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虑成本因素的税企博弈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林溢呈[1](2021)在《重构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内涵》文中研究说明事实上,法治失语的纳税指标无法回应运行论层面的税法遵从度问题,基于指标体系的税制改革也有沦为"一纸空文"的可能。因此,有必要重构法治视角下的税收营商环境内涵,明确纳税人应当享有的法律权利与承担的法律责任,强调法治叙事与规则之治,形成相互信任的共同信念,以实现高税法遵从度与税企合作均衡。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内涵至少应包括税收法定原则,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要素,和税收征管合作的共商、共建、共治价值等三个方面。"霍尔果斯—海南"的影视行业案例叙事也可以印证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内涵重构。
梁健[2](2021)在《XF白酒公司纳税筹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酒行业作为我国古老传承行业之一,其税收相较于其他行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该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限制。随着我国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启双循环格局的大背景下,未来白酒企业在市场竞争面临激烈竞争,如何有效地把控成本,优化产供链条对于白酒企业至关重要,通过纳税筹划方式是提升白酒企业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纳税筹划是我国纳税义务人为遵守税法规定为前提,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不同环节提前进行策划,加以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为企业降低税负压力的行为。本文以XF白酒公司为研究对象,作为典型以白酒为核心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该公司发展面临的环境挑战严峻,目前降低企业税负是提升该公司竞争力和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本文结合企业实际及最新税法政策,对其进行纳税筹划研究,并设计筹划方案,具体从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纳税筹划的概念和特征,相关的基础理论,以及纳税筹划的主要技术和基本步骤,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分析XF白酒公司经营环境与纳税现状,进行同行业税负对比,再结合XF白酒公司各环节实际运行中纳税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XF白酒公司进行纳税筹划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2020年XF白酒公司全年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业务为例,从公司采购、生产、销售、其他四个环节设计实施不同的具体筹划方案;第五部分总结分析全年筹划的有效性,对纳税筹划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纳税筹划实施风险保障措施;第六部分,文章的结论和研究不足之处。目前,XF白酒公司税负过高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本文根据XF白酒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设计纳税筹划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推动XF白酒公司积极实施纳税筹划,降低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李绪莹[3](2020)在《我国出口骗税风险的防范研究》文中认为出口骗税风险,是由于税制缺陷、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国家税款流失的可能性。自198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出口退税制度,通过退还出口企业国内环节征收的间接税,减轻出口企业税负,大大降低出口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价格,扩大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与此同时,却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出口退税制度获取非法收益,严重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效果的实现,造成国家税收利益的流失,弱化了税收调控职能,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近年来,国家提出完善税制、加强税收征管、落实税收法定的建设目标,对积极防范出口骗税风险、打击出口骗税行为提出了实质性的要求。同时,出口骗税活动逐渐呈现出集团化、隐蔽化、跨区域化的趋势,给税务机关的稽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严重危害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防范出口骗税风险成为当前出口退税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构建有效的出口骗税风险防范机制成为当前税务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出口骗税风险入手,以税收风险管理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出口骗税风险防范展开研究,努力探索有效防范出口骗税风险的措施。本文首先对出口骗税风险展开理论分析,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纳税遵从理论和税企博弈模型对出口骗税风险的产生展开经济学分析,同时,从影响因素的角度考察社会环境、税收制度、税收征管对出口骗税风险的影响,全面分析出口骗税风险的产生机理。然后,通过整理155起出口骗税案件,力求挖掘到出口骗税本质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并据此分析我国目前出口骗税的整体情况、新特点和产生环节。通过分析认为,出口骗税活动主要涉及到生产、出口和外汇环节,东部沿海经济带为案件高发地区,同时出口骗税活动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高,近年也呈现出集团化、隐蔽化和跨区域化的特点。接下来,在对155起案件梳理的基础上,选取浙江省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展开详细分析,明晰案例交易情况和骗税手法,回溯导致案件产生的风险点,总结案例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我国有效防范出口骗税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最后,本文提出防范出口骗税风险的对策建议:第一,完善出口退税的制度设计,包括完善出口退税法律制度、强化税收诚信法制建设、加大出口骗税惩罚力度。第二,构建出口退税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强化出口退税信息化支撑手段、建立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加强风险分类分级管理。第三,健全出口退税征管体制,包括强化增值税抵扣凭证管理、加强涉税部门协作、实现出口退税征退一体化。
任慧敏[4](2020)在《基于纳税遵从视角的纳税信用管理研究 ——以D县税务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税收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提升的重要财政保障,如何确保企业足额缴纳税款、保证国家财政的税收来源是税务局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在我国税收领域,不断存在着企业偷逃税款、虚假瞒报申报数据、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一系列纳税信用缺失、违反税收法律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税收收入。如何让企业诚信纳税、构建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就变的尤为重要。为此,税务机关加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纳税信用体系,不仅能有效的促进企业诚信纳税,减少企业纳税成本和税务机关的稽查成本,更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纳税遵从度。文章从纳税信用的概念和纳税信用体系的建设着手,采用文献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纳税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D县税务局纳税信用管理情况为例,阐述当前D县税务局为提升企业纳税信用的具体措施和成绩,以税务征管系统的数据为依据说明当前我国纳税信用管理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纳税信用信息采集机制欠缺、纳税信用指标设置不科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公布及应用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纳税信用的提升,导致纳税遵从效果不明显,成为纳税信用管理制约纳税遵从度提高的主要因素,所以论文研究纳税信用管理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最后,论文站在构建纳税信用体系的角度,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指标体系设计、加强纳税信用结果应用等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征管法对纳税信用评价的规定,提高立法层级;科学调整评价指标,合理设置起评分、扩大参评范围、提高指标对纳税遵从度的考核力度;加强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分级分类服务与管理双管齐下,提高纳税信用管理成效。
苑宇迪[5](2020)在《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务机关既是行政主体也是税收管理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而由于基层税收风险管理自身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导致其面对着来自各个模块多方面的风险。如何应用现代的风险管理体系和与时俱进的信息科学技术,搭建适合税收工作特点的的税收风险管理平台系统,与纳税人共同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就成了当前我国税务机关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通辽市税务局为例,以提高地市一级税务机关的税收风险管理能力为目的,结合所学公共管理学相关知识和在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实际,从不同的风险点分析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现状。通过分析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实际管理流程与应对做法,总结其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将其不足之处进行一一列举,进而发现通辽市税务局在实际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制度、机制、技术和人员方面有针对性的分析缺陷与不足,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保证各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合理有效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和纳税人的涉税风险。研究发现,通辽市税务局应从制度上通盘考虑各项工作职责的人力配置,统筹应对力量,合理划分内部工作职能与工作重点,积极优化机关内各科室的工作衔接,建立上下衔接、左右通达、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实现企业纳税服务和风险管理双促进、双提高。在机制上:结合纳税人经营范围广、涉税事项专、层级架构繁、服务要求高的特点,以集团为对象,以行业为维度,突出分类,提升层级,将复杂涉税事项提升至地市级及以上管理,通过现代化的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和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进一步提高税收风险管理专业化水平。在技术上:细化标准,持续提升服务和管理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准,着力做精数据、做优平台、做深服务,构建运转高效、工作完备、指挥有力的税收风险管理格局。在人员配置上:依据工作序列明晰工作定位,提升管理质效。风险管理重在形成闭环,纳税服务重在遵从引导,经济分析重在集成拓展,形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良性综合效应,进而在制度、机制、技术和人员上全方位提高通辽市税务局的税收风险管理能力。
邓雪[6](2020)在《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研究 ——基于BEPS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我国不断地吸引外商投资,使得在华跨国公司的数量和投资金额日益增多。在华跨国公司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见证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的发展路程。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进一步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外商对华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我国前期法律体制不健全,给了外商投资企业很大的税收筹划空间。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逃避缴纳税款,比如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将应属于我国的利润转移到其他地区,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此举严重侵害了我国的税收利益,使我国流失了大量应得税款。因为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打击避税行为、确保税收收入是我国稳定市场发展经济的前提。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跨国公司的避税手段更加隐蔽和多样化,此类问题逐渐引起国际上多数国家重视,OECD作为首先打击跨国公司避税行为的组织,在吸取多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反避税的法规条例,并于2015年正式提出了BEPS相关行动计划,为各国打击跨国公司避税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国税总局(国税地税合并前,全文同)积极响应,借鉴BEPS相关行动计划出台了多项有关完善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的公告,在税务调查和转让定价调整方面做出了规定,取得了一定的反避税成果。但在发布相关公告后,我国的转让定价税制仍存在多项问题,阻碍了我国反避税法规的完善进程,需要对此进行探究。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概念界定,解释转让定价、避税及反避税的含义和方式,介绍BEPS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及内容。着重分析了税务机关和跨国企业的博弈模型,并找出最优解,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的反避税现状,找出我国在反避税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是案例分析及国外经验借鉴,论文详细分析了两个典型的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案例,将其关联关系及转让定价避税手段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转让定价调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案例的异同点,阐述我国在转让定价反避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税制完善的对策。此外,对OECD、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转让定价制度方面的经验进行分析,从中得到相关启示。第三部分主要是以提出建议为主,在结合当今BEPS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对完善我国转让定价制度提出针对性建议。
储楚[7](2019)在《税务机关国际反避税改进思路研究 ——以广州市税务局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的加快融合,近年来税收筹划迅速发展,跨国企业的避税途径趋向隐蔽和复杂,避税与反避税之间的问题愈发凸显。我国由于反避税工作较晚开展,实践经验尚待厚积,截至当前,反避税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广州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内地35座城市中的外资首选投资目的地,同时,由于反避税案件终审环节多由国家税务总局审核,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对反避税问题处理的程序、措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广州市税务局的反避税工作成效在全国税务系统位于前列,本文以广州市税务局为例作为研究对象和起点,在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研究上具有实践优势,对加强我国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以探究我国现行反避税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为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内容:综述跨国企业避税成因及国内外反避税现状,梳理我国反避税法律制度及其完善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跨国企业现行避税的主要手段:转让定价、税收协定滥用、避税地,及其避税机理,并总结跨国企业避税成因。进一步结合案例实证研究介绍广州市反避税工作现状,总结我国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实施的方法和运用成效。结合以上理论及实践案例,剖析近年跨国企业避税方式的变化情况,提出跨国企业避税的四大趋势,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分别总结出反避税工作五方面困境,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最后分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美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反避税的治理经验和国际治理的发展动向。根据国际反避税经验启示,结合我国国情及税务机关的实际发展情况,就完善我国反避税税制;加强国际协作与国内职能部门协作;提升反避税信息化程度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储备方案;重视发挥税务中介机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提出有效改进思路。本文深入分析广州市的反避税实践方式以及相关案例,全面了解跨国企业避税的主要手段的和我国反避税工作情况,找出我国税务机关现行反避税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我国反避税法律体系和保障机制提出全面客观且深入的建议,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
蒋惠馨[8](2019)在《江西省某开发区大企业税收遵从研究 ——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税收作为主要的政府收入来源,是公共服务的资金保障,关乎着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大企业税收收入潜力巨大,税收事务复杂,很可能在税收遵从上存在一定风险,从而对国家税款有较大影响。故大企业的经济、财政重要性导致税收征管机构必须对其足够重视,防范风险。而对于实现大企业对税法的最大遵从度,是税收征管机构的终极目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国家蓬勃展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新公共管理理念渗透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各个领域内,产生的影响及效果非常巨大,税收管理领域也是其中之一。新公共管理理念与税收征管的结合,在以OECD为代表的国家取得了实效,即表示新公共管理理念对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提升有一定助益。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进行分析和阐述,笔者认为,在运用新公共管理理念对大企业税务征管进行改革时,“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以战略为导向的目标型组织、以绩效为导向的私营型管理”是可资借鉴的三大理念。本文以江西省某开发区为例,对大企业税收遵从现状进行分析,力求从新公共管理视角对提升大企业税收遵从提出对策建议。通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印证的方式,以管理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等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着眼于某开发区大企业的税收遵从现状,从纳税人、税务机关和外部环境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影响大企业税收遵从的因素,继而提出提升大企业税收遵从的对策建议。
刘雨灵[9](2019)在《深圳市“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骗税行为监管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因税收政策的优惠和经济环境的良好促进了大量进出口外贸公司的发展,由于而外贸企业进一步为深圳市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显着作用。为了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深圳市对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审核和监管已向发达国家靠齐,如在出口退税审批过程实现中海关与税务局的发票交叉集合、实施出口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和建立出口退税预警评估系统等等,但是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发现进行服装、纺织品、木材和家具等上游涉及农产品原料收购和生产加工的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存在着较多的骗税现象,其中较为显着的是涉农外贸企业的出口骗税问题。上述现象反映出现行出口退税依然存在制度的不健全、监管质量的低下及监管技术的落后。出口骗税企业无视我国法律法规,其行为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了税收的中性原则和税种的效率原则,且占用退税额度,导致了国家的税款流失及大量的行政资源的浪费。根据实践观察,这些出口骗税现象的背后,不仅有着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的主观故意因素,也包含政策制定及审批环节漏洞、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及征管水平落后等客观因素。就目前而言,如何在不违背“简化办事流程,打造高效便民政府”的理念的前提下,做到既能加强骗税风险的预警防范同时还能节省退税审批流程,是涉农外贸企业出口骗税行为监管行为中主要的研究目标。因此,该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以预警和风险防范为目标,归纳涉农产品出口骗税的特点、成因,指出深圳市税务机关在防范涉农产品出口骗税方面的不完善之处,并提出可行有效的防范预警措施及政策方面的建议。本文存在的创新点在于选题有现实意义且较为新颖。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的研究已经遍地开花,出口骗税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专门针对某一类型产品的出口骗税的研究较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会出口较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而深圳市又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在龙岗区、宝安区、坪山新区和光明新区存在着相当规模的生产制造厂商,除了电子产品外,家具和服装等涉农产品的外销也占据出口相当比例。因此,本文会对这种产品进行针对性探讨。此外,本文的选取的案例为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发生的案例,通过案例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深圳市防范涉农产品出口骗税的不足所在。
尹江迅[10](2019)在《国际税收情报交换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讯的便利和交通的发达,跨国经济活动日趋频繁。由于各国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跨国经济活动了解的滞后,刚开始必然在税企博弈中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由此将带来国际税收征管难题。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作为解决国际税收征管难题的重要工具,正逐渐引起学术领域和应用领域的重视。本文以笔者参与办理的实际工作案例为重点,对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开展了研究分析。首先,检索查阅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在国际国内的研究文献,开展了分析研究和综合陈述。目前,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在国际国内均缺乏案例研究。其次,根据发起和实践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根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建立起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的基本模型,并开展了定性分析。再次,结合笔者参与办理的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案件,对案件进行浓缩和升华,结合基本模型开展分析。针对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工作重点——解决国际重复征税和打击国际避税,分为两个方面,形成三个案例,分析得出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立法层级不高、缺乏详细便捷的操作指引、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化程度不高等。接着,充分挖掘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得到工作启示,得出我国能够借鉴的优良方法。最后,从制度设计、管理模式、具体操作等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对探索国际税收和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前沿领域——数字经济提出了展望。本文结合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的总结,分析得出提升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水平的具体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质效,提升我国税收透明度。
二、考虑成本因素的税企博弈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虑成本因素的税企博弈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重构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治失语:纳税指标存在的问题 |
二、理论指引:权利、责任与法治叙事 |
(一)规范论层面:法律权利与法律责任 |
(二)运行论层面:法治叙事与共同信念 |
三、概念重构:税企合作的税收营商环境 |
(一)重申税收法定原则 |
(二)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
(三)共商、共建、共治的征纳关系 |
四、案例叙事:影视行业的税企博弈 |
(一)霍尔果斯 |
(二)海南 |
五、结论 |
(2)XF白酒公司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企业纳税筹划理论分析 |
2.1 纳税筹划含义及特征 |
2.1.1 纳税筹划的含义 |
2.1.2 纳税筹划的特征 |
2.2 纳税筹划的基本流程和筹划技术 |
2.2.1 纳税筹划的基本流程 |
2.2.2 纳税筹划基本方法 |
2.3 纳税筹划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经济人”假设理论 |
2.3.2 价格理论与纳税筹划 |
2.3.3 博弈论与纳税筹划 |
2.3.4 契约论与纳税筹划 |
第三章 XF白酒公司纳税管理现状及筹划必要性分析 |
3.1 XF白酒公司经营环境与经营状况分析 |
3.1.1 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3.1.2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3 公司涉税业务及税负基本情况介绍 |
3.2 XF白酒公司税负水平测算及行业对比分析 |
3.2.1 行业税负测算和分析 |
3.2.2 公司税负测算和分析 |
3.3 XF白酒公司纳税管理问题总结 |
3.3.1 对税收筹划的重视程度不够 |
3.3.2 税收筹划专业人员欠缺 |
3.3.3 忽视纳税筹划的风险管理 |
3.3.4 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
3.4 XF白酒公司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分析 |
第四章 XF白酒公司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1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原则及目标 |
4.1.1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原则 |
4.1.2 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目标 |
4.2 XF白酒公司采购环节纳税筹划方案 |
4.2.1 采购供应商的选择 |
4.2.2 采购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 |
4.3 XF白酒公司生产环节纳税筹划方案 |
4.3.1 产品加工方式选择的筹划 |
4.3.2 设备大修理的筹划 |
4.3.3 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式筹划 |
4.4 XF白酒公司销售环节纳税筹划方案 |
4.4.1 构建独立销售机构的筹划 |
4.4.2 转移包装销售的筹划 |
4.4.3 利用销售品牌自主定价的筹划 |
4.5 XF白酒公司其他环节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5.1 公益性行为 |
4.5.2 规划研发费用 |
4.5.3 充分利用新的各项税收优惠 |
第五章 XF白酒公司纳税筹划有效性及风险保障措施 |
5.1 XF白酒公司纳税筹划方案实施有效性分析 |
5.2 纳税筹划方案实施可能存在的风险 |
5.2.1 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 |
5.2.2 方案执行不足的风险 |
5.2.3 行政执法不规范风险 |
5.2.4 偏离筹划目标的风险 |
5.3 XF白酒公司纳税筹划保障措施 |
5.3.1 建立纳税筹划的组织保障 |
5.3.2 密切关注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条件 |
5.3.3 建立健全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 |
5.3.4 提高筹划人员素质保障 |
5.3.5 营造和谐税企关系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XF白酒公司的纳税筹划问卷调查表 |
(3)我国出口骗税风险的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出口退税的主要观点 |
(二)关于出口骗税的主要观点 |
(三)关于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观点 |
(四)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出口骗税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出口骗税风险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
一、信息不对称引发出口骗税风险 |
二、税企博弈引发出口骗税风险 |
三、纳税不遵从引发出口骗税风险 |
第二节 出口骗税风险的产生机理 |
一、社会环境引发出口骗税风险的作用机理 |
二、税收制度引发出口骗税风险的作用机理 |
三、税收征管引发出口骗税风险的作用机理 |
第三节 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一、税收风险 |
二、税收风险管理 |
三、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模型 |
第二章 我国出口骗税的现状、特点和产生环节 |
第一节 我国出口骗税的现状 |
一、出口骗税地域分布情况 |
二、出口骗税的涉案金额情况 |
三、出口骗税活动的持续时间 |
第二节 我国出口骗税的特点 |
一、出口骗税集团化 |
二、骗税手段隐蔽化 |
三、特定行业骗税高发性 |
第三节 出口骗税的产生环节 |
一、生产环节 |
二、出口环节 |
三、外汇环节 |
第三章 案例:浙江省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 |
第一节 浙江省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情介绍 |
一、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件背景 |
二、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件简介 |
三、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件判决结果 |
第二节 浙江省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例分析 |
一、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的总体分析 |
二、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涉及的交易情况 |
三、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的骗税方式 |
第三节 案例对防范出口骗税风险的启示 |
一、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产生的风险点 |
二、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可借鉴的经验 |
三、蓝鲸公司出口骗税案的启示 |
第四章 防范出口骗税风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科学设计出口退税制度 |
一、完善出口退税的法律制度 |
二、强化税收诚信法制建设 |
三、加大出口骗税处罚力度 |
第二节 完善出口退税风险管理体系 |
一、强化出口退税信息化支撑手段 |
二、建立出口退税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
三、加强出口退税风险分类分级管理 |
第三节 健全出口退税征管体系 |
一、强化增值税抵扣凭证管理 |
二、实现出口退税征退一体化 |
三、加强涉税部门协作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4)基于纳税遵从视角的纳税信用管理研究 ——以D县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核心概念 |
2.1.1 纳税信用管理 |
2.1.2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制度 |
2.1.3 纳税遵从度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纳税遵从理论 |
2.2.2 契约论 |
2.2.3 博弈论 |
第3章 我国纳税信用管理的现状考察--以D县税务局为例 |
3.1 我国纳税信用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纳税信用管理的发展历程 |
3.1.2 当前加强纳税信用管理的具体做法 |
3.1.3 纳税信用管理取得的成效 |
3.2 D县税务局纳税信用管理基本做法及成效分析 |
3.2.1 D县税务局纳税信用管理基本做法 |
3.2.2 D县税务局纳税信用管理成效分析 |
第4章 纳税遵从视角我国纳税信用管理的问题分析 |
4.1 纳税信用法律机制欠缺,立法层级不足 |
4.2 信息采集机制不健全造成判断纳税遵从的基础信息不实 |
4.3 评价指标科学性不足造成对纳税遵从的判断缺乏合理性 |
4.3.1 起评分设置不合理 |
4.3.2 指标缺乏对纳税质量的考察 |
4.3.3 评价指标尚欠精确 |
4.3.4 评定分值区间合理性不足 |
4.3.5 评定期时间跨度较长 |
4.3.6 信用评定范围狭窄 |
4.4 评价结果发布机制不健全造成纳税遵从提高缺乏时效性 |
4.5 评价结果的应用力度薄弱造成纳税遵从主动性不足 |
4.5.1 分级分类服务落实不到位 |
4.5.2 分级分类管理举措刚性约束不足 |
第5章 基于纳税遵从视角提升纳税信用管理对策思考 |
5.1 完善纳税信用法律机制,提高纳税遵从强制力 |
5.1.1 完善纳税信用法律法规建设 |
5.1.2 完善税收征管法的修订 |
5.2 完善纳税信用信息采集机制,提高纳税遵从判断的客观性 |
5.3 科学设置纳税信用评价指标,提高纳税遵从评价准确性 |
5.3.1 科学设置指标分值 |
5.3.2 科学调整评级时间 |
5.3.3 合理扩大参评范围 |
5.3.4 加强指标对纳税质量的考察 |
5.4 健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发布机制,提升纳税遵从的时效性 |
5.5 加强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提高纳税遵从主观能动性 |
5.5.1 强化分级分类服务,提高主动遵从能力 |
5.5.2 完善激励惩戒措施,提升纳税遵从力度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后记 |
(5)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风险 |
2.1.2 税收风险 |
2.1.3 税收风险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章 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
3.1 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来源 |
3.1.1 税源监管风险 |
3.1.2 税收征管风险 |
3.1.3 税收执法风险 |
3.2 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2.1 采取的举措 |
3.2.2 取得的成效 |
3.3 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出现的主要问题 |
3.3.1 被动的风险管理机制 |
3.3.2 风险识别机制不完善 |
3.3.3 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 |
3.3.4 风险管理人员不足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税收风险管理缺乏自主性 |
3.4.2 税收风险指标尚不够完善 |
3.4.3 外部税源信息的采集不畅 |
3.4.4 税收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
第4章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税收风险管理概况 |
4.1.1 澳大利亚:税企合作遵从模式 |
4.1.2 美国: IRS税收风险管理流程 |
4.1.3 荷兰: 设置税收风险管理组织 |
4.2 国内其它地区税收风险管理举措 |
4.2.1 深圳: “穿透式”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
4.2.2 淄博: 征纳成本控制 |
4.3 经验借鉴 |
4.3.1 从征纳关系改善风险管理 |
4.3.2 结合基层实际加强风险管理 |
4.3.3 信息化风险管理 |
第5章 进一步加强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
5.1 提升税收风险应对能力 |
5.1.1 对税收风险疑点主动筛选排查 |
5.1.2 加强税企联动 |
5.2 健全风险识别机制 |
5.2.1 加强源头识别 |
5.2.2 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
5.3 拓宽数据渠道强化信息建设 |
5.3.1 推动税企信息互动 |
5.3.2 加强系统内部门之间的数据交互 |
5.4 强化专业人才管理与培养 |
5.4.1 严格执行税收风险工作人员专岗专责 |
5.4.2 优化人才结构 |
5.4.3 建立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研究 ——基于BEPS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转让定价反避税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转让定价与反避税的理论基础 |
一、转让定价的含义 |
二、国际避税的内涵及方式 |
三、国际反避税的内涵及措施 |
第二节 BEPS的背景及规则 |
一、BEPS行动计划出台背景 |
二、BEPS行动计划内容 |
三、BEPS行动计划中有关转让定价的规定 |
第三节 在华跨国公司避税行为的博弈分析 |
一、转让定价的博弈理论 |
二、避税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二章 BEPS背景下我国反避税现状 |
第一节 在华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避税现状 |
一、在华跨国公司发展现状 |
二、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避税手段 |
第二节 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BEPS背景下现行转让定价反避税规则 |
二、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现状 |
三、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案例分析 |
第一节 A公司转让定价案例分析 |
一、A公司基本情况及关联交易 |
二、A公司避税行为分析 |
三、选取转让定价调整方法 |
第二节 B公司转让定价案例分析 |
一、B公司基本情况及关联交易 |
二、B公司避税行为分析 |
三、选取转让定价调整方法 |
第三节 案例比较与借鉴 |
一、案例比较 |
二、案例对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的借鉴 |
第四章 发达国家转让定价反避税比较与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关于转让定价税制的比较 |
一、美国转让定价税制 |
二、日本转让定价税制 |
三、OECD转让定价税制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对我国转让定价准则制定的启示 |
一、转让定价准则应具有可操作性 |
二、处罚机制设置应具有人性化 |
三、税制制定应因地制宜 |
第五章 BEPS背景下完善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 |
一、构建转让定价法律体系 |
二、制定转让定价惩罚制度 |
三、完善预约定价安排制度 |
第二节 加强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 |
一、加强信息披露 |
二、加强税务日常检查力度 |
三、加强国际反避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积极参与BEPS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税务机关国际反避税改进思路研究 ——以广州市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
一、避税理论 |
二、反避税理论 |
第二节 在华跨国公司避税的主要手段 |
一、转让定价 |
二、税收协定滥用 |
三、避税地 |
四、跨国企业税收筹划产生的因素 |
第三节 我国反避税法律制度及其完善过程 |
一、起步和探索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三、法律制度现状 |
第二章 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现状——以广州市为例 |
第一节 广州市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
一、外资利用情况分析 |
二、外商投资来源分析 |
第二节 广州市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现状 |
一、反避税工作环节划分 |
二、反避税选案机制与实践方式 |
三、反避税工作近年立结案情况与税收贡献情况 |
第三节 广州市税务机关反避税案例分析 |
一、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情况 |
二、调查取证及分析过程 |
三、企业避税问题确认 |
四、初步调整方案设计 |
五、结案调整结果 |
第三章 避税趋势及反避税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避税手段的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 |
一、避税架构复杂化 |
二、无形资产趋向化 |
三、关联劳务虚拟化 |
四、避税筹划专业化 |
第二节 我国税务机关反避税面临的挑战 |
一、反避税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
二、惩戒涵盖面过窄,威慑效果不足 |
三、反避税人才建设滞后 |
四、税收信息建设不完善 |
五、税务机关强制性不足、税企对抗性强 |
第四章 国际反避税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反避税手段的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 |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反避税策略 |
二、美国反避税策略 |
三、欧盟反避税策略 |
四、日本反避税策略 |
五、其他国家的最新反避税策略 |
第二节 国际各国反避税启示 |
一、细化针对性反避税规则 |
二、修订已有税收优惠及税收协议 |
三、提高税收透明度和确定性 |
四、应对数字经济挑战 |
第五章 我国税务机关反避税工作的改进思路 |
第一节 参与国际税制重建、强化国际税收合作 |
一、强化国际税收协作 |
二、提高税收环境透明度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现行税制的不足 |
一、引入惩罚条款 |
二、增加税法细节性规定 |
三、扩展立法领域 |
四、修订已有税收优惠 |
第三节 促进信息化建设、加强税收监管力度 |
一、促进信息化建设 |
二、加强税收监管力度 |
第四节 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储备机制 |
一、设置人才激励制度 |
二、扩宽培训途径 |
第五节 重视发挥税务中介机构作用 |
一、发挥中介积极作用 |
二、增设中介信用等级评价 |
结论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
二、研究成果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8)江西省某开发区大企业税收遵从研究 ——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创新性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税收遵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大企业 |
2.1.2 税收遵从 |
2.1.3 税收遵从成本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
2.2.1 理论基础之一:管理主义 |
2.2.2 理论基础之二:公共选择理论 |
2.2.3 理论基础之三:交易成本理论 |
3.某开发区大企业税收遵从的现状分析 |
3.1 开发区大企业遵从背景介绍 |
3.1.1 税收收入情况 |
3.1.2 征管职能和征管模式 |
3.1.3 征管新形势 |
3.1.4 大企业遵从特点 |
3.2 开发区大企业税收遵从分析 |
3.2.1 开发区大企业税收遵从客观分析 |
3.2.2 开发区大企业税收遵从主观分析 |
3.3 某开发区大企业税收遵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基于纳税人角度的原因分析 |
3.3.2 基于税务机关角度的原因分析 |
3.3.3 基于外部环境角度的原因分析 |
4.新公共管理对税收遵从管理的有效借鉴 |
4.1 国外引入新公共管理提升税收遵从的经验 |
4.2 国内引入新公共管理提升税收遵从的经验 |
5.提高税收遵从的对策与建议 |
5.1 理论总结 |
5.1.1 新公共管理理论总结 |
5.1.2 “5C战略” |
5.2 基于纳税人角度的对策建议 |
5.2.1 构建平等的征纳关系 |
5.2.2 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进行税收宣传 |
5.3 基于税务机关角度的对策建议 |
5.3.1 构建战略体系 |
5.3.2 厘清岗位职责 |
5.3.3 优化组织资源 |
5.3.4 推动信息管税 |
5.3.5 强化绩效管理 |
5.4 基于外部环境角度的对策建议 |
5.4.1 适度引入社会中介 |
5.4.2 提高综合治税效能 |
5.4.3 加大“放管服”力度 |
5.4.4 降低企业缴费负担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设计 |
附录二 :部分访谈纪要 |
致谢 |
(9)深圳市“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骗税行为监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出口骗税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监管理论基础 |
2.1 出口退税的相关概念 |
2.1.1 出口退税的概念 |
2.1.2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类型 |
2.1.3 外贸企业一般贸易出口的概念 |
2.1.4 出口退税的计算方式 |
2.2 出口骗税的相关概念 |
2.2.1 出口骗税的概念 |
2.2.2 出口骗税的影响 |
2.3 当今防范农产品出口骗税的主流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博弈论 |
2.3.2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深圳市“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骗税的现状及方式特点 |
3.1 深圳市“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情况 |
3.2 深圳市“涉农产品”外贸企业骗取出口退税的现状 |
3.2.1 深圳市“涉农产品”外贸企业骗取出口退税的现状及影响 |
3.2.2 深圳市防范出口骗税的基本做法 |
3.3 “涉农产品,外贸企业骗税的主要方式及特征 |
3.3.1 案例总览 |
3.3.2 “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骗税的主要特点 |
3.3.3 “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骗税的主要方式 |
第4章 深圳市“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骗税的原因分析 |
4.1 “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骗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1.1 信息不对称下,企业纳税遵从度较低 |
4.1.2 征退部门不一致 |
4.1.3 农产品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存在问题 |
4.1.4 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联合监管 |
4.1.5 税收征管系统功能较弱和信息化、数据化水平不够 |
4.1.6 税务征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5章 防范“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骗税行为的建议 |
5.1 部分发达国家的措施 |
5.1.1 法国 |
5.1.2 英国 |
5.1.3 意大利 |
5.1.4 希腊 |
5.2 关于深圳市防范“涉农”产品出口骗税行为的监管建议 |
5.2.1 完善相关条例及制度 |
5.2.2 提高出口退税管理水平 |
5.2.3 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资源建立防范涉农产品出口骗税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 |
5.2.4 提高出口骗税违法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度 |
参考文献 |
(10)国际税收情报交换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理论基础 |
2.1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概念界定 |
2.1.1 情报的概念界定及引申讨论 |
2.1.2 税收情报和国际税收情报的概念界定 |
2.1.3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概念界定 |
2.2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基本理论 |
2.3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基本模型 |
2.3.1 两个国家间纳税人之间没有合作模型 |
2.3.2 两个国家间纳税人之间开展合作模型 |
2.3.3 两个国家税局与同一位纳税人博弈模型 |
2.3.4 特殊的模型 |
2.3.5 失败的模型 |
2.4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类型 |
2.4.1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工作流程 |
2.4.2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主要类型 |
第3章 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问题分析 |
3.1 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进展 |
3.2 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案例分析 |
3.2.1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解决国际避税案例一 |
3.2.2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解决国际避税案例二 |
3.2.3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解决国际重复征税案例 |
3.3 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存在的问题 |
3.3.1 立法层级不高 |
3.3.2 缺乏详细便捷的操作指引 |
3.3.3 缺乏国际税收征管意识 |
3.3.4 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 |
3.3.5 信息化程度不高 |
第4章 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4.1 OECD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4.1.1 夯实法律基础 |
4.1.2 成立全球论坛 |
4.1.3 形成操作指引 |
4.2 美国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4.2.1 FATCA法案 |
4.2.2 极高的工作效率 |
4.3 英国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4.4 印度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4.4.1 出台工作指引 |
4.4.2 做实保密工作 |
4.4.3 主动发出情报 |
4.5 日本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
4.5.1 行文规范严谨 |
4.5.2 充分为他国考量 |
4.5.3 工作认真细致 |
第5章 提升我国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水平的建议 |
5.1 制度设计层面 |
5.1.1 提高立法层级 |
5.1.2 更新操作规程 |
5.1.3 修订《现金管理条例》 |
5.1.4 加强行政信息公开 |
5.2 管理模式层面 |
5.2.1 加强信息管税 |
5.2.2 重视基础数据录入 |
5.2.3 加强税收风险管理 |
5.2.4 落实CRS工作 |
5.3 具体操作层面 |
5.3.1 争取政治支持 |
5.3.2 注重人才培养 |
5.3.3 提升英语水平 |
5.3.4 形成部门联动 |
5.4 探索前沿领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考虑成本因素的税企博弈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构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内涵[J]. 林溢呈. 税务与经济, 2021(05)
- [2]XF白酒公司纳税筹划研究[D]. 梁健.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我国出口骗税风险的防范研究[D]. 李绪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基于纳税遵从视角的纳税信用管理研究 ——以D县税务局为例[D]. 任慧敏.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5]通辽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 苑宇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6]在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研究 ——基于BEPS视角[D]. 邓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7]税务机关国际反避税改进思路研究 ——以广州市税务局为例[D]. 储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8]江西省某开发区大企业税收遵从研究 ——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D]. 蒋惠馨.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9]深圳市“涉农产品”外贸企业出口骗税行为监管实践研究[D]. 刘雨灵.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国际税收情报交换问题研究[D]. 尹江迅. 湖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