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南某工程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凯凯[1](2021)在《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施工张拉模拟分析与监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活生产的需要,人们对大空间、大跨度结构的需求迫切增长。索承网壳结构作为一种大跨度空间结构被运用于各种大型场馆、展览馆等,而对于体育场而言由于其功能和经济性的要求,其中心常为露天场地,故建筑平面中部往往存在大开口,为实现这种大开口的需求并追求一种简洁、通透的建筑效果,一种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被提出,并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应用。由于大开口的限制,因而使得该结构的施工张拉过程较为困难,因此通过对结构施工张拉过程进行模拟和现场监测,可有效地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本文以四川某体育中心为背景,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体育中心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建好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按照施工张拉方案,对施工张拉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施工张拉过程的结构响应,并将模拟结果与设计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此外,将分批次张拉成型结果与一次张拉成型结果对比发现两者结果相差极小。最后,简要分析了结构存在撑杆垂直度偏差以及拉索截面面积偏差时对索力的影响。其次,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对整个张拉过程进行健康监测。通过获得不同施工张拉阶段的实测值,对施工张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破坏进行及时调整和补救。将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索力、撑杆应力、刚性网格应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部分节点位移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偏差出现原因进行了分析;部分撑杆垂直度偏差超过允许偏差值,但超过偏差小于1/100,满足施工要求。最后,运用瞬态动力学完全积分法及单元生死技术对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在施工张拉过程发生局部断索进行分析。分别考虑了在50%张拉完成、90%张拉完成及100%张拉完成后出现局部径向索及环向索断索对结构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多根径向索断裂对结构的影响。最终对索的重要性判定方法进行介绍,考虑一种以节点位移和索力变化为基础的双因素重要性指标来判断索的重要程度,对其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索的断裂对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环向索断裂对结构影响最大;通过对重要性排序,发现5号索的节点及索力重要性系数排在第一位。
徐嘉敏[2](2017)在《考虑楼盖振动舒适度的体育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布置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筑功能要求的多样性,大跨大空间建筑结构逐渐进入到日常生活中。但是这类结构具有跨度大、质量轻和结构偏柔的特点,容易在人致荷载的作用下产生比较强烈的竖向振动,引起使用者不适,出现振动舒适度问题。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布置形式独特,结构高度小于一般的预应力主梁楼盖体系,可以很好的解决大跨大空间的建筑功能要求。但是它平面外刚度偏小,对竖向振动比较敏感。考虑到对既有建筑进行振动舒适度性能加固的代价较大,本文着眼于将舒适度控制提前到设计阶段,通过调整楼盖的结构布置,改变次梁高度、混凝土板厚、增设平梁底板以及次梁间距等4种因素,得到考虑舒适度控制指标的优化思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采用实体建模,考虑前六阶模态的模态叠加法,模拟分析所得的结构基频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5%,峰值加速度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8.5%,与实测值吻合良好。(2)采用上述实测验证的模拟分析方法,进行了57个不同楼盖实体模型的模态分析和瞬态响应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经模态分析得到各模型的前六阶频率值和振型图。其中,低阶振型主要以竖向振动为主,高阶振型可能出现水平振动。2)增加次梁高度或在大跨区域增设平梁底板,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的基频都会有显着增加,其中又以增设平梁底板的效果更为显着。改变次梁间距基本不影响结构基频值。增大梁顶混凝土板的厚度,结构基频可能稍有降低。3)利用修正半正弦平方荷载模型,进行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在跳跃荷载下的瞬态响应分析,其结果表明,当跳跃荷载的频率与楼盖结构的基频之间存在分频关系时,楼盖可能出现最大峰值加速度和位移峰值响应。4)对比不同楼盖布置方案在跳跃荷载下的最大峰值加速度和位移峰值响应,其结果表明,增加次梁高度或在大跨区域增设平梁底板,峰值加速度都会有明显降低,其中又以增设平梁底板效果更为显着;增大梁顶混凝土板的厚度,峰值加速度也有所降低。(3)增加次梁高度或增设平梁底板都可以有效解决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的竖向振动问题。增设平梁底板的混凝土用量稍高于增加次梁高度的方案,但可以减少部分钢筋用量。(4)综合模态分析和跳跃荷载下的瞬态响应分析结果,并考虑建筑的全寿命综合费用,对于以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为设计控制指标、且结构层高受限时,可以采用增设平梁底板来优化楼盖布置方案。
彭俊森[3](2017)在《体育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模拟分析优化》文中认为本文以重庆市铜梁县新城核心区小学建设项目3#楼(体育馆)2层风雨操场的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为工程背景,针对类似大跨楼盖的竖向振动舒适度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精确建立该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其竖向振动模态进行模拟分析,并与实测结果相比较,验证精细化建模思路及方法的适用性及准确性。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可能影响大跨楼盖舒适度模拟分析结果准确性及计算时间的因素,利用正交试验得出模拟分析参数设置的优化取值建议,并以该大跨楼盖在行走、原地跳跃、跑步及原地踏步这4类典型人致荷载作用下的实测结构峰值加速度为模拟分析效果的评价依据,验证所得参数设置优化取值的适用性及准确性,评价其对大跨楼盖舒适度模拟分析计算效率的提升效果。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以弱振情况下,有限元模型的精细化程度要求更高,具体的影响因素应考虑得更加仔细为建模指导思想,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大跨楼盖结构精细化建模的思路及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大跨楼盖模态分析结果符合该类结构振型的普遍规律,初步验证本文得出的精细化建模思路及方法可行。(2)通过现场实测,获得了该大跨楼盖的动力特性及其在4类典型人致荷载单人或多人同步激励下的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结果表明,实测模态结果与模态模拟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再次验证本文得出的精细化建模思路及方法可行。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实测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对比参考。(3)针对网格划分大小、结构阻尼比取值、人致荷载加载次数以及积分时间步长这4个主要影响因素,以单一因素变化为原则,利用本文建立的精细化几何模型,研究上述因素对该大跨楼盖模态以及基于单人跳跃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计算时间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基于单人连续行走作用下的楼盖瞬态动力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个因素对于不同触地类型的单人运动形式所得的楼盖竖向振动加速度计算结果准确性及计算时间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最终采用综合平衡法得到模拟分析参数设置的优化取值建议。(4)以该大跨楼盖在各个工况下的实测结构峰值加速度为模拟分析效果的评价依据,利用本文得出的模拟分析参数设置优化取值,进行各实测工况对应的结构振动响应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原地跳跃、行走及跑步3类人致荷载单人及3人同步作用下的结构峰值加速度模拟分析结果与对应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随着上述3类人致荷载作用人数的增加,结构峰值加速度模拟分析结果与对应实测结果的相对误差逐渐增大,同步性问题是模拟分析结果误差的主要来源。(5)原地踏步人致荷载在单人作用下的模拟结果误差就已较大,其人致荷载数学模型及模拟方法有待更深入地研究。(6)对比参数设置优化前后的舒适度模拟分析计算时间,本文优化后的参数设置可将计算效率提升1倍以上。
姜文杰[4](2016)在《体育场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人致振动分析与舒适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普通混凝土楼盖相比,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的平面外刚度偏小,对竖向振动较敏感,用于体育馆等剧烈活动场所时其竖向振动舒适度问题更为突出。既有建筑振动舒适度性能加固的代价较大,合理的解决方式是通过人致振动分析将舒适度控制提到设计阶段来。鉴于目前规范中用于指导舒适度设计的相关规定比较粗糙,考虑4种运动形式32个工况,并结合相关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进行了体育场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人致振动分析与舒适度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ANSYS软件中,建立楼盖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降温法施加预应力,采用模态叠加法并考虑前6阶模态,所得模拟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采用的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人致振动舒适度模拟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研究中该类结构体系所涉及的建模、荷载施加及振动分析等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提供了参考。同时,根据时程-频谱结合的分析结果,讨论了分析工况的合理选择、振动响应随人数、行走方向的变化规律以及最不利运动形式。(2)对跳跃、行走、跑步、原地踏步4种运动形式,结合振动响应的分析与实测结果对比,给出人致荷载模型选取的合理建议,并根据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提出一种修正脉冲系数跑步模型,相比于传统模拟方法,采用该荷载模型的分析结果与实测具有很好的符合性。(3)研究了楼盖结构形式、阻尼、预应力对人致振动响应及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该楼盖,加设底板能够明显改善振动性能,增加楼面板厚度可能对振动舒适度反而不利,调整结构布置需要同时考虑结构质量与刚度的变化;2)阻尼比对振动响应峰值的影响比较明显;3)预应力对结构振动性能无明显影响。(4)采用不同方法对该实际工程的人致振动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该楼盖舒适度总体符合要求,行走工况下富余度较高,而多人同步跳跃工况较为不利;2)烦恼率模型的控制水准能够满足现有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且更偏安全。主要创新点:(1)系统研究了预应力次梁楼盖体系的人致振动分析方法及舒适度影响因素;(2)结合分析与实测结果对比,给出4种运动形式的荷载模型选取建议,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跑步荷载模型;(3)对比了加设底板和楼面板加厚对楼盖振动性能的影响差异,比较了烦恼率模型给出的烦恼率限值与相关规范中加速度限值标准的控制水准。
张杰,叶永杨,尹奎,蒋隆[5](2011)在《《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编制与介绍》文中认为高层建筑高度高,管井管道密集,传统管井技术已不能满足管线布置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88号文件将《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列入国家规范编制计划,由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等单位编制,将于2012年1月1日实施。介绍了规范编制思路与主要内容,指出预制组合立管技术的适用条件、预制组合立管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预制组合立管设计的荷载计算、预制组合立管管道与其支架的制作和安装工艺,以及预制立管试验与验收方法等。该规范独创了密集立管与主体结构同步安装的施工体系,可加快施工速度、降低管井作业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张希黔[6](2008)在《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3)》文中研究说明
边广生,李金根,王岩[7](2003)在《济南某工程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有关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济南某工程大跨度预应力结构的测试分析方法,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这种带次框架的大跨度预应力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在张拉顺序、预应力梁截面改变对内力的影响、预应力施加后对结构的影响以及次弯矩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给出自己的结论,针对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
龚颖男[8](2020)在《基于挠度及有效预应力分析的高墩大跨度桥梁施工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墩大跨度桥梁建设过程中,挠度和有效预应力是反映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无论在施工阶段还是使用阶段,都必须要注重对其挠度和有效预应力的监测,尤其是在施工阶段,通过对挠度和有效预应力进行合理地测量,可以有效地指导施工活动的开展。本文从高墩大跨度桥梁预应力损失与挠度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出发,以某工程高墩大跨度桥梁为例,探讨了高墩大跨度桥梁施工测量技术问题。
王梓[9](2020)在《大跨度预应力梁悬挑结构施工监测及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建筑出现在实际工程中,大跨度悬挑梁就是复杂建筑当中的一种。在大跨度悬挑梁结构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临时的支撑体系保证其安全,结构在拆除临时支撑体系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大跨度悬挑梁施工的安全与可靠,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施工监测与监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以华之毅时尚艺术中心大跨度预应力悬挑梁结构为对象,首先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再对监测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9根悬挑梁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四根进行监测,在每根悬挑梁4个不同的截面ABCD上放置仪器,每个截面2个混凝土应变计,2个钢筋应变计,并在4根梁的梁端放置静力水准仪,最大框架梁的中部放置1个静力水准仪,梁根部的静力水准仪作为基准点。2.对大跨度预应力悬挑梁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张拉及四个拆模过程进行施工监测。(1)在拆模第一阶段,混凝土与钢筋监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A截面,且梁端位移最大。混凝土监测应力最大值为0.253MPa,钢筋监测应力最大值为1.48MPa,静力水准仪3监测位移为26.11mm,均在规范设计要求范围内。(2)在拆模第二阶段,混凝土与钢筋监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B截面,且梁端位移最大。混凝土监测应力最大值为0.7873MPa,钢筋监测应力最大值为4.914MPa,静力水准仪3监测位移为50.11mm,均在规范设计要求范围内。(3)在拆模第三阶段,混凝土与钢筋监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C截面,且梁端位移最大。混凝土监测应力最大值为1.3654MPa,钢筋监测应力最大值为7.99MPa,静力水准仪3监测位移为52.23mm,均在规范设计要求范围内。(4)在拆模第四阶段,混凝土与钢筋监测最大应力值出现在D截面,且梁端位移最大。混凝土监测应力最大值为1.4835MPa,钢筋监测应力最大值为10.69MPa,静力水准仪3监测位移为66.66mm,均在规范设计要求范围内。3.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大跨度预应力悬挑梁的四个拆模过程,并将数值计算的应力值和挠度值与现场监测的应力值和挠度值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能够较好的吻合,表明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4.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类似的大跨度预应力悬挑梁施工过程的分析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48;表:24;参40
陈建亮[10](2019)在《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优化设计》文中指出弦支穹顶是由上部单层网壳和下部索撑体系构成的一种新型复合空间结构体系,具有用钢量少,自重轻,受力合理、经济美观等优点。弦支穹顶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确定最优环索预应力,为了得出最优的环索预应力设计方案,本文结合多种环索预应力设计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分析对比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一组合理的环索预应力方案一般是先确定环索预应力比,再根据某些规则确定预应力幅值。为了确定最优的环索预应力比,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确定预应力比的方法:撑杆扇形形心面积法。这种方法根据上部网壳的受力特点经过合理的公式推导,得出的预应力比更符合实际情况。(2)为了确定最优的预应力设计方案,本文选取已有的确定预应力比的方法,几何法、撑杆控制面积法和本文的撑杆扇形形心面积法,选取支座径向位移相等准则及网壳顶点竖向位移相等准则确定环索预应力幅值,交叉得出六种环索预应力的组合方案,选取直接确定环索预应力的刚性索和改进刚性索法作为两个预应力设计方案。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的弦支穹顶结构为研究背景,利用ANSYS-APDL参数化语言设计编制出以构件尺寸和预应力为设计变量,以长细比、挠度、稳定应力、强度应力等为状态变量,以结构重量最轻为目标函数的优化程序,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多种荷载工况的影响。利用ANSYS中零阶优化方法分别对这八种预应力组合方案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分析对比研究。(3)本文针对优化的速度与精确性,在零阶优化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后的零阶优化方法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并在结构的用钢量、刚度、迭代次数、构件材料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改进的零阶优化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结构优化速度与准确性;在此优化方法的基础上以撑杆扇形形心面积法确定环索预应力比,以支座径向位移相等准则确定的环索预应力幅值,所优化得到的结构重量最轻,结构水平与竖向刚度也最大。同时,指出了撑杆扇形形心面积法确定环索预应力比的优越性,和推导方法的简单、有效性。(4)本文针对环索预应力对弦支穹顶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的环索预应力比例系数对弦支穹顶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综合探讨了环索预应力对结构内力、位移和竖向变形的影响,以为期类似的结构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
二、济南某工程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南某工程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施工张拉模拟分析与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简介 |
1.2.1 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提出与组成 |
1.2.2 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受力机理 |
1.2.3 国内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的工程应用 |
1.3 施工健康监测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断索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开口索承网格基本理论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分析理论 |
2.2.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2.2.2 空间杆单元非线性有限单元法 |
2.2.3 空间梁-柱单元非线性有限元法 |
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3.1 建立几何模型 |
2.3.2 边界条件转化 |
2.4 预应力引入方法 |
2.4.1 施工过程预应力施加方法 |
2.4.2 有限元中预应力引入方法 |
2.5 施工张拉模拟分析方法 |
2.5.1 方法概述 |
2.5.2 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开口索承网格施工张拉过程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2 大开口索承网壳结构施工技术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施工过程关键技术 |
3.2.3 预应力张拉方案 |
3.3 施工张拉过程模拟 |
3.3.1 施工张拉模拟的意义 |
3.3.2 施工张拉模拟基本过程 |
3.3.3 施工张拉模拟结果 |
3.4 一次张拉成型对比分析 |
3.5 考虑施工误差的施工过程分析 |
3.5.1 撑杆垂直度偏差对索力的影响 |
3.5.2 拉索截面面积偏差对索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张拉过程现场监测 |
4.1 健康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
4.2 监测仪器介绍 |
4.2.1 索力监测仪器 |
4.2.2 应力监测仪器 |
4.2.3 位移监测仪器 |
4.3 测点布置 |
4.3.1 张拉过程监测关键参数选取 |
4.3.2 测点布置详情 |
4.4 监测结果与分析 |
4.4.1 索力监测 |
4.4.2 撑杆应力监测 |
4.4.3 刚性网格杆件应力监测 |
4.4.4 节点位移 |
4.4.5 撑杆垂直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开口索承网壳格结构施工张拉过程断索分析 |
5.1 引言 |
5.2 断索分析理论 |
5.2.1 断索分析方法 |
5.2.2 断索模拟方法 |
5.3 索的重要性判定方法 |
5.3.1 基于位移的重要性评价方法 |
5.3.2 基于能量的重要性评价方法 |
5.3.3 改进的重要性评价方法 |
5.4 断索分析 |
5.4.1 单根径向索断索分析 |
5.4.2 多根径向索断索分析 |
5.4.3 环向索断索分析 |
5.5 索的重要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考虑楼盖振动舒适度的体育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布置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桥梁和体育馆、健身房的振动 |
1.1.2 大跨预应力次梁楼盖 |
1.1.3 本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楼盖振动影响因素 |
1.2.2 人致荷载激励的研究 |
1.2.3 国内外振动舒适度的研究 |
1.2.4 结构振动控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楼盖振动基本理论 |
2.1 楼盖体系动力特性 |
2.1.1 自振频率 |
2.1.2 刚度 |
2.1.3 阻尼 |
2.1.4 共振 |
2.2 楼盖振动响应分析 |
2.2.1 周期荷载的傅里叶级数 |
2.2.2 时域分析 |
2.2.3 频域分析 |
3 基于某工程实例的不同楼盖布置方案模态分析 |
3.1 工程背景 |
3.2 不同楼盖布置方案的参数设置 |
3.3 不同楼盖布置方案下的有限元分析 |
3.3.1 几何模型 |
3.3.2 有限元模型 |
3.3.3 预应力作用分析 |
3.4 各参数变化时的模态分析 |
3.4.1 次梁高度变化的影响 |
3.4.2 混凝土楼板厚度变化的影响 |
3.4.3 大跨区域加设平梁底板的影响 |
3.4.4 次梁间距变化的影响 |
3.4.5 考虑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4.6 各参数的综合影响 |
3.5 基于频率限值标准的舒适度评价 |
3.5.1 评价标准 |
3.5.2 采用频率限值的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某工程实例的不同楼盖布置方案瞬态响应分析 |
4.1 有限元瞬态响应分析 |
4.2 跳跃荷载模型 |
4.3 各参数变化时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4.3.1 跳跃频率取值对不同布置方案振动响应的影响 |
4.3.2 次梁高度变化的影响 |
4.3.3 混凝土楼板厚度变化的影响 |
4.3.4 大跨区域加设平梁底板的影响 |
4.3.5 考虑弹性模量增大系数的影响 |
4.3.6 各参数对振动响应影响的综合对比 |
4.4 基于加速度限值标准的舒适度评价 |
4.4.1 评价标准 |
4.4.2 采用加速度限值的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考虑舒适度指标的结构布置优化建议 |
5.1 模拟与实测数据对比 |
5.2 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课题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体育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模拟分析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商业写字楼健身房的人致振动舒适度问题 |
1.1.2 体育馆大跨楼盖的人致振动舒适度问题 |
1.1.3 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体系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1 主要研究方法 |
1.2.2 楼盖结构建模 |
1.2.3 人致荷载数学模型 |
1.2.4 尚存在的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基于某工程实例的结构精细化建模 |
2.1 工程概况 |
2.2 大跨楼盖结构建模 |
2.2.1 结构建模总体思路 |
2.2.2 ANSYS结构建模步骤 |
2.3 静力分析 |
2.4 模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某工程实例的现场实测 |
3.1 实测方案 |
3.1.1 测点布置 |
3.1.2 测试设备 |
3.1.3 准备工作 |
3.2 模态实测 |
3.2.1 现场模态实测与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3.3 楼盖振动响应实测研究 |
3.3.1 测试工况 |
3.3.2 进行测试 |
3.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模拟分析影响因素及参数设置优化取值研究 |
4.1 网格划分大小 |
4.1.1 模态分析 |
4.1.2 瞬态动力分析 |
4.2 结构阻尼比取值 |
4.2.1 模态分析 |
4.2.2 瞬态动力分析 |
4.3 人致荷载加载次数 |
4.3.1 瞬态动力分析 |
4.4 积分时间步长 |
4.4.1 瞬态动力分析 |
4.5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
4.5.1 试验目的 |
4.5.2 试验指标 |
4.5.3 试验安排 |
4.5.4 荷载施加 |
4.5.5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模拟分析参数设置优化取值适用性及准确性研究 |
5.1 模拟分析参数设置优化取值适用性及准确性研究 |
5.1.1 原地踏步工况 |
5.1.2 原地跳跃工况 |
5.1.3 行走工况 |
5.1.4 跑步工况 |
5.2 模拟分析参数设置优化取值计算效率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体育场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人致振动分析与舒适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桥梁中的人致振动舒适度问题 |
1.1.2 公共建筑中的人致振动舒适度问题 |
1.1.3 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体系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1 主要研究方法与方向 |
1.2.2 人致荷载 |
1.2.3 楼盖振动系统 |
1.2.4 人对振动主观反应的评价 |
1.2.5 结构振动控制 |
1.2.6 尚存在的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结构振动理论与有限元分析简介 |
2.1 振动系统基本理论 |
2.1.1 周期荷载的傅里叶级数表达 |
2.1.2 结构共振模型 |
2.2 振动响应的分析方法 |
2.2.1 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
2.2.2 振型叠加法 |
2.3 有限元分析理论与方法 |
2.3.1 有限元基本原理 |
2.3.2 ANSYS相关功能简介 |
2.3.3 软件适用性论证 |
3 人致荷载数学模型 |
3.1 典型单步落足曲线 |
3.2 单人连续行走 |
3.3 人群随机行走 |
3.4 跳跃 |
3.5 跑步 |
3.6 原地踏步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某工程实例的有限元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结构建模 |
4.2.1 几何模型 |
4.2.2 有限元模型 |
4.2.3 预应力的模拟和施加 |
4.3 静力分析 |
4.4 模态分析 |
4.5 典型运动形式下结构瞬态响应分析 |
4.5.1 跳跃工况 |
4.5.2 行走工况 |
4.5.3 跑步工况 |
4.5.4 原地踏步工况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结构仿真模型的变因素对比分析 |
5.1 楼盖结构形式的影响 |
5.1.1 模态分析 |
5.1.2 瞬态动力分析 |
5.2 阻尼比的影响 |
5.2.1 模态分析 |
5.2.2 瞬态动力分析 |
5.3 预应力的影响 |
5.3.1 模态分析 |
5.3.2 瞬态动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舒适度评价 |
6.1 代表性的评价标准 |
6.1.1 频率限值标准 |
6.1.2 加速度限值标准 |
6.1.3 烦恼率模型 |
6.2 采用频率限值标准的评价 |
6.3 采用加速度限值标准的评价 |
6.3.1 跳跃工况 |
6.3.2 行走工况 |
6.3.3 跑步工况 |
6.3.4 原地踏步工况 |
6.3.5 舒适度性能水准 |
6.4 采用烦恼率模型的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编制与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 编制背景 |
2 预制组合立管技术的工艺特点与适用条件 |
3 预制组合立管设计 |
4 预制组合立管制作加工 |
4.1 管道加工 |
4.2 管架加工 |
4.3 管道支架组装、焊接 |
4.4 预制组合立管单元组装及标识 |
4.5 预制组合立管工厂验收 |
5 预制组合立管的安装 |
6 预制组合立管试验与验收 |
7 结语 |
(6)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3)(论文提纲范文)
2.2 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
2.2.1 理论发展与关键技术 |
2.2.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塔楼主体结构施工 |
2.2.2.1 工程概况 |
2.2.2.2 工程实施 |
2.2.2.2.1 总体施工流程 |
1) 总体施工区划分 |
2) 塔楼主体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施工顺序 |
2.2.2.2.2 关键设备的配置 |
1) 塔吊配置 |
2) 施工电梯 |
3) 混凝土输送泵 |
2.2.2.2.3 关键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 |
1) 施工测量及建筑物的垂直度控制 |
2) 核心筒混凝土结构施工 |
3) 巨型柱混凝土施工方法 |
4) 巨型柱钢结构安装 |
2.2.2.3 技术创新点 |
1) 钢结构安装技术 |
2) 混凝土研制及施工技术 |
3) 模板体系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
2.2.3 武汉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的整体滑模施工技术 |
2.2.3.1 工程概况 |
2.2.3.2 工程实施 |
2.3 基于全过程控制的预拌混凝土长墙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
2.3.1 理论发展与关键技术 |
2.3.2 武汉市第三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工程施工 |
2.3.2.1 工程概况 |
2.3.2.2 工程实施 |
2.3.2.2.1 原材料优化选择 |
2.3.2.2.2 混凝土配合比体积稳定性优化设计 |
2.3.2.2.3 收缩、体积稳定性试验及评价 |
1) 主要试验检测性能指标、配合比及原材料性能 |
2) 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测试 |
3) 混凝土主要施工性能及力学性能测试 |
4) 混凝土塑性抗裂性能试验 (平板抗裂试验) |
2.3.2.2.4 施工过程有效控制 |
2.3.2.2.5 墙体原位施工试验及监测 |
1) 墙体温度测试结果 (见图28) |
2) 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 |
2.3.2.3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
(8)基于挠度及有效预应力分析的高墩大跨度桥梁施工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墩大跨度桥梁预应力变化损失与挠度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2.1 桥梁预应力变化影响梁的频率 |
2.2 桥梁预应力变化影响梁跨中挠度 |
2.3 桥梁预应力损失影响结构静挠度 |
3 高墩大跨度桥梁施工测量技术研究 |
3.1 基本测量控制技术 |
3.2 有效预应力监测技术 |
3.3 挠度测量技术 |
4 结语 |
(9)大跨度预应力梁悬挑结构施工监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施工监测研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大跨度悬挑梁结构监测技术分析 |
2.1 工程概述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特点 |
2.2 无粘结预应力理论分析 |
2.2.1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设计 |
2.2.2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案 |
2.2.3 预应力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
2.3 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方法 |
2.4 支撑体系安装、拆除要点 |
2.4.1 支模架搭设 |
2.4.2 模板拆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跨度悬挑梁结构监测及数据分析 |
3.1 施工监测目的 |
3.2 施工监测方案 |
3.2.1 监测内容 |
3.2.2 监测方案 |
3.3 仪器的选择 |
3.4 测点的布置 |
3.5 监测结果分析 |
3.5.1 监测数据收集 |
3.5.2 监测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度悬挑梁结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 |
4.1.1 选取单元 |
4.1.2 材料本构关系 |
4.1.3 模型建立 |
4.2 有限元分析 |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
(10)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弦支穹顶结构的简介与特点 |
1.2.1 弦支穹顶结构的简介 |
1.2.2 弦支穹顶结构的优缺点 |
1.3 弦支穹顶结构的分类 |
1.3.1 肋环型弦支穹顶 |
1.3.2 联方型弦支穹顶 |
1.3.3 凯威特型弦支穹顶 |
1.4 弦支穹顶结构的发展状况 |
1.4.1 弦支穹顶中预应力的引入 |
1.4.2 弦支穹顶结构的形态分析 |
1.4.3 弦支穹顶结构的优化设计 |
1.4.4 弦支穹顶结构的静力分析与稳定分析 |
1.4.5 弦支穹顶结构的施工分析 |
1.5 弦支穹顶结构的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应用 |
1.6 弦支穹顶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6.1 弦支穹顶结构存在的问题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弦支穹顶基于ANSYS有限元理论分析 |
2.1 弦支穹顶ANSYS有限元介绍 |
2.1.1 弦支穹顶结构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2.1.2 弦支穹顶结构中预应力施加方法 |
2.1.3 荷载施加方式 |
2.2 修正的逆迭代法进行弦支穹顶形态分析 |
2.2.1 修正逆迭代法的基本理论 |
2.2.2 形态分析的主要步骤 |
2.3 弦支穹顶结构的线性与非线性分析方法 |
2.4 弦支穹顶结构的优化设计理论 |
2.4.1 优化的基本理论 |
2.4.2 优化的基本步骤 |
2.5 常用的优化方法概述 |
2.5.1 常用的优化工具 |
2.5.2 主要优化方法 |
2.5.3 ANSYS收敛准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设计方法与修正逆迭代法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 |
3.3 环索预应力比的设计方法对比 |
3.3.1 几何法 |
3.3.2 撑杆控制面积法 |
3.3.3 撑杆扇形形心面积法 |
3.4 直接确定环索预应力大小的两种方法 |
3.4.1 刚性索法 |
3.4.2 改进刚性索法 |
3.5 预应力大小设计准则 |
3.5.1 网壳顶点竖向位移相等准则 |
3.5.2 支座径向位移位移相等准则 |
3.6 预应力组合设计 |
3.7 修正的逆迭代法进行形态分析 |
3.7.1 修正逆迭代法计算步骤 |
3.7.2 计算结果 |
3.8 结构构件应力对比和位移分析 |
3.8.1 结构构件应力比 |
3.8.2 结构位移分析 |
3.9 弦支穹顶结构的优越性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弦支穹顶结构优化设计 |
4.1 优化设计的概念及原理 |
4.2 优化设计在弦支穹顶结构中的应用 |
4.2.1 零阶优化方法应用到弦支穹顶结构中的数学表达式 |
4.2.2 零阶优化方法的具体步骤 |
4.2.3 零阶优化方法计算模型 |
4.3 计算结果 |
4.4 各组合方案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4.4.1 各组合方案对网壳各环节点竖向位移的影响 |
4.4.2 各组合方案对弦支穹顶结构支座径向位移的影响 |
4.5 各组合方案中结构构件的利用率对比 |
4.5.1 上部网壳杆件应力比对比 |
4.5.2 下部索撑体系构件应力比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零阶方法在撑杆扇形形心面积法中的应用 |
5.1 改进零阶优化方法的原理 |
5.2 改进零阶优化方法在弦支穹顶结构中应用 |
5.2.1 改进零阶优化方法的计算公式 |
5.2.2 改进零阶优化方法的设计步骤 |
5.3 改进零阶优化方法在弦支穹顶结构中的实现 |
5.3.1 计算模型 |
5.3.2 荷载的选取 |
5.4 优化步骤及结果 |
5.4.1 优化步骤 |
5.4.2 优化结果对比 |
5.4.3 改进零阶优化后的结构尺寸对比 |
5.5 改进零阶优化方法优化后的结构整体对比 |
5.5.1 结构整体位移变化 |
5.5.2 各组合方案中的构件约束对比 |
5.5.3 各组合方案中结的上部网壳构件利用率对比 |
5.5.4 各组合方案中结构的下部索撑体系构件利用率对比 |
5.6 环索预应力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 |
5.6.1 不同预应力比例系数对结构挠度和支座位移的影响 |
5.6.2 不同预应力比例系数对网壳结构的影响 |
5.6.3 不同预应力比例系数对撑杆压力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改进零阶优化方法后处理程序 |
致谢 |
四、济南某工程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施工张拉模拟分析与监测[D]. 吴凯凯.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考虑楼盖振动舒适度的体育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结构布置优化[D]. 徐嘉敏. 重庆大学, 2017(06)
- [3]体育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竖向振动舒适度模拟分析优化[D]. 彭俊森. 重庆大学, 2017(06)
- [4]体育场馆大跨度预应力次梁楼盖人致振动分析与舒适度研究[D]. 姜文杰. 重庆大学, 2016(03)
- [5]《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编制与介绍[J]. 张杰,叶永杨,尹奎,蒋隆. 施工技术, 2011(24)
- [6]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3)[J]. 张希黔. 施工技术, 2008(12)
- [7]济南某工程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有关问题的探讨[J]. 边广生,李金根,王岩.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3(04)
- [8]基于挠度及有效预应力分析的高墩大跨度桥梁施工测量技术研究[J]. 龚颖男. 城市勘测, 2020(03)
- [9]大跨度预应力梁悬挑结构施工监测及分析[D]. 王梓.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10]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优化设计[D]. 陈建亮.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