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控输出特性电源系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谢晓璐[1](2021)在《带恒温控制与自校正功能的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在气象探测和车联网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的前向通道接口。传统硅基压力传感器普遍具有低灵敏度、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等半导体器件固有的属性。本文提出的基于硅铝异质结构的MEMS压力传感器及带有恒温控制和自校正功能的配套测量系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理论分析了硅铝异质结构的压阻放大效应,将掺杂硅压阻条宽度优化设计为20μm,采用SOI硅片为原料设计了一种带有两对应力敏感和温度参考硅铝异质结构的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同时将四个对称的L型凸起结构部分刻蚀在传感器器件层上,结合ANSYS有限元仿真验证了其应力增强效应。接着对传感器的温度特性、灵敏度和信噪比等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器件层的掺杂浓度,理论上明确了传感器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并根据该设计结果绘制了传感器芯片版图,采用标准MEMS工艺对传感器进行加工和制造,同时为其设计了一套恒温控制封装结构,采用热稳态分析验证了该恒温控制封装的合理性,在-20℃的环境温度下仅需要1.14W的热功率,为实际恒温控制系统的加热执行器能提供的最大电功率的44.7%,具有较好的实用可靠性。其次,完成了基于STM32的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系统的电路设计和嵌入式软件设计,主要具有传感器信号调理与采集、恒温控制、传感器自校正和数据交互等功能。其中恒温控制算法采用目标温度值自适应变化的PID控制算法,自校正功能则采用AD5420可调电流源来模拟传感器的标定压力,在传感器发生一定时漂特性后更新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同时为了满足传感器智能化应用,在移植了Linux系统的Coretx-A8内核的嵌入式平台上采用QT编写了传感器的上位机界面。最后,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对传感器进行了实验分析。在测试压力最大至370k Pa的范围内,单个应力敏感硅铝异质结构在恒温系统控制下灵敏度可达到0.283m V/V/k Pa,并采用温度参考结构进行差分输出测量,传感器的热零点漂移系数从-6.92×10-1%FS/℃减小至-1.51×10-3%FS/℃,测量误差小于±1.49%FS,同时在传感器发生一定时漂特征后进行自校正操作测试,将传感器最大预测误差从6.1k Pa减小至5k Pa。本文从传感器器件设计和外围恒温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面有效地提高灵敏度和补偿温度漂移特性,并且自校正功能也提高了传感器发生时漂后的测量精度,对优化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综合性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恒[2](2021)在《一种提高电压传输比的新型超稀疏矩阵变换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矩阵变换器(Matrix Converter,MC)问世以来,因输入输出特性优良以及功率因数可调,备受研究学者关注。但因开关数目较多,换流控制较为复杂等缺点使其难以推广。超稀疏矩阵变换器(Ultra Sparse Matrix Converter,USMC)因开关数目较少,换流简便而具有极大研究价值。但仍受电压传输比限制,使其应用受限,因此有效提高USMC的电压传输比颇具研究意义,本文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传统USMC电压传输比较低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提高电压传输比的新型USMC拓扑结构。具体实现方法为在传统USMC的直流环节增加Boost升压电路,通过提升USMC的中间直流电压,从而拓宽电压传输比范围。其次分别建立了大信号和小信号两种模式下的拓扑结构数学模型,阐述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对电路元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推导出了新型USMC的电压传输比与升压电路占空比的关系。然后,针对整流级输出电压中的交流高频脉动量及升压电路的相移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压前馈闭环控制策略。将前馈与闭环结合的方式应用到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中,通过前馈控制量可完全抵消直流电压波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但在实际电路中,由于控制对象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相移,因此直流输出电压值将产生较大波动,故反馈控制的加入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减少直流环节电压波动,改善了新型USMC的输出电能质量。在输出电压频率为50Hz及电压传输比为1.0时,相对于直流开环而言,直流闭环的新型USMC输出线电压畸变率减少了 37.73%。最后,在Matlab中搭建新型USMC仿真模型,设计仿真参数,分别在直流开环和闭环下进行仿真验证,表明直流闭环下的新型USMC在提高电压传输比的同时,输出电压波形质量明显提升,由此验证了直流闭环控制下的新型USMC这一拓扑结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肖迪[3](2021)在《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相关控制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以及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是必然趋势,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必须解决电动汽车快速稳定充电问题。因此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是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启动冲击电流大、电源模块并联和IGBT模块并联电流均流以及电磁干扰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因此,针对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相关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针对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系统中出现启动冲击电流的问题,在深入研究冲击电流产生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改进的PI闭环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输出电压采样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利用PI控制对晶闸管触发角连续调节,使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平缓达到系统稳定运行时的期望值,从而抑制冲击电流。该方法解决了触发角为定值时引起的启动冲击电流过大的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启动冲击电流,并且通过数字化输出触发角的步进角来调整启动过程时间长短。其次针对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扩容方法中存在的均流问题,从电源模块和IGBT模块两个层次对并联模块均流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在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方法中,该方法利用信号采集电路采集检测电阻的电压值,根据电源模块输出外特性和从模块检测电阻与主模块检测电阻的电压差值来调节从模块输出电压;在IGBT模块并联均流方法中,该方法通过改变并联模块电源线出入端的接线位置,使出入端不位于IGBT模块的同一侧,从而避免的并联支路阻抗对电流均衡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并联模块的电流均衡。最后针对大功率直流充电桩中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结合充电桩的具体结构分别对控制器辅助电源、信号通道以及涡流热效应所产生的电磁干扰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可以采用共模抑制电路对干扰进行吸收抑制,并且在排线布局时,尽可能减小金属导体周围产生的磁场强度,另外也可以采用数字滤波算法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干扰对信号通道的影响。
郭星[4](2021)在《基于混合自切换谐振式的电力巡检智能小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技术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全社会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输电线路在能源供给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需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巡检,因此,巡检智能小车应运而生。然而,对于复杂环境中的输电线路巡检,既要保证其巡检的精度,又要提升巡检的效率,进而实现全自动化作业。这对于小车的电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接触式充电方案存在频繁插拔易老化、潮湿环境易触电等诸多问题,不适合全自动精细化巡检解决方案,而现有的无线充电方案可使充电装置占用空间小、充电速度快,且与充电设备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接口,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Magnetically-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R-WPT)对巡检智能小车的无线充电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实现智能小车的恒流恒压充电为研究目标,对充电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本文对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方案进行了介绍,说明了它们的传输原理和适用范围。详细介绍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工作原理,对线圈结构优化、谐振拓扑结构以及实现恒流恒压充电的方案等三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叙述。(2)针对无线充电系统中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结构和偏移会改变磁场的分布,进而导致充电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功率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平面圆盘分束型变匝数线圈结构,并对线圈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建模仿真比较和验证了该结构的传输特性和抗偏移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线圈结构具有更好的传输能力和抗偏移能力。(3)为了减少基于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开关器件和无源元件数量,提高充电系统的传输效率,同时简化原副边的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基于LCL-LCL/S混合自切换谐振式网络拓扑,该拓扑结构可以通过自身结构的自投切操作实现恒流恒压的平稳切换。之后,依据蓄电池充电曲线特征、谐振电流阈值和电压跳变阈值,进一步引入一种适用于混合谐振式网络拓扑参数优化的设计方法,避免了参数经验选值的局限性。(4)最后设计了高频逆变、整流和切换电路,编写了相应的算法程序,搭建了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分别验证了无线充电系统一次侧纯阻抗特性(Zero Phase Angle,ZPA)、恒流恒压输出特性和恒流-恒压切换特性,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
陈小琳[5](2021)在《基于Riccati方程的改进光伏MPPT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环境的污染与能源的消耗,太阳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光伏发电是合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其存在以下不足:(1)输出效率较低,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2)并网环节容易产生谐波分量,影响电能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和并网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光伏电池的电路原理与拓扑结构,通过Simulink平台搭建了其仿真模型,明确了其输出特性。针对DC/DC变换电路的优缺点,设计采用Boost升压转换电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然后,对典型的MPPT算法进行分析,针对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在跟踪过程中容易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发生振荡,以及受外界光照强度影响较大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变步长电导增量法。为解决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情况中受到的外界扰动而导致Boost升压电路出现欠阻尼振荡的情况,提出将Riccati方程应用于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由Riccati方程计算出使光伏系统稳定的最优控制,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优化算法的跟踪性能。最后,对光伏MPPT系统并网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针对光伏DC/AC逆变单元,讨论其控制策略。在分析光伏逆变器的分类与原理后,选择三相桥式LC型并网逆变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在后级并网环节选择使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式,为防止产生谐波分量,采用了 PI调节和SVPWM控制的并网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实现电流以单位功率因数并网,并且将谐波的注入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解潇潇[6](2021)在《基于氧化锌纳米线的压电纳米发电机仿真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日趋小型化的光电器件带来了在微纳尺度供电的迫切需求,由传统电源向新型电源转变势在必行。2006年第一代氧化锌压电纳米发电机被成功制备,将环境中未被开发利用的机械能转换成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电能,相应的压电电子学已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直立式纳米线作为基础的纳米结构单元,其良好的压电性能是提高纳米发电机输出特性的关键。目前,对于压电纳米发电机的研究多集中于通过改良实验参数对其性能进行优化,但制备过程工艺繁琐,易受到环境与操作影响,且耗费时间较长。因此,本研究使用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COMSOL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在静态与频域中,实现了对氧化锌压电纳米发电机输出特性的快速、准确的分析测量,并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基于微纳光电器件日趋多元化的需求,以真实的氧化锌纳米微观形貌为依据,设计了四种氧化锌纳米结构模型,分别为平顶纳米线、圆顶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弹簧,实现了分别在总力、应力、应变相同的情况下,对纳米结构形变、位移以及压电电势差的稳态分析,并成功验证了总力与压电电势的线性相关性。结果表明:纳米管在总力相同时可产生高于其他结构2倍的输出电压;圆顶纳米线在应力相同时可产生接近其他结构2倍的输出电压;纳米弹簧在相同载荷情况下,可产生高于其他结构10倍的位移。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在频域分析中建立了包含两种被广泛使用的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电路系统,对压电纳米发电机在进行电能输出时,外接负载上的电压与功率受频率、外接负载阻值、加速度、纳米线斜度与形貌五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最终获得了输出特性最佳的模型参数。综合分析可得:频率与负载阻值对输出特性影响最大,此外,倾斜角为15°的平顶纳米线模型为本研究的最优模型结构,在400 Hz状态下,可产生高达1.64V的峰值电压以及42.51 nW的峰值功率。选择涂有氧化铟锡的柔性薄膜(PET-ITO)为基底,通过低温水溶液法生长了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结构,以此为基础制备了压电纳米发电机器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静电计采集分析系统对纳米发电机的电学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结构良好、均匀致密;纳米发电机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其输出结果也与仿真结果良好匹配,证明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杨桂[7](2021)在《燃料电池无人机电源系统的动态性能及配置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燃料电池和辅助电源组成的混合电源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但目前大部分研究停留在混合电源系统应用到无人机的功能性实现,没有对燃料电池动态输出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燃料电池的控制策略和混合电源配置过于简单,无法达到无人机续航时间最优。因此在改变控制策略提高燃料电池动态性能的基础上对混合电源系统配置进行合理优化以提高无人机最大续航时间具有重大研究价值。本文将围绕燃料电池无人机电源系统的动态性能及配置优化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针对选择无人机飞行平台在不同工况下的负载需求功率进行分析,根据无人机功率需求和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确定混合电源拓扑结构和功率分配策略,提出优化燃料电池动态性能和辅助电源重量配置的双重优化目标,达到提高无人机续航时间的目的。为提高燃料电池的动态性能,通过实验对影响燃料电池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对氢气供应和加载策略进行优化,在不同优化策略组合下将燃料电池加载到额定功率,通过对比加载过程中电压响应、电压一致性变化和输出功率验证优化策略能有效提升燃料电池动态性能。通过分析重量配置和能量配置对无人机续航时间影响,得到无人机续航目标函数。对不同类型辅助电源进行功率和能量分析,结合燃料电池在不同优化策略组合下的最佳功率输出,得到配置不同类型辅助电源下的最优系统重量配置,结合无人机续航目标函数,验证通过提升燃料电池动态性能进行电源系统配置优化能有效提高无人机续航时间。
金寿东[8](2021)在《基于GaN HEMT的高频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作为电能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在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电气电子设备电源等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硅基MOSFET器件已经逼近物理极限,而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具有高频高效、耐高温、抗辐射等多方面优势。其中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EMT)借助二维电子气(2DEG)更快的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具有更高的开关频率。GaN HEMT已经在快充电源、激光雷达、消费类电子设备等电源系统中广泛应用。但是GaN HEMT器件结构和驱动要求多种多样,阈值电压低而开关频率高易引入桥臂串扰直通风险、及电压、电流震荡问题,同时开通损耗大、动态导通电阻波动会导致效率下降等问题,因此有待优化驱动设计、完善开关特性测试,利用软开关降低开关损耗。目前,主流商业化高压GaN HEMT从器件结构可分为单体增强型、Cascode型,其中单体增强型又包含肖特基栅型和p GaN欧姆接触栅型。不同于Si、SiC MOSFET及其他GaN HEMT的电压驱动特性,本文主要研究的p GaN欧姆接触栅型GaN HEMT器件结构独特,需电流源驱动,因此以往电压驱动方案不再适用。对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从高压600V/650V GaN HEMT器件结构分析出发,深入阐述GaN HEMT各器件的结构特点与驱动要求,着重分析p GaN欧姆接触栅型GaN HEMT的器件结构、动态导通电阻波动的抑制与电流驱动设计方案的优化。(2)设计了两款GaN HEMT驱动器,然后通过双脉冲实验测试高压GaN HEMT的开关特性和驱动效果,优化了测试平台及PCB布局布线,与650V的SiC MOSFET对比实验,验证了改进后电流驱动GaN HEMT的开通速度更快、开通损耗更小的优势。(3)最终基于SiC MOSFET、GaN HEMT设计了两款准谐振同步整流Buck/Boost变换器,通过增大电感电流脉动,捕捉电感电流过零点实现CRM模式运行,构造ZVS、ZCS软开关,同时大大减小开关瞬间电压、电流震荡。另外借助同步整流降低通态损耗,提高了变换效率达到90%附近。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可知,基于GaN HEMT器件结构的特点,优化设计的电流驱动器能够满足p GaN欧姆接触栅型GaN HEMT的驱动要求,实现纳秒级开关,同时负压关断GaN HEMT能有效抑制桥臂串扰误导通风险,避免半桥直通短路。而从器件的双脉冲测试中可以看出,相比于SiC MOSFET,GaN HEMT开关速度更快,优化PCB布局布线最小化寄生参数,能够减小功率环路震荡。而高频双向同步整流Buck/Boost变换器运行在CRM模式,能够实现ZVS开通、ZCS关断续流管,有效降低了反向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高效地将电能变换传输到负载侧。
高吉林[9](2020)在《无人机集群无线充电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无人机的电能补给和续航问题是限制无人机作业性能的主要因素,无线充电技术由于不需人为干预,可为无人机提供灵活便捷的电能补给,因此无人机无线充电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单架无人机的任务执行能力有限,已经无法满足一些场景下的需求,而集群式多无人机相互配合,可实现更高的作业目标。而无人机集群式多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存在的线圈间耦合、负载变化、谐振参数变化等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对无人机集群无线充电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在分析无人机集群无线充电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电路结构,在谐振补偿拓扑结构方面,对不同电路补偿拓扑结构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LCC-S补偿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等特性,并分析了系统传输效率和功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得到了使系统工作在最大效率工作状态所应满足的系统控制条件,为副边系统控制方法的设计提供了相应指导。为维持系统充电周期内最大效率的控制目标,提出采用基于副边PWM整流的补偿控制方法,对所提出的补偿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可利用副边PWM整流的两个控制自由度分别实现副边耦合补偿和调节系统最佳负载的控制目标,并对系统模型和控制参数设计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建模和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理论结合实践,对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各个环节进行了设计,包括原副边功率变换器、驱动控制与信号电路、原副边耦合机构及谐振拓扑,并搭建了系统总体实验平台,完成系统谐振匹配,并通过系统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系统结构、模型建立、系统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李炎[10](2020)在《宽负载WPT系统下的逆变电流畸变抑制型LCC补偿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可实现无网供电,且具有运行安全、便捷灵活等优点,为现代有轨电车供电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无网供电有轨电车充电速度及运营里程的问题,超级电容及电池组成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逐渐引起了关注。适用于大功率场景的LCC-S型WPT系统在轻载时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含量高、畸变严重且开关时刻的电流值较大,导致逆变器损耗较大系统效率降低,这种情况在以超级电容等功率变化较大的负载条件下尤为常见。针对此问题,本文对LCC-S型无线充电系统逆变流畸变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首先对有轨电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主电路电能变换拓扑、控制方式及等效分析方法。介绍了常见耦合传线圈以及基本谐振补偿结构,并对LCC型补偿结构特性及谐振参数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了其在变负载条件下的恒压特性,说明了LCC补偿结构在有轨电车无线充电应用中的优势。其次,以LCC-S型WPT系统作为对象,分析了逆变器输出电流畸变的形成机理并对逆变输出电流谐波含量做了定量分析。根据推导的LCC阻抗表达式分析了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基波阻抗及高次阻抗特性,阐释了轻载条件下逆变器输出电流畸变的原因。然后通过推导的逆变电流时域表达式对其谐波含量以及开关时刻的电流值做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逆变电流畸变对WPT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逆变器开关时刻电流值较大进而增大了逆变器的开关损耗,作为高频系统大大降低了轻载工况下的系统效率。其三,本文从补偿结构的角度给出了抑制逆变电流畸变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LCC补偿结构。改进后的LCC补偿结构仍具有恒压输出特性,并且不改变WPT系统的基本传输特性。在考虑谐振元件应力的条件下,通过阻抗分析法对LCC补偿改进前后的频率分叉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改进型LCC补偿结构的参数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对于抑制逆变电流畸变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小功率实验平台对理论分析内容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同时搭建了30k W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平台,对实验平台的建设过程做了详细介绍。对前期的平台调试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完成了低压功能性实验部分。
二、可控输出特性电源系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控输出特性电源系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带恒温控制与自校正功能的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压力传感器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1.3.1 温度漂移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1.3.2 时间漂移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MEMS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 |
2.1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1 传统硅基压阻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2 硅铝异质结构传感机理 |
2.2 压力传感器基本特性 |
2.3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 |
2.3.1 传感器器件层设计 |
2.3.2 传感器应变薄膜与硅杯设计 |
2.4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有限元分析 |
2.4.1 传感器结构建模 |
2.4.2 应力分析 |
2.4.3 信噪比与灵敏度分析 |
2.4.4 温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EMS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制造工艺与封装设计 |
3.1 掩膜版图设计 |
3.2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制造流程 |
3.2.1 传感器工艺流程 |
3.2.2 测试结构分析 |
3.3 传感器恒温封装设计与验证 |
3.3.1 恒温封装结构设计 |
3.3.2 恒温封装温度场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4.1 测量系统硬件整体设计方案 |
4.2 模拟电路设计 |
4.2.1 模拟电源 |
4.2.2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 |
4.2.3 信号采集电路 |
4.3 隔离电路设计 |
4.4 数字电路设计 |
4.4.1 数字电源 |
4.4.2 MCU最小系统 |
4.4.3 通信电路 |
4.5 恒温控制系统驱动电路设计 |
4.5.1 温度传感器电路 |
4.5.2 恒温控制系统电源 |
4.5.3 加热驱动电路 |
4.6 自校正功能电路设计 |
4.7 PCB layout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5.1 测量系统总体软件设计方案 |
5.2 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驱动设计 |
5.3 恒温控制系统软件算法设计 |
5.3.1 环境温度传感器的读取接口设计 |
5.3.2 自适应优化目标值的PID算法 |
5.3.3 恒温控制算法软件设计 |
5.4 传感器自校正算法设计 |
5.4.1 可编程电流源电路驱动设计 |
5.4.2 自校正算法软件设计 |
5.5 数据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5.5.1 测量系统通信模块驱动设计 |
5.5.2 嵌入式上位机开发平台搭建 |
5.5.3 嵌入式端上位机GUI界面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感器测试平台搭建及结果分析 |
6.1 测试平台搭建 |
6.2 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特性测试 |
6.2.1 传感器静态特性测试 |
6.2.2 传感器温度特性测试 |
6.2.3 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 |
6.3 传感器温度补偿测试 |
6.3.1 恒温控制系统特性测试 |
6.3.2 传感器恒温控制下的输出特性 |
6.4 传感器时漂补偿测试 |
6.4.1 传感器时漂特性测试 |
6.4.2 自校正功能测试 |
6.5 测试结果对比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一种提高电压传输比的新型超稀疏矩阵变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MC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提高MC电压传输比的研究综述 |
1.3.1 拓扑结构的创新研究 |
1.3.2 调制策略的改进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USMC拓扑结构及参数设计 |
2.1 传统MC拓扑结构分析 |
2.1.1 等效拓扑结构 |
2.1.2 等效拓扑结构数学建模 |
2.2 新型USMC的拓扑结构分析 |
2.2.1 新型USMC的拓扑结构 |
2.2.2 新型USMC的数学建模 |
2.3 直流环节升压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设计 |
2.3.1 升压电路工作原理 |
2.3.2 升压电路参数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USMC控制策略及输出特性分析 |
3.1 新型USMC的调制策略 |
3.1.1 整流级双有效矢量合成调制策略 |
3.1.2 逆变级双有效矢量和零矢量的合成调制策略 |
3.2 直流母线电压前馈闭环控制 |
3.2.1 新型USMC直流母线电压前馈控制 |
3.2.2 新型USMC直流母线电压反馈控制 |
3.3 新型USMC输出特性分析 |
3.3.1 新型USMC输出功率因数范围分析 |
3.3.2 新型USMC电压传输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USMC的仿真与分析 |
4.1 仿真模型的搭建 |
4.2 工频输出特性下仿真分析 |
4.3 不同输出特性下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相关控制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充电桩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大功率充电桩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抑制冲击电流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2 IGBT均流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3 电磁干扰抑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直流充电桩的系统结构及相关问题 |
2.1 引言 |
2.2 直流充电桩整体结构框架 |
2.3 直流充电桩的技术参数范围及功能 |
2.3.1 充电桩的技术参数 |
2.3.2 直流充电桩的功能 |
2.4 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系统的相关控制问题 |
2.4.1 启动冲击电流问题 |
2.4.2 多模块并联均流问题 |
2.4.3 电磁干扰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启动冲击电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冲击电流产生原理分析 |
3.2.1 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原理分析 |
3.2.2 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参数计算及器件选择 |
3.2.3 产生冲击电流的原因及仿真分析 |
3.3 冲击电流抑制方法及原理分析 |
3.3.1 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对冲击电流的控制方法分析 |
3.3.2 三相半控整流电路对冲击电流的控制方法分析 |
3.4 基于半控整流电路抑制冲击电流方法的研究 |
3.4.1 晶闸管半控整流桥控制电路的控制原理 |
3.4.2 影响冲击电流的因素及其模型建立 |
3.5 基于PI算法实现冲击电流抑制方法的研究 |
3.5.1 数字化的PI控制方法研究 |
3.5.2 改进的PI闭环控制方法研究 |
3.5.3 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多模块并联均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大功率充电桩IGBT并联及存在问题 |
4.2.1 大功率逆变桥对开关管的功率需求 |
4.2.2 大功率电源IGBT并联的技术要求 |
4.2.3 大功率充电桩中模块并联存在的问题 |
4.3 电源模块并联均流的控制方法研究 |
4.3.1 电源模块的并联方法 |
4.3.2 并联电源模块电流不均衡原理分析 |
4.3.3 电源模块并联均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
4.4 IGBT模块直接并联均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
4.4.1 IGBT并联扩容的方式 |
4.4.2 影响IGBT模块并联不均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3 IGBT并联均流控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充电桩抑制电磁干扰控制方法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控制器辅助电源干扰控制方法的研究 |
5.2.1 控制器辅助电源干扰来源分析 |
5.2.2 控制器辅助电源电磁干扰源带来的危害 |
5.2.3 控制器辅助电源电磁干扰源抑制方法的研究 |
5.3 信号通道电磁干扰控制方法的研究 |
5.3.1 信号通道电磁干扰来源分析 |
5.3.2 信号通道受电磁干扰带来的危害 |
5.3.3 信号通道电磁干扰抑制方法的研究 |
5.4 电涡流效应影响分析及抑制方法 |
5.5 干扰抑制方法的优化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混合自切换谐振式的电力巡检智能小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线圈结构优化的研究现状 |
1.2.2 谐振拓扑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3 恒流恒压充电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 |
2.1 引言 |
2.2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
2.2.1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2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线圈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线圈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 |
3.2.1 线圈结构设计 |
3.2.2 优化方法 |
3.2.3 实验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自切换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 |
4.1 引言 |
4.2 T型网络 |
4.3 混合自切换谐振式网络拓扑LCL-LCL/S |
4.3.1 恒流模式拓扑 |
4.3.2 恒压模式拓扑 |
4.3.3 谐振网络的参数设计及优化 |
4.3.4 仿真实验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线充电平台的搭建与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实验平台设计 |
5.3 实验平台硬件设计 |
5.3.1 主控制器 |
5.3.2 高频逆变电路设计 |
5.3.3 电磁耦合机构设计 |
5.3.4 高频整流电路设计 |
5.3.5 切换电路 |
5.4 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
5.5 实验平台分析及验证 |
5.5.1 ZPA特性 |
5.5.2 恒流恒压特性 |
5.5.3 恒流-恒压切换特性 |
5.5.4 系统充电效率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5)基于Riccati方程的改进光伏MPPT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光伏产业及MPPT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 |
1.2.2 MPPT技术现状及发展 |
1.2.3 光伏并网技术现状及发展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光伏电池结构原理与输出特性 |
2.1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分析 |
2.1.1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
2.1.2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
2.1.3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组成 |
2.2 光伏电池模型及输出特性 |
2.2.1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2.2.2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分析 |
2.3 光伏MPPT系统主电路 |
2.3.1 典型的DC/DC变换电路 |
2.3.2 DC/DC变换电路的选择 |
2.3.3 Boost升压转换电路的参数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改进与验证 |
3.1 传统MPPT算法 |
3.1.1 传统算法的分类 |
3.1.2 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
3.2 改进MPPT算法 |
3.2.1 改进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
3.2.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
3.2.3 Riccati方程 |
3.2.4 基于Riccati方程的MPPT算法 |
3.3 优化算法的仿真验证 |
3.3.1 改进变步长电导增量法仿真验证 |
3.3.2 Riccati优化算法的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光伏MPPT系统并网控制策略 |
4.1 光伏并网系统拓扑结构的选择 |
4.1.1 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
4.1.2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
4.2 光伏并网逆变器滤波方式的选择 |
4.3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选择 |
4.3.1 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 |
4.3.2 并网逆变器的调制方式 |
4.3.3 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4.4 基于SVPWM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实现 |
4.4.1 SVPWM的基本原理 |
4.4.2 SVPWM的具体算法 |
4.4.3 基于SVPWM的光伏并网控制 |
4.5 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仿真搭建与验证 |
4.5.1 光伏并网控制策略的模型搭建 |
4.5.2 外界环境不变光伏并网控制策略的仿真验证 |
4.5.3 光照强度突变下光伏并网控制策略的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氧化锌纳米线的压电纳米发电机仿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氧化锌特性分析 |
1.2.2 氧化锌制备方法 |
1.2.3 氧化锌纳米结构 |
1.2.4 氧化锌纳米发电机 |
1.2.5 氧化锌纳米发电机仿真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氧化锌压电纳米发电机仿真模型 |
2.1 仿真软件介绍 |
2.2 模型设计思路 |
2.3 仿真模型建立 |
2.3.1 几何模型建立 |
2.3.2 物理模型建立 |
2.3.3 材料选取与性能 |
2.4 输出状态分析 |
2.4.1 稳态分析 |
2.4.2 频域分析 |
2.5 结果与绘图 |
2.6 本章小结 |
3 氧化锌压电纳米发电机仿真研究 |
3.1 稳态响应 |
3.1.1 模型建立 |
3.1.2 形貌影响 |
3.1.3 外力影响 |
3.2 频域分析 |
3.2.1 模型建立 |
3.2.2 频率响应 |
3.2.3 负载响应 |
3.2.4 加速度响应 |
3.2.5 角度响应 |
3.3 本章小结 |
4 氧化锌压电纳米发电机制备与表征 |
4.1 纳米发电机设计思路 |
4.2 纳米发电机制备 |
4.2.1 种子层制备 |
4.2.2 纳米线生长 |
4.2.3 发电机整体装配 |
4.3 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测试 |
4.3.1 数据采集平台 |
4.3.2 纳米发电机电学性能测试 |
4.4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4.4.1 稳态电压对比 |
4.4.2 频域电压与功率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7)燃料电池无人机电源系统的动态性能及配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料电池无人机现状 |
1.2.2 燃料电池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混合电源系统配置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燃料电池无人机电源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2.1 无人机功率需求分析 |
2.1.1 起飞阶段 |
2.1.2 巡航阶段 |
2.1.3 降落阶段 |
2.2 无人机混合电源系统设计 |
2.2.1 电源系统结构及组成 |
2.2.2 工作模式及功率分配 |
2.3 无人机电源系统优化目标 |
2.3.1 燃料电池优化运行 |
2.3.2 辅助电源配置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料电池动态分析与优化研究 |
3.1 燃料电池动态性能分析 |
3.1.1 燃料电池动态性能原理分析 |
3.1.2 燃料电池动态加载过程分析 |
3.2 主要操作条件对动态性能影响 |
3.2.1 加载幅度 |
3.2.2 加载速度 |
3.2.3 气体入口压力 |
3.2.4 气体过量系数 |
3.3 燃料电池动态性能优化策略 |
3.3.1 氢气供应优化 |
3.3.2 加载策略优化 |
3.4 燃料电池动态性能优化分析 |
3.4.1 “无稳压+均匀斜率加载”优化 |
3.4.2 “无稳压+变斜率加载”优化 |
3.4.3 “稳压+均匀斜率加载”优化 |
3.4.4 “稳压+变斜率加载”优化 |
3.4.5 优化策略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料电池无人机电源系统配置优化研究 |
4.1 无人机续航时间关键因素分析 |
4.1.1 重量配置对续航时间影响 |
4.1.2 能量配置对续航时间影响 |
4.1.3 无人机续航时间目标函数 |
4.2 辅助电源类型配置分析 |
4.2.1 锂电池 |
4.2.2 超级电容 |
4.3 配置优化下续航能力分析 |
4.3.1 “无稳压+均匀斜率加载”条件 |
4.3.2 “无稳压+变斜率加载”条件 |
4.3.3 “稳压+均匀斜率加载”条件 |
4.3.4 “稳压+变斜率加载”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基于GaN HEMT的高频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GaN HEMT及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压GaN HEMT器件结构及驱动电路的研究现状 |
1.2.2 高压GaN HEMT器件开关特性研究现状 |
1.2.3 高压GaN HEMT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压GaN HEMT器件结构分析与驱动设计 |
2.1 高压GaN HEMT器件结构分析 |
2.1.1 Cascode增强型GaN HEMT器件结构 |
2.1.2 增强型单体GaN HEMT器件结构分析 |
2.1.2.1 p-GaN肖特基栅型GaN HEMT |
2.1.2.2 p GaN欧姆接触栅型GaN HEMT |
2.2 高压功率器件性能参数与对比 |
2.3 pGaN欧姆接触栅型GaN HEMT驱动设计 |
2.3.1 电流驱动型GaN HEMT的驱动要求 |
2.3.2 电流驱动电路的设计 |
2.4 pGaN欧姆接触栅型GaN HEMT驱动改进优化 |
2.4.1 p-GaN栅型GaN HEMT差分驱动 |
2.5 驱动器实验波形分析与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aN HEMT开关过程测试与串扰分析 |
3.1 功率器件双脉冲测试原理 |
3.1.1 双脉冲测试电路设计 |
3.1.2 双脉冲测试设备要求及注意事项 |
3.2 双脉冲测试实验波形分析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频双向DC/DC研究与设计 |
4.1 准谐振同步整流Buck/Boost拓扑 |
4.2 准谐振QR软开关ZVS开通原理 |
4.2.1 buck-Boost变换器设计 |
4.3 高频双向DC/DC实验分析 |
4.3.1 基于Si C MOSFET的双向Buck/Boost实验波形分析 |
4.3.2 基于GaN HEMT的双向Buck/Boost实验波形分析 |
4.3.3 基于GaN HEMT的双向Buck/Boost高频实验波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无人机集群无线充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概述 |
1.2.2 无人机充电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多源多负载WPT系统研究现状 |
1.2.4 多线圈去耦合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无人机集群WPT系统及技术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无人机集群WPT系统电路结构分析 |
2.3 无人机WPT系统拓扑结构分析 |
2.3.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概述 |
2.3.2 基于LCC-S补偿的系统分析 |
2.4 无人机集群WPT系统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人机WPT系统耦合补偿协调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基于PWM整流的副边控制技术 |
3.2.1 PWM整流的工作原理 |
3.2.2 PWM整流的建模控制与仿真 |
3.3 系统总体控制策略 |
3.3.1 原边控制方法 |
3.3.2 原副边通信与系统控制策略 |
3.3.3 系统仿真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4.3 耦合机构及谐振补偿电路设计 |
4.3.1 磁耦合机构设计 |
4.3.2 磁耦合机构设计 |
4.4 原副边功率变换器研制 |
4.4.1 工频整流器设计 |
4.4.2 功率变换器与驱动电路设计 |
4.4.3 控制与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4.5 副边功率变换器及通信模块设计 |
4.6 系统集成与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宽负载WPT系统下的逆变电流畸变抑制型LCC补偿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WPT技术研究现状 |
1.2.2 WPT补偿结构研究现状 |
1.2.3 WPT系统逆变电流畸变特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
2 有轨电车WPT系统结构拓扑 |
2.1 逆变拓扑选择 |
2.2 WPT接收侧电能变换拓扑 |
2.3 电磁耦合机构分析 |
2.3.1 耦合线圈结构分析 |
2.3.2 基本补偿结构分析 |
2.4 LCC型恒压补偿结构分析 |
2.4.1 高阶恒压补偿结构 |
2.4.2 LCC补偿结构参数设计 |
2.4.3 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WPT系统逆变输出电流畸变特性分析 |
3.1 LCC补偿结构高次阻抗特性 |
3.2 LCC补偿结构谐波特性分析 |
3.2.1 基波回路分析 |
3.2.2 谐波回路分析 |
3.2.3 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特性 |
3.3 逆变电流畸变对WPT系统的影响 |
3.3.1 LCC-S型 WPT系统逆变器损耗组成 |
3.3.2 LCC-S型 WPT系统逆变器工况分析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逆变电流畸变抑制型LCC补偿结构 |
4.1 逆变电流畸变抑制方法 |
4.1.1 耦合线圈参数对电流畸变的影响 |
4.1.2 改进型LCC补偿结构 |
4.2 参数设计约束 |
4.2.1 谐振元件应力 |
4.2.2 频率分叉特性 |
4.2.3 系统电压增益 |
4.3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WPT系统样机开发及实验 |
5.1 小功率实验平台验证 |
5.1.1 实验平台架构 |
5.1.2 逆变电流畸变特性验证 |
5.1.3 改进型LCC补偿特性验证 |
5.2 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平台设计 |
5.2.1 系统主电路设计 |
5.2.2 补偿电路设计 |
5.2.3 控制电路设计 |
5.3 功能性实验调试 |
5.3.1 系统控制器 |
5.3.2 主电路低压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可控输出特性电源系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带恒温控制与自校正功能的硅铝异质结构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研究[D]. 谢晓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一种提高电压传输比的新型超稀疏矩阵变换器研究[D]. 张恒.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3]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相关控制问题的研究[D]. 肖迪. 辽宁工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混合自切换谐振式的电力巡检智能小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D]. 郭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5]基于Riccati方程的改进光伏MPPT控制算法研究[D]. 陈小琳.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6]基于氧化锌纳米线的压电纳米发电机仿真与实验研究[D]. 解潇潇.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7]燃料电池无人机电源系统的动态性能及配置优化研究[D]. 杨桂.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GaN HEMT的高频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与设计[D]. 金寿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无人机集群无线充电系统研究[D]. 高吉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宽负载WPT系统下的逆变电流畸变抑制型LCC补偿结构研究[D]. 李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