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砂浆抹灰层抗裂性的对策

提高砂浆抹灰层抗裂性的对策

一、提高砂浆粉刷层抗裂性能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全[1](2021)在《浅析建筑关键部位的渗漏防治》文中研究表明建筑的健康与防水有直接的关系,应切实做好防水设计、施工与监理工作,消除渗漏隐患,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建造健康的建筑。文中分析了建筑主要部位渗漏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刘俊[2](2021)在《外墙真石漆施工技术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真石漆具有耐酸碱、环保和仿石效果逼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外墙饰面。结合福建永泰抽水蓄能电站业主营地工程实例,根据空气湿度大、风力大、外墙面积大及工期紧张等施工难题,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介绍了真石漆工艺原理,从多方面阐述了外墙真石漆施工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施工难题,取得良好施工效果。

马雨明[3](2021)在《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解决城镇职工住房短缺问题,我国各个城市都建造了大量住宅。目前这些建筑大部分已经服役30多年,存在房屋本体破损,配套设施落后,各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19年以来,随着棚改收官,老旧小区改造接棒成为惠民生、扩内需的重要手段。因此,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成为了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研了大理市下关镇多个老旧小区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老旧小区改造背景及政策,对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内容、方法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明确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与内容,概括性地论述了我国老旧小区的建设背景及国内外老旧小区改造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有关老旧小区改造的国家及地方政策进行了介绍,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大理市老旧小区现状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提升老旧小区整体配套设施及结构抗震措施方面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为后续整体改造及抗震加固的实施与研究做了铺垫。第三部分对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改造内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大理市实际情况对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实施改造所取得的成果。第四、五部分是对第三部分改造工作遇到结构安全问题的具体实践,第四部分针对老旧小区房屋结构安全性的评定程序、内容及要求做了介绍,对老旧小区改造对象的结构抗震性能的鉴定工作内容及评价原则做了论述,为部分老旧小区房屋建筑进行抗震加固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第五部分对拟实施改造的花园社区某宿舍楼进行了房屋安全性及抗震性鉴定,运用PKPM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鉴定加固模块对该工程进行了抗压承载力、抗震承载力和高厚比等验算,根据鉴定结论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并对各方案做了成本分析。希望本文对老旧小区现状问题的归纳整理、改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及相关工程的鉴定加固方案对类似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许砚梅,刘惊涛[4](2020)在《基于GIS的水府庙流域生物安全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生态系统的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湖南水府庙流域为例,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识别各过程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以及综合生物安全水平,以此构建流域的生物安全格局,该格局能够有效了解区域生物生态安全状况,发现生态问题,从而为生物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也为全国水网地区生态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张扬[5](2020)在《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筑的预制装配化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以全生命周期来看,在建筑规划与设计、材料与部件生产、建造与运输、运营与维护直到拆除与处理(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的进程中,装配式与产业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装配式的创新与研发、生产与建造、运营与服务中来。然而,预制装配化建筑的设计与结构特性、预制部件生产、现场装配施工等流程紧密相关,设计策略需要克服流程独立与“碎片化”等问题,考虑设计策略统筹与实施技术的协调,才能保证整个建筑项目的设计质量和实现设计成果。设计策略影响了项目进度和成本,是整个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研究预制装配化建筑特征,为了更好的运用预制装配化技术,为研究的展开提供合理的依据。调研预制装配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紧扣预制装配化设计流程,探讨实际项目经验、教训。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预制装配化建筑与办公建筑各自特点,总结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研究目前集中在发展方向、整体策略、平台运用、设计策略和建筑技术五个方面。本文以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整体入手,探讨其适应性设计策略。总结设计策略、方法,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积累经验。整体策略、适应性研究、设计策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策略不能简单的考虑设计阶段。设计与施工,设计与管理等多学科、多流程中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确定各参与方共同的方向并建立整体目标,要求各方与目标紧密联系。设计进程的协调是项目推进的手段,保证项目目标有序实现的抓手。组织的架构是其它维度顺利实施的保障和驱动力。项目的实现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信息共享的思维模式是至上而下的平台搭建,从下而上的数据建立,平台搜集的数据分析和应用。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在适应性设计背景下,各组织通过过程协调完成建立的目标,在预制装配化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建筑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验收、交付等阶段都由项目的建设方统一组织管理,建设方的关注点反映着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研究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实例的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项目,主要从五个维度展开:整体策略、依托设计、目标建立、过程协调、信息共享。

孙帅[6](2020)在《火灾后24米跨预应力双T板有限元分析及加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抗裂度好、耗材少、自重轻等特点,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在大空间、大跨度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相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截面尺寸更小,火灾发生时更易造成内部损伤,且高温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水平下降,影响正常使用阶段性能,因此对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受力性能研究及加固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遭受火灾的单层厂房屋面板—24米跨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其进行了热传导分析和热—力耦合分析,并对不同受损程度的预应力双T板进行了加固方案设计。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对厂房现场勘测,对火灾发生时的最高温度进行了判定,确定了不同区域预应力双T板经历最高温度;(2)根据火灾温度分布区域确定了火灾发生时预应力双T板的受火工况,以国际标准升温曲线为基础,确定了不同工况的升温曲线,建立了预应力双T板热传导分析有限元模型;阐述了高温后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确定了顺序热力耦合方式以及荷载控制逐步加载方式,建立了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有限元分析模型。(3)对火灾后的预应力双T板进行热传导分析,得到了不同受火温度下双T板的截面温度分布以及预应力筋温度,确定了双T板中预应力钢绞线的有效预应力随经历温度的变化规律;对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预应力双T板经历不同温度后的开裂荷载、破坏荷载、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变化规律以及破坏特征。(4)以有限元分析结果为基础,对经历不同温度后的预应力双T板可靠性进行了评定,并对不同受损程度的预应力双T板进行了加固方案设计。

刘鹏飞[7](2020)在《现浇金属尾矿多孔混凝土复合填充墙体平面外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墙体材料不断革新以及人们对于建筑节能的不断追求,发明新型墙体用来取代传统砌体填充墙已是大势所趋。在此大背景下,现浇金属尾矿多孔混凝土复合填充墙体应运而生。现浇金属尾矿多孔混凝土复合填充墙体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性能好以及环保利废等优势,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作为非结构构件,填充墙体在抗震设计中经常被忽略,但多次震害结果表明,填充墙体经常发生平面外方向破坏,这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填充墙体平面外抗震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于现浇金属尾矿多孔混凝土复合填充墙体平面外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首先通过不同加载速率下单轴压缩试验和轴向拉伸试验研究了金属尾矿多孔混凝土(Metal tailing porous concrete,以下统称MTPC)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应变速率下MTPC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形状相似,曲线峰值附近存在一定的振荡现象,曲线下降段残余应力较高,其无量纲曲线可采用同一表达式进行描述。不同应变速率下MTPC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形状相似,且曲线形状与普通混凝土相似。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MTPC材料拉压强度和拉压临界应变均随之增大。抗拉力学性能指标相比于抗压力学性能指标对应变率的变化更为敏感。MTPC材料压缩初始切线模量对应变率不敏感,压缩割线模量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MTPC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随应变速率的提高几乎保持不变。根据拉压强度和拉压临界应变的动态增长因子公式和不同应变速率下应力-应变无量纲曲线拟合表达式建立了 MTPC材料率相关单轴拉压本构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应变速率下MTPC材料的单轴拉压应力-应变曲线。(2)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现浇金属尾矿多孔混凝土复合填充墙体(以下统称MTPC复合墙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平面外受力性能,采用气囊充气膨胀的方式对墙体表面进行单调加载以模拟地震作用下由墙体自身惯性引起的平面外方向水平均布荷载。通过试验掌握了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MTPC复合墙体破坏形态、平面外承载力以及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表明MTPC复合墙体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对于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受力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破坏过程根据其边界条件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与框架紧密连接的刚性连接阶段、边界产生塑性铰后直至墙体开裂的阶段以及开裂后到墙体倒塌破坏的短暂阶段。由于墙体的构造使得最后阶段拱作用发挥的空间有限,墙体极限荷载与开裂荷载接近,为了安全考虑,建议将开裂荷载作为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承载力。建立了试验中墙体的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其准确性,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墙体长细比的降低或高宽比的增加均会提高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承载力以及平面外初始刚度。通过相关规范条文规定,采用等效侧力法对墙体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无论作为内隔墙还是外围护墙体,MTPC复合墙体即使处于建筑屋顶层,其平面外承载力依然满足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需求。(3)为了进一步研究MTPC复合墙体在实际地震动作用下的平面外抗震性能,对足尺模型墙体试件开展了平面外方向振动台试验。采用代表不同场地类别的地震动作为输入激励。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振动台面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从0.1g不断提高至1.5g的过程中,MTPC复合墙体各部位平面外加速度和相对位移响应均随之近似线性增长。墙体试件的自振频率保持不变,未发生刚度损伤,仍然处于弹性状态。采用与墙体试件自振频率相匹配的正弦波研究了 MTPC复合墙体在受迫振动下平面外方向的破坏形式。基于提出的MTPC单轴动态拉压本构模型建立了试验墙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的时域和频域内墙体的动力反应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度。有限元分析表明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抗震性能优于传统砌体填充墙。最后基于规范给出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以及本文推导出的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 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抗震设计流程。

陈荣淋[8](2020)在《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废土数量成几何级速度增长,目前工程废土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资源化利用为辅,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利用是以工程废土作为主要基材,通过合理的材料改性和构造设计优化,并结合现代化制造工艺生产新型节能墙材的创新技术手段,可为工程废土的再利用和建筑物降耗节能提供参考。对响应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留住青山绿水”的号召,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工程废土的矿物及化学成分、颗粒分布、可塑性、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等特性对制砖技术的选定和产品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考虑节能环保和工艺成本的前提下,分析确定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以中性或弱碱性工程废土为原材料、水泥为改性固化剂,采用非烧结的半干法液压砖机静压压制成型工艺。(2)工程废土改性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和细石掺量均对其抗压强度和表观密度产生较大影响。在考虑材料性能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和细石掺量等影响因素都存在最优取值范围。本文所用工程废土改性方案中各影响因素的最优取值范围分别为成型压力15MPa~25MPa、混合料含水率10.5%~12.5%、水泥掺量8%~12%、细石掺量3%~6%。(3)基于响应面法进行工程废土改性优化研究,结果显示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和细石掺量对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软化系数等指标的影响显着程度均不相同,且存在交互作用。结合试验数据构建的改性工程废土指标回归模型适用于改性方案的优化和指标响应值预测,预测误差为6.07%。(4)通过单砖轴压数值仿真试验和稳态传热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构造设计方案在抗压强度、强重比、Mises应力分布、损伤破坏形态、单砖当量热阻、单砖当量导热系数、墙体传热系数、热阻重量比、热流路径及热流密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和优劣。综合考虑力学性能、热工性能及模具成本等因素,确定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的最优砖型构造设计。(5)对材料改性和构造设计优化后的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进行试制和技术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外观质量良好,且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能够达到技术规范要求:尺寸大小偏差不大于1mm,表观密度为1192.4kg/m3,抗压强度为5.94MPa,抗压强度变异系数为0.02,吸水率为7.92%,相对含水率为24.2%,碳化系数和软化系数分别为0.87和0.86,墙体传热系数为1.473W/(m2?K),放射性核素限量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分别为0.3和0.5。(6)通过生产工艺流程、工厂规划布局、设备选用、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等方面研究,确保新生生土基保温空心砖批量产品的质量。针对砌筑或抹灰砂浆稠度及砌筑工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提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为市场推广应用提供借鉴。综上,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

张向涛[9](2020)在《铝合金门窗防渗漏施工关键技术》文中指出建筑工程最常使用铝合金进行门窗施工,铝合金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使其受到广泛欢迎与使用。不过,铝合金门窗施工有一个主要难题,就是渗水问题。基于此,文章对铝合金门窗出现渗水的位置以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了防渗水施工的主要技术。

张星[10](2019)在《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建筑工程使用年限的增长,可能会出现各类质量问题,其中外墙渗漏比较常见。高层建筑工程建设高度大,施工难度高,对此,本文将以高层建筑工程外墙防渗作为研究对象,对外墙防渗原理进行介绍,然后对几种常见的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二、提高砂浆粉刷层抗裂性能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砂浆粉刷层抗裂性能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建筑关键部位的渗漏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全面分析综合治理
    1.1 设计环节
    1.2 造价(成本)控制环节
    1.3 进度控制环节
2 关键部位施工与工艺
    2.1 屋面施工与工艺
    2.2 外墙施工与工艺
    2.3 卫生间施工与工艺
    2.4 地下室施工与工艺
3 加强监理人员考核管理,严肃问责
4 结束语

(2)外墙真石漆施工技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施工难点剖析
3 真石漆施工方案
4 工艺原理
5 外墙真石漆施工技术
    5.1 工艺流程
    5.2 基层处理
    5.3 电动吊篮安装
    5.4 腻子层批刮
    5.5 封闭底漆喷涂
    5.6 分格缝设置
    5.7 真石漆喷涂
    5.8 细部处理
    5.9 罩面漆喷涂
6 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和解决对策
    6.1 掉砂
    6.2 裂缝
    6.3 色差
7 质量控制要点
8 结束语

(3)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相关概念界定
    1.5 本论文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大理市老旧小区改造背景及现状
    2.1 老旧小区改造背景
        2.1.1 国家政策背景
        2.1.2 地方政策背景
    2.2 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现状
    2.3 老旧小区现状
        2.3.1 建筑环境现状特征
        2.3.2 基础配套设施特征
        2.3.3 老旧小区建筑结构现状
    2.4 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的必要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规定的改造内容
    3.2 大理市下关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
    3.3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居民改造意愿不统一
        3.3.2 改造资金筹措难度大
        3.3.3 改造对象结构抗震措施不满足要求
    3.4 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策略
        3.4.1 针对居民改造意愿不统一的解决策略
        3.4.2 针对资金缺口的策略
        3.4.3 对结构安全性不满足要求的处理策略
    3.5 改造成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屋结构检测及抗震鉴定分析研究
    4.1 房屋结构检测及抗震鉴定的意义
    4.2 房屋结构检测鉴定的类别
    4.3 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评价的程序及内容
        4.3.1 民用建筑鉴定评价的程序
        4.3.2 现场检查检测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4.3.3 鉴定评级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4.4 抗震性能鉴定
        4.4.1 鉴定工作内容及评价原则
        4.4.2 抗震鉴定的步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花园社区某宿舍楼检测鉴定与加固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鉴定目的、内容、依据及检测仪器
        5.2.1 鉴定目的
        5.2.2 鉴定内容
    5.3 现场检查、检测
        5.3.1 地基基础检查
        5.3.2 上部主体结构检查
        5.3.3 材料强度检测
    5.4 结构承载力验算
        5.4.1 受压承载力验算
        5.4.2 抗震承载力验算
        5.4.3 高厚比验算
    5.5 安全性鉴定及评级
        5.5.1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5.5.2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5.5.3 鉴定单元安全性综合评级
    5.6 抗震鉴定
        5.6.1 建造时间及抗震鉴定标准的确定
        5.6.2 抗震鉴定结果
    5.7 鉴定结论
    5.8 对本工程的抗震加固
        5.8.1 加固原则
        5.8.2 加固方式
        5.8.3 针对本工程制定的加固方案
        5.8.4 加固成本分析
        5.8.5 加固方案可行性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GIS的水府庙流域生物安全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
3 研究方法
    3.1生物安全格局的构建
    3.2动物安全格局建立
    3.3植被安全格局建立
    3.4生态源地识别与生态廊道的构建
    3.5生物安全格局建立
4 研究结果
    4.1生物子格局分析
    4.2 生物安全格局结果
5 建议与展望
    5.1相关建议
    5.2未来展望

(5)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3 研究综述小结
        1.3.4 国内建筑企业的实践分析
        1.3.5 实践分析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特征
    2.1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系统组成
        2.1.1 结构系统
        2.1.2 外围护系统
        2.1.3 机电设备系统
        2.1.4 室内装修系统
    2.2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与实例
        2.2.1 国外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
        2.2.2 国内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
        2.2.3 国外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实例
        2.2.4 国内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实例
        2.2.5 实例分析小结
    2.3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特性
        2.3.1 以设计标准化为前提
        2.3.2 以生产工业化为手段
        2.3.3 以施工装配化为依托
        2.3.4 以管理信息化为方法
        2.3.5 以成本精细化控制为目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办公建筑
        3.1.2 适应性设计
        3.1.3 预制装配化建筑
    3.2 整体策略
        3.2.1 意义的认同
        3.2.2 产业化的思维
        3.2.3 全专业工作前置
        3.2.4 工业化的方法
    3.3 适应性设计策略
        3.3.1 装配率提升策略
        3.3.2 办公功能模块策略
        3.3.3 部件标准化设计拟定方法
        3.3.4 单体横纵空间组合多样
    3.4 设计过程
        3.4.1 设计流程
        3.4.2 设计阶段
        3.4.3 设计平台
        3.4.4 设计者与设计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策略在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应用研究
    4.1 项目概况
    4.2 政策要求
    4.3 特性分析
        4.3.1 办公建筑特性
        4.3.2 使用人群特性
        4.3.3 适应性需求特性
    4.4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整体策略
        4.4.1 找到建设方的关注点
        4.4.2 深度挖掘项目最本质的需求
        4.4.3 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
    4.5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
        4.5.1 比选预制装配部位
        4.5.2 优化预制装配细节
        4.5.3 细化预制装配部件
        4.5.4 幕墙预制装配设计
        4.5.5 室内装修设计一体化
    4.6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4.6.1 开敞办公模块
        4.6.2 独立办公模块
        4.6.3 会议空间模块
    4.7 设计策略实现方法
        4.7.1 确定目标
        4.7.2 依托平台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火灾后24米跨预应力双T板有限元分析及加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
        1.2.2 火灾后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检测加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程背景及火灾温度判定
    2.1 工程背景
    2.2 火灾后现场概况
    2.3 火灾温度判定
        2.3.1 根据残留物烧损特征判定火灾温度
        2.3.2 根据结构外观特征判定火灾温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火灾工况的划分
    3.2 预应力双T板设计概况
        3.2.1 基本构造
        3.2.2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
        3.2.3 荷载计算
        3.2.4 双T板有限元实体模型
    3.3 构件截面温度场的确定
        3.3.1 温度—时间曲线
        3.3.2 高温下材料的热工参数
    3.4 火灾后预应力钢绞线高温预应力损失估算方法
        3.4.1 有粘结预应力构件高温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3.4.2 高温预应力损失的估算方法
    3.5 材料的力学性能
        3.5.1 常温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3.5.2 高温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3.5.3 高温后预应力钢绞线的力学性能
        3.5.4 高温后非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
    3.6 加载方案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有限元分析
    4.1 预应力双T板温度场分析
        4.1.1 混凝土温度场分析
        4.1.2 预应力钢绞线温度分析
        4.1.3 高温后预应力钢绞线有效预应力计算
    4.2 未受火预应力双T板静力分析
        4.2.1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4.2.2 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绞线应力分析
        4.2.3 未受火预应力双T板静力分析总结
    4.3 不同受火工况后预应力双T板有限元分析
        4.3.1 300℃后双T板有限元分析
        4.3.2 500℃后双T板有限元分析
        4.3.3 700℃后双T板有限元分析
    4.4 不同受火工况预应力双T板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可靠性评定及加固方案设计
    5.1 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可靠性评定
        5.1.1 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可靠性评定标准
        5.1.2 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可靠性评定
    5.2 高温影响后材料力学性能折减系数计算
        5.2.1 C50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折减系数
        5.2.2 1860级钢绞线条件屈服强度折减系数
    5.3 火灾后受损双T板加固的基本原则
    5.4 火灾后预应力双T板加固方案设计
        5.4.1 轻度受损双T板加固方案设计
        5.4.2 中度受损双T板加固方案设计
        5.4.3 严重受损双T板加固方案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现浇金属尾矿多孔混凝土复合填充墙体平面外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MTPC复合墙体构造简介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
        1.3.2 MTPC材料力学性能
        1.3.3 应变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1.3.4 轻钢龙骨复合墙体平面外受力性能
        1.3.5 填充墙和无筋砌体墙平面外受力性能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MTPC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试件制备
    2.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2.4 试验结果
        2.4.1 破坏形态
        2.4.2 应力-应变曲线
    2.5 试验分析
        2.5.1 强度
        2.5.2 临界应变
        2.5.3 弹性模量
    2.6 单轴动态本构模型
        2.6.1 单轴受压
        2.6.2 单轴受拉
    2.7 本章小结
3 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方向拟静力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介绍
        3.2.1 试件设计
        3.2.2 试验装置及加载设备
        3.2.3 传感器使用与分布
        3.2.4 试验步骤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破坏模式
        3.3.2 荷载验证
        3.3.3 荷载-位移曲线
        3.3.4 应变分析
    3.4 破坏过程分析
    3.5 平面外抗震性能影响因素
        3.5.1 模型建立与结果对比
        3.5.2 平面外抗震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3.6 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抗震性能评价
        3.6.1 内隔墙
        3.6.2 外围护墙
    3.7 本章小结
4 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方向振动台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试验介绍
        4.2.1 试验加载装置
        4.2.2 试件设计
        4.2.3 测点布置
        4.2.4 地震动选取与加载方案
    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4.3.1 试验现象描述与动态识别
        4.3.2 加速度响应
        4.3.3 位移响应
    4.4 数值模拟验证及对比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4.4.2 与砌体填充墙对比分析
    4.5 MTPC复合墙体平面外抗震设计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废土资源化利用进展
        1.2.2 生土基材料改性及应用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工程废土特性与资源化制砖技术关键要素研究
    2.1 引言
    2.2 工程废土基本性质
        2.2.1 矿物及化学成分
        2.2.2 颗粒分布
        2.2.3 可塑性
        2.2.4 酸碱度
        2.2.5 有机质含量
    2.3 资源化制砖技术关键要素确定
        2.3.1 生产方式
        2.3.2 改性固化剂
        2.3.3 成型工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废土改性单因素影响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3.2.1 原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制样设备与制样步骤
        3.3.1 制样设备自制
        3.3.2 制样步骤
    3.4 基于抗压强度和表观密度指标的单因素改性试验研究
        3.4.1 成型压力的影响试验研究
        3.4.2 混合料含水率的影响试验研究
        3.4.3 水泥掺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3.4.4 细石掺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响应面法的工程废土改性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响应面法简介
        4.2.1 基本原理
        4.2.2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
        4.2.3 响应面回归模型检验
    4.3 试验方案与试验结果
        4.3.1 控制因素及水平
        4.3.2 试验安排与试验方法
        4.3.3 试验结果
    4.4 工程废土改性指标回归模型研究
        4.4.1 表观密度指标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4.4.2 抗压强度指标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4.4.3 导热系数指标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4.4.4 软化系数指标回归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4.4.5 工程废土改性指标回归模型修正及适用性检验
    4.5 基于修正回归模型的方案最优化预测及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构造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构造概念设计
        5.2.1 构造要求及设计原则
        5.2.2 砖型构造概念设计方案
    5.3 单向轴压下单砖受力数值仿真试验研究
        5.3.1 材料参数及数值试验方案
        5.3.2 数值仿真试验建模及结果分析
    5.4 单砖稳态热传导数值模拟研究
        5.4.1 物理模型
        5.4.2 空气间层热传递过程分析
        5.4.3 数学模型及计算假定
        5.4.4 材料热物性参数
        5.4.5 数值建模计算及结果分析
    5.5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的砖型构造确定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试制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原材料及试样制备
        6.2.1 原材料
        6.2.2 制样设备
        6.2.3 成型压力确定及制样
    6.3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技术性能试验研究
        6.3.1 试验方法
        6.3.2 基本物理指标试验
        6.3.3 耐久性试验
        6.3.4 放射性核素限量试验
    6.4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墙体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6.4.1 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案
        6.4.2 试验数据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的生产与施工技术研究
    7.1 引言
    7.2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生产技术研究
        7.2.1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7.2.2 工厂规划布局及主要生产设备
        7.2.3 产品质量控制
    7.3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7.3.1 砌筑及抹灰砂浆稠度试验研究
        7.3.2 墙体薄抹灰或免抹灰砌筑工法探讨
        7.3.3 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今后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A 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检测数据
附录B 《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产品标准

(9)铝合金门窗防渗漏施工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铝合金门窗渗水分析
    1.1 铝合金门窗常见渗漏水位置
    1.2 铝合金门窗渗漏水主要原因
    1.3 铝合金门窗渗漏水主要设计因素
2 铝合金门窗防渗水施工关键技术
    2.1 科学选用型材
    2.2 选用优质辅材、配件,进行科学装配
    2.3 特殊地区、特殊部位优先选择铝合金平开窗、上悬窗
    2.4 特殊部位慎用铝合金推拉门窗
    2.5 严格遵守门窗安装技术标准,编制门窗施工方案
    2.6 门窗渗漏水针对性防控措施
    2.7 渗漏水隐患排查与排除
3 结束语

(10)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原理
2 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2.1 墙面基层处理技术
    2.2 框架结构墙体施工技术
    2.3 外保温层施工技术
    2.4 面层及抹灰施工技术
    2.5 外墙面砖镶嵌技术
    2.6 外墙细部结构施工技术
3 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实例
    3.1 工程概况
    3.2 外墙洞口封堵
    3.3 穿墙螺杆洞封堵
    3.4 粉刷施工
    3.5 外墙砌体灰缝不饱满处理
    3.6 外墙满挂钢丝网
    3.7 顶砌
4 结语

四、提高砂浆粉刷层抗裂性能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建筑关键部位的渗漏防治[J]. 刘全. 四川水泥, 2021(12)
  • [2]外墙真石漆施工技术探析[J]. 刘俊. 四川水泥, 2021(10)
  • [3]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及房屋结构抗震措施分析研究[D]. 马雨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GIS的水府庙流域生物安全格局研究[J]. 许砚梅,刘惊涛. 中外建筑, 2020(12)
  • [5]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D]. 张扬.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火灾后24米跨预应力双T板有限元分析及加固设计[D]. 孙帅.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7]现浇金属尾矿多孔混凝土复合填充墙体平面外抗震性能研究[D]. 刘鹏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8]工程废土在新型生土基保温空心砖中的资源化应用研究[D]. 陈荣淋. 华侨大学, 2020(01)
  • [9]铝合金门窗防渗漏施工关键技术[J]. 张向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20(05)
  • [10]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 张星. 建材与装饰, 2019(35)

标签:;  ;  ;  ;  ;  

提高砂浆抹灰层抗裂性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