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科数学分析基础》教材的使用和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赵莎[1](2019)在《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衔接问题的研究 ——从高中数学视角出发》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说明了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起着“启后”的作用。同时,近年来不论是全国高考数学还是各省自主命题的高考数学,试题都在不断创新,尤其在函数问题中,常常出现以数学分析为背景或与数学分析知识有关的问题。因此,对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从高中数学视角出发,研究了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的衔接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数学分析对高中数学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应用数学分析的泰勒公式、凹凸函数、极限思想、洛必达法则、拉格朗日乘数法及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知识、思想、方法,来分析、处理高中数学问题,使许多高中数学问题得以简化,充分说明数学分析的知识、思想、方法对高中数学具有居高临下的指导作用,从而也说明对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进行衔接研究具有必要性。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的衔接调查与建议。本文通过对大学一年级数学专业学生进行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衔接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到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方面需要衔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别对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方面进行比较,然后从高中数学的视角出发给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的衔接思考与建议。
朱健民[2](2018)在《新时代如何加强课程、教材及学习者的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作者在新形态教材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中的具体做法,将课程、教材与学习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通过三者间的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指出创新教材形式是融合的基础,好的课程品质是营造优良融合环境的重要保证,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为融合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高焕江[3](2017)在《以Mathematica为辅助教学工具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前期数学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而数学属于“强度框架”课程,加之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课,与专业课没有切近的或直接的联系,高职院校数学教师也存在不能适应当下形势的问题,多方面的原因致使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信息技术的普及在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必将促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模式发生变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对于目前的高职数学教学产生种种不适应,学生学不会、用不了,教师教得累、效果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路可走。Mathematica是一款高度优化的专业软件,其语法规则和表示非常接近数学运算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教学实践发现,高职学生虽然前期数学基础薄弱,但对在计算机上操作软件具有一定心理优势,基于“高职学生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而不是为了研究数学”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将数学软件包融入高职数学教学是可行的,其出发点是为高职数学教师找一个“助手”,为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增加一个“帮手”。本选题定位于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首先阐释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模式、Mathematica软件等几个基本概念,然后介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阐述对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环境的一些理解和思考,在深入研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情感教学理论,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学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以Mathematica软件为辅助教学工具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最后介绍一个教学案例并进行评价反思。具体地说,本文内容分为如下五部分:第一章,介绍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国内外数学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并明确本选题的几个核心概念。第二章,主要阐述高职学校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教学现状。第三章,主要论述对高职学校数学教师、高职学生学情、高职数学教材和高职课堂教学环境等教学要素的认识和思考。第四章,通过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情感教学理论的学习,分析将数学软件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实现条件,构造出以Mathematica软件为辅助教学工具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五章,介绍“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课堂教学案例,并对此进行案例分析和反思。
朱琳[4](2017)在《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线性代数是大学本科最基础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生物化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学、医学等其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它课程不同,线性代数中充斥着大量的定义、定理、证明,学生往往还没有充分理解好一个概念,新的概念和定义、定理纷至沓来。然而,很多学生表示,即使不理解概念,也能套用运算和证明的框架来进行解题。因此,理解学生在概念学习中遭遇的困难,并以此改进教学策略,在线性代数的教学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线性代数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线性空间及其上的线性变换,可以说,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中的核心内容。在通常的教学中,线性空间的概念以形式化的抽象语言呈现,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本研究重点关注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试图探究学生对线性空间概念的理解,揭示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并以此来指导教学策略的设计,旨在不同情境下都能让学生建构起对线性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为:(1)学生是如何理解线性空间概念的?学生在理解线性空间概念的过程中,会遭遇哪些困难?(2)发生教学法指导下的线性空间概念教学是怎样的?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线性空间概念的理解?本研究首先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初始的研究模型,包括分析学生概念理解的发生演变模型和概念认知模型,以及发生教学法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模型。然后,研究者对沪上一所教育部直属985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按照分析与准备、设计与实施、结果与评价、反思与修正四个部分展开,通过问卷调查、质性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初始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形成研究成果。本研究的结论为:(1)绝大部分学生属于概念意象和概念定义的弱关联型;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达到"对象"和"图式"的心理认知阶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容易受到三维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旧有认知的干扰。(2)学生在学习抽象的线性空间概念时,容易遭遇包括抽象的困难、直觉的迷失、对术语理解的困难和概念之间缺乏关联的困难。(3)发生教学法下指导下的教学,可以基于历史发生分析、知识逻辑分析、心理认知分析、社会文化分析四种视角分析的基础,按照必要性、直观性、关联性、应用性、系统性五个原则进行设计,依照why-what-how to learn-how to use(简称WWHH)四个步骤进行教学。(4)发生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下,可以丰富学生的概念意象,使得学优生完成从程序到对象、图式阶段的提升,实现从概念定义和概念意象的弱关联到灵活转换型的转变:中等生实现从行动阶段到程序阶段的转变;学差生实现从概念定义和概念意象的分离型向弱关联型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线性空间概念的理解。本研究的价值在于,首先,关注具体的数学概念学习过程,利用APOS的发生演变理论、概念意象和概念定义、概念图理论,在实证的基础上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概念理解的发展变化予以描述和分析。其二,在发生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构建了适合于本土国情、适合于大学生认知特点、适合线性代数教学的教学设计实施模型。不仅可以研究学生的学,还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杨博谛,赵天绪[5](2017)在《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数学作为中学阶段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观念的延伸和拓展,是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之间的衔接问题依然是我国教育改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改革教育模式,使各教育阶段自然过渡;提升教学目标,使其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完善教学内容,使脱节知识得以补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创新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孟晶[6](2017)在《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情境性和功能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材在学校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媒介。教材的编写质量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材的编写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就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做了研究,但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例题的研究还比较少,并且涉及教材例题功能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教材例题的情境设置及其功能应用方面的挖掘程度还有待提高,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例题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情境性与功能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人教版、北师版、西师版三个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情境进行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得到的前人情境分类,并结合这三个版本教材的自身特点,进而形成本文情境分类的基础。本文将例题情境分为五类:无情境、个人生活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其他学科情境、动画情境。2、比较三版本教材在例题情境因素上的异同点,总结出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情境分布特点:生活情境(包括个人生活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占比较高,其次是无情境,而动画情境和其他学科情境的比重较低。3、对人教版、北师版、西师版三版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功能进行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得到的前人功能分类,并结合这三个版本教材的自身特点,形成本文例题功能分类的基础。本文将例题功能分为六类:理解概念、巩固知识、思维训练、培养动手操作、锻炼观察力、解决实际问题。4、比较三版本教材在例题功能因素上的异同点,总结出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功能分布特点:巩固知识类题目居多,其次是解决实际问题类,接着依次是理解概念、思维训练、培养动手操作和锻炼观察力四种功能。5、先将三版本例题看作一个整体,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情境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之间的关系。接着分版本、分知识领域来探讨例题情境和功能的关系,并作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例题功能与情境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即情境越复杂例题具有的功能就越强。另外,发现无情境和巩固知识功能的关联度最高,这说明无情境的例题主要是用来巩固知识;而其他学科情境和锻炼观察力功能之间的关联度最低,几乎不相关。6、对以上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得出本文的结论和建议:①在例题情境设置方面,应该适当降低例题无情境的比例,增加其他学科情境类例题的数量。②在例题功能设置方面,例题在各功能上的分布基本合理,但是涉及的功能类型较少,因此,今后的例题编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涉及其他功能的例题,比如培养数学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等。③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应该增强生活情境与思维训练、培养动手操作、锻炼观察之间的关联度。
闵越[7](2017)在《多元文化视角下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多元文化是世界各国业已存在的文化事实,多元文化间的相互融通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多元文化是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是人的文化素养,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文化是艺术的本体,艺术是文化的精华,艺术教育必然跟随文化的嬗变发生合理的应变,实现人与社会的价值。“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社会发展趋势使得中职教育不能局限在狭隘的技术教育层面,而应重视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注重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统一,实现“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用艺术审美精致专业技术,从粗憨、实用转向追求精细、美感,培养精益求精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中职学生始于求其“适”,进而求其“美”,从“生存”转向“优存”。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将公共艺术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艺术课程是艺术教育的核心,艺术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直接影响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而现有研究中关于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研究较少。多元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为艺术课程设计提供广阔的研究视角,反之,艺术课程设计能使多元文化成为可能。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讨论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问题迫在眉睫。除绪论部分,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部分,探讨了多元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影响。首先,多元文化促进艺术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即从一元思维转向多元思维,讨论了艺术与人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以及艺术与美学的关系,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实际内涵了艺术课程与师生、艺术课程与文化、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艺术课程与美学文本的关系。其次,多元文化推进了艺术教育模式的变革,具体来说,促进艺术教育目标的扩展与深入,注重人文情感性与社会功利性的平衡;保证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连贯性与综合性,保持“纵向有序,横向丰裕”的状态;促进艺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以及艺术教学评价的主体性与过程性,保证艺术教育的动态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生艺术化”的实现。第二部分,展开对中职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本研究选取云南X中职学校为调研学校,因为该校十分重视公共艺术课程,其课程设置较为合理,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并且根据国家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及国规版教材,结合地区和学校特点开发了公共艺术教材。课程只有涉及人时才会存在,教师与学生是课程最重要的主体。为了深入调查,分别设计师生问卷、编制师生访谈提纲。文中详细论述了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实证研究设计。围绕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认识,针对艺术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以及其它文化基础课程教师三类教师展开调查;对于学生层面,基于“三维课程目标”,围绕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的效果展开调查。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较为详细的调查结论,并分别分析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原因。第三部分,确定多元文化视角下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在课程与人(师生)、文化、美学文本关联性的基础上,从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一体”的文化自觉理论,提出个人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人的文化自觉性首先体现在人对自身的认识,人总是按美的规律塑造自己,“美”使认识自我这一过程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公共艺术课程观念和价值追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与本质,艺术、课程同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学生需求、学科特性,确立生命美学与生活美学为公共艺术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理想的可能,实现“各美其美”的诗意人生到“美美与共”的和谐社会。第四部分,建构多元文化视角下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路径。以生命的完整性与现实性为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以“间性”基础上多元主体的交往与对话为过程考量,以追求生命之美与生活之美为课程设计的理想归宿,确定了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思路。通过对“三维目标”、“五i”与“七i”课程观辩证地认识与借鉴,基于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分析,确定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要素,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方”与“圆”的偏好,构建了“外圆内方”的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模型,设计了详细的“六i”课程目标,即智慧(intelligence)、交往(interaction)、兴趣(interest)、直觉(intuition)、想象(imagination)、理解(interpretation),其中“智慧”为总目标,是真善美的统一、理想人格的体现;交往、兴趣、直觉、想象、理解为分目标,也是达成智慧的要素。交往是根本,兴趣是动力,直觉、想象、理解既是审美的三阶段也是审美能力的结构。基于“六i”课程目标,确定了“博”、“雅”、“通”的课程内容三原则,强调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审美性、完整性。设计了“多维度比较组织”、“按主题组织”、“按工作任务组织”三种组织方式,并针对三种方式设计了具体的案例。第五部分,论述多元文化视角下对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思考和建议。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核心”、“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生成性过程”三个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重点问题,为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提供启示性与选择性。其次,结合实地调查与设计经验,为公共艺术课程设计者提出了两点建议,任课教师作为最直接的课程设计者,为促进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注重知识积累与美学素养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多角色转换与多主体的交流。
卜兵,陈巨龙,金玉子[8](2016)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如何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点想法,并给出一些教学案例。
马儒宁,朱晓星,唐月红,王正盛[9](2016)在《基于研讨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改变传统的围绕考试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笔者尝试建立基于"设计思想—提出问题—探索问题—推广应用—课后反思"过程的研讨班教学模式,与正常课堂授课相结合,提供深入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平台;同时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高等数学竞赛,建立起促进学习的激励机制;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规范且系统的学习内容,有力促进大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史凌娟[10](2016)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实验研究 ——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以数学史为载体凸显数学文化教学。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实践者的关注,也得到了数学教育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这个问题的目的,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是要深化对数学的认识,同时要更好地促进数学未来的发展;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希望借由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互动,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效。首先,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访谈寻找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其次,在文献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学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研究,提出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四个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合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以检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有效性。这项研究的结论是:第一,在数学教学中,把握好融入数学史的时机、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第二,认识到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在符合真实性、合理性、趣味性、灵活性原则的基础上,有效选择、组合、加工可以融入的数学史内容,并构建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教学流程。第三,教师要具有高观点的数学知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教学研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然而,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该项研究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够透彻和深入,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对此进行弥补。
二、《工科数学分析基础》教材的使用和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科数学分析基础》教材的使用和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衔接问题的研究 ——从高中数学视角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教材的选取 |
1.5 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综述 |
2.1.1 高中数学 |
2.1.2 数学分析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四章 数学分析对高中数学的指导作用 |
4.1 泰勒公式 |
4.2 凹凸函数 |
4.3 极限思想 |
4.4 洛必达法则 |
4.5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4.6 拉格朗日乘数法 |
第五章 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的衔接调查与建议 |
5.1 调查分析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对象 |
5.1.3 调查结果 |
5.2 教学内容方面 |
5.2.1 教学内容的比较 |
5.2.2 教学内容衔接的思考与建议 |
5.3 教学方式方面 |
5.3.1 教学方式的比较 |
5.3.2 教学方式衔接的思考与建议 |
5.4 学习方式方面 |
5.4.1 学习方式的比较 |
5.4.2 学习方式衔接的思考与建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衔接情况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新时代如何加强课程、教材及学习者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教材形式打牢融合基础 |
1.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教材建设 |
2. 立足本校建设与MOOC相关联的高等数学教材 |
二、提升课程品质创造融合环境 |
1. 中国特色在线开放课程迅猛发展 |
2. 在线开放课程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 |
3. 探索课程建设模式提高课程品质 |
三、分析学习群体注入融合活力 |
1. 广大学习者积极参与赋予课程生命力 |
2. 调动本校学生参与在线课程学习积极性 |
3. 在复变函数教学中尝试全程翻转教学实践 |
(3)以Mathematica为辅助教学工具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 |
1.3 选题的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高职院校 |
1.4.2 高职数学 |
1.4.3 教学模式 |
1.4.4 Mathematica |
1.5 选题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 |
1.5.2 国内研究 |
1.6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思路 |
2 高职数学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高职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 |
2.1.1 高职数学课程的性质 |
2.1.2 高职数学课程的地位 |
2.1.3 高职数学课程的作用 |
2.2 高职数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1 高职数学课程的作用遭质疑 |
2.2.2 高职生数学学习动力不足 |
2.2.3 高职数学教学知识体系封闭忽视专业应用 |
3 对高职数学教学的理性思考 |
3.1 高职学校数学教师 |
3.1.1 高职教育对教师素质的一般要求 |
3.1.2 高职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3.2 高职学校学生学情 |
3.3 高职学校数学教材 |
3.4 高职学校课堂教学环境 |
3.5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
4 以Mathematica为辅助教学工具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
4.1 理论依据 |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4.1.2 自我效能理论 |
4.1.3 情感教学理论 |
4.2 要素分析 |
4.2.1 实现条件 |
4.2.2 Mathematica的特点 |
4.3 模型框架 |
4.3.1 创设情境 |
4.3.2 探讨问题 |
4.3.3 导出概念 |
4.3.4 助推迁移 |
4.3.5 总结反思 |
4.4 教学策略 |
4.4.1 教学内容加工策略 |
4.4.2 教学内容呈现策略 |
4.4.3 变式训练策略 |
4.4.4 数学建模策略 |
4.4.5 情感教学策略 |
4.5 教学评价 |
5 教学案例与反思 |
5.1 教学案例 |
5.2 案例分析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高等代数思维的特点 |
2.2 概念学习理论 |
2.2.1 什么是概念? |
2.2.2 概念教学的原则 |
2.2.3 概念意象与概念定义 |
2.2.4 APOS理论 |
2.2.5 概念图理论 |
2.3 线性代数教与学的研究 |
2.3.1 学生理解的困难与原因 |
2.3.2 教学研究与设计 |
2.3.3 我国的线性代数课程发展与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发生教学法的原理 |
3.2 发生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
3.3 发生教学法的实证研究 |
4. 研究过程与方法 |
4.1 时间进程与研究流程 |
4.2 研究对象 |
4.2.1 学校 |
4.2.2 课程与教材 |
4.2.3 教师及研究人员 |
4.2.4 学生 |
4.2.5 专家 |
4.3 研究方法 |
4.4 数据收集 |
5. 前期准备阶段 |
5.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5.1.1 学生对向量的概念意象 |
5.1.2 学生对线性空间的概念意象 |
5.1.3 学生对线性代数学习的态度和信念 |
5.2 专家访谈的结果 |
5.2.1 线性代数的学科特点 |
5.2.2 线性代数的核心内容 |
5.2.3 专家对线性空间、向量的概念意象 |
5.2.4 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
5.2.5 对线性代数和线性空间的教学建议 |
5.3 初始模型的建立 |
5.3.1 概念教学的原则 |
5.3.2 教学设计的步骤 |
5.3.3 概念认知模型 |
5.3.4 发生演变模型 |
6. 研究的第一阶段 |
6.1 分析与准备 |
6.1.1 历史视角分析 |
6.1.2 知识的逻辑结构分析 |
6.1.3 学生的心理认知分析 |
6.1.4 社会-文化视角分析 |
6.2 设计与实施 |
6.2.1 教学内容与顺序 |
6.2.2 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 |
6.2.3 教学实施过程 |
6.3 结果与评价 |
6.3.1 学生对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理解 |
6.3.2 学生对基的理解 |
6.3.3 学生对线性空间的理解 |
6.3.4 学生对向量的理解 |
6.3.5 教学前后学生的理解对比 |
6.4 反思与修正 |
7. 研究的第二阶段 |
7.1 分析与准备 |
7.2 设计与实施 |
7.2.1 教学顺序 |
7.2.2 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 |
7.2.3 教学实施过程 |
7.3 结果与评价 |
7.3.1 学生对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理解 |
7.3.2 学生对基的理解 |
7.3.3 学生对线性空间的理解 |
7.3.4 学生对向量的理解 |
7.4 教学反思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1.1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
8.1.2 学生遭遇的困难 |
8.1.3 发生教学法下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
8.1.4 教学框架的可行性 |
8.2 研究启示与局限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期末问卷调查 |
附录2 第一阶段研究后测问卷 |
附录3 第二阶段研究后测问卷1 |
附录4 第二阶段研究后测问卷2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衔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教育模式改革导致的衔接问题。 |
2. 教学目标不同导致的衔接问题。 |
3. 教学内容脱节导致的衔接问题。 |
4. 教学方法变化导致的衔接问题。 |
5. 学习方式差异导致的衔接问题。 |
三、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衔接的对策与建议 |
1. 改革教育模式, 使各教育阶段自然过渡。 |
2. 提升教学目标, 使其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
3. 完善教学内容, 使脱节知识得以补充。 |
4.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让学生始终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
5. 创新学习方式, 使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
(6)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情境性和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难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数学教材例题的相关研究 |
二、数学例题情境性的相关研究 |
三、数学例题功能性的相关研究 |
四、例题情境和功能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例题情境与功能分类标准的确定 |
第一节 例题情境性分类标准 |
一、分类标准 |
二、分类细则 |
第二节 例题功能性分类标准 |
一、分类标准 |
二、分类细则 |
第四章 例题的情境性和功能性研究 |
第一节 例题的分向统计 |
一、例题分年级统计 |
二、例题分知识领域统计 |
第二节 例题的情境性研究 |
一、人教版教材例题情境研究 |
二、北师版教材例题情境研究 |
三、西师版教材例题情境研究 |
四、三版本教材主要异同点比较 |
五、小结 |
第三节 例题的功能性研究 |
一、人教版教材例题功能研究 |
二、北师版教材例题功能研究 |
三、西师版教材例题功能研究 |
四、三版本教材主要异同点比较 |
五、本节小结 |
第四节 例题的情境性、功能性的关系研究 |
一、例题情境和功能整体关系研究 |
二、例题情境和功能分版本关系研究 |
三、例题情境和功能分知识领域关系研究 |
四、本节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建议 |
第三节 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多元文化视角下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多元文化时代的呼唤:艺术教育的使命 |
(二)适者生存美者优存:中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
(三)艺术教育的质量保障:艺术课程设计的功能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内外艺术教育研究 |
1、国外艺术教育研究现状 |
2、国内艺术教育研究现状 |
(二)中职院校课程设计研究 |
1、中职院校课程设计理念研究 |
2、中职院校课程设计的现状研究 |
3、中职院校课程设计的未来发展研究 |
(三)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
1、公共艺术课程结构的研究 |
2、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研究 |
3、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研究 |
4、公共艺术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
(四)相关研究的研究不足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多元文化 |
(二)课程与课程设计 |
1、课程 |
2、课程设计 |
(三)公共艺术课程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第一章 多元文化视角下对艺术教育的思考 |
一、多元文化促进艺术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 |
(一)艺术与人生 |
(二)艺术与文化 |
(三)艺术与科学 |
(四)艺术与美学 |
二、多元文化推进艺术教育模式的变革 |
(一)艺术教育目标的扩展与深入 |
(二)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连贯性与综合性 |
(三)艺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
(四)艺术教学评价的主体性与过程性 |
第二章 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调查与分析——以云南X中职学校为例 |
一、教师层面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变量 |
3、研究方法与手段 |
4、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结果与发现 |
1、教师的基本态度 |
2、教师的交流合作 |
3、教师的教育观念 |
4、教师的审美意识 |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教师教育研究的缺乏 |
2、教师美学素养的缺失 |
3、教师合作意识的淡漠 |
二、学生层面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变量 |
3、研究方法与手段 |
4、研究对象 |
5、问卷结构与信效度检验 |
(二)研究结果与发现 |
1、学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效果各维度总体情况分析 |
2、学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效果各维度具体题项分析 |
3、学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足 |
2、自主学习能力低,学习主动性差 |
3、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视角下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价值取向 |
一、生命美学取向 |
(一)生命主体:存在之美与身心之美 |
(二)生命活力:创造之美与竞争之美 |
(三)生命升华:人格之美与真情之美 |
二、生活美学取向 |
(一)生活审美化:超越现实 |
(二)审美生活化:深入现实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视角下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路径 |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思路 |
(一)逻辑起点:生命的完整性与现实性 |
(二)过程考量:“间性”基础上的交往与对话 |
(三)理想归宿:生命之美与生活之美 |
二、中职公共艺术课程目标的确定 |
(一)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模型的构建 |
1、对三维课程目标的分析 |
2、“五I”、“七I”课程观对课程目标的启示 |
3、艺术鉴赏心理过程分析与公共艺术课程目标要素确定 |
4、“外圆内方”的公共艺术课程球体目标模型的构建 |
(二)公共艺术课程“六I”目标:总目标与分目标阐述 |
1、总目标:智慧目标(Intelligence)——真善美的统一 |
2、分目标一:交往目标(Interaction)——根本 |
3、分目标二:兴趣目标(Interest)——动力 |
4、分目标三:直觉目标(Intuition)——审美直觉 |
5、分目标四:想象目标(Imagination)——审美体验 |
6、分目标五:理解目标(Interpretation)——审美升华 |
三、基于“六I”课程目标的公共艺术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
(一)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1、“博”:公共艺术课程内容多元性 |
2、“雅”:公共艺术课程内容审美性 |
3、“通”:公共艺术课程内容完整性 |
(二)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
1、多维度比较组织 |
2、按主题组织 |
3、按工作任务组织 |
第五章 多元文化视角下对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思考与建议 |
一、进行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以人为核心:始终关注和创造生命之美与生活之美 |
(二)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灵活把握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
(三)生成性的过程:展开有效而持续地多元主体对话与交往 |
二、给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一)加强自身知识积累,提升自身美学素养 |
(二)注重多角色转换,加强多主体的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B 教师问卷 |
附录C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D 学生调查问卷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重教材的选择 |
二、注重将微积分发展史贯穿到教学过程中 |
三、注重“授渔”与“引惑”的教与学关系 |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五、结束语 |
(9)基于研讨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重考试”向“重能力”模式培养的转变 |
2侧重“主动学习”和“师生交互”,拓展“重能力”模式的内涵 |
3教学成果总结 |
4结语 |
(10)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实验研究 ——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史的重要性 |
1.1.2 数学史融入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的步骤 |
1.4.2 研究的进度安排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与方法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3 研究的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调查法 |
3.3.4 实验法 |
3.3.5 课堂观察法 |
3.3.6 案例分析法 |
3.4 研究的工具 |
3.4.1 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3.4.2 学生现有数学史知识情况调查问卷 |
3.4.3 数学教师现有数学史储备情况访谈提纲 |
3.4.4 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3.4.5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教研组教师教案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情况的调查研究 |
4.1 问卷调查 |
4.1.1 调查的目的 |
4.1.2 数据的收集与编码 |
4.1.3 调查的结果及其分析 |
4.2 访谈调查 |
4.2.1 访谈对象 |
4.2.2 访谈过程记录 |
4.2.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3 调查与访谈的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5.1 弗莱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
5.2 建构主义理论 |
5.3 人本主义理论 |
5.4 构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中的原则 |
5.5 小节 |
第6章 实验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变量 |
6.2.3 实验假设 |
6.2.4 教材分析 |
6.3 实验过程 |
6.4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 |
6.4.1 考试成绩结果初步分析 |
6.4.2 实验班实验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 |
6.4.3 实验班、对照班试验后独立样本T检验 |
6.4.4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6.5 教学案例分析 |
6.5.1 集合与元素 |
6.5.2 弧度制 |
6.5.3 采用片段式融入数学史的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1.1 调查的结论 |
7.1.2 实验的结论 |
7.1.3 研究的结论 |
7.2 对研究的反思 |
7.3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高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高职学生现有数学史知识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高职数学教师现有数学史知识储备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D: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知识情况调查问卷(后测) |
附录E:学生数学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后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工科数学分析基础》教材的使用和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数学与数学分析衔接问题的研究 ——从高中数学视角出发[D]. 赵莎.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2]新时代如何加强课程、教材及学习者的融合[J]. 朱健民.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9)
- [3]以Mathematica为辅助教学工具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D]. 高焕江.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4)
- [4]基于发生教学法的线性空间概念的教学研究[D]. 朱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5]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分析及对策研究[J]. 杨博谛,赵天绪.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5)
- [6]小学数学教材例题的情境性和功能性研究[D]. 孟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7]多元文化视角下中职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研究[D]. 闵越. 云南民族大学, 2017(01)
- [8]《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J]. 卜兵,陈巨龙,金玉子.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6(04)
- [9]基于研讨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 马儒宁,朱晓星,唐月红,王正盛.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6(04)
- [10]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实验研究 ——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史凌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