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激励与风险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孟佳[1](2021)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以QZ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使得国际之间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优势。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起步较晚,核心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近年来又面临着国外技术封锁的风险,激发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势在必行,注重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进步,就要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后发优势”,运用财税优惠创新发展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从税率和研发费用方面给予高新技术企业一系列优惠,激励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目的的不同,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难度较高,税收优惠政策作用正在变小,这就需要我们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立足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探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国内外不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探寻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其次,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概念和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再次,通过分析各个税种梳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如何发挥作用。明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QZ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例提出实证分析,通过金三系统数据和问卷调查全面分析QZ市高新技术企业现状和优惠政策效应;最后借鉴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经验,对提升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作用提出建议,包括夯实税法基础,拓宽政策覆盖面,加强人才激励等方面,构建一个全面有效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确保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地,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刘述强[2](2020)在《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文中提出科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最具活力、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值比重上升越来越高成为先进国家的普遍趋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各国和区域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在2016年12月中国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要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生物制造规模化应用、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以及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由各要素结构组成,生物医药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要素结构升级,进行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上述背景,针对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战略路径及一般动态分析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本文基于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相关理论、方法及有关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相关问题分析,以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科技、高风险投资、高知识产权强度的属性为切入点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梳理了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内涵和特征,总结出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三个层面:技术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融资结构升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战略路径、动态模拟分析的研究框架。在对上述三个层面的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融资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合作是技术结构升级的最重要积极影响因素,技术研发、技术引进和产业集群也对技术结构升级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受教育水平是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最重要积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和研发激励也对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有着不同程度的积极促进作用;金融环境、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是融资结构升级的主要积极影响因素,但政府政策对融资结构升级有着微弱的负向影响作用。在考虑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融资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和融资结构的生物医药产业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的理论框架,提出生物医药产业“风险共担+有效适应”的要素结构升级战略原则,并提出了不同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路径包括: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战略途径为提高多科学、多种技术的融合程度,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科技的融合,把人工智能广泛用于生物医药研发中,促进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融合。完善产业联盟机制,构建合作者创新网络;完善监管机制,为有需求的患者带来安全、有效的创新疗法,完善大新药的开发的监管和激励;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战略路径为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各种专业人才(科技人才,金融人才,经营人才等)的融合,促进人才流动于邻近地域,促进人才在组织内的流动,完善高级人才的薪酬激励机制;融资结构升级路径为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多体合作的多级加速机制,促进联合投资机制,分散风险和增加投资强度。投资于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也可以充分分散风险;建立并购促进专利权垄断机制,建立垄断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与多级投资的循环累积互动机制。在上述战略路径的分析基础上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DSGE)对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进行模拟,从动态性不确定性出发,基于实证数据将DSGE模型运用到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中,通过状态变量、控制变量和随机变量等构建模型组。研究作为状态变量的知识产权、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结构的升级及其影响因素(随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要素结构升级路径变量与其影响变量之间关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组,进行模型求解和实验模拟,以确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人员的波动是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波动的决定因素;并购和获取知识产权是研发投入的决定因素;同时IPO是积聚人力资本的主要推动力。研发投入的波动与产业收入波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就业、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的波动直接相关。风险投资的“分红率”大大超过利率,这是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很高的原因。对于所有随机变量1%的随机冲击,产业收入和人力资本的波动最大,这是对风险投资的退出通道理论的有利证明和进一步扩展丰富。本文针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进行了比较深入理论和实证研究,客观的评价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中技术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升级和融资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作用,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同时本文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战略路径的研究成果也为相关部门进行政策法规制定和实现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营造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良好环境。
李春燕[3](2020)在《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新发展战略,推动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全民创业创新,“创业创新”也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当前,各地要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其关键在营造创新创业适宜环境,吸引创新创业人才落地。天府新区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也是成都城市空间布局的新兴增长极核,更是创新创业的发展“高地”。天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双创”人才,如何更精准的服务人才进而留住“双创”人才,让“双创”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有效应对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从政府公共人才服务视角,围绕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需求,依据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对创新创业人才结构与产业匹配度、人才培育与发展支持力度、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在文献总结、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过程中,逐步完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分析,在政策制定方面包括政策覆盖面与精准度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要素保障不够到位等,在政策实施方面包括执行效率偏低、市场化进程较慢、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等;学习研究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园区人才服务与发展案例,总结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人才培养模式与环境以及生活服务保障工作方面经验与启示,提出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理念、提升人才培育能力、打造人才支撑产业、优化人才居留环境等建议,为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实践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孟鹏[4](2020)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投资企业财务预警与应用研究 ——以Q软件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耿君尧[5](2020)在《普惠金融体系下现代农业融资困境及应对》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涉农金融业务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金融机构面对农户时往往存在惜贷心理,这使得现代农业发展存在巨大资金缺口,而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弥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缺口。但就目前来看,普惠金融体系下现代农业融资还面临着征信评级制度亟待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服务质量不高,未能实现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的结合;人才发展环境不佳,人才培养方式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亟待优化等困境,这使得普惠金融的扶持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对此,还需通过优化征信评级制度,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从而突破普惠金融体系下的现代农业融资困境。
贾兆雅[6](2020)在《中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的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项目跟投因其从项目层面上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关联,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及地产项目运营效率而受到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的青睐。但是随着房企项目跟投的深入实施,工地事故和项目质量投诉、员工跟投亏损及员工跟投负担等风险事件频繁发生,造成房地产企业和企业员工及消费者的多方损失,房企项目跟投风险问题也引起了地产业内人士和大众媒体及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又因为我国学术界对房企项目跟投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少,故而本文对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强烈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结合我国房企项目跟投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房企项目跟投风险类型、风险表现、风险来源进行分析,为房企项目跟投风险识别提供现实依据;其次,本文依据一般风险的识别、评估流程,选择合适的风险识别、评估方法,识别出房企项目跟投存在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投资回报风险、监管风险这六大类风险,又构建了房企项目跟投风险的评估模型,并以碧桂园辛集天玺项目跟投为例,验证所识别的房企项目跟投风险与所构建的房企项目跟投评估模型;最后,本文对我国典型房企项目跟投的风险应对经验进行借鉴,从房企、员工、政府三方提出了相应的的风险防范建议。研究表明,第一,地产项目开发的不确定性、项目跟投运作的复杂性、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及跟投干系人的差异性会造成房企项目跟投内外部不稳定从而引发房企项目跟投风险。第二,投资回报风险和项目质量风险及员工负担风险在现实房企项目跟投风险表现中较为突出,房企实施项目跟投需重点防范这三类风险。第三,不同特征项目跟投方案面临的主要风险不同。依据房企项目跟投风险变量分析:跟投项目范围和员工覆盖范围越广,其管理风险越大;跟投额度设定越高、收益分配越严格,其投资回报风险越大;跟投流程越不完整、跟投内容越不具体,其操作风险越大;跟投信息披露越少,其道德风险和监管风险就越大。第四,房企要想精确防范项目跟投风险,可根据自身风险评估结果,在切合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物力、人力、财力等),针对高风险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第五,事实上,房企项目跟投风险成因较为复杂,风险防范策略最好要房地产企业、企业员工、政府多方举措并行才能快速有效的规避该风险。
李勇[7](2019)在《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解决全球经济增长难题的“妙药”,人才制胜成为各国普遍共识,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才制度的竞争。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凭借自身所蕴藏的人才资本开展创造性劳动、实现创新价值。人才制度就是对人才创造性劳动和创新价值实现过程进行管理约束的行为准则、办事规程和管理体制的总和。通过人才制度创新,政府等行动集团可以为人才的创新成果提供排他性产权,为人才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使其私人收益充分接近社会收益,有效激励人才增加人才资本供给、提升创新绩效、最大限度实现潜在创新价值,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对人才资本理论、创新绩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梳理和修正的基础上,从人才资本的视角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从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人才制度体系可以分为成本控制制度和收益获取制度。成本控制制度包括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直接成本的教育、培训、研发等人才投入制度,以及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交易成本的是人才流动制度和人才创新制度。收益获取制度包括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物质收益的人才激励制度,以及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精神收益的人才评价制度。随后,本文从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出发,分别考察了美国和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变迁历程,及其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美国政府在提供稳定宪政制度等可信承诺的基础上,通过移民制度、留学生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知识产权制度、股票期权制度、官产学研结合机制等人才制度创新,不断形成新的人才制度均衡,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提供边际收益递增预期,确保了美国创新绩效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人才投入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成果保护制度、成果转化制度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制度创新,为人才逐步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为经济奇迹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制度支撑。在对中美两国进行纵向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选取旧金山和深圳两个世界创新城市进行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案例研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得出,政府在人才制度创新过程中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保持对人才制度的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建立起稳定的收益预期和制度均衡,从而有效激励人才资本提升创新绩效。最后,本文在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人才制度创新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包括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建立以创新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既有理论以及对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成本收益和效用函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制度体系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二是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对两个国家及两个城市进行案例研究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了人才制度体系创新的经验和规律,为中国构建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不足在于,受有关人才制度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化,在相关统计数据不断充实、可及的情况下,可对本研究进一步拓展。
肖彦彦[8](2019)在《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创新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重要的引擎动力。以先进加工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各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近年来扬州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出台了各类政策,如财政引导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人才激励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产生了显着的创新绩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江苏省内处在中等偏后的位置。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政府的产业支持政策。本文对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做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对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支持政策等概念做了界定。一方面,从产业角度明晰了扬州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从财政引导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人才激励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五个方面详细阐释政府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查阅中外文献,从内生增长理论、创新理论等方面,为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其次,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成效,梳理出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最后得出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在产业技术升级、经济产出效益、人才集聚和知识产权积累上产生了巨大成效,但是也面临着政策导向不够精准、协调性有待提升、政策重点不够突出和实效性不够显着等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原因主要有顶层设计不足、部门之间各自为重、产业认识不够深入和政府财力有限等。最后,本文在借鉴省内外城市南京和青岛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部门间协作、加大调研力度和发展地方经济等四方面提出了完善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建议和措施。
韩联郡[9](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汪宝桩[10](2019)在《政府科技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 ——基于系统动力学与灰色关联方法》文中提出医药制造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关系到公众健康和人民生活质量,是全球各个国家高度重视的行业。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以及新药开发越来越困难,世界各国纷纷出台鼓励药物创新政策,从政府角度促进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但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探讨政府科技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对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政府科技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为研究对象进行开展。第一,对本文所涉及的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政府科技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第二,分析我国与国外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医药制造业政府科技政策,寻找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三,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意见建立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模型,揭示各个政府科技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内在机制和反馈回路。第四,基于医药制造业相关数据,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和政府科技政策相关定量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利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型,分析影响医药制造业及其子行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各个政府科技政策作用效应。第五,根据第五章医药制造业政府科技政策作用效应差异情况,同时结合第三章我国医药制造业政府科技政策尚需完善地方和我国医药制造业现实发展需要,有针对性提出优化我国政府科技政策相关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实证分析得出各项政府科技政策与医药制造业及其子行业均呈正相关,但各项政府科技政策实施效果不同。总体来看,政府R&D投入政策和政府税收优惠政策是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关键因素,激励效果较好。政府科技人才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排在第三。政府金融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最小,实施效果不是很有效。对于医药制造业细分行业,各项科技政策实施有效性具体排序有所不同。政府应该根据医药制造业及其各个子行业不同特征和政策实施效果调整改进相关政策。同时在对比国外政府科技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在政府R&D投入政策方面:继续加大政府R&D出资额,引导医药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指引作用,为提升医药制造业创新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政府金融政策方面:(1)通过政府金融政策引导发展医药行业多种融资渠道,打破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现状,不断完善我国医药产业金融服务市场体系,激活医药企业利用金融工具加大创新投入的意识;(2)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3)健全和完善医药产业风险投资相关制度。在政府税收优惠政策方面:(1)增加操作实施细则,简化申请程序,扩大税收激励范围;(2)转变税收激励方式,加强事前优惠的税收措施,形成全程税收扶持政策;(3)制定针对中小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政府科技人才政策方面:(1)充分利用政府导向作用,加大我国医药研发人才激励政策力度;(2)创新医药研发人才培育机制;(3)创新医药研发人才吸引和流动机制。
二、人才激励与风险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才激励与风险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以Q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路径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径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新技术企业 |
2.1.2 税收优惠政策 |
2.2 理论分析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税收激励理论 |
2.3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2.3.1 提高企业积极性 |
2.3.2 影响企业成本和收益 |
2.3.3 促进企业创新 |
2.3.4 促进人才培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现状 |
3.1 现行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
3.1.1 增值税优惠政策 |
3.1.2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3.1.3 其它税种优惠政策 |
3.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
3.2.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困难且程序复杂 |
3.2.2 缺乏完备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
3.2.3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效果不明显 |
3.2.4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监管困难 |
3.2.5 对风险投资和人才的激励作用相对较弱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QZ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证分析 |
4.1 QZ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现状 |
4.1.1 社会环境较好 |
4.1.2 政府扶持力度较大 |
4.1.3 税收优惠覆盖面小且企业科研基础薄弱 |
4.2 QZ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调查问卷设计及样本选择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调查问卷样本选择 |
4.3 基于QZ市调查问卷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应分析 |
4.3.1 积极效应分析 |
4.3.2 效应偏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践经验 |
5.1.1 促进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减免 |
5.1.2 完善税收立法 |
5.1.3 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
5.1.4 重视人才激励 |
5.2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启示 |
5.2.1 重视税收优惠政策的整体性 |
5.2.2 重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扶持 |
5.2.3 重视对研发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奖励 |
5.2.4 间接优惠和直接优惠相结合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
6.1 夯实税法基础和健全政策体系 |
6.1.1 健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
6.1.2 注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整体性和公平性 |
6.1.3 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
6.2 加强人才激励且优化政策方式 |
6.2.1 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激励 |
6.2.2 直接和间接优惠相协调 |
6.3 多措并举且拓宽税收优惠的范围 |
6.3.1 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 |
6.3.2 各部门协调配合强化政策解读和培训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QZ市高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2)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界定与特征 |
2.1 知识密集型产业分析 |
2.1.1 基于知识密集度的产业划分 |
2.1.2 基于知识密集度的产业评价 |
2.1.3 评价结果分析 |
2.2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理论体系构建 |
2.2.1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相关界定 |
2.2.2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理论体系构建 |
2.3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界定与特征 |
2.3.1 技术结构升级的界定 |
2.3.2 技术结构升级的特征 |
2.4 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界定与特征 |
2.4.1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界定 |
2.4.2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特征 |
2.5 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结构升级的界定与特征 |
2.5.1 融资结构升级的界定 |
2.5.2 融资结构升级的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
3.1.1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特征 |
3.1.2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特征 |
3.1.3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战略趋势 |
3.2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选择 |
3.2.1 技术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3.2.2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3.2.3 融资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3.3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3.1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3.4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3.4.1 技术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
3.4.2 人力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4.3 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
4.1 技术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
4.1.1 技术融合 |
4.1.2 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合作 |
4.1.3 产业集群的技术融合 |
4.1.4 构建合作者创新网络 |
4.1.5 多样化联盟与并购 |
4.1.6 研发的监管与激励 |
4.2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
4.2.1 专业人才融合 |
4.2.2 人才流动 |
4.2.3 人才激励机制 |
4.3 融资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
4.3.1 投资风险共担 |
4.3.2 联合投资 |
4.3.3 风险分散 |
4.3.4 并购促进专利权垄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HP滤波 |
5.1.1 数据来源 |
5.1.2 HP滤波 |
5.2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组构建 |
5.2.1 产业绩效模型 |
5.2.2 技术结构升级模型 |
5.2.3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模型 |
5.2.4 融资结构升级模型 |
5.2.5 模型组 |
5.3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模型组求解与参数确定 |
5.3.1 模型组的线性化 |
5.3.2 贝叶斯方法 |
5.3.3 参数估计结果 |
5.4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模型组方差分解和模拟分析 |
5.4.1 方差分解 |
5.4.2 相关分析 |
5.4.3 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策略 |
6.1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策略 |
6.1.1 国际化开放创新与战略联盟 |
6.1.2 产学研合作 |
6.1.3 融合创新 |
6.1.4 研发投入 |
6.1.5 知识产权运营机制 |
6.2 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策略 |
6.2.1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
6.2.2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
6.3 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结构升级策略 |
6.3.1 风险投资 |
6.3.2 购并重组 |
6.3.3 直接融资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关于人才招引方面的研究方面 |
1.2.2 关于人才培育与流动研究方面 |
1.2.3 关于人才评价与激励研究方面 |
1.2.4 关于人才服务保障研究方面 |
1.2.5 关于人才服务措施优化策略与方法研究 |
1.2.6 观点评述及发展态势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相关概念、理论简介 |
2.1 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相关概念 |
2.1.1 创新创业人才内涵与特点 |
2.1.2 人才服务 |
2.2 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相关理论简介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才流动理论 |
2.2.3 双因素理论 |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现状分析 |
3.1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概况 |
3.1.1 天府新区概况 |
3.1.2 天府新区产业发展定位 |
3.1.3 天府新区人才发展概况 |
3.2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 |
3.3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主要做法 |
3.3.1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方式与理念变革 |
3.3.2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招引措施 |
3.3.3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平台搭建 |
3.3.4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激励办法 |
3.3.5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成效调查及问题分析 |
4.1 调查设计与调查对象 |
4.1.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1.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4.2 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 |
4.3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存在的问题 |
4.3.1 创新创业人才结构与产业匹配度有待提升 |
4.3.2 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与发展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
4.3.3 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尚未健全 |
4.3.4 创新创业人才工作生活保障尚需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1 人才招引服务制度与措施的创新性不足 |
5.1.1 人才招引服务政策覆盖面与精准度不够 |
5.1.2 人才招引服务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
5.2 人才培育与发展全方位要素支撑力度不足 |
5.3 人才服务的评价与激励体系相对落后 |
5.3.1 人才服务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
5.3.2 人才激励措施与办法调整不够及时 |
5.4 人才服务的保障工作尚在起步阶段 |
5.4.1 人才服务市场化进程较慢 |
5.4.2 新区人才服务整体执行效率偏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解决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问题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精准、协同引才理念,升级人才招引工作质量效率 |
6.1.1 加大力度抢抓“高精尖缺”人才 |
6.1.2 强化人才招引“团队”理念 |
6.1.3 加大外籍人才引进力度 |
6.1.4 搭建人才招引全球化、立体化格局 |
6.1.5 制定人才质量“天府标准” |
6.2 提升人才培育综合能力,打造本地人才供给源头阵地 |
6.2.1 制定天府人才培育计划 |
6.2.2 打造高水平“以才育才”基地 |
6.2.3 鼓励多渠道开展人才培育 |
6.2.4 加快高水平大学和一流特色学院建设 |
6.3 突出人才核心要素作用,构建产业发展创新人才支撑 |
6.3.1 打造产业体系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协同模式 |
6.3.2 打造系列高质量产研平台 |
6.3.3 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 |
6.3.4 建立全周期人才产研激励支持 |
6.3.5 畅通高端人才流动渠道 |
6.3.6 打造全国人力资源协同天府名片 |
6.4 优化人才居留综合环境,促进人才融合城市生活发展 |
6.4.1 完善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 |
6.4.2 大力培育人力资源服务市场 |
6.4.3 提升人才安居工程 |
6.4.4 强化人才引留软实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现状及成效调查问卷 |
(5)普惠金融体系下现代农业融资困境及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惠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
二、普惠金融体系下现代农业融资困境 |
(一)征信评级制度不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 |
(二)金融服务质量不高,未能实现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的结合 |
(三)人才发展环境不佳,人才培养方式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亟待优化 |
三、普惠金融体系下现代农业融资困境的应对策略 |
(一)优化征信评级制度,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
第一,优化征信评级制度。 |
第二,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
第三,拓宽融资渠道。 |
(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 |
第一,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
第二,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 |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第一,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
第二,完善人才培养方式。 |
第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6)中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的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理论依据 |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2 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的历程及发展现状 |
2.1 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的历程 |
2.1.1 项目跟投的探索阶段(2012-2014年) |
2.1.2 项目跟投的发展阶段(2015-2017年) |
2.1.3 项目跟投的规范阶段(2018-至今) |
2.2 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的发展现状 |
2.2.1 房企项目跟投的规模及运作方式 |
2.2.2 员工项目跟投的参与情况及收益 |
2.2.3 政府现行监管房企项目跟投的措施 |
3 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风险的识别 |
3.1 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风险概述 |
3.1.1 房企项目跟投风险的类型 |
3.1.2 房企项目跟投风险的表现 |
3.1.3 风险识别的原则和方法及步骤 |
3.2 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风险的来源 |
3.2.1 跟投项目开发的不确定性 |
3.2.2 项目跟投运作的复杂性 |
3.2.3 跟投工作者能力的局限性 |
3.2.4 跟投干系人之间的差异性 |
3.3 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风险 |
3.3.1 房地产企业方风险 |
3.3.2 员工方风险 |
3.3.3 政府方风险 |
3.3.4 三方风险的对比 |
4 基于F-AHP法的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风险的评估 |
4.1 构建房企项目跟投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筛选 |
4.1.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 构建房企项目跟投风险评估的模型 |
4.2.1 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值 |
4.2.2 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评语集与隶属度 |
4.2.3 组建模糊判断矩阵进行风险综合评估 |
4.3 碧桂园辛集天玺项目跟投案例的风险评估 |
4.3.1 案例的基本情况 |
4.3.2 案例的风险状况调研 |
4.3.3 案例的风险评估过程 |
4.3.4 案例的风险评估结果 |
4.4 碧桂园辛集天玺项目跟投案例的风险成因分析 |
4.4.1 房企项目跟投的把控能力不足 |
4.4.2 员工在项目跟投中过于被动 |
4.4.3 政府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
5 我国典型房企项目跟投风险应对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典型房企项目跟投的风险应对措施 |
5.1.1 认购前在企业内进行跟投项目路演 |
5.1.2 采用竞聘确定跟投项目的操盘团队 |
5.1.3 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项目跟投管理 |
5.2 风险应对效果及对跟投风险防范的启示 |
5.2.1 典型房企项目跟投风险应对效果 |
5.2.2 风险应对措施对跟投风险防范的启示 |
6 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风险防范的建议 |
6.1 强化房企对项目跟投的把控能力 |
6.1.1 房企要灵活设计项目跟投方案 |
6.1.2 房企可建立项目跟投管理系统 |
6.1.3 房企要加强项目跟投风险管控 |
6.2 增强员工在项目跟投中的主动性 |
6.2.1 跟投员工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
6.2.2 跟投员工需谨慎选择跟投项目 |
6.2.3 跟投员工应及时向企业反馈跟投问题 |
6.3 完善政府对房企项目跟投的监管机制 |
6.3.1 政府官员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
6.3.2 政府要健全房企项目跟投规范内容 |
6.3.3 政府要加强房企项目跟投监督力度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典型房企项目跟投时间和跟投计划内容及跟投特征表 |
附录B:房企项目跟投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评分表 |
附录C:碧桂园辛集天玺项目跟投方案及其跟投风险评分表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限度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一、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二、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一、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二、创新绩效有关研究 |
第三节 人才制度研究综述 |
一、制度变迁研究综述 |
二、人才制度有关研究 |
第三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 |
第一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人才资本理论 |
三、创新绩效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二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构建 |
一、基本假设 |
二、分析框架 |
三、分析模型 |
第四章 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美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教育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研发投入体制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美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人才引进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人才市场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美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科研组织模式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美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成果保护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成果转化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三、美国的薪酬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美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职称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第一阶段:分权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二、第二阶段:管制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三、第三阶段:平衡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第五章 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投入制度:政府包办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中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流动制度:控制流动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创新制度:指令科研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中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激励制度:平均主义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中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评价制度:标准主体单一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中国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中国人才制度创新的成果与问题 |
二、中国人才制度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 |
第六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旧金山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人才投入制度创新:政府收购科研成果 |
二、人才创新制度特色:科技金融、孵化器与产学研合作 |
三、人才激励制度创新:税收优惠与奖励 |
第二节 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
二、深圳的人才资本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政策建议 |
一、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 |
二、建立以绩效和结果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 |
三、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 |
四、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
五、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动态调整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8)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1.3 政府支持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创新理论 |
3 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及成效 |
3.1 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2 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
3.2.1 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类支持政策 |
3.2.2 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奖补类支持政策 |
3.3 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成效 |
3.3.1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升级 |
3.3.2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产出 |
3.3.3 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效应 |
3.3.4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积累 |
4 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导向不够精准 |
4.1.2 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协调性有待提升 |
4.1.3 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重点不够突出 |
4.1.4 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实效性不够显着 |
4.2 原因分析 |
4.2.1 高新技术支持政策顶层设计有所欠缺 |
4.2.2 政府部门在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上各自为重 |
4.2.3 政府部门对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认知有待加深 |
4.2.4 政府投向研发的财政收入有限 |
5 省内外其他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经验借鉴 |
5.1 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经验借鉴 |
5.1.1 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
5.1.2 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成效 |
5.2 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经验借鉴 |
5.2.1 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
5.2.2 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成效 |
5.3 扬州可借鉴的经验 |
6 完善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政策的建议 |
6.1 加强顶层设计,凸显政策有效性 |
6.2 加强部门协作,提升政策协调性 |
6.3 加大调查研究,突出政策针对性 |
6.4 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力投入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政府科技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 ——基于系统动力学与灰色关联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定性研究方法 |
1.4.2 定量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内涵界定 |
2.2 科技政策引导技术创新理论基础 |
2.2.1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解释 |
2.2.2 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主义解释 |
2.2.3 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学派解释 |
2.3 文献综述 |
2.3.1 政府R&D投入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 |
2.3.2 政府金融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 |
2.3.3 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 |
2.3.4 政府科技人才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 |
2.3.5 相关研究启示 |
第三章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和政府科技政策中外对比分析 |
3.1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中外对比 |
3.1.1 全球新药获批上市数量 |
3.1.2 全球医药领域专利分布 |
3.2 政府R&D投入激励政策中外对比 |
3.2.1 评价指标和数据来源 |
3.2.2 对比分析 |
3.3 政府金融激励政策中外对比 |
3.3.1 金融机构贷款 |
3.3.2 知识产权融资政策 |
3.3.3 风险投资政策 |
3.4 政府税收优惠激励政策中外对比 |
3.4.1 统计指标 |
3.4.2 对比分析 |
3.5 政府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中外对比 |
3.5.1 评价指标和数据来源 |
3.5.2 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科技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讨论 |
4.1 政府科技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4.1.1 系统动力学及因果关系模型简介 |
4.1.2 模型基本分析及变量确定 |
4.1.3 政府科技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因果关系模型构建 |
4.2 政府科技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路径分析 |
4.2.1 政府R&D投入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路径 |
4.2.2 政府金融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路径 |
4.2.3 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路径 |
4.2.4 政府科技人才政策影响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路径 |
4.3 基于模型的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科技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有效性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系统模型. |
5.1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
5.1.1 研究假设 |
5.1.2 研究变量选取标准 |
5.1.3 研究变量的选取与衡量方法 |
5.1.4 灰色关联系统模型 |
5.2 政府科技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5.2.1 政府科技政策统计分析 |
5.2.2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统计分析 |
5.2.3 政府科技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有效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在政府R&D投入政策方面 |
6.2.2 在政府金融政策方面 |
6.2.3 在政府税收优惠政策方面 |
6.2.4 在政府科技人才政策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人才激励与风险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以QZ市为例[D]. 孟佳.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D]. 刘述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4)
- [3]天府新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春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投资企业财务预警与应用研究 ——以Q软件公司为例[D]. 孟鹏. 东南大学, 2020
- [5]普惠金融体系下现代农业融资困境及应对[J]. 耿君尧. 农业经济, 2020(06)
- [6]中国房地产企业项目跟投的风险防范研究[D]. 贾兆雅. 郑州大学, 2020(02)
- [7]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李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扬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D]. 肖彦彦. 扬州大学, 2019(02)
- [9]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政府科技政策对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 ——基于系统动力学与灰色关联方法[D]. 汪宝桩.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标签:生物医药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论文; 创业风险论文; 技术创业论文; 创新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