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林志彬[1](2021)在《思政教育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文中认为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旅游地理学科是一门从地理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的旅游资源进行研究的学科,其教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树立学生的整体观和大局观。在当前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想与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旅游地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莫彦涵[2](2021)在《STEAM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朱淑鸣[3](2021)在《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提出,使环境教育迈入新的阶段;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纳入立德树人范围,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成为促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落实,优化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建立为融合提供了实践基地。研究首先分析现行课标与教材,从人地协调观的四级分级水平入手,通过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呈现当前高中地理教育模式下,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现状。研究发现,现行教材中多处从生态环境教育的环保知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三大角度融合,现行新课标的顶层设计关注生态文明的培养。整体而言,教师的融合认可度较高,但由于对生态环境教育理解的不全面、融合多源于感性自发性认知,同时受到应试背景影响及考核机制、时间、空间、经费的多重限制,使得出现融合方式单一、差异度较大、内容局限,仅作为课堂延伸与拓展内容等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认知,接受度较高,但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程度高于人文政策,对抽象逻辑的认知高于具体事实,且基础概念不扎实;学校能够提供一定的融合支持。针对现状,探索出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的三大策略。第一,从核心素养落实、课标与教材分析两方面,紧跟课改发展,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确保系统的融合设计。第二,从课程体系、校园环境、交流合作三个角度,借助校级平台,优化利用校内外资源实施融合,突破时间、空间与经费限制。第三,从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三个维度,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协调培育抽象逻辑与具体事实认知。其中,重点关注情境认知理论,提出分类知识内容,教学因课制宜;抓住时事热点,塑造真实情境;提供实际数据,培养分析能力;抽象知识落地,触发情感共鸣三条具体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具体教学设计与表现性评价。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背景资源,以太浦河流域为例,使用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串联教学活动,探索生态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赵婉莉[4](2021)在《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开放教育时代的主要特征。慕课(MOOC)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典型代表,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辅助资源,网络上有丰富多样的优质MOOC资源可以用来辅助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其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本文以MOOC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了解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再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将其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相结合展开实验研究并总结实验研究结论,以期拓宽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广大一线初中地理教师应用MOOC辅助地理教学提供参考。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得出目前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阻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MOOC课程时长和难度的影响,缺乏学校政策的支持,缺乏MOOC平台的建设。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拓宽知识获取渠道的需要,MOOC课程内容的碎片化和高质量。其次,根据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MOOC资源,初中地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搭建初中区域地理MOOC教学平台和初中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心理意识。最后,根据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阐述该MOOC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措施,以“青藏地区”作为课例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和MOOC辅助下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在实验效果上的差异,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得以改善,学生的章节测试成绩相对较好,教师的地理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黄彩蝶[5](2021)在《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强调,要用家国情怀与世界的眼光去审视地理问题。家国情怀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诠释,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诸多内容蕴含着家国情怀的教育因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和责任感。本文以家国情怀的角度切入,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积极影响。在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家国情怀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给予解读后,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普通高中地理教学中针对家国情怀的教育,主要存在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培养手段不够多样、实践活动缺失、家校共建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提出了如下策略:第一,要深挖教材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加强地理课程家国情怀内容分析,有机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元素;第二,要借助多媒体方式,开展情境教学,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家国情怀教学方式,丰富学生家国情怀体验,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的实际认知;第三,要家校合作,协同培养家国情怀,要引导家长成为家国情怀教育的参与者,要组织家庭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家国情怀教育教学设计,分别从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新授课教学《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地理专题教学《适度开采矿产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地理实践活动《滹沱河野外考察活动》教学入手,设计了家国情怀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给一线同仁以借鉴共讨。
王思源[6](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认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苏笑悦[8](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张慧敏[9](2020)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生活也受到影响。为改善全球环境状况,国家领导人纷纷把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更新与改变人类对于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理念,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必不可少。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在资源观、环境观方面的形成也处于关键时期,因此加强中学生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学旨在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秉承人地和谐共处理念,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方向。其中人文地理部分包含的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工农业地域形成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这些内容无一不与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相契合。本文利用问卷法与实地访谈法分别对烟台十四中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汇总与分析,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及现实需要。针对问题的指向提出相应的合理解决措施,最后依据策略选取人教版必修二中符合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给予相应的评价。这一过程不仅加强了人文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且培养了学生内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心,同时激发了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参与绿色环保活动的愿望。文章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通过查看相关文献,梳理了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内容与意义,并确定了相对合理的研究思路、选取了合适的研究方式、方法。第二部分是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界定了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系统地总结出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现状调查,分别采用调查问卷法对高中学生和访谈法对一线地理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生态文明教育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策略部分书写提供方向性和针对性意见。第四部分是根据调查结果的指向来构建结合两者的实施策略。第五部分是依据策略,选取必修二人文地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同时给予评价,使生态文明教育在人文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根开花。
杨新斌[10](2020)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发展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把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于高中生环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为了实现绿色发展观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本文立足于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南昌市部分高中学校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实施现状提出相应实施策略,并设计地理教学案例,以供教学参考。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现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南昌市部分学校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环境基础知识、获取环境知识途径、环境保护态度、环境保护行为、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等方面,发现学生对环境教育持积极态度,学生环境基础知识较好,拥有积极的环境保护态度,但环境保护行为有待加强,地理教材中环保素材有待补充,教师教学方式需更加丰富多样,学校对环境教育开展工作力度有待加强。通过对南昌市部分学校地理教师访谈调查,了解到地理教师对环境教育开展的意愿非常强烈,一致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开展环境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指挥、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环境教育评价标准不统一、地理实践力开展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开展。(2)高中地理教学中优化环境教育的实施策略。针对环境教育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注重学生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提升;关注学生环境保护行为的养成;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环境教育素养;落实学校立德树人任务,转变环境教育理念;完善环境教育评价机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3)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案例设计。以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问题探究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实验探究法,从大气污染现象、探究我国大气污染原因、探讨我国“蓝天”常在措施等角度,运用实验探究法分析污染源、空气湿度、空气流通、植被等对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
二、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思政教育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政教育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
(一)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三)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目标 |
(四)有利于践行生本教育理念 |
二、思政教育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
(一)深入挖掘旅游地理中的思政元素 |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地理与思政情境 |
(三)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开展思政教育 |
(四)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地理实践活动 |
三、结语 |
(3)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 |
1.1.2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科发展需求 |
1.1.3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地方发展机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4 技术路线与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环境教育的概念界定 |
2.1.1 环境教育 |
2.1.2 生态环境教育 |
2.2 地理教学中体现生态环境教育的已有研究 |
2.3 相关教学理论与方法 |
2.3.1 情境认知理论 |
2.3.2 支架式教学 |
2.3.3 表现性评价法 |
第3章 当前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途径 |
3.1 当前高中地理现行教材与新课标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
3.1.1 现行教材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内容 |
3.1.2 现行新课标关注生态文明培养的顶层设计 |
3.2 当前高中学校及地理教师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 |
3.2.1 针对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人的访谈设计 |
3.2.2 基于访谈的当前生态环境教育融合途径分析 |
3.2.3 基于访谈的当前高中学校与教师实施融合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当前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效果 |
4.1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高中生生态环境认知问卷设计 |
4.2 基于调查的当前生态环境教育融合效果分析 |
4.2.1 普遍听说过“生态环境”,地理学科是重要认知途径 |
4.2.2 日常生产和生活情境中,对生态环境关注较少,认知在自然环境表现较优 |
4.2.3 给定的简单地理事物和现象下,对生态环境各要素间关联的分析停留在表面,认知在自然环境表现较优 |
4.2.4 给定的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下,缺乏基于客观事实的生态环境认知,易忽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强度 |
4.2.5 现实中的各种地理问题中,对生态环境的因果逻辑认知较为薄弱 |
4.2.6 基本认同在地理等各学科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对多样的形式与内容期望较高 |
4.3 基于调查的当前高中生体现出的融合效果问题分析 |
4.3.1 对生态环境的抽象逻辑认知高于具体事实认知 |
4.3.2 缺少主观能动性,具体事实认知程度受等级考影响显着 |
第5章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的策略探索 |
5.1 紧跟课改发展,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 |
5.1.1 落实核心素养,明确融合育人价值,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 |
5.1.2 分析课标教材,梳理可融合内容,确保系统性融合设计 |
5.2 借助校级平台,优化利用校内外资源实施融合 |
5.2.1 搭建课程体系,基础拓展结合,突破时间限制 |
5.2.2 打造校内外平台,培育生态文化,突破空间限制 |
5.2.3 促进交流合作,提高教师能力,突破经费限制 |
5.3 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 |
5.3.1 采用情境认知理论,突破时空限制,自然融入日常教学设计 |
5.3.2 借助“脚手架”搭建,关注分析过程,使融合可迁移可应用 |
5.3.3 选取表现性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挂钩考核与拓展内容 |
第6章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策略实践 |
6.1 对标课标要求的课程重构 |
6.1.1 滞后于课改与新课标要求的现有教学方式 |
6.1.2 基于融合系统性梳理的教学目标与流程设计 |
6.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背景下的案例选取 |
6.2.1 结合时事政策的内容选取 |
6.2.2 增加学生代入感的区域选取 |
6.3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情境创设 |
6.4 搭好“脚手架”的教学活动设计 |
6.5 关注四级分级水平的表现性评价尝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B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高中生生态环境认知问卷 |
附录C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策略实践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MOOC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开发和应用 |
第二节 MOOC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开发和应用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二、初中地理教师应用MOOC辅助教学现状分析 |
三、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一、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要求 |
二、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三、初中学生拓宽知识获取渠道的需要 |
四、MOOC课程内容的碎片化和高质量 |
第三章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一节 初中地理教师选取合适的MOOC资源 |
一、MOOC资源的内容要与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相关 |
二、MOOC资源的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
三、MOOC资源的时长要契合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 |
第二节 初中地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
一、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
二、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环节 |
第三节 搭建初中区域地理MOOC教学平台 |
第四节 初中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心理意识 |
第四章 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MOOC资源的选取 |
一、教材内容分析 |
二、MOOC资源的选取 |
第二节 实验前的教学准备 |
一、MOOC平台的搭建 |
二、课前导学案设计 |
第三节 实验过程 |
一、实验对象 |
二、案例分析 |
三、课后测评 |
第四节 实验结论 |
一、实验结论 |
二、研究限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
1.1.2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需要 |
1.1.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挖掘家国情怀的育人价值 |
1.2.2 为中学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国情怀 |
2.1.2 地理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2.2.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2.2.3 社会学习理论 |
3 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现状调查 |
3.1 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开展现状 |
3.1.1 学生对家国情怀教育的认知及接受意向 |
3.1.2 教师群体对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及接受意向 |
3.1.3 学校对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及接受意向 |
3.2 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教师对家国情怀的认识 |
3.2.2 家国素养的教学方式 |
3.2.3 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视及配合 |
4 高中地理课程中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的方法建议 |
4.1 分析教学内容,挖掘家国情怀教育的知识载体 |
4.1.1 深挖教材资源,加强地理课程家国情怀内容分析 |
4.1.2 拓展教学内容,有机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元素 |
4.2 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地理学科家国情怀教学吸引力 |
4.2.1 借助多媒体,丰富家国情怀教学方式 |
4.2.2 开展情境教学,丰富学生家国情怀体验 |
4.2.3 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的实际认知 |
4.3 家校合作,协同培养家国情怀 |
4.3.1 引导家长成为家国情怀教育的参与者 |
4.3.2 组织家庭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 |
5 家国情怀教育教学设计 |
5.1 地理新授课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设计 |
5.1.1 教学设计 |
5.1.2 课堂教学流程 |
5.2 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地理专题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
5.2.1 教学设计 |
5.2.2 教学过程 |
5.3 地理实践活动中融合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设计 |
5.3.1 教学目的 |
5.3.2 教材及教学资源分析 |
5.3.3 学情分析 |
5.3.4 教学方式 |
5.3.5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
5.3.6 教学过程 |
5.3.7 教学评价 |
5.3.8 教学反思 |
6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地理学科家国情怀教育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地理学科家国情怀教育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6)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
1.1.2 国家层面的战略领导 |
1.1.3 教育活动的正向功能 |
1.1.4 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紧密相关 |
1.2 研究意义 |
1.2.1 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
1.2.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
1.2.3 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文明 |
2.1.2 生态文明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中国传统生态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教育学理论基础 |
2.3 地理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分析 |
2.3.1 地理学科研究内容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教学资源 |
2.3.2 地理教学目标与生态文明教育目的相统一 |
2.3.3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为地理高考命题的热门话题 |
2.3.4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符合地理核心素养要求 |
第3章 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内容 |
3.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1 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 |
3.4.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3.4.3 生态文明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4章 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总结 |
4.1 整合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资源 |
4.1.1 梳理教材资源,形成知识体系 |
4.1.2 收集实时案例,辅助教学开展 |
4.2 立足地理课堂教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
4.2.1 基于人文地理教学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
4.2.2 促进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多元化 |
4.3 拓展地理课外实践辅助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 |
4.3.1 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坚持实践出真知 |
4.3.2 丰富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形式 |
第5章 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设计与评价 |
5.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
5.1.1 选择依据 |
5.1.2 教学设计 |
5.2 教学反思与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基本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 |
(10)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发展观的不断推进 |
1.1.2 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利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2.2 有利于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推进新课程改革 |
1.2.3 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成长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环境教育研究概述 |
2.1 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环境教育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2.1.3 环境教育与高中地理教材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协调观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观理论 |
2.2.3 生活教育理论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南昌市为例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3.4.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3.5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
3.5.1 学生环境教育情况分析 |
3.5.2 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情况分析 |
4 高中地理教学中优化环境教育的策略 |
4.1 注重学生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提升 |
4.1.1 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知识竞赛活动 |
4.1.2 课外环保知识的搜集和补充 |
4.2 关注学生环境保护行为的养成 |
4.3 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环境教育素养 |
4.3.1 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环境教育 |
4.3.2 结合乡土地理进行环境教育 |
4.4 落实学校立德树人任务,转变环境教育理念 |
4.5 完善环境教育评价机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
4.5.1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协调,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 |
4.5.2 注重学生环境教育建档评价法 |
5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案例设计 |
5.1 教材分析 |
5.2 学情分析 |
5.3 教学目标 |
5.4 教学重难点 |
5.5 教学方法 |
5.6 教学过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南昌市环境教育问卷调查(学生) |
附录2 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教师访谈调查提纲 |
致谢 |
四、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政教育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 林志彬. 学周刊, 2021(32)
- [2]STEAM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莫彦涵.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D]. 朱淑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MOOC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地理中国-青藏高原》MOOC为例[D]. 赵婉莉.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5]家国情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研究[D]. 黄彩蝶.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构建[D]. 张慧敏. 鲁东大学, 2020(01)
- [10]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培养研究[D]. 杨新斌.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