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片语动词用法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瑞芳[1](2019)在《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研究》文中认为篇章连接成分,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具有衔接语篇中句子及同话题句群功能的篇章层面的中间结构。主要用於形成话题中诸如时间关系、意外关系、逆转关系、推论关系等各种转承关系,以达到语意顺畅、结构完整的语言效果。语言的篇章连接成分是一个兴起於西方上世纪70年代後半期的学术研究内容,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传入我国。虽然相关研究已有30多年的时间,但其实并未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成果仅有数部着作和数十篇文章,且研究内容多集中於现代汉语阶段,这难免会使汉语篇章语言的研究发展不均衡。再进一步,已有的清代白话小说的语言研究多侧重专书的语法和词汇研究,篇章连接成分则很少有人关注。虽然专门针对句法层面的副词、连词等虚词的研究屡见不鲜,但能够专门从篇章连接成分角度全面进行研究的则少之又少。本文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二者的重合点——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即以篇章语言学、连接成分研究、汉语史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描写相结合的方式,以篇章连接成分在共时与历时上的联系和区别为考察点,对清代白话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全面而详实的描写,以期完成以下一些方面的研究目标:(1)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篇章连接成分的类别进行重新划分;(2)以清代十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为语料考察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句类分布、内在逻1关系及差异性等相关问题;(3)整理出篇章连接成分在整个清代的发展特点;(4)尝试找出清代白话文与现代汉语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篇章连接成分类型进行相关论述,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对不同类别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具体研究,第六章为结论。绪论,首先从语言的发展因素及研究的未垦地带两方面入手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再从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与分类两个角度对前人已有成果进行综述;最後对本文所使用的语料进行专门说明。第一章,对篇章连接成分类型的进一步讨论。首先对前人学者在篇章连接成分方面已作出的研究进行分析和种类再划分;并对十部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白话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後文的具体研究做准备。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对清代白话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时间类、纪效类、推论类和逆转类篇章连接成分进行包括界定、句中位置考察、句类分布考察、内在逻1考察、差异考察等多方面研究,藉此全面分析篇章连接成分在清代白话小说中的存在情况。第六章,结论。将考察篇章连接成分从清代到现代的发展轨迹,并阐述清楚清代与现代的篇章连接成分存在的差异性问题,最後总结篇章连接成分的发展特点。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与其他语法点研究相比,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存在现有成果较少,研究角度狭窄,种类切分不够细致等诸多问题。本研究努力突破目前篇章连接成分局限於现代汉语这一情况,不仅在整理总结清代的篇章连接成分之後对已有的现代汉语篇章连接成分进行了符合近代汉语的再分类,还对清代中时代早中晚,篇幅长中短,内容包含多种,语言兼顾文白的十部白话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分析。第二,目前,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还主要集中於现代汉语,在作者目力所及范围内还未见到对清代白话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研究的成果。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学理论,采用多维视角对清代小说中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分析和考察,希望能够为更深层地研究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机制开辟出一条道路,为目前已有的研究作以补充。本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存在於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与清代白话小说的结合。篇章连接成分的作用是为了使阐述浑然一体,前後连贯,并在此基础上表达出一些特有的语义倾向性。对清代白话小说的篇章连接成分进行研究,能够更快捷地分析出作者在整个语段中的含意倾向,解读作者隐含的深层含意,了解到清代白话小说的写作方式。本研究将为本领域的其他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同时也为古今篇章语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便於对相关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许娜[2](2019)在《《华英学生口语手册》否定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英学生口语手册》作为晚清时期的一本口语手册,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首先,本文对书中的否定副词进行了梳理,并把它们分为三类。即,1.“不”类,包括“不”“无”两个;2.“未”类,包括“未”“未曾”“不有”“没有”四个;3.“不要”类,包括“勿”“不要”两个。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对书中否定副词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对其否定的辖域和焦点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其次,本文发现书中“不有”可以用作否定副词,但目前学界缺乏对其词汇化过程及原因的探讨。通过对历代语料的整理、分析发现,“不+有+V(P)”的句式为“不有”的词汇化提供了句法环境;除此之外,“不有”的词汇化还受一些语音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影响。最後,本文将《华英学生口语手册》中否定副词的使用情况与其成书年代相近的两部书——《红楼梦》《歧路灯》中否定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在对比三本书中所包含的否定副词时发现,《华英学生口语手册》中“不”“无”“未”“未曾”“没有”“不要”六个否定副词《红楼梦》和《歧路灯》都有使用,而否定副词“勿”只在《歧路灯》有使用,《红楼梦》中并无出现此否定副词。进而对比三本书中否定副词的语法功能发现,《华英学生口语手册》一书中否定副词在使用时虽然受到了南方方言的影响,但明确为南方方言用法的数量极少,只有“不有”一个。换句话说,《华英学生口语手册》一书在否定副词的使用上和《红楼梦》《歧路灯》两书的否定副词使用几乎相同,因此笔者推测《华英学生口语手册》的方言基础应该是当时的北方话。至於,《华英学生口语手册》的语言更接近中原官话还是更接近北京话则有待于更多语法项目的考察。
渠默熙[3](2018)在《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文中认为汉语伴随范畴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它既是客观时间在语言上的反映,也是人类认知选择在语言上的体现。本文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综合采用句法、语义、认知多角度验证的方法,考察汉语伴随范畴的性质、类别、表现,描写伴随范畴的句法分布及语义特点,探讨伴随范畴的形成过程、机制和动因,对比汉西两种语言有关伴随范畴的句法差异。全文共9章。第1章为绪论。对伴随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述,肯定伴随范畴的研究价值,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和视角。第2章界定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为伴随范畴下定义,总结伴随范畴的性质和特点,将伴随范畴分类并简要描述其句法表现,与相近语言现象进行联系和区分。在此基础上,肯定事件及事件词研究对于描写伴随范畴的重要性,明确事件定义,区分事件语义类型,结合汉语词类分布规律为事件词定性。第3章讨论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对“伴随”、“跟随”、“追随”三个伴随义动词进行句法上的描写和语义上的分析。从认知角度对三个动词进行解释,将其相似和相异之处归结于动词本身主观性的高低,所跟体词生命度和意志性的高低,以及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关系。第4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为小句下定义,明确小句范围,根据小句的句法地位为其分类。对句内层面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分别进行句法语义上的描写和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和使用伴随标记。明确小句降级的概念、参照物及降级特点,依据上述标准总结伴随范畴中的小句降级现象。提出经过“降级”这一句法操作的小句往往代表伴随事件。句内层面所使用伴随标记主要包括伴随介词、伴随动词、伴随框架结构、结构赋义的伴随标记等。第5章考察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含有伴随关系的语篇以观众视角为主,起到丰富伴随事件表达内容的作用。语篇中伴随关系的判断也需要依赖叙述视角的选择。另外,叙述视角的切换与小句话题的转换紧密相关,故需明确小句话题和话题链的内涵与外延。对表达单个体、多个体伴随的话题导入和选取方式分别进行考察,总结标示伴随关系的小句话题特点。伴随范畴和语篇修辞结构存在对应关系,语篇中的阐述关系、并列关系及背景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修辞结构。分析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主要包括零形主语小句和次话题小句。句际层面的伴随标记同时包括事件和事物伴随标记,二者存在交叉重合现象。经考察发现,传统复句中的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是表达伴随关系的典型逻辑语义关系。语序调节方面,伴随关系表达可选用“伴随事件在前,主干事件在后”这种常规语序,或“伴随事件在后,主干事件在前”这种非常规语序。第6章讨论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明确规约化的含义,分别描写和总结事物伴随关系以及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认为二者均经历了从章法到句法,从句法到词法的演变轨迹,并表现出一系列的句法语义特征。动因为语序的稳固性及高频使用,以及独立性象似动因和复杂性象似动因的综合作用。规约化的机制为重新分析和类推。第7章为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从汉语伴随范畴表达角度,总结西班牙语表达事物伴随关系和事件伴随关系的句法手段,并将其和汉语进行对比,发现两种语言均综合使用语序调节、小句降级、伴随标记等方法表达伴随关系,但西班牙语对于语序及小句降级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第8章为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伴随范畴的三种形成机制为:小句降级,伴随标记,语序调节。小句降级可以起到衔接上下文使篇章连贯的目的,小句降级过程即为概念合成的过程。伴随标记主要分布在伴随事件的两侧,位于伴随事件左侧的标记除基本标记功能外,还可以表达伴随事件,其概念合成类型为简单型框架;位于伴随事件右侧的标记仅有标记功能,其概念合成类型为双域型框架。在语序调节方面,常规语序主要为了遵守BFP原则,BFP原则也是导致补语小句可以进入到内嵌小句中,以及体标记排列规律性的原因。常规语序主要是出于对顺序象似性的遵守,而非常规语序则是对标记象似性的临摹。第9章为结语。总结前文研究内容,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于月[4](2017)在《句法语用界面下汉语省略结构的动态解析》文中研究表明语句省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遵守省力原则的体现。由于其音一义不匹配的特征,以及强烈的语境依赖性,省略结构一直是形式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在动态句法学的理论框架下,力求将语句的语义内容与语用环境的表征结构化,采取从左至右的动态解析视角,对汉语中的一些省略结构进行了一致的形式化分析。通过动态解析,本文认为省略结构解析的本质是一个语用充实过程;语句省略是句子结构、语义内容和语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句法、语义及语用接口研究的典型例证。将三者结合起来,能使我们对人类语言的省略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全文一共分为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意义、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首先从宏观角度介绍省略结构的一致性条件和解析途径,之后对汉语中争议较大的几类省略结构,如主语省略结构、空宾语结构、动词短语省略结构、动词空缺句及话语片段等进行文献综述和评析,重点评介生成语法框架下省略研究的优缺点,为后文从动态解析的角度研究省略结构奠定基础。第三章重点介绍本文解析汉语省略结构将要采用的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本章首先简述DS的理论起源以及理论模型等,重点介绍DS语义逻辑树构建所依赖的计算规则、词项行为和语用行为以及DS的主要特点,如句法一语义的并行演绎性、动态递增性和语境性等。然后,我们构建适用于汉语的动态解析模型,包括汉语词项行为、语用行为等,其中重点介绍汉语动词的词项行为,以及“的”字领属结构等名词词组的表征方式。此外,本章还在考察汉语语料的基础上提出扩展的语境刻画内容,在完善动态句法模型的同时为解析汉语省略结构打下基础。最后简单分析DS对汉语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和主要优势。第四章至第七章运用动态句法理论、结合前文构建的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对汉语各类省略结构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解析,并作出形式化刻画。其中第四章主要讨论论元省略结构,第五章主要解析动词短语省略结构,第六章主要关注动词空缺句,第七章将解析范围扩展到对话中的话语片段及简短答语等。第八章是对全文的归纳总结以及思考,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金菁[5](2017)在《《搜神记》多动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动构式即由多个动词组成的构式。在由多个动词组成的多动构式中,动词间的句法、语义关系是怎样的?多动构式又将怎样演变是我们探究的重点,本文以《搜神记》作为平台研究多动构式。《搜神记》作为我国古代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它上承上古时期志怪类型的作品,下启唐传奇,宋话本,对明清志怪小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叙事接近口语,在对话中记录的口语成分更多,比较能反映这个时期语言的特点,因此在语言学方面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搜集了《搜神记》中所有的多动构式,并整理出了这些多动构式的类型,有连动构式、动词作补语的动补构式、动词作状语的状中构式,分析时坚持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坚持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相结合,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用数据说明问题,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描写语言事实与理论思考相结合,用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理论说明相关语法现象,并阐明背後的原因。全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多动构式研究综述;第二部分确认本文研究的对象;第三部分介绍构式语法理论;第四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搜神记》连动构式的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介绍《搜神记》连动构式的类型;第二部分用构式语法理论论述《搜神记》中的连动构式“往+VP”的演变。第三章为《搜神记》动补构式的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V2的及物性与否,结合形式和意义介绍《搜神记》动结构式的类型;第二部分《搜神记》动趋构式的研究,我们根据述语和补语的特点,结合形式和意义介绍其类型及特点;第三部分探讨了《搜神记》中的动补构式“V+V完结”的演变。第四章为《搜神记》状中构式的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搜神记》方式状语的类型,并认为方式状语的语义不是自足的,相对於後面的动作行为或性质变化时才有方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搜神记》情态状语的类型,相较于方式状语[方式]义的不自足,情态状语的[情态]义来自於本身;第三部分分析了《搜神记》中状中构式与连动构式的联繋。通过对《搜神记》多动构式的研究,一方面对中古早期的动词结构类型有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从中了解到古代汉语语法系统中的其它问题,丰富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从历时的角度引入构式语法理论对《搜神记》中的多动构式进行研究,有助於加深人们对构式语法的理解与认识,使其成为一种语法研究工具,用以解决汉语中非规则性和特异性问题。
曹爽[6](2016)在《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表达空间关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将方位词置于名词之后,构成“名词+方位词”结构。该结构既能表示具体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也能表示抽象空间关系和空间意义,前人研究多关注具体名词与方位词组合表达的具体空间关系和意义,对抽象空间关系和意义关注不多,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抽象名词性成分与方位词的组合是方位结构抽象义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本文从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及相关问题进行观察、描写和解释。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有十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体例,并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一章回顾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方位词、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的历史,梳理和总结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第二章对本文主要运用的认知隐喻理论进行阐释,介绍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基本观点、认知隐喻的类型等内容,指出汉语的“NP/N抽+F”结构属于本体隐喻结构,它以隐喻的方式将抽象事物和抽象概念具体化,用理解具体物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物。第三章对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进行综论。首先确定抽象名词的判断标准,提出抽象名词确定的意义标准和形式标准,讨论抽象名词范畴的原型效应;其次分析现代汉语“NP/N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指出“NP/N抽+F”结构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型,有短语和词两种性质。第四章分析“NP/N抽+上”结构,考察“NP/N抽+上”的类型、语义性质、语义特点和功能扩展。指出“NP/N抽+上”是一个基于整体-平面的隐喻结构,其语义系统呈现出层级性和相对性、多面性和游移性相互交织的特点,并发展出具有指称功能的“VP/V+上”结构。第五章分析“NP/N抽+上”结构的一个实例“理论上”,考察“理论上”的性质和语义,指出“理论上”有情态标记化倾向,认为“理论上”具有提供可能性、增强委婉性、弱化确切性、提示焦点性的语用功能。第六章研究“(在)NP/N抽+下”结构,首先分析“(在)NP/N抽+下”的构成特点;其次通过对与“下”组合的抽象名词性成分的考察,分析“(在)NP/N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条件”的隐喻结构;最后分析它与“在NP/N(的)VP/V下”结构在句法、语义上的同质性,确定二者之间的功能扩展关系。第七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NP/N抽+上”结构和“NP/N抽+下”结构的不对称,并从人类的生理功能、原型空间语义、认知识解方式、有标记无标记等多个方面分析造成不对称的动因。第八章分析“NP/N抽+里”结构,考察“NP/N抽+里”的结构形式和“NP/N抽”的构成,重点分析“NP/N抽+里”结构的语义性质,指出它是一个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结构,讨论“NP/N抽+里”容器隐喻的特点并分析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第九章对“NP/N抽+里”和“NP/N抽+内”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它们在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隐喻映射范围、功能扩展、适用语体等方面的不同表现;指出它们虽然同为容器隐喻结构,但语义性质不同,反映在容器和容物上都存在差异;“NP/N抽+里”结构和“NP/N抽+内”结构在共时上的差异与历时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第十章分析“NP/N抽+F”结构的来源和发展。“NP/N抽+F”来源于“NP/N具+F”结构,并扩展出“VP/V+F”和“AP/A+F”结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一部分“N抽+F”结构出现了词汇化现象,从方位短语演变为词。最后是结语,对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创获之处以及本研究的不足进行总结。
李大国[7](2016)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释义是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核心,有关词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释义而展开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作为词典家族的重要一员,其释义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薄弱。释义理论繁杂、解释力有限是过去词典释义研究的普遍现象。以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视角研究释义的成果不多,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定义及多义词语义衍生等方面,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研究之间契合点不多。缺少以原型理论视角对词典释义进行一以贯之的解释和建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即在此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力图以原型理论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体系进行重构,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统一解释,以原型理论贯穿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始终,从而为最终编纂出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提供指导。相关概念的界定成为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本文在分析、评判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释义的定义。释义不等同于对应词,释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意义综合体,词典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释义。笔者还对原型理论框架进行了重新界定,与多数学者对其的狭义理解不同,笔者对其持广义理解。狭义的理解认为,原型理论主要处理一个范畴内的成员关系,而广义的原型理论既涉及到范畴内的成员关系,也涉及到不同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内的典型性(基本层级)问题,还涉及到其外部认知框架,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理论。这一理论框架具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解和表述语义的潜力。系统化的结构模式使释义与原型理论具有了契合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实证研究和使用者现状调查的结果建构原型释义模式。首先,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原型释义模式的理论框架。笔者在Rosch、Taylor、Ungere&Schmid所建构的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原型理论结构框架外,加入了具有原型效应的事件域框架,使原型理论成为多维、立体的框架结构,笔者称其为广义的原型理论。把广义的原型理论用于词典释义,即形成了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原型释义模式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原型释义模式有内外之别、纵横之分,语词的释义构成一个多维度、相互联系的原型范畴体系,每一维度上都有原型与非原型的区分。原型释义模式宏观上的构建主要涉及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块的完整性,这一模式与传统释义研究仅关注横向维度释义特征的倾向明显不同,它开始从纵向语义类聚层面以及语词与其环境相互交流信息的内外层面综合考察语词的意义,体现了原型释义的体系性和动态性特点。微观上,原型理论对每一释义模块进行建构,重视原型特征和非原型特征、原型样例与非原型样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原型理论不仅能较好地指导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如何下定义、解释多义语词的语义衍生机制,而且对词典其他释义模块具有普遍的建构力和解释力。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仅提供了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应该构建哪些释义模块,仅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对于释义模块(尤其是横向的意义模块)内的具体内容安排还应该参照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实践,吸收其经验教训。同时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构建还需要可资对比的样本。因而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现状开展实证研究就成为本文的必备内容之一。同时作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而言,不可能不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作为重要的变量参与到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的调查发现,尽管学习词典近年积极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词的释义上有一系列的革新,也不乏一些闪光之处,但是由于缺乏连贯系统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其释义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释义模块缺失、处理不到位和顾此失彼。而且,以不同的理论支配释义的不同模块,使释义显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连贯的实体,会扰乱学习者对词典释义的完整认知,从而不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查阅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实际状况也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在要求。原型成员与非原型、原型特征与非原型特征、范畴基本层次等的提出和区分不仅强调词典释义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讲究有的放矢,而且重视使用者的实际状况,强调语言的习得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通过对高阶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和回访发现符合原型释义要求的释义方法普遍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同时还发现,学习者对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严重依赖和使用严重不足的悖论。一方面应该改变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方法,加强其系统性,为学习者提供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在满足其解码要求的同时不断增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在编码方面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学生开设词典学课程的急迫性。最后,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建构过程。以原型释义模式框架为指导,综合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的实证研究,构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区分出六大释义模块,分别为横向的形态意义模块、概念意义模块、语法意义模块、语用意义模块,纵向的语义场意义模块和外部结构框架事件域意义模块。从微观看,则涵盖各释义模块基于原型释义模式的建构。两者共同烘托,形成连贯、多维的释义体系,原型理论成为贯穿整个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的主线。其中概念意义模块处于释义范畴内纵横两个维度的原型成员地位,因此也成为构建的重点。在构建各释义模块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码功能,如表达时的形式化框架和内容框架的提出。通过本研究发现原型释义模式具有综合性和框架性特点,与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原型释义模式直接来源于原型理论,因而同时具备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同时还发现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有利于为学习者建构积极的认知语境,更适合现代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本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建构了系统化的原型理论框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一致性解释;批判性地审视了家族相似性原理;以原型释义视角重新审视“属”加“种差”的释义模式;建构了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扩展了释义研究的范围;构建了语义场意义模块和事件域意义模块。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多项有创见性的意见和主张,如认为语词“属”的最高层级是其词性标示,语词的定义是“属”与“种差”的配合关系,而不是经典范畴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多义词的语义衍生应该从基本层级(或本词层,即把语词看作是一个整体)开始,在“实体”框架中考察其语义变化等。总而言之,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开创了以单一理论解释和建构词典释义体系的新尝试,完全符合认知语言学所提倡的以“统一的认知方式”解释语言各层面语言现象的主张。区别于传统静态、条块分割的词典研究模式,有效弥补了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诸多不足。本文不仅对原型理论进行了解构、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启了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视野,对未来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刘敏艳[8](2014)在《会议英语的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会议英语的主体为口头英语,但和口语中代表性的日常会话用语,在格调上又有很大的差异。
潘秋平,江凌[9](2013)在《上古汉语介词词组的语序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介词词组语序的历时演变是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少学者虽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但迄今仍缺乏共识。Li&Thompson(1976)很早就提出12世纪以前的汉语介词词组都位於动词後,这一看法受到何乐士(1992)和孙朝奋(Sun Chaofen 1996)等的质疑。孙朝奋在何乐士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上古汉语的介词词组能出现在动词的前与後,并没有一个主导语序。过往不少研究把介词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我们认爲,通过分拆介词来思考介词词组的语序问题,应有进一步发现:如"于/於"等介词片语一致出现在动词後,而"与"等介词片语则一致出现在动词前。本文的讨论立足於如下认识:一、WALS(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的类型学研究成果显示,98%的VO型语言以VOPP爲基本语序,剩下的2%属於PPVO型,皆来自汉语变体。Hawkins(2008)从句法结构的处理机制(processing)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我们认爲,上古汉语的处所介词词组的语序分布正可通过这个角度获得説明。二、至於工具介词词组和对象介词词组,我们发现,能出现在动词前的介词词组,其宾语都具有某些相关联的语义角色,而这些语义角色都属於认知语法(Langacker 1987,1991)中能量源(energy source)方面的参与者。本文认爲结合句法结构上的处理机制和象似性原则,可合理解释上古汉语介词词组的语序分布。我们主张,VOPP是上古汉语介词词组的优势语序,该语序主要受SVO型语言右向分支、联系项居中原则、直接成分尽早确认原则等句法结构上的处理机制影响。上古汉语介词词组的非优势语序PPVO则受象似性原则影响。处理机制和象似性原则在汉语演变中存在交互作用。先秦时期介词词组语序仍以处理机制爲主导原则。上古後期以降,PPVO型逐步发展爲汉语介词词组的优势语序,可认爲是处理机制削弱而隶属於象似性原则的时间顺序原则(principle of temporal sequence)效用逐渐增强的缘故。
卢思源[10](2013)在《现代英语变化一瞥》文中认为现代英语是发展中的语言,它永远不会像幻灯片那样定格不动,而是像影片般不断地变化和显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也在不断地变化,新兴的事物和需求也随之涌现,产生了许多的新词新语和言简意赅,更为生动的表达法。本研究从语法和词汇的角度,综合论述了现代英语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八个方面的变化现象。
二、英语片语动词用法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片语动词用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1.1 清代汉语的研究价值 |
0.1.1.1 清代汉语词量、词义的增加 |
0.1.1.2 清代汉语连词的发展 |
0.1.1.3 相关研究的不足 |
0.1.2 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价值 |
0.1.2.1 连接成分研究成果综述 |
0.1.2.2 篇章语言学相关研究 |
0.1.2.3 与篇章连接成分相对应的句法词类层面研究 |
0.1.2.4 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
0.1.2.5 篇章连接成分的分类 |
0.2 研究方法 |
0.3 语料问题说明 |
0.3.1 语料分析 |
0.3.1.1 对所涉语料的时间范畴的界定 |
0.3.1.2 对所涉语料的分期 |
0.3.1.3 以清代白话小说作为语料进行研究的价值 |
0.3.1.4 部分有争议语料的选择缘由 |
0.3.2 语料搜集检索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的类型 |
1.1 篇章连接成分浅论 |
1.1.1 篇章连接成分与副词性连词之重合与异质特徵 |
1.1.2 篇章连接成分的构成及标准判别试析 |
1.1.2.1 篇章连接成分的构成 |
1.1.2.2 篇章连接成分的判别标准 |
1.2 篇章连接成分功能类别再议 |
1.2.1 篇章连接成分框架体系之再论(一) |
1.2.2 近代汉语篇章连接成分使用特徵 |
1.2.3 篇章连接成分框架体系之再论(二) |
第二章 清代白话小说时间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
2.1 时间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
2.2 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具体分析 |
2.2.1 “自前远基点向後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
2.2.2 “自前一般基点向後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
2.2.3 “自前近基点向後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
2.2.4 “目前类”篇章连接成分 |
2.2.5 “同时类”篇章连接成分 |
2.2.6 “自基点之後立刻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
2.2.7 “自後近基点前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
2.2.8 “自後远基点向後起效”的篇章连接成分 |
2.2.9 非基点类下“从古至今”类篇章连接成分 |
2.2.10 非基点类下“从今往後”篇章连接成分 |
2.2.11 非基点类下“平素状态”篇章连接成分 |
2.2.12 “事件点向後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
2.2.13 “发生频度类”篇章连接成分 |
2.3 对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考察 |
2.3.1 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内部结构考察 |
2.3.2 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考察 |
2.3.3 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
2.4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白话小说解说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
3.1 解说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
3.2 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具体分析 |
3.2.1 “换言类”篇章连接成分 |
3.2.2 “举例类”篇章连接成分 |
3.2.3 “顺势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
3.2.4 “总结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
3.2.5 “再肯定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
3.3 对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考察 |
3.3.1 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构词组合考察 |
3.3.2 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考察 |
3.3.3 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
3.4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白话小说纪效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
4.1 纪效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
4.2 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具体分析 |
4.2.1 “结果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
4.2.1.1 中性类 |
4.2.1.2 预期类 |
4.2.1.3 可理解类 |
4.2.2 条件类 |
4.2.2.1 假设类 |
4.2.2.2 相正类 |
4.2.2.3 相反类 |
4.2.2.4 例外类 |
4.2.2.5 毋论类 |
4.2.3 目的类 |
4.3 对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考察 |
4.3.1 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构词组合考察 |
4.3.2 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考察 |
4.3.3 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
4.4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白话小说转折及转接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研究 |
5.1 转折及转接关系篇章连接成分的界定 |
5.2 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具体分析 |
5.2.1 “转折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
5.2.1.1 选择类 |
5.2.1.2 让步类 |
5.2.1.3 意外类 |
5.2.1.4 对比类 |
5.2.1.5 实情类 |
5.2.1.6 补注类 |
5.2.1.7 推拓类 |
5.2.2 “转接类”的篇章连接成分 |
5.2.2.1 题外类 |
5.3 对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的考察 |
5.3.1 纪转折及转接篇章连接成分的构词组合考察 |
5.3.2 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句中位置考察 |
5.3.3 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四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
表一百八十:“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
表一百八十一:“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
表一百八十二:“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
表一百八十三:“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句中位置统计表 |
附录二 四类篇章连接成分的差异考察 |
表一百八十四:“时间类”篇章连接成分在十部清代小说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
表一百八十五:“解说类”篇章连接成分在十部清代小说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
表一百八十六:“纪效类”篇章连接成分在十部清代小说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
表一百八十七:“转折及转接类”篇章连接成分在十部清代小说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後记 |
(2)《华英学生口语手册》否定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华英学生口语手册》的概况 |
一、《华英学生口语手册》的作者 |
二、《华英学生口语手册》 |
第二节研究现状 |
一、《华英学生口语手册》的研究现状 |
二、否定副词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华英学生口语手册》否定副词的语法功能 |
第一节“不”类否定副词 |
一、“不”的语法功能 |
二、“无”的语法功能 |
第二节“未”类否定副词 |
一、“未”的语法功能 |
二、“未曾”的语法功能 |
三、“不有”的语法功能 |
四、“没有”的语法功能 |
第三节“不要”类否定副词 |
一、“勿”的语法功能 |
二、“不要”的语法功能 |
第二章 《华英学生口语手册》否定副词的辖域及焦点 |
第一节《华英学生口语手册》否定副词的辖域 |
一、否定辖域的界定 |
二、不同句子位置上否定副词的辖域 |
第二节《华英学生口语手册》中否定副词的焦点 |
一、否定焦点的界定 |
二、否定焦点的句法结构特点 |
第三节《华英学生口语手册》否定副词辖域和焦点的关系问题 |
一、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关系的已有研究 |
二、《华英学生口语手册》否定副词辖域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
第三章 否定副词“不有”的词汇化及形成原因 |
第一节“不有”的成词过程 |
一、“不有”的成词标准 |
二、“不+有”的融合过程 |
第二节“不有”的词汇化动因 |
一、语音因素 |
二、句法和语义因素 |
三、认知因素 |
第四章 《华英学生口语手册》与《红楼梦》《歧路灯》的否定副词比较 |
第一节《红楼梦》中的否定副词 |
一、“不”类否定副词 |
二、“未”类否定副词 |
三、“非”类否定副词 |
四、“不要”类否定副词 |
第二节《歧路灯》中的否定副词 |
一、“不”类否定副词 |
二、“未”类否定副词 |
三、“非”类否定副词 |
四、“不要”类否定副词 |
第三节否定副词的比较 |
一、否定副词出现情况 |
二、否定副词语法功能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
1.2.2 国外语言学界有关“伴随”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理念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语料来源 |
第2章 伴随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
2.1 “伴随”及伴随范畴的定义 |
2.2 伴随范畴的性质与特点 |
2.3 建立伴随范畴的哲学基础及其必要性 |
2.4 伴随关系的认定 |
2.4.1 事件的定义与范围 |
2.4.2 事件词与事件表达 |
2.4.3 事件分类 |
2.5 伴随范畴的分类及其句法表现 |
2.6 伴随范畴与相关语言现象的辨别与区分 |
2.6.1 伴随范畴与连词、介词 |
2.6.2 伴随范畴与交互动词 |
2.6.3 伴随范畴与凭事范畴、空间范畴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伴随范畴在词层面的表现——以伴随义“X随”类动词为例 |
3.1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句法语义考察 |
3.1.1 “X随”类动词的分布范围 |
3.1.2 “X随”类动词的共现成分 |
3.1.3 “X随”类动词的语义分析 |
3.2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历时考察 |
3.2.1 “伴随”的词汇化 |
3.2.2 “跟随”的词汇化 |
3.2.3 “追随”的词汇化 |
3.3 伴随义“X随”类动词的认知理据分析 |
3.3.1 生命度和竞争关系 |
3.3.2 主观性和意志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表现 |
4.1 小句的概念与辨析 |
4.2 小句的分类与时间表征方式 |
4.3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3.1 关系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3.2 状语小句和系列动词结构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3.3 补语小句的句法分布与语义特点 |
4.4 表达伴随关系的小句特点 |
4.5 伴随范畴在句内层面的形成机制 |
4.5.1 标记理论与句内伴随标记 |
4.5.2 小句降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表现 |
5.1 伴随范畴与语篇叙述视角 |
5.1.1 叙述视角的分类 |
5.1.2 叙述视角对伴随范畴的影响 |
5.1.3 叙述视角的时间定位选择与时间参考选择 |
5.2 伴随范畴与小句话题 |
5.2.1 话题的定义与分类 |
5.2.2 话题链的定义 |
5.2.3 表达伴随关系时的视角切换与话题选择 |
5.2.4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导入方式 |
5.2.5 事件伴随关系的个体选取方式 |
5.3 伴随范畴与语篇修辞结构 |
5.3.1 修辞结构理论 |
5.3.2 修辞结构在叙述语篇中的分布趋势 |
5.3.3 修辞结构与伴随范畴的对应关系 |
5.4 伴随范畴在句际层面的形成机制 |
5.4.1 句际伴随标记 |
5.4.2 小句降级 |
5.4.3 常规语序与非常规语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过程 |
6.1 规约化的定义 |
6.2 事物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
6.3 事件伴随关系的规约化路径 |
6.3.1 单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
6.3.2 多个体伴随的规约化路径 |
6.4 伴随范畴的规约化特点、动因与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汉语和西班牙语伴随范畴对比研究 |
7.1 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表达 |
7.1.1 西班牙语的一般事物伴随标记 |
7.1.2 西班牙语的典型事物伴随标记 |
7.1.3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物伴随关系比较 |
7.2 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表达 |
7.2.1 名词及名词词组 |
7.2.2 形容词及形容词词组 |
7.2.3 动词的非人称形式 |
7.2.4 并列复合句 |
7.2.5 主从复合句 |
7.2.6 比较句 |
7.2.7 汉语和西班牙语事件伴随关系比较 |
7.3 西班牙语伴随关系在语篇中的表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伴随范畴形成机制的语言学解释 |
8.1 伴随标记的语言学解释 |
8.1.1 伴随标记的分布 |
8.1.2 伴随标记分布的认知动因 |
8.2 小句降级的语言学解释 |
8.2.1 语篇的连贯与衔接 |
8.2.2 小句降级的前提 |
8.2.3 小句降级的认知动因与目的 |
8.2.4 小句降级的性质与作用 |
8.2.5 小句降级的倾向性 |
8.3 语序调节的语言学解释 |
8.3.1 前后景的定义 |
8.3.2 BFP原则与常规语序 |
8.3.3 瞬间性事件与权重降低 |
8.3.4 BFP原则与体标记设置 |
8.3.5 语序调节的认知动因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句法语用界面下汉语省略结构的动态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3.1 研究理论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省略结构研究综述 |
2.1 省略的一致性条件 |
2.1.1 语义一致性 |
2.1.2 句法一致性 |
2.2 省略的解析途径 |
2.2.1 非结构性解析 |
2.2.2 结构性解析 |
2.3 汉语省略结构 |
2.3.1 论元省略 |
2.3.2 动词短语省略 |
2.3.3 动词空缺句 |
2.3.4 片语 |
2.4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
3.1 DS介绍 |
3.2 DS理论模型 |
3.2.1 部分树及其节点修饰 |
3.2.2 树结构“生长 |
3.3 DS实例分析 |
3.4 DS特点 |
3.4.1 句法一语义并行演绎 |
3.4.2 递增性 |
3.4.3 语境性 |
3.4.4 标示不足与语用充实 |
3.5 D S解释力 |
3.5.1 照应性表达 |
3.5.2 左错位结构 |
3.5.3 附加结构 |
3.6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
3.6.1 汉语计算规则 |
3.6.2 汉语词项行为 |
3.6.3 汉语语用行为 |
3.6.4 汉语语境刻画 |
3.7 DS对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 |
3.7.1 DS对省略结构的处理方案 |
3.7.2 DS处理省略结构的优势 |
3.8 本章小结 |
4 论元省略的动态解析 |
4.1 动态解析方案 |
4.2 主语省略特征解析 |
4.3 宾语省略特征解析 |
4.3.1 严格、宽泛解读歧义 |
4.3.2 局域效应 |
4.4 状语成分解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动词短语省略的动态解析 |
5.1 情态动词引导的动词短语省略 |
5.1.1 动态解析方案 |
5.1.2 情态动词语义限制 |
5.2 “是”字扶持句 |
5.2.1 动态解析方案 |
5.2.2 “是”字句的限制条件 |
5.3 否定词引导的动词短语省略 |
5.4 动词短语省略特征解析 |
5.4.1 严格、宽泛解读歧义 |
5.4.2 局域效应 |
5.5 状语成分解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动词空缺句的动态解析 |
6.1 动态解析方案 |
6.2 极端的动词空缺句 |
6.3 左边界删除结构 |
6.4 本章小结 |
7 片语的动态解析 |
7.1 DS处理片语的理论优势 |
7.2 动态解析方案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内容 |
8.2 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再思考 |
8.3 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5)《搜神记》多动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多动构式研究综述 |
(一) 连动构式相关研究 |
(二) 动补构式的相关研究 |
(三) 状中构式的相关研究 |
二 本文研究对象 |
三 耩式语法理论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搜神记》中的连动构式 |
一 《搜神记》连动构式的类型 |
(一) 有连词连接的单级连动构式 |
(二) 没有连词连接的单级连动构式 |
(三) 没有连词连接的多级连动构式 |
二 连动构式的演燮 |
三 小结 |
第三章 《搜神记》中的动补构式 |
一 《搜神记》中的动结构式 |
(一) V_2为及物动词 |
(二) V_2为不及物动词 |
二 《搜神记》中的动趋构式 |
(一) V_1为不及物动词,V_2为趋向动词 |
(二) V_1为及物动祠,V_2为趋向动词 |
(三) V_1为趋向动词,V_2为趋向动词 |
三 动补耩式的演燮 |
四 小结 |
第四章 《搜神记》中的状中构式 |
一 《搜神记》中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充当方式状语 |
(一) 动词充当方式状语 |
(二) 动词性结构充当方式状语 |
二 《搜神记》中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充当情态状语 |
(一) 动词充当情态状语 |
(二) 动词性结构充当情态状语 |
三 《搜神记》状中构式与连动构式的联系 |
(一) 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充当方式状语的状中构式与连动构式的联系 |
(二) 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作情态状语的状中构式与连动构式的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和意义 |
0.1.1 研究对象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理论和方法 |
0.2.1 理论背景 |
0.2.2 研究方法 |
0.3 研究内容和体例 |
0.4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1.1 抽象名词研究综述 |
1.1.1 抽象名词的描写性研究 |
1.1.2 抽象名词的解释性研究 |
1.1.3 抽象名词的应用性研究 |
1.1.4 研究评价 |
1.2 方位词研究综述 |
1.2.1 方位词的定性研究 |
1.2.2 方位词的演化研究 |
1.2.3 方位词的功能和认知研究 |
1.2.4 方位词的类型学研究 |
1.2.5 研究评价 |
1.3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研究综述 |
1.3.1 共时视角的研究 |
1.3.2 历时视角的研究 |
1.3.3 研究评价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认知隐喻理论述略 |
2.1 认知隐喻理论概说 |
2.1.1 认知隐喻理论的来源 |
2.1.2 认知隐喻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关于认知隐喻理论的讨论 |
2.2 认知隐喻的类型 |
2.2.1 Lakoff& Johnson的三种隐喻类型 |
2.2.2 对Lakoff& Johnson隐喻分类的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组合综论 |
3.1 抽象名词的确定标准 |
3.1.1 意义标准 |
3.1.2 形式标准 |
3.2 抽象名词的典型性 |
3.2.1 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 |
3.2.2 词类范畴是原型范畴 |
3.2.3 抽象名词的原型效应 |
3.3 单音方位词的选择及其性质与命名 |
3.3.1 选择“上”“下”“里”研究的依据 |
3.3.2 “NP/N_抽+F”结构中单音方位词的性质和命名 |
3.4 “NP/N_抽+F”结构的类型和性质 |
3.4.1 “NP/N_抽+F”结构的类型 |
3.4.2 “NP/N_抽+F”结构的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整体和平面的隐喻:“NP/N_抽+上”结构 |
4.0 引言 |
4.1 “NP/N_抽+上”的构成类型 |
4.1.1 开放式和封闭式 |
4.1.2 熟语化和附缀化 |
4.1.3 单义性和多义性 |
4.2 “NP/N_抽+上”的语义性质 |
4.2.1 述人:个人是整体,属性是平面 |
4.2.2 述物:事物是整体,构成是平面 |
4.2.3 述事:事件是整体,阶段是平面 |
4.2.4 述时:时间是整体,时段/时点是平面 |
4.2.5 其他“NP/N_抽+上” |
4.3 “NP/N_抽+上”的语义特点 |
4.3.1 层级性和相对性 |
4.3.2 多面性和游移性 |
4.4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及功能扩展 |
4.4.1 “NP/N_抽+上”的指称功能 |
4.4.2 “NP/N_抽+上”的功能扩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论上”的语义及情态标记化 |
5.0 引言 |
5.1 “理论上”的结构和性质 |
5.1.1 方位短语“理论上” |
5.1.2 情态标记“理论上” |
5.1.3 两种“理论上”的区别与联系 |
5.2 方位短语“理论上”的语义和语义模式 |
5.2.1 名词“理论”的语义 |
5.2.2 “理论上”的语义 |
5.2.3 “理论上”的语义模式 |
5.3 “理论上”的语用功能 |
5.3.1 提供可能性 |
5.3.2 增强委婉性 |
5.3.3 弱化确切性 |
5.3.4 提示焦点性 |
5.4 “理论上”情态标记化的机制 |
5.4.1 句法位置 |
5.4.2 语义虚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条件的隐喻:“(在)NP/N_抽+下”结构 |
6.0 引言 |
6.1 “(在)NP/N_抽+下”结构的构成特点 |
6.1.1 “在”的隐现性 |
6.1.2 “NP/N_抽”的类别性 |
6.1.3 “(在)NP/N_抽+下”的修饰性 |
6.2 “(在)NP/N_抽+下”结构的语义性质 |
6.2.1 客体条件 |
6.2.2 主体条件 |
6.2.3 “条件”与“事件”的语义关系 |
6.3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关系 |
6.3.1 “在NP/N(的)VP/V下”的抽象指称性 |
6.3.2 “在NP/N(的)VP/V下”与“(在)NP/N_抽+下”的同质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NP/N_抽+上”与“NP/N_抽+下”的不对称研究 |
7.0 引言 |
7.1 “NP/N_抽+上/下”结构形式不对称 |
7.1.1 与介词的搭配不对称 |
7.1.2 与修饰成分的共现不对称 |
7.1.3 功能扩展的形式不对称 |
7.2 “NP/N_抽+上/下”结构语义不对称 |
7.2.1 有“上”无“下”的语义不对称 |
7.2.2 有“下”无“上”的语义不对称 |
7.2.3 有“上”有“下”的语义不对称 |
7.3 “NP/N_抽+上/下”结构表达作用不对称 |
7.3.1 强调:“NP/N_抽+上”结构的表达作用 |
7.3.2 衬托:“NP/N_抽+下”结构的表达作用 |
7.4 “NP/N_抽+上/下”结构不对称的动因 |
7.4.1 人类生理功能的不对称 |
7.4.2 原型空间语义的不对称 |
7.4.3 认知识解方式的不对称 |
7.4.4 无标记有标记的不对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离散性容物的容器隐喻:“NP/N_抽+里”结构 |
8.0 引言 |
8.1 “NP/N_抽+里”的构成 |
8.1.1 “NP/N_抽+里”的结构形式 |
8.1.2 “NP/N_抽”的构成 |
8.2 容器隐喻与“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
8.2.1 容器隐喻 |
8.2.2 “NP/N_抽+里”的语义及认知理据 |
8.3 “NP/N_抽+里”的容器隐喻特点 |
8.3.1 容物的必有性 |
8.3.2 容物形式的复杂性 |
8.4 容器隐喻发达的原因 |
8.4.1 基于身体的体验性 |
8.4.2 容器图式的简便性 |
8.4.3 容器图式的普适性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比较研究 |
9.0 引言 |
9.1 “NP/N_抽+里”和“NP/N_抽+内”对抽象名词的选择倾向 |
9.1.1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里”中的抽象名词 |
9.1.2 倾向于出现在“NP/N_抽+内”中的抽象名词 |
9.1.3 对“NP/N_抽+里”和“NP/N_抽+内”无选择倾向的抽象名词 |
9.2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其他差异 |
9.2.1 隐喻映射范围的大小差异 |
9.2.2 功能扩展的远近差异 |
9.2.3 适用语体的差异 |
9.3 “NP/N_抽+里”和“NP/N_抽+内”的语义分析 |
9.3.1 容器差异——可开放容器与唯封闭容器 |
9.3.2 容物差异——离散性容物与弥散性容物 |
9.3.3 相关语言现象的解释 |
9.4 方位词“里/内”的语义演变及“NP/N+里/内”的历时发展 |
9.4.1 方位词“里”和“内”的语义来源及演变 |
9.4.2 “NP/N+里”和“NP/N+内”的历时发展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NP/N_抽+F”结构的来源及发展 |
10.1 从“NP/N具+F”结构到“NP/N_抽+F”结构 |
10.1.1 “F”:从无到有 |
10.1.2 “NP/N”:从具体到抽象 |
10.2 从“NP/N_抽+F”结构到“VP/V+F”和“AP/A+F”结构 |
10.2.1 “NP/N_抽+F”功能扩展的可能性 |
10.2.2 “NP/N_抽+F”功能扩展的表现 |
10.3 “NP/N_抽+F”结构的词汇化 |
10.3.1 结构凝固 |
10.3.2 语义融合 |
10.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2 传统释义理论的局限性 |
1.1.3 英汉学习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滞后性 |
1.1.4 中国词典用户研究的必要性 |
1.1.5 词典编纂理念与视角的转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材料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原型释义研究述评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外语言学家原型释义理论研究 |
2.2.1 Wittgenstein论家族相似性 |
2.2.2 Rosch等对原型理论的论述 |
2.2.3 Langacker等的双重结构理论 |
2.2.4 Armstrong的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结合说 |
2.2.5 Kleiber的原型语义学 |
2.3 国外词典学家原型释义研究 |
2.3.1 Wierzbicka等的自然语义元语言说 |
2.3.2 Apresyan的过渡词元说 |
2.3.3 Re-Debove的词典释义原型说 |
2.3.4 Mel’cuk的词典释义综合论 |
2.4 国内词典原型释义研究 |
2.4.1 国内汉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
2.4.2 国内外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原型理论框架概述 |
3.1.1 原型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 |
3.1.2 原型理论框架的基本结构 |
3.2 原型释义模式 |
3.2.1 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外之别 |
3.2.2 原型释义模式的纵横之分 |
3.3 原型和非原型的含义 |
3.3.1 原型的含义 |
3.3.2 非原型的含义 |
3.4 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的相互关系 |
3.5 原型释义的基本特征 |
3.5.1 完型性 |
3.5.2 整合性 |
3.5.3 框架性 |
3.5.4 动态性 |
3.5.5 认知模糊性 |
3.5.6 认知经济性 |
3.5.7 认知优先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
4.1 形态意义模块 |
4.1.1 收词 |
4.1.2 注音 |
4.2 概念意义模块 |
4.2.1 定义 |
4.2.2 多义词义项排序 |
4.2.3 对应词 |
4.2.4 词源 |
4.2.5 插图 |
4.3 语法意义模块 |
4.3.1 词法层面 |
4.3.2 句法层面 |
4.3.3 章法层面 |
4.4 语用意义模块 |
4.4.1 语词层面 |
4.4.2 语句层面 |
4.4.3 篇章层面 |
4.5 小结 |
第五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调查 |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5.1.1 调查对象及问卷 |
5.1.2 调查的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
5.2 用户持有和使用词典现状分析 |
5.3 用户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查阅习惯 |
5.3.1 词典用户的查阅目的 |
5.3.2 词典用户的查阅内容及选择策略 |
5.4 用户对改进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建议 |
5.4.1 词典内容 |
5.4.2 词典排版 |
5.5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的词典学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 |
6.1 形态意义模块 |
6.1.1 收词 |
6.1.2 注音 |
6.1.3 构词法信息 |
6.2 概念意义模块 |
6.2.1 词目定义 |
6.2.2 词目翻译 |
6.2.3 多义词义项的衍生和呈现方式 |
6.2.4 插图 |
6.2.5 词源 |
6.3 语法意义模块 |
6.3.1 词缀、词层面的语法信息 |
6.3.2 句子层面的语法信息 |
6.3.3 章法层面的语法信息 |
6.4 语用意义模块 |
6.4.1 语词层面 |
6.4.2 语句层面 |
6.4.3 篇章层面 |
6.5 语义场意义模块 |
6.5.1 近义替换 |
6.5.2 语义网络的构建 |
6.5.3 辨义 |
6.6 事件域意义模块 |
6.7 小结 |
6.8 余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主要贡献 |
7.3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7.3.1 研究的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考词典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9)上古汉语介词词组的语序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二《左传》介词词组语序面貌 |
(一) 《左传》介词词组系统概貌 |
(二) 通过介词词组的再分类看语序问题 |
三上古汉语介词词组的优势语序 |
(一) 优势语序与上古汉语介词词组 |
(二) 辨识上古汉语介词片语的优势语序 |
四上古汉语介词词组的非优势语序 |
(一) 非优势语序背後的规律 |
(二) 与前人研究的同异比较 |
五总结 |
六余论 |
(10)现代英语变化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一、 英语语法的变化情况 |
二、 旧词衍生出新意和新的用法 |
三、 部分功能词被省略的趋向 |
(一) 冠词的省略 |
(二) 连词的省略 |
(三) 助动词的省略 |
(四) 不定式符号to的省略 |
(五) 介词的省略 |
四、 英语口语中时态运用的变化 |
五、 名词前修饰语的变化 |
六、 词语的功能转变现象 |
七、 用复数代词替代单数代词 |
八、 用短语动词代替单个动词[8] |
九、 结束语 |
四、英语片语动词用法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白话小说篇章连接成分研究[D]. 韩瑞芳. 吉林大学, 2019(10)
- [2]《华英学生口语手册》否定副词研究[D]. 许娜. 河南大学, 2019(01)
- [3]现代汉语伴随范畴研究[D]. 渠默熙.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4]句法语用界面下汉语省略结构的动态解析[D]. 于月. 浙江大学, 2017(12)
- [5]《搜神记》多动构式研究[D]. 金菁. 湖南大学, 2017(07)
- [6]现代汉语抽象名词性成分与单音方位词的组合研究[D]. 曹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D]. 李大国. 苏州大学, 2016(11)
- [8]会议英语的特征[J]. 刘敏艳. 进出口经理人, 2014(S1)
- [9]上古汉语介词词组的语序问题[J]. 潘秋平,江凌.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3(00)
- [10]现代英语变化一瞥[J]. 卢思源.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