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田径展望

2008年中国田径展望

一、2008年中国田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梁[1](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谢震业[2](2020)在《我国田径径赛项目成绩发展特征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为了探寻和总结我国田径径赛项目的发展情况,本文以1978-2018年的14个径赛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径赛项目发展指数(DITE)模型,对比分析了近四十年来我国与国际田径径赛各项目最好成绩之间差距,分阶段、分项目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对比和分析,总结了我国田径径赛项目过去四十年的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后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全面把握我国田径项目,特别是径赛项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研究结果:(1)我国许多径赛项目在1999-2008年阶段发展最快,这可能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较大关系。(2)我国径赛项目总体女子略优于男子,但表现出一定的项目特点。男子短距离项目发展略优于女子,而中、长距离项目发展女子明显优于男子。(3)我国20公里竞走项目上具有国际竞争力,近20年来男子110米栏项目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4)团队项目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但2008-2018年男子4×100米接力和1999-2008年女子4×100米接力项目发展较好(5)男子800米、1500米、5000米和3000米障碍项目发展缓慢,而女子在200米、400米和800米项目上发展相对较为缓慢。(6)除我国20公里竞走项目外,多数中、长距离项目和男子3000米障碍项目,有阶段性提升期,但之后回落后发展缓慢。后续发展的对策建议:(1)重点突破男子短距离项目,继续坚持“走出去”到美国等科学化训练程度高的国家训练以及“接力促单项”等策略。(2)继续保持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的集团优势,继续坚持“请进来”,聘请世界着名的教练员担任外教,努力提高国内教练的执教理念和水平,通过国家队“训科医管”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共同努力,保持我国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的集团优势,在东京奥运会上再创辉煌。(3)重塑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的辉煌,需要在专项技术、体能、大赛经验和战术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提高。(4)进一步实行“资源”的高效整合,全方位的评估长期颓势项目,把竞技领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更有效的“分配”。

杨璧维[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世界田径三大赛事分析及未来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石,田径运动中的走、跑、跳、投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打赢新型冠状肺炎战役的关键时期和建设体育强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发展田径运动对于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提升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对突发性事件反应能力,有助于促进我国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服务“实现中国梦”。本研究以改革开放后田径运动的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田径参与奥运会、世界锦标赛成绩、田径洲际杯赛的总体成绩的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并通过建立灰色模型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我国田径各大项群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预测,得出如下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田径发展历经波折。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稳定性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也呈现出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2)我国田径运动各项群的发展仍呈现不均衡的趋势,在竞走、长跑等耐力型和女子铅球、女子链球、女子标枪等快速力量型项群发展较快,由于刘翔、苏炳添等天赋型运动的出现,我国田径速度型项群出现了短暂突破但总体发展较慢,在五项全能等综合项群尚未取得突破。(3)本研究预测我国田径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运动将获得4枚奥运奖牌,其中耐力型项群和快速力量项项群分别获得两枚,速度型项群和综合项群难以获得奖牌。在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深入改革的新形势和国际田径运动新格局下,希望本研究成果可以给予我国田径运动发展一些启示,为我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实现新突破、实现体育强国梦想奠定理论基础。

曹莎[4](2020)在《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中日竞技实力格局比较与中国备战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奥运会是当今社会水准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历史时期展现综合国力的关键性比赛,同时也是日本促进经济复苏、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体育转型的大好时机。因此,东京奥运会对中日两国来说都意义非凡。本文以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和日本的竞技实力格局和中国备战启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对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截止到2019年)中日两国参加世界大赛奥运项目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东京奥运周期内两国竞技实力格局,展望东京奥运会两国金牌数目,研究中国竞技实力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启示。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东京奥运周期内,中国获得金牌、奖牌、4-8名、团体积分的总数均多于日本。两国在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积分上的差距展现出先快速缩小后逐渐扩大的趋势,日本在2019年4-8名数反超中国。2、东京奥运周期内,中国金牌分布的总项数比日本多9个,两国金牌分布面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中日金牌性别分布都呈现出女子占比略高于男子的局面;中国的金牌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群,日本的金牌主要分布在制胜类项群。3、东京奥运周期内,日本非金奖牌分布的总项数比中国多2个,周期内日本非金奖牌分布面的拓宽幅度明显大于中国;从非金奖牌性别分布上看,中国女子占比显着高于男子,日本男子占比略高于女子;中国的非金奖牌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群,日本的非金奖牌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制胜类项群。4、东京奥运周期内,日本4-8名分布的总项数比中国多3个。周期内日本整体竞技实力提升明显,高水平竞技人才储备丰厚;从4-8名性别分布上看,中国女子占比明显高于男子,日本男子占比略高于女子;中国的4-8名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命中类项群,日本的4-8名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群。5、东京奥运周期内,中国优势项目成绩稳定上升,潜优势项目成绩上下浮动较大。日本优势项目成绩上下起伏明显,潜优势项目成绩则维持稳定;中国在游泳、羽毛球、竞技体操、田径项目中较日本略占优势,在乒乓球项目中较日本优势明显;中国优势项目的可继续发展空间略大于日本。6、东京奥运会上,中国有可能获得27±5枚金牌,日本可能获得21±5枚金牌。7、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具备奥运实力稳居世界前三、周期竞技实力明显增强、体育界高度重视成绩、国家全力支持备战等优势;存在奖牌项目分布不均衡、新增项目实力较弱、运动员基础体能薄弱、人才梯队建设不合理等劣势;获得地理位置距离日本较近、俄罗斯不能以国家为单位参赛、日本可能出现东道主负效应等机遇;受到东道主日本、欧美强国、民众舆论、东京奥运延期等威胁。8、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要坚持改革创新备战、科技助力备战、聚焦全球备战、系统保障备战,促进备战工作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科技服务向科创动力发展,由国内备战向全球备战发展,由个体服务向综合保障发展。

张嘉宾[5](2020)在《对2018年中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健身热潮中出现一个极具特色的现象,一度被认为是最“困难”的马拉松项目却成为当下流行的运动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中国马拉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赛事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何会如此?后续我国马拉松运动又将怎么发展呢?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立足当下把握我国马拉松赛事的相关特征,探析其发展的规律性。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2018年中国田径协会认证为标牌赛事的118场金银铜牌赛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赛事场次、级别、规模及地域分布等方面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析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的地域分布特征及引致因素,把握赛事地域分布规律性,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以期助力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运动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地域划分以各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结合诸如总人口数、5A景区数量、在校大学生数量、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水平、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GDP总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空气质量指标这12个数据指标,对赛事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性分析,找出引致我国高水平赛事分布的主导因素,窥探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发展特征,并给出旨在促进其有序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的特征差异明显。总体上赛事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现状;各地区间赛事分布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呈现集聚分布状态;各省域间赛事分布呈现不均衡态势。研究显示:影响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分布的主要因素涉及:人口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旅游发展水平和体育发展水平等。此外,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长效发展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1)综合赛事影响因素,开发契合区域发展的马拉松赛事;(2)融合自然人文优势,补齐西部地区马拉松赛事短板;(3)明确区域发展目标,强化地区马拉松赛事质量提升;(4)加强普及全民健身,加大赛事开展的扶持与推广力度。

梁迎亚[6](2018)在《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足球,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运动,是当今职业体育运动的王者,具有极高的公众影响力和经济价值。作为赛事空间的载体,足球赛场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欧美国家成熟的足球赛场以全年固定频率的联赛为带动,并拥有承办多样化文体赛事的条件,经济效益突出;部分赛场除赛事外发挥着城市公共建筑的作用。对比之下,在中国足球产业化、职业足球联赛商业化发展的今天,中国体育场的发展却多以“体育大事件”为带动,对于稳定频率的常态化利用问题关注不足。承担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赛场多是以租借的方式利用,在联赛赛时阶段和非赛时阶段利用效率偏低,整体反映为经济效益和公共效益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提出足球赛场空间“常态利用”的概念,旨在从赛时和非赛时、经济性和公共性两个维度建立“足球赛场”这一建筑类型的建筑设计、规划设计与职业足球产业化、商业化特征以及民众体育公益化特征的关联。本论文以2013年至2017年5年内作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俱乐部主场的30个足球赛场的空间常态利用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的5个议题:即“赛场街区活力不足”、“外部空间公共性差”、“附属商业被动复合”、“看台空间类型单一”和“场地功能兼容度低”。论文继而围绕这5个议题,阐述中国足球赛场的具体空间问题(展示“是什么”),分析背后的原因(诠释“为什么”),进而有针对性的研究国内外先进的体育赛场空间设计方法,为中国足球赛场设计发展提出建议(说明“怎么办”)。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由于建筑和规划设计与前期开发策划、后期运营管理的脱节,中国足球赛场空间“常态利用”整体不足,建议建立“开发策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全周期运作机制,以期为中国足球赛场的建筑实践提供更为优化思路,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侯叶[7](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李博[8](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认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刘欣[9](2017)在《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足当今学校体育,特别是职业学校体育边缘化较为严重的情况,在生态学理论视角下运用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含职业学校)的变革与发展,试图阐述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演变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规律,揭示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为当今学校体育(含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缘起、意义、现状、设计及创新点。第二五章分析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演变。第六章是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反思。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论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近代的职业学校体育与普通学校、师范学校体育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第二,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是一个生态系统,结构要素由学校体育思想、学校体育制度、学校体育实践构成。学校体育思想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历史背景下产生,引领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学校体育制度是体育思想的反映,学校体育实践是最终呈现的结果。这个系统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产生涨落,无法调节时系统便发生质变而演化,学校体育的发展就会进入新的阶段。第三,依据上述规律,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可以分为孕育期(1840-1903年)、发轫期(1904-1911年)、成长期(1912-1921年)、繁荣期(1922-1937年)四个阶段。纵观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环境变化是条件,思想观念变革是动力,制度改进是抓手,实践尝试是落实和总结经验,为进一步的改革奠定基础。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表现为循环往复地螺旋式上升。第四,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外部特征表现为教育发展与外部社会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互动,相互影响。内在规律表现为对体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国人对体育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思想的演进折射出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五,无论在职业学校还是其他类型的学校中,体育与德育、智育一样,都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学校体育应该兼顾体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闫二涛[10](2017)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探寻高等体育教育发展规律,促进高等体育院校的合理发展,本文以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其发展历程、特征、成效与问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发展思路。具体结论如下:(1)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经历了恢复与调整、规范与改革、规模扩张以及优化与提升四个阶段。特征:办学目标由注重外延式发展向注重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办学方向由重点服务教育事业向社会服务、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方向发展;管理形式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模式向学校自主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转变;学科专业设置以单一体育学类专业为主向多学科门类交叉专业方向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培养师资向培养“四员”方向发展。(2)成效:确立了“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双一流”的办学目标定位;逐步推行依法自主办学管理模式;构建了多学科门类的体育专业体系;构建了多目标、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问题:办学方向摇摆不定,办学目标定位结构性失调,办学性质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学科专业调整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未能全面实现,人才培养途径发展不合理。(3)政治因素、高等教育、体育事业和自身发展需求是推动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4)机遇: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专业院校实力的增强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挑战:国家统一政策引领与学校定位差异化的矛盾,专业建设“全”与“专”的抉择,“办学主体多元化”,人才需求多样化,综合性高校和师范学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等成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主要挑战。(5)发展策略:第一,目标定位差异化,建设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多层面、多类型、特色化的“双一流”体育专业院校。第二,学校管理自主化,政府与学校之间实行放权与宏观调控同步。第三,专业建设特色化。巩固体育教育训练学本色专业,开拓体育健康与康复学新特色专业。第四,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完善“体教结合”办学模式培养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完善“体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兴体育特色人才。第五,办学过程开放化。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部门的交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二、2008年中国田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8年中国田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1.3.3 国外相关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2.1.2 竞技体育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2.4 小结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3.3 小结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4.2.2 指标选取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4.4 小结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5.3 小结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2)我国田径径赛项目成绩发展特征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田径项目的概念
    2.2 新中国田径发展历程
        2.2.1 改革开放前
        2.2.2 改革开放后
        2.2.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田径相关政策的变迁和发展
    2.3 田径相关前期研究成果
        2.3.1 我国田径前期研究
        2.3.2 数据统计分析在田径领域的研究
        2.3.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3.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径赛成绩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3.2.2 径赛项目发展指数算法
        3.2.3 径赛项目发展各阶段的划分
        3.2.4 数据来源及处理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各径赛项目阶段发展分析
        4.1.1 短距离径赛项目阶段发展特点分析
        4.1.2 中距离径赛项目阶段发展特点分析
        4.1.3 长距离径赛项目阶段发展特点分析
        4.1.4 障碍项目阶段发展指数特点分析
        4.1.5 团队项目阶段发展指数特点分析
        4.1.6 小结
    4.2 径赛项目发展指数及阶段特点
        4.2.1 短距离径赛项目阶段发展指数及特点
        4.2.2 中距离径赛项目阶段发展指数及特点
        4.2.3 长距离径赛项目阶段发展指数及特点
        4.2.4 障碍项目阶段发展指数及特点
        4.2.5 团队项目阶段发展指数及特点
        4.2.6 我国径赛项目优势发展期
        4.2.7 各个径赛项目总体(1978-2018)发展指数及特点
        4.2.8 小结
5 讨论
    5.1 关于径赛项目发展指数
    5.2 我国田径径赛项目的阶段发展
    5.3 我国径赛项目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6 结论
7 对策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世界田径三大赛事分析及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建设体育强国的需要
        1.1.2 田径运动发展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研究
    2.2 我国田径运动国际大赛成绩研究
    2.3 我国田径运动大赛呈现问题研究
    2.4 我国田径运动未来发展展望研究
    2.5 研究小结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1.1 研究内容
        3.1.3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比较分析法
        3.2.5 灰色预测法
    3.3 体育成绩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
        3.3.1 体育运动成绩预测多重因素
        3.3.2 灰色预测理论的特点及优势
        3.3.3 灰色理论在体育预测中应用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世界田径三大赛事成绩发展变化的量化比较分析
    4.1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运动奥运会赛事成绩发展变化的量化分析
        4.1.1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运动获得奥运会奖牌数量量化分析
        4.1.2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运动获得奥运会奖牌项群量化分析
        4.1.3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获得奥运奖牌田径运动员性别量化分析
    4.2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参与世界锦标赛成绩发展变化的量化分析
        4.2.1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获得世锦赛奖牌数量量化分析
        4.2.2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世锦赛获得奖牌项群量化分析
        4.2.3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世锦赛田径奖牌运动员性别量化分析
    4.3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参与田径洲际杯成绩发展变化的量化分析
        4.3.1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洲际杯成绩数量量化分析
        4.3.2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洲际杯奖牌项群量化分析
        4.3.3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洲际杯奖牌运动员性别量化分析.
    4.4 改革开放不同年代我国田径运动三大赛事成绩量化比较分析
        4.4.1 改革开放我国参与世界田径三大赛事获得奖牌数量量化比较分析
        4.4.2 改革开放我国参加世界田径三大赛事奖牌项群量化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田径运动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竞技成绩展望
    5.1 我国田径运动耐力型项群2020年东京奥运会竞技成绩预测
    5.2 我国田径运动速度型项群2020年东京奥运会竞技成绩预测
    5.3 我国田径运动快速力量型项群2020年东京奥运会竞技成绩预测
    5.4 我国田径运动综合型项群2020年东京奥运会竞技成绩预测
    5.5 我国田径参加2020年奥运会运动成绩预测的初步结论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中日竞技实力格局比较与中国备战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中国实力下滑、客场作战,日本超越中国的声音甚嚣尘上
        1.1.3 2020东京奥运会承载着中日两国的时代使命
        1.1.4 加强备战是当前中国打破困境的必然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中、日奥运发展历程
        1.3.3 第23-31 届奥运会中、日竞技实力回顾
        1.3.4 关于竞技实力、实力格局的相关研究
        1.3.5 关于奥运备战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数理统计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比较分析法
        2.2.5 帕累托分析法
        2.2.6 SWOT分析法
        2.2.7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2020东京奥运周期中、日竞技实力格局比较
        3.1.1 东京奥运周期世界大赛中、日参赛成绩比较
        3.1.2 东京奥运周期世界大赛中、日金牌格局比较
        3.1.3 东京奥运周期世界大赛中、日非金奖牌格局比较
        3.1.4 东京奥运周期世界大赛中、日4-8 名格局比较
        3.1.5 东京奥运周期中、日优势、潜优势项目比较
    3.2 2020东京奥运会中、日代表团竞技实力展望
        3.2.1 中日两国已获取奥运参赛资格情况
        3.2.2 中国代表团竞技实力展望
        3.2.3 日本代表团竞技实力展望
    3.3 2020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的SWOT分析
        3.3.1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内部优势分析
        3.3.2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内部劣势分析
        3.3.3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外部机遇分析
        3.3.4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外部威胁分析
    3.4 中国备战 2020东京奥运会启示
        3.4.1 改革创新备战: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3.4.2 科技助力备战:科技服务向科创动力发展
        3.4.3 聚焦全球备战:国内备战与全球备战协同发展
        3.4.4 系统保障备战:个体服务向综合保障发展
4 结论
5 研究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设想
    5.1 研究不足之处
    5.2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5)对2018年中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马拉松赛事总体研究概况
    2.2 我国马拉松赛事相关文献梳理
        2.2.1 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
        2.2.2 我国马拉松赛事级别
        2.2.3 我国马拉松赛事规模
        2.2.4 我国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
        2.2.5 我国马拉松赛事影响
    2.3 研究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比较分析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马拉松赛事相关概念界定
        4.1.1 关于高水平赛事的界定
        4.1.2 关于赛事区域划分
    4.2 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4.2.1 赛事数量与级别呈现双增长
        4.2.2 赛事场次月份分布差异明显
        4.2.3 赛事规模分布差距明显
    4.3 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4.3.1 高水平马拉松赛事总体分布特征
        4.3.2 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地区间分布特征
        4.3.3 高水平马拉松赛事省域间分布特征
    4.4 影响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的因素
        4.4.1 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的影响因素筛选
        4.4.2 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优化赛事分布促进我国高水平马拉松发展的策略分析
        4.5.1 优化赛事分布促进我国高水平马拉松发展的路向选择
        4.5.2 优化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发展的策略探寻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6)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足球产业化进程加速
        1.1.2 中国大型体育场的大赛后利用整体不佳
        1.1.3 中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对赛场利用的重视
        1.1.4 世界杯对赛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1.2 研究内容
        1.2.1 概念辨析
        1.2.2 研究对象:30个中超足球赛场的常态利用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现代体育场的发展历史研究
        1.3.2 现代体育场的建筑设计标准研究
        1.3.3 现代体育场的空间利用效率研究
        1.3.4 现代体育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架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足球赛场常态利用总述
    2.1 现代足球赛场的空间构成
    2.2 足球赛场设计发展历史梳理
        2.2.1 现代足球赛场的设计发展历程
        2.2.2 其他类型职业体育场的设计发展历程
        2.2.3 中国足球赛场(现代体育场)的设计发展历程
    2.3 足球赛场常态利用的含义
    2.4 足球赛场常态利用的理论支撑
        2.4.1 建筑设计层面
        2.4.2 规划设计层面
        2.4.3 赛场运营管理层面
    2.5 足球赛场的常态利用议题
        2.5.1 国际赛场的常态利用现状
        2.5.2 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赛场街区活力不足
    3.1 概述
        3.1.1 赛场街区的定义
        3.1.2 赛场街区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3.2 中国足球赛场所在街区活力不足
        3.2.1 选址远离城市中心
        3.2.2 功能组合不合理
        3.2.3 空间设计不友好
    3.3 中心型赛场街区
        3.3.1 街区经济活力
        3.3.2 街区物质环境
        3.3.3 街区社会活力
        3.3.4 基础设施投入
    3.4 赛场街区功能组合
        3.4.1 体育+复合商业模式
        3.4.2 体育+休闲娱乐模式
        3.4.3 体育产业链模式
    3.5 赛场街区空间设计
        3.5.1 街区尺度
        3.5.2 街区道路
        3.5.3 街道界面
    3.6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4章 外部空间公共性差
    4.1 概述
        4.1.1 外部空间的定义
        4.1.2 外部空间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4.2 中国足球赛场外部空间公共性差
        4.2.1 边界封闭性强
        4.2.2 停车场占比大
        4.2.3 公共功能不足
    4.3 开放边界设计
        4.3.1 隔离桩/隔离墩
        4.3.2 上升高差
        4.3.3 下凹隔离
    4.4 停车空间设计
        4.4.1 借用周边停车场
        4.4.2 地下停车场
        4.4.3 体育场停车楼
    4.5 公共空间设计
        4.5.1 公共广场
        4.5.2 健身公园
        4.5.3 休闲公园
    4.6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5章 附属商业被动复合
    5.1 概述
        5.1.1 附属空间的定义
        5.1.2 附属空间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5.2 中国足球赛场附属商业被动复合
        5.2.1 附属商业空间功能设置不合理
        5.2.2 附属商业空间布局不符合商业运营规律
        5.2.3 赛场功能复合度不高
    5.3 附属商业空间功能设置
        5.3.1 零售/餐饮/休闲娱乐
        5.3.2 会展/酒店/办公
        5.3.3 观光体验
    5.4 附属商业空间布局
        5.4.1 独立布局
        5.4.2 利用底层附属空间
        5.4.3 利用赛场闲置空间
    5.5 赛场综合体设计
        5.5.1 体育商业综合体
        5.5.2 体育休闲娱乐综合体
        5.5.3 体育社区服务综合体
    5.6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6章 看台空间类型单一
    6.1 概述
        6.1.1 看台空间的定义
        6.1.2 看台空间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6.2 中国足球赛场看台空间类型单一
        6.2.1 看台规模大且氛围不佳
        6.2.2 普通观众区类型单一
        6.2.3 VIP观众区层级设置不足
    6.3 看台整体设置
        6.3.1 容量中小型化
        6.3.2 容量灵活化
        6.3.3 VIP观众区规模符合市场规律
        6.3.4 看台设计重视观众体验
    6.4 普通观众区多元化类型
        6.4.1 站席区
        6.4.2 家庭观赛区
        6.4.3 无障碍席位
        6.4.4 附属服务区
    6.5 VIP观众区层级化类型
        6.5.1 包厢区
        6.5.2 商务坐席区(俱乐部坐席区)
        6.5.3 社交坐席区
    6.6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7章 场地功能兼容度低
    7.1 概述
        7.1.1 场地空间的定义
        7.1.2 场地空间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7.2 中国足球赛场场地功能兼容度低
        7.2.1 足球专项场地过少
        7.2.2 场地缺乏灵活性
        7.2.3 配套元素不完善
    7.3 足球专项场地改造
        7.3.1 场地层下沉式改造
        7.3.2 看台内延式改造
        7.3.3 足球向田径的临时场地转换
    7.4 多功能场地设计
        7.4.1 可移动场地
        7.4.2 可移动看台
        7.4.3 可分隔场地
    7.5 场地空间配套元素
        7.5.1 全覆盖式顶棚
        7.5.2 LED大屏幕
        7.5.3 其他新技术元素
    7.6 本章小结及建议
第8章 结语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2 论文的问题与不足
    8.3 论文的研究展望
        8.3.1 制定更具体的中国足球联赛赛场的发展指导
        8.3.2 注重中国足球联赛赛场向世界杯等大型赛事的改造应对
        8.3.3 构建全方位的中国足球空间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附录 B 专家访谈纪要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9)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体育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校体育尤其是职业院校体育现状堪忧
        三、职业学校体育与普通学校体育的统一性
        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二、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制度的研究
        四、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实践的研究
        五、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制度、实践关系的研究
        六、关于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研究
        七、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起止时间与阶段划分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之处
        一、尝试构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性框架
        二、尝试提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分期的生态学依据
        三、尝试突破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方法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孕育期(1840—1903年)
    第一节 中国的近代化转型是学校体育活动出现的历史契机
    第二节 新式学堂的诞生是学校体育活动出现的基础条件
        一、教会学校:西方文化输入的重要场所
        二、洋务学堂:中国最早职业学校的建立
        三、普通新学堂:近代学校教育初露端倪
    第三节 中国近代军事体育的发展是学校体育活动出现的滥觞源头
    第四节 孕育中的中国近代学校体育
        一、教会学校的体育活动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启蒙
        二、洋务学堂的体育活动呈现军事化与专业化特点
        三、普通新学堂的体育活动是对西方体育的有益尝试
        四、“壬寅学制”为学校体育的诞生奠定基石
    第五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孕育期的历史价值
        一、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二、推动了中国学校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三、奠定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基础
        四、培养了中国近代体育人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轫期(1904-1911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维新思潮
        一、清末“新政”带来兴学热潮
        二、维新思潮的文化启蒙
    第二节 国家危机呼唤强民救国的学校体育思想
        一、维新派大力倡导强民强国体育思想
        二、军国民体育思想受到推崇
    第三节 强民救国体育思想催生了学校体育制度
        一、“癸卯学制”的体育制度带有军事烙印
        二、学校体育制度的补充
    第四节 “癸卯”体育制度为学校体育实践提供了保障
        一、以兵操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普遍开设
        二、课外体育活动竞相开展
        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应运而生
    第五节 女学体育思想和实践促成女学体育制度的出台
        一、进步思想促使体育进入女子学校
        二、《奏定女子学堂章程》对女子学校体育的认可
        三、女学体育教师职业培训的肇始
    第六节 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及存在问题
        一、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
        二、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成长期(1912—1921年)
    第一节 民国建立与教育变革
    第二节 国家图强仍需体育救国思想
        一、军国民体育思想依旧盛行
        二、国粹主义体育思想引发关注
    第三节 军国民体育思想支配下学校体育制度的沿革
        一、“壬子癸丑”体育制度是军国民体育思想的产物
        二、学校体育制度的强化
    第四节 制度规定下学校体育实践的发展
        一、西方体育占据主流
        二、传统体育跻身学校
        三、女子学校体育继续推进
        四、体育教师职业培训有所发展
    第五节 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及存在问题
        一、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
        二、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繁荣期(1922—1937年)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为学校体育繁荣营造新环境
        一、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的变革
        二、教育的发展为学校体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二节 学校体育思想的嬗变
        一、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的传播
        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引入
        三、“土洋”体育之争推动学校体育的二元建构
    第三节 欧美体育思想导致学校体育制度的改革
        一、“壬戌学制”体育制度的革新
        二、学校体育制度的调整
    第四节 “壬戌学制”体育制度带来学校体育实践的变化
        一、学校体育繁荣发展
        二、女子学校体育的进步
        三、体育教师职业培训的步伐加快
    第五节 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及存在问题
        一、学校体育的历史价值
        二、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与政治的互动
        二、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与经济的互动
        三、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与教育的互动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走向
        一、学校体育思想的走向
        二、学校体育制度的走向
        三、学校体育实践的走向
    第三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时代特征
        一、文化自觉推动学校体育
        二、体育思想紧随时代主题
        三、对学校体育的认知逐步深化
        四、“土洋”体育争论中前行
        五、重西方项目,轻本土体育
        六、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第四节 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一、树立开放理念
        二、珍视传统体育
        三、创新教学模式
        四、重视课外活动
        五、构建体育文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事纪
附录B: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材目录(部分)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社会发展的需求,呼唤高等体育教育的变革
        1.1.2 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困境,倒逼我们反思高等体育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2.1.1 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研究
        2.1.2 高等教育结构研究
        2.1.3 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2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史研究
        2.2.1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阶段划分及特征研究
        2.2.2 高等体育教育体系结构研究
        2.2.3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比较研究法
        3.2.5 个案分析法
    3.3 研究思路
    3.4 本研究的创新点、难点
        3.4.1 创新点
        3.4.2 重点
        3.4.3 难点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等体育教育的研究时限、概念、要素
        4.1.1 研究时限界定
        4.1.2 高等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的概念
        4.1.3 高等体育教育的构成因素
    4.2 恢复与调整阶段高等体育教育发展(1978-1985)
        4.2.1 社会背景
        4.2.2 改革与发展
        4.2.3 主要特征
        4.2.4 小结
    4.3 规范与改革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1985-1999)
        4.3.1 社会背景
        4.3.2 改革与发展
        4.3.3 主要特征
        4.3.4 小结
    4.4 规模扩张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1999-2010)
        4.4.1 社会背景
        4.4.2 改革与发展
        4.4.3 主要特征
        4.4.4 小结
    4.5 优化与提升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2010-今)
        4.5.1 社会背景
        4.5.2 改革与发展
        4.5.3 主要特征
        4.5.4 小结
    4.6 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
        4.6.1 成效
        4.6.2 问题
    4.7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动因
        4.7.1 政治因素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4.7.2 高等教育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4.7.3 体育事业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4.7.4 经济因素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4.7.5 体育专业院校自身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4.8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8.1 机遇
        4.8.2 挑战
    4.9 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策略
        4.9.1 办学目标定位差异化
        4.9.2 管理自主化
        4.9.3 专业建设特色化
        4.9.4 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
        4.9.5 办学过程开放化:办学社会化与交流国际化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2008年中国田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我国田径径赛项目成绩发展特征研究(1978-2018)[D]. 谢震业. 浙江大学, 2020(05)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世界田径三大赛事分析及未来展望[D]. 杨璧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中日竞技实力格局比较与中国备战启示[D]. 曹莎.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5]对2018年中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张嘉宾.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6]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设计研究[D]. 梁迎亚. 清华大学, 2018(02)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9]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研究[D]. 刘欣. 天津大学, 2017(01)
  • [10]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D]. 闫二涛.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2008年中国田径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