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雪芹》的叙事策略及人文观照(论文文献综述)
马君程[1](2020)在《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文中指出贾樟柯以一种“睁眼看世界”的正视态度对待生活,以一种严峻的态度,不虚假的面对现实。他以对真实生活的还原作为出发点,以对底层群众的人文关怀作为立足点,跟随时代的脚步,一步一趋地表现着当下时代的宽度与生活的厚度。他的电影作品使得观众看到了当下的真实现实生活,形成了对过去时代不可再现的总结与反思。笔者以贾樟柯的故事片创作为研究基础,以电影真实性为研究视角,来论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丰富内涵。贾樟柯作为时代的良心影人,他一直以对时代的文献性记录作为己任,以对边缘人物的人文关怀为核心,既反映出了贾樟柯的电影良知,也体现出他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情有独钟。他是巴赞纪实美学的中国“代言人”,他的镜头之下是别样的中国真实写照,他一直执着于对电影真实性的追求,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探寻是他不变的电影母题,贾樟柯用他充满东方哲理的笔触在世界影史上书写下他电影真实性的注脚。本文分为九个章节来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探讨:第一章是电影真实性概述,首先对于电影真实性发展历史做了简单的梳理,再对电影真实性的四个维度和三个超越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最后对于贾樟柯的独特电影真实性进行了解读。第二章是通过空间、时间、视觉和听觉四个方面,较为完整地解读了贾樟柯的生活表象维度。第三章是生活真实是对于生活表象的内在深入,通过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来深入生活表象肌理,实现对于生活表象第一次超越,达到生活真实维度。第四章是通过对贾樟柯生活真实的来源、体现、尊重和真义,来对生活真实维度进行分析,阐述贾樟柯对于生活真实的正确把握。第五章是贾樟柯对于生活表象和生活真实的一种艺术重塑,脱离生活的范畴,进入到艺术的殿堂,是对于二者的第二次超越。第六章是通过艺术真实动态模型来对贾樟柯艺术真实维度进行全面解读,艺术真实的实现需要导演、电影作品和观众三者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实现。第七章是贾樟柯通过电影对于现实去蔽的第三次超越,实现艺术的澄明,达到艺术真理维度。第八章是通过市场、艺术、国家、民族这四个方面,来对贾樟柯的艺术真理进行分析,解读贾樟柯电影的现实意义。第九章是从数字媒体技术出发,来阐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真正内涵以及电影真实性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以上九个章节,以“电影真实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来进行分层次论述,分析其在生活表象、生活真实、艺术真实、艺术真理四个不同维度的表达,以及在三个超越之中,四者如何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以求能够将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并通过以贾樟柯电影作品为例,对电影真实性这一动态开放系统的不同层面和丰富内涵作出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予广大学者以些许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黄金萍[2](2018)在《唐浩明历史小说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历史小说是指现代作家根据自身对中华民族历史的理解、想象及建构,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审美创造的一种现代叙事形式。现代历史小说因其特有的思想、文化与艺术魅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则是当代历史小说谱系中至为重要的一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唐浩明以晚清人物为题材的三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旷代逸才·杨度》以及《张之洞》。本论文从唐浩明及其创作的小说切入,从社会视角、文化视角、历史视角、心理学视角以及文学视角展开探讨与分析。论文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围绕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这一特定文学与文化现象,考察论文选题的缘起与意义。论文首先阐述了“现代历史小说”的基本特征、社会功能以及审美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尤其是追溯了在现代以来“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曾国藩、杨度、张之洞这三位一直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百年历史着述中评价标准的变化。同时,通过探讨新时期以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路径以及晚清题材历史小说的独特意义,指出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所蕴含的主体意识、思想内蕴、传统资源以及价值评判等多方面的意义。其次,通过回顾现代历史小说研究史尤其是新时期唐浩明历史小说研究的历史,指出当前历史小说相关研究的整体情况与存在问题。最后,就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作细致的说明。论文第一章“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分述唐浩明历史小说创作的动因:社会思想的逐步解放推动了历史敏感题材在文学表现上的进一步松动,“文化热”与寻根思潮的兴起为唐浩明小说创作的民族文化表现提供了借鉴资源,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紧迫性为唐浩明的创作设置了宏阔的世界背景并提供了文化现代转化的文学表现的原动力。论文第二章“史传情结与对话精神”重点阐述唐浩明本人在历史小说创作上主体性的自觉,并将作家的这种主体自觉意识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在敬畏真实的史学态度下进行合理虚构与想象的自由;二是坚持对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并将文化担当精神贯穿于三部作品的创作之中;三是坚持对笔下历史人物进行心灵层面的分析与人性层面的对话。论文第三章“入世追问与文化重构”着重探讨小说文本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内涵,先是分析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中是如何表现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曲折历程的,继而探讨在本土视野下唐浩明小说是如何弘扬湖湘地域文化的特色的,以及如何表现传统文化应对西方挑战时的近代转化与生存追问的。论文第四章“范式转化与经典传承”主要对唐浩明创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资源多方面借鉴的经验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诸如对“史传文学”资源的充分借鉴、对古典小说资源的自觉传承以及对民间文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等,重点是通过细致的文本细读挖掘唐浩明历史小说对于传统文学资源的全面借鉴与创新发展。论文第五章“类型比较与风格异同”主要是基于个案分析与比较研究的视野,将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同当代其他有影响力的典型作家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厘定唐浩明小说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义,具体内容是通过与二月河历史小说的比较,考察二者在通俗化叙事方面的趣味差异;通过与高阳历史小说的比较,考察二者在晚清题材表现上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别;通过与刘斯奋历史小说比较,考察二者在文人题材历史小说上的异同。在结语部分,主要是立足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大背景,综合上文内容,分析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的典范性意义与创作经验推广的可能性,同时也正视其创作本身的一些缺陷与不足,包括思想内涵上的某些偏失、部分章节叙事艺术上的薄弱以及语言表达上的拘谨等等,以期为新世纪历史小说的进一步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顾奕俊[3](2017)在《苏童小说中的江南叙事传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代表作家,苏童及其小说创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就受到国内外研究领域的充分关注。尤其是以“江南”为切入点的研究成果更是枚不胜举。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研究论述往往将苏童小说中的“江南”割裂为独立个体,忽视了潜流其下的江南叙事传统。作为带有地域色彩的叙事传统,江南叙事传统自出现以来,就在内外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嬗变转向。尤其是自中国新时期文学始,江南叙事传统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多股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都形成重要影响。苏童的小说创作深受江南叙事传统浸染,与此同时,苏童及其小说创作也反作用于江南叙事传统,对江南叙事传统在今后的演变态势产生积极作用。有鉴于此,本论文选择以江南叙事传统为论述点,加以阐发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江南叙事传统自1949年共和国文学诞生后的嬗变轨迹与影响意义,从发生学层面阐发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继承,并借助具体作品评述,探析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发扬;第二部分从想象力与虚构性质、逻辑支撑安排、小说思想内涵三个角度,论述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文本建构及其途径;第三部分则分别以短篇小说《祝福》与《茨菰》、长篇小说《河岸》与《檀香刑》为比较关系,加以分析苏童与先期江南作家代表鲁迅、同期北方地域叙事代表人物莫言在小说创作上的异同,并在这一基础上,探究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当代文学史意义。对于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考察,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苏童小说的价值意义,更加贴近作者创作意图与宗旨。除此之外,有关江南叙事传统的研究也将对中国当代作家的评析、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着述,提供某种可供参考的视角与若干理论探讨的前提。
王拓[4](2015)在《晚清杨柳青画师高桐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桐轩(公元1835年-1906年),是中国十八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初活跃于京畿一带的民间职业画家,也是津门杨柳青镇从事木版年画创作的着名画师。高桐轩绘画创作领域广泛,从民间肖像画绘制到木版年画的创作都取得很大的成就。他一生游历辗转于晚清宫廷、乡村与市井之间,这种艺术经历不仅使他有意吸收了晚清宫廷画风与西洋线法画的艺术表现技巧,而且还将古代文人的绘画传统与晚明以来民间版画的审美趣味融入到他的年画创作中,形成了迥异于杨柳青传统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其晚年创作的木版年画作品既深受传统的宫廷绘画影响,又凸显了传统文人画的审美倾向。其作品借鉴宫廷绘画的物象元素,运用西洋“透视法”技法和灰色套版印刷技术表现画面的空间明暗,其画面内容不仅场面宏大且刻绘亦精致灰雅,在艺术的格调上实现了俗与雅的审美融合。特别是岁时节景题材的年画作品,不仅涉及民间社会的精神侧面而且贴近民间生活的创作视角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面貌。这种揉入宫廷贵族与民间市井文化风情所形成的不同于宫廷绘画、文人绘画以及传统的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全新艺术风格对清末杨柳青民间木版年画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而这在晚清杨柳青木版年画日益衰微的进程中也凸显出重要的文化标型意义。高桐轩将自己一生积累的绘画技法经验以及他个人的绘画思想编撰成一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画论专书——《墨余琐录》。该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出自民间职业画家的绘画理论着作,不仅利导民间绘画的创作实践,而且是民间画工集体绘画实践的经验总结,对于研究中国民间绘画尤其是肖像画和民间木版年画的制作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民间画工阶层的代表人物,高桐轩在画论中还表达了他对精英阶层文人士夫绘画思想的批判立场和审美态度。对晚清民间画师高桐轩创作的年画图像和相关史料的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可正视绘画史中可能被忽视和简单化的学术内容,从客观的角度重现时代和地域以及因画家本人因素而形成的特殊的绘画审美样式、创作脉络以及人文观照方式,是挖掘民间画工传统艺术精神的砌基。
陈冬梅[5](2013)在《幼儿园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 ——以泰安市S和J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面对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的发展空间的挤占,目睹现代教育陷入功利主义这一现实,身处教育中的每一个人该如何面对、把握?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一种呵护人的精神成长、叩访人的内心灵魂、彰显人的不同个性、关怀人的生命质量的充盈着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汇,灵魂与灵魂的倾诉与告白。基于幼儿的特质以及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幼儿园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对幼儿精神和生命的关怀。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关注生命、关注成长、关注师幼在园的生命质量。每个人都有生命,每个人都经历教育,对于生命与教育、生命与成功的探讨,生命就是成功的种子,幼儿园教育就是种子的教育。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有选题的由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几个方面。第二章,从儿童观、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幼儿园课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幼儿园教育的人文关怀思想。第三章,笔者通过对泰安市S和J幼儿园部分教师、园长、家长的调查、访谈以及到幼儿园实地观察,发现目前幼儿园教育的各要素中均存在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幼儿园管理中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的脱节,管理中对教师主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不够;一日生活常规的制定以教师需要为准而不是师幼互动的结果,一日生活的诸环节与要求没有体现幼儿个体性差异从而压制幼儿精神;幼儿园课程设置偏颇,课程实施中幼儿主体性丧失,课程评价中无视教师与幼儿的评价主体地位,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功利取向等。第四章,分析了幼儿园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上的匮乏与片面、幼儿园市场化与管理误区、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人文精神在幼儿园内的缺失。第五章,提出了幼儿园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建议,笔者认为:园长、教师人文素养是落实幼儿园教育人文关怀的关键;然后是确定幼儿园管理的人文取向;最后,在幼儿保育、幼儿教学工作实践中落实幼儿园教育的人文关怀。
李红梅[6](2013)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对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美学现代性的一种考量》文中研究指明早期都市流行歌曲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音乐样式之一。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之间由对立、冲突,到最终走向融合,共同演绎了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面对突如其来的现代性潮流,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融汇古今,博采中西,不仅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还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浴火重生,使古老的审美范式焕发出更大的光彩。流行音乐在20世纪的兴起,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文化现象,但由于中国开启现代性进程的特殊背景,早期都市流行歌曲因此呈现出“时代曲”和“救亡歌”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救亡歌”反映了当时人们反抗殖民侵略、构建现代性民族国家的革命诉求;“时代曲”则反映了民国时期人们追求个性解放、独立自由的审美理想。由于中国的现代性是在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下展开的,“救亡歌”所代表的认同机制以及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设想取得了现实合法性,而“时代曲”所代表的个性自由解放的一维却因为历史原因被长期遮蔽。“救亡歌”虽然曾经一度取得了现实合法性,但其建国后逐渐失去功用的历史命运也说明了现代审美认同机制的局限性。这也提示我们寻求一种更广泛的审美认同,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所追求的审美共通感。当我们把这些作为一种美学现象来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还要警惕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人的审美的作用,从而为人类自由解放事业的真正实现创造条件。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尽管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发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但由于不同的现代性发展历程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逻辑,所以美学现代性研究必须从中国现代性的具体境遇出发,才能给当下研究带来启示。中国开启现代性以来美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说明,五四精神的美学要义还远未实现,中国美学现代性挑战与契机同在。无所不在的现代性认同有着特殊的价值规律和资本逻辑,它在带来社会现代化的同时,也把人变成时间轴上的变量,导致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使不同民族国家卷入险象环生的现代博弈。对于全球化视野下的美学现代性来讲,寻求异质文明之间和谐相处的共同审美机制则是实现人类诗意栖居的关键所在。尽管现代性理论不应该缺少反思与批判,但它更应该是一个充满积极、欢乐气氛的过程,富有生命阳光的朗照,饱含深切的人文关怀。然而,由于现代人对物质追求造成了对生命自由时间的挤压和剥夺,这种时间观念的扭曲导致了现代性的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现代性作为一个社会形态来讲,终将会过去,而作为人文关怀的“当下”之维会具有永恒的价值。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乐感思维从时间的维度入手,以生命自由时间为基础的“物感”,来对抗由线性时间观导致的“物化”,对于现代人的自由解放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面对现代性进程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我们需要谨慎地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相对公允的历史评价,正视传统文化在应对现代性挑战时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对其中所蕴含的美学内涵进行细致的考查和衡量。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冲突表明,现代性还没有成为现代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自身存在的不足导致了其被边缘化的历史命运,但它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也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做出了表率。早期都市流行歌曲所蕴含的乐感思维对于生命体的尊重及其倡导的异质文明和谐共处的诗性智慧,对于解决美学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只有从代表生命自由时间的乐感思维出发,才能解构异化了的线性时间观,恢复生命体的自由,实现个性的解放,使现代人在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
陈婧[7](2012)在《张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张平8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祭妻》在文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接着他创作了一系列的以女性为主体,阐述女性命运的农村题材小说。90年代后,张平的创作进行了从家庭题材向政治、社会题材的转型,主要以政治写实小说暨官场小说为主。张平这些以男性为主角的“男性文本”中仍是塑造了时代女性群像。张平从前期到后期的创作中,女性形象的转变以及背后的意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国内众多学者多以张平的文学作品作为中国政治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典型例证,提及了张平的政治小说的创作艺术特征、审美个性与叙事策略,或是以张平的小说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剖析了张平小说独特的美学特征与思想特征,但并不关注张平小说中的女性叙事。因此本文由女性主义视角切入,观察张平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围绕这一主题对作品进行针对性分析,本文试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张平前期的“家庭苦情系列”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的类型和特征。张平虽然是一名男性知识分子,但是他同情底层劳动女性,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写了许多以女性为主体的小说,并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时代超拔性和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与80年代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相比,张平超越了自己男性知识分子的立场。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张平后期创作的政治写实主义小说中的女性群像的类型与特征,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归纳出张平的女性观以及其女性观背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批判现实主义。第三部分,则是将张平后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作一个多向化比较,与他的前期作品相比,他的女性人物逐渐退到了幕后。与其他官场小说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对比,可以发现张平始终对女性保持着一份尊重与关注。但与美国社会暴露小说相比,这些类型化的女性形象则丧失了一定的主体性。总而言之,张平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其独特的时代魅力,本文主要将张平不同时期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类比较,并通过前后两个时期、与同时期其他作家、与国外同类小说的对比,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剖析,揭示这些女性形象包含的意蕴。
申明秀[8](2012)在《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明清世情小说作为一个整体对象,从雅俗及地域的视角,通过中国文学古今视角的换位与互动研究,立足于对作品文本的细致解读,以期深度还原明清世情小说深广的思想内涵与上乘的艺术水准,凸显明清世情小说的文化性与地域性,廓清清末小说的雅俗新变与现代转型,力求对明清世情小说的全新把握与深层建构,并大致梳理与展示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及地域分布的现当代嬗变。本文主体部分共计五章,另有绪论及余论。绪论部分主要是界定本文的三大基本概念: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批评、文化地图,为下面主体部分论述的展开铺平道路。第一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发生——齐鲁一枝独秀》。齐鲁是明清长篇世情小说的发祥地与重要源泉,明代就奉献有两部世情力作《金瓶梅》与《醒世姻缘传》。“第一奇书”《金瓶梅》首先“奇”在作品内容彻头彻尾的“俗”;其次更“奇”在作品主题甚深的“雅”;当然也“奇”在作品细节的生动、人物的鲜明、结构的缜密、语言的传神等方面,而“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成为一朵伟大而永恒的世情人性的“恶之花”。带有明显的明人口吻与实录风格的《醒世姻缘传》是一曲沉重的道德挽歌,祭起的却是佛教果报论大旗,有着浓厚的道德情结与儒家本位思想的西周生,面对着人心不古、世风浇漓的社会现实,只能以浓烈的因果叙事来挽救世道人心,希翼西周古风重临世间。第二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自觉与发展——吴越竞艳》。苏州是明末清初短篇世情小说创作大潮的滥觞,而冯梦龙则可谓短篇世情小说的教主,他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大力提高小说的地位,并在其编撰的“三言”中成功地实现了雅俗整合,对其后中国世情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凌蒙初的“二拍”可谓出于冯梦龙的“三言”而又胜于“三言”,一方面,其无处不在的天命论与因果报应的世情叙事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性,实现了作者“尚奇”、“尚俗”的艺术追求,另一方面,凌蒙初对作品劝惩主旨的高度重视,又体现了其一片赤诚的道学心肠。凌蒙初“二拍”的创作实践把小说俗的内容与雅的主旨的有机整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冯梦龙一起,共同开启了明末清初世情性短篇拟话本小说创作高潮的序幕。杭州是明末清初短篇世情小说创作的重镇,先后出现了陆云龙兄弟、李渔、艾纳居士等小说名家。陆云龙兄弟以儒为宗,道释为翼,可谓真道学,其《型世言》发扬“三言”的劝诫主旨,而另辟蹊径,从正面直接树型,大力弘扬儒家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且强调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道学主旨与世情叙事融为一体,雅俗结合,而成为明清世情性拟话本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当无愧于“三言二拍一型”这一现代定论。李渔心中始终有着高雅的名士情结,虽然他做了很多俗事,由于他把小说等同于传奇,而一味求“新奇”与“娱心”,其小说“寓教于乐”的雅俗整合之路,虽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但过度的“乐”、“俗”几乎掩盖了“教”、“雅”,且传奇的程式化、符号化又使他忽视小说非常重要的细节描写,虽有绝世的天才,也难以产生真正优秀的作品,而令人惋惜。而艾衲先生的《豆棚闲话》可谓明清短篇世情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不容许过于赤裸裸地辟佛老,所以他煞费苦心地施了很多障眼法,艾衲居士、紫髯狂客、天空啸鹤包括陈斋长其实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豆棚闲话》可以说就是小说版的韩愈的《原道》抑或《驱鳄鱼文》。第三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深化——南北争雄》。清中叶江南长篇世情小说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南京,除了曹去晶的《姑妄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世情小说精品,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的《红楼梦》。曹去晶有着与众不同的创作态度、趣味与理念,他与评者林钝翁实为一人,这是打开《姑妄言》之谜尤其是它满纸“淫语”的一把关键的钥匙。《姑妄言》以佛教的果报论来劝谕世人,特别是以种种恐怖的淫报来警醒读者,显示了作者的“一片菩提心”,其复杂的人物、深广的主题铸就了作品世情小说的高雅品质。《儒林外史》是一部有着强烈讽刺特色的世情小说,它“破”、“立”结合,即“反儒”又“尊儒”,反的是“俗儒”,尊的是“雅儒”,同时它又既“贬道释”,又“趋道释”,贬的是道释门中种种丑陋现象,趋的是道释的甚深义理,而构成了作品深广的雅俗内涵,体现了世情小说一贯的劝惩与醒世主旨。清中叶北方长篇世情小说的创作,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北京有随缘下士的《林兰香》,齐鲁有李百川的《绿野仙踪》,中原有李绿园的《歧路灯》,而呈现“三国鼎立”的态势。“林兰香”有着三重意蕴,最表层是燕梦卿的个人悲剧,中间层是屈原的儒家精神,最里层则是尘梦苏醒之后的道家追求,所以《林兰香》虽有大量的儒家叙事,但其根本的意旨却是道家思想,具体表现为耿朗的由儒及道、燕梦卿的临终悟道、田春畹的儒道兼备以及宣爱娘、平彩云的道家本色等,其虽有过于文人化之嫌,而在雅俗结合上差强人意,但它依然是出色的明清世情小说之一。《绿野仙踪》的“绿野”象征着现实、世情,“仙踪”象征着道教,其“绿野”占了全书的大半篇幅,包括五大世情叙事板块,通过冷于冰的“仙踪”拼接而成。作品于“绿野”之上点缀的“仙踪”叙事是为了导引、提升“绿野”,而铸就了《绿野仙踪》世情小说的品格。《绿野仙踪》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绿野佛影”类世情杰作以及“绿野儒魂”的代表作《歧路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李绿园高擎的这盏“歧路灯”首先是儒家的理学之“灯”,中庸之“灯”,同时也是一盏汲取了佛老意蕴的道释之“灯”。《歧路灯》着力塑造了三组“雅人”形象,主人公谭绍闻周围的一批“俗人”形象也刻画得比较成功,谭绍闻自身的雅俗演变更是形象地证明了高雅精神文化之“灯”的极端重要性。第四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巅峰——南北兼容的<红楼梦>》。雅俗共赏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朱自清所讲的“屈雅就俗”,一是本文所讲的“雅俗兼备”,就是面对同一部作品,雅者赏雅,俗者赏俗,互不冲突,均有收获,《红楼梦》就是这样的典范之作,在其雅、俗两极之间有一个过渡层次的“情”,这是《红楼梦》雅俗共赏的关键与分水岭,真正《红楼梦》雅俗共赏的时代还远未到来。《红楼梦》固然是曹雪芹的独创,可同时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学精华的大力继承与弘扬。《红楼梦》一方面发扬了《金瓶梅》开创的世情小说的写实传统,一方面又吸收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作风与中国文化的儒道释精髓,而融历史叙事、世情叙事、诗性叙事、文化叙事于一炉。《红楼梦》是真正的灵魂写作、生命写作,凝聚了作者无比深广的人生感受与思想内涵,而至小说的至高境界,影响巨大。第五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转型——上海独领风骚》。由于晚清时期上海独特的地缘与政治环境,再加之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倡导,在清末上海出现了明清小说史上前所未有的小说创作大潮,而以谴责小说成就最高,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雅俗整合的现代转型。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有着四重阅读障碍,首先是语言,其次是题材与内容之俗,再次是主旨之雅,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作品对人性的细腻刻画与细节写实的平淡风格。《海上花》接近曹雪芹八十回版《红楼梦》的艺术品质,这注定了其曲高和寡的命运,而难以像高鹗版《红楼梦》那样雅俗共赏,风行天下。李伯元既反对一味崇洋的维新,也不赞成彻底否定传统的革命,而是偏向于中西文明结合的中庸维新之道,其《官场现形记》固然触到了晚清的痛处,可聚焦维新这一晚清最大国情的《文明小史》因其史诗意味,显得更为厚重、深刻,而成功实现了明清世情小说主旨的现代转型与雅俗新变,堪为晚清小说的杰作,其浓郁的上海叙事更是别出心裁,意蕴深远。吴趼人对鬼神及佛老态度的前后变化,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从背离到回归的精神走向,而体现为其身上越来越浓的道德情结,他投身小说创作受到梁启超与家乡“木鱼书”的双重影响,其社会小说、历史小说、写情小说等都是包装不同的道德叙事,而带有鲜明的“木鱼书”醒世色彩,特别是其写情小说又与明末冯梦龙的“情教说”遥相呼应,谱写了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新篇章。太谷学派兼取道释而归于儒,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成就中国古典文化最后的绝响,而刘鹗与太谷学派却有着不解之缘,其一生就是太谷学派思想的精彩演绎,《老残游记》作为刘鹗心灵的哭泣与自辩之作,自然充溢着浓郁的太谷学派叙事,同时作品又以小说的形式、寓言的手法,来实现让国人接受实业救国思想的醒世主旨,而第三人称的限制叙事、描写的工笔化以及对现实的直击性又无疑增强了小说内容的现实性、真实性,二者共同促成了《老残游记》的雅俗新变,使其既展现了中国古典小说最后的辉煌,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开端。曾朴天生浪漫的气质,与法国现代浪漫主义可谓一拍即合,而强化了其思想的现代性色彩,其创作自然也洋溢着强烈的现代精神,如果说《孽海花》主要是展现了作者一腔积极入世的报国之心,那么《鲁男子》则袒露了曾朴矢志追求真善美的浪漫情怀,这两本小说虽都是未竟之作,但已足以表现曾朴那非凡的思想境界与艺术才能,而使得曾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奠基者。余论部分着重简要梳理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现当代嬗变,并例举了老舍、张爱玲两位现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雅俗探索与得失成败。从《金瓶梅》算起,世情小说正式登场亮相已500多年,几度起伏,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繁荣、晚清短暂的中兴和现当代的再度兴盛的演变过程,现当代的高雅小说可看作是明清世情小说的不断升级版,而凸显了世情小说永恒的活力与魅力。世情小说既有《红楼梦》那样的巍峨高峰,也有《林兰香》、《四世同堂》、《白鹿原》那样的旷世之作,更有为数众多的《石点头》、《豆棚闲话》、《美食家》那样的小家碧玉,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盛况空前,成就斐然。社会的发展必然赋予了现当代世情小说新的雅俗内涵,且出现了不少雅俗结合得比较完美的上乘之作,只是真正能与《红楼梦》相媲美的作品还是罕见的。
武小川[9](2012)在《迷失与重塑 ——构建中国当代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与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着眼于20世纪中国高等专业美术院校中的美术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其肇造、发展、固化的演进过程,分析内在特征与影响因素,剖析实质,反思经验,提出构建当代专业美术教学模式的设想,并以具体的方案为依据进行论证。本文将在美术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的学理性思考。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专业美术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予以梳理,并对其在美术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与对人才培养的决定作用,予以分析,依据研究现状,界定核心概念与研究范畴。第二部分着重梳理20世纪美术教学模式的演进过程,辨析移植与仿制、正规化与学院派的轨迹。第三部分剖析其西化的技术主张、评价标准、理论定位与西化的价值导向,揭示在被误读的西方与被改造的传统等结果的共同作用下,百年来中国美术教学延续的西化模式所造成的文化自我的迷失、价值判断的混乱、评价标准的单一等现象。第四部分以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重塑为理论前提,论证构建中国当代美术教学模式的思路与方案。分析主体性重塑是价值实现的前提、是自由实现的保障、是模式构建的基础等基本观点,支撑构建美术教学模式必须对应教育、文化与艺术的共同目标,以“强化中国美术内容、贯穿中国艺术方法、树立美术教学的多元标准”为构建思路。第五部分以人文为核心的艺术学科,建立“学科基础+实践创作”的教学模式,并以造型学科为例,对其中核心的四大课程板块的价值指向等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体系开放的两阶段模式,保障有效实施的专业融通的工作室制,提出目标分类的学分制等运行机制与多元、独立的评价机制。第六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建立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学科理念,塑立从写实走向写意的艺术观念,整合从割裂走向整体的课程体系,实现从西化走向中国化的教学模式,坚定发展中国美术的文化立场,以此来实现中国美术之独特价值。
王明博[10](2011)在《多元与边缘 ——河西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河西走廊,地接四境,控扼三边,既是战略上的要冲之地,又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孔道。世界四大古文化都曾在这里播撒。地貌和气候异质多样,雪山、草原、戈壁、沙漠、湿地、绿洲共同构成了河西奇异的风光,民族成分多元,经贸往来频繁,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宗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这里衍变。特殊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物质生产的构成,进而影响了文化的创造。河西的异质元素,不仅丰富着中原文化的生长,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河西文化既不同于长安和洛阳的都市文化,又与丝绸之路的西段即广大新疆地区以牧业为主的文化有别,更与其南部的藏域文化和北部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迥异……河西走廊最初不是作为交通要冲、孔道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存在,而是作为孕育‘中华文明曙光’的文化母体而存在的地区之一……河西走廊不断地吸附东迁中原农耕文化和南下山戎的游牧文化,进而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同时带有游牧色彩的文化,创造了河西走廊文化的初始形态。随着历史的变迁,河西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作为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的河西走廊,更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有着不可替代性,敦煌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都曾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古代文学承接河西文化精神,雄浑粗犷,气韵高致,在古代西部(陕西除外)曾一度成为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西进热潮”,河西当代文学开始复苏,经过八九十年代的成长,新世纪后河西文学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文学成就虽没有其他地域那样丰硕,但是却跟其他地域文学一样别致。地域文学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寻根文学”肇始以来,逐渐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显学,所研究者视域宽广,地域辽阔,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藏雪域,从湖南乡土到关中秦陇,从三晋文化到齐鲁文化,从湘楚文化到巴蜀文化,似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所有重镇,但是中国文化的矿藏是掘之不尽的,不断地阐释,才能不断地丰富文学的发展。鉴于此,本人对河西当代文学进行整体研究,一则是对河西当代文学作以阶段性的总结,有望能够对河西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二则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对河西文化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现状、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写作思路。研究大多是有现象所引发的,河西当代文学在甘肃的崛起,甚至部分作家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揭示其原因,就是其论述的重点。第一章,从历史和地理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廓清了在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几个关键概念;然后从地形、地貌的横向扫描和历史演变的纵向考察,形成论文研究的基本背景。第二章,对所形成的河西当代文学不同风格进行“民族心智结构”的原因探析。主要从河西先民创造的彩陶文化、河西神话和儒学西渐后的河西经史文化及宗教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溯源。第三章,从第三章开始分文体对河西当代文学进行研究,雪漠代表了河西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旨归的一派,其小说蕴藉丰富,河西民间文化表现充分,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本章以河西儒、释、道文化特征为视角进行研究,以其阐述雪漠小说的多重文化意蕴。第四章,是对河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其他作者进行研究,所选择的作者都是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并且充分表现了河西文化精神特质,在国内都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作者。为了充分揭示其风格特色,论述都是先从整体把握,然后选其代表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揭示其艺术特征第五章,是对河西当代诗歌创作的研究,河西当代诗歌数量大,诗人多,作品质量高,逐个论述难究其创作共性,因而设专节阐释了诗歌创作的共同质素,又分节选择个案进行研究,以求得其研究的全面。第六章,河西当代散文创作者较多,但是能够具备鲜明文体特征的作者却不多,概述部分着重论述了河西当代散文创作发展过程和整体的创作状态,分节对铁穆尔和杨献平进行论述,在阐述其创作特征的同时并对杨献平的原生态散文理论进行了研究探析。本文以河西当代文学为整体研究对象,从河西当代文学的剖析中揭示其文化模式,找出河西当代文学发展背后的“无意识”,全面阐述了河西当代文学的流变、创作状况、精神内涵,风格特征、艺术特色,整体研究是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阐释的。
二、《曹雪芹》的叙事策略及人文观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曹雪芹》的叙事策略及人文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文献综述 |
一、研究内容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电影真实性概述 |
第一节 中国电影真实性观念的发展与变迁 |
一、社会写实主义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三、纪实美学 |
四、对历史的借鉴与启示 |
第二节 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
一、电影真实性的维度划分 |
二、电影真实性的不同类型 |
三、电影真实性的概念界定 |
四、电影真实的超越式书写 |
第三节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独特表达 |
一、导演自身的真实性品格 |
二、电影作品的真实性蕴含 |
三、电影影像的真实性超越 |
第二章 生活表象:客观现象的原生态刻描 |
第一节 社会现实的摹仿拼贴 |
一、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写照 |
二、新闻事件的独创文本互文 |
三、权利协商的社会热点表达 |
第二节 生活空间的原貌摹写 |
一、现实空间的真实还原 |
二、故乡小城的迷恋情节 |
三、庸常生活的公共空间 |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时间书写 |
一、过去时的个人成长经历 |
二、现在时的社会发展现状 |
三、将来时的未来社会担忧 |
第四节 嘈杂声音的历史质感 |
一、环境音响的生活空间表征意义 |
二、媒介声音的时代背景指代意义 |
三、人物方言的多重层次指示意义 |
第五节 视觉符号的真实隐喻 |
一、服饰装扮的时代指涉 |
二、生活用品的物化情感 |
三、荒凉废墟的象征表达 |
四、光影色彩的悲凉底色 |
第三章 第一超越:深入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
第一节 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 |
第二节 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
第四章 生活真实:真实生活本质的能动书写 |
第一节 生活真实来源:生活经验的丰富积累 |
一、成长的生活环境 |
二、成长的相关人物 |
三、成长的生活经历 |
第二节 生活真实体现:生活矫饰的理性去蔽 |
一、纪实镜头对真实生活原貌的刻描 |
二、良知影像对生活真实本质的揭示 |
第三节 生活真实尊重:世态百相的独立思考 |
一、保持世态百相的隐忍客观 |
二、尊重电影观众的独立思考 |
第四节 生活真实真义:电影叙事的平淡诗意 |
一、真实的生活状态 |
二、诗意的叙事结构 |
三、留白的开放结局 |
第五章 第二超越:建构生活真实的影像世界 |
第一节 现实生活的艺术重塑 |
第二节 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 |
第六章 艺术真实:开放的动态艺术真实模型 |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真实性的历史变迁和影响 |
一、中国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
二、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
三、中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电影影响 |
四、中西方电影真实观念的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贾樟柯艺术真实的动态模型 |
一、艺术真实(A):创作主体的创作真实 |
二、艺术真实(B):艺术作品的本体真实 |
三、艺术真实(C):鉴赏主体的鉴赏真实 |
第七章 第三超越:超越艺术真实的真理澄明 |
第一节 艺术真实的现实澄明 |
第二节 艺术真理的生命敞亮 |
第八章 艺术真理:艺术生命的敞亮与去蔽 |
第一节 “独立影人”面对市场困境的坚守 |
一、艺术电影的艰难处境 |
二、市场困境的顽强坚守 |
第二节 “夹缝一代”高举纪实美学的旗帜 |
一、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 |
二、纪实美学的持续关照 |
第三节 “电影诗人”构建时代良知的影像 |
一、时代变迁的文献记录 |
二、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 |
第四节 “民间导演”对于民族符号的传播 |
一、影像的民族文化内涵 |
二、民族符号的广泛传播 |
第九章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再思考 |
第一节 数字化电影浪潮的到来 |
第二节 摄影影像本体论的消解 |
第三节 诠释电影真实性的本质 |
一、创作自由是电影真实性的首要条件 |
二、真情实感是电影真实性的价值体现 |
三、生活逻辑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命根基 |
四、时代语境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存土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唐浩明历史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现代历史小说:从“演义”到“小说” |
二、现代历史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论文研究意义及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 |
第一节 社会思想解放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热与寻根思潮的影响 |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召唤 |
第二章 史传情结与对话精神 |
第一节 历史求真与文学自由 |
第二节 敬畏传统与文化担当 |
第三节 沟通心灵与对话意识 |
第三章 入世追问与文化重构 |
第一节 近代知识分子的救亡图景 |
第二节 本土视野与地域文化坚守 |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生存勘探 |
第四章 范式转化与经典传承 |
第一节 传统史传资源的充分借鉴 |
第二节 古典小说资源的自觉传承 |
第三节 民间文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
第五章 类型比较与风格异同 |
第一节 大众视域:唐浩明与二月河的通俗化叙事 |
第二节 晚清风云:唐浩明与高阳晚清历史叙事 |
第三节 名士风范:唐浩明与刘斯奋的古代文人叙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3)苏童小说中的江南叙事传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选题意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目标 |
二. 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 江南、江南叙事、江南叙事传统的概念厘定 |
四. 江南文化中的吴文化与越文化 |
第一章 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产生及其源流 |
第一节 江南叙事传统与新时期中国文学 |
第二节 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继承 |
第三节 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发扬 |
第二章 苏童小说对于江南叙事传统的文本建构及其途径 |
第一节“被想象”与“被重构”的江南 |
第二节 江南的“留白”与“空缺” |
第三节 江南的“引线”与“谜底” |
第三章 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审美意蕴与文学史价值 |
第一节 再现与重塑:从《祝福》到《茨菰》 |
第二节 往事与刑罚:从《河岸》到《檀香刑》 |
第三节 颠覆与挑战:苏童小说中江南叙事传统的文学史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苏童小说创作年谱(1983.1-2017.3) |
致谢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晚清杨柳青画师高桐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TACT |
绪论 |
第一节 对本选题的认识及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本选题目前的研究状况及概评 |
第三节 本选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四节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桐轩“供奉内廷”探赜 |
第一节 高桐轩入职内廷如意馆诸问题 |
一、高桐轩入宫前家境状况之考察 |
二、高桐轩入职宫廷如意馆的时间 |
三、为慈禧画御容肖像行乐图之传说辨疑 |
四、“管金安”的人物原型——管劬安 |
第二节 高桐轩供职如意馆之画史概貌 |
一、清廷如意馆的绘事活动与高桐轩入内廷之背景 |
二、清廷画师的征召制度与高桐轩入内廷之途径 |
三、如意馆的等级制度与高桐轩的画家身份 |
第三节 高桐轩京畿绘画活动之行状 |
一、宫廷内的绘事活动:受雇为禁内大殿创作线法装饰画及年节、纪实性绘画 |
二、宫廷外的绘事活动:在京城灯铺店、传真馆兼职间或为权贵及友人制像 |
小结 |
第二章 高桐轩年画作品的题材与图像志分析 |
第一节 存世高桐轩年画作品的初步分析与鉴定 |
一、疑似高桐轩早期年画作品的鉴定情况及其图像分析 |
二、对疑似高桐轩年画作品的重新分析与鉴定 |
第二节 高桐轩年画作品的题材分类与图像志分析 |
一、岁时节景题材 |
二、吉庆祥瑞题材 |
三、戏曲小说题材 |
四、诗词典故题材 |
五、《文姬归汉》题 |
六、《踏雪寻梅》题材 |
七、《携琴访友》题材 |
八、农事庆乐题材 |
九、婴戏教化题材 |
十、渔家乐趣题材 |
小结 |
第三章 高桐轩年画作品的风格特征与图像溯源 |
第一节 高桐轩年画作品的风格特征 |
一、宫廷绘画图像与西洋“线法画”的表现手法 |
二、对传统文人画笔意的摹仿 |
三、戏墨、题画诗与印:对文人画审美意趣的追求 |
第二节 晚明戏曲插图版画的刊刻与高桐轩年画稿本之来源 |
一、明天启刊刻《词林逸响》中的插图与年画《瑞雪丰年》 |
二、明万历刊刻《顾氏画谱》、《唐诗画谱》与年画《渔家乐趣》 |
三、对晚明版画刻版技艺的借鉴——以年画《踏雪寻梅》、《二顾草庐》为例 |
小结 |
第四章 杨柳青年画史视阈中高桐轩年画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节 杨柳青年画中的院体派绘画传统 |
第二节 图像的“接受”与“重构”:高桐轩年画作品的创新意义 |
第三节 雅致与通俗:高桐轩木版年画的市民美学价值 |
一、晚清市民阶层的文化审美特点 |
二、高桐轩木版年画作品的市民美学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高桐轩绘画理论与美学思想的心态史观照 |
第一节 高桐轩绘画美学思想 |
一、“图其本相”——肖像画创作的形神观 |
二、“肖其品”——对人物道德品格的形象表现 |
三、气与笔力——线的美学品质与风格美的形成 |
四、尚“雅”——表现人物形象的审美格调 |
第二节 高桐轩绘画理论的实践性特征 |
一、注重经验的阐述与总结 |
二、考虑作品受众的接受情感和审美心理 |
三、在程式中求取变化 |
第三节 对董其昌文人画思想的批判与心态史观照 |
一、对董其昌文人画思想的批判 |
二、在理想与现实间游离:高桐轩的从艺心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高桐轩先生年谱初编 |
附录二 高桐轩创作年画遗作辑录 |
附录三 高桐轩绘画佚品钩沉 |
附录四 海内孤本《墨余琐录》辑佚 |
附录五 高桐轩绘事传说、轶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幼儿园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 ——以泰安市S和J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选题的故事:经历与责任 |
(一) 我与女儿的童年经历 |
(二) 我的工作实践与思考 |
(三) 幼儿教育的现实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人文关怀 |
(二) 幼儿园教育 |
(三) 幼儿园教育的人文关怀 |
四、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质的研究方法 |
六、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的人文关怀 |
一、 人文视野中的儿童观 |
二、 幼儿园教育的目的 |
三、 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
(一) 幼儿园教育即引导 |
(二) 幼儿园教育即创造 |
四、 幼儿园课程 |
(一) 教学内容的扩展 |
(二) 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 |
第三章 S 和 J 幼儿园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
一、 幼儿园管理 |
(一) 目标管理的错位与落空 |
(二) 教师管理的落后与消极 |
二、 幼儿园保育 |
(一) 一日生活常规泛化压抑幼儿精神 |
(二) 幼儿良好习惯与自理能力培养重身体轻心理 |
三、 幼儿园教学 |
(一) 课程设置无视幼儿发展需要 |
(二) 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主体性的丧失 |
(三) 教学评价的重心有失偏颇 |
(四) 教研工作的工具理性价值取向 |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
一、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匮乏与片面 |
(一) 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匮乏 |
(二) 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片面 |
二、 幼儿园内部因素 |
(一) 幼儿园市场化导致教育趋向功利性 |
(二) 园长自身的局限性 |
(三) 幼儿教师素养的良莠不齐 |
第五章 加强幼儿园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建议 |
一、 园长、教师人文素养是落实幼儿园教育人文关怀的关键 |
(一) 丰富、完善人文知识 |
(二) 滋养、培植人文精神 |
二、 确定幼儿园管理的人文取向 |
(一) 科学有效的管理 |
(二) 成长取向的教育教学 |
(三) 自主自律、快乐成功的教师队伍建设 |
三、 幼儿保育中落实幼儿园教育的人文关怀 |
(一) 一日活动安排充分体现个体差异性 |
(二) 一日生活常规应是师幼、幼儿之间互动的产物 |
(三) 幼儿保育要兼顾身体与心理健康 |
四、 幼儿教学中落实幼儿园教育的人文关怀 |
(一) 了解儿童 |
(二) 创设适宜的环境 |
(三) 润物无声的教学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对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美学现代性的一种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 |
二 选题缘由与研究旨趣 |
三 研究现状与学术综述 |
四 理论依据和背景介绍 |
第一章 现代视域下早期都市流行歌曲概观 |
第一节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兴起与发展 |
一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时代精神的表现 |
二 受时代精神影响所具有的现代内涵 |
三 时代精神的价值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都市文化中的发展 |
一 由都市社会性质决定的发展兴盛 |
二 由殖民势力操控带来的畸形繁荣 |
三 由商业化导致的问题的两面性 |
第三节 建国后的重心转移 |
一 转入香港后的乐坛状况 |
二 转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
三 因社会条件制约导致的曲折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美学现代性表现 |
第一节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契约理念 |
一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契约精神的主要表现 |
二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契约精神的民族渊源与现代内涵 |
三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契约精神的当下意义与前车之鉴 |
第二节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家园意识 |
一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家园意识的主要表现 |
二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家园意识的文化逻辑和现代意蕴 |
三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家园意识的理论价值与启示意义 |
第三节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乐天精神 |
一 乐天精神在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主要表现 |
二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乐天精神的成因和内涵 |
三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乐天精神的美学价值与当下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现代性肌理 |
第一节 宏观层面 “救亡歌”的现实合法性 |
一 “救亡歌”发展概况及美学特征 |
二 “救亡歌”中的审美认同机制 |
三 认同与美学现代性 |
第二节 微观层面 “时代曲”的审美趣味性 |
一 “时代曲”发展状况与美学特征 |
二 审美趣味与个性解放 |
三 趣味主义与审美化生存 |
第三节 历史层面 国家独立与个性解放的协调性 |
一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社会意义 |
二 “人”与“民”的辩证关系 |
三 历史的法则与时间的智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艺术得失对人的自由解放的启示 |
第一节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在人的自由解放问题上暴露的不足 |
一 思想的肤浅与趣味的庸俗 |
二 立场的狭隘与视野的局限 |
三 与社会的脱离和对现实的背弃 |
第二节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对美学现代性的启示 |
一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的乐感思维 |
二 乐感思维的审美机制和美学意蕴 |
三 乐感思维对现代人自由解放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张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前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1.1 少女形象 |
1.2 贤妻形象 |
1.3 母亲形象 |
1.4 与80年代伤痕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 |
第二章 后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2.1 “坏女人”形象 |
2.2 底层女性形象 |
2.3 女强人形象 |
2.4 延续前期创作的贤妻良母形象 |
第三章 后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多向比较 |
3.1 与前期小说的比较 |
3.2 与其他官场小说的比较 |
3.3 与美国社会暴露小说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明清世情小说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三 明清世情小说的雅俗整合 |
四 明清世情小说的文化意蕴 |
五 明清世情小说的地域特色 |
第一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发生:齐鲁一枝独秀 |
第一节 《金瓶梅》:“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 |
一 “第一奇书”的大雅大俗 |
二 《金瓶梅》的佛教叙事:真俗二谛,一隐一显 |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圣贤作用,英雄手段” |
一 明人口吻与实录风格 |
二 “西周生”:道德情结与儒家本位 |
三 “恶姻缘”:因果报应的抒写 |
第二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自觉与发展:吴越竞艳 |
第一节 冯梦龙:“曲终奏雅,归于厚俗” |
一 冯梦龙的“小说界革命”:“奏雅”与“适俗”并重 |
二 “三言”的雅俗整合 |
第二节 凌蒙初:“不为风雅罪人” |
一 凌蒙初的精神结构:外儒内释 |
二 凌蒙初的小说理念:“论些世情,说些因果” |
三 “二拍”的内容之俗:天命论与果报论的世情叙事 |
四 “二拍”的主旨之雅:“一片道学心肠” |
第三节 陆人龙:“树型于当世” |
一 陆云龙兄弟的精神结构与创作理念 |
二 《型世言》的道学叙事 |
第四节 李渔:“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 |
一 李渔的思想与人格:“三与楼” |
二 李渔的小说观:“无声戏”与创新 |
三 李渔小说的雅俗整合:“空中楼阁” |
第五节 艾纳居士:“无一邪词,无一詖说” |
一 艾纳居士的身份之谜 |
二 小说版的《原道》抑或《驱鳄鱼文》 |
第三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深化:南北争雄 |
第一节 曹去晶《姑妄言》:“不共俗人看” |
一 《姑妄言》的雅与俗:艳情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姑妄言》的雅:“一片菩提心” |
三 《姑妄言》的俗:“不经之语”与“以淫止淫” |
第二节 吴敬梓《儒林外史》:“写入残篇总断肠” |
一 “讽刺小说”、“社会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儒林外史》的雅俗内涵 |
第三节 随缘下士《林兰香》:“仙源悟处归宜早,去去人寰莫再留” |
一 “林兰香”的寓意 |
二 《林兰香》的道家及道教主旨 |
第四节 李百川《绿野仙踪》:“呕吐生活”的“大山水大奇书” |
一 神魔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绿野”:《绿野仙踪》的世情叙事 |
三 “仙踪”:《绿野仙踪》的道教追求 |
第五节 李绿园《歧路灯》:“用心读书,亲近正人” |
一 一盏“理学名区”的“歧路灯” |
二 《歧路灯》的雅俗叙事 |
第四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巅峰:南北兼容的《红楼梦》 |
第一节 《红楼梦》南北与主题之争 |
一 《红楼梦》的南北之争:假作真时真亦假 |
二 《红楼梦》的主题之探:谁解其中味 |
第二节 《红楼梦》的“大旨”与“本旨” |
一 大旨:灵性说 |
二 本旨:佛性说 |
第三节 《红楼梦》的雅俗至境 |
一 “雅俗共赏”之辨 |
二 《红楼梦》的雅与俗 |
三 《红楼梦》的雅俗共赏 |
第五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转型:上海独领风骚 |
第一节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与清末世情小说的雅俗转型 |
一 明末冯梦龙“三言”的湮没与重现 |
二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清末小说的雅俗新变 |
第二节 韩邦庆《海上花》的《红楼梦》韵味 |
一 “失落”的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 |
二 写实的风格:“平淡而近自然” |
三 参差的雅俗:“通常的人生的回响” |
第三节 李伯元《文明小史》的主旨新变 |
一 文明话语的转换与文明进程的实录 |
二 中西结合的维新理念 |
三 维新渊薮的上海抒写 |
第四节 吴趼人小说的道德叙事 |
一 吴趼人的道德情结 |
二 吴趼人小说的“木鱼书”色彩 |
第五节 刘鹗《老残游记》的雅俗突破 |
一 《老残游记》的太谷学派叙事 |
二 《老残游记》“实业救国”的醒世寓言 |
三 《老残游记》逼真写实的叙事新变 |
第六节 曾朴《孽海花》的现代色彩 |
一 曾朴的浪漫气质与现代思想 |
二 《孽海花》:中国现代小说的先声 |
余论 |
附录:中国现当代小说雅俗研究举隅 |
一 老舍:“《神曲》情结”与“灵的文学” |
二 论张爱玲小说的雅俗追求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迷失与重塑 ——构建中国当代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演进中的“西化”情境 |
1.1.2 多元格局中的主体意识 |
1.1.3 美术教学与美术发展观念互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概念定位与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方法与手段 |
2 演进中的迷失 |
2.1 民国时期的移植与摹仿 |
2.1.1 移植日制 |
2.1.2 摹仿欧派 |
2.1.3 折衷中西 |
2.2 1949 年至今的正规化与学院派 |
2.2.1 亦步亦趋的全面苏化 |
2.2.2 标准一统的正规化运动 |
2.2.3 全面开放与正面冲击 |
2.2.4 “学院派”的范式形成 |
2.2.5 大美院与大美术 |
3 迷失中的反思 |
3.1 西化的技术与价值导向 |
3.1.1 素描的造型艺术观 |
3.1.2 人体教学的西化意义 |
3.1.3 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照 |
3.2 被窄化的西方和被异化的传统 |
3.2.1 西方美术教学史中的三种模式 |
3.2.2 在改造中被异化的传统 |
3.3 基于演进的反思 |
3.3.1 主体性的迷失 |
3.3.2 价值判断的混乱 |
3.3.3 标准单一机制封闭 |
4 基于理想的重塑 |
4.1 根本目标 |
4.1.1 文化主体性之重塑 |
4.1.2 树立“成人”培养的教育目标 |
4.1.3 彰显中国美术价值的艺术目标 |
4.2 基本思路 |
4.2.1 强化中国美术的内容 |
4.2.2 贯穿中国艺术的方法 |
4.2.3 塑立开放整体的模式 |
5 重塑之下的构建 |
5.1 模式构建 |
5.1.1 以人文为核心的艺术学科 |
5.1.2 “学科基础+实践创作”的模式探索 |
5.1.3 “学科基础”阶段的内容与要求 |
5.1.4 “实践创作”阶段的内容与要求 |
5.2 系统构建 |
5.2.1 “造型基础”锻造艺术能力 |
5.2.2 “地域文脉”植根民族土壤 |
5.2.3 “美术理论”树立文化立场 |
5.2.4 “实践创作”培养创新精神 |
5.3 机制构建 |
5.3.1 体系开放的模式构架 |
5.3.2 专业融通的工作室与实验室 |
5.3.3 目标分类的学分制 |
5.3.4 评价独立与标准多元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多元与边缘 ——河西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
二.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三.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河西及河西文化的考察 |
第一节 与研究相关的几个概念 |
一. 河西 |
二. 走廊 |
三. 河西走廊 |
第二节 河西的自然地理与历史变迁 |
一、河西的自然地理 |
二. 河西的历史变迁 |
第二章 河西文学特质的精神溯源 |
第一节:彩陶文化和神话孕育的浪漫精神 |
第二节:河西经史文化影响下的现实主义精神 |
第三节 宗教文化在河西文学心理的折射 |
第三章:璞玉浑金——雪漠小说的元文化解读 |
第一节:儒家文化对雪漠小说创作的濡染 |
第二节:佛教思想在雪漠创作中的渗透 |
第三节:道教文化在雪漠小说中的弥漫 |
第四章:错彩镂金——河西当代小说创作 |
第一节:草原新传奇——赵燕翼的小说创作 |
第二节:河西汗血马——张弛的小说创作 |
第三节:西部牧羊人——王新军的小说创作 |
第四节:凉州土地情——阎强国、唐达天、补丁的小说创作 |
第五章:走廊心影---河西当代诗歌创作 |
第一节:河西当代诗歌创作概述 |
第二节:灿若星河——河西当代诗人的个性空间 |
一. 林染 |
二. 梁积林 |
三. 古马 |
四.谢荣胜 |
第六章:戈壁行吟——河西当代散文创作 |
第一节:河西当代散文创作概述 |
第二节:星光下的乌拉金——铁穆尔散文论 |
第三节 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行走与思考 |
一.关于原生态散文 |
二.西北体验及其平民叙事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曹雪芹》的叙事策略及人文观照(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D]. 马君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6)
- [2]唐浩明历史小说研究[D]. 黄金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苏童小说中的江南叙事传统研究[D]. 顾奕俊. 杭州师范大学, 2017(05)
- [4]晚清杨柳青画师高桐轩研究[D]. 王拓. 天津大学, 2015(08)
- [5]幼儿园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 ——以泰安市S和J幼儿园为例[D]. 陈冬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6]传统与现代的交响:对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美学现代性的一种考量[D]. 李红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7]张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陈婧. 山西大学, 2012(10)
- [8]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D]. 申明秀. 复旦大学, 2012(03)
- [9]迷失与重塑 ——构建中国当代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与研究[D]. 武小川. 西安美术学院, 2012(09)
- [10]多元与边缘 ——河西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D]. 王明博. 兰州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