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沉降观测 确保建筑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郑晔[1](2021)在《基于组合模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研究 ——以合肥市十张小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向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城市的发展速度愈加猛进。由于种种原因带来的建构筑物沉降导致的事故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不仅造成人们生活不便,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埋下隐患,快速化发展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研究已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先进的测绘仪器,按照标准规范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利用一定的数学处理方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找到能科学反映建筑物沉降规律的数学模型,正确预测建筑物沉降量。本文以合肥市十张小学为例,利用Matlab编程语言,设计GUI程序界面,结合实际的工程数据,分别采取灰色理论模型、时间序列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沉降预测,通过分析比较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残差及均方根差,判别此三种模型在本工程实例中的优劣。分析三种单一模型在本工程中的利弊,提出组合模型的思想。最后利用灰色-时间序列模型和灰色-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两种组合模型进行预测,找到最适合本工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预计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在灰色时间序列组合模型中,不论是哪种方法对后期数据的预测,随着时间的延长误差会变大,且不稳定,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参数是固定不变的,从而它很难满足后面的预测。然而,在灰色-人工神经网络组合模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误差变小,且相对比较稳定。另外,预测值也很接近于实测值,且比单一预测模型中效果最理想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有所改善。探讨不同组合模型建模方案在对历史数据的拟合及未知数据的预测上的不同特点,总结了各种组合模型的一般规律及其适用性,提出较好的预测模型。同时,基于单一模型的缺点进行改进,结合最优的组合模型,获得更加准确地预计结果。为地表沉降的安全性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图[19]表[16]参[60]
李明曦[2](2020)在《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现如今,我国社会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设计施工水平也随之不断向前进步,在土地资源匮乏与人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的情况下,高层建筑随之出现了。建筑高层建筑一定要注意高层建筑的使用期限与安全系数,想要使高层建筑保持安全与长久,沉降观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沉降观测技术来讲,它在测绘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建筑施工与勘察工作开展时,沉降观测技术能够将精确的沉降参数提供出来,是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与工作的前提。文章介绍了沉降观测的首要条件,分析了沉降观测技术的原则,探讨了高层建筑中测量程序及步骤,对同类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王致君[3](2020)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以A项目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打造了很多优质精品的公路工程项目,改善了国民出行方式,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在公路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施工中的安全生产问题也层出不穷,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安全生产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政府监管部门作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责任主体之一,其安全监管模式与高速发展的公路工程建设不相适应。因此,通过对公路工程安全政府监管模式的探究,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所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以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为聚焦,依据公共管理课程所学的政府管制、风险管理、协同治理等理论,并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作为理论基础。选取了熟悉的公路工程A项目作为案例分析,追踪政府对A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的具体做法和流程,同时对被监管方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的主体、依据、方式三个方面,对当前安全监管进行分析。监管的主体由于职责不明、信息不对称、安监缺乏自主权等原因,监管效率低、流于形式。监管的依据与现场脱节、界定模糊,导致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和约束性。监管的方式落后,监管人员专业性不强、任务重、压力大,监管效果不佳。通过分析四川省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借鉴浙江省和江苏省安全监管的创新,针对监管的主体、依据、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落实各监管主体的责任,职责分明,信息共享,提高安监自主权,打造多方共赢。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适用性、时效性。强化监管力量,打造专业的监管人才队伍,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机械化施工,适当引入第三方安全监管等。
褚云鹏[4](2020)在《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建设工程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加,相应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同时城市之中建筑基坑所处在的环境条件复杂,房屋密集林立,道路纵横交错,地下管网交错,因此基坑工程的安全风险程度越来越高,如何评价、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是目前建筑界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中,大都只依靠某一项监测内容的监测数据查看是否超过有关规范或设计制定的报警值,来评判其安全状态。但有时候虽然某一监测项目超过了报警条件,但从其它特性上看不出基坑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基坑工程施工往往不会采取措施而坚持到了最后。表明这种单一指标评价方式,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尽管监测项目众多,却不能内在的、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评价。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和现场试验研究,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研究基坑工程风险评价方法,达到有效分级预警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为:(1)通过对赣州市大量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95%保证率监测数据特征点为基础,分别给出了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周边地表位移、周边建筑沉降等位移特征值及其位移速率特征值,一方面查明了当前基坑工程状况,绝大部分是符合当前规范要求的,另外解决了前人4级报警策略中Ⅱ级预警控制值由设计人员自定的困难。(2)通过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两种监测方式对赣州某中学实验教学楼基坑工程对比研究,明确了两种监测方式的优点与不足,说明自动化监测尚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传统监测。特别是在锚索内力自动化监测中,锚索计受温度影响较大,由于夏天昼夜温差比较大,导致监测值一天内起伏较大。影响监测值的取用,值得重视。建议两者相结合对建筑基坑工程进行监测,以做得优势互补,使得在基坑方面信息化监测水平得到提高,更有利于保障基坑安全。(3)采用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制定完善的4级预警报警策略,以更好的定量地评价基坑本体与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通过对赣州市某中学实验教学楼基坑工程进行的安全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为监测工作提供了基坑工程安全评价分析的新思路。(4)采用MATLAB把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编写成可交互式的程序软件,实现了基于基坑实测数据进行基坑多级报警策略,经过案例计算,表明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有助于做到及时分析评价、决策。
汪义勇[5](2019)在《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提升举措探讨》文中指出对建筑物开展精准的沉降观测作业作为确保建筑使用安全的重要举措,现已被各地各项目普遍给予着重关注与贯彻施行。本文首先对建筑物沉降观测作业中的诸多误差来源予以了细致的分类剖析,然后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沉降观测作业精度的有效提升举措,以飨同行。
肖琛亮[6](2019)在《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砌体结构在我国黄土地区分布极为广泛,但因其特殊的地质环境特点与结构构造形式,导致水灾发生后建筑物结构常受损严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采取合理、高效的方式,对砌体结构进行检测评定显得尤为迫切。而当前,这一地区砌体结构安全性的检测评定,仍不加区别地纳入常规民用建筑范畴内,未考虑“水灾”这一灾害特殊的致灾机理与破坏特点,给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以砌体结构安全性快速检测为手段,以提炼水灾后砌体结构安全性主要影响因子为基础,通过创新完善结构安全性评定方法,展开对水灾后黄土地区砌体结构的安全性评定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安全性评定理论的研究。通过对水灾后砌体结构性能退化研究、结构检测流程研究及安全性评定方法研究,总结出现有水灾后砌体结构检测评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忽略了水灾的致灾特点、评定标准划分不清晰、未考虑结构整体性等缺陷。(2)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内容的研究。首先对现有评定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及相关研究查询,对砌体结构安全性评价内容进行了完善,二者构造出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并采用主客观相结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3)结构安全性评定模型的研究。通过分析各个评定方法优缺点,选定灰色定权聚类法为本文评定的方法。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的标准按照构件、子单元、评定单元三个层级依次展开;然后分别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构造出各指标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并构造出各指标的评定矩阵;最后根据灰色聚类评定矩阵得到各层次的结构安全性评定结果。(4)实例分析研究。通过分析项目概况及对现场检查检测数据进行计算研究,采用基于灰色定权聚类评价方法的模型,对选定的水灾后砌体结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定。并通过分析灰色定权聚类评价法得到的评定结果,与原有评定结果对比分析,最终验证结构模型的适用性。
郭晓军[7](2019)在《顶升法在房屋纠偏加固中的实际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种形式的建筑不断涌现,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许多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也纷纷出现。受多种因素制约,部分建筑物必须选择地质条件较差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给后期的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采用砖混结构的多层房屋,抗剪强度低、抗震性能差,它们中的大部分采用天然地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出现诸如不均匀沉降、倾斜、开裂等问题。对现有倾斜建筑进行纠偏和加固,不仅可以使其恢复使用功能,还可以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对现有建筑物的纠偏加固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仍然是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镇江市桃花坞12区19#楼房屋整体顶升纠偏和锚杆静压桩加固为背景,系统研究了整体顶升法在大跨度砖混结构建筑纠偏加固中的应用。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纠倾加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经典案例,列出了建筑物常用的纠倾加固方法,探讨并总结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分析了导致建筑物产生倾斜的主要原因。2、以镇江市桃花坞12区19#楼这一典型的砖混结构老旧倾斜房屋为例,分析了该房屋发生倾斜的原因,并制定了合理的纠倾和加固方案:采用建筑物整体顶升纠偏工艺,通过加宽原有基础梁并使用锚杆静压桩来补强基础承载力,用托换梁置换原承重墙,实施大跨度砖混结构房屋顶升纠偏动态控制,以达到纠偏的目的。3、通过对锚杆静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建筑物顶升点、顶升量等关键步骤的计算,为纠倾加固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建筑物整体顶升纠偏工艺结合锚杆静压桩补强是解决砖混结构倾斜房屋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成果对现有建筑物的纠偏加固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厉欣[8](2019)在《中山东路301项目基坑设计选型与施工监测数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地下室层数不断增多,基坑开挖深度随之不断增加。基坑的设计以及施工的难度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急剧上升,为了能够在城市内的复杂施工环境下确保基坑以及周边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基坑的设计选型以及施工时的施工监测就变得尤其重要。本文以中山东路301号住宅小区建设为例进行研究,在前期项目勘察的结果综合分析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利用迈实层次分析软件对该项目建立评选模型,对几种支护结构方案进行比选并最终确定钻孔灌注桩加止水帷幕的支护结构。然后运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对比分析支护桩的桩径和间距以及支撑梁的数量对深基坑稳定性的作用,摸索其中存在的规律。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结合国内的基坑施工的情况,阐述深基坑设计与施工的特点,主要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并结合中山东路301号项目的基坑的地质勘察报告,分析该项目的地质水文情况;2、介绍层次分析法的理论以及分析的主要步骤,并介绍当前运用较为广泛的迈实层次分析法软件,对中山东路301号住宅项目建立优选模型,优选基坑支护形式,计算结果显示支护桩加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最适合本项目基坑工程;3、在优选确定支护形式的前提下,对基坑进行设计参数的研究,运用理正深基坑设计软件分析桩径以及桩间距等参数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并对支护结构进行设计,分析各个工况下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并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基坑底部抗隆起进行验算。4、简述了基坑施工的过程,对施工过程中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5、设计监测方案,并对监测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反思设计以及施工中的可优化之处。
朱政[9](2019)在《维多利亚广场钢框架—核心筒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改革转型的攻坚阶段,城市发展在这一时期获得迅猛发展。城市发展用地越来越紧缺,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这就导致城市建筑的高度越建越高。其中高层、超高层综合性建筑数量逐渐增多,一方面,可以节省城市土地面积,另一方面,也能改善人文环境,而这一变化将成为今后多年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然而,建筑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困境,工程进度会受到技术施工水平、外在因素等的干扰,这就势必会给企业和项目带来经济损失。正因如此,需要提升风险管控效能,从而做到“守节、提质、增效”。针对本工程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超高层建筑,以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内涵与要点,重点研究其施工技术要点、管理维度、建设环境等,从中寻找引起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因素,建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制定相应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在实际施工中,对预控风险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首先,本文论述目前国内外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厘定本文研究对象为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对安全风险理论、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和综合评价理论进行剖析,在满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又对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了科学性的归类和辨别;风险识别和归类基于三个方面,分别是环境风险、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最终建立起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风险管控评价体系。其次,基于风险管控指标体系的构建完成,再进一步对指标权重依据层次分析法进一步进行确定,对于适用性和局限性在传统分析法中的表现进行有效分析,选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分析本工程各阶段风险指标等级,针对性的制定针对项目施工的风险管控指标体系。最后,根据相关研究:项目施工实际状况与风险评价指标之间各项数据越匹配,就会使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所预测出的风险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工程项目评价结果就越科学合理。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准确的分析了该项目施工中所存在的风险,并对相关风险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定量研究,从而提高了管理层在管理决策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为进一步的风险管控和有关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黎韬[10](2018)在《大型隔震建筑的沉降观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各种不同类型、结构的大型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建(构)筑物的建造、运营过程中各阶段的安全保障已日益成为人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对建筑实施变形观测,是保障建筑物在整个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所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而在所有的变形观测中,竖直方向上的变形观测(即沉降观测)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这一课题,相关领域的人们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产生出了众多严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相关操作规范。目前,沉降观测已成为测绘工程领域里运用极其广泛的一个分支。云南位于地震高发区,各类建筑特别是人员密度较高的公共建筑的抗震安全性能就格外重要。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一些针对建筑物实施减震、隔震的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实践的结果表明,那些应用了基础隔震技术的大型、复杂、高层的建筑物在抗震性能及整体安全性方面可以显现巨大的优势,且成本低廉,故大范围的推广普及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隔震建筑自然都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然而,应用隔震技术会改变建筑物的很多结构和特性,给沉降观测带来一定的技术操作上的困难,并且目前对此类建筑的沉降观测的实践尚少,还缺乏对有效方法的系统化的探究。本文旨在结合本人参与的工程实例,阐述针对大型隔震建筑实施沉降观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系统探讨总结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技术手段、实施方法流程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的问题。
二、实施沉降观测 确保建筑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沉降观测 确保建筑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组合模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研究 ——以合肥市十张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沉降预测模型及其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办法 |
1.4.3 文章结构 |
2 单一预测模型及程序实现 |
2.1 灰色理论模型 |
2.1.1 GM (1,1)等间隔序列预测模型 |
2.1.2 GM (1,1)非等间隔序列预测模型 |
2.1.3 灰色理论程序实现 |
2.2 时间序列模型 |
2.2.1 时间序列基本理论 |
2.2.2 时间序列程序实现 |
2.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2.3.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2.3.2 人工神经网络程序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3 单一预测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
3.1 工程概况 |
3.2 实例分析 |
3.2.1 灰色理论 |
3.2.2 时间序列 |
3.2.3 人工神经网络 |
3.2.4 对比分析 |
3.3 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4 组合模型原理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
4.1 灰色时间序列组合模型 |
4.1.1 灰色时间序列基本理论 |
4.1.2 灰色时间序列程序实现 |
4.1.3 实例分析 |
4.2 灰色人工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
4.2.1 灰色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4.2.2 灰色人工神经网络程序实现 |
4.2.3 实例分析 |
4.3 对比分析 |
4.4 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沉降观测的首要条件 |
1.1 观测设备与观测人员的条件 |
1.2 严格控制观测时间 |
1.3 观测点的条件 |
2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
2.1 应保证观测仪器的准确性 |
2.2 观测时间的相关要求 |
2.3 设置沉降点时,应根据沉降区域统一设置观测点 |
2.4 观测精度的要求 |
2.5 观测人员素质要求 |
3 高层建筑中沉降观测程序及步骤 |
3.1 建立水准控制网 |
3.2 设置固定的观测路径 |
3.3 沉降观测 |
3.4 统计表汇总 |
4 结语 |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以A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综述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路工程 |
2.1.2 公路工程施工 |
2.1.3 安全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管制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第3章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的依据、主体和方式 |
3.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的依据 |
3.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的主体 |
3.2.1 人民政府职责分析 |
3.2.2 交通运输局职责分析 |
3.2.3 应急管理局职责分析 |
3.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的方式 |
第4章 A项目安全监管现状 |
4.1 A项目概况 |
4.2 政府对A项目安全监管现状 |
4.3 各参建方安全管理现状 |
4.3.1 建设单位 |
4.3.2 监理单位 |
4.3.3 施工单位 |
4.3.4 设计单位 |
第5章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5.1.1 各级行政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 |
5.1.2 个别法律法规与施工现场脱节 |
5.1.3 行政部门安全监管方式单一 |
5.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从监管主体存在问题的原因来分析 |
5.2.2 从监管依据存在问题的原因来分析 |
5.2.3 从监管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来分析 |
第6章 借鉴发达地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相关经验 |
6.1 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相关经验 |
6.1.1 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法律法规 |
6.1.2 抓住重点工作,切实落实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
6.1.3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狠抓安全教育培训 |
6.1.4 推广远程监控系统,实行智能化监管 |
6.2 江苏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相关经验 |
6.2.1 与时俱进,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
6.2.2 运用“物联网”技术,启用信息化监管平台 |
第7章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的对策 |
7.1 针对监管主体提出的对策 |
7.1.1 明确各部门职责,权责分明 |
7.1.2 各部门统筹协调、信息共享 |
7.1.3 加强应急管理局安监自主权 |
7.2 针对监管依据提出的对策 |
7.2.1 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可操作性 |
7.2.2 增强法律法规的适用性、时效性 |
7.3 针对监管方式提出的对策 |
7.3.1 提升监管人员专业水平,强化监管力量,提高服务意识 |
7.3.2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推进机械化施工,充分运用先进技术 |
7.3.3 引入第三方安全监管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A项目收到政府部门安全方面来文登记表 |
附录二 政府2019年对A项目检查中涉及安全问题的统计表 |
附录三 建设单位2019年对A项目检查中涉及安全问题的统计表 |
附录四 监理单位2019年对A项目检查中涉及安全问题的统计表 |
(4)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基坑信息化监测发展现状 |
1.2.3 基坑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2章 基坑风险管理研究与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2.1 工程风险的概述 |
2.1.1 风险概念 |
2.1.2 风险的特征 |
2.2 基坑风险的影响因素 |
2.3 基坑风险评定流程 |
2.3.1 基坑工程风险识别 |
2.3.2 基坑工程风险评估 |
小结 |
第3章 基于基坑工程监测数据的报警值探讨 |
3.1 建筑基坑监测警戒值探讨 |
3.1.1 不同地区的监测报警标准 |
3.1.2 水平位移报警值制定策略研究探讨 |
3.1.3 基坑周边地表控制值研究 |
3.1.4 基坑周边建筑分级报警探讨 |
3.1.5 锚索(杆)内力分级报警探讨 |
3.2 基于监测数据统计概率的报警值取值研究 |
3.2.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报警值探讨 |
3.2.2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数据报警值探讨 |
3.2.3 关于周边建筑物沉降报警值探讨 |
小结 |
第4章 深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实施案例研究 |
4.1 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必要性及意义 |
4.1.1 基坑工程信息化监测必要性 |
4.1.2 信息化监测意义 |
4.2 工程概况 |
4.2.1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
4.2.2 支护结构形式 |
4.3 监测方案 |
4.3.1 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
4.3.2 基坑监测点位布置 |
4.3.3 基坑监测周期、监测频率和报警值 |
4.3.4 人工监测项目和方法原理 |
4.3.5 自动化监测和原理 |
4.4 基坑开挖工况进度 |
4.5 监测作业量统计 |
4.6 监测结果分析 |
4.6.1 桩(坡)顶水平位监测结果 |
4.6.2 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结果 |
4.6.3 锚杆内力监测结果 |
4.6.4 周边道路与建筑沉降结果 |
4.7 人工与自动化监测对比研究 |
4.7.1 成本对比 |
4.7.2 优势对比 |
小结 |
第5章 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探讨 |
5.1 概述 |
5.2 模糊评价原理 |
5.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3.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5.3.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5.4 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步骤 |
5.4.1 评价指标和体系的确立 |
5.4.2 不同安全等级情况下安全状态隶属度函数构建 |
5.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4 选用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
5.5 案例分析 |
小结 |
第6章 基于MATLAB的基坑风险评价实现 |
6.1 引言 |
6.2 程序开发总体设计思路 |
6.2.1 程序功能性需求 |
6.2.2 程序整个框架 |
6.3 应用程序开发 |
6.3.1 MATLAB简介 |
6.3.2 MATLAB图形用户界面 |
6.4 程序功能实现 |
6.4.1 判断矩阵的输入与一致性检验 |
6.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4.3 基坑评价指标等级分级方案输入 |
6.4.4 监测数据输入与隶属度函数选择 |
6.4.5 隶属度矩阵显示 |
6.4.6 评价结果 |
6.5 案例再分析 |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技术路线 |
2 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基础 |
2.1 水灾后砌体结构性能退化研究 |
2.1.1 洪水基本分类 |
2.1.2 洪水的冲击作用研究 |
2.1.3 洪水的浸泡作用研究 |
2.1.4 水中有害物质对结构的影响研究 |
2.2 水灾后结构安全性检测理论研究 |
2.2.1 检测的原则 |
2.2.2 检测的流程优化 |
2.2.3 检测方法及技术要点研究 |
2.3 结构安全性评定方法研究 |
2.3.1 结构安全性评定依据 |
2.3.2 结构安全性评定原则 |
2.3.3 结构安全性评定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 |
3.1 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 |
3.1.1 结构安全性评定层次的划分 |
3.1.2 结构安全性评定内容的总结 |
3.1.3 结构安全性评定内容的完善 |
3.2 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指标的来源 |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的赋权 |
3.3.1 赋权方法的选择 |
3.3.2 组合赋权法原理 |
3.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模型 |
4.1 灰色定权聚类评定法 |
4.1.1 灰色定权聚类评定法适用性分析 |
4.1.2 灰色定权聚类评定法原理 |
4.2 水灾后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模型的构建 |
4.2.1 确定聚类的对象、指标和灰类数 |
4.2.2 指标灰类等级量化标准的重构 |
4.2.3 白化权函数的构建 |
4.2.4 聚类对象权重 |
4.2.5 灰色聚类评定矩阵的确定 |
4.2.6 灰色聚类综合评定 |
4.3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现场检查结果处理 |
5.2.1 结构布置及细部构造 |
5.2.2 建筑物裂缝情况调查 |
5.2.3 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 |
5.2.4 地基基础情况调查 |
5.3 现场检测结果计算分析 |
5.3.1 砖强度 |
5.3.2 砂浆强度 |
5.3.3 构件保护层厚度 |
5.3.4 结构承载力校核验算 |
5.4 灰色定权聚类综合评定 |
5.4.1 检查检测数据汇总 |
5.4.2 灰色聚类评定矩阵的建立 |
5.4.3 构件结构安全性评定 |
5.4.4 子单元结构安全性评定 |
5.4.5 鉴定单元结构安全性评定 |
5.5 评定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附录 相关基础数据分析的工程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顶升法在房屋纠偏加固中的实际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纠倾加固经典案例和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纠倾加固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既有建筑倾斜的主要原因及常用纠倾方法 |
2.1 建筑物倾斜的主要原因分析 |
2.1.1 勘察设计方面的原因 |
2.1.2 施工方面的原因 |
2.1.3 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原因 |
2.2 常用的纠倾加固方法 |
2.2.1 既有建筑迫降技术 |
2.2.2 既有建筑顶升技术 |
2.2.3 既有建筑综合纠倾技术 |
2.3 建筑物常用纠偏方法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体顶升纠倾方案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建筑物倾斜情况 |
3.3 工程地质概况 |
3.3.1 场地地形、地貌 |
3.3.2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
3.3.3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
3.3.4 水文地质条件 |
3.4 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
3.5 地基基础状况分析 |
3.5.1 地基条件 |
3.5.2 基础形式 |
3.5.3 结构条件 |
3.5.4 周边环境条件 |
3.6 纠偏加固方案的选择 |
3.6.1 房屋承载力验算 |
3.6.2 纠偏加固方案的确定 |
3.7 锚杆静压桩地基加固 |
3.7.1 锚杆静压桩加固基本原理 |
3.7.2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案设计 |
3.8 砌体结构托梁顶升法纠偏方案设计 |
3.8.1 设计方案构思 |
3.8.2 主要技术方案 |
3.9 顶升纠偏设计 |
3.9.1 托换梁设计 |
3.9.2 顶升量的计算 |
3.9.3 千斤顶种类和规格的选取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砌体结构托梁顶升纠倾信息化施工 |
4.1 顶升纠倾施工过程 |
4.1.1 土方开挖 |
4.1.2 锚杆静压桩施工 |
4.1.3 建筑物加固方案效果 |
4.1.4 托换梁施工 |
4.1.5 布设千斤顶 |
4.1.6 顶升作业 |
4.1.7 基础对接 |
4.1.8 上部结构加固 |
4.2 顶升过程中的实时监测 |
4.2.1 实时监测的目的 |
4.2.2 实时监测的内容 |
4.2.3 沉降观测 |
4.2.4 倾斜观测 |
4.2.5 裂缝观测 |
4.3 顶升纠倾效果分析 |
4.3.1 沉降观测情况 |
4.3.2 倾斜观测情况 |
4.3.3 裂缝观测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山东路301项目基坑设计选型与施工监测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基坑支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项目概况以及地质情况 |
2.1 项目概况 |
2.2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岩土体工程地质层特征 |
2.2.3 水文条件 |
2.3 地质报告参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坑支护类型与301项目基坑的优选 |
3.1 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
3.1.1 放坡开挖 |
3.1.2 土钉墙 |
3.1.3 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 |
3.1.4 排桩支护 |
3.1.5 SMW工法 |
3.2 基坑支护方案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
3.2.1 水文地质条件 |
3.2.2 基坑周围环境 |
3.2.3 支护方案的经济性 |
3.3 基坑方案的初选 |
3.4 基坑方案的优选定型 |
3.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3.4.3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
3.4.4 迈实ahp层次分析法软件简介 |
3.4.5 项目基坑选型层次分析模型 |
3.4.6 专家评分以及数据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山东路301项目基坑工程设计计算 |
4.1 基坑的设计原则 |
4.2 工程地质计算参数 |
4.3 支护结构设计 |
4.3.1 支撑数量的分析 |
4.3.2 讨论桩径以及桩间距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
4.3.3 分析设计总结 |
4.3.4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
5.1 施工前的准备 |
5.2 主要施工流程 |
5.2.1 双轴深搅桩 |
5.2.2 钻孔灌注桩 |
5.2.3 基坑降水施工 |
5.2.4 土方开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 |
6.1 基坑监测的目的 |
6.2 监测项目以及监测点位的选择 |
6.3 基坑监测数据以及分析 |
6.3.1 基坑东侧建筑物沉降 |
6.3.2 支护结构以及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
6.3.3 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轴力监测 |
6.4 监测数据与设计数据对比分析 |
6.4.1 支撑轴力 |
6.4.2 基坑以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以及位移 |
6.4.3 支护桩的内力 |
6.5 监测结果的思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维多利亚广场钢框架—核心筒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1 安全风险理论综述 |
2.1.1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安全风险辨识 |
2.1.3 安全风险评价 |
2.1.4 安全风险控制 |
2.2 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理论综述 |
2.2.1 钢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
2.2.2 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安全性分析 |
2.3 综合评价相关理论综述 |
2.3.1 综合评价概念 |
2.3.2 综合评价工作流程 |
2.3.3 模糊物元评价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维多利亚广场工程概况与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
3.1 维多利亚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建设总体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
3.1.3 结构设计总概况 |
3.1.4 钢结构设计概况 |
3.1.5 工程管理目标 |
3.2 钢框架—核心筒结构施工过程分析 |
3.2.1 钢框架—核心筒主体结构施工流程 |
3.2.2 各阶段施工过程施工难点、施工重点分析 |
3.3 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
3.3.1 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3.3.2 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识别清单 |
3.4 本章小结 |
4 维多利亚钢框架—钢框架结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4.1 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确立 |
4.1.1 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确立原则 |
4.1.2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层次的划分 |
4.1.3 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建立 |
4.2 本项目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指标权重确定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 本项目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4.3.1 常见评价方法比较与选择 |
4.3.2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维多利亚广场钢框架—核心筒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
5.1 建立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
5.1.1 风险控制组织机构的建立 |
5.1.2 风险控制组织管理制度 |
5.2 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的制定 |
5.2.1 针对各阶段各风险制定相应控制解决措施 |
5.2.2 信息管理保障措施和施工成品保护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维多利亚广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打分问卷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大型隔震建筑的沉降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沉降观测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沉降观测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水准测量的原理方法 |
2.1.1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原理 |
2.1.2 精密水准测量的要求 |
2.2 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 |
2.2.1 测量检核 |
2.2.2 闭合差的分配 |
2.3 水准仪的检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隔震建筑沉降观测的实施 |
3.1 建筑隔震技术的原理和特性 |
3.2 监测网的布设 |
3.2.1 点位布设原则 |
3.2.2 点位的埋设 |
3.3 基础沉降观测的实施方法和要求 |
3.3.1 人员要求 |
3.3.2 观测精度与设备要求 |
3.3.3 操作流程及观测周期 |
3.4 隔震层上部建筑主体的沉降观测 |
3.5 数据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某大型机场航站楼核心区的沉降观测 |
4.1 项目的质量控制 |
4.1.1 方案设计依据 |
4.1.2 设备和技术指标 |
4.2 监测网的布设 |
4.2.1 基准网布设 |
4.2.2 沉降监测网布设 |
4.2.3 隔震层上部沉降监测点布设 |
4.3 观测的实施 |
4.3.1 基准网联测 |
4.3.2 基础沉降观测 |
4.3.3 隔震层上部建筑主体沉降观测 |
4.4 观测资料的整理和数据的分析 |
4.4.1 基准网数据计算 |
4.4.2 沉降观测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
4.5 局部的特殊沉降观测与分析 |
4.5.1 部分区域的动态沉降观测 |
4.5.2 部分区域的对比观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一些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实施沉降观测 确保建筑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组合模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研究 ——以合肥市十张小学为例[D]. 郑晔.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应用[J]. 李明曦. 冶金与材料, 2020(06)
-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以A项目为例[D]. 王致君.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基于基坑工程监测的熵权-AHP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褚云鹏. 南昌大学, 2020(01)
- [5]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提升举措探讨[J]. 汪义勇. 门窗, 2019(12)
- [6]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研究[D]. 肖琛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顶升法在房屋纠偏加固中的实际应用[D]. 郭晓军. 东南大学, 2019(05)
- [8]中山东路301项目基坑设计选型与施工监测数据研究[D]. 厉欣. 东南大学, 2019(05)
- [9]维多利亚广场钢框架—核心筒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朱政.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10]大型隔震建筑的沉降观测研究[D]. 黎韬.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