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一、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黄健超,邝美玲,梁伟光,冯锦乾,冯瑞安[1](2021)在《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种类及综合治理技术》文中认为针对近年来江门市蔬菜种植过程中害虫种类繁多、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加,且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工作困难的现状,进行了多年实践,在分析江门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种类及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采用清除残株落叶、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设置杀虫灯、黄板、性诱剂等物理防治措施,释放寄生蜂、捕食性天敌等生物防治措施,辅之以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害虫防控总体防效达到90%、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产量增加5%以上的良好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

周雯[2](2021)在《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害虫的发生及危害一直是影响蔬菜高效、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害虫治理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剂防治在蔬菜害虫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蔬菜用药的高要求、菜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害虫发生规律的复杂性,加之抗药性的快速发展,蔬菜害虫治理面临不小的挑战,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的高效、安全使用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响治理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实施科学治理的前提首先要明确蔬菜害虫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农户主体出发,研究农户农药认知与用药决策行为,系统分析了两类重要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利用现状,并在田间药效验证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害虫提出化防药剂建议,以期为蔬菜害虫的科学药剂防治提供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结论如下:1、以江苏省181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案例,对农户认知与用药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菜农对害虫和农药使用认知不理想,61.3%的农户仅认识部分害虫,58.6%的农户不关注农药防治靶标,且违规用药现象普遍,不科学不规范用药行为占比达52.5%。实证结果表明,菜农受教育程度、蔬菜种植面积、接受技术指导程度、对蔬菜害虫认知水平、对农药作用靶标的关注、对农药相关条例的关注均对合规用药行为呈正向影响,而种植年限呈负向影响;2、选择茄科和十字花科两类重要蔬菜为目标,检索归纳并比对中国农药信息网农业部登记药剂与实际生产中推荐/常用药剂,分析该两类蔬菜害虫登记农药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完善用药决策规范和依据。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9月,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登记药剂种类广泛,重要害虫药剂选择充分,但仍有部分登记药剂滞后,品种结构不合理,决策信息不充分,依然存在常发虫害无药可用、常用农药未经登记的问题,且登记数据库中化学农药、单剂农药等老旧农药占比大;3、选择前述两类重要蔬菜上代表性害虫为对象,选取几种代表性防治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登记药剂药效并评价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高效、安全、持久、经济的防治药剂种类。小青菜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0.5%三氟甲吡醚和60g/L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防效最好,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达94.4%和90.4%。辣椒烟粉虱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5g/L阿维·双丙环虫酯和22%螺虫·噻虫啉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药后7d防效均达90%以上。且部分登记药剂防效验证结果较好,部分常用或推荐药剂安全高效,复配剂的防效均显着优于其单剂,1.5倍剂量一般比田间推荐剂量防效好,化学农药见效略快,生物农药防效更持久。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与存在问题,从蔬菜种植户、政府监管、市场主体、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2)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部门应完善农药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3)建立科学智能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4)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安全高效药剂研发;(5)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朱经云[3](2021)在《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影响因素探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分布于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为害最重。小菜蛾主要为害十字花科植物,每年都会对世界各地的蔬菜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小菜蛾主要依靠成虫进行扩散,成虫产卵位置的选择对其后代的生长发育和种群繁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小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产卵行为及产卵的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文对小菜蛾成虫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甘蓝、芥蓝、白菜、萝卜、油菜(陕油0913和甘杂1号)、白菜型油菜(四月慢和超级火箕青)上的产卵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探明了影响小菜蛾在8种植物上产卵的主要因素以及幼虫为害增加甘蓝和芥蓝上成虫产卵的原因,并设计了一种小菜蛾的终端诱捕系统。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小菜蛾成虫对8种寄主植物子叶和真叶的产卵选择性及对被小菜蛾幼虫为害后的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研究表明十字花科植物的子叶是小菜蛾成虫喜欢产卵的部位,成虫在甘蓝、芥蓝、白菜、油菜品种陕油0913和甘杂1号、青菜品种四月慢和超级火箕青等7种植物幼苗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均超过了5粒/cm2;小菜蛾成虫在甘蓝和芥蓝子叶上的产卵密度显着高于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分别是真叶上的13和12.9倍。在8种叶片同时选择时,甘蓝、芥蓝和陕油0913吸引的小菜蛾成虫产卵量最少;萝卜、白菜和四月慢上的产卵量最高。此外,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选择性的影响因植物而异,幼虫为害后的甘蓝、芥蓝和陕油0913显着提高了小菜蛾成虫的产卵量,其余5种植物是否受害对成虫产卵没有影响。2、寄主植物子叶和真叶中芥子油苷含量对小菜蛾成虫产卵的作用。研究表明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偏好性与叶片中芥子油苷的含量无显着性相关,小菜蛾成虫在总芥子油苷含量最多的甘蓝和陕油0913叶片上产卵量最少。甘杂1号、陕油0913和超级火箕青真叶和子叶中芥子油苷总含量差异显着,但是小菜蛾在3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差异不显着;白菜真叶子叶中的总芥子油苷含量差异不显着,但小菜蛾在真叶上的产卵密度显着高于子叶;芥蓝真叶中芥子油苷的总含量显着高于子叶,但小菜蛾在真叶上的产卵密度显着低于子叶。小菜蛾在四月慢、萝卜和甘蓝3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变化趋势与芥子油苷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3、寄主植物表面物理性状在小菜蛾成虫产卵选择中的作用。研究表明8种植物叶片表面蜡质含量与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偏好性呈负相关,叶片表面绒毛密度与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偏好性呈正相关。小菜蛾成虫在蜡质较少的白菜、萝卜、青菜四月慢和超级火箕青等植物上的产卵偏好性与芥子油苷的总含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芥子油苷是吸引小菜蛾成虫产卵的主要物质;植物表面蜡粉对小菜蛾成虫产卵主要起到了阻碍作用,小菜蛾很少在厚蜡植物叶片上产卵,但去除蜡质后,小菜蛾的产卵量显着增加。4、小菜蛾对厚蜡植物的适应策略。研究发现芥蓝真叶上厚的蜡质是阻碍小菜蛾成虫产卵的主要因素,但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小菜蛾通过成虫和幼虫的协同作用能够克服叶片蜡质的阻碍作用:小菜蛾成虫首先在芥蓝子叶上产卵,芥蓝子叶并不适合幼虫取食,但孵化后的幼虫可以爬行到真叶上取食,并在爬行和取食过程中通过吐丝改变了叶片的表面结构,产生了丝“梯”和丝“网”。这些结构显着增加了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的产卵量。5、设计了一种小菜蛾田间终端诱捕系统。小菜蛾成虫在喷洒了芥蓝提取物的蚕豆上产卵明显多于芥蓝。喷洒了芥蓝提取物的蚕豆对小菜蛾成虫的吸引效果最少可持续15天,且小菜蛾1龄幼虫不能在蚕豆上存活。温室中的试验结果显示蚕豆在温室中对小菜蛾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效果,且当放置在距离芥蓝3米远时,喷有芥蓝提取物的蚕豆对小菜蛾成虫的吸引力最强。该诱捕系统中的被保护作物和诱捕植物不仅限于甘蓝和蚕豆,其它的厚蜡十字花科作物和无蜡粉的非十字植物都有被纳入该系统的潜力。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研究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行为,分析了影响小菜蛾产卵的主要因素,首次阐明了小菜蛾幼虫通过吐丝帮助其成虫克服寄主植物蜡质对产卵的不利影响,从而完成种群繁衍的机制。同时,创建了一种新型小菜蛾田间诱捕植物系统,丰富和发展了小菜蛾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柳懿祥[4](2020)在《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自动收集装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害虫每年对我国的十字花科蔬菜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如何科学、准确地进行害虫的实时测报成为各级政府和农业工作者十分紧迫的问题。然而,传统测报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工实现害虫收集,并进行识别与计数,效率低下且费时费力。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出现了一些害虫监测装置,特别是通过测报灯诱捕害虫,并由计算机完成害虫图像的采集、计数和识别工作。本文在现有灯光诱杀技术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十字花科主要虫害测报的害虫自动收集装置,利用该装置可采集十字花科主要害虫图像并根据害虫图像实时情况进行翻转和震动动作,以提高图像采集的质量,从而提高害虫识别的准确性,进一步节省人力资源。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自动收集装置整体设计,由杀虫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智能采样盘模块、回收模块和控制系统组成。杀虫模块负责害虫的诱杀,图像采集模块负责拍摄害虫图像,智能采样盘模块负责提高害虫图像质量,回收模块负责回收图像采集后的害虫,控制系统负责给出各个模块的行动信号。(2)对装置的硬件部分进行实体建模并完成装配。其中包括内壁部件、外壁部件和采样盘部件的设计,随后还设计了震动功能的凸轮滑块机构,与保证震动和翻转的机构互不影响的联轴器。完成了电机种类及轴承等标准件的选取,模拟组装效果。调试修改参数后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出装置实物,进行组合装配和调试工作。(3)害虫图像分割和重叠检测。分割根据昆虫在采样盘上姿态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对比度的图像分割方法,结合阈值迭代分割获得昆虫区域,计算昆虫比例,并控制采样盘翻转完成对昆虫的收集。以分割结果为依据,计算害虫面积比例。重叠检测利用Mean-shift聚类算法对图像去噪,使用小波变换提取图像中的轮廓细节,根据区域内的轮廓细节数量判断重叠程度,以此程度判断是否震动。(4)装置远程通讯和服务器交互设计。为了对装置进行远程控制,提高测报效率,给装置设计4G通讯功能,使装置在无人环境下也可通过网络实时传递农田、森林害虫信息。服务器端负责实时读取装置发送回的图像、时间地点及温湿度等信息,并通过GUI图形界面展示,使工作人员远程就可完成害虫监测和控制操作。本文设计制作了害虫自动收集装置,并完成了装置与服务器的信息交互。相比较于以往的人工收集及测报工作,使用该装置将大大降低对工作人员的素质需求以及工作难度,为偏远地区以及交通不便地区的虫害情况监测节省了大量时间,并为今后研究各类害虫的智能分类识别和植保人员的虫害测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李振宇,肖勇,冯夏[5](2020)在《广东蔬菜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蔬菜是广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蔬菜产业是广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广东省光热水资源丰富,常年温暖湿润,种植业发达,蔬菜种类丰富,可周年栽培,且复种指数高,导致蔬菜害虫连续爆发,常年为害,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制约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棕榈蓟马、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豆荚螟等广东主要蔬菜害虫为对象,概述了蔬菜害虫在广东省发生危害规律和近年来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对广东省重要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蔬菜害虫的研究方向。

姚侃[6](2020)在《基于图像识别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害虫的预测预报是合理防治虫害的前提。目前,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测报方法是:通过虫情测报灯诱杀害虫,一段时间后由人工取回诱杀的害虫,然后在实验室由测报人员进行识别与计数。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测报的准确性也不高。为了减轻测报人员的工作负担,以及提高测报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分类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通过不同途径收集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样本,经过手工分类后,按本文设定的图像采集标准对害虫样本进行图像采集,得到4218张害虫图像,建立了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数据库;(2)对昆虫分类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头、胸、腹三部分昆虫分类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测量的害虫身体数据,提出了头部翅部面积比、头部翅部长度比、头部翅部平均宽度比、单翅双翅对角线长度比、最长轴与对应短轴比、周长中轴比这6种新的形状特征;(3)为了更快速准确的提取6种新的形状特征,本文设计了新的分割方法对害虫进行自动分割,并设计了一个GUI界面,用于6种形状特征的提取;(4)分别提取了害虫图像的6种形状特征以及Gabor特征、LBP特征、HOG特征和颜色特征这四种传统特征,通过分类器对五种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进行分类,对比了6种形状特征和四种传统特征的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6种形状特征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更好的对5种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进行分类识别;(5)为了提高识别率,本文对6种形状特征和四种传统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了5种融合特征,通过SVM分类器对五种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并不是融合特征越多,识别准确率越高。6种形状特征加上颜色这一融合特征更加适用于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分类识别;(6)在原有数据库中加入残缺图像,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识别准确率大幅下降,其平均准确率为55.2%。通过融合四种传统特征,提高了识别准确率,且6种形状特征融合LBP特征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了41.49%,达到了96.69%。本文建立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图像的采集标准,并建立了图像数据库,包含了大部分害虫姿态。这为今后研究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智能分类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提出的6种形状特征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为后续研究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自动分类识别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思路。

徐迪[7](2020)在《两种杀虫剂对两种蔬菜害虫的最低有效剂量及残留动态分析》文中提出菜粉蝶(Pieris rapae)的幼虫菜青虫和桃蚜(Myzus persicae)均是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它们的为害会造成蔬菜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长期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蔬菜害虫会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成本提高,环境污染加重。本研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以期明确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露地甘蓝菜青虫、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露地甘蓝桃蚜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露地小白菜上桃蚜的最低有效剂量,并研究两种化学药剂施用后在小白菜和甘蓝上的农药残留量,为农药的减量施用提供科学依据。1两种杀虫剂的最低有效作用剂量试验以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登记用量(5.625~8.438 g a.i./hm2)的低值为X,设置0.50 X(2.813 g a.i./hm2)、0.75 X(4.219 g a.i./hm2)、1.00 X(5.625 g a.i./hm2)和1.50 X(8.438 g a.i./hm2)4个剂量,以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登记用量(21.00~31.50 ga.i./hm2)的低值为Y,设置 0.50 Y(10.50 g a.i./hm2)、0.75 Y(15.75 g a.i./hm2)、1.00 Y(21.00 g a.i./hm2)和 1.50 Y(31.50ga.i./hm2)4个剂量,用常规喷雾法在安徽、河北、海南三地进行了上述2种杀虫剂防治露地上十字花科蔬菜桃蚜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在河北地区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小白菜上桃蚜可使用4.219 g a.i./hm2剂量;用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蓝桃蚜推荐使用15.75 g a.i./hm2剂量。(2)在海南地区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小白菜上桃蚜可选用8.438 g a.i./hm2剂量;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甘蓝上桃蚜可选用21.00 g a.i./hm2剂量。(3)在安徽地区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露地甘蓝上桃蚜,可选用10.5 ga.i./hm2剂量;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小白菜桃蚜,可选用4.219 g a.i./hm2剂量,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甘蓝菜青虫,可选用5.625 ga.i./hm2剂量。使用以上剂量药剂防效均可达到85%以上。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和70%的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在河北和安徽地区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桃蚜的最低有效剂量相近,并且均明显低于农药商品推荐剂量的最低值;在海南地区,由于温度较高,桃蚜发生世代数更多,抗药性水平较高,防治桃蚜的最低有效剂量为农药商品推荐使用剂量。2两种杀虫剂在安徽地区小白菜和甘蓝上农药残留动态分析在安徽地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的同时开展了小白菜和甘蓝上农药残留试验。0.50 X、0.75 X、1.00 X和1.50 X剂量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在小白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2.89 d、3.75 d、3.12 d、2.86 d。结合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219 ga.i./hm2剂量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中半衰期最长,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故该剂量是防治露地小白菜上桃蚜的最低有效剂量。0.50 X、0.75 X、1.00 X和1.50 X剂量的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在甘蓝上的半衰期分别为1.50 d、1.78 d、1.45 d、1.79 d。结合药效试验结果,10.5 g a.i./hm2剂量的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半衰期与高剂量半衰期相近,并且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故该剂量是防治露地甘蓝桃蚜的最低有效剂量。农药残留动态分析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农药剂量防治效果不会明显提高,故使用农药的最低有效剂量防治蔬菜害虫,既可达到预期防效,又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研究为农药的减量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韩溶溶[8](2020)在《药西瓜提取物对两种蔬菜害虫的生物活性及解毒代谢酶的影响》文中认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是十字花科蔬菜中两种常见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严重危害到食品及环境安全,因此寻找新的适合于防治蔬菜害虫的植物源杀虫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采用5种有机溶剂及3种提取工艺对药西瓜果实进行提取,筛选出实验室最佳提取方法。研究了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的生物活性,明确了药西瓜提取物对两种蔬菜害虫的杀虫活性。探讨了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解毒酶的影响,为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及蔬菜害虫的绿色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药西瓜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甲醇、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5种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采用冷浸法、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分别提取药西瓜果实中的活性物质,从提取率及实际生产等方面综合考虑,得出实验室最经济实用的提取方法为超声波提取法。2.药西瓜提取物对蔬菜害虫的生物活性:以蔬菜害虫小菜蛾和甘蓝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法的药西瓜5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对供试昆虫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1)药西瓜5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中以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的触杀活性最高,触杀处理72 h后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5.59 mg/mL、1.37 mg/mL,药西瓜提取物对甘蓝蚜的触杀效果明显大于对小菜蛾的触杀效果。(2)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胃毒作用试验中,正丁醇提取物胃毒效果最好,以最高浓度100 mg/mL下处理小菜蛾,72 h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47.78%。(3)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探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在供试的5种溶剂提取物中拒食效果最明显,以最高浓度为100 mg/mL处理小菜蛾,24 h和48 h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61.61%和54.02%。(4)药西瓜提取物对甘蓝蚜的忌避作用中,在最高处理浓度100 mg/mL条件下,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平均忌避率最高,为93.22%,药西瓜乙醇提取物平均忌避率最低,仅为71.41%。3.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解毒代谢酶活力的影响:触杀作用处理试虫后测定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酶的活性,旨在从酶学角度探索药西瓜提取物对两种蔬菜害虫的作用靶标以及试虫体内解毒酶系活力影响。结果表明:(1)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AChE有一定的影响,在LC10为0.96 mg/mL浓度下处理24 h后,小菜蛾体内AChE活力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各处理浓度下的甘蓝蚜体内AChE活力均显着低于对照,随着处理浓度增加,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AChE抑制作用逐渐增加。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小菜蛾体内AChE活力开始受到抑制而后被激活,甘蓝蚜在24h时,体内AChE活力抑制达到最大。(2)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GST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低浓度0.96 mg/mL时小菜蛾体内GST活力被激活,在高浓度下被抑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GST活力均受到一定的抑制,并在处理后36 h时对GST活力的抑制力均达到最大。(3)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体内CarE活力在不同浓度下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甘蓝蚜体内CarE大致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低浓度0.30 mg/mL处理时,其CarE活力表现为诱导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CarE活力下降,抑制作用较明显。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12-36 h后小菜蛾体内CarE活力开始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并表现为激活状态,处理后甘蓝蚜体内CarE活力波动大但幅度不明显,总体仍表现为抑制状态。

张鑫泽[9](2020)在《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克隆及功能探究》文中提出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农业昆虫之一,且繁殖速度快、全球各地均有分布。而端粒逆转录酶TERT是端粒酶中具有催化活性的亚单位,该基因不仅可以诱导端粒酶活性影响细胞衰老、凋亡,还具有除依赖端粒酶以外的其他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萝卜蚜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扩增、RNAi技术、转录组测序及q RT-PCR等方法克隆得到了萝卜蚜端粒酶TERT基因的CDS序列,在m RNA水平上检测了不同处理下TERT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通过RNAi技术初步探究了TERT基因在萝卜蚜生长发育中的功能,为萝卜蚜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本地转录组库筛选得到萝卜蚜TERT基因的相关序列,利用基因扩增手段克隆得到了TERT基因的CDS序列。该基因的CDS区全长序列长度为2658 bp,能够编码885个氨基酸残基,其二级结构含41个α-螺旋,60个卷曲螺旋并得到了5种预测的三级结构模型。将其上传至NCBI后比对发现,该基因与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同源性最高,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低。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TERT基因在萝卜蚜不同龄期及不同组织内的相对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萝卜蚜成虫期TER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与各龄期均有显着性差异;1龄若虫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成虫的表达量,但显着高于2龄、3龄、4龄若虫的表达量;4龄若虫表达量最低,但与2龄、3龄若虫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随后选取发育基本成熟且TERT基因表达量最低的4龄萝卜蚜若虫进行解剖,能够同时在4龄萝卜蚜的头部、胸部、腹部检测到TERT基因的表达,且腹部表达量最高。3.选取2段不同长度的TERT基因不同序列利用RNAi技术对萝卜蚜进行功能探究。研究发现,RNA干扰24 h后,处理组TER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下调了40.6%和41.3%,均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且两个不同干扰长度的处理组之间的下调水平并无差异。RNA干扰48 h后,处理组TERT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显着下调了73.9%和57.0%,干扰TERT基因片段2的处理组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RNA干扰72 h后,处理组TER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下调了69.0%和48.2%,均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且两个不同干扰长度的处理组之间的下调水平并无差异。生物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干扰萝卜蚜TERT基因能够显着提高死亡率,延长发育历期,降低体长、产仔率以及成虫寿命。4.将干扰TERT及EGFP基因72 h后的萝卜蚜,通过Illumina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平均数目为51,190,754及461,296,156条的Cleaning Reads,通过组装得到92371条Unigene序列,平均长度为766 bp。GO注释显示,分子功能类条目注释所占比例最高,其中与ATP结合有关基因注释最多,含4320条序列占8.8%。KEGG注释显示,人类疾病相关条目最多,其中与癌症通路有关的基因注释比例最高,含644条序列占4.9%。KOG注释显示,除了功能未知一类,占比例最大的为信号转导机制条目占全部基因注释的13%。随后选取校正后的P值(FDR)作为筛选差异基因的关键指标,通过筛选一共得到545个差异基因,其中165个基因表达上调,380个基因表达下调。GO分析表明,TERT基因经RNA干扰后抑制了与细胞、有机物、高级分子等相关通路的合成及代谢过程。KEGG分析表明,TERT基因经RNA干扰后诱导了核糖体合成、氧化磷酸化、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相关通路基因的下调。

杨妮娜,丛胜波,许冬,李文静,金利容,王玲,龙同,万鹏[10](2020)在《湖北地区秋冬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文中提出[目的]明确湖北新洲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发生为害情况。[方法]2017年9—12月,对湖北新洲地区露地十字花科蔬菜田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在3个主要蔬菜调查区,秋冬季常见的害虫主要有10余种,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蚜虫、烟粉虱、菜青虫和甜菜夜蛾。在十字花科蔬菜田作物为害较重的是萝卜,其次是甘蓝和花椰菜。[结论]在湖北新洲地区秋冬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害虫防治应以蚜虫、烟粉虱、菜青虫和甜菜夜蛾为重点。

二、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种类及综合治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种类
    1.1 小菜蛾
    1.2 菜青虫
    1.3 甜菜夜蛾
    1.4 斜纹夜蛾
    1.5 黄曲条跳甲
    1.6 蚜虫
2 综合治理技术集成
    2.1 农业防治
        2.1.1 清除残株落叶
        2.1.2 合理轮作
        2.1.3 深翻土地
        2.1.4 增施有机肥
        2.1.5 选择抗虫品种
    2.2 物理防治
        2.2.1?杀虫灯诱杀技术
        2.2.2 黄板诱杀技术
        2.2.3 性诱剂诱杀技术
        2.2.4 防虫网阻隔技术
    2.3 生物防治
        2.3.1 寄生蜂防治害虫技术
        2.3.2 捕食性天敌防治害虫技术
        2.3.3 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技术
    2.4 化学防治
3 应用效果

(2)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蔬菜生产及害虫发生
        1.1 我国蔬菜生产发展
        1.2 蔬菜害虫发生及为害
    2 蔬菜害虫药剂防治
        2.1 概况
        2.2 存在问题
        2.2.1 过度依赖农药
        2.2.2 抗药性问题严重
        2.2.3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2.2.4 发生农药中毒事件
    3 农户认知及用药行为
        3.1 概况
        3.2 存在问题
        3.2.1 认知不足,农药选择不当
        3.2.2 农药施用剂量、方式不规范
        3.2.3 任意混合配置,机械选用不当造成浪费
        3.2.4 农技指导不到位,治理对策不够规范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农户对蔬菜害虫及其治理的认知、决策与行为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基础
        2.2 调查方法
        2.2.1 问卷设计
        2.2.2 数据来源
        2.3 模型选择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户对蔬菜害虫认知及用药行为描述性分析
        3.1.1 农户基本特征描述
        3.1.2 相关认知特征描述
        3.1.3 用药行为特征描述
        3.2 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2.1 变量与样本统计
        3.2.2 模型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两类重要蔬菜害虫药剂分析及存在问题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库调研
        2.2 蔬菜害虫防治药剂文献调研
    3 结果与分析
        3.1 茄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3.1.1 登记农药
        3.1.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3.2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3.2.1 登记农药
        3.2.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4 讨论
第四章 两种重要蔬菜害虫代表性防治药剂田间药效验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2.1.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2.2 试验设计
        2.2.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2.2.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
        3.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
    4 讨论
第五章 提升蔬菜害虫药剂治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 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
    2 农业农村部完善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
    3 建立科学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
    4 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高效安全药剂研发
    5 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附录 江苏省菜农杀虫剂使用认知和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3)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影响因素探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菜蛾研究概况
        1.1.1 小菜蛾形态特征
        1.1.2 小菜蛾的生活习性和分布
        1.1.3 小菜蛾的寄主植物
        1.1.4 小菜蛾的为害
        1.1.5 小菜蛾的越冬与迁移
    1.2 小菜蛾产卵的影响因素
        1.2.1 芥子油苷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1.2.2 温度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1.2.3 植物表面物理性状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1.2.4 幼虫为害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1.2.5 影响小菜蛾产卵的其他因素
    1.3 小菜蛾的综合治理
        1.3.1 化学防治与抗药性
        1.3.2 物理防治
        1.3.3 农业防治
        1.3.4 生物防治
        1.3.5 害虫综合治理
    1.4 诱捕植物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菜蛾在8种寄主植物真叶和子叶上的产卵行为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昆虫和植物
        2.2.2 实验仪器
        2.2.3 小菜蛾在8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行为
        2.2.4 小菜蛾对8种植物离体叶片的产卵选择性
        2.2.5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成虫产卵的影响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菜蛾在8种植物真叶子叶上的产卵选择性
        2.3.2 小菜蛾在8种植物离体叶片上的产卵选择性
        2.3.3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8种植物真叶子叶中芥子油苷的含量及其与小菜蛾产卵的相关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植物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3 8种植物真叶子叶芥子油苷的含量
        3.2.4 小菜蛾产卵与植物芥子油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8种植物真叶子叶芥子油苷的含量
        3.3.2 8种植物芥子油苷的总含量与小菜蛾产卵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8种植物叶片表面的物理特征及其与小菜蛾产卵的相关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植物
        4.2.2 主要仪器
        4.2.3 植物表面绒毛观察与统计
        4.2.4 植物幼苗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4.2.5 植物真叶表面蜡质的提取
        4.2.6 植物叶片表面绒毛密度和蜡质质量与小菜蛾产卵相关性分析
        4.2.7 芥蓝和甘蓝去除蜡质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植物叶片表面绒毛
        4.3.2 植物叶片表面蜡粉
        4.3.3 八种植物真叶表面的蜡质
        4.3.4 八种植物叶片表面绒毛密度和蜡质质量与小菜蛾产卵的相关性
        4.3.5 植物表面蜡粉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植物和昆虫
        5.2.2 实验仪器
        5.2.3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5.2.4 小菜蛾幼虫对芥蓝真叶子叶的选择性
        5.2.5 小菜蛾幼虫取食真叶和子叶时的发育历期和蛹重
        5.2.6 小菜蛾幼虫为害前后芥蓝真叶中芥子油苷含量的变化
        5.2.7 幼虫为害前后真叶表面特征
        5.2.8 小菜蛾幼虫吐丝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5.2.9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菜蛾幼虫为害对其成虫产卵的影响
        5.3.2 小菜蛾幼虫对芥蓝真叶子叶的选择性
        5.3.3 小菜蛾幼虫取食真叶和子叶的发育历期和蛹重
        5.3.4 小菜蛾幼虫为害前后芥蓝真叶中的芥子油苷含量变化
        5.3.5 幼虫为害前后真叶表面观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
        5.3.6 幼虫吐丝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一种新型小菜蛾终端诱捕植物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植物和昆虫
        6.2.2 芥蓝粗提物的提取
        6.2.3 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6.2.4 芥蓝粗提物处理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6.2.5 不同发育阶段芥蓝的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6.2.6 芥蓝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吸引效果的持效时间
        6.2.7 小菜蛾幼虫在不同植物叶片上的存活率
        6.2.8 温室中蚕豆对小菜蛾产卵的吸引作用
        6.2.9 统计分析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1 叶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
        6.3.2 芥蓝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6.3.3 小菜蛾幼虫在不同植物叶片上的表现
        6.3.4 小菜蛾在蚕豆和芥蓝上的产卵选择性
        6.3.5 不同发育阶段芥蓝的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6.3.6 芥蓝粗提物对小菜蛾产卵吸引效果的持效时间
        6.3.7 温室中蚕豆对小菜蛾产卵的吸引作用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自动收集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虫害测报研究现状
        1.2.1.1 害虫收集
        1.2.1.2 物联网测报系统
        1.2.2 图像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2.1 图像背景
        1.2.2.2 图像分割
        1.2.2.3 害虫图像处理
    1.3 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2 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2.1 总体功能设计
    2.2 主要模块的结构设计
        2.2.1 内外壁部件设计
        2.2.2 采样盘部件设计
        2.2.3 零件参数选取
    2.3 机械装置的制造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害虫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
    3.1 基于全局对比度的害虫收集方法
        3.1.1 基于全局对比度的害虫分割方法
        3.1.2 HC算法
        3.1.3 自适应阈值迭代分割算法
    3.2 基于小波变换的害虫重叠程度检测方法
        3.2.1 Mean-shift聚类算法
        3.2.2 小波变换
        3.2.3 基于小波变换和聚类算法的害虫重叠检测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图像分割方法试验
        3.3.2 重叠检测方法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装置的数据传输与害虫管理系统设计
    4.1 数据无线传输
        4.1.1 树莓派开发环境搭建
        4.1.2 无线网络模块
        4.1.3 数据通信传输
        4.1.4 控制信号传输
    4.2 害虫管理系统设计
        4.2.1 系统登陆
        4.2.2 数据查看及分析
        4.2.2.1 虫害预测预报
        4.2.2.2 图像及数据展示
        4.2.2.3 翻转及震动控制操作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广东蔬菜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蔬菜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1.1 小菜蛾
    1.2 黄曲条跳甲
    1.3 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
    1.4 蓟马和斑潜蝇
    1.5 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
2 重要蔬菜害虫抗药性及其机理
    2.1 小菜蛾
    2.2 黄曲条跳甲
    2.3 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
    2.4 其他蔬菜害虫
3 重要蔬菜害虫综合治理技术
    3.1 农业防治技术
    3.2 生物防治技术
    3.3 物理防治技术
    3.4 化学生态调控技术
    3.5 化学防治技术
4 蔬菜害虫防治技术展望
    4.1 智能监测预警技术
    4.2 精准施药技术
    4.3 生态调控技术

(6)基于图像识别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图像获取研究现状
        1.2.1.1 图像获取的环境和设备
        1.2.1.2 图像内容
        1.2.2 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1.2.2.1 传统分类方法
        1.2.2.2 深度学习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2 十字花科害虫及数据集建设
    2.1 十字花科蔬菜及害虫
    2.2 数据集建设
        2.2.1 害虫样本来源
        2.2.2 按昆虫种类手工分类
        2.2.3 图像采集标准
        2.2.4 害虫图像采集
        2.2.5 数据扩充
    2.3 本章小结
3 形状特征选择与提取
    3.1 昆虫分类学特征分析
    3.2 特征选择
    3.3 特征提取
        3.3.1 图像分割方法
        3.3.1.1 整体分割
        3.3.1.2 头部翅部分割
        3.3.2 界面设计
        3.3.3 参数计算区域
        3.3.3.1 头部翅膀面积控件
        3.3.3.2 头部翅膀长度控件
        3.3.3.3 头部翅膀宽度控件
        3.3.3.4 对角线控件
        3.3.3.5 长短轴控件
        3.3.3.6 周长中轴控件
        3.3.4 特征提取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害虫分类结果研究
    4.1 基于6种形状特征的分类结果
        4.1.1 支持向量机
        4.1.1.1 支持向量机介绍
        4.1.1.2 参数设置
        4.1.2 BP神经网络
        4.1.2.1 BP神经网络介绍
        4.1.2.2 参数设置
        4.1.3 K最近邻
        4.1.3.1 K最近邻介绍
        4.1.3.2 参数设置
        4.1.4 6种形状特征分类结果
    4.2 基于四种传统特征的分类结果
        4.2.1 Gabor特征
        4.2.1.1 Gabor特征介绍
        4.2.1.2 Gabor特征分类结果
        4.2.2 LBP特征
        4.2.2.1 LBP特征介绍
        4.2.2.2 LBP特征分类结果
        4.2.3 HOG特征
        4.2.3.1 HOG特征介绍
        4.2.3.2 HOG特征分类结果
        4.2.4 颜色特征
        4.2.4.1 颜色特征介绍
        4.2.4.2 颜色特征分类结果
    4.3 6种形状特征与传统特征识别结果分析
        4.3.1 识别结果对比
        4.3.2 特征融合
    4.4 加残缺图像识别结果
        4.4.1 6种形状特征识别结果
        4.4.2 融合特征识别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成果
致谢

(7)两种杀虫剂对两种蔬菜害虫的最低有效剂量及残留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仪器设备
    2.3 试验地概况
    2.4 试验设计
    2.5 施药时间与方法
    2.6 调查方法与取样
    2.7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2.8 色谱检测条件
    2.9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杀虫剂在三个地区对菜青虫及桃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3.1.1 河北地区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对露地小白菜上桃蚜的药效试验
        3.1.2 河北地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露地甘蓝上桃蚜的药效试验
        3.1.3 海南地区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对露地小白菜上桃蚜的药效试验
        3.1.4 海南地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露地甘蓝上桃蚜的药效试验
        3.1.5 安徽地区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对露地甘蓝上菜青虫的药效试验
        3.1.6 安徽地区2.5%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露地小白菜上桃蚜的药效试验
        3.1.7 安徽地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露地甘蓝上桃蚜的药效试验
    3.2 两种杀虫剂的残留分析
        3.2.1 添加回收实验结果
        3.2.2 消解动态
        3.2.3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在小白菜上残留分析
        3.2.4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在甘蓝上的残留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地域间农药田间药效差异
    4.2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吡虫啉对桃蚜和菜青虫的防治效果评价
    4.3 杀虫剂在小白菜和甘蓝上的降解动态
5 结论
    5.1 两种杀虫剂对不同地区桃蚜和菜青虫的最低有效作用剂量
    5.2 两种杀虫剂在小白菜和甘蓝上的残留动态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药西瓜提取物对两种蔬菜害虫的生物活性及解毒代谢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植物
    2.2 供试昆虫
    2.3 寄主植物
    2.4 供试试剂
    2.5 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提取溶剂对药西瓜果实的提取
        2.5.1 冷浸法
        2.5.2 超声波提取法
        2.5.3 索氏提取法
    2.6 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的生物活性测定
        2.6.1 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触杀作用
        2.6.2 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胃毒作用
        2.6.3 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
        2.6.4 药西瓜提取物对甘蓝蚜的触杀作用
        2.6.5 药西瓜提取物对甘蓝蚜的忌避作用
    2.7 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的酶活测定
        2.7.1 试虫的处理
        2.7.2 酶液的制备
        2.7.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7.4 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
        2.7.5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测定
        2.7.6 羧酸酯酶(CarE)活性测定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提取溶剂对药西瓜果实的提取效果
    3.2 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的生物活性
        3.2.1 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触杀作用
        3.2.2 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胃毒作用
        3.2.3 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非选择性拒食作用
        3.2.4 药西瓜提取物对甘蓝蚜的触杀作用
        3.2.5 药西瓜提取物对甘蓝蚜的忌避作用
    3.3 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解毒代谢酶的影响
        3.3.1 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AChE活力的影响
        3.3.2 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GST活力的影响
        3.3.3 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CarE活力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提取溶剂对药西瓜果实的提取效果
    4.2 药西瓜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的生物活性
    4.3 药西瓜正丁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和甘蓝蚜体内解毒代谢酶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克隆及功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萝卜蚜概述
        1.1.1 萝卜蚜形态特征
        1.1.2 萝卜蚜生活习性
        1.1.3 萝卜蚜危害
        1.1.4 萝卜蚜综合防治
    1.2 端粒和端粒逆转录酶
        1.2.1 端粒结构与概念
        1.2.2 端粒功能
        1.2.3 端粒酶结构与概念
        1.2.4 端粒酶功能
        1.2.5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功能研究
        1.2.6 端粒及端粒酶在昆虫中的研究
    1.3 RNA干扰(RNA inference)简介
        1.3.1 RNAi发现历史
        1.3.2 RNAi的作用机制
    1.4 RNA干扰的常用方法
        1.4.1 显微注射法
        1.4.2 浸泡法
        1.4.3 饲喂法
    1.5 RNAi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研究进展
        1.5.1 昆虫中基因功能的研究
        1.5.2 害虫防治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6.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本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仪器
        2.1.3 供试试剂及缓冲液配制
        2.1.4 供试引物序列
    2.2 萝卜蚜TERT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 基因检测样品收集
        2.2.2 萝卜蚜总RNA提取(Trizol法)
        2.2.3 cDNA合成
        2.2.4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CDS序列克隆
        2.2.5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萝卜蚜TERT基因时间及时空表达
        2.3.1 基因检测样品收集
        2.3.2 萝卜蚜总RNA提取(Trizol法)
        2.3.3 cDNA合成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ERT表达量
    2.4 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RNAi研究
        2.4.1 ds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2.4.2 dsRNA表达检测
        2.4.3 dsRNA表达纯化
        2.4.4 dsRNA降解情况检测
        2.4.5 萝卜蚜dsRNA饲喂和生物测定
        2.4.6 利用q RT-PCR检测RNA干扰效率
    2.5 转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拟南芥构建
        2.5.1 转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2.5.2 转基因表达载体检测
        2.5.3 转基因拟南芥的构建
        2.5.4 阳性植株筛选及PCR检测
    2.6 RNA干扰后萝卜蚜转录组分析
        2.6.1 转录组样品收集
        2.6.2 Illumina测序和序列组装
        2.6.3 Unigene功能注释
        2.6.4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1.1 萝卜蚜端粒酶TERT基因PCR扩增检测
        3.1.2 萝卜蚜TERT基因编码氨基酸残基序列
        3.1.3 萝卜蚜TERT二级结构预测
        3.1.4 萝卜蚜TERT三级结构预测
        3.1.5 萝卜蚜TERT基因同源性比对
        3.1.6 萝卜蚜TERT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
    3.2 萝卜蚜TERT基因时间及时空表达检测
        3.2.1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在萝卜蚜不同龄期的表达分析
        3.2.2 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在萝卜蚜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3.3 沉默TERT基因对萝卜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3.3.1 TERT基因的ds 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3.3.2 Pet-2p-TERT的 ds RNA的表达检测及纯化
        3.3.3 dsRNA降解情况检测
        3.3.4 TERT基因沉默24-72 h后的m RNA表达水平
        3.3.5 TERT基因沉默对萝卜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3.4 转TERT基因拟南芥的构建
        3.4.1 转基因拟南芥载体检测
        3.4.2 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筛选
    3.5 RNA干扰后萝卜蚜转录组分析
        3.5.1 RNA完整性检测
        3.5.2 RNA文库检测和定量
        3.5.3 萝卜蚜转录组序列分析和组装
        3.5.4 基因功能注释
        3.5.5 GO分类
        3.5.6 KEGG注释
        3.5.7 KOG注释
        3.5.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3.5.9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3.5.10 分析探究TERT基因调控差异基因表达
4.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湖北地区秋冬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1.2 调查方法
        1.2.1 害虫种类调查。
        1.2.2 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2.1 害虫种类
    2.2 田间种群消长动态
3 结论与讨论

四、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种类及综合治理技术[J]. 黄健超,邝美玲,梁伟光,冯锦乾,冯瑞安. 蔬菜, 2021(09)
  • [2]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D]. 周雯. 扬州大学, 2021(09)
  • [3]小菜蛾在8种十字花科植物上的产卵影响因素探究及应用[D]. 朱经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的自动收集装置研究[D]. 柳懿祥.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5]广东蔬菜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 李振宇,肖勇,冯夏.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6]基于图像识别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分类研究[D]. 姚侃.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7]两种杀虫剂对两种蔬菜害虫的最低有效剂量及残留动态分析[D]. 徐迪.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8]药西瓜提取物对两种蔬菜害虫的生物活性及解毒代谢酶的影响[D]. 韩溶溶.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9]萝卜蚜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克隆及功能探究[D]. 张鑫泽.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10]湖北地区秋冬季露地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J]. 杨妮娜,丛胜波,许冬,李文静,金利容,王玲,龙同,万鹏.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8)

标签:;  ;  ;  ;  ;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