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烈祝贺第三届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胜利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邵申[1](2020)在《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研究(1952-1953年)》文中认为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是在上海市“五反”运动结束后,为了废除压迫工人的不合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私营工厂工人觉悟、纯洁工人队伍、加强工人阶级内部团结、加强基层党工团组织建设而开展的一场群众运动。本文之所以选择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由于目前学术界对民主改革运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与深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一直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市的私营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前占有重要地位,重要的地位与相对复杂的环境使上海的民主改革运动具有其他省市所不具有的典型性与独特性,因而对上海工矿企业民主改革运动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笔者力图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梳理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发展的全过程,并探讨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文通过五章内容对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加以研究。第一章是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缘起,主要论述中共上海市委发起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必要性与条件。第二章主要阐述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前期准备,梳理中共上海市委、各区区委及各私营工厂为民主改革运动的开展在组织、机构与材料方面所做的准备。第三章是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民主斗争阶段,主要围绕“全面交代”运动展开,详细阐述民主斗争阶段中宣传动员与“全面交代”的全过程。第四章是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民主建设阶段,由废除“拿摩温”制度与建立生产小组长制度、改善职工关系、加强基层党工团建设三部分组成,主要阐述各级民主改革机构巩固运动成果的各项措施。第五章是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成果与经验。从成果与经验两方面论述民主改革运动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在思想宣传、积极分子工作与统一战线建设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总之,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取得了不小成绩,为推动私营工厂生产经营的发展以及之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经验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积极分子工作以及统一战线建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佳林[2](2020)在《陕西省“民众学校”研究(1927-1949)》文中提出近代以来,中国民众知识水平低下一直是中国政府和知识分子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文盲众多是导致中国近代国家难以形成、民主制度迟迟未能建立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症结所在。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社会教育思潮在中国也流行开来,上至政府,下至民间,普遍开始了社会教育的有关尝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教育机构,其中“民众学校”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有实效性的机构。本文采用了广义的“民众学校”概念,对陕西省“民众学校”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陕西省“民众学校”起源于清末的识字学塾,此后又零星的在陕西各地出现了一些夜校、补习学校和平民学校等“民众学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陕西省开始了大规模社会教育办学活动,此后成立的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在西安先试办了 3期民众学校,拉开了陕西省大规模办理民校的序幕。1931年灾荒过后,陕西省教育厅成立了西安市民众学校管理处,开始在西安逐年办理民众学校,并且要求各县也进行推广。1936年开始,陕西省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开始推行民众补习教育计划,并同时设置保立小学成人班,大规模的进行扫盲运动。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民众补习计划进一步加强,各级学校、各种机关团体都纷纷投入到“民众学校”的筹办中来,在抗战的大后方形成了办理“民众学校”的高潮。此后,国民政府推行国民教育计划,在国民学校内设置民教部,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融合,纳“民众学校”于正规的学制之内,实现了社会教育的巨大飞跃,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抗战进入末期,国民政府又开始在陕西实行反动的“特种教育”,一改社会教育的初衷,再加上内战的原因,陕西省“民众学校”办理也逐渐走向尾声。总的来看,陕西省“民众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解放战争之前办理规模在不断扩大,逐渐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陕西省“民众学校”发展演进的历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观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进行社会教育的实践过程,也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对“社会教育化”理念的贯彻。陕西省“民众学校”在取得了一些成就的同时,也以其自身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给予我们以思考,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提高民众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地启发和借鉴作用。
郭少飞[3](2020)在《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明确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的。”[1]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工业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思想。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即开始了边区工业的初步建设。全面抗战初期的前三年,国民政府颁发的军饷和华侨、国际友人的捐赠占边区整个经济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7.2%、51.96%、85.97%。[2]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政府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摩擦与蚕食,边区所需的工业必需品被一概禁绝。特别是1940年冬,国民党政府不仅完全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和被服等物资,而且调动几十万军队加紧了对于陕甘宁边区的军事、经济等封锁力度,边区的所有经济援助、工农业用品的渠道陷入困境,日寇、伪军也对我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扫荡”和“蚕食”,再加上当时边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为反“扫荡”和反“蚕食”,打破“包围”和“封锁”,发展与改善民生,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工业。1939年1月,党中央发出自己动手、发展生产的呼吁,成立了生产运动委员会,制定了相关生产制度。1940年2月,党中央提出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号召,边区工业政策也得到进一步完善。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确定经济建设是边区发展最中心的任务之一,提出要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奖励私人工商业,积极发展合作事业和私营手工业,走生产自救的道路。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财政工作的总方针之后,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当年实现在财税比例中工业超过农业。1943年,边区的公营工业、民营工业、私营工业等得到全面发展,多种基本工业品实现了基本自给。[1]陕甘宁边区的工业类型主要包括纺织业、煤炭工业、盐业、兵器工业、造纸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炼铁工业等八种工业。边区的工业不仅是当时重要的财税来源,也促成了边区与外地贸易的平衡,这进而支撑了边区的各方面建设。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成立经济委员会;积极保护和奖励工业生产;大力引进科技人才,提倡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力度;主张公私兼顾,平衡公营与私营之间关系;等。从历史作用来看,这解决了当时边区工业必需品缺乏的实际困难,提供了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激发了根据地的生产主动性与革命积极性;平衡了边区的内外市场,稳定了边区金融与市场秩序,保证了边区财政供给的可持续性。在精神层面上,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工业建设中所形成的“新型工人”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不仅奠定了陕甘宁边区工业的基本格局,也为建国后的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武晓媛[4](2019)在《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随一国工业演进发生、发展,是国家工业化的一种必然结果。手工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营生”,是传统社会中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基本活动,并依赖“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知识模式世代传承。可以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手工艺,它不仅满足了人类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满足人类文化审美情趣的精神需要。它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又是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良方”,满足着社会大众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不同诉求,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有适度的存续和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受传统文化观念控制的古代中国一直没有给予手工艺及手工艺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同。近代以降,伴随西方的殖民侵略,近代机器技术与设备随即而来,这对传统工艺的存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先进的机器技术刺激并促进手工技艺的改良革新,但同时又与手工艺争夺资源、抢占市场,展开激烈地竞争。就近代中国传统工艺整体发展情形言,后者成为主要趋势,机器的冲击甚至造成手工艺的全面崩溃。时至今日,中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跻身现代工业国前列,并可同世界工业强国开展技术角逐,但仍无法扭转和改变手工艺的生存困境,在现代激烈地商业市场竞争中许多手工艺正急剧衰退甚至消亡。如何使传统工艺与工业化和谐共生,如何使传统工艺理性传承以更好地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成为一个从历史延续至今的重要议题。可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工艺”,或者说“传统工艺应如何应对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传统工艺在不同时代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在传统社会里手工艺是作为国计民生的支柱而存在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所以对它的保护和利用因时代功能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关注关系民生日用的工艺品在近代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既是一项关于传统工艺的历史研究,也是对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出路问题的进一步探讨。文章围绕“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议题,即如何克服和改进传统工艺的弊端,又如何保持和宏扬传统工艺的价值,立足晚清民国的时代背景,以“中国工业化早期的传统工艺发展策略”这一鲜有关注却极具时代意义的内容作为第一研究主题,以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探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之际,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源头发展策略进行考察,发现在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国人就手工艺的出路问题曾提出过一系列的思想和行动方案,使“日用而不知”的传统工艺呈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下。在此基础上,厘清晚清民国工艺策略在整个手工艺工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当前传统工艺发展提供有效的历史借鉴。本文主体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难点及创新之处,提出晚清民国中国技术社会转型期应该如何思考和对待传统工艺的问题,并从源头策略上为手工艺寻找出路,以期获得一些新认识和新主张。第一章主要对工艺观念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起步时期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指出“工艺”是一个现代意义下的传统词汇,是经过近代多层内涵沉淀后的一种结果。立足于“工艺”的语言学考察,重点对“工艺”一词在近代包含的工业、工艺美术、手工艺等多重意义进行解读,揭示出技术转型期工艺概念演变的内在思想逻辑。同时界定了全文讨论的“传统工艺”范畴,列举了文中涉及的主要工艺门类,并以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阐释了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自晚明起,资本主义萌芽在以手工为技术基础的工商业中萌生,致使封建统治者与工商业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封建政府开始全面抑制工商业发展,扩大对手工业的破坏。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却采取了与钳制手工艺完全不同的态度,提倡并鼓励西方机器工艺发展,手工艺在封建政府的打压和近代机器技术冲击的双重阻滞下艰难生存。但它却并未被机器技术取代而失去社会技术主体的地位。所以,传统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技术资源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的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工艺发展策略大致沿着相同路径进行。首先由社会中的有识之士、商政界代表、经济学者以及工艺美术家等从思想层面探讨传统工艺的近代多元价值及其出路问题,对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超出了传统社会的固有意义。而后在学者论证的前提下,再由中央政府主导制定且部分推行某些工艺策略,并且不同时期的工艺策略还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性。晚清时期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前提下,一切始于初探。社会中一批极具前瞻性认识的有识之士从经济、技术、知识、社会角色以及文化的不同视角阐释了手工艺的新价值,开启了国人从思想层面探索传统工艺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清政府积极配合,一改过去“薄手艺、贱百工”的态度和对手工艺的严格管控,从推行工艺教育、创办工艺局和征集手工艺品出洋参展三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把零散、衰颓的传统工艺用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重组,适应并推动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工艺思想和行动策略的最大特点则是继承延续。在“循序渐进”、“以工代赈”和“全面改良”工艺思想的指导下,北洋政府沿着清末“工艺新政”的路线,对晚清工艺策略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正。它主张的手工艺政策在整个近代中国工艺发展策略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经过工商政学界和工艺美术界热烈讨论,官员和学者对手工艺的价值及其工业现代化的认识已非常深刻,进行了针对手工艺与工业化关系、手工艺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国民政府尝试构建了复兴传统工艺的政策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并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对中国手工艺事业作出统一规划和安排。经过三个时期演进,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渐趋成熟。第六章重点研究了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倡导的工艺策略。这一时期手工艺的工业现代化问题由政府主导转向由社会团体承担。“国济”作为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开始独立领导起全国的手工艺事业,提出了“建设性救济”的独特工艺思路。从思想认识上看,“国济”对手工艺的认识已接近了传统工艺问题的本质,强调了传统工艺的改进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问题,不只依赖于技术改良和革新,还需要组织、资金、人才、市场等不同社会要素的配合;从具体行动上看,“国济”建立了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创办了《手工艺》杂志,提供给国人工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它的组织下手工艺事业发展成为了一场社会运动,增强了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感。第七章结论主要是在总结晚清民国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路径和手工艺实际变化情形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分析了造成这一时期手工艺策略没有取得实效的原因。结合当前国家传统产业和乡村建设发展主题,思考工艺振兴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以期对当前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于磊[5](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吴文俊[6](2017)在《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文中指出建国初期,是一个社会全面转轨的历史时期,城市存在诸多社会问题,其中失业问题尤为突出。上海则是失业人口最为庞大,失业程度最为严重的城市。1949-1957年,上海失业人员累计登记人数达67万之多,失业人员主要由失业职工、失业知识分子、旧政权遗留之公教人员、城市贫民、求职的失学青年和家庭妇女等群体构成。上海失业问题呈现出失业类型复杂化、失业人员区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以及成份构成多元性等特征。新生上海的失业问题,是由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交织所致。解放前,战争频仍的侵扰和长期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国内反动统治的残酷盘剥,使旧上海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交通梗阻、生产萎缩、财经短绌、百业凋敝,大批职工和公教人员流离失业。1949年5月解放时,旧上海遗留的失业人口竟有42万之多。解放后,因“封锁和轰炸”以及原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剧烈改组,上海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失业人员。新旧失业叠加在一起,形成了1950年、1952年上海两次迅猛的失业洪峰。上海危急的失业问题,对失业人员及其家属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给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巩固、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了诸多弊害;同时也因其固有的“中心地位”,对新中国的政权稳固业已产生了剧烈冲击。因此,全面解决上海失业问题,既是保证接管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期间城市社会稳定之内在需求,亦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能力的一场考验,更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否具有制度优越性的强力回应。面对严峻的失业压力和处境维艰的失业民众,上海党政不畏艰难,毅然承担起解决失业问题的历史使命,带领上海人民展开了一场失业治理“攻坚战”。首先,失业治理的模式与保障方面。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其解决设想,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苏联“消灭失业”的具体模式和其他城市(沈阳和北京)治理失业的可鉴经验,为上海失业治理指引了实践路径;各方力量联动,通过设立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和上海市劳动就业委会,计划并指导一切失业救济和就业安置事宜,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依据中央政策方针,上海制定并颁行了正确的失业登记、失业救济、就业安置等政策法令,为失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各界捐助、劳资征缴和政府拨给三种途径筹集失业救济基金,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物质保障;采用失业登记统计和入户访问、当面询问、侧面证实等调查形式掌握和研究失业人员的具体状况,为失业治理提供了信息保障。其次,失业治理的历程与措施方面。上海党政通过“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严控私营企业任意解雇职工、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等“堵源”举措,防止新失业人员的产生;通过发放救济粮款、举办工赈工程、组织生产自救、动员回乡生产、实施转业训练、开展职业介绍等“疏导”举措,既救济了失业人员的生活亦为他们创造了获得就业的条件;通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治本”举措,创造了就业岗位,畅通了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出路。此外,针对烈军工属、少数民族等特殊失业群体,上海党政在施行一般失业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还结合其自身特点运用了特殊治理举措。总之,在党政主导和社会力量协作下,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至1957年上海基本消除了严重的失业压力,取得了显着的治理成效。具体言之,保障了失业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稳定了上海社会秩序;密切了上海党群关系;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开创了“劳动最光荣”的文化新风尚。然而,在肯定其成效和有效经验的同时,失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及教训仍值得深思。
刘宝军[7](2016)在《1946年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述论》文中研究表明1927年南京政府建立后,按照孙中山的政权思想,开始尝试设立具有地方自治意义的参议会。地方参议会的参议员,在临时参议会时期由政府指定,到正式参议会时期参议员由人民选举。作为地方自治的标志性机构——地方参议会的建立及其运行不仅是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实践,也显示了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实际水平。考察参议会参议员的选举过程,可以看到参议会这个地方自治机构建立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的取向和作用,从而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加深入系统地认识南京政府的政治制度的走向。成立于1946年的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是1905年上海实施地方自治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议会,它以普选的形式产生,超越了早期类似机构仅局限于士绅和精英的狭小范围。这届议会的存在长达三年之久,是上海社会面临纷乱和动荡局势的稳定核心,也是中国地方议会政治的实验场所。对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作进一步的深入系统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充分掌握了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力图从宏观上将此次选举置于战后上海恢复重建的特殊时局的大环境中考察;在微观上,突破以往议会史研究重制度而轻实践的研究范式,尽可能客观地“再现”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历史原貌,从而揭示此次参议员选举中的各色人等在既定的权威网络中的角色担当,以此来挖掘被以往静态、总体性的制度与结构研究所屏蔽掉的真实历史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认识。其内容与结构大体如下: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依据、研究状态、研究对象、视角、思路与方法,以及主要的参考资料等。第一章:清末以来的地方自治与议员选举:追溯鸦片战争后地方自治思想的酝酿、提出及在全国的实践,包括清末地方议事机构咨议局的建立及议员选举,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省议会、南京政府时期的地方议会及其在中国的出现与演变过程。由于地方自治作为一种思潮,其发动的中心在上海。上海人所具有的开风气之先的精神,加速了西方政治思想进入中国,并且成为将地方自治思想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因此,谈到地方自治,不得不从地方自治居于全国之先的上海谈起。上海地方自治机构经历了清末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上海城自治公所,北洋政府时期的参议会,南京政府时期的参事会、临时参议会等,抗战胜利后上海光复,上海市政府奉令于1946年3月28日成立临时市参议会以为过渡,4月26日,上海市政府举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选。第二章:从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相关法令法规入手,重点考察选前筹备和竞选过程。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法令规定为依据,结合上海市政府的相关规定,厘清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的选举方法、选举资格;选举程序、投票规则,以及选举票的认定、选举诉讼等法律条文的规定。通过梳理上海市参议员选举的事前筹备工作:上海市地方自治机构的设立、整编保甲和户口普查、选举人登记和候选人资格审查、投票场所的设置和人员配置,以及选票的分发,考察上海市参议员选举准备的充分性、公开性、合理性;结合上海市政府、社会媒体等社会各界,在参议员候选人竞选宣传中的宣传举措,重点考察、分析候选人的竞选宣传方式和内容。第三章: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首先依据上海市参议员选举的相关法令规定,参酌已公开的档案资料和报刊资料,全方位梳理上海市参议员区域选举及职业团体的初选与复选,以考察参议员选举过程的规范。其次,用社会学的理论对参议员的背景进行剖析,充分考虑参议员的年龄、性别、籍贯、教育程度等自然特征的同时,重点考察参议员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状态,从出身背景、社会身份和政治派别三方面,直观地呈现参议员群体的社会角色,从而理解其在参议员选举过程中的纵横捭阖和最终胜出的深层原因。第四章:分析与评价。首先以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制定的选举法规为切入点,通过对选举过程中的个案,尤其是选举诉讼的梳理,考察其在民主实践过程中的执行情况;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媒体、地方名流及社会团体在竞选宣传中的举措,来分析考察竞选宣传的条件原因、效能和作用;通过梳理社会各界对于选举中的种种违规现象的质疑和维权这一事实,说明民众的法律意识在逐渐出现。这些迹象表明,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基本秉承民主、公正、公开的政治取向。其次,透过上海市参议员选举中出现的诸如选举人数失实、选民资格不符、选票流失严重等现象,来探究出现这些现象的本质,分析选民、候选人、本市政府当局相关领导及职员等当事人群体的作为,厘清参议员选举过程中的诸多与民主背道而驰的现象,说明选举管理还存在诸多疏漏;最后,结合参议员选举过程出现的内定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选举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考察参议员选举过程中的党控现象,并分析此类现象背后隐含的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选举的基本取向是法制化、规范化、公开化,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各种舞弊纷纷发生。问题的出现既有选举管理上的疏忽,也有党政机关的操控,还有社会条件特别是选民受教育程度的因素。上海市参议员选举中出现的民主不和谐音符,实质上已折射出上海市公民的政治素养与政府的管理现状。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实行民主,既有赖于高素质的国民的自觉自重,也有赖于政府监督管理机制的完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真正的民主,需要训练,需要教育,而且最好的训练与教育,不在于口头与文字,却在于实地的试验,所以,这次选举,距离理想的目标,还有相当路程。
万茵[8](2015)在《时政记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柳志忠:从部长到死囚》在《深度调查》栏目播出之后,神州电视台的出镜记者李晓婧便一夜成名。一个初闯京城的姑娘,轻而易举地就浪得如此虚名,作为她的伯乐,短暂的欣慰过后,我在心中升起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愤怒。在电视台一楼大厅一角的咖啡座里,我约见了李晓婧。"你成名了,祝贺你。"本想调侃一下她说"你成‘名记’了",但话已滚到舌尖,觉得不够庄重,临时就咽了回去。"应主任,谢谢,您不给我机会,我今天什么都没有。"
苏轩[9](2015)在《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纺织学科是纺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设备引进加速,技术精密专门,行业关系紧密复杂,各级各类人才需求旺盛,行业管理协调力度加大,知识普及、社会交流增长??于是,催生了中国近代从纺织教育到纺织共同体再到纺织科研开展、纺织期刊出版等纺织学科建制化的曲折但恢弘的历史进程。近代中国的纺织工业,是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外国列强的外力刺激推动下发端的,较英国更晚了近一个世纪。由纺织工业催生而来的中国近代纺织学科的建制化,也是受到英国等列强的刺激、启发下展开的,同样遵循着英国等国纺织工业推动纺织学科建制的发展顺序,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向中国传入先进的动力纺织机器和纺织技术,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生产方式。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及外商资本纷纷在中国兴建近代纺织企业,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1897年我国兴办了近代最早的纺织教育机构——蚕学馆,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由此发端。我国早期开办的纺织教育参照西方的课程、实习安排,聘请国外教师及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归国学生任教。随后我国近代兴建了多所纺织教育机构,培养出大批纺织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为共同交流纺织学术而建立了多个纺织共同体,并通过出版纺织期刊的方式在纺织业界和学术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中国近代的纺织科研在纺织教育机构、纺织科研机构和纺织工厂内开展,沿着对西方先进纺织机械和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不断发展、深入着。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建制,纺织学科建制除推动本学科发展外,也是促进纺织工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现着理论驱动和生产促进的“双核效应”。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近代的纺织业,在西方列强的外部推动力和国人自发兴起的纺织学科建制的内部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生产方式从手工机器纺织生产向动力机器纺织生产的彻底变革。由此可见,纺织学科建制化不仅是中国近代纺织业的重要组成和核心推动力,而且是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纺织业从传统到近现代、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这一历史转型的重要课题。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进行系统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厘清其产生、发展和成型的历史脉络,总结其深厚内涵和主要特征,找出其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发现其演进的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社会原因,将科学史的内史研究和外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今天我国从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的战略转型也能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历史的借鉴。但总体而言,前人对该课题尚未做过系统的研究,仅就纺织建制的部分标志进行了零星的介绍。因此,本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查阅大量第一手中国近代文献资料特别是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等馆藏的图书期刊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主要就纺织教育、纺织共同体、纺织科研和纺织期刊等四大方面集中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进行了发掘、梳理和研究,以期把握我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的背景、内涵、特征、脉络、规律、内外动力及其对中国近现代纺织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和今天的启示。具体来说,本论文共分九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据此提出一些本课题所应解决的问题。其次,对已有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回顾,分析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至第四章对我国近代纺织工业及教育背景、不同时期的纺织教育建制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我国近代的纺织学科建制在近代社会背景、纺织工业背景及教育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发端于纺织教育。我国近代纺织教育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及上海等地,作为蚕丝及原棉等纺织原料的重要生产地、纺织品贸易的主要通商口岸,这些地区的纺织教育具有开办时间早、学校数量多、发展时间长、可塑性强等特点。近代其他地区(如北方地区、湖北地区、抗战期间的后方等)有少数纺织教育,多为工科院校中设置的纺织科系,规模小,发展时间短。近代纺织教育机构既有私立,也有公立,且教育类型丰富,并逐渐向高层次教育发展,至新中国成立大多纺织教育均为专科或高等教育。纺织教学及实习内容、纺织教师等由最初从西方引进逐渐发展为国人自行担任教师、自行编订纺织教材等。近代大多纺织教育机构均配有纺织实习及试验工场,并配置了相应的设备。纺织教育机构为近代纺织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一些师生在校内组建纺织共同体,并出版纺织期刊,构建了一个纺织建制的雏形。纺织人才毕业后,服务于纺织教育、纺织企事业单位等,推动了近代纺织业及纺织建制的发展。第五章对我国近代主要的纺织学术共同体及纺织行业共同体进行研究。作为我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纺织共同体据创办者的不同可分为校内纺织共同体及社会人士组建的纺织共同体,依据研讨内容可分为纺织学术共同体及纺织行业共同体等。校内共同体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学生及校友等组成,社会纺织共同体由社会各界的纺织人士共同组成。纺织学术共同体旨在共同交流及研讨纺织学术等以推动纺织学术发展,纺织行业共同体为纺织行业界人士聚集起来沟通及交流纺织行业内各类消息等以促进纺织工业的发展。近代各类纺织共同体建立之初设置了明确的章程、宗旨及发展目标等,定期组织会员召开会议,商讨共同体内各项事宜。纺织共同体还组织筹建纺织教育机构、创办纺织刊物、研讨纺织科研等,极大推动了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历程。第六章通过对我国近代纺织科研机构和纺织科技创新发明进行研究,以此把握我国近代纺织科研发展情况及特点。我国近代的纺织科研发展是对西方先进纺织机械及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萌芽于纺织教育机构的实习及试验中,随后由政府及私人企业出资兴建了一些纺织科研机构,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由于纺织业的特殊性,进行科研需具备大量的机械设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资金及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近代一些主要的纺织科研成果由纺织工程师在纺织企业内发明而来,通过登载于纺织期刊等进行宣传及交流。近代的纺织科研在政府的扶植及奖励政策下积极发展,为现代纺织科研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第七章及第八章依据出版机构的不同对我国近代纺织期刊的建制化发展分两部分进行研究,一为近代纺织教育机构出版的期刊,一为其他机构出版,如纺织团体、出版社及纺织企业等。我国的纺织期刊自近代开始出现,作为重要的交流平台,不同的机构所出期刊具有不同特点。纺织教育机构的期刊通常为校内学术共同体所出,以纺织学术内容为主,登载师生撰写的论文、研究成果、心得及对国外学术文章的翻译等,亦有业内专家撰写的文章,还包含对纺织院校、相关团体、师生等信息的报道,是沟通纺织教育机构和纺织工业界的重要桥梁。社会其他机构出版的纺织刊物既包含纺织学术内容,也含有大量的纺织行业内容,同时登载一些创办机构的相关信息等,内容丰富,是沟通纺织工业界、纺织学术界、各类纺织团体等的重要桥梁。纺织各界人士可通过近代纺织期刊寻找自己所需的相关内容、了解行业内最新信息等,至解放前我国已出版了数十种纺织刊物。第九章为结论,依据上述各章对我国近代纺织教育、纺织共同体、纺织科研及纺织期刊等的研究,藉此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及总结。近代自1840年至1949年,是我国纺织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历史阶段,而这段时期纺织建制化的兴起及发展正是推动这一变革发生的内在驱动力。近代前半段自1840年至1896年,我国纺织工业在西方列强这一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向前发展,而自1897年至1949年进入近代后半段,我国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催生了近代纺织建制,随后纺织建制与纺织工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至解放前,我国已建立了多所纺织高等教育机构,组建了一些纺织学术共同体、纺织行业共同体,并建立了几个纺织科研机构且发明出重要的纺织科研成果,创办了数十种纺织期刊,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促使我国近代纺织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动力机器纺织生产基本取代了手工机器纺织生产而成为我国解放后主要的纺织生产方式,因此研究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现代纺织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首先,政府对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植和经济上的鼓励,近代一些个人或企业为纺织建制做出很大贡献,但力量有限,唯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推动纺织建制的发展。其次,无论是纺织工业发展,还是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纺织人才展开,因此应明确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纺织人才的需求情况,做到纺织学科建制的有的放矢。最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纺织建制明确的发展方向下,纺织各界人士应齐心协力,献计献策,共谋纺织学科建制的大力发展,以此促进纺织工业的蒸蒸日上。
赵军[10](2014)在《近代山西机器纺织业发展的考察 ——以西北实业公司纺织工业为中心》文中认为山西近代纺织工业萌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19年,山西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标志着山西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1932年阎锡山重掌晋绥两省军政大权,在其“造产救国”“建设西北”的主张下,亲自制定实施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组建了西北实业公司。西北毛织厂是该公司应山西资源优势和社会需求开办的近代制造业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西北毛织厂及山西其他纺织工业企业被日军侵占,过度生产,损毁严重。1945年抗战胜利后,阎锡山返回太原重掌西北实业建设公司,将日军占据及新建的纺织企业太原毛织厂(战前“西北毛织厂”)、太原纺织厂(战前私营“晋生织染厂”)、太原织造厂(日军建“太原缝纫厂”)、太原棉织厂(战前民营“华昌线物厂”)、榆次纺织厂(战前私营“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榆次棉织厂(战前私营企业)、太原印染厂(日军建)、祁县织染厂(战前私营企业)收归于该公司所有或经营管理,形成了以西北实业建设公司为中心的,对山西近代纺织事业的统一管理和规划。既往研究,关于山西近代纺织工业的萌芽、建设以及对山西近代社会影响的相关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与其有关的历史文献、前人研究成果大多散落在相关的革命史、近现代通史、经济史、人物史等研究中,完整的资料挖掘和整理工作尚未有人触及。当前,各地已认识到工业遗产、地方史迹和历史人文底蕴的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性,开始从宏观战略的层面将城市的工业文化历史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现实目标相联系,发掘其中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山西近代纺织工业的技术文化史研究也自不待言。本研究正是站在前人宏观的、零散的研究基础上,借助近代西北实业公司集团产业链式的运营架构,系统性的梳理公司架构、社会史境中的山西纺织工业发展。本研究由绪论、七章正文和结语共九部分组成。绪论介绍选题的意义,前人研究综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不足之处,是全文的一个总纲;第一章概述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纺织技术的西化背景和山西近代纺织工业的萌芽,即近代纺织工业生产是如何在山西兴起的;第二章廓清随西北实业公司筹建发展起来的近代机器纺织工业范畴,即纺织事业在西北实业公司的总体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如何;第三章以西北毛织厂为个案考察山西近代毛纺织事业的形成、发展,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对该厂的损毁,探讨西北毛织厂在每个历史时期的技术成就和技术管理的特点;第四章梳理公司在战后着力改进与发明,即和花方法、花线纺制、废棉研究、烧纱工艺、电光线发明、染料研制、机器设备改进,发掘近代“产业合理化运动”思潮在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纺织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五章回答了西北实业公司在抗战胜利后得以迅速组织技术力量恢复生产的根本原因,即对抗战时期西北实业公司在陕西宜川开展纺织事业的考察;第六章梳理了随山西纺织工业成长带动的近代山西纺织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七章就山西近代纺织工业技术力量的成长与社会状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予以专门提炼和总结;最后结语对以西北实业公司为中心建立起的近代山西机器纺织业的历程、特点、规律、影响和当今的启示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山西的轻纺织工业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技术、经济体系,在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山西近代农业、商业、重工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阎锡山当局为发展工业企业所倡导的兴办职业教育、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金融业、提倡科学管理以及重视农业与交通运输业发展,对工业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用,其技术实践活动和技术管理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第一,与以往对近代纺织企业研究的近现代史、经济史研究视角有所不同,本研究采用了技术社会史的研究思路,将技术个体与社会整体相结合,即在西北实业公司的整体扩张进程中研究山西纺织企业的发展,而纺织技术的改进方向既受制于市场需求、国计民生,也要符合西北实业公司整体扩张的产业战略规划。所以,从本文纺织技术社会史的研究视角来看,研究山西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是在纺织技术升级,填补了以往从近代史、经济史研究近代社会变迁、机构企业管理的空白。第二,与以往对西北实业公司、山西近代史的研究对象相比,本研究首次通过大量的一手报刊、档案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了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的纺织企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企业兴衰发展的历史。第三,与以往单一的选题对象研究相比,本研究有大的扩展空间。研究首先理清了山西近代纺织业的历史脉络,并对这些纺织企业遗留下的“工业遗产”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并提出开发保护建议。近代山西纺织企业借助西北实业公司的集团物资统一调拨的优势,灵活应对社会环境动荡造成的各种不利条件,这种基于与今天颇为相似的集团企业和产业链的运营管理模式,使得“以史鉴今”经验总结的再利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当代的企业集团化运作、企业文化建设更加贴近,也充分地肯定了本研究着眼于西北实业公司大集团企业背景下研究的方法创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还有待进一步搜集实物和口述资料,深入挖掘近代山西机器纺织技术的应用、改进和发明的历史。
二、热烈祝贺第三届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胜利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烈祝贺第三届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胜利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研究(1952-1953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缘起 |
第一节 开展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
一、“拿摩温”制度束缚压迫工人 |
二、工人队伍内部存在诸多问题 |
三、基层党工团组织面临严峻考验 |
第二节 开展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条件 |
一、先前的政治运动完成了部分民主改革任务 |
二、国营企业民主改革运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第二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前期准备 |
第一节 民主改革运动的组织与机构准备 |
一、民主改革工作队的组建与训练 |
二、民主改革运动机构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民主改革运动的材料准备 |
一、排摸各私营工厂整体情况 |
二、调查职工历史与现实情况 |
第三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民主斗争阶段 |
第一节 政策宣传与思想动员 |
一、宣传民主改革政策 |
二、发起“诉苦挖根”运动 |
第二节 发起“全面交代”运动 |
一、确定交代内容与对象 |
二、推进交代工作的展开 |
第四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民主建设阶段 |
第一节 废除“拿摩温”制度与建立生产小组长制度 |
一、废除“拿摩温”制度 |
二、建立生产小组长制度 |
第二节 改善职工之间的关系 |
一、开展阶级教育 |
二、发起“民主团结”运动 |
第三节 加强基层党工团组织建设 |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二、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
三、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
第五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成果与经验 |
第一节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成果 |
一、革新了旧制度与旧人际关系 |
二、重塑了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 |
三、巩固扩大了基层党工团组织 |
四、推动了私营工厂的生产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经验 |
一、确保宣传工作富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
二、注重积极分子的发现、培养与组织 |
三、重视巩固与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陕西省“民众学校”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1、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的理论研究 |
2、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的相关研究 |
3、近二十年“民众学校”史研究 |
4、陕西省民众学校及社会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民众学校”概念界定 |
2、研究范围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成立前后陕西省社会概况 |
一、军阀混战,地方动荡不堪 |
二、灾害频仍,人民生活困顿 |
三、教育落后,社教起步较晚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陕西省“民众学校”发展演变 |
一、萌芽与探索时期(1911-1926) |
二、起步与实践时期(1927-1930) |
1、强迫教育运动大会的召开 |
2、成立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 |
三、推广与鼎盛时期(1931-1940) |
1、西安民校管理处的设置与民众学校的创办 |
2、“失学民众补习教育计划”与“保立小学”的设立 |
3、战时民众补习教育计划的推行 |
四、转型与停滞时期(1940-1949) |
1、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 |
2、创办特种教育 |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陕西“民众学校”的类型 |
一、专设类“民众学校” |
1、从平民学校到民众学校 |
2、露天学校 |
3、乡农学团 |
二、附设类“民众学校” |
1、各级学校附设民众学校 |
2、民众教育馆附设民众学校 |
3、各机关附设民众学校 |
三、班级式“民众学校” |
1、保立学校成人班 |
2、国民学校民教部 |
第四章 “民众学校”的行政管理研究 |
一、“民众学校”的内部行政组织 |
二、办学场址的选择与分布 |
三、经费来源与开支 |
1、经费的来源 |
2、经费的开支 |
四、奖励与惩处 |
1、对于办学人员的奖励与惩处 |
2、对于学生的奖励与惩处 |
五、学生及老师的构成情况 |
1、学生的年龄及身份 |
2、教师的来源 |
第五章 “民众学校”的教学管理研究 |
一、招生与留生问题 |
1、招生问题 |
2、留生问题 |
二、教材的选择及课程的设置 |
1、教材的选择 |
2、课程的设置 |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 |
1、定点与流动式教学 |
2、好汉传习制 |
四、时间安排与学级编制 |
1、修业期限与授课时间 |
2、学级编制 |
第六章 陕西省“民众学校”的成效及其不足 |
一、陕西省“民众学校”的贡献 |
1、扫除文盲,承担社教重任 |
2、平衡差别,妇女受教增多 |
3、精神教育,有力支援抗战 |
二、陕西省“民众学校”的不足 |
1、政策迭变,办理成绩有限 |
2、经费欠缺,政府苛征横敛 |
3、薪俸微薄,教师积极性差 |
4、偏重省会,地方办理不善 |
5、背离初衷,实行特种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梳理 |
(一)国内方面 |
(二)国外方面 |
四、研究方法 |
(一)定性分析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对比研究法 |
(四)实地考察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建设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奠定无产阶级工业建设的理论基石 |
(二)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业建设的历史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工业建设思想“萌芽” |
(二)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业建设探索实践 |
三、陕甘宁边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
(一)陕甘宁边区有先进的政治环境 |
(二)陕甘宁边区有丰富的资源条件 |
(三)陕甘宁边区成立时的工业基础 |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历程 |
一、陕甘宁边区工业的摸索阶段(1937-1940 年) |
二、陕甘宁边区工业的初步奠基(1941-1942 年) |
三、陕甘宁边区工业的成型阶段(1943-1946 年) |
四、陕甘宁边区工业的继续发展(1947-1950 年) |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对工业工作的领导 |
(一)开展大生产运动,奖励劳动英雄 |
(二)主导工业建设,成立专门委员会 |
(三)执行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基本原则 |
二、遵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正确的工业政策 |
(一)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
(二)以纺织业为中心,发展基本手工业 |
(三)工农相互促进,以工业推动农业 |
三、引进科技人才,提倡技术创新 |
(一)重视科学技术,培养专门人才 |
(二)倡导技术改造,推动技术革新 |
(三)尊重技术人才,推广技术成果 |
四、确立企业化原则,完善制度化管理 |
(一)建立核算制度,实施一元化领导 |
(二)改革工资制度,实施股金分红 |
(三)调整劳资关系,提高劳动效率 |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历史作用 |
一、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微观作用 |
(一)解决了资金缺乏的实际困难 |
(二)提高了边区群众的生活水平 |
(三)培养了工业建设的干部人才 |
二、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的宏观作用 |
(一)巩固了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政权 |
(二)奠定了地区工业的基本格局 |
(三)丰富了永载史册的延安精神 |
(四)积累了工业建设的实践经验 |
(五)形成了共和国工业制度的“雏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2.1 近代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视角 |
0.2.2 传统工艺技术史研究视角 |
0.2.3 传统工艺艺术学研究视角 |
0.2.4 传统工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视角 |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工艺内涵界定和理论支撑 |
1.1 工艺内涵的演变 |
1.1.1 “工艺”词源考察 |
1.1.2 “工艺”的新内涵 |
1.1.3 本文讨论的工艺范畴 |
1.2 工艺的分类 |
1.2.1 分类依据 |
1.2.2 主要门类 |
1.3 理论支撑: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
1.3.1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引入 |
1.3.2 催生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根基 |
1.3.3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传统工艺的关系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传统工艺问题的产生 |
2.1 自晚明始封建政府对手工业的打压和盘剥 |
2.1.1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扩大生产的钳制和打压 |
2.1.2 封建政府对手工业者加重摊派和勒索 |
2.1.3 手工业者反抗压榨与开明官吏求新求变 |
2.2 清中叶后封建政府对机器技术的重视和提倡 |
2.2.1 清政府鼓励创办近代机器工业的动机 |
2.2.2 全面推进机器工业发展:从军工到民用 |
2.3 传统工艺在双重压力下艰难生存 |
第三章 晚清传统工艺发展策略酝酿形成 |
3.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初探 |
3.1.1 经济价值:用传统工艺增进通商贸易 |
3.1.2 技术价值:用传统工艺补充机器技术促进生产与效率利用 |
3.1.3 知识价值:用传统工艺沟通实学与实业 |
3.1.4 社会角色价值:用传统工艺强化女性身份认同 |
3.1.5 文化价值:用传统工艺传承民族文化 |
3.2 清末“工艺新政”初步尝试 |
3.2.1 推行工艺教育,革新传统工艺传承方式 |
3.2.2 创办工艺局,改变传统工艺生产组织形式 |
3.2.3 征集工艺品出洋参展,拓宽传播渠道 |
第四章 北洋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继承延续 |
4.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调整 |
4.1.1 “循序渐进”的工艺思想 |
4.1.2 “以工代赈”的工艺主张 |
4.1.3 “全面改良”的工艺思路 |
4.2 相关工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4.2.1 开展工艺调查研究 |
4.2.2 普设工艺传习机构 |
4.2.3 鼓励购用手工国货 |
4.2.4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
4.2.5 确立保护奖禁制度 |
4.2.6 普及推广工艺教育 |
4.2.7 北洋工艺政策的不足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现代探索 |
5.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深化 |
5.1.1 工商政学界关于手工业多重价值的讨论 |
5.1.2 手工艺价值探讨:工艺美术界的参与 |
5.2 国民政府复兴传统工艺的路径选择 |
5.2.1 构建传统工艺复兴的政策体系 |
5.2.2 探索行之有效的工艺发展新模式 |
5.2.3 次第开展复兴手工艺的行动计划 |
第六章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主导的“手工艺运动” |
6.1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主导力量转变 |
6.1.1 先前的国内手工业团体 |
6.1.2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政府支持下的社会服务团体 |
6.1.3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想的形成 |
6.2 传统工艺的工业现代化思想升华 |
6.2.1 召开成都手工艺集谈会 |
6.2.2 “建设性救济”工艺思路的集中展现 |
6.3 “国济”振兴传统工艺行动方案 |
6.3.1 建立分工兼合作的工艺组织体系 |
6.3.2 提供社会工艺思想交流平台—《手工艺》 |
6.4 形成了一个社会运动—手工艺运动 |
第七章 结论: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与借鉴 |
7.1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演变 |
7.2 传统工艺的实际变化情形 |
7.3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反思 |
7.4 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的借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
1.2.1.1.1 时间的界定 |
1.2.1.1.2 范畴的界定 |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
1.2.2 研究视角 |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
1.9 未尽事宜 |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
2.1.1.3 小结 |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
2.1.2.3 小结 |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
2.2.1.3 小结 |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5 小结 |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
2.3.1.3 小结 |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
2.3.2.3 小结 |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
3.1.1.3 小结 |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3.1.2.1.1 棉纺工艺 |
3.1.2.1.2 棉织工艺 |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3.1.2.3 小结 |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2.2.3 小结 |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
4.1.1.5 小结 |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1.2.3 小结 |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
4.2.1.3 小结 |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2.2.1.1 毛纺工艺 |
4.2.2.1.2 毛织工艺 |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2.2.3 小结 |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3.2.3 小结 |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1.2.3 小结 |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1.3.2.1 川沙水泥厂 |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2.2.3 小结 |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2.3.2.1 梧州硫酸厂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海失业问题概况 |
第一节 失业的规模与程度 |
一、失业人数总量 |
二、失业率 |
三、在全国失业人口中的占比 |
第二节 失业人员的分布与结构 |
一、区域分布 |
二、行业分布 |
三、成份构成 |
第二章 上海失业问题成因 |
第一节 历史遗患之因 |
一、解放前“上海工人多失业” |
二、旧上海失业救济的应付与残局 |
第二节 经济衰落之因 |
一、接管上海:百业凋敝的烂摊子 |
二、“封锁轰炸”加重了失业危机 |
第三节 社会转轨之因 |
一、新旧经济改组阵痛 |
二、社风巨变的冲击波 |
三、“五反”运动副作用 |
第四节 人口膨胀之因 |
一、存量巨大:旧上海的人口遗产 |
二、1950 年代劳动力人口的增量压力 |
第三章 上海失业问题影响 |
第一节 失业与经济贫穷 |
一、“失业为贫穷之母” |
二、失业群体的“吃” |
三、失业群体的“住” |
第二节 失业与新生政权 |
一、失业对巩固新生政权的弊害 |
二、新上海中的失业性破坏力量——以失工闹事为例 |
第四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上):模式与保障 |
第一节 治理参照:可行的路径指引 |
一、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解决设想 |
二、苏联“消灭失业”的实践模式 |
三、其他城市可鉴经验:沈阳和北京 |
第二节 治理机构:联动的多方力量 |
一、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 |
二、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 |
三、上海市劳动就业委员会 |
第三节 治理制度:正确的政策法令 |
一、失业登记制度 |
二、失业救济制度 |
三、就业安置制度 |
第四节 治理预备:必要的基础保障 |
一、失业救济基金筹集 |
二、失业登记统计与调查研究 |
第五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下):历程与措施 |
第一节 堵源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 |
二、防止私营企业产生新失业职工 |
三、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 |
第二节 疏导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发放救济粮款 |
二、举办工赈工程 |
三、组织生产自救 |
四、动员回乡生产 |
五、实施转业训练 |
六、开展职业介绍 |
第三节 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1949-1952 年恢复经济的主要措施 |
二、1953-1957 年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
三、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有效实施基础 |
第六章 上海特殊群体失业问题治理 |
第一节 烈军工属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烈军工属的概念及特征 |
二、上海失业烈军工属人数、分布和结构 |
三、上海治理失业烈军工属的特殊举措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的少数民族群体及其就业状况 |
二、1954 年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统计与调查 |
三、“民族政策”与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第七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评析 |
第一节 失业治理取得显着成效 |
一、保障了失业人员生存和发展 |
二、安定了上海的社会秩序 |
三、密切了上海的党群关系 |
四、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
五、开创了上海文化新风尚 |
第二节 失业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
一、“包下来”政策日趋僵化 |
二、安置就业出现了盲目性 |
三、非公就业途径严重受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7)1946年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本文的视角与写作框架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五、资料的来源与运用 |
六、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第一章 清末以来的地方自治与议员选举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地方自治思想及实践 |
一、鸦片战争后地方自治的思想与主张 |
二、清末地方自治机构的设立与咨议局议员选举 |
第二节 民国建立后的地方议会及议员选举 |
一、北京政府时期省议会及议员选举 |
二、南京政府建立后的地方参议会与参议员选举 |
第三节 上海市参事会到临时参议会 |
一、特别市时期的上海市参事会 |
二、抗战前的上海市临时参议会 |
三、抗战胜利后的上海市临时参议会 |
第二章 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准备 |
第一节 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法令法规 |
一、选举方法和选举资格 |
二、选举程序和投票规则 |
三、选举票的认定和当选证书的发放 |
第二节 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事前筹备 |
一、上海市地方自治机构的设置 |
二、户口普查和国民身份证发放 |
三、选举人登记和候选人资格的审查 |
四、投票场所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
第三节 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的竞选宣传 |
一、竞选条件和原因 |
二、竞选宣传的方式 |
三、竞选宣传的内容 |
第三章 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 |
第一节 区域参议员选举 |
一、选票分发 |
二、选举概况 |
三、重选、补选 |
第二节 上海市第一届参议会职业团体初选、复选 |
一、初选 |
二、复选 |
第三节 参议员背景分析 |
一、性别年龄及出身 |
二、社会身份及派系 |
第四章 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上海市参议员选举的基本取向 |
一、选举操作力求规范 |
二、竞选形式灵活多样 |
三、维权意识逐渐出现 |
第二节 上海市参议员选举管理的疏漏 |
一、选民人数失实 |
二、当选资格不符 |
三、选票流失严重 |
第三节 党政机关操控现象仍然存在 |
一、骗选控选 |
二、代书代选 |
三、劝退风波 |
结论 |
一、异化的民主 |
二、症结之所在 |
三、启示与借鉴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8)时政记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事难料 |
二、无处可逃 |
三、如鱼得水 |
四、巴黎春天 |
五、忙里偷闲 |
六、青春冲动 |
七、情场失意 |
八、新城巧遇 |
九、销魂时刻 |
十、时政记者 |
(9)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对已有研究的回顾 |
1.2.1 近代纺织史研究资料中的纺织学科建制 |
1.2.2 对近代纺织教育、期刊等专门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2 近代纺织工业背景及实业教育背景研究 |
2.1 近代纺织工业背景 |
2.1.1 近代纺织业的准备阶段(1840-1871年) |
2.1.2 近代纺织业的孕育阶段(1872-1877年) |
2.1.3 近代纺织业的萌芽阶段(1878-1913年) |
2.1.4 近代纺织业的成长阶段(1914-1936年) |
2.1.5 近代纺织业曲折发展阶段(1937-1945年) |
2.1.6 近代纺织业恢复阶段(1946-1949年) |
2.2 近代实业教育背景 |
2.2.1 近代实业教育的前身——工艺技术教育 |
2.2.2 实业教育在“壬寅学制”中属旁枝 |
2.2.3 “癸卯学制”设置专门实业学堂 |
2.2.4 实业教育在“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变革 |
2.2.5 “壬戌学制”促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 |
2.2.6 “戊辰学制”中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法规 |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开端(1897-1936年) |
3.1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的重要性 |
3.2 近代江浙地区纺织教育建制 |
3.2.1 近代纺织教育开端——蚕学馆 |
3.2.2 近代纺织高等教育开端——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
3.2.3 近代江浙地区其他纺织教育 |
3.3 近代北方地区纺织教育建制 |
3.3.1 东北大学工学院纺织系 |
3.3.2 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北洋大学、河北省立工学院 |
3.4 近代早期上海纺织教育(沪西、沪东纺织夜校) |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近代纺织教育曲折发展(1937-1949年) |
4.1 抗战时期的上海纺织教育 |
4.1.1 中国纺织染工业补习学校 |
4.1.2 私立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 |
4.1.3 诚孚纺织专科学校 |
4.2 抗战时期大后方纺织教育 |
4.2.1 国立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
4.2.2 私立铭贤学院 |
4.2.3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 |
4.2.4 中山高级工校纺织科 |
4.3 抗战胜利后上海纺织教育 |
4.3.1 文绮染织专科学校 |
4.3.2 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 |
4.3.3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技术教育 |
4.3.4 交通大学纺织科 |
4.4 抗战胜利后湖北纺织教育 |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化 |
5.1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的重要性 |
5.2 近代纺织学术共同体 |
5.2.1 中国纺织学会 |
5.2.2 中国染化工程学会 |
5.2.3 中国原棉研究学会 |
5.3 近代纺织行业共同体(华商纱厂联合会) |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化 |
6.1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的重要性 |
6.2 近代纺织科研机构 |
6.2.1 棉纺织染实验馆 |
6.2.2 公益工商研究所 |
6.3 以雷炳林及其发明为例看我国近代纺织科研发展 |
6.3.1 雷炳林对纺织科研的贡献 |
6.3.2 雷炳林发明对近代纺织科研的带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近代纺织期刊Ⅰ(院校出版)建制化 |
7.1 近代纺织期刊建制的重要性 |
7.2 近代纺织期刊概述 |
7.3 南通学院纺织科的几种纺织期刊 |
7.3.1 《纺织之友》及其历史意义 |
7.3.2 《杼声》 |
7.3.3 《染化月刊》 |
7.3.4 《纺工》 |
7.4 其他院校纺织期刊 |
7.4.1 《纺织染季刊》 |
7.4.2 《纺声》 |
7.4.3 《工学月刊》、《工学季刊》、《工业年刊》及《工业学生自治会会刊》 |
小结 |
参考文献 |
8 近代纺织期刊Ⅱ(出版社、团体发行)建制化 |
8.1 由出版社发行的近代纺织期刊 |
8.1.1 《人钟月刊》 |
8.1.2 《纺织周刊》 |
8.1.3 《染织纺周刊》 |
8.1.4 《纺织世界》 |
8.1.5 《棉业月报》 |
8.2 学术团体创办的近代纺织期刊 |
8.2.1 《公益工商通讯》 |
8.2.2 《纺织年刊》与《中国纺织学会会刊》 |
8.2.3 《纺织染工程》 |
8.3 行业团体、机构创办近代纺织期刊 |
8.3.1 《纺织建设月刊》和《纺建》 |
8.3.2 《棉纺会讯》 |
8.3.3 《棉业月刊》 |
8.3.4 《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和《纺织时报》 |
小结 |
参考文献 |
9 结论 |
9.1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化 |
9.2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化 |
9.3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化 |
9.4 近代纺织期刊建制化 |
9.5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小结、启示及展望 |
9.5.1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小结 |
9.5.2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对现在的启示 |
9.5.3 对纺织学科建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总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近代山西机器纺织业发展的考察 ——以西北实业公司纺织工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意义 |
2. 前人研究综述 |
2.1 纺织史相关研究 |
2.2 经济史相关研究 |
2.3 山西地方史相关研究 |
2.4 山西纺织业专题研究 |
3. 研究思路 |
3.1 技术路线 |
3.2 主体范围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搜集法 |
4.2 对比分析法 |
4.3 个案研究法 |
5. 创新与不足 |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1. 清末民初纺织技术与山西社会 |
1.1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纺织技术及其西化 |
1.1.1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纺织业衰落 |
1.1.2 中国社会对西方纺织技术的初识 |
1.2 清末民初山西近代实业发展概述 |
1.3 清末民初山西纺织工业发展概述 |
1.3.1 山西机器纺织业的起步 |
1.3.2 山西机器纺织业的出品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2. 西北实业公司筹建及其纺织业发展史 |
2.1 西北实业公司的筹建背景 |
2.2 西北实业公司的历史沿革 |
2.2.1 抗战前的西北实业公司 |
2.2.2 新记西北实业公司时期 |
2.2.3 西北实业建设公司时期 |
2.3 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纺织企业 |
2.4 纺织事业在公司中的地位 |
2.2.1 在组织机构中的壮大 |
2.2.2 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 |
2.2.3 服务于军用物资生产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西北毛织厂的经营与管理(1933-1949) |
3.1 西北毛织厂的兴建与投产(1933-1937) |
3.1.1 工厂选址 |
3.1.2 设备引进 |
3.1.3 开工投产 |
3.2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毛织厂(1937-1945) |
3.2.1 临战沦陷前西北毛织厂积极备战 |
3.2.2 日本占领期间的西北毛织厂 |
3.2.3 抗战前期和抗战期间的对比 |
3.3 抗战胜利后复建西北毛织厂(1945-1949) |
3.3.1 接收整顿厂务、修理机器 |
3.3.2 各部相关工艺技术改造 |
3.3.3 出品毛纺织种类与口碑 |
3.3.4 未来发展的计划与措施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战后西北实业公司纺织事业发展(1945-1949) |
4.1 战后西北实业公司各纺织企业及其由来 |
4.1.1 太原纺织厂建厂始末 |
4.1.2 太原棉织厂建厂始末 |
4.1.3 太原织造厂建厂始末 |
4.1.4 太原毛织厂建厂始末 |
4.1.5 榆次纺织厂建厂始末 |
4.1.6 榆次棉织厂兴建始末 |
4.2 战后公司各纺织企业技术改进与发明 |
4.2.1 纱厂和花方法改进 |
4.2.2 花式纱线纺制工艺 |
4.2.3 太原纺织厂废棉研究 |
4.2.4 太原织造厂针织烧纱工艺 |
4.2.5 太原织造厂电光线发明 |
4.2.6 公司试验所染料研制 |
4.2.7 榆次纺织厂机器设备改良 |
4.3 公司纺织企业制定合理化标准工作法 |
4.3.1 清花机标准工作法 |
4.3.2 和花间各机标准工作法 |
4.3.3 梳棉机运转标准工作法 |
4.3.4 并条机标准工作法 |
4.3.5 粗纺机标准工作法 |
4.4 战后公司纺织事业中的“四化”提倡 |
4.4.1 “产业合理化运动”的兴起 |
4.4.2 “产业合理化运动”在山西 |
4.4.3 纺织事业中的科学管理化 |
4.4.4 纺织事业中的制造合理化 |
4.4.5 纺织事业中的成品标准化 |
4.4.6 纺织事业中的工作职责化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战时西北实业公司后方纺织事业(1937-1945) |
5.1 抗日前后阎锡山与日关系背景 |
5.2 新记西北实业公司的组建 |
5.2.1 随阎锡山退守陕西宜川 |
5.2.2 为“克难求存”组建公司 |
5.2.3 开办“新记”的战略意义 |
5.3 新记西北实业公司中的纺织事业 |
5.3.1 纺织工厂及事业开办情况 |
5.3.2 西北金波式轮纺机的发明 |
5.4 对陕西纺织事业的开拓和贡献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近代山西纺织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
6.1 近代山西纺织教育事业 |
6.1.1 纺织课程引入高小中学课堂 |
6.1.2 应社会需要的纺织职业教育 |
6.1.3 培训、补习等纺织继续教育 |
6.2 纺织技术研究机构与行业协会 |
6.2.1 山西工业试验所 |
6.2.2 西北实业公司技术委员会 |
6.2.3 山西植棉指导所 |
6.2.4 山西纺织业同业工会 |
6.3 纺织技术人才与学术出版交流 |
6.3.1 纺织技术人员 |
6.3.2 纺织学术出版 |
6.3.3 技术经验交流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西北实业公司纺织事业的历史影响 |
7.1 近代山西纺织事业的成就 |
7.1.1 创新纺织工艺技术 |
7.1.2 拓宽纺织研究思想 |
7.1.3 形成纺织科研体系 |
7.2 承载技术成就的创新环境 |
7.2.1 纺织工业建设规划清晰 |
7.2.2 规范统一的合理化管理 |
7.2.3 重科学增进技改的宗旨 |
7.3 近代山西纺织事业的历史影响 |
7.3.1 对近代山西民众和经济的影响 |
7.3.2 建国后山西纺织工业的再发展 |
7.3.3 山西纺织工业遗产的当代价值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热烈祝贺第三届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胜利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研究(1952-1953年)[D]. 邵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陕西省“民众学校”研究(1927-1949)[D]. 张佳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基本经验研究[D]. 郭少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4]晚清民国传统工艺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技术与社会转型语境的考察[D]. 武晓媛. 山西大学, 2019(02)
- [5]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6]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D]. 吴文俊. 苏州大学, 2017(04)
- [7]1946年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选举述论[D]. 刘宝军. 吉林大学, 2016(08)
- [8]时政记者[J]. 万茵. 百花洲, 2015(05)
- [9]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D]. 苏轩. 东华大学, 2015(07)
- [10]近代山西机器纺织业发展的考察 ——以西北实业公司纺织工业为中心[D]. 赵军. 东华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