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朗讯在青岛增资两亿(论文文献综述)
马克[1](2013)在《成飞公司依托上市公司为资本运作平台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军事工业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标志与物质基础,为了保证军工技术研发地持续跟进,国家就必须在军事科学技术、武器装备生产、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在现实中,一个国家的国防开支是有限的,并且军工企业在资金积累方面始终存在着短板。由此可见,国家和军工企业在资金的供需方面是存在着矛盾的,在某些军工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想要使我国军工企业尽快缩小与国际一流军工企业的差距,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企业也有不断的改革创新,同时也要为军工企业不断的“输血”,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的模式,应当充分利现有的用资本市场,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进行资本运作,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引导投资方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可以使得军工企业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优化投融资结构,提高投融资的效益,为军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军工企业掌握着国家的众多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对各个行业的高新技术发展有很强的牵引作用。在军事工业设计、研发、制造等领域拥有大量的人力、物资等财富,如果能够将这笔财富运用到民用领域,那么将在造福于民的同时,能够为军工企业积累更多的物质和人力财富,形成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本文以成飞公司为例,研究以上市公司为资本运作平台,打造一种适应于我国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模式,使我国的军工企业既能够为国家的军事战略需求提供保证,又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持,正真实现“强军富民”,将军工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千年伟业。本文共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研究背景,从政府、军队对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最新要求以及军工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阐述本文写作的目的与研究意义,而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最后概括介绍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第二章国内外军工企业资本运作及军民融合发展的回顾。从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中,归纳总结国内、国外军工企业在资本运作以及军民融合两个发展方面的概况。第三章资本运作是军工企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方式。首先对本文出现的重要概念的理论界定义进行并对其进行评价,阐述这些理论的运用意义和前提。第四章成飞利用资本运作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前期准备。从成飞公司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外部市场发生的变化、集团整合后对战略落地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探析出成飞公司实施资本运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成飞公司以上市公司为主的资本运作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成飞公司资本运作的执行原则,确定了公司资本运作目标和方式的选择。第五章成飞利用资本运作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前期准备。阐述了成飞集成上市、投资安徽瑞鹄、整合上航发、并购中航锂电等一系列资本运作的过程、难点及主要解决途径。第六章成飞公司实施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资本运作的效果。对成飞公司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的资本运作模式实施以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对公司军民融合发展所带来的有益推动进行阐述。第七章关于军工企业利用资本运作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建议。对现有资本运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点:将以上市公司为主要平台的资本运作模式与军民融合发展相结合,对我国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提供了一条途径,具有借鉴意义。
杨茜淋[2](2007)在《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现状与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对外的直接投资遍布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美国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国,其在华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和维系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积极因素。本文在明确了国际投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出发,阐述了美国在华投资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经营战略,分析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影响,预测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趋势,并针对我国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提出了建议。这些意见包括制定适应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扩大利用美国直接投资的规模,提高利用美国直接投资的质量、水平和效益。
张孝锋[3](2006)在《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是导言。论述了产业区域转移的概念。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和预期价值等。 第二章主要对产业转移的理论来源进行了梳理。把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归纳为古典区位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雁行模式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国际投资理论关于区位选择的部分等。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则按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分别描述。大陆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分为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产业转移中的技术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研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研究四大类进行。从台湾企业转移动机与区位选择、台湾制造业企业进入大陆市场模式等角度对中国台湾地区博硕士论文中与产业转移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到雁行模式再到新经济地理理论,都是以产业转移实践的发展过程为背景而不断演化的。在对产业转移规律的探索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生产要素由土地、资本和人力到科技;市场环境由完全竞争到不完全竞争以致垄断等,这些理论中,着重从产业转移输出方考虑,对承接方的条件、正负面影响研究的不多;随着经济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金融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过去的理论已经很难圆满地说明现在。从国内的研究看,以FDI的地域分布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多,结合国际,以实证研究为主,深刻阐述产业转移规律与理论的研究尚不多见。而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往往以微观视角、个案研究为特征,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两者结合,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体制、机理、文化等因素的考虑,比较富有特色,但对承接方的条件进行研究的也不多见。为后续的研究开拓了广泛的空间。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首先,从移出地和承接地两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一般分析。对产业移出地而言,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产业竞争优势转换升级的有效方式。产业从转出区转移的动因主要是充分利用承接地的资源,包括土地、人力、资金、环境容量、市场、营销渠道等,具体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扩张的需要、产业分工的需要、综合利用资源的需要、企业重组的需要和政策性的产业转移等。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投资环境可从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环境三个方面考察。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积极影响包括:吸收先进技术、增加投资需求,促进GDP增长、增加就业、加速承接地工业化进程。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的消极影响包括:环境问题、本地工业问题、产业结构失衡等。其次,运用城市化框架对产业转移的宏观机理进行了理论
李金登[4](2005)在《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R&D合作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行为开始向纵深发展。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研发合作或独立研发仍然是新事物,特别是在中国,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是从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的。因此,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尤其是跨国公司同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大量的研发合作,就是本文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认为,鉴于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及跨国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的要求,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同中国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合作上,尤其是同中国一些科研实力较强的着名大学进行研发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除了具体研发项目的合作以外,最成熟的合作方式是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全面的R&D合作。本文认为,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进行研发合作活动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首先是跨国公司自身的发展战略所致,而其在根本上是受市场驱动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合作更主要是受知识驱动的。跨国公司之所以同中国大学进行研发合作,关键是跨国公司为了利用中国大学中的知识资源,包括先进的科技水平、完善的科研设备和方式,以及优秀、廉价的中国人才资源。虽然这种合作在形式上是互惠互利的,但它对于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对中国的大学和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借助于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研发合作案例,论述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研发合作状况。文章主要以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建研发机构这一最成熟的合作形式作为重点,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进行研发合作的必然性、合作的方式以及双方合作的动机等,以及这种合作带来的社会效应和它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本文考察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合作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进一步开展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的合作,须加强中国大学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规范合作机构、项目的科学管理等。并以此推动中国大学、企业以及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张长岭[5](2004)在《华为和中兴的发展战略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在过去的二十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华为公司和中兴通讯是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水平代表了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他们的发展在本文中大致被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成立到1995年,是两家公司的早期发展阶段,期间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程控交换机,从农村市场起步,初步站稳脚跟开始进攻城市市场;第二个阶段是从1996年到2000年,这是两个公司高速成长的阶段,从单一的程控交换产品拓宽到全面的通信解决方案,立足国内市场,并开始拓展国际市场;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至今,是两家公司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在调整中发展的阶段,他们巩固了在国内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两家公司的产品差异化增大。 它们的起点大致相当,都有民营经济的成分,从没有电信行业背景的小作坊式企业发展到大型通信设备供应商。在市场方面早期目标集聚在农村市场,然后重点转向城市市场,地毯式地在全国完成了业务布局,后来就瞄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产品方面研制程控交换机取得发展,及时拓宽了产品线,跟上了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地脚步。它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销售额的差距是最外在的表现,华为后来居上,保持了10年的领先,但是最近差距开始缩小。中兴是国有控股的公司,后来引入了民营结构,华为是全部的民营成分。在市场上,华为更倾向一种积极进攻的态度,中兴则相对稳健务实。华为的管理更有效率,内部有些独特的管理制度,中兴的管理相对平稳,但是效率和执行没有华为那么突出。两家公司在产品上已经拉开了一定的差异,华为专注在3G上投入很大,中兴则在手机、小灵通、CDMA等方面大有收获。共同的外部环境使得两家公司有相似的发展空间,相似的战略目标使得两家公司有相似的业绩,不同的战略执行过程使得两家公司的发展步伐存在差距。
二、朗讯在青岛增资两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朗讯在青岛增资两亿(论文提纲范文)
(1)成飞公司依托上市公司为资本运作平台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军工企业资本运作及军民融合发展的回顾 |
2.1 国外军工企业的资本运作情况 |
2.2 国外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情况 |
2.3 国内军工企业资本运作模式情况 |
2.3.1 新中国军工业的发展历程 |
2.3.2 我国军工集团公司与资本市场 |
2.4 国内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情况 |
3. 资本运作是军工企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方式 |
3.1 重要概念解析 |
3.1.1 资本运作的基本概念 |
3.1.2 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 |
3.2 资本运作是我国军工企业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方式 |
3.2.1 资本运作是我国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 |
3.2.2 资本运作是我国军工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3.2.3 资本运作是我国军工企业持续改革的“催化剂” |
3.2.4 资本运作是我国军工企业加速创新的“推进器” |
3.2.5 资本运作是我国军工企业走向强盛的一张“王牌” |
4. 成飞利用资本运作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前期准备 |
4.1 实施背景 |
4.1.1 成飞产品产业结构单一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
4.1.2 军民融合发展为成飞的民品发展提供新动力 |
4.2 资本运作前期研究 |
4.2.1 成飞公司2007年前资本运作基本情况分析 |
4.2.2 成飞公司2007年前资本化结果分析 |
4.2.3 成飞公司资本运作SWOT分析 |
4.3 成飞公司资本运作执行原则 |
4.3.1 资本运作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基础 |
4.3.2 资本运作需以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保障 |
4.3.3 资本运作需和企业的管理能力相结合 |
4.3.4 资本运作需实现无形资本的价值 |
4.3.5 资本运作需注意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
4.3.6 资本运作需控制并防范财务风险 |
4.4 成飞公司资本运作目标和方式的选择 |
4.4.1 确定资本运作发展目标 |
4.4.2 确定资本运作的原则和策略 |
4.4.3 主要运作目标和方式的选择 |
5. 成飞利用资本运作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实施过程 |
5.1 成飞集成上市融资 |
5.1.1 主要过程 |
5.1.2 主要难点 |
5.1.3 解决途径 |
5.2 投资成立安徽集成瑞鹄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
5.2.1 主要过程 |
5.2.2 主要难点 |
5.2.3 解决途径 |
5.3 专业化整合—与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整合 |
5.3.1 主要过程 |
5.3.2 主要难点 |
5.3.3 解决途径 |
5.4 整合中航锂电 |
5.4.1 主要过程 |
5.4.2 主要难点 |
5.4.3 解决途径 |
6. 成飞通过资本运作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所取得的效果 |
6.1 取得的经济效益 |
6.1.1 上市融资 |
6.1.2 投资设立安徽瑞鹄集成公司 |
6.1.3 整合上航发 |
6.1.4 增资中航锂电 |
6.1.5 资本运作以来的投资收益情况 |
6.2 取得的社会效益 |
7. 关于军工企业利用资本运作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建议 |
7.1 改进对军工企业的管控模式 |
7.2 制定完善政策、法规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
7.3 逐步实施对军工集团公司股份制改革 |
7.4 寻找适合军品业务注入上市公司 |
7.5 结合企业情况发展新项目实施军民融合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2)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现状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一) 国际直接投资的内涵 |
(二) 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 |
(三) 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
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
(一)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二)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
三、美国企业对华投资的战略目标与经营战略 |
(一) 美国对华投资的战略目标 |
(二) 在华美国企业的经营战略 |
四、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趋势 |
(一) 继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和扩展范围 |
(二) 跨国并购成为主要进入方式 |
(三) 投资方式从合资向独资转变 |
(四) 服务业逐渐成为美国对华投资重点 |
五、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
(一)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
(二)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
(三) 中国应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策略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3)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索引 |
表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产业区域转移的概念 |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预期价值 |
本章参考文献 |
2. 产业转移的理论来源 |
2.1 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
2.1.1 古典区位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 |
2.1.2 雁行模式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
2.1.3 国际投资理论关于区位选择的部分 |
2.2 中国大陆对产业转移的研究 |
2.2.1 对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
2.2.2 产业转移中的技术转移 |
2.2.3 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研究 |
2.2.4 对国内产业转移的研究 |
2.3 中国台湾地区博硕士论文中与产业转移相关的研究 |
2.3.1 台湾企业转移动机与区位选择的相关研究 |
2.3.2 台湾制造业企业进入大陆市场模式的研究 |
2.3.3 台湾近年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的整体描述 |
2.4 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3.1 产业转移的动因 |
3.1.1 转出区的动因分析 |
3.1.2 产业承接地区的特征 |
3.2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3.2.1 产业转移的宏观机理 |
3.2.2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3.3 产业转移中要素流动的一般规律 |
3.3.1 要素流动对区际经济影响的一般分析 |
3.3.2 区际劳动力流动 |
3.3.3 区际资本流动 |
3.3.4 区际技术与创新传播 |
3.3.5 高光学纯度L-乳酸案例分析 |
3.4 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 |
3.4.1 三峡机组国产化案例分析 |
3.4.2 产业创新策略 |
本章参考文献 |
4. 产业转移的宏观效应与政府作用 |
4.1 产业转移的新古典模型 |
4.1.1 数学模型 |
4.1.2 模型的经济解释 |
4.2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 |
4.2.1 产业转移可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
4.2.2 产业转移的条件分析 |
4.2.3 产业集群的优势与不足 |
4.3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 |
4.3.1 政府“招商引资”的作用及问题 |
4.3.2 政府作用的理论分析 |
4.3.3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机制 |
4.4 产业转移中的政府政策取向 |
4.4.1 承接地的政府政策取向 |
4.4.2 移出地的政府政策取向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
5.1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 |
5.1.1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5.1.2 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
5.1.3 中国轿车产业的案例分析 |
5.2 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以日本对中国的FDI为例 |
5.2.1 “雁行模式”的基本内容 |
5.2.2 “雁行模式”遇到的挑战 |
5.2.3 日本对中国产业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
5.3 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趋势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
5.3.1 机遇: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趋势 |
5.3.2 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的趋势 |
5.3.3 从“微笑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4 加快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本章参考文献 |
6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
6.1 江西产业结构分析 |
6.1.1 江西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2 发展战略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初步调整 |
6.1.3 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路 |
6.2 江西产业集群分析 |
6.2.1 江西产业集群的类型分析 |
6.2.2 江西产业集群的布局分析 |
6.2.3 产业集群的成因溯源及其对江西的启示 |
6.3 对招商引资及引进企业的分析 |
6.3.1 江西招商引资情况分析 |
6.3.2 转移企业的访谈及统计分析 |
6.3.3 星火有机硅工业园案例分析 |
6.4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 |
6.4.1 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
6.4.2 承接产业转移的不利条件 |
6.4.3 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
本章参考文献 |
7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
7.1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困境 |
7.1.1 宏观背景 |
7.1.2 困境 |
7.2 产业转移与区际协调发展的思考 |
7.2.1 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
7.2.2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内在结合的基础要件 |
7.2.3 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思考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不足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1、论文部分 |
2、课题部分 |
后记 |
(4)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R&D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跨国公司同大学之间 R&D 合作的研究状况 |
1.2.1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研究 |
1.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研究状况 |
1.2.3 跨国公司同大学之间的 R&D 合作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R&D 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在华的 R&D 活动 |
2.1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
2.1.1 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结合推动了科技全球化进程 |
2.1.2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 |
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 |
2.2.1 在华研发:从无到有的转变 |
2.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现状 |
第3章 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R&D 合作 |
3.1 跨国公司VS 中国大学:R&D 合作动机分析 |
3.1.1 跨国公司的合作动机 |
3.1.2 (中国)大学的合作动机 |
3.2 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R&D 合作的模式 |
3.2.1 项目委托模式 |
3.2.2 联合研发模式 |
3.2.3 人才培养模式 |
3.2.4 共建研发机构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国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R&D 机构案例分析 |
4.1 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联合R&D 机构概况 |
4.2 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联合研发机构案例研究 |
4.2.1 “清华-松下”联合电工实验室 |
4.2.2 SMC-清华大学气动技术中心 |
4.2.3 德尔福-清华研究所 |
4.2.4 清华-朗讯贝尔联合实验室 |
4.2.5 清华-三菱重工研发中心 |
4.2.6 清华日棉汽车技术研究所 |
4.3 案例分析总结 |
第5章 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 R&D 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5.1 跨国公司同中国大学R&D 合作与国家创新系统 |
5.1.1 中国企业的劣势和尴尬 |
5.1.2 科技资源的争夺 |
5.1.3 大学功能的重新定位 |
5.2 中国大学与跨国公司R&D 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5.2.1 合作中大学的相对被动地位 |
5.2.2 研发管理的不尽合理 |
5.2.3 重开发(development)轻研究(research) |
5.2.4 路径依赖 |
5.3 政策建议 |
5.3.1 政府层面 |
5.3.2 (中国)企业层面 |
5.3.3 大学层面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清华大学涉外研发合作机构(1997 年) |
附录B 清华大学涉外研发合作机构(1998 年) |
附录C 清华大学近年涉外研发合作机构 |
附录D 清华大学历年国际研发合作项目统计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华为和中兴的发展战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背景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思路 |
2.1 分阶段的研究方法 |
2.2 研究应用的战略理论 |
第三章 中兴和华为的发展概况和当时的环境 |
3.1 中兴发展简史 |
3.2 华为发展简史 |
3.3 通信产业链 |
3.4 中兴和华为成立之前的产业环境: |
第四章 华为和中兴的分阶段比较 |
4.1 第一阶段 |
4.1.1 第一阶段的外部环境 |
4.1.2 第一阶段中兴和华为的关键战略对比 |
4.1.2.1 第一阶段的产品战略对比 |
4.1.2.2 第一阶段市场战略的对比 |
4.1.2.3 第一阶段人才战略的对比 |
4.1.2.4 第一阶段管理战略的对比 |
4.1.3 第一阶段对比小结 |
4.2 第二阶段:1996-2000 |
4.2.1 第二阶段的外部环境变化 |
4.2.2 第二阶段华为和中兴的战略对比 |
4.2.2.1 中兴和华为的资本运作的观念和战略 |
4.2.2.2 第二阶段产品战略的对比 |
4.2.2.3 第二阶段的营销战略对比 |
4.2.2.4 企业文化的对比 |
4.2.2.5 第二阶段管理战略的对比 |
4.2.2.6 第二阶段人才战略对比 |
4.2.3 第二阶段对比小结 |
4.3 第三阶段:2001-2003 |
4.3.1 第三阶段环境的变化 |
4.3.2 第三阶段的战略对比 |
4.3.2.1 产品战略对比 |
4.3.2.2 国际化战略的对比 |
4.3.2.3 市场战略的对比 |
4.3.2.4 人才战略的对比 |
4.3.2.5 第三阶段管理战略的对比 |
4.3.3 第三阶段的对比小结 |
4.4 对下一步发展的展望 |
第五章 结论和借鉴 |
5.1 结论 |
5.2 借鉴 |
5.3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个人简历 |
四、朗讯在青岛增资两亿(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飞公司依托上市公司为资本运作平台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D]. 马克.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5)
- [2]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现状与趋势研究[D]. 杨茜淋. 吉林大学, 2007(04)
- [3]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孝锋. 南昌大学, 2006(11)
- [4]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R&D合作研究[D]. 李金登. 清华大学, 2005(08)
- [5]华为和中兴的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 张长岭. 清华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