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龙[1](2021)在《高校社区新生心理疾病态度现状及教育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
翟思阳[2](2019)在《教育治理视域下大学新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新生教育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管理链的第一环,在帮助大学新生适应新环境、转换新角色、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影响到新生今后学习生活的质量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纵观新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不难看出,大学新生的成长不仅受外在动力的影响,内生动力的作用也极其关键。本研究把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界定为引导大学新生主体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积极回应,形成主动成长、积极发展、自我完善、追求卓越等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各种正向作用力的总和,包括大学新生主体的内驱力,也包括学校及社会主体的推动力。当前大学生新生成长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众多问题造成新生成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导致新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少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积累、认同,影响了新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组成部分,我国新生教育管理仍处于发展期,且正在逐步上升到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治理层面。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主体非常复杂,除了大学新生主体之外,还包含了学校及社会各个外部环境主体的影响,具有过程性、多元性及协同性等特征。若不加以引导和完善,很难满足新生成长的多元需求,激发其成长的内生动力,也就不能促进其进一步成长发展。因此,需要在培育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过程中引入教育治理理论,通过教育治理发挥多元主体对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推动作用,构建统筹联动、交互影响的治理系统,激活相关主体,形成共治格局,优化主体功能,汇聚正向合力,从而营造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环境,健全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制度,优化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结构,夯实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成效。本研究首先介绍了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依托于相关理论阐释了教育治理与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分析,介绍了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主体及特征呈现,阐明了教育治理推动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作用机制,明晰了教育治理对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价值旨向。在这一基础上,分析了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过程中的问题:新生主体动力缺位、学校主体动力弱化、社会主体动力失衡;从三个治理主体层面剖析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不足的成因:新生层面治理意识淡薄、学校层面治理能力受限、社会层面治理成效模糊;探索培育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治理路径:营造治理环境、健全治理制度、优化治理结构、夯实治理成效。
于婧[3](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有利于新生树立新的远大目标,有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有利于新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新生缓解消除心理危机,有利于新生加快社会化的进程。近年来,各高校加大了对入学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并试图从重视程度、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加以改进,一定程度上提高入学教育的有效性。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生入学教育联系起来,为开展新生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二是拓宽新生教育视野,把适应性教育与成长成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更受欢迎。同时研究也具有现实意义,对学生个体而言,可以帮助新生更加准确的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剖析,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有利于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新生学会处理学校的各种关系,做到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对高校而言,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管理压力,提升教育管理效率,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课题研究在查阅现有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山西省吕梁学院和大理大学大一新生发放问卷各3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共517份,同时对两所学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共45人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访谈。学生通过入学教育主要有如下收获:一是了解校情和当地社情,便于学生校内外的活动;二是进一步认识了所学专业,专业、职业、人生目标更为明确;三是知晓了学校规章制度,规范了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四是基本适应了大学学习生活,紧张情绪有所缓解或消除;五是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独立生活能力进一步增强;六是认识到人际的重要性,总体能做到与人和谐相处。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为学生和学校二者相互了解提供平台,为新生的大学生活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新生的角色转换提供良好的机遇,为高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此外,两所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教育重要性没有达成广泛共识;持续时间短,教育缺乏连续性;教育内容深度不够,重点不突出;参与人员少,缺乏教师广泛参与;形式单一,满堂灌,缺乏生动性;对学生学习生活经常出现的问题教育引导不够;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主动参与不够;师生交流缺乏深度,致使教育针对性不够强等。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能够为学生指道路、明方向。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对新生入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广泛的共识;需要把“新生入学教育”变为“新生教育”,注重其持续性;需要注重教职员工参与的广度,把专任教师作为重要的有生力量;需要教育内容做到全面与重点的统一,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需要改善和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需要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性的教育;需要加强对新生教育的统筹,进一步突出院系重要组织者的作用;需要强调新生教育中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了解,促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需要利用教育和管理的双重手段,增强学生参与教育的主动性。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联系起来,探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措施,尤其是提出了“新生教育持续性”的观点,对于新生中经常和反复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持续性的教育才能收到实效。当然对此问题的探讨还显得稚嫩,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亮[4](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丁帅[5](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转换中的作用浅析》文中指出大学新生进入高校之后,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需要逐渐完成中学生角色向大学生角色的转换。而人际关系的角色转换对于大学新生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又是尤为重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探究目前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转换中的困境,并试图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转换中的作用。
施林淼[6](2016)在《“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四年跟踪调查:南京大学案例》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各国对精英人才培养的试验和探索始终未曾停歇。在高等教育层面,发达国家通过分层分类办学,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经在培养拔尖人才上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实践探索起步较晚。2009年教育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11所国内一流大学开展试点工作。鉴于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发展后劲中的重要地位,“拔尖计划”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五个基础学科开展。这个计划的目的在于,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努力使他们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2010年,“拔尖计划”入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参加计划的高校也扩展到了 19所。为了深入研究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本研究以南京大学为案例,对现行的“拔尖计划”进行适时跟踪调查研究,为完善“拔尖计划”在人才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诸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环节提供参考。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分析和概括,提炼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特征——高创造力和强批判性思维,进而以此作为评价拔尖学生发展变化情况的核心指标。此外,根据前人的研究结论找出了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前者包括课程的难度与前沿性、课程的顺序结构的合理性、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师生互动等;后者主要有学习动机,又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这些影响因素成为本研究数据分析框架中主要自变量的设计基础。然后,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编制、修订调查问卷,对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通过跟踪学生大学四年的成长过程,以及在拔尖班与普通班之间进行比较,对各项改革举措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考量,解析其中的影响机制。总体而言,本文采取对学生大学四年纵向跟踪比较的趋势研究(trend analysis)设计,同时采用拔尖班与普通班横向比较的准实验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以南京大学2011级参加“拔尖计划”的大理科、化学、计算机科学三个专业的学生为实验组(简称“拔尖班”),以同年级未参加“拔尖计划”的部分学生为对照组(简称“普通班”),对两类班级跟踪调查,比较他们在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以2011年入校的学生的第一次测量为基线,之后每年进行1次跟踪测试,直到大四毕业,为期4年,以了解拔尖班和普通班学生在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方面的完整的大学四年发展情况。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的访谈环节作为辅助研究手段,在实验开始和结束两个关键时间点上对拔尖班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访谈,以此进一步探讨学生发展变化的真实状况和深层原因,以及挖掘一些问卷内容可能覆盖不到的情况。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以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构成的创造力部分,该量表分为四个维度: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以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构成的批判性思维部分,该量表分为七个维度:求真、开放性、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部分,包括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两个维度;学生学习经历部分,主要指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式、课后师生互动、科研参与等情况的评价;学生对学习成效的自我报告部分。对拔尖班和普通班的四年跟踪调查的主要发现为:第一,拔尖班和普通班学生一样,无论在创造力还是批判性思维上进步不大,在方差检验结果上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访谈调查结果也显示:拔尖班学生大一时已经在认知与情意发展上处于一个较高的起点阶段。根据着名心理学家W.G.派瑞提出的一流大学本科生认知与情意发展理论(Perry’s Theory),我们的大一新生已经超越了该理论中所提到的低年级学生往往所处的“二元论”阶段。然而,虽然起点较高,但后续的发展却并不乐观,从大一到大四,他们在认知和情意发展上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第二,无论在创造力还是批判性思维上,拔尖班与普通班学生之间在大学四年的任何一个年级上都没有呈现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第三,相比于普通班而言,拔尖班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呈现出最强组与最弱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的趋势。经过四年的培养,在批判性思维的人群结构分布上,拔尖班中最强组和最弱组学生所占比例都在上升,中等学生所占比例降低;而普通班中最强组人数所占比例基本保持稳定,最弱组学生所占比例降低,中等学生所占比例增加。拔尖班最强组与最弱组两组学生在内在动机、对通识课程意义的理解、经历的教师教学态度、课后师生互动、科研参与、教师教学方式上都有显着不同。最强组学生比最弱组学生有更强的内在动机,对通识课程意义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更加满意,课后师生互动的频率更高,科研参与更多。第四,拔尖班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或解释因素)是内在动机(标准回归系数达到0.5-0.6),其他因素包括通识教育、师生互动、科研参与等,但影响都很小;主要负面影响因素是课程结构和梯度存在问题、师生互动不足。相比于课程等负面影响因素,通常被认为是重要因素的教学方法在拔尖学生这里成为次要因素。研究结果也说明,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发挥作用。约75%的拔尖班学生对“拔尖计划”持肯定态度。综合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和前人研究,本文最终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就拔尖班整体而言,现行“拔尖计划”的培养方案并未起到预期的明显作用。但是,该模式使得拔尖班学生在高年级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更多的优秀学生涌现出来,而对于这个更优秀的学生群体,“拔尖计划”的有效性得到初步显现。这也说明“拔尖计划”在选拔机制上需要改进。第二,课程是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最大的负面影响因素。课程结构次序不尽合理,课程设置缺乏梯度,缺乏挑战性。这使得拔尖学生的天赋、学习热情得不到释放,分析、综合、评估等高阶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无法获得学业上的长足进步。相比教学方式而言,课程是现阶段改革的当务之急。第三,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对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影响最大,是诸多培养环节与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之间的重要中介,即培养环节的作用通过内在动机发挥作用。如果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追求学术的内在动机,学生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将会获得较大提升。第四,相比拔尖学生的高期待,优质教师资源仍存在较大缺口。教师目前的投入低于学生的期望值,因此个性化培养难以较好实现。本研究的主要建议包括:第一,课程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在后续的课程改革中,首先,要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课程改革的主线。其次,将明确、清晰的认知导向的培养目标作为课程改革的起点,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有章可循,使得学生找准自身定位。再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注重前后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帮助学生产生知识的联系。并且,要合理设计课程梯度,充分考虑适宜的课程挑战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阶段,逐年提高课程教学目标中应用、分析、综合等高层次教育目标的比重,营造合适的学业挑战度。最后,应帮助学生理解现行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原则与意义。第二,要构建系统化提升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方案。应当通过学术环境的充分给养来促进学生内在学术兴趣的生成,使学术活动、学术思维、探究发现成为他们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第三,需要深入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目前通识教育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挥过低,要通过改革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真正使拔尖学生理解、重视、内化通识课程的意义,进而明晰自己学习的内在动因,将目光放眼到全人类、全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四,需要加强科研与教学的融合。通过科教结合,促使更多的科研高水平教师投入到拔尖人才的培养中,满足拔尖学生获得科研体验的高期待。第五,拔尖班学生选拔标准中要重点突出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考察与评估,并且,应依据学生本身是否具备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质进行选拔,而不是依据名额的多少来框定学生数量。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深入挖掘拔尖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存在规律,下一步的研究需将除南京大学之外的其他18所大学也纳入调查范围之内,进行大样本系统化分析。同时,后续研究需要将文化影响因素考虑进测量工具的设计,开发充分考虑中国大学生学习行为特点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量表,或者将反映中国学生特点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或调节变量引进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王小丽[7](2016)在《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差异研究》文中指出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进行研究,在促进少数民族青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及有效维护国家民族和谐都起到重要作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不同少数民族大学入学新生中选取被试2 993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新生入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及适应状况。结果显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在SCL-90躯体化(F=4.585,P<0.01)、人际(F=2.603,P<0.01)、抑郁(F=3.801,P<0.01)、焦虑(F=3.486,P<0.01)、恐怖(F=4.692,P<0.01)、敌对(F=3.312,P<0.01)、偏执(F=2.967,P<0.01)、精神病性(F=4.055,P<001)8个因子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LSD检验结果表明8个因子项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土家族、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回族、壮族、蒙古、藏族、苗族、满族、彝族在SCL-90各因子项均分上均表现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一定差异,高等教育应针对不同民族大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关注。
吴霞丽[8](2016)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中积极心理品质下的一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异常问题,促进其更好地认识自己,尊重他人,提高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借鉴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用1977年由Fazio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2014年李焕玲编制的《大学生PM状况的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并根据本研究需要对第二部分的一些题目做了调整。广西师范大学首次变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课方式,为检验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新生中的开课效果,本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2015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广西师范大学2015级中包括文科类、理科类、体艺类专业在内的340位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授课前和授课后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和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比,根据研究结果对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上的积极影响作用提出策略建议。文章框架及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即: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2005年教社政颁布的1号《意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之处,并介绍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两个研究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问卷》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的简单过程。绪论的阐述是为下一部分的分析做铺垫。第一章,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前发放第一次问卷,通过第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呈现较高水平,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民族、专业、是否贷款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深度访谈结果分析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较高的原因及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或不存在显着差异的原因,以此证明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第二章,通过结合两次问卷分析结果和深度访谈结果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后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略微下降的原因,即:不能适应校园环境、学业得不到满足、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和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授课前后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因子、总的幸福感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分析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情况,进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得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即:心理健康和教育课程有利于学生积极情绪状态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建立积极的心理功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三章,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提出三个方面的策略建议,在学校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地位和作用、课程性质、师资队伍建设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条件等提出建议;在教师自身方面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出建议;在学生个体层面,主要从转变学生对心理课的态度和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两点上提出建议。结语,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予以展望。
韩宇[9](2016)在《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教育内容则是高中通向大学的桥梁、大学迈向社会的基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关于新生教育内容的研究与实践尚未形成系统完备的指导理论,教育内容繁杂,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且教育内容选择过程中对学生的需求重视不足。因此,本研究以大学新生教育内容为核心,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对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现状和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构建了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更加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模块。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大学新生教育内容和学生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应用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国内外新生教育内容的异同,为前期理论假设提供实践检验,也为后续实证调查和新生教育内容模块构建提供参考;其次,在学生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代新生特点及新生教育要求提炼出学生发展的主要内容,确定了研究的理论维度并指导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采用实证调查法对不同层次高校的新生和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构建目标和基本原则,并构建了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模块。本文提出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构建应遵循的三点原则:一是深化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新生教育内容的吸引力;二是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化新生教育内容的奠基作用;三是尊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差异,增强新生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新生教育内容模块构建秉承适应引导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需求相结合、阶段教育与全程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了目标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心理发展、认同发展、知识获取、道德发展七大新生教育内容模块,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大学新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李倩[10](2016)在《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与问题所导致的大学生伤人及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影响到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和谐校园的建设。尤其是对于现在具有鲜明独特个性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进入大学初期很可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在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人际交往中大学新生通常会感到孤独、焦虑,或因学习方式的改变及空余时间的增多,不知该如何有效利用而产生心理困扰。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并很好的应对全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为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活奠定牢固的基石,更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从以往的调查研究及实践表明许多大一新生对心理咨询有认知偏差,并且认知与行为存在脱节,再加上自身求助意识不强所以在新的环境中即使出现心理困惑,也不会积极的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因此,探索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状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为引导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从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现状的问卷调查出发,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揭示出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分析影响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因素。最后对引导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提出一些切实的教育对策。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一般概述,通过对心理求助概念的解读,分析了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与心理咨询的区别,进而阐述了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首先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主要存在的问题;其次探究了影响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主要因素。具体从个体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提出了引导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一些对策。一方面不仅有要转变传统观念,培养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认知,同时要加强和完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重视大学新生的家庭教育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同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2)教育治理视域下大学新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点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教育治理 |
2.大学新生 |
3.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 |
(二)理论基础 |
1.治理理论 |
2.人的主体理论 |
3.自我决定理论 |
4.勒温场动力理论 |
二、教育治理与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分析 |
(一)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主体及特征呈现 |
1.培育主体 |
2.特征呈现 |
(二)教育治理推动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作用机制 |
1.构建统筹联动、交互影响的系统 |
2.激活相关主体,形成共治格局 |
3.优化主体功能,汇聚正向合力 |
(三)教育治理对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价值旨向 |
1.营造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环境 |
2.健全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制度 |
3.优化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结构 |
4.夯实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培育成效 |
三、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分析 |
(一)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现实困境 |
1.新生主体动力缺位 |
2.学校主体动力弱化 |
3.社会主体动力失衡 |
(二)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培育的现实困境成因 |
1.新生层面治理意识淡薄 |
2.学校层面治理能力受限 |
3.社会层面治理成效模糊 |
四、培育大学新生成长内生动力的治理路径 |
(一)营造治理环境 |
1.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 |
2.激发治理主体的自觉意识 |
3.营造自律积极的文化环境 |
(二)健全治理制度 |
1.建立健全高校制度规范 |
2.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制度 |
3.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
(三)优化治理结构 |
1.明晰主体定位 |
2.促进主体协作 |
(四)夯实治理成效 |
1.建立规划指导机制 |
2.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
3.构建社会问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生入学教育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新生 |
(二)大学新生 |
(三)新生入学教育 |
(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
(五)大学新生持续教育 |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 |
(一)教育针对的对象是刚进入高校的学生 |
(二)教育目的是让新生尽快适应高校生活 |
(三)教育内容具有广泛性和一定的限制性 |
(四)教育时间具有一定跨度但相对短暂性 |
三、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学校所在地社会经济状况教育 |
(二)校、院(系)情以及专业教育 |
(三)校、院(系)管理及规章教育 |
(四)大学生学习特点及其方法教育 |
(五)大学生自我管理及生活自理教育 |
(六)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及规划教育 |
(七)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
(八)大学生婚恋情感问题的引导教育 |
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新生树立新的远大目标 |
(二)有利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
(三)有利于新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四)有利于新生缓解消除心理危机 |
(五)有利于新生加快社会化的进程 |
第三章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调查研究分析 |
一、调查研究开展情况 |
(一)调查工作叙述 |
(二)学校简介及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总体状况 |
(三)学生对学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总体情况的反应和评价 |
二、新生在入学教育后的收获及其作用 |
(一)了解校情和当地社情,便于学生校内外的活动 |
(二)进一步认识了所学专业,专业、职业、人生目标更为明确 |
(三)知晓了学校规章制度,规范了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行为 |
(四)基本适应了大学学习生活,紧张情绪有所缓解或消除 |
(五)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独立生活能力进一步增强 |
(六)认识到人际的重要性,总体能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经验总结 |
(一)入学教育为学生和学校二者相互了解提供平台 |
(二)入学教育为新生的大学生活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三)入学教育为新生的角色转换提供良好的机遇 |
(四)入学教育为高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四、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一)教育重要性没有达成广泛共识 |
(二)持续时间短,教育缺乏连续性 |
(三)教育内容深度不够,重点不突出 |
(四)参与人员少,缺乏教师广泛参与 |
(五)形式单一,满堂灌,缺乏生动性 |
(六)对学生学习生活经常出现的问题教育引导不够 |
(七)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主动参与不够 |
(八)师生交流缺乏深度,致使教育针对性不够强 |
第四章 提高新生入学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
一、加强对新生入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广泛的共识 |
二、把“新生入学教育”变为“新生教育”,注重其持续性 |
三、注重教职员工参与的广度,把专任教师作为重要的有生力量 |
四、教育内容做到全面与重点的统一,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
五、改善和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
六、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反复性的教育 |
七、加强对新生教育的统筹,进一步突出院系重要组织者的作用 |
八、强调新生教育中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
九、采取措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了解,促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
十、利用教育和管理的双重手段,增强学生参与教育的主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转换中的作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转换困境及差异分析 |
1.1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地域差异 |
1.2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的民族差异 |
1.3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 |
1.4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在是否为独生子女问题上的差异 |
2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筑大学生人际关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1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 内容呆板, 不接地气, 无形的割裂了其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引导作用 |
2.2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形式落后, 形式缺乏趣味性 |
2.3 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过程中缺乏技巧和艺术性, 创新度不都 |
3 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转换中的功能作用 |
3.1 利用新生入学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3.2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加强人际关系方面的知识 |
3.3 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新生人际关系转换中的作用 |
3.4 培养专业的学生管理队伍 |
3.5 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
3.6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 |
4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转换中的工作 |
(6)“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四年跟踪调查:南京大学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特征 |
一、“中国一流大学”的界定 |
二、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 |
第二节 创造力与拔尖创新人才 |
一、创造力人格量表 |
二、大学生创造力研究 |
三、大学生创造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节 批判性思维与拔尖创新人才 |
一、批判性思维量表 |
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 |
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理论与拔尖创新人才 |
第五节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历程回溯 |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探索 |
三、中国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经验 |
四、拔尖创新人才试验区调查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过程 |
一、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
二、研究过程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方法 |
一、问卷调查对象 |
二、调查工具的开发与修订 |
三、调查伦理 |
四、社会期许现象的处理 |
五、调查工具的信效度 |
六、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节 访谈调查方法 |
第四章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概述 |
第一节 中国“拔尖计划”概述 |
一、“拔尖计划”的历史溯源 |
二、“拔尖计划”的目标与内容 |
三、相关学校“拔尖计划”的共同特点 |
第二节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理念与特色 |
一、基本理念 |
二、主要特色 |
三、具体举措 |
第三节 “拔尖计划”与国外荣誉项目的比较 |
一、选拔模式的比较 |
二、培养模式的比较 |
第五章 “拔尖计划”四年问卷调查结果 |
第一节 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
一、拔尖班、普通班学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均值比较 |
二、低年级阶段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的多元回归分析 |
三、高年级阶段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的多元回归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习动机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
一、学习动机四年均值变化 |
二、拔尖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 |
三、小结 |
第三节 学生学习经历的变化 |
一、拔尖班、普通班学生学习经历的纵向变化 |
二、拔尖班、普通班学生学习经历的横向比较 |
三、小结 |
第四节 学生对学习成效的自我评价 |
一、拔尖班、普通班学生各自纵向变化 |
二、拔尖班、普通班学生横向比较 |
三、小结 |
第五节 拔尖班学生最强组与最弱组的比较 |
第六章 “拔尖班”学生访谈调查结果 |
第一节 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 |
一、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
二、对课程内容难度与前沿性的评价 |
三、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 |
四、对教师教学态度与教学方式的评价 |
五、对自己科研参与和导师制的评价 |
第二节 关于自身成长发展的反思 |
一、进入拔尖班的动机 |
二、大学四年的变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拔尖计划”的成效反思 |
第一节 学生发展: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停滞 |
一、发展现状 |
二、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内在动机:拔尖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 |
一、内在动机的纵向影响路径 |
二、内在动机的横向比较及其原因分析 |
三、建议 |
第三节 通识教育: 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础 |
一、定位偏差: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 |
二、质量问题: 拼盘结构下的比例失衡 |
三、建议 |
第四节 课程设置: 改革“拔尖计划”培养方案是当务之急 |
一、课程衔接: 缺乏梯度 |
二、课程开发: 学生参与不足 |
三、教学方法: 被隐藏的影响因素 |
四、建议 |
第五节 教师: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
一、卓越教师的缺乏 |
二、导师制的利与弊 |
三、建议 |
第六节 最强组与最弱组分化现象的启示 |
一、发展趋势的差异化 |
二、选拔机制的源头缺陷 |
三、建议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南京大学教学改革效果问卷 |
附件二: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访谈提纲(大一阶段) |
附件三: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访谈提纲(大四阶段) |
后记 |
(8)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综述 |
(二) 关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综述 |
三、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
(一)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 本研究的政策依据 |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重难点 |
(一)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 本研究的重难点 |
五、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一)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工具 |
(三)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前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调查分析 |
一、研究假设 |
二、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讨论分析 |
(一) 自我效能感 |
(二) 家庭经济因素 |
(三) 家庭教育方式 |
三、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分析 |
(一)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比较讨论 |
(二)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在民族变量上的差异比较讨论 |
(三)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在专业变量上的差异比较讨论 |
(四)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变量上的差异比较讨论 |
(五)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比较讨论 |
(六)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申请生源地贷款或国家助学贷款变量上的差异比较讨论 |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前后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比较分析 |
(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前后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对比情况 |
(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前后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讨论 |
(一) 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分析 |
(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 |
第三章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积极影响作用的策略建议 |
一、学校层面 |
(一)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 |
(三) 注重第二课堂的开展 |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制度 |
(五) 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的投资与建设 |
二、教师自身方面 |
(一) 提高专业化知识水平 |
(二) 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
(三) 开展课程实践活动 |
三、学生个体方面 |
(一) 端正课程学习态度 |
(二) 积极参与第二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深度访谈提纲及访谈案例) |
致谢 |
(9)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比较 |
1.3.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新生教育 |
1.4.2 教育内容 |
1.4.3 学生发展 |
1.4.4 学生需求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学生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及类型 |
2.1.1 学生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
2.1.2 学生发展理论的主要类型 |
2.2 学生发展理论与新生教育内容研究的契合性 |
2.2.1 目标的相对一致性 |
2.2.2 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
2.2.3 内容组织的层次性 |
2.3 基于学生发展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提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现状与学生需求调查分析 |
3.1 调查说明 |
3.1.1 调查工具 |
3.1.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现状 |
3.2.1 新生教育内容整体情况分析 |
3.2.2 新生教育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差异分析 |
3.2.3 新生教育内容重点的调查分析 |
3.3 新生教育内容的学生需求情况分析 |
3.3.1 新生教育内容的学生需求整体分析 |
3.3.2 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学生需求特征分析 |
3.3.3 基于院校变量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的学生需求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构建 |
4.1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构建目标 |
4.1.1 深化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新生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
4.1.2 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化新生教育内容的奠基作用 |
4.1.3 尊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差异,增强新生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
4.2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构建原则 |
4.2.1 适应引导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
4.2.2 共性教育与个性需求相结合 |
4.2.3 阶段教育与全程教育相结合 |
4.3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模块构建 |
4.3.1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模块间逻辑关系 |
4.3.2 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模块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调查问卷(新生版) |
附录B: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调查问卷(在校生版) |
附录C: 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问卷调查法 |
0.3.2 文献研究法 |
0.3.3 数据统计法 |
0.4 创新点 |
1 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一般概述 |
1.1 心理求助概念界定 |
1.2 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与心理咨询区别 |
1.3 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意义 |
1.3.1 有助于增强新生的适应性 |
1.3.2 有助于促进新生全面发展 |
2 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2.1 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状况 |
2.1.1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
2.1.2 研究综述 |
2.2 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对心理咨询存在认识偏差 |
2.2.2 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与行为脱节 |
2.2.3 主动求助意识不高 |
2.2.4 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社会成见容忍度偏低 |
2.3 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影响因素 |
2.3.1 个体性别、人格特点及心理机制差异性的影响 |
2.3.2 中学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的影响 |
2.3.3 不完善的家庭教育的影响 |
2.3.4 社会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 |
3 引导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对策 |
3.1 转变传统观念,培养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认知 |
3.1.1 帮助大学新生树立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新理念 |
3.1.2 纠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偏差 |
3.2 加强和完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 |
3.2.1 改善心理咨询机构硬件设施 |
3.2.2 加强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 |
3.3 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
3.3.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3.3.2 营造积极良好的校园氛围 |
3.3.3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 |
3.4 重视大学新生家庭教育 |
3.4.1 完善家庭教育内容 |
3.4.2 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 |
3.5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3.5.1 加大社会舆论宣传 |
3.5.2 完善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社区新生心理疾病态度现状及教育干预效果研究[D]. 王梦龙.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教育治理视域下大学新生成长的内生动力培育研究[D]. 翟思阳. 长安大学, 2019(01)
- [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D]. 于婧. 大理大学, 2018(01)
- [4]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5]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转换中的作用浅析[J]. 丁帅. 山西农经, 2017(10)
- [6]“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四年跟踪调查:南京大学案例[D]. 施林淼. 南京大学, 2016(05)
- [7]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差异研究[J]. 王小丽. 校园心理, 2016(04)
- [8]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 ——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D]. 吴霞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 [9]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D]. 韩宇.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10]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 李倩. 辽宁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