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36例治疗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36例治疗分析

一、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36例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瑶[1](2020)在《73例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疾病,其特征是来源于骨髓的朗格汉斯细胞增殖浸润肺及其他器官,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由于该病较为罕见,目前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本文旨在总结成人PLC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对该病的诊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8岁)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等期刊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病例报道,排除其中发病年龄<18岁的病例,收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68例病例与我院5例共73例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结果本研究73例PLCH患者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76岁,中位年龄38岁,男性47例(64.4%),女性26例(35.6%);吸烟者58例(79.5%),男性吸烟39人(53.4%),女性吸烟19人(26.0%),平均24包年,其中既往吸烟6例(8.2%),有职业暴露的1例(1.4%),吸食大麻2例(2.7%);非吸烟者15例(20.5%),其中香烟烟雾暴露1例(1.4%),油烟暴露1例(1.4%),职业粉尘暴露1例(1.4%)。根据国际组织协会推荐标准分类:49例(67.1%)单系统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SS-PLCH),24例(32.9%)多系统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MS-PLCH)(6例累及2个系统及以上),其中骨受累12例(16.4%),垂体受累6例(6.8%),淋巴结受累6例(6.8%),皮肤受累3例(4.1%),肝脏受累2例(2.7%),胸腺受累1例(1.4%)。73例患者的首发症状,以干咳(47.9%)及呼吸困难(45.2%)为主,部分患者咳少量白痰。首发表现为气胸患者15人占总数的20.5%。5例(6.8%)出现肺动脉高压。经肺活检确诊53例(72.6%),经骨活检6例(8.2%),淋巴结活检5例(6.8%),皮肤1例(1.4%),肝脏1例(1.4%),免疫组化CD1A、S100阳性,3例支气管灌洗液CD1A(+)细胞>5%(6-8%),其中2例由此确诊,5例(6.8%)无组织病理,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诊断。73例患者中24例无随访资料,49例资料较详细患者中,接受戒烟治疗17例,13例戒烟后病情好转,10例为SS-PLCH患者,病灶完全消失4例,戒烟后2-7月复查CT表现好转,4例患者戒烟后病情进展,表现为半年内CT表现进展及肺功能持续下降,其中2例为MS-PLCH垂体受累患者。类固醇药物治疗(0.5-1mg/kg/天)13例,3例好转,均为SS-PLCH,5例病情稳定包括2例SS-PLCH,4例治疗仍进展,其中2例SS-PLCH,1例伴有垂体受累病例在口服甲基普瑞尼松龙1mg/kg/天2周后出现严重肌无力停用。化疗7例,2例有效,2例为MS-PLCH肺部影像好转,余病灶稳定(CHOP-E及CEOP方案),3例稳定,其中1例MS-PLCH肺部病灶稳定,皮肤、淋巴结病灶好转(C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地塞米松14疗程),1例MS-PLCH直肠肛门病变好转肺部稳定(长春新碱+泼尼松5周期,阿糖胞苷+长春新碱14周期,吉西他滨+顺铂8周期),1例肝结节消退,肺部稳定(长春新碱+泼尼松);2例无效,其中1例误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确诊后开始化疗(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春新碱、依托泊苷),死于肺部感染脓毒血症,1例SS-PLCH戒烟CT进展,化疗(甲氨蝶呤、长春新碱联合甲泼尼龙)效果不佳死于肺部感染。8例患者接受克拉屈滨治疗均好转,包括6例SS-PLCH,包括1例戒烟后进展2例类固醇治疗进展病例,2例有效病例表现白细胞减少副反应。1例SS-PLCH类固醇治疗进展应用BRAF抑制剂达布非尼治疗好转。2例骨受累MS-PLCH经Denosumab治疗有效,肺部结节缩小。未治疗未戒烟进展1例,稳定3例,均为SS-PLCH。肺移植3例,2例移植后复发,其中1例SS-PLCH移植后未戒烟复发,且复发病灶朗格汉斯细胞鉴定为受体来源。1例肺部病变误诊为肺间质纤维化,移植后确诊,完善检查确定皮肤及骨受累,移植后半年复发。结论1.成人PLCH主要症状为干咳、呼吸困难,发病高峰为20-40岁,其血液学指标无特异性,胸部影像多表现为中上肺结节和(或)薄/厚壁囊肿。2.初始表现为自发性气胸的PLCH患者多为青年发病。3.MS-PLCH患者较SS-PLCH患者吸烟量少,成人胸外LCH患者更少的吸烟量即可引起肺部受累,建议戒烟避免出现肺部病变。4.SS-PLCH与MS-PLCH患者肺部病变对戒烟的反应性一致。

朱国兴,和凤领[2](2018)在《慢阻肺并发自发气胸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慢阻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好转,6例治疗效果欠佳,2例无效。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易误诊。病情发展快,常威胁病人生命,对及时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祝晓莲,汪细平[3](2016)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分析》文中提出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观察组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0.00%),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的护理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适合普及。

金伟,宗学莉,梁晶[4](201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32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诱发因素、治疗方法。结果在356例COPD中有32例并发自发性气胸,分析2008年2月2014年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治疗方法。诱发因素多为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咳嗽症状加重以及负重等。结论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咳嗽加重以及负重等因素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主要原因,需提高对其临床表现的分析及认识,合理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钟源波,龙连宫,钟贤良[5](2013)在《7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硅胶管组和中心静脉置管组,每组各38例,分别采用硅胶管闭式引流和中心静脉置管闭式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肺复张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硅胶管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置管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硅胶管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置管组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皮下气肿及管腔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较硅胶管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置管闭式胸腔引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病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低。

李松,华绪柏[6](2011)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46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自发性气胸的特点。方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自发性气胸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诱因多样,临床症状重,病情复杂,易误诊。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体征不典型,易漏误诊,肺复张时间长,并发症多,易复发,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邓成英[7](200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56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2008年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达32.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较高,病情发展快,常威胁病人生命,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范丽敏[8](2020)在《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的调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测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炎症因子表达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气虚证证候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探讨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康复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肺病科门诊的74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设计的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六字诀训练,训练标准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编的《健身气功·六字诀》,训练方案为30min/次、1次/日、5日/周,共6个月,训练时长以累积量计算。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局指标包括:(1)中医证候积分,采用气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估;(2)外周血和诱导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3)外周血和诱导痰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采用qPCR法测定;(4)呼吸困难程度,采用mMRC问卷评估;(5)运动耐力,采用6MWT评估;(6)生活质量,采用CAT量表评估。按照PP分析和ITT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六字诀对其影响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例合格研究对象,干预结束后共57例完成本研究,其中试验组剔除2例、脱落8例,完成27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6例,完成30例。因此,对试验组27例、对照组30例进行PP分析;对试验组37例、对照组37例进行ITT分析。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病程、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家庭氧疗)和结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和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干预效果评价2.1中医证候积分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气虚证总分及主、次症评分较干预前均显着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对照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气虚证总分及主、次症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试验组患者气虚证总分(3(2-4))、主症评分(3(2-3))较对照组患者气虚证总分(4(3-5))、主症评分(3(2-4))呈下降趋势,临床总有效率(66.7%)高于对照组(53.3%),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2.2炎症因子表达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血和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血IL-10、血TNF-α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00、0.012,对照组患者血IL-8、痰IL-8、血IL-10、痰IL-10、血TNF-α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03、0.028、0.000、0.035、0.001,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IL-8、血IL-10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6、0.030,其他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和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免疫因子表达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血和痰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血Notch1mRNA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为0.003,痰Notch1mRNA表达水平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Notch1mRNA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为0.000,痰Notch1mRNA表达水平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和痰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2.4呼吸困难程度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mMRC分级较干预前均显着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为0.010,对照组患者P值为0.041,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mMRC分级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为0.028,对照组患者mMRC分级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mMRC分级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试验组患者mMRC分级改善程度(0级占比11(40.7%)、1级占比12(44.4%)、2级占比4(14.8%))较对照组(0级占比10(33.3%)、1级占比12(40.0%)、2级占比7(23.3%)、3级占比1(3.3%))有更明显的趋势,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2.5运动耐力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6MWD较干预前均显着增加,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为0.000,对照组患者P值为0.000,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MWD、6MWD增加值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值分别为0.030、0.000,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MWD增加值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值为0.001,6MWD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生活质量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CAT总分及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4、0.004、0.000、0.000,对照组患者P值均为0.000,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CAT总分及睡眠、精力评分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45、0.003、0.010,同时提示试验组患者在家务活动(1(1-2))、外出信心(2(1-2))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家务活动(2(1-2))、外出信心(2(1-3))呈下降趋势,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CAT总分及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试验组患者在咳嗽(2(1-2))、气喘(3(2-3))、睡眠(2(2-3))、精力(2(2-3))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咳嗽(2(2-3))、气喘(3(2-4))、睡眠(3(2-3))、精力(3(2-3))呈下降趋势。结论1、六字诀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COPD患者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助于患者体内维持促炎和抗炎平衡,改善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2、六字诀训练可帮助COPD患者改善其气虚证证候、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王陆阳[9](2019)在《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矽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本研究采用对矽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不同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同时,对比分析矽肺结核患者于单纯肺结核患者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实际结果对矽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出建议。【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某结核病专科医院的矽肺结核患者于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与电话随访。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含患者的社会人群学信息、临床表现结果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信息、诊治过程与治疗效果信息,电话随访是对调查问卷的补充与确认。所有数据结果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对比分析。【结果】年龄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394,P=0.001;职业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189,P=0.111;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与治疗效果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440,P=0.000;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75,P=0.025);家庭人均月收入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0.800,P=0.459);不同初次治疗持续时间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31,P=0.024);年龄<45岁(OR值=0.063,95%CI=0.0020.557)、因症发现(OR值=0.176,95%CI=0.0390.798)、肺结核病灶数不超过3个(OR值=0.013,95%CI=0.0010.199)为患者治疗有效的保护因素。矽肺贰期、III期(OR值=5.124,95%CI=1.4427.375;OR值=13.886,95%CI=1.807106.713)、吸烟超过20年(OR值=3.753,95%CI=0.0030.550)为患者治疗有效的危险因素。【结论】将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显示年龄、矽肺期别、吸烟史、是否因症发现和结核病灶数对患者治疗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提示在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关注有吸烟史、年龄较大、矽肺期别为II、III期、结核病灶数大于3个的患者,有针对性的给与干预措施,提高生命质量。应当加强矽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保证病房环境,对病房温度湿度进行控制,对患者并发症进行密切追踪,引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告知。

郭钊明[10](2019)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免疫功能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经络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并结合肺功能(FEV1、FEVC、FEV1/FVC)、6MWD、mMRC、症候积分等指标,以了解患者慢阻肺患者病情与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西医基础治疗对比,评价经络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临床疗效,以便临床综合诊治慢阻肺。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观察试验研究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纳入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与西医基础治疗(参考GOLD 2018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每5次为1个疗程,隔天注射一次,每次选一对同名穴位(5次均为不同穴位)。第1疗程结束10天后进行第2疗程,再隔10天进行第3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治疗,合计15次,共50天,观察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各项量表评分的改变。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肺功能分级等一般情况,以及治疗前的肺功能、免疫指标、6MWD、mMRC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后FEV1、FVC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3、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0.05,提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比单用西医基础治疗,可能会更好的改善患者免疫功能4、两组治疗前、治疗30天以及治疗结束后6WMD进行组间比较,以及对照组的6WMD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的6WMD前后对比,提示有显着差别(P<0.05);说明与单用西医基础治疗相比,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稳定期肺脾气虚COPD患者对增加6MWD效果更好。5、两组治疗后mMRC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mMRC进行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能减少呼吸困难指数,而西医基础治疗减少呼吸困难指数不明显。6、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进行组间比较,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结果均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西医基础治疗均能改善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症候积分,但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改善症候积分效果更好。7、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纳呆、腹胀、出汗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上述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的肺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显着提高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降低IgE、mMRC指数、症候积分,增加6WMD,而且联合疗法比单用西医基础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36例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36例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73例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s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病例报道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慢阻肺并发自发气胸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3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
    1.3 治疗与转归
2 结果
3 讨论

(5)7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6)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4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起病诱因及临床表现
    1.3 气胸发生部位及类型
    1.4 并发症复发率
    1.5 辅助检查
    1.6 诊断
    1.7 治疗
2 结 果
3 讨 论

(7)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5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发病诱因
    三、临床表现
    四、气胸情况
    五、误诊情况
结 果
讨 论

(8)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的调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写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COPD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气虚是COPD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病机
        1.2 COPD患者体内“气”的强弱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2 西医学对COPD病理机制的认识
        2.1 慢性炎症引起的免疫失衡是COPD进行性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
        2.2 Notch信号通路活化是介导COPD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
        2.3 炎症因子的协同作用是COPD免疫炎症反应加重的重要因素
    3 “虚则补之”治则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改善COPD患者免疫功能
    4 六字诀的作用机理
        4.1 六字诀参与调节机体内“气”的强弱
        4.2 六字诀参与调节机体内免疫炎症反应
        4.3 前期研究基础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5 研究假说提出
    6 本研究创新点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分组和隐藏
        2.3 干预方法
        2.4 评价指标
    3 统计学分析
        3.1 一般资料
        3.2 结局指标
        3.3 ITT分析和PP分析
    4 质量控制
        4.1 实施前的质量控制
        4.2 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 伦理原则
        5.1 自愿原则
        5.2 有益原则
        5.3 保密原则
        5.4 公平回报原则
    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研究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2.1 一般资料干预前比较
        2.2 结局指标干预前比较
    3 干预效果评价
        3.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3.3 两组患者免疫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3.4 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比较
        3.5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比较
        3.6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调护作用
        1.1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气虚证的调护作用
        1.2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调护作用
    2 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调护作用
        2.1 六字诀对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水平的调节效应
        2.2 六字诀对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效应
结论
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类型
        2.2.2 研究工具
        2.2.2.1 调查问卷
        2.2.2.2 随访问卷
        2.2.3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
        2.2.3.1 治疗方法
        2.2.3.2 疗效判定标准
        2.2.4 资料收集方法
        2.2.5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2.3 质量控制
第三章 数据采集结果
    3.1 社会学基本调查资料
    3.2 临床表现结果
    3.3 实验室检查结果
    3.4 诊治过程情况
    3.5 治疗效果情况
第四章 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4.1 相关性分析
        4.1.1 基本情况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2 诊治过程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3 合并其他症状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4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
        4.1.5 小结
    4.2 单因素分析
        4.2.1 年龄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2 性别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3 婚姻状况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4 职业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5 户籍类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6 因症发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7 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8 卡介苗接种史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9 用药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0 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1 初次治疗持续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2 就诊次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3 吸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4 饮酒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5 矽肺分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6 耐药性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7 结核病灶数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8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19 伴发症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20 并发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4.2.21 小结
    4.3 多因素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不同矽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查结果分析
    5.2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一般资料因素分析
        5.2.1 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2 婚姻状况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3 身体质量指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4 吸烟与饮酒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5 矽肺分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2.6 其他一般资料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5.3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表现因素分析
    5.4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实验室诊断结果因素分析
    5.5 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诊治过程因素分析
第六章 矽肺结核与单纯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6.1 临床分析的意义
    6.2 临床分析对象与分析方法
        6.2.1 临床分析对象
        6.2.2 临床数据分析的方法
    6.3 治疗方案及诊断标准
        6.3.1 治疗方案
        6.3.2 矽肺分期标准
        6.3.3 肺结核病情轻重标准
        6.3.4 胸部CT吸收程度分级
        6.3.5 疗效判定标准
    6.4 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6.4.1 入选临床资料情况
        6.4.2 矽肺与肺结核诊断顺序
        6.4.3 矽肺结核的临床症状
    6.5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表现之间的比较
        6.5.1 两组初治、复治病例数比较
        6.5.2 两组临床合并症状比较
        6.5.3 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6.5.4 小结
    6.6 影像学结果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6.6.1 两组影像学结果
        6.6.2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
        6.6.3 小结
    6.7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之间的比较
        6.7.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6.7.2 两组肝功能损害的比较
        6.7.3 两组疗程结束病灶吸收程度的比较
        6.7.4 小结
    6.8 讨论与分析
        6.8.1 矽肺与结核病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6.8.2 矽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上的特点
        6.8.3 关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
        6.8.4 治疗效果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建议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
附录B 调查问卷与电话随访问卷
致谢

(10)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免疫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一、定义
        二、慢阻肺与免疫
        三、COPD的诊断及严重分级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一、中医病名起源
        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中医内治法干预慢阻肺免疫功能
        四、中医外治法干预慢阻肺免疫功能
        五、自血穴位注射疗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二、诊断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一、基线分析
        二、结果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理论基础
    第二节、选穴依据
    第三节、结果讨论
    第四节、存在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36例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73例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析[D]. 陈佳瑶. 郑州大学, 2020(02)
  • [2]慢阻肺并发自发气胸临床观察[J]. 朱国兴,和凤领.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04)
  • [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分析[J]. 祝晓莲,汪细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10)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32例临床分析[J]. 金伟,宗学莉,梁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02)
  • [5]7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比较[J]. 钟源波,龙连宫,钟贤良.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3)
  • [6]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46例分析[J]. 李松,华绪柏.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34)
  • [7]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56例分析[J]. 邓成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08(08)
  • [8]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的调护作用[D]. 范丽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影响矽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临床分析[D]. 王陆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10]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稳定期肺脾气虚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免疫功能影响[D]. 郭钊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36例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