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米膳食补充以不同组成的氨基酸后对钙平衡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涛[1](2021)在《新型仿生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应用》文中认为胃肠道生物反应器是通过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生理条件(如温度、动态p H、消化酶分泌、食物停留时间、流动混合和胃肠壁蠕动等)来研究食物消化的装备。可筛选大量物质,包括膳食成分、病原体,药物活性成分以及毒性或放射性化合物,评估它们如何改变胃肠环境,并且取样过程不受伦理约束。然而,与国外先进的设备相比,国内胃肠道反应器研制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达到模拟真实胃肠道消化过程的目标,限制了我国食品消化的跨学科研究。本文采用仿生学技术,模拟了胃肠道几何形态和内部结构,制备了仿生硅胶胃、小肠和大肠;利用内环境模拟技术,控制温度、p H、蠕动频率和内分泌等参数;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建立了肠道微生物的高效率定植模型。在此基础上,集成肠道气体阵列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研制了仿生胃生物反应器、仿生小肠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通过肠道微生物Akkermansiamuciniphila动态发酵培养、粪便体外定植培养、高抗性淀粉大米体外消化、抗性淀粉对粪便发酵影响和膳食脂肪酸对肠道气体分布影响等对反应器进行了逐步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研制及其体外消化研究研制了最多可以具有9个腔室的仿生胃和小肠组合生物反应器。在胃肠道几何形态方面,可分别模拟胃底、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隔室反应器,隔室易于拆卸、方便灭菌,可独立或串联使用;在智能控制系统方面,开发了线下控制系统和线上云平台控制系统,可实现蠕动频率、分泌速率和p H等的检测和控制,历史数据导出和运行状态报警等功能;在模拟胃肠内部结构方面,分别制备了光滑型硅胶胃和硅胶小肠、褶皱型硅胶胃和绒毛型硅胶小肠,增大了肠道内的表面积,改变了食糜流变熵力,可促进食物破碎;在混合效果方面,反应器对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都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同等条件下优于传统釜式搅拌反应器;在胃内压方面,通过基本运动模式和强力运动模式控制,可实现胃的蠕动收缩阶段以及强力收缩阶段,收缩强度分别达到18-22 mm Hg、120-220 mm Hg;在破碎力方面,反应器最大破碎力大于0.72N,可以模拟固体食物在胃内的破碎功能;在p H控制方面,可根据食物的消化过程进行p H动态调节,还原了胃和小肠内酶活力动态调节;在排空速率方面,与已公开发布仔猪胃的排空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在应用方面,将小麦粉、土豆粉、玉米粉、红薯粉、莲藕粉和大米粉在仿生胃和小肠反应器中模拟淀粉和蛋白质动态消化,在胃和小肠消化阶段均具有明显的差异。(2)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研制及其粪便定植研究研制了最多可以具有6个腔室的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集成的线下控制系统和线上云平台智能控制系统,可有效控制反应器的发酵过程关键参数(蠕动频率、分泌速率、吸收速率、p H实时曲线等)。在大肠结构方面,制备了光滑型和褶皱型硅胶大肠;在混合效果方面,优于同等条件下的釜式搅拌反应器;在肠内压方面,模拟了低频和高频两种蠕动频率,肠内收缩强度分别达到60-90 mm Hg和100-150 mm Hg;在模拟吸收方面,可保持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在正常生理浓度内,使微生物生长不受抑制;在无菌验证方面,长时间运行后不易染菌,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在p H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维持大肠内环境,保证了微生物正常生长;在定植粪便微生物方面,微生物群落相似率大于85.17%,定植效果比较稳定。(3)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中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生长和代谢研究基于研制的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利用脑心浸出液肉汤(Brain heart infusion,BHI)培养基、猪粘蛋白(Porcine mucin,PM)培养基、人粘蛋白(Human mucin,PM)培养基、BHI+PM(BPM)培养基和BHI+HM(BHM)培养基对A.muciniphila进行体外动态发酵培养,并与传统静态培养对比。研究发现:在生物量方面,BHI动态培养的生物量为1.92 g·L-1,比静态培养提高了44.36%。利用HM动态培养,生物量进一步增加,达到2.89 g·L-1。在代谢产物方面,利用PM和HM动态培养,主要代谢产物为短链脂肪酸(乙酸和丁酸),而其他3种培养基,则有相当数量的支链脂肪酸(异丁酸和异戊酸)产生。在外观形态方面,利用HM动态培养,细胞直径达999nm,外膜蛋白浓度最高,达到26.26μg·mg-1。结果表明,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可直接影响仿生大肠培养A.muciniphila的生物量、外膜蛋白浓度和厚度以及细胞直径。(4)高抗性淀粉大米的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消化和肠道菌群影响研究以高抗性淀粉大米为原料,通过蒸煮、粉碎、发酵和高温高压处理,加工成米饭、米浆、米糕和爆米花,分别对其体外消化和粪便微生物发酵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4种食物在胃和小肠反应器中淀粉消化率均符合一级两相方程,其中米糕中抗性淀粉含量最高(11.98%)。在仿生大肠发酵过程中,未消化米糕与菊粉相比,发酵速度较慢,丁酸浓度提高67.85%,促进短链脂肪酸合成的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和具有抗炎功能的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丰度增加,肠道微生物群失衡标志物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和巨单胞菌属(Megamonas)丰度减少。结果表明,高抗性淀粉大米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发酵代谢产物和生态组成,有助于为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功能性食品设计提供参考。(5)膳食脂肪酸对肠道气体分布影响研究基于研制的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通过肠道气体阵列传感器作为实时监测肠道气体为工具,配置基础培养基和膳食脂肪酸培养基作为营养基质,利用人体粪便微生物作为发酵菌株进行体外粪便发酵,分析基础营养和脂肪酸对肠道气体成分、浓度和体积影响变化,探讨膳食脂肪酸对肠道气体分布动力学。研究发现:粪便微生物利用膳食脂肪酸产生的气体成分主要为CO2、H2、H2S和VOC,其中CO2含量最高;可调控微生物发酵提高H2、H2S和VOC的浓度和体积。结果表明,膳食脂肪酸可刺激肠内H2S和VOC浓度升高,对高脂饮食造成肠道疾病的患病率增加提供一定参考,并可对降低肠内H2S和VOC浓度提供饮食指导。
程新[2](2021)在《湿热-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营养及风味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面包是世界上重要的主食之一,但其含有的淀粉可以迅速被人体消化,引起高血糖反应。白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占全世界食用豆类的50%,由于其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含量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然而,生芸豆含有令人不悦的“豆腥味”及大量抗营养因子(ANF)。本研究以优选的植物乳杆菌(L1)/戊糖片球菌(J28)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M)为发酵菌株,分析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酸面团理化性质及面包淀粉消化率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研究对面包烘焙、营养及风味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制备低淀粉消化率的豆类面包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测定4株不同乳酸菌在白芸豆酸面团发酵过程中的菌落数、p H变化,根据生长及酸化动力学挑选出植物乳杆菌L1和戊糖片球菌J28分别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M进行多菌发酵,探究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芸豆酸面团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白芸豆酸面团中均生长良好。L1与KM多菌发酵生芸豆酸面团(SY-LK)组p H最低,乳酸含量最高。湿热处理后,酸面团乳酸含量无显着变化,乙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经过不同处理,抗营养因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多菌发酵后总酚含量增加约1.61~1.97倍,其中L1与KM多菌发酵熟芸豆酸面团(HY-LK)组增幅最高。多菌发酵对多肽的降解作用小于湿热处理,且两者组合作用时小肽含量最高。湿热处理后对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无显着影响,而多菌发酵显着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降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含量(p<0.05)。2、通过快速黏度分析仪(RVA),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多种途径分析酸面团冻干粉黏度性质、结晶性质、化学结构及微观形态,并利用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镜观察面包面团的微观结构,测定不同处理后白芸豆面包的淀粉消化率。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后糊化温度升高,黏度、回生值、崩解值均降低,且湿热处理降低幅度大于多菌发酵。不同处理后芸豆粉的结晶类型均由C型转变为A型,同时淀粉结晶度增加,且湿热处理组增幅大于多菌发酵组。经过处理后波数1047/1022cm-1处峰值比值增加,表明芸豆粉有序度增加。电镜结果表明,经过湿热处理后,相对松散的淀粉颗粒变得致密,多菌发酵后更多淀粉颗粒被蛋白质包裹。面包面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减少了淀粉颗粒的溶出,多菌发酵促进了面团中面筋交联,加强了面团中淀粉和蛋白的结合,且两者组合作用时结合最紧密。不同处理都有利于抑制α-淀粉酶活性,从而降低淀粉消化率。湿热-L1与KM多菌发酵面包(HY-LKB)组α-淀粉酶酶活抑制率最高,为64.11%,面包淀粉消化率及血糖指数(GI)值最低,GI值从56.09降到39.54。3、对不同处理后的面包进行比容、全质构测定,并分析营养特性。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面包比容降低,硬度增大,经过多菌或湿热-多菌处理后面包比容增大,硬度降低,面包芯囊组织更加均匀。不同处理后蛋白质消化率均显着提高(p<0.05),同时获得了更高的蛋白营养价值。其中HY-LKB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达到81.32%,表明两者共同作用可以获得最高的烘焙、营养价值。4、通过电子鼻、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对面包的风味物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电子鼻和和电子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面包风味和滋味存在显着差异,电子鼻和和电子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面包风味和滋味存在显着差异。生芸豆面包SYB组的苦味和涩味值最高,湿热或多菌发酵均降低了苦味和涩味。HMT后面包甜味增强,多菌发酵后酸味和咸味增强。通过GC-MS分析发现,不同处理后面包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高于对照,湿热-多菌组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最高,其中醛、酯类风味物质(3-甲基丁醛、2,4-癸二烯醛、乙酸乙酯、辛酸乙酯、γ-壬内酯)的气味活度值增加,与“豆腥味”相关的正己醇、己醛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电子鼻检测结果相符合。
陈艳[3](2021)在《糙米-高蛋白面包的研制及品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面包已成为全球消费性食品。由于面包的方便快捷,可适合多种人群和场合食用,其高品质新鲜产品生产和功能性强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与传统面包生产工艺相比较,冷冻与冷藏工艺能通过配送半成品,有效实现标准化、高品质、高效率的新鲜面包制作。面包是一种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焙烤食品,若能补充更多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可实现面包的全营养化。因此,本课题以糙米粉和乳清蛋白为主要原料制备面包,首先,研究不同冷冻/冷藏制作工艺对面团/面包品质的影响,确定面包最适制作工艺和最适发酵天数;其次,分析不同种类、不同添加量以及复配的添加剂对前发酵-冷藏法面团/面包的影响,确定最适复配添加量;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原料面团微观形态、面包营养成分、面包挥发性物质和食用面包后对人体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和饱腹感指数(Satiety index,SI)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不同冷冻/冷藏工艺制作的面团质构特性、热力学特性、水分状态、发酵力以及面包质构特性、色泽、比容和感官评价,发现与常规面包制作工艺对比,冷冻/冷藏处理会对面团/面包的硬度和面包纹理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其中前发酵-冷藏法对面团/面包质构和面包感官产生的影响最小;对比常规法面团和冷冻制作工艺面团内部水分,冷藏制作工艺面团水分迁移率最低,稳定性最好;且前发酵-冷藏法面团发酵力最强,其面包比容也最大;与冷冻制作工艺面包相比,冷藏制作工艺面包芯亮度更高,也越接近常规法面包芯颜色。因而,确定糙米-高蛋白面包的最适制作工艺为前发酵-冷藏法(前发酵:28℃ 1 h/38℃ 40min;冷藏:4℃2 d)。2、通过研究发酵天数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团质构特性、水分状态、发酵力以及面包质构特性、色泽、比容和感官的影响,发现当发酵天数为3d时,面团发酵力和面包比容达到最大值;但5 d~7 d时,面团和面包品质没有明显变差。随发酵天数的延长,面团/面包硬度呈增大趋势,当发酵天数为5 d~7 d时,面团/面包硬度值趋于平稳,此时,面团/面包质构特性较稳定;发酵天数为3d~7d时,面包芯颜色亮度值没有显着差异,而发酵9d时,面团内部强结合水显着增多,此时面团内部水分流动性最弱,此时面包芯颜色最深最暗。因而,确定本研究的前发酵-冷藏法制作工艺最适发酵天数为7 d。3、通过研究不同食品添加剂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团质构特性、水分状态、发酵力以及面包质构特性、色泽、比容和感官评价的影响,发现加入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改善面团/面包质构特性,且复配添加剂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添加剂。与未使用添加剂的对照组对比,当复配添加剂添加量为0.12%(w/w),面团和面包硬度可降低了 30.8%和45.7%,弹性提高了 54.7%和23.3%;同时,面团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显着增多,内部水分稳定,且面团发酵力增大了 42.8%;相应面团制作的面包颜色最浅最亮白,面包比容增大了 53.6%,此时面包感官整体可接受性也最高。因此,确定由0.04%羧甲基纤维素(CMC-Na)、0.04%瓜尔胶和0.04%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按1:1:1组成的0.12%(w/w)复配添加量为最适添加量。4、对比分析了不同原料面团微观形态、形成的风味物质、面包营养成分和食用面包后人体GI和SI变化,与全麦-高蛋白、小麦-高蛋白、全面粉制作的面团/面包相比,糙米-高蛋白面包风味物质种类最丰富和峰面积总量最高,说明糙米-高蛋白面包风味表现比其他面包更好。从面团微观结构上看,不同原料面团微观结构存在不同的变化,全面粉面包面筋蛋白网络结构最为明显。糙米-高蛋白和全麦-高蛋白面包二者中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高,达到17.89(g/100g)和17.22(g/100g)。从摄入4种不同原料面包的人体GI和SI结果表明,糙米-高蛋白面包和小麦-高蛋白面包属于低GI食品,其GI值分别为50.73和53.83(<55),全麦-高蛋白面包和全面粉面包属于中等GI食品;在饱腹感特性上,糙米-高蛋白面包与全麦-高蛋白面包饱腹感最强。值得关注的是,同样是全谷物且膳食纤维含量大致相同,但糙米-高蛋白面包比全麦-高蛋白面包有更低的GI生成趋势,但糙米与乳清蛋白对低GI形成上的协同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康卓然[4](2021)在《氧化米糠蛋白对机体肠道微生物和炎症状态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米糠资源极为丰富,伴随着稻谷的加工,米糠的年均产量达到1 400万吨以上。而米糠在炼油之后得到的脱脂米糠中,米糠蛋白含量可达15%~20%。作为一种低致敏性、高营养的天然蛋白质资源,米糠蛋白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其主要原因是米糠中存在活性极强的脂肪水解酶,从碾米开始就会迅速催化米糠脂质水解形成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极不稳定,容易在内源脂肪氧合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脂质自由基和活性脂质氧化产物,进而诱导米糠蛋白氧化,最终导致米糠蛋白结构特征、功能性质和消化性质发生改变,然而目前摄入氧化米糠蛋白后对机体肠道等器官的影响尚不明确。故本文通过对小鼠进行氧化米糠蛋白的灌胃实验,重点研究氧化米糠蛋白对灌胃小鼠肠道氧化还原状态、屏障功能、炎症以及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其致炎机理。将新鲜米糠贮藏0、3、10天后脱脂并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的米糠蛋白定义为低、中、高三种氧化程度的米糠蛋白,并根据灌胃小鼠低、中、高剂量三种不同剂量将小鼠分为9组实验组,并以等量0.9%生理盐水灌胃的小鼠作为空白组进行对照。采用小鼠每周体重增长量和采食量表征米糠蛋白氧化程度和灌胃剂量对小鼠的基本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小鼠回肠和结肠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羰基、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的含量表征米糠蛋白氧化程度和灌胃剂量对小鼠肠道氧化损伤以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灌胃氧化米糠蛋白的小鼠平均采食量和最终体重均明显低于空白组。随着灌胃时间的增长,灌胃高氧化程度氧化米糠蛋白的小鼠回肠和结肠中ROS、MDA、AOPPs和羰基的含量上升,GSH/GSSG 比值和GSH含量、SOD含量下降。结果表明灌胃氧化米糠蛋白会减轻小鼠的体重,还会使小鼠肠道中发生氧化产物积累,造成氧化损伤,导致氧化还原状态失衡,且较高氧化程度的米糠蛋白对小鼠肠道氧化还原状态影响更为明显。通过观察小鼠回肠和结肠切片,来研究灌胃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回肠、结肠组织学形态的影响,采集小鼠回肠和结肠组织样本,采用小鼠回肠和结肠组织中的促炎因子白介素 1β(Interleukin-1 β,IL-1 β)、白介素 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以及抑炎因子白介素 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表征米糠蛋白氧化程度和灌胃剂量对小鼠回肠和结肠中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小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和带状闭合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表征米糠蛋白氧化程度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灌胃氧化米糠蛋白十二周后,中、高氧化程度氧化米糠蛋白破坏了小鼠回肠、结肠组织的完整性;随着灌胃剂量以及氧化米糠蛋白氧化程度的上升,小鼠回肠和结肠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有上升趋势,回肠、结肠中IL-10含量则呈下降趋势,灌胃高氧化程度氧化米糠蛋白的小鼠炎症反应更为显着;灌胃氧化米糠蛋白显着上调了小鼠结肠中Occludin、Claudin和ZO-1的相对表达量(P<0.05),但随着氧化程度的上升,其表达量出现降低。结果表明灌胃氧化米糠蛋白会对肠道组织结构造成破坏,高氧化程度的氧化米糠蛋白使肠道中炎症因子上升,引起炎症反应,此外米糠蛋白可能有保护肠道屏障的作用,但是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保护作用会降低。通过16S rDNA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结构组成进行检测来研究米糠蛋白氧化程度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采用小鼠结肠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和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protein,LBP)的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探究氧化米糠蛋白导致肠道炎症的可能信号通路及潜在机理,并采用气质联用法对肠道中短链脂肪酸进行定量检测来研究氧化米糠蛋白对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氧化米糠蛋白改变了小鼠结肠中肠道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中、高氧化程度的米糠蛋白增加了拟杆菌属(Bacteroides)、Akkermansia、Lactobacillus、Roseburia等菌的丰度,而高氧化程度的米糠蛋白则降低了这些微生物的丰度,并增加了革兰氏阴性和潜在致病性表型的微生物的丰度。灌胃高氧化程度米糠蛋白的小鼠结肠中,LBP水平上升,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κB,NF-κB)表达水平上调,髓样分化因子 88(Mediated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表达无显着变化。结果表明高氧化程度的米糠蛋白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的结构组成,使得革兰氏阴性和潜在致病性表型的微生物的丰度增加,对肠道健康有着潜在威胁。此外,灌胃高氧化程度氧化米糠蛋白可能使微生物产生的LPS与LBP结合增加,通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了 NF-κB,最终导致炎症的产生。结肠内容物中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未随着氧化米糠蛋白的摄入而产生的显着变化,说明氧化米糠蛋白对肠道环境的影响并不通过改变SCFA含量来体现。
宋昕祁[5](2021)在《葛根抗性淀粉的制备、评价及调节血糖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Ⅱ型糖尿病(T2DM)是发病率极高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多样性和营养过剩成为诱发T2DM的主要原因,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控己经成为预防和控制T2DM的主要手段。葛根作为传统中药,富含天然葛粉,具有很高的药食两用价值。本研究对不同方法制备的葛根抗性淀粉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筛选出葛根抗性淀粉高抗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从调节胰岛素抵抗和肠道内环境角度出发,通过动物实验探究葛根抗性淀粉降血糖的量效关系,进而阐明葛根抗性淀粉调节血糖功能的作用机制。(1)葛根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和理化性质分析实验以葛粉为原料制备压热法葛根抗性淀粉(A-KRS)、压热-酶解法葛根抗性淀粉(DA-KRS)和纯化法葛根抗性淀粉(P-KRS),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等分析手段对葛根抗性淀粉的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进行考察,并且通过两段式的体外消化模型对葛根抗性淀粉的消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发现三种制备方法均能使葛粉发生重结晶,处理后的抗性淀粉颗粒呈无定型块状结构,表面呈沟壑状并伴有孔洞。相比于葛粉,葛根抗性淀粉结晶区面积增大,热稳定性增强,其中三种葛根抗性淀粉的To、Tp、Tc均不同程度提高,P-KRS的ΔH明显高于其他葛粉,DA-KRS和P-KRS在100℃以下受热稳定,均未发生糊化。在衡量淀粉的老化特性方面,葛根抗性淀粉具有较小的膨胀度和析水率以及较大的溶解度和凝沉性。体外消化过程模拟发现三种葛根抗性淀粉相对于葛粉在胃肠道的抗消化性能显着增强,其中P-KRS的抗性淀粉含量达到81%,在消化动力曲线中也反映出类似的结果,表明三种葛根抗性淀粉均具有良好的抗消化性及较低的血糖预测指数。(2)葛根抗性淀粉调节血糖功能评价通过葛根抗性淀粉对高糖高脂饲料联合STZ诱导T2DM小鼠进行饮食干预,研究不同剂量葛根抗性淀粉对T2DM小鼠糖脂代谢和胰岛素功能相关指标的调节。同时从IRS1/PI3K/AKT/Glut4信号通路出发,进一步探讨葛根抗性淀粉缓解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灌胃四周后,模型对照组(PC)小鼠异常“消瘦”,体重下降15%,葛根抗性淀粉高剂量组(RSH)、葛根抗性淀粉中剂量组(RSM)、葛根抗性淀粉低剂量组(RSL)和二甲双胍组(MET)小鼠的体重均有上升趋势。干预后小鼠空腹血糖水平下降,糖耐受能力增强,说明葛根抗性淀粉可以有效缓解T2DM小鼠的血糖异常升高。血脂四项测定结果表明,葛根抗性淀粉的干预能有效缓解T2DM小鼠体内血脂代谢紊乱,其中RSH组和PC组相比TC、TG和LDL-c含量分别下降了16.04%、24.46%和63.58%,HDL-c含量上升25.71%。基于IRS-1/PI3K/Akt/Glut4胰岛素信号通路,葛根抗性淀粉可以显着上调IRS-1、p-PI3K、p-Akt和Glut4蛋白表达,促进胰岛素的有效合成,直接影响肝糖原的贮存,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消耗利用,降低T2DM小鼠的血糖水平。(3)葛根抗性淀粉对T2DM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研究葛根抗性淀粉对改善T2DM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和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灌胃4周后对各组小鼠结肠组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2DM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黏蛋白表达上升,血清内毒素含量也显着增加,提示葛根抗性淀粉的干预修复T2DM小鼠肠道通透性。同时葛根抗性淀粉能有效恢复T2DM小鼠肠道内环境稳态,相比于PC组,RSH、RSM、RSL组小鼠的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着升高,在丙酸、丁酸的含量测定中尤为显着,且相对于MET组上升比例更高。葛根抗性淀粉具有良好的的维持T2DM小鼠肠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增加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并极显着抑制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的增殖来发挥其作用。
赵浩安[6](2021)在《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挖掘具有特定营养健康功效的食品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由氧化应激及其他相关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蜂蜜不仅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作为天然膳食抗氧化剂也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其中,中华蜜蜂蜂蜜(简称中蜂蜂蜜)作为我国特有的蜂蜜品种和民间药物,用于解酒保肝、润肠通便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其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是揭开中蜂蜂蜜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通过食品组学的方法,在分析中蜂蜂蜜化学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血清代谢表型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溃疡性结肠炎及代谢紊乱等常见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该研究可为蜂产品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亦可为多组学技术在食品生物活性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全文共分六章,作者的主要贡献如下:1.在测定和表征中蜂蜂蜜理化性质、营养组成及酚类化合物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蜂蜂蜜总酚含量为345.1-502.1 mg/kg,抗坏血酸含量为153.8-385.4 mg/kg;咖啡酸和芦丁是中蜂蜂蜜的主要酚类化合物,平均含量分别为30.4 mg/kg和11.9 mg/kg;此外,中蜂蜂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 87.5-136.2 mg/m L)、Fe3+还原能力(176.5-317.4 mg Trolox/kg)、Fe2+螯合能力(22.8-35.5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65.7%)。2.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中蜂蜂蜜酚类化合物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和代谢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增强与酚类、脂肪酸类和氨基酸类等25种生物标志物有关,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三条代谢通路:与COX和LOX途径相关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活性氮产生相关的精氨酸代谢通路以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3.以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为对象,探究中蜂蜂蜜的长期摄入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重点关注其对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12周的中蜂蜂蜜摄入显着抑制血清脂蛋白氧化、提高血清氧自由基吸收能力(p<0.05),能够抑制血清ALT和AST的升高、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抑制血清和肝脏中TGF-β1水平,证实了中蜂蜂蜜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4.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中蜂蜂蜜及其成分对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肠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蜂蜜及其酚类化合物的摄入显着提高肠组织SOD和GSH-Px水平,降低NO含量、MPO活性、炎症因子TNF-α、TGF-β1和IL-6水平,同时下调IL-1β、IL-6、TNF-α、IFN-γ基因表达,上调IκB-α基因表达。此外,中蜂蜂蜜和阳性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表现出相似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差异菌群变化。在属水平上,中蜂蜂蜜显着减少了拟杆菌、棒状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数量。相关分析表明,中蜂蜂蜜调控的结肠基因表达与肠道差异菌群有关。5.结合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研究蜂蜜和同等比例糖水摄入对正常小鼠和代谢紊乱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蜂蜂蜜通过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并且通过改善肝脏脂质合成、干预氧化应激稳态及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代谢物改善代谢紊乱小鼠的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马兰雪[7](2021)在《植物基块状脂肪替代物及其在红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脂肪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能够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能量,而且是食品色泽、质构和风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对肉制品不再是仅基于数量上的满足,逐渐更迭为对“质”的要求。脂肪摄入过多会引起人们患肥胖、“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癌症,消费者在自身健康与日常需求两方面综合考虑,减少了对高脂食品的消费,致使低脂食品的消费日益增加。为顺应食品行业发展趋势,食品工业对脂肪替代物的开发极为迅速,对在口感、质地、风味等方面与脂肪十分相似的低能量脂肪替代物的研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投放于市场中的低脂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本文以海藻酸钠、轻质碳酸钙、魔芋胶为主要原料制作块状脂肪替代物,通过对其食用品质比较分析,确定最佳配比及工艺,并将其应用于红肠产品中,对红肠的感官、营养品质及风味物质等进行检测分析,为脂肪替代物的开发提供参考,以及为脂肪替代物对食品中风味物质的影响提供有益借鉴。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基块状脂肪替代物的研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硬度和感官为指标确定植物基块状脂肪替代物的最佳配比为:海藻酸钠添加量5.0 g/100m L、轻质碳酸钙添加量2.5 g/100m L、魔芋胶添加量3.5 g/100m L,三者的复配产物为热不可逆脂肪替代物,将其与传统红肠中添加的猪背膘脂肪颗粒进行组成成分、色差对比,结果表明,该块状脂肪替代物与猪背膘的组成成分差异显着,猪背膘脂肪含量高,水分含量少;而块状脂肪替代物水分含量高,脂肪含量极低;但二者在色差上较为相似,替代物在替代脂肪的过程中能够带来较好的脂肪颗粒直观视觉感受。在感官上脂肪替代物能够达到模拟脂肪的认可程度,且其热量远低于猪背膘,经过验证试验确认结果可信度高。(2)块状脂肪替代物在红肠中的应用研究对不同块状脂肪替代物替代比例(0、20%、40%、60%、80%、100%)的红肠蒸煮损失、脂肪含量、感官品质、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对6种替代比例的红肠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气味活性值”鉴定风味活性物质对整体风味的贡献。结果发现: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大,红肠蒸煮损失逐渐增加,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P<0.05);红肠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随替代物比例的增加逐渐减小(P<0.05);块状脂肪替代比例为40%时红肠的可接受度最佳;红肠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随着替代比例增大显着增加(P<0.05),结合气味活性值,己醛、壬醛、庚醛、D-柠檬烯、1-辛烯-3-醇、芳樟醇、烯丙基硫醚和茴香脑是脂肪替代红肠中的关键风味物质。
姜金池[8](2021)在《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由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的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的代谢性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药物治疗是临床中应对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方式,但存在损害肝脏功能、肾脏功能等副作用。益生菌是一类被广泛认可的促进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多项研究证明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因此使用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体外筛选具有缓解高胆固醇血症功效的益生菌主要通过两个指标:一是胆盐解离特性,二是胆固醇吸收特性。但目前的研究没有系统比较不同胆盐解离能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的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及其机制。因此,本研究将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能力、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首先利用选择性培养基MRS和LAWAB进行益生菌分离,经鉴定共得到54株益生菌。以胆盐解离能力和胆固醇吸收能力作为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体外筛选指标,得到具有不同能力的4组共14株益生菌。其中能力1组是同时具有上述两个能力的益生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 1077、I5、I7)、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A9)、粘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 A13);能力2组是只具有高胆盐解离能力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I3、J2、J5);能力3组是只具有高胆固醇吸收能力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J3、I1、J8);能力4组是同时不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益生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B3、B8、B10)。检测上述14株益生菌耐受胃酸、高胆盐能力,结果表明这14株益生菌都能耐受模拟胃肠道环境。最后测定上述14株益生菌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这些菌株都能在24h内达到稳定期。这些结果证明,这14株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能具备深入进行动物试验和人群功效评价的潜质。其次,探究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能力、胆固醇吸收能力的长双歧杆菌在摄入不同剂量时对大鼠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当摄入益生菌的数量在1×108CFU/d时,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CCFM 1077、I5、I7)才可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p<0.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001);当摄入的益生菌含量提高两个数量级后(1×1010 CFU/day),只具备上述能力之一的长双歧杆菌就能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p<0.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001);而无论摄入的数量是低剂量还是高剂量,不具备上述能力的长双歧杆菌都无法缓解高胆固醇血症。为了进一步验证,又选取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A9)、黏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 A13)和阳性对照菌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III),探究3株乳杆菌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这两株乳杆菌在摄入低剂量时即可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上述结果表明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缓解胆固醇血症的作用也不同。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探究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潜在机制:(1)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益生菌在模拟胃肠液中对胆汁酸组成的变化,发现具有高胆盐解离能力的益生菌将结合胆汁酸解离为游离胆汁酸来改变胆汁酸代谢,特别是显着降低甘氨结合型胆汁酸含量,进而改变胆固醇代谢。(2)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发现具有高胆盐解离能力、高胆固醇吸收能力的益生菌能够显着提高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3)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益生菌对与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的作用,结果表明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能力的益生菌能够通过上调CYP7A1、LXR、SREBP2、LDLR的表达,下调FXR、SHP的表达调节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本研究进一步评价长双歧杆菌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长双歧杆菌CCFM1077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缓解高胆固醇血症。宏基因组的分析结果发现,长双歧杆菌CCFM1077通过丰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且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提高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具有产短链脂肪酸的丁酸球菌属、产多糖的乳杆菌属及高利用黏蛋白、参与胆汁酸与胆固醇代谢等多种功能的Muribaculaceae、Parasutterell相对丰度,进而改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肠道微环境。此外,非靶向代谢组的结果表明长双歧杆菌CCFM1077还能通过影响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循环、丙酸盐代谢等代谢途径,尤其是增加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粪便中胆汁酸的排出,进而起到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
李淼[9](2021)在《基于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牛奶中真菌毒素的方法研究及试纸条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牛奶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在体内不断蓄积会损害肝肾功能,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且两者在人体内共存时会增加联合毒性作用的潜在风险。目前市场上的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是操作复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灵敏度较低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且多数方法仅针对单一毒素,而多组分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也只是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难以实现真菌毒素混合污染的同步快速定量检测。因此,建立混合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对保证乳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课题基于免疫层析原理,以AFM1和OTA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荧光微球作为示踪剂,实现了AFM1的单独检测以及AFM1-OTA的双联快速检测,提高了真菌毒素的检测效率和灵敏度,为乳品中混合真菌毒素污染同步定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基于免疫学竞争原理,构建AFM1荧光定量试纸条。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喷涂完全抗原、羊抗鼠Ig G抗体,制备荧光探针并表征,建立AFM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乳制品中AFM1的检测。在线性范围0.05 ng/m L~2 ng/m L内,AFM1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45.53Lg X+26.68(R2=0.9870),50%抑制浓度(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2041 ng/m L,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0.0194 ng/m L。检测加标的牛奶样品,其回收率在83.48%~119.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8.11%。与近年来所报道的检测AFM1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限低、成本低,为快速筛选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2)为了确保稳定可靠的定量信号输出,引入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SA)独立系统,建立同时检测AFM1和OTA的双色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实现牛奶中混合真菌毒素的同步检测。与传统的方法不同之处,本研究将目标抗原和生物素-牛血清白蛋白(biotin-BSA)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在预孵育时间为10 min、免疫层析时间为12min、双色荧光探针用量为3μL、完全抗原喷涂浓度为0.4 mg/m L等条件下,AFM1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28.47Lg X+29.81(R2=0.9845),IC50=0.2087 ng/m L,LOD=0.0527ng/m L;OTA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36.06Lg X+51.34(R2=0.9736),IC50=1.1187 ng/m L,LOD=0.1662 ng/m L。传统的双联检测回收率在42.97%~140.80%,波动范围大,稳定性差,而该方法回收率在90.16%~115.65%之间,变异系数低于7.41%。在37℃条件下可连续存储16天,即低温条件下货架期可达一年以上。应用该方法检测14份市售牛奶样品,其结果与仪器法的检测结果基本吻合。(3)为进一步提高双联试纸条的检测灵敏度和稳定性,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二抗标记法的AFM1-OTA双联时间分辨免疫层析检测技术。通过探究抗体的标记量、样品稀释液中的甲醇浓度等参数,该方法中AFM1和OTA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0.0181 ng/m L和0.0363 ng/m L,比单抗标记法分别提高了5倍和3倍,不同批次的回收率介于89.65%~103.99%。在0.05 ng/m L~5 ng/m L线性范围内,AFM1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27.71Lg X+28.70(R2=0.9901),IC50=0.1696 ng/m L;在0.05 ng/m L~10 ng/m L线性范围内,OTA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25.85Lg X+39.96(R2=0.9903),IC50=0.4084 ng/m L,检测线性范围均可达到两个数量级,检测不同批次不同种类的牛奶样品,并通过国标方法进一步确证,且相关系数高于0.9789,说明该技术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在15 min内实现快速定量检测,为大批量样本的同步初筛奠定了良好基础。
邓杰[10](2021)在《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的研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仅对于食品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饮料也开始由之前的“口感好”转换为“口感独特、营养全面和绿色健康”等要求。随着之前备受追捧的格瓦斯、锐澳等饮料的推出并占据了一定市场,利用各类营养全面的高品质原料发酵研制低酒精度饮料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开发前景。本研究主要以藜麦、松露和糯米为原料,通过浸泡、蒸料、发酵、调配等工艺程序开发一款营养全面且风味独特的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利用单因素、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和响应面等设计对饮料的发酵配方和条件进行优化,然后进行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的动态分析,再对饮料进行感官调配和稳定性实验,最后对成品进行品质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的发酵配方和条件的优化。以感官评分、滴定酸度和酒精度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确定固定因素松露添加量(2 g)、发酵温度(28℃)和发酵时间(48 h)以及对饮料三个响应值影响较大的因素发酵底物藜麦与糯米的比例、发酵时水分的添加量和甜酒曲的添加量;再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进行优化得到:发酵时水分添加量为73.0 g、发酵底物藜麦与糯米的比例为1:3、发酵时酒曲用量为1.0 g,在此配方下得到的饮料感官评分值为84.06,滴定酸度值1.3025g/L,酒精度值为1.02 vol%。2.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的动态变化。在发酵时间为48 h时各个理化成分变化趋于稳定且均匀:p H值为4.19,氨基酸态氮31.5 mg/100g,可溶性蛋白质6.64 g/100g,活性成分皂苷1.0 mg/g、黄酮9.86 mg/100g、多酚12.09 mg/100g,还原糖含量16.7922 g/100g及其组成成分葡萄糖含量10.5218 g/100g、麦芽糖含量2.6344g/100g,有机酸总量为1659.1μg/g,其中草酸55.3μg/g、酒石酸391.6μg/g、乳酸735.6μg/g、乙酸427.1μg/g、柠檬酸25.5μg/g和苹果酸24.0μg/g。3.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的感官调配和稳定性实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对饮料的感官进行调配得出:饮料原液与水的稀释比例为3:1、维生素C添加量为0.15%、柠檬酸添加量为0.15%,在此配方下感官评分平均值92.1;以稳定系数R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对饮料复配稳定剂的选用进行筛选后优化得到:黄原胶添加量0.10%、瓜尔豆胶添加量0.15%、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10%,在此配方下稳定系数平均值高达92.55%。4.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品质检测与分析。对饮料进行产品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得出:p H值3.72,固形物含量24.20%,总糖含量11.93 g/100g,脂肪含量2.34g/100g,蛋白质含量6.85 g/100g,酒精度0.75 vol%,大肠杆菌未检测出,菌落总数为24(cfu/ml);氨基酸检测了17种氨基酸,总量为7.717 g/100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383g/100g,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量的27.70%;利用GC-MS对饮料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共检出挥发性物质28种,共有14种酯类(46.484%)、6种醇类(49.980%)、3种酸类(1.320%)、2种酚类(0.800%)、2种烯类(0.203%)、1种酮类(0.221%),其中异丙醇(39.815%)和十六酸乙酯(31.551%)两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
二、大米膳食补充以不同组成的氨基酸后对钙平衡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米膳食补充以不同组成的氨基酸后对钙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仿生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人体胃肠道消化系统概述 |
1.2.1 口腔阶段 |
1.2.2 胃阶段 |
1.2.3 小肠阶段 |
1.2.4 大肠阶段 |
1.3 肠道微生物概述 |
1.3.1 人体共生微生物 |
1.3.2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 |
1.3.3 肠道微生物的营养偏好性 |
1.4 饮食成分与肠道气体概述 |
1.4.1 肠道气体简介 |
1.4.2 饮食成分简介 |
1.4.3 饮食成分与肠道气体关联特性 |
1.5 胃肠道生物反应器概述 |
1.5.1 静态和动态生物反应器 |
1.5.2 国内外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
1.5.3 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的特定应用程序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研制及其体外消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仿生胃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制作 |
2.2.1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结构外观 |
2.2.2 仿生硅胶胃和小肠的制作 |
2.2.3 反应器密封装置 |
2.2.4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 |
2.2.5 恒温控制系统 |
2.2.6 蠕动控制系统 |
2.2.7 补料和排空系统 |
2.2.8 p H控制系统 |
2.2.9 模拟吸收装置 |
2.3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的调试 |
2.3.1 材料与设备 |
2.3.2 混合时间的测定 |
2.3.3 胃内压的测定 |
2.3.4 硅胶胃破碎力的测定 |
2.3.5 排空能力的测定 |
2.3.6 食物在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中的消化过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仿生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样机的集成结构 |
2.4.2 仿生硅胶胃和小肠外观与结构 |
2.4.3 反应器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云平台系统 |
2.4.4 混合时间评价 |
2.4.5 胃内压评价 |
2.4.6 破碎力评价 |
2.4.7 p H控制评价 |
2.4.8 排空效率评价 |
2.4.9 胃肠内表面积评价 |
2.4.10 食物在胃和小肠生物反应器中消化过程评价 |
2.4.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研制及其粪便定植研究 |
3.1 前言 |
3.2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制作 |
3.2.1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外观结构 |
3.2.2 仿生硅胶大肠的制作 |
3.2.3 反应器密封装置 |
3.2.4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 |
3.2.5 恒温控制系统 |
3.2.6 蠕动控制系统 |
3.2.7 补料和排空系统 |
3.2.8 p H控制系统 |
3.2.9 模拟吸收装置 |
3.2.10 模拟吸水装置 |
3.3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的调试 |
3.3.1 材料与设备 |
3.3.2 混合时间的测定 |
3.3.3 大肠内压的测定 |
3.3.4 发酵前气密性测定 |
3.3.5 无菌测定 |
3.3.6 酸碱平衡调节能力测定 |
3.3.7 粪便样本培养 |
3.3.8 OD_(600)测定和气体采集 |
3.3.9 有机酸含量测定 |
3.3.10 DNA提取和16S r RNA基因测序 |
3.3.11 统计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样机的集成结构 |
3.4.2 仿生硅胶大肠外观与结构 |
3.4.3 智能化控制系统和云平台系统 |
3.4.4 混合时间评价 |
3.4.5 肠内压评价 |
3.4.6 模拟吸收评价 |
3.4.7 无菌验证评价 |
3.4.8 酸碱平衡能力评价 |
3.4.9 粪便微生物定植效果评价 |
3.4.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生大肠生物反应器中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生长和代谢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和培养基 |
4.2.2 静态培养方法 |
4.2.3 动态培养方法 |
4.2.4 生物量测定 |
4.2.5 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测定 |
4.2.6 细菌外膜蛋白提取方法和浓度测定 |
4.2.7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
4.2.8 细菌外膜相对厚度和直径测量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静态培养与动态培养对A.muciniphila生物量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
4.3.2 静态培养和动态培养对A.muciniphila外观形态的影响 |
4.3.3 不同培养基对A.muciniphila生物量的影响 |
4.3.4 不同培养基对A.muciniphila代谢产物的影响 |
4.3.5 不同培养基对A.muciniphila外膜蛋白浓度的影响 |
4.3.6 不同培养基对A.muciniphila外膜厚度和直径长度的影响 |
4.3.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抗性淀粉大米的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消化和肠道菌群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制备米饭、米浆、米糕和爆米花 |
5.2.3 体外模拟消化 |
5.2.4 抗性淀粉和葡萄糖含量测定 |
5.2.5 淀粉消化的一阶动力学模型和LOS曲线 |
5.2.6 OD_(600)测定和气体采集 |
5.2.7 短链脂肪酸测定 |
5.2.8 DNA提取和16S r RNA基因测序 |
5.2.9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加工方式对大米中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
5.3.2 大米在体外胃和小肠消化过程中淀粉消化率曲线和LOS分析 |
5.3.3 OD_(600)和产气量变化 |
5.3.4 体外粪便发酵后SCFA变化 |
5.3.5 粪便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分析 |
5.3.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膳食脂肪酸对肠道气体分布的影响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模拟膳食培养基 |
6.2.2 气体检测系统 |
6.2.3 多腔室仿生大肠反应器发酵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总气体分布的影响 |
6.3.2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CO_2分布的影响 |
6.3.3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H_2分布的影响 |
6.3.4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H_2S分布的影响 |
6.3.5 基础和脂肪酸培养基对VOC分布的影响 |
6.3.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清单 |
(2)湿热-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营养及风味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专用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芸豆概述 |
1.1.1 白芸豆淀粉 |
1.1.2 淀粉的消化吸收 |
1.1.3 淀粉与蛋白作用研究 |
1.2 湿热处理概述 |
1.2.1 湿热处理对豆粉的影响 |
1.2.2 湿热处理在面制品和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
1.3 酸面团发酵技术 |
1.3.1 乳酸菌和酵母菌 |
1.3.2 酸面团发酵中的多菌发酵技术 |
1.3.3 酸面团发酵对淀粉消化率的影响 |
1.3.4 酸面团发酵在豆类面包中的应用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优选菌株及白芸豆酸面团的理化特性研究 |
1.5.2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淀粉消化率研究 |
1.5.3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烘焙、营养及风味特性研究 |
第二章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酸面团理化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白芸豆基本成分的测定 |
2.3.2 乳酸菌的选择及酸面团的制备 |
2.3.3 白芸豆粉的湿热处理 |
2.3.4 白芸豆多菌发酵酸面团的制备 |
2.3.5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菌落数测定 |
2.3.6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p H及有机酸测定 |
2.3.7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前后抗营养因子测定 |
2.3.8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前后β-葡萄糖苷酶酶活测定 |
2.3.9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前后游离总酚含量测定 |
2.3.10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前后多肽分子量分布 |
2.3.11 湿热处理和酸面团发酵前后可溶性/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变化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白芸豆粉的基本成分 |
2.4.2 乳酸菌的生长/酸化动力学 |
2.4.3 白芸豆酸面团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曲线 |
2.4.4 白芸豆酸面团发酵过程中p H及有机酸变化 |
2.4.5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 |
2.4.6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2.4.7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
2.4.8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多肽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2.4.9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淀粉消化率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酸面团冻干粉色泽、直链淀粉含量及浸出率的测定 |
3.3.2 酸面团冻干粉膨润力与溶解度的测定 |
3.3.3 酸面团冻干粉的糊化特性测定 |
3.3.4 酸面团冻干粉的结晶特性测定 |
3.3.5 酸面团冻干粉的红外光谱测定 |
3.3.6 酸面团冻干粉的SEM形貌观察 |
3.3.7 面包面团的动态流变测定 |
3.3.8 面包面团的微观结构观察 |
3.3.9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的制作 |
3.3.10 不同处理后的酸面团面包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测定 |
3.3.11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淀粉体外消化率测定 |
3.3.12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的血糖指数(GI)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色泽及直链淀粉的影响 |
3.4.2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膨润力与溶解度的影响 |
3.4.3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4.4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结晶特性的影响 |
3.4.5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短程有序分子结构的影响 |
3.4.6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7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面包面团动态流变的影响 |
3.4.8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面包面团微观结构的的影响 |
3.4.9 α-淀粉酶酶活的抑制作用 |
3.4.10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淀粉体外消化率 |
3.4.11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血糖指数(GI)的影响 |
3.4.12 酸面团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淀粉消化率的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烘焙营养及风味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白芸豆面包比容及全质构的测定 |
4.3.2 白芸豆面包芯囊结构分析 |
4.3.3 白芸豆面包的游离氨基酸测定 |
4.3.4 白芸豆面包蛋白消化率的测定 |
4.3.5 白芸豆面包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
4.3.6 白芸豆面包的电子鼻测定 |
4.3.7 白芸豆面包的电子舌测定 |
4.3.8 白芸豆酸面团的游离氨基酸测定 |
4.3.9 白芸豆面包风味物质的测定 |
4.3.10 白芸豆面包关键性风味物质的确定 |
4.3.11 白芸豆面包的感官评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白芸豆面包比容、全质构分析 |
4.4.2 白芸豆面包芯囊结构分析 |
4.4.3 白芸豆面包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
4.4.4 白芸豆面包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
4.4.5 电子鼻对白芸豆面包风味分析 |
4.4.6 白芸豆面包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 |
4.4.7 电子舌对白芸豆面包滋味分析 |
4.4.8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酸面团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4.9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4.4.10 白芸豆面包的气味活度值分析 |
4.4.11 白芸豆面包的感官评价 |
4.5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糙米-高蛋白面包的研制及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1.1 面包定义及特点 |
1.1.2 面包的分类 |
1.1.3 面包原料的分类 |
1.2 面团制作工艺 |
1.2.1 低温发酵工艺 |
1.2.2 酸面团 |
1.3 面包品质改良的食品添加剂 |
1.3.1 面包中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 |
1.3.2 食品添加剂在面包品质改良中的应用进展 |
1.4 面包功能性研究进展 |
1.5 糙米和乳清蛋白在面包中的应用进展 |
1.5.1 糙米在面包中的应用 |
1.5.2 乳清蛋白在面包中的应用 |
1.6 淀粉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及影响研究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糙米-高蛋白面包的冷冻/冷藏制作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糙米-高蛋白面包制作工艺 |
2.3.2 面团质构特性的测定 |
2.3.3 面团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2.3.4 面团水分状态的测定 |
2.3.5 面团发酵力的测定 |
2.3.6 面包质构特性的测定 |
2.3.7 面包芯色泽的测定 |
2.3.8 面包比容的测定 |
2.3.9 面包感官评价 |
2.3.10 数据处理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冷冻/冷藏制作工艺对面团品质的影响 |
2.4.2 不同冷冻/冷藏制作工艺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
2.4.3 发酵天数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团品质影响 |
2.4.4 发酵天数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包品质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食品添加剂改良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糙米-高蛋白面包品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糙米-高蛋白面包工艺 |
3.3.2 面团质构特性的测定 |
3.3.3 面团水分状态的测定 |
3.3.4 面团发酵力的测定 |
3.3.5 面包质构特性的测定 |
3.3.6 面包表皮色泽的测定 |
3.3.7 面包比容的测定 |
3.3.8 面包感官评价 |
3.3.9 数据处理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添加剂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团质构特性影响 |
3.4.2 添加剂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团水分状态影响 |
3.4.3 添加剂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团发酵力影响 |
3.4.4 添加剂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包质构特性影响 |
3.4.5 添加剂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包表皮色泽影响 |
3.4.6 添加剂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包比容影响 |
3.4.7 添加剂对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面包感官评价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添加剂改良的前发酵-冷藏法制作的糙米-高蛋白面包品质对比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配方调整的前发酵-冷藏法面包制作方法 |
4.3.2 面团微观形态测定 |
4.3.3 面包风味物质的测定 |
4.3.4 面包营养成分测定 |
4.3.5 不同原料面包的人体血糖生成指数及饱腹感指数测定 |
4.3.6 数据处理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原料面团微观形态结果与分析 |
4.4.2 不同原料面包风味物质结果与分析 |
4.4.3 不同原料面包营养成分结果与分析 |
4.4.4 不同原料面包人体血糖生成指数和饱腹感指数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4)氧化米糠蛋白对机体肠道微生物和炎症状态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米糠 |
1.1.1 米糠概述 |
1.1.2 米糠资源利用现状 |
1.2 米糠酸败 |
1.2.1 米糠酸败概述 |
1.2.2 米糠酸败对米糠油和米糠蛋白的影响 |
1.3 米糠蛋白 |
1.3.1 米糠蛋白组成 |
1.3.2 米糠蛋白功能性质 |
1.3.3 米糠蛋白营养价值 |
1.4 蛋白质氧化 |
1.4.1 蛋白质氧化概述 |
1.4.2 蛋白质氧化应激环境 |
1.4.3 蛋白质氧化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
1.4.4 蛋白质氧化对蛋白消化性质的影响 |
1.5 蛋白质氧化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
1.5.1 蛋白质氧化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5.2 蛋白质氧化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 |
1.5.3 蛋白质氧化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1.5.4 蛋白质氧化对肠道炎症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2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肠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材料 |
2.2.3 主要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米糠蛋白的制备 |
2.3.2 动物实验设计 |
2.3.3 样本采集 |
2.3.4 氧化还原指标测定 |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2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回肠氧化损伤的影响 |
2.4.3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回肠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2.4.4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结肠氧化损伤的影响 |
2.4.5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结肠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结论 |
3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动物 |
3.2.2 主要材料 |
3.2.3 主要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米糠蛋白的制备 |
3.3.2 动物实验设计 |
3.3.3 样本采集 |
3.3.4 回肠和结肠组织学观察 |
3.3.5 炎症反应 |
3.3.6 回肠、结肠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3.3.7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 |
3.3.8 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 |
3.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回肠和结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
3.4.2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回肠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
3.4.3 氧化米糠蛋白对小鼠结肠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
3.4.4 不同氧化程度米糠蛋白对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结论 |
4 不同氧化程度的米糠蛋白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动物 |
4.2.2 主要材料 |
4.2.3 主要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米糠蛋白的制备 |
4.3.2 动物实验设计 |
4.3.3 样本采集 |
4.3.4 肠道微生物DNA提取 |
4.3.5 MiSeq高通量测序测定结肠微生物结构组成 |
4.3.6 回肠、结肠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4.3.7 LPS、LBP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 |
4.3.8 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4.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氧化程度米糠蛋白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4.2 不同氧化程度米糠蛋白对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4.3 不同氧化程度米糠蛋白对小鼠结肠LPS和LBP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4 不同氧化程度米糠蛋白对小鼠结肠内容物中SCFA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6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葛根抗性淀粉的制备、评价及调节血糖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立题依据 |
2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葛根抗性淀粉的制备和理化性质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葛根抗性淀粉样品的制备 |
2.2 葛根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分析 |
2.3 葛根抗性淀粉的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粒径分布 |
3.2 颗粒形貌 |
3.3 红外光谱分析 |
3.4 热力学特性分析 |
3.5 糊化特性分析 |
3.6 溶解度和膨胀度分析 |
3.7 冻融稳定性分析 |
3.8 凝沉性分析 |
3.9 淀粉体外消化特性 |
3.10 淀粉消化动力学和血糖指数预测 |
4 讨论和小结 |
第二章 葛根抗性淀粉调节血糖功能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T2DM模型小鼠的建立 |
2.2 实验分组 |
2.3 小鼠样本采集 |
2.4 葛根抗性淀粉调节T2DM小鼠糖脂代谢紊乱作用的研究 |
2.5 葛根抗性淀粉缓解T2DM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 |
3.结果和分析 |
3.1 葛根抗性淀粉调节T2DM小鼠糖脂代谢紊乱作用的研究 |
3.2 葛根抗性淀粉改善T2DM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
4.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葛根抗性淀粉对T2DM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收集 |
2.2 葛根抗性淀粉调节T2DM小鼠肠道屏障功能 |
2.3 葛根抗性淀粉对T2DM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 |
3.结果和分析 |
3.1 葛根抗性淀粉调节T2DM小鼠肠道屏障功能 |
3.2 葛根抗性淀粉对T2DM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控 |
4.讨论和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抗性淀粉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及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蜂蜜的研究进展 |
1.1.1 蜂蜜的分类 |
1.1.2 蜂蜜的成分 |
1.1.3 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 |
1.1.4 蜂蜜的其他生物活性 |
1.2 多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
1.2.2 蛋白质组学 |
1.2.3 代谢组学 |
1.2.4 多组学技术在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中的应用 |
1.3 展望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中蜂蜂蜜的营养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2.2.4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 |
2.2.5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 |
2.3.2 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2.3.3 中蜂蜂蜜对H_2O_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代谢表型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动物实验设计 |
3.2.3 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分析 |
3.2.4 高分辨质谱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蜂蜂蜜提高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
3.3.2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筛选 |
3.3.3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变化 |
3.3.4 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
3.3.5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代谢通路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蜂蜂蜜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动物实验设计 |
4.2.3 生化指标分析 |
4.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中蜂蜂蜜提高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
4.3.2 中蜂蜂蜜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动物实验设计 |
5.2.3 生化指标分析 |
5.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5.2.6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蜂蜂蜜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 |
5.3.2 中蜂蜂蜜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
5.3.3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氧化应激稳态 |
5.3.4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小鼠代谢紊乱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动物实验设计 |
6.2.3 生化指标分析 |
6.2.4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6.2.6 肝脏转录组学分析 |
6.2.7 肝脏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
6.2.8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6.2.9 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
6.2.10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中蜂蜂蜜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 |
6.3.2 中蜂蜂蜜改善代谢紊乱小鼠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
6.3.3 中蜂蜂蜜重塑代谢紊乱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 |
6.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植物基块状脂肪替代物及其在红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脂肪替代物 |
1.2 脂肪替代物的分类、机理及应用 |
1.2.1 单一脂肪替代物 |
1.2.2 复合脂肪替代物 |
1.3 脂肪替代物在肉制品中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红肠及其脂肪替代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植物基块状脂肪替代物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样品制备 |
2.3.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3.3 正交试验设计 |
2.3.4 硬度的测定 |
2.3.5 感官评价 |
2.3.6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3.7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8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9 灰分含量的测定 |
2.3.10 色差的测定 |
2.3.11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2 正交试验结果 |
2.4.3 组成分对比 |
2.4.4 色差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基块状脂肪替代物在红肠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替代比例设定 |
3.3.3 脂肪含量的测定 |
3.3.4 蒸煮损失的测定 |
3.3.5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的测定 |
3.3.6 感官评价 |
3.3.7 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
3.3.8 挥发性风味物质(GC-MS)测定 |
3.3.9 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的鉴定 |
3.3.10 挥发性风味物质评价 |
3.3.11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粗脂肪含量 |
3.4.2 蒸煮损失 |
3.4.3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的测定 |
3.4.4 感官结果分析 |
3.4.5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3.4.6 不同比例脂肪替代物对红肠风味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胆固醇血症概述 |
1.1.1 胆固醇与人体健康 |
1.1.2 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措施 |
1.2 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研究进展 |
1.2.1 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系统性汇总和荟萃分析 |
1.2.2 具有缓解高胆固醇血症作用益生菌的体外筛选方式 |
1.3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具有不同胆盐解离、胆固醇吸收能力益生菌的分离及筛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粪便样品的采集 |
2.3.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3.3 菌株的保藏及鉴定 |
2.3.4 胆盐解离能力的测定 |
2.3.5 胆固醇吸收能力的测定 |
2.3.6 耐受胃酸能力的测定 |
2.3.7 耐受胆盐能力的测定 |
2.3.8 菌株生长能力的测定 |
2.3.9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菌株的鉴定结果 |
2.4.2 菌株的胆盐解离能力 |
2.4.3 菌株的胆固醇吸收能力 |
2.4.4 菌株的耐受胃酸能力 |
2.4.5 菌株的耐受胆盐能力 |
2.4.6 菌株的生长能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设备 |
3.2.3 实验动物及饲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实验菌株制备 |
3.3.2 动物实验设计 |
3.3.3 大鼠血清脂质测定 |
3.3.4 大鼠粪便收集 |
3.3.5 大鼠粪便中胆汁酸含量的测定 |
3.3.6 大鼠粪便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 |
3.3.7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的建立 |
3.4.2 长双歧杆菌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
3.4.3 长双歧杆菌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
3.4.4 长双歧杆菌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
3.4.5 长双歧杆菌对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影响 |
3.4.6 长双歧杆菌对大鼠粪便胆固醇的影响 |
3.4.7 乳杆菌对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
3.4.8 乳杆菌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
3.4.9 乳杆菌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
3.4.10 乳杆菌对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影响 |
3.4.11 乳杆菌对大鼠粪便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益生菌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的机制探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益生菌与胆汁酸的共培养 |
4.3.2 胆汁酸含量的测定 |
4.3.3 肠道微生物的测定 |
4.3.4 脂质代谢密切相关基因的测定 |
4.3.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能力长双歧杆菌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
4.4.2 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4.4.3 益生菌对脂质代谢中关键基因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双歧杆菌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设计 |
5.3.2 患者招募 |
5.3.3 患者入组、排除标准 |
5.3.4 实验分组 |
5.3.5 受试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
5.3.6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体格检查 |
5.3.7 受试者填写问卷调查 |
5.3.8 受试者粪便收集及肠道微生物分析 |
5.3.9 受试者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分析 |
5.3.10 数据统计及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 |
5.4.2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
5.4.3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4.4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5.4.5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差异种属的影响 |
5.4.6 CCFM1077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肠道代谢物的影响 |
5.4.7 差异代谢产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 Ⅱ受试者基本信息调查表 |
附录 Ⅲ膳食结构与生活状况调查表 |
(9)基于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牛奶中真菌毒素的方法研究及试纸条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AFM_1和OTA的污染与毒性1 |
1.1.1 AFM_1的污染现状与危害1 |
1.1.2 OTA的污染现状与危害 |
1.1.3 AFM_1和OTA联合污染现状 |
1.2 AFM_1和OTA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化学分析方法 |
1.2.2 仪器分析方法 |
1.2.3 免疫学分析方法 |
1.3 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免疫层析技术概述 |
1.3.2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牛奶中AFM_1检测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设备与仪器 |
2.2.3 主要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荧光探针的制备 |
2.3.2 荧光微球及荧光探针的表征 |
2.3.3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与组装 |
2.3.4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构建条件的优化 |
2.3.5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
2.4 结果和讨论 |
2.4.1 荧光微球及荧光探针的表征 |
2.4.2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实验条件的优化 |
2.4.3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单抗法双色荧光和 biotin-SA系统同步定量检测牛奶中的AFM_1和 OTA..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设备与仪器 |
3.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AFM_1和OTA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3.3.2 AFM_1-OTA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流程 |
3.3.3 AFM_1-OTA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原理及使用 |
3.3.4 一步法制备双色荧光探针 |
3.3.5 双色荧光微球及荧光探针的鉴定 |
3.3.6 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工艺参数的优化 |
3.3.7 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性能的评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FM_1和OTA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3.4.2 双色荧光探针的表征 |
3.4.3 荧光探针制备的实验参数优化 |
3.4.4 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二抗标记法同步检测AFM_1和OTA的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设备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两步法合成荧光微球桥抗体-抗体复合物 |
4.3.2 荧光微球及荧光微球桥抗体-抗体复合物的表征 |
4.3.3 AFM_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构建和使用 |
4.3.4 AFM_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试验参数的优化 |
4.3.5 AFM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荧光微球及荧光探针的表征 |
4.4.2 AFM_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实验参数的优化 |
4.4.3 AFM_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
4.4.4 与现有文献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的研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藜麦概述 |
1.1.1 藜麦的食用价值 |
1.1.2 藜麦的加工利用现状 |
1.2 松露概述 |
1.2.1 松露的食用价值 |
1.2.2 松露的加工利用现状 |
1.3 发酵饮料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设计 |
1.4.1 立题依据 |
1.4.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3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的工艺流程 |
2.2.2 操作工艺要点 |
2.2.3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感官评价的测定 |
2.2.4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总酸的测定 |
2.2.5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酒精度的测定 |
2.2.6 单因素实验 |
2.2.7 响应面实验设计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2 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3 Box- Behnken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4 模型优化及验证实验 |
第三章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发酵过程中理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工艺流程 |
3.2.2 理化指标测定 |
3.2.2.1 pH测定 |
3.2.2.2 氨基酸态氮测定 |
3.2.2.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3.2.2.4 还原糖含量测定 |
3.2.2.5 还原糖组成成分测定与分析 |
3.2.2.6 皂苷含量测定 |
3.2.2.7 黄酮含量测定 |
3.2.2.8 多酚含量测定 |
3.2.2.9 发酵过程中6种有机酸的动态变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发酵过程中pH、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的变化 |
3.3.2 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及其组成含量的变化 |
3.3.3 发酵过程中皂苷、黄酮和多酚等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 |
3.3.4 发酵过程中6种有机酸的动态变化 |
第四章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饮料的感官调配以及稳定性研究 |
4.1 材料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工艺流程 |
4.2.2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调配的感官评价测定 |
4.2.3 稳定系数(R)的测定 |
4.2.4 单因素实验 |
4.2.4.1 感官调配单因素实验 |
4.2.4.2 稳定性探究单因素实验 |
4.2.5 正交实验 |
4.2.5.1 感官调配正交实验 |
4.2.5.2 稳定性优化正交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感官调配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2 感官调配优化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3 稳定剂筛选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4 稳定性探究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5 稳定性优化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的品质分析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营养成分及其安全性检测 |
5.2.2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氨基酸的测定 |
5.2.3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风味成分的测定 |
5.2.4 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计算与分析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营养成分及其安全性 |
5.3.2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氨基酸的结果与分析 |
5.3.3 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风味成分的结果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大米膳食补充以不同组成的氨基酸后对钙平衡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仿生胃肠道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应用[D]. 李志涛. 江南大学, 2021(01)
- [2]湿热-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营养及风味特性的影响[D]. 程新. 江南大学, 2021
- [3]糙米-高蛋白面包的研制及品质分析[D]. 陈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氧化米糠蛋白对机体肠道微生物和炎症状态影响及机制研究[D]. 康卓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葛根抗性淀粉的制备、评价及调节血糖功能研究[D]. 宋昕祁.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浩安. 西北大学, 2021(10)
- [7]植物基块状脂肪替代物及其在红肠中的应用研究[D]. 马兰雪. 渤海大学, 2021(09)
- [8]益生菌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D]. 姜金池. 江南大学, 2021(01)
- [9]基于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牛奶中真菌毒素的方法研究及试纸条研制[D]. 李淼. 江南大学, 2021(01)
- [10]藜麦松露复配发酵低酒精度饮料的研制开发[D]. 邓杰. 成都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