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臭氧与化学消毒剂协同作用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冀豪栋,齐娟娟,郑茂盛,党晨原,陈龙,黄韬博,刘文[1](2022)在《纳米技术在水中病毒灭活中的应用: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阻断的启示》文中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水中的稳定性,城市污水成为该病毒最集中的污染源之一,因此如何杀灭主要水媒介中的病毒也成为了科学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新冠病毒在结构上由具有遗传效应的RNA链和蛋白衣壳组成,可受活性氧物种(ROS)攻击解体而被灭活。生化代谢的阻断和结构的破坏也是新冠病毒灭活的有效方法。纳米材料因其表面和界面效应、独特的微观结构及优异的物化性质,在新冠病毒杀灭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组成以及其在水环境中的存活及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全面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非均相催化高级氧化、离子毒性灭活和结构效应等方面于灭活病毒中的应用,深入探究了病毒灭活行为及机理。基于此,结合新冠病毒的结构组成及传播特征,深入探讨了不同纳米技术的新冠病毒灭活中的潜在应用。该综述可为环境纳米技术应用于水中新冠病毒灭活及其在水媒介中的次生传播阻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林振强[2](2021)在《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冷链消毒技术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取得明显成果,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风险依然不可忽视。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部署冷链食品外包装等消毒工作,冷链食品消毒技术和装备也在创新发展。"对进口货物要严格检疫消毒,特别是要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和外包装预防性消毒,防范风险隐患。"8月3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疫情形势,从严从紧落实消毒工作,其中再次强调食品冷链消毒的重要性。
蔡广强[3](2021)在《耐氯芽孢菌对供水系统水质安全的影响及工程控制措施》文中认为氯因其杀菌高效、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在饮用水处理中已有百余年的使用历史,至今仍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为供水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氯消毒能够有效灭活绝大多数病原菌,但部分细菌对氯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甚至在余氯存在的条件下仍能生长,这部分细菌被称为耐氯菌。近年来,我国南方某市饮用水厂中多次发生季节性菌落总数超标风险,均由耐氯菌引起。部分耐氯菌具有致病性,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控制耐氯菌的生长繁殖、降低菌落总数超标风险,是目前饮用水安全保障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由耐氯菌引起的季节性水质风险问题,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供水系统中细菌群落进行解析,并对芽孢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明确耐氯菌的组成与分布规律;以饮用水厂中分离出的3种芽孢形成菌作为典型耐氯菌,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耐氯菌控制技术研究,并以我国南方某水厂改造工程为依托,将形成的关键技术进行工程应用。研究结果显示:供水系统中细菌群落指数、菌落总数和芽孢数整体上雨季高于旱季,且其沿水处理工艺过程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砂滤池和炭滤池出水中存在升高现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对细菌群落指数、菌落总数和芽孢数起到削减作用的工艺单元包括混凝沉淀、臭氧化、超滤和消毒。耐氯菌属从水源到水厂逐渐增多,致病性耐氯菌属主要包括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非致病性耐氯菌属主要包括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陶瓷超滤膜能够实现对3种典型耐氯菌(蜂房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梭形芽孢杆菌)的完全截留去除。此外,梭形芽孢杆菌与其芽孢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及对氯(Cl2)和二氧化氯(Cl O2)的耐受性均最高。Cl2和Cl O2预氧化能有效刺激芽孢形成菌转化为芽孢,且芽孢在强化混凝沉淀工艺中能够被强化去除。单独使用紫外(UV)高效灭活芽孢形成菌所需的UV剂量较高,但基于UV的高级氧化技术(UV-AOPs),特别是UV与单过硫酸氢钾(UV/PMS),及UV与Cl2组合工艺(尤其是UV-Cl2)均能有效强化对芽孢形成菌的灭活。UV单独灭活时,灭活后菌体细胞表面产生轻微褶皱,体积缩小,且细胞内部结构紊乱,局部产生低电子密度水肿区,但菌体细胞结构仍完整,未有细胞内容物泄漏。而UV-AOPs、UV与Cl2组合工艺灭活后,菌体细胞则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破损,菌体细胞皱缩明显,甚至出现明显凹陷,且细胞呈中度或重度水肿,胞内出现大面积低电子密度水肿区,甚至呈坏死、崩解状态,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且泄漏量与灭活率呈正比。在我国南方某水厂,建立了集强化常规处理、臭氧-炭砂滤池深度处理、UV-Cl2组合消毒于一体的耐氯菌控制技术应用工程。工程改造后,出厂水中菌落总数和芽孢数基本无检出;相较于改造前,微生物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出厂水106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规定,同时亦满足更为严苛的深圳市地方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DB 4403/T60-2020的要求。工程的基建成本为5 563 128.21万元,新增单位制水成本0.057 2元/m3,具备经济可行性。本研究提出的耐氯菌控制方法,可为国内其他地区类似水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为饮用水生物安全性保障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郭云涛,张东荷雨,张丽阳,彭思琦,罗海云,帖金凤,王新新[4](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空气消毒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等病原体引发的相关疾病已经多次给全球人类造成灾难。气溶胶是这些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快速高效的空气消毒对切断病原体传播至关重要。低温等离子体消毒技术是一种新型消毒技术,已被证明可灭活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孢子等微生物,由于其高效消杀能力及环境友好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消毒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可将其分为物理消毒技术、化学消毒技术和综合消毒技术,该文总结了各种消毒技术的消毒机理、适用场景、研究现状和特点,以及各种技术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消毒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等离子体消毒技术用于中央空调空气消毒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最后以清华大学工字厅为例,证明了本研究团队研发的面放电等离子体消毒技术的实用性,为进一步拓展应用奠定了基础。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对于当前疫情防控及今后构建国家生物安全体系有重要意义。
庆杉[5](2020)在《茶多酚作为消毒剂处理超滤出水的微生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毒是保障饮用水生物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从卫生、安全到健康不断提升。消毒剂也在向着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性能良好经济适用的方向发展。茶多酚作为可再生绿色资源进入人们视野,其具有抑菌效果、无毒安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基于茶多酚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研究成果,研究茶多酚处理超滤出水的消毒效果及微生物特性。论文通过静态试验从控制微生物再生长和消毒剂衰减探讨超滤出水的茶多酚消毒效果,包括茶多酚抑菌试验和茶多酚衰减化学动力学试验。同时,通过对茶多酚消毒后水中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研究,探讨消毒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群落功能特性及变化,揭示茶多酚消毒原理,为茶多酚作为消毒剂更好的控制微生物生长提供理论基础。茶多酚作为消毒剂处理超滤出水的主要作用为抑制细菌生长。通过异养菌平板计数法探究茶多酚用于超滤出水的抑菌效果,结合氧化还原电位测定确定茶多酚较优投量为5 mg/L,48 h后茶多酚的浓度为2.11 mg/L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茶多酚在消毒过程中的衰减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温度和茶多酚初始浓度都显着影响茶多酚衰减速率。为保证茶多酚发挥消毒效果,设2 mg/L为茶多酚48 h剩余浓度最低限值,低于此值的工况(如夏季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应增加茶多酚投量。茶多酚消毒后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消毒会明显降低水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且菌群结构发生一定变化。茶多酚消毒后,在纲水平上,α-变形菌纲和β-变形菌纲相对丰度显着增加,γ-变形菌纲有所下降。在属水平上,茶多酚消毒后的菌群以鞘脂单胞菌科(46.85%)、草酸杆菌科(22.01%)、伯克氏菌科(11.10%)、假单胞菌科(7.82%)和嗜甲基菌科(2.85%)为主。并且对三种耐氯潜在病原菌菌属抑制效果明显。通过国标中指示微生物的方法和宏基因组直接检测病原菌的方法对风险微生物分别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未检测到国标中相关指示微生物,宏基因组直接检测病原菌的方法进一步揭示茶多酚消毒后,可检测到的毒力因子多样性和丰度均有下降,这可能与茶多酚消毒的选择性和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消毒策略有关。但部分病原菌毒力因子的相对丰度略有增加,这可能是病原菌为适应环境、增强竞争力通过致病岛携带毒力因子发生水平转移造成的。通过层级聚类分析,发现茶多酚消毒对微生物新陈代谢、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功能模块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酶、能量代谢、辅助因子维生素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糖链的生物合成与代谢的影响较大。茶多酚显着降低了微生物的膜运输功能、遗传信息的翻译复制能力,使微生物对环境信息和遗传信息的处理能力大大降低。茶多酚还有可以使细胞生成和死亡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降低,来减缓细胞循环过程。以上茶多酚通过对水中微生物的选择作用,改变微生物群落特征,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此达到抑菌的作用。同时茶多酚可以通过抑制介水传播的病原菌生长,来降低与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功能的微生物丰度。茶多酚消毒后,微生物的多种核苷酸和氨基酸代谢的相关模块相对丰度明显降低,谷氨酸代谢是茶多酚作用微生物后降低最多的代谢过程,这与三羧酸循环(TCA)被明显抑制有关。茶多酚用于水消毒,通过抑制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的三羧酸循环(TCA),来降低水中微生物的谷氨酸代谢等多种代谢过程,使水中微生物出现抑制增长的现象,以达到消毒的作用;同时茶多酚对微生物的多种核苷酸代谢过程或相关过程产生了较大的抑制作用,包括嘌呤代谢、嘧啶代谢、赖氨酸代谢等,影响为细胞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物质的合成,同时会产生转录阻遏、衰减机制、前馈激活和反馈抑制等。微生物应激反应相关基因相对丰度显着增加,这与谷胱甘肽的大量生成有关。茶多酚消毒会使水中微生物产生应激反应,主要是通过产生谷胱甘肽合成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来提高谷胱甘肽代谢功能,形成微生物自身保护机制。
侯淼,金婷[6](2020)在《全球空气消毒专利发展及重点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控制疾病传播范围,保护人群健康。本文统计分析了空气消毒领域相关专利的申请趋势、专利布局、重点申请人以及技术分类情况,比较分析了国内与国外的专利技术发展态势,并对本领域的重点专利技术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空气消毒领域的企业发展和技术研发提出几点建议。
刘宝明[7](2020)在《组合工艺对地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控制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消毒作为饮用水进入管网前的重要工序之一,虽然可以有效防止龙头出水中细菌等微生物滋生,保障出水的生物安全性。但消毒工艺也不可避免造成多种具有危害潜力的消毒副产物(DBPs)产生,对水体的安全使用和饮用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探究地表水中DBPs的前体物特征及DBPs的生成规律,并构建有效深度处理工艺对饮用水中DBPs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地表水中典型DBPs前体物进行分析和表征,同时探究地表水中氯化DBPs的生成规律。基于常规工艺对DBPs前体物的去除效果,进一步构建“臭氧(O3)-陶瓷膜过滤(CMF)”工艺和“O3-生物活性炭(BAC)”工艺,考察两种工艺在地表水深度处理过程中对典型DBPs前体物的去除效果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地表水中DBPs前体物的变化特征及DBPs生成规律进行探究,并分析常规工艺对DBPs的控制效果。结果发现,原水中DBPs前体物主要包括类芳香性蛋白质、类富里酸、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及类似物(类SMPs)和类腐殖酸等。加氯消毒后,原水生成的含碳DBPs(C-DBPs)较高,主要为三卤甲烷(THMs)和卤代乙酸(HAAs)。其中THMs生成量在春季和冬季较高,分别占总C-DBPs生成量的66.76%和63.94%;而HAAs生成量在夏季和秋季较高,分别占总C-DBPs生成量的42.95%和51.99%。和C-DBPs相比,原水生成的含氮DBPs(N-DBPs)较低。检测到的N-DBPs中以卤代乙腈(HANs)为主,其生成量在夏季和秋季较高,平均生成量为34.31μg·L-1和44.38μg·L-1;三卤硝基甲烷(THNMs)生成量比较低,最高生成量在春季,平均值达7.33μg·L-1。相关性分析表明原水中THMs、水合氯醛(CH)、卤代酮(HKs)和THNMs的产生与类腐殖酸组分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88、0.71、0.66和0.85;HAAs的产生和类SMPs组分相关(R2=0.86);HANs的产生和类芳香性蛋白质组分相关(R2=0.78)。进一步利用常规工艺进行处理,发现其对DBPs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不高,使得出水中C-DBPs生成量仅降低了20.43%,N-DBPs生成量仅降低了22.45%。(2)鉴于常规工艺对DBPs前体物去除效率不高,故构建O3-CMF工艺对常规工艺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分别考察不同耦合方式下O3-CMF对DBPs的作用机制及不同O3浓度下O3-CMF对DBPs的控制效果。和进水(常规工艺出水)相比,异位O3-CMF出水中C-DBPs生成量和N-DBPs生成量分别降低了21.86%和16.19%,原位O3-CMF出水中分别降低了32.35%和19.13%,原位O3-CMF工艺对DBPs前体物控制效果强于异位O3-CMF。这主要是原位O3-CMF工艺中陶瓷膜孔会促进O3分解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OH),在O3、·OH氧化和陶瓷膜截留的协同作用下,出水中有机物的荧光响应强度降低了89.74%,同时相对分子质量>0.3×103有机物的含量降低,进而减少了出水中DBPs的生成。但O3和·OH氧化后生成的小分子有机物因难以被陶瓷膜截留,导致了O3-CMF出水中HKs、CH和THNMs生成量上升。此外,增加O3浓度对提升O3-CMF去除DBPs前体物的能力有限,O3浓度从0.5 mg·L-1增加至4.0 mg·L-1后,异位O3-CMF对总DBPs的去除率从14.03%增加至25.72%,而原位O3-CMF对总DBPs的去除率从25.19%增加至27.81%。(3)继续构建O3-BAC工艺对常规工艺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究其对DBPs的控制效果,以及不同空床接触时间(EBCT)和不同O3浓度下O3-BAC对DBPs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O3-BAC工艺稳定运行后对总DBPs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O3-CMF,O3氧化和BAC上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使得O3-BAC出水中C-DBPs生成量降低了30.49%,N-DBP生成量降低了42.09%。延长EBCT有利于微生物对溶解性有机物(DOM)中类芳香性蛋白质和类SMPs有机物的降解,进而降低出水DBPs生成量。但过长EBCT对提升DBPs前体物去除效果有限,EBCT从20 min增加至30 min时,O3-BAC对C-DBPs和N-DBPs的去除能力分别提升了1.63%和1.04%。此外,在O3浓度2.0 mg·L-1条件下,原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比不通O3时增加,同时微生物活性提高了62.52%,BAC生物降解作用得到强化,使得出水中C-DBPs生成量降低了56.05%,N-DBPs生成量降低了61.89%。但继续增加O3浓度至4.0 mg·L-1时,微生物存活率降低至49.90%,导致BAC过滤效果变差;同时微生物释放出蛋白质和类SMPs有机物成为除DOM外新的DBPs前体物,导致出水中C-DBPs和N-DBPs的生成浓度分别升高了12.63%和18.72%。故适宜O3浓度有利于O3-BAC对DBPs前体物去除,但O3浓度过高会导致BAC过滤效果变差并产生新的DBPs前体物。
徐梦瑶[8](2020)在《管网多相界面抗性基因在终端净水工艺中的扩散和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由于具有潜在危害性、持久性和易传播性被定义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河流及污水等天然水体中含有的ARGs会随水流进入供水系统,并通过饮用水中的少量微生物而不断扩散。因此,探寻供水管网中ARGs的分布及去除机理对控制ARGs污染及保证居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生物膜反应器模拟供水管网,运行过程中向反应器内添加0.5 mg/L左右的氯和氯胺并保持浓度稳定,反应器后各串联一台含有常见过滤工艺的净水器并每日正常使用,运行结束后取管网出水和生物膜进行60 m J/cm2低压紫外线消毒。采用高通量定量PCR和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解析并比较氯和氯胺管网水/终端紫外线消毒、氯和氯胺管网水/终端净水器中ARGs的扩散和控制规律的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管网反应器运行150天后,氯和氯胺管网出水ARGs总相对丰度分别为1.30×10-1和1.37×10-1,生物膜ARGs分别为2.45×100和2.77×10-1,结果表明供水管网中低剂量的氯或氯胺可有效降低水相和生物膜相中ARGs的相对丰度,且氯胺消毒对生物膜中的ARGs控制作用更显着。(2)氯和氯胺管网水经低压紫外线照射后,ARGs相对丰度分别为6.82×10-2和5.37×10-2;氯和氯胺管网生物膜中ARGs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01×100和1.94×10-1。结果表明,将紫外线消毒工艺设置在用水终端可以显着降低氯和氯胺管网水中的ARGs丰度,但对管网生物膜中的ARGs影响较小。(3)氯和氯胺管网水经终端净水器过滤后,氯消毒的出水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其中β-变形菌占比最大,为58.09%;而氯胺消毒的出水群落多样性升高,其中α-变形菌丰度最大,为48.77%。结果表明仅含有过滤工艺的终端净水器在净化管网水的同时也为细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氯和氯胺净水器出水中ARGs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24×10-2和2.97×10-2,主要抗性机制均为Antibiotic efflux类。(4)与管网水/终端紫外线消毒相比,管网水/终端净水器对高丰度的ARGs具有较强的削减作用,但对低丰度的ARGs去除效果不佳。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大量ARGs、MGEs和低丰度细菌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而高丰度细菌仅与少量ARGs正相关(P<0.05),表明终端净水器后饮用水中的ARGs可在MGEs和细菌群落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传播扩散。此外,91.76%的ARGs与毒力因子基因(virulence factor genes,VFGs)存在正相关(P<0.05),表明仅过滤净化后的饮用水中存在多种具有耐药性和致病性的细菌,对疾病感染以及抗生素治疗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齐皖河[9](2020)在《UV-LED与过硫酸氢钾对养殖水体的联合消毒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可实现全年的连续生产,具有节水、节地、环境友好、高度集约化的特点,是一项在我国正被推广应用的水产养殖新技术。紫外消毒是RAS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将养殖循环回流水中的有害微生物杀死,达到消毒目的。在《水俣公约》的限制下,RAS紫外消毒单元常用的传统紫外汞灯亟需替代的无汞紫外灯源,新兴的UV-LED灯源将是无汞紫外灯源的一种选择,而当前UV-LED电光转换效率低及生产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目前,基于UV-LED的高级氧化工艺(如UVLED与过硫酸氢钾(PMS)联用)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消毒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以PMS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已被用于池塘养殖水体杀菌和灭藻,但UV-LED及其与PMS联用对RAS消毒的研究尚未见有报道。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大肠杆菌(E.coli CGMCC 1.3373)为模式菌株,研究了UVLED单独作用(UV-LED)和UV-LED与PMS联用(UV-LED/PMS)这两种作为RAS中引入无汞灯源UV-LED的潜在方案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后细菌的复活行为,着重考察了UVLED波长(275,310和365 nm)与PMS浓度(0.1,1和10 mg/L)这两个因素对UVLED/PMS消毒行为的影响,综合消毒效果、电能效率、应用成本和消毒后细菌复活行为等方面考虑,选出UVA-LED(365 nm)与1 mg/L PMS作为联用的最佳组合应用于实际RAS废水消毒,评估了其对实际RAS废水消毒的可行性,并从主导自由基与细胞生理生化角度初步探讨了UVA-LED与1 mg/L PMS联合消毒的机制,为RAS紫外消毒单元中引入UV-LED灯源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低浓度的PMS(0.1和1 mg/L)对E.coli无灭活作用;高浓度的PMS(10 mg/L)具有杀菌作用,经60 min处理后可实现4.39对数灭活值(LRV)E.coli灭活;在0.27m W/cm2紫外强度条件下,UV-LED对E.coli的灭活作用取决于其波长,UVC-LED(275nm)能实现更大程度E.coli的灭活(处理1 min,6.54 LRV),而UVA-LED对E.coli无灭活作用;UVA-LED对E.coli的灭活作用与其紫外强度有关,UVA-LED在1.07 m W/cm2紫外强度条件下能实现2.89 LRV E.coli灭活(处理60 min)。(2)UV-LED与1 mg/L PMS联用能显着提高UV-LED单独作用的消毒效果,其基于紫外剂量的灭活常数(kd)较UV-LED单独作用在275 nm,310 nm和365 nm波长处分别提高了25%,64%和139%;实现2 LRV E.coli灭活,UV-LED与1 mg/L PMS联用同UVLED单独作用相比能显着降低电能消耗,其所需的紫外剂量在275 nm,310 nm和365 nm波长处分别下降了16.6%,46.2%和42.1%;UVC-LED同其他波长UV-LED相比具有最高的电能效率,其单位电能消耗量(EEO)仅为0.12 k Wh/m3;UV-LED与1 mg/L PMS联用能显着提高UV-LED单独消毒的电能效率,降低UV-LED单独作用的运行成本。(3)UV-LED及其与1 mg/L PMS联用消毒处理后E.coli的复活行为与波长有关,UVC-LED与UVB-LED(310 nm)处理实现2 LRV灭活后E.coli在8 h光照条件下复活百分比分别为22.8%和11.8%,在8 h黑暗条件下复活百分比分别为14.6%和2.4%,即在UVC-LED与UVB-LED消毒处理实现2 LRV灭活后E.coli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光复活与暗修复,且UVC-LED处理后E.coli光复活与暗修复程度要高于UVB-LED,而UVA-LED消毒处理后E.coli无光复活与暗修复现象发生;UV-LED与1 mg/L PMS联用消毒处理后E.coli的光复活与暗修复程度均要低于UV-LED单独消毒处理,UVC-LED与1 mg/L PMS联用消毒处理实现2 LRV灭活后E.coli在8 h后的光复活与暗修复百分比降为18.9%和13.3%,UVB-LED与1 mg/L PMS联用消毒处理实现2 LRV灭活后E.coli在8 h后的光复活与暗修复百分比降为1.1%和0.6%,即UV-LED与1 mg/L PMS处理能够抑制E.coli的复活行为;同一消毒处理后E.coli的光复活程度要高于暗修复,光复活是E.coli复活的主要途径。(4)UVA-LED与1 mg/L PMS联用对E.coli灭活具有协同效应,其消毒作用是由UVA-LED辐射与联用过程中产生的活性基团共同决定的;HO·和SO4·﹣参与UVA-LED与1 mg/L PMS联用消毒过程,其中HO·是起主导作用的活性基团,水样中Cl﹣对联用消毒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膜损伤、细胞内抗氧化酶失活和细胞质蛋白氧化是UVA-LED与1 mg/L PMS联用杀菌可能的作用途径;UVA-LED与PMS联用对实际RAS废水具有一定的消毒效果,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水质和反应器设计等因素去实现UVA-LED与PMS联用的消毒潜力。
刘亚彬[10](2020)在《非洲猪瘟疫情压力下消毒剂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在非洲猪瘟疫情压力下,生物安全得到空前的重视,消毒措施得到全面执行,但是针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消毒剂,猪场该如何选择对非洲猪瘟最有效的消毒剂,仍然困扰着很多猪场。效果不确切的消毒剂就是最大的生物安全漏洞之一。因此,猪场要做好生物安全,首先要选择对非洲猪瘟病毒最有效的消毒剂。
二、臭氧与化学消毒剂协同作用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臭氧与化学消毒剂协同作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技术在水中病毒灭活中的应用: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阻断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1 引言 |
2 新型冠状病毒及污水消毒技术 |
2.1 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组成 |
2.2 新型冠状病毒在水环境中的存活及传播特征 |
2.3 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污水消毒技术 |
2.4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的评价机制和方式 |
3 纳米技术应用于病毒灭活及其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中的可行性分析 |
3.1 以自由基攻击为核心的纳米材料非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病毒灭活 |
3.1.1 纳米光催化技术 |
(1)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根自由基(·O2-) |
(2)单线态氧(1O2) |
(3)过氧化氢(H2O2) |
3.1.2 纳米材料非均相激发产硫酸根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 |
3.1.3 纳米材料非均相催化臭氧消毒技术 |
3.2 纳米材料离子溶出消毒技术 |
3.2.1 金银纳米粒子离子释放消毒技术 |
3.2.2 其他金属纳米材料离子释放消毒技术 |
3.3 纳米材料结构效应消毒应用 |
4 结论与展望 |
(2)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冷链消毒技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品冷链安全受国家关注 |
二、食品冷链消毒的重点与难点 |
三、现有消毒技术的效果比较 |
四、冷链消毒设备创新发展 |
(3)耐氯芽孢菌对供水系统水质安全的影响及工程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供水系统中耐氯菌的研究现状 |
1.3.1 耐氯菌的种类 |
1.3.2 耐氯菌的危害 |
1.3.3 耐氯菌的耐氯机理 |
1.3.4 耐氯菌的控制技术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1 细菌群落解析与芽孢分布规律研究实验 |
2.2.2 典型耐氯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实验 |
2.2.3 典型耐氯菌的控制研究实验 |
2.2.4 耐氯菌控制关键技术的水质适用性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第3章 供水系统中细菌群落解析与芽孢分布规律 |
3.1 引言 |
3.2 水源水中细菌群落解析 |
3.2.1 水源水质 |
3.2.2 水源水中细菌群落指数 |
3.2.3 水源水中细菌群落组成 |
3.3 水处理工艺中细菌群落解析 |
3.3.1 常规处理工艺过程中细菌群落分析 |
3.3.2 O_3-BAC深度处理工艺过程中细菌群落分析 |
3.3.3 GAC-UF深度处理工艺过程中细菌群落分析 |
3.4 水源水及水处理工艺过程中芽孢分布规律 |
3.4.1 水源水中芽孢分布规律 |
3.4.2 常规处理工艺过程中芽孢分布规律 |
3.4.3 O_3-BAC深度处理工艺过程中芽孢分布规律 |
3.4.4 GAC-UF深度处理工艺过程中芽孢分布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典型耐氯菌的生物学特性 |
4.1 引言 |
4.2 典型耐氯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4.3 典型耐氯菌的形态学观察 |
4.3.1 典型耐氯菌的菌落及菌体形态 |
4.3.2 典型耐氯菌的革兰氏染色观察 |
4.3.3 典型耐氯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
4.4 典型耐氯菌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 |
4.4.1 典型耐氯菌的生长曲线 |
4.4.2 环境因素对典型耐氯菌生长的影响 |
4.4.3 典型耐氯菌生理生化特性 |
4.5 典型耐氯菌细胞表面疏水性与消毒剂耐受性 |
4.5.1 典型耐氯菌细胞表面疏水性 |
4.5.2 典型耐氯菌消毒剂耐受性 |
4.6 典型耐氯菌的芽孢生成特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耐氯菌的控制技术 |
5.1 引言 |
5.2 陶瓷超滤膜对典型耐氯菌的去除 |
5.3 强化混凝沉淀对芽孢的去除 |
5.4 臭氧消毒对梭形芽孢杆菌的灭活 |
5.5 紫外及紫外组合工艺对梭形芽孢杆菌的灭活 |
5.5.1 紫外及紫外高级氧化技术对梭形芽孢杆菌的灭活 |
5.5.2 紫外与氯组合工艺对梭形芽孢杆菌的灭活 |
5.6 紫外及紫外组合工艺对梭形芽孢杆菌的灭活机理 |
5.6.1 紫外及紫外高级氧化技术对梭形芽孢杆菌的灭活机理 |
5.6.2 紫外与氯组合工艺对梭形芽孢杆菌的灭活机理 |
5.6.3 灭活机理总结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耐氯菌控制技术工程应用 |
6.1 引言 |
6.2 工程介绍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工程背景 |
6.2.3 研究成果与水质适用性 |
6.3 改造方案 |
6.3.1 改造技术内容及启用条件 |
6.3.2 改造工程实施 |
6.4 工程应用效果 |
6.4.1 微生物指标分析 |
6.4.2 国标106 项监测 |
6.5 经济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空气消毒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各类消毒技术 |
1.1 物理消毒技术 |
1.1.1 过 滤 |
1.1.2 静电吸附 |
1.1.3 加 热 |
1.1.4 紫外线 |
1.1.5 电离辐射 |
1.2 化学消毒技术 |
1.2.1 化学类消毒剂 |
1.2.2 臭 氧 |
1.2.3 催化消毒技术 |
1.3 综合消毒技术 |
1.3.1 等离子体 |
1.3.2 等离子体活化水 |
1.3.3 其他综合消毒技术 |
1.4 各种消毒技术的特点对比 |
2 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应用关键技术 |
1) 放电结构设计。 |
2) 电源技术。 |
3) 副产物消除技术。 |
3 面放电等离子体消毒应用实例 |
4 结 论 |
(5)茶多酚作为消毒剂处理超滤出水的微生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传统饮用水消毒方式 |
1.1.2 茶多酚消毒技术应用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超滤技术基本理论 |
1.2.2 茶多酚消毒机理 |
1.2.3 微生物检测技术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装置 |
2.1.1 茶多酚和原水 |
2.1.2 检测试剂与仪器 |
2.1.3 超滤膜过滤装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茶多酚浓度测定 |
2.2.2 菌落总数测定 |
2.2.3 水质指标测定 |
2.2.4 宏基因组测序 |
2.3 分析方法 |
2.3.1 数据库比对 |
2.3.2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茶多酚消毒效果研究 |
3.1 茶多酚的抑菌效果研究 |
3.1.1 无消毒剂时微生物的再生长 |
3.1.2 茶多酚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
3.1.3 消毒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变化 |
3.1.4 消毒过程中的色度变化 |
3.2 茶多酚衰减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
3.2.1 茶多酚衰减方程 |
3.2.2 初始投加量对衰减的影响 |
3.2.3 温度对衰减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中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
4.1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1.1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1.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2 风险微生物分析 |
4.2.1 国标中粪便污染指示微生物检测 |
4.2.2 病原菌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中微生物功能特性分析 |
5.1 微生物系统功能聚类分析 |
5.2 微生物代谢机制和抵抗机制 |
5.2.1 微生物代谢机制 |
5.2.2 微生物抵抗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全球空气消毒专利发展及重点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全球空气消毒专利技术概况 |
1.1 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 |
1.2 专利申请的技术来源/技术目标国分布 |
1.3 全球/中国重点申请人 |
1.4 专利申请的IPC分类分布 |
1.5 专利申请的技术主题分布 |
2 空气消毒重点专利技术信息 |
3 结论与建议 |
(7)组合工艺对地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控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
1.2.1 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及其形成机制 |
1.2.2 消毒副产物的毒性及危害 |
1.3 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改善和保护水源 |
1.3.2 改变消毒方式 |
1.3.3 改进去除DBPs前体物的工艺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表水中消毒副产物及前体物特征和处理效果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置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地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年变化特征 |
2.3.2 原水中氯消毒副产物生成特征 |
2.3.3 常规工艺处理单元对DBPs控制效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臭氧-陶瓷膜深度处理对前体物及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装置及进水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O_3-陶瓷膜耦合方式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影响 |
3.3.2 不同O_3-陶瓷膜耦合下出水消毒副产物特征 |
3.3.3 不同O_3浓度下O_3-陶瓷膜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效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臭氧-生物活性炭过滤对前体物及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O_3-BAC整体控制效果研究 |
4.3.2 空床接触时间对前体物及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4.3.3 O_3浓度对前体物及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管网多相界面抗性基因在终端净水工艺中的扩散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供水系统中抗性基因的污染现状 |
1.1.2 供水系统中抗性基因的来源 |
1.1.3 供水系统中抗性基因的传播及影响因素 |
1.2 消毒和膜工艺对抗性基因的影响 |
1.2.1 化学消毒技术简介 |
1.2.2 紫外线消毒技术简介 |
1.2.3 膜工艺简介 |
1.3 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1.1 实验设计 |
2.1.2 消毒剂的配制 |
2.1.3 紫外辐照实验 |
2.1.4 实验仪器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1 模拟管网水相样品采集与浓缩 |
2.2.2 模拟管网生物膜相样品采集与浓缩 |
2.2.3 净水器样品采集 |
2.3 抗生素抗性基因及微生物群落测定方法 |
2.3.1 目的基因的确定和高通量定量PCR(HT-qPCR) |
2.3.2 16S rRNA扩增子测序 |
2.3.3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
2.4 水质基础指标检测 |
2.4.1 余氯和浊度 |
2.4.2 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 |
2.4.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菌总数(total Cell Concentration,TCC) |
2.4.4 内毒素活性的定量检测 |
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低压紫外线消毒对模拟管网中抗性基因的去除研究 |
3.1 模拟管网的水质及微生物指标 |
3.1.1 模拟管网的水质 |
3.1.2 模拟管网的微生物指标 |
3.2 模拟管网中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 |
3.2.1 模拟管网中抗性基因检出数量 |
3.2.2 模拟管网中抗性基因丰度变化 |
3.2.3 模拟管网多相界面下抗性基因主分分析 |
3.3 紫外线消毒对抗性基因的影响 |
3.3.1 紫外线消毒对抗性基因的削减作用 |
3.3.2 紫外线消毒对抗性基因亚型的富集作用 |
3.3.3 抗性基因亚型相对丰度差异分析 |
3.3.4 抗性基因与移动原件的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终端净水工艺对氯和氯胺管网水抗性基因传播和控制 |
4.1 净水器的细菌群落分析 |
4.1.1 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 |
4.1.2 净水器的细菌群落组成 |
4.2 净水器出水中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 |
4.2.1 净水器出水中抗性基因检出数量 |
4.2.2 净水器出水中抗性基因相对丰度变化 |
4.2.3 净水器出水中抗性基因的抗生素抗性机制 |
4.3 终端净水工艺对抗性基因的影响 |
4.3.1 抗性基因亚型的丰度变化 |
4.3.2 抗性基因亚型的削减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终端净水工艺中抗性基因传播机制及其与毒力因子相关性研究 |
5.1 抗性基因与移动原件的相关性 |
5.2 抗性基因与细菌群落的相关性 |
5.2.1 属水平细菌群落组成 |
5.2.2 抗性基因与细菌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
5.3 抗性基因与毒力因子基因的相关性 |
5.3.1 毒力因子基因丰度变化 |
5.3.2 抗性基因与毒力因子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UV-LED与过硫酸氢钾对养殖水体的联合消毒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循环水养殖系统消毒 |
1.2.2 UV-LED消毒 |
1.2.3 过硫酸氢钾消毒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UV-LED与过硫酸氢钾联用消毒效果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菌株 |
2.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4 E.coli培养、菌悬液制备及计数方法 |
2.2.5 UV-LED辐射强度测量 |
2.2.6 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
2.2.7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浓度PMS消毒效果 |
2.3.2 不同波长UV-LED消毒效果 |
2.3.3 UV-LED与1mg/LPMS联用消毒效果 |
2.3.4 经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V-LED与过硫酸氢钾联用消毒后细菌复活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2.4 E.coli培养、菌悬液制备及计数方法 |
3.2.5 细菌复活实验操作方法 |
3.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光复活 |
3.3.2 暗修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VA-LED与过硫酸氢钾消毒机制及其对实际养殖废水消毒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2.3 实际循环水养殖系统水样采集 |
4.2.4 水质分析方法 |
4.2.5 消毒机制解析实验 |
4.2.6 实际循环水养殖系统废水消毒 |
4.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VA-LED/PMS消毒机制 |
4.3.2 UVA-LED/PMS实际RAS废水消毒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非洲猪瘟疫情压力下消毒剂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猪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及其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效果 |
1.1 猪场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其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效果 |
1.1.1 常用含氯消毒剂 |
1.1.2 常用含碘消毒剂 |
1.1.3 醇类消毒剂 |
1.1.4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
1.1.5 强碱类消毒剂 |
1.1.6 醛类消毒剂 |
1.1.7 酚类消毒剂 |
1.1.8 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
1.1.9 酸类消毒剂 |
1.1.1 0 复方化学消毒剂 |
1.2 物理消毒 |
1.2.1 清洁 |
1.2.2 高温消毒 |
1.2.3 紫外线消毒 |
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
2.1 消毒剂的选择 |
2.2 使用浓度不当 |
2.3 环境的酸碱度与有机物含量 |
2.4 消毒剂的作用时间 |
2.5 消毒剂温度和环境湿度 |
2.6 消毒剂的酸碱度 |
2.7 水的硬度 |
3 非洲猪瘟下推荐的消毒方案 |
4 总结 |
四、臭氧与化学消毒剂协同作用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技术在水中病毒灭活中的应用: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阻断的启示[J]. 冀豪栋,齐娟娟,郑茂盛,党晨原,陈龙,黄韬博,刘文. 化学进展, 2022
- [2]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冷链消毒技术探索[J]. 林振强.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1(S2)
- [3]耐氯芽孢菌对供水系统水质安全的影响及工程控制措施[D]. 蔡广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空气消毒技术综述[J]. 郭云涛,张东荷雨,张丽阳,彭思琦,罗海云,帖金凤,王新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5]茶多酚作为消毒剂处理超滤出水的微生物特性研究[D]. 庆杉.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全球空气消毒专利发展及重点技术分析[J]. 侯淼,金婷.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06)
- [7]组合工艺对地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控制效果研究[D]. 刘宝明. 江南大学, 2020(01)
- [8]管网多相界面抗性基因在终端净水工艺中的扩散和控制[D]. 徐梦瑶. 北京工商大学, 2020(02)
- [9]UV-LED与过硫酸氢钾对养殖水体的联合消毒效应研究[D]. 齐皖河. 浙江大学, 2020
- [10]非洲猪瘟疫情压力下消毒剂的选择[J]. 刘亚彬. 养猪, 2020(01)