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水利隧道工程TBM开挖首例

台湾水利隧道工程TBM开挖首例

一、台湾水利隧道工程TBM开挖首次贯通案例(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桃花,曾德麟[1](2021)在《拨云见日——揭示中国盾构机技术赶超的艰辛与辉煌》文中研究表明盾构机如神舟飞船、高铁一样被公认为世界级领跑产品、国之重器,然而这一世界级现象却没得到国内管理学界应有的重视,此领域研究处于空白状态。本文旨在通过复盘中国盾构机突破西方技术封锁的赶超过程,提炼中国企业技术赶超的路径与创新组织模式。本研究发现:(1)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赶超分为起步期与加速期两个阶段,前者的难题是如何解决从无到有的"冷启动"悖论,后者的难题在于如何平衡全新产品的技术升级与老产品的迭代创新之间的关系;(2)为解决上述两个难题,中国盾构机头部企业另辟蹊径创造出"双循环创新组织模式",即由核心企业联合产学研其他创新主体,自上而下化解技术"冷启动"悖论,自下而上解决新技术升级与老产品迭代的矛盾。上述创新模式既不同于发达国家在已有核心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也不同于后发国家所遵从的生产—工程—创新的逆A-U创新模式。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基础相对薄弱而又受到西方技术封锁的中国企业如何在资源与时间双约束困境下,实现从追赶到领跑世界的华丽转身,对指导中国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立足世界技术之巅具有重大启示。

郭志,王小强,王以栋,刘丽欢,曲秋芬[2](2018)在《青岛地铁隧道双护盾TBM适应性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应对岩石地质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工况的特殊性,对应用于青岛地铁2号线的双护盾TBM进行适应性设计。盾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在前盾安装配合稳定器工作的辅助支撑,管片吊运直接由吊机喂送至拼装机,后配套出碴配置梭式皮带机,采用满足小转向半径掘进的双激光靶导向系统,从而保证隧道施工过程中装机、始发、掘进、出碴、过站、小曲线半径掘进和洞内拆机等工况的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掘进参数、衬砌变形和地表沉降等应用效果的分析,验证了双护盾TBM选型的正确性和对青岛地质的适应性。

于富才[3](2017)在《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的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期,作为交通工程的重要载体,隧道工程的建设数量大幅增加、施工难题层出不穷,隧道设计理论已经明显滞后于工程实践。对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的力学特点的认识深度直接决定了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因此,论文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开挖扰动下围岩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隧道围岩力学响应的三维理论分析方法和支护结构体系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的力学演化过程及其基本特点,建立了一种新的支护结构刚度确定方法。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1)隧道开挖扰动效应是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力学演化的根本动力,无论地层结构特性和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如何变化,围岩变形均会经历"变形加速→急剧变形→缓慢变形→变形稳定"的四个阶段,且隧道洞周围岩变形的演化过程具有显着的自相似特性,这是由隧道开挖效应叠加的周期特性决定的。隧道拱顶围岩变形是判断围岩安全状态的基准指标,通过对侧压力系数为1的围岩变形结果的拟合分析得到了隧道拱顶围岩纵向变形曲线的计算公式。(2)将地层视为无限大或半无限大弹性体,以释放应力模拟隧道的开挖效应,分别建立深埋和浅埋圆形隧道围岩力学响应的三维分析模型,基于Mindlin解推导了围岩应力和位移的积分计算公式,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正确性,并分析了掌子面应力释放和洞壁应力释放对不同位置围岩径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影响的大小和范围。(3)提出广义和狭义隧道结构体系的概念,阐明各类支护结构的干预效应及其在隧道施工力学演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初期支护是围岩荷载的主要承载结构,应用了高强钢筋的格栅混凝土复合支护结构具有高强度和大变形的力学特性,尤其适用于特殊地质和软弱围岩隧道。在扰动效应和干预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围岩变形演化仍呈现出四阶段特性。(4)基于对围岩变形演化规律和支护-围岩相互作用力学机理的研究,结合对大量隧道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凝练出隧道支护与围岩动态作用过程的基本特点,然后基于一致性、普适性和典型性的原则将隧道掌子面、初期支护施作和二次衬砌施作确定为三个关键节点,并将隧道支护与围岩的动态作用过程划分为四个典型阶段,分别阐述各个阶段的作用特点、关键问题和控制要点。(5)基于隧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和围岩力学响应分析的三维力学模型,从隧道围岩的支护需求出发,建立了一种新的支护结构刚度确定方法。基于实际工程对易用性的要求,编制了包含各分析步骤重要参数的支护结构快速设计参考表。该方法具有便捷性、开放性的特点,其计算精度将随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计算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李强[4](2016)在《斜井双护盾TBM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长距离输水隧道、地铁隧道、铁路隧道等大批工程项目的实施,隧道掘进机(TBM)以其高效、环保等特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国内学者对TBM施工长距离隧道、大直径隧道、小直径隧道的施工技术都有较多研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斜井TBM施工技术的研究至今还比较少。本文以山西大水网工程为依托重点研究斜井洞段TBM施工技术。本论文针对斜井TBM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重难点,研究总结了斜井双护盾TBM施工关键技术方案,在现场进行了实际测试和应用验证,并对技术方案进行了修正和优化。所给出的斜井TBM施工技术方案包括TBM选型设计方案、组装步进技术方案、掘进姿态与方向控制技术方案、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运输技术方案、施工支护技术方案等。解决了斜井双护盾TBM步进、斜井TBM施工曲线洞段姿态和方向控制、斜井TBM施工支护和断层涌水不良地质洞段施工、斜井TBM施工运输牵引和安全等技术难题。其中,轨道导引胶轮车TBM施工运输技术具有一定创新性。本论文中的数据参数和技术方案都得到了工程实际验证。通过对斜井TBM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后续国内斜井施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该工程的成功实施也进一步扩大了TBM应用范围,丰富了TBM施工技术。斜井TBM施工技术的研究不仅为后续相同工况的工程提供指导和借鉴,而且对TBM应用广泛化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

杜国平[5](2013)在《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隧道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对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对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隧道稳定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有:①研究了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得出了纤维掺入量与试件抗折强度、抗渗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通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了锚杆和衬砌共同支护的径向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锚固范围内切向应力分布规律。②在分析Q系统分类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进行单层衬砌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提出的指标科学、综合性强、测试方法简单,有利于单层衬砌工法的推广应用。③以关长山隧道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单层衬砌控制位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单层衬砌对于弹性模量的适用范围,以及通过提高衬砌强度比增加衬砌厚度更有效控制隧道最大位移。④通过隧道施工现场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围岩与喷射混凝土层接触压力、喷射混凝土内应力、格栅钢架内主筋应力、锚杆轴力、围岩压力以及单层衬砌隧道收敛变形的变化规律。

黄明利,徐飞,伍志勇[6](2012)在《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监测分析及支护参数优化》文中提出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五里店站—山羊沟水库节点工程是TBM首次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试验段工程,为研究施工期间隧道围岩的稳定情况,进行大量的现场监控量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研究拱顶沉降、围岩深部位移、锚杆轴力、钢拱架内力及围岩接触应力的分布特性及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支护参数优化,为隧道后续施工及设计方案优化提供依据,也可为TBM在类似城市环境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黄明利,伍志勇,徐飞[7](2011)在《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五里店站—山羊沟水库区间隧道为开敞式TBM掘进,为了掌握重庆典型地质条件下TBM掘进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重庆地铁以及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以该工程TBM掘进前300 m(里程K17+300~+600)隧道为依托对象,对TBM掘进区间隧道附近的房屋结构、桥台、围岩以及地表等进行了地表沉降和微振动的监测和对比分析。对TBM掘进的不同工况、不同地质条件的围岩及其支护进行了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等的监测和对比分析,通过监测分析得出部分结论。

梁书民[8](2011)在《基于DEM的南水北调大西线藏木至洮河调水工程研究》文中指出通过阐述中国食物危机的发展情况论证了大规模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并对大西线南水北调主要线路进行了归纳分类。利用最新的31m分辨率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着重研究了南水北调大西线藏木-洮河自流调水方案。提出了分四阶段进行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的方案,计算了各阶段的成本和效益,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解析。推荐的调水方案可使南水北调的总调水量达到2305亿m3,估计需增加工程总投资30785亿元。主要用水效益为年售水和发电收入3017亿元,新增灌溉耕地4.46亿亩价值5.9万亿元,容纳生态移民4461万人,增加绿洲32.3万km2。可以一劳永逸,彻底解决中国的城镇化占地、旱涝灾害、贫困人口、粮食安全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重大问题。鉴于目前中国食物危机日益严重,建议遵从总体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延伸原则,尽快开工建设中西线联合调水工程。

黄明利,伍志勇,徐飞[9](2011)在《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与分析》文中认为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五里店站-山羊沟水库节点工程为TBM掘进工程。本文集中对其中的试验段(里程K17+300~K17+600)附近的小区、桥台以及平坦地表等进行了地表沉降和微振动的监测和对比分析,对洞内不同地质条件的围岩及其支护进行了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等的监测和对比分析。监测结果表明:(1)TBM隧道施工引起的变形和受力都在控制范围之内,隧道围岩稳定、结构安全,施工沉降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地表沉降最大值不超过4mm:(2)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都很小,支护参数存在较大优化空间:(3)TBM穿越泥岩、砂岩和泥质砂岩这三种不同岩性段时隧道的变形和结构受力有所差异,但不是很显着;(4)TBM施工引起的岩层振动在近20m内无明显衰减,其影响范围大致在120m以内,其振动影响不会直接造成试验段内桥台及建筑物的破坏。这是TBM首次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成果可为TBM在城市环境中的应用积累宝贵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丘琳滨,萧富元,俞旗文,邹汉贵,刘俊杰[10](2010)在《泥水加压式TBM于山岳岩盘隧道施工案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台湾虽已有许多TBM隧道施工经验,但山岳岩盘隧道采用泥水加压式TBM掘进案例仍不常见。本文乃介绍台湾南部一座山岳岩盘隧道采用泥水加压式TBM实际施工案例,包括TBM机型评估、设备特性、环片设计、施工风险及因应对策等。施工结果显示切削刀头磨耗、岩盘挤压收敛、排泥管阻塞及泥水配比等为影响掘进速率之主要因素。本案例施工经验可提供未来山岳长隧道采用TBM施工参考。

二、台湾水利隧道工程TBM开挖首次贯通案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水利隧道工程TBM开挖首次贯通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拨云见日——揭示中国盾构机技术赶超的艰辛与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盾构机技术进步演变
    (一)总体性研究思路
    (二)世界盾构机技术发展
    (三)中国盾构机开启技术追赶的艰辛
    (四)中国盾构机行业技术赶超的历程
        1. 国家科技部立项
        2. 国内企业参与赶超
三、铁建重工技术赶超轨迹
    (一)起步期:铁建重工的技术“赶”
        1. 技术赶超起步期的“冷启动”悖论
        2. 铁建重工如何破解“冷启动”
    (二)加速期:铁建重工的技术“超”
        1. 新产品技术升级与老产品迭代创新的矛盾
        2. 铁建重工如何破解技术升级与迭代创新矛盾
四、研究结论、贡献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理论贡献——双循环创新组织模式
    (三)启示

(2)青岛地铁隧道双护盾TBM适应性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设备综述
3 双护盾TBM的适应性设计
    3.1 主机适应性设计
    3.2 模块化设计
    3.3 稳定器+辅助支撑设计
    3.4 管片吊运系统设计
    3.5 梭式皮带机设计
    3.6 导向系统
4 实践效果
5 结论与讨论

(3)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的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工程设计理念演化的历史沿袭
        1.2.2 支护-围岩结构体系力学演化过程的特点
        1.2.3 隧道支护-围岩体系力学分析模型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隧道开挖扰动下围岩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2.1 引言
    2.2 开挖扰动下围岩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
        2.2.1 研究方法与方案
        2.2.2 洞周围岩变形的空间分布特点与演化规律
        2.2.3 拱顶围岩变形的纵向分布规律
    2.3 围岩纵向变形曲线的预测公式
        2.3.1 围岩纵向变形的预测方法
        2.3.2 围岩纵向变形计算结果的拟合
    2.4 隧道开挖效应的周期叠加特性
        2.4.1 隧道开挖进尺的影响
        2.4.2 隧道开挖扰动效应的周期叠加过程
    2.5 本章小结
3 隧道围岩力学响应的三维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三维力学模型的建立
    3.3 三维弹性体解析分析的基本公式
        3.3.1 Mindlin解和Kelvin解
        3.3.2 空间问题的坐标变换公式
    3.4 深埋隧道围岩位移和应力的求解
        3.4.1 圆域均布力的积分计算公式
        3.4.2 柱面均布力的积分计算公式
        3.4.3 应力场和位移场的计算方法与验证
    3.5 浅埋隧道围岩位移和应力的求解
        3.5.1 圆域分布力的积分计算公式
        3.5.2 柱面分布力的积分计算公式
        3.5.3 应力场和位移场的计算方法与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隧道结构体系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隧道结构体系的定义及概念
        4.2.1 广义隧道结构体系的组成
        4.2.2 围岩荷载效应与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
        4.2.3 狭义隧道结构体系的分类
    4.3 支护结构的干预效应分析
        4.3.1 分析方法及参数取值
        4.3.2 各类支护结构的干预效果分析
    4.4 高强钢筋格栅混凝土复合结构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4.4.1 试验概况
        4.4.2 试验结果分析
        4.4.3 复合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与适用性
    4.5 支护体系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力学演化规律
        4.5.1 研究方法与方案
        4.5.2 洞周围岩变形演化的时空特性
        4.5.3 拱顶围岩纵向变形的演化规律
        4.5.4 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的力学演化规律
    4.6 本章小结
5 隧道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分析
    5.1 引言
    5.2 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受力的演化规律
        5.2.1 统计案例的基本情况
        5.2.2 围岩变形的演化规律
        5.2.3 支护结构受力的演化规律
    5.3 隧道支护与围岩的动态作用过程分析
        5.3.1 隧道支护与围岩动态作用过程的基本特点
        5.3.2 隧道支护与围岩动态作用过程的阶段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特点的支护结构刚度确定方法
    6.1 引言
    6.2 支护结构刚度确定方法的分析步骤
        6.2.1 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的基本力学特点
        6.2.2 支护结构刚度的计算步骤
    6.3 案例分析与支护结构快速设计参考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斜井双护盾TBM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
        1.2.1 国外TBM发展概况
        1.2.2 我国TBM发展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依托工程概况
    2.1 山西大水网工程
        2.1.1 工程概况
        2.1.2 水文气象
        2.1.3 工程地质
    2.2 斜井洞段工程
        2.2.1 工程概况
        2.2.2 工程地质
第三章 依托工程TBM选型设计
    3.1 TBM选型分析
    3.2 TBM主参数设计
        3.2.1 第一组主参数
        3.2.2 第二组参数
        3.2.3 第三组参数
    3.3 TBM主机及其后配套设备适应性设计
        3.3.1 TBM主机部分主要部件
        3.3.2 TBM主机部分主要附属设备
        3.3.3 后配套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斜井双护盾TBM组装步进技术
    4.1 TBM组装技术
        4.1.1 TBM现场组装部署
        4.1.2 双护盾TBM关键大部件组装技术
        4.1.3 TBM冬季组装调试供暖方案
        4.1.4 组装技术方案现场验证
    4.2 TBM步进技术
        4.2.1 TBM步进条件
        4.2.2 TBM步进
        4.2.3 现场步进方案的应用验证
        4.2.4 步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4.2.5 步进方案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斜井TBM姿态和方向控制技术
    5.1 掘进姿态对TBM设备影响
    5.2 TBM掘进姿态难以控制的原因
    5.3 TBM姿态与方向控制技术
        5.3.1 TBM偏移设计线路的控制技术
        5.3.2 软弱围岩地质情况下姿态与方向控制技术
        5.3.3 涌水地质条件下姿态与方向控制技术
        5.3.4 不同掘进模式下姿态与方向控制技术
    5.4 斜井曲线段TBM姿态与方向控制技术
        5.4.1 曲线段方向控制技术方案
        5.4.2 方案实际应用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斜井TBM施工支护及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
    6.1 斜井TBM施工支护工艺
        6.1.1 管片安装工艺
        6.1.2 回填豆砾石工艺
        6.1.3 水泥灌浆工艺
    6.2 斜井TBM不良地质段施工技术
        6.2.1 斜井TBM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
        6.2.2 斜井TBM断层涌水段施工技术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斜井TBM施工运输技术
    7.1 斜井TBM运输要求
        7.1.1 运输工况要求
        7.1.2 运输量要求
        7.1.3 运输空间要求
    7.2 斜井TBM运输方案比选
        7.2.1 机械费用比选
        7.2.2 机械性能比选
        7.2.3 技术特点比选
    7.3 胶轮车运输技术方案
        7.3.1 主、支洞段运输流程
        7.3.2 胶轮车行走路面和线路
        7.3.3 胶轮车主要技术参数及特性
    7.4 胶轮车运输技术方案现场测试及应用
        7.4.1 胶轮车运输现场测试
        7.4.2 胶轮车应用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隧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层衬砌的定义
        1.2.2 单层衬砌支护结构设计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1.2.3 单层衬砌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指标
        1.2.4 单层衬砌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技术路线
2 隧道单层衬砌支护稳定性分析
    2.1 隧道单层衬砌稳定性分析
        2.1.1 影响隧道毛洞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1.2 基于应力集中系数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2.1.3 基于围岩松动圈的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2.2 单层衬砌的支护作用对象及传力分析
        2.2.1 单层衬砌的支护作用对象分析
        2.2.2 单层衬砌的传力分析
    2.3 单层喷混凝土衬砌的作用机理分析
        2.3.1 喷混凝土衬砌的局部受力分析
        2.3.2 喷混凝土支护的整体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增强机理与试验研究
    3.1 纤维混凝土力学增强机理
        3.1.1 复合材料力学理论
        3.1.2 纤维间距理论
    3.2 纤维喷射混凝土试验研究
        3.2.1 原材料选择
        3.2.2 配合比的设计
        3.2.3 抗压强度试验
        3.2.4 粘结强度试验
        3.2.5 抗渗试验
    3.3 隧道纤维喷射混凝土单层永久衬砌试验研究
        3.3.1 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作用机理
        3.3.2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室内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隧道单层衬砌锚杆支护加固力学效应研究
    4.1 单层衬砌锚杆支护加固效应
        4.1.1 单体锚杆支护的加固效应
        4.1.2 群锚组合支护的加固效应
    4.2 锚杆在均质岩体单层衬砌加固效应的模型试验
        4.2.1 材料选择
        4.2.2 试验模型制作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单层衬砌隧道锚杆的加固效果的数值模拟
        4.3.1 FLAC3D程序中锚杆的单元
        4.3.2 数值模拟模型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单层衬砌隧道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数值模型建立与力学参数的确定
        5.2.1 模型的建立
        5.2.2 力学参数的确定
    5.3 单层衬砌加固隧道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5.4 单层衬砌影响因素探讨
    5.5 本章小结
6 隧道单层衬砌结构受力特征现场试验研究
    6.1 隧道单层衬砌结构受力特征试验研究
        6.1.1 测试方案
        6.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6.2 隧道单层衬砌变形规律的实测研究
    6.3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现场试验与监测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C.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6)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监测分析及支护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工程背景
3 监测结果分析
    3.1 监测方案
    3.2 拱顶沉降监测
    3.3 围岩深部位移
    3.4 锚杆轴力
        3.4.1 锚杆轴力分布
        3.4.2 锚杆轴力变化的时空效应
    3.5 钢拱架内力
    3.6 围岩接触应力
4 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4.1 计算模型
    4.2 拱顶沉降
    4.3 锚杆轴力
5 支护参数优化
6 结论

(7)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1.2 TBM试验段周边建 (构) 筑物概况
        1.2.1 地表建筑物概况
        1.2.2 周边桥梁概况
    1.3 隧道结构形式及支护参数
2 监控量测方案
    2.1 监控量测内容
    2.2 地表及洞内监测断面选取
    2.3 地表及洞内测点布置
3 控制标准
    3.1 洞周收敛和变形控制标准
    3.2 微振动测试与分析依据
4 监测结果及分析
    4.1 TBM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4.1.1 地表沉降历时曲线
        4.1.2 地表沉降槽曲线
    4.2 TBM施工围岩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4.2.1 围岩压力分布规律
        4.2.2 混凝土压力分布规律
        4.2.3 锚杆轴力分布规律
        4.2.4 初支钢拱架内力的分布规律
    4.3 TBM施工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4.3.1 洞周表面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1) 隧道拱顶沉降规律
        2) 隧道洞内净空位移变化规律
        4.3.2 深部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4.4 微振动测试分析
        4.4.1 TBM掘进时桥台振动测试情况
        4.4.2 TBM掘进时建筑物 (龙庭蓝天苑房屋) 振动测试情况
        4.4.3 不同转速下桥台与围岩岩石振动情况测试
        4.4.4 振动传播规律测试分析
5 结论

(8)基于DEM的南水北调大西线藏木至洮河调水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物危机呼唤大西线南水北调
2 藏木至洮河调水工程总体设计
3 工程成本效益核算
4 大西线调水存在的问题解析
5 讨论与对策建议

四、台湾水利隧道工程TBM开挖首次贯通案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拨云见日——揭示中国盾构机技术赶超的艰辛与辉煌[J]. 欧阳桃花,曾德麟. 管理世界, 2021(08)
  • [2]青岛地铁隧道双护盾TBM适应性设计及应用[J]. 郭志,王小强,王以栋,刘丽欢,曲秋芬.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01)
  • [3]隧道支护与围岩作用体系的力学特性研究[D]. 于富才.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2)
  • [4]斜井双护盾TBM施工技术研究[D]. 李强.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02)
  • [5]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隧道稳定性研究[D]. 杜国平. 重庆大学, 2013(02)
  • [6]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监测分析及支护参数优化[J]. 黄明利,徐飞,伍志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07)
  • [7]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与分析[J]. 黄明利,伍志勇,徐飞. 隧道建设, 2011(S2)
  • [8]基于DEM的南水北调大西线藏木至洮河调水工程研究[J]. 梁书民.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1(06)
  • [9]城市环境下TBM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与分析[A]. 黄明利,伍志勇,徐飞. 第二届隧道掘进机(盾构、TBM)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铁隧道集团城市盾构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维保交流会论文集, 2011
  • [10]泥水加压式TBM于山岳岩盘隧道施工案例探讨[J]. 丘琳滨,萧富元,俞旗文,邹汉贵,刘俊杰. 隧道建设, 2010(S1)

标签:;  ;  ;  ;  ;  

台湾水利隧道工程TBM开挖首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