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技术应用研究

中间件技术应用研究

一、中间件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萍[1](2020)在《基于聚合计算中间件的高速公路救援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了解决高速公路事故发生时报警不及时、报警定位不准确、报警叙述存在偏差而导致救援延误的问题,论文设计一款基于微信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报接警系统。针对当前报警系统中手机报警存在重复警情较多,容易造成出警时混乱的问题,在数据点时空属性的基础上,考虑其多媒体属性所包含的信息价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特征的点聚合方案。进一步地,为了解决报警数据量大、数据存储方式多样、数据结构不统一等问题,在数据集成中引入中间件和JSON技术,设计了基于JSON的数据集成中间件模型。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多媒体数据特征的点聚合算法。基于多媒体数据所含信息全面、准确的特性,针对报警过程中存在重复报警、虚警等实际问题,考虑数据点发生的时间与发生时的状态,设计一种聚合计算方案。该算法综合考虑数据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多媒体特征和时间信息,实现报警点的有效聚合,进而对报警数据可视化设计,减少接警人员因报警数据的重复显示而产生的误判和资源调度浪费。(2)设计了基于JSON的数据集成中间件。针对高速公路报警数据量大、数据源异构等问题,在数据集成中间件中引入轻量化的JSON数据交换格式,利用JSON-LD对本体描述,消除了数据语义异构的问题;同时在该中间件模型中加入查询重写算法Mini Con和选择复制器,为共性很大的查询请求建立虚拟视图,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3)设计并实现基于微信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报接警系统。该系统主要设计一键式报警模块、多媒体警情采集模块、报警详情可视化模块、事件查询与处理等模块,完成紧急救援报接警的统一整体。系统前端子系统利用微信Web开发者工具开发,后端子系统采用Java语言实现。综上所述,论文结合自发地理信息的思想,将司机或过路行人采集的数据作为数据源,构建一个“司机/路人-高速公路-交警”的报接警方案。构建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报接警系统,通过基于多媒体数据特征的点聚合算法的设计为聚合计算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解决了接警端警情显示紊乱的问题;将基于JSON的数据集成中间件应用其中,消除数据语义与语法异构的同时,提升了系统查询与运行效率。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高速公路紧急事故发生者与接警人员之间的高效连接,为指挥调度平台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黄松[2](2020)在《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地球科学数据资源组织与管理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数据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是信息时代传播速度最快、影响面最宽,开发利用潜力最大的科技资源,而现有的科学数据管理与欧美国家比还不够成熟,差距较大,为了更好的做好科学数据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促进科学数据共享,本文构建了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科学数据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框架,并用已有的地球科学数据做测试,实现了异构科学数据资源的统一检索。本文以科学数据理论、元数据理论为基础,中间件技术为工具,采用文献调研法、模型法、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调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元数据、科学数据资源组织与管理、中间件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科学数据资源的元数据设计与资源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不足;其次,从元数据方案、数据组织构架、数据检索服务等方面调研了国内外知名的科学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学习国内外科学数据资源组织与管理设计经验;第三,通过分析已有的应用较为广泛的元数据标准,从中获取科学数据元数据设计的思路,提出采用基本元素与附加元素相结合的分级的元数据框架。第四,利用XML中间件技术设计了科学数据资源组织与管理框架,该框架包含查询处理模块、元数据整合模块、整合规则管理模块;然后以两个地球科学的相关数据库为例,实现了资源统一检索功能。最后,利用检索功能、检索结果、用户界面等评价指标,对本框架进行简单评估。评估表明笔者构建的科学数据资源组织与管理框架可以实现既定目标,对于异构科学数据资源能够进行统一检索。最后,本文对所作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后续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作出展望。

刘飞[3](2019)在《超快激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加工技术具有效率高、材料消耗低、环保等诸多优点,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此,用于激光加工的数控机床的开发成为数控机床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相比于传统数控机床,激光数控机床对机床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等关键零件的特种加工需求,开展超快激光机床控制系统的开发,实现无重铸层等高精度加工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开展研究:针对激光数控机床的控制要求及激光数控机床的专用性强等特点,研究开发基于模块化特点的软硬件体系结构,该方案采用集中控制与分布式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将系统不同的功能分别由不同的子模块实现,并开发协调控制模块实现各子模块的任务同步处理。针对五轴联动中旋转轴运动所带来的非线性误差等问题,通过开展五轴加工实时插补技术的开发,实现五轴联动的高速平滑运动控制。研究了系统各模块间的可靠通信技术。由于控制系统具有实时多任务并行执行的特点,为此,保证各个优先级、实时性要求、通信协议不同的任务能够相互协调、有条不紊的运行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超快激光加工专业性较强的工艺特点,进行超快激光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并结合以上工艺需求,开发专门的系统功能模块,满足航空工件对超快激光加工的要求。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本课题解决了国产数控系统用于航空工件加工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其中主要创新点包括:提出了基于分层网络化的软硬件总体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案。采用分层网络化方案可以继承原有数控系统的先进开发经验,一方面,保证所开发的系统具有控制稳定可靠性,另一方面,系统结构具有开放性特点,便于系统结构的灵活配置,从而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针对激光数控机床的专用性强等特点,由专业人员开发专业模块,既有助于发挥专业厂家的技术优势,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提出了采用在拐角处增加过渡运动段实现轨迹平滑处理方法。本文采用空间圆弧实现程序段间的轨迹转接,保证轨迹的C1连续性,其具有计算简单、技术成熟等特点,在提高拐角速度方面,采用实时前瞻技术,实现平滑且高速的轨迹运动效果,提高工件的整体加工效率。提出了实现旋转轴光顺运动的控制策略。该策略考虑加工过程中刀轴旋转引起的加工误差,通过刀轴矢量插补实现旋转轴的姿态控制,对于不能采用刀轴矢量插补的奇异点附近,则采用刀轴角度线性插补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进行各轴速度约束处理及三次样条平滑处理。并且针对奇异点处理,提出了改进的运动控制算法,克服原算法存在运动冗余的不足,从而实现五轴加工中旋转轴的平滑运动控制。采用了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系统信息交互。针对控制系统具有实时多任务并行执行的特点,为保证各个优先级、实时性要求、通信协议不同的任务能够相互协调、有条不紊的运行,解决支持不同通信协议的模块通信的兼容性问题,为上层的应用开发提供统一的API函数接口,从而屏蔽具体的实现细节,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结合超快激光加工专业性强的工艺特点,进行了系统工艺软件的开发及设计。解决制约系统开发的瓶颈问题,填补了采用国产数控系统实现超快激光加工控制的技术空白,有助于提升我国整体的制造业水平。最后,本文以喷油杆油孔、空心涡轮叶片气膜孔等典型加工工艺为例进行加工验证,验证了所开发的控制系统满足实际的加工需求。

袁小军[4](2019)在《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分布式3D打印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在工业级3D打印装备大型化发展的过程中,其配备4个甚至更多的激光振镜扫描系统,零件的加工尺寸可达2米以上,待处理的模型文件尺寸可达数GB甚至更大,且仍在不断增长。然而由于计算机扩展接口有限且单台计算机难以满足该类型文件的处理需求,造成装备硬件可伸缩性差和数据处理规模受限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开发了基于中间件技术、面向服务的上层软件平台和基于以太网的底层硬件控制器,进而实现了一种分布式的3D打印控制系统。在对3D打印工艺处理过程以及硬件可扩展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中间件技术的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将3D打印通用数据处理过程抽象为服务,并利用中间件使其以独立的模块向系统提供数据处理服务。装备应用程序以面向服务的方式开发,向系统请求服务并将最终的加工数据通过以太网分发给多个硬件控制器。开发了分布式3D打印面向服务的系统软件平台。基于高性能的轻量级中间件ZeroMQ,开发了以ROUTER套接字为核心的3D打印管理中心,实现各个系统模块的注册、数据处理流的导向、任务分发和实时状态检测。同时,提出了基于PUSHPULL并行任务模式对GB级STL模型并行切片的数据处理方法,实现了3D打印设备的远程监控服务。此外,对结构化数据存储和大尺寸模型文件的传输进行了优化。开发了分布式3D打印以太网硬件控制器。控制器基于FPGA开发,针对硬件的扩展性需求,实现了UDP数据收发模块和相应的数据缓存与请求模块。同时依据3D打印系统需求实现了XY2-100及其增强协议的数字化振镜接口模块和可变频率、占空比的激光控制模块,并设计了相应数据传输协议以实现与上位机实时的数据交换。基于上述研发成果,初步实现了分布式3D打印控制系统,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运行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所开发的控制系统对课题组超大型多激光多振镜(25台以上)工业级3D打印装备的研发有着重要意义。

田诗奇[5](2019)在《面向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的实时通信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飞行仿真系统多采用集中式的仿真模式、虚拟化的软件设计方法,这对软件设计和硬件性能要求比较高,带来的结果是低下的设计效率和居高不下的故障率,这就要求采用分布式仿真结构;而对于分布式系统仿真,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节点间通信,采用传统的管道、Socket等通信方法,对于大规模、要求高实时的飞行仿真系统,在功能性、扩展性与实时性能都无法满足要求。本文基于分布式仿真环境,设计实现了基于ACE框架与DDS技术的通信中间件;同时基于部分现有成果,设计并完善了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完成简化的健壮性设计,辅助仿真验证;最后经反复测试,证明通信中间件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当前环境可用的通信方式,采用更优的DDS中间件技术,对比主流产品RTI-DDS和OpenDDS,在RTI-DDS基础上,增设OpenDDS的ACE框架提高中间件的跨平台性;在ACE框架中,增设DDS模块的网络层,设计配置、通信、数据、日志和存储模块,得到基于ACE框架与DDS技术的通信中间件。(2)研究了通信中间件发现机制的运转方法,对简单发现算法、布隆过滤算法、基于内容的过滤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在基于内容过滤算法的基础上,借鉴布隆过滤算法的哈希表应用,增加本地的数据词典哈希映射,对过滤内容做数值型的匹配,减少发现过程中的交换数据量,提高通信中间件的实时性能。(3)研究了通信中间件的QoS策略,对应用方法进行分析,提出QoS策略模型搭建方法,以二维决策树模型为基,设计线性与非线性模型,通过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优化,最后生成动态配置的QoS策略组,提高通信中间件的实时性能。(4)研究了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设计了数据源模块,连接飞行仿真功能模块,借鉴田口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健壮性的辅助设计,运行数据监控软件,对功能和实时指标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反复的仿真测试证明,功能验证方面,经本文改进的ACE框架的使用,使得通信中间件能够具有满足需求的跨平台性,在原中间件不匹配的平台间完成通信,设计的QoS策略模型,能够生成高吞吐量和低时延的两个方案的QoS策略组,在健壮性的设计上,能够对数据和操作的错误作出应急反应;在综合的实时性能方面,中间件在吞吐量、时延和丢包率方面的结果都达到预期要求。

黄俊[6](2019)在《面向大数据物联网的中间件技术》文中认为近些年,物联网(IoT)技术栈的质变发展,IoT产品已经越发普及到日常生活中,人类在智能化物联网应用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物联网技术早己经进入了体育、安全、教育等诸多领域,拥有多种多样的物联网产品。物联网技术是将传感器的感知数据进行采集再与云端平台进行耦合,比如环境监控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共享单车是利用GPS传感器,然而面临物联网产品使用量的剧增,务必伴随着大量感知数据产生,而传统的物联网技术无法进行大数据环境下的机器学习,二次开发成本较高,IoT产品功能也较单一,部署也相对繁琐。因此,面向大数据物联网的中间件技术破茧而出。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通用、轻量级的面向大数据的IoT中间件平台,它将物联网智能硬件端的感知,成功与应用层形成了融合,对大量感知数据进行云计算,让物联网智能硬件赋予新的使命,该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细分为通用性的大数据服务器平台和轻量化的算法服务器平台。针对目前IoT智能硬件终端群提供的大量感知数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感知大数据服务器网络模型,融合多种负载均衡算法,进行大数据消息并发处理。针对传统IoT产品功能单一的情况,该平台也融合了远程智能硬件设备升级与控制技术。针对传统IoT产品无法进行大数据机器学习训练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可动态扩展的云计算算法服务器架构模型,算法服务器采用Linux Container容器思想来实现大量感知数据训练的云计算,同时大数据训练的算法镜像支持秒级更新注册,整体部署轻量快捷。针对传统IoT产品二次开发较高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端云一体化思想的IoT中间件平台。用户在使用方面,只需要与智能硬件设备对接传输协议,与云端对接好数据接口即可,将IoT终端与云计算云端相结合,从而打造了端云一体化的局面。在物联网体育和安全领域,基于此物联网中间件技术的IoT两款产品目前己应用于北京、浙江、重庆、西安等18所高校和诸多地点,用户量已超越20万,使用效果良好、运行稳定、伸缩性强且获得较好的反馈。

张俊玲,赵林[7](2018)在《RFID中间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物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其中的关键技术组成部分RFID技术也受到了关注,将互联网技术与RFID技术连接起来的RFID技术系统能够实现对于物体的智能识别与跟踪。但是,数据的复杂性、业务集成、设备多样性等问题造成RFID技术发展遭遇阻碍,而RFID中间件技术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屏蔽底层的设备差异,为应用层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有效的弥补了RFID技术的不足,因此,RFID中间件技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对RFID中间件技术概念及特点进行介绍,再研究RFID中间件的关键技术,并分析RFID中间件技术的具体应用。

张帅林[8](2018)在《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高性能中间件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雷达、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诸多大型嵌入式系统的研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体系集成困难、可移植性差等难题,根据特定的硬件平台和功能需求来设计对应的软件,软硬件具有非常强的耦合性。中间件位于应用软件之下、操作系统之上,能够屏蔽不同硬件架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的差异,给应用程序提供一致的调用接口,使开发人员从复杂的硬件结构学习中解脱出来,只需专注软件功能需求的开发即可。本课题是在对国内外使用的中间件技术做了充分的调研后,选择在大型分布式系统中应用广泛的三种中间件作为研究方向,分别是CORBA、DDS以及HAL。前两种是OMG制定和维护的中间件规范,在分布式系统中有较多的应用;HAL是在SCA中提出的对专用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之间实现无缝连接的一种补充性规范,在软件无线电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CORBA和DDS中间件技术研究与性能评估以及基于DSP的HAL软件设计与实现。对前两种中间件的研究主要是详细分析其体系结构及通信机制,并且对它们的体系结构作对比研究,最后对两种中间件进行实际的性能测试。基于DSP的HAL软件设计与实现是本课题的核心,在对其体系结构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在异构处理器之间通信的方案,并且对用来标识不同组件的逻辑地址进行了层次性划分,实现了关键数据结构以及阻塞和非阻塞接口的设计,最后在实验室自主研制的通用信号处理平台上作了测试验证,符合预期结果。

黄庆林[9](2016)在《面向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RFID中间件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应用于溯源、物流、制造、运输、零售等行业,具有巨大的产业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RFID应用中,采用RFID中间件能够降低应用的复杂度,减少企业的投入成本,加速企业RFID应用的实施进程,从而促进RFID技术的推广。因此,研究RFID中间件技术,研究并提出基于中间件的RFID应用解决方案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所做的工作包括:(1)研究了RFID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并分析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团体所研发的RFID中间件产品的架构与特点;(2)分析了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应用RFID技术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间件的RFID棉种溯源应用解决方案;(3)以RFID技术在棉种质量安全溯源中的应用为背景,提出并实现了适合棉种质量安全溯源应用、遵循EPCglobal规范的RFID中间件,提出了多叉树自适应防碰撞算法,对中间件具有的设备适配、设备配置与管理、数据处理、消息处理、通信管理、应用集成、数据交换与共享等核心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思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中间件的集中式部署和分布式部署方案、中间件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等实际应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4)研究并分析了棉种在应用RFID技术之后所需的业务流程改造工作,阐述了在新的业务流程中RFID中间件的作用;对RFID中间件的设备配置能力、驱动设备读写标签的能力、实时数据处理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等进行了测试,验证了RFID中间件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为RFID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基于中间件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RFID应用解决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方法与参考,并且为RFID中间件在溯源行业的应用提供了验证。

陈威静,谭建明,樊峰[10](2016)在《面向分布式计算的中间件技术性能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分布式计算系统,是利用分散在网络中的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来解决超大计算量问题的网络系统。对面向分布式计算的中间件技术的研究,在分布式计算领域里是一个新兴方向。中间件技术使得面向分布式计算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更加实时可靠。文章旨在通过比对多种性能指标去选择综合效率最高的中间件技术,并提出面向分布式计算的中间件技术的性能评估和比较方法。文章主要对CORBA,ICE,HORB以及基于dot Net的TCP远程技术等中间件技术的生成代码开销以及往返时延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ICE在同类比较的中间件技术中综合性能最好,而HORB有更好的往返延迟。

二、中间件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间件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聚合计算中间件的高速公路救援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报接警现状
        1.2.2 聚合算法研究现状
        1.2.3 中间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组织框架
第二章 理论依据
    2.1 相似度计算理论
    2.2 经典聚合算法
    2.3 数据可视化
        2.3.1 数据可视化的定义
        2.3.2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2.3.3 数据可视化表现形式
        2.3.4 基于Openlayers地图API与 Easy UI的 GPS数据可视化
    2.4 中间件技术
        2.4.1 中间件的概念
        2.4.2 中间件的分类
        2.4.3 中间件的应用
        2.4.4 数据集成中间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媒体数据特征的点聚合算法
    3.1 地图点聚合方法的选取
    3.2 数据点特征获取
        3.2.1 数据点时空属性特征获取
        3.2.2 数据点多媒体特征获取
        3.2.3 时空属性特征和多媒体特征的结合
    3.3 算法设计过程
    3.4 可视化映射设计
        3.4.1 数据点位置可视化
        3.4.2 基于“概览+细节”的交互模式
    3.5 实验
        3.5.1 实验环境及数据
        3.5.2 实验设计与参数确定
        3.5.3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JSON的数据集成中间件设计
    4.1 JSON技术
        4.1.1 JSON Schema
        4.1.2 JSONiq
        4.1.3 本体技术和JSON-LD
    4.2 中间件整体设计
    4.3 中间件主要模块设计
        4.3.1 本体库模块设计
        4.3.2 查询处理器模块设计
        4.3.3 包装器模块设计
    4.4 中间件构建流程
    4.5 中间件特点分析与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报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需求分析
        5.1.1 功能需求
        5.1.2 非功能需求
    5.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5.3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设计
        5.3.1 一键式报警模块设计
        5.3.2 多媒体警情采集模块设计
        5.3.3 报警详情可视化模块设计
        5.3.4 事件查询与处理模块设计
    5.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5 系统关键功能实现
        5.5.1 系统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5.5.2 一键式报警的实现
        5.5.3 多媒体警情采集的实现
        5.5.4 报警详情可视化的实现
        5.5.5 事件查询与处理模块的实现
    5.6 本章小节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地球科学数据资源组织与管理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科学数据概述
        2.1.1 科学数据的概念
        2.1.2 科学数据资源的概念
        2.1.3 科学数据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2.2 元数据理论
        2.2.1 元数据定义
        2.2.2 元数据分类
        2.2.3 元数据标准的结构
    2.3 Python语言和中间件技术
        2.3.1 Python语言
        2.3.2 中间件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科学数据资源管理平台调查与分析
    3.1 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数据组织与管理平台
        3.1.1 平台科学数据范围
        3.1.2 元数据方案
        3.1.3 数据组织架构
        3.1.4 数据检索服务
        3.1.5 软件配套
    3.2 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
        3.2.1 数据范围与组织
        3.2.2 数据浏览
        3.2.3 数据搜索与引用
    3.3 国内外科学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球科学数据资源元数据设计
    4.1 科学数据资源元数据概述
    4.2 科学数据资源元数据描述格式
        4.2.1 都柏林核心(Dublin Core,DC)元数据标准
        4.2.2 数据文献计划(Data Documentation Initiative,DDI)元数据标准
        4.2.3 Data Cite元数据架构
        4.2.4 三种元数据标准总结
    4.3 地球科学领域元数据信息描述
        4.3.1 元数据分级依据
        4.3.2 地球科学数据资源元数据基本元素设计
        4.3.3 地球科学数据资源元数据附加元素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学数据资源组织与管理框架设计
    5.1 组织与管理框架设计原则与思路
        5.1.1 设计原则
        5.1.2 设计思路
    5.2 组织与管理框架构建
        5.2.1 查询处理模块
        5.2.2 元数据整合模块
        5.2.3 整合规则管理模块
        5.2.4 整体流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学数据资源组织与管理框架应用于地球科学实例
    6.1 数据情况
        6.1.1 数据源的选择
        6.1.2 元数据元素的确定
    6.2 流程设计
        6.2.1 建立元数据映射规则
        6.2.2 系统处理规则机制
    6.3 科学数据组织与管理框架的部分展示
    6.4 本框架的效果评价
    6.5 本框架与已有平台之间的对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附录:数据抓取部分Python代码实现

(3)超快激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超快激光加工的特点
    1.3 超快激光数控机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难点分析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分层网络化的超快激光控制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超快激光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2.1 机床结构介绍
        2.2.2 功能需求分析
    2.3 超快激光控制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3.1 协同控制方案总体设计
        2.3.2 总体硬件架构设计
        2.3.3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2.4 系统各模块控制任务划分
        2.4.1 主控设备的任务
        2.4.2 数控系统的任务
        2.4.3 协同控制单元的任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五轴超快激光数控机床的轨迹平滑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轨迹平滑处理的基本思想
    3.3 轨迹平滑处理技术
        3.3.1 直线与直线间拐角过渡
        3.3.2 圆弧与直线间拐角过渡
        3.3.3 直线与圆弧间拐角过渡
        3.3.4 圆弧与圆弧间拐角过渡
    3.4 基于速度前瞻加减速处理
        3.4.1 满足期望长度的各运动段前瞻处理
        3.4.2 运动段间转接速度的确定
        3.4.3 基于运动段长度及转接速度的前瞻处理
        3.4.4 运动段内速度的实时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五轴超快激光数控机床的旋转轴运动光顺性研究
    4.1 引言
    4.2 五轴加工的运动学建模
        4.2.1 坐标转换矩阵表示
        4.2.2 五轴机床通用运动学模型构建
        4.2.3 超快激光数控机床运动学模型
    4.3 旋转轴平滑技术研究
        4.3.1 旋转轴定向平滑处理
        4.3.2 奇异点的处理
    4.4 算法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中间件的系统模块间交互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中间件及其结构
    5.3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通信机制
        5.3.1 基于NML的通信机制
        5.3.2 基于HAL的通信机制
    5.4 基于中间件的通信技术研究
        5.4.1 基于NML技术的数控系统内部通信
        5.4.2 基于HAL技术的设备间通信
    5.5 工控机与数控系统间通信的软件实现
        5.5.1 Modbus通信协议
        5.5.2 软件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工艺软件开发及设计
    6.1 引言
    6.2 控制系统软件工艺模块的开发
        6.2.1 工艺模块的组成
        6.2.2 工艺模块的开发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超快激光加工实验及验证
    7.1 引言
    7.2 实验环境
        7.2.1 硬件平台
        7.2.2 软件平台
    7.3 加工实验
        7.3.1 喷油杆油孔加工
        7.3.2 空心涡轮叶片气膜孔的加工
        7.3.3 与电火花制孔的工艺对比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分布式3D打印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分布式3D打印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2.2 系统中间件选型及应用
    2.3 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
    2.4 本章小结
3 分布式3D打印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软件平台总体设计
    3.2 平台接口模块设计
    3.3 平台服务模块设计
    3.4 平台优化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分布式3D打印控制器硬件设计与实现
    4.1 控制器总体设计
    4.2 控制器数据交换设计
    4.3 振镜控制模块设计
    4.4 激光器控制模块设计
    4.5 控制器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4.6 控制器功能测试
    4.7 本章小结
5 分布式3D打印控制系统初步实现及验证
    5.1 硬件环境搭建
    5.2 软件环境搭建
    5.3 系统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面向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的实时通信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4 论文目录安排
第二章 通信中间件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2.1 通信中间件的需求分析
    2.2 通信中间件的技术对比分析
        2.2.1 集中式与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的对比分析
        2.2.2 通信中间件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2.2.3 通信中间件内核技术的应用分析
    2.3 通信中间件的总体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CE通信中间件框架的优化设计与实现
    3.1 自适应通信环境ACE框架的引进与研究
    3.2 ACE框架的层次结构的研究与分析
    3.3 基于ACE框架的改进与应用处理
        3.3.1 ACE框架的网络层的增设
        3.3.2 ACE框架的类型与应用处理
    3.4 改进ACE框架的模块设计与实现
        3.4.1 网络层的模块设计与实现
        3.4.2 组件层的模块设计与实现
        3.4.3 C++Wrapper层的模块设计与实现
        3.4.4 基于ACE的改进通信框架的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信中间件内核发现算法的改进与设计实现
    4.1 发现机制的研究与改进
        4.1.1 简单发现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4.1.2 布隆过滤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4.1.3 基于内容的过滤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4.1.4 发现机制的算法对比与分析
        4.1.5 发现机制算法的调整与改进
    4.2 基于发现算法的功能设计
        4.2.1 基于数值的匹配方法
        4.2.2 基于哈希数据词典的数值匹配方法
    4.3 基于发现算法的通信中间件的实现
        4.3.1 基于XML的数据结构设计
        4.3.2 通信中间件的实体类属建立
        4.3.3 基于哈希数据词典的内容过滤算法的中间件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间件QoS策略配置的二维决策树模型设计实现
    5.1 质量服务QoS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5.1.1 通信中间件的QoS策略
        5.1.2 QoS策略的问题分析
    5.2 QoS策略建模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5.2.1 决策树算法的研究
        5.2.2 基于线性回归的二维决策树算法的设计
    5.3 QoS策略特征属性处理
        5.3.1 QoS策略的特征分析与提取
        5.3.2 基于PCA与FA的特征清洗
    5.4 QoS策略的建模与优化
        5.4.1 基于二维决策树算法的QoS策略模型建模
        5.4.2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样本数据处理
        5.4.3 基于线性回归的模型优化
    5.5 基于QoS质量服务模型的中间件的实现
        5.5.1 QoS服务质量的策略模型
        5.5.2 基于XML的QoS策略的动态配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的通信中间件测试验证
    6.1 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的研究与总体方案设计
        6.1.1 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的模块分析
        6.1.2 飞行仿真系统的健壮性分析
        6.1.3 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的方案设计
    6.2 分布式飞行仿真通信测试环境的功能模块设计
        6.2.1 数据仿真系统
        6.2.2 健壮性设计与实现
    6.3 中间件验证-功能、实时性
        6.3.1 通信中间件的功能验证
        6.3.2 通信中间件的实时性能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后续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面向大数据物联网的中间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应用服务中间件
        1.2.2 嵌入式中间件
        1.2.3 物联网中间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
        1.3.3 论文内容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MDM-IoT中间件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2.1 MDM-IoT中间件平台架构模型分析与构建
        2.1.1 MDM-IoT中间件平台功能分析
        2.1.2 MDM-IoT平台设计原则与需求
    2.2 大数据服务器架构设计分析
        2.2.1 通信长连接方案设计分析
        2.2.2 负载均衡算法设计分析
        2.2.3 Node节点设计分析
        2.2.4 数据分区分级缓存设计分析
        2.2.5 远程IoT终端固件升级设计分析
    2.3 云计算算法服务器设计分析
        2.3.1 算法服务器系统技术原理分析
        2.3.2 算法服务器的特点
        2.3.3 算法服务器的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DM-IoT在感知层耦合方面的设计
    3.1 MDM-IoT大数据服务器网络模型设计
        3.1.1 MDM-IoT大数据服务器在传统IoT通信原理上的优化
        3.1.2 MDM-IoT大数据服务器在传统IoT网络模型上的优化
    3.2 MDM-IoT大数据服务器通信协议设计
        3.2.1 MDM-IoT与物联网智能硬件心跳方案设计
        3.2.2 MDM-IoT与物联网智能硬件感知数据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DM-IoT在应用层耦合方面的设计
    4.1 应用层耦合框架设计
    4.2 远程升级终端应用服务框架设计
        4.2.1 云端追踪终端服务架构设计
        4.2.2 云端升级终端服务架构设计
    4.3 云端算法服务器算法注册更新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DM-IoT中间件在智慧安全用电监控系统的应用
    5.1 云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5.2 监控系统交互设计
    5.3 MDM-IoT中间件性能测试分析
        5.3.1 MDM-IoT的最大连接数测试分析
        5.3.2 MDM-IoT的吞吐量测试分析
    5.4 云监控系统展示
        5.4.1 物联网智能硬件展示
        5.4.2 云监控平台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DM-IoT中间件在阳光长跑系统中的应用
    6.1 阳光长跑系统功能设计
    6.2 阳光长跑系统交互设计
        6.2.1 阳光长跑智能终端与MDM-IoT中间件交互设计
        6.2.2 MDM-IoT中间件与云端交互设计
    6.3 阳光长跑系统展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高性能中间件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中间件技术介绍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间件技术介绍
        1.2.2 中间件技术国外的发展现状
        1.2.3 中间件技术国内的发展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CORBA中间件技术分析与性能评估
    2.1 本章引言
    2.2 CORBA体系结构
        2.2.1 CORBA基本组成
        2.2.2 对象请求代理ORB
        2.2.3 GIOP协议
        2.2.4 IDL语言和映射
    2.3 CORBA的工作方式
        2.3.1 静态调用方式
        2.3.2 动态调用方式
    2.4 CORBA应用的开发过程
    2.5 CORBA性能测试与分析
第3章 DDS中间件技术分析与性能评估
    3.1 本章引言
    3.2 DDS体系结构
        3.2.1 DDS主要实体及其关系
        3.2.2 服务质量Qos
    3.3 发布/订阅过程
        3.3.1 发布数据流程
        3.3.2 订阅数据流程
        3.3.3 DDS和 CORBA对比分析
    3.4 DDS性能测试与分析
        3.4.1 平台介绍与配置
        3.4.2 性能分析
第4章 基于DSP的 HAL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本章引言
    4.2 HAL原理介绍及功能需求分析
        4.2.1 HAL功能需求
        4.2.2 HAL关键术语介绍
        4.2.3 HAL体系架构
    4.3 HAL核心模块设计
        4.3.1 硬件抽象层通信流程设计
        4.3.2 关键数据结构设计
        4.3.3 关键接口函数设计
    4.4 HAL性能测试
        4.4.1 平台介绍
        4.4.2 测试验证与性能分析
第5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面向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RFID中间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中RFID应用解决方案
    2.1 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中RFID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2.1.1 RFID技术在溯源中的应用
        2.1.2 基于RFID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
        2.1.3 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RFID应用难点分析
    2.2 基于中间件的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中RFID应用解决方案
        2.2.1 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中采用RFID中间件的必要性
        2.2.2 RFID中间件的方案选择
        2.2.3 面向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RFID中间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棉种溯源系统的RFID中间件关键技术的研究
    3.1 标签读取过程中的防碰撞算法的研究
        3.1.1 改进的自适应防碰撞算法
        3.1.2 算法性能分析
        3.1.3 实验仿真与分析
    3.2 RFID应用中的数据处理
        3.2.1 RFID数据特点分析
        3.2.2 数据错误状态分析
        3.2.3 RFID数据处理方法
    3.3 RFID应用中的复杂事件处理
        3.3.1 复杂事件处理的提出
        3.3.2 复杂事件处理的研究背景
        3.3.3 基于乱序事件流的复杂事件检测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棉种溯源系统的RFID中间件的设计
    4.1 棉种溯源系统的RFID中间件总体设计
        4.1.1 中间件需求分析
        4.1.2 中间件功能结构设计
        4.1.3 中间件系统架构
    4.2 棉种溯源系统的RFID中间件模型设计
        4.2.1 方案部署
        4.2.2 设备适配功能设计
        4.2.3 通信管理功能设计
        4.2.4 消息处理功能设计
        4.2.5 设备管理功能设计
        4.2.6 应用集成功能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种溯源系统的RFID中间件原型实现
    5.1 棉种追溯体系的EPC编码
        5.1.1 EPC编码体系
        5.1.2 棉种追溯体系中的EPC编码策略
    5.2 边缘控制器的实现
        5.2.1 设备适配
    5.3 中间件管理器的实现
        5.3.1 设备管理
        5.3.2 通信管理
        5.3.3 消息管理
    5.4 RFID数据处理的实现
    5.5 应用集成的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RFID中间件在棉种溯源系统中的测试与应用
    6.1 应用测试
        6.1.1 测试环境
        6.1.2 测试内容
    6.2 应用概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部分中间件程序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四、中间件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聚合计算中间件的高速公路救援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艳萍. 长安大学, 2020(06)
  • [2]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地球科学数据资源组织与管理框架研究[D]. 黄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3]超快激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刘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9(02)
  • [4]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分布式3D打印控制系统研究[D]. 袁小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面向分布式飞行仿真系统的实时通信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D]. 田诗奇.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面向大数据物联网的中间件技术[D]. 黄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RFID中间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张俊玲,赵林. 电子制作, 2018(14)
  • [8]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高性能中间件软件设计与实现[D]. 张帅林.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面向棉种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RFID中间件技术的研究[D]. 黄庆林.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10]面向分布式计算的中间件技术性能比较研究[J]. 陈威静,谭建明,樊峰. 信息通信, 2016(03)

标签:;  ;  ;  ;  ;  

中间件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