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萜类硝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廖志红[1](2020)在《多氯联苯化合物和烯烃化合物与羟基自由基的大气氧化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氯联苯化合物、烯烃类物质等在人类活动中有多种用途,应用范围广,但是伴随着人类活动的进行其被大量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这两者化合物都属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其中多氯联苯因其残留在环境中的强持久性等特点,又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均能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由于大气中存在OH、NO3、O3、Cl等活性物质,这些有机化合物在复杂的大气中容易发生大气氧化反应,造成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升高,也可能造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因此研究它们在大气中的反应机理以及气相反应动力学有助于理解大气化学过程,改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有机污染物的大气氧化反应的反应途径复杂多样,并且生成的产物或中间体因寿命短或产率非常低而很难被捕获,所以仅依靠常规的实验设备很难推测出具体的反应机理的和生成物的结构或产率。理论计算方法可以预测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结构和产物产率,以及不同反应途径的分支比,实现对整个大气氧化反应机理的模拟和预测,在大气化学研究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论文中使用量子化学和气相反应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研究了大气中多氯联苯化合物与OH自由基的大气氧化机理。本文中采用M06-2X方法对反应物、中间体、产物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然后用ROCBS-QB3和完全基组模型计算已优化结构的电子能。最后根据得到的反应势能面和电子能,再结合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出反应中每个步骤的速率常数,预测出主要反应通道和最终产物的分支比。主要成果如下:(1)联苯与OH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在大气中OH自由基主要加成到联苯的二、三和四号碳位上,形成三种BP-n-OH自由基,即Rn(n=2,3,4),随后Rn与O2反应形成过氧自由基。R2、R3和R4与O2的总有效双分子速率常数分别为3.5×10-17、7.20×10-15和5.09×10-18 cm3 molecules-1 s-1。对于BP-2-OH,计算结果表明其与O2形成的过氧自由基主要为R2-1OO、R2-3OO及R2-5OO自由基,随后其发生闭环形成的环状自由基主要是R2-13OO-s;R2-13OO-s会发生进一步转化,生成苯基乙二醛+丁烯二醛和1-苯基丁烯二醛+乙二醛。对于BP-4-OH,O2主要加成到苯环的C3/C5上,几乎只生成环状中间体R4-35OO-s,且会转化生成2-苯基乙二醛+丁烯二醛。对于BP-3-OH,O2主要加成到苯环的C2和C4上,主要生成R3-24OO-s,转化后生成2-苯基丁烯二醛+丁烯二醛和1-苯基丁烯二醛+乙二醛。R2,R3和R4的氢夺取和加成的总有效速率分别为1400 s-1,4.5×104 s-1和850 s-1,因此R2和R4在污染地区可能与NO2发生反应,且BP-2-OH和BP-4-OH与NO2发生反应后可能生成的产物为3-硝基联苯。我们预测的2-HO-BP的产率为0.63和4-HO-BP的产率为0.16。(2)多氯联苯与OH自由基的氧化反应大气中OH自由基与多氯联苯的加成反应主要加成在非氯化的邻位上(2-,6-,2’-和6’-),和有两个相邻氯的-CH位上,以及有一个邻位氯一个对位氯的CH位上,从而形成大量的HO-PCB化合物,这与实验观测的结果一致。对于本论文所选取的多氯联苯,OH加成到邻位上的比率最高。HO-PCB化合物与O2反应形成的PCB-OH-OO过氧自由基会发生单分子反应。其中PCB1-6’OH生成2HO-BP+HO2和R-1’5’OO-s,PCB2-6OH生成2’HO-PCB2+HO2和R-15OO-s,PCB3-2’OH生成2’HO-PCB3+HO2和R-1’3’OO-s的有效速率常数最高。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环状自由基与BP-2OH-3OOs类似会发生进一步的转化反应。在PCB2-6OH的反应中生成的5-Nitro-PCB2的产物所预测的产率较高。研究的好几种PCB-OH自由基与O2反应的有效双分子速率常数都非常低,在污染大气中它们与NO2的反应可能会生成比PCB具有更强致癌性的硝基-PCBs,给环境带来显着的影响。(3)气相中烯烃与OH自由基的反应自主搭建了光解HONO气体的OH自由基生成源,以及烯烃与OH自由基反应的气路装置。装置中能够以稳定的流速产生HONO气体,浓度达到2-3 ppm。整个实验均在流动的气路反应系统中进行,探究了在NO条件下直链端烯烃与OH自由基的反应中不同流速和碳数,以及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中通过用氮氧化物分析仪在线实时监测反应系统中的NO和NO2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碳数的增大烯烃反应消耗的NO增多,且烯烃的流速对反应的影响不明显。关于温度的探究由于实验存在较大不稳定性,使得结果偏差大。
景显彤[2](2020)在《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针对天然产物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中ACD核心骨架(7/5/7三环环系)的合成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探索。虎皮楠生物碱是一类结构独特新颖且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三萜类生物碱。迄今为止,已经从虎皮楠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超过三百多个虎皮楠生物碱,根据其骨架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14大类。Daphnicyclidin A类型的虎皮楠生物碱是由Kobayashi教授于2001年分离鉴定的。它具有高度融合的7/6/5/7/5/6六环骨架结构,并且具有五个手性中心,其中C5位为全碳的季碳中心。同时该分子中包含了两个环张力极大的七元环并环片段(A、D环)以及在天然产物中极其罕见的环戊二烯结构片段(E环)。分离至今已有19年的历史,但仍然没有一例关于该类型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报道。本研究采用本课题组发展的Type I[5+2]环加成反应作为关键策略来构建ACD三环核心骨架。经过逆合成分析,提出以商业可得的化合物环戊烯酮作为起始原料,经过Rubottom氧化、1,3羰基迁移、三氟甲磺酸酯化等反应完成了A环的修饰。接下来通过Mitsunobu反应将呋喃结构片段偶联,脱除硅基保护后,利用Achmatowicz反应,将呋喃氧化重排得到吡喃酮化合物,即[5+2]反应前体。经过尝试,在酸催化的条件下实现了分子内的[5+2]环加成反应,一步构建了包含两个中环结构在内的Daphnicyclidin A三环核心骨架结构。通过对其单晶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其相对立体化学和目标分子一致。后期对该关键反应进行了优化,将呋喃结构片段修饰,使[5+2]环加成反应的产率提高到62%。至此,本研究实现了对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中ACD核心骨架(7/7/5三环环系)的构建,为后续全合成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也再次证明了[5+2]环加成反应构建中环体系的高效、简洁性。
孙鹏[3](2019)在《杂质谱及指纹图谱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防风通圣丸为例,探讨指纹图谱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对化学药物罗氟司特的杂质谱进行研究;为药品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中成药防风通圣丸的组方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防风通圣丸的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考察指纹图谱对其质量控制的意义。根据合成工艺分析罗氟司特杂质谱中的有机杂质,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有关物质进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基因毒性杂质进行研究。结果:中成药防风通圣丸由17味中药组成,成分复杂,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专属性好,精密度高,供试品溶液室温放置54小时内稳定。对市售12批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其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发现有一批样品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厂家临近批次质量基本一致,较早批次与最近批次有所不同。根据罗氟司特的合成工艺,确定杂质谱研究对象为:有关物质、基因毒性杂质。分析了罗氟司特有关物质中12个杂质的来源,对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专属性良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耐用性良好。对基因毒性杂质溴甲基环丙烷,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满足检测要求。结论:杂质谱及指纹图谱在药品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赵鹏[4](2019)在《[3,3]-Overman重排串联反应及其在吲哚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生物碱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吲哚生物碱种类繁多,结构复杂,通常都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正是因为吲哚生物碱优异的生物活性,它们的合成引起化学家们极大的兴趣。但是该类生物碱的合成中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构建复杂的并环结构和季碳中心。本论文首先对近些年来吲哚生物碱的合成发展进行简单的综述,进而详细阐述如何构建6,5,5并环骨架结构和重排反应在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通过查阅文献,本文采用以色胺为起始底物,通过对氨基的保护,吲哚环的还原,吲哚一位的氧化,得到1-羟基的色胺类化合物。本文的最佳条件是以1-羟基色胺为底物,以DCM为溶剂,加入催化量的TMG,在三氯乙腈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串联的Overman重排和关环反应一步构建6,5,5并环骨架结构和一个季碳中心,完成了环色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在已经掌握的实验条件下,对1-羟基色胺类的底物进行扩展,具体考察了在苯环上各种类型的取代基团的色胺和氨基上含有各种保护基对底物普适性的影响。最后以本文设计的反应为基础扩展了一些反应,结果都可以令人满意的收率得到预期的产物。本论文成功的实现了通过以简单的色胺为底物通过还原与氧化反应,得到1-羟基色胺化合物,然后通过一步串联的重排关环反应得到一个6,5,5的环色胺并环结构和一个季碳中心,完成了对环色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后续的工作仍由课题组的其他成员继续进行。
胡荣贵[5](2019)在《吲哚生物碱Melotenine A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吲哚单萜生物碱Melotenine A是从一种薄叶山橙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由于该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它的化学合成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Melotenine A分子具有特殊的6/5/5/6/7五环骨架,其中E环是具有扭曲的1,3-共轭二烯结构单元的氮杂七元环,因其在化学结构上具有较大的环张力,所以通过化学合成它具有一定的挑战。本论文以Melotenine A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分子中共轭双烯七元环的构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系统介绍了Melotenine A的分离、结构、生物活性、生源假说以及已经存在的全合成报道。第二章:详细地介绍了我们小组前期对Melotenine A的合成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合成策略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基于Conia-ene反应对Melotenine A分子中共轭双烯七元环的构建策略,我们合成了一系列Conia-ene反应的底物然后去尝试构建分子中的E环。第四章:基于形式上的[5+2]反应对Melotenine A的合成研究工作。我们设计并研究了[5+2]模型反应,初步实现了形式上的[5+2]构建七元环的模型反应。
邓勤,吕晓波,徐静[6](2018)在《红树林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角果木是长期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典型真红树植物,因从其中分离到一系列具有优良抗肿瘤活性的萜类成分使得角果木内生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近10年来从角果木内生真菌中分离到的72个化合物进行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评述,以期概述角果木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为角果木内生真菌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赵桂红[7](2017)在《基于RNA-seq的菘蓝CYP450基因家族分析及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菘蓝(Isatis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菘蓝属(Isatis)两年生草本植物,富含靛蓝、靛玉红、表告依春、色胺酮、谷甾醇、腺苷及芥子油苷等有效成分。其中芥子油苷在抗肿瘤和植物防御性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色素P450(CYP450)超家族中的CYP79s和CYP83s是芥子油苷核心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目前对菘蓝芥子油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鉴定和种类分析上,对其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建立了不同诱导子(MeJA、YE、Ag+)处理和对照的菘蓝转录组数据库,对菘蓝CYP450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分析,鉴定出芥子油苷合成相关的CYP450基因(IiCYP79B2、IiCYP79F1、IiCYP83A1、IiCYP83B1),并对其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模式探究及原核表达研究。相关结果对于探讨菘蓝CYP450基因功能多样性、进化地位提供分子依据。同时,为深入认识芥子油苷代谢途径和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RNA-seq技术获得了经MeJA、YE、Ag+3种诱导子处理和对照菘蓝叶片的转录组信息。共得到42.21 Gb的Clean Data,组装后获得58,920个Unigene。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中筛选出108个CYP450 Unigene,并在COG、GO、NR和KEGG数据库中分别获得72个、105个、107个和53个CYP450 Unigene的注释信息。同时,对CYP450 Unigene编码序列(CDS)进行预测,获得42个具有完整CDS的CYP450基因,分布在23个家族,31个亚家族,所编码的氨基酸数目在458~580个之间,分子量在52-65 kDa之间;多数定位于内质网膜上;均含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包括血红素结合域、K螺旋、I螺旋及PERF序列。(2)从菘蓝中克隆得到IiCYP79B2(Genbank 登录号:KY774688)、IiCYP79F1(Genbank 登录号:KY774689)、IiCYP83A1(Genbank 登录号:KX528206)和IiCYP83B1(Genbank登录号:KX259478)4个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序列分析表明IiCYP79B2的ORF区为1,629 bp,编码54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61.58 kDa,等电点(pI)为8.61,主要定位于叶绿体内囊体膜,与芝麻菜(Eruca sativa,AGM16417.1)的亲缘关系最近。IiCYP79F1的ORF区为1,626 bp,编码54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61.41 kDa,等电点为8.80,主要定位于内质网膜或质膜上,与芝麻菜(Eruca sativa,AGS49166.1)的亲缘关系最近。IiCYP83A1的ORF区为1,512bp,编码503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57.64kDa,等电点为8.09,主要定位于内质网膜上,与西兰花(Brassicaoleracea,AIK28472.1)的亲缘关系最近。IiCYP83B1的ORF区为1,500 bp,共编码49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56.88 kDa,等电点为8.79,主要定位于内质网膜上,与萝卜(Raphan sativus,AHB11193.1)的亲缘关系最近。(3)运用 qRT-PCR 方法,对 iCYP79B2、IiCYP79F1、IiCYP83A1和IiCYP83B14个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在菘蓝不同部位、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诱导子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在菘蓝叶和茎中的表达量高于花、果和根;在幼苗期、生长期和花期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萌芽期。菘蓝叶片诱导处理结果表明,4个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均受到诱导子诱导调控。MeJA(500 μM)、葡萄糖(90%,m/v)和机械损伤处理能有效诱导4个基因高表达,而SA(300 μM)和低温(4℃)处理对它们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g+(10 mM)处理能够促使IiCYP79B2和IiCYP79F1的表达上调,但对IiCYP83A1和IiCYP83B1的表达呈现初期抑制,后期促进的影响作用。(4)将IiCYP7982、IiCYP79F1、IiCYP83A1和 IiCYP83B1分别与表达载体 pET28a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对pET-28a-IiCYP83A1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IPTG终浓度为0.5 mM,诱导温度为30℃,诱导时间为6 h。在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下,分别研究了 pET-28a-IiCYP79B2、pET-28a-IiCYP79F1、pET-28a-IiCYP8A1、pET-28a-IiCYP83B1的原核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iCYP83A1和IiCYP83B1在大肠杆菌中均能高效表达,且以包涵体形式存在。IiCYP79B2和IiCYP79F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极低,而二者均含有高比例的稀有密码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蛋白的正常表达。
衣晓庆[8](2017)在《1,8-对孟二胺超支化聚醚胺的合成及功能化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对孟二胺是由单萜烯类化合物衍生而得的脂环族二元胺,分子链中含有两个伯胺基团,是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的双官能度化合物,可用于超支化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本研究利用环氧基与胺基的亲核加成/开环反应设计合成了具有超支化结构的聚醚胺纳米粒子,详细研究了超支化聚醚胺的温度和pH刺激响应性及其自组装行为。对超支化聚醚胺的末端胺基进行改性,制备了有机硅杂化水凝胶,并研究了水凝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通过松节油与乙腈在浓度为60%的浓硫酸的催化下制备1,8-对孟二乙酰胺,1,8-对孟二乙酰胺在氢氧化钠催化下水解得1,8-对孟二胺粗品,精馏得到GC含量为99.9%的1,8-对孟二胺,并通过FT-IR、GC-MS、1H NMR进行表征。研究了超支化聚醚胺纳米粒子的温度和pH响应响应性、粒径大小及自组装形貌。首先将1,8-对孟二胺与PEO-DE、PPO-DE经一锅法缩聚反应,合成超支化聚醚胺。超支化聚醚胺具有温度和pH双重刺激响应性,在实验条件下,五组超支化聚醚胺均在2.5℃以内完成相转变,具有很快的相转变速度。超支化聚醚胺浊点(CP)随缓冲体系pH值的降低或亲水性组分PE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并且浊点与EO/PO呈线性关系。动态光散射(DLS)数据表明超支化聚醚胺在温度低于浊点时,自组装为纳米级胶束。温度达到相转变温度后,胶束相互缔合,粒径增大至微米级颗粒。透射电镜(TEM)数据同样证明了超支化聚醚胺在室温时自组装为3050 nm的胶束,温度高于浊点时,胶束相互交联,粒径突变至300 nm甚至微米级,溶液发生相分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超支化聚醚胺的末端胺基进行改性,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引入有机硅基团,水解交联得到基于超支化聚醚胺结构的有机硅杂化水凝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水凝胶的内部为多孔结构,实验发现水凝胶的饱和吸水率随亲水性链段PEO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研究了杂化水凝胶对MO、NR、PS三种染料分子,水凝胶对染料的饱和吸附量随着染料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染料溶液的pH值对饱和吸附量的影响不大;此外详细研究了杂化水凝胶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水凝胶对MO、NR、PS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机理,是一种典型的的单分子层吸附。
郭婧婧[9](2014)在《虎皮楠生物碱Daphnilongeranin B、Daphniyunnine D和Daphlongamine E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虎皮楠生物碱是一类三萜类生物碱,从骨架特征来看,可以分为14种,calyciphylline A类生物碱是其中的一种,含有特殊的氮杂[3,3,1]桥环体系和[6-6-5-7-5]五环骨架,因为其独特的骨架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在本论文中,以daphnilongeranin B、daphniyunnine D 和 daphlongamine E 三个分子作为目标分子进行合成研究。在对daphnilongeranin B和daphniyunnine D的结构进行分析后,我们设计出通过自由基环化反应、triple-Michael和分子内Pauson-Khand反应为关键步进行全合成的策略,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该策略不能完成七元环的构建,仅得到了具有ABC三环的中间体;于是改变策略,通过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和二溴环丙烷化后得到的[6/3]并环体系扩环来生成七元环,很遗憾的是该策略并没有完成全合成,而只得到了 ACD三环体系。虽然没有完成这两个分子的全合成,但是对后续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接着以daphlongamine E为目标分子,设计出了通过分子内自由基反应构建七元环以及α,β-不饱和酮与2-丁炔酸叔丁酯发生分子间[3+2]反应的路线来合成daphlongamine E的路线,但在进行[3+2]反应时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得到了羰基参与反应的烯醇式氧杂六元环产物,后续的相关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
尹震花[10](2013)在《三白草和猕猴桃保肝降血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共有五章组成。第一章论述了三白草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三白草和猕猴桃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第二章论述了三白草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第三章论述了猕猴桃对四氧嘧啶诱导的小鼠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第四章对三白草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第五章综述了猕猴桃的生物活性。第一章三白草和猕猴桃体外生物活性研究1.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两种方法评价三白草各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体内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三白草正丁醇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16.94μg·mL-1)比阳性对照BHT的清除能力(IC50=18.71μg·mL-1)强,而弱于阳性对照PG和BHA的清除能力(IC50=0.89和3.2μg·mL-1);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2.90μg·mL-1)弱于阳性对照PG和BHA的清除能力(IC50=0.81和1.95μg·mL-1),比阳性对照BHT (IC50=7.72μg·mL-1)的清除能力略弱;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比阳性对照PG、BHT和BHA的清除能力弱。结果表明,三白草正丁醇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研究浓度与清除率的关系发现,3个提取部位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2.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采用96微孔板法对三白草和猕猴桃各提取部位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筛选。结果显示,三白草和猕猴桃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有较好的体外α-葡萄糖酶抑制活性,其中三白草乙酸乙酯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IC50=122.7μg·mL-1),其次为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IC50=203.3和659.9μg·mL-1);猕猴桃石油醚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IC50=57.8μg·mL-1),其次为乙酸乙酯部位(IC50=84.7μg·mL-1)和正丁醇部位(IC50=124.7μg·mL-1),各部位的抑制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103.01μg·mL-1),且抑制率均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说明其抑制活性具有浓度依赖性。第二章三白草保肝作用研究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GOT和GPT活力以及肝脏匀浆液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评价三白草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能显着的降低血清中GOT和GPT的活力,提高肝脏匀浆液中SOD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增强机体对抗自由基的能力。可见,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具有一定的肝脏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与其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第三章猕猴桃降血糖作用研究通过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测定小鼠血糖水平,肝糖元、血清中TG、TC和MDA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OD活力的变化,评价猕猴桃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小鼠糖尿病的影响。结果显示,猕猴桃3个部位均有一定的降血糖,调节脂质代谢和增强抗氧化防御体系的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其中石油醚部位低剂量组和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均能显着性的降低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乙酸乙酯部位中剂量组和正丁醇部位低剂量组降低餐后血糖效果较好,正丁醇部位中剂量组降低空腹血糖效果较好;石油醚部位高剂量、乙酸乙酯部位三个剂量组和正丁醇部位低剂量组均能显着性升高肝糖元含量;3个部位均能显着性降低TC的含量,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高低剂量组以及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均能够显着性降低TG含量;3个部位各剂量组均能显着升高SOD水平,石油醚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各剂量组以及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均能显着性降低MDA含量。可见,猕猴桃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机制与其促进肝糖元合成,抑制肝糖元分解,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和增强机体抗氧化防御体系有关。第四章三白草脂溶性成分研究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三白草石油醚部位的脂溶性成分。从石油醚部位中共鉴定了15个化合物,占脂溶性成分总峰面积的43.77%,主要含有呋喃类(13.51%)、醇(6.42%)、醛(4.54%)、脂肪酸(6.4%)及其甲酯(4.57%)等类型的化学成分,主要脂溶性成分为[2S-(2α,3,4α,5)]-2,5-双(3,4-二甲氧基苯基)四氢-3,4-二甲基-呋喃(10.97%)、1,4-二氢-1-二苯甲烯基-5-羟基-4-氧代萘(6.93%)、棕榈酸(3.51%)和-谷甾醇(3.45%)等。第五章猕猴桃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从抗癌、降血脂、抗突变和畸变、解毒、抗氧化、保肝、增强免疫功能和促进肠道运动等多方面介绍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果实的生物活性。
二、单萜类硝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萜类硝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氯联苯化合物和烯烃化合物与羟基自由基的大气氧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1.2.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与危害 |
1.2.2 多氯联苯化合物的来源及影响 |
1.2.3 多氯联苯与OH自由基的大气氧化反应简述 |
1.3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1.3.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来源与危害 |
1.3.2 芳香化合物与OH自由基的大气氧化反应简述 |
1.3.3 烯烃与OH自由基的大气氧化反应简述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计算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计算的理论基础 |
2.2.1 基组 |
2.2.2 密度泛函理论 |
2.2.3 反应动力学计算 |
2.2.4 经典过渡态理论 |
2.2.5 微正则过渡态理论 |
2.3 计算常用的方法 |
2.3.1 Single-Reference方法 |
2.3.2 组合计算 |
第三章 多氯联苯化合物的大气氧化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联苯在大气中的降解反应 |
3.3.2 氯苯与OH自由基在大气中的加成反应 |
3.3.3 PCBs与 OH自由基在大气中的加成反应 |
3.3.4 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O条件下烯烃与OH自由基的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原理 |
4.2.3 OH自由基的生成方法 |
4.3 实验装置 |
4.3.1 OH自由基的生成装置 |
4.3.2 气相反应的气路装置 |
4.4 实验结果 |
4.4.1 气路中HONO气体的检测 |
4.4.2 碳数对烯烃反应的影响 |
4.4.3 温度对烯烃反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虎皮楠生物碱的研究概况 |
1.2.1 虎皮楠生物碱的分离、分类和生物活性 |
1.2.2 虎皮楠生物碱的仿生合成探索 |
1.2.3 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
1.3 目标分子Daphnicyclidin A的分离及合成研究进展 |
1.3.1 Daphnicyclidin A的分离 |
1.3.2 Daphnicyclidin A的合成研究进展 |
1.4 [5+2]环加成反应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 |
1.4.1 TypeⅠ[5+2]环加成反应 |
1.4.2 Type Ⅱ[5+2]环加成反应 |
第2章 实验操作及化合物表征 |
2.1 通用试剂、材料和仪器信息 |
2.2 化合物表征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3章 Daphnicyclidin A中 ACD三环骨架的合成研究 |
3.1 Daphnicyclidin A的分子结构分析 |
3.2 Daphnicyclidin A中 ACD三环骨架的合成路线 |
3.2.1 Daphnicyclidin A的逆合成分析 |
3.2.2 Daphnicyclidin A中 ACD三环骨架合成路线探索一 |
3.2.3 Daphnicyclidin A中 ACD三环骨架合成路线探索二 |
3.2.4 关键策略[5+2]环加成反应的优化 |
3.3 化合物合成及产物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杂质谱及指纹图谱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防风通圣丸研究概况 |
1.防风通圣丸简介 |
2.防风通圣丸质量标准概况 |
3.防风通圣丸质量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罗氟司特简介及其杂质谱分析 |
1.罗氟司特合成工艺 |
2.罗氟司特有关物质分析 |
3.罗氟司特基因毒性杂质分析 |
第二章 防风通圣丸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仪器与试剂 |
2.检测方法 |
3.方法验证 |
4.特征峰归属研究 |
5.小结 |
第三章 杂质谱在罗氟司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罗氟司特有关物质研究 |
1.仪器与试剂 |
2.检测方法 |
3.方法验证 |
4.小结 |
第二节 罗氟司特基因毒性杂质研究 |
1.仪器与试剂 |
2.色谱条件 |
3.方法验证 |
4.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罗氟司特的合成及质量标准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成果附录 |
(4)[3,3]-Overman重排串联反应及其在吲哚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吲哚生物碱6,5,5并环核心骨架的构建 |
1.2.1 利用氧化反应构建并环骨架 |
1.2.2 利用还原反应构建并环骨架 |
1.2.3 利用其它反应构建并环骨架 |
1.3 重排反应在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 |
1.3.1 Overman重排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 |
1.3.2 Claisen重排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 |
1.3.3 其他重排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 |
2.1 引言 |
2.2 论文选题依据及实验路线设计 |
2.3 实验过程与讨论 |
2.3.1 碱或催化剂对重排关环反应影响的研究 |
2.3.2 溶剂对重排关环反应影响的研究 |
2.3.3 温度和浓度对重排关环反应影响的研究 |
2.3.4 底物普适性的研究 |
2.3.5 反应的扩展 |
2.3.6 底物的合成与分析 |
2.4 小结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1-羟基色胺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 产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4 扩展反应的底物和产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吲哚生物碱Melotenine A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第一章 吲哚生物碱Melotenine A的简介 |
1.1 引言 |
1.2 Melotenine A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
1.3 Melotenine A的生源假说及活性测试 |
1.4 关于Melotenine A的合成研究 |
1.5 本章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本课题组关于Melotenine A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
2.1 引言 |
2.2 不对称催化的双烯酮螺环内酰胺氨解/氮杂Michael串联反应 |
2.3 Melotenine A的合成探索 |
2.3.1 Aldol反应构建七元环系 |
2.3.2 碎裂化反应构建七元环系 |
2.3.3 RCM策略构建七元环系 |
2.3.4 环丁烯热开环构建共轭双烯七元环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Conia-ene反应构建Melotenine A分子中E环 |
3.1 引言 |
3.2 Conia-ene反应介绍 |
3.3 逆合成分析 |
3.4 特定的一级胺合成 |
3.5 关环反应尝试 |
3.5.1 反应前体的构建 |
3.5.2 反应的条件尝试 |
3.5.3 配体的筛选 |
3.5.4 反应底物的调整 |
3.6 通过Conia-ene反应构建五元环 |
3.7 本章小结 |
3.8 实验部分 |
3.8.1 特定的一级胺3-18 的合成及核磁数据 |
3.8.2 Conia-ene反应底物的构建和反应研究 |
3.8.3 化合物3-28 的合成及核磁数据 |
3.8.4 化合物3-26 的合成及核磁数据 |
3.9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形式上的[5+2]反应构建七元环的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逆合成分析 |
4.3 氧化吡喃鎓盐的[5+2]环加成反应 |
4.4 形式上的[5+2]模型反应的设计 |
4.5 形式上的[5+2]反应在合成中的应用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4.7 实验部分 |
4.7.1 化合物4-57,4-59 的合成及相关的核磁数据 |
4.7.2 化合物4-60 和化合物4-61 的合成 |
4.7.3 化合物4-62,4-54 及4-67 的合成及核磁数据 |
4.8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红树林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角果木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 (图1, 表1) |
1.1 萜类化合物 |
1.1.1 单萜类 |
1.1.2 倍半萜类 |
1.1.3 二萜类 |
1.1.4 三萜类 |
1.1.5 混源萜类 |
1.2 生物碱 |
1.3 异香豆素类 |
1.4 色酮类 |
1.5 呋喃衍生物 |
1.6 醌类化合物 |
1.7 酚类 |
1.8 甾体类 |
1.9 其他类型 |
2 展望 |
(7)基于RNA-seq的菘蓝CYP450基因家族分析及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菘蓝的研究概况 |
1.1.1 菘蓝的生长特性 |
1.1.2 菘蓝的化学成分 |
1.1.3 菘蓝的药理作用 |
1.2 芥子油苷的研究概况 |
1.2.1 芥子油苷的化学结构 |
1.2.2 芥子油苷的合成途径 |
1.2.3 芥子油苷的生物学功能 |
1.2.4 影响芥子油苷合成积累的主要因素 |
1.3 细胞色素P450研究进展 |
1.3.1 CYP450的结构特征 |
1.3.2 CYP450的分类与命名 |
1.3.3 CYP450参与的生物合成途径 |
1.4 转录组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基于RNA-seq的菘蓝CYP450基因家族分析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处理方法 |
2.2.2 RNA的提取 |
2.2.3 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 |
2.2.4 序列组装与功能注释 |
2.2.5 基因表达模式的聚类分析 |
2.2.6 菘蓝CYP450基因家族成员鉴定与分类 |
2.2.7 qRT-PCR验证CYP450基因的表达水平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结果评价 |
2.3.2 菘蓝CYP450 Unigene的筛选与功能注释 |
2.3.3 菘蓝CYP450 Unigene表达模式的聚类分析 |
2.3.4 菘蓝CYP450编码蛋白框(CDS)的预测与分析 |
2.3.5 菘蓝CYP450的系统进化分析 |
2.3.6 菘蓝CYP450保守结构域预测 |
2.3.7 qRT-PCR验证CYP450基因的表达水平 |
2.4 讨论 |
第3章 菘蓝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 |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实验试剂及菌种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菘蓝总RNA的提取 |
3.2.2 菘蓝cDNA的合成 |
3.2.3 崧蓝总DNA提取 |
3.2.4 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 |
3.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IiCYP79B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3.2 IiCYP79F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3.3 IiCYP83A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3.4 IiCYP83B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菘蓝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处理 |
4.2.2 RNA提取 |
4.2.3 cDNA的合成 |
4.2.4 引物设计 |
4.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菘蓝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分析 |
4.3.2 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菘蓝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 |
4.3.3 MeJA对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4 SA对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5 葡萄糖对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6 Ag+对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7 机械损伤对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8 低温对芥子油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5章 菘蓝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原核表达 |
5.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溶液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2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确定 |
5.2.3 重组蛋白表达形式的鉴定 |
5.2.4 重组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2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确定 |
5.3.3 IiCYP83A1蛋白表达形式的鉴定 |
5.3.4 IiCYP83B1蛋白原核表达鉴定 |
5.3.5 IiCYP79B2蛋白原核表达鉴定 |
5.3.6 IiCYP79F1蛋白原核表的鉴定 |
5.4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1,8-对孟二胺超支化聚醚胺的合成及功能化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1,8-对孟二胺的概述 |
1.2.2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概述 |
1.2.3 刺激响应性聚醚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1,8-对孟二胺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测试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1,8-对孟二胺的纯化 |
2.3.2 1,8-对孟二胺的结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8-对孟二胺超支化聚醚胺的合成与敏感性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操作 |
3.2.3 分析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支化聚醚胺的红外表征 |
3.3.2 超支化聚醚胺的温度响应性 |
3.3.3 超支化聚醚胺的pH响应性 |
3.3.4 超支化聚醚胺的粒径分析及自组装形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支化聚醚胺杂化水凝胶的制备及吸附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操作 |
4.2.3 分析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凝胶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
4.3.2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吸附阳离子染料的影响 |
4.3.3 水凝胶对染料分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4.3.4 吸附等温线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虎皮楠生物碱Daphnilongeranin B、Daphniyunnine D和Daphlongamine E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生物碱概述 |
1.1 生物碱的定义 |
1.2 生物碱的分布 |
1.3 生物碱的存在形式 |
1.4 生物碱的生物合成 |
1.5 生物碱的分类 |
1.6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
1.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虎皮楠生物碱简介 |
2.1 虎皮楠生物碱的背景介绍 |
2.2 虎皮楠生物碱的活性 |
2.3 虎皮楠生物碱的生物合成 |
2.4 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 |
2.4.1 Heathcock教授的仿生合成 |
2.4.2 Erick M. Carreira教授对(+)-daphmanidin E的全合成 |
2.4.3 李昂教授对daphenylline的全合成 |
2.4.4 Amos B.Smith, Ⅲ教授对(-)-calyciphylline N的全合成 |
2.5 Calyciphylline A子家族骨架的合成研究 |
2.5.1 Calyciphylline A子家族ABC三环骨架的合成研究 |
2.5.2 Calyciphylline A子家族ACD三环骨架的合成研究 |
2.5.3 Calyciphylline A子家族DEF三环骨架的合成研究 |
2.5.4 Calyciphylline A子家族ADE三环骨架的合成研究 |
2.5.5 Calyciphylline A子家族ABCD四环骨架的合成研究 |
2.5.6 厍学功教授对daphenylline骨架的合成研究 |
2.6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虎皮楠生物碱daphnilongeranin B和daphniyunnine D的合成研究 |
3.1 Daphnilongeranin B和daphniyunnine D的背景介绍 |
3.2 Daphnilongeranin B和daphniyunnine D的合成研究 |
3.2.1 Daphnilongeranin B和daphniyunnine D的合成研究(Michael策略) |
3.2.2 小结 |
3.3 Daphnilongeranin B和daphniyunnine D的合成研究(Diels-Alder策略) |
3.3.1 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简介 |
3.3.2 偕二溴环丙烷的简介以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
3.3.3 通过分子内D-A反应对daphnilongeranin B和daphniyunnine D的合成研究 |
3.3.4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Daphlongamine E的合成研究 |
4.1 Daphlongamine E的背景介绍 |
4.2 Daphlongamine E的合成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4.4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三白草和猕猴桃保肝降血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三白草和猕猴桃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
第一节 三白草抗氧化活性研究 |
1.1.1 材料与仪器 |
1.1.2 实验方法 |
1.1.3 结果 |
1.1.4 讨论 |
1.1.5 结论 |
第二节 三白草和猕猴桃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
1.2.1 材料与仪器 |
1.2.2 实验方法 |
1.2.3 结果 |
1.2.4 讨论 |
1.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三白草保肝作用研究 |
2.1 概述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动物 |
2.2.2 样品 |
2.2.3 试剂 |
2.2.4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造模方法 |
2.3.2 分组方法 |
2.3.3 指标测定方法 |
2.3.4 数据处理 |
2.4 结果 |
2.4.1 三白草不同部位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 GOT 和 GPT 影响 |
2.4.2 三白草不同部位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匀浆液中 MDA 和 SOD 影响 |
2.5 讨论 |
2.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猕猴桃降血糖作用研究 |
3.1 概述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动物 |
3.2.2 样品 |
3.2.3 试剂 |
3.2.4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造模及分组方法 |
3.3.2 指标测定方法 |
3.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 |
3.4.1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3.4.2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元的影响 |
3.4.3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3.4.4 猕猴桃不同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三白草脂溶性成分研究 |
4.1 概述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植物来源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准备 |
4.3.2 GC-MS 分析条件 |
4.3.3 化合物检索 |
4.4 结果 |
4.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猕猴桃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5.1 抗癌作用 |
5.2 降血脂作用 |
5.3 抗突变和畸变作用 |
5.4 解毒作用 |
5.5 抗氧化和衰老作用 |
5.6 保肝作用 |
5.7 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
5.8 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 |
5.9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单萜类硝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氯联苯化合物和烯烃化合物与羟基自由基的大气氧化反应[D]. 廖志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虎皮楠生物碱Daphnicyclidin A的合成研究[D]. 景显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杂质谱及指纹图谱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孙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4][3,3]-Overman重排串联反应及其在吲哚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D]. 赵鹏.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5]吲哚生物碱Melotenine A的合成研究[D]. 胡荣贵. 兰州大学, 2019(09)
- [6]红树林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邓勤,吕晓波,徐静.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06)
- [7]基于RNA-seq的菘蓝CYP450基因家族分析及芥子油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 赵桂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8]1,8-对孟二胺超支化聚醚胺的合成及功能化改性研究[D]. 衣晓庆.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3)
- [9]虎皮楠生物碱Daphnilongeranin B、Daphniyunnine D和Daphlongamine E的合成研究[D]. 郭婧婧. 兰州大学, 2014(01)
- [10]三白草和猕猴桃保肝降血糖作用研究[D]. 尹震花. 河南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