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硬质粒子和橡胶弹性粒子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纳米硬质粒子和橡胶弹性粒子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一、纳米刚性微粒与橡胶弹性微粒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诗留[1](2020)在《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塑复合材料(WPC)因植物纤维填料易热降解而无法选用高熔点工程塑料作为基体,限制了其在高强度工程材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文将废弃竹纤维高温热解制成竹炭(BC),并以之为填料,工程塑料聚酰胺6(PA6)为基体,经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技术制备出低吸水率、高强度、高韧性的PA6/BC复合材料。研究竹炭含量、粒径、炭化温度,助剂处理,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等调控方式与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熔融结晶及机械性能的关系,揭示不同工艺配方下PA6/BC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机制与竹炭的增强增韧机理。为工程塑料在WPC领域的应用作出有益探索,也为废弃木/竹等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找到突破口,在材料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积极作用。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BC与PA6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较碳纤维好,可替代或部分替代碳纤维在PA6中的应用。BC的添加改善了 PA6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PA6/BC复合材料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随B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降幅分别为46%和50%。BC的添加量在30wt%以内时,有利于改善PA6的加工流动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99%。BC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促进PA6生成稳定的α晶型,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BC粒子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良好,与PA6基体产生范德华力和机械互锁效应,界面结合强度和机械性能增大。PA6/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4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27%。浸水处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改善了冲击韧性。(2)高温竹炭具有芳香性和自润滑性,改善了 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36%,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最大降幅分别为33%和42%。高温竹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较大,与PA6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强,PA6熔体流入BC孔隙中形成牢固的界面互锁结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升。相较纯PA6,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5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 29%。(3)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结晶性、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等不随BC粒径大小而单调变化。小粒径BC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较好,易嵌入PA6基体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二元结构;PA6熔体易流入大粒径BC的孔隙中形成牢固的机械互锁。大粒径BC增强作用更好,小粒径BC对韧性的负面效应较小。适宜粒径BC进行复配杂化,具有较好的级配效应,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如200 nm和25 μm的BC复配杂化的PA6/BC200N/BC25M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增大49%、75%、14%。(4)成核剂WBG-Ⅱ、WNA108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异相成核能力,促进PA6微晶的生长和晶粒微细化,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上升;无机粉体表面处理剂WOT108和加工改性剂WAC802改善了 BC粒子的分散性和浸润性,PA6/BC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增大。四种助剂的添加均实现了对PA6/BC复合体系的增强增韧,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提升。相较于纯PA6,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1%~57%、76%~82%、12%~28%,吸水率下降27%~34%,线性热膨胀系数下降27%~37%。(5)MAPE对PA6/BC复合体系具有增容和增强增韧的作用,PA6/BC/MAPE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增大33%、61%、30%;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分别降低30%和18%。LDPE、HDPE、UHMWPE与PA6界面相容性差,界面间隙和相分离明显。利用LDPE、HDPE、UHMWPE进行共混改性的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下降20%~36%、16%~39%、3%~18%,吸水率下降53%~64%。

王林[2](2020)在《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的方法,赋予已有聚合物材料新的性能与功能,是目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聚合物材料的增韧改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与刚性粒子、橡胶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相比,核壳聚合物将弹性体与刚性粒子的优点结合起来,可以获得“刚韧并存”的高性能材料。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并且兼具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和耐热性等优点,不但可以在提高塑料韧性的同时保持其刚性,而且可以利用有机硅的特殊性赋予材料特有的性能,获得性能优良的改性塑料。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的工艺,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为壳、有机硅为核的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剂,研究了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免喷涂聚碳酸酯(PC)材料方面的新应用,通过优化其结构,引入特殊耐候基团,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改性剂,并将其应用于制备耐候高韧性PC材料和耐候阻燃聚氯乙烯(PVC)木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在不同塑料中的应用,建立起有机硅改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扩展有机硅改性剂的应用,为开发新型的有机硅改性剂产品及改性塑料提供方案和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有机硅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核层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壳层单体,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poly(D4-MMA-BA))。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研究有机硅单体比例和核壳单体比例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粒径、形态、凝胶率、成膜性以及韧性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粒径仪(DLS)和透射电镜(TEM)等进行表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获得了目标产物。当D4与KH-570的比例为41.5:3.5,核层单体与壳层单体的比例为5:4时,所制得的乳液转化率高于98%,凝胶率低于0.5%,且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韧性;热失重(TG)结果显示,poly(D4-MMA-BA)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起始热分解温度较高(>300℃),透射电镜显示所制备的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约为150nm。(2)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剂,以核壳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硅酮树脂、聚乙烯蜡和乙撑双硬脂酰胺作为改性剂,制备了低噪音ABS材料。通过摩擦系数测试仪器和自主搭建设计的噪音测试方法,研究了润滑剂种类和用量对ABS材料摩擦噪音的影响。与其他改性剂相比,聚乙烯蜡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摩擦性能,减小动静摩擦系数差△F,减缓粘-滑现象的产生,改善摩擦噪音。当聚乙烯蜡用量为4%时,其摩擦噪音仅有58d B。这是因为聚乙烯蜡润滑剂会迁移到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物质,不仅降低了材料的表面张力,还使得ABS的动、静摩擦系数以及△F下降,防止材料表面出现粘-滑现象,从而降低摩擦噪音。Poly(D4-MMA-BA)改性剂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ABS的韧性和热稳定性,但是会降低其拉伸强度。同时,poly(D4-MMA-BA)改性剂还可以降低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其抗磨损性能,降低摩擦噪音,但对摩擦力变化值△F的降低有限。采用摩擦测试仪、噪音测试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测试,探究摩擦噪音的产生机理和控制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证明,ABS材料摩擦噪音主要是由粘-滑现象产生的,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噪音与两制件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变化值△F有明显的相关性,降低△F可以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3)以铝银浆为金属光泽材料,核壳有机硅乳液作为包覆材料,采用喷雾干燥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有机硅包覆铝银浆的铝粉微球,并将得到的铝粉微球用于制备具有金属光泽的免喷涂PC材料,解决免喷涂材料低温韧性差和流痕问题。研究了铝粉微球在PC中的分散情况及其用量对免喷涂PC材料力学性能、外观流痕、热稳定性以及熔体流动性等的影响,采用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SEM和元素分析(EDS)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喷雾干燥工艺,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发生了固化反应,并成功包覆了水性铝粉,形成了微球状或片状结构。包覆后的铝粉微球能够大幅度提高PC的冲击韧性,尤其是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与PC/Al材料相比,PC/包覆铝粉微球材料的常温冲击性能提升了47.2%,低温冲击性能提高了48.8%。对铝粉进行包覆后能够明显降低铝粉的片状结构所带来的取向流动,从而改善聚合物表面的熔接线与流痕。(4)通过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UV-P)与丙烯酰氯(AC)的酯化反应,制备具有抗紫外基团和双键的2-(2’-丙酰氧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AMB)功能性单体,将其引入到乳液聚合体系中,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合成具有耐候基团的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并将其添加到PC中,制备高韧性耐候PC材料。系统研究AMB用量对有机硅乳液聚合稳定性和粒径的影响,分析了AMB的老化机理,探讨耐候有机硅改性剂对PC力学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核磁(1H-NMR)、TG、TEM、DLS和紫外吸收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功能化AMB单体。AMB通过断链反应产生苯并三唑(UV-P),因此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作用。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AMB与有机硅和丙烯酸酯单体共聚,成功的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剂poly(D4-MMA-BA-AMB)。AMB的引入会降低体系聚合的稳定性,但有助于提高改性剂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的含AMB的有机硅改性剂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能力。有机硅改性剂的引入会降低PC的拉伸强度,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同时改善紫外光照后PC产品的韧性和黄变性能。与纯有机硅改性剂相比,含有AMB基团改性剂的PC具有更好的抗紫外效果,经过1000h的紫外光辐照,PC/poly(D4-MMA-BA-AMB)在拉伸强度以及冲击强度(常温、低温)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保持率,且色差变化较小。此外,与直接添加poly(D4-MMA-BA)和UV-P的PC混合物相比,PC/poly(D4-MMA-BA-AMB)在水煮后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能。(5)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添加到PVC木塑复合材料中,以改善木塑PVC材料的耐候性、阻燃性和韧性,考察了有机硅改性剂对PVC制品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光学显微镜、色差测试仪、老化测试箱等对制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剂poly(D4-MMA-BA-AMB)的引入可提高PVC木塑复合材料(PVC-WPC)的缺口冲击强度,且增韧效果优于其他有机硅改性剂产品。通过调节白木粉、改性剂和三氧化钼(Mo O3)的配比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阻燃耐候PVC-WPC材料,其中最优配比为:白木粉5份,有机硅改性剂2.5份,Mo O3 1.5份。改性剂poly(D4-MMA-BA-AMB)和Mo O3复配可以降低PVC-WPC烟释放及热释放速率,提高残炭率,形成致密的碳层,显着地提升材料的阻燃性能。改性剂的引入还可以提升制品的耐候性能,添加量在3.5%时,制品即可表现出优异的耐候性,在1000小时的加速老化后外观无明显色差变化。Poly(D4-MMA-BA-AMB)还可以提升PVC-WPC制品挤出过程中的熔体粘度,优化发泡工艺,当其添加量为2.5%时,制品呈现出最优的力学性能及泡孔尺寸。

徐煜轩[3](2019)在《环境友好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乳酸(PLA)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原料主要为马铃薯、玉米等,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完全降解的特性,其降解产物为H2O和CO2。然而,PLA也存在先天不足,其在空气中易燃、融滴现象严重且韧性差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产品的广泛应用,因此需要对PLA进行阻燃和增韧改性。本文在综述了PLA无卤阻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用超细硫酸钡(BaSO4)及竹纤维(BF)为改性剂,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环境友好PLA复合材料,并对其微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燃烧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超细BaSO4作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PLA/BaSO4复合材料。借助极限氧指数(LOI)、热重分析(TGA)、垂直燃烧(UL-94)和万能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考察了BaSO4的添加量对PLA/BaSO4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燃烧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燃烧结果表明,纯PLA的LOI仅为21.6%;当BaSO4的添加量为5.0%20.0%时,复合材料的LOI值提高至21.5%22.6%,UL-94阻燃等级达到V-2级,但当BaSO4的添加量进一步增加到25.0%时,反而导致LOI值下降至21.8%。TGA分析发现,随着BaSO4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残炭率明显增加。力学测试显示,随BaSO4含量的增加,PLA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添加量为10.0%时,冲击韧性达到最大值,21.98 kJ/m2,相较纯PLA增加了52.7%;但过多的BaSO4反而会降低PLA/BaSO4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2.采用苯基磷酸(PHPA)对BF进行阻燃改性(记为BF/PHPA),并制备BF/PHPA/PL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BF/PHPA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BF/PHPA/PL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随着添加量的增加,LOI值也随之增大,当添加量从7.5%提高到50.0%,LOI值从24.5%增加到27.0%,尽管试样的UL-94阻燃等级没有明显变化,均为V-2级。这主要是由于BF的引入促进形成了较为致密的残炭层,起到了隔绝空气和保护材料的效果。TGA结果表明BF/PHPA可以明显提高PLA的高温热稳定性,增加残炭率,但却降低了其力学性能,这与两者间存在明显的界面分离密切相关。3.采用植酸(PA)对BF进行改性(记为BF/PA),并制备BF/PA/PL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BF/PA的添加量从7.5%增加到50.0%时,BF/PA/PLA复合材料的LOI值从24.1%显着提高到30.5%。UL-94阻燃等级相应地从V-2级提高到V-0级,且无明显融滴现象。与BF/PHPA相比,BF/PA能够明显提高PL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形成完整致密的焦炭层,显示出了更为优异的隔热、隔氧和保护基体的特性。TGA结果显示,BF/PA/PLA复合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其残炭率大幅增加。力学测试表明,与未改性BF及BF/PHPA相比,BF/PA对PLA具有一定的增韧效果。SEM观察发现,当添加量较小时,BF/PA在PLA基体中分散较为均匀,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与BF/PHPA相比,尽管BF/PA的存在也导致了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但其降幅要明显低于前者。图[34]表[14]参[82]

马文勇[4](2011)在《PP/PO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PP)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易于成型加工,密度小、力学性能优良、电绝缘性良好、介电常数较小、耐应力开裂和耐化学药品等优点。但是PP耐寒性差、低温易脆裂,制品尺寸收缩率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所以必须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以使其性能得到改善,扩大应用范围,满足不同的需求。本文以PP树脂为基体,加入聚烯烃弹性体(POE)和纳米CaCO3粒子,硬脂酸为表面处理剂,采用不同配比的POE,制备了PP/POE共混材料和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两个体系,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并结合有限元分析,对两个体系力学性能及其增强增韧机理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物理共混法制备了PP/POE共混材料和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并测试其力学性能,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结果显示,两个体系的冲击强度均显着增加,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减小,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均减小。根据胡克定律,推导出一个塑料/弹性体共混物拉伸弹性模量的定量描述的公式,运用该公式计算PP/POE共混物拉伸弹性模量,其计算值比运用混合法则计算值更接近实际值。应用ANSYS软件对PP/POE共混材料在拉伸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界面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拉伸载荷作用下,POE粒子界面应力较低,承担的载荷较小,是造成拉伸强度下降的原因;在冲击载荷作用下,POE粒子产生较大的应变,吸收大量的冲击能,是造成韧性增加的原因之一。结合实验,讨论了PP/POE共混材料的增韧机理、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并讨论了影响PP/POE共混材料和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

刘生鹏[5](2009)在《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改性、微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氢氧化镁具有阻燃、消烟、填充三大功能,作为增强和阻燃聚丙烯的无机刚性粒子更是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技术关键是氢氧化镁填料粒子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界面粘结状况。本文分别以纳米、微米和晶须氢氧化镁(MH)为填料,通过添加SEBS-g-MA相容剂和原位乳液共聚包覆对其进行表面改性获得改性MH(MMH),采用熔融复合方法制备了多种尺度的PP/MH复合材料和PP/MH/红磷(P)复合材料,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分析(DMA)、热重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毛细管流变仪和锥形量热器的燃烧实验(CCT)等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以SEBS-g-MA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复合方法制备了PP/SEBS-g-MA/纳米MH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相容剂对高填充量的PP/MH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形态结构和流变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的加入,充当了纳米MH粒子与PP基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层,提高了纳米MH在PP基体中的均匀分散性,增强其与PP基体的界面粘结,使得PP/SEBS-g-MA/MH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较PP/MH复合材料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起到有效的增韧作用。PP/SEBS-g-MA/MH复合材料中纳米MH的均匀分散和界面粘结的增强,提高了纳米MH粒子异相成核的能力,使PP相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的增加,同时使复合材料中PP相的玻璃化温度有所提高。此外,SEBS-g-MA的加入,减少纳米MH粒子团聚对复合材料熔体流动的阻碍,降低复合材料熔体的表观黏度,并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2)在纳米氢氧化镁表面接枝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使其表面乙烯化,然后以苯乙烯(St)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共聚单体采用原位乳液共聚合方法,制备了聚合物包覆纳米MH复合粒子。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原位乳液共聚生成的聚合物接枝包覆于纳米MH表面,制备的MH-聚合物复合粒子为核-壳结构。(3)采用原位共聚处理纳米MH、微米MH和MH晶须,并与PP熔融复合,制备了不同尺度的PP/MH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单体改性MH及其分散相的尺寸对PP/M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熔融和结晶行为及其形态结构的影响。根据缺口冲击实验及其冲击破坏断面的电镜观测结果,发现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与界面粘结状况和填料分散相的尺寸有关。改性MH(MMH)制备的PP/MMH复合材料的与填充未改性MH的PP/MH复合材料相比,冲击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原位共聚处理MH相比,MMA/丙烯酸丁酯(BA)单体改性MH的PP/MMH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MMA/BA单体原位共聚改性微米MH粒子在PP基体中分散最均匀,没有粒子的团聚,PP/改性微米MH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上呈现粒子-基体的脱粘与基体的韧性断裂,因而具有相对高的冲击强度。DMA和DSC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MH粒子与PP基体界面相互作用的增强,导致PP/MMH复合材料中PP相Tg下降,并使MH粒子成为异相成核能力加强,提高了PP相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结晶度。毛细管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P/MH和PP/MMH复合材料均为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熔体的表观黏度均随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PP/MMH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明显低于PP/MH复合材料的的表观黏度;MH粒子经原位聚合改性后在PP基体的分散性提高、界面相互作用增加,降低了MH粒子对PP熔体的流动阻碍,降低复合材料熔体的表观黏度,改善了PP/MH复合材料的流动性。(4)将改性微米MH或改性纳米MH和红磷(P)与PP熔融复合制备了PP/MH/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试验(UL-94)、热失重(TGA)、锥形量热器的燃烧实验(CCT)以及阻燃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改性MH对PP/MH/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氧化降解和燃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MH粒子表面包覆的聚合物有助于提高其在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改善粒子与PP之间的相容性,提高阻燃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其中PP/改性微米MH具有相对较高的冲击强度。虽然改性MH与P协同阻燃PP复合材料相对于填充未改性MH时的LOI值略有下降,但改性MH与P协同阻燃PP使阻燃复合材料的残渣量进一步增加,而微米MH相对于纳米MH阻燃PP具有更高的残渣量,表明其热稳定性的提高。改性纳米MH或改性微米MH与P协同阻燃PP使阻燃复合材料UL-94性能提高,并通过UL-94 V-0级测试标准。改性MH或未改性MH与红磷的协同阻燃PP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的峰值、平均热释放速率和平均质量损失速率对比纯PP大幅下降,而火灾性能指数(FPI)提高了3-4倍,显着提高了复合阻燃体系的阻燃性。

孙西宁[6](2009)在《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技术的出现为聚合物的改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研究了纳米SiO2的用量和粒径,一步法、二步法加工工艺,热处理温度和偶联剂含量对纳米SiO2/聚丙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缺口抗冲强度等力学特性的影响;考察了纳米SiO2用量对复合材料洛氏硬度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对纳米SiO2改性聚丙烯的断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W(PP):W(SiO2)=100: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并出现峰值,由此说明纳米SiO2改性PP最佳用量为4份左右。常规SiO2粉末填充的PP复合材料在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上均不如纳米SiO2填充的复合材料。冲击断面SEM照片显示,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凹凸错落、互相粘联,纳米粒子分散于基体中,在受到冲击力时,纳米粒子与紧密相连的基体产生了局部变形,吸收了冲击能。将纳米SiO2和PP按1:1共混挤出,然后加入PP进行二次共混挤出,纳米粒子更好的分散到复合材料中,提高了其增韧效果。热处理、拉伸速度以及偶联剂的用量适当时,都可提高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同时复合材料的洛氏硬度随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薛颜彬[7](2007)在《无机超细粒子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PP)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PP作为通用塑料高性能化的首选材料,日益引起各研究领域和工业部门的重视。通过合理的增韧增强改性,普通的PP在很多应用场合完全可以代替工程塑料。本文采用空心玻璃微珠、纳米高岭土、纳米SiO2等对PP进行增强、增韧改性研究。分别选用不同粒径玻璃微珠与PP进行熔融共混,制得PP/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动性,同时考察了POE-g-MAH的不同含量对填充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经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填充PP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下降,而经偶联剂处理的玻璃微珠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体系的流动性得到改善,而冲击强度下降不大。相同条件下,小粒径玻璃微珠填充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更好。POE-g-MAH作为玻璃微珠与PP的相容剂效果较为明显,加入POE-g-MAH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得到改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以纳米高岭土、纳米SiO2作为PP的增韧、增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的加工工艺制备了聚丙烯基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纳米粒子与基体间的界面作用以及纳米粒子的良好分散是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粒子填充PP,对复合材料起到了既增强又增韧的目的,各项性能均得到了提高。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及DSC分析发现,无机粒子在PP熔融冷却过程中能起到明显的结晶诱导作用,使PP得以在较高的温度下结晶且使球晶尺寸变得细小而均匀;经过合适的表面处理后,或是在允许的范围内提高用量,无机粒子对体系的这种结晶诱导作用将变得更加明显,这正是无机粒子能对PP增强增韧的一个内在原因。本文还研究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偶联剂的种类及偶联剂的用量对PP/无机粒子填充体系的增容作用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P-g-MAH对复合材料相容性有明显改善效果,各方面力学性能均有提高。硅烷偶联剂KH-550对空心玻璃微珠、纳米高岭土、纳米SiO2的表面处理效果最好,并且硅烷偶联剂用量是无机粒子质量的2%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采用无机超细微粒增强增韧聚丙烯,当玻璃微珠用量为10份、纳米粒子用量为4份左右时体系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殷锦捷,屈晓莉,王之涛,徐翠丽[8](2006)在《聚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聚丙烯(PP)物理改性的各种方法(包括填充、共混、纳米材料),综述了PP各种物理改性的技术进展及对PP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最后简介了PP改性技术的新进展。

袁金凤[9](2007)在《聚丙烯酸酯类纳米微粒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复合及其对PVC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通过共混和接枝共聚两种不同方法对硬质PVC进行增韧改性,其中共混法主要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核/壳型聚丙烯酸酯树脂(polyacrylate resin,ACR),并将不同ACR胶乳与VC共聚制备高ACR含量的ACR-g-PVC复合树脂等作为改性剂与PVC进行共混增韧。而接枝共聚法主要通过乳液聚合法及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的ACR胶乳与氯乙烯(VC)进行悬浮接枝共聚制备高韧性ACR-g-PVC复合树脂。在ACR对PVC的共混改性研究中,选择丙烯酸正丁酯(n-BA)为核层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层单体,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及半连续微悬浮法制备了多种不同粒径及粒径分布的ACR改性剂,并进一步将ACR改性剂与PVC树脂共混制备PVC/ACR复合材料。借助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ACR的粒径及其分布以及ACR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情况进行了测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以及动态力学分析(DMA)测定了AC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考察ACR的核壳比例、交联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用量、壳层PMMA的平均分子量、粒径等多种因素对增韧效果的影响可知,较好的ACR核壳比例在60/40~70/30之间,采用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M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两种交联剂制备的ACR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最佳的核层交联剂用量在2wt%以下、壳层交联剂用量在1wt%以下,引发剂用量约为单体质量的0.25wt%,在保证改性剂具有完整核壳结构的前提下,壳层PMMA的平均分子量越低增韧效果越好,ACR在PVC中的分散相粒径在300nm~500nm有利于提高基体的韧性。PVC/ACR共混树脂的熔体流变性能得到改善,复合材料的熔体黏度低于纯PVC树脂。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点温度与纯PVC相当,其热分解温度随ACR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ACR与VC悬浮接枝共聚复合树脂的研究中,主要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ACR胶乳,并与VC进行悬浮共聚合反应制备高性能ACR-g-PVC悬浮接枝复合树脂。结果显示,ACR胶乳可提高VC聚合反应速率。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MA、XWB-300F型热变形及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SDT-2960型TGA、毛细管流变仪、转矩流变仪、TEM、SEM等手段,对复合树脂及其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热性能、熔体黏度及塑化时间、微观形态结构与材料断面形貌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显示,采用两步法及连续补加预乳液的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的两种ACR胶乳与VC共聚复合树脂韧性改善非常明显,部分ACR含量为6wt%的复合树脂韧性比纯PVC提高近20倍之多。复合树脂中ACR的最佳含量在5wt%~10wt%之间。复合树脂的韧性与AC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所形成的接枝共聚物之间有一定关系,其中具有较低玻璃化温度及含有较多接枝共聚物的复合树脂具有较好的韧性。PVC基体中ACR分散相的粒径在300nm~600nm时可获得较高缺口冲击强度(ACR含量为6wt%时可提高近20倍)。复合树脂的流变性能均好于纯PVC树脂,其塑化时间大大降低。复合材料的TEM照片显示,ACR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比较均匀,ACR基本以初级粒子大小分散在PVC基体中,复合材料中ACR粒子间距约在300nm~500nm;复合材料的SEM照片显示,ACR通过化学接枝可明显改善PVC制品的韧性,冲击和拉伸断口均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本文将高ACR含量复合树脂作为改性剂与PVC共混制备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熔体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了与复合树脂材料相类似的规律。在共混材料中ACR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复合树脂中ACR/PVC比例较小的增韧效果略好。本文第三部分(第五章)又初步探讨了采用无皂乳液法ACR与VC悬浮接枝制备共聚复合树脂。采用水溶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表面活性单体-乙烯基磺酸钠(SVS)分别与BA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无皂ACR (SF-ACR)胶乳,并且引入双马来酸单辛酯二正丁基锡(di(octyl maleate) dibutyl stannum,DOMDBS)进行三元共聚制备SF-ACR-Z胶乳,将上述各ACR胶乳分别与VC悬浮接枝共聚制备不同的接枝共聚复合树脂。结果显示,SVS与BA很难得到稳定的胶乳,NVP与BA可获得较稳定的胶乳;NVP的引入使得复合树脂的耐热分解性能下降,而有机锡可有效改善复合树脂的耐热分解性能;该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流变性能与乳液法ACR制备的接枝共聚复合树脂有着类似的规律。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1.成功地实现了对核壳型ACR改性剂粒径的控制,可以制备较大粒径的ACR粒子,并发现粒径为300nm~500nm时增韧效果最佳;研究了ACR壳层聚合物PMMA分子量大小对其增韧效果的影响,找到了具有较好增韧效果的平均分子量范围。这两项研究成果为提高ACR对PVC的增韧效果开辟了新的途径。2.结合多频率DMA法成功地获得了复合树脂中不同分子链段运动活化能数据,通过溶剂抽提法和DMA法获得了ACR-g-PVC共聚复合树脂韧性及ACR的Tg与所形成的接枝共聚物的量之间的定性关系,为增韧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3.采用表面活性单体与BA进行无皂乳液共聚制备ACR胶乳,在接枝共聚物中成功地引入了有机锡结构单元,制备了具有较高耐热分解性能和良好韧性的悬浮接枝共聚复合树脂。

谢新萍[10](2006)在《纳米碳酸钙、交联聚苯乙烯刚性微粒改性聚丙烯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的低温脆性限制了它更广泛的应用,对其进行改性是当前研究的焦点。本论文将无机、有机刚性粒子进行包覆处理,期望提高粒子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达到更好的增韧、增强PP的目的。 本文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用于PP增韧、增强的交联聚苯乙烯粒子(CPMB),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乳化剂和交联剂用量对CPMB粒径和交联度的影响:采用无硫硫化工艺制备了用于微粒包覆的预硫化天然胶(NR),探讨了过氧化物、交联助剂种类和用量及硫化工艺对NRn性能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用力学性能测试评价了NR包覆纳米CaCO3(N-CaCO3)和NR包覆CPMB(N-CPMB)对PP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包覆NR可提高纳米CaCO3在PP中的分散性,使复合PP的悬臂梁冲击强度比PP提高75%;与N-CaCO3相比,N-CPMB与PP的相容性更好,改性效果更显着,在N-CPMB用量仅为3wt%时就可使复合PP的简支梁与悬臂梁冲击强度分别提高68%和88%。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PP冲击断面的基材上有塑性形变的破坏痕迹,N-CPMB以次级团聚粒子为增强单元均匀分布在基材中,说明其是通过表面的橡胶与PP优良的相容起到增强、增韧作用。

二、纳米刚性微粒与橡胶弹性微粒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刚性微粒与橡胶弹性微粒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1.2.1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1.2.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机理
        1.2.3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1.2.4 填充改性聚合物用填料的选用
    1.3 聚酰胺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1.3.1 聚酰胺6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1.3.2 聚酰胺6的共混改性研究
    1.4 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1.4.1 生物质炭的制备
        1.4.2 生物质炭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1.4.2.1 生物质炭/聚烯烃复合材料
        1.4.2.2 生物质炭/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
        1.4.2.3 其他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炭化温度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试样制备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2.3.2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2.3.3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2.3.4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2.3.5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2.3.6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2.3.7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含量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试样制备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3.3.2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3.3.3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3.3.4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3.3.5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3.3.6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3.3.7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粒径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试样制备
        4.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4.3.2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4.3.3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4.3.4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4.3.5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4.3.6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3.7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助剂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试样制备
        5.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5.3.2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5.3.3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5.3.4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5.3.5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5.3.6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5.3.7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备
        6.2.3 试样制备
        6.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6.3.2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
        6.3.3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6.3.4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6.3.5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6.3.6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6.3.7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聚合物增韧
        1.2.1 弹性体增韧
        1.2.2 刚性粒子增韧
        1.2.3 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
        1.2.4 协同增韧
        1.2.5 其他增韧方法
    1.3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
    1.4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在塑料中的应用
    1.5 塑料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1.5.1 低噪音改性
        1.5.2 免喷涂改性
        1.5.3 耐候改性
        1.5.4 阻燃改性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6.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论文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核壳结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核壳结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聚合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2.3.2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核乳液成膜性能和韧性的影响
        2.3.3 核/壳比例对成膜性能和膜韧性的影响
        2.3.4 核/壳比例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2.3.5 核/壳比例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3.6 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
        2.3.7 热失重分析(TGA)
        2.3.8 透射电镜(TEM)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ABS中的应用及低噪音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3.2.3 低噪音ABS材料的制备
        3.2.4 测试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BS材料摩擦噪音和粘-滑现象关系研究
        3.3.2 Poly(D4-MMA-BA)改性剂对ABS性能的影响
        3.3.3 ABS材料表面摩擦特性与摩擦噪音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免喷涂PC中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4.2.3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及免喷涂PC材料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进风温度和转速对微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4.3.2 FTIR
        4.3.3 粒径
        4.3.4 SEM及元素分析
        4.3.5 力学性能
        4.3.6 外观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PC中的应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5.2.3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耐候PC材料的制备
        5.2.4 测试和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AMB结构与性能
        5.3.2 AMB紫外吸收机理
        5.3.3 AMB含量对其聚合及聚合产物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
        5.3.4 Poly(D4-MMA-BA-AMB)的结构与性能
        5.3.5 Poly(D4-MMA-BA-AMB)对PC耐候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阻燃PVC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6.2.3 PVC-WPC的制备
        6.2.4 测试和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VC-WPC缺口冲击强度
        6.3.2 PVC-WPC阻燃性能
        6.3.3 PVC-WPC热稳定性
        6.3.4 PVC-WPC木塑制品耐候性能
        6.3.5 PVC-WPC木塑制品断面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环境友好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阻燃剂的分类
        1.2.1 卤系阻燃剂
        1.2.2 磷系阻燃剂
        1.2.3 氮系阻燃剂
        1.2.4 硅系阻燃剂
        1.2.5 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
        1.2.6 膨胀型阻燃剂(IFR)
    1.3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1.3.1 吸热冷却
        1.3.2 气相稀释
        1.3.3 生成隔热层
        1.3.4 终止自由基连反应
    1.4 PLA阻燃改性研究
    1.5 PLA增韧改性研究
    1.6 超细硫酸钡(BaSO_4)简介
    1.7 竹纤维(BF)简介
        1.7.1 BF改性方法
        1.7.2 BF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8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8.1 论文研究思路
        1.8.2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超细硫酸钡/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热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样品制备
        2.2.4 性能表征及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LOI和 UL94 测试结果分析
        2.3.2 TG测试分析
        2.3.3 力学性能分析
        2.3.4 SEM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苯基磷酸阻燃改性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
    3.1 研究思路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样品制备
        3.2.4 表征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KH-550 表面改性BF添加量的确定
        3.3.2 BF/KH-550/PHPA的TGA测试
        3.3.3 PHPA阻燃改性样品燃烧测试
        3.3.4 PLA复合材料的LOI和UL94 测试分析
        3.3.5 PLA复合材料的TGA测试分析
        3.3.6 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3.3.7 PLA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3.3.8 燃烧炭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植酸阻燃改性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样品制备
        4.2.4 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A阻燃改性BF/KH-550的TGA测试
        4.3.2 PA阻燃改性BF/KH-550 的燃烧测试
        4.3.3 PLA复合材料的LOI及 UL94 测试
        4.3.4 PLA复合材料的TGA测试
        4.3.5 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3.6 PLA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4.3.7 PLA复合材料的燃烧炭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4)PP/PO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聚丙烯
        1.1.2 聚烯烃弹性体
        1.1.3 纳米CaC0_3
    1.2 聚丙烯复合材料
        1.2.1 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
    1.3 聚丙烯共混材料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
    2.1 原料
        2.1.1 聚丙烯
        2.1.2 聚烯烃弹性体
        2.1.3 纳米CaC0_3
        3.1.4 硬脂酸
    2.2 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制备
        2.3.1 配方设计
        2.3.2 纳米CaC0_3 的表面处理
        2.3.3 熔融共混
        2.3.4 烘干粒料
        2.3.5 注射试样
    2.4 力学性能的测试
        2.4.1 冲击性能测试
        2.4.2 拉伸性能测试
        3.4.3 弯曲性能测试
    2.5 冲击断面形貌观测
        2.5.1 测试原理
        2.5.2 测试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PP/POE 共混材料和PP/POE/纳米CaC0_3 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3.1.1 缺口冲击强度
        3.1.2 无缺口冲击强度
        3.1.3 冲击断面SEM 图像
    3.2 PP/POE 共混材料和PP/POE/纳米CaC0_3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3.2.1 拉伸应力与应变曲线
        3.2.2 拉伸强度
        3.2.3 拉伸弹性模量
        3.2.4 拉伸弹性模量的定量描述
        3.2.5 拉伸断裂伸长率
    3.3 PP/POE 共混材料和PP/POE/纳米CaC0_3 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3.3.1 弯曲应力与应变曲线
        3.3.2 弯曲强度
        3.3.3 弯曲弹性模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P/POE 共混材料在拉伸、冲击载荷作用下界面应力的有限元模拟
    4.1 有限元分析法
        4.1.1 概述
        4.1.2 基本步骤
        4.1.2.1 结构的离散化
        4.1.2.2 单元分析
        4.1.2.3 单元集成
        4.1.2.4 求解方程,得出节点位移
        4.1.2.5 由节点的位移计算单元的应力和应变
    4.2 ANSYS 软件
        4.2.1 概述
        4.2.2 基本步骤
    4.3 PP/POE 共混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界面应力的有限元模拟
        4.3.1 理论模型
        4.3.1.1 基本假设
        4.3.1.2 物理模型
        4.3.2 有限元分析
        4.3.2.1 定义单元类型及材料物性参数
        4.3.2.2 建立几何模型
        4.3.2.3 网格划分
        4.3.2.4 模型加载
        4.3.3 结果与讨论
        4.3.3.1 应力云图
        4.3.3.2 剪切应力分布
        4.3.3.3 等效应力分布
    4.4 PP/POE 共混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界面应力的有限元模拟
        4.4.1 有限元分析
        4.4.1.1 定义单元类型、材料物性参数、建立几何模型
        4.1.1.2 划分网格、施加载荷
        4.4.2 结果与讨论
        4.4.2.1 应力云图
        4.4.2.2 剪切应力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P/POE 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
    5.1 PP/POE 共混材料的增韧机理
    5.2 PP/POE/纳米CaC0_3 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改性、微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聚丙烯的共混改性
    1.3 无机粒子增强增韧聚丙烯改性
    1.4 聚丙烯的阻燃改性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 SEBS-g-MA对聚丙烯/MH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原位共聚合改性纳米MH对PP/MH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原位共聚合改性MH晶须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原位共聚合处理微米MH/PP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改性氢氧化镁和红磷对聚丙烯的协同阻燃作用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聚丙烯的分类
    1.2 聚丙烯的改性
        1.2.1 目的
        1.2.2 改性方法
    1.3 无机粒子改性聚丙烯
        1.3.1 特性及种类
        1.3.2 无机粒子的增韧增强机理
        1.3.3 影响增韧效果的因素
    1.4 纳米粒子改性聚丙烯
        1.4.1 纳米复合材料
        1.4.2 特性及种类
        1.4.3 纳米粒子增强增韧机理
        1.4.4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4.5 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4.6 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现状
    1.5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设备与测试仪器
    2.3 实验工艺
        2.3.1 制备母粒
        2.3.2 制备PP/纳米SiO_2 复合材料
        2.3.3 制备样条
        2.3.4 参数设定
        2.3.5 工艺流程图
    2.4 测试方法
        2.4.1 拉伸实验
        2.4.2 缺口冲击实验
        2.4.3 弯曲实验
        2.4.4 硬度实验
        2.4.5 扫描电镜(SEM)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纳米SiO_2 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1.1 纳米SiO_2 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3.1.2 纳米SiO_2 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3.1.3 纳米SiO_2 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洛氏硬度的影响
    3.2 二氧化硅粒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2.1 SiO_2 的粒径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3.2.2 SiO_2 的粒径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3.3 加工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5 拉伸速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6 偶联剂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7 聚丙烯/纳米SiO_2 复合材料断面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7)无机超细粒子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聚丙烯的分类
    3 聚丙烯的传统改性
        3.1 聚丙烯改性目的
        3.2 聚丙烯传统改性途径
        3.2.1 聚合改性
        3.2.2 聚合后改性
    4 无机粒子改性聚丙烯
        4.1 无机粒子的特性及种类
        4.2 无机粒子的增韧增强机理
        4.3 影响填充增韧效果的因素
    5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丙烯
        5.1 纳米复合材料性能及技术简介
        5.2 无机纳米粒子的特性及种类
        5.3 纳米粒子增强增韧机理
        5.4 无机纳米粒子在复合体系中的充分分散
    6 无机填料表面处理
        6.1 填料表面处理的意义
        6.2 粉体改性方法
        6.2.1 包覆改性法
        6.2.2 沉淀反应改性法
        6.2.3 表面化学改性法
        6.2.4 机械力化学改性法
        6.2.5 高能改性方法
        6.2.6 胶囊化改性
        6.3 偶联剂
        6.3.1 偶联剂的种类
        6.3.2 偶联剂用量的计算
        6.3.3 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7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水平
    8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8.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8.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1 主要原料
    2 仪器设备
    3 试样的加工与制备
        3.1 挤出造粒
        3.2 注射样条
    4 实验方法
        4.1 拉伸试验
        4.2 常温下缺口冲击试验
        4.3 弯曲试验
        4.4 硬度试验
        4.5 熔体流动速率实验
        4.6 相态结构
        4.7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
        4.8 光学显微镜实验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 聚丙烯/玻璃微珠复合材料
        1.1 未经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1.1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1.1.2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1.1.3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1.2 硅烷偶联剂对PP/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影响
        1.2.1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1.2.2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1.2.3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的影响
        1.2.4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1.2.5 玻璃微珠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硬度的影响
        1.2.6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
        1.2.7 熔融过程与结晶性能
        1.3 POE-g-MAH的用量对PP/玻璃微珠填充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3.1 POE-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1.3.2 POE-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常温下缺口冲击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1.3.3 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
        1.4 小结
    2 聚丙烯/纳米高岭土复合材料
        2.1 纳米高岭土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1.1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的影响
        2.1.2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
        2.1.3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
        2.1.4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2.1.5 纳米高岭土用量对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2.2 加工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分析
        2.4 熔融和结晶行为
        2.5 PP的结晶形态
        2.6 小结
    3 聚丙烯/纳米SiO_2复合材料
        3.1 纳米SiO_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1.1 纳米SiO_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3.1.2 纳米SiO_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
        3.1.3 纳米SiO_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3.2 加工工艺对PP1/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PP-g-MAH的用量对PP1/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3.1 PP-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
        3.3.2 PP-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3.3.3 PP-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3.4 PP2对PP1/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5 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3.6 熔融与结晶行为
        3.6.1 熔融行为
        3.6.2 结晶行为
        3.7 PP的结晶形态
        3.8 小结
    4 无机超细粒子及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4.1 各种无机超细粒子对PP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2 各种无机超细粒子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分析
        4.3 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
        4.4 PP与无机粒子间相容性的分析研究
        4.4.1 硅烷类偶联剂KH-550的增容机理
        4.4.2 钛酸酯类偶联剂NDZ-201的增容机理
        4.4.3 偶联剂的优选
        4.4.4 硅烷KH-550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聚丙烯酸酯类纳米微粒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复合及其对PVC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聚氯乙烯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1.2.1 PVC 的化学增韧改性
        1.2.2 PVC 的物理增韧改性
        1.2.3 PVC 增韧改性研究的前景及发展方向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
        1.3.1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及目标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及处理
    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3 ACR 乳液聚合反应表观动力学实验
    2.4 ACR 改性剂的合成
        2.4.1 种子半连续法A—单体连续补加法
        2.4.2 种子半连续法 B-乳液连续补加法
        2.4.3 微悬浮法C
        2.4.4 微悬浮法D
    2.5 VCM 悬浮接枝共聚用ACR 胶乳的合成
        2.5.1 乳液法 ACR 胶乳的合成
        2.5.2 无皂乳液法 ACR 胶乳的合成
    2.6 悬浮法ACR/PVC 共聚复合树脂的合成
        2.6.1 ACR-g-PVC 悬浮接枝共聚树脂的合成
        2.6.2 ACR/PVC 无规共聚树脂的合成
    2.7 ACR/PVC 共聚及其共混树脂性能测试用物料的制备
        2.7.1 加工用混合物料的制备
        2.7.2 力学性能及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用试样的制备
    2.8 ACR 胶乳的物性测试与结构表征
        2.8.1 ACR 乳胶粒的微观形态表征
        2.8.2 ACR 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2.8.3 ACR 乳胶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2.8.4 ACR 壳层 PMMA 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2.9 ACR-g-PVC 悬浮接枝复合树脂的物性测试与粒子形态表征
        2.9.1 ACR-g-PVC 复合树脂的组成及其变化分析
        2.9.2 ACR-g-PVC 复合树脂的接枝效率的测定
        2.9.3 ACR-g-PVC 复合树脂中均聚 PVC 的平均聚合度的测定
        2.9.4 ACR-g-PVC 复合树脂颗粒形态的表征-SEM
    2.10 PVC/ACR 共混及共聚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2.10.1 PVC/ACR 共混及共聚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测定
        2.10.2 PVC/ACR 共混及共聚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2.10.3 PVC/ACR 共混及共聚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的测定
    2.11 PVC/ACR 共混及共聚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2.12 PVC/ACR 共混及共聚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测试
        2.12.1 复合材料维卡软化点温度的测定
        2.12.2 复合材料热分解温度的测定
        2.12.3 刚果红法测定PVC/ACR 共聚复合树脂的热稳定性
    2.13 PVC/ACR 共混及共聚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
        2.13.1 复合材料熔体流变行为的测定
        2.13.2 复合材料熔融塑化性能的测定
    2.14 PVC/ACR 共混及共聚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2.14.1 复合材料中 ACR 的分散状态—TEM 分析
        2.14.2 复合材料断裂面的微观形貌—SEM 分析
第三章 核壳型 ACR 的合成、表征及其共混改性 PVC 的研究
    引言
    3.1 核壳型ACR 的合成与表征
        3.1.1 核壳型 ACR 乳液用乳化剂的遴选
        3.1.2 ACR 乳液聚合表观动力学分析
    3.2 核壳型ACR 的结构与性能
        3.2.1 ACR 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2 ACR 乳胶粒的微观结构分析-TEM
        3.2.3 ACR 壳层PMMA 的分子量调节
        3.2.4 ACR 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3.3 PVC/ACR 共混复合材料的性能
        3.3.1 PVC/ACR 共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3.2 PVC/ACR 共混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3.3.3 PVC/ACR 共混树脂的加工流变性能分析及评价
        3.3.4 PVC/ACR 共混树脂的熔体流变性能分析及评价
        3.3.5 PVC/ACR 共混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3.4 PVC/ACR 共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3.4.1 PVC/ACR 共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TEM
        3.4.2 PVC/ACR 共混复合材料断裂面的微观形貌分析-SEM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悬浮法 ACR-g-PVC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引言
    4.1 悬浮法ACR-g-PVC共聚复合树脂的合成
        4.1.1 不同合成工艺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4.1.2 ACR 用量对ACR/VC 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4.1.3 ACR 种类对ACR/VC 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4.1.4 ACR 中的交联剂用量对ACR/VC 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4.2 ACR-g-PVC 共聚复合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4.2.1 不同ACR含量复合树脂的粒子大小及其形态特征
        4.2.2 ACR-g-PVC 复合树脂的接枝效率分析
        4.2.3 复合树脂中PVC均聚物的平均聚合度
        4.2.4 ACR/PVC 共聚复合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4.3 ACR-g-PVC 共聚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
        4.3.1 ACR-g-PVC 共聚复合树脂材料的力学性能
        4.3.2 ACR-g-PVC 共聚复合树脂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
        4.3.3 ACR-g-PVC 共聚复合树脂材料的耐热性能
    4.4 复合树脂与PVC 共混材料的性能
        4.4.1 复合树脂与 PVC 共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4.2 复合树脂与 PVC 共混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4.4.3 复合树脂与PVC 共混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变性能分析
        4.4.4 复合树脂与 PVC 共混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分析
    4.5 共聚及共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4.5.1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透射电镜分析(TEM)
        4.5.2 复合材料断裂面的扫描电镜分析(SEM)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皂乳液法 ACR 胶乳与氯乙烯悬浮接枝共聚制备高韧性耐热型ACR-g-PVC 复合树脂的初步研究
    引言
    5.1 无皂乳液法ACR 胶乳的合成及表征
        5.1.1 ACR 无皂乳液聚合反应体系的动力学特征
        5.1.2 不同共聚单体制备的无皂ACR 胶乳的稳定性
        5.1.3 无皂ACR 胶乳的粒径分析
    5.2 无皂ACR 胶乳与VC 接枝共聚复合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5.2.1 耐热型ACR-g-PVC 悬浮接枝共聚合反应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ACR-g-PVC 悬浮接枝共聚复合树脂的热稳定性
        5.2.3 ACR-g-PVC 悬浮共聚复合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
        5.2.4 共聚复合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
        5.2.5 ACR-g-PVC 悬浮共聚复合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5.3 ACR-g-PVC 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
        5.3.1 复合树脂材料的力学性能
        5.3.2 复合树脂材料的耐热性能分析
        5.3.3 共聚复合树脂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纳米碳酸钙、交联聚苯乙烯刚性微粒改性聚丙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
        1.2.1 橡胶、弹性体增韧PP研究进展
        1.2.2 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与PP动态硫化共混
        1.2.3 弹性体增韧理论
    1.3 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
        1.3.1 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概述
        1.3.2 无机刚性粒子对PP结晶性能的影响概述
        1.3.3 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及聚合物球晶的生长过程
    1.4 聚丙烯/弹性体/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
        1.4.1 聚丙烯/弹性体/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
        1.4.2 聚丙烯/弹性体/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1.5 有机刚性粒子增韧塑料
        1.5.1 有机刚性粒子(ROF)增韧概述
        1.5.2 有机刚性粒子(ROF)增韧机理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天然橡胶的无硫硫化
    2.1 实验部分
        2.1.1 试验原料
        2.1.2 测试方法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过氧化物交联体系对硫化天然胶性能的影响
        2.2.2 氧化还原体系对硫化天然胶性能的影响
        2.2.3 硫化天然胶的热稳定性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硫化天然胶包覆纳米碳酸钙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3.1 试验部分
        3.1.1 试验原料
        3.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3.1.3 实验内容
        3.1.4 性能测试
        3.1.5 结晶形态观察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硫化天然胶乳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2.2 纳米CaCO_3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2.3 NR-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2.4 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性
        3.2.5 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交联聚苯乙烯刚性粒子的合成及对聚丙烯的改性
    4.1 试验部分
        4.1.1 试验原料
        4.1.2 实验设备、仪器
        4.1.3 加工工艺条件
        4.1.4 实验内容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影响CPMB粒子粒径大小及交联度的因素
        4.2.2 天然胶乳包覆CPMB复合PP的研究
        4.2.3 天然胶乳包覆CPMB复合PP的破坏断面形貌分析
        4.2.4 天然胶乳包覆CPMB复合PP流变行为的研究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交联聚苯乙烯刚性粒子复合聚丙烯的结晶行为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试验原料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内容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偏光显微镜分析N-CPMB对PP结晶的影响
        5.2.2 DSC分析CPMB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
        5.2.3 不同CPMB复合PP的XRD分析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纳米刚性微粒与橡胶弹性微粒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朱诗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2]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D]. 王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环境友好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D]. 徐煜轩.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4]PP/POE共混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D]. 马文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5]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改性、微结构与性能[D]. 刘生鹏.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6]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D]. 孙西宁.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7]无机超细粒子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薛颜彬. 青岛科技大学, 2007(03)
  • [8]聚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J]. 殷锦捷,屈晓莉,王之涛,徐翠丽. 上海塑料, 2006(04)
  • [9]聚丙烯酸酯类纳米微粒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复合及其对PVC改性的研究[D]. 袁金凤.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6)
  • [10]纳米碳酸钙、交联聚苯乙烯刚性微粒改性聚丙烯的应用研究[D]. 谢新萍. 浙江工业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纳米硬质粒子和橡胶弹性粒子同时增强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