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D 外部调整重新密封

EVD 外部调整重新密封

一、EVD外部调节再密封(论文文献综述)

冯飙[1](2021)在《面向中温储热的多元醇相变材料热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变储热技术可以缓解热能供需矛盾、提高热能转化效率、推动太阳能和工业余热的综合梯级利用,对践行节能减排、力争完成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性能相变材料的筛选与研发是相变储热技术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有机多元醇相变材料由于其较高的相变焓值,在约370–520 K的中温区间备受瞩目。与其他常见有机类相变材料(如石蜡和烷烃)相比,多元醇相变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极性较大的羟基。文献中已有一些研究对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宏观热物性(相变焓值和导热系数等)进行了表征,但对其热物性在微观层面的构效关系的理解还相对匮乏。例如,现有的实验测试与表征难以阐释晶体结构转变、羟基分布以及纳米添加物所引起的多元醇材料相变焓值的变化规律。虽然有研究者指出了羟基所形成的氢键对一元醇导热系数的影响,但是氢键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贡献尚缺乏针对性的量化分析。此外,当封装在储热罐中时,多元醇相变材料与薄型金属外壳之间的接触热阻也会影响实际工程应用中相变储热系统的储/释热速率,有必要针对多元醇相变材料与金属界面间的接触热阻进行实验测试与微观界面导热机理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具有较高相变焓值的赤藓糖醇为代表的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关键热物性及其与金属界面间的热传导特性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首先对OPLS-AA、CHARMM、GAFF和GROMOS等四种可能适用于多羟基结构的分子力场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实测的赤藓糖醇固液两态的密度和比热容等关键热物性验证了GROMOS是最合适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力场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界面/NPT方法复现了赤藓糖醇的微尺度熔化过程,并发现在固液相变过程中赤藓糖醇分子会由线性直链结构转变成非线性结构。这种结构变化引起的氢键键能的变化占赤藓糖醇总熔化焓值的45.5%,证明了大量氢键的存在是多元醇材料相变焓值较高的根本原因。因为赤藓糖醇的实测过冷度可高达100 K左右,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也难以实现其结晶凝固过程,故本文以典型的一元醇相变材料正十六醇为替代研究对象分析了纳米添加物的引入对醇类材料相变焓值的影响机理。通过模拟发现在凝固过程中石墨烯纳米片附近的正十六醇分子会发生团聚现象,从而保持非线性的分子结构。这些受限的正十六醇分子对凝固焓值的贡献减弱,因此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整体的凝固焓值会低于有效介质理论的预测值。同样的,这些受限的正十六醇分子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相变潜热也相应较少,最终导致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熔化焓值也相应降低。为改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焓值,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羟基修饰石墨烯纳米片的简化氧化石墨烯模型,利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羟基与正十六醇的羟基结合形成氢键,成功抵消了一部分相变焓值损失。通过实验制备并测试了氧化石墨烯-正十六醇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焓值,验证了模拟的结果,为高焓值多元醇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为了研究氢键和晶体结构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微观影响机理,本文分别以赤藓糖醇和典型的固固相变多元醇季戊四醇为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相变前后导热性能的差异。通过分析相变过程中晶体结构变化引起的氢键变化和导热系数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了氢键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分子间导热的贡献。在固态下,氢键数目越多、氢键键能越大则醇类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越高。为了充分利用氢键对醇类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贡献,本文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基于正一元醇相变材料的“理想晶体”模型。通过模拟发现,在“理想晶体”结构中沿正一元醇分子链长度方向的导热是弹道式的,温度梯度很小;主要的导热温差集中在“理想晶体”分子层的界面处,而界面处羟基形成的氢键可以提高界面传热系数。该“理想晶体”结构可以将正一元醇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近1倍,为提升多元醇相变材料的本征导热系数提供了理论借鉴。最后,为了测试多元醇相变材料与金属界面间的接触热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热流法的改进型薄型材料接触热阻测试原理,设计并成功开发了相应的测试仪器。利用该自研仪器对赤藓糖醇与不同金属界面间的接触热阻进行了系统性测试,阐明了表面粗糙度和接触压力对多元醇相变材料与金属界面间接触热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表面粗糙度越小、接触压力越大则接触热阻越小这一规律。此外,还通过模拟揭示了多元醇相变材料与不同金属界面处声子振动态密度耦合度的差异,从而辨别出了不同金属界面热传导能力的优劣,为实际储热系统中封装材料的选取和系统热设计提供了参考。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典型多元醇相变材料的若干关键热力学和输运性质开展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所得的结果有助于指导基于多元醇的高相变焓值、高导热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为中温区相变储热技术的进步和推广提供基础支撑。

张玲玲[2](2021)在《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与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健康已成为所有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但是在偏远地区,医疗基础设施保障相对薄弱,患者在就医时的长途跋涉和检测结果的漫长等待过程中,往往延误了疾病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解决医疗过程中这一空间性和时间性的限制难题,一场关于新一代分析和诊断设备的科技革命应运而生,这些新研发的设备具有体积小,操作简易,分析全面且迅速,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这一科技革命的体现。POCT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检测技术,它快速简便,效率高,成本低,有检验周期短、标本用量少等优点。与此同时,在过去20年中,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于利用移动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扫描仪,光盘播放器和智能手机等)固有成本效益及用户友好特性的POCT分析仪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开展了利用蓝光光盘膜的生物芯片实现免刻蚀法表面活化和通道制备的探索性研究;在前期的光驱生物分子检测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基于mini DVD的数字化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最后实现基于基因芯片的埃博拉病毒诊断。具体内容如下:1.新型生物芯片基底—蓝光光盘膜的研究及其生物阵列的制备。蓝光光盘(Blu-ray Discs,BDs)与CD(Compact Disc)和DVD(Digital Video Disc)相比,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要求的制作光盘介质。最新研究发现,蓝光光盘的“Hard CoatTM”薄膜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聚合物,可以通过水解的方法活化产生官能团,且对BD表面形貌没有任何物理损坏。值得一提的是,BD膜具有很好的光透明性和无荧光背景的特性,可用于多种生物芯片的制备。BD膜可通过使用无需刻蚀技术的滤纸通道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siloxane,PDMS)微流控通道制备生物阵列,使用经典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结合方式或原理和DNA杂交反应体系,验证了BD膜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芯片基质在各种检测中的应用潜力。2.基于标准光盘/光驱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新生儿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四周的感染。据估计,每年有多达60万新生儿死于严重的感染,其中90%以上的死亡发生在贫困的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诊断方法,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灵敏度高,并对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作用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成本低,便携式的基于mini DVD的检测平台,实现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3.DNA微阵列芯片在埃博拉病毒诊断中的应用。埃博拉病毒(EVD)是由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命性传染病。2014-2016年西非EVD疫情已造成11325人(39.5%)死亡,是EVD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爆发。因此发展一种可用于现场的快速病毒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此方法不仅仅用于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更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其他疾病的检测起到预防蔓延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利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基质表面的DNA杂交反应,通过手持式扫描仪实现对埃博拉病毒的快速、简便、低成本检测。

王琳[3](2021)在《新型液压橡胶密封圈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密封圈作为液压缸中防止泄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元件,在液压技术的发展中,开展密封圈的密封机理及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液压密封圈为研究对象,根据弹簧的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关系以及弹簧的螺旋式结构,通过有限元法建立新型N形密封圈的数值分析模型,开展往复式密封的密封性能研究,并搭建往复式密封实验台进行验证。(1)通过控制变量法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分析,讨论了优化后N形密封圈在静密封工况下各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主密封面倒角为0.7 mm、凹槽顶端倒角为0.2 mm、凹槽底端倒角为0 mm、凹槽深度为3.0 mm、凹槽间距为0.9 mm时,N形密封圈在保证密封的基础上,各力学参数值较小。产生的最大Von-Mises应力为7.9 MPa、最大剪切应力为4.5 MPa、最大接触应力为11.3 MPa。(2)通过改变材料参数、运动速度、介质压力和摩擦系数,分析动密封工况下,N形密封圈在内、外行程时的应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材料硬度的增加,N形密封圈的接触应力不断增加,Von-Mises应力在内行程时差距较大,外行程时差距较小;当活塞杆运动速度较低时,Von-Mises应力、接触应力较大,容易加剧密封圈磨损,造成应力集中;Von-Mises应力、接触压力随介质压力的增大,在内、外行程交替时,产生的波动越大;摩擦系数越大,启动摩擦力越大,N形密封圈的应力松弛现象越明显,过小的摩擦系数会导致接触应力较小,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泄露。(3)利用间接耦合法对N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Y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结合相关模拟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在动密封工况下,摩擦生热引起的温升占主导作用;当介质压力为1-2 MPa时,N形密封圈的各应力值比其他密封圈小,此时N形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当介质压力为1-7 MPa时,N形密封圈的接触应力维持线性增长,在保证密封的前提下,接触应力比其他密封圈小,能量损失较小,有利于密封圈的长期使用。(4)基于往复密封实验装置进行N形密封圈的拉压力分布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活塞杆运动速度较低时,N形密封圈容易产生爬行现象,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随着速度的增加,摩擦力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当活塞杆运动速度为0.4 m/s时,N形密封圈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油膜,可有效降低摩擦力的突变;当介质压力为5 MPa时,N形密封圈与O形密封圈、Y形密封圈相比,摩擦力相对较小且变化幅值较平稳,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张惠敏[4](2020)在《维生素D联合阿奇霉素佐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临床上使用维生素D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通过检测相关指标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循证。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住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诊断为MPP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同期随机选取该院儿保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健康组。对照组予阿奇霉素+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Vit D治疗,通过监测治疗前后肝肾功、心肌酶、血钙、尿常规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等检测Vit D的安全性,治疗1周后评估其临床疗效,记录咳嗽咳痰、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比;同时采集健康组体检时及观察组/对照组入院时、治疗1周后空腹静脉血,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LL-37、IL-6、IL-10、TNF-α、IFN-γ、VEGF水平,q RT-PCR法检测IκB-αm RNA表达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血钙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观察组治疗前后肝肾功、心肌酶、尿常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显着有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而对照组显着有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39)。健康组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清25(OH)D、LL-37、IL-10水平及IκB-αm RNA表达明显高于其治疗前(P<0.05);对照组血清25(OH)D、LL-37、IL-10水平及IκB-αm RNA与其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血清IL-6、IFN-γ、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的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降低的水平(P<0.05)。结论:(1)Vit D联合阿奇霉素佐治儿童MPP具有安全性。(2)Vit D联合阿奇霉素佐治儿童MPP是有效的。(3)Vit D联合阿奇霉素佐治儿童MPP机制可能与升高LL-37的水平增强其抗菌作用及调节IκB-α的表达抑制其炎性通路有关。

高倩[5](2020)在《水压条件下旋转轴可控柔性密封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水压条件下不同结构的密封件在不同工况参数和控制参数影响下的旋转轴密封性能及不同密封状态下旋转轴密封副的摩擦学特性。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流体密封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针对水液压、旋转动密封和可控密封三个技术方向,分别对其研究现状、发展前景和技术难点进行了介绍。其次,进行了可控柔性密封理论分析。介绍了可控柔性密封的密封原理和失效准则;建立了可控柔性密封形变物理模型,分析了可控柔性密封中橡胶密封圈的变形过程。基于张量函数,给出了可控柔性密封不同变形过程中的接触压力关系表达式。建立了旋转轴可控柔性密封润滑分析模型,分析了由橡胶密封圈与旋转轴构成的摩擦副的润滑机理,并推导出考虑了离心力影响的修正雷诺方程。对可控柔性密封的摩擦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可控柔性密封中密封圈的主要摩擦磨损机制,并推导了可控柔性密封中密封圈与旋转轴间摩擦扭矩的计算公式。然后,进行了可控柔性密封性能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现有的橡胶本构模型的适用范围,确定了本研究所用的本构模型,并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建立的三维可控柔性密封物理分析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探索了密封圈截面结构、控制介质压力、密封圈轴向预压缩量、密封挡板径向间隙和旋转轴转速对可控柔性密封圈Von-mises应力、形变位移、密封圈与旋转轴间的接触压力和摩擦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计算结果回归分析,得到了对应的控制压力与被密封介质压力间的关系表达式,为寻找可控柔性密封的可靠控制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设计了水压旋转工况可控柔性密封实验系统,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水压工况,对可控柔性密封控制压力与被密封介质压力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

黄小宁[6](2020)在《夹层氧化石墨烯/二元离子液体润滑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单晶硅(Si)作为微机电系统(MEMS)的主要结构材料,其较大的黏着和微观摩擦力严重制约着MEMS的发展,对Si表面进行减黏、减摩和抗磨改性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在Si基底上设计的一种夹层氧化石墨烯/二元离子液体润滑薄膜,是以N-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A)为基底连接层;以氧化石墨烯(GO)为中间加强层;以1-羧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CMIM]Cl)和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鎓六氟磷酸盐([DMIM]PF6)所组成的二元离子液体为剪切润滑层。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润滑薄膜体系的结构特性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覆盖率、接枝位置和吸附比条件下的润滑薄膜体系,且进一步讨论了润滑薄膜体系上表面的润湿特性。结果表明:当GO、上层DA、[CMIM]Cl的覆盖率分别为50%,50%,100%,GO与上层DA的取代位置分别在最小单元格的线性位置和四个顶点位置;以及[CMIM]Cl与[DMIM]PF6的分子数目比为1:1时,可得到结构稳定的薄膜结构。在润湿性能分析中,通过表面径向分布函数计算发现:夹层氧化石墨烯/二元离子液体润滑薄膜表面呈现出最弱的氢键作用,使其亲水性较弱,呈现较大的表观接触角,具有低黏着性能。本文采用自组装技术和喷覆方法,在Si基底上制备了上述润滑薄膜体系。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其表面形貌,得到各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参数;通过接触角测量仪表征其润湿性能,得到各薄膜的接触角变化规律;进一步借助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和X射线衍射仪(XPS)表征各薄膜的化学组分,确定各薄膜的化学元素和化学键。通过AFM测试润滑薄膜体系的黏着力和纳米摩擦系数,运用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润滑薄膜体系的宏观摩擦学特性进行考察,进而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润滑膜系统的摩擦学性能,并探究DA,GO,[CMIM]Cl和[DMIM]PF6对降低表面摩擦系数和耐磨的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夹层氧化石墨烯/二元离子液体润滑薄膜表面具有最低的黏着力和微/宏观摩擦系数;在400m N载荷和0.5Hz的宏观试验条件下,在2486s内未出现磨损失效现象,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是一种有效的润滑薄膜;同时,为氧化石墨烯和离子液体复合的润滑薄膜在MEMS润滑领域的有效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

吴龙梁[7](2020)在《基于能量耗散的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实现了填筑工程全面的、实时的、连续的质量控制,采用该技术能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施工水平和管理效率,研究和推广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促进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该技术在深圳地区的适用性,本文以路基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能量模型和DMV指标,研究了碾压参数对振动测值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碾压参数与振动测值的联系,并总结形成了适用性较强的连续压实控制质量评估方法。最后,针对深圳机场T4航站区扩建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文研究成果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工作可较好的改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适用性,从而为该技术在深圳地区的成功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能量模型和DMV指标,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可反映填筑层压实状态的能量控制方程和指标,有效的解决了力学模型面临的接触失耦和滞后角取值的难题。通过能量模型直接建立了控制指标与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联系,给出了采用振动测值评价压实质量的理论解释。(2)推导了非线性振动的能量耗散率计算公式,为振动荷载下动力响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从能量的角度探讨填料内部的振动规律,较好的揭示填筑体内部的能量衰减和空间分布规律,可为振动压实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3)系统的研究了碾压参数对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影响规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振动测值的影响因素。以花岗岩残积土填料为例,通过开展室内试验和现场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包括填料含水量在内的碾压参数对振动测值以及相关性校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了碾压参数与振动测值的联系,为改善该技术的适用性提供了较好的途径。(4)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并参考和借鉴国内外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应用经验,总结形成了适用性良好的连续压实质量评估方法,为该技术的精细化应用和管理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建议。

霍文博[8](2020)在《EV-D68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及Caspase-3抑制剂的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肠道病毒68型(EV-D68)是肠道病毒D组成员,被发现与多种疾病有关,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并发症。近十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频繁报道EV-D68的爆发流行。目前对感染EV-D68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支持性治疗,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也没有疫苗预防EV-D68的爆发。肠道病毒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是细胞凋亡发生的重要蛋白,其中Caspase-3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主要的终末剪切酶。那么EV-D68是否通过Caspase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怎样?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怎样?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是否还能起到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本研究即致力于说明这些问题。实验方法:首先,探讨EV-D68导致的细胞病变效应是否为凋亡,以RD细胞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细胞形态学、Hoechst核染色、PI染色、DNA ladder、Western Blot等分析发生病变效应时的细胞状态、DNA降解的特征以及细胞内病毒蛋白vp1和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然后,分析Caspase-3抑制剂对感染EV-D68的宿主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对EV-D68的产生的影响,通过细胞形态学、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活性测定等实验分析感染24 h后细胞形态、细胞数量、细胞周期、细胞内的活性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活力值的变化;RT-qPCR分析感染EV-D68后2 h、12 h、24 h细胞内病毒基因组水平,Western Blot以及TCID50分析感染后24 h的细胞内病毒蛋白vp1表达以及上清和细胞中总的病毒粒子数量的变化。同时,分析Caspase-3激活剂(PAC-1)对EV-D68产生的影响,RT-qPCR分析激活剂处理12 h后细胞内病毒基因组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以及TCID50分析激活剂处理24 h后细胞内病毒蛋白表达以及上清和细胞中总的病毒粒子数量的变化。紧接着,我们对EV-D68是否激活Caspase-3的上游Caspase-8和Caspase-9进行探究,通过活性测定和Western Blot观察感染24 h后的细胞内Caspase-8和Caspase-9的活力值变化以及Caspase-3、8、9的活性形式表达情况。最后,我们检测了EV-D68对EV71常见靶细胞RD、293T、Vero、MRC5四种细胞系的感染情况,通过RT-qPCR和细胞计数分析EV-D68在细胞内的基因组水平以及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与分析:1.EV-D68感染RD细胞诱导细胞凋亡:感染EV-D68的RD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离培养皿等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且与对照组相比,EV-D68感染组的Hoechst细胞核染色荧光增强,DNA梯度化,但PI染色阴性,可以确认EV-D68诱导的细胞病变作用是凋亡。2.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缓解EV-D68引起的细胞病变、G0/G1期阻滞以及Caspase-3的激活: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EV+In组较EV+Con组可明显缓解皱缩、变圆、脱离培养皿的现象;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Mock+Con组(125.00±12.49)×104相比,EV+Con组的细胞数(56.33±11.84)×104明显减少,而EV+In组细胞数(98.00±8.50)×104(P<0.01)明显恢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Mock+Con相比,EV+Con增加了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P<0.001),Caspase-3抑制剂处理(EV+In)后,G0/G1期细胞阻滞现象明显缓解(P<0.01);Western Blot及活性测定结果显示,EV+Con组的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活力值均高于Mock+Con,而EV+In组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活力值被明显抑制。3.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不影响EV-D68进入宿主及细胞内基因组复制,但可以减少成熟期病毒蛋白表达,进而减少EV-D68病毒粒子的产生:RT-qPCR结果显示,感染EV-D68后2 h、12 h,Con组和Cas3 In组细胞内病毒基因组水平并无差异,而感染后24小时Con组的病毒基因组水平、vp1蛋白表达、上清和细胞中总的病毒粒子数均明显高于Cas3 In组。4.Caspase-3激活剂(PAC-1)不影响EV-D68的复制,但可以增加成熟期病毒蛋白的表达,增加EV-D68病毒粒子的产生:RT-qPCR结果显示,PAC-1不影响感染后12 h细胞内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感染后24 h,随着PAC-1剂量的增加(0μM、0.2μM、0.5μM)细胞内病毒蛋白表达也增加。TCID50结果显示,感染后24 h,PAC-1处理组的病毒粒子数(25.57±3.86×108)较Mock组(2.06±0.98×108)明显增加(P<0.001)。5.RD细胞中激活的Caspase-3被EV-D68用于自身的扩增:综合3-4的结果,得出此结论。6.EV-D68激活Caspase-3是通过激活上游Caspase-8和Caspase-9而实现的:Caspase活性测定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V-D68感染组(EV+Con)的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形式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多,活性也增加,而抑制剂处理组(EV+In8/9)则会抑制它们的激活,同时Caspase-3的激活也被抑制。7.EV-D68在RD及293T细胞系中可引起细胞病变效应,而在Vero和MRC5细胞系中无影响:RT-qPCR及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在293T和RD细胞系中,MOI为2的EV-D68感染组(EV-D68)较对照(Con)基因组复制增加,且细胞数量减少。而MOI为5的EV-D68在同等细胞数的MRC5和Vero细胞系中病毒基因组Ct值大于30(视为未检测到目标基因)且EV-D68感染组(EV-D68)与对照(Con)细胞数量无差别。结论:Caspase-3在EV-D68的致病和产生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治疗和预防EV-D68的靶点,其抑制剂有抑制EV-D68的作用。创新点:1.首次发现EV-D68是通过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进而导致细胞病变作用。2.首次发现Caspase-3在EV-D68的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首次发现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EV-D68感染的宿主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赵宇彤[9](2020)在《棉花滩水电站机组推力轴承防油雾逸出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绿色生产”这一战略的实施,水电以其特有的能源清洁、可再生、基本无污染,运营成本低、效率高等诸多优势成为了国家不遗余力、大力开发的对象。国家在“十三五”电力规划中提出“积极发展水电,统筹开发与外送”,把水电建设首次排在最优先发展的位置。因此,研究水电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以及清洁高效性是发展水电应该重视的问题。推力轴承作为立式水电机组的“机械心脏”,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国内外水电站机组的推力轴承油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甩油及油雾逸出的问题,始终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此问题严重威胁着水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污染机组及运行环境。本文以福建省棉花滩水电站为工程背景,以二号机组的推力轴承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推力轴承油槽甩油及油雾逸出的情况,研究分析推力轴承油槽产生油雾的原因,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与哈尔滨创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制定以下解决措施。(1)对推力轴承油槽进行整体加高;(2)加装接油槽;(3)研制开发一套新型机组推力轴承防油雾逸出装置。本文将着重介绍新型防油雾逸出装置的组成、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该装置主要由密封系统、油雾自动处理系统、控制系统这三部分组成。密封系统中的T形密封环和Y形气密封板是由非金属高分子合成的化学材料,T形密封环和Y形气密封板分别在轴向、径向多层交替布置,阻止油雾顺着主轴,从推力油槽盖与主轴的缝隙处逸出。油雾自动处理系统配合密封系统使用。主要包括送气装置、油雾自动处理装置、接油观察箱。该系统的作用是将机组在运行中油槽内产生的油雾收集在一起,经冷凝过滤后送回油槽内。该装置在处理油槽内的油雾的同时还实现了润滑油的再利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实现防油雾逸出装置中送气装置、油雾自动处理装置、供油装置、接油观察箱的自动控制。为观察密封材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形变量、最佳工作状态,检验该新型机组推力轴承防油雾逸出装置中密封系统的密封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试验及研究分析,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崔祥仪[10](2019)在《PandaX-Ⅱ暗物质实验与PandaX-4T制冷循环与精馏系统》文中指出2019年4月10日发布的首张黑洞照片引起了世界对于黑洞以及天文学观测的广泛热议,但仍有许多的天文学观测超出了现有的理论模型。在上世纪提出的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暗物质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谜团,其中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s)是最被青睐的暗物质候选粒子。近些年来,利用两相型时间投影室技术作为探测手段的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不断刷新暗物质探测灵敏度,其中液氙具有较高的原子量以及没有长衰变时间的同位素,成为了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的优秀媒介。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位于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的PandaX实验同样采用两相型液氙时间投影室进行暗物质的直接探测。PandaX-I于2014年10月完成取数,PandaX-Ⅱ于同年开始建造,总液氙质量由120公斤提升为1.1吨,并通过改进时间投影室结构、优化光电倍增管系统、降低探测器本底水平等,于2016年7月与2017年10月分别发表两次重要的物理结果,最终筛选事例数均小于本底预计,未发现暗物质信号。在将两次不同运行阶段Run9与Run10的数据汇总之后,在WIMP质量为40 GeV/c2时,得出暗物质与核子自旋不相关散射截面的最强限制为8.6×10-47cm2,是当时世界对暗物质截面最严格的限制之一。本文作者在PandaX-Ⅱ暗物质探测实验的搭建运行与数据分析部分中均有重要的工作参与。其中探测器相关工作中包括参与探测器的搭建与调试,锦屏实验室维持运行,以及PandaX-Ⅱ精馏系统运行等。数据分析部分包括Run8运行期间的探测器均匀性修正,能量重建参数的得出,以及Run9运行期间的氪本底与氡本底分析。PandaX-4T实验位于占地约900平米的锦屏二期实验室,探测器可总共容纳6吨的液氙,优化的探测器结构、更低的本底要求以及探测媒介质量的增加都将会进一步提高发现暗物质的可能性。预计在6吨×年的曝光量下,PandaX-4T可以达到10-47cm2的WIMP与核子自旋不相关散射截面的灵敏度限制。然而PandaX-Ⅱ所用单冷头制冷的制冷系统已无法满足漏热量的需求,而更长的电子漂移距离要求更高的提纯流量。此外,作为液氙内主要的本底来源,氪与氡的含量也需要通过新的系统来满足更低的本底要求。本文作者基于PandaX-4T的基本实验要求,对PandaX-4T的制冷循环与精馏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并通过测试运行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基于设计计算,PandaX-4T制冷系统可以为探测器稳定运行提供约700 W的制冷功率,并满足1吨每天的氙气灌注与回收流量,而循环系统可以通过两支路并行满足200 SLPM的提纯流量。此外,PandaX-4T精馏系统可以满足在17.7公斤每小时的精馏流量下,将氪浓度衰减8个数量级,同时可以满足60.8公斤每小时的在线除氡流量将探测器内氡含量衰减2.33倍。通过测试运行,制冷系统的多冷头协同制冷方案可行,利用温度调节能够维持系统的压力与温度稳定。精馏系统可以满足除氪与除氡运行的设计流量,未发现液泛现象。而循环系统运行流量与精馏系统杂质衰减系数需要在其他辅助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测量。

二、EVD外部调节再密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VD外部调节再密封(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中温储热的多元醇相变材料热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可再生能源与储热技术
        1.1.2 中温区多元醇相变材料
    1.2 多元醇相变材料的热物性研究现状
        1.2.1 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储热特性
        1.2.2 多元醇相变材料的导热特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1 羟基和纳米添加物对多元醇相变材料相变焓值的影响
        1.3.2 羟基和晶体结构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微观热传导的影响
        1.3.3 多元醇相变材料和金属界面间的热传导特性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课题来源
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和实验表征手段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1.1 基本原理与概念
        2.1.2 分子建模和计算方法
        2.1.3 各热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2.2 热物性的实验表征手段
        2.2.1 相变材料试样的制备
        2.2.2 热物性分析测试仪器
        2.2.3 改进型稳态热流法接触热阻测试仪器
    2.3 本章小结
3 羟基和纳米添加物对醇类材料相变焓值的微观影响机理研究
    3.1 羟基对赤藓糖醇熔化焓的影响规律研究
        3.1.1 力场参数和验证
        3.1.2 赤藓糖醇固液两相模型
        3.1.3 羟基对赤藓糖醇熔化焓值的贡献
    3.2 纳米添加物对正十六醇材料相变焓值的影响规律研究
        3.2.1 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模型
        3.2.2 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3.2.3 纳米添加物对正十六醇相变焓值的抑制
    3.3 氧化石墨烯对正十六醇材料相变焓值的影响规律研究
        3.3.1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模型
        3.3.2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3.3.3 氧化石墨烯内羟基对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相变焓的贡献
    3.4 本章小结
4 氢键对多元醇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微观影响机理及优化研究
    4.1 赤藓糖醇的导热性能研究
        4.1.1 赤藓糖醇微观导热模拟细节
        4.1.2 导热系数测试细节
        4.1.3 固液相变前后赤藓糖醇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4.2 季戊四醇的导热性能研究
        4.2.1 季戊四醇微观导热模拟细节
        4.2.2 导热系数测试细节
        4.2.3 固固相变前后季戊四醇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4.3 正一元醇材料导热性能强化的分子设计研究
        4.3.1 正一元醇“理想晶体”模型设计与构建
        4.3.2 导热系数测试细节
        4.3.3 正一元醇“理想晶体”的导热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多元醇相变材料与金属界面间的热传导特性研究
    5.1 赤藓糖醇与金属界面接触热阻的实验测试研究
        5.1.1 改进型稳态热流法测试仪器测试准确性验证
        5.1.2 表面粗糙度对赤藓糖醇与薄型金属界面间接触热阻的影响规律
        5.1.3 接触压力对赤藓糖醇与薄型金属界面间接触热阻的影响规律
    5.2 界面接触比率对赤藓糖醇与金属界面热传导影响的微观模拟研究
        5.2.1 赤藓糖醇与金属微观界面导热模拟细节
        5.2.2 界面接触比率对赤藓糖醇与金属界面热传导的影响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疾病早期诊断的背景及意义
    1.2 现有的疾病诊断方法
    1.3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概括
    1.4 生物芯片技术概括
        1.4.1 寡核苷酸芯片
        1.4.2 蛋白质芯片
        1.4.3 微流控芯片
        1.4.4 传统生物芯片信号检测技术
    1.5 新型生物芯片检测方法概括
        1.5.1 CD/DVD/BD生物传感器
        1.5.2 基于便携式CMOS和CCD图像的检测技术
    1.6 本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生物芯片基底—蓝光光盘膜的研究及其生物阵列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1.1 试剂与仪器
        2.2.1.2 缓冲液的配置
        2.2.2 BD光盘膜表面性能研究
        2.2.3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DNA阵列的制备
        2.2.4 BD膜表面纸基通道的设计和生物阵列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D膜表面活化效果和材料表征
        2.3.2 BD膜表面DNA阵列检测
        2.3.3 BD膜表面基于纸基通道的链霉亲和素检测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标准光盘/光驱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Mini DVD表面墨点的制备与读取
        3.2.3 Mini DVD表面三明治免疫反应结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ini DVD数字化检测体系研究
        3.3.2 CRP、SAA和PCT三明治免疫法检测的条件优化
        3.3.3 CRP、SAA和PCT的定量检测
        3.3.4 CRP、SAA和PCT的同时检测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DNA微阵列在埃博拉病毒诊断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1.2 缓冲液的配制
        4.2.2 埃博拉病毒检测材料和探针的设计
        4.2.3 质粒DNA提取和RT-PCR
        4.2.4 DNA杂交芯片的制备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DNA杂交检测原理
        4.3.2 芯片表面活化和DNA杂交阵列制备
        4.3.3 DNA杂交反应条件优化
        4.3.4 互补配对DNA链的杂交定量检测
        4.3.5 特异性研究
        4.3.6 埃博拉病毒检测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完成的主要工作
    5.2 工作计划和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型液压橡胶密封圈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液压密封圈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新型液压橡胶密封圈结构设计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液压密封圈的失效形式及设计标准
    2.2 新型液压橡胶密封圈结构及其优点
    2.3 液压密封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2.3.2 材料模型的建立
        2.3.3 有限元前处理
        2.3.4 后处理求解
    2.4 液压橡胶密封圈失效准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静压工况下的结构分析及优化
    3.1 正交试验
    3.2 安装状态影响N形圈因素分析
    3.3 静密封工况下N形圈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3.1 主密封面倒角
        3.3.2 凹槽顶端倒角
        3.3.3 凹槽底端倒角
        3.3.4 凹槽深度
        3.3.5 凹槽间隙
    3.4 N形圈结构优化
    3.5 N形圈的静密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往复工况下的热-结构耦合分析
    4.1 N形圈往复动密封性能分析
        4.1.1 不同材料对密封性能影响
        4.1.2 不同速度对密封性能影响
        4.1.3 不同介质压力对密封性能影响
        4.1.4 不同摩擦系数对密封性能影响
    4.2 温度对N形圈的影响
        4.2.1 基本假设
        4.2.2 液压密封圈热源分析
    4.3 往复运动N形圈温度场的仿真分析
        4.3.1 单热源单独作用仿真分析
        4.3.2 双热源共同作用仿真分析
    4.4 N形圈的热-结构耦合分析
    4.5 对比分析
        4.5.1 Von-Mises应力
        4.5.2 剪切应力
        4.5.3 接触应力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压往复试验台搭建及新型密封圈性能实验研究
    5.1 实验目的及内容
    5.2 试件参数及试验台概述
        5.2.1 试件参数
        5.2.2 试验台分析及应用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往复速度的影响
        5.3.2 介质压力的影响
        5.3.3 橡胶材料的影响
        5.3.4 密封圈类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维生素D联合阿奇霉素佐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水压条件下旋转轴可控柔性密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可控柔性密封理论分析
    2.1 可控柔性密封原理
    2.2 可控柔性密封力学特性分析
    2.3 可控柔性密封润滑机理分析
    2.4 可控柔性密封摩擦学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控柔性密封性能分析
    3.1 可控柔性密封性能有限元分析
    3.2 轴向预压缩量对可控柔性密封性能的影响
    3.3 密封挡板径向间隙对可控柔性密封性能的影响
    3.4 旋转轴转速对可控柔性密封性能的影响
    3.5 可控柔性密封回归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旋转轴可控柔性密封实验系统设计
    4.1 水压动力系统
    4.2 机械传动系统
    4.3 检测控制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控柔性密封实验研究
    5.1 实验流程
    5.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6)夹层氧化石墨烯/二元离子液体润滑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组装分子薄膜的研究现状
        1.2.2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摩擦学研究现状
        1.2.3 离子液体润滑薄膜的摩擦学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润滑薄膜的设计与结构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模拟方法及薄膜的设计
        2.2.1 模拟方法
        2.2.2 薄膜的设计
    2.3 薄膜结构特性分析
        2.3.1 表面覆盖率的计算及分析
        2.3.2 吸附体系的计算及分析
    2.4 润湿行为模拟及分析
        2.4.1 体系平衡的标准
        2.4.2 润湿行为模拟
        2.4.3 表界面氢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润滑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薄膜的制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薄膜制备流程
    3.3 薄膜的表征
        3.3.1 表面形貌及其化学组分分析
        3.3.2 薄膜的润湿性能分析
        3.3.3 化学组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润滑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微观摩擦学性能研究
        4.2.1 黏着力测量与分析
        4.2.2 摩擦力测量与分析
    4.3 宏观摩擦学性能研究
        4.3.1 摩擦系数与耐磨时间分析
        4.3.2 磨痕形貌及抗磨机理分析
        4.3.3 摩擦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基于能量耗散的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1 识别模型和质量评估指标
        1.2.2 压实工艺和填料特性试验研究
        1.2.3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现场应用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章节安排
        1.3.4 主要创新点
        1.3.5 技术路线
2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能量模型及指标
    2.1 能量模型的建立
        2.1.1 振动系统的总能量
        2.1.2 机械非线性振动耗散的能量
        2.1.3 填筑体耗散的能量
    2.2 能量指标的提出和计算
        2.2.1 DMV指标的提出
        2.2.2 DMV指标的计算
    2.3 能量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2.3.1 可重复性分析
        2.3.2 敏感性分析
        2.3.3 稳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花岗岩残积土的压实特性
    3.1 概述
    3.2 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性质
        3.2.1 颗粒成分
        3.2.2 物理力学性质
        3.2.3 压实特性
    3.3 含水量对振动压实的影响
        3.3.1 试验方案及实施
        3.3.2 含水量对振动测值的影响
        3.3.3 含水量对相关性校验的影响
        3.3.4 含水量对填料内部振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现场模拟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填筑体内部的振动规律的试验研究
        4.2.1 试验方案及实施
        4.2.2 路基内部的空间动态响应规律
        4.2.3 基于能量耗散率的振动规律
    4.3 碾压工艺对振动测值的影响
        4.3.1 试验方案
        4.3.2 行进速度和激振力的影响
        4.3.3 碾压遍数的影响
        4.3.4 下卧层刚度的影响
        4.3.5 激振力对相关性校准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连续压实多元回归模型
    5.1 连续压实监控模型
        5.1.1 多元回归模型
        5.1.2 质量评估模型
    5.2 模型的试验验证
        5.2.1 试验方案和实施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 工程实例
        5.3.1 工程概况
        5.3.2 目标值的确定
        5.3.3 质量验收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连续压实控制工艺流程及质量评价方法
    6.1 连续压实监测指标的确定
    6.2 关键工艺流程研究
        6.2.1 碾压质量控制工艺流程
        6.2.2 目标值率定的流程
        6.2.3 碾压过程控制要求
    6.3 压实质量评价方法
        6.3.1 压实质量评价内容
        6.3.2 压实质量评价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
    7.1 花岗岩残积土路基压实
        7.1.1 工程概况
        7.1.2 工程特点及碾压设计要求
        7.1.3 连续压实监测的实施
    7.2 连续压实的质量评价
        7.2.1 目标值的率定
        7.2.2 基于目标值校准法的质量评价
        7.2.3 基于薄弱区识别法的质量评价
    7.3 基于能量原理的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初步应用
        7.3.1 目标值的率定
        7.3.2 碾压质量的评估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EV-D68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及Caspase-3抑制剂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肠道病毒EV-D68
        1.1.1 肠道病毒及EV-D68背景简介
        1.1.2 EV-D68的生物学特性
        1.1.3 EV-D68的流行病学特点
        1.1.4 EV-D68的临床表现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现状
        1.1.5 小结
    1.2 细胞凋亡
        1.2.1 细胞凋亡的定义
        1.2.2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1.2.3 细胞凋亡与Caspase
        1.2.4 小结
    1.3 细胞凋亡与病毒感染
        1.3.1 宿主通过细胞凋亡防御病毒
        1.3.2 病毒通过细胞凋亡促进自身复制
        1.3.3 肠道病毒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株及病毒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抗体
        2.1.5 引物
        2.1.6 试液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设计及分组
        2.2.2 细胞培养、计数及观察
        2.2.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2.2.4 病毒扩增及滴度测定
        2.2.5 Caspase-3/8/9抑制剂、Caspase-3激活剂干预宿主细胞
        2.2.6 Caspase活性测定
        2.2.7 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2.2.8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2.2.9 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度化(DNA ladder)
        2.2.10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EV-D68感染RD细胞诱导细胞凋亡
    3.2 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缓解EV-D68引起的细胞病变、G0/G1期阻滞以及Caspase-3的激活
        3.2.1 Caspase-3抑制剂处理RD细胞的操作流程
        3.2.2 Caspase-3抑制剂缓解EV-D68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
        3.2.3 Caspase-3抑制剂逆转EV-D68引起的宿主细胞G0/G1阻滞
        3.2.4 Caspase-3抑制剂抑制EV-D68激活的宿主细胞Caspase-3活性及蛋白表达
    3.3 Caspase-3抑制剂可减少EV-D68病毒粒子的产生
        3.3.1 Caspase-3抑制剂对EV-D68进入宿主细胞及细胞内病毒基因组复制无影响
        3.3.2 Caspase-3抑制剂影响EV-D68后期成熟
    3.4 Caspase-3激活剂可增加EV-D68病毒粒子的产生
    3.5 RD细胞中激活的Caspase-3被EV-D68用于自身的扩增
    3.6 感染EV-D68激活Caspase-3是通过激活上游Caspase-8和Caspase-9 实现的
    3.7 EV-D68在RD及 293T细胞系中可引起细胞病变效应,而在Vero和MRC5细胞系中无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棉花滩水电站机组推力轴承防油雾逸出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推力轴承油槽甩油及油雾逸出的问题分析
    2.1 推力轴承概述
        2.1.1 推力轴承类型
        2.1.2 推力轴承的作用和技术要求
        2.1.3 推力轴承的结构
    2.2 棉花滩水电站机组推力轴承
    2.3 推力轴承油槽内润滑油的运动轨迹和规律
    2.4 棉花滩水电站机组甩油及油雾逸出的原因
        2.4.1 内甩油的原因
        2.4.2 外甩油的原因
    2.5 棉花滩水电站机组甩油及油雾逸出的危害
    2.6 解决措施
        2.6.1 加高推力轴承油槽
        2.6.2 加装接油槽
        2.6.3 研制开发一套新型防油雾逸出装置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机组推力轴承防油雾逸出装置
    3.1 防油雾逸出装置结构
    3.2 密封系统
        3.2.1 密封系统的结构
        3.2.2 密封系统的工作原理
        3.2.3 密封系统的辅助装置-供油装置
        3.2.4 密封系统的材质
    3.3 油雾自动处理系统
        3.3.1 油雾自动处理系统的结构
        3.3.2 油雾自动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3.4 控制系统
        3.4.1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3.4.2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3.4.3 控制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密封材料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地点
    4.2 试验目的
    4.3 试验台的组成
    4.4 试验准备
        4.4.1 密封系统各部件的安装
        4.4.2 密封系统的检查与使用
    4.5 试验方法
    4.6 试验内容
    4.7 试验结果分析
    4.8 试验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推力轴承油槽甩油及油雾逸出的原因
        5.1.2 解决推力轴承油槽甩油及油雾逸出的措施
        5.1.3 防油雾逸出装置的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致谢

(10)PandaX-Ⅱ暗物质实验与PandaX-4T制冷循环与精馏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暗物质简介
        1.1.1 暗物质存在证据
        1.1.2 暗物质候选粒子WIMP
        1.1.3 暗物质探测现状
    1.2 液氙作为暗物质探测媒介
        1.2.1 液氙基本物理性质
        1.2.2 液氙光电特性
    1.3 液氙温区制冷方法
        1.3.1 制冷机
        1.3.2 液氮制冷
    1.4 液氙中杂质气体去除
        1.4.1 非惰性气体的去除
        1.4.2 惰性气体的去除
        1.4.3 氪含量测量方法
        1.4.4 氡含量测量方法
    1.5 PandaX实验简介
        1.5.1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
        1.5.2 PandaX分期进展
第二章 PandaX-Ⅱ暗物质实验
    2.1 PandaX-Ⅱ实验主要构成
        2.1.1 时间投影室与光电倍增管系统
        2.1.2 电子学和数据获取系统
        2.1.3 刻度系统
        2.1.4 PandaX-Ⅱ其他系统
    2.2 PandaX-Ⅱ实验数据分析
        2.2.1 数据分析框架及处理流程
        2.2.2 波形修正与事例选择
        2.2.3 位置重建
        2.2.4 均匀性修正与能量重建
        2.2.5 ER与 NR刻度
        2.2.6 本底估计
        2.2.7 暗物质探测结果
    2.3 PandaX-4T暗物质探测实验
第三章 PandaX-Ⅱ氪与氡本底分析
    3.1 PandaX-Ⅱ氙气精馏
        3.1.1 PandaX-Ⅱ精馏系统
        3.1.2 PandaX-Ⅱ氙精馏流程
    3.2 PandaX-Ⅱ氪本底分析
        3.2.1 ~(85)Kr事例筛选
        3.2.2 PandaX-Ⅱ氪本底变化
    3.3 PandaX-Ⅱ氡本底分析
        3.3.1 ~(222)Rn本底分析
        3.3.2 ~(220)Rn本底分析
        3.3.3 α 事例分析
        3.3.4 PandaX-Ⅱ氡本底变化
第四章 PandaX-4T制冷与循环系统
    4.1 PandaX-Ⅱ制冷与循环系统
    4.2 PandaX-4T制冷循环系统设计要求
    4.3 制冷循环系统设备选型
        4.3.1 制冷方式与设备选型
        4.3.2 循环系统设备选型计算
        4.3.3 真空泵组选型
    4.4 PandaX-4T制冷循环系统结构
        4.4.1 制冷系统结构
        4.4.2 循环系统结构
        4.4.3 气体回收存储系统结构
    4.5 制冷机测试运行
        4.5.1 制冷机制冷量测试
        4.5.2 PID控制
        4.5.3 接触面处理工艺
    4.6 制冷系统整体测试运行
        4.6.1 制冷系统搭建与测试流程
        4.6.2 制冷系统中制冷机功率变化
        4.6.3 单冷头制冷
        4.6.4 双冷头制冷
第五章 PandaX-4T精馏系统设计
    5.1 PandaX-4T本底要求
    5.2 设计目标
    5.3 氪精馏设计计算
        5.3.1 规整填料
        5.3.2 最小回流比
        5.3.3 塔高及理论塔板数
        5.3.4 泛点气速与塔径
        5.3.5 基于Aspen Hysys模拟优化
    5.4 填料处理
        5.4.1 不锈钢填料处理工艺
        5.4.2 填料酸洗结果测量
        5.4.3 填料筛选与装配
    5.5 氡精馏计算
        5.5.1 运行参数选择
        5.5.2 未考虑系统自身放氡率的精馏结果
        5.5.3 考虑系统自身放氡率的精馏结果
        5.5.4 PandaX-4T探测器内氡的衰减
    5.6 PandaX-4T精馏系统结构与工艺流程
        5.6.1 精馏系统结构
        5.6.2 基于PLC的监控控制系统
第六章 PandaX-4T精馏系统试运行与数据分析
    6.1 测试运行流程
    6.2 进料状态分析
        6.2.1 板式热交换器效率
        6.2.2 进料液相分率
    6.3 运行参数优化
        6.3.1 气相负荷与压差
        6.3.2 运行流量与加热量
    6.4 系统运行状态与分析
        6.4.1 系统流阻
        6.4.2 系统压力
        6.4.3 压力与液位波动
        6.4.4 系统外真空度
全文总结
附录A PandaX-4T精馏系统设备计算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EVD外部调节再密封(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中温储热的多元醇相变材料热物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D]. 冯飙. 浙江大学, 2021
  • [2]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D]. 张玲玲.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新型液压橡胶密封圈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D]. 王琳.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4]维生素D联合阿奇霉素佐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D]. 张惠敏.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水压条件下旋转轴可控柔性密封性能研究[D]. 高倩.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夹层氧化石墨烯/二元离子液体润滑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 黄小宁. 湘潭大学, 2020(02)
  • [7]基于能量耗散的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研究[D]. 吴龙梁.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EV-D68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及Caspase-3抑制剂的保护作用[D]. 霍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9]棉花滩水电站机组推力轴承防油雾逸出装置的研究[D]. 赵宇彤.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3)
  • [10]PandaX-Ⅱ暗物质实验与PandaX-4T制冷循环与精馏系统[D]. 崔祥仪.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EVD 外部调整重新密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