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任君宇[1](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许同[2](2019)在《云南高原悬崖景观识别及旅游开发思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地质资源作为一种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体或地貌景观,其具有观赏性、奇异性、多样性、古老性、丰厚性、地域性及科学性等特征,具有其他旅游资源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目前,如何发掘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体或地貌景观并将其转化成为旅游地质资源并进行开发,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在悬崖地貌这一旅游地质资源上,也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了地质学、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遥感和ArcGIS等软件的技术支持下,探讨了云南高原悬崖的分布特征,分析悬崖景观发育的地学基础并揭示其旅游价值,后遴选出适合进行旅游开发的悬崖景观并探讨其旅游开发思路,为地学旅游注入更多的新内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依托地理信息数据,借助ArcGIS软件进行地形渲染、坡度提取及等高线提取处理分析后,按照Ottawa国际制图大会中提出的陡崖标注法,借助LocaSpaceViwer软件进行目视解译,厘定了云南高原悬崖的分布特征。云南高原悬崖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差异。(2)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发育与地貌面、岩石、大地构造、断裂构造、水系等地学因子关系密切。(1)悬崖景观主要发育云南高原悬崖景观主要集中发育在Ⅰ级地貌面(23002430m)、Ⅱ级地貌面(18002080m)与Ⅰ级地貌面的交界处,Ⅲ级地貌面(14501600m)上基本没有悬崖景观的发育;(2)悬崖景观多集中发育在石灰岩和砂岩分布的地区;(3)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上悬崖景观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悬崖景观大多发育在地质构造单元的边缘及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交界处;(4)悬崖景观的的分布与断层的分布具有空间一致性,深大断裂作为断裂构造的一种表现形态,对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发育起到主导作用;(5)悬崖景观大多发育在南北走向河流的东侧、东西走向河流的南侧。(3)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旅游价值表现在其具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科学价值表现在:(1)云南高原北部地区部分悬崖是揭示云贵高原隆起带动青藏高原隆起的重要地质遗迹,中南部地区部分悬崖是揭示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地台碰撞的重要证据;(2)云南高原部分悬崖成为揭示地壳演变信息,构造运动演化进程的载体。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美学价值表现在:(1)部分悬崖用其自身不可代替的记录方式,科学精密而又独特的向人们展示了分布地区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具有历史之美;(2)部分悬崖上残留的古生物遗迹及仅靠裂缝扎根生长的植被等皆彰显其生命之美;(3)部分悬崖景观作为一种地质构造遗迹,经历了亿万年的地质环境变迁,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比拟的运动之美。同时,部分悬崖崖壁上残留着如悬棺、石刻、壁书等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性层积”的产物,是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4)以悬崖景观的旅游价值、悬崖资源的空间集聚性、及当地区位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为遴选标准,遴选出适合进行旅游开发的五片悬崖景观区,即小江断裂带悬崖景观区、弥勒断裂带悬崖景观区、金沙江沿岸悬崖景观区、鲁甸-巧家悬崖景观区及楚雄-祥云-大姚悬崖景观区。在坚持特色性、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体验性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开发思路,即将小江断裂带悬崖景观区和弥勒断裂带悬崖景观区开发成地质公园模式,将金沙江沿岸悬崖景观区和鲁甸-巧家悬崖景观区开发成悬崖主题观光体验模式,将楚雄-祥云-大姚悬崖景观区以多种资源协调开发的模式对其进行旅游开发。(5)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旅游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由此提出了以下建议,即:加强悬崖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地学旅游资源产品化;注重悬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注重与周边和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积极争取全方位支持,完善旅游保障。
李师源[3](2019)在《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沿线各国共商共建绿色发展之路,即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来统摄“一带一路”倡议决策和实践全局,努力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与经验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去,并积极与沿线国家互学互鉴、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现实举措。本文选择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前沿研究问题,以国家政策重点和学术研究热点为选题导向,紧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在现状考察、对象评价、模式选择、潜力研判、合作影响、政策建议等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提出见解和主张,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作出有益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及观点有:第一,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顺应全球绿色发展合作潮流,是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体系的有益补充,回应了沿线国家驱动经济增长及缩小发展差距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需求、集约利用资源及降低污染排放的需求、支撑绿色创新及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保护生存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求。绿色发展的共同利益将中国与沿线国家结成强大纽带,各方在合作理念、合作共识、合作行动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第二,在比较与借鉴国内外绿色发展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一个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实证评价发现,沿线国家以及区域间绿色发展能力差异显着,而绿色发展能力平均水平在2007-2016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三,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模式选择进行了研判。根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的差异,文章提出四类合作模式,分别为低能合作模式、赋能合作模式、高能合作模式和引能合作模式,并对各类合作模式的特点、合作内容、典型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第四,论文对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潜力进行了分析。文章分别从能力要素提升的潜力、空间区域协作的潜力、协调诉求差异的潜力角度分析未来绿色发展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未来合作方向。第五,论文实证检验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合作模式选择和合作潜力研判的主要结论,文章提出三项实证假设内容,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此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及其周边国家分别具有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合作途径对南北国家产生不同影响。第六,本文从创新合作模式、激发合作潜力和拓宽合作路径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因应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新型区域合作安排的理论与现实需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一方面,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为阐明中国如何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这一重大学术问题抛砖引玉。另一方面,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结果研判中国推进合作的模式选择和未来潜力,为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提供客观依据和实践指导,是服务于国家重大决策的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刘娟[4](2019)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地质公园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建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地质公园建设,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地质公园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世界地质公园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面临的问题多,需要严格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标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开展工作。本文依托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项目,在野外考察、公园规划编制等工作以及以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章程和操作指南为基础上,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沂蒙山地质公园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沂蒙山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优势进行分析,再以沂蒙山地质公园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为参考,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建议,提出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策略。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为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内的未来的地质遗迹保护和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地质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提供借鉴。本文获得认识如下:1.系统的分析并总结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包括区位条件,地质遗迹、自然和人文资源,前人研究成果及合作基础三大方面。2.对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公园区域差异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资源与环境保护不到位、地质公园建设力度不足、社区融入不深、地质公园规划不尽完善、科普科研活动开展不足的七方面的问题。3.针对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存在的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意见,提出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加大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维护与更新基础设施、提升地质公园规划管理能力、强化地质公园建设理念、打造地质公园产品和品牌、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地质科普教育、实现“数字地质公园”、加强与国内外地质公园之间的联系、资金筹措方案等,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论指导,并为其它地质公园建设规划提供借鉴。
李科[5](2019)在《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构建》文中指出复杂的地质构造,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加上小江强烈的流水侵蚀,形成了东川陡峻的地形地势,昆阳群地层在强烈的风化作用下形成了大量的固源物质,在暴雨的激发下,形成了类型众多的泥石流地质遗迹。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就是在这里成功申报了全国第一个以泥石流地质遗迹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在公园成功申报之后就要进入到规划建设阶段,而本文就是以规划建设中难度最大,最为重要的解说系统的构建为主线完成本篇论文写作的。本文以东川泥石流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布局为框架,结合遗迹点的空间实际、类型特点和现有基础设施布设,设计了东川泥石流地质公园的7个科普功能片区和4条科普游线。同时,总结前人对解说系统的研究经验,依据系统论、地质学、美学、哲学、安全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创建了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系统包括三道程序六个步骤,三道程序为管理程序、解说程序和接受程序。其中管理程序包括“管理”和“反馈”两个步骤,是解说系统的保障,承担解说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解说程序包括“优选”、“提炼”和“表达”三个步骤,是解说系统的核心,“优选”合适的解说目标,“提炼”其蕴含的地球科学知识,编制科学严谨的解说内容,再选择合适“表达”媒介,形成一个完美的解说成果;之后就是进入接受程序,解说程序形成的成果就是为地质公园游客,也就是解说信息的“接收”者准备的,所以,“接受”者游客是解说系统的关键,游客在“接受”完成之后,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与意见通过“反馈”步骤反映到公园的“管理”方,最终完成一个互联互通、良性循环、完整高效的解说系统。以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为框架,结合泥石流遗迹景观的“特殊性”(泥石流地质遗迹具有地质遗迹和地质灾害双重属性),以公园的实际为着眼点,应用“3S”技术(GPS、RS、GIS三者集成技术),使用MapGis、ArcGis、DGSS(数字地质调查系统)、Photoshop等软件,尽可能细致的对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资源进行“管理”、“优选”、“提炼”、“表达”、“接受”及“反馈”,为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建设提供实质性的建议,在“优选”步骤中,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利用yaahp软件建立优选模型,在对解说系统规划时尽可能紧跟时代步伐,规划使用AR、VR等现代技术,并提出博物馆建设的“小江流域泥石流清明上河图”等较为新颖的解说建设创意,同时也结合经费实际,提出分批次的建设,例如在信息化建设中分为三个批次进行建设,使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的解说系统规划可实现性更强,为将来公园的建设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潘安[6](2019)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巴山地处我国大陆南北分界带,位于秦巴造山带南麓,扬子地台北缘,四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同时是研究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动植物分异、陆内造山运动、南北方过渡地带岩溶喀斯特地质景观的天然场所,大巴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条件造就了该区域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大巴山中段的弧形构造是中国褶皱山系的典型代表。大巴山中西段属亚热带大陆山地季风气候,受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的控制,呈现多样的地貌类型和丰富的地质景观,地质景观资源禀赋异常。然而,研究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GDP仅为全国的2/5,属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组成部分,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研究区城市化率远低于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湖北省、甘肃省以及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优势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如何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以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统计学、分类学等理论,对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分类、控制因素分析、成因分析以及特征分析,探究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的开发方向和保护策略。本研究是第四纪地质学在地质景观研究方向上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与其所处大巴山中西段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区域的构造条件为研究区地质景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大地构造环境。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特征与其所处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构造总体经历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运动造成的海相沉积转为内陆湖相沉积,中三叠世末期秦岭造山运动造成的古陆台升—逆冲推覆—构造滑脱变形,侏罗世中期—白垩世早期祁连山—秦岭区域陆内造山隆起,造成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连续的“巴山弧”构造,以及晚始新世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研究区持续掀斜抬升。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最终形成了大巴山中段独特的北西—南东走向平行展布和西段近东西走向的褶皱山、断层、丘陵、谷间盆地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类型。大巴山中段北部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部山体呈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大巴山西段呈现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形迹吻合,显示其具有成因关系。叠加流水、生物、风力、气候等外动力条件作用下,发育形成了丰富的水体景观和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2)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为四个景观体系,即大巴山弧形构造景观体系、米仓山-汉南基底褶皱隆起景观体系、川北前陆丘陵景观体系、汉江流水冲积断陷盆地景观体系。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3级分类,即2个大类,3个亚类和5个地质景观类型,一级大类中,将研究区地质景观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I)、外动力地质作用(Ⅱ)景观大类;二级亚类中,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主要包括:地壳运动作用景观亚类(Ⅰ-1),外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主要为气候、流水作用景观(Ⅱ-2)、古生物沉积作用景观(Ⅱ-3);三级景观类型中,将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一步细分为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剖面景观、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和古生物景观5个地质景观类型。从研究区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以及作用过程等方面,对研究区5个地质景观类型的典型代表进行详细分析。(3)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评价大巴山中西段101个地质景观点结论为:五级景观区5个,四级景观区13个,三级景观区8个,二级景观区35个,一级景观区40个。地质构造山岳景观是研究区导向性景观资源,其中大巴山地质公园、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诺水河景区、光雾山景区等5个地质景观点具有国际级影响力。(4)以地质景观资源为基础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的科研体验、养生休闲、绿色健康、生态方面的优势,可以采用生态优先、协调开发、“旅游+科技”、立体开发以及多点多极发展的开发模式,助力研究区扶贫攻坚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5)以申报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为策略推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合理划定“大巴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切实推动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张军辉[7](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认为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黄娟,李枥霖,史静[8](2012)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地学文化发展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设全过程。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地学文化也需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与地学文化相互影响,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新型地学文化发展,发展新型地学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视角下发展新型地学文化的基本思路: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地学文化体系为基础,以创作地学文化产品为目标,以发展地学文化事业为任务,以发展地学文化产业为途径,以培养地学文化人才为支撑,以完善地学文化制度为保证,推动我国新型地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李晨峰[9](2011)在《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建国后,随着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未能较好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造成了运动员在社会中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不但影响了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借鉴国外部分国家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了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指出,虽然我国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给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方便,但依然存在体育系统学校教学资源少、师资力量弱、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优秀运动员教学目标存在缺陷、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一直难以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为我国体育事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使我国优秀运动员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价值,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社会化理论和社会需求理论,提出了制定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建议:建立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保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学习质量;要以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基础;在以提高运动员社会发展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健全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体系,使运动员能够获得足够的知识技能;建立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指导、咨询和监督机构,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帮助;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应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促进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多元化途径;要加大教育部门的管理力度,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在高校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办成职业导向更强、更具特色的专业。
李三忠,金宠,戴黎明,张国伟[10](2009)在《洋底动力学——国际海底相关观测网络与探测系统的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海洋在地球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已获得了广泛共识。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0.8%,而深海大洋占据海洋约92.4%,因此,洋底更是了解众多地球过程的主要窗口之一。从动力学角度,洋底动力系统可以划分为洋脊增生子系统、深海盆地子系统、俯冲消减子系统和地幔动力子系统。以海洋科学、海洋地质、海洋地球化学与海洋地球物理等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观测网络建设为依托,国际上逐步开始实施一系列不同级别的海底观测网络建设计划,通过大量传感器,侧重探测海底各种大地构造背景各级尺度的结构、构造和过程,以及动力学过程的各个变量要素,监测不同圈层界面和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传输、转变、循环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了解地球系统变化提供技术保障。
二、“21世纪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
2.1.2.2 研究机构 |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
3.1.2 中俄贸易 |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
3.2.2 官马大道 |
3.2.3 张库商道 |
3.2.4 张库公路 |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
4.1.1 地形与水文 |
4.1.2 气候 |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
4.2.1 文献资料 |
4.2.1.1 官马大道 |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
4.2.2 地图资料 |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
6.2.1 伊林驿站 |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
6.3.2.1 水资源分析 |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云南高原悬崖景观识别及旅游开发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2 人文社会环境分析 |
2.2.1 人口与经济 |
2.2.2 交通条件 |
2.2.3 民族与文化 |
2.2.4 旅游发展现状 |
第3章 云南高原悬崖分布特征研究 |
3.1 云南高原悬崖提取 |
3.1.1 数据来源 |
3.1.2 云南高原悬崖提取方法选择及图像预处理 |
3.1.3 云南高原悬崖提取结果 |
3.2 云南高原悬崖分布特征 |
第4章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的地学基础 |
4.1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地貌面的关系 |
4.2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岩石的关系 |
4.3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
4.4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
4.5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水系的关系 |
4.6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发育与土壤植被的关系 |
第5章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价值研究 |
5.1 科学价值 |
5.2 美学价值 |
5.3 历史文化价值 |
第6章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开发思路及建议 |
6.1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开发方向及原则 |
6.1.1 开发方向 |
6.1.2 开发原则 |
6.2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遴选 |
6.2.1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遴选标准 |
6.2.2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遴选结果 |
6.3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开发思路研究 |
6.3.1 地质公园模式 |
6.3.2 悬崖主题观光体验模式 |
6.3.3 多种资源协同开发模式 |
6.4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开发建议 |
6.4.1 加强悬崖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地学旅游资源产品化 |
6.4.2 注重悬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
6.4.3 注重与周边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 |
6.4.4 积极争取全方位支持,完善旅游服务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云南高原悬崖群所对应岩石岩性表 |
附录B 云南高原悬崖群所对应土壤类型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3)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
1.2.2 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内涵的研究 |
1.3.2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基础的研究 |
1.3.3 关于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路径的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结构安排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难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定义及其内涵 |
2.1.1 “一带一路”倡议 |
2.1.2 绿色发展理念 |
2.1.3 绿色“一带一路” |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保护理论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绿色发展理论 |
2.3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绿色经济增长理论 |
2.3.2 环境制度理论 |
2.4 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国际分工理论 |
2.4.2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
第3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考察 |
3.1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全球背景 |
3.1.1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目标趋于明确 |
3.1.2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体系持续完善 |
3.1.3 全球绿色发展合作潜在挑战犹存 |
3.2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需求 |
3.2.1 驱动经济增长及缩小发展差距的需求 |
3.2.2 提高生活质量及保障社会稳定的需求 |
3.2.3 集约利用资源及降低污染排放的需求 |
3.2.4 支撑绿色创新及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 |
3.2.5 保护生存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求 |
3.3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现实进展 |
3.3.1 合作理念不断演进 |
3.3.2 合作共识日渐夯实 |
3.3.3 合作行动逐步展开 |
第4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对象评价 |
4.1 合作对象评价方法的提出 |
4.1.1 相关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借鉴 |
4.1.2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提出 |
4.2 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的内容 |
4.2.1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
4.2.2 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2.3 评价体系的计算模型 |
4.3 合作对象评价的样本选择 |
4.3.1 样本选择的标准 |
4.3.2 样本数据的处理 |
4.4 合作对象评价结果分析 |
4.4.1 评价得分和排名情况 |
4.4.2 评价结果的梯队差异状况 |
4.4.3 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4 评价结果的历史变化趋势 |
第5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模式选择 |
5.1 合作模式的分类与选择 |
5.1.1 合作模式选择的基本假设 |
5.1.2 合作模式的情境模型构建 |
5.2 低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
5.2.1 低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
5.2.2 低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
5.3 .赋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
5.3.1 赋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
5.3.2 赋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
5.4 高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
5.4.1 高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
5.4.2 高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
5.5 引能合作模式的分析 |
5.5.1 引能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向 |
5.5.2 引能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
5.6 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
5.6.1 合作模式的横向比较 |
5.6.2 合作模式的纵向比较 |
第6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潜力分析 |
6.1 能力要素提升的潜力分析 |
6.1.1 能力要素结构性短板尚待弥补 |
6.1.2 经济发展能力需要注入新活力 |
6.1.3 中国绿色发展能力提升空间较大 |
6.2 空间区域协作的潜力分析 |
6.2.1 “俱乐部”空间壁垒尚需打破 |
6.2.2 区域间绿色发展合作平台尚待建立 |
6.3 合作诉求协调的潜力分析 |
6.3.1 合作诉求差异较大 |
6.3.2 合作基础互补性强 |
6.3.3 推进合作需破解“囚徒困境” |
第7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沿线国家影响的实证检验 |
7.1 实证检验的理论逻辑和变量关系假设 |
7.1.1 合作建设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理论逻辑 |
7.1.2 合作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变量关系假设 |
7.2 实证模型建立和变量度量 |
7.2.1 空间杜宾模型的选择 |
7.2.2 模型主要变量的设定 |
7.3 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 |
7.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7.3.2 空间面板回归计算结果 |
7.3.3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 |
7.3.4 分样本回归结果 |
7.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7.4.1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会对绿色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
7.4.2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
7.4.3 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对南北国家影响程度不同 |
第8章 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政策建议 |
8.1 创新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模式 |
8.1.1 突破低能合作限制瓶颈,挖掘更多潜在合作机会 |
8.1.2 承担赋能合作国际义务,积极回应全球绿色治理诉求 |
8.1.3 巩固高能合作示范作用,向更高层次领域合作前进 |
8.1.4 激发引能合作后发优势,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
8.2 激发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潜力 |
8.2.1 制定差异化的绿色发展合作策略,提高中国合作引导力 |
8.2.2 完善现有合作机制,以绿色发展合作平台突破空间壁垒 |
8.2.3 关注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薄弱环节,积极回应关切诉求 |
8.3 拓宽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路径 |
8.3.1 以经济合作为先导,推动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
8.3.2 关注社会民生领域合作,促进理念传播和人才教育 |
8.3.3 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推动传统能源利用技术改造 |
8.3.4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合作,支撑绿色治理技术要求 |
8.3.5 发挥基础设施合作优势,完善工程建设环境管理 |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论文主要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1 中国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协议及绿色发展合作内容 |
附录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能力各要素评价得分及排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地质公园建设现状 |
1.2.2 国内地质公园建设现状 |
1.2.3 前人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概况 |
2.3.1 地层 |
2.3.2 地质构造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2.5 公园发展概况 |
2.5.1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 |
2.5.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概况 |
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优势分析 |
3.1 可持续发展概述 |
3.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内涵 |
3.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3.2 地质公园与可持续发展 |
3.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
3.3.1 区位优势 |
3.3.2 资源优势 |
3.4 研究成果和合作基础 |
4 地质公园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公园区域差异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
4.1.2 资源保护及环境整治问题 |
4.1.3 社区融入问题 |
4.1.4 地质公园建设力度不足 |
4.1.5 地质公园规划不尽完善 |
4.1.6 科普科研活动开展不足 |
4.1.7 宣传力度不足 |
4.2 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
4.2.1 加强地质公园硬件和软件的建设 |
4.2.2 调整地质公园园区,保证园区的完整性 |
4.2.3 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 |
4.2.4 地质遗迹分级保护,完善基础保护设施 |
4.2.5 夯实基础工作,开展互动交流学习 |
4.2.6 加大科学普及,社区融入,推进地质公园建设 |
5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策略 |
5.1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评估意见 |
5.2 发展对策 |
5.2.1 加大科学研究力度 |
5.2.2 维护与更新基础设施 |
5.2.3 提升地质公园规划管理能力 |
5.2.4 强化地质公园建设理念 |
5.2.5 打造地质公园产品和品牌 |
5.2.6 建立和开发科研科普基地、科普路线 |
5.2.7 进一步提升地质科普教育 |
5.2.8 完善信息中心建设,实现“数字地质公园” |
5.2.9 加强与国内外地质公园之间的联系 |
5.2.10 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 |
5.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3 地质公园的位置、范围及交通状况 |
1.3.1 地质公园的位置、范围 |
1.3.2 地质公园交通状况 |
1.4 研究背景 |
1.4.1 研究现状 |
1.4.2 地质公园建设史 |
1.4.3 对比分析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环境地质特征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新构造运动 |
2.5 气象 |
2.6 水文 |
第三章 东川泥石流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 |
3.1 地质遗迹类型(前期野外地质遗迹信息采集) |
3.2 地质遗迹特征(后期野外地质遗迹信息采集) |
3.3 泥石流地质遗迹的分类归纳 |
3.4 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 |
第四章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科普功能片区及游线设计 |
4.1 地质公园总体布局 |
4.2 地质公园功能区划分 |
4.3 地质公园游线设计 |
4.3.1 综合性旅游线路 |
4.3.2 科普旅游线路 |
第五章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框架构建 |
5.1 理论依据 |
5.2 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框架构建 |
5.2.1 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框架构建 |
5.2.2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框架的内涵 |
5.3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构成元素分析 |
5.3.1 “管理” |
5.3.2 “优选” |
5.3.3 “提炼” |
5.3.4 “表达” |
5.3.5 “接收” |
5.3.6 “反馈” |
第六章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建立 |
6.1 泥石流地质公园的特殊性 |
6.1.1 优选目标 |
6.1.2 提炼内容 |
6.1.3 表达媒介 |
6.1.4 管理部门 |
6.1.5 接受游客 |
6.1.6 反馈设置 |
6.2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构建的原则 |
6.3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框架的构建 |
6.3.1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体系框架 |
6.3.2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构成元素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大巴山地区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及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位置和范围 |
2.2 地质概况 |
2.2.1 构造分区 |
2.2.2 构造演化 |
2.2.3 地层 |
2.2.4 第四纪地质 |
2.2.5 大地构造运动 |
2.3 地理条件 |
2.3.1 地貌特征 |
2.3.2 气候条件 |
2.3.3 水文条件 |
2.3.4 动植物资源概况 |
2.3.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 |
3.1 地质景观分级 |
3.2 地质景观分类原则 |
3.3 地质景观分类 |
3.3.1 地质构造景观类型 |
3.3.2 地质剖面景观类型 |
3.3.3 地貌景观类型 |
3.3.4 水体景观类型 |
3.3.5 古生物景观类型 |
3.4 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
第4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及成因分析 |
4.1 地质景观控制研究意义 |
4.2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分析 |
4.3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作用过程 |
4.3.1 内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
4.3.2 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
4.4 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
4.4.1 构造控制分析 |
4.4.2 空间控制分析 |
4.5 代表性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
4.5.1 代表性地质构造景观成因分析 |
4.5.2 代表性地质剖面景观成因分析 |
4.5.3 代表性地貌景观成因分析 |
4.5.4 代表性水体景观成因分析 |
4.5.5 代表性古生物景观成因分析 |
第5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 |
5.1 地质景观资源特征 |
5.2 地质景观资源评价 |
5.2.1 定性评价 |
5.2.2 定量评价 |
5.3 地质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
5.3.1 开发现状 |
5.3.2 开发问题 |
5.4 地质景观开发模式及方向 |
5.4.1 开发模式 |
5.4.2 开发方向 |
5.5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
5.5.1 不良地质现象分析 |
5.5.2 地质景观资源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
5.5.3 建议规划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 |
5.5.4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
4.2.1 美国 |
4.2.2 欧盟 |
4.2.3 澳大利亚 |
4.2.4 印度 |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
5.3.1 加强宣传教育 |
5.3.2 完善规章制度 |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地学文化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文明、地学文化的基本概念 |
1.1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 |
1.2 地学文化及其发展 |
2 生态文明与地学文化的相互影响 |
2.1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新型地学文化发展 |
2.1.1 对地球自然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
2.1.2 对地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
2.2 发展新型地学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2.2.1 节约自然资源 |
2.2.2 保护生态环境 |
2.2.3 防治地质灾害 |
3 生态文明视角下发展新型地学文化的基本思路 |
3.1 建立地学文化体系 |
3.2 创作地学文化产品 |
3.3 发展地学文化事业 |
3.4 发展地学文化产业 |
3.5 培养地学文化人才 |
3.6 完善地学文化体制 |
(9)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情况 |
2.1.1 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研究 |
2.1.2 教育教学组织方式研究 |
2.1.3 小结 |
2.2 国外研究情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概念界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调研法 |
3.2.4 统计法 |
3.2.5 历史研究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视角与理论依据 |
4.1 研究视角 |
4.2 研究理论依据 |
4.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2.2 系统理论 |
4.2.3 社会化理论 |
4.2.4 社会需求理论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建国后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历程及政策制定 |
5.1.1 建国初期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
5.1.2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体系的逐步建立 |
5.1.3 以体为主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和矛盾凸显 |
5.1.4 以体教结合为主导优秀运动员多元化文化教育的发展 |
5.1.5 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教育的发展 |
5.1.6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开展情况 |
5.2 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教育体系 |
5.2.1 优秀运动员的研究生文化教育 |
5.2.2 优秀运动员的本科和大专文化教育 |
5.2.3 优秀运动员的高中阶段文化教育 |
5.2.4 优秀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文化教育 |
5.3 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开展状况 |
5.3.1 体育系统所属学校教学硬件条件较差 |
5.3.2 优秀运动员学习时间较少 |
5.3.3 体育系统所属学校文化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5.3.4 体育系统所属学校教师数量不足 |
5.3.5 优秀后备人才逐年减少 |
5.4 国外优秀运动员学校文化教育的借鉴 |
5.4.1 国外关于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规章制度 |
5.4.2 部分发达国家优秀运动员学校文化教育经验借鉴 |
5.4.3 部分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状况 |
5.4.4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借鉴 |
5.5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制度存在的问题 |
5.5.1 教育目标的缺陷 |
5.5.2 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控制不严 |
5.5.3 我国管理体制的束缚与制约 |
5.5.4 我国体育事业社会化程度较低 |
5.5.5 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 |
5.6 制定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的建议 |
5.6.1 建立社会化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目标 |
5.6.2 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 |
5.6.3 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 |
5.6.4 建立社会积极参与的、以市场为主导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 |
5.6.5 加强对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指导、咨询、监督 |
5.6.6 调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目标 |
5.6.7 积极发挥教育部门的资源优势 |
5.6.8 积极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10)洋底动力学——国际海底相关观测网络与探测系统的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洋底动力系统与国际大型海底科学计划 |
2 国际海底相关探测技术进展 |
2.1 被动陆缘计划及其探测技术 |
2.2 俯冲消减系统及其探测技术 |
2.3 洋脊增生系统及其探测技术 |
2.4 大火成岩省和深海盆地系统及其探测技术 |
2.5 多系统多尺度多圈层相互作用与观测系统建设 |
3 立体探测系统——数字海底与洋底动力学探测 |
(1) 洋底几何学探测技术: |
(2) 洋底运动学探测技术: |
(3) 洋底动力学探测和模拟技术: |
(4) 海底原位实时观测和采样技术: |
4 区域洋底动力学——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动力学 |
四、“21世纪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云南高原悬崖景观识别及旅游开发思路研究[D]. 许同.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中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研究[D]. 李师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构建[D]. 李科.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D]. 潘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8]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地学文化发展思考[J]. 黄娟,李枥霖,史静.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2(12)
- [9]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 李晨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0)
- [10]洋底动力学——国际海底相关观测网络与探测系统的进展与展望[J]. 李三忠,金宠,戴黎明,张国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