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葛醒狮[1](2021)在《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方法制备高分子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橡胶有着高弹性、高强度、高绝缘性、良好的耐磨性等众多优良的性能,在合成化学时代,综合机械性能优异的天然橡胶仍不可替代。乳液作为高分子科学经典的研究领域,已被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了多年。乳液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破乳。本课题组有意识的利用这种不稳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学术概念并且将其作为一种新的高分子成膜方法,即破乳诱导快速固化(Demulsification-Induced Fast Solidification,DIFS)方法。本论文基于DIFS方法,以橡胶为研究对象,结合浸沾/透析法和电化学法制备出了一系列的高分子膜,并且制备了中空/相变高分子胶囊。(1)浸沾/透析法DIFS制备橡胶薄膜。可以通过调节浸沾/透析时间对橡胶薄膜的厚度进行精确的调控。通过对破乳剂扩散能力、固化效率的研究,浸沾顺序的调节,发现浸沾法中的Ca Cl2和透析法中的甲酸作为破乳剂时,成膜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浸沾/透析法DIFS制备橡胶薄膜时,可硫化胶乳或在胶乳中加入填料来提高薄膜的力学性能。其中加入Si O2的浸沾法薄膜的拉伸强度由0.82提升到1.36 MPa。以Eu(NO3)3作为破乳剂,通过浸沾法制备了具有荧光性能的橡胶薄膜,薄膜在水中浸泡7天后,仍有一定强度的荧光发射。(2)结合电化学方法的DIFS。通过调节通电电压,可以对膜在不同基底下的生长模式进行调控,包括扩散模式、气泡模式、致密模式,实现对膜的形貌的调控。其中在扩散模式下通过调节通电时间可以对橡胶膜的厚度进行精确的调控。可以实现在任意形状和大小的导电基底表面制备橡胶膜,同时采用DIFS结合掩模法及表面涂覆法,可以制备图案化的橡胶膜。结合电化学方法的DIFS制备的橡胶膜与基底有一定的附着力,通过剪切拉伸测试得到最大强度为0.26 MPa。胶乳改性后可以提高薄膜的机械性能,其中硫化后的胶乳制备的橡胶膜拉伸强度最大,为2.22 MPa。(3)通过DIFS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大小、壁厚可控的高分子中空胶囊。成功引入Fe3O4和上转换稀土Er(Ⅲ)、Yb(Ⅲ)等功能性物质,使胶囊具有铁磁性或荧光性能。并通过DIFS法成功制备了热稳定性良好的石蜡相变胶囊。
赵曼[2](2020)在《基于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的中空碳球@Co3O4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联聚合物中空微球的质量轻、比表面积大,纳米材料的粒径小、应用广,但是纳米材料极容易发生团聚。利用中空聚合物微球负载纳米材料可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的中空聚合物微球制备中空碳球@CO3O4材料的方法。首先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了中空聚合物微球,对中空聚合物微球的表面进行修饰,然后利用原位生成法得到了中空碳球@CO3O4材料。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成果如下:1、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一锅合成了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球,聚合物核心为聚(苯乙烯-马来酸酐)(PMS),壳层为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DVB-MAH),再利用丙酮溶剂将PMS模板除去,得到具有空心结构的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HPPs)。通过调节单体和交联剂用量及种类(DVB55和DVB80),对其形貌和粒径进行优化,合成了核壳比为 1:1、1:1.25、1:1.5 和 1:1.75 的 HPPs,并通过 SEM 和 TEM 对其形貌进行表征,从而优选出形貌和粒径表现均良好的HPPs。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和种类会影响微球形貌和壳层厚度,形貌较好的是使用交联剂DVB55合成的核壳比为1:1和1:1.25的HPPs,平均粒径约为610和656 nm,粒径均一,平均壳层厚度约为43和89 nm。2、对利用上述方法合成的交联剂DVB55,核壳比为1:1和1:1.25的HPPs进行表面修饰,分别采用水解、氨基化、磺酸化和N-β-羟基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改性,即得到 HPPs-COOH、HPPs-NH2、HPPs-HSO3和 HPPs-HEDTA。SEM 结果表明 HPPs-COOH、HPPs-HSO3、HPPs-HEDTA微球有部分破损的情况,HPPs-NH2微球形貌变化不大,四种表面修饰后的微球平均粒径相对HPPs均有所增大。从TEM图可看出四种不同表面修饰后微球的中空结构保持完整。相较于核壳比为1:1的HPPs,核壳比为1:1.25的HPPs在表面修饰后的形貌和壳层厚度表现更好,平均粒径约为775 nm,平均壳层厚度约为100 nm。3、采用上述交联剂DVB55,核壳比为1:1.25的HPPs-COOH、HPPs-NH2、HPPs-HSO3和HPPs-HEDTA为反应基体,在中空聚合物微球表面原位合成Co3O4纳米粒子。步骤是先将不同表面修饰的中空聚合物微球和Co(NO3)2·6H2O水溶液混合使Co2+吸附在微球表面,随后对其进行两次煅烧,分别是氮气气氛下600℃煅烧2 h,再经空气氛围下300 ℃煅烧2 h。由此得到不同表面修饰的微球负载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即HCSs-COOH@Co、HCSs-NH2@Co3O4、HCSs-HSO3@Co3O4 和HCSs-HEDTA@Co3O4。通过XRD测试,发现不同表面修饰的微球对纳米粒子的晶型有影响,HPPs-NH2、HPPs-HSO3和HPPs-HEDTA负载Co2+后经两次煅烧,成功负载了 CO3O4粒子,而HPPs-COOH负载Co2+后经两次煅烧,发现表面负载的是Co单质。通过SEM和TEM图可看出,HCSs-NH2@Co3O4经两次煅烧后微球形貌保持良好,中空结构完整,Co3O4粒子负载均匀,并没有受到煅烧过程的影响。4、对 HPPs-NH2 微球,采用 1、2 和 3 mg/ml 的 Co(NO3)2·6H2O 溶液用于Co2+的负载,使用XRD、SEM、TEM、FT-IR及XPS对最终得到的微球的物相、形貌、化学结构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综合来看,不同浓度Co2+溶液得到的HCSs-NH2@Co3O4均表面形貌良好。随着Co2+溶液浓度不断增大,Co3O4纳米粒子的负载量呈上升的趋势。中空聚合物微球负载纳米材料可以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在催化剂、药物控制释放、酶固定化方向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陈蕊[3](2018)在《基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离子微凝胶的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文中认为聚合物纳米粒子在色谱分析、涂料、乳液聚合、药物载体以及模型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其形貌对其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离子微凝胶为研究平台,利用其软硬度、温敏性以及弱离子键等性能,采取乳液/分散聚合的方法对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形貌进行了调控,得到了球形、章鱼形、核壳结构以及树莓形貌的纳米粒子。各章节具体内容研究如下:1.PNIPAM离子微凝胶的生成动力学研究在本章中,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仪对PNIPAM离子微凝胶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观察。在最初的一小时内,首先形成了具有松散结构的PNIPAM离子微凝胶;然后该松散结构的微凝胶在短时间内逐渐解体,在解体的过程中,解离出的纳米碎片重新组装成为具有更紧实结构的微凝胶。最后,对得到的PNIPAM离子微凝胶的温敏性进行了表征,发现其粒径具有较宽的温度转变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粒径减小。2.PNIPAM离子微凝胶作为粒子稳定剂用于球形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在本章中,首先制备了具有不同软硬度和粒径大小的PNIPAM离子微凝胶,然后将其作为粒子稳定剂,用于苯乙烯的分散聚合。实验结果表明,PNIPAM粒子稳定剂的稳定效果与粒子的软硬度和粒径大小有关。增加粒子稳定剂的柔性和降低粒子稳定剂的粒径,都可以使其稳定效果增强。但是,增加粒子稳定剂的柔性比降低粒子稳定剂的粒径在增强其稳定效果方面更有优势。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从分散聚合分散剂所起的物理阻隔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可能的机理解释。3.PNIPAM离子微凝胶作为种子用于章鱼形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在本章中,对PNIPAM离子微凝胶在甲醇-水体系中的温敏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纯甲醇溶液中,PNIPAM离子微凝胶失去其温敏性;而在甲醇-水体系中,随着水含量的增加,PNIPAM离子微凝胶逐渐恢复其温敏性。然后,利用其在甲醇-水体系中的温敏性,通过苯乙烯的分散聚合制备得到了章鱼形貌的纳米粒子。研究发现,在甲醇-水体系中,由于在聚合温度下PNIPAM离子微凝胶恢复了其温敏性而变得疏水,使得苯乙烯的聚合可发生在PNIPAM离子微凝胶内部。但是,苯乙烯在甲醇-水体系中又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使得苯乙烯的聚合又可以发生在PNIPAM离子微凝胶的外部。由于疏水相互作用,导致在PNIPAM离子微凝胶外部形成的聚苯乙烯吸附到PNIPAM离子微凝胶的表面,进而发展为较为光滑的近似球形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形成章鱼形纳米粒子的“头”部。而在PNIPAM离子微凝胶内部生成的聚苯乙烯因与PNIPAM离子微凝胶发生相分离,而在微凝胶表面形成凸起,形成章鱼形纳米粒子的“爪”部。这样,就得到了章鱼形貌的纳米粒子。4.PNIPAM离子微凝胶作为种子用于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在本章中,将PNIPAM离子微凝胶作为种子进行了苯乙烯的乳液聚合,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对该核壳结构粒子的粒径和成分分析表明:该粒子的粒径小于PNIPAM离子微凝胶种子的粒径;聚苯乙烯构成了该粒子的内核,而PNIPAM离子微凝胶构成了该粒子的外壳。对该核壳结构粒子的生成动力学观察表明:苯乙烯在PNIPAM离子微凝胶的内部聚合,生成的聚苯乙烯因与PNIPAM离子微凝胶发生相分离而在其表面凸起。随着聚合的进行,聚苯乙烯纳米粒子逐渐变大,凸起也越来越大。最终,凸起从PNIPAM离子微凝胶的表面解离下来,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球形纳米粒子。对其解离行为的研究表明,在PNIPAM离子微凝胶内部生成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以及PNIPAM离子微凝胶本身的弱离子相互作用对解离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应用,用含有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乳液制备得到了光子晶体膜,该膜呈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能: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膜的颜色从红色转变为绿色。
张帆[4](2017)在《酪素基中空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追求,天然高分子涂层材料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酪素作为涂层材料具有耐高温、粘结力强等优势,是皮革、造纸、包装等工业领域应用最早且最为广泛的天然高分子之一。然而,酪素涂层具有硬、脆、易长霉的缺陷,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针对此问题,科研工作者通常会引入其他聚合物组分对酪素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在提高酪素涂层柔韧性的同时往往会对涂膜本身的卫生性能(透气性和透水汽性等)产生不利影响。加之由于酪素自身结构复杂,酪素改性过程中的界面作用以及改性酪素乳液体系中的聚合机理研究不甚明晰且缺乏系统性。本研究提出在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的基础上设计并引入中空结构和无机纳米组分,获得可室温成膜的功能型纳米中空乳液,进一步将防霉剂负载于空腔,获得具有缓释防霉效果的复合载体;揭示改性过程中的相关界面作用机制,探究聚合机理以及形貌调控机制,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具体工作包括:(1)以酪素、甲基丙烯酸以及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和碱溶胀法制备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通过考察壳层组分中单体比例、溶胀条件、甲基丙烯酸用量等因素对乳胶粒结构及其涂膜不透明性的影响规律,优化合成工艺。TEM、SAXS、AFM、DLS测试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可室温成膜的纳米级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粒径大约为90nm左右。FT-IR结果表明:羧基链段发生了迁移。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中空微球乳液成膜后依然能保持中空结构。涂膜显示出优异的不透明性。皮革涂饰应用结果显示:与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核壳微球相比,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涂饰革样的卫生性能大幅提升。(2)分别采用原位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在以上体系中引入纳米SiO2,制备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SiO2复合中空微球乳液。具体地:一方面通过原位共混法在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上引入纳米SiO2粉体。主要考察纳米SiO2种类、纳米SiO2用量以及偶联剂用量对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稳定性、涂膜不透明性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溶胀前原位共混1.0%的亲水性纳米Si O2,偶联剂用量为1.5%时,可获得卫生性能较好的复合中空微球乳液。另一方面在己内酰胺改性酪素(CPL-CA)中原位引入纳米SiO2粒子,合成CPL-CA/SiO2 NPs作为杂化Pickering稳定剂,进而在该稳定剂作用下,通过乳液聚合和碱溶胀法获得复合中空微球乳液。考察杂化Pickering稳定剂的乳化稳定性,探究前驱体用量和偶联剂用量对复合中空微球乳液性能与涂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纳米粒子前驱体用量8%、偶联剂用量12%时获得的复合中空微球乳液涂膜的机械性能和不透明性较好。TEM、AFM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可制备出平均粒径约为160 nm的复合微球,且纳米SiO2分布在微球最外层,有利于提高微球的结构稳定性。(3)利用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SiO2复合中空微球的内部空腔,以及复合中空微球结构随溶胀条件变化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负载防霉剂,制备缓释防霉型酪素基纳米复合载体。以防霉剂的包覆效率、涂膜防霉效果为主要指标,考察了防霉剂种类、防霉剂包覆方式、防霉剂用量、包覆时间以及包覆温度对酪素基纳米复合载体的粒径以及涂膜防霉性能的影响。通过TEM、SAXS、TGA、UV-Vis等对负载防霉剂酪素基纳米复合载体的结构、微观形貌、尺寸、包覆效率等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当在溶胀1 h后加入防霉剂,包覆温度为90℃,防霉剂用量为10.0%时,制备的酪素基纳米复合载体对防霉剂负载效率达70%,且防霉效果良好。TEM、SAXS、DLS表征结果显示:防霉剂主要分布于纳米复合载体空腔内部与表面。与不含防霉剂的酪素基复合中空微球相比,负载防霉剂后微球的粒径明显增大,约为200nm。涂饰应用结果显示:负载防霉剂后,复合载体的卫生性能明显下降,机械性能略降低。这也从侧面说明防霉剂负载到酪素基纳米复合载体的内部。(4)分别以CPL-CA、CPL-CA/SiO2 NPs形成的乳状液为模板,探究其对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以及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SiO2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建立相关界面作用机制。考察了CPL-CA的浓度、pH等因素对乳状液在油水界面的稳定作用。通过改变KH570与TEOS质量比例,实现对CPL-CA/SiO2 NPs表面活性的调控。结果发现:不同稳定剂的表面润湿性及其在界面的稳定方式决定了乳液聚合机理的不同。光学显微镜结果显示:CPL-CA/Si O2 NPs具有更为优异的乳化稳定性,这是由于Si O2粒子与CPL-CA对复合体系的乳化稳定性起着协同作用。通过追踪从液滴到乳胶粒的结构演变过程,发现CPL-CA/Si O2 NPs可作为Pickering乳液中的固体粒子,但其聚合机理与常规Pickering乳液聚合不同。
邵庆辉[5](2016)在《中空苯丙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貌和遮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优良的遮盖性能、并与基体涂料中的成膜物质相容性好、价格低廉、干堆密度小等优点,因此在涂料工业、油墨制造、纸张涂布、皮革工业、催化剂载体、化妆品工业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呈现出了极大的市场价值和优势。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方法,但是大部分都不太成熟,其中乳液聚合碱溶胀法和交联改性的原位封装聚合非溶剂法对于大批量制备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具有明显的潜力。碱溶胀法是目前制备中空聚合物乳胶粒最常采用的方法,其操作步骤是首先合成亲水性的核层,然后以疏水性的壳包覆亲水核,最后加碱溶胀即得中空乳胶粒,即典型的双层交联型碱溶胀法。而采用双层交联型碱溶胀法制备出的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由于层数少,强度较低,极易塌陷或破裂,甚至会形成反向核壳结构,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发新的方法以弥补上述缺陷。另外,对于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其结构形态和遮盖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和探讨。但是由于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遮盖性能主要是由其对光的折射作用所决定的,而其对光的折射作用又主要取决于其结构形态,故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结构形态对其遮盖性能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多层结构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结构形态和遮盖性能进行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尤其是层厚度和交联单体的用量的影响,以期为大批量制备高遮盖性的中空聚合物乳胶粒提供技术参考。本论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致力于研究开发以简单的工艺制备具有优异遮盖性能的中空聚合物乳胶粒,重点工作围绕着三层交联型碱溶胀法制备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层厚度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结构形貌和遮盖性的影响、交联单体量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结构形貌和遮盖性的影响和原位聚合封装非溶剂法制备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等四方面的工作展开,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三层交联型碱溶胀法制备中空苯丙乳胶粒及其表征。采用碱溶胀型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运用层层聚合包覆的方式,第一步制备出了羧基含量较高的核乳胶粒;第二步在核乳胶粒的表面包覆强疏水、弱亲水性的中间层;第三步在中间层的表面再包覆完全疏水的壳层;最后在制备壳层的阶段加碱溶胀。以红外和转化率的测量证明了实验按照预期反应进行,采用粒径和粘度对中空乳胶粒的溶胀程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进行了表征,酸值对中间层对核乳胶粒的包覆效果进行了测定,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spectrophotometry)将聚合物中空乳胶粒的遮盖性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得到了平均粒径为350750nm,空腔大小为3090%(体积分数)的中空聚合物乳胶粒,该乳液固含量大概为31wt%。中空乳胶粒的溶胀程度决定着其表面光滑程度、内部空腔大小、乳胶粒是否会塌陷、破裂等形态;中空乳胶粒的形态决定其遮盖性,形态越规整,破裂塌陷的乳胶粒数目越少,其遮盖性越好。酸值测试结果表明中间层对核包覆良好,pdi值反映出二次成核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碱溶胀阶段对中空乳胶粒的形态和遮盖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碱溶胀阶段的增加,中空乳胶粒的溶胀程度越来越小,塌陷和破裂的乳胶粒也越来越少,中空乳胶粒的遮盖性先增加后减小,最佳的碱溶胀阶段为制壳阶段的3050%。中间层理论玻璃化温度对中空乳胶粒的形态和遮盖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中间层理论玻璃化温度的升高,中空乳胶粒的溶胀程度越来越小,塌陷和破裂的乳胶粒先减少后增多,中空乳胶粒的遮盖性先增加后减少,中间层最佳的理论玻璃化温度为90℃。(2)层厚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形态及遮盖性的影响研究。在采用三层交联型碱溶胀法制备中空苯丙乳胶粒的基础上,考察了中间层厚度、壳层厚度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形态和遮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层厚度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和遮盖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中间层厚度的增加,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溶胀程度逐渐减小,破裂和塌陷的乳胶粒逐渐减少,表面光滑程度逐渐增加,遮盖性先增强后减弱,当中间层/核=8时,中空聚合物乳胶粒溶胀程度适中,遮盖性最佳。壳层厚度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和遮盖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中空聚合物乳胶粒表面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破裂和塌陷的乳胶粒逐渐减少,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遮盖性先增强后减弱,壳/中间层包覆核的最佳值为7-9。(3)交联单体量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形态及遮盖性的影响研究。在采用三层交联型碱溶胀法制备中空苯丙乳胶粒的基础上,考察了壳中交联单体用量、核中交联单体用量、中间层交联单体用量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形态和遮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壳中交联单体用量的增加,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溶胀程度逐渐减小,强度逐渐增强,遮盖性先增强后降低,制备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最佳条件为,壳中交联单体用量为占壳单体总量6wt%;碱溶胀时间段为制壳阶段壳中单体加入总量3050wt%时开始;在整个核中加入交联单体会使核严重凝胶,变为固体,不能继续进行反应。在核的表面进行交联对提高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遮盖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核表面交联单体用量的增加,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破裂和塌陷的数目减少、表面越来越光滑、遮盖性增加,但凝胶量增加,最佳用量为13wt%。中间层中加入交联单体会导致乳胶粒溶胀程度太小,遮盖性较差,故中间层应不加交联单体。(4)原位聚合封装非溶剂法制备中空苯丙乳胶粒及其遮盖性研究。采用交联改性的原位聚合封装非溶剂法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单分散性良好的中空苯丙聚合物乳胶粒,并采用凝胶率分析、粒径分析仪、粘度计、酸值测量、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征考察了壳层中交联单体用量对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合成过程、形态及其干膜遮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壳层交联单体在总单体用量中含量小于15wt%时,含量越低,壳层强度越低,乳胶粒致孔膨胀时易于塌陷,粒径分布越大;壳层交联单体含量大于20wt%时,含量越高,壳层强度越高,乳胶粒尺寸变小,膨胀变得困难;当壳层中交联单体的含量介于1520wt%之间时,粒径分布均匀,壳层强度适中,膨胀性较好,此时含有中空乳胶粒的干燥乳液涂膜遮盖性能最好。
杨东东[6](2016)在《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合物中空微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涂料与皮革等领域,在制备聚合物中空微球过程中,对于合成控制的要求高。因此,相关合成方法的研究对理论以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分别采用碱溶胀法和模板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和聚脲中空微球,并系统研究了中空微球的合成方法,优化了中空微球的中空度、粒径分布等结构特征。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以酸性乳胶粒子为核,在核表面包覆弱亲水性的中间层,然后在中间层的表面包覆强疏水的壳层,并向壳层中引入交联单体,制备出兼具溶胀能力且稳定性良好的聚合物乳胶粒子。最后对乳胶粒子加碱溶胀,获得了平均粒径为480-1672nm,空腔大小为8%-38%(体积分数)和分散性良好的聚合物中空微球。在合成中空微球过程中,单体的转化率达97wt%以上。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等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乳化剂用量、核壳比、交联剂用量、碱的类型与pH值对微球形态的影响,总结出最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聚合物中空微球的最佳实验条件为:酸性核制备阶段乳化剂用量为0.1wt%,壳层制备阶段核壳比为0.8,交联剂用量为3-6wt%,碱溶胀阶段初始pH值为10.78。论文以碳酸钙(CaCO3)粒子为模板,聚脲为壳层制备CaCO3/聚脲复合微球,最后用盐酸除去CaCO3模板得到聚脲中空微球。在制备CaCO3模板粒子阶段,探讨了晶型控制剂类型和用量、表面改性剂与反应物浓度对CaCO3粒子形貌和晶型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投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对CaCO3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或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作为晶型控制剂时,制备的CaCO3粒子的晶型主要为球霰石型和方解石型;当采用三聚磷酸钠(STP)作为晶型控制剂时,制备的CaCO3粒子为无定型纳米CaCO3。用油酸或硬脂酸钠对CaCO3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后不破坏CaCO3粒子的晶型并且分散性提高。在此基础上,以CaCO3粒子为模板制备聚脲中空微球,探讨了CaCO3粒子类型与表面改性等对聚脲粒子形貌的影响,通过引入交联剂三乙基四胺制备了结构稳定的交联聚脲中空微球。
尹彦娜[7](2013)在《中空型塑料颜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中空型塑料颜料是塑料颜料的一种,在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中空型塑料颜料的制备及应用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首先,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乳液,并采用碱处理的方式除去核壳结构聚合物内部的酸性核,制得了中空型塑料颜料。研究了各因素对乳液聚合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碱处理对中空型塑料颜料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然后,研究了中空型塑料颜料在纸张中的应用,探讨了其进行浆内添加及纸张表面涂布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种子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加料方式为一次加料方式,搅拌速度130~140r/min,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min,乳化剂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及用量0.5%。制备出的种子乳液粒径、Zeta电位、pH值和黏度较适宜,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固含量和转化率较高,乳液呈淡蓝色且乳液性能较好。(2)扩径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搅拌速度140~150r/min,反应温度85℃,混合单体的滴加时间7h和乳化剂的用量0.3%时,制备的扩径乳液乳液粒径、Zeta电位、pH值和黏度较适宜,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固含量和转化率较高,乳液具有一定的光泽性且乳液性能较好。(3)疏水壳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搅拌速度100~110r/min,反应温度80℃,混合单体的滴加时间6h,引发剂用量1.00%,乳化剂比例即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的比例2:3及用量0.3%,交联剂用量1.0%,酸性壳单体用量1.0%。制备的乳液粒径、Zeta电位、pH值和黏度较适宜,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固含量和转化率较高,乳液具有一定的光泽性且乳液性能较好。当壳单体用量变化时,乳胶粒的粒径稍有变化。(4)碱处理的最佳时间是2.5h,最佳的初始pH值是14,最佳处理温度是90℃,碱处理后得到了粒径600nm左右具有中空结构的聚合物微球。(5)在纸张抄造中应用中,随着中空型塑料颜料添加量的增加,纸张的紧度、抗张强度、撕裂指数和耐折度都会降低,而纸张的挺度先变大后变小;纸张白度和不透明度增加,纸张的光泽度减小。纸张的平滑度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针叶木浆抄造的纸张增加,麦草浆抄造的纸张降低。当纸张中添加核壳比为1:8的中空型塑料颜料时,纸张性能较佳。(6)在纸张涂布应用中,涂布后的纸张的抗张指数和横向撕裂指数都有所下降,而纵向撕裂指数、挺度和耐折度都有所提高;涂布后的纸张的平滑度、白度不透明度增加,而纸张的光泽度降低。当涂布核壳比1:8的中空型塑料颜料,涂布纸的性能大部分都达到最佳值。
陈博[8](2011)在《光学活性螺旋聚炔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诱导对映体选择性结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螺旋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一直以来都是聚合物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在已合成的螺旋聚合物中,有关螺旋聚炔的研究最为深入。尽管如此,制备所得具有螺旋结构聚炔普遍具有低溶解性特征,这就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本课题中,我们摒弃传统有机溶剂溶液聚合方法,首次采用催化微乳液聚合法制备取代乙炔类螺旋聚合物乳液,以其为种子乳液,进而制备一系列具有光学活性新型核壳纳米粒子,并研究其手性诱导异构选择结晶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催化微乳液聚合法在水相体系中制备取代乙炔类螺旋聚合物。制备所得粒子约为70-110纳米左右。粒子由手性取代乙炔螺旋聚合物组成,故能够显示出很强光学活性。聚合在油溶性铑金属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以SDS和曲拉通X-100为乳化剂,DMF为助乳化剂,成功制备得到四种取代乙炔螺旋聚合物,分别为两种手性聚炔丙磺酰胺(po1y1和po1y2)、一种手性聚炔丙脲(po1y3)、一种非手性聚炔丙酰胺(po1y4)。制备所得手性聚合物乳液纳米粒子及除去乳化剂助乳化剂所得螺旋聚合物均具有很强光学活性,聚合物具有规整二级结构,相比较采用传统有机溶剂催化聚合制备所得螺旋聚合物,光学活性和稳定性大大增强。催化微乳液聚合能够使聚合物更倾向于生成单手螺旋构造。在此基础上,选用手性聚合物1(poly 1, PSA)光学活性微乳液,通过在同一体系中引入水相催化微乳液聚合和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新型核壳纳米粒子乳液。核壳纳米粒子内核由光学活性螺旋取代聚乙炔组成,壳层则由烯类聚合物组成,因此能够表现出很强光学活性。烯类聚合物壳层交联可进一步增强粒子性能。同一体系中引入催化微乳液聚合和自由基聚合思路对于制备新型核壳纳米粒子意义重大,同时也实现了单一种类材料“手性”和“纳米”概念的渗透融合。遵循上述制备思路,通过在同一体系中引入取代乙炔单体SA的催化微乳液聚合和TEOS的sol-gel approach,制备得到新型杂化核壳纳米粒子。粒子内核同样由具有光学活性螺旋取代聚乙炔组成,壳层则由无机硅(silica)构成。Silica壳层使制备所得杂化核壳纳米粒子具有很强光学活性和稳定性,进一步保护内核PSA。有机螺旋聚合物和无机硅两大研究领域在同一体系中首次结合,实现了重大突破。所得杂化核壳纳米粒子可用于对丙氨酸异构体手性诱导异构选择结晶分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同一体系中引入制备PBA内核的自由基聚合,制备PSA中间壳层的催化微乳液聚合及制备silica外部壳层的sol-gel approach,通过去除PBA内核,制备得到新型空心有机-无机杂化双层纳米粒子,中间壳层由光学活性PSA组成,外层壳由silica构成。空心双层纳米粒子可以实现大小及壳层厚度可控。手性取代聚乙炔PSA中间层使空心双层纳米粒子具有很强光学活性。空心双层纳米粒子作为手性模板可以实现对丙氨酸异构体手性诱导异构选择结晶分离,且手性分离效率较高,这一结果预示着空心纳米粒子在手性材料技术领域所具有的潜在应用前景。TEM, SEM表征可观测到诱导结晶全过程。同一体系中引入自由基聚合、催化微乳液聚合和sol-gel approach制备空心多层纳米粒子方法具有高度重要性和新颖性。最后,合成螺旋聚乙炔被用于在有机溶剂均相体系中,对BOC-alanine异构体进行诱导异构选择结晶,并取得了较好的手性分离效果。油相体系中所进行的诱导结晶实验,是人工合成螺旋聚合物应用于诱导结晶的直接证据。本课题为螺旋聚合物及基于螺旋聚合物的新型手性材料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周利庄[9](2011)在《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的制备与应用及其水分散性形成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是一类由聚合物乳液经干燥获得的新型粉体功能材料,其特点是可重新分散于水相形成与原乳液性能相近的分散乳液。与传统乳液比较,可再分散乳胶粉具有施工方便、贮存稳定、易于运输、环境友好等优势,并能显着强化无机建筑材料的内聚力和柔韧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再分散性是乳胶粉的核心性能,但其形成机理尚未明确,研究相关机理对于聚合物粉末材料的研发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A)等单体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乳液并喷雾干燥制得聚合物乳胶粉,重点研究了乳胶粉水相再分散理。兼顾乳胶粉水分散性及其成膜耐水性,制备出耐水型NMA-苯丙可再分散乳胶粉。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排斥稳定机理。壳层可电离的亲水单体MAA有利于乳胶粒表面形成“绒毛结构”和厚水化层,强化干燥保护作用,同时增大乳胶粒表面电荷密度,增强电荷排斥作用,进而优化乳胶粉的再分散性。2)扩散强化机理。乳液干燥可归纳为3个步骤:(1)乳液雾滴表层干燥形成包裹层;(2)乳胶粒内层干燥,水化层蒸发膨胀形成微孔;(3)微孔孔径扩大直至形成连续孔道。乳胶粉分散于水相时,水分通过微孔道进入乳胶粉内部加速其分散,使微米级乳胶粉分散成纳米级原乳液乳胶粒。3)疏水缔合作用机理。聚合物疏水缔合作用抑制乳胶粒“绒毛结构”和水化层的生成,降低表面电荷密度和亲水基团密度,乳胶粒干燥时发生不可逆凝聚融合;乳胶粉分散于水相时,疏水缔合作用使水分渗透压、聚合链电荷排斥作用和水化作用降低,水分散性及其分散稳定性变差。4)制得兼顾水分散性和涂膜耐水性的NMA-苯丙乳胶粉和干粉建筑涂料。其最佳合成工艺配方是:壳层MAA量为单体总量的6 %;壳层St/ MMA质量比为5/ 25;补加乳化剂和NMA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0.33 %和1 %,喷雾乳液pH值为8.5。聚合物乳胶粉的的制备与水相再分散是一个排斥稳定作用与疏水缔合作用相互竞争的过程,排斥稳定和微孔通道强化扩散是乳胶粉水分散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柯少剑[10](2009)在《纳米SiO2/聚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为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在有机物中引入无机纳米粒子,将能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本论文主要开展了球状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研究,并探讨了该复合乳液在阻尼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首先,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实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利用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并利用超声分散和种子乳液聚合得到实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甲酯核壳型复合乳液。然后较系统地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对核壳型复合乳液的机械稳定性、复合薄膜的硬度、耐冲击性、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实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和有机包覆改善了纳米无机-有机复合乳液的机械稳定性;纳米无机粒子的添加提高了复合乳胶膜的硬度、耐冲击性、静态力学性能;与纯的PMA相比,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复合乳胶膜的阻尼性能先下降后上升。其次,在制备聚苯乙烯微球的基础上进行表面接枝羟基,并以此为模板采用模板法制得二氧化硅包覆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然后经过高温灼烧去除模板得到粒径范围为50-70nm的空心球状纳米SiO2,再用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以表面处理后的空心球状纳米SiO2为种子制备系列核壳型中空纳米SiO2/聚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研究表明,空心球状纳米SiO2在乳液中分散稳定,改性后提高了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而且与纯的聚丙烯酸甲酯相比,空心球状纳米SiO2/聚丙烯酸甲酯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硬度等机械性能及阻尼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此外,为了对比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和包覆的效果,本文还分别以空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和工业中空二氧化硅与丙烯酸甲酯共混,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出不同含量的空心球状纳米SiO2/聚丙烯酸甲酯共混复合乳液。研究表明,该复合乳胶膜的硬度、静态力学性能、抗冲击性能都得到提高,但是阻尼性能和复合乳液的稳定性能却远低于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制备的核壳型复合乳液。为了探索该复合乳液在涂料工业中可行性,本文还以工业中空二氧化硅为填料制备了乳胶漆实验室样品,并测试了涂料的贮存稳定性、粘度、漆膜硬度、成膜时间等性能。
二、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方法制备高分子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天然胶乳 |
1.2.1 概述 |
1.2.2 理化性质 |
1.2.2.1 化学组成 |
1.2.2.2 物理特性 |
1.2.3 橡胶粒子 |
1.2.4 胶乳的保存与运输 |
1.3 橡胶胶乳的固化方法 |
1.3.1 橡胶胶乳胶凝方法 |
1.3.2 橡胶胶乳凝固方法 |
1.3.3 橡胶胶乳其他凝固方法 |
1.4 胶乳的成膜 |
1.4.1 胶乳的成膜概述 |
1.4.2 胶乳的成膜过程 |
1.4.2.1 阶段1-蒸发 |
1.4.2.2 阶段2-粒子接触 |
1.4.2.3 阶段3-粒子变形 |
1.4.2.4 阶段4-成膜 |
1.5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方法 |
1.5.1 乳状液与破乳剂 |
1.5.2 乳化剂与破乳 |
1.5.3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方法 |
1.5.3.1 浸沾法与透析法破乳诱导快速固化 |
1.5.3.2 电化学法破乳诱导快速固化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浸沾/透析法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浸沾法破乳诱导快速固化制备橡胶膜 |
2.2.4 透析法破乳诱导快速固化制备橡胶膜 |
2.2.5 改性橡胶胶乳制备 |
2.2.6 荧光橡胶胶乳膜的制备 |
2.2.7 破乳剂扩散范围测定 |
2.2.8 浸沾速度的控制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3.2 紫外光谱测试 |
2.3.3 厚度测试 |
2.3.4 力学性能测试 |
2.3.5 荧光性能测试 |
2.3.6 能量色散光谱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浸沾法破乳剂/胶乳顺序制备薄膜 |
2.4.2 浸沾法胶乳/破乳剂顺序制备薄膜 |
2.4.3 透析法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橡胶薄膜 |
2.4.4 透析/浸沾法橡胶薄膜力学性能 |
2.4.5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橡胶薄膜荧光性能 |
2.5 小结 |
第3章 结合电化学方法的破乳诱导快速固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结合电化学方法制备薄膜 |
3.2.4 图案化薄膜制备 |
3.2.5 附着力性能薄膜的制备 |
3.2.6 碱度测试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3.3.2 厚度测试 |
3.3.3 电流测试 |
3.3.4 附着力强度测试 |
3.3.5 力学性能测试 |
3.3.6 X射线衍射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电化学方法薄膜的生长模式 |
3.4.2 电化学方法中电极距离因素 |
3.4.3 结合电化学方法图案化薄膜制备 |
3.4.4 电化学方法薄膜的附着力 |
3.4.5 电化学方法薄膜的力学性能 |
3.5 小结 |
第4章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法制备橡胶胶囊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法制备中空胶囊 |
4.2.4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法制备相变胶囊 |
4.2.5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法制备铁磁性中空胶囊 |
4.2.6 荧光胶囊的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4.3.2 能量色散光谱法测试 |
4.3.3 厚度测试 |
4.3.4 X射线衍射测试 |
4.3.5 红外光谱测试 |
4.3.6 荧光光谱测试 |
4.3.7 热力学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微胶囊的制备 |
4.4.2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磁性微胶囊的制备 |
4.4.3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微胶囊的荧光性能 |
4.4.4 破乳诱导快速固化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基于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的中空碳球@Co3O4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中空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1.2.1 液滴法 |
1.2.2 干凝胶液滴法 |
1.2.3 自组装法 |
1.2.4 微囊化法 |
1.2.5 乳液聚合法 |
1.2.6 模板法 |
1.3 纳米材料负载化方法 |
1.3.1 共混法 |
1.3.2 原位聚合法 |
1.3.3 原位合成法 |
1.4 中空微球负载纳米材料的应用 |
1.4.1 催化应用 |
1.4.2 固定化酶的应用 |
1.4.3 吸附或储能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的制备和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仪器 |
2.2.2 中空微球的制备 |
2.2.3 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PPs的表征 |
2.3.2 采用DVB_(55)制备不同核壳比的中空微球的表征 |
2.3.3 采用DVB_(80)制备不同核壳比的中空微球的表征 |
2.3.4 核壳比为1:1的HPPs表面修饰的表征 |
2.3.5 核壳比为1:1.25的中空微球表面改性的表征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不同表面修饰的中空微球负载Co_3O_4纳米粒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纳米粒子的负载和煅烧 |
3.2.3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_3O_4在HCSs-COOH@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3.2 Co_3O_4在HCSs-NH_2@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3.3 Co_3O_4在HCSs-HSO_3@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3.4 Co_3O_4在HCSs-HEDTA@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3.5 不同浓度的Co_3O_4在HCSs-NH_2@Co_3O_4上的负载与表征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本论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附件 |
(3)基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离子微凝胶的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粒子概述 |
1.1.1 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 |
1.1.2 聚合物粒子的形貌控制方法 |
1.1.2.1 拉伸法 |
1.1.2.2 组装法 |
1.1.2.3 辐射法 |
1.1.2.4 种子聚合法 |
1.1.2.5 微流控法 |
1.1.2.6 平板印刷法 |
1.1.2.7 各种方法优劣比较 |
1.1.3 聚合物粒子的应用 |
1.1.3.1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
1.1.3.2 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1.1.3.3 在粒子稳定剂领域的应用 |
1.1.3.4 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应用 |
1.2 聚合实施方法概述 |
1.2.1 乳液聚合 |
1.2.1.1 增溶胶束 |
1.2.1.2 乳液聚合动力学 |
1.2.1.3 无皂乳液聚合 |
1.2.1.4 种子乳液聚合 |
1.2.2 分散聚合 |
1.3 微流控技术概述 |
1.3.1 背景介绍 |
1.3.2 液滴微流控芯片 |
1.4 当前研究热点 |
1.4.1 聚离子液体 |
1.4.2 基于PNIPAM微凝胶的研究 |
1.4.3 三维打印技术 |
1.5 课题提出 |
第二章 PNIPAM离子微凝胶的生成动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药品 |
2.2.1.1 药品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合成 |
2.2.2.1 PNIPAM离子微凝胶的制备 |
2.2.2.2 PNIPAM离子微凝胶生成动力学观察 |
2.2.3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动力学观察 |
2.3.2 PNI微凝胶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NIPAM离子微凝胶作为粒子稳定剂用于球形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药品 |
3.2.1.1 药品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合成 |
3.2.2.1 PNI微凝胶的制备 |
3.2.2.2 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3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NI微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
3.3.2 苯乙烯的分散聚合 |
3.3.3 机理解释 |
3.3.4 其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NIPAM离子微凝胶作为种子用于章鱼形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和药品 |
4.2.1.1 药品 |
4.2.1.2 实验仪器 |
4.2.2 合成 |
4.2.2.1 PNI微凝胶的制备 |
4.2.2.2 PNI微凝胶的纯化 |
4.2.2.3 球形和章鱼形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3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NI微凝胶的制备 |
4.3.2 球形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 |
4.3.3 章鱼形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 |
4.3.4 机理研究 |
4.3.5 其它变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NIPAM离子微凝胶作为种子用于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和药品 |
5.2.1.1 药品 |
5.2.1.2 实验仪器 |
5.2.2 合成 |
5.2.2.1 PNI微凝胶的制备 |
5.2.2.2 PNIPAM微凝胶的制备 |
5.2.2.3 线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1-乙烯基咪唑)的制备 |
5.2.2.4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 |
5.2.2.5 胶体晶阵列膜的制备 |
5.2.3 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NI微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
5.3.2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5.3.3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生成动力学 |
5.3.4 机理探索 |
5.3.5 相关参数 |
5.3.6 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投寄的学术论文 |
(4)酪素基中空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酪素的性质及结构 |
1.2.1 酪素的性质 |
1.2.2 酪素的结构模型 |
1.2.3 酪素的纳米功能化 |
1.3 聚丙烯酸酯基中空微球的研究 |
1.3.1 聚丙烯酸酯基中空微球的制备 |
1.3.2 聚丙烯酸酯/无机粒子复合中空微球的研究 |
1.4 天然高分子基中空微球的研究 |
1.4.1 天然高分子基中空纳米微球的研究 |
1.4.2 天然高分子/无机粒子复合中空微球的研究 |
1.4.3 天然高分子基中空微球作为载体的应用研究 |
1.5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2 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合成 |
2.2.4 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单因素试验 |
2.2.5 乳胶粒的表征 |
2.2.6 乳胶膜的表征及性能检测 |
2.2.7 皮革涂饰应用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壳层中MAA用量对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2.3.2 MAA总量对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2.3.3 种子和核层中MAA质量比对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2.3.4 溶胀乳液的固含量对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2.3.5 溶胀pH对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2.3.6 溶胀时间对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2.3.7 壳层软硬单体配比对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2.3.8 乳胶粒的表征结果 |
2.3.9 乳胶膜的表征及性能检测结果 |
2.3.10 皮革涂饰应用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3 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SiO_2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原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SiO_2复合中空微球乳液 |
3.2.4 原位共混法制备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的单因素试验 |
3.2.5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SiO_2复合中空微球乳液 |
3.2.6 原位聚合法制备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的单因素试验 |
3.2.7 乳液性能检测 |
3.2.8 乳胶粒的表征 |
3.2.9 乳胶膜的性能检测 |
3.2.10 涂饰应用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SiO_2种类对原位共混法制备的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3.3.2 纳米SiO_2加入阶段对原位共混法制备的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3.3.3 纳米SiO_2用量对原位共混法制备的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3.3.4 偶联剂用量对原位共混法制备的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3.3.5 杂化Pickering稳定剂的乳化性能 |
3.3.6 KH570用量对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3.3.7 纳米粒子前驱体用量对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复合中空微球乳液的影响 |
3.3.8 乳胶粒的表征结果 |
3.3.9 乳胶膜的性能检测结果 |
3.3.10 皮革涂饰应用试验结果 |
3.4 小结 |
4 酪素基复合中空微球作为防霉剂载体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学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酪素基复合载体的制备过程 |
4.2.4 酪素基复合载体的单因素试验 |
4.2.5 防霉剂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6 酪素基复合载体包覆性能测试 |
4.2.7 防霉剂释放率测试 |
4.2.8 酪素基复合载体的表征 |
4.2.9 乳胶膜的防霉性检测 |
4.2.10 皮革涂饰应用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防霉剂的标准曲线 |
4.3.2 不同防霉剂对酪素基复合中空微球负载防霉剂的影响 |
4.3.3 防霉剂加入阶段对酪素基复合中空微球负载防霉剂的影响 |
4.3.4 包覆时间对酪素基复合中空微球负载防霉剂的影响 |
4.3.5 包覆温度对酪素基复合中空微球负载防霉剂的影响 |
4.3.6 防霉剂用量对酪素基复合中空微球负载防霉剂的影响 |
4.3.7 酪素基复合载体的表征结果 |
4.3.8 皮革涂饰应用试验结果 |
4.4 小结 |
5 改性酪素乳液中界面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化学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己内酰胺改性酪素的乳化稳定性评价 |
5.2.4 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的结构演变 |
5.2.5 杂化Pickering稳定剂的界面作用方式 |
5.2.6 杂化Pickering稳定剂在油水界面的活性分析 |
5.2.7 改性酪素稳定体系下乳胶粒形成机理 |
5.2.8 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己内酰胺改性酪素的乳化稳定性评价 |
5.3.2 聚丙烯酸酯改性酪素中空微球结构演变 |
5.3.3 杂化Pickering稳定剂的界面作用方式 |
5.3.4 杂化Pickering稳定剂在油水界面的活性分析 |
5.3.5 改性酪素稳定体系下乳胶粒形成机理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致谢 |
(5)中空苯丙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貌和遮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概述 |
1.1.2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特性 |
1.1.3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遮盖性 |
1.1.3.1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遮盖性基本原理 |
1.1.3.2 遮盖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
1.2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常用的制备方法 |
1.2.1 种子乳液聚合法 |
1.2.1.1 碱溶胀法 |
1.2.1.1.1 碱溶胀机理 |
1.2.1.1.2 影响碱溶胀效果的因素 |
1.2.1.2 原位聚合封装非溶剂法 |
1.2.1.3 酸/碱分布处理法 |
1.2.1.4 动态溶胀法 |
1.2.1.5 复相乳液聚合法 |
1.2.1.6 Pickering乳液法 |
1.2.2 悬浮聚合法 |
1.2.3 自组装法 |
1.2.4 模板法 |
1.3 核壳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分析 |
1.3.1 热力学因素分析 |
1.3.2 动力学因素分析 |
1.4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结构形态的影响因素 |
1.4.1 聚合物组成的影响 |
1.4.1.1 不饱和羧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
1.4.1.2 壳层组成的影响 |
1.4.2 碱处理条件的影响 |
1.4.2.1 碱的种类的影响 |
1.4.2.2 其他条件的影响 |
1.4.3 乳化剂种类和用量的影响 |
1.4.4 单体瞬时转化率的影响 |
1.4.5 玻璃化温度(Tg)的影响 |
1.4.6 其他影响因素 |
1.5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表征方法 |
1.5.1 形貌的表征 |
1.5.1.1 电导滴定 |
1.5.1.2 扫描电镜 |
1.5.1.3 透射电镜 |
1.5.1.4 光学显微镜 |
1.5.1.5 对比率R |
1.5.1.6 动态光散射(DLS)和静态光散射(SLS) |
1.5.1.7 界面相的研究 |
1.5.2 遮盖性的表征 |
1.6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成膜过程 |
1.7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应用 |
1.7.1 建筑涂料 |
1.7.2 纸张涂布 |
1.7.3 皮革工业 |
1.7.4 水性油墨 |
1.7.5 生物医药缓释 |
1.7.6 化妆品 |
1.7.7 催化剂及其载体 |
1.8 本文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8.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8.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层交联型碱溶胀法制备中空苯丙乳胶粒及其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3.1 种子乳胶粒及核乳胶粒的合成 |
2.2.3.2 中间层-核乳胶粒的合成 |
2.2.3.3 中空乳胶粒的合成 |
2.2.4 测试与表征 |
2.2.4.1 单体转化率及乳液固含量测定 |
2.2.4.2 乳液凝胶率分析 |
2.2.4.3 共聚物理论玻璃化温度(Tg)的计算 |
2.2.4.4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空腔大小计算 |
2.2.4.5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2.4.6 粒径及其分布分析 |
2.2.4.7 酸值测定 |
2.2.4.8 粘度分析 |
2.2.4.9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2.4.10 透射电镜(TEM)分析 |
2.2.4.11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过程表征 |
2.3.1.1 红外光谱分析 |
2.3.1.2 各阶段的乳胶粒粒径分析 |
2.3.1.3 各阶段平均粒径和酸值分析 |
2.3.1.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
2.3.2 碱溶胀时间段的影响 |
2.3.2.1 乳液粘度和平均粒径分析 |
2.3.2.2 扫描电镜(TEM)分析 |
2.3.2.3 透射电镜(TEM)分析 |
2.3.2.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
2.3.3 中间层设计玻璃化温度(Tg)的确定 |
2.3.3.1 粒径和SEM分析 |
2.3.3.2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联单体量及层厚对乳胶粒结构形态及遮盖性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与测试部分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壳中交联单体用量的影响 |
3.3.1.1 粘度和平均粒径分析 |
3.3.1.2 SEM分析 |
3.3.1.3 TEM分析 |
3.3.1.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
3.3.2 核表面交联单体用量的影响 |
3.3.2.1 SEM分析 |
3.3.2.2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
3.3.3 中间层交联单体用量的影响 |
3.3.3.1 SEM分析 |
3.3.3.2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
3.3.4 中间层的厚度的影响 |
3.3.4.1 粒径和粘度分析 |
3.3.4.2 SEM分析 |
3.3.4.3 TEM分析 |
3.3.4.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
3.3.5 壳层的厚度的影响 |
3.3.5.1 粘度和粒径分析 |
3.3.5.2 SEM分析 |
3.3.5.3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位聚合封装非溶剂法制备中空苯丙乳胶粒及其遮盖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2.3.1 种子乳液的制备 |
4.2.3.2 封装烃的核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 |
4.2.3.3 壳层-核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 |
4.2.3.4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2.4.1 固含量分析 |
4.2.4.2 单体参与聚合综合转化率分析 |
4.2.4.3 凝胶率测定 |
4.2.4.4 粒径测试 |
4.2.4.5 粘度测试 |
4.2.4.6 酸值测试 |
4.2.4.7 扫描电镜(SEM)分析 |
4.2.4.8 透射电镜(TEM)分析 |
4.2.4.9 热分析测试 |
4.2.4.10 遮盖性能测试 |
4.2.4.11 红外光谱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单体及助剂用量的影响 |
4.3.2.1 MAA用量的影响 |
4.3.2.2 链转移剂用量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的确定 |
4.3.4 壳层对核乳胶粒包覆效果分析 |
4.3.5 壳层DVB用量对乳胶粒体系粘度和粒径的影响 |
4.3.6 壳中交联单体DVB用量对涂膜遮盖性的影响 |
4.3.7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的结构形态分析 |
4.3.7.1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溶胀后SEM分析 |
4.3.7.2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溶胀后TEM分析 |
4.3.7.3 中空聚合物乳胶粒溶胀后DSC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中空微球概述 |
1.2 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制备 |
1.2.1 乳液聚合法 |
1.2.2 模板法 |
1.2.3 自组装法 |
1.3 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应用 |
1.3.1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3.2 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
1.3.3 在涂料领域的应用 |
1.3.4 在皮革领域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测试表征 |
第三章 碱溶胀法制备聚合物中空微球 |
3.1 引言 |
3.2 实验步骤 |
3.2.1 酸性核的制备 |
3.2.2 中间层-核的制备 |
3.2.3 中空微球的制备 |
3.3 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
3.3.1 酸性核制备阶段乳化剂用量的影响 |
3.3.2 壳层制备阶段核壳比的影响 |
3.3.3 壳层制备阶段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3.3.4 交联剂用量对制备中空微球的影响 |
3.4 酸性核扩径与核-壳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
3.4.1 酸性核扩径阶段水用量的影响 |
3.4.2 以扩径酸性核制备壳层 |
3.4.3 以扩径酸性核制备中空微球 |
3.5 碱处理 |
3.5.1 碱类型 |
3.5.2 pH值 |
3.6 喷雾干燥 |
3.7 热性能分析 |
3.7.1 热性能分析 |
3.7.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8 红外光谱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CO_3粒子的合成及表面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步骤 |
4.2.1 CaCO_3粒子的制备过程 |
4.2.2 CaCO_3粒子表面改性 |
4.3 CMC对CaCO_3粒子形貌的影响 |
4.3.1 反应物浓度对CaCO_3粒子形貌的影响 |
4.3.2 CMC用量对CaCO_3粒子形貌的影响 |
4.4 STP对CaCO_3粒子形貌的影响 |
4.4.1 反应物浓度对CaCO_3粒子形貌的影响 |
4.4.2 STP用量对CaCO_3粒子形貌的影响 |
4.5 PSS对CaCO_3粒子形貌的影响 |
4.5.1 PSS用量对CaCO_3粒子形貌的影响 |
4.5.2 反应物浓度对CaCO_3粒子形貌的影响 |
4.6 CaCO_3粒子的表面改性 |
4.6.1 以CMC为晶型控制剂的CaCO_3粒子表面改性 |
4.6.2 以STP为晶型控制剂的CaCO_3粒子表面改性 |
4.7 X-射线衍射分析 |
4.8 红外光谱分析 |
4.9 碳酸钙粒子的合成与改性机理探究 |
4.9.1 CaCO_3粒子的形成机理 |
4.9.2 以CMC为晶型控制剂制备CaCO_3粒子的机理 |
4.9.3 以STP为晶型控制剂制备CaCO_3粒子的机理 |
4.9.4 以PSS为晶型控制剂制备CaCO_3粒子的机理 |
4.9.5 CaCO_3粒子表面改性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脲中空微球的合成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步骤 |
5.2.1 以CaCO_3粒子为模板制备聚脲粒子 |
5.2.2 以改性CaCO_3粒子为模板制备聚脲粒子 |
5.2.3 以CaCO_3粒子为模板制备交联聚脲粒子 |
5.3 以CaCO_3粒子为模板制备聚脲粒子 |
5.3.1 搅拌条件下以CaCO_3粒子为模板制备聚脲粒子 |
5.3.2 振荡条件下以CaCO_3粒子为模板制备聚脲粒子 |
5.4 以改性CaCO_3粒子为模板制备聚脲粒子 |
5.4.1 搅拌条件下以改性CaCO_3粒子为模板制备聚脲粒子 |
5.4.2 振荡条件下以改性CaCO_3粒子(CMC)为模板制备聚脲粒子 |
5.4.3 振荡条件下以改性CaCO_3粒子(PSS)为模板制备聚脲粒子 |
5.5 以CaCO_3粒子为模板制备交联聚脲粒子 |
5.5.1 搅拌条件下以改性CaCO_3粒子(CMC)为模板制备交联聚脲粒子 |
5.5.2 振荡条件下以改性CaCO_3粒子(PSS)为模板制备交联聚脲粒子 |
5.6 制备聚脲中空微球的机理探究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7)中空型塑料颜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概述 |
1.2 中空型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
1.2.1 模板法 |
1.2.2 自组装法 |
1.2.3 悬浮法 |
1.2.4 乳液聚合法 |
1.2.5 其他方法 |
1.3 中空型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
1.3.1 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 |
1.3.2 在生化医药领域的应用 |
1.3.3 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 |
1.3.4 在皮革中的应用 |
1.3.5 在造纸工业的应用 |
1.3.6 其他方面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1 中空型塑料颜料的制备研究 |
1.5.2 中空型塑料颜料在纸张中的应用研究 |
第二章 中空型塑料颜料的制备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乳液性能的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种子乳液制备的研究 |
2.3.2 扩径乳液制备的研究 |
2.3.3 疏水壳乳液制备的研究 |
2.3.4 碱处理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空型塑料颜料在纸张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中空型塑料颜料浆内添加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研究 |
3.3.2 中空型塑料颜料表面涂布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本研究的工作及主要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光学活性螺旋聚炔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诱导对映体选择性结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螺旋聚合物研究进展 |
1.1.1 前言 |
1.1.2 螺旋聚合物发展历程 |
1.1.3 螺旋聚合物种类 |
1.1.4 螺旋聚合物合成方法 |
1.1.5 螺旋聚合物研究方法 |
1.1.6 螺旋聚合物研究现状及应用发展展望 |
1.2 取代聚乙炔螺旋聚合物研究进展 |
1.2.1 前言 |
1.2.2 聚炔丙磺酰胺合成 |
1.2.3 聚炔丙磺酰酰胺螺旋结构影响因素 |
1.3 乳液与微乳液 |
1.3.1 乳液聚合 |
1.3.2 微乳液聚合 |
1.3.3 微乳液性能及用途 |
1.4 核壳聚合物乳液 |
1.4.1 核壳乳胶粒生成机理 |
1.4.2 核壳结构复合乳胶粒子制备方法 |
1.4.3 核壳结构乳胶粒子形态及影响因素 |
1.4.4 聚合物核壳粒子结构表征 |
1.4.5 核壳结构聚合物粒子的应用 |
1.5 手性氨基酸对映体拆分 |
1.5.1 酶拆分法 |
1.5.2 膜分离法拆分 |
1.5.3 化学拆分法 |
1.5.4 结晶拆分法 |
1.5.5 色谱拆分法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催化乳液聚合法制备光学活性螺旋取代聚乙炔纳米粒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及试剂 |
2.2.2 单体及聚合物NPs乳液的合成 |
2.2.3 聚合物的提取 |
2.2.4 铑金属催化剂的合成 |
2.2.5 产物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螺旋取代乙炔催化微乳液聚合 |
2.3.2 螺旋取代聚乙炔乳液NPs状态 |
2.3.3 聚合物NPs乳液光学活性 |
2.3.4 聚合物的二级结构 |
2.3.5 催化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螺旋取代聚炔微乳反应影响因素 |
2.3.6 催化微乳液聚合法制备螺旋取代聚乙炔NPs微乳导电能力 |
2.3.7 催化微乳液聚合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制备光学活性螺旋取代聚乙炔/烯类聚合物核壳纳米粒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及试剂 |
3.2.2 取代聚乙炔NPs种子乳液的制备 |
3.2.3 取代聚乙炔/烯类聚合物核壳NPs的制备 |
3.2.4 聚合物的提取 |
3.2.5 产物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取代聚乙炔/烯类聚合物核壳NPs乳液制备流程 |
3.3.2 取代聚乙炔/烯类聚合物核壳乳液NPs形态 |
3.3.3 聚合反应表征 |
3.3.4 PSA/PMMA核壳NPs的光学活性 |
3.3.5 PMMA/PSA交联核壳NPs |
3.3.6 实验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光学活性螺旋取代聚乙炔/硅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异构选择结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及试剂 |
4.2.2 PSA/silica杂化核壳NPs制备 |
4.2.3 聚合物提取 |
4.2.4 丙氨酸(alanine)异构选择结晶实验 |
4.2.5 产物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SA/silica杂化核壳NPs乳液制备流程 |
4.3.2 异构选择结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具有光学活性螺旋聚合物/无机硅空心双层手性杂化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异构选择结晶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及试剂 |
5.2.2 PBA-PSA-silica三层核壳NPs及PSA-silica空心手性双层NPs制备 |
5.2.3 异构选择结晶实验 |
5.2.4 产物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BA-PSA-silica杂化核壳NPs乳液制备流程 |
5.3.2 PBA-PSA-silica三层核壳NPs及PSA-空心手性双层核壳NPs结构形貌 |
5.3.3 PBA-PSA-silica三层核壳NPs及PSA-silica空心手性双层核壳NPs光学活性 |
5.3.4 异构选择结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取代乙炔类螺旋聚合物构象研究及其油相异构选择结晶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及试剂 |
6.2.2 单体合成 |
6.2.3 聚合 |
6.2.4 异构选择结晶实验 |
6.2.5 产物表征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聚合物9的合成及其螺旋结构 |
6.3.2 共聚物合成及其螺旋结构 |
6.3.3 异构选择结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的制备与应用及其水分散性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的概述 |
1.2 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的制备工艺 |
1.2.1 原乳液的制备 |
1.2.2 原乳液预处理 |
1.2.3 原乳液干燥 |
1.3 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的研究现状 |
1.4 聚合物乳胶粉水相再分散机理 |
1.5 聚合物乳胶粉水再分散性影响因素 |
1.5.1 功能性单体 |
1.5.2 保护胶体 |
1.5.3 喷雾乳液预处理 |
1.5.4 乳液粒子设计 |
1.5.5 干燥温度 |
1.5.6 雾化盘转速和进料速度 |
1.6 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对无机建筑材料的作用机理 |
1.7 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的应用 |
1.7.1 外墙外保温材料 |
1.7.2 外墙装饰材料 |
1.7.3 防水防渗材料 |
1.7.4 建筑腻子材料 |
1.7.5 瓷砖用粘结材料 |
1.7.6 自流平地坪材料 |
1.7.7 零VOC干粉涂料 |
1.8 本论文研究意义 |
1.9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可再分散聚合物苯丙乳胶粉及其涂料的制备与分析方法 |
2.1 苯丙原乳液的合成 |
2.1.1 实验部分 |
2.1.2 乳液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 苯丙喷雾乳液脱水干燥 |
2.2.1 实验部分 |
2.2.2 乳胶粉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可再分散乳胶粉漆膜制备 |
2.3.1 实验部分 |
2.3.2 乳胶粉涂料及漆膜性能分析 |
第三章 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可分散性影响机理研究 |
3.1 甲基丙烯酸对聚合物乳胶粉再分散性影响 |
3.1.1 MAA量和pH值对原乳液乳胶粒径的影响 |
3.1.2 MAA量对乳胶粉再分散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3 MAA量对乳胶粉再分散液ξ电位影响 |
3.1.4 MAA量对乳胶粉再分散液粒径分布影响 |
3.1.5 MAA量对乳胶粉内部微观形貌影响 |
3.1.6 可电离亲水单体对再分散性的稳定排斥作用机理 |
3.1.7 水分扩散强化机理作用机理 |
3.2 壳层疏水缔合作用对可再分散乳胶粉分散稳定性和微结构影响 |
3.2.1 疏水作用对中和过程的影响 |
3.2.2 疏水作用对再分散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3 疏水作用对乳胶粉微观形貌的影响 |
3.2.4 疏水性对乳胶粉再分散液成膜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
3.2.5 疏水缔合对乳胶粉水分散性的作用机理 |
3.3 乳液pH值对乳胶粉及其涂料分散涂膜的影响 |
3.3.1 喷雾乳液pH值对乳胶粉再分散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2 喷雾乳液pH值对乳胶粉再分散液ξ电位的影响 |
3.3.3 喷雾乳液pH值对乳胶粉再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4 喷雾乳液pH值对再分散乳胶粉堆积密度的影响 |
3.3.5 喷雾乳液pH值对乳胶粉再成膜吸水率的影响 |
3.3.6 喷雾乳液pH值对再分散干粉涂料粘度和沉降值的影响 |
3.3.7 喷雾乳液pH值对干粉涂料涂膜表观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乳胶粉分散过程与聚合物乳液喷雾干燥机理探讨 |
4.1 乳胶粉水相再分散过程研究 |
4.1.1 核壳原乳液乳胶粒TEM表征 |
4.1.2 可再分散乳胶粉SEM和TEM表征 |
4.1.3 乳胶粉再分散液乳胶粒TEM表征 |
4.1.4 合成-干燥-再分散阶段红外分析 |
4.2 中空聚合物乳胶粉形成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MA-苯丙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制备及应用 |
5.1 实验与表征 |
5.2 结果讨论 |
5.2.1 乳化剂补加量与NMA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 |
5.2.2 NMA-苯丙聚合物乳胶粉的制备及性能 |
5.2.3 NMA-苯丙乳胶粉涂料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纳米SiO2/聚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1.2.1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2 无机纳米粒子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作用 |
1.3 纳米粒子的特性、种类、制备方法 |
1.3.1 纳米粒子的特性 |
1.3.2 纳米粒子的种类 |
1.3.3 纳米粒子的制备 |
1.3.4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4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乳液的制备和性能 |
1.4.1 简单共混 |
1.4.2 原位包覆 |
1.4.3 共价键接枝包覆 |
1.4.4 嵌段聚合物组装法 |
1.4.5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乳液的性能 |
1.5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粒子乳液在阻尼涂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
1.5.1 阻尼材料 |
1.5.2 材料的阻尼机理 |
1.5.3 聚合物的阻尼机理 |
1.5.4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阻尼作用 |
1.6 聚合物基纳米SiO_2 粒子核壳复合乳液概述及在阻尼领域的应用前景 |
1.7 本论文材料设计和研究内容 |
1.7.1 基体设计 |
1.7.2 填料设计 |
1.7.3 聚合物与填料间结合方式设计 |
1.7.4 研究内容 |
2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主要原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心球状纳米SiO_2 的制备及改性 |
2.2.1 改性偶联剂的制备 |
2.2.2 实心球状纳米SiO_2 的制备及改性 |
2.3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 |
2.3.1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的制备 |
2.3.2 涂膜 |
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4.1 扫描电镜测试 |
2.4.2 FTIR 分析 |
2.4.3 乳液机械稳定性测试 |
2.4.4 摆杆硬度测试 |
2.4.5 静态力学性能测试 |
2.4.6 耐冲击性能测试 |
2.4.7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纳米SiO_2 微球的扫描电镜分析 |
2.5.2 自制偶联剂的FTIR 分析 |
2.5.3 改性实心球状纳米SiO_2 的FTIR 分析 |
2.5.4 复合乳液的机械稳定性分析 |
2.5.5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硬度分析 |
2.5.6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
2.5.7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耐冲击性能分析 |
2.5.8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 |
3.1.1 实验主要原料 |
3.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3.2 空心球状纳米SiO_2 的制备 |
3.2.1 乳液法制备空心球状纳米SiO_2 |
3.2.2 分散法制备空心微球 |
3.3 空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的活化及改性 |
3.3.1 空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的活化 |
3.3.2 空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 |
3.4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 |
3.4.1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的制备 |
3.4.2 涂膜 |
3.5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5.1 TEM 分析 |
3.5.2 乳液机械稳定性测试 |
3.5.3 摆杆硬度测试 |
3.5.4 静态力学性能测试 |
3.5.5 耐冲击性能测试 |
3.5.6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包覆反应温度和灼烧升温速度对纳米SiO_2 微球形貌的影响 |
3.6.2 分散法制备空心球状纳米SiO_2 的TEM 分析 |
3.6.3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稳定性分析 |
3.6.4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的TEM 分析 |
3.6.5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硬度分析 |
3.6.6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
3.6.7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耐冲击性能分析 |
3.6.8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共混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 |
4.1.1 实验主要原料 |
4.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4.2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共混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 |
4.2.1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共混乳液的制备 |
4.2.2 涂膜 |
4.3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乳胶漆的制备 |
4.3.1 填料浆的制备 |
4.3.2 乳胶漆的调制 |
4.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4.4.1 乳液机械稳定性测试 |
4.4.2 静态力学性能测试 |
4.4.3 摆杆硬度测试 |
4.4.4 耐冲击性能测试 |
4.4.5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4.4.6 乳胶漆贮存性能的测定 |
4.4.7 乳胶漆粘度的测定 |
4.4.8 乳胶漆成膜时间的测定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中空纳米SiO_2/PMA 共混复合乳液稳定性分析 |
4.5.2 中空纳米SiO_2/PMA 共混复合薄膜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
4.5.3 中空纳米SiO_2/PMA 复合薄膜的硬度分析 |
4.5.4 中空纳米SiO_2/PMA 复合薄膜耐冲击性能分析 |
4.5.5 中空纳米SiO_2/PMA 复合薄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4.5.6 中空纳米SiO_2/PMA 复合乳液及乳胶漆贮存稳定性分析 |
4.5.7 中空纳米SiO_2/PMA 乳胶漆的基本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意义 |
5.3 今后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破乳诱导快速固化方法制备高分子膜的研究[D]. 葛醒狮.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交联聚(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中空微球的中空碳球@Co3O4制备研究[D]. 赵曼.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离子微凝胶的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形貌控制[D]. 陈蕊.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酪素基中空纳米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帆. 陕西科技大学, 2017(05)
- [5]中空苯丙聚合物乳胶粒的制备及其结构形貌和遮盖性能研究[D]. 邵庆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6]聚合物中空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杨东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7]中空型塑料颜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尹彦娜. 北京印刷学院, 2013(04)
- [8]光学活性螺旋聚炔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诱导对映体选择性结晶应用研究[D]. 陈博.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4)
- [9]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的制备与应用及其水分散性形成机理的研究[D]. 周利庄.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10]纳米SiO2/聚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柯少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