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土压实特性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婕[1](2021)在《黄土状粉土击实能量传递规律及宏细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随着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崛起等战略政策的实施,城乡建设程度加速扩张,机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现代化基础工程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拓展建设用地,综合考虑工程技术、建设成本等因素,充分利用地形开山造地、平沟建城势在必行。考虑到土质区域性及施工经济性的问题,我国中西部地区位于黄河中上游,填土工程中大部分取用黄土状土,但由于土地资源缺乏,工程性质极其复杂的黄土状粉土也被用作填料,其重塑过程及压实特性是影响其填土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工程中一般用压实度对填土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如何精准控制室内试验标准最大干密度是压实度计算的关键问题。因此,探究不同压实条件下黄土状土重塑过程中击实能的具体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评判土体的击实质量还能够较为直观的判断击实能量的有效利用率,避免能量浪费。本文以山西某填土场地的黄土状粉土为研究对象,以室内标准击实方法为基础,基于两种不同侧向约束条件开展了系列击实试验和土中应力测试试验,结合电化学阻抗谱、离散元数值模拟,从宏细观两方面对击实能在黄土状粉土中的传递规律做了系统分析,得到黄土状粉土由散状颗粒到形成稳定土骨架过程中击实能量的传递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不同击实能及含水量条件下的击实试验,表明侧限条件的约束及击实方式(单点或多点)的变化对击实结果影响较大,相同击实能下,单点完全侧限条件下击实黄土状粉土的最大干密度要小于多点非完全侧限条件下击实土的最大干密度,且完全侧限条件下会形成围箍效应。不改变侧限条件情况下,含水量、击实能、铺土厚度等对黄土状粉土击实效果的影响与其对细粒土击实效果的影响一致。(2)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土中应力测试系统,对不同侧限条件下的击实过程进行土中应力测试,揭示了土体击实的动力固结过程。可近似等效为击实锤与土体之间的非完全弹性碰撞;此过程极其短暂,仅有几到十几毫秒,击实能以波的形式向土中传播,击实冲击力与土底压应力均体现为随击实作用时间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曲线。击实冲击力峰值及土底压应力峰值均随土骨架稳定程度增加而增大。当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后由于水分无法排出,击实冲击传递过程中有效应力减小,土底压应力减小,因此为保证击实能的充分利用,对黄土状粉土进行压实时,应尽量保证其含水量处于其最优含水量附近,w=[wop,wop+2%)。(3)击实黄土状粉土的极限强度在不同含水量、围压下,表现出不同规律,且应力-应变关系类型随围压和含水量的变化有显着不同,一般由软化型向硬化型转变,存在临界围压和临界含水量。在相同击实能及含水量条件下,临界围压约为200 k Pa~300 k Pa,在相同击实能及围压下,临界含水量即为相应击实能下的最优含水量。(4)基于能量守恒定理,提出了土中“应力扩散传递比”的概念,进而对击实能在土中的击实效应机理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击实过程中土中“应力扩散传递比”随击实能的累积而不断提高,当击实能达到2000k J/m3之后,应力扩散传递比趋于稳定,达到0.9以上。进一步增加击实能,土体密度不再明显改变,表明土骨架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黄土状粉土的最大经济击实能约为2000 k J/m3左右。(5)PFC2D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击实过程中,强力链由击实锤底部向土底发展,当竖向强力链完全形成时土体达到最密实状态,此时的击实能达到最大经济击实能。随着侧限约束的减弱(即筒径与锤径比的增大),侧限约束对土颗粒侧向位移的限制消减,围箍效应逐渐消除,击实效果提高。但是当筒径与锤径比达到4时,击实作用的侧向扩散达到极限,且总体击实效果减小。因此,在工程中要合理选择锤径与锤间距,建议锤间距为2~3倍的锤径,以达到最佳击实效果。
赵鑫鑫[2](2021)在《基于动态露点等温线法的土的持水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土的持水特性曲线SWRC(Soil water retention curve)指土的重力或体积含水率与吸力间关系,是非饱和土最重要的本构关系。大多SWRC由轴平移方法测得,对应低吸力范围(0~1.5 MPa);然而工程实践中相对湿度RH常低于95%(吸力大于6.8 MPa),因而高吸力范围内土的持水特性研究非常必要。本文采用动态露点等温线DDI(Dynamic Dew-Point Isotherm)法测得Wyoming Bentonite、宁明膨胀土、Denver Bentonite、荆门黄褐色膨胀土、Denver Claystone、荆门棕褐色膨胀土、信阳黏土、武汉黏土、三门峡粉质黏土、郑州粉土、煅烧高岭土、开封黄河砂高吸力范围(6.8~510.9 MPa)的SWRC,用吸湿结束点(RH为95%)对应的重力含水率w95量化高吸力下的持水能力、采用SWRC滞回区域面积HHA(Hydraulic hysteresis area)、脱吸湿过程重力含水率最大差值?wmax反映滞回效应强弱,探讨w95、HHA、Δwmax与土性参数间关系,采用多项式对12种土高吸力下SWRC进行数学描述。采用DDI法测得Wyoming Bentonite、宁明、荆门黄褐色3种膨胀土不同温度下SWRC,并探讨高吸力下膨胀土持水特性的温度效应规律。结论如下:(1)用相对湿度95%对应重力含水率w95量化高吸力下持水能力,煅烧高岭土为1.0%,而Denver Bentonite为22.5%,表明从砂土到极高塑性黏土,12种土高吸力下持水能力差别很大,且与塑性指标(SSA、w L、Ip)正相关。(2)用滞回区域面积HHA量化滞回效应强弱,煅烧高岭土为0 k Pa,Wyoming Bentonite为13641 k Pa,表明从砂土到极高塑性黏土,12种土高吸力下滞回效应差别很大,亦与塑性指标(SSA、w L、Ip)正相关。(3)采用3次多项式拟合12种土样高吸力下w-ψ关系表示的SWRC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2均大于0.95,RMSE均小于0.54%。(4)3种膨胀土的持水能力(w95)大体随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其SWRC滞回效应(HHA、?wmax)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用改进的Fredlund-Xing(1994)新模型能够很好的再现不同温度下3种膨胀土的SWRC。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3](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认为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来春景[4](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城镇发展受到地形和空间的限制,为了破解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瓶颈,大多城市通过对低丘缓坡、荒山沟壑等未利用地资源进行科学有序地开发,增加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削山头,填沟壑,平高差,建造人工小平原,将数条沟壑填平形成建设用地。填沟造地和削峁建塬后形成大面积、大厚度的人工填土层,由此产生的高填方建设场地沉降变形和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等一系列地质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兰州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高填方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黄土的击实特性、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湿化特性。针对压实高填方黄土建设场地的沉降变形和高边坡的稳定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结论如下:1.以研究区填筑体的Q3黄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含水率和击实功的耦合作用,采用击实试验研究了Q3黄土的全击实特性,构建了不同击实条件下的击实曲线模型,确定了全击实曲线的特征参数。采用直接剪切试验、三轴试验、固结压缩试验、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的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压缩变形特性、固结特性、次固结特性和渗透湿化特性。分析了压实黄土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应变软化和硬化的非线性特性,构建了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压实黄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归一化方程。采用一维高压侧限压缩试验,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变形和时效特性,分别构建了压缩应变与竖向应力和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压实土层的次固结沉降计算方法。2.在研究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土体固结压缩过程和渗流过程中的相似比。以兰州Q3黄土为填筑材料,设计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考虑含水率、干密度和填筑高度对高填方体沉降变形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不同填筑高度的填筑体在超重力条件下的沉降变形和稳定时间进行分析,得到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与填筑高度的关系曲线,及地基沉降变形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为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计算与稳定时间的预测提供了方法。3.探讨了高填方原地基和填筑体沉降变形和长期沉降的计算方法,分析高填方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压实黄土高填方的自由场地和沟谷场地在形成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原地基的不同处理方式,计算场地的沉降变形。考虑土体模量的应力相关性和非线性特性,采用土体硬化模型对填筑场地变形进行计算,并与理想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考虑沟底宽度和侧岸坡度的影响,对高填方沟谷场地的沉降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沟谷效应对沉降变形的影响。4.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填料类别、填筑高度、坡比和斜坡地基等因素对高填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了坡体的变形特性和潜在滑移面的特点。考虑地下水渗流和坡前蓄水等条件,分析了水作用前后对高填方边坡坡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5.以兰州市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项目为例,提出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工程中对原地基处理、填筑体设计和施工、填方边坡设计的质量控制措施。
董山[5](2020)在《不同击实条件下黄土状粉土的剪切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黄土状粉土作为一种非典型黄土因其特殊的性质在过去的工程建设中通常不被使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高速推进,近年来在山西等黄土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将黄土状粉土作为路基或地基填料用于工程建设的情况逐渐成为常态,这就需要克服黄土状粉土原本的不良属性以免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压实黄土状粉土的剪切特性开展深入分析和研究将是非常有必要的。鉴于此,本文以山西忻州某工地的黄土状粉土为研究对象,对压实黄土状粉土开展了一系列的三轴压缩试验,通过分析各条件下压实黄土状粉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抗剪强度指标及剪切破坏模式来研究含水率、压实度和击实功对压实黄土状粉土剪切特性的影响,并得到了一些具有一定工程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结论:(1)相同压实度条件下,压实黄土状粉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随含水率的增大由软化型向硬化型发展,而相同含水率条件下,随压实度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的形态由硬化型向软化型发展。应力-应变曲线为软化型的试样发生剪切带破坏,硬化型的试样则发生鼓胀破坏或整体均匀破坏。(2)相同击实功条件下,压实黄土状粉土的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的程度在最优含水率偏干侧更明显,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并在最优含水率附近达到最大值。压实黄土状粉土的内摩擦角与黏聚力均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击实功的增大而增大。含水率、压实度及击实功对黏聚力的影响大于对内摩擦角的影响。(3)由全表面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得到,压实黄土状粉土在发生剪切带破坏时经历了无明显局部变形、剪切带形成与发展、剪切带贯穿试样的过程。剪切过程中试样中部的变形最大,上、下部的变形则相对较小。剪切带附近的变形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击实功的增大而减小。
马启郁[6](2020)在《高含水率粉土路基固化改良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其中一个主要难题就是工程性质差的路基填料的处理,因此针对土体改良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生石灰作为常用的一种土壤改良剂,有着较好的改良作用,但是也存在着造价高、不易保存、改良土壤易板结等缺点。草木灰作为一种工农业废料,却可以降低粉土的含水率、改善粉土的通透性和工程性质。本文以淮北地区蚌埠至五河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工程为背景,采用草木灰-石灰改良剂对高含水率粉土路基填料进行固化改良,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进行草木灰-石灰改良剂对粉土含水率影响规律的研究。首先通过梯度改良剂单掺含水率损失试验,得到草木灰改良土、石灰改良土的降水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改良剂双掺配合比方案进行改良剂双掺含水率损失试验,得到双掺改良剂时粉土的含水率损失规律。用SPSS软件对粉土含水率损失数据进行拟合,建立草木灰-石灰改良剂配合比、时间变化与粉土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用层次分析法对SPSS软件得到的各因素对粉土含水率的影响权重进行检验。(2)从含水率降低和强度提高两方面进行草木灰-石灰改良剂的固化改良机理分析。通过基本土工试验对改良前后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SEM试验从微观结构方面研究改良前后粉土颗粒与粉土结构的变化;通过EDS试验、XRD实验对改良前后粉土所含的元素、化合物进行分析;通过宏细观现象相结合,从物理、化学、力学三方面对改良机理进行研究分析。(3)从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改良现场施工工艺和现场试验对蚌五高速公路工程路基改良现场应用进行研究,为类似的路基路基填料工程提供参考依据。高含水率粉土路基填料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准备、取土场降水、装载运输、路基填筑施工和整修验收。通过现场试验选择不同路基填筑要求下的草木灰-石灰改良剂配合比。(4)依据室内试验和蚌五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工程试验段现场试验得到的宏细观土体参数,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数值模型,对改良前后粉土进行工后分析,并对车辆荷载作用下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改良前后的路用性能、稳定性等进行研究。该论文有图61幅,表28个,参考文献64篇。
张荣华[7](2020)在《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技术在粉质土路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压实作业是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影响公路使用寿命的关键工序,采用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手段。与传统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相比,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时效和无损等特点,有效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减少了人为干预,降低了检测数据造假的可能性,对保证公路路基压实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验证该技术在粉质土路基压实度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依托密涿高速廊坊至北三县段连接线工程,展开对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技术在粉质路基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粉土的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分析了粉土路基难以压实的原因,研究了粉土路基压实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良方法。通过研究粉土路基振动压实机理,在“振动轮—扰动土”二自由度数学模型基础上,根据动力学平衡方程,得到了压路机垂直振动加速度与路基土刚度和阻尼直接关联的结论,表现为垂直振动加速度与刚度成正比,与阻尼成反比,这种规律可以用于反映路基土体压实过程中的压实状况,从而为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2)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建立的“振动轮-扰动土”二自由度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了压路机振动加速度与路基土刚度(阻尼)随振动时间变化的三维仿真模拟图。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验证了二自由度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及动力学平衡方程推导结论的正确性,即用压路机垂直振动加速度表示路基土压实度是可行的,进一步夯实了本文理论基础。3)针对密涿高速工程采用的大厂粉土、香河粉土以及三河南粉土分别进行了路基土室内试验、加速度信号现场采集试验以及灌砂法关联检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压路机垂直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与三种粉土路基压实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分别建立了模型关系式。结合三种粉土细颗粒含量分析结果,得到了细颗粒含量对粉质土压实度和振动轮垂直加速度有效值模型公式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针对粉土路基的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模型关系式,为该技术在粉土路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现场试验采集的压路机垂直振动加速度有效值与灌砂法检测的粉土路基压实度之间的关联度较高,因此,自动连续压实检测技术在粉土路基中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余杭[8](2019)在《黄泛区粉土改良及土体界面摩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豫东地区地处黄泛区,在工程建设中粉土路基的处理是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由于传统的土体改良剂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新型土体改良剂的探索会对粉土路基的处理起到一定的帮助。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抗拉强度较高、耐腐蚀性好,目前已逐步的应用于上部结构与桩基的加固补强等领域,但关于FRP材料和土体之间界面摩擦特性尚缺乏研究。本文利用木质素磺酸钙对豫东地区的黄泛区粉土进行改良研究,为该技术在本地区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室内直剪摩擦试验对GFRP布与土体的界面摩擦特性开展研究,为这种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合适的参数。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黄泛区粉土以及木质素磺酸钙改良土的动力特性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土体的压实度和围压对黄泛区粉土动强度的影响,不同的掺量和养护龄期对改良土动强度和动剪切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钙对提高豫东地区粉土的动力特性有一定的帮助,当掺量为5%左右时改良效果最佳。(2)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木质素磺酸钙改良土的强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掺量和养护龄期对改良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随着木质素磺酸钙掺量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最优含水率逐渐降低。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掺量的增长表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规律、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改良土的强度逐渐增长。在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5%左右、较长的养护龄期下强度提高较明显。(3)利用砼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机对不同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下的改良土试件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掺量和冻融循环次数对木质素改良土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粉土和改良土的强度都会逐渐降低;在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下,改良土强度降低的幅度要略低于素土,说明合适的木质素磺酸钙掺量对改善土体的耐久性能有一定的效果。(4)利用TZY-1型土工合成材料综合测定仪对黄泛区粉土-GFRP布的界面摩擦特性开展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含水率、压实度、法向应力对其界面摩擦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界面摩擦系数随着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土体的含水率位于最佳含水率附近时界面摩擦系数最大,超过最佳含水率后会下降。
韦丽[9](2019)在《北部湾近海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研究 ——以广西贵合高速公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托广西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No.7合同段的路基工程,针对该工程段近海河口冲洪积粉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普遍存在强度不足,压实控制及评价困难的问题,结合冲洪积粉土的物理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提出冲洪积粉土的改良技术及综合处治措施。首先,对该地区的冲洪积粉土采用焦磷酸钠作为分散剂破坏土的结构性,进行颗粒组成分析,采用0.075mm以下细粒土进行液限和塑限试验以及分析不同颗粒组成和结构性对CBR的影响等试验,摸清了冲洪积粉土作为一类复杂混合土的基本性质;其次,由于冲洪积粉土的物理指标变异性,传统的标准干密度难以准确评价土的压实程度,提出采用孔隙比表征土的压实密度,提出了基于孔隙比与饱和度的压实控制标准与方法,为解决工地现场压实控制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再次,重点研究物理改良冲洪积粉土的作用机理和方法,研究掺配粗粒或细粒对改良土物理性质及CBR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掺配比例;同时研究了水泥改良冲洪积粉土的机理和合理掺配比例;并将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方法用于试验路段的填筑,经现场检验,表明试验路段基本符合路基稳定要求;最后,针对冲洪积粉土作为路基填料时存在边坡冲刷、路床软化、结构物回填沉陷、渗流横穿路基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处治工程措施,提高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本论文为今后研究降低近海冲洪积粉土的变异性、合理利用土的结构性,以及控制土的湿化软化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谌民[10](2019)在《钙质粉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对钙质砂强度的弱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吹填施工时的水力分选作用,珊瑚礁地基存在多层厚度不均的钙质粉土。钙质粉工具有高压缩性和较低的抗剪强度,加之在空间分布上成层性差、隐蔽性高且易与砂土相互混合的特点,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将对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地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论文从钙质粉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入手,对重塑钙质粉土进行大量室内力学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粉粒含量下钙质砂的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并通过颗粒形貌分析,揭示了粉粒含量和颗粒形状对钙质砂抗剪强度的弱化机制。最后,结合力学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典型车辆荷载下含粉土夹层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现场踏勘,概括了钙质粉土的形成机制与赋存状态。与陆源粉土对比分析了钙质粉土的矿物组成与微观结构,利用常规土工试验获得了钙质粉土的物理参数,重点讨论了液塑限试验对钙质粉土命名的适用性。2、开展室内常规力学试验,研究了钙质粉土压缩及强度特性。重点分析了在不同剪切速率及密实度下,钙质粉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指标,并进一步指出,钙质粉土CU三轴剪切性状由密实度控制,当试样由中密变为密实时,应力-应变关系由微软化逐渐向硬化转变,而孔压应变曲线由稳定正值转变为负值。3、利用K0固结仪对钙质粉土进行了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研究了钙质粉土K0系数在加、卸载状态下随含水率、竖向应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在现场路基下埋设土压力盒,获取了钙质砂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K0系数。4、通过电子显微镜及图像处理软件获取了钙质砂颗粒形貌参数,对其形貌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与陆源石英砂相比,钙质砂颗粒形状更不规则,致使细粒含量对钙质砂抗剪强度的弱化机制不同于陆源砂。试验结果表明,粉粒掺入削弱了颗粒咬合作用,导致钙质砂抗剪强度显着降低。表观粘聚力随细粒含量增加而线性减小,而有效内摩擦角在一定细粒含量下达到最大,而后逐渐减小。5、选取珊瑚礁地基典型道路模型,分析了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含粉土夹层地基沉降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在压路机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随粉土夹层厚度线性增加,开启振动工作模式后,地基沉降显着增大。
二、粉土压实特性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土压实特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状粉土击实能量传递规律及宏细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状土的工程特性 |
1.2.2 黄土状填土的压实特性 |
1.2.3 压实黄土状土的力学特性 |
1.2.4 冲击能量在土中传递规律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构架 |
第2章 黄土状粉土的击实特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土料和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土料 |
2.2.2 黄土状粉土击实试验方法 |
2.3 击实试验结果 |
2.3.1 非完全侧限击实试验结果 |
2.3.2 完全侧限击实试验结果 |
2.3.3 击实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2.4 击实黄土状粉土的电化学测试 |
2.4.1 试验土料及试验方法 |
2.4.2 Nyquist图与Bode图 |
2.4.3 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电化学阻抗行为分析 |
2.4.4 EIS特性与击实曲线的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完全侧限击实过程的能量传递规律 |
3.1 引言 |
3.2 试验土料与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土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击实锤冲击力变化规律 |
3.3.1 冲击作用时间变化规律 |
3.3.2 击实锤冲击力变化规律 |
3.4 非完全侧限击实试验中土底应力 |
3.4.1 土底压应力作用时间 |
3.4.2 土底压应力变化规律 |
3.5 非完全侧限击实试验击实能量传递规律 |
3.5.1 击实锤与土体的非完全弹性碰撞 |
3.5.2 击实锤冲量变化 |
3.5.3 击实应力传递规律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完全侧限击实过程的能量传递规律 |
4.1 引言 |
4.2 试验土料与试验方法 |
4.2.1 试验土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击实锤冲击力 |
4.3.1 冲击作用时间变化规律 |
4.3.2 击实锤冲击力变化规律 |
4.4 完全侧限击实试验中土底压应力 |
4.4.1 土底压应力作用时间 |
4.4.2 土底压应力变化规律 |
4.5 完全侧限击实试验击实能量传递规律 |
4.5.1 击实锤冲量变化 |
4.5.2 击实应力传递规律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击实黄土状粉土的强度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击实黄土状粉土应力-应变曲线 |
5.4 击实黄土状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黄土状粉土击实过程宏细观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颗粒流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6.2.1 颗粒流软件(PFC)简介 |
6.2.2 颗粒流软件(PFC)基础理论 |
6.3 颗粒流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6.3.1 土体宏观细观参数关系研究 |
6.3.2 数值模拟试样建立 |
6.4 颗粒流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5 黄土状粉土击实机理的宏细观分析 |
6.5.1 侧向约束对击实能量传递的影响 |
6.5.2 含水量对击实能量传递的影响 |
6.5.3 土层对击实能量传递的影响 |
6.5.4 击实次数对击实能量传递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7.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太原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历届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
(2)基于动态露点等温线法的土的持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土的SWRC |
1.3.2 SWRC测试技术 |
1.3.3 土的SWRC影响因素 |
1.3.4 高吸力下土的SWRC |
1.3.5 膨胀土SWRC的温度效应 |
1.3.6 土的SWRC滞回效应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12种土样物理性质指标试验 |
2.1 土的物性指标试验方案 |
2.1.1 比重试验 |
2.1.2 颗粒分析试验 |
2.1.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1.4 自由膨胀率试验 |
2.1.5 乙二醇乙醚吸附法测定土样总比表面积 |
2.2 12种土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试验结果 |
2.2.1 比重试验 |
2.2.2 颗粒分析试验 |
2.2.3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2.4 自由膨胀率 |
2.2.5 乙二醇乙醚吸附法测定土样总比表面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12种土高吸力下持水特性试验 |
3.1 蒸汽吸附分析仪设备及工作原理 |
3.1.1 蒸汽吸附分析仪设备 |
3.1.2 蒸汽吸附分析仪设备工作原理 |
3.2 12种土高吸力下持水特性试验方案 |
3.2.1 试验土样 |
3.2.2 操作步骤 |
3.3 12种土持水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3.3.1 12种土高吸力下SWRC滞回区域面积 |
3.3.2 12种土高吸力下SWRC的滞回效应最大值Δw_(max) |
3.3.3 12种土高吸力下SWRC的数学描述 |
3.3.4 粉末样与块状样SWRC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吸力下膨胀土持水特性的温度效应初探 |
4.1 高吸力下膨胀土SWRC的温度效应试验方案 |
4.1.1 试验土样 |
4.1.2 试验方案 |
4.2 3种膨胀土SWRC的温度效应初探(基于不同样品) |
4.2.1 不同温度下Wyoming Bentonite SWRC(基于不同样品) |
4.2.2 不同温度下宁明膨胀土SWRC(基于不同样品) |
4.2.3 不同温度下荆门黄褐色膨胀土SWRC(基于不同样品) |
4.2.4 不同温度下3 种膨胀土SWRC对比(基于不同样品) |
4.3 2种膨胀土的SWRC温度效应初探(基于同一样品) |
4.3.1 不同温度下Wyoming Bentonite SWRC(基于同一样品) |
4.3.2 不同温度下荆门黄褐色膨胀土SWRC(基于同一样品) |
4.3.3 不同温度下2 种膨胀土SWRC对比(基于同一样品) |
4.4 不同样品与同一样品下的SWRC温度效应 |
4.5 与文献中不同温度下膨胀土的SWRC对比 |
4.6 温度作用下膨胀土SWRC的数学描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4)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填方工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实黄土工程性质的相关研究 |
1.2.2 高填方场地的沉降变形相关研究 |
1.2.3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
1.2.4 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的相关研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内压实黄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
2.1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
2.1.1 研究区的地形地貌 |
2.1.2 研究区的地层岩性特征 |
2.1.3 研究区的气象与水文条件 |
2.1.4 兰州第四系黄土的颗粒组成特征 |
2.2 黄土的压实特性 |
2.2.1 细粒土的压实机理 |
2.2.2 黄土填料压实的影响因素 |
2.2.3 土体标准击实曲线的特征分析 |
2.2.4 黄土的全击实曲线 |
2.3 压实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2.3.1 压实黄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
2.3.2 压实黄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
2.3.3 压实黄土应力-应变关系归一化特性 |
2.4 压实黄土的压缩固结变形特性 |
2.4.1 高应力下侧限压缩特性分析 |
2.4.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的时间效应分析 |
2.4.3 压实黄土的次固结变形特性分析 |
2.5 压实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 |
2.6 压实黄土的渗透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 |
3.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3.1.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现状 |
3.1.2 离心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分析 |
3.2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 |
3.2.1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
3.2.2 高填方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设计 |
3.2.3 离心模型制作及参数 |
3.3 压实黄土填筑体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 |
3.3.2 离心模型试验中填筑体的沉降变形计算 |
3.3.3 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量与填筑高度的关系 |
3.4 压实黄土离心模型试验沉降变形的时效特性 |
3.4.1 离心模型试验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
3.4.2 离心模型试验中加载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4.3 离心模型试验中稳定阶段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研究 |
4.1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控制 |
4.1.1 黄土高填方场地填筑过程与病害分析 |
4.1.2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的稳定标准 |
4.2 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计算 |
4.2.1 高填方场地原地基压缩沉降变形分析 |
4.2.2 高填方填筑体自身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 |
4.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3.1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计算的有限元模型 |
4.3.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本构模型 |
4.3.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4 高填方沟谷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的特点 |
5.1.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病害特征分析 |
5.1.2 影响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5.2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5.2.1 边坡稳定性传统计算方法 |
5.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位移有限元法-强度折减法 |
5.3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 |
5.3.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有限元模型 |
5.3.2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浸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1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5.4.2 考虑坡前蓄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兰州黄土高填方建设场地的工程实施 |
6.1 高填方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
6.2 研究区黄土高填方工程项目实施 |
6.2.1 黄土高填方底部天然地基的处理措施 |
6.2.2 黄土填筑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
6.2.3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 |
6.2.4 黄土高填方工程的防洪排水措施 |
6.3 研究区工程关键技术效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编规程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
(5)不同击实条件下黄土状粉土的剪切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黄土的基本性质 |
1.2.1 黄土的定义及分类 |
1.2.2 黄土的物理性质 |
1.2.3 黄土的抗剪强度及应力应变特性 |
1.3 黄土的剪切特性研究 |
1.3.1 剪切变形特性的研究 |
1.3.2 剪切强度特性的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用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
2.2 试样的制备方法 |
2.2.1 压实度控制制样法 |
2.2.2 击实制样法 |
2.3 三轴压缩试验 |
2.3.1 试验仪器 |
2.3.2 试验步骤 |
2.3.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含水率及压实度对黄土状粉土剪切特性的影响 |
3.1 试验方案 |
3.2 压实黄土状粉土的变形特性 |
3.2.1 试验结果 |
3.2.2 不同围压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3.2.3 不同含水率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3.2.4 不同压实度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3.2.5 试样的剪切破坏模式分析 |
3.3 压实黄土状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
3.3.1 不同含水率及压实度下的抗剪强度指标 |
3.3.2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3.3.3 压实度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击实功对压实黄土状粉土剪切特性的影响 |
4.1 试验方案 |
4.2 压实黄土状粉土的变形特性分析 |
4.2.1 试验结果 |
4.2.2 不同围压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4.2.3 不同含水率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4.2.4 不同击实功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
4.3 压实黄土状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
4.3.1 不同含水率及击实功下的抗剪强度指标 |
4.3.2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4.3.3 击实功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全表面数字图像测量技术的剪切破坏模式分析 |
5.1 数字图像测量技术与系统简介 |
5.1.1 测量系统 |
5.1.2 工作原理 |
5.1.3 操作步骤 |
5.2 试样在不同阶段的剪切变形分析 |
5.3 试样在不同部位的剪切变形分析 |
5.4 各因素对试样剪切变形的影响 |
5.4.1 围压对试样剪切变形的影响 |
5.4.2 含水率对试样剪切变形的影响 |
5.4.3 击实功对试样剪切变形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含水率粉土路基固化改良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改良前后物理性质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改良粉土含水率损失试验 |
2.3 改良粉土击实试验 |
2.4 改良粉土SEM试验 |
2.5 改良粉土XRD试验与EDS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3 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改良前后室内力学性质研究 |
3.1 改良粉土UU直剪试验 |
3.2 改良粉土室内7d单轴抗压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4 草木灰与石灰固化改良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机理分析 |
4.1 草木灰改良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机理 |
4.2 石灰改良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机理 |
4.3 草木灰与石灰改良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效果对比分析 |
4.4 双掺改良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机理 |
4.5 影响改良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效果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高含水率粉土路基固化改良现场应用研究 |
5.1 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改良应用试验段简介 |
5.2 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改良现场施工工艺 |
5.3 高含水率粉土路基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改良前后数值模拟分析 |
6.1 FLAC~(3D)简介 |
6.2 FLAC~(3D)模拟流程 |
6.3 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模型建立 |
6.4 高含水率粉土路基数值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技术在粉质土路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连续压实检测技术评价指标研究 |
1.2.2 自动连续压实检测技术影响因素研究 |
1.2.3 振动轮加速度与路基压实度关系研究 |
1.2.4 自动连续压实检测技术设备开发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粉土路基振动压实技术理论研究 |
2.1 粉土的特性 |
2.1.1 粉土的定义 |
2.1.2 粉土的物理特性 |
2.1.3 粉土的力学特性 |
2.2 粉土路基压实作业研究 |
2.2.1 影响粉土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 |
2.2.2 粉土路基的改良方式 |
2.3 粉土路基振动压实理论研究 |
2.3.1 振动压实机理 |
2.3.2 振动压实系统二自由度模型建立 |
2.3.3 振动压实动力学方程建立 |
2.4 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atlab的振动压实过程仿真模拟及分析 |
3.1 仿真的目的与方法 |
3.1.1 仿真的目的 |
3.1.2 仿真的方法 |
3.2 仿真过程 |
3.2.1 仿真假设条件 |
3.2.2 仿真参数取值 |
3.2.3 仿真程序设计 |
3.3 仿真结果 |
3.3.1 振动加速度—路基土刚度仿真结果 |
3.3.2 振动加速度—路基土阻尼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连续检测的粉质路基土压实度试验研究 |
4.1 试验项目简介 |
4.2 路基土室内试验 |
4.2.1 击实试验 |
4.2.2 颗粒筛分试验 |
4.3 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现场试验 |
4.3.1 试验设备 |
4.3.2 试验路段 |
4.3.3 试验参数 |
4.3.4 试验准备 |
4.3.5 试验步骤 |
4.3.6 试验结果 |
4.4 灌砂法测压实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自动连续检测技术的粉质土压实度模型研究 |
5.1 数据处理 |
5.1.1 有效值法初步处理 |
5.1.2 滑动平均滤波法二次处理 |
5.2 数据分析 |
5.2.1 加速度有效值和压实度随压实遍数变化关系分析 |
5.2.2 试验粉土路基的振动压实模型公式建立 |
5.3 粉土路基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模型公式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8)黄泛区粉土改良及土体界面摩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粉土工程性质研究现状 |
1.2.1 静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1.3 土体的改良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物理改良 |
1.3.2 化学改良 |
1.3.3 生物能源改良 |
1.4 土-土工织物界面摩擦特性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黄泛区粉土及木质素改良土动力特性研究 |
2.1 粉土的物理特性试验 |
2.1.1 颗粒分析试验 |
2.1.2 液塑限试验 |
2.1.3 击实试验 |
2.2 动三轴试验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原理 |
2.3 动三轴试验方案 |
2.3.1 素土动强度试验 |
2.3.2 木质素磺酸钙改良土动强度试验 |
2.3.3 木质素磺酸钙改良土动剪切模量试验 |
2.4 主要试验过程 |
2.4.1 试样制备 |
2.4.2 试验步骤 |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1 素土动强度试验 |
2.5.2 木质素磺酸钙改良土动强度试验 |
2.5.3 木质素磺酸钙改良土动剪切模量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木质素改良土抗压强度与耐久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及方法 |
3.2.1 击实试验 |
3.2.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2.3 冻融循环试验 |
3.2.4 扫描电镜试验 |
3.3 试验结果和分析 |
3.3.1 击实试验结果分析 |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3.3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分析 |
3.3.4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泛区粉土界面摩擦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介绍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仪器和材料 |
4.2.3 试验方案 |
4.2.4 试验过程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压实度对粉土-GFRP布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 |
4.3.2 含水率对粉土-GFRP布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 |
4.3.3 法向应力对粉土-GFRP布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北部湾近海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研究 ——以广西贵合高速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2 粉土压实控制研究现状 |
1.2.3 粉土改良研究现状 |
1.2.4 粉土综合处治措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依托工程冲洪积粉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2.1 冲洪积粉土颗粒组成试验研究 |
2.1.1 移液管法测定土颗粒组成 |
2.1.2 土颗粒组成试验结果 |
2.1.3 土样不同干湿状态对颗粒组成的影响 |
2.1.4 结构性对土颗粒组成的影响 |
2.2 冲洪积粉土CBR性质试验研究 |
2.2.1 CBR试验数据 |
2.2.2 粗粒土对CBR的影响 |
2.2.3 细粒土对CBR的影响 |
2.2.4 结构性对CBR值的影响 |
2.3 冲洪积粉土界限含水率分析试验研究 |
2.3.1 界限含水率对冲洪积粉土工程性质的影响 |
2.3.2 冲洪积粉土界限含水率试验 |
2.3.3 界限含水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洪积粉土利用及压实控制技术 |
3.1 冲洪积粉土利用中的工程问题 |
3.2 冲洪积粉土路基压实控制指标及标准 |
3.2.1 影响压实性质的物理指标变异性 |
3.2.2 冲洪积粉土压实控制密度表征方法 |
3.2.3 根据填料CBR确定压实控制指标及标准 |
3.2.4 根据路基工后沉降确定压实控制指标及标准 |
3.3 路基现场压实评价指标及标准 |
3.3.1 现场压实度检测评价方法 |
3.3.2 现场土基回弹模量指标及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冲洪积粉土性能改良设计及实施 |
4.1 冲洪积粉土路基物理改良技术 |
4.1.1 粉土路基物理改良机理分析 |
4.1.2 粉土路基物理改良设计方案 |
4.1.3 冲积土粉土物理改良实施及评价 |
4.2 冲洪积粉土路基化学改良技术 |
4.2.1 水泥改良冲洪积粉土机理分析 |
4.2.2 水泥改良冲洪积粉土设计方案 |
4.2.3 水泥改良土现场实施及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及工程应用 |
5.1 冲洪积粉土路基边坡冲刷防护技术 |
5.1.1 冲洪积粉土路基边坡冲刷的严重性 |
5.1.2 土工布包边防冲刷技术 |
5.1.3 低碱度水泥改善土防冲刷技术 |
5.1.4 冲洪积粉土路基生态防冲刷技术 |
5.2 冲洪积粉土路基渗透稳定控制技术 |
5.2.1 冲洪积粉土路基的渗透破坏 |
5.2.2 砂性土夹层渗透破坏防治技术 |
5.2.3 塑性水泥土截水墙防渗技术 |
5.3 冲洪积粉土地基及结构物回填技术 |
5.3.1 冲洪积粉土地基稳定技术 |
5.3.2 冲洪积粉土地基毛细水隔离技术 |
5.3.3 冲洪积粉土路基结构物回填处治技术 |
5.4 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工程应用 |
5.4.1 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 |
5.4.2 冲洪积粉土综合处治技术的其它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钙质粉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对钙质砂强度的弱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钙质土研究进展 |
1.2.2 粉土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
1.2.3 粉粒含量对砂土强度影响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钙质粉土理化特性试验研究 |
2.1 钙质粉土的形成机制及其赋存状态 |
2.2 钙质粉土矿物成分与微观结构研究 |
2.2.1 矿物成分分析 |
2.2.2 微观结构分析 |
2.2.3 化学成分分析 |
2.3 钙质粉土物理性质试验 |
2.3.1 颗粒比重试验 |
2.3.2 颗粒分析试验 |
2.3.3 液塑限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钙质粉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压缩固结特性 |
3.2 直剪快剪试验 |
3.2.1 试验设计方案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常规三轴试验 |
3.3.1 试验设计方案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 |
3.4.1 试验设备及方案 |
3.4.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3 钙质粉土与钙质砂K0系数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粉土对钙质砂抗剪强度的弱化机制研究 |
4.1 试验设计方案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粉粒含量对钙质砂剪切特性的影响 |
4.2.2 粉粒含量对钙质砂抗剪强度的影响 |
4.2.3 粉粒对钙质砂抗剪强度的弱化机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粉土夹层钙质砂地基沉降变形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3 车辆荷载的确定 |
5.3 地基沉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四、粉土压实特性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状粉土击实能量传递规律及宏细观机理研究[D]. 李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动态露点等温线法的土的持水特性研究[D]. 赵鑫鑫.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4]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 来春景.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5]不同击实条件下黄土状粉土的剪切特性研究[D]. 董山.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高含水率粉土路基固化改良机理及应用研究[D]. 马启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7]自动连续压实度检测技术在粉质土路基中的应用研究[D]. 张荣华.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黄泛区粉土改良及土体界面摩擦特性研究[D]. 余杭. 河南大学, 2019(01)
- [9]北部湾近海冲洪积粉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研究 ——以广西贵合高速公路为例[D]. 韦丽. 广西大学, 2019(12)
- [10]钙质粉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对钙质砂强度的弱化机理研究[D]. 谌民.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