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层次(论文文献综述)
胡如梅[1](2020)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探索建立集体产权与国有产权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制度规范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客观要求,是向城乡等值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能够让渡权利,改变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因此有必要关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表现、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地方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政府征收入市、直接就地入市、指标交易入市三种基本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途径,但是正式的改革试点之前,只有个别一些地方主动突破城乡土地要素流转的规则限制,允许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参与一级市场供地,大多数地方仍然以政府征收入市模式为主。在中央层面直接领导开展入市改革试点后,地方间的这种差异仍然存在。另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在早期允许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地方又呈现出上收土地开发权、由政府统筹入市的特征。基于这些实践观察,本文尝试探究在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为什么会呈现出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化特征?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水平是否优化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收益分配结果?既然征地制度为地方政府发展土地财政提供了制度优势,为什么其中一些会主动放弃一级市场上供地的垄断地位?又如何解释这些地方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选择了不同的组织方式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面对中央政府强化改革压力,地方间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回应差异,这又意味着什么?“制度环境”、“政策工具”和“资源利用”的分析框架,将地方的土地治理表现置于宏观激励结构和特定的制度环境,以及具体的地方情境中进行考察,帮助我们厘清体制因素和地方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的影响。对不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路径的比较分析显示,相比较传统的政府征收入市模式,允许符合规划条件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在当前阶段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相对较小,但是农民集体分享到的收益比例相对较高,达到60%以上。土地指标交易模式提升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同时缩小了因区位因素造成的农村内部的土地权益实现差距。此外,在不考虑产权差异的情况下,同一宗地块是通过政府征收入市还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实施入市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并没有明显不同,但是后者的收益分配格局更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对广东省南海区近30年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引资环境和农民集体的博弈能力等地方局限条件的s差异和变化,带来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诉求和利益主体间土地权益分配的矛盾,弱化了原有土地政策的优势,引致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的差异和变化。地方政府间围绕招商引资展开激烈竞争是导致具备资本涌现优势和征地成本相对较高的地方在早期主动下放土地开发权的主要原因。当土地利用强度达到城市规划的限制,“大量引资”逐渐转为“优质选资”,土地区位和规模的优化调整有赖于原产权主体间达成集体行动,为降低这一过程的交易成本,同时考虑到农民事实上的土地产权已经形成,基于市场协商的政府主导模式成为这一阶段政策工具的新选择。进一步地,基于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面对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土地市场化改革要求,地方政府回应行为的差异性源于对“以地生财”的依赖差异。“政府性债务规模”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作为直接表征地方“以地生财”需求的代理变量,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比例呈现负向关系,且前者的影响更为显着,一定程度上说明地方政府垄断和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并不完全是为了获取直接的土地出让收益,更重要的是方便以地抵押融资,但归根结底还是出于对“以地生财”的依赖。另外,文章选取能够表征地方其他税收收入成长状况的“预算内财政自给率”指标来间接反映地方对降低“以地生财”依赖的可能性,回归结果显示该指标对地方开展“农地入市”改革有显着促进作用,表现在财政自给率更高的地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面积和供应比例相对更大。该研究发现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威权国家治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也并非完全服从上级,其施政行为还受地方发展偏好和具体情境的影响。研究总体上揭示了在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国家治理框架下,横向间的地方竞争、纵向制约体制下的行政压力和包括引资环境、农民集体政策博弈能力在内的地方情境条件共同塑造了地方政府的土地治理行为。面对来自高层级政府的行政压力和来自农民集体的征地压力,财政自给率更高、对土地财政依赖更低的地方更倾向于切实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因此,需要对地方政府提供适当的激励来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最后,根据笔者有限的知识,本文或有以下贡献。一是关注政府这一特殊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偏好对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于在传统土地资源经济学框架内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和收益分配效应的研究,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这个关键主体入手,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组织方式视为特定激励结构和制度环境下的工具选择结果,并综合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析这种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二是现有文献已经清楚地介绍了“市场化”改革可能引起的土地配置效率和权益分配变化等,但对地方政府主动向农民集体下放土地开发权,并在面对相同的“允许入市”的政策环境下采取了不同的组织方式来实现集体土地入市的这一问题的原因还没有太多研究。本文结合地方改革经验,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三是关注到本轮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地方政府的回应差异,并由此引发对“以地谋发展”理论的再思考。
王小景[2](2020)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历史辩证法,这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传统哲学、实现其革命性变革、拥有面向未来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本。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人性论的、社会历史形态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和社会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这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辩证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阐述。一、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在对黑格尔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进行颠倒、扬弃与超越的同时,在实践的、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内在地生成于历史唯物主义并随之不断发展的、四重结构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其理论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理论界定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以历史解释原则和辩证思维方式为指导构建的,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活动为出发点,以现实的人为历史主体、以客观对象为历史客体,主客体统一于历史总体的、揭示人和社会历史总体运动发展规律性和方向性的辩证法;其次,主题上,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其永恒的理论的和实践的主题;再次,本质特征上,根植于内在否定性基础之上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其本质特征。二、第一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人的属性、本质和人的价值旨归的思想中,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人具有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二是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三是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人具有基于社会关系的社会属性;四是上述三重属性辩证统一于人的自由解放的价值旨归。马克思颠覆了以往形而上学的人性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既为我们把握人性提供了科学的、历史的尺度,又确立了马克思整个历史辩证法思想现实的人的逻辑起点及贯穿始终的自由解放价值尺度,体现了其辩证法的主体和主体性维度。三、第二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以“三形态”说为依据,揭示了社会历史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这一过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在逻辑线索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从肯定阶段的抽象自由到否定阶段的异化自由最终到共产主义时期全面充分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过程和运动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将历史辩证法从对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本性的认识领域递进到作为历史客体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领域。四、第三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在阐释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内在矛盾的必然性和辩证运动规律客观性,揭示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更替的必然性、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形成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客体性认识的深化。五、第四重结构和逻辑梯度是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由于其固有的矛盾导致其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并最终从内部必然走向自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进而揭示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和作为历史客体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然必然性王国到物的必然性王国最终到自由王国的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总体性方向的辩证法。六、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从构思方法、构思过程到构思维度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构思方法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构思过程上看,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构思过程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历史主客体相互作用、历史主体性居于主导地位和历史客体性居于基础性地位、且二者统一于历史总体性的逻辑过程和辩证关系的表达。从关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本质的构思维度上看,马克思是在确立其新世界观本体论的基础上,从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逐层推进、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维度,来构思四重结构逻辑递进且辩证统一的历史辩证法整体结构。总之,马克思四重结构的历史辩证法,是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对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主客体辩证统一的总体性考察,在揭示人及其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的方向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在世界观、历史观和历史科学三位一体维度的辩证统一。
全龙杰[3](2020)在《日本少子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末,欧洲大部分国家相继完成了人口转变的过程,但人类生育水平的下降并未止步于更替水平。20世纪以来,人类生育水平的变动变得日益复杂多样,同时出现了以极低生育率为主要特征的少子化问题。随着生育水平的广泛下降,人口学界关注的焦点也从控制人口增长逐渐转向维持适度人口规模、应对老龄化、恢复生育水平等问题。低生育率在全球蔓延的趋势是本研究的宏观背景,而日本在当前及未来面临少子化问题的挑战则是本研究的具体背景。日本是世界上生育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自1974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日本进入少子化阶段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目前深陷超少子化的困境。长期的少子化给日本的人口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的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老龄化加速发展,同时还面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者负担增加、市场规模缩小、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等问题。少子化对日本的影响已波及到政府、企业、个人等各个层面。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结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现了“未富先老”、“未富先少”的问题。本研究旨在对日本少子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日本在应对少子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日本未来生育率回升的可能性,为日本优化少子化对策提出建议;同时揭示中国借鉴日本经验的可行性和吸取日本教训的必要性,为中国应对少子化问题给出政策建议。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包括日本少子化的进程、现状、未来趋势、成因、影响、少子化对策及其优化路径。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界定了少子化与少子化对策、生育的相关概念、婚姻的相关概念等基本概念,重点阐述了生育分析理论、人口转变理论、中介变量理论、现代增长理论、“低生育率陷阱”理论的内涵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第二部分:核心内容(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三章,依托日本二战结束以来中长期的人口统计资料,结合少子化的概念和少子化程度的判定标准,主要从人口出生率、总和生育率和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三个指标分析日本少子化的进程和现状,并展望日本少子化的未来趋势。第四章,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三个角度入手,分析日本少子化的复杂成因。在人口层面,借助改进寇尔生育指数,分析日本婚内生育率和已婚比例交替主导生育水平下降的过程;经济层面的成因主要包括养育子女的成本远超效用、年轻人的经济收入缺乏保障、工作和生活之间存在矛盾等;社会文化层面的成因主要包括传统家庭功能弱化,婚外生育不被社会接受和支持、回避风险的价值观和对子女“过度负责”的育儿观等。第五章,少子化对日本的影响。利用历史增长核算模型分析少子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拉低实际GDP的增长率,抑制潜在经济产出。少子化对日本人口的影响直观地表现为造成人口负增长和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地方社会形态、影响思想状况和大众文化、阻碍传统文化传承、改变教育结构等。第六章,日本少子化对策评析。将日本少子化对策的演进历程分为计划筹备、全面开展、调整深化三个阶段;将其体系归纳为四个层次和三条主线。引入政策工具的分析方法,构建少子化对策的二维分析框架展开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其创造良好婚育环境的影响作用较大,增强婚育意愿的推动作用和减少婚育阻碍的拉动作用较小,对策内容向育儿支援过度集中,严重缺乏对婚姻的支援。第三部分: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第七章、第八章)第七章,首先分析中国的少子化现状与未来趋势,并与日本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国少子化的异同,最后阐述中国借鉴日本经验的可行性和吸取日本教训的必要性。第八章,结论和对策建议。首先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认为日本的少子化时间长、程度深,成因复杂且影响深远,其少子化对策值得肯定,但效果受限。然后对日本少子化对策的路径优化和中国应对少子化提出对策建议:日本应增加财政投入、调整对策配比、加大宣传力度和对策的强制力;中国应尽早应对,通过制定整体性的配套措施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开展,实现生育政策的平稳过渡。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处可能的创新:第一,目前国内对于日本少子化问题的研究多是针对少子化的某个要素,或少子化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影响展开,内容较为庞杂,且缺乏系统性。本研究在日本少子化持续半个世纪,少子化对策实施30年之际,对日本少子化的缘起、发展和后果进行全景展开分析,从人口学视角出发,结合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及少子化对策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第二,在少子化影响的研究中改进了历史增长核算模型,将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中分离出来加以单独分析;在少子化对策的研究中将政策工具的分析方法纳入少子化对策的研究范式,构建了政策工具和生育全过程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日本少子化对策进行了量化的分析。第三,本研究以日本少子化问题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日本少子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三个层面讨论了日本少子化的成因和影响。同时,对日本的少子化对策展开全面的评析,将其体系归纳为顶层设计、政策框架、综合应对、具体施策四个层次和经济援助、支援生育和育儿、改革工作方式三条主线,并将其演进历程划分为计划筹备、全面开展、调整深化三个阶段。综上,本研究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细致的针对少子化问题研究的分析框架,对后续少子化问题研究范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丽娟[4](2020)在《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公园的可获得性与人群健康、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确保居民对这一资源的公平享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当前公园规划建设存在诸多非正义现象,传统公园规划评价偏重工具理性与技术评价、忽视价值评价。公园的公平绩效评价,有助于公园布局优化、政府决策转型及社会供需矛盾缓解,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基础研究-理论导入-方法构建-方法应用与检验-优化路径”的逻辑组织全文。对基础研究梳理,发现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存在: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忽视差异性正义的评价、人的需求识别缺失等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借鉴空间正义思想明晰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价值体系、评价要点,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旨在弥补当前公园规划实践在落实公平正义、满足人群需求方面的不足,提供规划体系和实施体系之间公正理性的“反馈、调整、再反馈、再调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已有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多源于西方,适用于国内的评价方法、指标有待探索。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梳理、国内社会问题认知、资料可获得性评判,构建了适用于国内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指标,包括差异表现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两个方面。认为国内多采用可达性单一指标评价公园公平差异的方式具有局限性,应扩展为“可达性、数量、面积、质量”四个维度。我国公园不公平主要由收入、教育、城镇化等因素诱发,影响因素指标应包括:社会结构、收入、教育、职业、住房五个方面。其次,通过对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标准、评价原则、评价要点的梳理和对空间正义理论的借鉴,构建了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三种评价方法互为补充,从不同侧面反映城市公园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2)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检验采用三种方法从不同要点、不同尺度(中观、宏观、微观),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公平绩效进行评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反应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公平问题。第一,“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以居住小区为尺度,采用大数据、GIS、SPSS等方法,分析了15分钟生活圈(步行方式下)、30分钟最大阈值(步行、公交两种方式下),研究范围内4663个居住小区公园享有的公平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公园公平格局与社会属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性。30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居住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并未呈现出居住在高房价住宅群体的公园供给更占优势;15分钟生活圈阈值下,低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现象。第二,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以街道为尺度,分别采用剥夺指数和基尼系数识别公园供给的弱势区域和弱势人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计算剥夺指数、识别弱势街道,非参数秩和检验、有序回归、肯德尔相关系数分析各街道公园供给的差异性,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公园公平格局的社会影响因素。采用STATA软件计算常住人口、老年群体、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四个群体公园可达性、总面积空间分布的基尼系数。研究发现弱势街道的公园可达性、公园质量存在不公平现象;常住人口的可达性、公园总面积空间分布均优于老年人、儿童、失业及低收入人群这三类弱势群体;各群体间的基尼系数差异不大,但均高于0.6;表明与群体间的公平问题相比,重庆市中心城区整体的公园均衡与公平问题更需受到重视。第三,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以微观尺度,采用POI大数据方法、泰森多边形、栅格权重赋值法分析人群活动分布与公园布局的匹配度;采用实地调研访谈方法,分析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的匹配度。研究结果表明重庆中心城区公园资源配置与人群活动分布、使用需求存在失配。3)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的优化策略。认为应从“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等六个方面进行修正与优化。
王欣[5](2020)在《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文中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兼顾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否则不利于改革的深化,甚至形成逆转。国家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国际关系子系统等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直接制约改革政策的选择,政策效果也会改变约束条件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之间具有双向动态平衡制约的系统性关系。国有企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功能,经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配套制度较多,改革政策效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多重功能、目标、配套制度约束下的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是非常复杂的国家系统性问题。从国家系统性角度出发,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通过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可知,国家系统整体的演变状态直接制约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尤其是政府的稳定状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渐进式改革路径和大规模私有化路径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适合不同的改革目标,总体比较,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渐进式改革路径具有优势;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消费品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密切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确保改革政策具有系统适应性的基础;改革的深化与逆转取决于政策的系统性效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存在双重目标,改革政策必须以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作为首要目标,如果优先重视企业子系统的优化,可能造成国家系统整体负面影响,企业子系统优化目标更难实现,甚至引起改革的逆转,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约束条件,相机抉择调整政策,确保国家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负面效果破坏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能够使改革的负面效果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的基础,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必须根据序参量的演化规律,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协同性,促进改革深化。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国际约束条件,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文的论述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来看,依据系统科学理论、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比较研究很少,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系统科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的运用。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第三章回顾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比较分析两国改革政策的异同,指出两国改革政策选择始终贯穿系统性指导思想,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改革初始政策存在较大差异,改革过程中政策根据约束条件演化不断调整,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第四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突变论分析国家系统整体演变状态对于初始改革政策选择的制约作用,阐释中俄改革初始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目标,指出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政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政策都具有相应合理性;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信息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指出改革政策选择必须尊重和把握国家系统整体演变规律,才能取得良好适应性效果。第五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效果、约束条件演化和政策调整,指出保持改革政策效果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是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内在约束;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耗散论分析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的有序性,指出必须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缓解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负面效果,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带动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协同论指出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稳定的政府是保障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战略性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第六章全面采用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系统哈肯模型,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与约束条件之间的突变性、目的性、适应性、协调性、有序性、协同性等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前文的论述和分析;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并且针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侯颖[6](2020)在《张道一艺术学“整体论”思想研究》文中认为
邹志磊[7](2020)在《广州市番禺区违法建设问题的制度成因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管理水平、城市规划建设、行政执法体制等未能有效跟上城市化进程,导致违法建设问题普遍发生,成为社会管理的难题。若违法建设问题处理好,城市管理就有良好的基础,才能有效规避各类城市病,保障城市健康发展。若违法建设处理不好,不仅妨碍城市管理,影响城市健康发展,更会破坏社会公平,久而久之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有效破解违法建设问题处理难题,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违法建设问题为研究主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制度分析方法,基于对违法建设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归纳、总结,在四层次制度分析框架之下,重点从制度环境、治理政策、资源配置等层面,运用产权理论、网络治理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违法建设问题的多层次成因分析,详细分析土地产权制度、城乡规划制度、户籍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制度等体制性正式制度及建设指标管理机制、建设审批管理机制、违法建设确认机制、法建设处理机制等机制性正式制度对违法建设问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违法建设问题处理的博弈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宣传引导、构建良性制度环境、健全治理政策、改进资源配置等多层次治理对策,探索找出解决违法建设问题的制度途径,希望可以打破非期望的博弈均衡,以突破违法建设问题治理工作的瓶颈。
吕鲲[8](2019)在《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与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创新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创新理论自从熊彼特提出以来,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创新在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的进步也有所推动。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任何事物想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创新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益。要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点就是要对产业进行创新,产业创新是连接企业创新和政策创新的纽带,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科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创新活动日益增多,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原来的点到点、直线型的创新关联发展为网状创新结构,创新过程也由原来的线性发展模式逐步转化为非线性发展模式。本文利用生态学、系统科学、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经济学等理论知识,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功能、形成过程、运行机制、演化过程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首先根据时间结点,归纳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五个阶段,总结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并按照层次划分将创新生态系统分成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然后选取了中观层面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且根据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生态性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确定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同时将系统结构划分成企业创新层、技术创新层、辅助创新层和创新环境层四个层次;最后总结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七个主要特征和四个主要功能。第二,为了分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首先是通过创新主体的集聚来实现的;然后随着创新主体的集聚,会逐步形成复杂的产业创新链和产业创新生态网络;同时利用系统开放理论,确定了开放的外部环境和创新主体是创新资源整合的先决条件之一;最后运用生态学理论的物质循环原理,将六种创新资源结合创新主体共同建立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资源集聚示意图。第三,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是在各种创新机制的共同耦合作用下实现的。首先提出了五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动力要素,通过分析每种创新动力要素的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作用关系,确定了创新动力机制建立了创新动力要素结构模型;然后根据经济学的竞争和共生理论,确定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竞争和共生机制,分析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模型、共生模型以及竞合模型并对其进行Matlab仿真实验;接着探讨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发散机制、输送机制、调节机制以及保护机制的主要内容;最后针对每种机制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每个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耦合作用。第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复杂过程。首先确定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影响因素,归纳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五个演化特征;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论,深入探讨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确定了萌芽阶段、成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演化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最后依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遗传、变异和选择三个方面论述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第五,以一汽红旗创新生态为例,研究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运行和演化过程,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建议。首先回顾了一汽红旗发展历程,并且结合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从生态学视角提出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确定了该系统主要构成要素,并且分析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建立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一般结构模型,概括了符合汽车产业特点的四个主要特征;其次从创新驱动、需求拉动和政策指引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三个创新动力要素,同时从竞争与合作两个角度剖析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然后根据对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运行过程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政府、资金、科技是影响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三个主要因素,并且归纳了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四个主要演化特征;接下来同样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模型,将其演化过程阶段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并且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概括了系统的三个演化规律;最后根据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和演化结果,提出了五点优化建议,逐步完善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本研究主要有如下贡献:首先是本文主要从产业层面入手,结合生态学、系统科学、演化经济学等理论,建立了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共生模型,探究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完善了产业创新领域的理论体系。然后从企业层面来看,通过分析产业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以及在演化过程中阶段性特点,可以很容易发现同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并且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策略,极大提升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最后通过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优化我国产业创新政策提供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对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模式的论述,为构建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做铺垫。
魏培[9](2019)在《中国P2P网贷区域发展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P2P网贷在我国迅猛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强。然而,P2P网贷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具体表现为从正常运营P2P网贷平台数量、成交量和贷款余额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区显着优于其它地区,内蒙古、宁夏、海南、青海等地区则显着差于其它地区。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对各地区P2P网贷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P2P网贷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P2P网贷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建议。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因子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面板数据的有序聚类、方差齐性检验、空间计量经济学、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十个方面构建指标,对全国省级行政区P2P网贷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运用空间相关性分析,分析P2P网贷发展的空间特征;运用多维尺度分析法、面板数据的有序聚类以及方差齐性检验,将P2P网贷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层次,检验各层次之间差异的显着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从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技术、信用环境、政府干预力度、法律环境等方面分析影响其差异的外部环境因素;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专业人才和投资者对其区域差异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P2P网贷的发展现状、平台运营模式、地区差异;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地区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网贷成交量等方面对各地区P2P网贷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接着运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其空间特征,将我国各地区按P2P网贷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层次并检验各层次之间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然后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区域性差异的环境因素和行业内部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P2P网贷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中国P2P网贷发展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具体表现为高值-高值,低值-低值的空间集聚特征;第二,多维尺度分析和面板数据的有序聚类结果显示各地区P2P网贷发展情况可划分为好、一般、差和极差四个层次;第三,P2P网贷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技术、信用环境、政府干预力度、法律环境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验证;第四,P2P网贷发展受到专业人员、投资人情况的影响,并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
郭冬全[10](2019)在《钢铁企业日常费用管控的经济学分析——以首钢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处在搬迁调整、转型发展期的首钢集团,面临着比其他钢铁企业更加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增强费用管控,持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工作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已有的费用管控方法视角侧重于过程和结果控制,鲜有从经济学角度从根源上关注和分析不同模式下费用支出的不同效用。该文以首钢集团为例,利用四个层次开支理论对企业日常费用进行鉴别分析,找出那些效率低、花费高的项目,在企业能力许可范围内加以调整改善,使其向着更高效、更节约的方向转化。这一理论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实施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层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层次(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地方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全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1.4.1 全文结构 |
1.4.2 各章节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评述与展望 |
2.1 文献划分的视角:四个层次 |
2.2 四个层次的文献综述 |
2.2.1 第四层次:资源利用 |
2.2.2 第三层次:政策工具的多样性、选择逻辑和影响因素 |
2.2.3 第二层次:正式制度的作用和变迁 |
2.2.4 第一层次: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特征和影响 |
2.3 综述的总结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3 制度环境、政策工具和资源利用: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的一个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建国以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演进 |
3.2.1 阶段一(1949-1953):建国初期实行农民土地个人所有制 |
3.2.2 阶段二(1953-1978):集体土地所有制下的集体统一经营 |
3.2.3 阶段三(1978-1998):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 |
3.2.4 阶段四(1998-2008):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
3.2.5 阶段五(2008-2014):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探索集体土地流转 |
3.2.6 阶段六(2014-2019):中央政府强力要求地方开展改革 |
3.2.7 小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演变的历史特征和内在逻辑 |
3.3 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分析框架的总体概览 |
3.3.1 制度环境 |
3.3.2 政策工具 |
3.3.3 资源利用 |
3.4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的绩效差异:政策工具的影响 |
3.4.1 政策工具选择影响资源利用的生产效率 |
3.4.2 政策工具选择影响资源利用的过程效率 |
3.4.3 政策工具选择影响资源利用的收益分配 |
3.5 土地政策工具选择差异:制度环境和地方情境的共同影响 |
3.5.1 激励机制影响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 |
3.5.2 土地政策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与政策工具选择的相互影响 |
3.5.3 地方情境对土地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4 政策工具的选择效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比较 |
4.1 引言 |
4.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政策工具介绍 |
4.2.1 政府征收入市: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 |
4.2.2 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土地发展权在村集体层面的直接兑现 |
4.2.3 土地指标交易政策:土地发展权市场交易的构想 |
4.2.4 小结 |
4.3 土地增值收益内涵及测算思路 |
4.3.1 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 |
4.3.2 土地增值收益的测算思路 |
4.4 三种入市模式下土地增值收益的具体核算:以义乌改革实践为例 |
4.4.1 义乌市政府征收入市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分配 |
4.4.2 义乌市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分配 |
4.4.3 义乌市土地指标交易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分配 |
4.5 对比分析结果 |
4.6 本章结论 |
5 地方政府主动下放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权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 |
5.3 研究方法的介绍 |
5.4 广东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案例介绍 |
5.4.1 农村社区工业化、园区化(1993-2007):村集体自行组织入市 |
5.4.2 存量盘活的初步尝试(2007-2013):鼓励产权主体自行改造 |
5.4.3 公有资本介入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整合(2013-至今):地方政府向农村集体购买土地开发权 |
5.5 利益主体辨析和案例实证分析 |
5.5.1 主要的利益主体 |
5.5.2 下放集体土地开发权:保障建设用地供应效率的地方选择 |
5.5.3 向村集体购买土地开发权:提高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过程效率 |
5.5.4 优化农民集体在土地整备中的利益分配:农民事实产权的建立 |
5.6 本章结论 |
6 地方政府面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回应差异和原因探析 |
6.1 引言 |
6.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背景和特征 |
6.3 理论分析:“以地生财”与地方政府改革回应差异 |
6.4 案例定性比较:Z省Y市和F省J市 |
6.5 定量分析 |
6.5.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5.2 数据来源 |
6.5.3 实证模型和结果分析 |
6.6 本章结论 |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内涵 |
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概念辩证法的扬弃 |
2.1.1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
2.1.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理论困境 |
2.1.3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与超越 |
2.2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概念及展开 |
2.2.1 历史辩证法的概念界定 |
2.2.2 历史辩证法的实践观基础 |
2.2.3 历史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
2.3 历史辩证法的主题及特征 |
2.3.1 历史辩证法的人类自由解放主题 |
2.3.2 历史辩证法的批判性特征 |
2.3.3 历史辩证法的革命性特征 |
第3章 马克思人性论的历史辩证法 |
3.1 基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自然属性 |
3.1.1 物质资料是生存的第一需要 |
3.1.2 生产劳动是历史的第一个活动 |
3.1.3 自然属性向“类本质”的过渡 |
3.2 基于“类本质”的类属性 |
3.2.1 “类本质”的概念 |
3.2.2 “类本质”的自由向度 |
3.2.3 社会性类本质对抽象的类本质的扬弃 |
3.3 基于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 |
3.3.1 生产关系的社会性 |
3.3.2 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和类属性的统一 |
3.4 人向符合社会的人的复归 |
3.4.1 异化劳动中人的本质及三重属性的异化 |
3.4.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辩证和解 |
第4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形态的历史辩证法 |
4.1 原初的人的依附性形态 |
4.1.1 以自然关系为基础的自由 |
4.1.2 早期人类社会的伦理秩序的自由 |
4.1.3 人的依附性关系的终结 |
4.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 |
4.2.1 私有制对私有财产的确立 |
4.2.2 以利益为媒介的人的独立性的确立 |
4.2.3 人的物化对自由独立性的否定 |
4.3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形态 |
4.3.1 私有制的扬弃 |
4.3.2 “物的解放”对自由个性的承诺 |
4.3.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预设 |
4.4 “三形态”的辩证逻辑关系 |
4.4.1 原初单纯肯定性阶段的抽象自由 |
4.4.2 以利益为媒介的否定性阶段的异化 |
4.4.3 共产主义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性自由阶段 |
第5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辩证法 |
5.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5.1.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5.1.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5.1.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 |
5.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
5.2.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5.2.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5.2.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 |
5.3 基于辩证规律的社会历史形态的更替 |
5.3.1 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的基本内涵 |
5.3.2 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性 |
5.3.3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
第6章 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在资本主义自我灭亡中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
6.1 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意义 |
6.1.1 资本主义对古典抽象人性论的革命 |
6.1.2 资本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
6.1.3 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推动 |
6.2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
6.2.1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
6.2.2 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之间的二律背反 |
6.2.3 两大阶级对立的矛盾 |
6.3 资本主义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
6.3.1 剩余价值对剥削秘密的揭露 |
6.3.2 资本主义生产了否定自身的无产阶级 |
6.3.3 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其批判本性 |
6.4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
6.4.1 资本主义扞卫的虚假的“必然王国” |
6.4.2 “共产主义”作为“自由王国”的终极指向 |
6.4.3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必然性 |
第7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四重结构的辩证统一 |
7.1 构思方法: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
7.1.1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思想的超越 |
7.1.2 《资本论》中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
7.1.3 四重结构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及其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
7.2 构思过程: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辩证统一 |
7.2.1 历史的主体及主体性 |
7.2.2 历史的客体及客体性 |
7.2.3 主、客体通过实践活动达到历史总体性的统一 |
7.3 构思维度:世界观、历史观、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
7.3.1 世界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
7.3.2 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统一 |
7.3.3 四重结构基于世界观、历史观与历史科学的辩证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日本少子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育变动 |
1.1.2 日本的少子化困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少子化成因和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2 婚姻对少子化作用的相关研究 |
1.3.3 少子化对策的相关研究 |
1.3.4 后人口转变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育的相关概念 |
2.1.2 婚姻的相关概念 |
2.1.3 少子化和少子化对策 |
2.1.4 其他相关概念 |
2.2 主要理论 |
2.2.1 生育分析理论 |
2.2.2 人口转变理论 |
2.2.3 中介变量理论 |
2.2.4 现代增长理论 |
2.2.5 “低生育率陷阱”理论 |
第3章 日本少子化的进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
3.1 日本少子化的进程 |
3.1.1 战后的两次生育高峰 |
3.1.2 少子化的预兆期 |
3.1.3 少子化的开端 |
3.2 日本少子化的现状 |
3.2.1 少子化程度不断加深 |
3.2.2 人口减少时代到来 |
3.3 日本少子化的未来趋势 |
3.3.1 日本的人口预测 |
3.3.2 超少子化将长期延续 |
第4章 日本少子化的成因 |
4.1 少子化的人口成因 |
4.1.1 人口因素的作用机理 |
4.1.2 婚姻状况对少子化的作用 |
4.1.3 婚内生育对少子化的作用 |
4.1.4 婚姻和生育作用组合分析 |
4.2 少子化的经济成因 |
4.2.1 育儿成本效用因素 |
4.2.2 收入和雇佣因素 |
4.2.3 工作生活对立的因素 |
4.3 少子化的社会文化成因 |
4.3.1 家庭形态转变的因素 |
4.3.2 婚外生育低迷的因素 |
4.3.3 追求自我实现的因素 |
4.3.4 固有价值观念的因素 |
第5章 日本少子化的影响 |
5.1 少子化对日本人口的影响 |
5.1.1 少子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
5.1.2 少子化对年龄结构的影响 |
5.2 少子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5.2.1 少子化与经济的长期协同关系 |
5.2.2 少子化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少子化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
5.3.1 少子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
5.3.2 少子化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
5.3.3 少子化对教育的影响 |
第6章 日本少子化对策评析 |
6.1 日本少子化对策的演进 |
6.1.1 计划筹备阶段 |
6.1.2 全面开展阶段 |
6.1.3 调整深化阶段 |
6.2 日本少子化对策的体系 |
6.2.1 组织架构的四个层次 |
6.2.2 对策内容的三条主线 |
6.3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少子化对策量化分析 |
6.3.1 政策工具分析框架 |
6.3.2 政策文本选择与编码 |
6.3.3 政策工具分布分析 |
6.4 日本少子化对策的效果评价 |
6.4.1 对策有效但作用受限 |
6.4.2 对策供给“质”和“量”均不足 |
第7章 日本少子化对中国的启示 |
7.1 中国少子化进程和现状 |
7.1.1 中国总和生育率的变动 |
7.1.2 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变动 |
7.1.3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 |
7.2 中国少子化的未来趋势 |
7.2.1 预测方法及参数设置 |
7.2.2 预测结果 |
7.3 少子化的中日比较及经验借鉴 |
7.3.1 中日少子化的相似之处 |
7.3.2 中日少子化的相异之处 |
7.3.3 日本的启示和经验教训 |
第8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日本少子化对策的优化路径 |
8.2.2 中国应对少子化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凸显 |
1.1.2 政策背景:公平正义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 |
1.1.3 学科背景:公平公正是城市规划的职能要求与价值标准 |
1.1.4 现实背景: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公园 |
1.2.2 公平 |
1.2.3 空间正义 |
1.2.4 公共服务 |
1.2.5 规划评价 |
1.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研究区概况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区域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城市公园公平性的启示 |
2.1 空间正义的理论基础 |
2.1.1 空间正义的起源与发展 |
2.1.2 空间正义的主体理论 |
2.2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特征解读 |
2.2.1 属性特征——一种城市权利 |
2.2.2 内涵特征——“社会-空间-人”互动的媒介 |
2.2.3 价值特征——平等、人本、包容差异 |
2.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建设实践反思 |
2.3.1 问题表征梳理 |
2.3.2 实质矛盾总结 |
2.3.3 国外经验借鉴 |
2.4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审视 |
2.4.1 缺乏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2.4.2 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考虑不足 |
2.4.3 关注“同一的正义”,忽视社会空间的差异性 |
2.4.4 人的需求识别环节存在缺失 |
2.5 小结评述 |
3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与方法 |
3.1 城市公园公平的内涵、分类、差异表现 |
3.1.1 内涵 |
3.1.2 分类 |
3.1.3 不公平的差异表现 |
3.2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构建 |
3.2.1 理论框架的生成逻辑 |
3.2.2 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概念 |
3.2.3 评价目的与作用 |
3.2.4 组成要素 |
3.2.5 评价指标 |
3.3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的价值体系构建 |
3.3.1 评价的价值标准 |
3.3.2 评价原则 |
3.3.3 评价要点 |
3.4 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
3.4.1 社会-空间公平评价:“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 |
3.4.2 差异性正义评价:公园服务弱势区域、弱势人群识别与评价方法 |
3.4.3 需求公平评价:基于主体行为活动视角的公园供需评价方法 |
3.5 小结评述 |
4 “社会-空间”辩证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数据与方法 |
4.2 描述性分析 |
4.2.1 居住小区空间特征 |
4.2.2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公园可达性分析 |
4.2.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的公园供给差异 |
4.3 不同级别居住小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论 |
4.3.1 大型公园与高价居住小区空间北部极化 |
4.3.2 中心与外围可达性差异显着 |
4.3.3 步行可达性好于公交可达性 |
4.3.4 30 分钟阈值下各级别小区不公平格局不显着 |
4.3.5 低级别小区“15 分钟生活圈”的公园享有存在不公平 |
4.4 小结评述 |
5 公园服务弱势区域与弱势人群识别方法实证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研究构成 |
5.1.3 数据与方法 |
5.2 弱势区域识别与公平格局分析 |
5.2.1 弱势街道识别 |
5.2.2 公园的公平格局与差异比较 |
5.2.3 公园公平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
5.3 弱势群体识别 |
5.3.1 不同群体基尼系数计算结果 |
5.3.2 失公群体识别结果 |
5.4 小结评述 |
6 基于主体行为活动的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实证 |
6.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研究构成 |
6.1.3 数据与方法 |
6.2 人群活动需求与公园服务压力匹配性分析 |
6.2.1 公园服务压力评价结果 |
6.2.2 公园需求水平识别 |
6.2.3 基于服务压力评价与需求识别的公园布局优化 |
6.3 人群使用需求与公园供给匹配性分析 |
6.3.1 公园供给特征解读 |
6.3.2 公园需求特征解读 |
6.3.3 供需匹配性分析 |
6.4 小结评述 |
7 重庆市中心城区公园公平绩效评价结果与优化策略 |
7.1 评价结果 |
7.1.1 存在明显的空间公平差异 |
7.1.2 社会公平差异已现端倪 |
7.1.3 弱势区域、弱势人群的公园服务有待倾斜 |
7.1.4 人群需求与公园供给失配 |
7.1.5 公园公平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大 |
7.1.6 社区公园是公平建设的重点内容 |
7.2 优化策略 |
7.2.1 基于公平差异识别的靶向修正 |
7.2.2 基于需求与功能导向的公园规划指引 |
7.2.3 以游憩服务为导向的设施与服务设置 |
7.2.4 基于“山-水-园”融合的公园网络体系营建 |
7.2.5 将社区作为规划与修正单元 |
7.2.6 探索公平导向的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城乡规划设计项目 |
E.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研究 |
1.2.2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
1.2.3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系统性关系研究 |
1.2.4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实证计量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系统科学 |
2.1.1 现代系统科学 |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 |
2.2 经济学 |
2.2.1 转轨经济学 |
2.2.2 新制度经济学 |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 |
2.3 企业管理学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国有企业功能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比较 |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
3.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
3.1.2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
3.2 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
3.2.1 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
3.2.2 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
3.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比较 |
3.3.1 系统思想贯彻始终 |
3.3.2 改革兼顾双重目标 |
3.3.3 政策路径逐渐趋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分析 |
4.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比较 |
4.1.1 初始政治约束条件 |
4.1.2 初始经济约束条件 |
4.1.3 初始国际约束条件 |
4.2 中俄初始政策路径比较 |
4.2.1 初始政治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2 初始经济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3 初始国际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4 国家系统状态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
4.3 中俄初始政策目标比较 |
4.3.1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政治目标 |
4.3.2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经济目标 |
4.3.3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国际目标 |
4.3.4 国家系统演变目标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
4.4 中俄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比较 |
4.4.1 初始政策与政治约束适应性 |
4.4.2 初始政策与经济约束适应性 |
4.4.3 初始政策与国际约束适应性 |
4.4.4 国家系统演变规律制约政策适应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
5.1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比较 |
5.1.1 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约束条件演化 |
5.1.2 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约束条件演化 |
5.1.3 改革过程中的国际约束条件演化 |
5.2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调整比较 |
5.2.1 政治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2 经济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3 国际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4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决定改革的深化与逆转 |
5.3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 |
5.3.1 中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系统有序性演化 |
5.3.2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
5.3.3 适度发展外资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
5.4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比较 |
5.4.1 政府是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 |
5.4.2 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 |
5.4.3 改革政策选择的序参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1.1 燕尾突变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6.1.2 改革政策选择突变指数测算 |
6.1.3 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
6.2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2.1 层次分析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
6.2.2 改革政策选择层次分析指标测算 |
6.2.3 改革政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
6.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适应性实证比较分析 |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
6.3.2 改革政策适应性灰色关联度指标测算 |
6.3.3 改革政策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
6.4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政策调整实证比较分析 |
6.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4.2 改革政策耦合协调度指标测算 |
6.4.3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改革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
6.5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有序性实证比较分析 |
6.5.1 耗散结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5.2 改革过程中系统耗散结构指数测算 |
6.5.3 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分析 |
6.6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实证比较分析 |
6.6.1 哈肯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6.6.2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指标测算 |
6.6.3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比较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广州市番禺区违法建设问题的制度成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违法建设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
1.3.2 违法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违法建设问题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违法建设 |
2.1.2 制度 |
2.2 研究框架 |
2.2.1 新制度经济学和制度分析的四个层次 |
2.2.2 违法建设问题研究的四层次制度分析框架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产权理论 |
2.3.2 网络治理理论 |
2.3.3 博弈论 |
第三章 广州市番禺区违法建设问题的现状及问题 |
3.1 广州市番禺区违法建设的基本情况 |
3.2 番禺区违法建设问题的特点 |
3.2.1 历史违法建设基数大 |
3.2.2 新增违法建设增长快 |
3.2.3 农村地区成为违法建设高发区域 |
3.2.4 违法建设建成速度快 |
3.3 番禺区违法建设处理存在的困境 |
3.3.1 历史违法建设处理困难 |
3.3.2 规划报建手续不顺畅 |
3.3.3 违法建设处理效率较低 |
第四章 违法建设的制度环境成因:产权理论分析 |
4.1 土地产权制度 |
4.1.1 土地产权制度的产权理论分析 |
4.1.2 土地产权制度对违法建设问题的不良影响 |
4.2 城乡规划制度 |
4.2.1 城乡规划制度的产权理论分析 |
4.2.2 城乡规划制度对违法建设问题的不良影响 |
4.3 户籍管理制度 |
4.3.1 户籍管理制度的产权理论分析 |
4.3.2 户籍管理制度对违法建设问题的不良影响 |
4.4 行政执法制度 |
4.4.1 行政执法制度的产权理论分析 |
4.4.2 行政执法制度对违法建设的不良影响 |
第五章 违法建设问题的治理政策成因:网络治理理论分析 |
5.1 建设指标管理制度 |
5.1.1 建设指标管理制度的网络治理论分析 |
5.1.2 建设指标管理制度对违法建设问题的影响 |
5.2 建设审批管理制度 |
5.2.1 建设审批管理制度的网络治理论分析 |
5.2.2 建设审批管理制度对违法建设问题的不良影响 |
5.3 违法建设确认机制 |
5.3.1 违法建设确认机制的网络治理论分析 |
5.3.2 违法建设确认机制对违法建设问题的不良影响 |
5.4 违法建设处理机制 |
5.4.1 违法建设处理机制的网络治理论分析 |
5.4.2 违法建设处理机制对违法建设问题的不良影响 |
第六章 违法建设问题的资源配置成因分析:博弈论分析 |
6.1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的博弈特征 |
6.1.1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博弈的参与者 |
6.1.2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博弈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
6.1.3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博弈的策略 |
6.1.4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博弈的收益 |
6.1.5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博弈的均衡 |
6.2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中的博弈矩阵 |
6.2.1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博弈的主体及关系定位 |
6.2.2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中的博弈行为 |
6.2.3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博弈矩阵的确认 |
6.3 违法建设问题资源配置的博弈均衡分析 |
6.3.1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的博弈均衡现状 |
6.3.2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非期望博弈均衡的成因分析 |
6.3.3 违法建设问题处理期望博弈均衡的实现条件 |
第七章 广州市番禺区违法建设问题的多层次制度对策 |
7.1 加强宣传引导,减轻违法建设社会嵌入层面的治理阻力 |
7.2 构建科学的、合理的、良性的制度环境 |
7.2.1 充分发挥土地产权制度在违法建设问题中的调节作用 |
7.2.2 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
7.2.3 进一步健全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口资源的自由流动 |
7.2.4 完善违法建设问题处理的行政执法制度 |
7.3 健全治理政策,提高违法建设处理效率 |
7.3.1 加强对建设指标的分配和管理 |
7.3.2 修订相关程序,完善建设审批管理制度 |
7.3.3 完善违法建设确认机制 |
7.3.4 提高违法建设处理工作效率 |
7.4 改进资源配置,打破非期望的博弈均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创新理论 |
2.1.1 创新概念 |
2.1.2 创新模式演进过程 |
2.1.3 创新集群理论 |
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1 国家创新系统 |
2.2.2 区域创新系统 |
2.2.3 企业创新系统 |
2.3 生态系统理论 |
2.3.1 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理论 |
2.3.2 生态系统组成结构 |
2.3.3 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
2.3.4 生态位和生态学共生理论 |
2.3.5 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理论 |
2.4 产业创新系统 |
2.4.1 产业创新理论提出 |
2.4.2 产业创新理论发展 |
2.4.3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提出 |
2.4.4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发展 |
2.4.5 产业创新系统应用 |
2.5 演化经济学 |
2.5.1 早期的经济学演化思想 |
2.5.2 国外演化经济学研究现状 |
2.5.3 国内演化经济学研究现状 |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概述 |
3.1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
3.2 创新生态系统多重层次分析 |
3.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
3.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
3.5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关系 |
3.5.1 企业创新层和技术创新层 |
3.5.2 辅助创新层与技术创新层 |
3.5.3 辅助创新层与企业创新层 |
3.5.4 创新环境层与企业、技术、辅助创新层 |
3.6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特征 |
3.7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功能 |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过程 |
4.1 创新主体集聚 |
4.2 产业创新链形成 |
4.2.1 企业创新链形成 |
4.2.2 产学研创新链形成 |
4.2.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 |
4.3 创新资源集聚 |
4.3.1 系统开放性 |
4.3.2 创新资源类型 |
4.3.3 创新资源集聚过程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
5.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动力机制 |
5.1.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要素 |
5.1.2 创新动力要素结构模型 |
5.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竞争与共生机制 |
5.2.1 创新种群生态位分析 |
5.2.2 创新种群竞争模型分析 |
5.2.3 创新种群共生模型分析 |
5.2.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合模型分析 |
5.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散和输送机制 |
5.3.1 创新发散机制 |
5.3.2 创新输送机制 |
5.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调节和保护机制 |
5.4.1 创新调节机制 |
5.4.2 创新保护机制 |
5.5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耦合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 |
6.1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影响因素 |
6.2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
6.2.1 创造性 |
6.2.2 多样性 |
6.2.3 依赖性 |
6.2.4 环境选择性 |
6.2.5 自组织性 |
6.3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模型 |
6.4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
6.4.1 遗传 |
6.4.2 变异 |
6.4.3 选择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分析 |
7.1 一汽红旗发展历程 |
7.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形成 |
7.2.1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概念 |
7.2.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
7.2.3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协同关系 |
7.2.4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
7.3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 |
7.3.1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动力要素 |
7.3.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竞争与合作 |
7.4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 |
7.4.1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影响因素 |
7.4.2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
7.4.3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
7.4.4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
7.5 一汽红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建议 |
7.5.1 加快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 |
7.5.2 完善汽车后服务市场建设 |
7.5.3 推动绿色汽车产业发展 |
7.5.4 建立人才培养模式 |
7.5.5 打造国际化服务体系 |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9)中国P2P网贷区域发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P2P网贷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方面 |
1.3.2 P2P网贷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方面 |
1.3.3 区域差异的研究方法方面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因子分析法 |
1.4.2 空间相关性分析 |
1.4.3 多维尺度分析法、面板数据的有序聚类、方差齐性检验 |
1.4.4 空间计量经济学、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P2P网贷发展现状概述 |
2.1 中国P2P网贷发展概述 |
2.1.1 P2P网贷的发展历程 |
2.1.2 P2P网贷发展现状 |
2.1.3 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 |
2.2 中国P2P网贷区域发展情况概述 |
2.2.1 各地区P2P网贷平台分布情况 |
2.2.2 各地区P2P网贷平台规模、收益性和流动性对比 |
2.2.3 各地区P2P网贷综合发展竞争力指数对比 |
2.2.4 本节小结 |
第3章 中国P2P网贷发展的区域特征分析 |
3.1 各地区P2P网贷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 |
3.1.1 因子分析法概述 |
3.1.2 各地区P2P网贷发展评价 |
3.1.3 评价结论 |
3.2 P2P网贷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3.2.1 P2P网贷发展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3.2.2 P2P网贷发展的局域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3.3 中国P2P网贷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
3.3.1 多维尺度分析 |
3.3.2 面板数据的有序聚类 |
3.3.3 方差齐性检验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中国P2P网贷区域发展差异的环境因素分析 |
4.1 P2P网贷区域发展差异的环境因素解析 |
4.1.1 经济发展水平 |
4.1.2 互联网技术 |
4.1.3 信用环境 |
4.1.4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力度 |
4.1.5 法律环境 |
4.2 环境因素影响P2P网贷区域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2 变量选取 |
4.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2.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5 数据的预处理 |
4.2.6 模型的设定 |
4.2.7 相关性分析与全局双变量Moran’I检验 |
4.2.8 实证结果 |
4.2.9 实证结论 |
第5章 中国P2P网贷区域发展差异的行业内部因素分析 |
5.1 P2P网贷区域发展差异的行业因素解析 |
5.1.1 专业人才 |
5.1.2 资产端风控能力 |
5.1.3 增信手段 |
5.1.4 营销方法 |
5.1.5 投资人差异 |
5.2 行业内部因素影响P2P网贷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 |
5.2.4 本章结论 |
第6章 促进P2P网贷地区间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创新创业 |
6.2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6.3 加快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 |
6.4 完善法律制度,政府适度干预 |
6.5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6.6 注重投资者群体培育,加强投资者教育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钢铁企业日常费用管控的经济学分析——以首钢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费用基本构成及钢铁企业日常费用管控现状 |
1. 费用的涵义及日常费用主要构成 |
2. 钢铁集团日常费用管控现状 |
3.处在战略转型发展期的首钢面临的费用管控压力 |
二、从经济学角度对费用支出效用分析及具体应用 |
1. 从经济学角度对费用支出四种不同效用的分析 |
2.四个层次开支理论在首钢日常费用管控中的具体应用 |
三、首钢应用四个层次开支理论的不足 |
1. 职工洗浴补贴方式有待改进 |
2. 职工取暖费补贴方式有待改进 |
3. 职工住房补贴方式有待改进 |
四、结论 |
四、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层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 胡如梅. 浙江大学, 2020(04)
- [2]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四重结构研究[D]. 王小景. 吉林大学, 2020(03)
- [3]日本少子化问题研究[D]. 全龙杰. 吉林大学, 2020(01)
- [4]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杨丽娟. 重庆大学, 2020(02)
- [5]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D]. 王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6]张道一艺术学“整体论”思想研究[D]. 侯颖. 东南大学, 2020
- [7]广州市番禺区违法建设问题的制度成因与对策研究[D]. 邹志磊. 兰州大学, 2020(01)
- [8]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运行与演化研究[D]. 吕鲲. 吉林大学, 2019(02)
- [9]中国P2P网贷区域发展评价[D]. 魏培.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钢铁企业日常费用管控的经济学分析——以首钢集团为例[J]. 郭冬全.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