1 综合课程
        1.4.2 教学的有效性
        1.4.3 综合课程的具体实施标准
第二章 那曲市直小学综合课程教学基本现状
    2.1 那曲市小学综合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1.3 调查内容
        2.1.4 教学基本现状
        2.1.5 综合科目重视程度要提高
    2.2 综合课程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2.2.1 教师方面
    2.3 教学方面
        2.3.1 缺乏必要的教材辅助资料
        2.3.2 教学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重
        2.3.3 科学部分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
    2.4 学校管理方面
        2.4.1 课程的设置和评价
第三章 提升小学综合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3.1 教师方面
        3.1.1 积极为教师提高外出参观和学习的机会
        3.1.2 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3.1.3 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3.1.4 提升认识强调综合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
        3.1.5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积极引入培训教学人才
        3.1.6 开展“青蓝工程”实施校内名师制
        3.1.7 加强对已有教师的综合课程教学培训
    3.2 教学方面
        3.2.1 加大对综合课程的投入力度
        3.2.2 增加综合课程的课时
        3.2.3 加强综合课程的实践教学
        3.2.4 提高英语在综合课程中所占教学的比重
        3.2.5 学校管理方面
    3.3 结论
        3.3.1 树立新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3.2 明确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3.3.3 把握新课堂教学的本质
        3.3.4 明确新课堂教学过程、目的及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精神
        3.3.5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位
        3.3.6 提高学生素质是教学目的、教学有效性之根本
        3.3.7 课堂教学开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上海市新任教师书写技能现状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述评
    1.4 概念界定
        1.4.1 新任教师
        1.4.2 三笔字
        1.4.3 教师的书写技能
第2章 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
    2.1 样本来源
    2.2 评分标准说明
    2.3 三笔字书写样本的分析
第3章 钢笔字书写成绩的数据分析
    3.1 钢笔字书写成绩整体分析
    3.2 文科、理科、综合类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3.2.1 整体分析
        3.2.2 一类条件下文理综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3.2.3 两类条件下文理综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3.3 中小学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3.3.1 整体分析
        3.3.2 一类条件下中小学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3.3.3 两类条件下中小学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3.4 师范与非师范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3.4.1 整体分析
        3.4.2 —类条件下师范与非师范类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3.4.3 两类条件下师范与非师范类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第4章 粉笔字书写成绩的数据分析
    4.1 粉笔字书写成绩整体分析
    4.2 文科、理科、综合类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4.2.1 整体分析
        4.2.2 一类条件下文理综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4.2.3 两类条件下文理综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4.3 中小学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4.3.1 整体分析
        4.3.2 一类条件下中小学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4.3.3 两类条件下中小学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4.4 师范与非师范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4.4.1 整体分析
        4.4.2 —类条件下师范与非师范类新任教师的书写成绩比较
        4.4.3 两类条件下师范与非师范类新任教师的成绩分析
第5章 不同培养阶段对新任教师书写技能影响的分析
    5.1 入职第一年见习培训期的分析
        5.1.1 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本情况说明
        5.1.2 问卷调查结果
        5.1.3 访谈结果
        5.1.4 见习培训期间存在的问题
    5.2 高等院校相关课程及活动的影响
        5.2.1 整体数据结论及原因讨论
        5.2.2 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数据结论及原因讨论
        5.2.3 文、理、综数据结论及原因讨论
        5.2.4 小学与中学的数据分析及原因讨论
        5.2.5 三笔字课程设置的影响及问题
    5.3 中小学写字教学情况的分析
        5.3.1 中小学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5.3.2 中小学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5.4 三个阶段书写技能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结论一: 新任教师书写技能水平
        6.1.2 结论二: 存在原因的调查分析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展示活动的通知
附录B 入职第一年见习培训期间的书写课程的调查
附录C 见习培训基地负责人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越南汉语蓬勃发展,本土化教材作用日趋重要
    二、汉语教材是目前制约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越南汉语教学要可持续健康发展,本土教材研发为当务之急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汉语教材研究综述
    一、越南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理论探讨
    三、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
第五节 主要研究内容
    一、主要论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越南语言政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第一节 越南历代语言政策
第二节 越南独立以来的语言政策
    一、八月革命到全国统一时期语言政策(1945-1975)
    二、1975年全国统一至今的语言政策
第三节 语言政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一、民族语言政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二、外语政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三、语言政策对汉语教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三章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及教材语料库
第一节 越南汉语教材使用现状
    一、汉语教材使用现状
    二、统编和自编本土教材基本信息
第二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数据库
    一、越南本土汉语教材数据库
    二、数据库加工提取数据
    三、本文术语界定 第四章 统编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第一节 教材的语言要素分析
    一、教材音节分析
    二、教材词汇分析
    三、汉字分析
    四、语法项目分析
第二节 教材的文化内容项目分析
    一、教材所导入文化内容分析
    二、文化内容取向
第三节 话题和篇章分析
    一、统编本土汉语教材课文内容统计分析
    二、教材课文结构分析
第四节 教材课后练习项分析
    一、教材练习项总量统计分析
    二、练习题型的考察
第五节 教材的形式分析
    一、教材的版面设计
    二、教材的辅助配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编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第一节 自编教材的语言要素分析
    一、教材音节分析
    二、教材词汇分析
    三、汉字分析
第二节 教材的文化内容项目分析
    一、教材所导入文化内容分析
    二、文化内容取向
第三节 话题和篇章分析
    一、自编本土汉语教材课文内容统计分析
    二、教材课文结构分析
第四节 教材课后练习项分析
    一、教材练习项统计分析
    二、练习题型的考察
第五节 教材的形式分析
    一、教材的版面设计
    二、教材的辅助配套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类本土教材特征及编写建议
第一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的本土特征分析
    一、教材名称本土化
    二、教材内容本土化
    三、部分词汇本土化
    四、注释语“母语化”
    五、语言难点对比化
第二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特点和不足
    一、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优点
    二、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存在问题
第三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建议
    一、加强中越合作,开发合编教材
    二、与高校汉语培养课程接轨研发实用本土教材
    三、整顿目前教材编写放任自行现象
    四、加强语言文化对比,突出教材针对性
本章小结
    一、越南教材浅层本土有所体现,深层本土尚显不足
    二、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优劣并存
    三、越南本土汉语教材健康发展需要全面革新 第七章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理论探讨
第一节 国际本土化汉语教材研究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发启示
    一、汉语教学薄弱国家教材资源“五步跨越”开发模式
    二、汉语教材编写本土视角论
    三、名校效应与教材编写
第二节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编写关键因素及理论准备
    一、提高越南本土汉语教材价值的因素
    二、编写越南本土汉语教材必备理论
第三节 本土汉语教材研发的“国家外语战略主导论”
    一、“国家外语战略主导论”的定义
    二、“国家外语战略主导论”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发的作用 结语
一、全文主要内容和观点
二、论文不足之处
三、后续研究方向 附录1 越南现有汉语教材表(按出版/重印年份排列) 附录2 越南现有本土汉语教材(截止2014年10月) 附录3 统编教材音节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4 统编教材词汇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5 统编教材汉字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6 自编教材音节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7 自编教材词汇等级和频次表 附录8 自编教材汉字等级和频次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西部农村高中区域性化学教学策略——县域高考成绩分析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以上分析对农村高中化学教学的启示

(9)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2.1 研究的可行性
        1.2.2 研究的必要性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理论基础
        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4.2 认知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法)
        1.4.3 新课程标准理念
2 科学探究与高中化学实验
    2.1 科学探究
        2.1.1 科学探究的涵义
        2.1.2 科学探究能力构成要素及培养目标
    2.2 化学实验的地位、化学实验教学的涵义、功能及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的内容及其要求
        2.2.1 化学实验的地位
        2.2.2 化学实验教学的涵义
        2.2.3 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2.2.4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化学实验的内容与要求
        2.2.5 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所涉及实验部分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3 高一学生化学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3.4 结果分析
        3.4.1 提出问题的能力
        3.4.2 提出猜想、假设的能力
        3.4.3 制定方案的能力
        3.4.4 实验操作的能力
        3.4.5 收集信息和证据的能力
        3.4.6 分析证据,形成结论的能力
        3.4.7 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4.8 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3.5 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因素
4 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4.1 提出问题的教学策略
        4.1.1 从“化学实验”中找问题
        4.1.2 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4.2 猜想与假设的教学策略
    4.3 实验设计的教学策略
    4.4 收集证据的教学策略
    4.5 解释与结论的教学策略
    4.6 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
    4.7 表达与交流的教学策略
5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化学专业《科学》教师与非化学专业《科学》教师的化学学科知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问题
    3. 研究目标与意义
    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文献分析
    1. 综合科学课程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1. 综合科学课程的含义
    2. 初中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问题
    3. 化学学科知识
第四章 问卷的编制、发放、回收与质量分析
    1. 调查对象
    2. 调查问卷的内容
    3. 问卷的编制、发放和回收
    4.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5. 问卷的质量分析
第五章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2. 初中科学课程教师化学学科知识调查分析
    3. 不同学科背景的初中科学教师化学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综合科”与化学教学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小学全科教师资格考试研究 ——以犹他州为例[D]. 刘苗苗. 扬州大学, 2020(05)
  • [2]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及实践[D]. 田静茹. 黄冈师范学院, 2020(07)
  • [3]高中生解答化工流程题的思维障碍及突破策略研究[D]. 沈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高中生物教学中建构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D]. 卜丽君. 广州大学, 2019(01)
  • [5]西藏那曲市小学综合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 次仁嘎姆. 西藏大学, 2018(10)
  • [6]上海市新任教师书写技能现状的实证分析[D]. 潘秀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1)
  • [7]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D]. 陈传俊(TRAN TRUYEN TUAN).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8]西部农村高中区域性化学教学策略——县域高考成绩分析的启示[J]. 汪淼.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3)
  • [9]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 陈爱香. 河南大学, 2014(02)
  • [10]化学专业《科学》教师与非化学专业《科学》教师的化学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 田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综合学科”与化学教学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