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总目录(2002.4-2003.4)(论文文献综述)
吴刚[1](2018)在《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战略与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创业投资行业长期以来受资本市场制度变化影响较大,外生性的政策冲击对整个行业的活跃度、景气度、回报率均会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在微观层面影响创投机构的投资战略与投资绩效。由科技部、商业部、国家开发银行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果显示,相关支持政策对促进创投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其中一些政策由于在制度设计、可操作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政策的执行效果一般。已有文献关于制度因素对创投机构投资战略与绩效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存在局限与不足,具体包括多以某项具体制度为研究内容,尚未对与创投行业相关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作出明确界定与系统研究;多以某项具体战略为研究内容,缺少对战略中几项基本维度的统筹研究;多以投资战略为中介变量,缺少制度因素直接作用投资绩效方面的研究。因此,梳理影响创投机构投资战略与绩效的资本市场制度,构建制度指标体系,评估整体制度与分项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战略与绩效的影响,成为本文关心并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回顾与文献梳理,对与创投行业相关的资本市场制度、创投机构的投资战略和绩效进行了界定,进而从法律合规制度、资金支持制度、税收优惠制度和退出环境制度四个方面选取了标志性制度安排并构建了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本文收集整理并筛选出全国31个省级地区的390条政策文件作为衡量制度的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了31个省级地区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综合得分;进而根据理论假设建立了研究模型,引入创投机构自身特征和各地区投资环境等控制变量,考察了资本市场整体制度环境以及相关分项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战略与投资绩效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地区间支持创投行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制度是存在显着差异。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天津等地对创业投资市场的资金的支持力度较大,广东、河北、江西则在创业投资机构的市场进入环境与退出环境方面支持力度较大。(2)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的投资地域选择有重要影响。推出较多“资金引导支持”类政策的省份,如江苏、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其创投市场的发展明显处于领先地位。(3)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规模的选择在边际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相比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市场创新、人力资本和金融创业等投资环境,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的吸引作用明显较弱。(4)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阶段选择有显着影响。2000年以来,随着国有风险投资的功能弱化,创业投资的投资阶段整体上呈向后端移动,但是随着制度导向调整,2010年之后,创业投资阶段的后移趋势有所改观,天使投资的比例大幅度提升。(5)优化退出环境制度对创投机构的提高投资绩效具有显着影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平台,都对拓宽创投机构退出渠道、提高投资绩效起到积极作用;此外,地方政府出台的上市奖励制度也能显着提高创投机构的IPO率。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资本市场制度体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研究维度以及度量指标,对现有资本市场制度理论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与完善;二是从多个主要维度对创投机构的投资战略与投资绩效进行统筹研究,较已有文献重点关注某一具体维度更为全面,丰富了现有研究理论;三是灵活运用计量方法得到了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战略与绩效的边际效应,并结合控制变量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一些新的结论与启示。
徐文哲,郑建明,郝世博[2](2018)在《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国际交流及认同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作为社会文献信息存储中心、科学文化教育中心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空间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践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肩负重要使命。文章通过国内外图书馆公共文化传播和交流研究现状的综述、国内外图书馆门户网站的中国文化资源建设现状以及中国文化类资源在亚马逊的销售和读者评价调研3个方面,反映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研究发现国外图书馆门户网站馆藏中国资源主题丰富、分类细致、展示形式多样化,且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类书籍评价较高,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认同度较高。
王聪丛[3](2019)在《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研究阶段,“美术馆学”通常被看作是博物馆学的子系统。学者常借用博物馆学的方法及理论开展美术馆研究。但相比较博物馆学而言,美术馆从诞生及历史发展、运营管理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有着特殊性。本文将美术馆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通过对美术馆历史脉络和社会语境考察,试图厘清建国后我国美术馆诞生时的内在逻辑。本文认为在“意识形态与专业建构”这双重权力规则下,中国的美术馆并非我们通常概念下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而有着身份独特性。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混杂身份中,美术馆不仅面临着管理难题和改革之困,当以公共价值标准去衡量美术馆时,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基本职能暴露出多重矛盾和问题。但笔者认为,这种问题不仅指涉美术馆自身功能和合法性,更是将美术馆视为文化的社会表征,呈现建国后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本文从宏观历史与权力、中观的体制与身份、微观的价值与功能,以层层递进的问题“聚焦”方式展开论述,从而构建建国后美术馆的整体面貌。在引言中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方法、路径、现状。第一章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美术馆发展的基本脉络,着重沿着“意识形态”、“专业建构”线索,以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为例,分析影响美术馆发展的外部与自身逻辑,希望进一步揭示影响中国美术馆行业的权力和制度要素;第二章通过进一步概念对比、全国100多位美术馆的调研,呈现我国美术馆独特身份,指出它非通常概念中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并揭示在其混杂身份下面临的改革之困;第三章通过“公共性”概念的对比研究,指出当以“公众为中心”的价值标准来分析美术馆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功能,呈现美术馆具体问题和合法性危机。为了形成合理清晰的论证,本文涉及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运用一手档案、数据等材料,采用历史研究、对比研究、实证调研等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建构起符合中国实践状况的美术馆视角,并揭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何可[4](2016)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美好愿景。然而,近年来,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伴随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传统体制下所积攒起来的众多内在矛盾,慢慢地演变并且表现出来,以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环境污染与放任并举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较差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户陈陈相因,对政府制定的农业废弃物相关政策置若罔闻,采取科学、环保的方式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意愿不强,致使进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增无已,既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裹足不前”和“举步维艰”,又造成了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未能完全实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农业废弃物只有得到资源化利用,方能在避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障碍的同时,实现其价值。那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潜力究竟如何?如果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确实蕴含了巨大价值,那么,在广大农村地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户行为目标与政府行为目标的偏离,从而引发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如何才能使其理论“潜在价值”顺利转化为市场“真实价值”,进而提高农户主动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热情与积极性?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理性回答,不但能够破解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困境,而且有助于充实和丰富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理论体系。本研究瞄准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前沿问题,以“价值评估-利益博弈-补偿机制”为逻辑主线,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尿为研究对象,在大规模实地调研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评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探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农户感知价值(即市场“真实价值”);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博弈分析中,深度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内因与外缘;研究并设计以生态补偿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体系统模型,以便为政府部门在破解农村环境污染困局、推动农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文献计量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第二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第4章);第三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原因解构(第5章);第四部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第6、7、8章)。具体而言,第1章,导论。从国内、国际、历史、现今的辩证视角,全面阐述研究选题的大背景,进而引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揭示研究的缘起;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剖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同时,归纳研究的主要内容、行文布局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数据库,运用Cite 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厘清中外农业废弃物、农业生态补偿两大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研究趋势,在此基础上展开文献述评,明晰本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国际学术界所处的位置。第3章,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已有成果,结合研究的目的与特点,对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与内涵阐述,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进而,通过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理论渊源及解决对策,构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4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从宏观、微观双重视角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展开科学评估。就宏观研究而言,分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尿两类农业废弃物的理论资源量、可收集利用量及其区域差异,估算其肥料化、能源化的潜在价值。就微观研究而言,分析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身份的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感知经济价值、感知生态价值与感知社会价值的大小,进而应用OP模型,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与市场“真实价值”差异提供实证解释。第5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博弈分析。尝试性地提出“紧密性-影响性-积极性”三维属性评价体系,科学识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次级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潜在利益相关者。之后,阐发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及其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中的作用与损益。在此基础上,应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演化博弈,剖释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解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内因与外缘,并探寻化解冲突对抗的路径,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提出奠定基础。第6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农作物秸秆制沼气)为例,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方法,分别从支付意愿、受偿意愿的视角,应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估算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标准,并讨论其“禀赋效应”;通过考虑农户意愿支付水平/意愿受偿水平的不确定性,构建加权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进一步测算生态补偿标准。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部分作为研究的落脚点,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框架、保障措施等方面,构建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第8章,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系统归纳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及其所蕴含的政策启示,为总结性述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中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巨大,耕地单产、播面单产、人均单产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特征,且具有较大的资源化潜在价值。畜禽粪尿理论资源量同样庞大,由此而造成了耕地负荷不容乐观,降低化肥施用安全上限势在必行;同时,畜禽粪尿的肥料化、能源化潜力同样较为可观。然而,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感知价值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这意味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存在着市场“真实价值”与理论“潜在价值”不相匹配的缺憾。究其原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农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的行为目标、行为特征差异,造成了他们的分工异质与损益差别,进而不利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理论“潜在价值”的顺利实现。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产业联动发展,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失灵”的有效路径。
蒋宏宇[5](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李雅娜[6](2014)在《提高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的研究》文中指出群体性事件是如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它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社会各方面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等各级领导机关对此类事件都极为重视,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要充分采取利用科学合理的各项措施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处置,切实有效地解决好人民群众内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避免引起社会骚乱。而公安机关作为和平年代国内治安的主要保卫力量,承担起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任务是责无旁贷地,要大力协助党委和地方政府负责平息事态,恢复稳定秩序。新时期,社会变化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更是对当今公安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一方面是要控制群体性事件事态的稳定,防止引起大规模骚乱、暴乱;另一方面又要使处置手段在合理性的情况下进行,防止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权益,保持警民关系的和谐。所以,如何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又要保持社会稳定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到既能顺利地完成处置群体性事件任务,又能维持良好的警民关系,是新形势下我们公安机关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前期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为背景,通过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探讨了新时期公安机关应该如何更好的提高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首先笔者根据公安部以及当今一些社会学者对于群体性事件的解释,给出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其次笔者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的归纳总结,并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了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指出了我国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公安机关在处置中作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行政管理职能执行者的地位和预防、控制及打击违法犯罪的作用;对新形势公安机关因如何提高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霍瑞娟[7](2013)在《我国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行业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发展环境、工作方式、信息资源组织方式、以及用户服务形式日新月异,服务对象需求变化特征明显,逐渐催生了新兴图书馆业态。业态的变化是整个图书馆行业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促动图书馆发展变革的助力器。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图书馆所处的新业态环境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梳理国家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定位转变中面临的问题,准确把握其社会职能的变化方向,对于我国国家图书馆认清肩负的使命和承担的职责、引领行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对于促进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对影响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实现科学定位的社会环境和业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国际上主要的国家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进行调研比较以便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对策组合方案,并就方案的可实施性做了探讨。全文约17万字,除引言部分外,共分为7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科学定位的逻辑起点与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图书馆社会职能,是在其基本职能发展完善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以社会共同价值为核心的职能,是图书馆更高层次的价值目标。图书馆社会职能的科学定位,需要注意同图书馆职能、图书馆基本职能的区别和联系;需要注意文化传承宗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时代要素提出的要求;并符合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二章着重选取文献收藏、公共服务、科学研究、参考决策、国际交流几个方面,对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历史传承进行梳理和说明。国家图书馆百年发展史,反映出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发展有其逐步明确、调整、加强、深化和完善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与业态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这也是今天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科学定位的历史参照之一。可以预料,图书馆这个不断成长、变化着的有机体的发展还将经历不同的阶段,国家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还会经历更新和变化,尤其是程度上的差别。第三章分析了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的社会环境现状。外部社会环境的发展会间接地对图书馆社会职能形成制约。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已经进入社会信息化的新环境。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高度信息化,从技术应用、传播媒体形态及用户信息行为等不同方而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来自其他信息资源提供商及社会信息机构的竞争愈加激烈,面对的用户也呈现出多层面、社会化的特点,信息组织的主体、对象、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图书馆行业内外的合作渐入繁荣发展时期。方方面面的发展导致了国家图书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及业务内容的改变,也对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定位产生了影响。第四章对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的业态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新业态呈现出数字化、大众化、远程化、融合化和联盟化的特点,表现为数字资源愈加重要且类型、载体、来源更加多元;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且成分更加大众;突破时空限制提供和接受远程服务倍受青眯;图书馆、博物馆与档案馆在资源与服务方面进一步融合;图书馆联盟的数量快速增长,合作更加频繁和深化。国家图书馆应该主动迎接新业态特征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职能、研究职能、中心服务职能、文献品牌服务、业界引领职能等方面带来的挑战。第五章以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际上主要的国家图书馆为例,调查了各国国家图书馆的立法保障情况,认为完善的图书馆立法不仅是国家图书馆更好地履行职能的保障,也会对该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梳理了各国国家图书馆职能演变情况,并对各自履行的现实职能比较分析,以期为探索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提供参考。第六章提出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科学定位的对策组合方案,建议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应定位于国家记忆文献资源中心、公益性公共服务中心、研究型知识服务中心、图书文化交流推广中心、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创新中心。第七章对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方案的可实施性予以检验。分析表明,国家图书馆依照建议方案履行社会职能,有着天然的优势和条件。国家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是其担负社会责任的资源基础;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合格的专业队伍为社会职能的有效履行提供了人力保障;大量的社会责任实践为社会职能创新提供了丰富经验。附图23,表10,参考文献225。
魏会玲[8](2013)在《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档案学着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国时期档案学的高度,大体反映了近代中国档案学的产生、发展情况及其得失、特点,这些着作水平总体上是比较发达的,内容相对也比较丰富。从对档案的定义、作用和弊端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到档案管理方法,包括档案的点收、登记、分类、编目、编卷与调卷以及档案人事问题的研究,无不凝结着我国民国时期档案工作者的智慧。民国时期的档案工作较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快速发展的机关档案工作迫切的需要档案学理论的指导;行政效率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本文研究的这些着作是直接产生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或者间接受其影响所诞生的;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以及重庆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等的创办,不仅为近代中国档案学研究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也促进了档案学理论的发展;另外,国外涉及档案学方面内容的引入,也极大地推进了近代档案学的发展。何鲁成、周连宽及龙兆佛在其着作中都对档案的定义进行了讨论。档案的作用主要有供行政参考、修史储备和学术研究。当时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有:(1)组织不健全;(2)管理人员之能力太差;(3)档案分类不合理;(4)索引工具不完备。民国时期档案管理方式主要分为集中制与分司制两种,着作中大都提倡档案集中管理的方式。本文还对着作中重点描述的档案的点收、登记、分类、编目、编卷与调卷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中关于档案人事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是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借鉴学习的,着作中不仅对旧时档案人事的不当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还对档案工作人员的选拔、训练、任用和考绩等人事制度的相关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殷钟麒开创性地提出了档案领导人才的选任、治事和养成方法,同时还提出“青年应为档案而奋斗”的口号,认为号召青年参加档案工作可以除旧布新,成为改革的先锋队和档案的新生命。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的产生是近代中国档案学成立的重要标志,不仅建立了档案管理学的新框架,还开创了我国档案学理论开放性研究的先河,为我国档案学研究树立了榜样。虽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着作内容大都是机关档案室工作经验的直接总结;大量移植了国外档案学和图书馆学的相关理论;部分着作内容残缺不全或是过于简单等,但这些局限决不可否认或忽视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在近代档案史上的价值,以及对今天档案学研究的重要借鉴意义。
刘斌[9](2011)在《从体操到体育 ——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文中认为体育教科书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直接反映体育课程的内容,又反映体育课程设计中规定的学习活动方式,其设计质量与水平将会影响到体育课程的总体设计质量和水平,最终影响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对体育教科书的研究。从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有真正的学制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体育教科书从无到有,从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体操”教科书时期,跨越到以现代运动项目为主的“体育”教科书时期。在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时期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每一个阶段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有哪些特点,这些教科书有什么意义,对当今的教科书编写有什么启示,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取纵向分析结合横向比较的方法,系统分析和重点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采用时间与问题结合的方式安排结构框架,力求在详尽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从清末到民国各个时期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内容、编制特点,反思其经验和教训,并提出对当今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编写的启示。第一章、介绍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相关关键词的界定,与本论文有关的文献研究分析以及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了清末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清末体育教科书发展包括体育教科书的雏形(1840—1902)和兵式体操的兴起---清末体育教科书(1902—1911)两个阶段。“东亚病夫”一直是国人深感耻辱的称号,为了雪此耻辱,有志之士纷纷开展新式教育,引进体操,以达到“强国强种”,从而拉开我国体育教科书的序幕。清末体育教科书以军国民教育思想为核心,以体操和游戏内容为主,突出兵式体操;在体育教科书中中国传统体育缺失:教科书以直译居多,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并存,教科书编写体例初具模型,教科书审定制度初步形成。清末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丰富与完备了我国教科书体系,填补了我国体育教科书的空白。其在教学方面和内容方面的特点,以及编排体例方面的特点,有效地提供了体育教科书编写的范例。其较早具有版权意识,以及先进的教科书编制设计,对早期体育教科书的编写出版有较好的示范作用。《蒙学体操教科书》是我国最早的学生用书,《初等小学体操教授书》是我国最早的统编教科书。第三章、探讨了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发展(1912—1949)。我们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体育教科书的稳步发展阶段(1912—1923)、体育教科书的繁荣阶段(1923—1937)和体育教科书发展的停滞阶段(1937—1949)。民初是体育教科书的稳步发展阶段。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蔡元培的“五育并举”,使体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兵式体操达到鼎盛,随后慢慢衰退,走向消亡,而现代体育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兴起。民初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兵式体操内容前多后少,现代体育项目开始进入教科书;与清末翻译教科书不同的是,民初的教科书以自编为主,并且出现了单项教科书;武术正式进入体育教科书。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是徐傅霖编写的《共和国教科书体操》系列,它是民初最完备的自编体育教科书。1923年到1937年是体育教科书发展的繁荣期。新学制的颁布,对我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体操科”改为“体育科”,这不仅仅是理念上和名称上的改变,体育的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时间都发生了变化,从此,西方现代体育进入体育教科书,成为我国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的体育教科书中,现代体育成为教科书主体,中学以上出现军事训练内容;教科书的编排体例丰富多样,自成体系;教科书忠实地反映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目标;注重教材教法的提示;教科书审定制度逐渐完备。这一时期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代表是麦克乐编写的《新学制体育教材》,和教育部编写的《体育教授细目》系列,前者为承上启下的体育教科书,后者是我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1937年到1949年,体育教科书的发展进入停滞期。进入抗日战争,国民党实施战时教育方针,“体育军事化”和“军事体育化”成为主流,虽然它符合当时特殊时期的需要,但是从体育的本质看,它使得现代体育的目标发生了偏离。这一时期的体育教科书以小学教材为主。单项教材居多,大部分教科书是根据个人体会或心得而编,教科书审定的制度详细而严格。出现了为战时专门编写的《战时体育补充教材》。第四章、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意义与启示。走过四十多年历史的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对我们今天又什么启示?通过研究发现,清末民国教科书通过传播体育知识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传播体育教材教法知识,丰富了现代体育教学法内容;体育教科书成为近代西方体育传入的主要媒介;逐渐完备的编写体例为现代体育教科书提供了模式;体育教科书反映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演变的过程。它启示我们在编写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要悉心研读体育课程标准;要凸显“强身健体”和“教诲性”的本体地位;应该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和社会三者的需要;建立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编写和研究团队;应该建立科学的教科书评价机制来评价中小学体育教科书。
侯荣堂[10](2011)在《《华文文学》对美欧澳华文文学的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文文学》系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介绍和研究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的华文文学的学术期刊。自1985年4月创刊以来(至2010年12月)走过来不平凡的26年,其间有80年代全民文学、思想狂热的盛世;有90年代文学失落不得不贴上广告、装饰上封面女郎的情况,也是学术杂志不应该的;不过,它毕竟走过来了。对研究意义的审查是最重要的;我们将《华文文学》研究的意义定位于对文学的追寻,即追求文学的生命力和魅力。具体到本文,通过《华文文学》对美欧澳华文文学传播情况的考察,可以看清华文文学在大陆的传播情况。这是我们深入认识基础,我们想看看华文文学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不可以认清它。至于海外华人的生存境况,都可以通过传播学考察给予我们。我们相信,文学为人生终点之后提供了一份生命的延续。我们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即所谓触摸历史。触摸历史就是要注重文学作品和批评作品本身,重建现场,钩沉思想;就是要注重个案研究,呈现历史进程和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历史研究有其自身的要求,归于一点即是寻觅往昔的真相;其也有两种看似矛盾的方法,即忠实于历史记载和想象并用想象连接历史记载的蛛丝马迹寻求那些可能割断的历史的全貌。我们文学研究也渴求真相,我们对于《华文文学》的传播学研究也倾向于忠实与想象结合的方法,即传播学考察美欧澳华文文学忠实于《华文文学》的记录;对于华文文学的本来状况和可能性我们进行适合的历史想象。这样,我们有自己的数据,使能清晰化的全都清晰化;同时可以获得关于华文文学它自己是什么的知识,只有这些华文文学自己的知识才能把华文文学已丧失了的实体性和充实性恢复起来。我们坚信,文学研究必须走进历史方能在深层上探索。本文的另一方法是传播学。但是,我们提出的应该是文学传播,即传播的目的在于尽量维持媒体自身的生命并为文学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基于此,媒体包括《华文文学》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转移,即媒体不是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前提,而是以中国文学的生成和发展为基本前提。
二、《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总目录(2002.4-2003.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总目录(2002.4-2003.4)(论文提纲范文)
(1)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战略与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背景与意义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资本市场制度的定义及度量 |
2.1.1 资本市场的定义 |
2.1.2 资本市场制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 |
2.1.3 制度因素的度量 |
2.1.4 制度环境的评估 |
2.1.5 小结 |
2.2 创投机构投资战略的定义及度量 |
2.2.1 投资战略的定义 |
2.2.2 投资战略的度量 |
2.2.3 小结 |
2.3 创投机构投资绩效的定义及度量 |
2.3.1 投资绩效的定义 |
2.3.2 投资绩效的度量 |
2.3.3 小结 |
2.4 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战略与绩效的影响 |
2.4.1 法律合规制度的影响 |
2.4.2 资金支持制度影响 |
2.4.3 税收优惠制度影响 |
2.4.4 退出制度环境影响 |
2.4.5 小结 |
2.5 文献综述总结 |
2.5.1 当前文献的理论成果 |
2.5.2 当前文献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空间 |
第3章 我国创业投资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 |
3.1 行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制度背景 |
3.1.1 萌芽期的制度背景 |
3.1.2 成长期的制度背景 |
3.1.3 调整期的制度背景 |
3.1.4 扩张期的制度背景 |
3.1.5 回调期的制度背景 |
3.1.6 活跃期的制度背景 |
3.2 资本市场标志性制度析出 |
3.2.1 法律合规方面的标志性制度 |
3.2.2 资金支持方面的标志性制度 |
3.2.3 税收优惠方面的标志性制度 |
3.2.4 退出环境方面的标志性制度 |
第4章 资本市场制度、创投机构投资战略和绩效的度量 |
4.1 资本市场制度的度量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制度因素的度量方法 |
4.1.3 主要因素的选取与评估 |
4.2 创投机构投资战略的度量 |
4.2.1 投资战略的选取 |
4.2.2 投资战略的度量 |
4.3 创投机构投资绩效的度量 |
4.3.1 投资绩效的界定 |
4.3.2 投资绩效的度量 |
第5章 数据来源与描述 |
5.1 数据来源 |
5.2 变量选取 |
5.3 描述统计 |
5.3.1 投资机构特征 |
5.3.2 投资行为特征 |
5.3.3 投资绩效特征 |
第6章 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地域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理论背景与假设提出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变量界定与描述性统计 |
6.3.3 模型构建 |
6.4 主成分分析及恰当性检验 |
6.4.1 主成分分析 |
6.4.2 恰当性检验 |
6.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1 各省市综合得分 |
6.5.2 跨期变化 |
6.5.3 政策得分与投资地域选择 |
6.6 结论 |
第7章 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引言 |
7.2 理论背景与假设提出 |
7.3 研究设计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变量界定与描述性统计 |
7.3.3 模型构建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混合数据回归 |
7.4.2 面板数据回归 |
7.5 结论 |
第8章 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阶段影响的实证研究.. |
8.1 引言 |
8.2 理论背景与假设提出 |
8.3 研究设计 |
8.3.1 数据来源 |
8.3.2 变量界定与描述性统计 |
8.3.3 模型构建 |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4.1 投资轮次 |
8.4.2 天使投资 |
8.5 结论 |
第9章 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9.1 引言 |
9.2 理论背景与假设提出 |
9.3 研究设计 |
9.3.1 数据来源 |
9.3.2 变量界定与描述性统计 |
9.3.3 模型构建 |
9.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9.4.1 整体资本市场制度对投资机构绩效的影响 |
9.4.2 优化退出环境制度对退出率的影响 |
9.4.3 上市奖励制度对IPO率的影响 |
9.4.4 税收优惠制度对账面回报倍数的影响 |
9.5 结论 |
第10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局限性分析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启示 |
10.3 创新之处 |
10.4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历年主要政策汇总 |
附表2 2001-2017年各地与创投行业相关的资本市场政策文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国际交流及认同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
1.1 国内理论研究 |
1.1.1 公共数字文化 |
1.1.2 图书馆文化交流史 |
1.1.3 图书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理论和实践 |
1.1.4 文化遗产保护 |
1.1.5 多元文化传播和跨文化服务 |
1.2 国外理论研究 |
1.2.1 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
1.2.2 数字文化内涵和实践 |
1.2.3 图书馆文化资源建设战略规划 |
1.2.4 数字图书馆和资源数字化建设项目 |
1.3 总结 |
2 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传播实践:门户网站 |
2.1 国内门户网站 |
2.2 国外门户网站 |
3 中国文化类书籍认同度 |
4 结论 |
4.1 公共性体现不足 |
4.2 资源内容局限性 |
4.3 重数字形式, 轻文化内涵 |
4.4 文化传导结构亟需调整 |
(3)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脉络与权力规则 |
第一节 美术馆的历史脉络 |
一、美术馆事业的萌芽(1905年—1949年) |
二、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与地方美术馆的兴建(1949年—1977年) |
三、美术馆的初步发展(1977年—2000年) |
四、美术馆的多元化发展(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支配美术馆的权力要素 |
一、意识形态与权力规则 |
二、理想范本与专业建构 |
第二章 身份失焦与改革之困 |
第一节 美术馆的身份辨析 |
一、“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辨析 |
二、“事业单位”与“非营利机构”辨析 |
第二节 美术馆管理问题 |
一、美术馆的人事管理问题 |
二、美术馆的财务管理问题 |
第三节 美术馆的改革之困 |
一、美术馆的改革背景 |
二、美术馆改革中的权力问题 |
三、美术馆改革中的实践困境 |
第三章 价值目标及功能建构 |
第一节 美术馆“公共性”及价值目标 |
一、西方学术语境中的“公共性” |
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私”与“公共” |
三、“公共性”错置与重建 |
第二节 美术馆的功能建构 |
一、以“公开”显现为基础的藏品管理 |
二、以“公众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
三、“面向公众”的研究与策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布局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布局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农业废弃物研究现状 |
2.1.1 数据来源 |
2.1.2 外文文献计量结果 |
2.1.3 中文文献计量结果 |
2.1.4 中外文献比较 |
2.2 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现状 |
2.2.1 数据来源 |
2.2.2 外文文献计量结果 |
2.2.3 中文文献计量结果 |
2.2.4 中外文献比较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框架 |
3.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 |
3.1.1 农业废弃物污染的环境损害 |
3.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构成 |
3.1.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实现路径 |
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的“失灵” |
3.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外部性问题 |
3.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公共物品属性 |
3.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 |
3.3.1 农业废弃物污染负外部性内部化 |
3.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正外部性内部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
4.1 宏观视角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
4.1.1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测算 |
4.1.2 畜禽粪尿资源化的理论“潜在价值”测算 |
4.2 微观视角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 |
4.2.1 感知价值理论 |
4.2.2 农户感知价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农户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博弈分析 |
5.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其行为 |
5.1.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益相关者识别 |
5.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益相关者的属性与分类 |
5.1.3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与行为特征 |
5.1.4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与损益分析 |
5.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5.2.1 应用博弈论进行分析的可行性 |
5.2.2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5.2.3 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演化博弈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缘由 |
6.1.2 问卷设计 |
6.1.3 调查实施 |
6.1.4 偏差处理 |
6.2 估计技术与变量设置 |
6.2.1 非参数估计 |
6.2.2 参数估计 |
6.2.3 变量设置 |
6.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3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
6.3.1 支付意愿视角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
6.3.2 受偿意愿视角下的非参数估计结果 |
6.4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参数估计结果 |
6.4.1 支付意愿视角下的参数估计结果 |
6.4.2 受偿意愿视角下的参数估计结果 |
6.5 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估计 |
6.6 农作物秸秆能源化生态补偿标准的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
7.1 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 |
7.1.1 基本思路 |
7.1.2 基本原则 |
7.1.3 主要目标 |
7.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
7.2.1 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
7.2.2 补偿范围 |
7.2.3 补偿标准与补偿期限 |
7.2.4 补偿方式与补偿支付模式 |
7.2.5 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 |
7.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 |
7.3.1 政策法规保障 |
7.3.2 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保障 |
7.3.3 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保障 |
7.3.4 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6)提高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群体事件的概念、成因及特点 |
2.1 群体事件的概念 |
2.2 群体事件的成因 |
2.3 群体事件的特点 |
第三章 我国群体事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1 群体事件的现状 |
3.2 群体事件的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国外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经验借鉴 |
4.1 英美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
4.2 其他国家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
4.3 世界各国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实际经验 |
第五章 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确认及处置流程 |
5.1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确认 |
5.2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流程 |
第六章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现状的分析 |
6.1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取得的成效 |
6.2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七章 提高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的对策建议 |
7.1 理念提升 |
7.2 建立并完善快速反应机制 |
7.3 提升自身能力 |
7.4 把握民众心理,做好舆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国家图书馆应担负重要的社会职能 |
0.1.2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科学定位是时代的要求 |
0.1.3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引起广泛关注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现实意义 |
0.3 主要概念 |
0.3.1 图书馆 |
0.3.2 图书馆基本职能 |
0.3.3 图书馆社会职能 |
0.3.4 国家图书馆 |
0.4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0.4.1 新信息环境正在影响图书馆业态转型和职能定位 |
0.4.2 收藏和传递文献是图书馆基本职能的核心 |
0.4.3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采集等职能受到特别重视 |
0.4.4 对一库三中心为核心的国家图书馆职能多元探索 |
0.5 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 |
0.5.1 研究目标 |
0.5.2 研究内容 |
0.5.3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0.6 创新点 |
1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科学定位的理论探讨 |
1.1 图书馆基本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区别 |
1.1.1 图书馆基本职能具有固有性与具体性 |
1.1.2 图书馆社会职能具有整体性与公共性 |
1.1.3 图书馆社会职能具有延续性和关联性 |
1.2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的时代要求 |
1.2.1 文化传承对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要求 |
1.2.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要求 |
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对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的要求 |
1.3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关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理论 |
1.3.2 法学相关理论 |
1.3.3 公共产品理论 |
1.3.4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理论 |
1.3.5 公共空间理论 |
2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历史传承 |
2.1 收藏职能的发展 |
2.1.1 S缴送地位的变化 |
2.1.2 搜集内容的扩大 |
2.1.3 文献资料的保存保护 |
2.2 公共服务职能的发展 |
2.2.1 开创向公众开放服务的先河 |
2.2.2 进一步降低服务门槛并扩大服务范围 |
2.2.3 免费服务与特殊保障 |
2.2.4 社会教育与阅读推广 |
2.3 研究职能的发展 |
2.3.1 文史古籍研究 |
2.3.2 业界服务研究 |
2.4 参考决策服务职能的发展 |
2.4.1 公共参考咨询服务 |
2.4.2 立法决策服务 |
2.5 国际交流职能的发展 |
2.5.1 以书刊交换为基础的交流 |
2.5.2 主动开展深度国际及地区间的专业交流合作 |
3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的社会环境分析 |
3.1 社会信息化的新环境 |
3.1.1 信息化导致实体图书馆的社会信息优势地位动摇 |
3.1.2 新媒体应用导致传统图书馆社会服务方式变化 |
3.1.3 用户信息行为的改变导致图书馆社会角色变化 |
3.2 商业化信息服务与图书馆的竞争 |
3.2.1 信息资源提供商与图书馆竞争社会用户 |
3.2.2 社会信息机构与图书馆竞争用户 |
3.3 图书馆社会职能视角的用户发展特点 |
3.3.1 用户成分更趋社会化 |
3.3.2 用户期待图书馆发挥更大社会作用 |
3.3.3 公众对国家图书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知 |
3.4 信息组织新变化 |
3.4.1 信息资源的丰富导致图书馆社会信息整序更加重要 |
3.4.2 信息资源形态的变化导致非实体信息资源组织更加重要 |
3.4.3 非结构化信息的广泛存在导致信息组织模式的变革 |
3.4.4 社会信息生产的变化导致图书馆社会信息资源融合更加重要 |
3.4.5 信息组织的社会化导致图书馆信息组织合作的重要性提高 |
3.5 业务合作模式新特点 |
3.5.1 国内图书馆间的合作 |
3.5.2 与国际图书馆的合作 |
3.5.3 图书馆跨行业的合作 |
4 业态发展对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的挑战 |
4.1 数字化业态对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 |
4.1.1 资源类型多样化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 |
4.1.2 资源载体多元化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 |
4.1.3 资源来源多元化对国家图书馆文献收藏职能的挑战 |
4.2 大众化业态对研究职能的挑战 |
4.2.1 宏观层面:基础型服务对研究职能的挑战 |
4.2.2 微观层面:研究需求多样化对研究职能的挑战 |
4.3 远程化业态对中心服务职能的挑战 |
4.3.1 信息交流阵地服务的冲击 |
4.3.2 图书馆使用的无缝性 |
4.3.3 服务方式的转变 |
4.4 融合业态对文献品牌服务的挑战 |
4.4.1 资源建设的融合化对国家图书馆收藏职能的挑战 |
4.4.2 服务方式的融合化对国家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挑战 |
4.4.3 服务手段的融合化对国家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能的挑战 |
4.5 联盟化业态对国家图书馆引领职能的挑战 |
4.5.1 联盟普遍化对国家图书馆引领职能的挑战 |
4.5.2 联盟高程度专业化对国家图书馆引领职能的挑战 |
4.5.3 跨联盟合作对国家图书馆引领职能的挑战 |
5 我国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的国际参照 |
5.1 国家图书馆职能的立法保障情况对比研究 |
5.1.1 图书馆立法明确规定国家图书馆职能 |
5.1.2 图书馆立法是国家图书馆履行职能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
5.1.3 图书馆立法是国家图书馆带动本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5.2 国外图家图书馆职能演变考察 |
5.2.1 美国国会图书馆 |
5.2.2 英国国家图书馆 |
5.2.3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 |
5.2.4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
5.2.5 日本国会图书馆 |
5.3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比较 |
5.3.1 资源建设与文化传承 |
5.3.2 公众服务与社会教育 |
5.3.3 专业研究与信息技术应用 |
5.3.4 文化交流与国内外合作 |
6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科学定位对策方案建议 |
6.1 国家记忆文献资源中心定位 |
6.1.1 定位价值分析 |
6.1.2 定位实现的策略路径 |
6.2 公益性公共服务中心定位 |
6.2.1 定位价值分析 |
6.2.2 定位实现的策略路径 |
6.3 研究型知识服务中心定位 |
6.3.1 定立价值分析 |
6.3.2 定位实现的策略路径 |
6.4 图书文化交流推广中心定位 |
6.4.1 定位价值分析 |
6.4.2 定位实现的策略路径 |
6.5 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创新中心 |
6.5.1 定位价值分析 |
6.5.2 定位实现的策略路径 |
7 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方案可实施性检验 |
7.1 丰富的馆藏是国家图书馆担负社会职能的资源基石 |
7.1.1 文献资源种类齐全 |
7.1.2 文献资源可持续发展 |
7.1.3 文献资源具有公共应用性 |
7.1.4 古籍资源文化内涵深厚 |
7.1.5 数字资源比重不断提高 |
7.2 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为国家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能提供了制度保证 |
7.2.1 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 |
7.2.2 内部执行和协调机制 |
7.2.3 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
7.3 不断优化的人才队伍为国家图书馆实现社会职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7.3.1 人才队伍稳步发展 |
7.3.2 人才队伍结构合理 |
7.3.3 人才队伍在科研和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
7.4 国家图书馆践行社会责任的经验为履行社会职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7.4.1 公益性公共服务实践 |
7.4.2 知识服务实践 |
7.4.3 文化海外传播实践 |
7.4.4 推动全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实践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业态环境下用户需求信息调查表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过程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概述 |
2.1 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产生的背景 |
2.2 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的作者生平介绍 |
3. 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的档案基本问题研究 |
3.1 档案的定义 |
3.2 档案的作用 |
3.3 档案管理的弊端 |
3.4 档案管理方式 |
4. 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的档案管理方法研究 |
4.1 档案的点收与登记 |
4.2 档案的分类 |
4.3 档案的编目、编卷、调卷 |
5. 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的档案人事问题研究 |
5.1 旧时档案人事的不当及影响 |
5.2 档案人事制度 |
5.3 号召青年从事档案工作 |
6. 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的评价 |
6.1 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的价值 |
6.2 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的局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附件 |
(9)从体操到体育 ——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关键词的界定 |
一、体操 |
二、体育 |
三、教科书 |
四、体育教科书 |
五、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与民国教科书相关的研究 |
二、与体育课程有关的研究 |
三、与体育教科书相关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二章 兵式体操从传入到兴起——清末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1840—1912) |
第一节 体育教科书的雏形(1840—1902) |
一、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 |
二、《幼学操身》——体育教科书的雏形 |
第二节 兵式体操的兴起:体育教科书的初创(1902—1912) |
一、"东亚病夫"之耻 |
二、清末新式教育与体育教科书 |
三、《蒙学体操教科书》----最早的学生用书 |
四、《初等小学体操教授书》-----最早的统编体育教科书 |
第三章 现代体育的逐步发展——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1912-1949) |
第一节 兵式体操从鼎盛到消亡---体育教科书的稳步发展(1912—1923) |
一、"五育"之提倡 |
二、民国初期新教育与体育教科书 |
三、《共和国教科书体操》---民初最完备的体育教科书 |
第二节 现代体育的兴起---体育教科书的繁荣(1923—1937) |
一、"体操到体育"之转变 |
二、新学制与体育教科书 |
三、承上启下的体育教科书----《新学制体育教材》 |
四、第一套通用体育教科书系列----教育部编写的《体育教授细目》 |
第三节 现代体育的偏离——体育教科书的停滞(1937—1949) |
一、"体育军事化"之争 |
二、战时教育方针与体育教科书 |
三、《战时体育补充教材》——别样的体育教科书 |
第四章 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意义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清末民国体育教科书的意义 |
一、传播体育知识,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
二、传播体育教材教法知识,丰富了现代体育教学法内容 |
三、体育教科书成为近代西方体育传入的主要媒介 |
四、逐渐完备的编写体例为现代体育教科书提供了模式 |
五、反映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演变的过程 |
第二节 清末民国体育教科书的启示 |
一、悉心研读体育课程标准 |
二、凸显"强身健体"和"教诲性"的本体地位 |
三、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和社会三者的需要 |
四、优秀的体育教科书离不开优秀的编写和研究团队 |
五、建立科学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
后记 |
(10)《华文文学》对美欧澳华文文学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华文文学》概述 |
二、美欧澳华文文学的历史和现实 |
三、本文的可行性和本文的框架 |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理论问题和本文的文献情况 |
第一章 《华文文学》对美华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概述《华文文学》对美华文学的传播 |
第二节 《华文文学》对美华小说和诗歌的传播 |
第三节 《华文文学》对美华文学群体的传播 |
第四节 《华文文学》对美华文学传播的意义和不足 |
第二章 《华文文学》对欧华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概述《华文文学》对欧华文学的传播 |
第二节 《华文文学》对离散文学的传播 |
第三节 《华文文学》对欧华女作家的传播 |
第四节 《华文文学》对区域一体的华文文学的传播 |
第五节 《华文文学》对欧华文学传播的意义和不足 |
第三章 《华文文学》对澳华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概述《华文文学》对澳华文学的传播 |
第二节 《华文文学》对庄伟杰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传播 |
第三节 《华文文学》对太平洋岛屿华文文学的传播 |
第四节 《华文文学》对澳华文学传播的意义和不足 |
第四章 《华文文学》的未来和美欧澳华文文学的可能性 |
第一节 《华文文学》和华文文学学科 |
第二节 华文文学观念和争论 |
第三节 华文文学的可能性和中国文学 |
说明和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表一 历届年会情况统计 |
附录表二 《华文文学》刊发文章和论文统计情况 |
附录三 《华文文学》大事年记 |
后记 |
四、《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总目录(2002.4-2003.4)(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市场制度对创投机构投资战略与绩效的影响研究[D]. 吴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2]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国际交流及认同度研究[J]. 徐文哲,郑建明,郝世博. 图书馆学研究, 2018(04)
- [3]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D]. 王聪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评估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何可.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5]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6]提高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的研究[D]. 李雅娜. 天津大学, 2014(05)
- [7]我国国家图书馆社会职能定位研究[D]. 霍瑞娟. 武汉大学, 2013(07)
- [8]民国时期档案学着作研究[D]. 魏会玲. 山东大学, 2013(11)
- [9]从体操到体育 ——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D]. 刘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1)
- [10]《华文文学》对美欧澳华文文学的传播[D]. 侯荣堂. 汕头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