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变化2001(论文文献综述)
李苏[1](202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持续变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剧烈,导致水文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发生一定变化,因此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研究有助于深刻了解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文循环规律,对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调度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洺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分析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时变参数”的流域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结合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法、弹性系数法及水文模拟法等方法定量分离评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基于此,设置相应情景进一步研究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并采用时间序列法和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ellular Automata-Markov,CA-Markov)模型进行气候和土地利用预测,驱动SWAT水文模型,预测2030年临洺关水文站天然径流过程,根据2030年各水库天然来水量和取用水继而进行水库调节得到考虑人类活动的临洺关水文站实际径流过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线性回归检验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有序聚类法和非参数Pettitt检验法,探讨了洺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水文气象要素的趋势性、周期性和突变性变化规律。(2)构建了基于“时变参数”的洺河流域SWAT模型,采用SWAT-CUP对不同时段的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临洺关水文站各时段实测月径流过程与模拟月径流过程均拟合较好,满足相关评判标准,可用于定量分离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3)采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法、弹性系数法及水文模拟法等方法定量分离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四种方法原理不同、所需数据不同,但从归因结果来看,相比基准期(1960~1977年),人类活动期各时段影响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均为人类活动,气候变化次之。基于SWAT模型定量分离了水库调蓄、取用水、土地利用及其他人类活动要素对径流影响,结果表明取用水为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因素,水库调蓄对径流减少影响程度次之;土地利用对径流的减少起负作用;同时径流量的变化仍受到水土保持、其他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4)通过设置不同气候情景,分析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径流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且径流对降水的敏感程度比径流对气温的敏感程度高。设置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分析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情景产流量大小依次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5)采用时间序列法和CA-Markov模型预测203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SWAT模型模拟了2030年洺河流域主要控制断面天然径流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考虑人类活动情况下临洺关站实际径流过程。结果表明,2030年临洺关水文站天然径流受气温变暖和建设用地的增加,相比同样降水条件的2011典型年天然径流有所增加。根据2030年各水库天然来水过程,对水库进行调节计算,得到2030年临洺关站实际径流量为770.8万m3,且主要集中在汛期,相比典型年实测径流变化不大。因此为恢复河道生态环境,挖掘农业、工业、生活节水潜力和加强水源、供水设施的优化配置是必要的。
张蕾[2](2021)在《农业气候资源演变下双季稻冷热灾害风险分析与适应对策》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区域表现出差异化增温,中国增温幅度较大。双季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稻作制度,其生产水平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事实,尤其是受高温和低温灾害的变化而产生了明显的胁迫。未来气候将持续变暖,双季稻生产的适应性调整是必然趋势。目前,关于气候变化下双季稻热量资源利用特点、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灾害风险及适应性调整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基于气象和农情观测、气候预测等数据,采用降尺度方法获取我国不同地区模拟性能表现较好的高分辨率气候模式数据集并预估未来温度变化特点;进一步针对南方双季稻区,构建了热量资源评估指数、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复合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双季稻区模拟较好的气候模式集合,开展双季稻热量资源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灾害风险评估及预测;通过适应性调整,以减灾为目的探索在热量资源演变下双季稻种植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调整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1个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对温度的模拟存在偏差,经过Bias Correction Spatial Disaggregation方法统计降尺度后的全球气候模式和偏差订正后的区域气候模式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PRECIS)数据精确度明显提高,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温度日较差的模拟偏差在±0.2℃内,高温日数和霜冻日数的模拟偏差在±2 d内;基于不同气候区域5个较优模式集合数据的分析,RCP8.5情景下2006-2100年全国变暖趋势率将达到0.64~0.67℃·10a-1,霜冻指数和高温指数变化率分别达-4442 d·km2·10a-1和3557 d·km2·10a-1,变化速率为RCP4.5情景下的2倍左右;新疆、西北地区中东部、东北、华北、内蒙古和青藏高原地区增温明显,温度日较差呈减小趋势,霜冻指数明显降低;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增温幅度小,温度日较差呈增加趋势;江淮、江汉、江南和华南高温胁迫将更为严重。(2)与1986-2000年相比,2001-2015年早稻实际播种期提前了1~7 d、晚稻实际成熟期有所推迟,早稻安全播种期提前2~15 d、晚稻安全成熟期推迟2~10 d;双季稻生长期内有利于生长的积温有所增加,但实际生长期内有利于生长的积温占安全生长期内有利于生长的积温的比值在大部地区变小、表现出热量资源利用率在变差。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双季稻安全播种期将提前、安全成熟期将推迟,且RCP8.5下变化幅度较RCP4.5更为明显;安全成熟期推迟对生长期延长的贡献率大于安全播种期提前的贡献;安全生长期延长使得≥10℃积温增加且在21世纪中后期增幅加大,意味着未来双季稻热量资源增加、利于开展生产适应性调整。(3)未来气候情景下,早稻低温冷害和晚稻寒露风的风险概率将有所降低,早稻高温热害的风险概率将增加;早稻低温冷害-晚稻寒露风灾害风险概率逐渐降低,而其他复合灾害的风险概率在2021-2035年有所降低、随后普遍增加。高温热害风险明显高于低温冷害,低温冷害风险减弱、高温热害风险增强;早稻低温冷害-晚稻寒露风风险明显减弱,其他复合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江西中部和湖南东部等地。(4)在未来热量资源演变下,从双季稻区格点最优种植调整措施年变化上看,整体表现出早稻播种期将提前、成熟期略提前,而晚稻播种期则略延后、成熟期延后;早稻生育期积温波动幅度较大、呈略减小趋势,晚稻生育期积温呈增加趋势。从空间上看,早稻最优播种期从南往北推迟而晚稻最优播种期从南往北提前;随着时段推移,早稻最优播种期提前、成熟期提前、生育期积温减小,而晚稻最优播种期延后、成熟期延后、生育期积温增大。在最优种植制度条件下,早稻低温冷害和晚稻寒露风有害积温量值小,而早稻高温热害有害积温呈增加态势;因此,通过提高早稻高温抗逆性才能满足高温热害有害积温与现有水平相当,且未来气候情景下高温临界值提高的幅度不断增大,至RCP8.5情景下2081-2095年普遍需提高到36.6℃以上。
王雨晴[3](2021)在《气候与地形因子对浑善达克沙地ANPP的影响 ——以多伦县为例》文中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它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温度、降水和风速等气候要素对不同地形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不同。本文以多伦县为研究对象,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模拟了研究区地形要素对生态环境因子(水和热)状况空间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的影响。详细研究方法为:(i)通过Mann-Kendall统计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1980-2019年生长季气温、降水和干旱程度(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特征。(ii)通过回归分析、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2001-2019年通过MODIS遥感数据获取的地表温度(LST)和土壤湿度(使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进行反演获得)的空间变化趋势和稳定性,并利用自然间断点分级划分方法分析了LST和TVDI在区域的空间变化规律。(iii)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分别模拟了研究区LST和TVDI的空间分布与气象站点的空气温度和土壤湿度及研究区地形因子的关系。(iv)基于前述深度学习建立的模型,通过CASA模型分析了不同气候(气温和降水)变化情景模式下研究区生长季的ANPP的变化情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多年生长季温度、降水和干旱气候变化特征。气温以0.042℃/a的速率显着上升(r=0.685),其中1980-2000年线性倾向率是2001-2019年的2倍,这表明该区域温度升高有减缓的趋势。降水量在1980-2019年总体呈下降趋势(-0.2884mm/a)。但这一趋势呈波动变化,降水量在1980-2000年呈上升趋势(4.783mm/a),在2000和2001年急剧下降,而后从2001-2019年起又呈上升趋势(2.284mm/a)。相应地,研究区总体呈干旱化趋势(SPI指数倾向率-0.0038/a)。1980-2000年干旱减轻(SPI指数倾向率0.074/a),2001发生极严重干旱,此后湿润度又呈增加趋势(SPI指数倾向率0.037/a)。温度、降水和SPI随年份变化并不是呈简单的线性变化,在不同时段其变化趋势具有一定差异,尤其降水和SPI时段差异性较大。在对气温、降水和干旱程度分析时,应考虑时间尺度问题,时间尺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结果。(2)LST和TVDI空间变化特征。基于2001-2019年MODIS遥感卫星数据,LST在29.05℃≤LST<30.60℃时面积占比最大,占总面积的66.66%。在2001-2019年,低温(23.05℃≤LST<27.65℃)区和次低温(27.65℃≤LST<29.05℃)区面积有扩大趋势;中温(29.05℃≤LST<29.89℃)区、次高温(29.89℃≤LST<30.60℃)区及高温(30.60℃≤LST<31.24℃)区面积有缩小趋势。TVDI指数对土壤湿度有很好的反演效果。研究区土壤湿度主要以正常状态为主(占总面积的50.48%)。区域土壤湿度状态有向湿润方向变化的趋势,土壤湿度为正常和湿润状态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而干旱状态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3)深度学习方法模拟研究区生长季LST空间变化时模拟值和实测值决定系数(R2)达0.8125,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53℃,均方误差(MSE)为0.46℃。研究发现,影响LST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有气象站点温度、NDVI、海拔、太阳辐射、地表反射率、坡度和坡向,其特征重要度分别为0.58、0.238、0.134、0.014、0.013、0.01和0.008。在其它因子一定时,生长季LST是气温的1.7倍。随着NDVI增加,LST下降,这表明植被覆盖度对LST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LST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变化幅度较小;在东、东南和南坡向的LST较高,北、西北和西坡向的LST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海拔、坡度和坡向的LST呈增加的趋势。(4)深度学习方法模拟TVDI时,MAE为0.06,MSE为0.01和R2为0.7765。通过定量海拔、NDVI,地表反射率等因素,进而分析LST与TVDI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随LST的增加,土壤湿度呈减小趋势,这可能会导致区域缺水或干旱的发生。TVDI随降水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即降水量越大,土壤含水量越高。TVDI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即土壤湿度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5)深度学习方法模拟GDD时,MAE为23.8℃、MSE为883.22℃和R2为0.9217,GDD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加GDD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较小;在东、东南和南坡向的GDD较高,北、西北和西坡向的GDD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海拔、坡度和坡向的GDD也呈增加的趋势。(6)地上生产力受水热共同因素的影响,本文发现温度和降水的增加对ANPP有积极作用。不同水热情景下,随海拔的升高,ANPP均呈增加趋势随坡度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北和西北坡向的ANPP较高,在西和东南坡向上ANPP较低。本文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水热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形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克服了遥感方法只能监测当前生态环境因子的局限,使研究不同地形条件下生态环境因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成为可能。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下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文飞[4](2021)在《全球气候法治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法治由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推导而来,既包括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全球气候治理的过程,又涵盖全球气候治理达到法治目标的愿景,是法治的全球化、全球气候治理的法治化。作为法律手段的全球气候法治面临着硬法规则下参与度欠缺,软法规制后执行力匮乏,软硬兼济规则落实困难等全球气候法律治理的规则弊端;作为法治标尺的全球气候法治面临着其目标实现任重道远的现实困境。全球气候法治包括国际气候良法和全球气候善治两个方面,既要求国际气候法律规则在设定上符合人本主义、和谐共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也要求国际气候法律规则语意清晰、体系完整、现实可行。立法过程要公开透明、民主高效、科学严谨,同时也要保障有诚实善意的守法、严格有效的执法、公正便捷的司法。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在现行的国际气候法律规则下,许多国家拒绝履行减排承诺,不愿调整能源结构,气候内顾倾向严重,人本主义的价值追求流于表面;和谐共进的价值追求在资金、技术、救济等方面难以落实,与“国际气候良法”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气候门”事件导致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国际气候谈判,形成的国际气候法律规则的科学性受到质疑;《排放差距报告2020》表明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长,国家承诺(国家自主贡献)远没有达到满足全球温度限制所需的减排目标,可见对国际气候法律规则的遵守远未达到普遍而善意的程度;《巴黎协定》中执行和遵约机制尚不够完善,达到“全球气候善治”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法治是全球气候治理中不断追求的目标和过程,全球气候法治作为法律手段和法治标尺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短期气候利益需求的冲突,直接原因是缺乏正确国家气候利益观念的引导,主要原因是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局限。但全球气候法治并非不能实现,从宏观角度上考量,实现国际法治需要从观念的指引和行为的塑造两个层次进行努力,全球气候法治的实现也同样如此。在全球气候法治中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推进形成一致的国家气候利益观、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促进确立和谐共进的国家气候利益观、绿色发展的可行性推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气候利益观。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是新型国家利益观的实践,以上种种使得国家气候利益观念的重新确立成为可能。此外,就完善并善意遵守相关气候制度而言,《巴黎协定》具备完善和善意遵守的可能。一方面,《巴黎协定》具备完善的空间,完善相比取而代之更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国际实践也证明《巴黎协定》有不断完善的趋势;另一方面,无论是约定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原则的监督还是气候变化的紧迫性的要求,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还是中国领导的全球气候治理的促进,都促使善意遵守《巴黎协定》成为可能。全球气候法治作为一种崇高而美好的理想,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远景目标,在现实的国际法律秩序状况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全球气候法治的实现需要国际社会广泛的参与主体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多元互动和共同努力。国家作为撬动法治的“阿基米德点”,全球气候法治的实现必须以国家的观念和行为作为基础和保证。在观念上引导国家建立正确的利益观念,将人本主义、和谐共进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并入、深入国家观念,并使之成为国家利益的考量因素,指引国家树立人本主义的国家气候利益观。树立人本主义的国家气候利益观,需要国家正确认识气候议题的战略地位,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际组织引导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严峻性形成科学的认识,进而推动国际社会对“全球共同气候利益”达成共识,并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促进国家形成人本主义的国家气候利益观;需要非政府组织在公众层面“自下而上”地对全球共同气候利益(气候共同体)达成基本共识;需要企业通过自身行动影响国家政策选择和偏好,需要个人运用自身影响帮助国家正确认识和界定国家气候利益,从而促进国家树立人本主义国家气候利益观。在规范和塑造国家行为上要逐步完善气候制度,并保证国家在理性的轨道中运行。这就需要国家自主、全面、积极地参与国际气候制度的设计和运作并增强国内气候政策支持;需要国际组织在国际气候法律规则的订立、修改、完善、实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促进公正司法的实现;需要非政府组织、企业与个人对国际气候法律规则进行建议草拟监督和评价,督促国家妥善遵守国际气候法律规则。只有这样全球气候法治才有可能从理想转化为现实。虽然全球气候法治依然“路漫漫而修远”,应对全球化的气候危机还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的挑战,但国际社会走向法治的方向仍是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乃至国际法学者都将以此为目标和方向“上下而求索”。因此,以集腋成裘、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步地向全球气候法治迈进,是所有国际社会行为体的必然选择。
丽娜[5](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气候事件、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同时草原火险等级也在逐步攀升,草原火灾正呈春、秋两季多发向全年延伸的新趋势。受气候变化影响,大部分地区进入草原火灾多发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对可燃物类型、可燃物累积的长期影响与对火险和火行为的短期影响相互叠加导致草原火灾的发生将进一步加剧。草原火灾作为自然灾害的重要部分,其风险评价越来越引起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而我国气候变化影响与草原火灾风险研究比较分散,对过去影响评估较少,对未来风险评估薄弱。中国是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占1/6,其中,内蒙古是我国北方草原火灾高发区。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发生草原火灾5万多次,累计受灾草原面积2亿公顷,造成经济损失600多亿元,平均每年10多亿元。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地带,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预估研究,实现内蒙古草原火灾管理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从灾后评估向风险预估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草原火灾的管理能力,对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制定有的放矢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大气-植被-土壤连续系统出发,以不同季节与不同植被类型为切入点,以内蒙古草原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历史灾害统计数据以及野外地面样点数据等多源数据,在了解研究区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前提下,基于灾害风险形成机理,构建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体系,结合野外地面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构建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进而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全新的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方法,对内蒙古2001-2018年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价与等级区划。并进一步耦合第五次气候变化模式比较计划预估模型输出数据(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预测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通过研究开展,将弥补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当今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内容是利用MCD64A过火面积数据对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探讨与分析。草原火灾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与该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影响因子重要性识别及贡献率排序,系统揭示自然和人类活动对于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草原火灾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区,且春季聚集性最高。在年际尺度上,2001-2009年研究区草原火灾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09-2018年呈上升趋势。影响因素贡献率排序结果显示,植被指数在各季节草原火灾的贡献率均较高,其次是相关于水分条件的因子。通过影响因素和草原火灾的关系研究发现,草原火灾的发生数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的因子均呈正相关;并与春、秋季节干旱频率呈正相关,与夏季干旱频率呈负相关,与冬季干旱频率无明显关系。草原火灾数量与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值呈正相关关系,且发生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2)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本章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出发,首先,利用三种不同火源因子建立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Fire Source Hazard Index,FSHI);其次,利用植被连续度、植被类型和土壤湿度建立可燃物危险性指数(Fire Fuel Hazard Index,FFHI);再次,通过计算在多种气候因子条件综合作用下的草原火灾发生概率作为孕火环境危险性指数(Fire Environmental Hazard Index,FEHI);最后,利用上述三个指数建立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上的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火灾进行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异质性。季节分布上,草原火灾危险性最高的为春季、其次为秋季、再次为夏季、危险性最低为冬季。在空间分布上,极高度危险性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中、高度危险性分布于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低度危险性分布在荒漠草原区。(3)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研究本章结合三期不同年份的野外地面生物量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来反演研究区历年产草量,并根据草原火灾面积来计算历次草原火灾造成的产草量损失率表征研究区草原火灾敏感性,利用承灾体暴露性,以及对草原火灾的区域管理能力等因子作为适应性来构建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脆弱性进行评价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春季脆弱性分布范围广,等级高;其次为秋季草原火灾脆弱性,再次为冬季,最低为夏季。空间分布上极高度脆弱性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草甸草原区,高度脆弱性分布在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东部,中度脆弱性分布在典型草原区西部。(4)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本章节从综合灾害风险二因子理论出发,根据草原火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于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建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草原火灾爆发典型年份(2003、2008年)和草原火灾较少典型年份(2013年)以及对2001-2018年的草原火灾进行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2003年研究区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于春季,其风险范围广且极高度风险聚集性强。2005年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在秋季,极高度风险集中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角至兴安盟阿尔山市与蒙古国相接壤的边境区。而2013年,研究区未出现极高度的草原火灾风险。研究区中东部草甸草原区各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普遍大于其它地区。(5)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本章通过耦合CMIP5气候变化模式与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RCP4.5和RCP8.5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和末期(2080-2100年)的草原火灾危险性进行预估,并假设脆弱性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预估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升高,研究区未来气候将出现持续偏暖、偏湿润。对未来不同草原类型变化的预测发现,RCP4.5/8.5情景下的研究区东部草甸草原边界外扩,面积增加;典型草原区在RCP4.5情景下向西移动明显,在RCP8.5情景下则向东侵入明显;荒漠草原面积范围减少,且向东和向南稍有不明显的移动现象。21世纪中期的草原火灾风险在RCP4.5情景下强度高于RCP8.5情景,而RCP8.5情景下中度及以上等级风险分布范围更广;在末期,RCP8.5情景下的草原火灾风险等级上更高,极高度风险面积占比相比于基准期和RCP4.5情景增加19.5%和17.8%。其中春季草原火灾风险的增幅最大,其次为夏季,再次为秋季,增幅最小的为冬季。
江丽[6](2021)在《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的起源,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水循环系统将受到影响,因此,水资源脆弱性问题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贵州省气候时空变化下引起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威宁、贵阳等31个站点2001—2018年气象日值数据,基于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对2001—2018年平均降雨、气温、水资源量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点进行分析。通过熵权法对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分级,再对水资源脆弱性结果进行多方面研究分析,以期为生态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参考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1—2018年贵州省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67.52mm,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为66.52mm·(10a)-1,降雨量在2013年发生突变;年平均气温为15.82℃,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0.1450.145℃·(10a)-1,气温突变年份为2014年;水资源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为40.661亿m3·(10a)-1,水资源量在2013年发生突变。(2)对贵州省2001—2018年的气温、降雨与水资源量做空间分析,贵州省年均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低降雨量区域从西北部向东南扩散;气温表现为自北方向南方递增,自西部向东部递增,全省高温部分区域逐渐增加,低温区域逐渐减少;近18年来水资源量少的区域逐渐减少,水资源量多的区域逐渐增大。(3)贵州省2001—2018水资源脆弱性在0.35—0.44之间变化,近18年水资源脆弱性的平均值为0.43,总体来说属于轻度脆弱,2001—2018年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和毕节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呈下降趋势,而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呈增加趋势。贵州省的水资源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表现为北高南低,遵义市、铜仁市、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的脆弱度等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空间分布可得,贵州省降雨与水资源脆弱性主要呈负相关,气温在六盘水市-安顺市-贵阳市-遵义市以西呈正相关,以东呈负相关。(4)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问题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可以通过以下对策建议高效缓解这个问题,一是通过采取措施来平衡供需关系,整合多种管理手段,进行供水与需水管理;二是根据脆弱性分区针对性治理;三是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强化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杨武超[7](2021)在《寒旱区河川径流变化特征、归因与预测 ——以玛纳斯河源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川径流是寒旱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但其生态环境脆弱,对全球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探讨河川径流的变化特征、控制因子并对其未来变化进行预测,可为寒旱区水资源的管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以玛纳斯河源区为研究区,利用实测径流和气象数据及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大气环流等数据,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偏相关、小波相干等方法研究历史时期径流变化特征并探究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之后,利用SRM(Snowmelt Runoff Model)模拟河川径流并识别径流组分,探究各径流组分变化的主导因子;最后,对CORDEX-EA-1的5个RCM(Regional Climate Model)的降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数据进行偏差纠正,输入本地化SRM预估径流的未来变化。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探明了1954–2016年玛纳斯河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主导环境因子。年径流量以0.508×108m3/10a的速度增加,气候趋向于暖湿。导致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中,区域环境因子的影响大于全球大气环流因子,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于人类活动。在区域和全球环境因子中,NDVI和ENSO分别是与径流关系最密切的单因子,NDVI-TMP和ENSO-PDO分别是与径流关系最密切的组合因子。气温升高引起的冰川积雪加速消融是玛纳斯河径流量增加的主导因素,气候变湿带来的水量输入增加对径流变化起次要作用。(2)校准SRM模型并划分径流组分。结果表明SRM模型在玛纳斯河源区有很好的适用性。径流组分识别结果表明融雪径流和降雨径流所占比例分别为42%和33%,说明冰川积雪融水是径流的主要来源。基于偏相关和小波相干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径流组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不同径流组分的主导环境因子不同。总径流和降雨径流的主导影响因子是降水,融雪径流的主导因素是PCP-ET0-NDVI因子组合。降水主要在4–6个月尺度上影响径流组分,其他因子主要在>32个月的尺度上影响径流。(3)进行了气候和径流的未来变化情景预估。对东亚协调区域气候降尺度试验项目(CORDEX-EA)的5个RCM进行偏差纠正,分析研究区水文气候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未来气候整体趋向暖湿,随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降水增幅下降,温度持续上升;所有情景下,年内降水在大多数月份呈增加趋势,冬季温度增幅大于其他季节。研究区未来径流在所有情景下都在增加,径流在春秋季的增幅高于冬夏季,方差比在1月、3月和12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融雪径流和降雨径流变化复杂,融雪径流的比例在未来提升明显、且随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大而增加;RCP4.5情景下降雨径流的比例高于历史时期,而RCP8.5情景下降雨径流占比低于历史和RCP4.5情景。随全球气候持续变化,到本世纪中叶,玛纳斯河流域,冰雪消融增加,降水增幅减少,整体径流增加。年内积雪径流发生时间提前,春季径流增加,春汛风险增大。冬季初雪时间可能推迟,降雪时间可能减少,对于冰川/积雪增长极为不利。若温度进一步升高,玛纳斯河的径流量可能会减少甚至消失。在未来水资源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这些情况,尽可能避免水文水资源变化带来的损失。
马瑞雪[8](2021)在《西南地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指出植被作为我国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是气候变化的承担者,而且对气候变化具有正向反馈的作用。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其变化程度在全球生态变化研究中起着重要“指示”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MODIS NDVI、SRTM DEM、降水、气温、湿度和日照时数等数据,结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残差分析法、相对作用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2001-2019年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探究植被NDVI与各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在时间变化特征上,2001-2019年西南地区的植被NDVI整体呈显着上升趋势(R2=0.908,P<0.01),上升速率为0.025/10 a;在空间分布上,2001-2019年西南地区不同的地貌单元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总体上呈现为“南方高,北方低,东边高,西边低”的空间格局;在空间趋势分布特征上,植被NDVI自西向东呈上升的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呈下降的趋势。稳定性上,研究区植被NDVI基本趋于稳定,低和较低波动区占研究区面积的92.49%,较高、高波动区仅占1.34%,集中在横断山地一带,其余散落于其他省市。(2)近19年来西南地区总体上植被覆盖改善较为显着。人类活动对西南地区植被覆盖改善区和植被覆盖退化区的平均相对作用分别为55.13%和54.57%。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改善区和植被覆盖退化区的影响均强于气候变化。得出人类活动是影响西南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驱动力,且具有双重作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改善区和植被覆盖退化区的相对作用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3)在2001-2019年间西南地区植被NDVI与气候变化影响相关因子的关系中,植被NDVI与该区的降水、气温及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整体上最大相关系数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为降水>气温>相对湿度,而植被NDVI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时滞效应中,植被NDVI对降水、气温变化的响应具有较强的时滞期,植被NDVI对湿度、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具有较低的时滞期。
姬广兴[9](2020)在《未来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旱涝灾害动态的地理计算》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习近平主席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成为了中国政府的一个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也明确的提出了黄河流域依然有一些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难题。气候变化加剧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导致黄河流域旱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增加,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亟待在全球环境变化这一大背景下分析黄河流域的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评估黄河流域未来时期平均径流、洪涝灾害(Q95极端径流)以及气象干旱的变化趋势,可以为制定改善该区域环境条件的政策和保证该区域高质量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4个部分:(1)基于黄河流域的气象观测和径流观测数据,采用Budyko假设定量分析了气候因素(降水、蒸发)以及人类活动对黄河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站径流发生变化的贡献比例;(2)建立了适用于黄河流域的土壤和水分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分析土地利用和气候因素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敏感性,得到了降水、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变化与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定量关系,清晰的展示出气候因素(降水、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3)首先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得到现状延续(LUC1)和生态保护(LUC2)情景下黄河流域205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然后分别模拟得到了RCP-LUC1(现状延续)和RCP-LUC2(生态保护)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黄河流域的径流量,并从平均径流量、季节径流量占比、月径流量占比和洪涝灾害(Q95极端径流量)4个方面分析了与基准期(1970-1990年)径流的差异情况;(4)利用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同时计算得到了黄河流域未来时段(2021-2099年)的干燥指数(Aridity index,IA)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index,SPEI),利用两种干旱指数协同评估了黄河流域未来时段的气象干旱情况及趋势。得到了以下结论:(1)人类活动是导致黄河流域径流减少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水文站径流变化的贡献率都在70%以上,分别为84.07%、73.27%和83.27%;在气候因素方面,降水对黄河流域径流减少的影响比参考蒸发量对黄河流域径流减少的影响更为显着,降水和蒸发对头道拐、花园口和利津水文站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4.90%和1.02%,26.69%和0.04%,17.18%和-0.45%。(2)耕地、林地、草地对黄河流域径流增加的影响排序为耕地>草地>林地。(3)降水变化比例与四个水文站21年来平均径流和Q95极端径流量的变化率成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函数关系。此外,还可以发现降水变化比例对年平均径流量变化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对Q95极端径流量变化率的影响程度。降水变化比例与四个水文站春季和冬季径流占比成向下的抛物线响应函数关系,与四个水文站夏季和秋季径流占比成向上的抛物线响应函数关系。(4)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增长值与利津和三门峡水文站平均径流和Q95极端径流量的变化率成向上的抛物线响应函数关系,与头道拐和唐乃亥水文站平均径流和Q95极端径流量的变化率成向下的抛物线响应函数关系。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上升都会导致夏季和秋季的径流量占比增长,而都会导致春季和冬季的径流量占比显现为明显减少的趋势,这表明气温升高会加剧径流量年内分布的集中程度,致使水资源分配更加的不均衡,会增加春季和冬季干旱的风险。(5)相较于基准期(1970-1990年),RCP-LUC1(现状延续)和RCP-LUC2(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黄河流域水文站点的平均径流量都呈现增长趋势,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也趋于增大。(6)RCP-LUC1(现状延续)和RCP-LUC2(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黄河流域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四个水文站春季径流量占比都显示为减小的趋势,冬季径流量占比都趋于增长,而夏季和秋季径流量占比增减不一。(7)RCP-LUC1(现状延续)和RCP-LUC2(生态保护)两种情景下,黄河流域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四个水文站月径流量占比趋于减小的月份发生在4月、5月、6月、7月和10月,月径流量占比趋于增长的月份发生在1月、2月、8月、9月和12月。(8)相较于RCP-LUC1(现状延续)情景,RCP-LUC2(生态保护)情景下平均径流量增幅更大,但是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却有所降低。(9)黄河流域未来时期的气象干旱呈加剧趋势,随着辐射强迫水平的升高,黄河流域表现为干旱加剧的区域范围日益增长,干旱加剧速度也日益增大。兰州~头道拐区域和黄河中游区域是未来时期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夏季是黄河流域气象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
宋利兵[10](2020)在《气候变化下中国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模拟》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是人们持续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我国南北跨度大,各地区气候差异显着,降雨、辐射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应对措施差异明显。本研究以玉米为研究对象,以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区的杨凌试验点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夏玉米的影响,同时通过评估和提高CERES-Maize模型在水分胁迫情况下对玉米生长的模拟能力来更好的理解干旱对夏玉米的影响机理;利用作物模型分析理解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温的下降以及品种更替对陕西省玉米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统计模型分析温度增加和玉米播种面积分布中心的北移对历史和未来全国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苗期严重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玉米连续4个生长季的不同生育期田间受旱田间试验表明:玉米苗期水分胁迫通过降低截获有效光合辐射和辐射利用效率,导致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下降且影响持续到玉米生殖生长阶段,进而导致玉米籽粒粒重和总产量的降低。同时,苗期严重持续的水分胁迫会破坏光合膜结构,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利用效率,即使其后生长期的灌溉水平与全灌溉处理相同,玉米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后期也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总之,在夏玉米苗期受到严重长期水分胁迫时,可能会导致不可恢复的产量损失。(2)改进CERES-Maize模型模拟水分胁迫下玉米生长的能力通过对CERES-Maize模型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籽粒重、地上生物量、产量和叶面积指数模拟精度的评估和改进,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全灌溉情景下各变量的变化,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特别是苗期水分胁迫处理下,模型模拟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在原始的CERES-Maize模型中,没有考虑水分胁迫对物候期的影响。而在营养生长期特别是苗期水分胁迫推迟了玉米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延长了玉米的生长期。因此,通过在模型中加入这些效应,以改善模型对玉米物候期的模拟。同时,由于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被高估,CERES-Maize低估了叶片面积、地上生物量和产量,本研究通过修改用于计算根系吸水的土壤水特性系数改进水分胁迫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对LAI和土壤含水量的模拟更加准确。另外,本研究通过引入一个线性回归的光合利用率和水分胁迫关系系数,以反映苗期严重的水分胁迫对叶片结构损伤导致光合利用率较低的影响。通过考虑这一因素,模型对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产量和土壤水分含量的模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3)量化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温度的下降以及玉米品种的更替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分气象站数据均表明日照时数(SSH)呈下降趋势且夏季玉米生长季节最为明显。1994-2012年夏玉米生育期,陕西省19个气象站的SSH下降趋势为-0.068 h d-1,同一时期日最高温度(Tmax)呈每十年-0.5℃的下降趋势。在考虑品种变化的影响的基础上,利用CERES-Maize模型对SSH和Tmax有下降趋势和无下降趋势进行对比模拟。结果表明,SSH下降主要通过限制根系生长使玉米产量平均下降8%,而且这种影响在SSH较短的站点比较长的站点更为明显。同时,Tmax的降低在一些站点通过延长玉米生育期,使玉米产量增加;而在另外一些站点通过降低生育期总积温从而使产量减少。此外,根据模拟结果和观察均显示产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此期间频繁的品种替换导致。与原品种相比,新品种的生长期较长,灌浆时间较长。玉米净产量随着品种替代和产量下降的综合效应而增加。(4)分析气候变化和玉米播种面积分布的北移对全国玉米产量的影响从1979年到2015年,中国玉米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面积都有很大增长。在此期间北方尤其是东北和新疆的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迅速增加,全国的玉米播种面积分布和生产中心整体呈现北移的现象。由于温度的持续增加导致玉米各生育期的生长积温(GDD)和高温危害积温(KDD)均在增加。利用面板统计回归型建立产量和GDD以及KDD之间的关系,通过设置玉米播种面积分布有无北移现象对比分析得出:与实际种植面积分布逐渐北移相比,播种面积分布没有北移对GDD的影响较小,两种情景下GDD的产量趋势也相似。但是,在播种面积分布没有北移情况下,KDD显着增加,导致全国玉米产量的减少。表明玉米播种面积分布的北移在全国尺度上显着的降低KDD,从而增加了玉米产量,有效缓解了温度升高带来的高温危害负效应。根据当前全国玉米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增长趋势,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在2050年达到饱和(当前粮食种植总面积)。利用回归模型预测了2050-2100年四种RCP情景下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在所有RCP情景中,GDD趋势对产量趋势的影响很小。其中在RCP2.6(低排放)情景下,KDD趋势对产量的趋势影响不大。其他三种RCP情况下,KDD趋势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下跌(18-102 kg a-1)。总而言之,在未来播种面积饱和的情况下,没有了播种面积分布北移对温度升高的抵消效应,未来KDD趋势导致的产量下降趋势(-40 kg hm-2 a-1)远大于近期值(-10 kg hm-2 a-1)。本文由点(杨凌试验点)到区域(陕西省)最后到全国尺度,主要从气候变化和与作物相关联的光照、温度、水分和人类采取的适应措施出发,探索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知识体系中的不足之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对我国玉米产量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依据,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适应措施提供帮助。
二、气候变化20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候变化2001(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2 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自然状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水文气象 |
2.1.4 土壤植被 |
2.1.5 水利工程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水文气象数据 |
2.2.2 土壤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DEM数据 |
第3章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3.1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识别方法 |
3.1.1 趋势性分析方法 |
3.1.2 周期性分析方法 |
3.1.3 突变性分析方法 |
3.2 水文气象要素趋势性分析 |
3.2.1 降水变化趋势 |
3.2.2 气温变化趋势 |
3.2.3 潜在蒸散发变化趋势 |
3.2.4 径流变化趋势 |
3.3 水文气象要素周期性分析 |
3.3.1 降水周期性分析 |
3.3.2 气温周期性分析 |
3.3.3 潜在蒸散发周期性分析 |
3.3.4 径流周期性分析 |
3.4 水文气候要素突变性分析 |
3.4.1 降水突变点分析 |
3.4.2 气温突变点分析 |
3.4.3 潜在蒸散发突变点分析 |
3.4.4 径流突变点分析 |
3.4.5 突变点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WAT水文模型构建 |
4.1 SWAT模型概述 |
4.2 SWAT模型结构与原理 |
4.2.1 SWAT模型结构 |
4.2.2 SWAT模型原理 |
4.3 SWAT模型数据库构建 |
4.3.1 DEM图 |
4.3.2 土地利用数据库 |
4.3.3 土壤数据库 |
4.3.4 气象数据库 |
4.3.5 水库 |
4.3.6 生活及工业取用水 |
4.3.7 灌溉用水 |
4.4 SWAT模型流域特征提取 |
4.4.1 流域水系提取及子流域的划分 |
4.4.2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
4.5 SWAT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 |
4.5.1 模拟时段选取 |
4.5.2 SWAT模型的建立 |
4.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5.4 参数率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定量分离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 |
5.1.2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法 |
5.1.3 弹性系数法 |
5.1.4 水文模拟法 |
5.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径流响应估算 |
5.2.1 研究阶段的划分 |
5.2.2 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 |
5.2.3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法 |
5.2.4 弹性系数法 |
5.2.5 水文模拟法 |
5.2.6 归因结果对比分析 |
5.3 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
5.3.1 气候要素 |
5.3.2 人类活动要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 |
6.1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1.1 气候情景的设计方法 |
6.1.2 年均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1.3 年内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2 径流对土地利用的响应 |
6.2.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6.2.2 土地利用情景的设计方法 |
6.2.3 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径流响应 |
6.3 基于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预测 |
6.3.1 土地利用预测 |
6.3.2 基于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农业气候资源演变下双季稻冷热灾害风险分析与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2.2 双季稻冷、热灾害特点 |
1.2.3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预估 |
1.2.4 双季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双季稻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气象观测数据 |
2.2.2 农业气象观测数据 |
2.2.3 气候模式数据 |
2.3 气候情景数据处理 |
2.3.1 GCM统计降尺度 |
2.3.2 PRECIS输出结果偏差订正 |
2.4 气候情景数据检验分析 |
2.5 双季稻热量资源特点 |
2.5.1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热量资源利用的影响 |
2.5.2 双季稻热量资源潜在变化 |
2.6 双季稻冷热灾害特点 |
2.6.1 双季稻冷热灾害指标 |
2.6.2 双季稻冷热灾害风险分析 |
2.7 双季稻适应气候变化对策 |
第三章 高分辨率气候情景数据构建 |
3.1 数据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原始GCM/PRECIS与观测对比 |
3.2.2 BCSD-GCM/BC-PRECIS与观测对比 |
3.2.3 模型模拟定量化评价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分辨率气候情景下中国区域温度变化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平均态温度的潜在变化 |
4.2.2 极端温度的潜在变化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双季稻区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双季稻生长期变化特征 |
5.2.2 双季稻热量资源利用特点 |
5.2.3 双季稻生长期潜在变化特点 |
5.2.4 双季稻生长期积温潜在变化特点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双季稻冷热灾害变化特征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2001-2015 年双季稻冷热灾害发生频次 |
6.2.2 复合灾害概率分布函数选取 |
6.2.3 单一灾害风险概率 |
6.2.4 复合灾害风险概率 |
6.2.5 单一灾害风险 |
6.2.6 复合灾害风险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双季稻冷热灾害适应气候变化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冷热灾害适应气候变化最优制度时间分布特点 |
7.2.2 冷热灾害适应气候变化最优制度空间分布特点 |
7.2.3 品种抗逆性调整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气候与地形因子对浑善达克沙地ANPP的影响 ——以多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候变化对区域环境的研究进展 |
1.2.2 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
1.2.3 不同地形下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研究 |
1.2.4 土壤湿度遥感研究 |
1.2.5 深度学习模型的常见网络结构和应用 |
1.2.6 环境因子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估算的研究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被类型 |
2.2 数据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区温度、降水和干旱特征 |
2.3.2 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空间变化统计 |
2.3.3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空间模拟 |
2.3.4 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形植被地上生产力的模拟 |
3 研究区温度、降水和干旱特征 |
3.1 气温在多伦区域时间尺度研究 |
3.1.1 多年生长季气温变化规律 |
3.1.2 多年生长季气温变化周期特征 |
3.2 降水在多伦区域时间尺度研究 |
3.2.1 多年生长季降水变化规律 |
3.2.2 多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特征 |
3.3 传统干旱监测方法在多伦区域时间尺度研究 |
3.3.1 多年生长季气象干旱指数变化规律 |
3.3.2 多年标准化降水指数变化周期特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空间变化统计 |
4.1 地表温度基本变化特征 |
4.1.1 基于地表温度空间面积特征 |
4.1.2 地表温度空间变化趋势与稳定性 |
4.2 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
4.2.1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特征空间的构建 |
4.2.2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土壤湿度评估 |
4.2.3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区域干-湿面积分析 |
4.2.4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空间变化趋势与稳定性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地表温度空间分布模拟 |
5.1 地表温度模拟变量参数选取和模型评估 |
5.1.1 参数选取 |
5.1.2 模型评估 |
5.2 基于生长季空间地表温度的模拟 |
5.3 特定环境条件下气象站温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
5.4 特定环境不同覆盖度条件下气温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
5.5 气温变化条件下地表温度空间变化特征 |
5.5.1 生长季气温变化对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
5.5.2 地表温度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特征 |
5.5.3 地表温度随NDVI的变化特征 |
5.6 讨论 |
5.7 小结 |
6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土壤湿度空间分布模拟 |
6.1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拟变量选取和模型评估 |
6.1.1 参数选取 |
6.1.2 模型评估 |
6.2 基于生长季空间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模拟 |
6.3 特定环境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随温度变化特征 |
6.4 干湿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
6.4.1 降水、SPI指数与TVDI相关性 |
6.4.2 生长季降水量变化对土壤湿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
6.4.3 土壤湿度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
6.4.4 土壤湿度随NDVI的变化特征 |
6.5 讨论 |
6.6 小结 |
7 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形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模拟 |
7.1 气温变化下,有效积温空间变化特征 |
7.1.1 气温和地表温度相关性分析 |
7.1.2 有效积温模拟评估 |
7.1.3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有效积温的模拟评估 |
7.1.4 气温变化条件下有效积温变化特征 |
7.1.5 有效积温随海拔、坡度和坡向变化特征 |
7.1.6 有效积温随NDVI变化特征 |
7.2 水热变化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变化影响 |
7.2.1 气温不变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随降水量变化特征 |
7.2.2 气温升高2℃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随降水量变化特征 |
7.2.3 气温升高4℃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随降水量变化特征 |
7.2.4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特征 |
7.3 讨论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全球气候法治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全球气候法治的实践背景 |
(二)全球气候法治的实践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全球气候治理相关问题研究 |
(二)国际法治相关问题研究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研究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全球气候法治的提出 |
一、由全球治理推导出的全球气候法治 |
二、由国际法治推导出的全球气候法治 |
三、全球气候法治的内涵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球气候法治的现实问题 |
一、全球气候法治作为法律手段的现实问题 |
(一)全球气候法律治理规则梳理 |
(二)《京都议定书》:硬法规制下参与度欠缺 |
(三)《哥本哈根协议》:软法规制下执行力匮乏 |
(四)《巴黎协定》:软硬兼济规制落实面临挑战 |
二、全球气候法治作为法治标尺的现实问题 |
(一)作为全球气候法治标准的良法与善治 |
(二)国际气候良法在实质与形式上的问题 |
(三)全球气候善治在立法、守法、司法、执法中的问题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气候法治现实问题的成因 |
一、国家短期气候利益需求冲突 |
(一)国家短期气候利益需求不同决定了国家立场不同 |
(二)国家短期气候利益需求冲突导致了气候协议的缺陷 |
二、缺乏正确国家气候利益观念的引导 |
(一)短视的“本国优先”国家气候利益观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仍需时间淬炼 |
三、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局限 |
(一)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减排意愿 |
(二)科技发展水平限制减排力度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气候法治可行性分析 |
一、国家气候利益观念重新确立的可能性 |
(一)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推进形成一致的国家气候利益观 |
(二)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促进确立和谐共进的国家气候利益观 |
(三)绿色发展的可行性推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气候利益观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践新型国家利益观 |
二、完善并善意遵守相关气候制度的可能性 |
(一)完善《巴黎协定》的可能性 |
(二)善意遵守《巴黎协定》的可能性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气候法治的实现路径 |
一、树立人本主义国家气候利益观 |
(一)国家层面推动确立人本主义国家气候利益观 |
(二)国际组织层面促进形成人本主义国家气候利益观 |
(三)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层面传播和倡导人本主义国家气候利益观 |
二、完善气候制度有效保障运行 |
(一)国家全面参与国际气候制度设计运作辅以国内政策支持 |
(二)国际组织促进国际气候法律规则的订立实施和公正司法的实现 |
(三)非政府组织、企业与个人对国际气候法律规则建议草拟监督评价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5)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气候变化对草原火的影响研究 |
1.3.3 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
1.3.4 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风险预估研究 |
1.3.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撑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灾害系统理论 |
2.1.2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 |
2.1.3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理论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自然概况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2.4 研究区历史草原火灾概况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遥感影像数据 |
2.3.2 气象数据 |
2.3.3 社会经济数据 |
2.3.4 未来模式比较计划数据 |
2.3.5 野外生物量采集实验 |
2.3.6 其他辅助数据 |
2.4 研究方法 |
2.4.1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
2.4.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
2.4.3 核密度分析 |
2.4.4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计算 |
2.4.5 极端气候指数计算 |
2.4.6 随机森林模型 |
2.4.7 熵权法 |
2.4.8 统计降尺度方法 |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分布特征 |
3.1.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间分布特征 |
3.1.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分布特征 |
3.2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分析 |
3.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年际尺度演变规律 |
3.2.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演变规律 |
3.3 内蒙古草原火灾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 |
4.1 草原火灾危险性形成机理及概念框架 |
4.2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内蒙古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2 内蒙古草原火灾可燃物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3 内蒙古草原火灾火环境危险性分布特征 |
4.3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
4.3.1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指数的构建 |
4.3.2 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 |
5.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 |
5.2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识别与量化 |
5.2.1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指标计算 |
5.2.2 草原火灾敏感性分析 |
5.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识别及量化 |
5.3.1 草原火灾暴露性计算 |
5.3.2 草原火灾适应性计算 |
5.3.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分析 |
5.4 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与等级区划 |
5.4.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
5.4.2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 |
6.1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
6.2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 |
6.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典型年份风险评价 |
6.2.2 内蒙古2001-2018 年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
6.3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的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1 气候模式模拟能力评估 |
7.2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危险性因子演变分析 |
7.2.1 不同RCPs情景下气候因子变化分析 |
7.2.2 不同RCPs情景下可燃物因子变化分析 |
7.3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分析 |
7.3.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空间分布 |
7.3.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危险性预估 |
7.4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分析 |
7.4.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空间分布 |
7.4.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确定性及展望 |
8.3.1 不确定性分析 |
8.3.2 政策建议 |
8.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支撑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
2.1.2 自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1.4 水资源现状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变化特征及空间分析 |
3.1 气候与水资源量趋势变化分析 |
3.1.1 降雨的趋势分析 |
3.1.2 气温的趋势分析 |
3.1.3 水资源量的趋势分析 |
3.2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突变分析 |
3.2.1 降雨的突变分析 |
3.2.2 气温的突变分析 |
3.2.3 水资源量的突变分析 |
3.3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1 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3 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量的相关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分析 |
4.1 喀斯特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特性 |
4.2 指标体系的选取的原则 |
4.3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指标权重确定 |
4.4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的等级划分 |
4.4.2 水资源脆弱性的时间变化特征 |
4.4.3 水资源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
4.4.4 不同分区脆弱性构成 |
4.5 气候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
4.5.1 降雨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
4.5.2 气温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
4.5.3 气候突变年份水资源脆弱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缓解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
5.1 缓解不同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策略分析 |
5.2 缓解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
5.2.1 应对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管理对策 |
5.2.2 根据脆弱性分区针对性治理 |
5.2.3 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5.2.4 强化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7)寒旱区河川径流变化特征、归因与预测 ——以玛纳斯河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
1.2.2 径流成分识别 |
1.2.3 未来气候情景下径流变化预估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数据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1 水文气候数据 |
2.2.2 积雪数据 |
2.2.3 大气环流因子 |
2.2.4 土地利用及NDVI |
2.2.5 数字高程DEM数据 |
2.2.6 未来气候情景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 |
2.3.2 径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2.3.3 径流组分划分及未来预估 |
2.3.4 偏差纠正 |
第三章 历史时期径流演变与主导因子识别 |
3.1 径流及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 |
3.2 土地利用变化 |
3.3 径流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
3.3.1 径流与影响因子的总体关系 |
3.3.2 径流与影响因子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径流与气候之间的联系 |
3.4.2 土地利用/覆被对径流的影响 |
3.4.3 对寒旱区的径流管理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径流成分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SRM模型校准 |
4.1.1 高程划分 |
4.1.2 变量获取 |
4.1.3 参数优化 |
4.2 径流模拟 |
4.3 径流组分 |
4.4 径流组分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4.4.1 径流组分与环境因子间的总体关系 |
4.4.2 径流组分与环境因子间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关系 |
4.5 讨论 |
4.5.1 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
4.5.2 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未来时期气候与径流变化情景预估 |
5.1 RCM输出的偏差纠正 |
5.2 未来气候变化 |
5.3 未来径流变化 |
5.4 不同组分径流量变化的预估 |
5.5 讨论 |
5.5.1 水文气候预估的不确定性 |
5.5.2 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西南地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1.2.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相对作用研究 |
1.2.3 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研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植被特征 |
2.2 研究数据 |
2.2.1 MODIS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DEM数据 |
2.2.4 人口密度数据 |
2.2.5 其他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 |
2.3.2 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法 |
2.3.3 变异系数 |
2.3.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残差分析 |
2.3.5 相对作用分析法 |
2.3.6 相关分析 |
2.3.7 重心与标准差椭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地区植被NDVI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3.1 植被NDVI时间变化特征 |
3.2 植被NDVI空间分布特征 |
3.3 植被NDVI空间趋势分布特征 |
3.4 植被NDVI变化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相对作用研究 |
4.1 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4.2 人类活动对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4.3 植被覆盖改善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大小 |
4.4 植被覆盖退化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大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研究 |
5.1 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 |
5.1.1 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时空响应特征研究 |
5.1.2 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时滞效应研究 |
5.2 植被NDVI对人口密度变化时空响应特征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未来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旱涝灾害动态的地理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下径流响应的研究进展 |
1.2.2 气候变化下气象干旱的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变化下径流响应的研究进展 |
1.2.4 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 |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1 研究意义 |
1.5.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第三章 黄河流域历史时期径流变化及归因分析 |
3.1 黄河流域径流量与气候因素的变化趋势 |
3.2 突变分析 |
3.3 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
3.4 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 |
4.1 基于Arc GIS软件建立SWAT模型 |
4.1.1 DEM数据 |
4.1.2 土地利用数据 |
4.1.3 土壤数据 |
4.1.4 气象站点数据 |
4.2 SWAT模型运行与参数率定及验证 |
4.3 土地类型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 气候因素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1 降水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2 日最高气温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3 日最低气温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洪涝灾害预估 |
5.1 黄河流域未来时期气象要素变化 |
5.1.1 未来时期降水量变化 |
5.1.2 未来时期最高气温变化 |
5.1.3 未来时期最低气温变化 |
5.2 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模拟 |
5.3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预估 |
5.3.1 RCP-LUC1(现状延续)情景下黄河流域未来径流变化模拟 |
5.3.2 RCP-LUC2(生态保护)情景下黄河流域未来径流变化模拟 |
5.4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黄河流域洪涝灾害预估研究 |
5.4.1 RCP-LUC1(现状延续)情景下黄河流域未来洪涝灾害预估研究 |
5.4.2 RCP-LUC2(生态保护)情景下黄河流域未来洪涝灾害预估研究 |
5.5 径流模拟的不确定分析 |
5.5.1 参数率定对径流模拟的不确定影响 |
5.5.2 气候模式对径流模拟不确定影响 |
5.5.3 土地利用模拟对径流模拟的不确定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黄河流域未来干旱评估 |
6.1 气候模式数据精度验证 |
6.2 黄河流域未来降水量和参考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6.3 基于干燥指数(IA)的黄河流域未来气象干旱评估 |
6.4 基于SPEI的黄河流域未来气象干旱评估 |
6.5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地理计算的定义 |
IDRISI17 软件操作过程 |
Arc SWAT软件操作过程 |
科研经历与成果 |
致谢 |
(10)气候变化下中国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水分胁迫对玉米的影响 |
1.2.3 作物模型及其应用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田间实验 |
2.1.1 概述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气象条件 |
2.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6 数据分析计算 |
2.2 DSSAT模型 |
2.2.1 气象模块 |
2.2.2 土壤模块 |
2.2.3 植物氮磷平衡 |
2.2.4 通用作物模块 |
2.2.5 作物模块 |
2.2.6 管理模块 |
2.2.7 模型所需数据 |
2.2.8 数据输入工具 |
2.2.9 DSSAT中遗传数据的模拟 |
2.2.10 模型分析工具 |
2.2.11 模型源代码编译 |
2.3 统计模型 |
2.4 数据及趋势分析 |
2.4.1 气象数据 |
2.4.2 作物数据 |
2.4.3 数据趋势分析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过程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各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苗期水分胁迫随时间的变化 |
3.4 苗期受旱对夏玉米物候期的影响 |
3.5 苗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的影响 |
3.6 苗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 苗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籽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
3.8 小结 |
第四章 水分胁迫条件下CERES-Maize模拟评估 |
4.1 概述 |
4.2 CERES-Maize模型的输入数据 |
4.2.1 气象数据 |
4.2.2 土壤数据 |
4.2.3 田间管理数据 |
4.2.4 田间观测数据 |
4.3 CERES-Maize模型的校准和验证 |
4.3.1 数据和评价指标 |
4.3.2 模型参数率定 |
4.3.3 模型校准验证结果 |
4.4 CERES-Maize模拟水分胁迫下玉米生长发育 |
4.5 小结 |
第五章 提高水分胁迫下CERES-Maize模拟玉米生长的能力 |
5.1 概述 |
5.2 CERES-Maize水分胁迫计算 |
5.3 CERES-Maize水分胁迫情况下的机理分析和提高 |
5.3.1 水分胁迫对物候期的影响 |
5.3.2 水分胁迫对光合过程的影响 |
5.3.3 提高根系吸水参数化方案 |
5.3.4 RUE计算方案的改进 |
5.3.5 CERES-Maize基础数据的模拟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气候变化以及品种更替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1 概述 |
6.2 区域选取和情景设置 |
6.2.1 区域选取 |
6.2.2 情景设置 |
6.2.3 模型校准验证 |
6.3 结果分析 |
6.3.1 日照时数长时间趋势和季节变化 |
6.3.2 日照时数下降的空间分布 |
6.3.3 玉米生育期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
6.3.4 玉米生育期长度的变化趋势 |
6.3.5 模型校准与验证 |
6.3.6 玉米品种及参数的变化 |
6.3.7 气候和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日照时数下降的原因 |
6.4.2 降雨对产量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气候变化和种植面积分布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7.1 概述 |
7.2 种植区域划分 |
7.3 结果分析 |
7.3.1 玉米总产量、单产和播种面积趋势 |
7.3.2 1979-2015年中国玉米地理分布变化 |
7.3.3 玉米生长期GDD和 KDD变化 |
7.3.4 气候变化下产量趋势 |
7.3.5 玉米种植面积地理分布变化趋势 |
7.3.6 未来产量趋势 |
7.4 讨论 |
7.4.1 其他因素对模型回归结果的影响 |
7.4.2 未来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气候变化2001(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D]. 李苏.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农业气候资源演变下双季稻冷热灾害风险分析与适应对策[D]. 张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气候与地形因子对浑善达克沙地ANPP的影响 ——以多伦县为例[D]. 王雨晴.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全球气候法治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D]. 马文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5]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D]. 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D]. 江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7]寒旱区河川径流变化特征、归因与预测 ——以玛纳斯河源区为例[D]. 杨武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西南地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D]. 马瑞雪.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9]未来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旱涝灾害动态的地理计算[D]. 姬广兴.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气候变化下中国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模拟[D]. 宋利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