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H-变形曲面的判别准则(论文文献综述)
马叶琴[1](2021)在《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身管内膛参数测试及信号特征提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身管作为火药发射武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在火药燃气的作用下将弹丸以一定的速度发射至膛口。弹丸发射时产生瞬态的高温、高压火药气体对身管内膛造成冲刷和侵蚀,弹带挤入内膛后的高加速运动导致的冲击振动,这些复杂的工作环境降低了火炮身管的射击精度和使用寿命,针对该问题搭建身管内膛检测系统,检测身管膛线参数并加以分析,对于判断身管的技术状态,制定身管的保养与维护方案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某型122mm自行火炮身管为研究对象,对身管膛线参数进行分析,搭建了非接触式光学测试内膛检测系统,实现探测器轴向、径向的高精度定位,身管内膛全角度、全尺寸的自动测量。利用内膛检测的控制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对试验身管测试验证系统的可靠性。构建小波变换算法对数据进行平滑降噪处理;构建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值算法,对曲线求一阶、二阶导数,把内膛曲线分为水平和过渡两部分,计算膛线的宽度和深度值;构建Delaunay三角剖分插值算法进行身管内膛三维曲面重构。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系统的检测速度进行优化设计,当探头转速不高于6rpm时,可采集到完整的身管膛线。由于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采集的身管膛线轮廓曲线呈三角函数型,采用余弦定理进行校正,通过标准规试验检测,内膛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在0.001mm,最后对不同采样周期和采样率下的膛线数据进行算误差分析,误差小于0.01。
付茜雯[2](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指出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丁一冉[3](2019)在《基于单视图的三维人脸精细化重建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脸作为人类的标志性特征,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个人信息,在医疗美容、影视娱乐和信息安防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三维人脸重建技术开始成为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人脸的三维结构不局限于单一的人脸姿态和光照环境,能更好的描述特征信息,可操作性更强。虽然三维人脸重建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限制因素约束着这一领域的发展。一方面,虽然使用复杂硬件设备能够完成高精度高真实感的三维人脸重建,但是硬件设备的使用场景限制较大、成本造价高、处理复杂不灵活,导致无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普及;另一方面,基于图像的三维人脸重建技术多数对输入图像的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并且三维模拟效果不稳定。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论文将从单视图图像转换、几何空间重建及面部细节重建三个方面,对精细化三维人脸重建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多损失图像转换方法(Multi-Loss Image Co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GAN,MLICM-GAN)。该方法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图像生成能力,将二维人脸照片转化为人脸深度图和对应点的稠密映射图。为了更好的捕捉人脸信息,在训练生成器网络时使用改进的U-Net框架以及一个联合损失函数,使转换出来的图像具有更好的深度信息和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将输入二维人脸图像转换为深度图与稠密映射图。(2)为了将人脸图像从二维空间转换到三维空间,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嵌入空间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重建算法(Mixed Data Fitting and Improved Regular,MDF-IR)。该方法首先将人脸深度图转换为三角网格,然后基于该网格对模板人脸采用一种改进的非刚性配准算法。在迭代变形的过程中,采用混合数据拟合项以及改进的正则化项共同构成能量函数,进而得到包含面部表情以及褶皱凸起等面部五官粗细节的三维人脸平滑面部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还原了人脸的五官特征和面部表情的复现,纹理的映射完整。(3)为了得到更加精细化的三维人脸模型,在研究工作(2)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低通滤波的精细化三维人脸重建算法(Modified Normal Vector and Average Curvature for Detail Filling,MNVAC-DF)。该方法基于图像的低通滤波,将模型顶点沿着法向量方向发生位移,进而将承载着面部细节纹理的高频分量叠加到平滑人脸上,在更加细致的层面上完成皱纹等面部细节的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的对人脸的面部高频纹理进行恢复。与同类方法相比,该算法重建出的三维人脸模型与输入的人脸更加接近,不仅还原了图像拍摄的角度,对面部的纹理细节也做到了更加精细化的恢复。
王二民[4](2019)在《三维激光点云曲面重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变形监测、智慧城市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灾害评估等领域。该技术能够快速获得物体表面信息,原始数据主要是海量且含有噪声的三维空间点坐标,必须进行相应处理后才能应用。原始点云存在大量噪声点,必须去除噪声后才能进行后续数据处理;原始点云数据量大,数据处理过程耗时严重,需要对点云数据进行简化处理;预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点云数据曲面重建算法进行研究,以便达到准确高效完成物体表面重建的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点云去噪、点云精简以及曲面重建三方面的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相关算法做了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贡献如下:(1)研究了点云数据结构和几何特征,对点云邻域划分查找和点云法向量估算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对传统点云去噪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基于曲面拟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主曲率确定拟合曲面类型的小振幅噪声去除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小点云表面的粗糙程度,达到了点云表面光顺平滑的效果。(2)为解决点云精简方法在实现点云数据“量”减少同时容易造成“质”损失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不同邻域法向量求差的点云精简方法,该方法利用不同邻域求得的点云法向量差值为特征进行点云区域划分,进而采用不同阈值对已划分点云区域进行体素格点云精简,实验表明该算法既能有效地对点云数据实现精简,又能使精简后的点云特征保持完整。(3)将点云去噪和点云精简与降维Delaunay三角剖分的网格构建方法相结合,实现了一种基于去除小振幅噪声和精简点云的Delaunay三角剖分曲面重建方法,并对重建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了本文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结果。
白瑶[5](2019)在《含冰裂隙红砂岩力学特性及蠕变本构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冻结法广泛应用于西北地区矿井建设中,冻结岩体相关力学特性研究正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我国西北地区石拉乌素矿立井冻结工程为背景,以井筒周围直接充水含水层(100300m)内典型红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冻土三轴试验机对人造地下冰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运用岩石力学、经典弹性力学、弹塑性力学等理论知识,分析了不同尺寸、不同加载速率下淡水冰单、三轴压缩强度及变形破坏特性;研究了恒定加载速率下,柱状冰试样的破坏模式,对比分析了淡水柱状冰、多晶冰强度均随围压、温度变化规律,提出了适用于描述淡水冰的破坏准则与本构方程。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岩石三轴试验系统研究现状,针对现有设备缺陷及论文研究特色,自主研发了一套动力扰动低温岩石三轴试验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扰动荷载条件下岩体的常规单轴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单轴加卸载流变试验、三轴加卸载流变试验。采用动力扰动低温岩石三轴试验系统对完整、含冰单裂隙、含冰断续双裂隙红砂岩(原岩)进行不同围压、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详细分析了裂隙倾角、隙宽、迹长对岩体力学特性的影响,辅以冰-岩宏、细观结构分析了冰体对冻结岩体强度、变形破坏特征的作用机理,再结合岩体三轴压缩过程中的声发射监测信息,分析了含冰裂隙岩体损伤破坏全过程与声发射特征的关系;利用冻胀测试系统对含冰单裂隙红砂岩进行冻胀力测试,初步得到了含贯通裂隙试样典型冻胀力演化过程,研究了温度、裂隙宽度、迹长、贯通率对裂隙冰体冻胀力的影响,探讨了冻胀损伤与冰岩胶结对含冰裂隙岩体的耦合作用机理,通过分析裂隙红砂岩冻胀力演化过程中的声发射能量变化特征,验证了冻胀力对贯通裂隙岩体的损伤劣化作用,且冻胀作用使得贯通裂隙端部出现明显裂纹扩展现象,岩样整体呈竖向张拉破坏。针对低温条件下冻结岩体蠕变特性的研究比较鲜见,利用动力扰动低温岩石三轴试验系统对单裂隙、层状节理面岩样进行了三轴加卸载蠕变、三轴加载蠕变扰动试验,研究了含冰单裂隙、冻结层状红砂岩三轴蠕变特性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动力扰动对岩石蠕变的影响;通过引入软体元件和非线性蠕变体,提出了非线性蠕变模型,并推导了模型在一维及三维应力状态下的蠕变本构方程,利用该蠕变模型对冻结岩体三轴加载蠕变试验、三轴卸围压蠕变试验数据进行参数辨识,获得模型的参数值,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了应力水平、裂隙倾角、结构面倾角对拟合参数的影响;以冻结层状红砂岩蠕变数据为例,通过将该模型与经典西原模型和改进西原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描述初始蠕变阶段和非线性蠕变阶段时优于经典西原模型和改进西原模型;讨论了分数阶微分的阶数和非线性黏滞系数对初始蠕变阶段、非线性蠕变阶段的影响,揭示了西北地区冻结岩体的长期力学性能及其非线性蠕变特性。
杨思慧[6](2018)在《柔性电子曲面共形变形机理与相似度判别准则》文中指出柔性电子具有大面积、轻质、非平面、易变形等特点,相比于基于平面基板的电子器件,在诸如大面积、大变形、复杂曲面的结构上转印集成具备较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与目标曲面转印困难、难以自由灵活地实现共形变形等工艺难题。本文以柔性电子等之类的基于大面积、轻质、非平面、易变形等特点的柔性膜为对象,围绕其曲面共形转印工艺、共形变形机理、变形后相似度判别准则以及实验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设计了三种曲面共形转印工艺方案。选择基于点插值的主被动结合的转印方案,对其中转印机械手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对吸嘴处真空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其次,建立了使柔性膜整体变形程度最小的目标曲面全局姿态变换矩阵;建立了基于弹性势能极小值的柔性膜点插值的曲面变形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此模型进行优化求解。然后,建立了基于几何特征统计的空间结构圆形描述符的三维曲面相似度判别准则。通过空间结构圆形描述符得到三维点云的二维投影分布,分区建立特征量统计矩阵以及相似度判别模型。利用Kuhn-Munkres算法匹配各个区域,以此建立了整个三维曲面的相似度判别准则。最后,搭建与实现了曲面转印制备工艺平台与转印机械手,对相关参数进行测定。依据实验平台开展柔性膜共形变形的相关实验,扫描了9点插值下的柔性膜变形曲面的三维点云,判别其与目标曲面以及力学建模仿真曲面之间的相似程度,由此验证了基于点插值的主动共形变形工艺以及基于弹性势能极小值的曲面变形模型。本文研究的柔性膜曲面共形转印工艺以及基于势能极小值的柔性膜点插值共形变形机理模型,已在柔性曲面电子共形制备平台得以实现与验证,同时也为相关柔性对象的拾取、转移、变形与贴放等操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丁小凤[7](2018)在《镁合金无缝管斜轧穿孔成形机理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镁合金具备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优点,作为潜在的结构材料代替钢铁、铝合金,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运输系统、通用机械设备等领域。如何制备低成本、高机械性能的镁合金管是镁合金材料研究的核心问题。镁合金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导致其塑性变形能力差,加工时温降快,传统的挤压和拉拔镁合金管易出现裂纹等缺陷,易产生强基面或纤维织构,致使管各向异性特征强化,严重影响管力学性能与工艺成形性能。此外,传统生产镁合金无缝管的工艺效率低、环境污染和能耗严重。针对现有的镁合金无缝管加工存在的缺陷问题,本文首次提出AZ31镁合金无缝管斜轧穿孔新工艺,研究其成形机理和塑性变形理论,主要研究内容为:(1)首先基于镁合金三辊斜轧穿孔工艺原理及成形过程,构建了主要变形工具的曲面设计方程,借鉴镁合金板材轧制数学模型构建了适合斜轧穿孔的温度场模型、损伤模型及轧制力模型,运用到后续模拟镁合金穿孔过程中,为镁合金能顺利斜轧穿孔提供理论基础。(2)从镁合金材料本身出发,研究其在热成形过程中的热变形行为并构建精确的本构模型。对挤压态镁合金进行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热压缩试验,基于加工硬化与软化机制,分析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行为及峰值应力的影响,考虑变形中温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在高应变速率下采用温度补偿修正流变应力。运用双曲正弦模型构建不同范围的本构模型,并采用应变补偿修正,获得流变应力与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的定量关系。(3)构建能量耗散图,判定其热加工失稳区,然后叠加能量耗散图与失稳区建立镁合金热加工图,准确预报镁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稳态加工区及流变失稳区,从而优化其加工工艺参数,结合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分析,得到不同区域的变形机理。(4)研究了镁合金高温变形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以及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对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构建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动力学模型和晶粒尺寸模型,同时预测热加工过程中组织晶粒大小变化,通过分析温度、变形量对织构的形成及组分的影响规律,得到不同温度、变形量下可能出现的织构类型及产生机理,为后续镁合金斜轧穿孔工艺组织控制提供模型及理论基础。(5)选择不同温度和斜轧穿孔工艺参数进行组合,运用Deform有限元法对Φ40mm×300mm镁合金棒料的斜轧穿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镁合金管在三辊斜轧穿孔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温度场及力能数据变化。深入分析温度、径向压缩量和顶头直径及前伸量对毛管质量的影响,得到镁合金斜轧穿孔合适的各工艺参数范围。(6)为验证镁合金斜轧穿孔工艺的可行性,在三辊斜轧实验机组上进行镁合金斜轧穿孔工艺试验研究。对斜轧过程中的力能参数进行了测试,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进行了比较验证。对轧后样品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对比实验结果验证动态再结晶模型,并对毛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晶粒尺寸及取向对其影响,提出考虑Schmid因子的Hall-Petch关系式。
桂冬冬[8](2018)在《乳制品的品牌鉴别与质量统计过程控制研究》文中认为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乳制品的品牌鉴别与质量统计过程控制研究迫在眉睫。一方面,由于不同品牌乳制品外表形态差异不大造成大量乳制品掺假造假,亟需建立不同品牌乳制品的快速有效鉴别方法;另一方面,乳制品生产制造商要加强自身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高乳制品生产质量,进而由内及外全面推进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因此,本文进行了乳制品的品牌鉴别与质量统计过程控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针对乳制品质量数据(拉曼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首先给出了乳制品拉曼光谱数据的采集方法,并进行了数据结构分析;其次通过对多元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多项式平滑和小波降噪三种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发现三种方法连用可以有效减小数据基线偏移和噪音等误差;最后提出了基于稀疏主成分分析(SPCA)方法的特征向量提取,对比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发现SPCA方法既能有效提取特征,又能实现特征归属解析,同时还给出计算拉曼光谱特征峰面积的特征提取方法。针对基于多核学习的乳制品品牌鉴别,首先通过Kennard-Stone方法进行了训练集和测试集选取;然后通过核函数选择与参数优化实验,得到利用SPCA方法提取的特征建模,设置多项式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加权线性组合合成核,参数为d(28)0.6,q(28)1,?(28)0.01,达到品牌最高平均识别率99.83%;利用特征峰面积建模,设置径向基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加权线性组合合成核,参数为d(28)0.4,?1(28)0.01,?2(28)0.02,达到品牌最高平均识别率99.61%;最后通过方法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针对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乳制品质量统计过程控制,首先给出了贝叶斯理论下控制图控制线和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乳制品拉曼光谱数据与平均光谱数据之间的欧氏距离作为质量特征值,通过贝叶斯方法的质量控制图和过程能力分析实现了乳制品质量统计过程控制,结果表明,贝叶斯方法充分利用检测样本先验信息,随着有效批次的增加,贝叶斯方法控制图控制线与理论控制线之间差异逐步减小,贝叶斯过程能力指数和不合格率也表现比常规方法更加可靠,并能在早期发出质量预警。
黄岩[9](2017)在《基于要素融合的气象槽线自动分析与修正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天气预报业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气象要素的自动分析识别已逐渐成为大气科学中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提高天气图分析的自动化程度,本文针对当前关于槽线自动分析研究较少且进展较为缓慢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要素融合的槽线自动分析与修正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了槽线基本定义、形成原因、分类等气象槽线分析基础理论,并对人工分析槽线的经验准则进行总结,然后提出基于要素融合的气象槽线自动分析与修正方法的主要思路,将人工分析槽线的相关准则融入该主要思路中。(2)针对已有的槽线自动分析方法受等值线追踪结果影响较大,而易导致运算效率低下且分析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曲率值追踪的槽线自动分析方法。首先利用位势高度数据直接计算格点曲率值,由此进行格点分类并提取候选槽点;然后,在候选槽点中筛选合理槽点进行追踪连接;最后通过后处理步骤,得到槽线自动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有效实现气象槽线自动分析,且在分析准确度和运行速度方面较之前算法有所改进。(3)针对目前槽线自动分析均基于单一数据场,易导致槽线错、漏分析的问题,提出融合风场要素的槽线修正方法。首先利用风场数据提取风场特征点,并由此判别槽线修正类型;然后根据修正类型,利用聚类拟合算法或Laplacian网格变形思想,分别对位势高度场槽线进行补充分析或订正处理。对比位势高度场槽线自动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修正后的槽线分析准确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玉荣[10](2017)在《基于非刚性配准的复杂零件几何修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航空航天、运载工具、能源装备等重大工程领域中,受到材料制备、加工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关键零部件如航空发动机叶片等仍然受制于发达国家,严重依赖国外进口。此类零件通常采用性能优异、价格高昂的高温合金制造,长期在高温、高速、高压等极端环境下工作,极易产生弯曲变形及表面损伤,致使零件尚未达到其使用寿命就不得不选择报废。直接替换这些损伤零件会给企业造成极高的运营成本和资金浪费。因此,对损伤零件进行修复以恢复使役性能就成为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为此,本文将围绕复杂零件修复技术展开论述,着重讨论损伤零件模型重构及修复零件高效数控加工中所涉及的几何处理方法。首先,讨论了损伤零件的测量过程以及分别基于曲率和给定采样间距的稠密散乱数据的精简方法;详细讨论了受损零件损伤区域及修复精加工区域的识别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识别算法;提出了基于转角的区域测量数据边界提取方法,从而能够快速界定损伤及加工区域;给出了基于最小关联点对的截面轮廓构造方法以及散乱截面数据的快速有序化算法,得到了顺序排列的截面数据点;针对目标点距离名义曲线较远时变形曲线易出现形状突变问题,基于曲线约束变形及光顺方法,将曲线光顺变形转化为使变形能量最小的优化问题,给出了使变形能量最小的曲线控制点的计算方法,构造出的曲线不仅能够通过给定的目标点而且同时满足曲线光顺的要求。其次,讨论了测量数据与名义模型之间的刚性配准过程。给出了测量数据与名义模型间刚性配准问题的数学描述,讨论了求解两者之间刚性变换的四元数法、奇异值分解法以及迭代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无任何预知联系下的测量数据与截面轮廓间配准问题,以曲率为联系特征在测量数据与截面轮廓之间建立起满足三角距离约束的对应关系,进而利用提出的三点旋转平移变换法生成旋转平移变换列表,然后通过最小距离目标函数选取正确的三维坐标变换,实现测量数据与截面轮廓之间的初始配准;为了解决精确配准中测量数据与名义曲线间对应的准确构建问题,借助伯恩斯坦多项式算术运算和贝赛尔曲线的凸包性质,提出了基于递归分割的点到B样条曲线最近点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测量数据与名义曲线间精确刚性配准算法并将其推广到曲面刚性配准中。再次,针对损伤零件形状的复杂性和损伤区域的不确定性,将非刚性配准的基本思想引入到损伤工件实际模型重构之中;建立了测量数据与名义模型间非刚性配准的数学模型;通过对非刚性变换的分析,将其分解过调整测量数据与名义模型间相对空间位姿的刚性变换和改变名义模型的形状变形,提出了求解非刚性变换的刚性变换和形状变形轮换迭代求解的策略,讨论了基于控制网格和控制体的曲线曲面变形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先提出了仅存在变形的截面轮廓的非刚性重构方法,进而基于弦长参数给出了损伤区域非刚性配准重构时约束条件的构造方法,详细论述了存在损伤区域时非完整截面数据的约束非刚性配准重构过程,给出了损伤截面轮廓的约束非刚性配准重构算法;基于重构的截面轮廓,利用蒙皮算法实现了损伤工件模型曲面的快速构造。然后,讨论了修复区域堆焊材料数控加工去除时的进给率自适应规划方法。首先,给出了五轴数控加工刀位路径的双NURBS曲线描述模型及五轴机床的正向及逆向运动学变换模型;详细讨论了五轴数控加工中的运动几何学及机床驱动特性约束,推导出了控制几何精度的弦高误差、刀尖点速度及加速度、刀轴角速度及角加速度、机床各驱动轴速度、加速度及加加速度的表达式及对进给速度的约束条件;据此给出了基于等比例调节和曲线光顺变形的进给率曲线演化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曲线变形的五轴数控加工进给率松弛方法;该方法通过对B样条表示的进给率曲线进行控制点的自适应配置,然后在几何精度约束、机床驱动轴运动学约束下对进给率曲线进行松弛调整,实现了各类约束下进给率的自适应规划。最后,本章以典型的Wiggle型曲面工件和航空叶片为例,详细讨论了损伤工件测量和数据处理、损伤工件的实际模型曲面重构、修复加工区域的识别以及多余修复材料数控加工的整个实验过程,证实了与传统曲面拟合操作相比本文所提损伤区域几何修复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数据点的序化及参数化、节点形容性处理等操作,简化模型曲面重构过程,依据所重构模型和所提进给率规划方法能够保证修复区域加工过程的顺利执行。
二、关于H-变形曲面的判别准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H-变形曲面的判别准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身管内膛参数测试及信号特征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内膛检测研究现状 |
1.2.2 管道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 身管内膛检测技术难点及发展趋势 |
1.3.1 身管内膛检测技术难点 |
1.3.2 火炮身管内膛检测关键技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身管内膛检测系统 |
2.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2 内膛检测系统 |
2.2.1 定位系统设计 |
2.2.2 传动系统设计 |
2.2.3 控制系统设计 |
2.3 内膛检测系统工作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身管内膛几何参数特征曲线数据处理 |
3.1 基于内膛几何参数特征曲线数据处理 |
3.1.1 粗大误差处理 |
3.1.2 基于小波变换的测试数据降噪处理 |
3.2 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值的身管内膛参数计算 |
3.2.1 曲线的数学描述 |
3.2.2 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的膛线参数计算 |
3.2.3 身管内膛瑕疵点的参数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的身管内膛三维重构 |
4.1 曲面重建的方法 |
4.2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曲面重建 |
4.2.1 三角剖分的定义 |
4.2.2 Delaunay三角剖分准则 |
4.3 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 |
4.3.1 逐点插入法 |
4.3.2 分治法 |
4.3.3 三角网生长法 |
4.4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的三维重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内膛参数检测实验及数据分析 |
5.1 身管内膛曲线校正处理 |
5.2 身管膛线误差分析 |
5.2.1 标定规的误差分析 |
5.2.2 不同采样周期的数据误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Aims of the Study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CHAPTER3 METHODOLOGY |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
3.1.1 Source Text |
3.1.2 Text Analysis |
3.2 Research Method |
3.3 Translation Process |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
1-20 Abstracts |
21-40 Abstracts |
41-60 Abstracts |
61-80 Abstracts |
81-100 Abstracts |
101-120 Abstracts |
121-140 Abstracts |
141-160 Abstracts |
161-180 Abstracts |
181-200 Abstracts |
201-220 Abstracts |
221-240 Abstracts |
241-260 Abstracts |
261-280 Abstracts |
281-300 Abstracts |
ACKNOWLEDGEMENTS |
(3)基于单视图的三维人脸精细化重建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扫描仪的三维人脸重建技术 |
1.3.2 基于图像的三维人脸重建技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工作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多损失图像转换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人脸图像预处理 |
2.3 生成式对抗网络结构设计 |
2.3.1 生成器网络架构 |
2.3.2 判别器网络架构 |
2.3.3 损失函数 |
2.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2.4.1 实验设计 |
2.4.2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嵌入空间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重建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深度图-三角网格转换 |
3.3 基于形变模型的非刚性配准算法 |
3.3.1 模型配准技术 |
3.3.2 表面形变模型 |
3.3.3 可变形曲面的非刚性配准算法设计 |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低通滤波的三维人脸精细化重建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网格拉普拉斯算子的低通滤波算法 |
4.2.1 曲面微分算子研究 |
4.2.2 位移步长项设计 |
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1 实验设计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三维激光点云曲面重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点云去噪 |
1.2.2 点云精简 |
1.2.3 点云曲面重建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数据采集 |
2.1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
2.1.1 技术原理及特点 |
2.1.2 主要参数 |
2.1.3 应用领域 |
2.2 实验数据采集 |
2.2.1 设计采集方案 |
2.2.2 作业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点云数据预处理 |
3.1 点云数据结构和几何特征 |
3.1.1 点云邻域及邻域查找 |
3.1.2 点云法向量 |
3.2 点云去噪 |
3.2.1 常用点云去噪方法 |
3.2.2 小振幅噪声去除方法 |
3.2.3 实验及分析 |
3.3 点云精简 |
3.3.1 常用点云精简方法 |
3.3.2 基于不同邻域法向量求差的点云精简 |
3.3.3 实验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点云曲面重建 |
4.1 曲面重建方法 |
4.2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曲面重建 |
4.2.1 Delaunay三角剖分理论基础 |
4.2.2 基于Delaunay规则的切平面投影曲面重建 |
4.3 基于去除小振幅噪声和精简点云的Delaunay三角剖分曲面重建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含冰裂隙红砂岩力学特性及蠕变本构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淡水冰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3.2 岩石力学试验系统研制现状 |
1.3.3 负温岩土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3.4 裂隙岩体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3.5 裂隙岩体流变力学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淡水柱状冰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冰试样准备与试验设备 |
2.1.1 冰试样准备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案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模式 |
2.3.2 强度特征分析 |
2.3.3 影响因素分析 |
2.4 破坏准则分析 |
2.4.1 Teardrop准则 |
2.4.2 D-A准则 |
2.4.3 破坏准则比较 |
2.5 柱状冰本构模型 |
2.5.1 经验模型 |
2.5.2 本构模型的构建 |
2.5.3 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动力扰动低温岩石三轴试验系统的研制 |
3.1 研制思路 |
3.2 动力扰动低温岩石三轴试验系统概况与主要技术参数 |
3.2.1 试验系统概况 |
3.2.2 三轴试验系统主要规格和技术参数 |
3.3 动力扰动低温岩石三轴试验系统组成 |
3.3.1 主机 |
3.3.2 三轴压力室 |
3.3.3 动力扰动系统 |
3.3.4 温度控制系统 |
3.3.5 轴向加载系统 |
3.3.6 围压加载系统 |
3.3.7 测控系统 |
3.3.8 声发射监测系统 |
3.3.9 计算机及软件系统 |
3.4 试验机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含冰裂隙红砂岩力学特性及损伤研究 |
4.1 含冰裂隙红砂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思考 |
4.2 含冰单、双裂隙岩石试样准备 |
4.2.1 完整试样加工 |
4.2.2 裂隙试样加工 |
4.2.3 含冰裂隙试样制作 |
4.3 红砂岩矿物成分及细观结构分析 |
4.4 裂隙红砂岩冻胀力特性研究 |
4.4.1 饱水裂隙岩样的制作 |
4.4.2 冻胀力与温度监测方案 |
4.4.3 裂隙岩体冻胀力测试 |
4.4.4 冻胀力曲线演化分析 |
4.4.5 典型破坏模式 |
4.4.6 冻胀力影响因素分析 |
4.4.7 冻胀扩展过程声发射特征分析 |
4.4.8 讨论 |
4.5 饱冰完整红砂岩三轴力学特性研究 |
4.5.1 试验方案 |
4.5.2 完整红砂岩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3 破坏形态分析 |
4.5.4 冻结完整红砂岩三轴压缩声发射特征研究 |
4.6 含冰单裂隙红砂岩力学特性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
4.6.1 试验方案 |
4.6.2 单裂隙岩体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4.6.3 破坏形态分析 |
4.6.4 含冰单裂隙岩体三轴压缩声发射特征研究 |
4.7 含冰断续双裂隙红砂岩力学特性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
4.7.1 试验方案 |
4.7.2 断续双裂隙岩体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4.7.3 破坏形态分析 |
4.7.4 含冰断续双裂隙岩体三轴压缩声发射特征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5 冻结红砂岩三轴蠕变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
5.1 含冰单裂隙红砂岩三轴加卸载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
5.1.1 试验方案 |
5.1.2 含冰单裂隙红砂岩三轴加载蠕变试验 |
5.1.3 含冰单裂隙红砂岩三轴卸荷蠕变试验 |
5.2 含冰单裂隙红砂岩三轴加载蠕变扰动试验 |
5.2.1 试验方案 |
5.2.2 含冰单裂隙红砂岩三轴加载蠕变扰动试验曲线及破坏特征分析 |
5.3 冻结层状红砂岩三轴加载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
5.3.1 试验方案 |
5.3.2 三轴加载蠕变曲线及破坏特征分析 |
5.4 冻结岩体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及本构方程 |
5.4.1 一维蠕变本构模型 |
5.4.2 三维蠕变本构模型 |
5.4.3 模型参数确定及试验验证 |
5.4.4 模型对比及其参数敏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柔性电子曲面共形变形机理与相似度判别准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柔性电子曲面共形转印工艺以及机械手设计 |
2.1 曲面共形转印工艺实现方案 |
2.2 点插值转印机械手结构方案设计 |
2.3 弹性膜吸附的真空度参数仿真计算 |
2.4 小结 |
3 基于势能极小值的柔性膜点插值共形变形机理 |
3.1 目标曲面全局姿态变换 |
3.2 柔性膜曲面变形的弹性势能模型 |
3.3 基于势能极小值的柔性膜点插值曲面造型 |
3.4 弹性势能优化模型的求解 |
3.5 小结 |
4 基于SSCD的曲面相似度判别 |
4.1 三维模型SSCD的建立 |
4.2 三维几何特征量的获取 |
4.3 相似度判别准则的建立 |
4.4 小结 |
5 柔性膜曲面共形变形实验验证与相似度判别 |
5.1 曲面共形工艺平台的介绍 |
5.2 关键参数测定实验 |
5.3 柔性膜主动共形变形实验 |
5.4 共形变形结果相似度判别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7)镁合金无缝管斜轧穿孔成形机理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第一章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镁合金塑性成形机制 |
1.2.1 位错滑移机制 |
1.2.2 孪生机制 |
1.3 镁合金管材加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拉拔 |
1.3.2 挤压 |
1.3.3 轧制 |
1.4 镁合金微观组织和织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组织晶粒细化 |
1.4.2 镁合金织构 |
1.5 镁合金管加工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思路 |
1.6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第二章镁合金斜轧穿孔变形特征及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斜轧穿孔变形过程 |
2.3 主要变形工具曲面方程 |
2.3.1 轧辊曲面方程 |
2.3.2 顶头曲面方程 |
2.4 镁合金斜轧穿孔数学模型 |
2.4.1 温度场模型 |
2.4.2 损伤模型 |
2.4.3 轧制力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挤压态AZ31镁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等温热压缩实验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3 热变形行为 |
3.3.1 真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3.3.2 流动应力下降率 |
3.3.3 温升及流动应力修正 |
3.4 挤压态镁合金本构模型 |
3.4.1 本构模型的基本形式 |
3.4.2 本构模型建立 |
3.4.3 应变补偿修正模型 |
3.4.4 本构模型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挤压态AZ31镁合金热加工图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加工图理论基础 |
4.2.1 能量耗散图构建原理 |
4.2.2 变形失稳区的判别准则 |
4.3 热加工图构建 |
4.3.1 功率耗散效率求解 |
4.3.2 流变失稳参数求解 |
4.3.3 热加工图的绘制 |
4.4 热加工图分析 |
4.4.1 耗散效率峰区分析 |
4.4.2 失稳区分析 |
4.4.3 稳定区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热加工镁合金组织演变和晶粒取向 |
5.1 前言 |
5.2 微观组织演变 |
5.2.1 挤压态镁合金原始微观组织 |
5.2.2 变形温度对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2.3 应变速率对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2.4 应变量对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3 挤压态镁合金组织预测模型 |
5.3.1 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 |
5.3.2 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
5.3.3 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 |
5.4 微观组织晶粒取向及织构演变 |
5.4.1 原始挤压态镁合金微观晶粒取向分析 |
5.4.2 不同温度的组织晶粒取向及织构演变 |
5.4.3 不同变形量的组织晶粒取向及织构演变 |
5.5 小结 |
第第六章镁合金斜轧穿孔工艺数值模拟 |
6.1 前言 |
6.2 模型简化与假设 |
6.3 模拟结果分析 |
6.3.1 穿孔过程中应变分布 |
6.3.2 穿孔过程中最大主应力分布 |
6.3.3 穿孔过程中温度场分布 |
6.3.4 穿孔过程中力能参数分析 |
6.4 工艺参数对管坯质量影响 |
6.4.1 温度对棒料穿透率影响 |
6.4.2 径向压缩量对毛管穿透性及外径的影响 |
6.4.3 顶头对毛管壁厚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第七章镁合金三辊斜轧穿孔实验与综合分析 |
7.1 前言 |
7.2 实验设备及方案 |
7.2.1 试验样机 |
7.2.2 数据采集系统 |
7.2.3 实验方案 |
7.3 镁合金三辊斜轧穿孔毛管样品及力能参数分析 |
7.3.1 毛管样品分析 |
7.3.2 三辊斜轧穿孔工艺的力能参数分析 |
7.4 毛管微观组织分析 |
7.4.1 不同温度下毛管微观组织演变 |
7.4.2 不同送进角下毛管微观组织演变 |
7.4.3 不同前伸量下毛管微观组织演变 |
7.4.4 动态再结晶预测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7.5 毛管微观组织晶粒取向分析 |
7.6 毛管力学性能分析 |
7.6.1 不同参数穿孔后毛管的力学性能分析 |
7.6.2 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关系 |
7.7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8)乳制品的品牌鉴别与质量统计过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乳制品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
1.2.2 乳制品品牌鉴别 |
1.2.3 乳制品质量统计过程控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多核学习理论 |
2.1.1 支持向量机理论 |
2.1.2 多核学习理论 |
2.1.3 核函数理论 |
2.2 统计过程控制理论 |
2.2.1 控制图理论 |
2.2.2 过程能力理论 |
第三章 乳制品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
3.1 数据采集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结构分析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校正、平滑和降噪处理 |
3.2.2 规范化处理 |
3.3 数据特征提取 |
3.3.1 基于PCA和SPCA特征提取 |
3.3.2 计算乳制品特征峰面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核学习的乳制品品牌鉴别 |
4.1 训练集选取 |
4.2 核函数选择与参数优化 |
4.2.1 利用SPCA提取的特征建模 |
4.2.2 利用特征峰面积建模 |
4.2.3 结果讨论 |
4.3 方法对比 |
4.3.1 A组对比实验 |
4.3.2 B组对比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乳制品质量统计过程控制 |
5.1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统计特征值计算 |
5.2 乳制品质量控制图 |
5.2.1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控制图计算公式 |
5.2.2 乳制品质量控制图分析 |
5.3 乳制品生产过程能力分析 |
5.3.1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过程能力指数计算公式 |
5.3.2 乳制品生产过程能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要素融合的气象槽线自动分析与修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气象槽线自动分析及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要素融合的槽线修正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气象槽线自动分析基础研究 |
2.1 气象槽线分析基础 |
2.1.1 槽线基本定义 |
2.1.2 槽线形成原因及分类 |
2.1.3 槽线人工分析总结 |
2.2 槽线自动分析与修正主要思路 |
第三章 基于曲率值追踪的槽线自动分析 |
3.1 方法概述 |
3.2 格点曲率值计算 |
3.3 原始槽线追踪 |
3.3.1 曲率值比较及槽线追踪起点设置 |
3.3.2 格点分类及候选槽点提取 |
3.3.3 槽点追踪连接 |
3.4 槽线追踪后处理 |
3.5 实验及分析 |
3.5.1 实验数据 |
3.5.2 实验设计 |
3.5.3 结果与分析 |
3.5.4 对比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融合风场要素的槽线修正 |
4.1 方法概述 |
4.2 风场特征点提取 |
4.2.1 风向偏转角筛选 |
4.2.2 涡度筛选 |
4.3 槽线修正类型判别 |
4.3.1 槽线补充分析判别 |
4.3.2 槽线订正判别 |
4.4 槽线补充分析 |
4.4.1 方法流程 |
4.4.2 补充分析点集提取 |
4.4.3 曲线拟合 |
4.5 槽线订正 |
4.5.1 方法流程 |
4.5.2 槽线订正的Laplacian变形框架建立 |
4.5.3 订正锚点确定 |
4.6 实验及分析 |
4.6.1 实验设计 |
4.6.2 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非刚性配准的复杂零件几何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测量数据与名义模型间的精确配准方法 |
1.2.2 名义模型的描述与损伤零件的逆向重构方法 |
1.2.3 五轴数控加工路径规划与进给率规划 |
1.2.4 CAD/CAM软件与损伤零件修复系统 |
1.3 本文主要组织结构 |
2 测量数据处理与曲线光顺变形 |
2.1 损伤零件表面的测量数据获取 |
2.2 测量点云的噪声剔除与数据精简方法 |
2.2.1 噪声点的剔除 |
2.2.2 基于曲率信息的数据精简方法 |
2.2.3 基于采样间距的均匀数据精简方法 |
2.3 损伤零件修复加工区域的识别 |
2.3.1 判别准则的选择 |
2.3.2 修复加工区域的识别过程 |
2.3.3 修复加工区域的边界提取 |
2.4 测量数据截面轮廓点的提取与处理 |
2.4.1 基于最近距离关联点对的截面轮廓点提取 |
2.4.2 轮廓点的精确校对 |
2.4.3 散乱轮廓点的有序化处理 |
2.5 复杂截面轮廓曲线的变形重构 |
2.5.1 B样条曲线的数学描述 |
2.5.2 基于控制顶点移动的曲线自由变形 |
2.5.3 曲线光顺能量法的基本原理 |
2.5.4 基于变形能量最小的曲线光顺变形 |
2.6 本章小结 |
3 截面数据与名义曲线间的刚性配准 |
3.1 刚性配准问题的数学描述 |
3.2 测量数据与名义模型间的刚性变换求解 |
3.2.1 牛顿迭代法 |
3.2.2 四元数法 |
3.2.3 奇异值分解法 |
3.3 截面数据与名义曲线间的初始配准 |
3.3.1 点的特征匹配 |
3.3.2 对应点对的选择 |
3.3.3 刚性变换计算 |
3.4 轮廓数据与名义曲线间的最近点对计算 |
3.4.1 最近点对的描述 |
3.4.2 贝塞尔曲线的定义及性质 |
3.4.3 德卡斯特里奥算法 |
3.4.4 B样条曲线的贝塞尔曲线分段表示 |
3.4.5 基于贝塞尔曲线细分的最近点计算模型 |
3.4.6 基于二叉树分解的最近点搜索 |
3.4.7 算例验证 |
3.5 轮廓数据与名义曲线间的精确配准 |
3.5.1 变量轮换迭代的精确配准策略 |
3.5.2 轮廓数据与名义曲线间的变形误差 |
3.5.3 所提曲线配准方法到曲面上的推广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非刚性配准的损伤零件的修复模型重构 |
4.1 非刚性配准的数学描述 |
4.2 非刚性变换的求解 |
4.2.1 基于等比例调节的轮换迭代求解策略 |
4.2.2 基于控制网格的曲线变形量计算方法 |
4.2.3 基于控制网格的曲面变形量计算方法 |
4.3 损伤零件的实际截面轮廓重构方法 |
4.3.1 变形截面轮廓的非刚性配准重构 |
4.3.2 损伤零件待修复区域重构的约束条件 |
4.3.3 损伤截面轮廓的约束非刚性配准重构 |
4.3.4 截面轮廓曲线重构算法的算例 |
4.4 重构损伤零件的修复加工曲面模型 |
4.4.1 损伤零件实际曲面模型的蒙皮重构 |
4.4.2 曲面重构算例 |
4.5 本章小节 |
5 修复零件五轴加工进给率自适应规划 |
5.1 刀具路径数学描述及机床运动学变换 |
5.1.1 刀具路径的双NURBS曲线描述 |
5.1.2 五轴数控机床的运动学变换 |
5.2 五轴进给率规划中的几何运动学约束条件 |
5.2.1 几何精度约束 |
5.2.2 加工工艺特性约束 |
5.2.3 机床的驱动特性约束 |
5.3 自适应进给率规划的曲线演化策略 |
5.3.1 初始进给率曲线获取 |
5.3.2 约束条件下的等比例调节 |
5.3.3 进给率曲线的演化策略 |
5.4 并行约束下自适应进给率规划的松弛方法 |
5.4.1 最大可行进给率的计算 |
5.4.2 进给率敏感区的识别 |
5.4.3 基于双向扫描算法的拐点进给率修正 |
5.4.4 初始进给率曲线的获取 |
5.4.5 进给率曲线的松弛调整 |
5.4.6 验证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6 加工实验 |
6.1 损伤零件及实验条件 |
6.1.1 损伤零件 |
6.1.2 测量及加工设备 |
6.2 测量数据获取及模型重构 |
6.2.1 测量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
6.2.2 修复加工模型重构 |
6.3 加工实验 |
6.3.1 材料去除区域的识别 |
6.3.2 修复区域的数控加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关于H-变形曲面的判别准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身管内膛参数测试及信号特征提取研究[D]. 马叶琴. 中北大学, 2021(09)
- [2]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3]基于单视图的三维人脸精细化重建算法研究[D]. 丁一冉.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4]三维激光点云曲面重建技术研究[D]. 王二民. 武汉大学, 2019(09)
- [5]含冰裂隙红砂岩力学特性及蠕变本构模型试验研究[D]. 白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1)
- [6]柔性电子曲面共形变形机理与相似度判别准则[D]. 杨思慧.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7]镁合金无缝管斜轧穿孔成形机理与实验研究[D]. 丁小凤. 太原科技大学, 2018(04)
- [8]乳制品的品牌鉴别与质量统计过程控制研究[D]. 桂冬冬. 南京财经大学, 2018(03)
- [9]基于要素融合的气象槽线自动分析与修正方法研究[D]. 黄岩.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10]基于非刚性配准的复杂零件几何修复技术研究[D]. 玉荣.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