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精神分裂症特征分析132例2年随访(论文文献综述)
丛佳林[1](2021)在《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与整体认知功能及不同认知维度之间的相关性,验证假说“胰岛素抵抗处于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与糖代谢紊乱的十字路口”的合理性。2.结合前期研究基础,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并探讨不同证候要素与胰岛素抵抗、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在上述假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与中医证候的联系。3.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3年随访,观察认知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素的动态关联性。方法:1.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就诊的8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和87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 NSS)评估患者精神病理症状,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 gnitive Battery,MCCB)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测验共包含7个认知维度、9项测试。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糖脂代谢相关实验室指标,计算HOMA-IR值,并以对照组HOMA-IR值的上1/4位点值1.88作为判断IR的切割点,将病例组划分为IR组(51例)与无IR组(36例)。将各组数据录入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2.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纳入第一部分研究中8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前期研究中多中心收集的2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精神分裂症中医证素观察评定表”进行四诊信息采集,内容包括40项临床症状、14项舌象、6种脉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证候要素提取,统计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并观察中医证素与HOMA-IR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3.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27例,3年后随访,36例完成面对面访视。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基线-随访MCCB总分的变化情况将患者划分为认知下降组(19例)与认知未下降组(17例),比较两组3年随访后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FINS、HOMA-IR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比较其它基线资料、代谢指标未见显着差异。IR组的空间广度测验(SS)、视觉空间记忆测试(BVMT-R)、MC CB总分较无IR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IR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产生显着影响,且导致整体认知水平降低。IR组与无IR组在PANSS评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MCCB总分、工作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呈负相关(r=-0.227,r=-0.272,r=-0.282,P值均<0.05),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MCCB总分(t=-2.343,p=0.022)、工作记忆(t=-2.200,p=0.031)、视觉学习和记忆(t=-2.122,p=0.037)呈现相关性。40项临床症状中出现频率位于前5位的是神疲乏力(42.97%)、心悸(38.38%)、少气懒言(37.30%)、胸闷(36.22%)、失眠多梦(31.89%)。脉象中以沉脉(39.19%)、弦脉(31.35%)出现频率最高。舌色以舌淡占比最高(49.46%),舌型以舌有齿痕占比最高(23.24%)、舌苔以苔薄白占比最高(37.03%)。经因子分析后共得出气虚(27.83%)、气滞(18.91%)、痰(16.76%)、阴虚(12.70%)、阳虚(8.91%)、火(8.10%)、瘀血(6.76%)7类证候要素,病位以肝、脾、肾、心多见。27例以痰证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IR组(17例)与无IR组(10例)比较在HOMA-IR值(P=0.017,P<0.05)、BVMT-R(P=0.037,P<0.05)得分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提示痰证与胰岛素抵抗及工作记忆认知维度存在相关性。认知下降组的随访MCCB总分较认知未下降组显着降低(P<0.05)。认知下降组痰湿证素比例较基线明显增加(P<0.05),其证素演变显示出了由单一证素向复合证素转变的趋势(P<0.01)。下降比例较多的认知维度为视觉记忆和言语记忆,其中视觉记忆下降可能与痰湿证素有关,言语记忆下降可能与气虚证素相关,但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会加重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及工作记忆、视觉记忆等认知维度的损害程度。2.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痰为主,且痰证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工作记忆认知维度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重要病理因素。3.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会随着病程进展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过程中,中医证候要素呈现虚实夹杂、复合相兼的变化态势。痰证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相关,且在各认知维度中,痰证可能与视觉记忆损害存在紧密关联。4.验证了假说“胰岛素抵抗处于精神分裂症糖代谢障碍与认知障碍的十字路口”的合理性,并建立了中医证候与假说之间的联系。
李红艳[2](2021)在《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其家庭功能及家庭教养方式对比,以及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教养方式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今后的家庭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门诊及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以地区、性别比例、居住地等资料匹配正常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对研究组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父母资料、家庭功能评分及家庭教养方式评分进行比较,对研究组既往不同发病次数、发病年龄、病程以及不同性别、职业的患者进行家庭功能及家庭教养方式进行比较,父母职业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对家庭功能析因设计进行方差分析,以及对研究组及对照组的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研究组的FA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EMBU中母亲的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拒绝与否认、偏爱被试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父亲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FAD评分中男性情感反应较女性高,行为控制因子分较女性低(P<0.05);(4)研究组EMBU评分中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男性较女性评分低(P<0.05),惩罚与严厉男性评分较女性高(P<0.05),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男性评分较女性低(P<0.05),过分干涉评分男性比女性高(P<0.05)。(5)无业人员在问题解决、沟通以及情感3个方面得分比学生、知识分子、干部、自由职业高(P<0.05);(6)精神分裂症父母职业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中母亲的过分干涉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母亲职业为无业的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分值较其他职业高,父亲职业为工人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较其他职业高。(7)组别对家庭功能的所有因子均有影响;母亲的文化程度主效应在沟通上起到一定作用,父亲的文化程度主效应在行为控制上有一定作用;父亲的文化程度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在行为控制上起到一定作用,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对沟通上起到一定作用;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沟通分值最高,大学及以上的分值最低(P<0.05);父亲的文化程度为初中的行为控制最高,大学及以上的分值最低(P<0.05)。结果显示影响沟通的因素的次序依次为组别(η2=0.152)>组别*母亲的文化程度(η2=0.041);影响行为控制的因素依次为组别(η2=0.244)>组别*父亲的文化程度(η2=0.021)。(8)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FAD的所有因子以及EMBU中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拒绝与否认、偏爱被试,以及EMBU中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过度保护等方面存在问题(P<0.01或P<0.05),而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AD中沟通、情感以及EMBU中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及EMBU中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FAD中的沟通、情感及EMBU中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在可能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中呈负相关;EMBU中母亲的偏爱被试、父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呈正相关。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对照组的家庭功能不良。(2)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教养方式多为低情感温暖、高过分干涉,在男性患者家庭中更为突出。(3)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在情感反应中较女性差,女性患者在行为控制方面较男性差。(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职业影响其家庭功能,其中无业家庭功能较差。(5)母亲的文化程度影响沟通,父亲的文化程度影响行为控制。(6)精神分裂症患者无业的母亲在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分值较其他职业高,职业为工人的父亲情感温暖分值较其他职业高。
高滢[3](2019)在《1369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既往诊疗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发生犯罪行为的高危人群。被怀疑患有精神障碍的犯罪嫌疑人需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司法部门提供专家证词和审案的医学依据。鉴定时被鉴定人提供的既往临床诊疗资料是鉴定诊断的重要参考,然而目前国内对被鉴定人的既往临床诊疗资料缺乏系统的调查分析。目的:通过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中被鉴定人的人口学资料、犯罪学特征、鉴定意见及既往临床诊疗资料的分析,探讨鉴定诊断中有精神障碍者与无精神障碍者既往诊疗情况的差异以及鉴定诊断与鉴定前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意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应用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鉴定案由、鉴定诊断、刑事责任能力判定、既往精神异常史、案发前诊疗情况、案发后诊疗情况等)对研究单位2014年至2017年间1369例进行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犯罪嫌疑人的一般案件信息和鉴定前诊疗信息进行收集,依据鉴定诊断分为有精神障碍组和无精神障碍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分析。所有数据均在SPSS20.0软件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有精神障碍组和无精神障碍组在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涉案类型方面,有精神障碍组人身攻击类案件占比较无精神障碍组更大(67.2%vs 53.8%,χ2=22.008,P<0.001),尤其以杀人案件更为突出。而无精神障碍组经济侵犯类案件占比较有精神障碍组大(24.4%vs 15.6%,χ2=15.127,P<0.001)。2.有精神障碍组有精神异常史的比例和临床就诊率均高于无精神障碍组(97.1%vs 76.0%,χ2=152.246,P<0.001;65.2%vs 44.0%,χ2=53.459,P<0.001);有精神障碍组精神异常时间/病程明显长于无精神障碍组(10.37年vs 4.34年,z=-8.432,P<0.001)。3.无精神障碍组案发后就诊率高于有精神障碍组(33.7%vs12.1%,χ2=46.302,P<0.001);无精神障碍组中就诊次数较有精神障碍组总体偏少(z=37714,P<0.05)。4.有精神障碍组中,癔症/应激/神经症类患者有临床诊断的比例最高(86.7%),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有临床诊断的比例最低(9.6%)。5.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总体一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分裂症类、心境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癔症/应激/神经症类、精神发育迟滞、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人格与行为障碍。有精神障碍组临床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84.1%,且Kappa值为0.759。6.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不一致的案例中,有无精神障碍两组最为常见的临床诊断都是精神分裂症类、心境障碍与神经症/应激/癔症类。结论:1.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无精神障碍者与有精神障碍者相比较,更为年轻、职业稳定、文化程度更高,更倾向于经济侵犯类案件,既往有精神异常史者占比低,精神异常时间/病程短,临床就诊率低,案发后就诊比例较高,就诊次数少。2.在能提供既往临床诊疗资料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被鉴定诊断为有精神障碍的被鉴定人,其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高,疾病诊断的稳定性尚可,临床诊断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有较好的参考价值。3.司法鉴定的犯罪嫌疑人中精神分裂类患者最多,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临床就诊率最低,此两类疾病患者及家属应是防控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重点关注对象。4.精神分裂症类、心境障碍、癔症/应激/神经症类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这四类疾病既往有临床诊断的案例数最多,就诊率最高,同时也是临床诊断与鉴定诊断矛盾的焦点。
罗辉[4](2019)在《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的发布,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因此,近10年来采用该标准开展临床研究所发表的文献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对于认识体质和疾病的关系,促进体质在中医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于现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全面系统研究。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如何?研究的重点病种和体质有哪些?各研究在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有哪些发现?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如何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文献对临床实践的价值?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系统评价、理论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1研究目的(1)通过对《标准》发布以来的所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体病关系结果、研究质量等,以期为读者了解体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历程、现状以及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的病种(代谢综合征),检索、纳入所有研究该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中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该疾病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获得基于更大人群的体病关系结果,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今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及时总结和应用提供示范。(3)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方法学挑战,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并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和应用。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研究一):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检索期限从2009年4月1日(《标准》的颁布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关联性的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计量学特征、内容、结果、方法学要点等内容。采用横断面研究AHRQ标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研究(研究二):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为例,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开展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研究,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与MS发病有关的危险体质因素。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研究类型、质量评价方法同研究一。采用R 3.5.2软件对各研究报告的MS患者人群中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比较MS患者和一般人群中各体质的分布差异,并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方法学研究(研究三):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和理论研究、访谈循证医学和中医体质学专家等方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特殊性,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质量评价和报告方面提出提高研究质量的相关建议。3研究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441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样本量总数达858271例。研究地域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区、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研究病种313个,覆盖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19个疾病类别,研究较多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失眠、痛经、乳腺癌、乙肝、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300篇(90.2%),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有81篇和60篇。各体质的疾病谱分布:(1)气虚质在糖尿病、脑梗死、艾滋病、慢阻肺、冠心病、亚健康、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乙肝、乳腺癌等疾病中分布较高。(2)阳虚质在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流产等疾病中分布较高。(3)阴虚质在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干眼症、肺癌、复发性脑卒中、失眠等疾病中分布较高。(4)痰湿质在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超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中分布较高。(5)湿热质在痤疮、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少弱畸形精子症、湿疹、乙肝、便秘、胆石症、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6)气郁质在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卵巢早衰、偏头痛、青光眼、不孕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中分布较高。(7)血瘀质在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脑卒中等疾病中分布较高。(8)特禀质在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各体质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1)气虚质发生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的风险较高。(2)阳虚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肥胖、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3)阴虚质发生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4)痰湿质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5)湿热质发生便秘、高血压等的风险较高。(6)气郁质发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焦虑、乳腺癌、乳腺增生、痛经等的风险较高。(7)血瘀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风险较高。(8)特禀质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横断面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4.6%、90.8%和4.6%;病例对照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7.2%、51.9%和21.0%;队列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8.3%、58.3%和13.3%。各研究在体质测量的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因素、应答率等条目的报告较差。研究二:共纳入23项研究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总样本量21239例,其中MS患者13393例,对照组人群7846例。按研究设计分类,病例对照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20项,无队列研究。MS患者体质类型比例最高的3种依次为痰湿质[30%(22%-39%)]、气虚质[20%(15%-26%)]和湿热质[14%(11%-18%)]。痰湿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75(95%CI:1.17-2.62),校正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3.46(95%CI:2.14-5.59)。气虚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39(95%CI:1.04-1.85)。男性患者的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19和2.10倍,女性患者的气虚质比例是男性的1.32倍。45岁以下MS患者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为最高。2项横断面研究属于高质量文献;20项横断面研究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各文献向周围分散,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和研究异质性的存在。研究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开展高质量研究面临各种方法学挑战:一是观察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少,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二是体病关系的研究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且体质对疾病的影响贯穿从发病到预后的全过程;三是体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包括体质的主观性对量表调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不利于长周期研究的开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各有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对揭示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或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也有差异,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设计类型。研究实施阶段,受试者纳入尽可能选择典型体质的新发病例,并报告样本量估算依据;基线资料信息的采集做到全面、定量;体质测量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统计分析应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谨慎客观地作出体病关系的结论。观察性研究国际公认的现有标准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大部分条目适用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评价和报告。本研究根据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尝试在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条目进行完善,为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实施和报告规范提供参考。4研究结论《标准》发布10年来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体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发现各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存在的密切关联,为体质辨识在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分析,提供体病关系的更高级别证据,并为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提供参考。开展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在遵循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体质研究的特殊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设计类型,研究实施全过程均应重视质量控制,降低偏倚,研究的报告应遵循相关的报告规范,并体现中医体质的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研究的开展和发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在疾病治疗和治未病中的应用。
黄月英[5](2019)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样本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全面探究相关影响因素,并初步探究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后期根据相应影响因素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方法】通过现场调研法对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300名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照护者进行机械随机抽样。采用研究者自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家庭因素、病情因素、治疗因素、社会和经济因素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运用t检验、卡方分析、二元log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定量研究结果结合定性分析选取20名患者主要照护者进行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探究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1)样本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按次服药、按量服药、按时服药、坚持服药及总用药依从性的依从率分别为50.67%、49.33%、50.67%、43.00%和28.33%。(2)多因素逻辑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按次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药费负担,“有点严重”与“较严重”相较于“无负担”类别的OR值分别为0.321、0.251;患者年龄,OR=0.972;自知力情况,“部分自知力”与“无自知力”相较于“有自知力”的OR值分别为0.302、0.360;症状控制效果“显着”相较于“无效”的OR为3.862;服药种类OR=1.587;照护者感受压力OR=0.706;实际帮助来源“2种”相较于“无”OR=3.476;照护者服药信念OR=1.104;影响按量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患者年龄,OR=0.961;自知力情况,“部分自知力”与“无自知力”相较于“有自知力”的OR值分别为0.352、0.403;服药种类OR=1.409;照护者感受压力OR=0.748;照护者服药信念OR=1.087;影响按时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药费负担,“有点”与“较严重”相较于“无负担”类别的OR值分别为0.311、0.233;患者年龄OR=0.968;自知力情况,“部分自知力”与“无自知力”相较于“有自知力”的OR值分别为0.308、0.350;服药种类OR=1.527;照护者感受压力OR=0.676;照护者服药信念OR=1.110;影响坚持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分别为照护者与患者关系,“父亲”相较于“母亲”的OR=2.376;与患者共同居住人数OR=1.348;照护者服药必要性OR=1.118;影响总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患者年龄OR=0.975;自知力情况,“部分自知力”与“无自知力”相较于“有自知力”的OR值分别为0.431、0.434;照护者面子观OR=0.752;照护者主观支持分OR=1.090。(3)根据半结构访谈结果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冰山模型”,将纳入的影响因素集分为治疗层面、经济层面、支持层面、心理层面四个层面,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层层递进互为一体共同作用影响用药依从性。【结论】(1)药费负担对家庭经济“无影响”、患者年龄小、有自知力、症状控制效果好、服药种类多、照护者感受压力得分低、实际帮助来源多、照护者服药信念高是按次服药的保护因素;患者年龄小、有自知力、服药种类多、照护者感受压力小、照护者服药信念高是按量服药的保护因素;药费负担对家庭经济“无影响”、患者年龄小、有自知力、服药种类多、照护者感受压力小、照护者服药信念高是按次服药的保护因素;照护者为“父亲”、与患者共同居住人数多、照护者服药必要性高是坚持服药的保护因素;患者年龄小、有自知力、照护者面子观弱、照护者主观支持高是总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2)样本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处于较低水平,今后在治疗层面上应继续大力支持与加强精神卫生药物与治疗的研究与开发;在经济层面上应继续加强与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应补贴政策实施;在支持层面上应加快建立精神卫生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治疗管理系统;在心理层面应加大严重精神障碍相关宣传,创建对严重精神障碍包容的社会环境的政策建议。
王俊杰[6](2018)在《前额叶GABA、谷氨酸与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起病于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的重性精神病,发病机制远未完全阐明。不少研究发现:前额叶GABA、谷氨酸水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异常,提示:它们可能参与患者的发病。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患者的病程和药物治疗等混杂因素,一直没有得到较好控制。另外,前额叶GABA、谷氨酸异常是否在患者发病前就已经存在,更是缺乏研究。本研究以首发精神分裂症(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FEP)和精神病临床高危(clinic high risk for psychosis,CHR)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前瞻性随访,系统探讨前额叶GABA、谷氨酸水平在精神分裂症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临床高危患者,我们也观察了可以反映大脑GABA能和谷氨酸能神经传递功能的脑电生理指标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方法:1.研究对象:分为2部分:一期研究,募集16例从未服药FEP患者、21例CHR患者和23例匹配的健康对照。二期研究,募集300例CHR与138例健康对照,对所有被试进行一年随访,CHR进一步根据一年随访后发生的临床结局分为CHR-缓解组和CHR-未缓解组。CHR临床症状应用前驱期综合征结构式访谈工具SIPS评估,认知功能应用MCCB成套认知功能测试评估。2.前额叶GABA、谷氨酸水平检测方法: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和高级的谱编辑脉冲序列MEGA-PRESS,以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 PFC)为感兴趣区,在体检测GABA和谷氨酸复合物(Glutamate+Glutamine,Glx)水平。应用LCModel软件计算代谢物的浓度。对感兴趣区进行脑组织分割,得到灰质、白质和脑脊液比例,脑脊液比例用于校正代谢物浓度。3.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一期研究,GABA和Glx浓度的三组间比较(FEP vs.CHR vs.健康对照),以灰质比例、白质比例为协变量,应用单变量协方差分析和事后比较进行。二期研究,GABA和Glx浓度的两组间比较(CHR vs.健康对照),以灰质比例、白质比例为协变量,应用单变量协方差分析进行;基线GABA和Glx浓度的三组间比较(CHR-未缓解组vs.CHR-缓解组vs.健康对照),以灰质比例、白质比例为协变量,应用单变量协方差分析和事后比较进行。4.对纳入二期研究的CHR和健康对照,我们也分析了他们的脑电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和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结果:一期研究主要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m PFC GABA和Glx水平(GABA:2.27±0.17,Glx:6.37±1.33)均显着性低于健康对照(GABA:3.04±0.14,p=0.003;Glx:8.28±1.58,p<0.001)和CHR(GABA:2.96±0.15,p=0.01;Glx:8.18±1.28,p=0.001),CHR与健康对照之间无差异(GABA:p=1.00,Glx:p=1.00)。二期研究主要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CHR患者m PFC Glx水平(8.23±0.11)显着性低于健康对照(8.64±0.15,p=0.032),GABA水平有降低趋势,但与健康对照相比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CHR vs.健康对照,2.35±0.009 vs.2.45±0.10,p=0.087)。进一步根据1年随访临床结局进行亚组分析发现:CHR-未缓解组基线m PFC GABA和Glx水平均较健康对照显着性降低(CHR-未缓解组vs.健康对照,GABA:2.25±0.039 vs.2.46±0.049,p=0.022;Glx:7.97±0.27 vs.8.64±0.15,p=0.025),而CHR-缓解组(GABA:2.42±0.05;Glx:8.36±0.15)与健康对照相比无差异(CHR-缓解组vs.健康对照,GABA:p=0.10;Glx:p=0.59)。另外,CHR-未缓解组内基线m PFC GABA水平与MCCB信息处理速度评分呈显着性正相关(rho=0.384,p=0.023),Glx水平与MCCB词语学习评分呈显着性正相关(rho=0.378,p=0.025)。同时,部分CHR患者的ASSR和MMN也存在明显异常。结论:前额叶GABA、谷氨酸水平,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临床高危患者中均有明显降低,反映患者前额叶GABA能、谷氨酸能神经传递缺陷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临床高危患者的前额叶GABA和Glx水平降低程度,与他们的临床转归结局有关,可能具有临床结局预测作用。
王洪艳[7](2018)在《整合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三阶段序贯整合认知训练,通过预试验验证其可行性,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初步验证其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在精神分裂症和健康人群中研究COMT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及大脑结构的相关性。方法: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认知训练原理及方法的归纳总结,建立三阶段序贯整合认知训练。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招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预试验对整合认知训练进行可行性验证。采用随机、盲法评估及平行对照设计(注册号:Chi CTR-IOR-15006678)对整合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进行初步验证。预试验中,训练后进行课程趣味性和实用性调查,及对汉化的元认知训练的难度和时间安排进行调查分析,验证整合认知训练的可行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分为整合认知训练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整合训练组接受整合认知训练,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基线、干预结束后即刻及干预结束后半年完成认知功能评估、临床症状评估及磁共振扫描(包括结构像和静息态)。磁共振数据采用度中心度(DC)和比率低频振荡振幅(f ALFF)指标来评估整合认知训练对大脑网络中重要节点及大脑自发性活动强弱的影响。统计方法采用双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第二部分本部分纳入未服用药物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6名和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56名。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了认知功能的测评、COMT(rs4680)单基因测序以及脑功能磁共振(f MRI)扫描,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估。本部分将COMT(rs4680)分为Met携带基因型(Met/Met与Val/Met)和Val/Val纯合子基因型。f MRI数据经过了预处理(格式转换、时间校正、头动校正、去除协变量、滤波、标准化、平滑等)、度中心度(DC)的测定和统计分析。f MRI统计利用了Alpha Sim多重比较校正的方法,行为学数据分析使用SPSS进行双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学分析,使用R软件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结果:第一部分1.共筛查精神分裂症患者910名,其中符合入组标准并成功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17名。根据意向性分析原则,共纳入113名被试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在人口学资料及基线认知功能、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即刻评估中,与对照组相比,整合认知训练组在信息处理速度领域较基线有显着性提高。而对照组在疗效指数上较基线有显着性降低,在自知力量表中对过去症状认知评分较基线有显着性提高。半年随访中,与对照组相比,整合认知训练组在词语学习领域、视觉学习领域、社会认知领域较基线有显着性提高。而对照组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中的阳性症状量表总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总分和量表总分上比基线有显着性降低,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的疗效指数中比基线有显着性增加。各研究时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认知功能评估、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各指标中,时间×干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3.使用DC指标进行的3×2(时间×组别)析因方差分析设计结果显示,时间和组别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左侧舌回(left lingual gyrus)中具有统计学意义(Cluster=34,F=8.83,p=0.000,MNI坐标:-6,-81,-3)。使用f ALFF指标进行的3×2(时间×组别)析因方差分析设计结果显示,未发现存在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的脑区。对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的DC值比较显示,半年随访时,整合认知训练组DC值较基线下降,对照组DC值升高。与基线相比,半年随访时,整合认知训练组左侧舌回DC增加值与词语学习领域T分具有负相关关系(r=-0.570,p=0.027);4.整合认知训练干预效果的一般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基线认知功能中的词汇学习能力领域与认知领域的训练效果显着相关;基线流畅性测验成绩和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成绩较差的患者在整合认知训练中获益较多。第二部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各领域均低于正常受试者;与正常受试者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侧前额叶的DC值升高,在顶-枕连接处DC值减低。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组,与Val/Val纯合子基因型相比,Met携带基因型患者在内侧前额叶的DC值升高,且后者DC值与其HVLT-R得分呈负相关。在正常受试者组,与Val/Val纯合子基因型相比,Met携带基因型受试在左侧海马和左侧杏仁核DC值升高。结论:第一部分1.整合认知训练对患者认知功能有改善,但作用较弱;2.年龄、基线词汇学习能力与干预效果有关,基线词汇学习能力可预测整合认知训练干预效果;3.整合认知训练影响大脑静息态网络中舌回区域的中心性,且其改变与词汇学习认知功能改变有关。第二部分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功能损伤与m PFC的功能连接改变有关,COMT基因型影响认知功能与m PFC功能连接之间的关系;在健康人群中,COMT基因型可能通过左侧海马来影响认知功能。
杨楹[8](2017)在《儿童精神分裂症5年预后及社会功能康复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标准化测评工具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分别在入组后第3个月、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进行随访,观察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缓解和社会功能康复状况,探索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预测因素,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8年6月1 日到2010年5月31日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病区收集的小于14岁的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基线时采用自制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量表、病前社会适应能力评估量表(Promorbid Adjustment Scale,PAS)、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ni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儿童期逆境问卷(The Questionnaire of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收集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发病前就诊情况、临床特征如起病年龄、起病形式、DUP(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时间)、家族史、症状特点等各项指标,采用自制门诊随访情况调查表,前瞻性定期随访5年,收集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服药剂量、合并用药、换药情况、再住院情况、PANSS因子得分及早期阳性症状缓解情况、随访结束时患者的阳性症状累计缓解月数、阴性症状累计缓解月数、个人和社会功能得分等指标,数据录入SPSS22.0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生存分析、t检验、X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路径分析,探索儿童精神分裂症的5年预后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结果:1.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的起病年龄为7-14岁,平均11.0±1.8岁,女性的起病年龄为6-12.5岁,平均10.6±1.4岁,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起病年龄有性别差异(logrank=4.99, P<0.05),女性起病年龄较男性早。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族史阳性者占50.0%,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差的比例占55.9%,慢性起病者的比例占61.8%,住院前因情绪、行为问题就诊的患者比例占22.2%,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时间平均为8.33个月,高逆境得分的患者比例为47.1%。2.81例患者中,8例患者因各种原因失访,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更改诊断,68例完成随访,诊断的稳定性为93.2%(68/73)。随访期间住院次数为1-5次,5年内复发再入院的比例为58.8%,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为48.5%,用药种类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至随访结束时,仅有3例患者处于未服药状态,占4.4%; 15例患者患者单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23.1%,40例患者合并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61.5%; 13例合并三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占15.4%。合并情感稳定剂、抗抑郁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者分别为12例、16例、5例,占l7.6%、23.5%、5.9%; 一直沿用出院时治疗方案的患者人数为10例,仅占14.7%,更换过二种及以上治疗方案的患者人数为34例,占50.0%。3.随访结束时,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阳性因子(12.78±2.92VS14.88±3.38.t=-4.35,P<0.05)、焦虑抑郁因子(12.78±2.92VS14.88士3.38,t=-4.35,P<0.05)、兴奋敌对因子(11.90±3.12VS15.44±3.91, t=-5.93,P<0.05)得分较基线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因子得分(30.32±7.35vs24.10±6.08,t=6.21,P<0.05)较基线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因子与基线相比变化不大(25.15±7.33vs26.57±6.25,t=-1.9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P得分较基线时明显升高(40.06±11.02vs20.96±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早期阳性症状缓解的患者例数为27例,早期阳性症状缓解率为34.6%,阳性症状处于缓解状态的累计月数平均为18.78±7.18月,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38月,阴性症状处于缓解状态的累计月数平均为17.51±3.69月,最短为7个月,最长为24个月。以PSP得分作为社会功能康复情况的指标,PSP得分平均40.06±11.02分,最低21分,最高68分,小于30分的有14人,占20.6%,30分到70分之间的有54人,占79.4%。4.多因素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阳性症状是否早期缓解的预测因素是起病形式,急性及亚急性起病者获得早期缓解的可能性大约是慢性起病者的5倍;阳性症状缓解时间的预测因素是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服药依从性和基线时韦氏智力测验得分,三者共解释变异的44.4%;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的预测因素是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时间(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 DUP)、基线时阴性因子得分,两者共解释因变量变异的54.5%。PSP得分的预测因素是DUP、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早期阳性症状是否获得缓解及阴性症状的缓解时间,四者共解释变异的39.7%。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显示,阳性症状的缓解时间在病前社会适应能力与PSP得分之间其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应为24.1%;阴性症状的缓解时间在DUP与PSP得分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1.本研究中女性儿童的起病年龄较男性儿童早。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家族史阳性者居多,占50.0%,慢性起病者居多,占61.8%,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差的比例及遭受不良生活事件的比例较高,分别占55.9%、47.1%。2.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稳定性较高,服药依从性相对较好,但合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比例较高,更换治疗方案的比例高。3.随访结束时,与基线相比,阳性症状、兴奋敌对症状、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阴性症状明显加重,认知损害症状变化不大,个人和社会功能明显改善,但均表现社会功能低下及不同程度的受损,显示预后不良。4.影响儿童分裂症社会功能恢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急性及亚急性起病的患者容易获得阳性症状的早期缓解;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差、服药依从性差、认知功能差是患者阳性症状缓解时间短的危险因素;较长的DUP、基线时阴性症状重是患者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短的危险因素。较长的DUP、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差、早期阳性症状未获得缓解及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短是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病前社会适应能力即能直接影响社会功能结局,也能通过阳性症状的缓解时间间接影响社会功能结局;DUP不直接影响社会功能的结局,它是通过阴性症状的缓解时间来影响社会功能的结局的。我们应该重视这些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缩短从发病到抗精神病药物服用的时间,早发现,尽早治疗和干预,定期跟踪随访和监测,对家属普及儿童精神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进而延长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缓解的时间,从而达到减轻社会功能损害、改善预后的目的。
周惠至[9](2017)在《云南省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预后影响因素及诊断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随访了解云南省早发精神分裂症(early-onset schizophrenia, EOS)患者在诊断稳定性、大体社会功能、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等方面的预后,同时探索与患者各种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工作中对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参考。[方法]本研究属于回顾性队列研究,基线队列来自于2011年1月-2015年7月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对于精神分裂症(F20)的诊断、发病年龄小于18岁、且随访时距离出院12个月以上的患者。对于入选的患者在随访时采集性别、年龄、父母文化水平、起病特点、精神病未治疗期、治疗依从性、以及随访时学业职业、婚恋、躯体状况等情况。以简明国际神经精神病学访谈量表(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MINI)及简明儿童少年国际神经精神访谈量表(MINI-KID)(父母版)确定患者精神障碍的诊断(现患+终身),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PSP)评估随访时大体社会功能,以阳性阴性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估随访时精神症状,以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algary Depression Scale for Schizophrenia,CDSS)评估随访时抑郁情绪,以数字广度测试(Digit Span Test,DST)、连线测试(Trail-Making Test,TMT)及持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 CPT)评估随访时的认知功能。[结果]1、符合入选标准的样本共249例,实际随访97例,失访152例,失访率为61.0%。其中来院随访65例、电话随访26例、家访3例、外院住院随访3例。失访原因中失联64例(42.1%),拒绝随访88例(57.9%)。2、经过平均36.1±15.8月后,基线队列中仍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F20.)诊断标准的88例(其中死亡1例),诊断稳定性为90.7% (88/97)。更改诊断的情况包括:伴有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发作(F32.2)1例,双相情感障碍(F31.9)4例,强迫性障碍(F42.9)1例,分裂情感性障碍(F25.9)1例,分离转换性障碍(F44.9)1例,诈病(Z76.5)1例。3、随访时仍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的87例患者在随访时平均年龄18±2.8岁,男 41 例(47.1%),女 46 例(52.9%)。4、随访时仍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的87例EOS患者的大体社会功能:46%预后好(PSP: 100-71 分),47.1%预后一般(PSP: 70-31 分),6.9%预后差(PSP:30-0分);学业:13.8%从未耽误,42.5%轻中度耽误,43.7%重度耽误;精神症状:PANSS量表(63例)总分平均63.1±23.8分,54.0%没有明显精神症状(≤0分),30.2%存在轻中度精神症状(61-85分),15.9%存在明显精神症状(≥86分)。CDSS量表(57例):21.1%存在抑郁情绪(≥6分);躯体状况:16.5%超重,9.4%肥胖。10.3%烟草滥用;认知功能:DST (58例)总分平均8.1±5.1分,24.1%差(≤4 分)。TMT (59 例):总分平均 7.1±4.5 分,27.1%差(≤4 分)。CPT (53 例):52.8%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障碍。5、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与随访时PSP总分相关的因素有父亲文化程度越高总分越高(rs=0.360, p=0.001)、住院次数越少总分越高(rs=-0.262, p=0.014)、社会支持度越好总分越高(rs=0.460, p=0.001);与PANSS总分相关的因素有近1年依从性越好总分越低(rs=0.446, p<0.001),社会支持度越好总分越低(rs=-0.485, p=0.001);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因素有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起病形式越缓慢、发病年龄越大、住院次数越少、未中断治疗及近1年依从性好,认知功能越好(p均<0.05)。6、回归方程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父亲文化程度高及精神病未治疗期短是随访时社会功能好的有利因素(OR=5.663,p<0.001及OR=0.986p=0.045),近1年依从性好是随访时CPT结果好的有利因素(OR=6.389,p=0.02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近1年依从性不好则随访时PANSS总分高(R2=0.221, p<0.001),近1年依从性好、母亲文化程度高、发病年龄大则随访时DST分高(R2=0.290,p<0.05),父亲文化高则随访时 TMT 分高(R2=0.128,p<0.05)。[结论]1、云南省EOS患者在平均经过36.1 ± 15.8月后的诊断稳定性是90.7%。2、随访时EOS患者大体社会功能为:46%预后良好,47.1%预后一般,6.9%预后差;15.9%存在明显精神症状,30.2%存在轻中度精神症状,54.0%无明显精神症状;24.1-52.8%的EOS患者在不同的认知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缺陷。3、父母亲文化程度高、社会支持度好、精神病未治疗期短、未中断过治疗、仅住过1次院的EOS患者随访时大体社会功能更好;近1年依从性好、社会支持度好、父亲文化程度高的EOS患者随访时精神症状改善更明显;父母文化程度高、发病年龄大、仅住过1次院、近1年依从性好、起病较缓慢、从未中断过治疗的EOS患者随访时认知功能更好。
张蕾[10](2019)在《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效应的模型化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性障碍,病程迁延,进行长期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目前精神分裂症干预的难点,真实世界中不同药物的临床效应以及药物维持治疗下患者的长期结局值得关注,因此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访观察比较不同非典型药物治疗方案下患者长期的临床效应。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四种常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的临床效应;建立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时间的群体药效学模型,通过比较模型参数在四类药物中估算值的异同,比较该四种药物的作用特点,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优化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开放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6例,共随访三年。随访时间为评估患者入组后13周,26周,52周,78周,104周,130周以及156周,收集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药情况、生理、人口学资料、合并用药等临床数据,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合法测定相应血药浓度。(1)分析单用药及联合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情况。主要结局指标为患者停药率及停药前用药时间;次要结局指标为临床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服药主观感受。(2)以PSP评分增加率作为建模指标,选用基础模型对四种药物的效应-时间数据进行拟合,非线性混合效应法(NONMEN)建立群体药效学模型,同时计算各参数的个体间变异及个体内变异,个体间变异及个体内残差均采用加法模型。结果1.临床效应比较(1)随访3年,706例中有90.2%(637例)的患者中断治疗,单用药停药率比较各组间有差异(p=0.0057),喹硫平与利培酮间有差异(p=0.033),奥氮平与利培酮间有差异(p=0.003),利培酮停药率最高,停药前用药时间最短。(2)单用药与合并用药比较,奥氮平单用药的停药率低于联合用药(P<0.05),停药前用药时间长于联合用药。喹硫平、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的停药率停药前用药时间在两者之间无差别。(3)奥氮平和利培酮血药浓度与剂量之间存在相关(p<0.05),在随访24月左右明显下降。未发现血药浓度与停药率之间的相关。(4)停药率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以及主观舒适度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0.05)。2.模型化研究(1)PSP与基线相比的变化值四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奥氮平、阿立哌唑的改善程度较大。(2)奥氮平:理论药效值Emax为80.3%,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56.7周;利培酮:理论药效值Emax为68.2%,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29.2周;阿立哌唑:理论药效值Emax为44.2%,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49.7周;喹硫平:理论药效值Emax为28.4%,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时间为19.8周。未矫正基线时四者比较分析可得奥氮平的最大药效值最高,喹硫平的最大药效最低;矫正基线评分后,阿立哌唑的药效典型值明显升高。(3)影响奥氮平药效的因素包括基线期功能,一般症状和发病次数;影响利培酮药效的因素包括基线期功能、症状、首发/复发以及本次病程;影响阿立哌唑药效的因素包括基线期功能;影响喹硫平药效因素包括阳性症状及基线期功能。结论1.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三年总停药率达90.2%。利培酮单药治疗时停药率最高,停药前用药时间最短;奥氮平单药治疗优于联合治疗。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单用药与合并用药临床疗效相当。停药前经历时间越长,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恢复越好。2.长期服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有所改善。基线期功能,阳性症状,一般症状,发病次数,症状,首发/复发以及本次病程与四种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社会功能的群体药效学相关,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儿童精神分裂症特征分析132例2年随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精神分裂症特征分析132例2年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1)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设计及内容 |
4. 研究优势及创新性 |
第一部分 胰岛素抵抗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相关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因子分析及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与中医证素相关性的3年随访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糖代谢紊乱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观察评定表 |
附录二 认知功能成套测验操作手册 |
(2)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关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前驱期症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1369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既往诊疗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综述 |
1 体病相关理论的渊源 |
2 体病相关理论的内涵 |
综述二 体病相关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背景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 |
综述三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
1 适用于研究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概述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设计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现状 |
前言 |
第二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研究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文献计量学特征 |
2.3 研究设计基本信息 |
2.4 各体质类型的疾病谱分布 |
2.5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 |
2.6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低的疾病 |
2.7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8 纳入研究的体质测量方法信息 |
3 讨论 |
3.1 近10 年来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
3.2 各体质与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意义 |
3.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
3.4 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
3.5 对今后体病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以代谢综合征为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 |
2.4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一般人群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
2.5 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比较 |
2.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2.7 倒漏斗图分析 |
3 讨论 |
3.1 代谢综合征与体质的关联性分析 |
3.2 纳入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
3.3 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
1.1 中医药领域观察性研究应用和方法学的相对滞后 |
1.2 体病关系的全过程均易受到混杂因素影响 |
1.3 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病关系研究的影响 |
1.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其他观察性研究的优势 |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
2.1 研究设计类型的选择与比较 |
2.2 受试者纳入和基线资料采集 |
2.3 体质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
2.4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
3.1 现有标准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
3.2 根据现有标准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
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
4.1 现有报告规范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报告的适用性分析 |
4.2 在STROBE声明基础上完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报告质量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用药依从性理论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 |
2.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 |
2.1.1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口学资料 |
2.1.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照护者人口学资料 |
2.1.3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基本情况 |
2.1.4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疾病基本信息 |
2.1.5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照护者治疗相关知识及服药信念结果 |
2.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情况 |
2.2.1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
2.2.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 |
3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3.1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集 |
3.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1 按次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2 按量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3 按时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4 坚持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2.5 总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
3.3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多因素分析 |
3.3.1 按次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2 按量服药依从影响因素性多因素分析 |
3.3.3 按时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4 坚持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5 总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
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初步探究 |
4.1 定性研究访谈资料编码结果 |
4.2 严重精神障碍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初步探究 |
5.讨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治疗层面 |
5.1.2 经济层面 |
5.1.3 支持方面 |
5.1.4 心理层面 |
5.2.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政策建议 |
5.2.1 继续加强与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应补贴政策实施 |
5.2.2 加快建立精神卫生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治疗管理系统 |
5.2.3 加大严重精神障碍相关宣传,创建对严重精神障碍包容的社会环境 |
6.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研究创新性 |
6.2.2 研究的局限性 |
6.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表 |
附件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6)前额叶GABA、谷氨酸与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2.1 精神分裂症的磁波谱GABA和谷氨酸 |
2.2 精神分裂症的gamma振荡与听觉稳态反应 |
2.3 精神分裂症的听觉失匹配负波 |
2.4 精神分裂症的内侧前额叶皮层 |
3.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1.第一期研究 |
1.1 首发精神分裂症与CHR的磁波谱内侧前额叶GABA和谷氨酸病例-对照研究 |
1.1.1 研究流程 |
1.1.2 入组和排除标准 |
1.1.3 研究工具 |
1.1.4 磁共振图像/磁波谱数据采集和处理 |
1.1.5 统计分析 |
2.第二期研究 |
2.1 CHR的磁波谱内侧前额叶GABA和谷氨酸前瞻性队列研究 |
2.1.1 研究流程 |
2.1.2 入组和排除标准 |
2.1.3 研究工具 |
2.1.4 磁共振图像/磁波谱数据采集和处理 |
2.1.5 统计分析 |
3.第二期研究 |
3.1 CHR的听觉稳态反应和失匹配负波前瞻性队列研究 |
3.1.1 脑电数据采集和处理 |
3.1.2 统计分析 |
4.研究的主要数据说明 |
4.1 用于磁波谱数据分析的样本说明 |
4.2 用于听觉稳态反应数据分析的样本说明 |
4.3 用于失匹配负波数据分析的样本说明 |
4.4 用于磁波谱和脑电两种模态指标相关性研究的样本说明 |
第三章 结果 |
1.第一期结果 |
1.1 首发精神分裂症与CHR的磁波谱内侧前额叶GABA和谷氨酸 |
1.1.1 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
1.1.2 体素分割和谱质量的组间差异 |
1.1.3 磁波谱GABA和谷氨酸的组间差异 |
1.1.4 磁波谱GABA和谷氨酸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
2.第二期结果 |
2.1 CHR的磁波谱内侧前额叶GABA和谷氨酸 |
2.1.1 CHR与健康对照的基线磁波谱内侧前额叶GABA和谷氨酸 |
2.1.2 不同结局CHR与健康对照的基线磁波谱GABA和谷氨酸 |
3.第二期结果 |
3.1 CHR的听觉稳态反应 |
3.1.1 CHR与健康对照的基线听觉稳态反应比较 |
3.1.2 不同临床结局CHR与健康对照的基线听觉稳态反应比较 |
3.2 CHR的失匹配负波 |
3.2.1 CHR与健康对照的基线失匹配负波比较 |
3.2.2 不同临床结局CHR与健康对照的基线失匹配负波比较 |
3.3 生物化学指标与电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3.3.1 代谢物水平与听觉稳态反应的相关 |
3.3.2 代谢物水平与失匹配负波的相关 |
第四章 讨论 |
1.首发精神分裂症和CHR的前额叶GABA和谷氨酸水平降低 |
2.CHR的 gamma频带听觉稳态反应与失匹配负波受损 |
2.1 CHR的 gamma频带听觉稳态反应受损 |
2.2 CHR的失匹配负波受损 |
3.生化异常与电生理异常相关性的讨论 |
4.生化异常与电生理异常共同揭示的GABA能和谷氨酸能通路受损 |
5.创新性 |
6.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及奖励 |
致谢 |
(7)整合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业词汇及缩略语索引表 |
第一部分 整合认知训练方法的建立及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1.1.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特征 |
1.1.2.认知康复训练与大脑可塑性改变 |
1.1.3.认知康复训练种类 |
1.2.研究假设与立题思路 |
1.3.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方法学 |
2.1.伦理学与研究注册 |
2.2 研究对象 |
2.2.1.样本来源 |
2.2.2.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3.样本量 |
2.3.试验设计 |
2.3.1.研究流程 |
2.3.2.研究方法 |
2.3.2.1.随机化 |
2.3.2.2.盲法 |
2.3.2.3.对照设计 |
2.4.干预方法 |
2.4.1.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
2.4.2.多领域认知训练 |
2.4.3.元认知训练 |
2.4.4.健康教育 |
2.5.结局指标的评估工具及方法 |
2.5.1.主要结局指标的评估工具及方法 |
2.5.1.1.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 |
2.5.1.2.眼区读心测验 |
2.5.2.次要结局指标的评估工具及方法 |
2.5.2.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
2.5.2.2.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
2.5.2.3.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
2.5.2.4.自知力评定量表 |
2.6.磁共振检测 |
2.6.1.磁共振图像采集 |
2.6.2.静息态数据预处理及统计 |
2.6.3.静息态数据指标 |
2.6.3.1.分数低频振荡振幅 |
2.6.3.2.度中心度 |
2.7.统计分析 |
2.7.1.人口学资料 |
2.7.2.认知功能 |
2.7.3.临床症状及社会功能 |
2.7.4.干预效果的一般影响因素探索 |
2.7.5.磁共振数据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预试验资料结果 |
3.2.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
3.2.1.人口统计学资料 |
3.2.1.1.研究对象的随访情况及结局 |
3.2.1.2.各研究时点人口学资料比较 |
3.2.2.干预效果的评估 |
3.2.2.1.基线认知功能评估 |
3.2.2.2.基线临床症状评估 |
3.2.2.3.干预结束后即刻认知功能评估 |
3.2.2.4.干预结束后即刻临床症状评估 |
3.2.2.5.干预结束后半年认知功能评估 |
3.2.2.6.干预结束后半年临床症状评估 |
3.2.2.7.两组3个研究时点主要认知功能比较 |
3.2.2.7.1.信息处理速度 |
3.2.2.7.2.注意/警觉性 |
3.2.2.7.3.工作记忆 |
3.2.2.7.4.词语学习 |
3.2.2.7.5.视觉学习 |
3.2.2.7.6.推理及问题解决 |
3.2.2.7.7.神经认知综合 |
3.2.2.8.两组3个研究时点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比较 |
3.2.3.干预效果的一般影响因素 |
3.2.3.1.人口学因素对基线认知功能的影响 |
3.2.3.2.一般影响因素与干预效果的相关性 |
3.2.3.2.1.人口学因素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
3.2.3.2.2.基线认知功能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
3.2.4.干预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
3.2.4.1.磁共振样本的随访情况 |
3.2.4.2.磁共振样本的基本特征 |
3.2.4.3.整合认知训练对大脑自发活动的影响 |
3.2.4.4.整合认知训练对大脑网络结构的影响 |
3.2.4.4.1.组内DC映射图 |
3.2.4.4.2.整合认知训练对DC值的影响 |
3.2.4.4.3.DC值变化与行为学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
3.2.4.4.4.整合认知训练对全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整合认知训练可行性评估 |
4.2.整合认知训练干预效果评估 |
4.2.1.整合认知训练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 |
4.2.1.1.神经认知功能 |
4.2.1.2.社会认知功能 |
4.2.2.整合认知训练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效果 |
4.2.2.1.临床症状 |
4.2.2.2.生活质量 |
4.2.2.3.疗效 |
4.2.2.4.自知力 |
4.2.3.整合认知训练对大脑自发活动及网络结构的干预效果 |
4.2.3.1.大脑自发活动 |
4.2.3.2.大脑网络结构 |
4.2.4.干预效果的一般影响因素 |
4.2.4.1.年龄 |
4.2.4.2.基线认知功能 |
4.2.4.2.1.人口学资料对基线认知功能的影响 |
4.2.4.2.2.基线认知功能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
4.2.4.3.其它影响因素 |
4.2.4.3.1.动机 |
4.2.4.3.2.外界环境 |
第五章 总结 |
5.1.结论 |
5.2.本研究的创新性 |
5.3.本研究的局限性 |
5.4.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二部分 精神分裂症认知损伤与COMT基因的相关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假设 |
1.3.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方法学 |
2.1.伦理学与研究注册 |
2.2.研究对象 |
2.2.1.样本来源 |
2.2.2.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
2.3.研究方法 |
2.3.1.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评估 |
2.3.1.1.临床症状评估 |
2.3.1.2.认知功能评估 |
2.3.2.基因分型 |
2.3.3.磁共振检测 |
2.3.3.1.磁共振图像采集 |
2.3.3.2.磁共振数据处理 |
2.4.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人口学资料 |
3.2.基因、认知功能与大脑功能连接的关系 |
3.2.1.疾病和COMT基因多态性与认知水平的关系 |
3.2.2.COMT基因型与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 |
3.2.3.疾病对DC值的影响 |
3.2.4.COMT基因型对DC值的影响 |
3.2.5.不同COMT基因型中DC值与认知功能的关联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5.1.结论 |
5.2.本研究的创新性 |
5.3.本研究的局限性 |
5.4.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精神分裂症整合认知训练认知康复训练操作手册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儿童精神分裂症5年预后及社会功能康复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前言 |
1.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研究现状 |
2.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社会功能康复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随访研究设计方案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及可行性 |
3.技术路线 |
4.研究对象 |
4.1 对象 |
4.2 入组标准 |
4.3 排除标准 |
4.4 退出标准 |
5.研究设计方案 |
6.研究流程 |
7.结局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的采集 |
8.质量控制 |
9.统计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 |
1.一般描述 |
1.1 随访完成情况 |
1.2 基线时一般情况 |
1.3 随访过程 |
1.4 随访结束时患者预后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 |
2.PSP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影响住院次数的因素分析 |
2.2 影响阳性症状早期缓解的因素分析 |
2.3 影响阳性症状缓解时间的因素分析 |
2.4 影响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的因素分析 |
2.5 影响随访结束时PSP得分的因素分析 |
3.PSP得分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
3.1 阳性症状的累计缓解月数在病前社会适应能力与PSP之间的中介效应 |
3.2 阴性症状的累计缓解月数在PSP与DUP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四部分 讨论 |
1.随访完成情况及诊断的稳定性 |
2.发病前就诊情况及基线时临床特征 |
3.患者起病时年龄分布的性别差异 |
4.随访过程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 |
4.1 治疗过程 |
4.2 随访期间PANSS各因子评分变化 |
4.3 随访期间PSP评分变化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 |
5.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随访期间住院次数的因素分析 |
5.2 随访期间阳性症状是否早期缓解的影响因素 |
5.3 随访期间阳性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 |
5.4 随访期间阴性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因素 |
5.5 年随访结束时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
6.社会功能康复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
7.创新性和优势 |
8.局限性 |
9.未来的方向 |
10.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 |
(9)云南省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预后影响因素及诊断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效应的模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停药率、停药前用药时间以及临床效应的研究 |
一、绪论 |
1.精神分裂症概述 |
1.1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 |
1.2 精神分裂症诊断 |
1.3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 |
1.3.1 药物选择问题 |
1.3.2 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问题 |
1.3.3 疗程及依从性问题 |
1.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药效学评价 |
1.4.1 停药率及停药前用药时间 |
1.4.2 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 |
1.4.3 个人与社会功能 |
1.4.4 生活质量 |
1.4.5 主观舒适度 |
1.4.6 服药依从性 |
1.5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药代动力学评价 |
2.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d study,RWS) |
2.1 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区别 |
2.2 真实世界研究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现状 |
3.研究内容和意义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技术路线 |
2.研究设计 |
3.研究对象 |
3.1 入组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退出标准 |
4.治疗方案 |
5.评估方法与评估工具 |
5.1 社会人口学及病史等资料 |
5.2 停药率(TDR)与停药前用药时间(TTD) |
5.3 临床症状量表 |
5.4 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 |
5.5 生活质量量表 |
5.6 主观舒适度量表 |
5.7 服药依从性量表 |
5.8 血药浓度测定 |
5.8.1 样本采集和保存 |
5.8.2 样本前处理 |
5.8.3 流动相配制及标准曲线 |
5.8.4 仪器设置 |
5.8.5 质谱条件 |
5.8.6 实验试剂 |
5.8.7 实验设备 |
6.结局指标 |
7.随访周期及流程表 |
8.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9.数据处理 |
9.1 数据管理 |
9.2 分析数据集 |
9.3 统计方法 |
三、结果 |
1.研究样本的基线资料 |
1.1 研究样本人口学特征 |
1.2 研究样本的临床特征 |
1.3 药物剂量及其心理治疗 |
1.4 躯体情况以及其他合并用药 |
2.停药率(TDR)及停药前用药时间(TTD) |
2.1 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单用药停药率、停药情况及停药前用药时间比较 |
2.2 单用药及联合用药停药率、停药情况及停药前所经历时间比较 |
2.3 COX回归分析 |
3.临床结局比较 |
4.血药浓度分析 |
第二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社会功能的模型化研究 |
一、绪论 |
1.社会功能 |
2.定量药理学概论 |
2.1 药效学模型 |
2.2 定量药理学在精神科的应用 |
3.研究内容和意义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技术路线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3.分析方法 |
3.1 数据特征分布 |
3.2 分析指标选择 |
4.数学建模 |
4.1 结构模型选择 |
4.2 统计学模型选择 |
4.3 协变量的引入形式 |
4.4 筛选协变量,建立最终模型 |
4.5 模型评价 |
4.6 模拟仿真 |
5.软件 |
三、结果 |
1.社会功能 |
2.影响因素筛选 |
3.建模 |
3.1 奥氮平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
3.2 利培酮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
3.3 阿立哌唑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
3.4 喹硫平单用药模型化分析 |
3.5 模拟仿真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儿童精神分裂症特征分析132例2年随访(论文参考文献)
- [1]胰岛素抵抗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研究[D]. 丛佳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红艳.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3]1369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既往诊疗情况分析[D]. 高滢. 济宁医学院, 2019(01)
- [4]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D]. 罗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黄月英.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前额叶GABA、谷氨酸与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关系[D]. 王俊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整合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研究[D]. 王洪艳.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儿童精神分裂症5年预后及社会功能康复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D]. 杨楹. 山东大学, 2017(12)
- [9]云南省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预后影响因素及诊断稳定性研究[D]. 周惠至.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10]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效应的模型化研究[D]. 张蕾.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