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和外语教学

语言、文化和外语教学

一、语言·文化·外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沈思芹[1](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张璐妮[2](2020)在《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的效能发挥离不开人的感知、接受和应用,随着教育的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学生对教育模式的感知、接受和参与意愿越来越成为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学习者需求的满足和动机的激发则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内在核心驱动力。本研究以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切入点,以外语口语教学为应用背景,从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体验和探索需求出发,研究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如何通过功能和体验设计来满足学习者需求并激发其内在动机和学习投入,以期解决“哑巴外语”、口语交际焦虑、口语交际意愿低等普遍存在的外语口语教学成效和动机低下问题,尽管本研究是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和融合效果研究,但研究成果对线上教育,尤其受目前疫情影响而广泛采用的网络教育,都有广泛的借鉴意义。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仍十分缺乏,在虚拟现实教育研究中也缺乏系统化的对虚拟现实技术感知体验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教学模式接受行为研究以及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弥补这些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推动虚拟现实教育的应用和普及。本研究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从感知、接受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教学和网上教育的应用,对虚拟现实对人类心理感知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临场感与3I特征均为能代表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特征,但鲜有研究对临场感结构和3I特征的内在联系进行挖掘,概念的割裂可能导致虚拟现实感知表征的不完备,本研究分析了虚拟现实环境临场感中的空间临场感、沉浸感、真实感、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构建了基于临场感核心构成、3I特征和外语教学背景的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并实证分析验证了其各维度的相互关系;(2)揭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者接受行为机制在虚拟现实环境的接受行为研究中,缺乏对临场感影响机制的深入挖掘,本研究基于临场感理论框架,借鉴心流体验和技术接受模型,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者接受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揭示了临场感对虚拟现实教学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在虚拟现实教学方式的接受行为研究中,缺乏个人特质对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本研究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为多维分类变量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出不同群体的临场感以及接受行为影响机制的差异。(3)构建了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在虚拟现实教育的理论研究层面,鲜有研究关注教学设计、体验感知和内在动机的关联性,对虚拟现实教育成效机理的解释力不够,本研究融合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和临场感理论,从教学设计、动机激励和体验设计三个层面,系统构建和分析了需求—动机—行动的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所示。第一,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经典临场感理论结构的基础上,将虚拟现实技术的3I特征内化融入到临场感的维度设计,并结合外语口语教学应用背景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临场感理论框架。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由空间临场感、沉浸感、真实感、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构成。本研究结合经典的媒体感知研究文献制定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量表,通过信效度检验修正了量表的结构,实证分析验证了临场感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视觉为首要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为多维分类变量,揭示了临场感的群体差异,研究发现:女性临场感更高;14——18岁年龄段群体的空间临场感更高,对视觉为首要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高的群体的总体临场感更高,第二,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模型。借鉴心流体验对动机信念——学习投入、学习成效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机制,将临场感理论框架作为潜变量融合到技术接受模型中,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模型,并进行了接受模型量表的开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接受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临场感对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影响感知易用性的临场感维度是交互感、空间临场感、沉浸感和真实感;影响感知有用性的临场感维度是社会临场感和交互感。总的来说,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是对接受行为影响最大的临场感维度。第三,揭示了接受行为影响机制的群体差异。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英语口语水平为多维分类变量,对调研对象进行了多角度的群体划分,通过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对不同群体的接受行为机制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验证了不同群体的临场感对接受行为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利用中介效应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图的影响总效应,研究发现:女性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大于男性群体,男性群体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高于女性;14——18岁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均高于19——23岁群体;高中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影响较大,感知有用性对接受行为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的群体排序是:高中群体,本科群体、大专群体;文科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更大;英语口语水平低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更大,英语口语水平高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影响更大。研究成果为了解和提升各群体的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意愿提供了参考。第四,虚拟现实教育成效作用机制的构建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融合性地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和临场感理论从教学设计、动机激励机制和体验设计三层面系统地构建和分析了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从本质上揭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成效提升路径,即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感知体验三方面协同发力,以需求——动机——行动为成效作用机制,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提升学习成效。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策略和感知体验两层面进行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包括:个性化学习、反思性学习、情境化学习、协作式学习、任务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教学体验设计包括:整体临场感设计,以群体区分的临场感设计,贴近教学内容的临场感设计。最后,对教学实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分析:VR教学内容、方式和环境设计,VR设备使用体验,教育者涉入的技术门槛,应用成本,学生行为约束等,研究结论为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如何利用和发挥好虚拟现实技术的独特优势为教学服务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更多学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应用成效进行深入研究,促使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不断拓展,丰富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成果。

冯聪[3](2020)在《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源于我对于英语影片的喜爱,以及对影视翻译日益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受到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与启发。十多年来,随着国家的开放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影片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了我国观众的视野,引进影片有配音的也有原声配字幕的,其中很多译制影视作品都引发了国内观众极大的热情。所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找出英语电影译文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翻译策略,并找出其背后的种种影响因素以及影视翻译的共性。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英汉平行语料库,其中包括50部奥斯卡获奖或提名电影的中文字幕及其对应的英语原文字幕作为主体文本,同时也建立了一个由215部中国现当代题材的故事片语料库,作为英语电影译文的参照文本,用来对比研究,发掘出英语电影译文语言上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50部英语电影的译文字幕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研究。在语料库统计中,我们借助语料统计软件对英语电影译文和中国电影原文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发现英语电影译文语言上的特性,及其可以改进完善之处。之后,在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进行定性分析,从多个角度研究电影字幕翻译策略及其成因。本论文旨在借助语料库翻译学对影视翻译从一个新的角度做出研究,弥补国内影视翻译研究在这个研究方向的空缺。本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影视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国内外在这两个研究领域有待改进之处,描述了影视翻译中最主要的两种译制模式,即配音翻译与字幕翻译。本研究在主体部分展开了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电影译文的定量分析研究,通过频值、均值、分级值和倍值等语料分析方法,对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和中国电影原文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字和词汇的分级值,找出各个级别的特色字和特色词,发现了英语电影译文可以改进的地方。中国电影原文与英语电影译文的参照对比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用词与句式上都非常值得英语电影翻译的借鉴。通过中国电影原文特色字、特色词、特色句的对照,我们也发现了英语电影译文里翻译得极为精彩的许多例句,可供翻译学习者和研究者参考。本研究在主体部分还展开了基于语料库的我国英语电影翻译的定性研究,借助文体学、修辞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影视翻译中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研究,又将网络字幕与影院官方字幕进行对比研究,已发掘出其中的差异和背后成因。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两点:首先是通过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等语料分析方法,从高频、中频、基础这三个层面对电影文本进行了分段式的定量分析,发现中国电影在词长句长、用字用词用句、句首句尾、成语和四字格词语使用等方面有许多十分鲜明的特点,值得英语电影翻译学习借鉴;其次是在频值、倍值等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对英语电影在翻译的层面上进行了定性研究,发现口语小词和感叹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粗俗语在汉译过程中有隐化倾向,中国电影在成语和四字格词汇使用上有明显的口语化和多样性特色,文化负载词在汉译过程中经常采用归化策略,官方译文相比网络翻译明显更为口语化,这些都非常值得英语电影翻译高度关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在研究的领域拓展方面,本文把国内外影视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融合在一起,展开充分的定量定性研究,这在国内目前尚处于空白。二、在研究的视角拓展方面,本文把源语的原创作品在语言风格和特色上去对比翻译文本并指导翻译活动。三、在研究的指标拓展方面,本文采用了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等语料库数值以及分级字表和词表的分段式研究方法来分析电影文本。四、在研究的语料拓展方面,本论文用一个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与三个中国电影原文语料库做比较,为准确分析评判英语电影译文的字、词、习语、短句、句首、句尾提供了很好的标杆。

杨晓红[4](2020)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职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对文化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文化意识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也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然而,在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中,虽然文化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际具有双向性,母语文化在中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依然严重。“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在外语教学中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2000)提出来的,是指“由于缺乏中国文化知识储备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用英语表述或准确表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造成文化交流障碍的现象”。本文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以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图式理论和霍斯夫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为主要依据,对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民航、高铁专业的200名学生英语学习中,尤其是在口语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问题有:(1)中职生在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如何?(2)造成中职生在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主要采用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3份,随机采访10名同学。最后运用SPS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测试发现,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通过单选和英汉互译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宗教、政治、俗语、文学的英语表达得分较低,对于常见的节日、食物和着名景点的英语表达相对得分较高。写作部分大部分学生只能写出几个短语,不能完整的表达写作意图。正是因为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不足,因此测试的平均分不足总分的一半,也反映了文化失语现象非常严峻。对老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进一步明确了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在态度方面,老师和学生都表示对中国文化有兴趣,但对中国文化失语却没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内容方面,老师对中国文化输出的考虑较少,这就使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甚至大于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在教材方面,中国文化所占比例较小,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对英美文化的接受度变得很高,而对本国文化却知之甚少了;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较差,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高考上,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很好的传播本国文化。最后,作者从教师、学生、教材、考试、文化观等几方面提出相应建议。本研究对于贯彻中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升中职生英语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生产一线人才,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外语研究中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

崔艳英[5](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提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周杰珊[6](2020)在《泰国大、中学生汉语语言态度、学习动机及二者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主要调查泰国大、中学生的汉语语言态度、学习动机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背景因素对学生汉语态度和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影响,有何影响,最后再探究汉语语言态度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为语言态度理论和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论,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研究数据,再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泰国大、中学生对汉语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在语言态度的十个特征中,均值得分最高的前三项依次是用处多、有权威、有身份,均值得分后三项依次是容易、精确、方便。从语言态度的构成因素上看,均值大小依次为情感因素、地位因素和适用因素,泰国大、中学生对汉语情感上的评价最高。影响泰国大、中学生汉语语言态度的有效因素包括:年级、是否华裔、是否通过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水平、汉语学习时长、班级类型、所属地区、是否去过中国。泰国大、中学生整体的汉语学习动机较强,在十个汉语学习动机项中,均值得分最高的前三项依次是将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将来赚更多的钱、将来继续学习汉语或去中国留学。学生学习汉语动机类型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工具动机、融合动机、社会动机、被动动机。影响泰国大、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背景因素有:性别、年级、是否华裔、是否通过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水平、汉语学习时长、班级类型、所属地区、是否去过中国。泰国大、中学生的动机强度属于比较积极,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在课堂上比课堂外强烈积极。影响泰国学生动机强度的有效因素包括:汉语水平、班级类型、是否去过中国。在相关分析中,泰国大、中学生汉语语言态度及其构成因素与汉语学习动机及动机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学生汉语语言态度越好,则汉语学习动机及动机强度则越强。希望能利用上述调查结果,为泰国汉语教师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汉语教学提供参考,从而改善学生的汉语语言态度,增强汉语学习动机,提高汉语水平。

袁耀辉[7](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盛蒙蒙[8](2019)在《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体育逐渐国际化,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越来越多,语言交流与翻译工作已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体育翻译人才,满足国际体育赛事翻译需求,已成为赛事举办方关注和思考的对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北京、上海、南京三所城市中通过面访符合条件的体育翻译工作者中随机抽取200名体育翻译人才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共20位课程设置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从体育翻译人才的学历、专业、薪酬、工作经验和从事语种几个方面,对体育翻译人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现有翻译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及其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程度,进而提出适合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发展的培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翻译人才基本情况:体育翻译工作者学历大多是本科和硕士,博士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少,还有少数大专以下;专业来源多数是与体育翻译相关的专业,并非体育翻译本专业,还有小部分跨专业;翻译者的工作薪酬普遍处于3000至8000间,收入不理想;3-5年翻译工作经验居多,1-2年次之,外语水平大部分在CET6和TEM4;英语是翻译工作者的主要语种,小语种翻译者较少。2.国际体育赛事对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数量大,质量要求高;职业俱乐部的翻译问题较少,趋于稳定;体育旅游、体育外交、体育贸易等体育翻译需求日益增多。3.关于体育翻译市场供给情况分析:政策供给情况良好,具体翻译人才培养的政策落实较少;资本供给不足,并发症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存在出入;技术供给匮乏,翻译水平与质量不甚理想。4.我国体育翻译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不均衡。数量上,需求量大,供给不足;质量上,需求体育翻译专业、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体育翻译人才,供给低学历、专业性欠缺的翻译者。5.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包括院校培养路径和机构短训培养路径。院校培养路径主要包括“2+2”、“3+2”本科学制型培养;机构短训培养路径包括短期应急培养和短期过渡培养。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翻译人才的相关研究,旨在为体育翻译市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理论支撑,丰富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理论,对促进我国体育翻译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炜琳[9](2019)在《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图像的知识建构模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发展,各国国防部网站不断发展完善,网站面貌更迭焕新,但官方网站的权威属性和价值传播的实战效能始终位于核心增长点。作为最早建立的国防部门户网站,美国国防部网站几经改版,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防部网站之一,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发布兼备机构话语、新闻话语、国防话语、军事话语的语类特征的军事新闻报道。这些报道表现出以网页为载体的多模态文本的形式特征,其中的图像在新闻事件中有作为证据、评价和审美等功能,同时也在操控概念和读者情感,达到广泛传播美国式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目的。在功能语言学和知识社会学理论基础上,本研究综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分析模型、语类多模态分析模型、图像语法、评价系统等分析工具,以图文关系以及符码理论相关概念为依托,对美国国防部网站的图像和网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多模态综合考察。在图像自身作为语篇和与其他意义资源结合作为语篇两个层面对意义和评价的建构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文字和图像在元功能层面对语篇知识内容中的语义建构,以及文字和图像评价系统资源对语篇态度和立场的建构。将元功能概念、视觉语法、评价系统和视觉评价系统、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概念联系起来,建立了图像与知识建构研究的综合分析模式,确立了功能语言学和知识社会学之间的新关系。基于分图像和网页两类收集的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语料,研究采用了多模态综合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的方式进行文本细读。图像语料涵盖合成类主题图像、信息图示、人物图像和武器装备图像四类。前两类用于图像再语境化研究的讨论,后两类用于图像对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作用的讨论。网页语料涵盖了网页主页、军事行动类报道、图像新闻报道和相同主题的不同形式报道四个类型的新闻报道页面。研究从两个不同层面的语料,对美国国防部网站新闻报道中图像的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进行讨论,对其中的典型语料进行具体的批评和评价性语篇细读,展示图像类型、图像功能以及图文关系特征对语义重力及评价重力分布情况的影响,论述其对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的影响,揭示其反应的语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应关系,以及在达成效果和目的时使用的话语策略。研究厘清了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的图像分类、功能及适用语境;确立了图像的概念意义和评价意义与语篇的知识内容的经验描述和批判思考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明确了语境、图像类型、图文关系、图像中元素实例化的程度等对图像的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的影响;以不同的图像类型和图文关系表现出的不同评价重力和语义重力图示,形象表现了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对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的调节作用,显示出语篇中的知识建构实现语义和评价重力波与知识社会学中的形成知识积累的语义曲线具有相似之处。美国国防部网站的军事新闻报道使用多种较为成熟的、针对不同类型主题设计的新闻语篇语类结构,新闻语篇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匹配较为合理,增强了网站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可信性、强化了说服力和吸引力,营造了权威感。但是也存在滥用图像的现象。在制式语言文字简报型新闻中,图像使用存在混乱且冗余的现象,减弱了报道的动态性活力,造成信息衰减、互斥等传播障碍。该网站中使用的摄影图像,千篇一律地采用了美国式视角,表现出“美国至上”的优越感。在进行阅读分析和学习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应该对其嵌入文本的隐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给予重视。本文对美国国防部网站新闻报道的评价意义建构的分析,对识别语篇中的隐性和嵌入性价值观和评价,对多模态识读能力养成以及提高新媒体素养都有实际意义。文中总结出的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激发和保持读者对军事新闻的兴趣所使用的语言和视觉手段,以及其军事新闻报道中语义和评价的模式与特征,也是该网站在传播美国式意识形态时使用的语言策略的有力证据,表现出该网站中新闻话语所建构的权力和社会关系。出于篇幅和写作目的的限制,研究尚未能对美国国防部网站中的新闻语料做大数据式的全面收集,对网站中的其他类型新闻未能作解读,比如科技类新闻报道,涉及国家军队政策的报道等,因此网站中的各类报道尚有广阔的研究空间。此外,基于不同社会目的的文类选择不同类型图文关系下的图文评价,在优化多模态语篇中评价语义的图文双重建构,综合实现多模态人际意义领域,也值得进一步扩展研究。

陈瑜[10](2019)在《英语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深入普及以及素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关心。特别是在当前教育形式下,英语作为一门被全力推广的第二语言,其教学范围和教学力度在不断被强化。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不利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国际视野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促进英语在义务教育中的开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济南市某小学五、六年级共18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两个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所产生的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现状及小学生口语表达成绩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普遍存在着焦虑现象,六年级比五年级焦虑较为严重。英语课堂焦虑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成绩呈显着负相关,主要表现为英语课堂焦虑较低的学生,其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对强一些。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存在正相关关系。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高且多样化的学生,其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对更强。第三、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程度不同的学生所使用的语言学习策略不同,学生的英语课堂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呈现负相关。语言学习策略使用较多的学生,其英语课堂焦虑相对较低一点。五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水平略高于六年级。第四、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在小学生课堂焦虑和其英语口语表达成绩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高焦虑的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低且种类较少,从而导致其英语口语成绩较差;而低课堂焦虑的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高且多样,从而使其英语口语表达成绩较好。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对语言学习策略和英语口语表达成绩均具有消极影响,语言学习策略能促进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并且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能通过语言学习策略间接影响其英语口语表达成绩。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时,不应只关注到英语课堂焦虑这一学校背景因素,还应关注到更近端的因素,即语言学习策略。

二、语言·文化·外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文化·外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二、三种法文译本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小结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2.1 关键概念
        2.1.1 虚拟现实技术
        2.1.2 3I特征
        2.1.3 临场感
    2.2 基础理论和理论述评
        2.2.1 临场感理论的相关研究
        2.2.2 技术接受模型与临场感
        2.2.3 心流理论与临场感
        2.2.4 虚拟现实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
        2.2.5 文献评论
    2.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2.3.1 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的分类
        2.3.2 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潜力
    2.4 虚拟现实技术与外语教学
        2.4.1 技术辅助的外语教学发展趋势
        2.4.2 虚拟现实教育功能与外语教学
        2.4.3 虚拟现实体验优势与外语教学
        2.4.4 虚拟现实外语教学环境的分类研究
        2.4.5 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的应用潜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临场感研究
    3.1 临场感理论框架构建和量表设计
    3.2 数据收集及样本情况
        3.2.1 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的展示
        3.2.2 小样本数据回收与描述性统计
        3.2.3 大样本数据回收与描述性统计
    3.3 模型的信效度分析
        3.3.1 小样本信效度分析
        3.3.2 大样本信效度分析
    3.4 临场感各维度相关关系分析
    3.5 临场感分群组差异分析
        3.5.1 性别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5.2 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作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5.3 年龄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5.4 文化程度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5.5 专业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3.6 结论探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行为研究
    4.1 研究假设
        4.1.1 接受模型的基础假设
        4.1.2 临场感知的影响假设
    4.2 教学接受行为的量表设计
    4.3 研究数据搜集及样本情况
    4.4 模型信效度分析及检验
        4.4.1 信度分析
        4.4.2 效度分析
    4.5 教学接受模型的假设检验
        4.5.1 模型检验结果
        4.5.2 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4.5.3 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图的中介效应检验
        4.5.4 临场感各维度对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
    4.6 教学接受模型变量的多群组差异对比研究
        4.6.1 性别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6.2 年龄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6.3 文化程度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6.4 专业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6.5 英语口语水平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4.7 实证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4.7.1 感知有用性影响使用态度
        4.7.2 感知有用性影响行为意图
        4.7.3 使用态度影响行为意图
        4.7.4 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
        4.7.5 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
        4.7.6 临场感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4.7.7 临场感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4.7.8 群体间教学接受模型相关变量差异结果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接受行为的多群组分析研究
    5.1 临场感影响机制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5.1.1 基于统计学要求的模型简化
        5.1.2 性别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5.1.3 年龄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5.1.4 文化程度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5.1.5 专业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5.2 基础教学接受模型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5.2.1 性别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2.2 年龄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2.3 文化程度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2.4 专业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2.5 英语口语水平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5.3 分群组分析的结果解释与讨论
        5.3.1 临场感影响机制的比较分析
        5.3.2 教学接受模型的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
    6.1 建构主义外语口语教学原则和策略分析
    6.2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成效作用机制分析
    6.3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构建
        6.3.1 体验感知设计
        6.3.2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设计
    6.4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实践要解决的问题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管理建议
    7.1 研究结果总结
    7.2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3 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问题
    1.5 论文的主体与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影视翻译研究
        2.1.1 国内影视翻译研究
        2.1.2 国外影视翻译研究
    2.2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2.2.1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2.2.2 翻译规范研究
    2.3 配音与字幕翻译的特点
        2.3.1 配音翻译
        2.3.2 字幕翻译
第三章 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定量分析
    3.1 语料分析方法概述
    3.2 英语电影译文用字特色
        3.2.1 高频特色字
        3.2.2 中频特色字
        3.2.3 基础特色字
        3.2.4 中国电影特色字的参照
    3.3 英语电影译文用词特色
        3.3.1 高频特色词
        3.3.2 中频特色词
        3.3.3 基础特色词
        3.3.4 中国电影特色词的参照
    3.4 英语电影译文句子特色
        3.4.1 一字特色句
        3.4.2 二字特色句
        3.4.3 三字特色句
        3.4.4 句子首尾特色
        3.4.5 中国电影特色句的参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语电影翻译语料库定性研究
    4.1 基于语言层面的研究
        4.1.1 口语小词的比较与处理
        4.1.2 感叹词的比较与处理
        4.1.3 粗俗语诅咒语的比较与处理
    4.2 基于文化层面的研究
        4.2.1 尊称敬辞的比较与使用
        4.2.2 比喻词语的比较与处理
        4.2.3 习语的比较与处理
    4.3 基于官方译本的研究
        4.3.1 多译本语言的比较与处理
        4.3.2 多译本文化因子的比较与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之处
    5.3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后记
参考文献
参考工具书
附录一:影视剧字频表
附录二:影视剧词频表
附录三:影视剧句频表
附录四:中国影视剧独特成语表
附录六:中国影视剧独特四字格词表
附录七:中国影视剧特色四字格词表

(4)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职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Chapter Ⅰ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1.1 The requirements of English syllabu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1.1.2 The need to promot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1.3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1.1.4 Chinese Cultural Aphasia in Students'English Learning
    1.2 Research purpose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s of Key Terms
        2.1.1 Definition of culture
        2.1.2 Definition of cultural teaching
        2.1.3 Defini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1.4 Definition of“Chinese Cultural Aphasia”
    2.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2.2.1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2.2.2 Cultural Schema Theory
        2.2.3 Geert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
    2.3 Releva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2.3.1 Relevant research abroad
        2.3.2 Relevant research at home
Chapter Ⅲ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subject
    3.3 Research methods
        3.3.1 Culture Test
        3.3.2 Questionnaire
        3.3.3 Interview
    3.4 The research process
    3.5 Data Analysis
Chapter Ⅳ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Chinese culture aphasia in English learn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4.2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of teachers' questionnaire
        4.2.1 Teacher's attitude to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aphasia
        4.2.2 Teachers'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contents in textbooks
        4.2.3 Teachers' Chinese culture teaching methods
        4.2.4 The reasons for students' Chinese culture aphasia
    4.3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of students' questionnaire
        4.3.1 student's attitude to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aphasia
        4.3.2 Students' usag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earning methods
        4.3.3 Students' suggestions on how to teach cultural content in class
        4.3.4 students' opinions on their Chinese cultural aphasia
    4.4 Analysis of teachers' interview
        4.4.1 Teachers' attitude towards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learning
        4.4.2 Teachers'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eaching methods
        4.4.3 The reasons of students' Chinese culture aphasia
        4.4.4 Chinese culture content in English textbook
        4.4.5 The proportion of Chinese culture content in the examination
    4.5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interview
        4.5.1 Students' attitude to Chinese culture
        4.5.2 Students' current situation to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and the reasons
        4.5.3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and contents to Chinese culture
        4.5.4 Chinese culture content in English textbook
        4.5.5 The proportion of Chinese culture content in the examination
Chapter Ⅴ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5.1 Major Findings
    5.2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Chinese Cultural Aphasia"
        5.2.1 Arranging textbooks reasonably
        5.2.2 Increasing Chinese cultural contents in exams
        5.2.3 Enhancing teachers' culture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methods
        5.2.4 Improv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5.2.5 Establishing an equal culture view
    5.3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Study
        5.3.1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3.2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1 Test
Appendix 2 Questionnaire for Teachers
Appendix 3 Questionnaire for Students
Appendix 4 Interview for Students
Appendix 5 Interview for Teachers
Acknowledgements

(5)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泰国大、中学生汉语语言态度、学习动机及二者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问卷设计
    第三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第四节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第三章 泰国大、中学生汉语语言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被试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汉语语言态度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背景因素对泰国大、中学生汉语语言态度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泰国大、中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汉语学习动机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汉语学习动机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泰国大、中学生汉语语言态度与汉语学习动机的相关性
    第一节 汉语语言态度与动机类型的相关性
    第二节 汉语语言态度与动机强度的相关性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实地考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翻译人才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1 体育翻译人才学历的调查与分析
        3.1.2 体育翻译人才专业的调查与分析
        3.1.3 体育翻译人才薪酬的调查与分析
        3.1.4 体育翻译人才工作经验的调查与分析
        3.1.5 体育翻译人才从事语种的调查与分析
    3.2 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析
        3.2.1 国际体育赛事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析
        3.2.2 职业俱乐部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析
        3.2.3 其他领域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析
    3.3 体育翻译人才的供给分析
        3.3.1 体育翻译人才的政策供给分析
        3.3.2 体育翻译人才的资本供给分析
        3.3.3 体育翻译人才的劳动力供给分析
        3.3.4 体育翻译人才的技术供给分析
    3.4 体育翻译人才供需的均衡程度对比分析
        3.4.1 体育翻译人才供需数量上的对比分析
        3.4.2 体育翻译人才供需质量上的对比分析
第4章 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路径分析
    4.1 体育翻译人才院校培养路径
        4.1.1 “2+2”培养路径
        4.1.2 “3+2”培养路径
    4.2 体育翻译人才机构短训培养路径
        4.2.1 短期应急培养路径
        4.2.2 短期过渡培养路径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附件B 《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附件C 《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附件D 《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致谢

(9)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图像的知识建构模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语料描述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性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新媒体军事新闻报道研究综述
    2.1 新闻研究的语言转向
    2.2 新闻价值的话语建构
    2.3 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批评研究
    2.4 新媒体语境下的外军网站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图像的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综合模式
    3.1 多模态研究之理论与应用
        3.1.1 理论基础: 多模态话语分析
        3.1.2 研究方法: 多模态语料库
        3.1.3 实践起点: 图像的分类与功能
    3.2 多模态研究之适用框架
        3.2.1 视觉语法框架
        3.2.2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型
        3.2.3 语类多模态分析框架
    3.3 图文关系影响下的多模态意义建构
        3.3.1 独立化: 锚定、说明和接递
        3.3.2 整体化: 再现、互动和构图
        3.3.3 逻辑化: 互补、衔接与连贯
        3.3.4 层级化: 一致与冲突
        3.3.5 专业化: 学科性与专门化
        3.3.6 图文关系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3.4 评价系统与多模态评价建构
        3.4.1 评价系统的理论发展
        3.4.2 视觉评价系统的发展
        3.4.3 参照新闻价值的评价建构
    3.5 再语境化与多模态语境建构
        3.5.1 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
        3.5.2 符号建构语境的方式与特征
        3.5.3 美国国防部网站图像的再语境化模式
        3.5.4 与大数据结合的再语境化研究
    3.6 符码理论与多模态知识建构
        3.6.1 符码理论中的语义观
        3.6.2 知识、知者与积累式学习
        3.6.3 知识社会学与功能语言学的合作
        3.6.4 网络军事新闻报道建构理想的知识和知者符码
    3.7 图像的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综合模式
第四章 美国国防部网站图像再语境化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4.1 合成图像再语境化对主题和评价的强化
        4.1.1 图像的基本意义与功能
        4.1.2 语境对图像的意义与评价建构的影响
        4.1.3 语境对图像知识建构的影响
    4.2 信息图示再语境化对知识的建构与强化
        4.2.1 信息图示的形式适应语境: 改变知识结构
        4.2.2 信息图示的内容适应语境: 改变知识内容与形式
    4.3 基于大数据的再语境化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美国国防部网站图文协商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5.1 人物新闻图像中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
        5.1.1 人物图像意义建构与隐性评价
        5.1.2 人物图像中的显性与隐性评价
        5.1.3 人物图像新闻意义资源与知识建构
        5.1.4 人物图像新闻的评价建构
    5.2 武器装备图像中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
        5.2.1 武器装备图像的意义建构与隐性评价
        5.2.2 武器装备图像中的显性与隐性评价
        5.2.3 武器图像新闻意义资源与知识建构
        5.2.4 武器装备图像新闻的评价建构
    5.3 小结
第六章 美国国防部网站新闻报道页面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6.1 美国国防部网站主页的语篇和知识建构
        6.1.1 主页基础元素及布局的意义与评价建构
        6.1.2 主页作为语篇的知识建构
        6.1.3 小结
    6.2 “坚定决心行动”军事行动特别报道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6.2.1 新闻特别报道索引中的语义与知识结构
        6.2.2 图像与文字的概念意义冲突
        6.2.3 图像与文字的人际意义互补
        6.2.4 图像与文字的语篇意义整合
        6.2.5 新闻特别报道索引中的评价与知识建构
        6.2.6 小结
    6.3 “年度相册”以图像为核心新闻报道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6.3.1 两则图像新闻报道中不同页面元素布局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6.3.2 2017年度相册特别报道的语篇建构
        6.3.3 2018年度相册特别报道的语篇建构
        6.3.4 两则图像新闻报道中知识建构模式对比
        6.3.5 小结
    6.4 “退伍军人纪念日”纪念活动综合报道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6.4.1 “2017退伍军人纪念日”的语篇建构
        6.4.2 “2018退伍军人纪念周”的语篇建构
        6.4.3 两则综合新闻报道中语篇与知识建构模式对比
        6.4.4 小结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一 网页截图
    附录1.1 2018年10月美国国防部网站改版前主页
    附录1.2 2018年10月美国国防部网站改版后主页(2018年10月12日及近期)
    附录1.3 “坚定决心行动”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4 “坚定决心行动”特别报道发布新闻索引页面
    附录1.5 “坚定决心行动”特别报道中的新闻报道正文页面
    附录1.6 国防部网站“特别报道”栏目索引页面
    附录1.7 2017年度相册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8 2018年度相册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9 2017退伍军人纪念日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10 2018退伍军人纪念周报道主页
    附录1.11 “Our Story”(我们的故事)报道页面
    附录1.12 “72nd D-Day and the Invasion of Normandy”(纪念诺曼底登陆72周年)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13 “73nd D-Day and the Invasion of Normandy”(纪念诺曼底登陆73周年)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14 “74th Commemoration of D-Day”(纪念诺曼底登陆74周年)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15 “Women's History Month 2015”2015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附录1.16 “Women's History Month 2016”2016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附录1.17 “Women's History Month 2017”2017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附录1.18 “2018 Women's History in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2018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附录二 部分相册图文整理
    附录2.1 2017退伍军人纪念日特别报道相册图像与其在页面显示的文字
    附录2.2 2018退伍军人纪念周报道“VETERANS WEEK: TOP PHOTOS”(退伍军人纪念周: 最佳摄影)图文列表

(10)英语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英语课堂焦虑
        1.1 外语课堂焦虑及英语课堂焦虑的内涵
        1.2 英语课堂焦虑的类型
    2 英语口语表达成绩
        2.1 口语表达的概念
        2.2 英语口语表达的内涵及界定
    3 语言学习策略
        3.1 学习策略的概述
        3.2 语言学习策略的内涵
        3.3 语言学习策略的类型
    4 英语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和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研究
        4.1 英语课堂焦虑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
        4.2 英语课堂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的关系
        4.3 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
        4.4 英语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
    5.问题提出
        5.1 已有研究的不足
        5.2 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研究被试
    2 研究工具
        2.1 英语课堂焦虑的测量
        2.2 语言学习策略的测量
        2.3 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测量
    3 研究程序
    4 数据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英语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基本特点
        1.1 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基本特点
        1.1.1 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性别、年级差异
        1.2 小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基本特点
        1.2.1 小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性别、年级差异
        1.3 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基本特点
        1.3.1 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性别、年级差异
    2 英语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
        2.1 英语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相关
        2.2 语言学习策略的中介效应分析
        2.2.1 英语课堂焦虑对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直接作用
        2.2.2 语言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
第四部分 讨论
    1 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特点
        1.1 小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基本特点
        1.2 小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基本特点
        1.3 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基本特点
    2 英语课堂焦虑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
    3 英语课堂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的关系
    4 语言学习策略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
    5 语言学习策略在英语课堂焦虑和小学生口语表达成绩中的中介作用
    6 研究启示与教育意义
    7 研究局限及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样题)
    附录1 :英语课堂焦虑量表(附2题例)
    附录2 :语言学习策略调量表(附2题例)

四、语言·文化·外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2]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D]. 张璐妮.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D]. 冯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职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D]. 杨晓红.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6]泰国大、中学生汉语语言态度、学习动机及二者相关性研究[D]. 周杰珊. 广西大学, 2020(07)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8]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盛蒙蒙.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9]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图像的知识建构模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D]. 王炜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10]英语课堂焦虑、语言学习策略与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成绩的关系[D]. 陈瑜.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语言、文化和外语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