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地层中振动沉管桩的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汉金,王麦季,王勇[1](2022)在《孟加拉国Padma水厂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文中认为在地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孟加拉国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采用无骨料振冲技术和振动沉管桩技术相结合,成功消除新吹填粉砂土和砂土层的液化作用。检测结果表明:振动沉管桩和振冲桩技术,施工工艺成熟,质量可靠,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振动沉管桩和振冲桩技术,施工机具简单,造价低,非常适合经济欠发达的孟加拉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基处理工程。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郭尤林[3](2019)在《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桩体复合地基型式,由“固体”与“散体”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桩体,其中“固体”为2种不同刚度的粘结性材料构成,分别为素混凝土与浆固碎石,“散体”为碎石散体材料。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该新型复合地基型式克服了散体材料桩强度低且在土层性质较差时,桩体侧向鼓胀变形较大甚至破坏土体结构的缺陷。此外,三种不同刚度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式组合桩体可有效的将荷载传递至更深广的土体中,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地基沉降变形。当前,随着组合型复合地基概念的进一步拓宽,衍生出多种组合型桩体复合地基模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散体材料的承载能力,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对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机制及受力变形计算理论研究还处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78)“交通移动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受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对柔性基础下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并对软土地基土进行了工程应用评价;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破坏失稳的特征,在桩体组成材料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并介绍了串联式组合桩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特点,进而开展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研究。其次,分析了桩体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机理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级加载系统与压力测试方法,揭示了不同桩段长度比条件下串联式组合桩的荷载机理,建立了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计算模型与微分控制方程,阐明了其受力变形不仅与桩体构成材料及规格相关,而且与其赋存的工程地质条件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褥垫层参数、桩段参数、桩径、桩间距以及土模量参数等。在分析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提出了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基于滑块破坏理论,采用计算深基础承载力Meyerhof法,建立了2种串联式组合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随机优化算法确定临界滑动面,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力学变形机理,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变形分为三个区段,并分别提出了各区段桩体与土体沉降变形计算模型,进而基于圆孔扩张理论论建立了考虑桩土滑移与桩体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中6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为考虑桩体鼓胀变形引起的桩周侧向约束力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基于改进的应变楔理论,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确定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中3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与原则。并依托工程实例,对2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考虑滑移和鼓胀变形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结果偏大,但计算参数获取直接且设计偏于保守,而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更能反映工程实际,但存在获取计算参数的不确定性。再次,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各桩段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结合离散-连续耦合理论,视串联式组合桩中碎石桩段为离散元实体结构,在离散元实体结构周围区域采用连续实体结构,即视浆固碎石桩段与混凝土桩段为连续元实体结构,建立离散-连续(FLAC-PF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参数、混凝土桩段参数、浆固碎石桩段参数、碎石桩段参数、桩身直径、桩间距以及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最后,依托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某车站软土路基工程,基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技术标准,提出了按工后沉降变形控制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原则,给出了确定串联式组合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布桩形式的方法,进而结合本文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对比分析了同设计参数的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验证了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实现了采用串联式组合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理念。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拓展了复合地基工程实践领域,丰富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安文强[4](2019)在《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前提下,桩基工程在设计软件、作业方法、桩基检测、生态影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推进。目前在我市市场上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及旋挖钻孔灌注桩已成为主要趋势,相对来说,施工工艺成熟,应用广泛。本课题结合沈阳地区工程实际,从施工工艺、适用条件、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基于此背景,选取沈阳地区使用桩基础的工程实例,详细研究了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和旋挖钻孔灌注桩的优缺点及分类,分析了桩基础设计进行各个方面比选的关键问题,并分析了比选的主要步骤。特别是从工程地质条件、桩基础承载力、工程造价、施工因素及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桩基检测结果等各个方面,来分析进行基础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重要性和一般程序、桩型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施工工艺,能够明确在选择桩基础类型时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本文特别通过使用三种桩型的工程实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在施工过程中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及旋挖钻孔灌注桩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沈阳地区三种桩型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吴声扬[5](2019)在《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竖向抗压承载性能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传统桩基施工方法机械化程度低,污染大,受地层条件的影响大,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对地基基础承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响应国家节能环保和建筑工业化的号召,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将成为推广的重点。采用传统锤击法和静压法施工预应力管桩的过程中,在遇到坚硬地层和孤石时容易造成桩身的损坏,不利于结构承载,甚至导致桩身偏斜;在采用预钻孔桩法钻孔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塌孔而影响管桩桩的打入。针对这些问题,大直径随钻跟管桩(Drlling with PHC pipe cased pile,简称DPC管桩)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带来的不利影响。大直径随钻跟管桩施工步骤一体化程度高,钻孔的同时进行排土和沉桩,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大势所趋。大直径随钻跟管桩工法作为一种新型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竖向承载性能和荷载传递机理急需进一步阐明,确保其安全承载是将其逐渐向市场推广的重大前提。同时,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管腔中一般需要填入混凝土来进行封底和增加桩体的刚度,管腔体积较大,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价格差异大,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加载情况中填芯的长度,以及进行填芯采用的混凝土强度将直接影响到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的经济合理性。因此,在进行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竖向抗压承载性能研究的同时也需对使用不同强度混凝土填芯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项目依托广州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填芯管桩室内抗压试验和现场静载试验较为完善的研究了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的竖向承载性能,并结合数值分析性。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一般情况下,大直径管桩桩身混凝土和填芯混凝土两者的强度等级差异较大,在计算填芯管桩的抗压承载力设计值时需考虑桩和填芯的变形协调机制,宜取填芯部分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所对应的弹性应变值来计算桩身部分的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以此修正填芯管桩桩身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值普遍小于实测值,修正公式合理可靠。后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根据改变数值模型中填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得到外径1000mm管桩管腔中填入C30C80混凝土后,填芯管桩桩身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随着填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2、在广州建筑科学研究院使用大直径随钻跟管工法打入的两根试验桩中,其实测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达到20571kN和15100kN。相比于同等地质条件下使用传统施工方法打入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平均提高了40%以上,已经接近了在同等地层条件下后注浆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在打入大直径随钻跟管桩前,可以使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关于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近似预估在相同地层中打入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3、当管桩施工质量良好时,一般在桩身受压破坏之前,单桩就会因为沉降过大而失去利用价值。为了使工程设计经济合理并且充分利用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本身的高额竖向承载力,可通过比较入土后管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和桩身的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来确定填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于直径为1000 mm的大直径随钻跟管桩。(1)当预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N≤10000 kN时,只需采用少量的C30混凝土封住桩底,无需设置通长填芯;(2)当10000 kN<N≤13000 kN时,可通长设置C30混凝土填芯,填芯分担一部分荷载后,填芯管桩结构处于弹性变形内,结构安全;(3)N>13000 kN时,可根据后文中不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下填芯部分宜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表来通长设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填芯,使预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小于填芯管桩的桩身抗压承载力特征值。4.桩侧注浆效果的好坏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桩土界面的切向刚度,注浆效果越好,桩土界面的切向刚度则越大,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随着桩土界面切向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切向刚度较小时,桩容易出现“陡降型”破坏,随着切向刚度的增大,单桩破坏形式慢慢由“陡降型”变为“缓变型”,最终达到稳定状态。保证桩底混凝土沉渣层的良好质量对提高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提升也有较大作用,本文试验桩在使用C40混凝土进行填芯时,良好的混凝土沉渣层可以使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提高2000kN左右。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6](2015)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隧道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隧道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中国隧道工程建设历程和现状、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对未来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从钻爆法、盾构工法、沉管工法、明挖法和抗减震设计等方面对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从不同工法(钻爆法、盾构工法、TBM、沉管工法、明挖法)的角度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详尽剖析;最后从运营通风、运营照明、防灾救灾、病害、维护与加固等方面对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隧道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张晓波[7](2014)在《济南西站深厚松软土地层复合地基施工对策与设计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结合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站的工程实际,重点研究了黄河冲积平原含硬质黏土层深厚松软土地层条件下优化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方案的过程与方法。介绍了富水松软土地层20 m深度之下出现砂砾层和夹姜石的硬质黏土层对CFG桩施工造成特殊难题的背景下,为克服困难所采取的一系列施工对策及其实施效果;通过专家现场调查论证,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在调整设计参数和优化设计方案的指导思路下,依托现场工程试验实践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验证,对原有设计和施工方案做出优化和调整。对比了CFG桩复合地基、管桩复合地基、小直径钻孔灌注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性和特点,优选设计参数,通过对设计与施工方案的试验、调整、选择、优化与实施,实现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性。
宋志彬[8](2013)在《全套管钻进套管柱损坏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依托于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项目《Ф2000全回转套管钻机、钻具及工艺》(2011-2013年)。研究对象是全套管钻进施工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套管柱和套管接头的损坏和早期失效,这是目前国内外难以彻底解决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全套管施工技术推广普及的关键问题。论文对全套管钻进套管柱、套管接头、夹持机构等关键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力学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建立了全回转钻进套管柱的力学模型,借鉴钢管静压桩理论成果并针对全套管钻进的特殊性进行了修正,研究总结了复杂地层结构中大直径套管柱计算摩阻力的方法。2.应用弹塑性力学的等效应力函数曲线确定了套管柱最大应变能的位置,理论上确定了套管损坏容易发生在沉管阶段套管柱上部接近1/3的位置区间。这与实际套管柱断裂的位置基本符合。3.对深圳工程中出现问题的Φ1200套管柱、套管接头、锥销螺栓连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模拟,模拟预紧力不均的实际工况时接头和锥销连接都发生了破坏,与实际损坏情况符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建议提高套管接头和锥销的材质和热处理,保证使用寿命。4.对搓管机和全回转钻机夹持机构进行了分析对比,验证了搓管机夹持机构容易造成套管体变形,全回转钻机楔形卡瓦对套管的夹持均匀,可靠性强。5.对径向夹持对Φ1500套管接头损坏的影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当径向夹持力作用于套管接头附近时,接头锥销连接处都会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当部分锥销松动时破坏现象尤为明显。6. Φ2000全回转钻机的套管钻压恒定和扭矩恒定系统、钻机底盘自动调平系统的研究,对控制和保护套管靴刀头超负荷、根据地层情况合理加载、提高套管钻进的垂直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创新点:1.计算套管沉管阻力时对钢管静压桩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修正。根据套管钻进的特殊性修正了套管柱长度的三区段划分原则、开口钢管土芯长度的折减系数、拔管的真空效应系数等,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合。复杂地层中全回转钻进套管柱计算摩阻力的方法研究国内属首次。2.对套管柱力学分析的数据来自深圳工程地层参数和施工实际,研究了复杂地层对套管柱摩阻力的影响,计算结果和施工实际验证,为今后建立复杂地层套管柱力学评价系统奠定了基础。3.应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径向夹持和夹持位置对套管接头损坏的影响。全套管钻进中套管柱的力学分析填补了国内大口径套管柱力学研究的空白,损坏机理的研究丰富了全套管钻进的理论,对提高全套管设备和套管钻具的研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利荣,唐经华,戎雷[9](2012)在《振动沉管布袋桩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传统布袋桩施工工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把布袋置放于沉管之内并在管壁保护下灌注成桩材料的新思路,形成了振动沉管布袋桩施工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同时提出了解决空桩段回填、布袋置放、桩尖改进等难题的方案。该技术在施工上有操作简单、质量易控、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成桩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该技术在厦深铁路施工实践中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邓娟娟[10](2012)在《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工程施工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人为本和环保的理念不断的加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实施,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显示出桩基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昆明北市区浅层中存在厚薄不均的硬夹层,常用的沉桩方法有预钻孔配合静力压桩法、钻孔灌注桩法、振动沉管灌注桩法等。长螺旋钻机取土配合静力压桩在昆明北市区是一种常用的沉桩方法,这种施工工艺与其他施工工艺相比有很多优势:噪音小不影响周围居民;振动小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小;尤其当地基浅层中存在硬夹层时,采用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的施工方法可以提高桩的穿透能力和打桩效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此施工工艺,研究此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主要研究了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质量问题,重点分析了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在施工结束后,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法对桩基的完整性进行检测,采用静载试验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不满足要求的桩,结合施工实际,研究了各种处理方式。通过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施工工艺避免了单一的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问题,该施工工艺的多次成功应用表明了此施工工艺是可行的。然而由于这种施工工艺需要长螺旋钻机和静力压桩机很好的配合才能顺利实施,因此本文编写了《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的施工工法》,对采用这种施工工艺的工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起到了推广此施工工艺的作用。
二、复杂地层中振动沉管桩的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杂地层中振动沉管桩的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孟加拉国Padma水厂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地质条件 |
3 初步设计和试桩 |
4 施工工艺 |
4.1 振冲桩工艺 |
4.2 振动沉管桩工艺 |
5 施工组织 |
6 工程质量检测 |
6.1 振冲区域质量检测 |
6.2 振动沉管桩施工区域④粉砂层效果质量检测 |
6.3 振动沉管灌注桩静载质量检测 |
6.4 振动沉管CFG桩低应变质量检测 |
7 结论 |
(2)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3)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 |
1.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1.3 复合地基的特点 |
1.2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1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3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1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3 组合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4 组合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结构及其工程特性 |
2.1 概述 |
2.2 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1 基体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2 增强体的工程特性 |
2.3 串联式组合桩的组成及其结构设计 |
2.3.1 设计背景与启发 |
2.3.2 桩体结构设计 |
2.4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
2.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2.4.2 成桩工艺及施工参数 |
2.4.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
3.1 概述 |
3.2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
3.2.1 桩体荷载传递机理 |
3.2.2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
3.2.3 串联式组合桩荷载传递机理 |
3.3 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模型 |
3.3.1 基本假定 |
3.3.2 荷载传递函数 |
3.3.3 力学计算模型 |
3.3.4 微分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3.4 影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变形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分析 |
4.1 概述 |
4.2 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
4.2.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基本方法 |
4.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基本方法 |
4.3 基于滑块破坏理论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1 滑块平衡法原理 |
4.3.2 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
4.3.3 极限承载力计算 |
4.4 考虑滑移与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4.1 沉降计算模型 |
4.4.2 加固区土层压缩变形量计算 |
4.4.3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计算 |
4.4.4 确定相关计算参数的方法 |
4.5 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5.1 应变楔模型 |
4.5.2 沉降变形计算 |
4.5.3 相关参数的取值 |
4.6 计算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离散-连续耦合理论 |
5.2.1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接触传递作用 |
5.2.2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耦合计算理论 |
5.3 PFC-FLA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
5.3.1 数值计算模型 |
5.3.2 本构模型 |
5.3.3 计算参数 |
5.3.4 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计算实现 |
5.3.5 数值计算模型可靠性验证 |
5.4 褥垫层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1 褥垫层厚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2 褥垫层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 桩段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1 桩段长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2 桩段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6 桩直径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7 桩间距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 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1 加固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8.2 下卧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
6.1 概述 |
6.2 工程基本概况 |
6.2.1 项目概况 |
6.2.2 工程地质条件 |
6.2.3 水文地质条件 |
6.3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 |
6.3.1 设计原则 |
6.3.2 技术标准 |
6.3.3 设计参数 |
6.4 现场试验 |
6.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 |
6.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6.5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4)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2 各类桩基概述 |
2.1 桩基础的分类及选型的基本原则 |
2.1.1 沈阳市常用桩型现状 |
2.1.2 桩基础的分类及选型的基本原则 |
2.2 各种桩基础类型的概念及施工工艺研究 |
2.2.1 各种桩基础类型的概念及分类 |
2.2.2 各类型桩基础的施工工艺研究 |
2.2.3 各类型桩基础的优缺点研究 |
2.3 桩基选型步骤及管理要求分析 |
2.3.1 桩基选型步骤 |
2.3.2 桩基选型管理要求分析 |
3 各类型桩基础实际应用的差异性对比研究 |
3.1 土层适用性的对比研究 |
3.2 桩身承载力对比分析 |
3.3 经济性对比分析 |
3.4 桩体质量控制对比分析 |
3.5 施工设备对比分析 |
3.6 施工效率比分析 |
3.7 对施工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 |
3.8 各类型桩基础的的施工难点 |
3.8.1 静压管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3.8.2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3.8.3 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
4 沈阳地区ZHC项目桩基础选型分析 |
4.1 ZHC项目工程概况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桩基础概况 |
4.1.3 桩基检测 |
4.2 各类型桩基础的对比分析 |
4.2.1 工程地质条件 |
4.2.2 荷载设计要求的条件 |
4.2.3 对比分析 |
4.2.4 分析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竖向抗压承载性能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管桩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 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竖向承载性能研究现状 |
1.4 桩土接触面研究现状 |
1.5 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的研究进程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桩竖向承载力研究理论 |
2.1 引言 |
2.2 桩土间荷载传递的过程 |
2.3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 |
2.4 单桩的荷载沉降特性 |
2.4.1 常见的荷载—沉降曲线及分析方法 |
2.4.2 荷载传递性状随有关参数的变化 |
2.5 单桩的沉降计算方法 |
2.5.1 荷载传递分析法 |
2.5.2 弹性理论法 |
2.5.3 剪切变形传递法 |
第三章 填芯随钻跟管桩的室内抗压试验及数值模型分析 |
3.1 引言 |
3.2 填芯随钻跟管桩室内抗压试验 |
3.2.1 试验的加载及测量 |
3.2.2 应变片的布置及标定 |
3.3 试验数据分析 |
3.4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3.5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
3.6 填芯混凝土管桩的修正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
3.7 桩身与填芯的荷载分担比计算分析 |
3.8 Abaqus三维有限元模拟 |
3.8.1 材料属性定义 |
3.8.2 填芯管桩模型的建立 |
3.8.3 填芯管桩模型模拟结果的验证 |
3.8.4 模拟结果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施工工艺及现场静载试验 |
4.1 引言 |
4.2 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的施工工艺 |
4.3 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的现场静载试验 |
4.3.1 试验桩概况 |
4.3.2 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竖向承载力预估 |
4.3.3 高应变法检测 |
4.4 现场静载试验 |
4.4.1 静载试验装置 |
4.4.2 静载荷试验方法 |
4.4.3 静载荷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4.4 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的承载性能分析 |
4.4.5 试验桩竖向受压极限承载力差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承载性能的数值模型分析 |
5.1 引言 |
5.2 建模及取值 |
5.2.1 桩与土本构模型的选取 |
5.2.2 单元的选择 |
5.2.3 计算的假定 |
5.2.4 计算参数的选取 |
5.3 模拟结果的验证 |
5.4 桩身和填芯的工作性能分析 |
5.5 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分担比例分析 |
5.6 桩侧注浆参数的优化分析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 |
1 隧道工程建设成就与展望(山东大学李术才老师提供初稿) |
1.1建设历程 |
1.2 建设现状 |
1.3 技术发展与创新 |
1.3.1 勘测与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
1.3.2 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
1.3.3 隧道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进步 |
1.3.4 隧道工程结构新材料与运营管理的进步 |
1.4 展望 |
(1)隧道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2)隧道精细化勘测与地质预报 |
(3)岩溶隧道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4)水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
(5)复杂及深部地层大型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 |
(6)岩爆与大变形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2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 |
2.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提供初稿) |
2.1.1 设计理论 |
2.1.1.1 古典压力理论 |
2.1.1.2 弹塑性力学理论 |
2.1.1.3 新奥法理论 |
2.1.1.4能量支护理论 |
2.1.1.5 其他理论 |
2.1.2 设计模型 |
2.1.2.1 荷载-结构模型 |
2.1.2.2 地层-结构模型 |
(1)解析法 |
(2)数值法 |
2.1.3 设计方法 |
2.1.3.1 工程类比法 |
2.1.3.2 信息反馈法 |
2.1.3.3综合设计法 |
2.1.4 设计参数 |
2.1.5 小结 |
2.2 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2.2.1 盾构隧道管片选定及设计 |
2.2.1.1 管片类型、接头方式的选择 |
2.2.1.2 管片结构设计 |
2.2.1.3 管片防水设计 |
2.2.2盾构的构造、设计与选型 |
2.2.2.1盾构主体设计 |
2.2.2.2 盾构刀盘刀具的设计 |
2.2.2.3 盾构其他部分的构造与设计 |
2.2.2.4 盾构选型 |
2.2.3 开挖面稳定 |
2.2.4 盾构掘进控制设计 |
2.2.4.1 盾构掘进参数控制 |
2.2.4.2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2.2.5 小结 |
2.3 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2.3.1 沉管管段设计 |
2.3.2 防水与接头设计 |
2.3.3抗震设计 |
2.3.4 防灾研究 |
2.4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2.4.1 明挖隧道基坑设计的主要内容 |
2.4.2 设计理论———土压力理论 |
2.4.3 设计模型 |
2.4.4 设计方法 |
2.4.4.1 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
2.4.4.2 内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
2.4.4.3 基坑稳定性设计方法 |
2.4.4.4 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
2.4.5 其他 |
2.5 抗减震设计(西南交通大学何川、耿萍、张景、晏启祥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隧道震害 |
(1)隧道震害的类型 |
(2)隧道震害原因 |
(3)隧道震害影响因素 |
2.5.2 抗震计算方法 |
2.5.2.1 静力法 |
2.5.2.2 反应位移法 |
2.5.2.3 时程分析法 |
2.5.3 抗减震构造措施 |
2.5.3.1 抗震构造措施 |
2.5.3.2 减震构造措施 |
2.5.4 小结 |
3 隧道施工技术 |
3.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杨其新老师提供初稿) |
3.1.1 钻爆法施工的发展与现状 |
3.1.2隧道钻爆开挖技术 |
3.1.3 隧道支护技术 |
3.1.4 监控量测 |
3.1.5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3.1.6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技术 |
3.1.7 小结 |
3.2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3.2.1 盾构始发、到达技术 |
(1)盾构始发技术 |
(2)盾构到达技术 |
(3)端头加固 |
3.2.2盾构掘进技术 |
(1)开挖面稳定控制 |
(2)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3)刀具磨损检测 |
3.2.3 管片拼装技术 |
3.2.5 壁后注浆技术 |
3.2.5带压进仓技术 |
3.2.6 地中对接技术 |
3.2.7 特殊地层条件施工技术 |
3.2.8 盾构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刀具磨损问题 |
(2)管片上浮问题 |
(3)高水压、长距离、大直径盾构隧道问题 |
3.2.9 盾构施工新技术展望 |
3.3 TBM隧道修建技术(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老师提供初稿) |
3.3.1 概述 |
3.3.2 TBM的工程应用 |
3.3.3 TBM制造技术 |
3.3.3.1 TBM刀盘刀具研制 |
3.3.3.2 大坡度煤矿斜井TBM研制 |
3.3.3.3 大直径多功能TBM研制 |
3.3.3.4 小型TBM研制技术 |
3.3.3.5 TBM再制造技术 |
3.3.4 TBM隧道地质勘察技术 |
3.3.5 TBM施工选型技术 |
3.3.6 TBM洞内组装及拆卸技术 |
3.3.7 TBM掘进技术 |
3.3.7.1 敞开式TBM掘进 |
(1)刀盘刀具设置技术 |
(2)不良地质段TBM施工技术 |
3.3.7.2 护盾式TBM掘进技术[373-379] |
(1)护盾TBM卡机脱困技术 |
(2)护盾TBM预防卡机技术 |
3.3.8 TBM长距离出渣运输技术 |
3.3.9 TBM施工测量技术 |
3.3.10 TBM支护技术[385-387] |
(1)衬砌与TBM掘进同步技术 |
(2)复合衬砌施工技术 |
(3)管片拼装技术 |
3.3.1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88-390] |
3.3.12 TBM新技术展望[337,388-391] |
3.4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地基处理 |
3.4.2 管节制作 |
3.4.3 管节沉放对接 |
3.5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3.5.1 施工原则 |
3.5.2 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
3.5.2.1 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
3.5.2.2 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
3.5.2.3 灌注桩施工技术 |
3.5.2.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
3.5.2.5 钢板桩施工技术 |
3.5.2.6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3.5.2.7 双排桩施工技术 |
3.5.2.8 微型钢管桩施工技术 |
3.5.2.9 SMW施工技术 |
3.5.2.10 旋喷桩施工技术 |
3.5.3 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
3.5.3.1 内支撑施工技术 |
3.5.3.2 锚索(杆)施工技术 |
4 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 |
4.1 运营环境 |
4.1.1 运营通风(长安大学王亚琼、王永东老师,兰州交通大学孙三祥老师提供初稿) |
4.1.1.1 隧道通风污染物浓度标准研究 |
4.1.1.2 横向通风研究 |
4.1.1.3 纵向通风研究 |
4.1.1.4 互补式纵向通风研究 |
4.1.1.5 特殊隧道工程通风研究 |
(1)高海拔公路隧道 |
(2)沙漠隧道 |
(3)曲线隧道 |
(4)城市隧道 |
4.1.1.6 通风控制模式研究 |
4.1.1.7隧道通风数值模拟 |
4.1.1.8 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4.1.1.9 隧道通风现场测试分析 |
4.1.1.10 通风理论及软件设计研究 |
4.1.2 隧道运营照明(西南交通大学郭春老师、长安大学王亚琼老师提供初稿) |
4.1.2.1 隧道照明光源研究 |
4.1.2.2 隧道照明适用性研究 |
4.1.2.3 隧道照明节能与安全研究 |
4.1.2.4 隧道照明控制模式研究 |
4.1.2.5 照明仿真计算及测试 |
4.1.3 隧道运营环境研究展望 |
4.2 防灾救灾(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长安大学王永东老师,中南大学易亮老师提供初稿) |
4.2.1 隧道火灾 |
4.2.1.1 隧道火灾发展规律研究 |
4.2.1.2 隧道火灾救援与人员逃生 |
4.2.1.3 隧道衬砌结构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
4.2.1.4 隧道路面材料阻燃技术 |
4.2.2 隧道防爆 |
4.2.2.1 隧道内爆炸 |
4.2.2.2 隧道外爆炸 |
4.2.3 隧道防水 |
4.2.3.1隧道水灾害机理研究 |
4.2.3.2 隧道水灾防治研究 |
(1)水灾害预报探测技术 |
(2)突水灾害的治理技术 |
4.2.4 隧道防冻 |
4.2.4.1 冻胀机理分析和冻胀力研究 |
4.2.4.2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场 |
4.2.4.3 隧道冻害防治研究 |
4.3 病害(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隧道病害的种类 |
4.3.2 隧道病害的分级 |
4.4 维护与加固(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4.1 衬砌加固 |
4.4.2 套拱加固 |
4.4.3 注浆加固 |
4.4.4 换拱加固 |
4.4.5 裂缝治理 |
4.4.6 渗漏水治理 |
5 结语 |
(7)济南西站深厚松软土地层复合地基施工对策与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 |
3 水文地质条件 |
4 原设计方案 |
5 工程实施问题与施工对策 |
5.1 实施问题 |
5.2 施工对策 |
6 设计方案优化 |
6.1 专家研讨 |
6.2 现场试验 |
6.3 方案优化 |
6.4 参数优选 |
6.5 技术对比 |
7 工程实施效果 |
(8)全套管钻进套管柱损坏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套管钻进机理和特点 |
1.2 选题背景 |
1.3 全套管钻进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全套管设备研究现状 |
1.3.2 全套管工艺研究现状 |
1.3.3 全套管力学和夹持装置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套管柱的力学分析 |
2.1 全回转套管柱运动分析 |
2.2 全回转套管柱力学模型 |
2.3 沉管阻力与反力矩的确定 |
2.3.1 闭口桩模型 |
2.3.2 开口桩模型 |
2.3.3 拔管时的真空作用 |
2.3.4 地层条件和套管模型优选 |
2.4 套管柱应力状态 |
2.4.1 沉管阶段 |
2.4.2 拔管阶段 |
2.5 套管柱破坏位置判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套管损坏机理的数值分析 |
3.1 套管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3.2 套管模型的加载 |
3.2.1 套管柱建模 |
3.2.2 套管柱加载 |
3.3 正常连接条件下套管损坏的力学模拟 |
3.3.1 沉管阶段套管的应力与位移 |
3.3.2 连接锥销的有限元分析 |
3.3.3 本节小结 |
3.4 非正常连接条件下套管的力学模拟 |
3.4.1 锥销分度不均工况下套管连接分析 |
3.4.2 预紧力不均工况下套管连接的分析 |
3.5 不同直径套管的分析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套管夹持机构的研究 |
4.1 套管夹持机构 |
4.1.1 搓管机夹持机构 |
4.1.2 全回转钻机夹持机构 |
4.2 套管夹持力的计算 |
4.2.1 搓管机夹持力 |
4.2.2 全回转钻机夹持力计算 |
4.2.3 两种夹持机构的对比分析 |
4.3 夹持卡瓦与套管的有限元分析理论 |
4.4 夹持卡瓦的有限元分析 |
4.4.1 夹持卡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4.4.2 模型导入和网格划分 |
4.4.3 载荷与边界条件 |
4.4.4 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径向夹持对套管损坏的分析研究 |
5.1 分析模型和受力分析 |
5.2 对单个套管的有限元分析 |
5.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2 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 |
5.2.3 求解及结果后处理 |
5.3 具有配合关系的双套管有限元分析 |
5.3.1 载荷施加在公母接头的位置 |
5.3.2 载荷施加在公母接头附近的位置 |
5.3.3 极端情况下套管接头破坏的有限元分析 |
5.3.4 不同加载条件的分析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套管钻进应用技术研究 |
6.1 全套管设备研究 |
6.1.1 搓管机设备 |
6.1.2 全回转套管设备 |
6.2 全套管施工工艺研究 |
6.2.1 搓管机施工工艺研究 |
6.2.2 搓管机套管开发实例 |
6.2.3 全回转套管施工工艺 |
6.3 全回转套管设计优化和应用研究 |
6.3.1 套管的钻进工况 |
6.3.2 套管钻具的设计 |
6.3.3 全回转套管的应用研究 |
6.3.4 全回转套管的损坏机理 |
6.3.5 全回转套管靴的应用研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振动沉管布袋桩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布袋桩施工技术 |
1.1 传统布袋桩施工技术原理 |
1.2 传统布袋桩施工技术缺陷 |
2 振动沉管布袋桩施工技术 |
2.1 施工技术原理 |
2.2 施工工艺流程 |
2.3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
2.3.1 空桩段回填 |
2.3.2 布袋置放 |
2.3.3 预制混凝土桩尖 |
3 振动沉管布袋桩施工技术特点 |
3.1 技术优点 |
3.2 与其他桩型对比 |
3.3 主要创新点 |
4 工程实例 |
5 结语 |
(10)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工程施工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桩的类型 |
1.2.1 按桩身材料分类 |
1.2.2 按施工方法分类 |
1.2.3 按承载性状分类 |
1.3 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 |
1.3.1 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 |
1.3.2 常用桩基础施工工艺的选择 |
1.3.3 桩基础施工技术发展趋向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穿透硬夹层的常用沉桩方法的评述 |
2.1 振动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
2.1.1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 |
2.1.2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要点 |
2.1.3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和处理措施 |
2.2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
2.2.1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
2.2.2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
2.2.3 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
2.3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的施工技术 |
2.3.1 长螺旋钻机取土的施工 |
2.3.2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 |
2.3.3 长螺旋钻孔配合静力压桩的施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方案的应用实例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 |
3.2.1 工程地质条件 |
3.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3.2.3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评价 |
3.3 本项目穿透硬夹层的常用沉桩方法分析比较 |
3.4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方案的试桩分析 |
3.4.1 设计要求及试桩要求 |
3.4.2 试桩过程遇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4.3 试桩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桩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4.1 管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 |
4.1.1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 |
4.1.2 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 |
4.1.3 单桩的破坏模式 |
4.2 工程桩静载试验及结果 |
4.3 单桩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管桩桩身质量问题 |
4.3.2 吊脚桩 |
4.3.3 桩身倾斜 |
4.3.4 桩端封口不实 |
4.4 处理措施 |
4.4.1 补桩 |
4.4.2 加大承台 |
4.4.3 增加地下室整体刚度 |
4.5 沉降观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的质量控制 |
5.1 施工方法控制 |
5.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5.2.1. 长螺旋钻孔质量控制 |
5.2.2. 静力压桩质量控制 |
5.2.3. 长螺旋钻孔与静力压桩配合的质量控制 |
5.3 桩基检测控制 |
5.3.1 桩身完整性检测 |
5.3.2 桩基承载力检测 |
5.4 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
5.4.1 管桩碎裂 |
5.4.2 沉桩困难,有效桩长不足 |
5.4.3 工程桩终压力偏小 |
5.4.4 桩达到预定设计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
5.4.5 桩终压力满足设计要求,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
5.4.6 沉桩过程中,桩身垂直偏差太大形成斜桩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工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复杂地层中振动沉管桩的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孟加拉国Padma水厂地基处理技术应用[J]. 赵汉金,王麦季,王勇. 山西建筑, 2022(03)
- [2]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3]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郭尤林. 湖南大学, 2019
- [4]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D]. 安文强.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填芯大直径随钻跟管桩竖向抗压承载性能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 吴声扬. 广州大学, 2019(01)
- [6]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5)
- [7]济南西站深厚松软土地层复合地基施工对策与设计优化[J]. 张晓波. 高速铁路技术, 2014(01)
- [8]全套管钻进套管柱损坏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D]. 宋志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4)
- [9]振动沉管布袋桩施工技术[J]. 张利荣,唐经华,戎雷. 施工技术, 2012(13)
- [10]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工程施工的应用研究[D]. 邓娟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