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学地理“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中学地理“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芹[1](2021)在《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杜慧婕[2](2020)在《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全球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以“知识转移”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音乐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智慧教学就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智慧教学的出现不但能够构建更高效的课堂,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知识获取的积极性。智慧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操作,丰富的教学资源等,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智慧教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它将信息技术融入了课堂中,实现了智慧型人才的培养。智慧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中学音乐课程在运用智慧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当前,智慧教学在音乐学科中已得到广泛地应用。然而,如何检验智慧教学的应用效果,这已成为专家、学者们探讨的问题。对我国基础教育而言,各个学科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初步构建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结合中学音乐智慧教学实际情况,构建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可操作性的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本文制定了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原则;确定了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六个一级指标、十二个二级指标、二十五个三级指标以及与之相应的分级指标说明;通过对两节音乐课的评价分析,验证了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与局限、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智慧教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进行了概念界定;结合智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制定了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讨论了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三种智慧教学模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评价体系的对比分析,初步拟定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对初拟指标进行修订;通过进一步分析完成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第四部分在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六个维度进一步对两个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概述了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结论,并对之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杨叶琪[3](2020)在《微信公众平台下初中生物学微课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课作为新型教学资源,凝聚多样化的教育信息。在“互联网+教育”发展时期,课堂中所学的有限知识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索求。通过微课,学生以学习需求为导向,从而可随时、快速、精简的获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线上微课教学,不仅能随时随地学习,而且能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平台的建立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听教学理论、移动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利用生物学微课探讨真实情景问题,实现微课的视听功能。微课作为一种替代性学习经验,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缺乏,从自然、空间、逻辑等角度训练学生的多元智能,可实现课堂的延伸、技术的拓展和教法的创新。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实验组前后测数据,验证问卷信度和效度较高。利用SPSS软件,从自主学习、学习动机、学习参与度、学习效率四个维度,分析单组前后测的问卷调查结果,探讨微课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结果显示,参与过微信公众平台下微课实践学习的学生,在以上四个维度平均分均有所提高,与前测相比存在非常显着差异。相比常规微课资源,本研究结合实验自主开发了一系列特色生物学微课教学资源,并采用可重复式的多渠道传播微课的微信公众平台。此举可完善学生远程教育的建设,提高教师制作微课的效率。

李明哲[4](2020)在《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教师阻抗研究》文中提出利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加拿大教育改革专家富兰认为:教育变革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想,事实上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复杂。从我国近些年电子书包在中小学校推广应用的实践来看,学校推广领导者和一线教师大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推广应用经验。而纵观电子书包推广应用的实践现状,教师对电子书包的认同感偏低、电子书包与学科教学应用融合较难、电子书包自带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足等因素制约着电子书包在实践中的推进。教师是课堂实施的主体,是课堂付诸实践的关键所在,而教师阻抗是影响和制约电子书包课堂教学应用和推进的重要因素,最终决定着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程度。因此,研究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的教师阻抗,无论对于电子书包课堂应用理论的发展,还是促进电子书包本身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一所正在应用电子书包开展课堂教学应用的初级中学为研究实践场,经过田野调查,选取该校10位一线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他们的课堂进行了深度观察与思考,从一线教师的视角,挖掘出了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教师阻抗因素并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出了教师阻抗理论模型,进而提出了减弱、消除教师阻抗的建议与策略,以期为电子书包开发企业和电子书包推广应用单位更好地推广应用电子书包提供参考。通过对访谈资料的编码梳理归纳分析,得到了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四个大方面教师阻抗因素,分别是:教师对电子书包接受度层面(教师认同、教师期望)、教师应用电子书包教学准备度层面(教师态度、教师理念、教师状态、教师信息素养)、外部推广支持层面(领导的支持因素、推广步骤因素、学生因素)、技术环境支持层面(物理环境因素、软件环境因素、数字教育资源因素)。针对以上四个大方面核心类属,结合已有的研究,分析其由编码得到的主范畴和范畴以及它们的关键引证,阐述其作为教师阻抗因素是如何影响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教师课堂教学应用的。通过质性研究,对访谈材料的梳理分析归纳总结,挖掘出了教师阻抗中教师对电子书包接受度层面:教师认同感较低、教师接受度不高等因素;教师应用电子书包教学准备度层面:教师态度消极、教师理念偏颇、教师状态不佳、教师信息素养不高等因素;外部推广支持层面:领导支持与教师需求不契合、学校管理及推广策略“一刀切”、学生自学习惯差、培训支持力度小、教学应用模式单一等因素;技术环境支持层面:物理环境不完善、软件环境不友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少等问题。同时,针对“教师认同”“教师态度”“软件环境因素”“教师信息素养”等形成教师阻抗的12个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程度识别与排序,并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出了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教师阻抗理论模型。最后,针对S中学电子书包推广应用现状及教师阻抗,从电子书包创新推广的视角结合技术接受理论及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提出了“第一,转变教师理念,深化教师认同(深化教师对电子书包的价值认同是基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核心、提升教师电子书包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是关键点);第二,企业加强服务,提升产品品质(加强软件环境与资源建设,增强产品易用性;加强技术支持服务力度,转变教师消极态度);第三,校企通力合作,加强师生培训(加强教师培训,助力教师成长;培养学生会用且乐用电子书包);第四,教师积极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第五,学校科学引领,减弱教师阻抗(校长作为首席信息官,要注重创新实践;发挥教师的创造力,迈进创新3.0时代;加大推广支持,关心教师发展)”这五大方面减弱、消除教师阻抗的建议与电子书包推广应用策略,从而对电子书包的推广应用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产品更好地推广作出建议与思考,以期为电子书包开发企业和电子书包推广应用单位更好地推广应用电子书包提供参考。

刘彦霞[5](2020)在《高考模拟试题分层测评的设计研究 ——以中国区域地理专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模拟考试是高考前学生考试训练的重要环节,模拟试题的设计与评价是试题命制人员与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研究人员普遍是研究高考试题命制的方法、技巧以及高考备考策略,而很少关注模拟试题的研究,尤其是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模拟试题的测评研究更是甚少关注。因此提出对高考中国区域地理模拟试题的研究和评测对高中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学习了教育测量理论、SOLO分类评价理论、统计学理论与最近发展区理论后,结合课堂实践以及对昆明市一些高中地理老师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反映出的典型性问题分析,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昆明市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高三学生共139人作为样本,构建了中国区域地理模拟试题测评的4个一级能力指标和9个二级能力指标,并对样本的模拟试题采用了描述性统计、正态Q-Q检验、难度、区分度、相关分析等方法处理数据,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模拟试题,定位高考中国区域地理备考的重点和难点,比较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模拟试题有良好的可靠性、有效性和预测性;复习准备的重难点有共同点和差异性,且不断变化;不同类型和性别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本次研究亮点体现在第一次对高考地理模拟题做定性考量,建立科学系统的能力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实测分数和一级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考试重点;通过能力指标检验下的试题平均分数得出考试难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证明了备考的重难点题会在不同学业成就和不同性别的学生身上发生变化;证明了学生之间存在共性和个性。这些问题通过地理模拟试题第一次提出,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提出了高考复习的备考策略。

吕进锋[6](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苏笑悦[7](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王贺[8](2020)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苯及芳香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ARCS动机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勒(J.M.Keller)首先提出,是探讨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的理论范式。该模型包含注意(Attention)、相关性(Relationship)、自信心(Confidence)、满意(Satisfaction)四个要素,简称“ARCS”动机模型。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苯及芳香烃”的知识内容为例,结合有关文献,提出了在教学中融入动机要素的“四环节”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型,并在和田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进行教学实践。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概述。主要叙述动机模型的研究背景,根据新课标对学习动机的培养要求,阐明选题缘由,综述ARCS动机模型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介绍本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思路。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ARCS动机模型及混合式教学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整理动机模型的相关理论以及该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对ARCS动机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首先对实验班以及对照班的学业水平现状进行前测,收集前测数据,选用SPSS 25.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保证所选班级化学成绩无明显差异。通过问卷前测调査,了解学生对苯及芳香烃的学习现况。第四部分: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基于前几章的分析,以“苯及芳香烃”的知识点为教学实例。并混合PPT、图片、视频、教科书等多种教学资源,将ARCS动机模型四要素融入混合式教学的“四环节”教学设计中。应用“四环节”教学设计模式,设计了《苯》《苯的同系物》及《芳香烃》的教学案例。第五部分:结果与分析。教学实施完成后,进行“苯及芳香烃”相关知识的专项测试及学习状态的后测调查。使用SPSS 25.0软件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问卷星”软件分析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教学实施结果进行评估。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最后一部分基于教学案例的实施情况汇总研究成果,阐述研究工作的创新点,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与展望。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论证了将动机要素融入混合式教学设计中的可操作性,提出了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动机要素的“四环节”教学设计模式,并进行了“苯”、“苯的同系物”及“芳香烃”的教学案例设计,以期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晏焕霞[9](2020)在《“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同课异构”是中小学基于课例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教研活动。“同”即相同的课题,相同的课程内容,甚至是相同的教师;“异”是基于不同的教学思想、理念、对教学的理解,以及对多种因素的考虑而进行的设计。“同课异构”指的是相同教师或者不同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依据学生的不同理解、教材编写者的解读以及研究人员的建议等,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研磨以及教学的过程。“同课异构”在教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同课”进行“异构”,寻找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的教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同时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同课异构”本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但是当前这样的教研活动已经异化为教学的展示甚至比赛活动,其存在意义与本真价值被忽视。面对当前课堂教学改进的现实状况,有必要认清“同课异构”的本质,厘清“同课异构”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对“同课异构”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进行探索与研究。而“同课异构”以什么方式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同课异构”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具体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有哪些?“同课异构”如何有效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这些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回答。因此,本研究对“同课异构”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搜集与梳理,分析归纳了“同课异构”的组织形式与一般的实施过程。在调研前期利用调查问卷了解了“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基本情况,进而运用参与式观察进入Y小学深入调查与研究,在此过程中深入课堂进行观察,并选取典型的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从而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同时在调研过程中收集了不同学科的教学课例和实物资料,作为调查研究的补充材料。本研究通过文献的梳理,以及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总结出个案学校“同课异构”的四种组织形式与三种运行方式,并且通过参与个案学校不同的活动,归纳总结出“同课异构”的实施过程,主要有计划与准备、课堂实施与观察、教学研讨与评价三个大的环节。在参与研究对象Y小学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形式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梳理与分析,提炼出了“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同课异构”的认同与理解,“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积极作用以及差异性比较等方面。同时也深入剖析了“同课异构”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教师教学观念与课程意识、教师的学习与反思意识、教师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教师的“同课异构”观念以及“同课异构”的组织策略。最后针对“同课异构”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王艳婵[10](2020)在《人教版与安大略省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比较研究 ——基于视觉素养视角》文中认为在世界各国紧密联系的“地球村”时代环境下,科技的发展进步为基础教育提供了多样的现代信息媒体、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课堂模式以及多元的评价方式,更强化了“视觉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视觉文化”与地理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直观地体现在对学生读图、绘图、用图等图像处理能力培养上。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图像的教学功能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加拿大的地理基础教育有着优秀的课程教学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但国内学者对加拿大地理基础教育的关注较少,使该领域研究有可观的前景。本文从视觉素养视角来分析和比较人教版和安大略省的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对视觉素养与地理学科融合研究、加拿大地理基础教育研究、地理教育比较研究、优化初中地理教学等都有重要价值。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后,本文提出了四大研究问题:如何定义地理学科的视觉素养?如何构建基于视觉素养的中加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比较研究模式?如何设计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视觉素养评价量表?对优化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视觉素养培养有何启示?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内容分析法和量表评价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根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与评述,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得到研究基本方案。其次,进行理论探讨,厘清“地理视觉素养”和“地理图像系统”的概念,并确定理论基础。第三,遴选出视觉素养能力要素并结合地理图像系统的特征来制定初步的量表评价指标,再通过专家咨询法对量表进行修改和完善,得到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视觉素养评价量表作为本研究的评价工具。第四,运用内容分析法和量表评价分析法对人教版和安大略省的七年级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进行评价、分析与比较,构建基于视觉素养的中加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比较模式,得到两版教材图像系统视觉素养培养的特点和异同点。第五,针对两版教材图像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通过以人教版和安大略省的七年级教材图像系统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表层分析与比较研究,得到两版教材的视觉素养培养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确保地理图像良好的可感知性和可解读性来培养视觉素养;②构建的真实地理情境有利于培养视觉感知能力;③以多样的图像表达形式来培养全面的视觉素养。(2)不同点:①两版教材图像的视觉素养培养形式不同;②安大略省教材能依靠图像质量来获得良好的视觉素养培养效果;③两版教材图像对视觉素养的培养主张不同。通过运用评价量表对从人教版和安大略省的七年级教材中抽取的100幅图像进行深层评价与比较,得到两版教材的视觉素养培养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教材图像对学习者视觉素养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②教材图像都能为学习者视觉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地理图像环境;③教材的地理景观图都有着可观的完善前景;④教材图像对视觉评价和视觉创新的培养都存在不足。(2)不同点:①安大略省教材图像能很好地培养视觉素养;②人教版教材的图像类型更全,培养视觉素养的方式更灵活多元。通过对两版教材图像的分析与比较,发现两版教材图像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图像清晰度和图像契合度有待提高;(2)人教版教材图像与真实地理情境的联系不足,对学生视觉素养和区域认知的培养不够;(3)安大略省初中教材图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联系不够,出现图像信息密度太大、对学生要求过高的情况;(4)两版教材的地理图像对学生图像评价和图像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1)在实际教学中选取更清晰且契合度更高的地理图像,提升图像的整体美感,优化教学;(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真实地理情境密切联系的地理图像来增强地理图像的可感知性,提升视觉素养、培养区域认知;(3)遵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丰富地理信息的图像表达形式和适当降低图像的信息密度;(4)开发并构建齐全的图像资源库,完善视觉素养和图像能力的培养。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研究从视觉素养的视角来比较人教版和安大略省的七年级地理教材图像系统并评价两版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研究视角比较新颖。再者,本研究的评价量表运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专家咨询修正量表,使得确定权重的方法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二、中学地理“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地理“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2)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局限
    二、国内外研究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及评价体系原则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智慧教学的概念
        二、智慧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价值取向
        三、音乐智慧教学评价
    第二节 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导向性原则
        四、可操作性原则
第二章 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评价指标的初建
        一、智慧教学下的微课模式评价
        二、智慧教学下的慕课模式评价
        三、智慧教学下的翻转课堂模式评价
        四、评价体系的初建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修订
        一、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
第三章 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应用
    第一节 智慧教学下的音乐课程案例分析
        一、音乐课《音乐剧的艺术特征》
        二、音乐课《音乐在戏剧中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节 疫情突发下的音乐智慧教学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微信公众平台下初中生物学微课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教育系统政策的部署
        1.1.2 生物学教学发展的需要
        1.1.3 微信公众平台下初中生物学微课教学的优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概念的界定
        1.4.1 微课
        1.4.2 微信公众平台
        1.4.3 中学生物学学科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微课的研究与实践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 视听教学理论
        2.1.3 移动学习理论
        2.1.4 多元智能理论
    2.2 学习平台分析
        2.2.1 可汗学院
        2.2.2 慕课
        2.2.3 中国微课网
        2.2.4 凤凰微课
    2.3 初中生物学微课设计与制作
        2.3.1 初中生物学微课的设计
        2.3.2 初中生物学微课的制作
    2.4 微信公众平台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结合
        2.4.1 微信公众平台建立的步骤
        2.4.2 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
        2.4.3 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优势
        2.4.4 微信公众平台下微课的应用对策
    2.5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课例设计
        2.5.1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例分析
        2.5.2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课例分析
        2.5.3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课例分析
        2.5.4 《细胞的生活》课例分析
        2.5.5 更多微课案例
        2.5.6 自制微课章节分布
第3章 微课实施教学效果分析
    3.1 小测分析
    3.2 问卷调查
        3.2.1 调查对象和内容
        3.2.2 调查方法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3.1 探索性分析
        3.3.2 前后测差异性比较
    3.4 实验结果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B 微信公众平台下微课教学应用的现状调查
附录 C 微信公众平台下中学生物学微课的实践研究之前测
附录 D 微信公众平台下中学生物学微课的实践研究之后测
致谢

(4)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教师阻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子书包推广应用日趋普遍
        1.1.2 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1.1.3 个人研究兴趣使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理论基础
        1.4.1 创新推广理论
        1.4.2 技术接受与使用的整合模型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电子书包
        2.1.2 推广应用
        2.1.3 教师阻抗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3 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教师阻抗资料整理与编码
    3.1 质性材料的来源
        3.1.1 研究学校电子书包推广应用简况
        3.1.2 访谈对象的遴选
        3.1.3 访谈内容提纲
        3.1.4 访谈的实施与伦理
    3.2 质性资料数据编码
        3.2.1 访谈资料的录入
        3.2.2 访谈资料的编码
4 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教师阻抗因素分析
    4.1 教师接受度层面
        4.1.1 教师认同
        4.1.2 教师期望
    4.2 教学准备度层面
        4.2.1 教师理念
        4.2.2 教师态度
        4.2.3 教师状态
        4.2.4 教师信息素养
    4.3 外部推广支持层面
        4.3.1 领导支持因素
        4.3.2 推广步骤因素
        4.3.3 学生因素
    4.4 技术环境支持层面
        4.4.1 物理环境因素
        4.4.2 软件环境因素
        4.4.3 数字教育资源因素
    4.5 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识别
    4.6 教师阻抗理论模型构建
5 减弱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教师阻抗的策略
    5.1 转变教师理念,深化教师认同
    5.2 企业加强服务,提升产品品质
    5.3 校企通力合作,加强师生培训
    5.4 教师积极学习,提升自身素养
    5.5 学校科学引领,减弱教师阻抗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
        6.2.1 方法上创新
        6.2.2 内容上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5)高考模拟试题分层测评的设计研究 ——以中国区域地理专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国外研究状况
        一、地理试题命题的研究
        二、模拟试题的研究
        三、地理高考备考策略的研究
        四、教学测评研究
        五、归纳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论文结构
    第四节 研究手段及技术方向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方向
第二章 理论研究及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研究
        一、教育测量学理论
        二、SOLO分类评价理论
        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模拟试题
        二、分层测评
        三、中国区域地理
    第三节 测评方法
        一、分层整群抽样
        二、试卷等级质量分析
        三、描述性统计
        四、推断性统计
第三章 高考模拟题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制定
        一、问卷的组建情况
        二、问卷的合理性检验
        三、问卷的使用及分析
    第二节 问卷结果阐述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二、模拟试题测评前准备
        三、模拟试题测评现状
        四、教师对模拟试题的评价
        五、模拟试题的测评效果
        六、教师对模拟试题的期许
    第三节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的不足之处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不明显
        二、试题难度结构不合理
        三、综合题的答案不严谨
        四、试题的命制缺乏科学性
第四章 模拟试题分层测评体系的确立
    第一节 评价指标设置的依据
        一、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
        二、地理学科能力评估要素
        三、模拟试题能力评价指标的确立
    第二节 调查对象的选取
        一、选取标准
        三、调查对象的构成
    第三节 高考模拟题的命题步骤
        一、模拟试题命制的原则
        二、制定双向细目表
        三、模拟试题分层设计的基本路径
        四、试卷有效性的评判
第五章 高考模拟试题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测评工具的质量分析
        一、试题回收情况
        二、效度分析
        三、信度分析
        四、难度和区分度分析
    第二节 模拟试题内容与能力指标的分析
        一、模拟试题考点内容分析
        二、模拟试题中考查能力指标分析
        三、总结
    第三节 模拟试题测评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整体总分描述性统计
        二、不同学校整体总分描述性统计
        三、总结
    第四节 样本在试题中响应的重难点定位分析
        一、模拟试题的重点定位
        二、模拟试题的难点定位
    第五节 不同类型学生在试题中响应的重难点定位分析
        一、不同类型学生在模拟试题中的重点定位
        二、不同类型学生在模拟试题中的难点定位
        三、不同类型学生能力指标与总分响应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六节 不同性别学生在模拟试题中响应的重难点定位分析
        一、男女生在能力指标上响应的重点分析
        二、男女生在能力指标上响应的难点分析
第六章 结论整理
    第一节 结论
        一、调查了高考模拟试题设计时存在的问题
        二、建立起了高考模拟试题能力评价指标
        三、模拟试题有良好的有效性、可靠性和预测性
        四、重难点有共性和差异性的特征
        五、不同类型和性别的学生学习水平有差异
    第二节 讨论模拟题预测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一、提高准确率的有利因素
        二、提高准确率的不利因素
    第三节 研究对策
        一、教学方法
        二、学习方法
    第四节 创新发展
    第五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它科研成果
致谢

(6)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1.3 研究的可行性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区域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少数民族文化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2.1.3 空间
        2.1.4 教育空间
        2.1.5 教育空间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2.2.3 文化功能论
        2.2.4 空间生产理论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3.1.2 空间生产理论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3.2.1 教育空间生态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7.4 本章小结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10.2 研究创新
    10.3 研究不足
    10.4 研究展望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二、英文类
附录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附件D 调查问卷
    附录E 指标体系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附件G 调研计划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苯及芳香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标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要求
        1.1.2 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现状的需求
    1.2 ARCS动机模型的研究现状
        1.2.1 ARCS动机模型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ARCS动机模型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ARCS动机模型的概念界定
        2.1.1 学习动机概念
        2.1.2 学习动机分类
        2.1.3 ARCS动机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混合式教学
        2.2.2 游戏教学
        2.2.3 数字化微格教学与微课
        2.2.4 PBL教学
        2.2.5 CBL教学
        2.2.6 思维导图
    2.3 理论基础
        2.3.1 人本主义理论
        2.3.2 建构主义理论
        2.3.3 期望价值理论
        2.3.4 成就动机理论
第三章 动机教学前期分析与准备
    3.1 学业水平成绩的前测统计与分析
    3.2 学生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2.1 前测调查问卷编制与发放
        3.2.2 前测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3.3 教学课时安排
    3.4 教学微课设计及制作
        3.4.1 基于ARCS动机要素的化学微格教学技能整合
        3.4.2 微课的前期制作
    3.5 ARCS动机教学模型的建构
        3.5.1 教学模型的建构
        3.5.2 教学研究对象
        3.5.3 教学实施方案
第四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4.1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苯”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4.1.1 教材分析
        4.1.2 学情分析
        4.1.3 教学目标
        4.1.4 教学思路
        4.1.5 教学过程
        4.1.6 教学反思
    4.2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苯的同系物”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4.2.1 教材分析
        4.2.2 学情分析
        4.2.3 教学目标
        4.2.4 教学思路
        4.2.5 教学过程
        4.2.6 教学反思
    4.3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芳香烃”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4.3.1 教材分析
        4.3.2 学情分析
        4.3.3 教学目标
        4.3.4 教学思路
        4.3.5 教学过程
        4.3.6 教学反思
第五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实施结果与分析
    5.1 课堂教学实践展示
        5.1.1 教学课堂展示
        5.1.2 学生思维导图作品展示
    5.2 学业水平后测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5.2.1 “苯及芳香烃”专项习题编制
        5.2.2 “苯及芳香烃”专项试卷编制
        5.2.3 “苯及芳香烃”专项试卷成绩统计与分析
    5.3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5.3.1 后测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5.3.2 后测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9)“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同课异构
    (二)课堂教学改进
三、理论基础
    (一)主体性教学理论
    (二)课堂教学改进理论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四、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同课异构”的兴起与发展
    (二)“同课异构”的内涵探讨
    (三)“同课异构”的类型与功能分析
    (四)“同课异构”的实施流程与现实问题
    (五)已有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六、“同课异构”在个案学校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过程
    (一)“同课异构”的组织形式
    (二)“同课异构”的实施过程
七、“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成效分析
    (一)教师对“同课异构”的认同与理解
    (二)“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积极作用与体现
    (三)“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差异性分析
八、“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与理解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课程意识
    (三)教师的学习与反思意识
    (四)教师教学过程的复杂性
    (五)教师的“同课异构”观念
    (六)“同课异构”的组织策略
九、“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问题与建议
    (一)“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中存在的问题
    (二)“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情况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人教版与安大略省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比较研究 ——基于视觉素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分析
        1.3.1 视觉素养研究
        1.3.2 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研究
        1.3.3 视觉素养与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融合研究
        1.3.4 加拿大基础地理教育研究
        1.3.5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基本方案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2 地理视觉素养概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视觉素养
        2.1.2 地理图像系统
    2.2 地理图像系统中的视觉素养
        2.2.1 地理图像系统的视觉要素渗透
        2.2.2 地理图像系统的视觉素养渗透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视觉素养相关理论
        2.3.2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2.3.3 地理教学论
        2.3.4 教育评价理论
        2.3.5 教育比较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人教版与安大略省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表层分析与比较
    3.1 人教版与安大略省版初中地理教材概述
        3.1.1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概述
        3.1.2 安大略省初中地理教材概述
    3.2 人教版与安大略省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分析与比较
        3.2.1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分析
        3.2.2 安大略省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分析
        3.2.3 人教版与安大略省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表层比较
    3.3 本章小结
4 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视觉素养评价量表构建
    4.1 评价量表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依据
        4.1.3 设计思路
    4.2 评价量表构建
        4.2.1 量表初建
        4.2.2 量表咨询
        4.2.3 量表修正和最终确定
        4.2.4 量表信效度检验
        4.2.5 量表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4.3 本章小结
5 人教版与安大略省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深层评价与比较
    5.1 评价目的
    5.2 评价过程
        5.2.1 选择评价样本
        5.2.2 评价方法与流程
        5.2.3 评价结果统计
    5.3 评价结果分析与比较
        5.3.1 人教版教材图像的特点
        5.3.2 安大略省教材图像的特点
        5.3.3 人教版与安大略省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人教版与安大略省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视觉素养优化策略
    6.1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优化策略
        6.1.1 选择更清晰的图像来优化视觉素养培养
        6.1.2 增强图像的可感知性以优化视觉素养培养
        6.1.3 优化地理图像资源以获得更好的视觉素养培养效果
    6.2 安大略省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优化策略
        6.2.1 丰富地理信息的图像表达形式来培养视觉素养
        6.2.2 适当降低地理图像的信息密度来培养视觉素养
        6.2.3 建立完善的地理图像资源库来获得视觉素养培养效果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学地理“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D]. 黄海芹.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中学音乐智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D]. 杜慧婕.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3]微信公众平台下初中生物学微课的实践研究[D]. 杨叶琪.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电子书包推广应用过程中教师阻抗研究[D]. 李明哲. 河南大学, 2020(02)
  • [5]高考模拟试题分层测评的设计研究 ——以中国区域地理专题为例[D]. 刘彦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7]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苯及芳香烃”为例[D]. 王贺.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个案研究[D]. 晏焕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人教版与安大略省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比较研究 ——基于视觉素养视角[D]. 王艳婵.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中学地理“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