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公路客运流量合理分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传禹[1](2021)在《城际客运通道运力结构协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城际的经济、文化等联系日益密切,不仅刺激城际出行需求的增长,还使得城际出行需求多样化。城际客运通道承担着城际出行需求任务,由此产生现状运力结构与增长的城际出行需求之间的不适应、不平衡现象,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交通方式间的协同性很难得到发挥。这对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区域城市间的和谐发展。因此,本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京津冀城市群多模式客运枢纽一体化运行关键技术”,优化运力结构,满足城际客运通道的供需平衡,实现交通方式间的协同,促进城际客运通道交通系统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首先,本文系统地介绍客运通道的概念和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等理论,对城际客运通道和运力结构进行定义,并分析博弈理论和协同理论在城际客运通道交通系统的应用现状,从协同理论角度阐述运力结构协同优化的目的、原则和思路。其次,本文设计城际客运通道出行方式选择SP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调查数据,考虑广义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建立城际出行方式选择NL模型,标定结果拟合优度为0.219,表明NL模型能够科学合理地描述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然后,本文从城际客运通道交通方式子系统协同角度实现运价优化,以运价为决策变量,以企业效益为收益函数,建立非合作静态三方博弈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运价方案为高速铁路运价50元、普速铁路运价20元、高速公路客运运价为28元,并与现状运价方案对比分析发现交通企业效益有所提升。博弈模型分析了交通企业间竞争行为,充分发挥了交通方式技术特性,同时考虑交通企业运价策略决策,制定企业效益最大的运价策略,形成交通方式子系统间协同的竞合关系。最后,本文从城际客运通道交通系统整体协同角度实现运能优化,以城际客运通道企业效益最大和环境成本最小为目标,基于优化运价建立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运能方案为高速铁路发车频率162(班/天)、普速铁路18(班/天)、高速公路客运124(班/天),与现状运力方案对比分析发现交通系统整体效益提升,并用供需指标评价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有效实现城际客运通道供给与需求平衡。基于优化运价的双层规划模型在考虑交通企业运价博弈行为的基础上,优化交通方式运能,实现运力结构协同优化,既提高客运通道交通企业效益,又贯彻低碳交通的发展理念,实现客运通道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图21幅,表21个,参考文献76篇。
杨子涵[2](2021)在《适应时限细分需求的高铁快递运输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合理地编制货物运输方案,是高铁快递日常运输组织的核心任务之一。针对快递总量增长和国家政策鼓励下的高铁快递旺盛需求,以及当前单一化运输方案之间的矛盾,本文从提升运输效益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客运动车组捎带运输模式下的运输方案优化问题展开研究,以期高效利用客车运能,满足货物送达时限,促进高铁快递的中近期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高铁快递运输方案优化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从高铁快递市场需求、细分时限的产品供给、运输组织等基础理论出发,逐步推进,分析了客车捎带模式下的高铁快递组织特征和业务流程,并具体指出了运输方案编制内容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深入问题,阐述并明确了相关理论方法和解决思路。(2)研究了客车捎带模式下的运输方案备选集生成问题。构建了包含列车时刻表信息和货物状态变化的高铁快递时空网络,将运输方案抽象为网络路径问题,进而构建了时空路径生成模型。模型以运输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了中转次数、接续时间、滞留时间等实际作业要求,并以逐次添加约束的形式实现了多条备选路径的生成。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所生成路径的实践可行性。(3)研究了考虑时限细分的高铁快递运输方案优化问题,即在(2)的结果基础之上考虑高铁快递的产品分级及时限特征,对备选运输方案进行选择。具体地,将产品时限和寄件时间纳入货流变量属性,计算各运输方案的时效参数,以运输费用与逾期惩罚费用最小作为目标函数,构建了考虑时限细分的运输方案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求解算法。沿用(2)中路网作为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而说明了货物的送达时限和货主寄件时间对运输方案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4)案例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背景展开实证研究。运用重力模型法对该地区高铁快递OD量进行测算,选取284个备选运输车次,对(2)和(3)中模型和算法进行实证检验。其一,通过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实践可行性,进一步分析了运输方案结果及列车能力利用情况;其二,对运量持续增长下的网络能力适应性展开研究,发现网络或将于2024年出现瓶颈区段,于2026年达到能力饱和,进而提出了运能供给提升措施;其三,针对不同产品结构进行多次实验,分析了产品结构调整下的时效兑现率及企业收益变化趋势,并对产品结构优化策略展开探讨。
尹胜男[3](2021)在《基于客流分配的高速铁路票价调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铁时代新征程的到来,高铁票价单一,客运收益率低,区段客流不均衡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为了充分发挥票价的客流引导作用,缓解区段列车间客座率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减少运力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对影响旅客选择出行方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参考交通流理论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基于客流分配的高速铁路票价调整策略,并对调整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借此期望能够有效地缓解客流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从票价制定、旅客广义出行费用、票价模型以及票价对客流的影响四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既有文献的可借鉴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实现方法。(2)对国内外票价定价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参考民航、公路运输等不同运输方式的定价方法,基于此对我国高速铁路定价现状及现存问题进行总结,以此推出我国高铁票价改革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3)以客运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提出基于客流分配的票价调整策略,从影响旅客出行行为的因素入手,构建涵盖以下四项指标的广义出行费用函数,分别是经济指标、快速性指标、便捷性指标和舒适性指标。综合考虑票价制定的利益相关者,在兼顾高铁客运管理部门收益最大化和出行旅客广益费用最小化的前提下,构建票价调整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规划依据票价调整策略建立客运收益最大化的线性规划模型,下层规划利用区段不同列车间的竞合关系制定随机用户均衡分配(SUE)模型,同时采用基于改进Logit分配模型的相继平均算法(MSA)进行求解。结合算例进行验证该票价调整策略能否实现有效地平衡区段客流、降低旅客出行成本和提高客运收益的三重目标。(4)为了进一步优化区段客流的均衡效果,本文以不同客座率区间为目标提出了考虑客座率均衡的票价调整策略,依据区段客流的平均客座率情况制定了三种客座率区间,构建了兼顾实现客座率目标区间和旅客广义出行费用最小化的双层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MSA算法的票价调整算法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为了对比票价调整幅度对结果的影响,设计了两种票价调整方案。算例表明,票价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在票价调整幅度方面、上调与下调幅度差值方面进行调整引导。
黄兆国[4](2021)在《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间实现高效衔接和一体化换乘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客运效率的关键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核心。准确评估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方案设计、运营管理各阶段的合理性,对于充分发挥枢纽在内外交通以及城市内部交通中的转换作用,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优化城市交通结构,进而带动枢纽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论文首先建立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评估体系。界定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分析了大型铁路客运枢纽的功能属性特征、建筑空间特征和运营客流特征;针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方案设计、运营管理等阶段,分别梳理了各阶段交通评估的工作框架。通过对城市可达性、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从“城市触媒”角度出发,梳理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从铁路规划、城市发展和交通承载力三个层面,分析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的影响因素;构建了选址阶段评估指标体系;基于DAGF方法,对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选址合理性进行评估。分析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空间总体布局的原则、类型和策略;从建筑空间关联性角度,研究了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各功能空间布局的组合要求和衔接重要度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各运输方式间的换乘流线,以改进的最短路分配算法生成初始换乘流线网络并进行广义阻抗计算,使用Any Logic仿真软件分析交通冲突。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利用Depth Map X软件对基础换乘流线网络进行凸空间、视线、轴线、线段分析以及相关变量参数的计算,对换乘流线网络进行优化。针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内部空间布局与换乘流线,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可拓学模型,以无锡站为例,实证分析了枢纽内部空间布局与换乘流线的衔接水平。对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客运服务设施布局和枢纽衔接设施能力配置分别进行优化,梳理换乘客流组织存在的问题,在流线分析基础上,建立换乘客流决策点选择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确定决策点个数和位置,同时进行换乘客流组织仿真评估。明确枢纽外部交通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枢纽外部交通组织设计和仿真评估。针对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服务水平,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并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服务水平评估方法;以无锡站为例,实证分析了无锡站整体服务水平。界定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的内涵,分析了交通评估与推进机制相互影响机理。从评估体系、评估实施与保障机制三个维度,建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的结构体系,并分别梳理了推进机制组成要素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钱名军[5](2020)在《基于协整理论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测算及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开放、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该系统以国民经济大系统运转所产生的客货运输需求量为驱动,通过运输组织管理部门科学调配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资源,将客流、货流合理地组织形成列车流,再依托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固定设施,由多部门彼此配合、协同联动共同完成旅客与货物的空间位移。由此可以看出,铁路运输系统的铁路网运营里程、机车车辆保有量只有与客货运输需求量保持规模适度匹配、能力均衡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出铁路运输系统的整体运输服务效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改善交通运输环境、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规模和运营质量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理清铁路客货运量规模、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和机车车辆保有量规模三者之间的量化匹配关系,有效评价三者之间的协调匹配效果。从而确保铁路系统整体运输服务能力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基本适应,也为铁路交通部门编制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制定机车车辆购置计划和运用计划等提供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协整理论等对铁路运输系统的复杂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相互关联、彼此协同的运输组织管理子系统、物理网子系统和客货车流子系统三部分;运用协整理论及相关模型分别对反映这三个子系统规模的客货运量规模、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和机车车辆保有量规模等三个表征指标进行建模测算,以期建立三个规模数值之间科学合理的量化计算关系;并基于铁路系统运输能力供需匹配协调性思想对三个子系统间的规模匹配效果和协调发展质量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铁路运输系统存在多主体、多层级、彼此异构又相互嵌套的复杂结构与功能,将其划分为相互关联、彼此协同的运输组织管理子系统、铁路网子系统和客货车流子系统三部分,便于清晰准确地描述这三个子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协同匹配关系。在论述各子系统的复杂特性及其与国民经济大系统之间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铁路运输系统的规模内涵、协调性内涵进行了界定,为后续的研究建模与评价分析做好铺垫。(2)鉴于铁路客货运量规模在铁路运输系统规模问题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综合运用季节模型和波动模型分别对其进行建模预测。先运用季节分解算法或HP滤波对客货运量时间序列的特征分量进行分解、提取,并结合各分量序列所呈现出的趋势性、周期性和随机波动性特征,选用基于协整理论的SARIMA季节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定阶建模;再对所建立的SARIMA基础模型残差进行ARCH效应检验,确定其存在异方差效应后运用GRACH或ARCH异方差波动模型对残差建模;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构建的客货运量融合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精度和测算效果实证检验与对比分析。(3)根据国民经济大系统与铁路运输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运用Granger动态因果关系协整检验与NARX非线性自回归动态神经网络对铁路网运营里程的合理规模进行测算。通过Granger检验筛选出国民生产总值GDP、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全社会客货运输量、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铁路运输系统内部的运营技术和组织效率等7项对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影响变量,作为NARX神经网络模型的外部输入变量对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进行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与铁路网里程规划值、BP神经网络测算值、NAR无外部输入神经网络测算值等进行综合对比、检验。(4)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分别得到影响铁路客货车保有量的关键解释变量。并根据变量序列的单整性特征,分别选用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ARDL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构建铁路客车保有量、铁路货车保有量测算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得到准确可行的客货车保有量测算公式。并对相应模型的测算精度进行验证分析。(5)结合铁路运输系统三个子系统间宏观规模总量上的均衡匹配性以及内部微观分布结构上的彼此协调性,有针对性地将铁路网货车承载系数、铁路系统承认车比例、铁路网区段通过能力负荷系数这三项指标作为铁路系统运输能力的供需规模匹配协调性的量化评价指标。并通过设计相应算例,验证了这三个指标在计算方法上的可行性和评价分析上的有效性。总的来说,本论文将对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建设规划和运营组织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客货运量规模、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与机车车辆设备保有量这三方面问题置于统一的系统框架下,运用协整理论、NARX神经网络及其他技术方法,从系统规模匹配协调的角度研究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机理,准确刻画出彼此间的规模匹配关系,并对其匹配协调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铁路交通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客货运量计划、铁路网发展规划和机车车辆购置计划,使铁路系统的建设规模与发展质量更加适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发挥铁路运输的骨干优势作用,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杨书航[6](2020)在《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紧凑城市理念旨在提倡打造土地集约利用,高效运作,具有高环境品质的城市,因此成为了西方多个国家抑制城市无序蔓延的重要指导理念。我国城市可建设用地有限,而随着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演越烈,迫切需要适当紧凑且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解决这类城市问题。且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模式从增量开发转为存量发展,城市更新成为今后多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词。紧凑城市因其可持续发展的优越性,可成为我国城市更新规划与实践的指导理念。我国交通站点周边片区的发展尤其应强调集约化,高效率,高品质,因此紧凑城市理念在交通站点片区的更新建设的运用中有效性更佳。本文将通过分析紧凑城市相关理论及概念,总结紧凑城市的特征。通过研究国外典型的紧凑化更新的案例,从而借鉴其更新经验,并结合紧凑城市的目标提出评价方法。而后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紧凑城市思想对片区进行紧凑性评价,从而诊断片区问题,作为制定更新策略的指导方向,而后参考国外城市紧凑化更新经验对片区提出更新策略。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对紧凑城市概念、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更新的研究,构建研究框架,明确研究重点。第二章是基础研究,分析了紧凑城市在国内外的形成背景,并对其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紧凑城市具有“土地集约”、“高效运作”、“高质量环境品质”三大特征,并且讨论紧凑城市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第三章通过分析泽伊达斯、汐留地区、金丝雀码头、哈德逊广场四个城市紧凑化更新的案例,总结其更新经验。第四章基于紧凑城市的特征及目标,从中微观层面提出城市紧凑化评价方法。第五章则对天河客运站进行紧凑性评价,并诊断出片区所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则在问题导向下从土地利用、功能复合、交通整合、环境提升、政策推进五个方面提出天河客运站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第七章是总结。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梳理紧凑城市特征,并通过紧凑性评价对片区进行问题诊断,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新策略,为今后交通站点片区的紧凑化更新提供研究思路。
葛晖[7](2020)在《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交通运输一体化是指,通过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运输方式,可以把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忽略地域、行业、部门等方面的因素,总体要求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从而能够使交通运输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并且提供的交通服务水平最优,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体化管理是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T市为例,深入地分析了 T市实行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的背景、T市交通运输行业的现状以及T市实行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的举措和所取得的成效。具体说来,T市在交通运输行业领域面临着路网管理模式仍然滞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性短板明显、规划建设统筹不够协调、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尚未消除、政府职能交叉无法形成优势互补等问题,究其原因为:交通管理二元化问题突出、交通管理的理念落后于城市的发展、部门利益导致改革不完整以及政府职能转变需进一步深化。基于此,为了加快推进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建设,健全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我们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并结合T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实际,认为有必要在充分借鉴伦敦、纽约等国际先进城市以及南京、上海等国内中心城市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T市职能统一的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措施:建立统一的路网标准体系、加强交通一体化建设、完善一体化的运作协调机制、加强交通行政管理一体化的法治建设、提升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的服务水平。
王玉贺[8](2020)在《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长吉城际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2019年,全世界建成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近4万公里,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达到3.5万公里,占世界各国高速铁路总里程的80%之多。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建设与运营不仅促进了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线路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三产结构的改善,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从经济增长、交通可达性、三产结构以及就业这四个方面探究其影响;结合长吉城际,定量分析了长吉城际开通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长吉城际在开通运营后,有效的缓解了沿线周边的交通压力,提升了吉林和长春的可达性,进一步拉动了区域内各产业的经济发展,完善了产业结构,增加了三次产业相关行业的就业人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长吉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为进一步分析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铁路开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将长吉城际作为实际案例,以长吉地区经济总量、三次产业经济总量作为主要的经济指标,客运与货运周转量作为主要的运输指标,引进相关的变量绘制存量流量图,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变量方程中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借助Vensim软件构建了长吉城际与长吉地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有”“无”长吉城际对区域经济指标带来的变化,并对各产业的贡献率测算,发现长吉城际的开通对二、三产业的贡献程度最大,为其带来的直接效益也最为显着,得出长吉城际的开通,优化了长吉地区的产业结构,增加了沿线周边的经济收益,促使经济平衡稳步增长的结论。
夏阳[9](2020)在《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系统运输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铁路既有货运系统采用“组织型”模式,行车组织以“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设备能力、提高移动设备运用效率”为目标,这种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我国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以及少量高附加值货物的长距离运输问题,但剩余大量的零散高附加值货物因需要通过技术站多次改编中转送达,导致运输时效性较差。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货运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高附加值货物的运输需求量快速增长。这类货物重量轻、体积小、批数多,多为适箱货物,对运输安全和快速性要求较高,便于进行集装箱运输。在此背景下,铁路集装箱运输将在我国货物运输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市场竞争力较差,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公路运输。因此,优化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套全新的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系统(简称新型集装箱运输系统),并对新型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运输组织理论框架及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铁路集装箱运输问题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抓住集装箱运输组织对象单一、组织方式便捷的特点,根据我国路网规模、技术水平、货物运输需求特征,提出了新型集装箱运输系统,同时对新系统的集装箱列车客运化开行、网络化运输、站场设计改造及设备资源配置四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为保障新型集装箱运输系统取得良好的运营效果,本文从集疏运模式、运输组织计划、车站工作组织、管理信息系统、运输产品设计及“箱位”客票化六个方面展开研究,为新系统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运输组织理论框架。(2)在优化建模方面,本文针对新型集装箱运输系统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分阶段优化的方法框架,即将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问题分解为线路优化和频率设置以及列车停站方案优化两个子问题。然后,针对线路优化和频率设置问题,分别构建了新型集装箱运输系统运营前期和中后期场景下的数学优化模型。前者以运输企业广义成本(包含开通线路的固定成本、开行列车的可变成本以及集装箱中转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了箱流守恒、箱流中转、箱流运到期限及列车开行频率等约束,属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后者考虑能力约束的影响,在优先确定箱流运输物理径路的基础上,以运输成本和箱流总换乘次数最小为目标,属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两个模型均采用了基于“备选集”的建模思路,同时在进行集装箱配流时,规定了集装箱运输物理径路和运输方案的唯一性。最后,针对列车停站方案优化问题,以所有列车的总停站次数最小为目标,考虑箱流守恒、列车停站、列车能力以及列车“上座率”约束,构建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其中列车“上座率”约束能够追踪每一列车的能力利用率,为创新约束。(3)在算法设计和案例分析方面,本文兼顾了模型求解的效率和质量。对于新型集装箱运输系统运营前期场景下的优化模型,本文设计了自适应大邻域搜索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同时以一个包含17个节点的运输网络为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此外,对列车运行速度参数和编组辆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选取了箱流输送量、列车平均开行频率、列车“上座率”、直达箱流率、送达速度、运到期限六个评价指标对获得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通过与既有货运系统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新型集装箱运输系统在箱流输送量、列车平均开行频率、箱流送达速度、运到期限等指标方面变现更优,但同时也牺牲了部分的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新型集装箱运输系统运营中后期场景下的优化模型,本文首先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再调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以一个包含51个节点的运输网络为例进行分析,得到了双目标问题的近似帕累托边界;对于列车停站方案优化模型,本文通过调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并设计了两个案例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测试。首先,以一条简单的假设线路为例,对停站方案、箱流分配方案及列车“上座率”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分析;其次,以中欧班列连云港-阿拉山口通道为案例,对最小“上座率”要求?和列车装载能力C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图56幅,表24个,参考文献155篇。
牛凯歌[10](2020)在《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方法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高铁快运作为一种快速、安全、准点率高、低能耗、全天候的快递服务,逐渐成为了国铁集团要大力发展的运输产品。当前国铁集团和快递企业合作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运输方式,由快递企业负责揽收货源以及两端的接取送达服务,充分利用和发挥高速铁路的干线运输资源和运输时效优势。而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是运输企业日常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依据,因此本文围绕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优化方法这一问题,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首先分析了我国高铁快运产品的特点,其次对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组织作业流程进行详细分析,抽象化描述其“门到门”运输全过程,为后续构建服务网络奠定基础。最后确定了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内容,并对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运输方案编制方法。(2)构建了高铁快运“门到门”动态时空服务网络模型,给出了一种适应时空服务网络的K短路由搜索算法。在设计径路搜索算法前,对已构建的基础服务网络进行预处理,构建了包含支线公路运输服务和干线铁路运输服务的高铁快运“门到门”时空服务网络。然后结合Dijkstra算法,基于小根堆优化的A-Star算法,以时效性为核心,给出了一种适应时空服务网络的K短路由搜索算法。最后采用C#程序语言实现路由方案生成算法。(3)基于生成的路由方案备集,构建了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模型。该模型是以运输企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以需求总量、列车装载能力、车站日作业能力、路径运输时效为约束,模型的决策变量为分配在各径路上的货流量,其本质是把货流配载到具体的高铁列车上。然后通过C#语言调用Cplex 12.7引擎编程实现了模型的求解。(4)实例分析,以京沪高速铁路网络为例,根据其2019年8月份的相关运营数据,构建了含有11370个时空网络节点和35330条“服务弧”的时空服务网络,利用K短路由搜索算法和运输方案编制模型,求解得到了需求OD的可行路由方案集合及运量分配结果,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推论,验证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二、铁路公路客运流量合理分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公路客运流量合理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际客运通道运力结构协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客运通道研究现状 |
1.2.2 城际出行方式选择研究现状 |
1.2.3 运力结构协同优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2 城际客运通道运力结构协同优化基础理论 |
2.1 客运通道相关理论 |
2.1.1 城际客运通道概念 |
2.1.2 城际客运通道特征 |
2.1.3 城际客运通道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特征 |
2.1.4 城际客运通道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模型 |
2.2 博弈理论 |
2.2.1 博弈论概念 |
2.2.2 博弈论分类 |
2.3 协同理论 |
2.3.1 协同理论概念 |
2.3.2 城际客运通道交通系统协同 |
2.4 运力结构协同优化问题分析 |
2.4.1 运力结构概念 |
2.4.2 运力结构协同优化目的 |
2.4.3 运力结构协同优化原则 |
2.4.4 运力结构协同优化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3 城际客运通道出行方式选择NL模型 |
3.1 非集计模型概述 |
3.2 非集计模型基本原理 |
3.2.1 随机效用理论 |
3.2.2 NL模型基本原理 |
3.3 NL模型结构 |
3.4 NL模型效用函数 |
3.5 出行行为调查与数据分析 |
3.5.1 调查方案设计 |
3.5.2 调查数据分析 |
3.6 NL模型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三方博弈的运价优化模型 |
4.1 三方博弈模型参与主体分析 |
4.1.1 三方博弈模型参与主体 |
4.1.2 三方博弈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4.2 三方博弈模型建立 |
4.2.1 三方博弈模型假设 |
4.2.2 三方博弈模型建立 |
4.3 三方博弈模型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双层规划的运能优化模型 |
5.1 双层规划模型分析 |
5.1.1 双层规划模型概述 |
5.1.2 双层规划模型目标 |
5.1.3 双层规划模型思路 |
5.2 双层规划模型建立 |
5.2.1 上层规划模型 |
5.2.2 下层规划模型 |
5.3 双层规划模型算法设计 |
5.3.1 求解思路 |
5.3.2 遗传算法设计 |
5.3.3 相继加权平均算法 |
5.4 双层规划模型协同性评价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 |
6.1 京津城际客运通道概况 |
6.2 城际客运通道方式分担率计算分析 |
6.3 基于三方博弈的运价优化模型 |
6.3.1 模型基本参数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基于优化运价的双层规划运能优化模型 |
6.4.1 模型基本参数 |
6.4.2 结果与分析 |
6.4.3 模型协同性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适应时限细分需求的高铁快递运输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高铁货运可行性及组织模式研究 |
1.2.2 时空网络设计研究 |
1.2.3 捎带运输相关研究 |
1.2.4 高铁快递运输组织优化研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高铁快递运输方案优化基础理论 |
2.1 国内高铁快递发展现状 |
2.1.1 市场需求特征 |
2.1.2 产品供给现状 |
2.1.3 运输组织模式 |
2.2 客车捎带模式下高铁快递特征分析 |
2.2.1 客车捎带模式下高铁快递组织特征 |
2.2.2 客车捎带模式下高铁快递业务流程 |
2.2.3 运输方案内容及编制影响因素 |
2.3 客车捎带模式下的高铁快递运输方案优化理论方法 |
2.3.1 运输网络构建 |
2.3.2 网络流量分配模型 |
2.4 客车捎带模式下高铁快递运输方案设计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时空网络的高铁快递运输方案备选集生成方法 |
3.1 按图行车下的高铁快递时空网络构建 |
3.1.1 高铁快递作业过程分解 |
3.1.2 三层时空-状态网络构建 |
3.1.3 时空网络各要素描述 |
3.2 考虑实际作业要求的时空路径生成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符号定义 |
3.2.3 模型构建 |
3.3 算例分析 |
3.3.1 算例数据 |
3.3.2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考虑时限细分的高铁快递运输方案优化模型与算法 |
4.1 问题描述 |
4.2 数学模型 |
4.2.1 模型假设 |
4.2.2 符号定义 |
4.2.3 模型构建 |
4.3 求解算法 |
4.3.1 模型及算法分析 |
4.3.2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基本原理 |
4.4 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模型处理 |
4.4.1 问题的松弛与下界计算 |
4.4.2 解的可行化与上界计算 |
4.4.3 拉格朗日乘子更新 |
4.4.4 算法终止条件 |
4.4.5 算法流程 |
4.5 算例分析 |
4.5.1 算例数据 |
4.5.2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案例研究 |
5.1 案例概况 |
5.2 案例数据 |
5.3 结果分析 |
5.3.1 时空网络构建结果 |
5.3.2 备选路径集生成结果 |
5.3.3 运输方案优化结果 |
5.4 网络能力分析及运输产品优化 |
5.4.1 网络能力利用情况 |
5.4.2 高铁快递产品结构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京津冀地区部分动车组运行时刻表 |
附录B 京津冀地区日均快递总量矩阵 |
附录C 京津冀地区日均限时快递产品量矩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客流分配的高速铁路票价调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高速铁路票价定价理论研究 |
2.1 国外高铁票价定价方法分析 |
2.1.1 定价策略 |
2.1.2 国外高铁票价理论 |
2.2 国内其他运输方式旅客票价定价方法分析 |
2.2.1 民航运输票价定价方法 |
2.2.2 公路运输票价定价方法 |
2.3 我国高速铁路定价现状、存在问题和启示 |
2.3.1 我国高速铁路定价现状 |
2.3.2 定价现状存在的问题 |
2.3.3 票价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2.3.4 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客流分配的高铁票价调整策略 |
3.1 基于旅客出行行为分析的广义费用研究 |
3.1.1 广义费用概述 |
3.1.2 广义费用模型构建 |
3.2 交通量与客流分配 |
3.2.1 交通量与客流分配概述 |
3.2.2 交通量分配的基本方法 |
3.3 票价调整的双层规划模型构建 |
3.3.1 双层规划模型介绍 |
3.3.2 符号定义 |
3.3.3 模型构建 |
3.4 双层规划求解算法 |
3.4.1 票价调整策略 |
3.4.2 SUE模型解的唯一性证明 |
3.4.3 求解算法设计 |
3.5 案例分析 |
3.5.1 案例描述及求解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考虑客座率均衡的票价调整策略 |
4.1 客座率区间设置 |
4.2 双层规划模型构建 |
4.2.1 模型介绍 |
4.2.2 模型构建 |
4.3 算法设计 |
4.3.1 票价调整策略 |
4.3.2 算法设计 |
4.4 结果分析 |
4.4.1 方案一 |
4.4.2 方案二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5.2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体系 |
2.1 研究对象界定 |
2.2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特征分析 |
2.2.1 功能属性特征 |
2.2.2 建筑空间特征 |
2.2.3 运营客流特征 |
2.3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各阶段交通评估框架 |
2.3.1 规划选址阶段 |
2.3.2 方案设计阶段 |
2.3.3 运营管理阶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阶段交通评估 |
3.1 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
3.1.1 高速铁路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 |
3.1.2 高速铁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3.1.3 高速铁路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3.2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
3.2.1 铁路客运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3.2.2 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分析 |
3.3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铁路规划角度的影响因素 |
3.3.2 城市发展角度的影响因素 |
3.3.3 交通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3.4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规划选址评估 |
3.4.1 评估指标选取 |
3.4.2 评估指标量化 |
3.4.3 基于DAGF方法的枢纽选址评估 |
3.4.4 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方案设计阶段交通评估 |
4.1 枢纽内部空间组合关系确定 |
4.1.1 枢纽内部空间总体布局 |
4.1.2 枢纽内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
4.1.3 功能空间衔接重要度研究 |
4.1.4 枢纽内部空间布局 |
4.2 换乘流线网络生成方法 |
4.2.1 换乘流线分析 |
4.2.2 乘客路径选择要素 |
4.2.3 换乘流线初始网络生成 |
4.2.4 换乘流线初始网络生成模型建立 |
4.3 换乘流线网络优化设计方法 |
4.3.1 空间句法理论与变量分析 |
4.3.2 换乘流线初始网络优化 |
4.3.3 换乘流线网络整体方案优化 |
4.4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方案设计评估 |
4.4.1 评估指标选择 |
4.4.2 评估指标量化 |
4.4.3 基于可拓学的枢纽设计阶段评估模型 |
4.4.4 评估结果分级标准 |
4.4.5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阶段交通评估 |
5.1 枢纽服务设施布局和能力配置优化 |
5.1.1 枢纽客运服务设施布局优化 |
5.1.2 枢纽衔接设施能力配置优化 |
5.2 枢纽换乘客流组织优化 |
5.2.1 换乘客流组织存在问题分析 |
5.2.2 换乘客流组织优化方法 |
5.2.3 换乘客流组织仿真评估 |
5.3 枢纽外部交通组织优化 |
5.3.1 枢纽外部交通组织存在问题分析 |
5.3.2 枢纽外部交通组织设计 |
5.3.3 枢纽外部交通组织仿真评估 |
5.4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评估 |
5.4.1 评估指标选取 |
5.4.2 评估指标量化 |
5.4.3 评估指标分级标准设定 |
5.4.4 基于云模型的枢纽服务水平评估方法 |
5.4.5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研究 |
6.1 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的内涵 |
6.2 交通评估与推进机制相互影响机理 |
6.2.1 推进机制对交通评估的推动作用 |
6.2.2 交通评估与推进机制的互动关系 |
6.3 交通评估推进机制建立 |
6.3.1 交通评估推进机制结构框架 |
6.3.2 枢纽交通评估体系 |
6.3.3 枢纽交通评估实施 |
6.3.4 枢纽交通评估保障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
(5)基于协整理论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测算及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铁路系统发展规模问题研究现状 |
1.2.2 铁路系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协整理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铁路运输系统的复杂特性分析 |
2.1 铁路运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复杂性分析 |
2.1.1 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子系统的复杂性 |
2.1.2 铁路网子系统的复杂性 |
2.1.3 铁路客货车流子系统的复杂性 |
2.2 铁路运输系统的规模及协调性内涵分析 |
2.2.1 铁路运输系统的规模内涵 |
2.2.2 铁路运输系统协调性内涵 |
2.2.3 铁路运输系统规模及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季节模型与波动模型的铁路客货运量预测研究 |
3.1 预测模型与方法 |
3.1.1 SARIMA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
3.1.2 ARCH(q)波动模型 |
3.1.3 GARCH(1,1)波动模型 |
3.1.4 季节分解算法 |
3.1.5 HP滤波方法 |
3.2 基于季节分解和SARIMA-GARCH融合模型的铁路客运量预测 |
3.2.1 铁路客运量序列季节分解及特征分析 |
3.2.2 SARIMA-GARCH预测模型构建 |
3.2.3 SARIMA-GARCH模型稳定性检验 |
3.2.4 预测精度对比及性能评价 |
3.3 基于HP滤波和AR-SARIMA-ARCH融合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预测 |
3.3.1 铁路货运量序列HP滤波及特征分析 |
3.3.2 波动分量SARIMA-ARCH预测模型构建 |
3.3.3 SARIMA-ARCH模型稳定性检验 |
3.3.4 趋势分量AR预测模型构建 |
3.3.5 预测精度对比及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Granger协整检验和NARX动态神经网络的铁路网规模测算研究 |
4.1 影响铁路网规模的特征变量筛选 |
4.1.1 铁路网规模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4.1.2 影响因素的互信息值筛选 |
4.1.3 影响因素的Granger动态相关性检验 |
4.2 基于NARX动态神经网络的铁路网规模测算模型构建 |
4.2.1 NARX动态神经网络原理 |
4.2.2 NARX神经网络结构参数确定 |
4.3 铁路网规模测算实例 |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3.2 NARX网络训练与效果分析 |
4.3.3 模型测算性能检验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变量协整关系模型的铁路客货车保有量测算研究 |
5.1 基于多变量协整和ARDL模型的铁路客车保有量测算 |
5.1.1 客车保有量测算模型自变量筛选 |
5.1.2 基于多变量协整的ARDL预测模型 |
5.1.3 铁路客车保有量测算模型构建 |
5.1.4 模型测算性能评价及结果验证 |
5.2 基于多变量协整和ECM模型的铁路货车保有量测算 |
5.2.1 货车保有量测算模型自变量筛选 |
5.2.2 基于多变量协整的ECM预测模型 |
5.2.3 铁路货车保有量测算模型构建 |
5.2.4 模型测算性能评价及结果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铁路运输系统规模匹配协调性研究 |
6.1 铁路系统规模匹配协调关系分析 |
6.2 铁路系统规模匹配协调性评价指标 |
6.2.1 铁路网货车承载系数 |
6.2.2 承认车比例 |
6.2.3 铁路网区段通过能力负荷系数 |
6.3 算例 |
6.3.1 铁路网结构及相关数据说明 |
6.3.2 规模匹配协调性指标计算与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政策背景 |
1.1.2 城市发展背景 |
1.1.3 人们的需求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
1.3.2 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更新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紧凑城市理论形成背景 |
2.1.1 国外背景 |
2.1.2 我国背景 |
2.2 基本概念界定 |
2.2.1 紧凑城市 |
2.2.2 紧凑、集中、集约辨析 |
2.3 紧凑城市的特征 |
2.3.1 土地集约利用 |
2.3.2 高效运作 |
2.3.3 高质量的环境品质 |
2.4 旧城片区的共性问题 |
2.4.1 建设密度分布与设施配套不经济 |
2.4.2 功能结构衰退比例失调 |
2.4.3 道路交通低效运作 |
2.4.4 城市空间与环境品质欠佳 |
2.5 紧凑城市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
2.5.1 促进建设量与功能的集约整合 |
2.5.2 补全完善公共设施增加便捷性 |
2.5.3 交通效率提升推进更新 |
2.5.4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2.5.5 延续城市活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紧凑化更新的实践案例分析 |
3.1 阿姆斯特丹泽伊达斯 |
3.1.1 交通空间的整合 |
3.1.2 混合功能与多样化 |
3.1.3 建筑高度限制下的集约建设 |
3.1.4 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宗旨 |
3.2 东京汐留地区 |
3.2.1 立体布置的交通线路 |
3.2.2 用地与功能多样化 |
3.2.3 严格的建设控制 |
3.2.4 官民合作的推进更新 |
3.3 伦敦金丝雀码头 |
3.3.1 轨道交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 |
3.3.2 高强度与高环境品质并行 |
3.3.3 高度复合的功能布局 |
3.3.4 交通节点的多首层设计 |
3.4 纽约哈德逊广场 |
3.4.1 集中建设与混合使用 |
3.4.2 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
3.4.3 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
3.4.4 便利的城市交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紧凑性评价方法 |
4.1 紧凑城市需要达到的目标 |
4.2 紧凑性评价方法与要素 |
4.2.1 评价方法构建架原则 |
4.2.2 评价结构框架 |
4.2.3 评价要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河客运站片区紧凑性评价 |
5.1 片区概况 |
5.1.1 片区更新背景 |
5.1.2 片区发展条件 |
5.1.3 现状人群需求 |
5.2 紧凑性评价分析 |
5.2.1 现状集约性评价 |
5.2.2 现状高效性评价 |
5.2.3 现状高质量性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紧凑思想下的更新策略 |
6.1 .土地利用策略 |
6.1.1 利用重要交通站点吸引建设集聚 |
6.1.2 营造立体分层的城市空间 |
6.1.3 控制街区尺度 |
6.2 功能复合策略 |
6.2.1 功能更新升级与多样化发展 |
6.2.2 多维度的功能复合 |
6.2.3 单位大院与外部片区的功能边界缝合 |
6.3 交通整合策略 |
6.3.1 公共交通推进城市更新 |
6.3.2 完善慢行系统提倡绿色出行 |
6.3.3 增加支路网密度 |
6.4 环境提升策略 |
6.4.1 绿地集中布置完善绿化系统 |
6.4.2 完善高品质多样化公共空间 |
6.4.3 严格的空间控制 |
6.4.4 城中村微更新提升环境品质 |
6.5 更新政策推进实施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一体化管理 |
2.1.2 交通运输行业 |
2.1.3 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的内涵 |
2.2.3 整体性治理之于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的价值 |
第3章 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的现状 |
3.1 T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客观要求 |
3.2 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的组织构架 |
3.2.1 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的模式 |
3.2.2 T市管理机构设置 |
3.2.3 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行政职能 |
3.3 T市交通运输一体化管理的主要举措 |
3.3.1 T市公共交通一体化 |
3.3.2 T市城乡公交一体化 |
3.3.3 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
3.4 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的成效 |
3.4.1 实现了T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
3.4.2 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和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交通一体化 |
3.4.3 优化了T市道路功能 |
3.4.4 构建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 |
第4章 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路网管理模式仍然滞后 |
4.1.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性短板明显 |
4.1.3 规划建设统筹不够协调 |
4.1.4 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尚未消除 |
4.1.5 政府职能交叉无法形成优势互补 |
4.2 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交通管理二元化问题突出 |
4.2.2 交通管理的理念落后于城市的发展 |
4.2.3 部门利益导致改革不完整 |
4.2.4 政府职能转变需进一步深化 |
第5章 国内外城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先进城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体制 |
5.1.1 伦敦大都市区交通管理体制 |
5.1.2 纽约市交通管理体制 |
5.2 国内部分城市交通运输一体化管理体制 |
5.2.1 南京市交通管理体制 |
5.2.2 上海市交通管理体制 |
5.3 国内外先进城市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
第6章 完善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的对策 |
6.1 建立统一的路网标准体系 |
6.1.1 制定统一的公共道路规范及标准 |
6.1.2 优化道路功能 |
6.1.3 构建一体化的公共路网管理体制 |
6.2 加强交通一体化建设 |
6.2.1 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6.2.2 客运服务一体化建设 |
6.2.3 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 |
6.2.4 交通信息化系统一体化建设 |
6.3 完善一体化的运作协调机制 |
6.3.1 建立强有力的综合协调机构 |
6.3.2 按需成立临时协调机构 |
6.3.3 优化内部管理协调机制 |
6.4 加强交通行政管理一体化的法治建设 |
6.4.1 完善立法并巩固改革的成果 |
6.4.2 同步推进,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6.4.3 重视法律法规的执行监控,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 |
6.5 提升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管理的服务水平 |
6.5.1 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
6.5.2 进一步提升交通服务水平 |
结论 |
附录A 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一体化调查问卷 |
附录B: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长吉城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高速铁路与经济增长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高速铁路与区域可达性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高速铁路与产业结构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研究方法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与作用机理 |
3.1 基础理论 |
3.1.1 增长极理论 |
3.1.2 生长轴理论 |
3.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3.2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 |
3.2.1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3.2.2 高速铁路对区域交通运输的影响 |
3.2.3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 |
3.2.4 高速铁路对区域就业的影响 |
3.3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3.4 长吉城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3.4.1 长吉城际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3.4.2 长吉城际对区域交通运输的影响 |
3.4.3 长吉城际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 |
3.4.4 长吉城际对区域就业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模型构建 |
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4.1.1 系统动力学定义 |
4.1.2 模型变量种类 |
4.1.3 因果关系图与存量流量图 |
4.2 模型构建过程 |
4.2.1 确定建模意义 |
4.2.2 确定系统边界 |
4.2.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4.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以长吉城际为例 |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设计模型系统 |
4.3.3 参数估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吉城际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
5.1 长吉城际概述 |
5.2 长吉城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
5.2.1 模型参数设计 |
5.2.2 系统结构分析 |
5.2.3 模型检验分析 |
5.3 “有”“无”长吉城际情况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仿真分析 |
5.3.1 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5.3.2 相关指标贡献率测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系统运输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铁路集装箱运输优化 |
1.2.2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
2.1 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系统的提出 |
2.1.1 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分析 |
2.1.2 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系统概念分析 |
2.2 集装箱列车客运化开行技术 |
2.3 网络化运输技术 |
2.4 站场设计改造技术 |
2.4.1 集装箱设备前置化 |
2.4.2 装卸线不挂网 |
2.5 设备资源配置技术 |
2.5.1 箱型选择分析 |
2.5.2 装卸设备配置 |
2.6 实施方案与发展策略研究 |
2.6.1 基于既有运输资源的实施方案 |
2.6.2 发展策略 |
2.6.3 经济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运输组织理论框架研究 |
3.1 集疏运模式研究 |
3.2 运输组织计划研究 |
3.2.1 基本内容 |
3.2.2 箱流预测 |
3.2.3 列车开行方案 |
3.2.4 列车运行图 |
3.2.5 车底运用计划 |
3.2.6 日常工作计划 |
3.3 车站工作组织研究 |
3.3.1 车站作业内容及流程 |
3.3.2 国际集装箱作业组织 |
3.4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3.5 运输产品设计理论 |
3.6 “箱位”客票化理论 |
3.7 本章小节 |
4 快速集装箱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
4.1 编制流程 |
4.2 运营前期场景下列车开行方案编制 |
4.2.1 假设与符号说明 |
4.2.2 模型构建 |
4.2.3 求解算法 |
4.2.4 案例分析 |
4.3 运营中后期场景下列车开行方案编制 |
4.3.1 分阶段编制方法 |
4.3.2 方法特点描述 |
4.3.3 案例分析 |
4.4 方案评价 |
4.4.1 评价指标设置 |
4.4.2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快速集装箱列车停站方案优化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模型构建 |
5.2.1 假设与符号说明 |
5.2.2 优化模型 |
5.3 案例分析 |
5.3.1 小规模测试案例 |
5.3.2 大规模实际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OD 箱流数据 |
附录B OD箱流数据 |
附录C 区段里程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高铁快运相关问题的研究 |
1.2.2 货运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研究 |
1.2.3 铁路“门到门”运输相关问题研究 |
1.2.4 既有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相关问题分析 |
2.1 高铁快运业务产品分析 |
2.1.1 高铁快运现有产品体系 |
2.1.2 高铁快运产品服务等级的定义 |
2.1.3 既有旅客列车运行图与不同服务等级产品之间的关系 |
2.2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组织作业流程分析 |
2.2.1 前端交接和末端交付作业流程 |
2.2.2 高铁快运干线运输组织 |
2.2.2.1 高铁快运干线运输组织模式分析 |
2.2.2.2 高铁快运干线运输组织作业流程 |
2.2.3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全过程特征抽象分析 |
2.3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过程分析 |
2.3.1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内容 |
2.3.2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影响因素分析 |
2.3.3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流程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铁快运“门到门”路由方案生成优化算法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2 基于旅客列车时刻表的高铁快运“门到门”服务网络构建方法 |
3.2.1 高铁快运“门到门”服务网络的构建 |
3.2.2 高铁快运“门到门”服务网络中节点和弧段之间的关系 |
3.2.3 高铁快运“门到门”服务网络的特点 |
3.3 高铁快运“门到门”时空服务网络中包含的数据信息 |
3.4 时空服务网络下基于A-STAR算法的路由方案生成算法 |
3.4.1 运输径路的类别和相关参数标定 |
3.4.1.1 径路的类别 |
3.4.1.2 径路的相关参数标定 |
3.4.2 路由搜索的基本原则和限定条件 |
3.4.3 改进的A-Star算法基本思想 |
3.4.4 基于A-Star算法的路由搜索算法求解K短路 |
3.4.4.1 动态时空服务网络预处理 |
3.4.4.2 基于A-Star算法的路由搜索算法求解K短路 |
3.4.5 时空服务网络中的不合理径路筛选算法 |
3.4.5.1 重复径路筛除算法 |
3.4.5.2 折返径路筛除算法 |
3.5 数据结构设计及C#程序语言实现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优化模型构建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型一般性假设和求解目标 |
4.2.1 模型一般性假设 |
4.2.2 模型求解的目标 |
4.3 相关变量说明 |
4.4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模型构建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分析 |
4.5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模型求解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实例中基础数据的准备 |
5.2 算法和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取值 |
5.3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 |
5.3.1 高铁快运“门到门”路由方案库生成 |
5.3.2 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的确定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和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K短路由搜索算法核心代码 |
附录 B 运输方案编制模型求解算法核心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铁路公路客运流量合理分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际客运通道运力结构协同优化研究[D]. 陈传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适应时限细分需求的高铁快递运输方案优化研究[D]. 杨子涵.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客流分配的高速铁路票价调整策略研究[D]. 尹胜男.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评估方法研究[D]. 黄兆国. 东南大学, 2021(02)
- [5]基于协整理论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测算及协调性研究[D]. 钱名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D]. 杨书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T市交通运输行业一体化管理问题研究[D]. 葛晖. 苏州大学, 2020(03)
- [8]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长吉城际为例[D]. 王玉贺.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9]铁路集装箱客运化运输系统运输组织研究[D]. 夏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高铁快运“门到门”运输方案编制方法优化研究[D]. 牛凯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