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射频放大器的工作函数预失真线性化(论文文献综述)
吕升阳[1](2021)在《用于行波管放大器的毫米波线性化驱动模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低频通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卫星通信系统而言,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是Ku/Ka波段,但在这两个频段内,信号通信带宽较窄,并且传输速率较低,会增加系统调制解调的复杂性。为了获得更大的信道容量以及缩短信号传送时间,国内卫星通信领域专家在如何利用毫米波以上频率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无论哪个频段,对一个通信系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信号传输的准确性。以功率放大器为核心的系统,当输入功率较大时,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会严重降低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对于这种现象,亟需进行毫米波线性化技术研究,用来补偿信号的失真,减小由于信号失真对通信系统带来的影响。本文以毫米波电路为基础,从系统的非线性现象和模拟预失真原理出发,对Q波段线性化驱动模块进行了设计研究。整个模块以肖特基二极管作为核心器件,采用预失真原理进行设计,可以针对不同行波管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调节,完成特定TWTA的线性化需求。模块测试结果幅度扩张大于4d B,相位扩张大于55°,输入动态范围30d B,并且输入输出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保证了整个线性化TWTA输入功率的匹配以及线性化驱动模块为TWTA提供足够的驱动能力。实际应用中,该模块的相位扩张过大,会造成对TWTA的过度补偿,因此从带宽及可调性的角度对预失真器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宽带电路结构,增加了可调参量。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各结构带宽相比之前有所增加,相位扩张量最小可以达到14°。以WR19标准波导作为输入、输出端口,设计了一款波导、微带结合的U波模拟预失真器。测试结果表明,在47.2~51.4GHz的带宽内,预失真器的幅度扩张最小可以达到3d B,最大能达到7.2d B,相位扩张最小20°,最大可以达到75°。并结合可调增益放大模块,进行了整体线性化驱动模块的研制及测试,使得该模块的输入输出功率都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调功能。整体模块的性能:在指标频带内,幅度扩张最小可以达到4.8d B,最大能达到15.4d B,相位扩张最小123°,最大可以达到172°。具有与TWTA的级联测试能力。
刘璐[2](2020)在《宽带阵列发射天线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科技先进武器的快速发展,现代电子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宽带数字阵列技术在电子战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就宽带数字阵列发射系统中所涉及到的三个关键技术,天线阵型设计、发射天线端射频功率放大器有限线性动态范围以及阵元通道中存在相位误差等展开了研究。论文分析了上述宽带阵列发射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且通过仿真验证此方案对存在问题的改进程度。本论文研究的范围主要涵盖了宽带阵列阵型设计、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动态范围优化以及多路信号合成中大峰均比抑制方法、天线阵元通道中相位误差的校正方法等。其具体的研究思路和内容为:1.针对宽带阵列阵型设计问题,本文将其细化为宽带线阵和面阵设计。文中采用稀布阵列法来设计线型阵列,稀疏阵列法来设计面型阵列。为了解决宽带线阵中存在的天线方向图主瓣增益降低、旁瓣增加等问题,本文对稀布线阵的阵列因子进行优化建模,采用启发式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全局寻优,获得优化后的阵元位置分布和优化后的天线方向图。然而,传统的启发式算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优化现象,从而导致优化效果不佳。为了获得较好的全局优化解,文中对三种启发式算法进行了改进。本文采用了朴素贝叶斯法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自适应因子对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加权振荡因子法对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实验环节,分别对这三种改进算法进行了验证及横向比对,且分析总结了其各自的特点。当进行稀布线阵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硬件条件,灵活选用算法获得合适的天线阵元位置分布。在稀疏面阵设计中,为了避免使用密集的均匀子阵,降低较大的互耦效应,文中提出了改进的密集子阵设计法。在改进的设计法中,密集子阵中的阵元位置可以根据已有的互质序列对来排布或者根据已有的最小冗余序列来排布,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密集子阵的阵元密度。同时,通过额外增加阵元以及优化子阵间距等方法可以进一步优化天线阵列的大小及其自由度。2.在射频功放线性动态范围的问题中,本文从射频功放线性动态范围优化和多信号叠加大峰均比抑制两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功率放大器中线性动态范围有限的问题,一般可以采用非线性预变换法对功率放大器中出现的非线性变化进行抵消。然而,现阶段非线性预变换算法存在系数估计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采用了递归最小二乘法对非线性模型的系数进行了估计。该算法较传统的非线性模型系数估计的精度较高,可以实现非线性变换的精确抵消,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结论。针对多子窄带信在阵元通道中大峰均比的问题,文中分别在信号预畸变法和非预畸变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对于信号预畸变法会导致较严重的信号失真问题,本文采用预编码法来降低信号间的相关性,然后再进行限幅等操作。同时,本文又提出了一种基于查找表的保角变换的限幅法。首先将信号进行保角变换,从而获得了极限限幅效果。由于使用了查找表,则本方法可以实现快速的变换结果。在非预畸变类法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USIC算法的盲选择性映射法。将合成信号通过矩阵的QR分解,扩展相位序列路数;然后通过MUSIC算法分解合成信号,通过判断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程度来选择峰均比最小的信号序列,实现信号的盲选。该算法避免了边带信息的传输,提高了频带利用率,同时降低了运算复杂度。3.对于阵元通道中的相位误差等问题,本文将其细化为宽带信号孔径渡越效应的相位误差校正、外界噪声干扰信号的误差校正和阵元物理原因的相位误差校正。针对孔径渡越效应的相位误差,文中采用了时延网络对各阵元通道中的信号进行相位预加重。在对外界噪声干扰的相位误差校正时,本文采用了全极点窗函数的STFT变换法,该方法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信号分离结果。针对阵元物理原因的相位误差校正,本文采用了延迟因子法对有限个采样频率点处的相位校正矩阵进行了估计;然后根据自适应因子最小二乘法对分组FIR滤波器系数进行了拟合,实现了宽频带范围内所有频点的相位校正。该算法提高了一般算法的校正精确度,简化了算法的复杂度。
马思敏[3](2020)在《一种功放分段线性化数字预失真方法与验证》文中提出在通信系统中,射频功率放大器用来放大发射信号的功率,增加通信距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着发射信号的质量。然而,在高效率工作状态下,射频放大器固有的非线性特征会导致发射信号被放大的同时产生非线性失真,恶化通信质量,并造成带外频谱扩展等问题。为了让功率放大器可以在高效工作的同时,降低其非线性失真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对射频功率放大器进行数字预失真处理。本文通过分段线性化的非线性拟合模型,来实现一种数字预失真的方法并完成实验验证。首先利用MATLAB软件作为数字预失真参数计算平台,实现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建模与校正的软件仿真,然后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进行了数字预失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工作内容如下:第一,对常见的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行为模型进行了分析。从原理、参数训练结构、系统实现方式、评价指标、参数提取算法等五个方面对数字预失真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最终确定采用直接计算法作为参数提取算法,MATLAB结合FPGA的方式作为实现形式。第二,分析数字预失真方案指标需求,给出数字预失真总体实现方案、系统模型及预失真流程。实现方案分MATLAB和FPGA两部分,按实物连接关系描述了方案中各功能模块的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对非线性系统的分段线性表达公式进行推导,介绍了分段线性结合查找表的预失真器模型所需的参数。考虑到软硬件仿真的不同,经理论推导给出了一种易于工程实现的参数计算方式,即通过近似迭代来代替实时反馈数据。第三,搭建基带FPGA工程链路与半实物仿真平台,对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预失真器参数以及基于分段线性化的数字预失真总体方案进行测试与结果分析。通过与经典预失真方法对比可知,本方案预失真处理后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可以改善8.5 dB,带外频谱泄漏改善约10dB。本文完成了基于分段线性化模型数字预失真技术方案的设计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分段线性化的数字预失真方法对比传统方法,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抑制改善达10dB,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矫正工程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姜卫亮[4](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宽带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第五代移动通信在速率、容量、时延上都提出新的要求,是未来无线通信行业的主要方向。为此5G通信系统需要增加频谱利用率,扩展频谱带宽。影响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功率放大器性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受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宽带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将产生严重的带内和带外失真,增大通信系统误码率,并干扰邻近信道。功放预失真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流技术。然而传统的预失真方法效果有限,本文主要从提升泛化能力、提高建模效果与建模速度等几个方面探究改进基于机器学习支持向量回归的功放基带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技术。首先详细的介绍了功放的非线性失真特性以及相关的评价标准,然后研究了功率放大器的常见非线性行为模型以及常用的数字预失真结构。将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引入到功率放大器的模型建立以及预失真器的研究。同时在传统时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幅度、相位增强的时延功放模型建立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结构相比于传统时延结构具有更好的建模效果。分别将SVR、LSSVR、TSVR算法结合所提建模结构应用到功率放大器模型建立,获得的逆模型即为预失真器。利用上述算法建立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以及预失真器的模拟仿真验证,与传统算法比较,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具有更高的建模准确度。然后为解决普通支持向量机的求解复杂,支持向量多等缺点,提出一种简化的核矩阵分解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CLSTSVR)方法,直接在原空间对其求解,将大规模训练样本通过矩阵Cholesky分解得到其近似矩阵并寻找基本集。该方法可以简化LSTSVR的计算复杂性、降低支持向量个数,解决了传统最小二乘方法的支持向量不稀疏问题,同时可以使用大规模训练样本建模,极大地提高功放模型建模效果。最后本文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矢量信号发生器、矢量信号分析仪搭建数字预失真验证平台。分别选用单器件氮化镓(GaN)F类PA、双管氮化镓Doherty PA两种功率放大器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使用10M带宽的WCDMA与10M带宽的LTE信号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建模方法相比于GMP算法具有更为准确的建模能力,以及非常有效的非线性矫正能力。
叶尧[5](2019)在《高性能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未来5G移动网络需要支持超大规模无线接入、超高速数据传输和超高质量实时服务。兼具宽带与可灵活接入优点的光载无线(ROF)技术被誉为实现高性能5G蜂窝网络的关键辅助技术。该技术可通过载波复用的方式实现多个无线载波信号的同时传输,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功耗以及复杂度,同时可加强各蜂窝单元间的协同工作。然而,目前大带宽、高线性度的模拟光收发芯片和模块的制备技术尚未成熟,良品率较低。此外,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相对落后,高性能的模拟光收发模块几乎依赖进口,这必然会限制未来我国ROF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因此,掌握高性能模拟光收发芯片与模块的制备与优化的核心技术,实现芯片和模块的国产化已刻不容缓。本论文详细地推导并分析了影响ROF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的主要因素,设计并制备了一款四通道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验证并优化了基于该模块搭建的ROF系统传输性能。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直接调制ROF系统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系统的S参数与增益的表达式,分析了模块封装过程中金丝、电极的寄生参数和光耦合效率对这两个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系统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噪声系数与非线性失真,并给出了各自的表达式。(2)设计并制备了一款小型化四通道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各通道的3-dB带宽均大于19GHz,SFDR3大于90.5dB·Hz2/3,且通道之间的串扰小于-20dB。(3)提出了三种非线性补偿技术。基于推挽结构联合DSP数字后补偿算法的线性化技术,实现了IMD2、HD2、IMD3以及XMD3等主要非线性失真的同时抑制,系统的SFDR2和SFDR3分别提升了19.8dB和12.4dB;提出了一种基于Volterra模型的非线性均衡算法,实现了PAM8信号4×96Gb/s的高速传输;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k-means算法实现了对ASK、PSK以及QAM三种调制格式的自动识别,并且将ROF传输系统的抗非线性能力提升了3.2dB。(4)基于四通道直接调制光收发一体化模块搭建ROF系统,测试了四通道直接调制模块四个通道单独与同时传输性能;基于COST-207动态模型,考虑多径效应与多普勒效应,测试了列车在在不同的行驶速度下系统的传输性能;搭建4×4MIMO-ROF系统,提出了一种LR-ZF解调算法,实现了传输速率为6.624Gb/s的16QAM-OFDM信号经15.5km光纤与1.2m无线信道的无误码传输,其频谱效率为13.248bit/s/Hz。
杨涵[6](2018)在《一种高性能L波段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制》文中指出随着射频和微波技术的发展,微波电路的设计要求不断提高,功率放大器作为微波电路中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功率放大器的设计难点在于实现大功率输出,高线性度和高效率。射频功率放大器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在指定频段高效率地放大射频小信号,然后通过馈线系统传送到发射天线中。功率放大器消耗了通信系统发射机中的绝大多数能量,因此提高功率放大器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是射频电路设计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相控阵雷达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对抗、测控等领域,其优良的性能得到一致的认可。功率放大器作为相控阵雷达发射组件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此外,微波功率放大器也是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单元,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微波遥感等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对微波功率放大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相控阵雷达发射机的L波段功率放大器的研制方法,主要指标要求:工作频段1.35GHz-1.4GHz,1dB压缩点输出功率大于50dBm,增益大于55dB,交流效率大于45%。研制中采用四级放大结构,末级放大管选用NXP公司的LDMOS管,为了兼顾效率和线性度,末级放大电路工作在AB类。论文详细分析了不同电路功能单元电路的结构原理,包括偏置电路和匹配网络等,此外对当前比较流行和成熟的放大器设计技术,包括负载牵引技术,线性化技术和效率增强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课题指标和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项目总体指标,设计了各个子电路和总体电路结构,并根据所涉及的电路原理图,设计了PCB图,经过电路调试,设计出来的整体电路性能指标达到了预先提出的要求。
梁晓东[7](2017)在《宽带多载波高性能射频光链路信号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民用通信中对数据通信和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诉求,以及军事应用领域对高速、宽带、大容量和一体化综合信息处理的需求,综合了微波精细灵活和光波宽带低损优势的微波光子技术克服了传统微波链路中带宽受限的电子瓶颈,为未来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军民通信向超宽带、多射频载波、高性能的发展趋势,不断地推动着射频光链路向多操作频段、大动态范围、高链路性能等方面开展研究。而当前的线性化射频光链路中面临的技术挑战有:一、前端载波频率调谐范围受限导致链路性能均一性差;二、接收端多源非线性失真导致链路动态范围小;三、系统功能结构单一导致整体链路性能低。本文从微波光波的线性转换机理出发,力求设计实现能够工作于超宽带、多载波环境下的高性能射频光链路,重点在线性化带宽调谐、多源非线性失真补偿和综合链路性能提升三个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针对前端线性化带宽调谐,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基带信号畸变信息提取,并对射频信号进行交调抑制的前馈模拟线性化方案,在输入射频载波宽带调谐范围内仍能够保持自适应大动态范围。失真补偿信息通过基带接收机从工作在低偏置点的MZM中提取,并用于再次调制光载射频信号,使得新生成的失真边带与之前三阶交调失真(IMD3)幅度相同、相位相反,从而实现IMD3的消除。实验测试了 4-12 GHz宽带的频率范围内链路的性能,基频与IMD3边带的功率比保持在60dB,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保持在125dB@1Hz,在宽带调谐范围内实现了均一的性能。针对宽带、多载波环境下连续光链路中接收端的多源非线性失真,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数字非线性补偿方案,同时实现了对光链路中IMD3和载波间互调失真(XMD)补偿。该方案中的非线性补偿信息直接从接收信号的基带提取,避免了额外构建光路方案中补偿信号与失真信号的同步问题。所需的补偿系数取决于调制器工作点状态及输出截断点信息。方案简单且易于实现,并具有普适性。实验实现了 XMD边带抑制33 dB,IMD3边带抑制25 dB,同时链路系统的SFDR提升了 22 dB。针对链路整体性能提升,提出通过利用射频辅助器件与光链路级联来优化链路性能,同时对所衍生的非线性失真通过两个级联调制器偏置点控制,实现了对来自MZM和射频放大器的XMD非线性补偿。实验实现了对互调失真(来自于调制器和放大器)33 dB的抑制,链路增益和噪声系数分别为23.5 dB和16 dB。既充分发挥了低噪放级联光链路的优势,获得了高增益、低噪声系数,同时又消除了级联系统中的非线性失真,最终实现了能够工作于超宽带、多载波环境下的高性能射频光链路系统。进一步地,针对宽带、多载波环境下光采样链路中接收端的频率折叠多源非线性失真,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数字线性化方案。利用光子带通采样链路与数字基带链路相等价的关系,并借鉴传统数字基带线性化链路中再生失真和相减算法,实现了对所有频率折叠的三阶失真33 dB的补偿,将光采样链路的SFDR从109dB@1Hz提升到了 117dB@1Hz。然后,探究了光采样链路因饱和探测器所导致的幅度调制相位失真转换(AM-PM)二次谐波相位变化。不同于幅度相关的失真,转换的二次谐波具有π/2的相位差。
刘颖[8](2016)在《宽带无线通信数字预失真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高速增长的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移动通信系统从第一代演进到了现在的第四代,信号实时带宽也从25kHz增大到了100MHz,信号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之比(简称峰均比)也越来越大,对射频功率放大器在高效率、高功率输出时的线性度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本文研究聚焦于大带宽、高峰均比信号条件下的宽带无线通信数字预失真技术,具体贡献包括:第一,提出了一种直接求取射频功率放大器逆传递函数的宽带数字预失真方法。对具体的广义记忆多项式模型函数进行求逆运算,得到以输入信号为参数的预失真函数;构造一个以该参数为自变量的一元高次方程,通过求根运算得到其精确估计值,从而降低传统直接学习方法预失真参数的估计误差。对于20MHz100MHz带宽的LTE-A信号,所提方法的带外泄漏抑制性能优于传统间接学习方法3dB、优于传统求逆型方法2.2dB。第二,提出一种降低反馈通路带宽的宽带数字预失真技术。在预失真反馈通路带宽低于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带宽的情况下,所提技术在传统非线性模型辨识过程中引入带宽限制:通过设计滤波器使非线性模型及其输入和输出信号带宽小于等于实际反馈通路带宽,以抵消反馈通路中的带宽限制对非线性参数辨识的影响。利用辨识出的参数可以估计完整带宽的反馈信号和宽带数字预失真参数。对于20MHz100MHz宽带信号,所提技术可以降低72%反馈通路带宽并保持优于-45dBc的带外频谱泄漏抑制性能,其中对于100MHz LTE-A信号,该技术可将反馈通路带宽从500MHz降低至140MHz。第三,提出一种可扩展反馈通路动态范围的数字预失真架构。在反馈信号动态范围超出反馈通路的ADC动态范围情况下,所提架构通过射频对消来抵消反馈信号的线性分量,以降低其动态范围;在数字域利用ADC采集的部分信号重建出完整的反馈信号并估计数字预失真参数。通过精确射频对消和基带重建,所提架构可以大幅度降低数字预失真对动态范围需求:对于100MHz LTE-A信号,该架构能以低于传统方案26.3 dB动态范围的ADC实现相同的数字预失真性能。本文研究了功率放大器模型函数求逆型数字预失真方法、窄带反馈数字预失真技术和可扩展动态范围的预失真架构等三个方面的宽带数字预失真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卫星通信、宽带无线局域网和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以提高大带宽和高峰均比信号条件下射频功率放大器效率,抑制非线性失真,降低带外频谱泄漏。
唐成凯[9](2015)在《星间链路非线性干扰消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卫星星间链路技术是卫星通信以及下一代立体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解决卫星通信领域空间组网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该技术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重视,对该领域的研究已成为热门。相对于地面无线通信,星间链路通信具有通信距离长、通信延时大的特点,并且由于卫星体积和发射功率的限制,星载功率放大器一般工作在饱和区域,从而导致卫星发射信号具有非线性干扰大的特点。其次,星载功率放大器由于长时间工作,会受到记忆性干扰的影响。此外,星间链路的主要工作频段已经集中于Ka或Ku频段,较高的频段也会加深信道的记忆码长度并且加深非线性干扰。本文针对非线性干扰对星间链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星载功率放大器会工作在饱和区而产生的非线性失真,提出了一种后置于功率放大器的预失真算法,通过抽样更新预失真器系数从而实现卫星发射信号的线性化,并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当预失真器的阶数足够大时,该方法可以消除大部分非线性干扰。2、针对现有的预失真器的计算复杂度较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两个一阶Volterra滤波级联来代替三阶Volterra模型的双循环反馈预失真算法。在该算法中,我们利用输入信号和衰减后的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分别作为期望信号,建立了双循环预失真模型。并将两层循环预失真模型进行融合,从而实现预失真器系数的更新。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加快预失真器的收敛速度,并能快速完成星间链路的建立。3、针对功率放大器在高阶信号调制下非线性干扰较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预失真算法。该算法通过将发射信号进行幅度和相位分离处理,从而得到实数层面的神经元输入信号,并在神经网络输入层中加入了反馈因子,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神经网络隐层的层数并实现高阶信号调制下的高精度非线性消除。4、针对星间链路自身的非线性特性和记忆特性,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高载频和高速传输的盲信号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多个Volterra滤波级联建立稀疏滤波矩阵来完成接收信号的干扰消除。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星间链路通信条件下,该算法可以有效实现接收信号的线性化处理和背景噪声的抑制,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5、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星间链路抗干扰能力,本文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星间链路的中继转发抗干扰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无星上处理能力的星间链路通信环境下的中继转发。在不采用码分多址和频分多址技术的前提下,通信卫星所接收到的信号经过匹配滤波器仍为包含自身发射信号的混合信号。在不采用预失真和盲均衡处理的条件下,提出了两种解调算法从混合信号中解调出所需信号。其中,全查表算法通过将包含自身信号和未知信号的接收信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查找表中的元素进行存储,通过接收信号与查找表比对的方法来判决所需信号。而自信息消除算法通过延时寄存器将自身所发射的信号消除来实现最终判决。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实现星间链路中继转发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但自信息消除算法在计算量上较小,更加适合于实际的星间链路通信系统。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为星间链路非线性干扰消除打下理论基础,对星间链路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李孝生[10](2014)在《短波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线性调制技术,宽带通信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多通道短波通信发射设备中,多个包络起伏很大的单边带调制信号经过时频域叠加后,形成包络起伏更大的宽带信号。如果将此信号通过非线性射频功放后会出现严重的交调现象,因此必须采用功放线性化技术,以便减少由此产生的邻道干扰。本文在简要介绍短波通信的基本知识,深入分析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分析各种射频功放线性化方法,指出预失真技术是一种日趋成熟并广泛采用的好技术。考虑到短波通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例如3G-ALE(三代自动链路建立)、射频数字化等技术的应用,短波通信业务数字化和网格化应用,本文选择数字预失真技术,实现了短波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并在某型125W功率放大器上进行了验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以达到显着改善短波功率放大器线性度的目标。
二、射频放大器的工作函数预失真线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频放大器的工作函数预失真线性化(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行波管放大器的毫米波线性化驱动模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毫米波模拟预失真线性化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模拟预失真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
1.2.1 国外模拟预失真器发展动态 |
1.2.2 国内模拟预失真器发展动态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与模拟预失真技术 |
2.1 非线性系统 |
2.2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现象 |
2.2.1 自偏置效应 |
2.2.2 AM-AM失真 |
2.2.3 AM-PM失真 |
2.2.4 谐波失真 |
2.2.5 互调失真 |
2.2.6 交叉调制失真 |
2.3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分析 |
2.3.1 单个信号输入的非线性失真 |
2.3.2 两个信号输入的非线性失真 |
2.3.3 AM-PM变换 |
2.3.4 交叉调制 |
2.4 模拟预失真技术 |
2.4.1 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模拟预失真技术 |
2.4.2 基于变容二极管的模拟预失真技术 |
2.4.3 基于场效应管的模拟预失真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Q波段行波管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驱动模块研制 |
3.1 Q波段模拟预失真驱动前端设计 |
3.1.1 设计指标 |
3.1.2 设计方案 |
3.2 元器件选取 |
3.2.1 射频芯片选取 |
3.2.2 直流芯片选取 |
3.2.3 肖特基二极管选取 |
3.3 Q波段模拟预失真器设计 |
3.3.1 电路实现 |
3.3.2 整体电路联合仿真 |
3.4 Q波段线性化驱动模块实物加工与测试 |
3.4.1 射频基板设计 |
3.4.2 直流板设计 |
3.4.3 腔体设计 |
3.4.4 实物与测试 |
3.5 Q波段模拟预失真器改进 |
3.5.1 改进电路实现 |
3.5.2 整体电路联合仿真 |
3.5.3 实物与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波段行波管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驱动模块研制 |
4.1 U波段模拟预失真线性化器驱动前端设计 |
4.1.1 设计指标 |
4.1.2 设计方案 |
4.2 元器件选取 |
4.2.1 射频芯片选取 |
4.2.2 直流芯片选取 |
4.3 U波段模拟预失真器设计 |
4.3.1 电路实现 |
4.3.2 整体电路联合仿真 |
4.3.3 预失真器实物制作与测试分析 |
4.4 线性化驱动模块制作与测试 |
4.4.1 射频及直流版图设计 |
4.4.2 模块制作及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宽带阵列发射天线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数字阵列雷达的广泛应用 |
1.1.2 射频放大器线性动态范围和信号峰均比 |
1.1.3 宽带天线阵列阵元通道偏差校正 |
1.2 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现状 |
1.2.1 宽带天线阵列阵型设计现状 |
1.2.2 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动态范围研究现状 |
1.2.3 宽带阵列通道偏差校正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以及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宽带天线阵列阵型设计 |
2.1 引言 |
2.2 稀布线阵设计 |
2.2.1 稀布天线阵列方向图 |
2.2.2 最大旁瓣电平最小化准则 |
2.2.3 平均旁瓣电平最小化准则 |
2.3 基于启发式算法解优化模型 |
2.3.1 遗传算法 |
2.3.2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解优化模型的参数建模 |
2.3.3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2.3.4 改进的三种算法的优缺点比较 |
2.4 平面稀疏阵型设计 |
2.4.1 基于Toeplitz矩阵的虚拟阵列建模 |
2.4.2 平面稀疏阵型设计 |
2.4.3 L型嵌套阵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宽带阵列功率放大器线性范围优化 |
3.1 引言 |
3.2 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化建模 |
3.2.1 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概述 |
3.2.2 射频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建模 |
3.3 功率放大器线性动态范围优化方法 |
3.3.1 常规的DPD方法 |
3.3.2 预失真器参数估计 |
3.3.3 数字预失真后功率放大器输出仿真 |
3.4 宽带波束合成信号的峰均比抑制 |
3.4.1 畸变类法峰均比抑制研究 |
3.4.2 基于保角变换的峰均比抑制方法 |
3.4.3 基于非畸变类的峰均比抑制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带天线阵列误差校正技术 |
4.1 引言 |
4.2 宽带信号的孔径渡越效应 |
4.2.1 阵元通道中干扰信号的主瓣偏移分析 |
4.2.2 相位预加重技术 |
4.2.3 阵元通道中相位预加重实验仿真 |
4.2.4 参数估计误差对LFM干扰形成波束性能的影响 |
4.3 宽带天线阵列通道的相位误差校准 |
4.3.1 通道中噪声和外界干扰信号的抑制 |
4.3.2 仿真实验 |
4.4 相位误差的校正方法 |
4.4.1 单个采样频点的相位误差校正 |
4.4.2 基于校正滤波器矩阵的相位偏差校正矩阵估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一种功放分段线性化数字预失真方法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字预失真技术 |
2.1 数字预失真技术概述 |
2.1.1 功率放大器特性 |
2.1.2 数字预失真原理 |
2.1.3 预失真参数训练结构 |
2.1.4 数字预失真系统实现方式 |
2.1.5 数字预失真效果评价指标 |
2.2 常见的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 |
2.3 算法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 |
3.1 分段线性化数字预失真方案需求分析 |
3.2 分段线性化数字预失真总体方案 |
3.2.1 非线性系统的分段线性原理分析 |
3.2.2 分段线性化数字预失真方案整体框图 |
3.3 确定查找表长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段线性化数字预失真方案详细设计 |
4.1 数字预失真方案模块详细设计及FPGA实现 |
4.1.1 时钟产生模块 |
4.1.2 信号源模块 |
4.1.3 增益控制模块 |
4.1.4 预失真器模块 |
4.2 确定迭代次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案验证及测试 |
5.1 基于MATLAB的方案对比验证 |
5.1.1 与记忆多项式模型对比 |
5.1.2 测试结果 |
5.2 FPGA实现过程分析及结果 |
5.2.1 测试环境 |
5.2.2 PWL功放行为模型测试与分析 |
5.2.3 预失真器模型参数测试与分析 |
5.2.4 预失真系统整体测试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机器学习的宽带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1 线性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支持向量机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2 功放非线性特性与预失真技术 |
2.1 引言 |
2.2 功放的非线性失真特性 |
2.2.1 无记忆非线性失真特性 |
2.2.2 功率放大器的记忆效应 |
2.3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评价指标 |
2.3.1 1dB压缩点 |
2.3.2 互调失真IMD |
2.3.3 误差向量幅度EVM |
2.3.4 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 |
2.3.5 邻信道功率比ACPR |
2.4 功放行为模型 |
2.4.1 无记忆行为模型 |
2.4.2 有记忆行为模型 |
2.5 数字预失真技术DPD |
2.5.1 预失真原理 |
2.5.2 常用的预失真实现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改进时延结构的功放建模研究 |
3.1 引言 |
3.2 支持向量回归理论分析 |
3.2.1 结构风险最小化理论 |
3.2.2 支持向量回归 |
3.2.3 核方法与核函数 |
3.2.4 SMO算法求解 |
3.3 基于传统时延结构的?-SVR功放建模方法 |
3.4 基于幅度相位增强结构的?-SVR功放建模方法 |
3.5 基于幅度相位增强结构的LSSVR功放建模方法 |
3.6 仿真验证与性能比较 |
3.6.1 时延SVR功放模型仿真 |
3.6.2 幅度相位增强的时延SVR功放模型仿真 |
3.6.3 时延LSSVR功放模型仿真 |
3.6.4 幅度相位增强的时延LSSVR功放模型仿真 |
3.6.5 不同模型的性能比较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孪生支持向量回归的功放建模研究 |
4.1 引言 |
4.2 孪生支持向量机基本理论 |
4.3 孪生支持向量回归功放建模 |
4.4 改进的稀疏CLSTSVR功放建模方法 |
4.5 实验验证分析 |
4.5.1 孪生支持向量回归对F类功放建模实验验证分析 |
4.5.2 基于改进稀疏的CLSTSVR对 F类功放建模实验分析 |
4.5.3 基于改进稀疏的CLSTSVR对 Doherty功放建模实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离线数字预失真验证平台设计 |
5.1 引言 |
5.2 预失真仪器验证平台 |
5.2.1 数字预失真验证方案 |
5.2.2 基于仪器平台的模型验证 |
5.3 基于GaN单管F类功放的预失真线性化测试 |
5.4 基于GaN双管Doherty功放的预失真线性化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高性能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ROF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ROF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直接调制ROF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
2.1 直接调制ROF链路的组成部分 |
2.2 直接调制ROF系统的S参数与增益 |
2.3 直接调制ROF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性能直接调制光模块的封装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单通道低成本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设计 |
3.3 四通道发射组件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
3.4 四通道接收组件的设计与基本性能分析 |
3.5 电路设计 |
3.6 四通道光收发一体化模块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4 直接调制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线性化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推挽架构联合DSP后补偿算法的线性化技术研究 |
4.3 基于Volterra均衡线性化技术研究 |
4.4 基于K-mean算法自动调制格式识别与线性化技术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四通道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在ROF系统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集成式四通道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在ROF系统中的传输性能 |
5.3 集成式四通道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动态传输性能的研究 |
5.4 基于LR-ZF MIMO解调算法抗噪声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思考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目录 |
(6)一种高性能L波段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及概况 |
1.2.2 晶体管技术的发展和LDMOS半导体简介 |
1.2.3 功率放大器设计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简介 |
2.1 二端口网络参数 |
2.2 放大电路稳定性分析 |
2.3 射频功率放大器特性指标 |
2.3.1 工作频带 |
2.3.2 功率增益 |
2.3.3 输出功率和压缩点 |
2.3.4 效率 |
2.3.5 增益平坦度 |
2.3.6 线性分析 |
2.4 射频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 |
2.5 阻抗匹配网络设计 |
2.5.1 L型集总元件匹配网络 |
2.5.2 分布式元件匹配网络 |
第3章 放大器设计理论 |
3.1 负载牵引理论 |
3.2 提高线性度方法 |
3.2.1 功率回退法 |
3.2.2 负反馈法 |
3.2.3 前馈法 |
3.2.4 预失真 |
3.2.5 包络消除与恢复法(EER) |
3.3 效率增强设计 |
第4章 功率放大器设计 |
4.1 项目技术指标 |
4.2 功率放大器总体设计方案 |
4.2.1 功率放大器总体设计方案 |
4.3 指标分配及器件选取 |
4.3.1 指标分配 |
4.3.2 功放元器件和PCB电路板选型 |
4.4 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
4.4.1 板材选择 |
4.4.2 前置级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4.4.3 驱动级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4.4.4 末级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
4.4.5 控制检波电路设计 |
4.4.6 直流供电电路设计 |
4.4.7 PCB版图设计 |
4.4.8 功率放大器结构、屏蔽和热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
5.1 调试 |
5.2 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
5.2.1 准备工作 |
5.2.2 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 |
5.2.3 测试结果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系统整体原理框图 |
附录2 系统整体PCB版图 |
附录3 系统结构图 |
附录4 专利证书 |
(7)宽带多载波高性能射频光链路信号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宽带射频光链路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射频光链路的关键技术 |
1.4 宽带多载波射频光链路研究中的挑战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射频光链路理论研究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于连续光源结构射频光链路 |
2.2.1 链路噪声及噪声系数 |
2.2.2 链路非线性失真 |
2.2.3 无杂散动态范围 |
2.3 级联射频光链路模型分析 |
2.4 基于脉冲光源结构的射频光链路 |
2.4.1 带通采样技术 |
2.4.2 光子带通采样射频光链路 |
2.4.3 光子带通采样链路非线性失真 |
2.5 小结 |
第三章 宽带线性化光载射频光链路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动态范围线性化射频光链路技术研究 |
3.2.1 电域预失真技术 |
3.2.2 调制器级联技术 |
3.2.3 光载波处理非线性失真抑制技术 |
3.2.4 数字非线性抑制技术 |
3.2.5 相位调制相干探测及I/Q解调技术 |
3.3 大动态范围线性化射频光链路技术 |
3.3.1 外调射频光链路数学模型分析 |
3.3.2 基于模拟后处理的线性化技术 |
3.3.3 宽带可调前馈线性化光链路技术 |
3.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6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带多载波射频光链路非线性补偿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超宽带多载波射频光链路中非线性失真分析 |
4.2.1 多载波交调失真的抑制和补偿机制 |
4.2.2 多源非线性的共同抑制和补偿机制 |
4.3 宽带多载波射频光链路技术研究 |
4.3.1 后失真补偿交调和互调技术 |
4.3.2 基于预失真的互调失真补偿技术 |
4.3.3 数字多种失真综合补偿技术 |
4.3.4 线性化宽带多载波链路技术性能比较 |
4.4 宽带多载波模拟光链路中载波互调和交调抑制技术 |
4.4.1 系统结构与原理 |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4 结论 |
4.5 基于模拟后补偿的载波间互调失真抑制技术 |
4.5.1 系统结构与原理 |
4.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4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欠采样线性化射频光链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采样技术研究 |
5.2.1 光采样在宽带频谱感知和线性化信号接收的研究 |
5.3 基于光子带通采样的数字线性化多载波射频链路 |
5.3.1 理论分析 |
5.3.2 补偿算法数值仿真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4 结论 |
5.4 欠采样链路幅度调制相位失真转换研究 |
5.4.1 饱和探测器微波相位偏移特性 |
5.4.2 欠采样RF链路幅度调制相位失真转换分析 |
5.4.3 幅度调制相位失真转换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4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宽带无线通信数字预失真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挑战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 |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宽带数字预失真技术现状 |
2.1 引言 |
2.2 数字预失真机理 |
2.2.1 非线性失真 |
2.2.2 数字预失真过程 |
2.3 非线性模型 |
2.3.1 查找表模型 |
2.3.2 多项式模型 |
2.3.3 混合模型 |
2.4 预失真参数提取方法 |
2.4.1 直接学习型 |
2.4.2 间接学习型 |
2.5 窄带反馈预失真 |
2.5.1 滤波限制法 |
2.5.2 多通道反馈法 |
2.5.3 自适应窄带反馈法 |
2.6 反馈支路动态范围扩展 |
2.6.1 过采样 |
2.6.2 随机抖动 |
2.6.3 射频对消 |
2.7 小结 |
第三章 精确求逆型宽带数字预失真 |
3.1 引言 |
3.2 精确求逆型预失真 |
3.2.1 求逆型预失真结构 |
3.2.2 非线性建模 |
3.2.3 非线性模型求逆 |
3.3 简化求逆型数字预失真 |
3.3.1 可变阶数高次方程求根 |
3.3.2 确定方程阶数取值范围 |
3.4 实验验证 |
3.4.1 实验平台与配置 |
3.4.2 实验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窄带反馈数字预失真 |
4.1 引言 |
4.2 预失真反馈带宽分析 |
4.2.1 预失真的工作带宽需求 |
4.2.2 反馈带宽限制作用 |
4.2.3 带限预失真参数提取 |
4.3 窄带反馈数字预失真 |
4.3.1 窄带反馈预失真结构 |
4.3.2 带宽受限非线性建模 |
4.3.3 预失真参数提取 |
4.4 实验验证 |
4.4.1 实验平台 |
4.4.2 实验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可扩展动态范围的宽带数字预失真 |
5.1 引言 |
5.2 反馈动态范围分析 |
5.3 可扩展动态范围预失真架构 |
5.3.1 预失真结构 |
5.3.2 射频对消 |
5.3.3 数字重建 |
5.3.4 预失真参数求解 |
5.4 性能分析 |
5.4.1 动态范围扩展能力分析 |
5.4.2 信号重建性能分析 |
5.4.3 功率放大器建模性能分析 |
5.4.4 预失真线性化性能分析 |
5.5 实验验证 |
5.5.1 实验平台 |
5.5.2 实验结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贡献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星间链路非线性干扰消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缩略语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星间链路通信发展历史 |
1.1.2 星间链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失真技术 |
1.2.2 均衡技术 |
1.2.3 星间链路干扰消除技术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2 星间链路模型 |
2.1 自由空间损耗 |
2.2 深空星间链路环境影响 |
2.2.1 恒星影响 |
2.2.2 宇宙射线影响 |
2.3 近空星间链路环境影响 |
2.3.1 大气层的影响 |
2.3.2 电离层的影响 |
2.4 星间链路模型 |
2.4.1 近空星间链路模型 |
2.4.2 深空星间链路模型 |
2.5 星间链路模型仿真 |
2.5.1 Saleh 模型 |
2.5.2 多项式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高阶信号调制的功率放大器线性技术 |
3.1 星载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征分析 |
3.1.1 码失真 |
3.1.2 谐波失真 |
3.1.3 互调失真 |
3.2 星载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 |
3.2.1 前馈线性化技术 |
3.2.2 负反馈线性化技术 |
3.2.3 EE&R 线性化技术 |
3.2.4 LINC 线性化技术 |
3.2.5 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
3.3 基于复信号的非线性预失真算法 |
3.3.1 复信号非线性预失真器设计 |
3.4 方法使用范围分析 |
3.4.1 实数信号传输分析 |
3.4.2 复信号线性传输分析 |
3.5 算法仿真性能分析 |
3.6 小结 |
4 基于 VOLTERRA 滤波的预失真算法 |
4.1 VOLTERRA滤波模型 |
4.2 基于 VOLTERRA滤波的双循环预失真方法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预失真系统收敛速度分析 |
4.3.2 预失真系统计算量分析 |
4.3.3 预失真系统误码率分析 |
4.3.4 预失真系统功率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神经网络的预失真算法 |
5.1 神经网络模型 |
5.2 动态神经网络预失真方法设计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自适应均衡处理技术 |
6.1 自适应均衡技术 |
6.1.1 最大似然概率检测均衡算法 |
6.1.2 基于滤波器的均衡算法 |
6.1.3 判决反馈均衡算法 |
6.1.4 干扰消除均衡算法 |
6.2 非线性盲均衡算法 |
6.2.1 Volterra 级数模型 |
6.2.2 稀疏 Volterra 滤波均衡 |
6.2.3 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星间链路中继转发同频干扰消除技术 |
7.1 中继转发通信模型 |
7.1.1 中继转发系统结构 |
7.1.2 发射星间链路 |
7.1.3 接收星间链路 |
7.2 全查表算法 |
7.3 自信息消除算法 |
7.4 仿真结果分析 |
7.4.1 全查表算法性能分析 |
7.4.2 自信息消除算法性能分析 |
7.4.3 接收信号误差散射点分析 |
7.4.4 计算复杂度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短波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短波通信技术 |
2.1 短波通信传输方式 |
2.2 短波通信调制方式及其实现方法 |
2.3 短波通信新技术 |
第三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原理 |
3.1 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的一般问题 |
3.2 射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 |
3.3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
3.4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匹配 |
3.5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分析 |
3.6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描述指标 |
第四章 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 |
4.1 功率回退技术 |
4.2 笛卡尔环法 |
4.3 前馈线性化技术 |
4.4 非线性器件线性化技术 |
4.5 预失真线性化技术 |
4.6 各种线性化技术比较 |
第五章 短波功率放大器预失真器设计 |
5.1 功率放大器的动态非线性 |
5.2 功率放大器记忆模型 |
5.3 数字预失真器原理 |
5.4 自适应数字预失真非线性矫正系统 |
5.5 数字预失真器(DPD)设计 |
5.6 测试结果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射频放大器的工作函数预失真线性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行波管放大器的毫米波线性化驱动模块研究[D]. 吕升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宽带阵列发射天线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刘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3]一种功放分段线性化数字预失真方法与验证[D]. 马思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机器学习的宽带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D]. 姜卫亮. 重庆大学, 2019(01)
- [5]高性能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研究与应用[D]. 叶尧.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6]一种高性能L波段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制[D]. 杨涵. 深圳大学, 2018(01)
- [7]宽带多载波高性能射频光链路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 梁晓东.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8]宽带无线通信数字预失真关键技术[D]. 刘颖.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9]星间链路非线性干扰消除关键技术研究[D]. 唐成凯.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7)
- [10]短波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研究[D]. 李孝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