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悦笛[1](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指出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韦珊珊[2](2020)在《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计成(1582-1642)是明末造园家、画家、文人。早年从事绘画,游历燕楚,中年以后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筑有东弟园、寤园和影园等。年近五十综一生所学,撰写出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造园专着《园冶》,将造园之术上升至造园之道,终结了“园有异宜,无成法”的历史,为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经典文本。《园冶》全书采用骈文体结合散文体的写作方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审美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因借体宜”方法论。计成工诗善画的素养与园林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该书所体现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我国园林美学特别是文人写意园林美学的经典之作,散发着一种普遍存在、跨越时空的园林美学精神,其隽永的内涵历久弥新。本文围绕计成《园冶》深入研究,做出梳理与探讨,以阐明计成的园林美学思想。导论部分综合介绍了与计成《园冶》美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展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总括介绍计成与《园冶》。通过计成的三个身份:画家、文人、造园家和《园冶》书名更替、被禁疑云、流通细节及与日本造园书籍《作庭记》之比较来描摹出计成其人与《园冶》奇书的全貌,并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探寻其工诗善画素养对园林审美旨趣形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对计成和《园冶》形成认知,为下文造园艺术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通过对计成园林审美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爬梳,阐明文人写意园林的审美特点和自然观念,同时这种与自然亲和的审美理想还伴有三重审美功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揭示了主观能动“人作”与自然“天开”的辩证关系,明显受到传统哲学—美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并且带有与自然亲和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了计成园林美学自然观念的渊薮。而贯穿于《园冶》全书的生态警语,反应出计成妙法自然的造园理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作为在明代艺术发展至顶峰的文人写意园林,或多或少影响了域内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者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对自然的态度都趋向一致。与此同时,遥远的英国正经历着如晚明心学勃兴的时期,经验主义哲学成为其社会主流思潮,古典的束缚开始被感性经验逐渐替代,被几何布局占具的园林,半个世纪后被一种模仿中国文人园的“英华园林”所突围。而脱胎于中国园林的日本庭院艺术发展到江户早期(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已形成了同江南文人写意园林迥异的园林审美观念。在与以上四种“他者”简略比较后,计成造园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愈发显现。而《园冶》中所呈现的这种审美理想还伴有感官陶醉、抚慰心灵、畅神寄情等三重审美功能。第三章以计成“意在笔先,拟入画中”的意境追求为主题,首先从意象与意境、情景交融两个方面考察意境的产生。再以园、诗、画三者意境营造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趋同性揭示计成园林意境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形式层面上,园林“布局”对标诗歌“对仗”,以求在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假山“非常态”造型源自山水画论中的山势形态,以自然集萃之形达至行、望、居、游之林泉精义。内容层面上,园林建造要素以诗歌文字意象为准则,“园景”仿“诗情”,以求突破客观时空限制通往神思妙境。画家绘制山体力求“深远”之态,造园家理水渴求“不尽”之感,“山远水长”皆意使观照主体感知到时空的旷达性,于有限中见无限,谙熟于此的计成于园林实践中通过铺地、掇山等技法营造出外物观赏→主观情化→意境生发的园林意境品赏路径。第四章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借景法则为中心,考察计成的“贵因”观和借景理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营造园林的艺术目标,“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是实现艺术目标的具体实践方法。从历史上的“贵因”观念和《园冶》体现出的巧于用“因”展开,联系现有园林实例,详细解读计成所提出的六大借景模式。第五章以计成所造三座园林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规范为逻辑线索考察计成造园实践与其美学观念的结合。他善于“因借”原有客观环境在园林中展现出“以小见大”、“蜿蜒曲折”、“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东弟园、寤园建于《园冶》成书前,为计成提供理论储备的实践机遇,影园建造于《园冶》成书之后,可视作其园林美学理论指导造园实践的成功案例。计成不仅是园林美学的倡导者亦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本文尝试从美学、文化史角度切入晚明社会,通过同域内外其他园林和诗画艺术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园冶》展现出的造园主旨、意境追求及其造园法则进行解读,梳理出其整体思路及各造园步骤间的内在美学逻辑,而这套园林美学逻辑迄今不失其先进性与成熟性,值得我们一再研究。
李泓锦[3](2020)在《牡丹在菏泽地区的园林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菏泽地区盛产牡丹,并且在园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对菏泽市园林中牡丹的使用进行调查,分析了菏泽市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和方法以及与各园林要素的组合造景,总结了其文化内涵与应用发展。
吕丽娜[4](2020)在《江南地区牡丹专类园景观营造研究 ——以金华牡丹文化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牡丹是中国特有花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文化价值及观赏价值。在江南地区,牡丹常见于传统园林造景及以牡丹为主题的专类园中。本文基于江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牡丹文化,开展对江南地区牡丹专类园的研究,重点研究其景观营造理论和技法,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将理论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中,对金华牡丹文化园进行规划设计,旨在拓宽人们对牡丹及牡丹造景的认识,并对牡丹在江南园林中的应用与实践提供指导作用。本文在文献阅读及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文献阅读的方法,梳理出牡丹自隋朝至改革开放以来兴起--兴盛--衰败--再次兴盛的发展史,总结出牡丹地域文化、民俗及绘画艺术、精神文化的文化内涵。(2)通过对牡丹及其景观价值的研究,梳理出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包括专类园、花台、花镜、花坛等。并对专类园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专类园更人性化和多元化、功能更完善、更注重主题文化表达的发展趋势。(3)研究分析牡丹文化在牡丹专类园景观营造中的表达方式,有直接利用型、借用引申型、意境表达型。并选择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牡丹专类园进行实地案例调研,分析其造景手法,总结出以山石水系为载体,注入文化特色,凸显牡丹主题,周边配以高大庇荫植物,搭配园林建筑小品的牡丹专类园景观营造技法。(4)通过对案例及理论的研究,结合牡丹对生长环境的需求以及牡丹的生态习性,总结出江南地区牡丹专类园景观营造的法则,有品种选择、人造地形,避免积水;植物配置,乔灌结合,遮荫通风;文化输入,提升内涵;搭配建筑,营造意境。(5)在分析场地现状、挖掘金华文化和牡丹文化的基础上,将研究所得到的景观营造技法应用于金华牡丹文化园的规划设计中,营造以牡丹为主题特色的专类园景观,以对牡丹今后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推进及指导意义。
李艺琳[5](2020)在《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公众对于多样化植物景观与园艺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园林中的花卉材料尤其是草本材料多自国外引种、并仿照西方种植手法进行应用。而古典园林中的花卉景观现状却单一、重复,无法满足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时代要求。已有的植物造景研究多聚焦在传统名花和木本植物上,古典园林的图像学研究则以山水画、园林画为主要材料,未将花鸟画纳入研究范畴,所以在中微观尺度上表现不足。本研究聚焦于被忽视的文人花鸟画材料以及其背后泛义的园林花卉,选取明清时期(尤明中叶及清康乾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六府,结合文献研究法、图像学方法及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包括名花、杂花、果蔬、药草在内的园林花卉的图像、文本以及实例进行分析,梳理文人“作画”与“造园”关系,探讨包括空间布局、种植形式、种类选择、搭配范式、季相变化、审美特征、文化表达在内的造景手法与文化意蕴,回答了明清江南文人园林中花卉“有哪些”“为什么”以及“怎么用”的问题。文人花鸟画和文人园林在主题与立意、选材与搭配、构图与造景方面具有相似性,本质上都是文人以造化为师,对于自然环境的模仿和对理想空间的创造。明清两代是文人花鸟画和文人造园共同的巅峰,以吴门画派及其传派为代表的文人花鸟画家以画作、画论、画跋的形式记录了自身的园艺实践和园居生活,通过“百花图卷”“花果杂品图”“花卉写生册”“山水花卉册”等反映园林中花卉写生的手卷及册页,展现了不同形式、不同季相、不同寓意的花卉组合范式及与山、水、建筑等园林要素的关系,在时空布局和色彩搭配上呈现出鲜明的特征。由明至清,花卉表现种类的拓展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强调背后,反映了商品经济背景下文人审美由“雅”到“趣”的转变,在文人之“雅”、士人之“忧”以外,增添了生活化的场景和世俗化的祝愿。对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的研究,拓展了传统花文化与花卉造景研究的深度和古典园林领域图像学研究的广度。其中,造景手法的总结可以启发当下花卉应用实践中对传统意匠的延续和发扬,对文化意蕴的探讨则有助于充盈当下花卉文化与园艺生活的内核。
陈晓燕[6](2020)在《牡丹文化在文化旅游园中的应用研究 ——以合肥三国遗址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旅游业的需求日益旺盛,其中文化旅游园,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文化旅游园受到了市民们的青睐,成为了市民周末放松休闲的主要场地。根据人们对植物的偏爱,文化旅游园中许多功能区的设计以植物为主题,打造了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和植物文化园。牡丹被誉为“花王”,无论是从其发展历史、影响范围还是受喜爱程度都堪称中国花文化的代表和典范,因此中国至今还现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牡丹专类园。但是随着现代人的观赏方式和游览习惯的改变,文化旅游园中传统牡丹专类园的规划设计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需求,需要增添更加丰富多样的牡丹文化元素,才能使牡丹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本研究在对大量现有牡丹园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挖掘牡丹文化应用的优秀经验,结合新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特点,对合肥市三国遗址公园万福牡丹园的文化应用进行升级改造设计,为今后牡丹文化在文旅园中的设计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合肥市有较丰富的牡丹文化资源,位于庐阳区的三国遗址公园的万福牡丹园是文旅园牡丹文化应用较集中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当前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合肥三国遗址公园牡丹文化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升级改造设计和实践。针对牡丹文化表现载体和表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在改造设计中增加了牡丹传说典故、牡丹诗词歌赋、牡丹绘画、牡丹纹饰等表现形式和载体,增添景观的设计特色和创意;针对参与互动性欠缺的问题,在改造设计中设置了三国角色扮演体验环节以及游戏参与环节,加强游客的互动和亲身体验;针对文化挖掘深度不够的问题,本文从牡丹文化出发结合三国遗址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在“牡丹亭”景观节点以三国周瑜小乔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设计游览路线,两旁种植牡丹“二乔”予以呼应,实现牡丹文化与三国遗址文化的融合,体现出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针对景观建筑施工水平不到位的问题,对“饮马池”、“牡丹亭”等原有景观建筑进行修缮。升级改造后的万福牡丹园增加了景观多样性和文化内涵,满足了游客对牡丹文化和三国文化体验的需求。改造后的万福牡丹园将会成为三国遗址公园的旅游名片,必将会为三国遗址公园带来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卢祎丁[7](2020)在《中原地区佛寺园林景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类型之一,其景观之丰富、意境之入胜、文化之旷奥为举世所瞩目。因历史的变迁,如今其它古典园林类型的功能与旧时相去甚远,旧日的园景氛围也几乎丧失殆尽。而寺庙园林这一古典园林类型由于其宗教功能的原因,至今仍然全部或者部分地保留着原有肃重静穆的氛围,并随时代发展而变迁演化,展现着其独特的风姿。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佛教初入中国也在于此。现中原地区遗留下的佛寺园林数量众多,研究中原地区的佛寺园林,对其建筑布局及风格、园林要素的使用、意境的营造方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中原地区佛寺园林的特征。进而再与南北方佛寺园林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挖掘中原地区佛寺园林之特色,进一步发现中原佛寺园林在各个历史阶段与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方面的关联,从而提取出古人造园时的思想与佛寺园林营造的信息,以便于对当代佛寺园林修复与再造提供·定的借鉴意义。文中首先分析了佛寺园林之中的建筑布局、建筑特点、景观布局与意境的营造与表达方式;然后从中原地区佛寺园林的建筑构成,景观要素以及特征为重点,详述了中原地区佛寺园林的发展历程。与南北方地区的佛寺园林进行对比,分析出它们的差异与共性。相通之处首先在于中原地区佛寺园林与其他地区佛寺园林在使用功能上相同,都具有佛教建筑基本的功能性——僧人的修行与译经的需求;其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各地佛寺园林之中的古树名木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再次在建筑布局之上,各地佛寺都遵循了伽蓝七堂的对称式布局;最后在佛寺的选址之上,各地佛寺的选址原则是相同的,在城中佛寺选址在交通便捷之所,在山林之中的佛寺则选在负阴抱阳的风水之处。而中原佛寺与南北方佛寺存在的差异主要有,建筑功能的差异,因纬度、气候不同,导致佛寺之中建筑功能产生差异性,不同地区的佛寺建筑对于御寒与防潮之间有所差别;建筑装饰的差异,在细部装饰上,中原地区现存的长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在修缮上并未收到足够的重视,北方佛寺中对于细部的装饰具有皇家雍容华贵的特点,而南方在细节装饰精细繁琐;植物栽培的差异,在植物的栽植上,南方园林中植物种植的种类繁多而中原地区佛寺园林与北方佛寺园林相同,在植物的种植方式与种类上较为单一;最后通过对现在中原地区佛寺园林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选取维护开发较好的中原佛寺园林,深挖并分析其发展中的有效策略,探寻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间的平衡点。并对未来其他中原佛寺园林古迹、古建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实质性的有效建议。对中原地区佛寺园林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对中原佛寺及其园林环境自身的学术探索,并且也为当代佛寺园林的设计营造及遗址保护开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依据。
陈阳[8](2021)在《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园营造在现代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伴随植物园的发展,植物园引种的专类植物越来越多,自然就形成了植物的专类园。植物专类园的功能是植物园功能的体现,它的功能包括了收集研究、自然教育、休闲娱乐等,植物文化科普作为自然教育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植物本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凝聚了深厚的底蕴,植物专类园中的植物是其部分文化的体现。本文是基于对植物文化的了解,研究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载体及方法,美化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文化景观、增加植物科普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我们对植物的审美层次,丰富景观空间。通过文献查阅法,探讨植物文化、植物专类园、植物文化景观、植物园、交互性景观的相关概念,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实地考察国内武汉中科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杭州市植物园、成都市植物园五个植物园,了解植物园中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文化、如何表现、怎么转换应用在植物专类园中,总结了其植物文化应用特色。在实地调研考察国内植物园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广义的植物文化与传统习俗、宗教和士大夫的渊源;植物文化的深厚内涵,以及植物本身作为其文化的情感表现。鉴于对于广义植物文化的研究,提出艺术性、互动性、创新性、教育性、特色性四个应用原则和景向心生,植物营建;因地制宜,挖掘文化;创新表达,提炼手法;尊重场地,再现特色四个策略。其次归纳总结出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的表达载体主要有建筑、园林小品、水体、现代高科技术、植物园活动。表达方法有借鉴与创新、保护继承与重新利用、象征隐喻与符号化。对植物文化在植物专类园的应用归纳总结的基础之上,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植物专类园中的植物文化景观现状,对现有植物文化景观,缺失的植物文化景观进行分析,总结现有专类植物品种,并且对专类植物进行文化挖掘,从而在原有规划设计定位之上,以游客游览较多的七个专类园为主,新增植物文化科普游览路线,以“一轴七景”为路线,着重对世界名花园、樱花园、山茶园、桂花园、竹园、梅园、国家杜鹃园进行景观提升,填补植物文化科普的空缺,增加植物文化景观内容,打造特色专类园。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提升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文化景观效果,提升植物文化的科普内容和形式,增加群众接受自然教育的机会,深入感受植物园的文化氛围。
冯宇[9](2020)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廊亭布局研究 ——以北宁公园改造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天津市北宁公园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古典园林中廊、亭布局规律和营造园林景观意境的方法,借此来破解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给处于城市中的古典园林环境所造成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文献梳理、调研考察、视线分析的研究方法来分别从理论指导、实例对比、案例分析三个方面研究并阐述相关内容。文章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研究中关于廊、亭的相关研究背景、现状、方法、意义;第二部分介绍和引入了中国古典园林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专业名词概念,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廊、亭的重要性,介绍了廊、亭的建筑形式及二者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第三部分为调研北京颐和园廊、亭布局规律相关情况介绍,论述了颐和园廊、亭的建筑形式、布局规律、二者的关联性、二者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及二者对景观意境营造产生的影响,阐述了古典园林环境与城市历史文脉和现代化发展的关系;第四部分为调研天津市北宁公园廊、亭布局现状的情况说明,说明了宁园中廊、亭的位置分布规律、观景效果、风景构图和空间序列方面的问题,阐述了宁园与天津市的历史文脉联系;第五部分介绍了结合历史文献和调研颐和园所得廊、亭布局规律后着手解决宁园中关于廊、亭布局方面问题的方法,介绍了改造设计的思路和改造方案。
邢云龙[10](2020)在《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传统由来已久,人们在培育、艺植、观赏与题咏花卉的过程中,与花卉结下了“深挚的友谊”并联结上“情感的共鸣”。有明一代,花卉园艺与园林活动兴起发展,游赏之风渐行、花卉文学书写繁盛,人们对于花卉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有了更进一步地感知与了解,檃括继承并深化了以往的审美经验和体认能力,花卉植物的生活实用、审美观赏与文学艺术等价值在相应领域内重新得到了抉发利用和创新发展。本课题结合了历史时间(明代)和区域空间(北京)两个考量因素,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出发,宽领域、多维度地综合考察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相关情况。第一章: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首先,明代前期花卉园艺的发展在经历元代沉寂之后有所承继与突破,明代中后期更是获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花卉资源分布及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花卉栽培技术的综合提高和花卉种类、品种的增加;花卉商品基地出现与市场贸易的兴起;园艺理论系统科学化并涌现大量花卉文献专着。其次,明代前期受政治环境约束和国家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风气和审美风尚相对保守,花卉园艺发展举步维艰。大概从明宪宗成化时期、明孝宗弘治时期以后,明初以来的这种淳朴保守的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北京花卉游赏之风的直接影响,不仅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北京花卉业的发展以及相应推动了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同时也浸染改变了其他一些社会习尚。第二章:花卉作为“媒介”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首先,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种种密切联系,具体而微地表现为人们热衷于种花、养花、插花、赏花、赐花、簪花、餐花、赠花、写花、咏花与绘花等,花卉兼具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属性而成为京师文人士大夫寄寓闲适生活、表达高雅情趣的重要载体。其次,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二者实则共同构成了花卉游赏“同质异构”关系的两部分。最后,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围绕花卉植物进行的园艺园林活动、社会生活习尚和文化艺术领域等渐趋繁盛,正是这一地区文人士大夫的踵继活跃,从而促成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局面。第三章: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首先,明代北京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主要有木本花卉毛茛科的牡丹、草本花卉毛茛科的芍药、草本花卉菊科的菊花、木本花卉蔷薇科的杏花和梅花以及其他一些观花植物。其次,明代北京地区游赏活动的诸多案例及其背后具体的“游赏模式”,大致分为雅集结社赏花、岁时节令赏花、园林寺观赏花等三种形式。然后,通过对这些游赏活动的微观剔抉,可以大体窥见其场所分布和空间布局。最后,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在: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第四章: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书写的实际典型案例,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主体部分。首先,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主要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时期及其相关主要特点: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其次,蠡测整理出明代北京园林发展情况,结合各个园林的主要花卉景观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援引介绍,以期进一步重点探讨明代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再次,以明代北京为例来探讨瓶花与盆景鉴赏的时代风尚及其相关文学表现,纵向将其置于古代瓶花与盆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而大致了解其发展脉络,横向考察北京地区瓶花与盆景的相关发展情况(乃至与其他地区进行综合比照),并以袁宏道《瓶史》的创作环境及其内容为中心,稽考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典型时代特征。最后,选取“玉堂文人群体”“茶陵派群体”和吴中士人等三个主要群体在京赏花赋诗为个案考察对象,对明代北京赏花活动及文学书写进行相应的细致微观考察,来解构京师世风及文化内涵下的馆阁翰苑与郎署及其文人士大夫文学传统,管窥赏花的不同场景及其游赏主体的多重身份结构和心态,“以点带面”揭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风尚以及相应的文学表现等,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多维度意义。
二、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
(二)园林文学研究 |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
一、辋川别业概况 |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
一、成都浣花草堂 |
二、夔州之园 |
三、植物与寄兴 |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
一、窗竹意象简史 |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
一、“种木”即“种德” |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
一、苏白之同 |
二、苏白之异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
本章结语 |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
一、“出墙”的画趣 |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
本章结语 |
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
二、学术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2)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计成与《园冶》 |
第一节 计成其人 |
一、画家计成 |
二、文人计成 |
三、造园家计成 |
第二节 《园冶》其书 |
一、书名更别,由术到道的升华 |
二、全书结构 |
三、湮灭疑云 |
第三节 《园冶》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园冶》诞生之社会背景-纵情欲乐的社会风尚 |
二、《园冶》诞生之文化背景-明末思想解放潮流 |
第二章 计成造园之审美理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第一节 计成园林审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
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三、禅宗“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第二节 “天开”与“人作”在园林史中的渊源 |
第三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皇家、寺庙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
二、静谧超然的宗教园林 |
第四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域外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如画”的英国园林 |
二、极度抽象自然的日式枯山水 |
第五节 计成造园之三重审美功能 |
一、感官陶醉: “醉心即是” |
二、抚慰心灵: “烦顿开除” |
三、畅神寄情: “凡尘顿远襟怀” |
小结 |
第三章 计成造园之意境追求:意在笔先、拟入画中 |
第一节 意境的产生 |
一、从意象到意境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园境与诗境 |
一、形式层: “布局”与“对仗” |
二、内容层: “园景”与“诗情” |
第三节 园境与画境 |
一、形式层:“石形”与“山势” |
二、内容层:“不尽”与“深远” |
第四节 计成造园意境营造的方法 |
一、铺地 |
二、掇山 |
三、文学联想 |
小结 |
第四章 计成造园之法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第一节 “贵因”思想 |
一、历史传承 |
二、继承了贵因思想的计成造园 |
第二节 借景实践 |
一、因地制宜 |
二、因时制宜 |
三、借五感 |
四、借景窗框 |
五、借境 |
六、障景 |
小结 |
第五章 计成园林实践中的美学内涵 |
第一节 “以小见大”会意之美:以东弟园为例 |
一、东弟园园主吴又予 |
二、东第园 |
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
第二节 “蜿蜒曲折”线性之美:以寤园为例 |
一、寤园园主汪士衡 |
二、寤园 |
三、蜿蜒曲折,端方非额 |
第三节 “虚实相生”生命之美: 以影园为例 |
一、影园园主郑元勋 |
二、影园 |
三、虚实相生,真假相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牡丹在菏泽地区的园林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菏泽牡丹的主要应用形式 |
1.1 专类园 |
1.2 花带、花坛、花镜 |
1.3 植物迷宫 |
1.4 盆栽 |
2 与园林要素的组合造景 |
2.1 地形 |
2.2 园林建筑 |
2.3 园林小品 |
2.4 不同园林植物 |
2.4.1与乔木搭配。 |
2.4.2 与灌木搭配。 |
2.4.3 与地被植物搭配。 |
3 牡丹文化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 |
3.1 神话故事 |
3.2 图案纹样 |
3.3 诗词歌赋 |
4 结语 |
(4)江南地区牡丹专类园景观营造研究 ——以金华牡丹文化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牡丹及其景观营造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牡丹及其景观营造研究进展 |
1.2.3 国内专类园景观营造研究进展 |
1.2.4 国外专类园景观营造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江南地区牡丹专类园相关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江南地区 |
2.1.2 专类园 |
2.1.3 文化 |
2.1.4 专类文化园 |
2.2 牡丹概述 |
2.2.1 牡丹的生态习性 |
2.2.2 牡丹的文化 |
2.2.3 牡丹的景观价值 |
2.2.4 牡丹的园林应用形式 |
2.3 专类园概述 |
2.3.1 专类园的类型及特点 |
2.3.2 专类园的功能 |
2.3.3 专类园的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江南地区牡丹专类园典型案例分析 |
3.1 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 |
3.1.1 园区概况 |
3.1.2 牡丹品种的选择 |
3.1.3 植物种植设计 |
3.1.4 景观营造分析 |
3.1.5 借鉴与思考 |
3.2 芜湖丫山牡丹园 |
3.2.1 园区概况 |
3.2.2 植物种植设计 |
3.2.3 文化融入分析 |
3.2.4 景观营造分析 |
3.2.5 借鉴与思考 |
3.3 上海植物园牡丹专类园 |
3.3.1 园区概况 |
3.3.2 植物种植设计 |
3.3.3 景观营造分析 |
3.3.4 借鉴与思考 |
3.4 总结与对比 |
4 江南地区牡丹专类园景观营造研究 |
4.1 牡丹专类园景观营造的特点 |
4.1.1 主题明确,突出牡丹 |
4.1.2 注重牡丹文化及地域文化,提升景观内涵 |
4.1.3 突出江南地域性特色,满足功能需求 |
4.2 牡丹专类园的分区与布局 |
4.3 牡丹专类园的植物种植设计 |
4.3.1 牡丹的栽植方式 |
4.3.2 牡丹的造景形式 |
4.3.3 牡丹品种的选择 |
4.3.4 牡丹的植物配置 |
4.3.5 牡丹与其他植物的配置 |
4.4 地形的设计 |
4.5 园路与配套设施 |
4.6 牡丹与建筑及小品的结合 |
4.7 本章小结 |
5 金华牡丹文化园景观营造设计 |
5.1 研究地概况 |
5.2 园区概况 |
5.2.1 区位及规划范围 |
5.2.2 现状分析 |
5.3 理论基础及设计原则 |
5.3.1 理论基础 |
5.3.2 设计原则 |
5.4 文化的表达方式 |
5.4.1 直接利用型 |
5.4.2 借用引申型 |
5.4.3 意境表达型 |
5.5 园区布局与分区 |
5.5.1 园区布局 |
5.5.2 园区的功能分区 |
5.6 园区牡丹品种及其配置 |
5.6.1 牡丹品种及其造景 |
5.6.2 花色搭配 |
5.6.3 花型的搭配 |
5.7 与其他植物的配置 |
5.7.1 总体植物种植 |
5.7.2 季相景观分析 |
5.7.3 植物配置模式 |
5.8 地形设计 |
5.9 园路与配套设施的布置 |
5.10 牡丹与建筑及园林小品的结合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金华牡丹文化园”项目植物名录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研究 |
1.2.2 传统植物景观与植物文化研究 |
1.2.3 传统绘画与园林、植物的交叉研究 |
1.3 研究基础 |
1.3.1 花鸟画与园林植物景观的相关性 |
1.3.2 画作与文献二重证据的科学性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对象、材料及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材料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图像学/图像志方法 |
1.6.3 个案研究法/类型比较法 |
1.6.4 研究方法的应用原则 |
1.7 研究框架 |
2 “造化为师”——历代文人园林与文人花鸟画 |
2.1 发展历程相似 |
2.1.1 唐五代:花鸟画的分科与园林花卉的独立成景 |
2.1.2 宋元:文人花鸟画审美的形成与私家园林的兴盛 |
2.1.3 明清:文人花鸟画与文人造园的高峰 |
2.2 艺术原理同宗 |
2.2.1 主题与立意 |
2.2.2 选材与搭配 |
2.2.3 构图与造景 |
2.3 小结 |
3 “观物之生”——明清文人作画与造园的关系探讨 |
3.1 互为再现——以明代吴门画派“青藤白阳”陈淳、徐渭为例 |
3.1.1 花鸟画对园林花卉景观的再现 |
3.1.2 园林花卉对花鸟画经典范式的再现 |
3.2 审美同源——以清代常州画派恽寿平极其传派邹一桂、蒋廷锡为例 |
3.2.1 从《南田画跋》看画论对园论的启发 |
3.2.2 从《小山画谱》看画谱对造园的影响 |
3.3 小结 |
4 “百花图卷”——明清江南文人园林的花卉造景手法 |
4.1 花卉种类选择 |
4.2 花卉种植形式 |
4.2.1 花丛、花带 |
4.2.2 花篱 |
4.2.3 花台 |
4.2.4 花田、果园、菜园 |
4.2.5 药圃 |
4.2.6 插花、盆景 |
4.2.7 野花组合 |
4.3 花卉搭配范式 |
4.3.1 常绿植物与开花植物组合(尤重冬、夏二季) |
4.3.2 同季可赏的同类花卉组合 |
4.3.3 特殊寓意的花卉组合 |
4.4 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 |
4.4.1 花卉与山石 |
4.4.2 花卉与水体 |
4.5 小结 |
4.5.1 时空布局特征 |
4.5.2 色彩搭配特征 |
5 “情以物迁”——明清江南文人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 |
5.1 明性比德 |
5.1.1 花卉姿态:“天真”与“羁绊”之辩 |
5.1.2 花卉种类:“野逸”与“富贵”之别 |
5.2 闲居雅趣 |
5.2.1 买花、插花、种花、赏花 |
5.2.2 观摩、临写、合绘与“卧游” |
5.3 小结 |
5.3.1 明清文人园林花卉文化的特点 |
5.3.2 明清文人园林花卉文化的成因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研究涉及的古代文献 |
附录 B 明清文人画参考目录 |
附录 C 重要文人花鸟画家年表及谱系关系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牡丹文化在文化旅游园中的应用研究 ——以合肥三国遗址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牡丹文化 |
1.1.2 文化旅游 |
1.1.3 牡丹文化旅游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牡丹文化的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牡丹文化的研究概述 |
1.3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牡丹文化探析 |
2.1 牡丹文化的发展 |
2.1.1 隋唐时期牡丹文化的发展 |
2.1.2 两宋时期牡丹文化的发展 |
2.1.3 牡丹文化的现代发展 |
2.2 牡丹文化的表现形式 |
2.2.1 诗词歌赋 |
2.2.2 绘画艺术 |
2.2.3 纹饰艺术 |
2.2.4 插花艺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关案例分析 |
3.1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千姿牡丹园 |
3.1.1 项目基本概况 |
3.1.2 牡丹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应用 |
3.2 安徽宁国牡丹园 |
3.2.1 项目基本概况 |
3.2.2 安徽宁国牡丹园的发展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牡丹文化应用的合肥三国遗址公园改造实践 |
4.1 合肥三国遗址公园简介 |
4.1.1 合肥三国遗址公园地理及历史概况 |
4.1.2 改造背景解读 |
4.2 牡丹文化景观现状调研 |
4.2.1 景观现状分析 |
4.2.2 景观评价 |
4.3 改造设计原则 |
4.3.1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 |
4.3.2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原则 |
4.3.3 注重文化,保护特色的原则 |
4.3.4 经济性,市场导向原则 |
4.4 改造设计目标与定位 |
4.5 改造设计构思 |
4.5.1 依水造景进行生态设计 |
4.5.2 依平地造景进行牡丹花海设计 |
4.5.3 以牡丹文化表现形式为寄托 |
4.5.4 以三国文化为主导 |
4.6 改造设计内容 |
4.6.1 对万福牡丹园入口景观的改造 |
4.6.2 对万福牡丹园牡丹亭的改造设计 |
4.6.3 对饮马池和伏渡桥的景观改造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合肥三国遗址公园旅游的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介 |
(7)中原地区佛寺园林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创新性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田野调查 |
(三) 跨学科研究 |
(四) 对比研究 |
六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七 理论基础 |
(一) 中原佛教的发展 |
(二) 中原佛寺园林的发展 |
第一章 佛寺园林的造园方式 |
一 佛寺园林概念 |
二 佛寺园林分类 |
(一) 城市型佛寺园林 |
(二) 山林型佛寺园林 |
三 佛寺园林的空间布局及意境营造 |
(一) 佛寺园林的空间分类 |
(二) 佛寺园林的空间组织 |
(三) 佛寺园林的建筑布局 |
(四) 佛寺园林的意境营造 |
四 佛寺园林的综合属性 |
(一) 宗教性 |
(二) 景观性 |
(三) 纪念性 |
(四) 人文性 |
第二章 中原地区佛寺园林的构景要素 |
一 中原佛寺园林的整体风格 |
二 植物景观营造 |
(一) 植物选择 |
(二) 配植方式 |
三 石材使用 |
(一) 石料选择 |
(二) 地面铺装 |
(三) 人工造景 |
四 水景营造 |
五 景观小品 |
(一) 牌坊 |
(二) 照壁 |
(三) 经幢 |
(四) 香炉 |
(五) 楹联 |
(六) 石碑、石刻 |
(七) 佛塔、塔林 |
六 建筑景观营造 |
(一) 特征 |
(二) 细节装饰 |
七 小结 |
第三章 中原佛寺园林与其他地区佛寺园林对比研究 |
一 中原佛寺园林与其他地区佛寺园林之间的共性 |
(一) 自然景观构建 |
(二) 人文景观构建 |
二 中原佛寺园林与其他地区佛寺园林之间的差异性 |
(一) 整体风貌 |
(二) 植物配植 |
(三) 置石理水 |
(四) 建筑与布局 |
三 中原佛寺园林与其他地区佛寺园林的实例解析 |
(一) 佛寺概况 |
(二) 空间布局 |
(三) 园林环境 |
四 中原地区佛寺园林的风格特点 |
五 影响中原佛寺园林风格的成因 |
(一) 自然环境 |
(二) 政治经济 |
(三) 文化传承 |
(四) 地理民风 |
第四章 中原地区佛寺园林的保护与再造 |
一 中原地区佛寺园林的价值 |
二 中原地区佛寺园林对其他地区佛寺园林的影响 |
三 中原地区佛寺园林复建再开发中的优秀案例 |
四 保护措施及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
1.1.2 植物文化科普是自然教育的一环 |
1.1.3 对于植物文化科普的重视不够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实地考察法 |
1.5.2 综合分析法 |
1.5.3 归纳分析法 |
1.5.4 文献阅读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植物园 |
2.1.2 植物文化 |
2.1.3 植物专类园 |
2.1.4 植物文化景观 |
2.1.5 交互性景观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园林美学理论 |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3 符号学理论 |
2.2.4 认同理论 |
2.2.5 历史文脉延续理论 |
3 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景观实地调研案例分析 |
3.1 调研时间及地点 |
3.2 调研方法 |
3.2.1 文字记录 |
3.2.2 照片记录 |
3.3 调研案例分析 |
3.3.1 湖北.武汉·武汉市中科植物园 |
3.3.2 上海市.辰山植物园 |
3.3.3 广东省·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
3.3.4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植物园 |
3.3.5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植物园 |
4 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 |
4.1 植物文化相关研究 |
4.1.1 植物文化的渊源 |
4.1.2 植物的文化内涵 |
4.1.3 植物情感之美 |
4.2 植物文化的应用原则 |
4.2.1 艺术性原则 |
4.2.2 互动性原则 |
4.2.3 创新性原则 |
4.2.4 教育性原则 |
4.2.5 特色性原则 |
4.3 植物文化的应用策略 |
4.3.1 景向心生,植物营造 |
4.3.2 因地制宜,挖掘文化 |
4.3.3 创新表达,提炼手法 |
4.3.4 尊重场地,再现文化特色 |
4.4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的表达载体 |
4.4.1 植物文化与建筑 |
4.4.2 植物文化与园林小品 |
4.4.3 植物文化与水体 |
4.4.4 植物文化与高科技术 |
4.4.5 植物文化与花卉节、科普节日 |
4.5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的表达方法 |
4.5.1 借鉴与创新 |
4.5.2 保护继承与重新利用 |
4.5.3 象征隐喻与符号化 |
5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自然地理条件 |
5.1.2 社会历史沿革 |
5.2 实地调研与分析 |
5.2.1 交通分析 |
5.2.2 水系分析 |
5.2.3 植物专类园分析 |
5.2.4 景观分区 |
5.2.5 植物文化在植物专类园中应用的必要性 |
5.2.6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景观现状分析 |
5.3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挖掘 |
5.3.1 樱花文化 |
5.3.2 山茶文化 |
5.3.3 竹文化 |
5.3.4 梅花文化 |
5.3.5 桂花文化 |
5.3.6 杜鹃文化 |
5.3.7 郁金香文化 |
5.4 植物专类园中植物文化应用构思 |
5.4.1 应用理念 |
5.4.2 目标性质 |
5.4.3 应用方法 |
5.5 植物文化的应用 |
5.5.1 总体布局 |
5.5.2 植物专类园景点优化 |
5.5.3 植物文化特色服务设施 |
5.5.4 植物专类园植物文化特色活动开展 |
5.6 小结 |
6 结果与讨论 |
6.1 结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古典园林中廊亭布局研究 ——以北宁公园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已有研究成果 |
1.2.1 研究对象 |
1.2.2 已有研究成果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梳理 |
1.3.2 实例对比 |
1.3.3 实地考察与调研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 |
2.1 中国古典园林 |
2.1.1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脉络 |
2.1.2 古典园林与城市环境的关联性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述 |
2.2.1 园林 |
2.2.2 廊 |
2.2.3 亭 |
2.2.4 空间序列 |
2.2.5 风景构图 |
2.2.6 视线分析 |
2.3 古典园林中的廊、亭与形式美 |
2.4 古典园林中的廊与亭 |
2.4.1 廊的类型、功能及布局特点 |
2.4.2 亭的类型、功能及布局特点 |
2.4.3 廊、亭的关联性 |
2.5 廊、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
2.5.1 周边环境 |
2.5.2 廊、亭与空间序列、风景构图 |
2.5.3 廊、亭与精神境界的营造 |
第三章 颐和园中的廊、亭布局 |
3.1 颐和园历史沿革及廊、亭布局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廊、亭布局 |
3.2 廊、亭对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
3.3 颐和园与城市环境的关联性 |
3.3.1 城市历史文脉 |
3.3.2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与颐和园的保护工作 |
第四章 北宁公园中的廊、亭布局 |
4.1 历史沿革 |
4.2 廊、亭布局规律及景观意境营造 |
4.3 宁园与城市环境的关联性 |
4.3.1 城市历史文脉 |
4.3.2 城市的现代城市建设与宁园的保护工作 |
第五章 北宁公园亭廊改造设计与呈现 |
5.1 设计说明 |
5.2 方案呈现效果 |
5.2.1 平面图 |
5.2.2 效果图及透视图 |
5.2.3 实物模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10)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和学术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回顾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特色 |
第一章 明代的花卉园艺与游赏之风 |
第一节 明代花卉园艺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
第二节 审美风气嬗变与游赏之风的兴起 |
一、明代前期社会审美风尚相对保守及其时代文化背景 |
二、明代中后期审美风尚的骤变和北京游赏之风的兴起 |
第三节 北京花卉园艺及游赏之风的影响 |
第二章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生活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文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一、种花、养花、插花与赏花 |
二、赐花、簪花、餐花与赠花 |
三、写花、绘花与咏花 |
第二节 明代北京文人的“恋花情结”与爱花原因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书写的繁盛状况及其代表意义 |
第三章 明代北京的观花植物资源及其游赏活动 |
第一节 明代北京主要用于观赏和美化的花卉 |
一、国花长作野蔬看:牡丹 |
二、百千新艳一时开:芍药 |
三、秋林无日不黄花:菊花 |
四、红杏株株间绿杨:杏花 |
五、暗香浮室胜芝兰:梅花 |
六、花开花落如红雪:其他 |
第二节 明代北京主要的花卉游赏活动 |
一、雅集结社赏花 |
二、岁时节令赏花 |
三、园林寺观赏花 |
第三节 游赏活动的场所分布及空间布局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观花植物资源与游赏活动的特点 |
一、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种类多样 |
二、游赏主体广泛且游赏活动场所集中 |
三、游赏活动及其季节性特征较为显着 |
第四章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明代北京文人游赏花卉的阶段规律和主要特点 |
一、前期:洪武至天顺时期——政治范畴赏花赋诗空间 |
二、后期:成化时期及以后——私人生活赏花题咏范围 |
第二节 花卉与明代北京园林景观及文人创作 |
一、明代北京园林中的花卉介绍 |
二、北京园林中文人的赏花交游及文学创作 |
第三节 明代北京赏花风尚特征及文学书写的时代表现 |
一、明以前瓶花与盆景鉴赏风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状况 |
二、明代北京瓶花与盆景观赏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
三、明代北京瓶花鉴赏风尚的时代特征——以袁宏道《瓶史》为中心 |
第四节 明代北京花卉文学创作个案研究 |
一、“茶陵派群体”赏花唱和及其政治与文学意义 |
二、吴中士人在京赏花赋诗的精神归向和文学旨意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瓶史》在明代刊刻流传及东传日本的“环流”影响 |
附录二 :明代“玉堂赏花”诗、词唱和辑录 |
附录三 :明代花卉文献(谱录类)汇总及叙录提要 |
征引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2]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韦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4)
- [3]牡丹在菏泽地区的园林应用[J]. 李泓锦. 现代园艺, 2020(13)
- [4]江南地区牡丹专类园景观营造研究 ——以金华牡丹文化园为例[D]. 吕丽娜.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明清文人花鸟画中园林花卉的文化意蕴与造景手法研究[D]. 李艺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牡丹文化在文化旅游园中的应用研究 ——以合肥三国遗址公园为例[D]. 陈晓燕.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7]中原地区佛寺园林景观研究[D]. 卢祎丁. 河南大学, 2020(04)
- [8]植物园中专类园植物文化的表达与应用研究[D]. 陈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9]中国古典园林中廊亭布局研究 ——以北宁公园改造设计为例[D]. 冯宇.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10]明代北京花卉游赏及文学书写研究[D]. 邢云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