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3-D地震属性划分地质钻井危险区的范围(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1](2021)在《基于电阻率探测的煤矿采空区覆岩性状与场地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层采出后形成采空区,而采空区的长期存在将始终面临稳定性问题,从开采到停采后漫长时间内由采空区失稳引发的地表塌陷层出不穷。随着城市用地不断外扩,采空区场地开始转化作为建筑用地,但面临诸多问题。目前对煤矿采空区认识尚且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尝试以电阻率为切入点深入认识煤矿采空区。推导非饱和岩石电阻率公式及受压岩石体积应变与电阻率关系式,提出基于电阻率的损伤变量计算方法以描述覆岩损伤演化;采用Res2d对采空区及岩体结构面进行电阻率正演与反演;依据三带电阻率特征提出基于电阻率探测、理论公式与钻孔揭露的点面结合的方法确定三带高度;明确电阻率与渗透性关系,引出渗透率比描述覆岩渗透变异性;依据损伤力学、电阻率和波速相关性验证采用电阻率计算岩体力学参数的合理性,结合RFPA数值试验与物理试验建立电阻率与力学参数的量化关系;结合岩体波速分级初步探讨依据电阻率判定覆岩岩性的可行性。将以上研究内容应用到鹤壁某煤矿采空区,采用FLAC3D模拟覆岩运移,将概率积分法、In SAR监测、地表变形观测结果作为验证,据此对场地稳定性进行评价,综合得出采空区场地稳定。本文研究将为采空区工程地质认识与场地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张刚艳[2](2021)在《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机理与区域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在下组煤或深部开采时,多面临超薄隔水层条件下承压水体上安全开采问题,而底板“弱面”区极易诱发突水事故,其破坏过程、形态,矿压水压联合作用下的突水机理、超薄隔水层底板水害的高效治理等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论文以深部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案例与现象为出发点,定量化分析了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主控因素,分析了岩溶承压水沿薄弱区突破的力学机理,对承压水弱面突破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基于承压水体上精细化探查的危险性评价,提出区域性修复的治理技术。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各因素对底板突水的贡献大小排序为:地质构造>底板隔水层厚度>含水层水压>工作面斜长>煤层采厚。(2)构建了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主控因素体系。分别从地质构造、底板相对隔水层、承压含水层、矿山压力四大类控制因素构建了超薄隔水层承压水体上开采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体系。(3)将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分为三种类型:底板完整弱面突水、底板隐伏构造弱面突水和底板多重构造弱面突水,并分析了各类型底板所能承受的极限水压值;从岩石破裂、裂隙演化、声发射事件等综合分析,认为采动弱面裂隙发生发展是个动态过程,抗压关键层的力学性质、厚度、所处层位是关键影响因素;建立了基础力学模型、突水灾变力学判据和弱面失稳破坏条件。(4)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场应力在煤壁与采空区实现常规切换,但存在构造弱面时,由于底板相对隔水层较薄,在构造区率先形成应力集中区,使得构造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当工作面推进到一定位置后采动破坏带与弱面裂隙贯通,形成导水通道,承压水显现自下而上的递进导升特征。(5)对示范工作面进行了“两探”的地质条件精细探查,圈定了富水区、构造区等;基于物探、钻探精细化地质探查结果,采用脆弱性指数法对超薄隔水层底板承压水体上开采进行了评价,进行了底板脆弱性分区。(6)对承压水体上开采安全性,采用底板防水煤岩柱合理留设进行判别。采用阻水系数法评价关键抗压层的阻水能力,提出抗压关键层的力学强度、厚度、空间位置等的重要作用。(7)采用区域注浆修复技术对底板进行增厚作业,提出了区域注浆治理技术一般治理模式以及立体化检测技术。示范工作面采用井下区域治理技术对奥灰顶界面进行了改造,经检验效果良好。
马正徐[3](2020)在《毛坞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本文研究对象为毛坞滑坡,该滑坡位于浙江省建德市约60°方向,距离建德市区直距约为35km,北侧紧邻桐庐县,经G320国道、县道徐七线便可直达,交通便利。根据毛坞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及水文地质环境资料,分析毛坞滑坡体的形成原因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采用赤平投影法对岩石的节理发育特征及裂隙特征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极限平衡的方法,计算毛坞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并评价滑坡的稳定性程度;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建立毛坞滑坡概念模型,研究滑坡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判断其稳定性程度;根据毛坞滑坡的现状建议合适的工程防治方法,主要成果如下:(1)滑坡整体呈“撮箕”形,坡面的裂缝呈“羽”状,后缘裂缝及两侧的沟谷形成滑坡边界。主滑方向为295°,滑坡坡面上部缓下部陡,平均坡度14°,毛坞滑坡为小型中层推移式顺层岩质滑坡。影响毛坞滑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水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2)结合毛坞滑坡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采用赤平投影法对岩石裂隙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区发育两组节理,且两组节理和岩层产状切割。节理面产状为①210°∠65°;②335°∠80°。层面产状为③300°∠40°,边坡产状295°∠20°。节理裂隙①,与滑坡面近直交,为有利结构面。节理②,与毛坞滑坡的层理产状呈顺坡外倾,结构面外倾,相交的角度小于坡面的坡角,属于不利结构面,组合不稳定,沿该组节理裂隙和层理发生破坏。(3)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毛坞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毛坞滑坡的安全系数为1.203,滑坡状态为欠稳定;在暴雨状态下,毛坞滑坡的安全系数为0.993,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4)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法,对毛坞滑坡体进行模拟探究,根据天然及暴雨工况下塑性区分析、应力场与应变场下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滑动状态进行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状况下,求解毛坞滑坡的安全系数为1.02,滑坡状态欠稳定;暴雨状态下,求解安全系数为0.99,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对比极限平衡法的研究结果,二者结论一致。(5)依据毛坞滑坡的基本特征及研究评价结果,建议采用截排水、支挡工程,以及削坡卸载作为毛坞滑坡的防治方案。图45表8参考文献90
蒙彦[4](2020)在《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文中提出广花盆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北部核心位置,是我国典型的浅覆盖型岩溶区,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和极端气候变化,岩溶塌陷已成为该地区最为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是地方国土空间规划布局、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地质灾害问题。纵观国内外的岩溶塌陷研究,“成因机制、识别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五位一体的技术理论框架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到目前为止,“在哪塌,何时塌,如何塌”的问题依然没有很好解决,岩溶塌陷的防治依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主要表现在成因机制量化程度不够、隐患识别评价方法精度不足,监测预警技术方法单一、阈值难于获取等方面。论文在对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形成地质背景、岩溶塌陷时空分布现状和发育规律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作用方式、力学机制和形成过程组合的思路建立了潜蚀-断裂-坍塌、潜蚀-吸压-陷落、贯穿-抽吸-流漏和振动-液化-垮塌四种岩溶塌陷发育模式。从岩溶塌陷关键触发因素出发,运用地下水水位变幅、地下水流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浑浊度四个指标组合进行了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研究,发现并证明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土洞发育的关系,运用“异常数据分析法”实现了岩溶塌陷发生时间的预测预报,通过地下水浑浊度土壤流失累积曲线反映了土洞形成发育的过程与阶段,采取能量物质转化守恒思路将四种方法进行组合的方式进行了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综合分析,结果可大幅度提高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预警精度和水平,利于实际推广应用。在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区划中,考虑了防控措施对岩溶塌陷危险性的影响,选用了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块GDP分布指标对岩溶塌陷易损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基于地下水水位降深安全开采控制的岩溶塌陷防控思路,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论文取得如下主要认识:一是广花盆地的地质条件非常利于岩溶塌陷发育,是开展岩溶塌陷综合研究的理想场所。广花盆地为浅覆盖型岩溶区,标高负35米-负80米岩溶发育最强,以大中型溶洞为主,岩溶发育最深可达地下427米,岩溶地下水丰富,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后波动幅度巨大,极易导致岩溶塌陷。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对应着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85%以上与地下工程开挖、石灰石矿山开采、水源地抽水和基础工程施等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按照作用方式、力学机制和形成过程组合思路建立的潜蚀-断裂-坍塌、潜蚀-吸压-陷落、贯穿-抽吸-流漏和振动-液化-垮塌四种发育模式利于全面认识广花盆地岩溶塌陷的触发因素和形成机制,便于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二是通过多参数监测可以大幅度提高广花盆地的岩溶塌陷预警精度和水平。从岩溶塌陷关键触发因素出发,运用地下水水位变幅、地下水流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浑浊度四个指标组合进行了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监测预警能够反映土洞区域发育情况,地下水水位变幅和地下水流速监测预警能够预判岩溶塌陷发生的时间,地下水浑浊度监测预警能够动态反映岩溶塌陷的形成演化过程,可以用于岩溶塌陷发生区域和形成时间的预警,通过能量物质转化守恒思路将四种方法组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岩溶塌陷监测预警精度和水平,且利于实际推广应用。三是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高风险区比重大,需加强防控工作。从易发性、危险性和易损性三个层次对广花盆地岩溶塌陷进行了风险区划研究,在指标运用上综合考虑了岩土水相互作用、触发因素、防控措施、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块GDP等参数,结果表明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高风险区面积为416.18 km2,占可溶岩总面积的58.15%,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的花都区、白云区和佛山市的南海区。针对触发因素因子中,水源开采水位降深因子权重最大的评估结果,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广花盆地预防岩溶塌陷发生的地下水安全开采降深为9米,地下水禁采区范围划分半径为700米的结论,该结果可以宏观上指导广花盆地岩溶塌陷防控。同时提出了控制水位降深、改变抽水方式、划定禁采区范围等有针对性的岩溶塌陷防控措施和建议。
徐维[5](2020)在《龙王沟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关于承压水体上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这一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底板防治水相关研究较少,为保证同类矿井的安全开采和可持续发展,论文以龙王沟煤矿地质资料为依托,研究该矿6#煤层承压水体上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的底板突水危险性。根据土力学、矿山压力等理论分析得到煤层厚度与底板破坏深度为线性关系,煤层越厚,底板破坏深度越大;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61601工作面的回采过程进行模拟,从底板岩移演化特征、底板应力演化特征、塑性变形特征三个方面分析特厚煤层采动影响下煤层底板隔水层的破坏过程、破坏深度和破坏规律;针对龙王沟矿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征,建立了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共计11个主控因素,包括富水性、渗透性、水压、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构造交点、隔水层厚度、等效隔水层厚度和脆塑岩厚度比、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和底板破坏深度,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运用插值方法建立各主控因素专题图;通过不确定性数学中的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提出了适用于龙王沟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新型方法——区间灰色最优聚类模型,以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为基础,以GIS的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能力为技术支撑,得到龙王沟6#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分区图,获得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和危险四个等级的位置和面积信息;采用“五图双系数法”以“带压系数”和“突水系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三级判别”以及矿区实际情况,建立四个评价标准对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最后得到了龙王沟6#煤层带压开采评价分区图,从图中得到出各区域的底板突水类型以及整个矿井各评价标准的范围和面积信息;分别运用GM(1,1)模型和基于振荡序列的GM(1,1)模型建立矿井涌水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振荡序列的GM(1,1)模型精度较高,更适用于龙王沟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用“大井法”预测61601工作面回采期间底板奥灰水涌水量,得到Q(28)550.71m3/d=22.95m3/h;提出“分区评价、明确隐患,精细探查、先探后掘,注浆改造、先治后采,全程监控、全面设防”的底板防治水总体思路,重点做好奥灰超前区域性治理工作,达到矿井安全开采的要求,并提出了底板奥灰水探查治理层次注浆加固方案。该论文有图36幅,表21个,参考文献90篇。
付宇[6](2019)在《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文中提出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也是我国岩溶分布的主要地区。目前探查出的可溶岩面积约占城区面积的10.8%,且多为覆盖型岩溶,埋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必须借助于勘探手段,才能查明岩溶的发育程度或分布情况。如何准确、经济的确定城市地下岩溶性质及位置规模等特征,是当前城市岩溶探测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开展城市岩溶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深圳地区早期曾发生过20多次岩溶塌陷,分布在全市各区覆盖层较薄区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居民房屋倒塌、工程项目停顿等,损失巨大。目前深圳已被划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大,国际影响大,一旦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不可估量的损失。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集中区,塌陷引发的风险最为突出。因此,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探明城市地下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开展城市岩溶塌陷风险评价研究,是确保位于岩溶分布区城市地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本文以深圳某区30km2范围为研究区域,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城市岩溶的探测、发育分布、塌陷风险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采用了适合城市岩溶的综合探测方法,揭示了地下岩溶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在岩溶塌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研究区塌陷点岩溶塌陷的作用机理。基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将城市法定图则应用于风险评价,结合岩溶塌陷形成的基础地质条件、人为条件、承灾体易损性条件,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构建了研究区风险评价体系和模型,实现了研究区地面塌陷灾害的风险等级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是:(1)综合研究了岩溶区地质环境背景区域可溶岩为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的大理岩、灰岩,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冲洪积和残坡积下,少量位于石炭系测水组砂岩和花岗岩之下。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的富水程度为中等,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富水程度为贫乏中等。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存在多条断裂,将研究区与周围切割开。北西向碧岭断裂、北东向的汤坑断裂、北东向的坪山断裂、北西向的咸水湖断裂对区域岩溶发育影响最大。(2)采用了适合城市环境下的岩溶综合探测方法以前期科研成果为基础,遵循重点区域重点调查原则,以探明溶洞、土洞为目标,使用了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弹性波CT、瞬变电磁这四种物探方法以及钻探手段对重点区域展开探测,共完成高密度电法测线48条,地质雷达测线14条,弹性波CT成像3对,瞬变电磁测线2条,地质钻孔共43个。经反复对比试验,综合考虑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研究区岩溶进行探测,对重点区域实施钻探验证,搜集片区已有钻探数据对物探成果进行补充,探明了研究区溶洞的位置、规模、形态及填充,是一种快捷、经济、无损且较好地反映城市地下岩溶信息的有效方案。(3)揭示了城市岩溶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区岩溶主要是覆盖型岩溶,分布全区。岩溶发育形态以溶洞、土洞、溶蚀溶槽为主,岩溶总体上处于弱中等发育的水平。溶洞多为半填充、全填充溶洞,从西到东,溶洞填充物呈现出含砾粘性土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细沙、中粗砂这一变化过程。大部分无填充,半填充溶洞处于发育期。溶洞剖面整体呈现出椭圆形或不规则面状。溶洞总体分布呈现出较大的不均匀性,溶洞发育以小中型溶洞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及西部,大型溶洞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仅有少量大型、特大型溶洞分布。多层溶洞主要分布在硼茜矿区东侧,牛角龙区域和咸水湖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岩溶高程分布规律呈西高东低的趋势,与区域地势变化一致。岩溶垂向分布规律表现为随深度增加发育逐渐减弱,总体在1540m埋深范围比较发育,多层溶洞发育深度较浅。随着埋深的增加,小型、中型溶洞比例逐渐降低,而大型特大型溶洞比例逐渐增加。反映在平面上岩溶发育深度规律为西部发育较浅,中部发育最深,东部发育深度次之。岩溶发育主要受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条件的影响。其中地质构造起主导作用,区域内存在多条断裂构造,在丰富的的地表水系、地下水补给作用下,不仅为地下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控制了岩溶发育方向。(4)研究了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机理分析得出研究区岩溶塌陷主要受岩溶发育、岩性、盖层条件影响,并存在大气降水、地下水位波动、人类抽排地下水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了研究区塌陷点受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下降的致塌机理。对咸水湖塌陷点的降雨下渗致塌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在覆盖层较薄的岩溶地区,在降雨或积水影响下,当上部土体达到饱和或有一定深度的降水,土体重度增加,可能发生岩溶地面塌陷。(5)构建了城市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敏感因子分析、专家决策等多种方法,主要考虑了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水位变幅、岩溶发育深度这三种基础因子对塌陷的影响,重点考虑到城市岩溶塌陷受人类活动强度这一人为因素的影响,将城市法定图则纳入评价计算,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风险度评价数学模型进行风险性计算,对研究区进行了岩溶塌陷的风险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高、中、低、无四个风险等级,其中岩溶塌陷的高风险区,面积为2.53km2;中等风险区面积为6.5km2,低风险区面积约为4.74km2。无风险区为研究区内非碳酸盐岩分布区,面积约为15.44km2。
刘长鑫[7](2019)在《深水井喷事故灾变演化与后果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油气资源开发持续推进,蕴藏丰富油气资源的海洋深水区已然成为重要探索区,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制高点。深水油气开发作业由于自身暴露在脆弱环境且油气风险隐患较多,深水钻采作业等开发过程具有明显的高风险、高伤害性等特点,开展深水钻采作业重大事故风险防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家工信部专项“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自主创新工程”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深水)油气开采重大事故连锁风险演化研究”项目,系统开展深水井喷事故致因体系、事故灾变演化路径、井喷泄漏火灾燃爆后果评估、井喷事故全过程安全屏障等研究,为深水钻井作业的事故防控减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如下:1.深水井喷事故致因风险分析调研深水油气开发中井喷等重大事故,统计事故特征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结合井喷事故的基本过程、潜在征兆等,从人因失误、工艺设备、物料危险、环境因素和管理缺陷等方面分析深水井喷事故风险因素,构建事故层次结构体系;根据安全流变-突变理论和事故发展实际过程划分事故阶段,应用发展事故树法完善井喷事故致因指标体系。2.深水井喷事故灾变演化分析针对深水井喷事故致因指标体系,结合事故演化场景的分析步骤,辨识深水井喷事故场景演化节点;分析典型井喷事故的发展脉络图,结合连锁图理论确定井喷事故演化节点的属性和风险传递关系,构建深水井喷致因演化连锁模型;进行无权有向连锁演化分析,分析连锁演化网络中节点重要度和系统聚集程度;进行带权有向连锁演化分析,根据专家评议前驱节点对后继节点的影响程度确定事件传递的边权值,通过Dijkstra算法求取不同初始事件出发至结果事件的最短演化路径,评估初始因素引发井喷系统崩溃的风险失效性。3.深水井喷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评估结合井喷后重大衍生事故的场景分析,建立基于CFD的井喷火灾燃爆连锁事故后果评估流程;调研事故场景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确定解决事故场景多因素指标影响效应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基于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建立三维仿真模型以及搭建缩尺试验系统,研究井喷泄漏扩散规律;基于泄漏扩散结果构建井喷火灾与燃爆场景条件,研究不同因素对火灾、燃爆事故后果的影响程度;针对井喷泄漏扩散、火灾、燃爆的不同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不同事故场景中各影响因素对后果的影响主次程度,为井喷火灾燃爆事故的防控提供参考。4.深水井喷事故防控方法研究针对深水井喷事故致因、演化和后果分析,基于FTA、ETA和蝴蝶结模型建立深水井喷事故发展全过程的风险控制理论,总结事故诱发原因与主要事故后果形式,多角度构建预防性安全屏障和减缓性安全屏障,直观描述事故发展全过程与相应控制措施,为井喷失控事故防控和应急提供指导作用。
徐鹏[8](2018)在《云南省施甸县旧城乡集镇泥石流风险评价》文中提出旧城乡集镇位于云南省施甸县南部怒江一级支流勐波罗河右岸,其北西侧为构造深切割高中山地貌,发育有多条泥石流沟,集镇及其周边村落均坐落于山前泥石流堆积体上。这些泥石流沟具有多期次爆发特点,自90年代以来,云南省政府对集镇周边的部分泥石流沟进行了分阶段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集镇功能区范围的不断扩大,泥石流对集镇及其规划区可能存在新的威胁。因此开展泥石流风险评价,能够为旧城乡集镇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系统调研研究区地质条件及泥石流发育分布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形成机制。根据沟口泥石流堆积体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泥石流的历史演化。采用FLO-2D软件模拟了研究区3条沟谷型泥石流在20y、50y、100y降雨频率下的运动特征,预测了泥石流的危险范围,并根据流深及流速两个泥石流强度参数进行了危险性分区。选取了人口密度、土地覆盖类型为主要指标,开展了泥石流的易损性评价,进而评价了泥石流风险性。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研究区主要发育芒梗河、芦子园河、大石头凹沟3条大型沟谷型泥石流沟,及蚌塘沟、花凡沟、双龙沟3条冲沟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一般属稀性泥石流。其形成区斜坡陡峻,其中芦子园河、大石头凹沟泥石流形成区主要出露寒武系中下统公羊河群3-5段(∈gn3∈gn5)地层,芒梗河泥石流形成区主要出露公羊河群2-4段(∈gn2∈gn4)地层,其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板岩夹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硅质岩、杂砂岩等,岩层产状305°∠39°50°,形成区中倾逆向坡发育,斜坡岩体较易发生倾倒弯曲-拉裂变形,形成规模较大的崩滑堆积体,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物源。此外,斜坡中的板岩岩性较为软弱,易风化形成残坡积层,在暴雨作用下易发生坡面侵蚀及浅层土质滑坡,是沟谷型泥石流的次要物源。冲沟型泥石流一般属小型粘性泥石流,发育频率较高。主要发育于寒武系中下统公羊河群1段(∈gn1)地层中,其岩性为灰-灰绿色韵律状板岩夹少量含长石变质细砂岩,岩性软弱,且位处蚌东断裂带上盘,岩体破碎,斜坡岩体易风化形成厚度较大的残坡积层,在暴雨作用下易发生坡面侵蚀及浅层土质滑坡,而形成冲沟型泥石流。(2)研究区沟谷型泥石流均具多期次暴发特征。据各沟沟口泥石流堆积体分布特征分析,芒梗河发育4期泥石流、芦子园河发育3期泥石流、大石头凹沟发育2期泥石流。通过各泥石流沟的历史演化分析来看,每条泥石流沟爆发规模都在逐渐减小,表明流域内物源趋于稳定,新近产生的物源量较少。芒梗河在每年的降雨集中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爆发,属于高频泥石流;大石头凹沟及芦子园河近期未见泥石流爆发,属于低频泥石流。(3)不同降雨频率下沟谷型泥石流活动性数值模拟显示,自然条件下2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芒梗河、芦子园河及大石头凹沟的危险范围面积分别约32700m2、79900m2、11700m2,泥石流冲出量分别为7.46×104m3、13.03×104m3、2.35×104m3;50年一遇时,芒梗河、芦子园河及大石头凹沟的危险范围面积分别约694000m2、138000m2、113700m2,泥石流冲出量分别为13.14×104m3、28.98×104m3、4.01×104m3;10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芒梗河、芦子园河及大石头凹沟的危险范围面积分别约124600m2、312900m3、113700m2,泥石流冲出量分别为32.89×104m3、74.33×104m3、27.94×104m3。芒梗河经过治理后20、50、100年三种重现周期下危险范围分别减少27200m2、28500m2、32300m2,同比治理工程前减少了83.2%、41.2%、25.3%,冲出量分别减少6.6×104m3、7.65×104m3、9.45×104m3,同比治理工程前减少了88.4%、58.4%、40.8%,表明治理工程效果良好,但在50、10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依然存在一定隐患。(4)选取了人口密度以及土地覆盖类型两个主要评价因子,完成了旧城集镇泥石流易损性评价。易损度高区面积约0.83km2;易损度中等区面积约0.304km2;易损等低区面积3.99km2。分别占集镇面积的14.2%、6.78%、79.02%。高中易损性占20.98%。(5)研究区泥石流风险性以中、低风险为主。重现周期为100年一遇时,高、中、低风险区面积分别为9725m2、230900m2、284800m2。处于高风险区的主要为大石头凹沟沟口左岸居民区、旧城电厂及集镇区内通过的县道。当重现周期为50年一遇时无高风险区,中、低风险区面积分别为126950m2、103200m2。当重现周期为20年一遇时,中、低风险区面积分别为36150m2、589058m2。三种重现周期下中、低风险区主要威胁对象均为沿沟一带的耕地及灌木林地。
王玉军[9](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林承灏[10](2013)在《张集矿A组煤层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及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以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岩性解释为主的地震多属性综合解释技术已经成为煤田地震勘探的主要解释方法。淮南煤田A组煤层上覆6煤、8煤厚煤层,下伏太原组与奥陶系灰岩,其开采所面临的地质问题也更加复杂。目前,针对A组煤层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较少,主要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构造解释与煤层厚度预测。为了更好的查明A组煤层开采所面临的复杂地质问题,满足煤矿发展的需要,针对构造、煤层厚度及灰岩裂隙预测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前人理论研究,围绕A组煤层及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在张集矿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基础上利用蚂蚁追踪技术,通过三维构造建模解释14131工作面构造;利用多属性分析技术,从20种地震属性中优选弧线长度、瞬时振幅、相对声阻抗、振幅标准偏差4种属性,通过多元多项式模型预测煤层厚度分布情况。针对A组煤层下伏灰岩层利用均方根振幅、方差体及瞬时频率地震属性,通过体雕刻技术进行结构构造特征分析。在常规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获取如下结果:1.14131工作面解释6条断层,其中巷道揭露验证3条,另外3条解释断层在下步工作面回采验证。2.14131工作面煤层厚度分布总体较稳定,煤层厚度范围在5.44m-9.38m,平均厚度约7.41m,工作面北部地震异常区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6.5m,靠近工作面运顺巷道煤层厚度平均约6.5m。与巷道实际揭露结果较一致。3.14131工作面中南端及北端部分区域岩溶裂隙较发育,通过与蚂蚁追踪构造解释结果对比分析,获得如下认识:断裂发育区域,岩溶裂隙分布密度相对较大,岩溶发育程度相对较高,但研究区总体裂隙发育规模较小。本课题为A组煤层构造分析、煤层厚度预测提供更为精确的解释方法,为底板灰岩结构构造特征的查明提供新思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缺乏钻孔测井资料的情况下,灰岩层位标定精确度不够,对灰岩结构构造特征分析未能定量化。
二、用3-D地震属性划分地质钻井危险区的范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3-D地震属性划分地质钻井危险区的范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阻率探测的煤矿采空区覆岩性状与场地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开采沉陷动态过程研究现状 |
1.2.2 煤矿采空区覆岩性状研究现状 |
1.2.3 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岩石电阻率理论分析 |
2.1 基于阿尔奇经验公式的岩石电阻率计算分析 |
2.2 基于物理串并联的岩石电阻率计算模型 |
2.3 基于麦克斯韦电导率理论公式的岩石电阻率计算模型 |
2.4 岩石电阻率的各向异性 |
2.5 受压岩石的电阻率变化特征 |
2.6 基于电阻率的岩石损伤演化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3 采空区及岩体结构电阻率特征 |
3.1 高密度电法正演与反演计算理论 |
3.2 覆岩断层电阻率特征 |
3.3 井筒电阻率特征 |
3.4 裂隙电阻率特征 |
3.5 空洞电阻率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电阻率的煤矿采空区覆岩力学性状描述 |
4.1 覆岩三带发育特征 |
4.1.1 基于欧拉梁的覆岩裂隙演化特征描述 |
4.1.2 基于电阻率探测的覆岩三带发育高度确定 |
4.2 基于电阻率的覆岩岩体渗透率变化特征 |
4.3 采动岩体力学参数计算 |
4.3.1 岩体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4.3.2 物理试验与理论分析 |
4.3.3 数值试验与理论分析 |
4.3.4 应用探讨 |
4.3.5 工程岩体抗剪强度参数计算 |
4.4 基于电阻率的采空区覆岩岩性判定的初步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5 煤矿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现场实践 |
5.1 工程地质概况 |
5.2 场区综合物探 |
5.3 采空区覆岩三带发育高度 |
5.4 采动覆岩渗透性评价及力学参数估算 |
5.5 地表移动变形计算与场地稳定性评价 |
5.5.1 采矿数值模拟理论分析 |
5.5.2 采矿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5.3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与补充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1 部分公式推导过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机理与区域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薄隔水底板承压水上开采现状 |
1.2.2 煤层底板突水研究现状 |
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主控因素分析 |
2.1 底板突水现象与特征分析 |
2.1.1 底板突水案例 |
2.1.2 底板突水认识与特征 |
2.2 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主控因素定量化分析 |
2.2.1 主控因素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
2.2.2 主控因素定量分析 |
2.2.3 主控因素定量化排序 |
2.3 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控制因素体系 |
2.3.1 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主控因素作用 |
2.3.2 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主控因素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3 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机理 |
3.1 弱面区突水类型与特征 |
3.1.1 典型类型 |
3.1.2 基本特征 |
3.2 抗压关键层岩石裂隙演变声发射试验特征 |
3.2.1 抗压关键层岩石裂隙演变特征试验设计 |
3.2.2 岩石裂隙演变特征的声发射试验 |
3.2.3 岩石裂隙演变的动态特征 |
3.3 底板完整弱面突水机理 |
3.3.1 基础力学模型 |
3.3.2 突水灾变力学判据 |
3.3.3 弱面失稳破坏条件分析 |
3.4 底板隐伏构造弱面突水机理 |
3.4.1 基础力学模型 |
3.4.2 突水灾变力学判据 |
3.4.3 弱面失稳破坏条件分析 |
3.5 底板多重构造弱面突水机理 |
3.5.1 基础力学模型 |
3.5.2 突水灾变力学判据 |
3.5.3 弱面失稳破坏条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承压水动态突破规律特征 |
4.1 示范工作面概况 |
4.2 承压水“弱面突破”动态特征数值模拟理论基础与模型设置 |
4.2.1 流固耦合模拟理论基础 |
4.2.2 数值模拟模型设置 |
4.3 底板完整弱面承压水动态突破特征 |
4.3.1 不同推进长度应力场演变特征 |
4.3.2 不同推进长度煤层围岩破坏特征 |
4.3.3 不同推进长度位移场演变特征 |
4.3.4 不同推进长度渗流场演变特征 |
4.4 底板隐伏构造弱面承压水动态突破特征 |
4.4.1 不同推进长度下应力场演变特征 |
4.4.2 煤层覆岩破坏特征 |
4.4.3 不同推进长度下位移场演变特征 |
4.4.4 不同推进长度下渗流场演变特征 |
4.5 底板多重构造弱面承压水动态突破特征 |
4.5.1 不同推进长度下应力场演变特征 |
4.5.2 煤层覆岩破坏特征 |
4.5.3 不同推进长度下位移场演变特征 |
4.5.4 不同推进长度下渗流场演变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超薄隔水层工作面突水脆弱性评价 |
5.1 工作面地质条件精细化探查 |
5.1.1 物探精细化探查 |
5.1.2 钻探精细化探查 |
5.1.3 底板岩性组合特征与力学性能 |
5.2 AHP型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 |
5.2.1 理论基础 |
5.2.2 示范工作面突水主控因素专题图 |
5.2.3 主控因素突水贡献权重的确定 |
5.2.4 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承压水体上突水弱面修复的区域治理技术 |
6.1 超薄隔水层底板安全煤岩柱尺寸设计 |
6.1.1 底板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方法 |
6.1.2 底板采动破坏带深度综合确定 |
6.1.3 底板岩层阻水系数测试 |
6.1.4 底板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 |
6.1.5 底板岩层的注浆增厚作业 |
6.2 工作面突水弱面区域修复技术 |
6.2.1 突水弱面修复的区域治理技术 |
6.2.2 区域治理层位选择与治理模式 |
6.2.3 弱面区域治理修复效果立体检测 |
6.2.4 示范工作面底板弱面的区域治理修复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毛坞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滑坡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1.2 气象及水文条件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2.4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人类工程活动 |
3 毛坞滑坡体概况 |
3.1 滑坡基本特征 |
3.2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3.3 滑坡物质结构特征 |
3.4 滑坡体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
4 毛坞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
4.1 定性分析 |
4.2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毛坞滑坡稳定性分析 |
4.2.1 极限平衡法概述 |
4.2.2 计算剖面 |
4.2.3 计算工况选取 |
4.2.4 计算参数选取 |
4.2.5 滑坡计算结果及稳定性评价 |
5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法毛坞滑坡体稳定性评价 |
5.1 FLAC3D软件简介及原理介绍 |
5.1.1 FLAC3D软件简介与特点 |
5.1.2 FLAC3D求解流程 |
5.2 FLAC3D数值模拟 |
5.2.1 强度折减法 |
5.2.2 模型建立 |
5.2.3 本构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5.3 不同工况下FLAC3D数值模拟 |
5.3.1 工况一状态下的数值模拟 |
5.3.2 工况二状态下的数值模拟 |
5.3.3 滑坡计算结果及稳定性分析 |
6 毛坞滑坡治理措施建议 |
6.1 毛坞滑坡防治原则 |
6.2 毛坞滑坡的防治建议 |
6.3 毛坞滑坡的防治措施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 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岩溶塌陷发育背景研究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社会发展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社会经济发展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岩溶水文地质概况 |
2.4.1 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 |
2.4.2 地下水补迳排条件 |
2.4.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5 工程地质概况 |
2.5.1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5.2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
2.6 岩溶发育特征 |
2.6.1 可溶岩层组类型 |
2.6.2 可溶岩分布 |
2.6.3 可溶岩埋藏类型 |
2.6.4 岩溶发育规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塌陷发育特征与模式分析 |
3.1 岩溶塌陷分布特征 |
3.1.1 空间分布 |
3.1.2 时间分布 |
3.2 岩溶塌陷属性特征 |
3.2.1 塌陷分类 |
3.2.2 塌陷规模 |
3.2.3 触发因素 |
3.2.4 危害损失 |
3.3 岩溶塌陷发育模式 |
3.3.1 潜蚀-断裂-坍塌模式 |
3.3.2 潜蚀-吸压-陷落模式 |
3.3.3 贯穿-抽吸-流漏模式 |
3.3.4 振动-液化-垮塌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 |
4.1 多参数监测预警思路 |
4.2 多参数监测预警原理 |
4.2.1 黑箱方法简介 |
4.2.2 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黑箱模型 |
4.2.3 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的选取 |
4.3 状态变量预警分析 |
4.3.1 研究案例概况 |
4.3.2 基于地下水水位变幅的预警分析 |
4.3.3 基于地下水流速的预警分析 |
4.3.4 基于地下水化学特征的预警分析 |
4.3.5 基于地下水浑浊度的预警分析 |
4.4 多参数综合预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与防控对策 |
5.1 易发及危险性评价 |
5.1.1 评价方法 |
5.1.2 评价模型 |
5.1.3 评价过程与结果 |
5.2 易损性及风险评价 |
5.2.1 评价方法 |
5.2.2 评价模型 |
5.2.3 评价过程与结果 |
5.3 防控措施与建议 |
5.3.1 控制水位波动,划定禁采范围 |
5.3.2 .跟踪工程进度,做好应急预案 |
5.3.3 .加强科学研究,重视前兆识别 |
5.3.4 .进行规范治理,杜绝塌陷复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认识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1.1.1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1.2 获得(申请)的专利 |
1.1.3 获得奖项 |
1.2 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 |
1.2.1 科研项目 |
1.2.2 地调项目 |
致谢 |
(5)龙王沟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井田概况 |
2.2 地层构造 |
2.3 井田水文地质 |
2.4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评价 |
3 底板破坏分析 |
3.1 工作面概况 |
3.2 力学分析 |
3.3 Flac~(3D)数值模拟 |
4 区间灰色最优聚类模型预测底板突水危险性 |
4.1 区间灰色最优聚类模型简介 |
4.2 白化权函数的确定 |
4.3 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 |
4.4 主控因素的权重和区间划分 |
4.5 区间灰色最优聚类模型评价结果 |
5 基于“五图双系数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5.1 “五图双系数法”简介 |
5.2 各评价指标的数据采集、量化及其等值线图的建立 |
5.3 “五图双系数法”评价结果 |
5.4 与区间灰色最优聚类模型的对比 |
6 涌水量预测及底板防治水技术措施 |
6.1 矿井涌水量预测 |
6.2 61601工作面回采过程底板涌水量预计 |
6.3 底板防治水技术措施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特征 |
1.2.2 岩溶探测方法 |
1.2.3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地质环境背景 |
2.1 气象水文特征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2.4 可溶岩分布特征 |
2.5 地质构造特征 |
2.6 水文地质特征 |
2.6.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2.6.2 地下水水位埋深特征 |
2.6.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6.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2.6.5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3 城市岩溶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
3.1 城市岩溶探测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地质钻探 |
3.1.3 探测方法对比 |
3.2 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
3.2.1 岩溶类型 |
3.2.2 岩溶形态特征 |
3.2.3 地下溶洞填充特征 |
3.2.4 岩溶发育程度 |
3.3 岩溶发育空间分布规律 |
3.3.1 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 |
3.3.2 岩溶发育规模 |
3.3.3 岩溶发育深度 |
3.4 岩溶发育控制条件 |
3.4.1 水文条件 |
3.4.2 地形地貌条件 |
3.4.3 地质构造条件 |
3.4.4 岩性条件 |
4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1 岩溶地面塌陷基本特征 |
4.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
4.2.1 岩溶地面塌陷典型案例分析 |
4.2.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 |
4.3 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3.1 地表水下渗致塌机理分析 |
4.3.2 地下水下降致塌机理分析 |
4.4 岩溶地面塌陷数值模拟分析 |
5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灾害风险评价 |
5.1 风险评价方法及研究思路 |
5.1.1 风险评价方法 |
5.1.2 塌陷风险评价思路 |
5.2 评价因子选择与评价模型构建 |
5.3 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 |
5.3.1 评价模型建立 |
5.3.2 评价条件层及因子层权重计算 |
5.3.3 判断矩阵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3.4 评价因子量值划分 |
5.3.5 危险性评价 |
5.4 岩溶地面塌陷易损性评价 |
5.4.1 评价模型建立 |
5.4.2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4.3 易损性评价 |
5.5 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深水井喷事故灾变演化与后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井喷事故致因风险研究 |
1.2.2 井喷灾变演化研究 |
1.2.3 井喷火灾燃爆后果研究 |
1.2.4 井喷事故安全屏障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深水井喷事故致因风险分析 |
2.1 深水井喷事故概念与统计分析 |
2.1.1 井喷事故概念 |
2.1.2 井喷事故统计分析 |
2.2 深水井喷事故风险因素分析 |
2.2.1 各风险层次指标分析 |
2.2.2 事故层次结构指标体系 |
2.3 深水井喷事故流程划分与致因体系 |
2.3.1 常见事故致因理论与模型 |
2.3.2 深水井喷事故流程与致因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水井喷事故灾变演化分析 |
3.1 深水井喷事故演化场景分析 |
3.1.1 深水井喷事故演化机制构建 |
3.1.2 深水井喷事故演化场景分析步骤 |
3.1.3 深水井喷事故场景演化节点 |
3.2 深水井喷事故致因演化模型 |
3.2.1 深水井喷复杂网络演化理论 |
3.2.2 深水井喷致因演化连锁模型 |
3.3 深水井喷事故连锁演化分析 |
3.3.1 无权有向连锁演化分析 |
3.3.2 带权有向连锁演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水井喷泄漏扩散后果评估 |
4.1 深水井喷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评估方法 |
4.1.1 基于CFD的井喷连锁事故后果评估流程 |
4.1.2 事故场景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4.2 深水井喷泄漏扩散理论与场景模型 |
4.2.1 基于第七代超深水钻潜平台的物理仿真模型 |
4.2.2 井喷泄漏与扩散理论模型 |
4.2.3 网格边界与场景条件 |
4.3 深水井喷泄漏扩散仿真分析 |
4.3.1 井喷气体扩散规律研究 |
4.3.2 井喷气体扩散实验验证 |
4.3.3 井喷气体扩散后果对比分析 |
4.3.4 井喷扩散影响因素正交试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水井喷火灾爆炸事故后果评估 |
5.1 基于雷诺平均的井喷湍流燃爆理论 |
5.2 深水井喷火灾的风险评估 |
5.2.1 井喷火灾危险判定标准 |
5.2.2 井喷火焰特性分析 |
5.2.3 井喷火灾单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2.4 井喷火灾影响因素正交试验分析 |
5.3 深水井喷燃爆的风险评估 |
5.3.1 井喷燃爆危险判定标准 |
5.3.2 井喷燃爆机理仿真分析 |
5.3.3 燃爆后果单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5.3.4 井喷燃爆影响因素正交试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水井喷事故防控方法研究 |
6.1 深水井喷失控事故安全屏障分类 |
6.2 深水井喷事故发展的BOW-TIE模型 |
6.2.1 基于Bow-tie方法的风险控制流程 |
6.2.2 FTA与 ETA分析 |
6.2.3 建立Bow-tie模型的风险控制图 |
6.3 深水井喷事故致因安全屏障分析 |
6.4 深水井喷事故失控升级安全屏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云南省施甸县旧城乡集镇泥石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危险性研究现状 |
1.2.2 泥石流易损性研究现状 |
1.2.3 泥石流风险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社会环境 |
2.3.1 社会经济 |
2.3.2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泥石流灾害基本特征 |
3.1 泥石流基本发育特征 |
3.2 芒梗河泥石流沟 |
3.2.1 泥石流形成条件 |
3.2.2 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 |
3.2.3 泥石流历史演化分析 |
3.3 芦子园泥石流沟 |
3.3.1 泥石流形成条件 |
3.3.2 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 |
3.3.3 泥石流历史演化分析 |
3.4 大石头凹泥石流沟 |
3.4.1 泥石流形成条件 |
3.4.2 形成机制分析 |
3.4.3 泥石流历史演化分析 |
3.5 冲沟型泥石流 |
3.5.1 冲沟泥石流发育基本特征 |
3.5.2 冲沟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分析 |
3.5.3 冲沟型泥石流沟的历史灾情 |
3.6 泥石流运动参数 |
3.6.1 泥石流容重 |
3.6.2 泥石流流量 |
第4 章基于FLO-2D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4.1 FLO-2D模型的基本原理 |
4.2 研究区沟谷型泥石流沟自然条件下数值模拟 |
4.2.1 地形数据的处理 |
4.2.2 FLO-2D模拟的相关参数取值 |
4.2.3 集水点的选取 |
4.3 沟谷型泥石流沟在自然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 |
4.4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
4.5 治理工程规划实施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4.5.1 已有治理工程概述 |
4.5.2 单点泥石流沟治理工程治理效果评价 |
4.5.3 芒梗河治理工程后数值模拟 |
4.5.4 芒梗河在工程条件下与自然条件下数值模拟对比 |
4.6 泥石流危险性分区评价 |
第5章 泥石流易损性评价 |
5.1 城镇泥石流易损性评价 |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1 指标数据的权重及等级划分 |
5.2.2 易损性评价 |
第6章 泥石流风险评价 |
6.1 集镇泥石流风险性评价模型 |
6.2 集镇泥石流风险性评价方法 |
6.3 风险性评价结果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2.1.3 小结 |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
2.2.5 小结 |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
2.3.3 小结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3.1 基本概念 |
3.1.1 地质环境 |
3.1.2 地质环境评价 |
3.1.3 地质资源 |
3.1.4 土地利用 |
3.1.5 土地利用布局 |
3.1.6 土地利用分区 |
3.2 基础理论 |
3.2.1 系统论 |
3.2.2 灰色论 |
3.2.3 区位理论 |
3.2.4 人地协调理论 |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4.1.1 社会经济因素 |
4.1.2 生态环境因素 |
4.1.3 地质环境因素 |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3.1 地震 |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6.4.1 评价方法确定 |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
6.5 实证研究 |
6.5.1 研究区概况 |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
7.5 实证研究 |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张集矿A组煤层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属性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煤田采区构造及煤层厚度解释研究现状 |
1.2.3 碳酸盐岩裂缝预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流程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流程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2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理论与方法 |
2.1 地震勘探概述 |
2.1.1 地震勘探原理 |
2.1.2 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特点 |
2.1.3 三维地震资料常规解释 |
2.2 采区构造精细解释理论与方法 |
2.2.1 断层精细解释的相干技术 |
2.2.2 断层精细解释的方差技术 |
2.2.3 断层精细解释的蚂蚁追踪技术 |
2.3 采区煤层厚度预测技术与方法 |
2.3.1 煤层厚度预测方法概述 |
2.3.2 基于地震多属性煤层厚度预测技术 |
2.4 煤系灰岩裂隙预测技术 |
2.4.1 概述 |
2.4.2 裂隙预测理论与方法 |
2.4.3 煤系灰岩裂隙带预测的地质与地球物理基础 |
3 采区构造精细解释的实现 |
3.1 研究工区地质概述 |
3.1.1 矿区构造特征 |
3.2 断层识别与自动追踪 |
3.2.1 解释流程 |
3.2.2 追踪参数影响分析 |
3.2.3 蚂蚁属性体的生成 |
3.3 蚂蚁属性体切片解释 |
3.3.1 沿层切片解释 |
3.3.2 水平切片解释 |
3.3.3 剖面解释 |
3.4 采区构造精细解释结果 |
3.4.1 构造建模 |
3.4.2 煤层底板构造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4 采区煤层厚度预测技术应用 |
4.1 概述 |
4.1.1 地层 |
4.1.2 煤层 |
4.1.3 煤层厚度预测流程 |
4.2 地震属性提取及优选 |
4.2.1 地震属性提取 |
4.2.2 地震属性优选 |
4.3 煤层厚度预测结果 |
4.3.1 多元统计预测模型 |
4.3.2 煤层厚度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煤层底板太原组C_3—Ⅰ灰岩裂隙预测 |
5.1 概述 |
5.1.1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
5.1.2 太原组C_3—Ⅰ灰岩研究意义 |
5.2 灰岩层位标定 |
5.2.1 层速度测定 |
5.2.2 层位标定 |
5.3 断层精细解释实现 |
5.3.1 沿层切片解释 |
5.3.2 断层精细解释结果 |
5.4 基于地震属性预测煤系灰岩裂隙带 |
5.4.1 灰岩层裂隙预测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用3-D地震属性划分地质钻井危险区的范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阻率探测的煤矿采空区覆岩性状与场地稳定性研究[D]. 王超.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超薄隔水层底板突水机理与区域修复技术研究[D]. 张刚艳.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3]毛坞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 马正徐.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4]广花盆地岩溶塌陷多参数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D]. 蒙彦.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龙王沟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 徐维.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6]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D]. 付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7]深水井喷事故灾变演化与后果评估研究[D]. 刘长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8]云南省施甸县旧城乡集镇泥石流风险评价[D]. 徐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9]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张集矿A组煤层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及应用[D]. 林承灏. 安徽理工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