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通[1](2021)在《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石斑鱼(Epinephelus),因其肉质鲜、嫩、爽口,并且富含各营养元素,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养殖,北方也有养殖。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技术的成熟,以及市场对石斑鱼需求的扩增,石斑鱼养殖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在石斑鱼养殖中也引发相关问题,如石斑鱼种质退化、易感病、畸形率高等。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新品种来维持。杂交育种作为新品种培育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生物种质遗传资源退化的有效手段,在石斑鱼养殖中广泛应用。对于众多的杂交子代,对其表型以及遗传性状的研究尤为重要。1、云龙石斑鱼生长、畸形性状测定及转录组测序分析云龙石斑鱼是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石斑鱼新品种。云龙石斑鱼兼具父母双方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相比,云龙石斑鱼表现出显着的生长优势,已通过国家新品种审核。本文利用雄性鞍带石斑鱼与雌性云纹石斑鱼建立了28个云龙石斑鱼杂交家系,另外建立3个云纹石斑鱼纯系。云龙石斑鱼家系的受精率平均值是55.5%±26.7%,畸形率平均值是8.3%±0.9%。在45-245日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分别为W=0.0392L2.8912(R2=0.9869),W=0.0255L3.0216(R2=0.9908),在此生长过程云龙石斑鱼呈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是等速生长型。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的体重与体长平均值分别为(316.7±57.3)g、(22.5±1.7)cm,云纹石斑鱼的为(123.2±30.2)g,(16.8±1.3)cm,云龙石斑鱼体重和体长分别是云纹石斑鱼的2.6倍,的1.3倍。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进行为期12个月的对比养殖,体重是珍珠龙胆的1.3倍,全长为1.2倍。云龙石斑鱼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石斑鱼育种中普遍存在畸形鱼的现象,给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们培育的云龙石斑鱼家系中,平均畸形率为8.3%±0.9%,个别家系畸形率高达44.7%。目前,对石斑鱼畸形的发生研究缺少,因此我们借助Illumina Hi Seq测序技术对高畸形率家系的正常鱼与畸形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进行测序。在18个RNA-seq文库中,共获得10.5亿条高质量的reads。共组装了87,888个基因,注释到36,268个基因,长度在201-28,922 bp。我们对正常鱼和畸形鱼进行比较转录组研究,分别在脑、垂体、脊椎骨中获得398、136和2,341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06个上调基因,2,169个下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与DNA结合、激酶活性、细胞因子受体反应、神经性配体受体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作用、雌激素信号和矿物质吸收通路参与到脊椎骨畸形的发生中。进一步通过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与畸形性状相关的三个模块,筛选到一些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E3泛素-蛋白连接酶RNF19A。在blue模块中,发现有多数基因与小白蛋白(OCM)、血小板糖蛋白Ibα链(GPIB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联,这三个基因均与脊椎骨发育密切相关。另外通过q PCR验证表明本研究的转录组数据是高质量的,满足生物信息学分析要求。2、杂交石斑鱼线粒体结构及进化分析石斑鱼种类丰富多样,线粒体DNA有其特有的特点,是分子系统学研究的重要标记。本文对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杂交子代的线粒体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线粒体DNA长度为16,695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2个核糖体RNA(r RNA)、22个转运RNA(t RNA)、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control)。基因的组成与顺序与其它脊椎动物一致。在这13个PCGs中,有12个分布在重链,ND6编码在轻链。杂交子代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在碱基使用上具有较高的AT,AT为正值,GC为负值。起始密码子除了COX和ND4的为GTG,ATP6的为CTG,其余皆为ATG。终止密码子有三种类型,包括T(ND2,COXII,ND3,ND4和Cytb)、TA(COXIII),TAA(其余PCGs)。所有t RNA中除了t RNASer(AGN)由于缺少经典的环不能形成经典的三叶草式。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子代与云纹石斑鱼关系最近,显示杂交子代的线粒体遵循母本遗传特征,结果对于鉴定物种、系统进化和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在石斑鱼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对杂交组合的可行性、杂交子代的遗传特性进行评估。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与蓝身大斑石斑鱼♂是一个新的杂交组合,从生长发育、染色体分析、线粒体分析和微卫星分析四个方面展开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研究。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在水温20.3-24.7℃,盐度30的条件下,历时40 h 55 min孵化出膜,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赤点石斑鱼为41 h 18 min。胚后变态发育阶段分为前期仔鱼(1-3 d)、后期仔鱼(4-31 d)、稚鱼期(32-57 d)、幼鱼期(58 d-)四个时期。至一龄时,杂交子代的体重达到(176.6±28.7)g,全长达(22.4±1.1)cm,赤点石斑鱼的体重达(81.4±15.0)g,全长达(17.5±1.0)cm,杂交子代体重是赤点石斑鱼的2.17倍,全长的1.28倍。与赤点石斑鱼相比,杂交子代的体表附有黑色斑块,条带不明显,体型与赤点石斑鱼相似。通过头肾-秋水仙素法,对四月龄的赤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进制备染色体制片。使用油镜观察和分裂相统计,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2%,核型公式是2n=3sm+3st+42t。赤点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比重为70%,核型公式是2n=4sm+6st+38t,蓝身大斑石斑鱼的染色体核型为2n=2sm+46t,说明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于父母本各一套染色体。杂交子代的线粒体DNA长度为16,928 bp,包含包括13个PCGs、2个r RNA基因、22个t RNA基因、1个复制起始位点和1个控制区。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对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杂交后代系统进化分析说明线粒体DNA在遗传中遵循母本遗传。利用24对微卫星标记对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杂交子代进行遗传性状分析。对于这24对微卫星位点,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4297,shannon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531,其中有20个位点为高度多态性,平均值为1.4793。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以及E.AT的群内近交系数、总群体近交系数和群体间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平均为0.0713、0.3097、0.2566、0.7242。三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的是赤点石斑鱼(3.5883),然后是杂交子(3.3288)和蓝身大斑石斑鱼(1.9306)。平均观测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447)、赤点石斑鱼(0.5089)、蓝身大斑石斑鱼(0.3097)。平均期望杂合度大小为杂交子代(0.6569)、赤点石斑鱼(0.56035)、蓝身大斑石斑鱼(0.3479),3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3042-0.5898,最高的是杂交子代,表明杂交子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杂交子代与母本赤点石斑鱼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距离较近。
李子奇[2](2021)在《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性腺发育及相关遗传分析》文中认为石斑鱼是世界性的名贵海产鱼类,也是我国海水捕捞和养殖的重要鱼类,养殖产量位居海水鱼类前列,在产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作用。近年来,石斑鱼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直接导致苗种需求量的急剧增大。但是石斑鱼人工育种技术难度大、苗种成活率低、大规模的生产还可能会导致种质资源的退化,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在石斑鱼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杂交育种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杂交育种,选育一些苗种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品种便可以解决这一科学问题。云龙石斑鱼是近年来通过杂交获得的新品种,其结合了双亲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目前,该新品种已在沿海多个省份进行规模化养殖,部分苗种还出口国外,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可。本课题围绕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的正交F1代云龙石斑鱼展开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杂交后代生长特性以鞍带石斑鱼为母本,云纹石斑鱼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了种间反交实验,并对反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并与亲本及正交子代的表型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反交F1代可正常发育至幼鱼阶段,其体色具有4种表现型。通过对亲本及正交子代的生长对比,正反交F1的发育速率均介于亲本之间,均快于云纹石斑鱼,慢于鞍带石斑鱼,反交F1生长速率慢于正交F1。研究结果为石斑鱼杂交优势性状形成及遗传解析提供了一定数据基础。(2)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倍性及性腺发育分析石斑鱼为雌雄同体,但是其杂交后代云龙石斑鱼至今已超过5龄,仍未见有性成熟的迹象。为了探明云龙石斑鱼发育至5龄但仍未达到性成熟不产卵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一方面提出或因自然杂交产生三倍体致不育的假设,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的方法来验证云龙石斑鱼是否为三倍体。另一方面通过普通组织学切片来观察不同年龄的云龙石斑鱼性腺发育程度。结果显示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实验组175尾云龙石斑鱼的荧光值为101.3±8.01;对照组6尾云纹石斑鱼的荧光值为104.2±9.77,二者比值为1.02,结果显示这175尾云龙石斑鱼中并未发现多倍体的出现,均是常规的二倍体。同时观察了不同年龄的云龙石斑鱼的性腺切片,从原始性腺形成初期至5龄,发现原始性腺发育速度与云纹石斑鱼相近,3-5龄的云龙石斑鱼卵巢发育停留在Ⅲ期末至Ⅳ期初期的时间较长,同比5龄的云纹石斑鱼已产卵,经历了Ⅴ期卵巢后已出现皱缩,卵母细胞也退化至4时相,云龙石斑鱼性腺发育显着慢于其纯合母本云纹石斑鱼。研究结果为今后的杂交石斑鱼多倍体检测及多倍体育种奠定了基础检测方法,对杂交云龙石斑鱼的性腺发育做了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材料。(3)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垂体转录组对比分析本研究为分析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在生长发育和生殖发育方面相关的分子机制,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二者的垂体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7736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垂体组织样本(EM-VS-EML)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2412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5324个。然后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分析,筛选了与二者生长和生殖发育相关的通路,结果显示与生长相关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的差异基因富集程度较高,其受到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催乳素(prolactin,PRL)的共同调控。其中云龙石斑鱼垂体中GH和PRL基因的表达较云纹石斑鱼均有显着性上调。初步推测这种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过程与其在生长方面的杂种优势有关。在生殖相关通路的筛选中二者差异主要集中在催产素信号通路,云龙石斑鱼的催产素受体OTR、磷脂酰肌醇磷脂酶C(PLC)、蛋白激酶C(PKC)和肽链延伸因子2(EEF2)相关的基因均有显着性下调,初步推测催产素-催产素受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可能是造成云龙石斑鱼性腺发育缓慢的主要原因,但还需要进一步实验加以论证。该研究对云龙石斑鱼的生长优势及生殖劣势做了分子层面的研究,为今后分子育种及生殖调控等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李振通,田永胜,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子奇,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孙礼娟,翟介明[3](2020)在《驼背鲈(♀)×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文中提出为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新品种,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开展以驼背鲈(Chromileptes altivelis)为母本、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为父本的杂交育种试验。借助人工授精技术,同时以驼背鲈作为对照,利用显微镜(Nikon E200)以及解剖镜(Olympus)对杂交子代以及驼背鲈的胚胎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观察、测量与比较。结果显示,在水温27℃、盐度30、pH 8.1,微流水、微充气的条件下,杂交子代受精卵经历24 h 50 min完成胚胎发育,驼背鲈为25 h 8 min。胚后发育经历前期仔鱼(0~3日龄)、后期仔鱼(4~40日龄)、稚鱼期(41~60日龄)和幼鱼期(61日龄以后) 4个时期完成变态发育。至330日龄时杂交子代与驼背鲈全长分别为(23.57±0.94) cm、(18.35±0.72) cm,体质量分别为(220.5±25.3) g、(142.6±0.58) g,杂交子代生长速度快,全长与体质量分别是驼背鲈的1.28与1.55倍;与驼背鲈在外部形态上相比,杂交子代体型细长,头部较大,体表有无序分布的黑色圆斑纹,各部分鳍小。通过对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发育的跟踪观察,发现驼背鲈(♀)×蓝身大斑石斑鱼(♂)远缘杂交组合是可行的,而且杂交子代具有生长速度快的杂交优势,为石斑鱼远缘杂交和石斑鱼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银华,张雅芝,钟幼平,李军,谢仰杰,胡家财[4](2016)在《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文中研究指明为丰富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对各时期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进行了描述,并详细记录了各时期全长、口裂、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变化.根据卵黄囊和油球的消失、鳍膜的消退、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缩、鳞片的生长及色素的变化把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包括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稚鱼期和幼鱼期.在水温26.71±1.26℃的培育条件下,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至6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失,进入晚期仔鱼期;至29日龄,鳍膜消失,进入稚鱼期;至41日龄,鳞片开始长出,至59日龄,稚鱼全身覆盖鳞片,完成变态,进入早期幼鱼期.并发现在生态幅范围内提高培育水温,可以提高生长效率,加快育苗速度.
吴水清,郑乐云,黄种持,仇登高,许朝辉,郑君飘,邱峰岩,吴精灵,刘银华[5](2016)在《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文中提出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在水温(22±1)℃、盐度33、p H7.8的海水中,杂交受精卵经过35 h 23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其中在卵裂期、囊胚期和仔鱼出膜前后,杂交子代胚胎的死亡率较高。杂交石斑鱼的孵化率为91.5%,低于对照组的93.1%;畸形率为10.5%,高于对照组的5.3%。根据杂交子代卵黄囊消失与否、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与收缩、体色和鳞片的出现,可将杂交石斑鱼胎后发育分为:前期仔鱼(0!3日龄)、后期仔鱼(4!27日龄)、稚鱼期(28!45日龄)、幼鱼期(46日龄以后);通过与其亲本早期发育进行比较发现,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
周庆杰,于道德,高天翔,官曙光[6](2014)在《七带石斑鱼早期形态发育与仔稚幼鱼培育的观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掌握一套可行的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人工繁育操作规程、积累七带石斑鱼生物学资料和苗种培育技术经验,作者对七带石斑鱼早期发育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苗种培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在水温23.5℃±0.5℃、盐度31、p H7.98.2、溶氧量68 mg/L的条件下,七带石斑鱼的受精卵历时31 h5 min完成胚胎发育过。胚胎发育可划分5个时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根据卵黄囊、第二背鳍棘与腹鳍棘、鳞片和体色的变化,七带石斑鱼胚后发育可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又可分为前期仔鱼和后期仔鱼。在水温2426℃,盐度28的海水中培育,初孵至2日龄(day post hatching,dph)仔鱼是前期仔鱼,330dph为后期仔鱼,3157dph为稚鱼期,58dph进入幼鱼期。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与收缩是七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特征。第二背鳍棘的长度在仔鱼2830 dph达到最大值,占仔鱼全长的81%。这些特点增加了苗种培育的难度和障碍。
杨求华,黄种持,郑乐云,李雷斌,刘银华,许朝辉[7](2014)在《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生长》文中研究指明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赤点石斑鱼(E.akaara,♂)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对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受精卵为圆形、透明、浮性卵,卵径0.858±0.022 mm,有油球一个,居卵中央;在水温26±0.5℃、盐度32、pH 8.2、静水微充气的孵化条件下,胚胎可以正常发育,共经历了受精卵、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6个阶段28个时期,历时25h 15 min完成胚胎发育。统计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的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7.3%、91.6%和9.5%。在仔稚幼鱼生长方面,杂交石斑鱼的生长速度介于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之间,快于云纹石斑鱼而慢于赤点石斑鱼,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刘银华[8](2014)在《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及育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围绕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描述了云纹石斑鱼育苗技术、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仔稚幼鱼各阶段的形态发育,以及温度和盐度对其早期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2013年5-7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丰源水产养殖场,培育了一批云纹石斑鱼苗种,期间对云纹石斑鱼育苗技术、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发育和摄食生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在饵料系列为牡蛎受精卵、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鱼糜,育苗水温范围22.5-29.2℃,盐度范围31.65-34.67,pH范围7.45-8.49,DO>5 mg/L条件下,从5月13日到7月10日实验结束,历时59 d,共培育出平均全长为36.5 mm的鱼苗约5.376万尾,育苗成活率3.0%。根据卵黄囊、鳍膜、第二背鳍棘、第一腹鳍棘、鳞片、斑纹色素的变化把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包括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稚鱼期、幼鱼期。在水温范围22.5-28.9℃,盐度范围31.65-34.67,DO>5mg/L,pH范围7.45-8.49的培育条件下,从初孵仔鱼培育至4日龄,仔鱼开口,至6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失,进入晚期仔鱼期,至29日龄,鳍膜消失,进入稚鱼期;至41日龄,鳞片开始长出,至59日龄,稚鱼全身覆盖鳞片,完成变态,进入幼鱼期。另外,还发现把生态因子控制在最佳水平,可以提高其仔稚鱼的生长效率,加快其育苗速度。牡蛎受精卵、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鱼糜这一饵料系列适用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云纹石斑鱼仔、稚鱼摄食能力强,摄食活动旺盛,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摄食率为40%,仔、稚鱼平均摄食率为97.63%,13日龄之后的饱食个体比例为92.25%,而且可以初步确定把平均体重的10-20%和8-10%作为云纹石斑鱼仔鱼和稚鱼的日投喂量;云纹石斑鱼仔鱼、稚鱼的摄食节律性明显,白天摄食为主,夜间均不摄食,为白天摄食类型,均出现两个摄食高峰,仔鱼摄食高峰出现在9:00和15:00,稚鱼摄食高峰出现在7:00和13:00;全长(L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式为Lt=0.0088D2+0.1622D+1.1145,体重(W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式为Wt=0.3660D2-11.361D+59.0223,全长(Lt)与体重(W)的回归方程式为W=0.0117Lt3.0178,b=3.0178约等于3,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为均匀生长类型。实验结果还表明:适温范围内,提高育苗水温可以促进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生长发育。2013年7-8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丰源水产养殖场,研究了盐度渐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以及温度和盐度的突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存活的影响;2013年8-9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水试验场,研究了温度渐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研究显示:1)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于生长存活在盐度范围14-40内,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14-19。2)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宜温度范围为21-30℃。温度实验中,在低于18℃的水中,幼鱼摄食能力减弱,活力低下,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原菌;在高于33℃的水中,幼鱼运动过频,消耗大量能量,抑制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幼鱼对盐度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适当的降低盐度有益于提高幼鱼的生长速度,幼鱼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
宋振鑫[9](2013)在《云纹石斑鱼早期生物学观察、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作为我国沿海网箱养殖和增殖放流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适合于池塘、网箱、室内水泥池及工厂化养殖。本文结合云纹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生产,采用实验生态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系统地观察了各主要特征性发育阶段,并研究了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和仔、幼鱼培养的最适理化条件以及相应生物学参数,现总结如下:1.用扫描电镜对人工催产获得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卵子、精子以及精子入卵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卵子表面分布网纹纵横交错、走向不一,众多微小孔散布其中;有且只有一个受精孔,由前庭和精孔管两部分组成;卵膜断面厚3.43.5μm,为板层状结构,平行排列,各层之间紧密结合无空隙。云纹石斑鱼精子具有典型的硬骨鱼纲类特征,由头部、中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呈圆形,前段无顶体,直径约1.92.0μm;中片由若干圆形线粒体围绕而成;尾部细长约1617μm。整个受精过程可分为卵膜与精子间相互吸引、精子对受精孔的锚定、精核进入以及受精孔封闭和卵膜表面修复4个阶段,过程持续约90s。整个过程未发现有多精入卵的现象。2.通过对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在水温(22±0.2)℃、盐度30、溶氧7.8mg/L、PH8.25的条件下,云纹石斑鱼的受精卵历时38h17min开始孵化出膜。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原肠、神经胚和器官形成及出膜六个阶段,受精、胚盘形成、2细胞等二十八个时期。在水温(23±1)℃,盐度30±3,DO≥5mg/L,pH8.0±0.5的海水中,培育至5d,卵黄囊完全消失成为后期仔鱼;培育至27d,发育最快的云纹石斑鱼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65d,发育最快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胚后发育过程主要是根据卵黄囊、鳍膜、鳞片、体色及第一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相对长度的变化分为仔鱼、稚鱼和幼鱼三个时期。其中仔鱼期又根据其卵黄囊的有无划分为前期仔鱼和后期仔鱼。3.采用单因子实验的方法,在水温(22±0.2)℃条件下,将受精卵在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和45)、不同pH(5.5、6.0、6.5、7.0、7.5、8.0、8.5、9.0和9.5)下孵化,观察比较其孵化率(HR,%)、畸形率(DR,%)以及对孵化、仔鱼培育周期的影响。并在上述设定条件下,进行了初孵仔鱼耐受试验,测定其存活率(SR,%)及生存活力指数(SAI)。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盐度分别为10和45,最低和最高临界pH分别为6.0和9.5;盐度、pH的适宜范围分别是2040,6.59.0,最适范围分别是3035,7.58.0。仔鱼生存盐度、pH的适宜范围分别是2035,6.09.0;最适范围分别是2530,7.58.0。4.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按照温度突降(DS)与逐步降温(DG)两种模式对云纹石斑鱼等五种幼鱼进行低温胁迫实验,观察并描述了DS和DG处理组中幼鱼存活、摄食和生长变化情况。在突变条件下,石斑鱼幼鱼在1723℃范围内均能存活(存活率为100%)与生长(活力正常),其中DS-20℃、DS-23℃组摄食正常;DS-14℃组中幼鱼存活率开始降低,活力较差,停止摄食并出现死亡,48h后存活率为86.65%、96.65%、100%、95%和78.35%;DS-11℃组中存活率全为0%,石斑鱼幼鱼突降最大温差不得超过10℃。在渐变条件下,石斑鱼幼鱼在1723℃范围内均活力良好、摄食正常,存活率达到100%;17℃以下停止摄食,14℃以下活力较差,半致死温度分别出现在9、8、7、10和9℃,耐受极限温度分别出现在8、7、6、9和8℃。耐低温能力由弱到强依次为青石斑鱼<七带石斑鱼<褐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5.观测研究了云纹石斑鱼幼鱼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生长特性。经过122d的养殖,云纹石斑鱼幼鱼平均体重由(79.620±13.007) g增加到(238.086±46.307)g,相对增长率为1.631%,全长(TL)与养殖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TL=0.013t2+2.008t+11.540,体重(W)与体长(BL)的关系式为W=0.018BL3.083。同时,通过对比研究得出云纹石斑鱼比七带石斑鱼在幼鱼阶段更具生长特性优势的结果。并且两种幼鱼丰满度生长差异不显着(P>0.05),都保持在2.23.4之间。
李炎璐[10](2013)在《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受精生物学及其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育种是水产动物育种中应用较为广泛有效的基本途径之一。石斑鱼是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获得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石斑鱼优质新品种,本研究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进行杂交,对杂交的受精过程、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等方面做了系统观察和研究,获得了生长发育正常的杂交子一代,并对杂交子一代与其亲本进行对比分析。现将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受精过程的观察以云纹石斑鱼为母本、七带石斑鱼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云纹石斑鱼卵子形态结构以及杂交时精子入卵过程。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的受精过程与亲本自交的精子入卵过程无本质区别。云纹石斑鱼卵表面布满纵横交错、走向不确定的网纹,在受精孔区可观察到前庭、受精孔和微小孔。成熟的精卵相遇时相互激活,产生一系列胞间反应。受精后025s,可观察到精子附着在卵子受精孔周围;受精3045s,已有精子进入卵子,且明显可见精子尾部留在受精孔外;精子入卵后,受精孔内有受精锥形成,周围可观察到絮状的受精塞,将受精孔封闭;授精90s至3min,卵表面处于修复状态。未发现有多精入卵的现象。2.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学观察对杂交子一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地观察。对胚胎发育按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各阶段进行观察,在水温2122.5℃、盐度29、pH88.1的海水中,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经35h20min完成。根据分别在卵黄囊期、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生长消退过程、鳞片生长、体表色素变化的不同,观察比较了胚后发育的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鱼苗培育至58d后完成了稚鱼至幼鱼的变态:初孵仔鱼4d以前为内源性营养(卵黄囊仔鱼),4d后开口摄食,为外源性营养,42d±2d基本完成变态进入稚鱼阶段,58d±4d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同时,用同一母本(云纹石斑鱼)同批卵与同种雄鱼采集的精子人工授精后获得的受精卵作为对照进行孵化、仔稚幼鱼培育,与杂交子一代进行比较,显示杂交子一代在仔稚幼鱼阶段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云纹石斑鱼。3.盐度对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观察了在9个盐度梯度(5、10、15、20、25、30、35、40、45)下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受精卵和初孵仔鱼在水中的分布状态;对不同盐度条件下的胚胎发育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进行比较;对初孵仔鱼进行了耐饥饿试验,测定其生存活力指数(SAI)。结果表明,其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540,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盐度低于30时,盐度越低,孵化率越低,畸形率越高;盐度高于35时,盐度越高,孵化率越低,畸形率越高。仔鱼的最适生存盐度范围为3035,此盐度下的SAI值分别为33.3±0.8和24.1±0.2。盐度低于30时,盐度越低,仔鱼的存活率及SAI值越低;盐度高于35时,盐度越高,仔鱼的存活率及SAI值越低。4.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形态特征及其与亲本的比较分析运用常规测量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一代3个群体6月龄幼鱼的形态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子一代在体表条带上同时具有双亲本特征,为两亲本的中间态。对3个群体12项可量、可数性状进行杂种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其中6项性状偏向于母本,5项性状偏向于父本,l项与父母本相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一代与母本云纹石斑鱼聚为一类,在形态上较接近于母本。5.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特征及其与亲本的比较分析在循环水人工养殖条件下,分别对1014月龄阶段的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一代3个群体的体长、体重、生长指标、肥满度、超亲优势率等主要生长参数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并对3个群体的生长模型进行方程拟合。结果显示:在体长和体长生长指标方面,大小依次为杂交子一代>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生长最快,具有明显优势;体重和体重生长指标方面,大小依次为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云纹石斑鱼增重最大,在10月龄后体重增长速度加快并超过其它2个群体。七带石斑鱼的肥满度始终最高,杂交子一代次之;变异系数方面,云纹石斑鱼的变异系数最小,性状遗传较稳定。由每月体长、体重生长值得到的超亲优势率分析显示,杂交子一代在14个月的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二、赤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赤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1)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1.1 杂交育种 |
1.1.1 鱼类杂交育种的发展 |
1.1.2 鱼类远缘杂交的障碍 |
1.1.3 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 |
1.1.4 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学 |
1.1.5 石斑鱼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 鱼类中的骨骼畸形 |
1.2.1 骨骼畸形原因 |
1.2.2 研究骨骼畸形的方法 |
1.2.3 鱼类骨骼畸形机制研究 |
1.2.4 石斑鱼中的畸形 |
1.3 鱼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
1.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3.2 染色体显带技术 |
1.3.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3.4 石斑鱼类染色体研究 |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 |
1.4.1 线粒体DNA研究 |
1.4.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应用 |
1.5 转录组学 |
1.5.1 测序技术发展 |
1.5.2 石斑鱼转录组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云纹石斑鱼与云龙石斑鱼家系建立 |
2.2.2 云纹石斑鱼和云龙石斑鱼苗种培育 |
2.2.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及云龙石斑鱼家系间生长对比 |
2.2.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
2.2.5 生长性状和畸形率统计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受精率 |
2.3.2 云龙石斑鱼父系半同胞家系畸形率 |
2.3.3 云龙石斑鱼家系间及父系半同胞家系间生长对比 |
2.3.4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
2.3.5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
2.3.6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
2.4 讨论 |
2.4.1 云龙石斑鱼家系的生长差异 |
2.4.2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生长对比 |
2.4.3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 |
2.4.4 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对比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云龙石斑鱼畸形性状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鱼的来源 |
3.2.2 取样以及RNA提取 |
3.2.3 cDNA文库构建以及illumina测序 |
3.2.4 序列组装以及功能注释 |
3.2.5 差异基因分析 |
3.2.6 样本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
3.2.7 基因表达网构建 |
3.2.8 模块-性状关系以及关键基因鉴定 |
3.2.9 基因验证 |
3.3 结果 |
3.3.1 正常鱼与畸形鱼的外在表现 |
3.3.2 云龙石斑鱼的脑、垂体和脊椎骨的转录组De novo组装与分析 |
3.3.3 Unigenes的注释 |
3.3.4 样本聚类以及差异基因鉴定 |
3.3.5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3.6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
3.3.7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3.3.8 畸形相关模块的鉴定以及功能注释 |
3.3.9 基因鉴定以及网络构建 |
3.3.10 荧光定量验证实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石斑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
4.2.2 PCR扩增与测序 |
4.2.3 线粒体DNA注释及分析 |
4.2.4 系统发育树构建 |
4.3 结果 |
4.3.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
4.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4.3.3 转运RNA和核糖体RNA |
4.3.4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间隔和重叠区域 |
4.3.5 L链的复制起点和控制区 |
4.3.6 线粒体的母性遗传 |
4.3.7 系统发育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受精卵的获取与孵化 |
5.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
5.2.3 取样与观察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胚胎发育 |
5.3.2 胚后发育 |
5.3.3 E. AT与E. A生长性状比较 |
5.3.4 E. AT与E. A第二背鳍棘与第一腹鳍棘的变化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头肾-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 |
6.2.3 线粒体DNA序列测定 |
6.3 结果 |
6.3.1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E. AT与E. A染色体数目及组成 |
6.3.2 E.AT线粒体DNA分析 |
6.4 讨论 |
6.4.1 杂交子代E.AT染色体组成 |
6.4.2 杂交子代E.AT线粒体 |
6.5 小结 |
第七章 赤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与父母本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7.2.3 SSR引物 |
7.2.4 PCR扩增和自动荧光检测 |
7.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3 结果 |
7.3.1 SSR位点多态性分析 |
7.3.2 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 |
7.3.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7.3.4 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
7.3.5 遗传距离与遗传一致度 |
7.4 讨论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资助项目 |
致谢 |
(2)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性腺发育及相关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杂交研究进展 |
1.1.1 鱼类远缘杂交概述 |
1.1.2 石斑鱼杂交概述 |
1.2 鱼类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
1.2.1 原始性腺的形成和分化 |
1.2.2 硬骨鱼类性腺的性腺发育 |
1.2.3 硬骨鱼类性腺分化的类型 |
1.2.4 影响鱼类性腺发育的因素 |
1.3 转录组研究进展 |
1.3.1 鱼类环境因子相关转录组研究概述 |
1.3.2 鱼类致病机理及免疫相关转录组综述 |
1.3.3 其他鱼类转录组概述 |
第2章 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杂交后代生长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仔、稚、幼鱼培育条件 |
1.3 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胚胎发育 |
2.2 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特征 |
2.3 仔、稚、幼鱼的全长生长 |
2.4 鳍棘生长变化 |
3 讨论 |
3.1 正反交子代与亲本发育时间及所需温度 |
3.2 正反交子代及亲本发育的比较 |
3.3 杂交后代的遗传基础分析 |
第3章 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倍性及性腺发育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1.3 DNA含量检测 |
1.4 性腺切片的制作 |
2 实验结果 |
2.1 云龙石斑鱼DNA含量的检测 |
2.3 云龙石斑鱼及云纹石斑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
2.4 云龙石斑鱼生长情况及肝体指数、性体指数 |
3 讨论 |
3.1 石斑鱼杂交及倍性 |
3.2 石斑鱼的生长及性腺发育 |
第4章 云纹石斑鱼、云龙石斑鱼垂体转录组对比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总RNA的提取及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1.2.1 Trizol法提取总RNA |
1.2.2 RNA质检 |
1.2.3 转录组文库构建 |
1.3 数据质控 |
1.4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1.5 样本关系分析 |
1.6 差异表达基因GO与KEGG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质控分析 |
2.2 转录组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情况分析 |
2.3 样本间关系情况分析 |
2.4 组间差异分析 |
2.4.1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2.4.2 差异基因KEGG分析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资助项目 |
致谢 |
(3)驼背鲈(♀)×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精卵的获取与孵化 |
1.2 仔、稚、幼鱼的培育 |
1.3 取样与观察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胚胎发育 |
2.2 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 |
2.2.1 前期仔鱼 |
2.2.2 后期仔鱼 |
2.2.3 稚鱼期 |
2.2.4幼鱼期 |
2.3 杂交子代与驼背鲈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比较 |
2.3.1杂交子代与驼背鲈胚胎发育比较 |
2.3.2 杂交子代与驼背鲈胚后发育比较 |
3 讨论 |
3.1 胚胎发育 |
3.2 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 |
3.3 亲本组合的可行性 |
(4)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初孵仔鱼的获取 |
1.2仔、稚、幼鱼的培育 |
1.3仔、稚、幼鱼的取样观察 |
2结果与讨论 |
2.1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特征 |
2.1.1早期仔鱼 |
2.1.2晚期仔鱼 |
2.1.3稚鱼 |
2.1.4幼鱼 |
2.2仔、稚、幼鱼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变化 |
2.3讨论 |
2.3.1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发育期的划分 |
2.3.2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发育与生活习性 |
2.3.3云纹石斑鱼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发育及其生物学意义 |
2.3.4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发育过程中的3个危险期 |
2.3.5云纹石斑鱼的生长发育与水温 |
3结论 |
(5)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实验材料 |
1. 2 杂交受精卵的孵化及仔稚幼鱼的培育 |
1. 3 胚胎发育和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
1. 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 1 胚胎发育 |
2. 1. 1 卵裂期 |
2. 1. 2 囊胚期 |
2. 1. 3 原肠胚期 |
2. 1. 4 神经胚期 |
2. 1. 5 器官形成期 |
2. 2 杂交受精卵胚胎发育孵化率及畸形 |
2. 3 仔稚幼鱼形态发育 |
2. 3. 1 前期仔鱼 |
2. 3. 2 后期仔鱼 |
2. 3. 3 稚鱼期 |
2. 3. 4 幼鱼期 |
3 讨论 |
3. 1 杂交子代与其亲本胚胎发育的比较 |
3. 2 杂交子代与其亲本仔稚幼鱼生长的比较 |
3. 3 亲本组合的可行性 |
(6)七带石斑鱼早期形态发育与仔稚幼鱼培育的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受精卵孵化 |
1.2胚胎发育观察 |
1.3苗种培育及观察 |
2结果与分析 |
2.1胚胎发育 |
2.1.1卵裂期 |
2.1.2囊胚期 |
2.1.3原肠胚期 |
2.1.4神经胚期 |
2.1.5器官形成期 |
2.2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特征 |
2.2.1仔鱼期 |
2.2.2稚鱼期 |
2.3仔稚幼鱼的生长与培育管理 |
2.3.1前期准备 |
2.3.2培育过程 |
3讨论与小结 |
3.1胚胎发育 |
3.2七带石斑鱼胚后发育阶段的划分 |
3.3七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生长与培育 |
(7)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1.2.1 人工授精 |
1.2.2 孵化 |
1.2.3 受精率、孵化率、畸形率 |
1.2.4 仔稚幼鱼生长比较 |
1.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 |
2.2 胚胎发育 |
2.2.1 卵裂期 |
2.2.2 囊胚期 |
2.2.3 原肠胚期 |
2.2.4 神经胚期 |
2.2.5 器官形成期 |
2.2.6 孵化期 |
2.3 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生长情况 |
3 讨论 |
3.1 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 |
3.2 杂交子代的生长及其组合的可行性 |
(8)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及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云纹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 |
1.1.1 分类地位 |
1.1.2 分类特征 |
1.1.3 地理分布 |
1.1.4 生态习性 |
1.1.5 养殖前景 |
1.2 云纹石斑鱼的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及设施 |
2.1.2 受精卵来源与孵化 |
2.1.3 仔、稚、幼鱼培育 |
2.2 结果 |
2.2.1 受精卵的孵化 |
2.2.2 仔稚鱼的培育 |
2.3 讨论 |
第3章 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形态发育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初孵仔鱼的获得 |
3.1.2 仔、稚、幼鱼的培育 |
3.1.3 仔、稚、幼鱼的取样观察 |
3.2 结果 |
3.2.1 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特征 |
3.2.1.1 早期仔鱼 |
3.2.1.2 晚期仔鱼 |
3.2.1.3 稚鱼 |
3.2.1.4 幼鱼 |
3.2.2 仔、稚、幼鱼第二背鳍棘和第一腹鳍棘的伸长和收缩 |
3.3 讨论 |
3.3.1 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发育时期的划分 |
3.3.2 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生活习性 |
3.3.3 云纹石斑鱼第二背鳍棘和第一腹鳍棘的发育及其生物学意义 |
3.3.4 云纹石斑鱼的生长发育与水温 |
第4章 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2.1 摄食率和消化道饱满度 |
4.2.2 摄食量和消化道饱满系数 |
4.2.3 饱食量、饱食时间、消化时间和日饱食量 |
4.2.4 日摄食节律 |
4.2.5 饵料选择性 |
4.2.6 生长特性 |
4.3 讨论 |
4.3.1 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饵料 |
4.3.2 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能力 |
4.3.3 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节律 |
4.3.4 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生长 |
第5章 盐度和温度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盐度渐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存活的影响 |
5.2.2 盐度渐变条件下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的生长 |
5.2.3 盐度突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存活的影响 |
5.2.4 温度渐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存活的影响 |
5.2.5 温度渐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生长的影响 |
5.2.6 温度突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存活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盐度对早期幼鱼的影响 |
5.3.2 温度对早期幼鱼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云纹石斑鱼早期生物学观察、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学特性 |
1.1.1 形态特征 |
1.1.2 生活习性 |
1.1.3 食性 |
1.1.4 生长特性 |
1.1.5 繁殖习性 |
1.2 人工繁育技术 |
1.2.1 亲鱼选择与强化培育 |
1.2.2 催产与受精卵孵化 |
1.2.3 仔稚鱼培育 |
1.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3.1 亲鱼的培育和催产 |
1.3.2 仔稚鱼培育 |
1.3.3 苗种培育模式 |
1.3.4 病害防治 |
第二章 云纹石斑鱼精卵结构及受精过程扫描电镜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来源 |
2.1.2 样品的固定 |
2.1.3 样品的制备 |
2.2 结果 |
2.2.1 成熟卵子 |
2.2.2 成熟精子 |
2.2.3 受精过程 |
第三章 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受精卵获得及孵化 |
3.1.2 仔、稚、幼鱼的培育 |
3.1.3 取样和观察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胚胎发育 |
3.2.2 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特征 |
3.3 讨论 |
3.3.1 胚胎发育 |
3.3.2 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
第四章 盐度与 pH 对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来源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盐度对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
4.2.2 pH 对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
4.2.3 盐度对云纹石斑鱼仔鱼活力的影响 |
4.2.4 pH 对云纹石斑鱼仔鱼活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盐度对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
4.3.2 pH 对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
第五章 低温胁迫对五种石斑鱼幼鱼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来源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石斑鱼幼鱼对温度骤降耐受性反应 |
5.2.2 石斑鱼幼鱼对冷驯化耐受性反应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云纹石斑鱼和七带石斑鱼幼鱼在封闭循环水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和比较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两种石斑鱼幼鱼体重生长 |
6.2.2 幼鱼全长与养殖时间关系 |
6.2.3 体长生长与体重关系 |
6.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受精生物学及其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1.1 鱼类杂交育种的发展 |
1.1.2 远缘杂交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
1.2 石斑鱼类杂交育种的研究现状 |
1.3 石斑鱼类早期发育及其环境因素研究 |
1.3.1 石斑鱼类早期发育的研究 |
1.3.2 石斑鱼类早期发育的环境因素研究 |
1.4 杂交的遗传学标记研究 |
1.4.1 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 |
1.4.2 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 |
1.4.3 细胞遗传学标记(cytogenetical markers) |
1.4.4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 |
第二章 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的受精过程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取材 |
2.1.2 样品的固定 |
2.1.3 样品的制备 |
2.2 结果 |
2.2.1 云纹石斑鱼卵子的形态结构 |
2.2.2 七带石斑鱼精子的形态结构 |
2.2.3 精子入卵过程的观察 |
2.3 讨论 |
2.3.1 异源精卵的相互识别与结合 |
2.3.2 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精子入卵过程的特点 |
第三章 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学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来源 |
3.1.2 受精卵的孵化及仔稚幼鱼的培育条件 |
3.1.3 胚胎发育的观察 |
3.1.4 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胚胎发育 |
3.2.2 仔稚幼鱼形态发育 |
3.2.3 杂交子一代的发育特征 |
3.3 讨论 |
3.3.1 杂交子一代与云纹石斑鱼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生长的比较 |
3.3.2 亲本组合的可行性 |
第四章 盐度对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受精卵来源 |
4.1.2 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观察 |
4.1.3 仔鱼分布水层和无投饵仔鱼活力的测定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杂交子一代受精卵的沉浮分布 |
4.2.2 杂交子一代受精卵的孵化、孵化率及畸形率 |
4.2.3 杂交子一代初孵仔鱼的水层分布 |
4.2.4 盐度对仔鱼生存活力指数(SAI)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盐度对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的影响 |
4.3.2 盐度对杂交子一代仔鱼生存活力指数的影响 |
第五章 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形态特征及其与亲本的比较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亲本与杂交子一代形态学分析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杂交子一代形态学特征 |
5.2.2 杂交子一代与双亲本可数性状比较 |
5.2.3 杂交子一代与双亲本可量性状比较 |
5.2.4 聚类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特征及其与亲本的比较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来源 |
6.1.2 苗种培育条件及取样 |
6.1.3 生长测量与数据分析 |
6.2 结果 |
6.2.1 杂交子一代生长特征 |
6.2.2 生长性状的比较分析 |
6.2.3 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
6.2.4 亲本及其杂交子一代体长、体重生长与月龄的关系 |
6.3 讨论 |
6.3.1 亲本及其杂交子一代群体体长、体重关系的比较 |
6.3.2 亲本及其杂交子一代群体生长性状的差异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赤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和遗传性状分析[D]. 李振通.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2]石斑鱼杂交后代表型、性腺发育及相关遗传分析[D]. 李子奇.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3]驼背鲈(♀)×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J]. 李振通,田永胜,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子奇,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孙礼娟,翟介明. 南方水产科学, 2020(01)
- [4]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J]. 刘银华,张雅芝,钟幼平,李军,谢仰杰,胡家财.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6(04)
- [5]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J]. 吴水清,郑乐云,黄种持,仇登高,许朝辉,郑君飘,邱峰岩,吴精灵,刘银华. 渔业研究, 2016(01)
- [6]七带石斑鱼早期形态发育与仔稚幼鱼培育的观察研究[J]. 周庆杰,于道德,高天翔,官曙光. 海洋科学, 2014(12)
- [7]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生长[J]. 杨求华,黄种持,郑乐云,李雷斌,刘银华,许朝辉. 海洋渔业, 2014(03)
- [8]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及育苗技术研究[D]. 刘银华. 集美大学, 2014(06)
- [9]云纹石斑鱼早期生物学观察、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D]. 宋振鑫. 上海海洋大学, 2013(05)
- [10]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受精生物学及其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的研究[D]. 李炎璐. 上海海洋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